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冲之的圆周率是清朝人伪造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7:26:04
隋书:

“古之九数,圆周率三,圆径率一,其术疏舛。自刘歆、张衡、刘徽、王蕃、皮延宗之徒,各设新率,未臻折衷。宋末,南徐州从事史祖冲之,更开密法,以圆径一亿为一丈,圆周盈数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七忽,朒数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六忽,正数在盈朒二限之间。密率,圆径一百一十三,圆周三百五十五。约率,圆径七,周二十二。又设开差冪,开差立,兼以正圆参之。指要精密,算氏之最者也。所著之书,名为《缀术》,学官莫能究其深奥,是故废而不理。”-《隋书·律历上》
------------------------------
隋书里的这段话,不是原文记载,而是清朝人添加进去的。

清朝乾隆年间武英殿翻刻的隋书,篡改原文,这是谬误流传的开始。

实际上祖冲之根本没有研究过什么圆周率问题,祖冲之只是一个工程师和历法学家,编撰过历法(不是很好用),发明过水力臼米机、千里船、指南车等。
隋书:

“古之九数,圆周率三,圆径率一,其术疏舛。自刘歆、张衡、刘徽、王蕃、皮延宗之徒,各设新率,未臻折衷。宋末,南徐州从事史祖冲之,更开密法,以圆径一亿为一丈,圆周盈数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七忽,朒数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六忽,正数在盈朒二限之间。密率,圆径一百一十三,圆周三百五十五。约率,圆径七,周二十二。又设开差冪,开差立,兼以正圆参之。指要精密,算氏之最者也。所著之书,名为《缀术》,学官莫能究其深奥,是故废而不理。”-《隋书·律历上》
------------------------------
隋书里的这段话,不是原文记载,而是清朝人添加进去的。

清朝乾隆年间武英殿翻刻的隋书,篡改原文,这是谬误流传的开始。

实际上祖冲之根本没有研究过什么圆周率问题,祖冲之只是一个工程师和历法学家,编撰过历法(不是很好用),发明过水力臼米机、千里船、指南车等。
《南史·祖冲之传》 卷七十二 列传第六十二

  祖冲之字文远,范阳遒人也。曾祖台之,晋侍中。祖昌,宋大匠卿。父朔之,奉朝请。

  冲之稽古,有机思,宋孝武使直华林学省,赐宅宇车服。解褐南徐州从事、公府参军。

  始元嘉中,用何承天所制历,比古十一家为密。冲之以为尚疏,乃更造新法,上表言之。孝武令朝士善历者难之,不能屈。会帝崩不施行。

  历位为娄县令,谒者仆射。初,宋武平关中,得姚兴指南车,有外形而无机杼,每行,使人于内转之。升明中,齐高帝辅政,使冲之追修古法。冲之改造铜机,圆转不穷,而司方如一,马钧以来未之有也。时有北人索驭驎者亦云能造指南车,高帝使与冲之各造,使于乐游苑对共校试,而颇有差僻,乃毁而焚之。晋时杜预有巧思,造欹器,三改不成。永明中,竟陵王子良好古,冲之造欹器献之,与周庙不异。文惠太子在东宫,见冲之历法,启武帝施行。文惠寻薨又寝。


  转长水校尉,领本职。冲之造安边论,欲开屯田,广农殖。建武中,明帝欲使冲之巡行四方,兴造大业,可以利百姓者,会连有军事,事竟不行。

  冲之解锺律博塞,当时独绝,莫能对者。以诸葛亮有木牛流马,乃造一器,不因风水,施机自运,不劳人力。又造千里船,于新亭江试之,日行百馀里。于乐游苑造水碓磨,武帝亲自临视。又特善算。永元二年卒,年七十二。着易老庄义,释论语、孝经,注九章,造缀述数十篇。子暅之。
 
 暅之字景烁,少传家业,究极精微,亦有巧思。入神之妙,般、倕无以过也。当其诣微之时,雷霆不能入。尝行遇仆射徐勉,以头触之,勉呼乃悟。父所改何承天历时尚未行,梁天监初,暅之更修之,于是始行焉。位至太舟卿。

  暅之子皓,志节慷慨,有文武才略。少传家业,善算历。大同中为江都令,后拜广陵太守。

  侯景陷台城,皓在城中,将见害,乃逃归江西。百姓感其遗惠,每相蔽匿。广陵人来嶷乃说皓曰:“逆竖滔天,王室如毁,正是义夫发愤之秋,志士忘躯之日。府君荷恩重世,又不为贼所容。今逃窜草间,知者非一,危亡之甚,累棋非喻。董绍先虽景之心腹,轻而无谋,新克此州,人情不附,袭而杀之,此一壮士之任耳。今若纠率义勇,立可得三二百人。意欲奉戴府君,剿除凶逆,远近义徒,自当投赴。如其克捷,可立桓、文之勋;必天未悔祸,事生理外,百代之下,犹为梁室忠臣。若何?”皓曰:“仆所愿也,死且甘心。”为要勇士耿光等百余人袭杀景兖州刺史董绍先,推前太子舍人萧勉为刺史,结东魏为援。驰檄远近,将讨景。景大惧,即日率侯子鉴等攻之。城陷,皓见执,被缚射之,箭遍体,然后车裂以徇。城中无少长,皆埋而射之。
---------------------
南齐书-祖冲之传,是南梁萧子显(487年--537年)所写,和祖冲之(429-500)几乎同时代,整篇传记没有一个字提到圆周率,历法、指南车、千里船等等发明,都一字不漏详细记载。
刘徽注以为应取五十分之一百五十七,李淳风等补注认为可以用七分之二十二计算,这是对的。但七分之二十二是祖冲之的所谓「约率」,而李淳风等引用此率,称它为「密率」。后世人误认七分之二十二为「密率」的很多,这是李注的谬种流传。
----------------------------
李批评刘徽的注解,认为刘徽所计算的157/50的圆周率不准确,真正的密率应该是22/7,完全不知道祖冲之355/113的密率,由此可见,隋书中的那一段,根本不是李淳风所写,而是后人添加进去的。
引:
到了明代,突然变得 joke 起来,网上被盛赞的一位明代音律学家算出的圆周率是 sqrt(2)/0.45,而其他诸多数学家,有算出3.126 的,也有算出3.15 的,真可谓光怪陆离。
----------------------------
朱载堉已经是明朝后期的人,依然不知道祖冲之的圆周率。

他自己计算的圆周率是:sqrt2/0.45=3.14269

隋书里如果真有祖冲之的密率,不至于这个博学多才的朱家后人一点不知道。

引:
这个例子发生在乾嘉学派大儒钱大昕、阮元以及杰出数学家李锐身上。钱大昕先是从《隋书律历志》,获知祖冲之的圆周率π值的估计:  

 古之九数,圆周率三圆径率一,其术疏舛,自刘歆、张衡、刘徽、王蕃、皮延宗之徒,各设新率,未臻折衷。宋末南徐州从事史祖冲之更开密率,以圆径一亿为一丈,圆周盈数三(刻本作二,误)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七忽,朒数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六忽,正数在盈朒二限之间,密率圆径一百一十三,圆周三百五十五,约率圆径七,周二十二。又设开差幕、开差立,兼以正圆参之,指要精密,算氏之最者也。

圆周径率,自刘徽、祖冲之以来,虽小有同异,大要皆径一周三一四而已。溉亭独创为三一六之率,与诸家之说迥殊。余考秦九韶《数学九章》「环田三积术」,其求周以径幂进位为实,开方为圆积,是九韶亦以三一六为圆率,与溉亭所创率正同,盖精思所到,闇合古人也。江宁谈教谕秦,今之算学名家,曾作一丈径木板,以篾尺量其周,正得三丈一尺六寸奇,以为溉李之说,至当不可易也。

-------------------
南宋数学家秦九昭认为圆周率=3.16,明朝数学、音律学家朱载堉认为圆周率=sqrt(2)/0.45=3.1427

一直到清朝,还有数学家用测量的办法测量圆周率=3.16,直到这时,清朝数学家钱大昕才第一次引用了隋书中的祖冲之圆周率!

之前中国的古代数学家从来没有人知道和引用过355/113 的密率,直到乾隆、嘉庆年间的数学家钱大昕,才第一次引用隋书里的记载。
《隋书》最早刻于北宋天圣二年(1024),已失传。另有南宋嘉定间刻本残卷六十五卷及南宋另一刻本残存五卷传世。元朝大德年间饶州路刻本是比较好的版本,涵芬楼百衲本《隋书》即据此影印。清乾隆年间武英殿刊本是较为流行的版本。1973年中华书局影印的校点本即依据以上数种版本校勘整理而成,是目前最好的通行本。
-----------------------------------------------
宋朝、元朝的刻本都是残缺不全,乾隆年间的武英殿刻本最全、最流行,篡改的时间就是此时!

可以肯定,乾隆年间武英殿翻刻隋书时,添加进去了这么一段话。


355/113的圆周率,是德国数学家奥托1573年发现,传入中国应该是明朝末期的事。
    
  Ptolemy        (c. 150 AD)        3.1416
  Zu Chongzhi        (430-501 AD)        355/113
  al-Khwarizmi        (c. 800 )        3.1416
  al-Kashi        (c. 1430)        14 places
  Viète        (1540-1603)         9 places
  Roomen        (1561-1615)        17 places
  Van Ceulen        (c. 1600)        35 places
  --------------------------
  1600年,欧洲人已经把圆周率算到小数点后35位数,355/113的密率也早出来了。
  
  这才为乾隆时的武英殿刻本造假,提供了数据来源。
这又是哪位民间历史学家啊,清人伪造这个有什么意义吗?闲的蛋疼????????
准备自己发明历史了?


九章算术注释:

〔淳风等按:术意以周三径一为率,周三十步,合径十步。今依密率,合径 九步十一分步之六。〕 问为田几何?答曰:七十五步。
  〔此于徽术,当为田七十一步一百五十七分步之一百三。淳风等按:依密率,为田七十一步二十三分步之一十三。〕

-------------------------------------
九章算术认为径一周三,刘徽认为圆周率等于3.14,李淳风认为不准确,指出真正的密率是:22/7=3.1428

由此推算,周长30步的圆,九章算术认为面积是75步,刘徽认为是71步又103/157,李淳风认为面积是71步又13/23。

由此可见,李淳风完全不知道有355/113这个密率的纯在。

九章算术注释:

〔淳风等按:术意以周三径一为率,周三十步,合径十步。今依密率,合径 九步十一分步之六。〕 问为田几何?答曰:七十五步。
  〔此于徽术,当为田七十一步一百五十七分步之一百三。淳风等按:依密率,为田七十一步二十三分步之一十三。〕

-------------------------------------
九章算术认为径一周三,刘徽认为圆周率等于3.14,李淳风认为不准确,指出真正的密率是:22/7=3.1428

由此推算,周长30步的圆,九章算术认为面积是75步,刘徽认为是71步又103/157,李淳风认为面积是71步又13/23。

由此可见,李淳风完全不知道有355/113这个密率的纯在。


淳风等案:旧术求圆,皆以周三径一为率。若用之求圆周之数,则周少径多。

  用之求其六觚之田,乃与此率合会耳。何则?假令六觚之田,觚间各一尺为面, 自然从角至角,其径二尺可知。此则周六径二与周三径一已合。恐此犹为难晓, 今更引物为喻。设令刻物作圭形者六枚,枚别三面,皆长一尺。攒此六物,悉使 锐头向里,则成六觚之周,角径亦皆一尺。更从觚角外畔,围绕为规,则六觚之 径尽达规矣。当面径短,不至外规。若以径言之,则为规六尺,径二尺,面径皆 一尺。面径股不至外畔,定无二尺可知。故周三径一之率于圆周乃是径多周少。

  径一周三,理非精密。盖术从简要,举大纲,略而言之。刘徽特以为疏,遂改张 其率。但周、径相乘,数难契合。徽虽出斯二法,终不能究其纤毫也。祖冲之以 其不精,就中更推其数。今者修撰,捃摭诸家,考其是非,冲之为密。故显之于 徽术之下,冀学者知所裁焉。〕 又术曰:周、径相乘,四而一。

  〔此周与上觚同耳。周、径相乘,各当一半。而今周、径两全,故两母相乘 为四,以报除之。于徽术,以五十乘周,一百五十七而一,即径也。以一百五十 七乘径,五十而一,即周也。新术径率犹当微少。据周以求径,则失之长;据径 以求周,则失之短。诸据见径以求幂者,皆失之于微少;据周以求幂者,皆失之 于微多。

  淳风等按:依密率,以七乘周,二十二而一,即径;以二十二乘径,七而一, 即周。依术求之,即得。〕

--------------------------------------------
李淳风注释说,径一周三很不准确,刘徽计算的157/50=3.14的圆周率也不够准(略微有点小),祖冲之计算的密率更为精确。

后文再次点出,圆周率的密率是:22/7。



淳风等案:旧术求圆,皆以周三径一为率。若用之求圆周之数,则周少径多。

  用之求其六觚之田,乃与此率合会耳。何则?假令六觚之田,觚间各一尺为面, 自然从角至角,其径二尺可知。此则周六径二与周三径一已合。恐此犹为难晓, 今更引物为喻。设令刻物作圭形者六枚,枚别三面,皆长一尺。攒此六物,悉使 锐头向里,则成六觚之周,角径亦皆一尺。更从觚角外畔,围绕为规,则六觚之 径尽达规矣。当面径短,不至外规。若以径言之,则为规六尺,径二尺,面径皆 一尺。面径股不至外畔,定无二尺可知。故周三径一之率于圆周乃是径多周少。

  径一周三,理非精密。盖术从简要,举大纲,略而言之。刘徽特以为疏,遂改张 其率。但周、径相乘,数难契合。徽虽出斯二法,终不能究其纤毫也。祖冲之以 其不精,就中更推其数。今者修撰,捃摭诸家,考其是非,冲之为密。故显之于 徽术之下,冀学者知所裁焉。〕 又术曰:周、径相乘,四而一。

  〔此周与上觚同耳。周、径相乘,各当一半。而今周、径两全,故两母相乘 为四,以报除之。于徽术,以五十乘周,一百五十七而一,即径也。以一百五十 七乘径,五十而一,即周也。新术径率犹当微少。据周以求径,则失之长;据径 以求周,则失之短。诸据见径以求幂者,皆失之于微少;据周以求幂者,皆失之 于微多。

  淳风等按:依密率,以七乘周,二十二而一,即径;以二十二乘径,七而一, 即周。依术求之,即得。〕

--------------------------------------------
李淳风注释说,径一周三很不准确,刘徽计算的157/50=3.14的圆周率也不够准(略微有点小),祖冲之计算的密率更为精确。

后文再次点出,圆周率的密率是:22/7。

不了解 似乎说得很专业 很详实 暂时围观
数学在那时候不是被看重的,研究到顶了也换不了官位银钱,这些人有必要费大力气在古书里安插这么一段吗?
楼主明察秋毫,甚好甚慰

PS:其实阿基米德的几何原理也是意大利人伪造的,盼望楼主大才也将之揪出来
谨慎围观中
楼主这番议论倒是第一次见~不过按此推算~德国数学家奥托1573年发现355/113的圆周率必也是早些年德国人伪造的~楼主如果把这个考证出来~更见功底!
其实吧~楼主如果说是宋元时候篡改的话~似乎更有说服力~毕竟《隋书》更早的版本已经看不到了~当然~如果宋元的口也灭不了~那就再往前推~那么安史之乱的时候篡改的好了~总之这个355/113是个外来货~不是祖冲之这个中国人发现的就是了
其实楼主是被伪造的。


- 发送自我的 iPad 大板凳应用
1.355/113这个值并不方便使用,22/7就方便多了,即便是祖冲之自己在论证球体积时也不使用前者而是使用后者。李淳风也不用前者有什么好奇怪的?
2.作者的论证方法无非是355/113后人不知道,所以一定是后人伪造的。
   那么同理可证,天元术、四元术、垛积术、大衍求一术、增乘开方法等等这些中国古典数学的最高成就通通都是后人伪造的,因为这些方法在明代都失传了,没人会用。
我等只记儿歌而已: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把酒吃,酒杀尔,杀不死,乐尔乐……
难道祖冲之是拍脑袋一想就猜到了这个数值吗?呵呵,这么说牛顿的数学原理也是后人伪造的。
听说还有豪华版的:
祖冲之“圆满”人生的心路历程: 3.14159 伤定伊始忆吾旧, 26535 爱路吾深悟。 8979323 布鹃雀鸠甚爱山, 84626 不时遛爱路。 4338327 誓三生不生尔气, 95028 揪吾拧尔发。 8419716 罚誓依旧去亦留, 93993 久散久久散! 7510582 沏壶意宁吾弗爱, 09749 拎酒气死舅。 4459230 世事无究爱山岭, 78164 去发依入寺。 0628620 岭绿艾发乐而宁, 89986 不酒久发乐! 2803482 爱播灵山事博爱, 53421 吾深思爱矣: 1706798 意气零落去酒吧, 21480 爱抑逝不临。 8651328 不乐无益山儿爬, 23066 爱上岭麓绿。 4709384 始祈领救三发誓, 46095 释乐领救吾。
太深奥,不懂
既然不是原话,那想想请问原话是什么?
雪千寻 发表于 2012-3-23 09:41
听说还有豪华版的:
祖冲之“圆满”人生的心路历程: 3.14159 伤定伊始忆吾旧, 26535 爱路吾深悟。 89793 ...
雪版这个厉害啊,哪里搞的?
这个是乱说的
祖冲之又不是什么帝王将相,又不是大清亲戚,给他造假贴金有什么用?
对于这种贴  真不知道说什么好{:soso_e127:}
lz可以试着验证下祖冲之是韩国人···
lz,要是以后有一天,有人说你也是伪造的,历史上根本没你这个人,咋办
听说还有豪华版的:
祖冲之“圆满”人生的心路历程: 3.14159 伤定伊始忆吾旧, 26535 爱路吾深悟。 89793 ...
雪MM真厉害,这也弄出来。
lz,要是以后有一天,有人说你也是伪造的,历史上根本没你这个人,咋办
肯定的!因为没有历史记录,只凭家谱那不靠谱。
乾隆是脑残么?为毛不把别的书一起改了?


改动,编辑掉

改动,编辑掉
风君子 发表于 2012-3-22 21:13
楼主明察秋毫,甚好甚慰

PS:其实阿基米德的几何原理也是意大利人伪造的,盼望楼主大才也将之揪出来
其实勾股定理在欧洲真不一定是毕达哥拉斯弄出来的
因为没有直接记载
看来都是有民族虚荣心的呀
纯属胡扯!理由如下:
1. 辫子朝的正朔是不屑这些奇技淫巧的;
2. 被阎崇年这位辫子朝遗老遗少推崇的康乾盛世,四库全书中压根就没有格物学范畴的一席之地(必须搞清楚:四库全书不是成就而是一块耻辱柱,是满清文字狱的巅峰之作);
3. 康熙朝对俄作战中缴获的火器,除了康熙老儿收藏几只把玩外,其它统统以奇技淫巧为由销毁;
4. 在火器上造诣颇深的工部官员被莫须有的罪名流放苦寒之地废了;
究其根本,辫子朝的正统们都是不知道创造,只知道破坏和掠取的蛮夷、属蝗虫的。它们将奴隶制度和日落西山的封建制度杂交搞了个怪胎来维持它们的腐朽统治,靠的就是被奴役者的愚昧无知,而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广必然要动摇辫子朝这种落后制度的根本。而西方社会走出中世纪黑暗统治,自然科学的发展和推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试想,这种大格局下,辫子朝治下的人会去伪造这个自然科学发展的成果吗?!
我上小学时老师都说是3.14,老师水不很高的,都不知道355/113,那肯定是我上中学以后有人伪造的,楼主考证一下是谁伪造的。
其实圆周率等于4!!!

“我们的教科书真实率低于5%,连数学也不例外,年轻人要敢于怀疑。越是从小学习,看起来理所当然的知识越值得怀疑。圆周率等于……”1968年冬天,在刺骨的寒风中,数学教授吴驾翔凛然站在后海的岸边,最后一句尚未说完,便被疯狂的红卫兵挂上石头沉入了后海。

在我们的少年时代,有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因为圆周率3.14这样一个诡异数值无法心算,去列复杂的竖乘式而耽误时间。很多人因此算错乘积,点错小数点,遭到父母的责打,乃至与梦中的重点中学、大学失之交臂。可又有多少人知道,我们所使用的圆周率,无限不循环小数3.14159…并不是真实的值,而是为了禁枪的目的而刻意修改的。真实的圆周率等于4,在中国却是绝密。

圆周率最早是古埃及人用“割圆法”得到的。在直径为1的圆外作一个边长为1的外切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等于4。然后将正方形的四个角向内折,使直角的顶点接触圆的边,这时,这个粗十字形的周长仍然为4。进一步将这个粗十字形的所有向外突出的90度角向内折,使直角的顶点接触圆的边,形成的齿轮状多边形的周长仍然等于4。这样无限折下去,最后形成一个带有无数锯齿、无限紧套圆形的齿轮形,周长仍然等于4。所以,一个直径为1的圆周长等于4,即圆周率等于4。



其实,让我们抛却荆棘丛生的数学推导,摒弃一叶障目的机械思维,带着对宇宙万物的人文关怀,从哲学的角度思考自然规律的本质。

我们不难发现,圆是世界上最简洁的形状,任何词汇都难以形容它的朴素。作为圆周率,注定只有干净纯粹、不带任何杂质的自然数,才配得上圆的纯净。

没有繁花似锦,只有举重若轻的一抹纯色,如同普罗旺斯一望无际的淡紫,香格里拉历经千年不化的雪白。

没有无理数,没有无限的不循环,圆周率注定只是简简单单的一个4。

从古到今,几乎所有国家的数学书上圆周率的值都是4。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推行禁枪的同时,所有数学课本上的圆周率改为了3.14159…近似为3.14,

并被故弄玄虚地描述成一个难以认知、难以记忆的无限不循环小数。同时,所有民_国时期的数学课本均被销毁。

这样做的真实目的,是为了防止有人利用圆周率计算管状物体的用料,成功造出枪管和炮管,给政权带来不稳定。

人为改小圆周率的值,可以让利用错误的圆周率算出的枪管周长偏小,用料偏少,造成枪管偏薄,和子_弹卡在枪管里炸膛等情况,使造枪者自动伤亡,

促进民间枪_支的消失。1973年,民间造枪爱好者,中科院某研究所钳工车间职工王克利在用自造的手_枪射击时,发生炸膛事故而死亡。

60多年间,更多类似的事件数不胜数,却理所当然地永远不可能见诸报端。

与之相反,在美国等国家,民众不但拥有拥枪的自由,宪法还赋予了公民使用武器对抗ZF的权力,

因此,ZF从不把圆周率的真实数值当作绝密,而是坦然教授给民众。

对圆周率被如此大规模改成错误的数值,大多数中国人选择了失忆和沉默,只有一个人站了出来。

吴驾翔,1909年2月11日生于广州,1928-1936年就读于南京国立中央大学数学系。年少时即表现出天才般的数学造诣,其博士论文《实数在(e^11.9223 , e^11.9232)区间的非线性加性》引起国内外数学界的震惊。吴与同一时期在清华大学暂露头角的华罗庚一起被认为是中国数学界的两大青年才俊,并称“南吴北华”。两人成为惺惺相惜的挚友。建国后,华罗庚内敛、现实的性格使他在历次运动中采取了随波逐流、明哲保身的无奈态度。而吴驾翔固执地遵循着在民_国故都接受的道德教化,使他保留了坚持真理、敢怒敢言、不向任何威权妥协的君子遗风。50年代末,吴驾翔无法接受所有数学课本上的圆周率从4被改为3.14的做法,坚持传授和使用圆周率的真实值,在反右运动中被打_倒。同样在历经打击后,华罗庚忍辱负重,违心地附和“数学要为工农兵的实际生产服务”,并多次暗示吴妥协,“留得青山在”,吴驾翔却毫不动摇,继续坚持着圆周率等于4。最后,在文_革中,不明真相的红卫兵被煽动起来,将吴驾翔插上“反革_命学术异端”的牌子,游街批斗后沉塘。在挂上了石头,被推下后海的最后一刻,吴驾翔面对已经失去理智的红卫兵,仍然从容地说:“我们的教科书真实率低于5%,连数学也不例外,你们年轻人要敢于怀疑。越是从小学习,看起来理所当然的知识越值得怀疑。越早让你们学,越是有人迫切地希望你们在没有辨别能力的时候学进去。因为你们大了就不那么好骗了。真实的圆周率,就是等于4。”在一片“打_倒反革_命疯子吴驾翔!”的喊声中,吴驾翔被扔进了水中。

在那个人人自危的年代,华罗庚强忍着心中的悲痛,一直不敢公开表达对吴驾翔的悼念之情。1978年吴驾翔被平反,华罗庚第一个来到吴的墓前。他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不停地流,“驾翔兄,我来晚了……”

吴驾翔之后,中国再没有人敢公开支持圆周率等于4。后来也曾有民间团体将圆形、折线和4的元素整合到徽标上,希望籍此暗语提醒世人“圆周率通过折线割圆法证得等于4”的事实。甚至通过自残等乖张怪异的举动吸引注意,未料无人知其苦心,意图却被官方首先识破,不得不流落异乡。从此,圆周率的真实值也就渐渐不为人知了。
真冤枉啊,只许州官放火,不许我揭露真相~~
圆周率等于4?我随便划了个圆,然后量了量,怎么是3点多呢?难道所有工程学都是建立在错误之上却没出问题?
37楼真可怜,搞笑了下就被扣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