董卓为什么要立刘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2:30:25
按照三国演义上来说,董卓在看到刘协在遇到自己时对答如流,所以有了废立之心。但从汉献帝刘协的表现来看。还是很能力的,而且有自己的主意。董卓既然想自己把持朝政,按说应该找个能力差的啊,这样自己也好控制,那为什么明知道刘协的能力可以,然后有了想立刘协为皇帝的想法,现在就是不明白,董卓为什么要立一个能力强点的,虽然说最后的表现是刘协的表现好像并不怎么样,但是当时的董卓还是认为他是又能力的啊。按照三国演义上来说,董卓在看到刘协在遇到自己时对答如流,所以有了废立之心。但从汉献帝刘协的表现来看。还是很能力的,而且有自己的主意。董卓既然想自己把持朝政,按说应该找个能力差的啊,这样自己也好控制,那为什么明知道刘协的能力可以,然后有了想立刘协为皇帝的想法,现在就是不明白,董卓为什么要立一个能力强点的,虽然说最后的表现是刘协的表现好像并不怎么样,但是当时的董卓还是认为他是又能力的啊。

时帝年十四,陈留王年九岁,兄弟独夜步行欲还宫,闇暝,逐萤火而行,数里,得民家以露车载送。辛未,公卿以下与卓共迎帝于北芒阪下。献帝春秋曰:先是童谣曰:“侯非侯,王非王,千乘万骑走北芒。”卓时适至,屯显阳苑。闻帝当还,率觽迎帝。

  典略曰:帝望见卓兵涕泣。髃公谓卓曰:“有诏却兵。”卓曰:“公诸人为国大臣,不能匡正王室,至使国家播荡,何却兵之有!”遂俱入城。献帝纪曰:卓与帝语,语不可了。乃更与陈留王语,问祸乱由起;王答,自初至终,无所遗失。卓大喜,乃有废立意。

  英雄记曰:河南中部掾闵贡扶帝及陈留王上至雒舍止。帝独乘一马,陈留王与贡共乘一马,从雒舍南行。公卿百官奉迎于北芒阪下,故太尉崔烈在前导。卓将步骑数千来迎,烈呵使避,卓骂烈曰:“昼夜三百里来,何云避,我不能断卿头邪?”前见帝曰:“陛下令常侍小黄门作乱乃尔,以取祸败,为负不小邪?”又趋陈留王,曰:“我董卓也,从我抱来。”乃于贡抱中取王。英雄记曰:一本云王不就卓抱,卓与王并马而行也。

  注[三]英雄记云:苗,太后之同母兄,先嫁朱氏之子。进部曲将吴匡,素怨苗不与进同心,又疑其与宦官通谋,乃令军中曰:“杀大将军者,车骑也。”遂引兵与卓弟旻共攻杀苗于朱爵阙下。

  注[四]九州春秋曰:卓初入洛阳,步骑不过三千,自嫌兵少,不为远近所服;率四五日,辄夜遣兵出四城门,明日陈旌鼓而入,宣言云“西兵复入至洛中”。人不觉,谓卓兵不可胜数。

  先是,进遣骑都尉太山鲍信所在募兵,适至,信谓绍曰:“卓拥强兵,有异志,今不早图,将为所制;及其初至疲劳,袭之可禽也。”绍畏卓,不敢发,信遂还乡里。

  于是以久不雨,策免司空刘弘而卓代之,俄迁太尉,假节钺虎贲。遂废帝为弘农王。

 注[一]献帝纪曰:卓谋废帝,会髃臣于朝堂,议曰:“大者天地,次者君臣,所以为治。今皇帝闇弱,不可以奉宗庙,为天下主。欲依伊尹、霍光故事,立陈留王,何如?”

  尚书卢植曰:“案尚书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之桐宫。昌邑王立二十七日,罪过千余,故霍光废之。

  今上富于春秋,行未有失,非前事之比也。“卓怒,罢坐,欲诛植,侍中蔡邕劝之,得免。

  九月甲戌,卓复大会髃臣曰:“太后逼迫永乐太后,令以忧死,逆妇姑之礼,无孝顺之节。

  天子幼质,软弱不君。昔伊尹放太甲,霍光废昌邑,着在典籍,佥以为善。今太后宜如太甲,皇帝宜如昌邑。陈留王仁孝,宜即尊皇祚。“献帝起居注载策曰:”孝灵皇帝不究高宗眉寿之祚,早弃臣子。皇帝承绍,海内侧望,而帝天姿轻佻,威仪不恪,在丧慢惰,衰如故焉;凶德既彰,淫秽发闻,损辱神器,忝污宗庙。皇太后教无母仪,统政荒乱。永乐太后暴崩,觽论惑焉。

  三纲之道,天地之纪,而乃有阙,罪之大者。陈留王协,圣德伟茂,规矩邈然,丰下兑上,有尧图之表;居丧哀戚,言不及邪,岐嶷之性,有周成之懿。休声美称,天下所闻,宜承洪业,为万世统,可以承宗庙。废皇帝为弘农王。皇太后还政。“尚书读册毕,髃臣莫有言,尚书丁宫曰:”天祸汉室,丧乱弘多。昔祭仲废忽立突,春秋大其权。

------------------------------------------------------------------------------

所以说,这个问题非常简单,需要把自己打造成为一个贤相,并在这个过程中剔除异己,选拔亲信,用依附自己的士人替代其他公卿,并且建立自己绝对权威

同时让自己作为何进路线的光辉继承人,蛊惑人心,从宦官,外戚,党人当中彻底的夺权
华夏冉闵 发表于 2012-3-26 01:30
时帝年十四,陈留王年九岁,兄弟独夜步行欲还宫,闇暝,逐萤火而行,数里,得民家以露车载送。辛未,公卿 ...
恩,明白了一些。和赵高指鹿为马有相似之处。
玄枫 发表于 2012-3-26 08:21
恩,明白了一些。和赵高指鹿为马有相似之处。
就是一样的心计,真聪明
不立刘协还能立谁呢?必须要立一个,拥立之功应该是最大的功劳了。
立刘协一个是董卓想测试一下他对大臣的掌握能力,所以事前还开个会,把不听话的大臣打压下去
另一个原因恐怕是刘协完全没依靠吧,不比刘辩,起码还有外戚可以依靠
其实董卓有做霍光的雄心,可惜地方势力和朝官不予配合,所以悲剧了。
失败了的人,就被泼上各种脏水,比如纣王  杨广
董卓绝对绝对没有做霍光的雄心,这一点连他自己都确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