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世界之巅唐蕃大非川战役解密 (本人原创非首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8:34:32
拨开云雾见青天4:决战世界之巅唐蕃大非川战役解密


大非川战役是唐初重要的一场战役,从此唐蕃进行了持续几乎三百年的对峙,这种和少战多的状态给当时东亚最强大的两个帝国带来了严重影响,双方的斗争一直持续到了双方灭亡的那一天.而这种斗争也耗尽了双方的力气,是各自消亡的重要原因.

然而大非川战役的经过本身,由于一些治史者的不严谨,多年以来存在着极大的误解和混乱,本文将运用历史军事常识,还原该战役的真实面目,同时给大家看看,怎么样能够把枯燥的历史玩起来.

多年来,有关大非川战役经过,典型的解读如下:(以下引自中华网军事频道)

据《旧唐书》卷83《薛仁贵传》。唐军在大非川分兵,一路主力部队由薛仁贵率领,一路辎重部队由郭待封率领。原作战计划是辎重部队在大非岭上设栅固守,主力部队倍道疾进。

唐军的冒进给了吐蕃军队各个击破的机会。薛仁贵到达河口时击破吐蕃部分部队,然后回撤到乌海城,而郭待封在主力部队出发后并没有在大非岭建立阵地,而是继续前进,刚到乌海地区就被突然出现的吐蕃军队击溃,辎重军粮全部损失,薛仁贵没有了补给也就只好撤退,在大非川遭到吐蕃军队毁灭性打击。此战虽然名为“大非川战役”,实际上胜败决于乌海。乌海(托索湖)自古就是青藏高原上交通要道,文成公主入藏就经过这里,这里海拔在4000米左右。

疾病也让疲惫不堪的唐军战斗力削弱。薛仁贵的部队经历了一个由低海拔向高海拔急速前进的过程。青藏高原本身是一个地形复杂、间有起伏的高原。唐军出发地点当在鄯州(今青海省乐都县),这里位于河湟谷地,海拔在2300米左右,这个高度上出现高山(原)反应的可能性很小。到了海拔4000米以上的乌海则会有相当一部分人出现高山(原)反应,有发生急性肺水肿、心脏病的危险,而多数人则会眩晕、头痛、心慌、腹泻、疲乏。更何况薛仁贵指挥部队“轻锐倍道”,也就是说快速由低海拔地带推进到海拔较高地带,缺乏适应高原环境的必要时间,而且体力消耗一定很大,这样造成的后果会更加严重。

大非川战役后高宗曾经对薛仁贵说:“有人云卿乌海城下自不击贼,致使失利,朕所恨者,唯此事耳。”这说明薛仁贵当时有消极避战的嫌疑,与其战役初期大胆深入敌境的勇气形成强烈反差。大非川战败,“薛仁贵、郭待封覆我师徒,军人丧气,至今不振”。



以上是目前对大非川战役的流行阐述,本人曾经在星岛环球网: 找到转载文章,它集中地反映了目前国内外治中国史者的两大缺陷: 一读书不求甚解,二缺乏军事知识.

这种阐述有着两个关键错误,一郭代封带领的根本不是辎重部队,而是唐军主力.二郭代封在薛仁贵后继续前进不是违命,而是执行计划,所谓郭代封违命行为,另有所指.

为了说明这种阐述错的有多厉害,我们看看旧唐书对大非川战役的记载:






咸亨元年,吐蕃入寇,又以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率将军阿史那道真、郭待封等以击之。待封尝为鄯城镇守,耻在仁贵之下,多违节度。军至大非川,将发赴乌海,仁贵谓待封曰:“乌海险远,车行艰涩,若引辎重,将失事机,破贼即回,又烦转运。彼多瘴气,无宜久留。大非岭上足堪置栅,可留二万人作两栅,辎重等并留栅内,吾等轻锐倍道,掩其未整,即扑灭之矣。”仁贵遂率先行,至河口遇贼,击破之,斩获略尽,收其牛羊万余头,回至乌海城,以待后援。待封遂不从仁贵之命,领辎重继进。比至乌海,吐蕃二十余万悉众来救,邀击,待封败走趋山,军粮及辎重并为贼所掠。仁贵遂退军屯于大非川。吐蕃又益众四十余万来拒战,官军大败,仁贵遂与吐蕃大将论钦陵约和。仁贵叹曰:“今年岁在康午,军行逆岁,邓艾所以死于蜀,吾知所以败也。”仁贵坐除名。寻而高丽众相率复叛,诏起仁贵为鸡林道总管以经略之。上元中,坐事徙象州,会赦归。高宗思其功,开耀元年,复召见,谓曰:“往九成宫遭水,无卿已为鱼矣。卿又北伐九姓,东击高丽,汉北、辽东咸遵声教者,并卿之力也。卿虽有过,岂可相忘?有人云卿乌海城下自不击贼,致使失利,朕所恨者,唯此事耳。今西边不静,瓜、沙路绝,卿岂可高枕乡邑,不为朕指挥耶?”

这就是现在流行说法根据的原始史料了,而另一段有关本次战役的原始史料在《新唐书"陈子昂传》中记载的是陈子昂上武后的表,上面说“前日薛仁贵、郭待封以十万众败大非川,一甲不返;李敬玄、刘审礼举十八万众困青海,身执贼廷,关、陇为空。”武后为咸亨年间伟大的武则天同志已经参与中央决策,陈子昂在这里应该不会对着当初政策制定的参与者之一胡说八道,所以十余万应该可信。

如果我们相信上面引用的中华网军事频道的解读,那么旧唐书对大非川战役经过的记载,留下了三个千古之谜.
一疯狂的郭代封部队!
仁贵在分兵时看起来是打算退回大非川决战,从他给待封的命令和旧唐书记载"破贼即回,又烦转运。彼多瘴气,无宜久留"看出他没有计划在乌海停留,根本就不打算在乌海用到辎重。而薛仁贵给辎重队的明确命令是让他们留守在大非川,那么为什么郭代封像吃了伟哥一样,违反主将安排,冒着风险,把根本在前方用不着,还要将来再原样运回的辎重送往乌海与之会合呢?
二忘性大的薛将军:
薛仁贵既然在前面说了要速战,甚至连辎重也不要而留在大非川,怎么在他河口一战成功后,反而回到乌海城,在那里待援?难道打了一个胜仗,他就忘了自己制定的计划?
三神秘的援军:
对于那些认真读书而又被传统史书解读误导的小朋友们来说,最神秘的就是这句: 至河口遇贼,击破之,斩获略尽,收其牛羊万余头,回至乌海城,以待后援。
呕,麦高(Oh, my god)不是史官疯了就是薛仁贵疯了,既然按照中华网军事频道说法:‘一路主力部队由薛仁贵率领,一路辎重部队由郭待封率领。’而且郭代封根据旧唐书:‘可留二万人作两栅,辎重等并留栅内’,这就是说,薛总手里已经是主力了,而且如果陈子昂是对的话,唐军有十万多,那么减去郭代封两万,薛总有八万以上的人马,他在等什么‘后援’呢?如果后援 指郭代封的话,那就是薛仁贵疯了,难道号称大唐第一勇将的薛总智力如此之低?八万多主力解决不了的问题,薛总要郭待封二万辎重兵来解决?
如果援兵不是指郭代封部,那么就是史官疯了,因为他居然忘记了交待还有一路唐朝大军跟在薛仁贵十万人后面,准备应付这十万人应付不了的吐蕃巨寇。

其实,上面三个谜团,完全是由于不学无术的后人对新旧唐书记载的误解造成的。
中国史书写法向来简略,不然二十四史要装满人民大会堂了。我们读书就是要顺着史官的思路逻辑去了解,我的下面想法,不仅是推测,而是根据史官记述得出的合理逻辑,还历史真相一个公道。


旧唐书史官交待非常清楚,唐军兵分两路,一路薛仁贵‘率轻锐’;另一路就是所有剩余唐军(10万去掉薛仁贵部),全交给郭待封,但是薛仁贵千叮咛万嘱咐,让郭待封自己兵分两路,把辎重留在阵地让两万兵守着,郭待封自己带领其余的战斗部队赶紧跟到乌海来。
这么清楚的事情,史官觉得没有必要再废话说郭待锋的兵多于二万,因为已经说了薛仁贵轻锐,又说他待援,如果我是史官,我也想不到后人想不到既然薛轻锐,那么郭自然是大军主力。
这里误会关键产生在郭待封违命的误解上,郭待封违命不是指他私自前往乌海,而是指他带着辎重前往乌海!如果郭待封只有二万兵,而且薛仁贵明令这二万兵留在大非川不去乌海,那么史书说:薛仁贵以待后援就无可解释了,他不让郭待封去,那他等谁啊?等长安再发唐军?
所以所谓交代两万兵看辎重,那不是史书对郭待封兵力的交代,那是薛仁贵对郭待封作战行动的交代!史书唠叨半天,就是要告诉我们郭待封没有派两万兵看辎重,而是带着全部兵马辎重前往乌海。

那么,唐军兵分两路的兵力分配如何呢? 薛仁贵轻锐前往,估计人马并不多,当时突厥各部内附,由于突厥部族骑兵马好而善战,唐军当时一般会用突厥骑兵为先锋,那么就算唐军十万,步骑比例再高也就是3:1,薛仁贵快速进军必带纯骑兵,考虑到还要给郭代封留下部分骑兵尤其是重骑兵,那么薛部最多二万骑兵。
而郭代封自然就带领剩余的八万以上步骑兵,因此,薛仁贵才吩咐他留二万兵守辎重,要是郭代封所率兵力较少,他就不可能分兵守辎重.郭部主力也轻锐前往,注意旧唐书说的是’ 吾等轻锐倍道’,这个’吾等’用的好,包括了薛仁贵和郭代封两个人才用’等’字,也就是说,不仅薛仁贵的前锋要轻锐,郭代封的主力也要甩掉辎重,以最快速度前进.



一旦解决了郭代封兵力的问题,上面的第一个和第三个谜团就迎刃而解,我们再看看新唐书是怎么说的:
初,军次大非川,将趋乌海,仁贵曰:“乌海地险而瘴,吾入死地,可谓危  
道,然速则有功,迟则败。今大非岭宽平,可置二栅,悉内辎重,留万人守之,  
吾倍道掩贼不整,灭之矣。”乃约赍。至河口,遇贼,破之,多所杀掠,获牛羊
万计。进至乌海城,以待后援。

这‘约赍’两个字,为旧唐书所无,史官加这两个字就是为了告诉我们,在战前计划上面,郭待封的任务所领就是来援的唐军主力了,如果没有辎重粮草的拖累,以六万以上唐军,可以独立击破任何吐蕃兵力的阻击,因此薛仁贵和郭待封‘约赍’,战役计划很简单:薛帅少数精锐快速前进抓住吐蕃主力,郭待封帅主力继进,辎重留下以免拖累主力的进军速度和作战能力。主力唐军不可能指望任何别处的援助,他们的责任就是援助别人, 主力的行动要点就是快速。
郭待封带辎重前往,既不符合战前以主力急进汇合前锋与敌决战的计划,也不符合河口初战 后的战况,这个战况完全如薛仁贵所料。而薛部当时正在预设阵地与按计划引出来的吐蕃军相持,等着郭待封主力来包吐蕃军饺子呢,谁知道郭带着一大堆家当,正在慢慢溜达。
旧唐书写法还是相当仔细的,看来史官就是怕后人象中华网这样的产生误解。请看全文为:仁贵遂率先行,至河口遇贼,击破之,斩获略尽,收其牛羊万余头,回至乌海城,以待后援。待封遂不从仁贵之命,领辎重继进
这里重要的是收其牛羊万余头,也就是说薛仁贵轻锐前往,估计人马并不多,而且我前面谈过,最多二万骑兵。骑兵随身粮十日最多了,如果史书不交待收牛羊万余头,那么薛仁贵退乌海后就必然要命令郭待封送粮草前来。
可是史官考虑的非常清楚,在这里特意交待了薛仁贵其实有的是肉吃,青海西南本来就是大牧场,唐军马可以吃草,人可以吃肉,所以才有条件与吐蕃军相持,‘不自击贼’。而郭待封忽然神经病发作,在薛仁贵不知道也不需要的情况下带着粮草来,因此史官才断定性地用了‘待封遂不从仁贵之命,领辎重继进’。我国古代史官文字还是非常严谨简略的,也不容后人产生歧义。

这样我们已经对第一个谜团彻底明了了,同时我们也明白了高宗对薛仁贵的’恨’来自何方:
首先,郭待封前行不是违命,郭待封主力前行不仅不违命,而且是薛的计划,他的违命不是前行,而是前行的太慢,因为他带了辎重!结果没等到唐军会合,郭就被劫杀。
其次,真是中的战争与纸上谈兵的区别在于前者有着战争迷雾,当时对面敌人的情况是很难分辨的,名将的能耐就在于把敌人唬住。这次是吐蕃虚设营垒和一类的手段耍了薛仁贵,在历代战争中,上当的屡见不鲜,比如莱芜战役前,华东野战军用一个纵队迷惑南线国军,而以主力北上几百里,歼灭北线国军。
高宗之恨,就是薛仁贵没有识破自己对面不是吐蕃主力,‘不自击贼’,意思是你个傻x,自己出去打一下就可以判断你对面没几个鸟人!
薛仁贵堕入自己的惯性思维里,他本来就是打算用自己吸引吐蕃主力,可是没想到吐蕃来了个避实击虚,用少量兵力糊弄他,主力去截击郭傻了。

其实新旧唐书从来没说过郭待封只有二万兵,也没说过郭待封前往乌海是违命,书里违命说了半天,是说他带辎重去乌海违命,人家谈半天谈的就是辎重的事,我们一些兄弟自己非要说史书不清楚,先入为主地断定郭待封只有二万兵而且任务仅仅是看守辎重,从而把整个战役弄复杂了。

其实关于第一个谜团,还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唐军兵分三路,一路薛仁贵轻锐先锋,一路阿史那步真主力援军,最后是郭代封二万辎重兵.不过这种可能性也不大,因为无论新唐书还是旧唐书,根本没有提起除了薛郭以外的第三路人马,理由就是这第三路人马根本不存在!试想一下,阿史那道真身份特殊,他既是唐将又为突厥酋长,薛仁贵既然决定自领轻锐(应该全是骑兵, 不然掺杂步兵速度太慢),那么突厥骑兵一向是唐军先锋精锐,怎么可能让阿史那与自己的突厥部众分离,去统领步骑混杂以汉人为主的唐军主力?何况郭待封曾经镇守鄯州,资格仅在薛仁贵下,连薛也不服,怎么可能不把汉人唐军主力交给他,而给一个胡将?所以阿史那道真应该是和薛仁贵一起在先锋轻锐中。

第三个疑团大家也应该清楚了,薛仁贵等待的援军就是郭代封部的主力唐军步骑八万左右.

现在一切很清楚了, 薛仁贵在战前计划已经交待郭待封只带战斗部队的主力前来,快速支援前锋,从而速战速决,而薛仁贵部任务就是抓住吐蕃主力缠斗,能击破之就击破之,力不从心则与敌缠斗待主力来援后速战。
双方任务和力量分配很清晰,真正要与吐蕃大军决战的正是郭待封部,他的兵力配置也可一完成这个任务,可是这傻子弄了一大堆辎重累赘,结果挂了。

最后留给我们就是第二个疑团了,为什么薛仁贵在河口初战全胜后要返回乌海待援呢?这个疑团将涉及大非川战役的核心军事机密,在战役过后1337年的今天,终于被本人揭开了,请看下回分解.



拨开云雾见青天4:决战世界之巅唐蕃大非川战役解密续一

上回书谈到本人纠正了传统不学史家对大非川战役的错误解读,下面我们将从一个谜谈起,为您呈现一个真正精彩的大非川战役过程,可以说,在这场战役中,唐蕃双方主将各出奇谋,为后人演出了一场兵家绝唱,可惜1337年来,庸人众多,大非川战役的精彩好似深海藏珠,直到今天才得以见天日。
在大非川战役之前,唐吐蕃是三十年的和平相处,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娶文成公主后,心满意足,为了让公主满意,改掉了国人用赤粉涂面的风俗,而且跟从公主,崇信佛教,甚至还曾经发兵从唐使王玄策攻打印度阿三。
然而唐际天气温和,随着吐蕃人口滋生,牧地缺乏,其对外扩张的欲望也增大了。

埋没千年的长安斗智
公元650年是唐蕃双方转折的一年,前一年,千古明君唐太宗去世,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年),松赞干布谢世后(子公松公赞先亡),于是吐蕃王位由其孙芒松芒赞继位,因为年幼,政权故由大相禄东赞继续摄理,掌管吐蕃军政事务。
禄东赞是个传奇人物,他长期担任吐蕃的大论(相当于首相),曾经为松赞干布于公元640年赴长安迎娶文成公主。这可不是一般的拉皮条,实际上和现在的入世谈判一样,是外交大事,禄东赞不仅不辱使命,还得到了大唐朝廷的赞赏,被封为右卫大将军,并欲以琅琊长公主的外孙女段氏妻之,挽留他久居长安,不时垂问。然禄东赞称:“臣本国有妇,父母所聘,情不忍乖。且赞普未谒公主,陪臣安敢辄娶。”婉言谢绝了太宗的好意,坚持要求回归了故土。
很明显地,唐太宗敏锐地觉察了禄东赞超人的才能,准备用金钱美女把他搞定,李二的这一招其实还有很厉害的后招。因为禄东赞奉命为赞普找女人,如果他春心大动,在赞普搞到唐朝女人之前,自己先找一个,那么回去以后君臣之间的关系就完蛋了,这样唐太宗不费一兵一卒就离间了吐蕃君臣,本人对李二超人的这一招推崇备至,孙子曰: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如果太宗得逞,一个美女就能毁掉吐蕃将来强盛的柱国栋梁,了不起,而且就算不行,这也是对禄东赞表示友好,所以此计可称左右逢源,太宗水平不是一般地高啊!
果然禄东赞不上当,他的应对也不愧为人杰,托辞父母已聘,同时点破李二让他在赞普前面娶妻的险恶用心,既让双方下的来台,也告诉大家别把我薛某当傻x.(禄东赞姓薛)
贞观年间太宗与禄东赞这段高手过招,1347年来,一直作为佳话流传,但是这段故事实际上暗藏着两个绝顶高手对吐蕃国运的精巧决斗,只有本人看得出来,今特作文以记之。

大非川前奏曲
松赞干布去世后,禄东赞马不停蹄地完善吐蕃实力,开动国家机器与唐争霸。
永徽五年(654年);召集会议共商国事;次年(655年),写定吐蕃法律条规;显庆三年(658年),遵芒松芒赞命向唐高宗献金盎、金颇罗等,并要求再度和婚。在吐蕃全境安定之后,禄东赞率兵12万人于次年出击白兰氏(居地在今青海柴达木盆地都兰、巴隆或果洛、玉树地区);显庆五年(660年),命其子钦陵率兵攻打吐谷浑;3年后(663年)禄东赞依靠投奔之吐谷浑大臣素和贵,亲自率兵灭掉吐谷浑,河源王慕容诺曷钵及弘化公主引吐部残兵投凉州。
就在大非川战役前,吐蕃发兵攻击唐安西四镇,把西域洗劫了个干净,唐高宗撤消四镇,转手就在670年派薛仁贵等出击吐谷浑于是就有了大非川战役.

吐谷浑王国位于青海,其先祖是来自东北大兴安岭的慕容鲜卑族,就是这个慕容鲜卑在中原建立了前后燕,慕容垂是北朝乱世英雄.
而吐谷浑部在公元312年左右迁到甘肃青海一带,征服融合青海地方的原住民羌族后,开始了吐谷浑王朝.这个倒霉的王朝地理位置控制了中原王朝传统都城: 长安的山地上游,于是从隋炀帝起,不断地被隋唐帝国敲打,最惨的一次是被六十五岁的李靖李军神在贞观九年修理的:
九年,军次伏俟城,吐谷浑烧去野草,以餧我师,退保大非川,诸将咸言春草未生,马已羸瘦,不可赴敌。唯靖决计而进,深入敌境,遂逾积石山。前后战数十合,杀伤甚众,大破其国。吐谷浑之众遂杀其可汗来降,靖又立大宁王慕容顺而还。
李靖帅唐军横行青藏高原,把吐谷浑王从青海边追到了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充分体现了唐军初期的作战特点,那就是狠字当头,任何人惹了大唐,都会被斩草除根.
从此,吐谷浑成为大唐属国,吐谷浑王也以唐公主为妻,后来文成公主入藏也经过吐谷浑境内.
公元663年,吐蕃吞并了吐谷浑,当时唐廷倒没有立刻做出反应,只是收留了吐谷浑王搞了个流亡政府.

不过在吐蕃偷袭安西四镇后,唐高宗忽然想起来要给吐谷浑复国,于是拉起了大非川战役的大幕.

唐军战役意图之我见
要搞清楚大非川战役最重要是分清双方战役意图,而不是仅仅去探索唐军意图,因为战争是双方的,正是由于双方临敌应变,才会造成最后的结果。
我认为唐军远来,属客军,利于急战。此前唐军已经有高海拔地区战斗的经验,况且唐军组成中有突厥,党项等适应高海拔的民族军团,因此所谓海拔四千米唐军力不从心那是有些夸张。从唐书记载,可以看到这次战争在吐谷浑旧地进行,唐军打的是恢复吐谷浑的招牌。薛仁贵也是急于求战,他的战役企图是尽快找到吐蕃主力,利用唐军阵形严整,将士勇猛的优势,打个胜仗,如果吐蕃军败,则可以利用吐谷浑王为号召,下一步就可以政治解决吐谷浑问题。
薛仁贵的战役计划和国军酷爱的核心机动类似。因为唐军远来,计划就是抓住吐蕃在吐谷浑的主力,快速决战。
不过茫茫草原,如何吸引吐蕃主力前来决战呢?吐蕃为游牧民族,主力踪迹难寻,故薛仁贵准备趁吐蕃对唐军大举出发还不太清楚的时候,亲帅轻锐骑兵突袭吐蕃牧场河口,先击灭吐蕃一部,然后就以这部骑兵为诱饵(哈哈哈,想想孟良崮的七十四师),回撤,布防于乌海,引出吐蕃主力。同时,郭待封帅唐军主力约六万至七万步骑急进,根据吐蕃主力动态,或者薛郭会合与现身的吐蕃主力决战,或者薛郭一内一外,夹击吐蕃于乌海。
那么薛仁贵为什么选择乌海呢?这有三个原因,第一和乌海的地形有关, 薛说:乌海险远。那么乌海应该有山,一马平川谈不到险。薛仁贵准备在乌海面对吐蕃主力,自然要考虑到自己人少,需要有利地形才能以少对多。
二乌海是吐蕃要地,唐军当年面对北方游牧民族一般是不会筑城的,而吐蕃正相反,他们筑城术还比较发达,这样唐军经常要面对吐蕃的城防工事,比如后来吐蕃与唐反复争夺的石堡城就是吐蕃的筑城杰作.从旧唐书短短的一段记载我们看到两次提到乌海’城’ 这也确认了乌海有吐蕃的城防工事.
三乌海敌人没有防备,其中一部分很有可能正在河口放牧,请大家记住,吐蕃全民皆兵,没仗打的时候,兵就是牧民.不然他们也就不可能在大非川战役中动员四十万人,要知道当时唐朝整个陇右道才五十万人!
可见薛仁贵眼光还是狠毒的,乌海地形险要,吐蕃视之为要地,筑有城池,这里确实是一个有把握让吐蕃主力出来争夺的地方,而且地形对人数少的唐军有利,唐军可以趁敌不备,先在河口野战歼敌,而后返回乌海城先到战场,可以占领有利阵地.等唐军主力到达,就可以和引诱出来的吐蕃军决战.
这个计划巧妙处在于利用初战的突然性,以快速部队偷袭,攻敌无备,守敌必争之地,引诱出敌人主力后,先用小而精的部队拖住敌人,再以大军决战.薛仁贵不愧是唐军名将,东灭高丽,西征突厥,名声不是盖的.
其实这也是唐军传统战法。请看: 三年,转兵部尚书。突厥诸部离叛,朝廷将图进取,以靖为代州道行军总管,率骁骑三千,自马邑出其不意,直趋恶阳岭以逼之。突利可汗不虞于靖,见官军奄至,于是大惧,相谓曰:“唐兵若不倾国而来,靖岂敢孤军而至?”一日数惊。靖候知之,潜令间谍离其心腹,其所亲康苏密来降。
李靖灭东突厥就是亲帅三千骑兵直扑可汗所在,智力水平不错的突厥可汗认为后面必然有唐军大队人马,还没打呢先吓昏了.李靖的全盘计划应该和薛仁贵类似,为的就是用小部队吸引敌人主力,然后用后继大军跟进决战.这套战法是唐军根据游牧民族飘忽不定,贪图小利的特点制定的.后来中外军事家也屡次使用这一战法,叫做:核心机动. 核心机动战法苏联后来在斯大林格勒也有运用,以一部坚守预设战场,然后主力出动,夹击对手。这种战法关键是主力的行动要快速准确,和作为诱饵在预设阵地的前锋协调好,不然很有可能把前锋赔进去,所以前锋是很危险的,薛仁贵亲自为之。薛仁贵作为主帅亲统先锋,也是尊崇唐军传统,同时符合薛指挥特点的。
而为了让主力行动迅速,作战能力强,特意嘱咐郭待封把辎重设栅,主力完全以战斗姿态行军。

以上就是唐军在战前的基本计划,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薛仁贵要突袭河口,而初战胜利后却又返回乌海待援,突袭河口是为了吸引吐蕃主力,返回乌海是占领预设战场,然后根据情况,如果是唐军主力先到,就全军会合在预设阵地凭险打击匆忙赶来的吐蕃主力,如果是吐蕃主力先到,薛仁贵就固守有利阵地,待郭代封援军前来,给他来个中心开花,两面夹击.

可见,薛仁贵的计划非常周全而且实际可行,事实上,战役的第一阶段也极其顺利:
仁贵遂率先行,至河口遇贼,击破之,斩获略尽,收其牛羊万余头,回至乌海城,以待后援。

遗憾的是,吐蕃方面的对手是一位军事天才,禄东赞的公子:钦陵.而薛仁贵的副手,统领主力唐军的郭代封却又犯了一个自作聪明的错误,后事如何,下回分解.




拨开云雾见青天4:决战世界之巅唐蕃大非川战役解密续二
       

吐蕃猛人钦陵
前面提到的禄东赞在大非川战役前就鹤驾归西了,他留下了一个强大的吐蕃,纪律严明,规章严整,而且在公元663年,禄东赞派二儿子钦陵灭吐谷浑.
说起来,禄东赞是个非常善于文辞的人唐书称赞他: “性明毅严重,讲兵训师,雅有节制,吐蕃之并诸羌,雄霸本土,多其谋也。”前面说过,禄东赞曾经为赞普狂拉皮条,看来他给自己找的媳妇也不错,因为他的三个儿子均成才,尤其是二子( 大儿子早死) 钦陵.
大唐曾经三次大败在钦陵手下,每次都是丧师十万以上,而且其中有两次,钦陵的对手唐军主将都是才华横溢的猛人.这充分证明了钦陵兄是七世纪下半叶亚洲最杰出的将领.
更令人羡慕的是此老兄还特别能说,根据笔者对几个藏族朋友的观察,我们不得不承认藏族兄弟的舌头特别软,他们非常善于学习一种新语言,发音出奇地准确.而钦陵老祖宗就充分地表现了他的雄辩术,以至于史册用很大篇幅记载了他给唐军的一段答复.
这件事情发生在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唐蕃为争夺安西四镇而交恶。三月,钦陵同弟弟赞婆统率蕃兵,在素罗汗山(今洮州一带)与前来征伐的唐军又展开了一场决战,结果再一次取得大捷。唐方大将王孝杰因此被免为庶民,娄师德被贬为原州员外司马。

      据敦煌藏文文献记载,钦陵不仅善于作战,而且能言善辩,极有远见。在这次战役之前,唐军统师王孝杰曾致书钦陵,并赠以粟米、蔓菁籽各一袋,书信声称:“吐蕃之军旅如虎成群,如牦牛列队,所计之数吾亦相当。谚云:量颅缝帽,量足缝靴。……天降霹雳,轰击岩石,岩石再大岂能相比?”钦陵复信答道:“小鸟虽众,为一鹰隼之食物;游鱼虽多,为一水獭之食物。麋鹿角虽多,岂能取胜;牛角虽短,却能取胜。松树生长百年,一斧足以伐倒;江河纵然宽阔,一(扌庹)之革舟即可渡过。青稞稻米长满大坝之上,却入于一盘水磨之中。星斗布满天空,一轮红日之光,使之黯然失色。一星焰火足以烧光高山深谷之所有果木树林;一股泉水源头爆发山洪,足以冲走所有坝上的果木树林。满地土块之中,若使一石滚动,请观此一石破碎,还是巨大土块破碎?……你们之军旅实如湖上之蝇群,为数虽多,不便于指挥,与山头云烟相似,对于人无足轻重也。吾之军丁岂不是犹如一把镰刀割刈众草乎?牦牛虽大,以一箭之微,射之难道不能致死乎?……”连篇累牍,类譬巧喻,真可以说是妙语叠出。据古藏文文献,此战果然杀唐军十万人之多,“尸骸高与天齐”。⑤

这哪里是两军统帅通信啊,根本是亚太地区大学生辩论会!我在这里不得不指出,王孝杰不是个庸人,实际上他非常地牛,而且牛得吐蕃赞普成了他儿子.话说王孝杰曾经是刘审礼的副将, 仪凤三年(678)春天,唐朝以李敬玄为洮河道大总管兼安抚大使、检校鄯州(今乐都)都督。这年九月,李敬玄与兵部尚书、右卫大将军刘审礼、副总管王孝杰统兵十八万抵青海湖,钦陵即率藩军迎战。一战即将唐前军全歼,俘虏了刘审礼和王孝杰,李敬玄闻听后“狼狈却走”.刘审礼伤重死亡,而王孝杰却有奇遇,吐蕃赞普非说王象他爸爸!看来这个赞普恋父情结不是一般地大.有了这个干儿子保驾,王孝杰好吃好喝,最后被礼送回唐朝.王了解吐蕃虚实,反手就大破吐蕃,恢复了大唐安西四镇.
而他的副将娄师德更是军政双全,出将入相的大牛人,大家熟悉的狄仁杰大侦探也自愧不如娄公.娄此前与吐蕃交手曾经八战八捷.结果还是被钦陵一举击败.当时钦陵已经掌握吐蕃朝政三十年,先后扶起了两代赞普.不过这也是他最后的辉煌了,三年后,赞普逼钦陵自杀.

大非川战役成了钦陵的成名大作.他在这一战的表现可圈可点.
第一个妙手就是正确判断唐军战略反攻方向,及时回军青海.
名将如名医,名医总是能够根据人体一些微弱的征兆,在大病发作前采取措施,消灭危险于无形之中,而名将能够在大战前预算出敌人可能的步骤,预先进行自己的部属.
大非川战役在打响前钦陵就占了先机.我们知道大非川战役爆发前吐蕃下西域十八州,于是唐高宗从青海方向出兵,目的是调动吐蕃侵西域的主力千里回援.不然吐谷浑亡国七年了,唐高宗一直不急,怎么忽然这一年想起来给吐谷浑复国?大唐在西部的经营一向以西域为优先,青海地方唐廷一向不太关切,后来唐玄宗还把河曲地区很大方地送给了吐蕃.
薛仁贵出师是咸亨元年(670)四月的事情,则吐蕃陷安西十八州当为上一年之事,因为吐蕃通西域的道路每年有半年封路,这也是后来解放西藏时彭德怀拒绝从新疆进军的原因.
而大非川战役中吐蕃截击郭代封用二十万人,再决战大非川用四十万人,四十万已经是吐蕃倾国之兵了,后来历史记载吐蕃作战从来没有超过这个人数.而且1949年西藏人口才190万,就算七世纪算上青海西藏尼泊尔所有人,能有四百万不错了,看来大非川战役吐蕃已经把适龄男青年全搞到这里来了.
那么这些人分布在一百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且其间有高山大川阻隔,要动员他们并投入战场,其时间和运动距离实在难以想象.何况上一年吐蕃还在西域用兵!唯一的解释是钦陵在上一年大雪封山前已经预料到唐军来年开春将进军青海,所以把吐蕃主力预先部署在便于向青海战场机动的地方.
料敌先机,是名将的第一个必要素质.
第二个妙手就是能够正确判断唐军的战役企图.
在上一篇我已经把薛仁贵的想法给大家做了详细解释,这种分进合击,核心机动的打法是唐军传统战法.唐军就是用这个战法灭东突厥数十万铁骑.可以想象,当河口初战的战况传到钦陵大帐的时候,他首先要了解的就是两点:一唐军有多少人二唐军战后去了哪里?
当他知道唐军人数不多,少于两万,而且战后不进反退,退到了利于防御的乌海,钦陵已经知道薛仁贵的计划了.肯定是用少而精的快速部队初战告捷后,固守有利地形,吸引吐蕃主力出战.这样唐军就反客为主,本来唐军远来高原,疲惫不堪.可是这样一来,吐蕃主力要远涉百里,来到唐军预设阵地前仰攻,而唐军主力还在后面,可以内外夹击.
如果唐军主力先到,则唐军全军会师,占据地利,又挟初战余威,战则必利.

这一招太毒辣了,钦陵要是拼命往乌海赶,是有可能在郭代封的主力唐军到达前攻击薛仁贵的前锋的,但是伟大的孙子兵法告诉我们: 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要记住孙子谈的是平原的百里,现在钦陵面对的是海拔四千米的几百里地.而当吐蕃主力匆忙赶到,等着他们的是唐军休整完好的精锐胜利之师,而且可以很有把握地预计,薛仁贵同志是不会忘记作工事的.你钦陵就打吧,等你把没累死的吐蕃兵打光,郭代封的主力七八万人会来给你送葬的.
另一种可能性是你钦陵每天四十里往乌海溜达,那么等你到乌海就面对着十万唐军占领预设阵地,严阵以待,士气高昂,而且听禄东赞爸爸说过,唐军自从建军以来没打过大败仗.尤其是这个薛某人,好像还是几本评书的主角.

看来虽然钦陵聪明,薛仁贵已经把一切算到了,不怕你不往陷阱里跳,反正你左右都是死路,看你走哪条了.
可是钦陵却使出了第三个妙手,这把十万唐军送下了地狱,也把他自己送上了名将的殿堂.请看下一回,葛尔钦陵的绝招.








拨开云雾见青天4:决战世界之巅唐蕃大非川战役解密续完



上回说到薛仁贵给钦陵设了一个套,虽然钦陵有名将之才,面对薛仁贵设下的两难局也很头疼.不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唐军的分进合击,核心机动战法也不一定就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绝技,更何况这一次指挥主力唐军的郭代封自作聪明,捅出了一个极大的漏洞.
要说郭代封也算将门虎子,其父郭孝恪是瓦岗寨时代跟着李密闹革命的,曾经做过唐军传奇人物李世勣的参谋长.后来公元642年成了大唐不是第一就是第二任安西都护(对不起,好多事确实搞不清了),六年后战死在任上.
郭代封根红苗正,后来跟着爸爸的老首长李世勣大叔去打高丽,小郭怕棒子劫杀信使泄漏军机,抖机灵写了藏头诗,李大叔粗人看不懂,差点杀他的头,好在李叔的大秘是个学士,及时挽救了小郭.
郭代封有这样的身世,自然不把军界暴发户出身的薛仁贵放在眼里,而且史书明确指出,郭代封曾经镇守鄯州,也就是说他对大非川战区不是一般地熟悉.前面我们分析过薛仁贵的计划,但是历史也指出了,郭最后没有遵命把辎重留在大非川,我不认为郭少爷是纯粹为了赌气,从他的角度看他有充足理由认为自己带辎重前往乌海是正确的.
一薛仁贵自以为可以速战速决,那万一吐蕃不上当,而是稳扎稳打和你耗时间怎么办?据郭爸爸说连太宗皇帝也很赞赏钦陵他爸爸的智力水准,那么根据我们郭家祖传的老子英雄儿好汉原理,钦陵也应该是好汉.他至少会想到唐军原来求战,吐蕃可以耗着,等唐军粮尽退兵再捡便宜啊.
二留下辎重在大非川用少量兵力看守,人家钦陵就不会派人来烧粮食?到时候还不是要派兵急救,与其大家救来救去的,还不如把粮食和主力一起带上到乌海和前锋会师呢.
根本的一条,是郭代封不相信钦陵会上薛仁贵的当,和唐军在乌海速战速决,所以郭代封觉得粮食一定要运过去.

唐军的行动和企图已经很明显了,现在是钦陵出招的时候了.钦陵选了一条绝对出乎唐军意料之外的杀手.
唐军的思维惯性在于:钦陵一定会选择薛仁贵的前锋下手.无论是薛仁贵还是郭代封,他们都认为钦陵会先打人数少的薛仁贵部,唐军所有的计划都是以此为基础的.兵法一般性的要求也是如此,现打敌人弱小的一部份,柿子要捡软的捏啊.
但是钦陵却选择了先打郭代封,这说明钦陵是个精通兵法的奇才.打弱敌是不错,问题是强弱是一个会转化的东西.薛仁贵部人少,但是他的部队是精锐,一个顶俩儿,河口那些兄弟的脑袋就是证明.而且占领有利阵地,做好了工事,最重要的是薛部做好了战斗准备,他们本来就是来引诱敌人作战的,警惕性极高.
郭代封部就不同了,他们在运动中,没有任何工事的掩护,听说还拖了一大堆辎重,尤其是郭也以为吐蕃必定进攻薛部,其警惕性相当低.想象一下唐军排成一条长龙在行进间突然被吐蕃骑兵袭击的情景,大家就明白了为什么钦陵选择运动中歼敌了.
在这种情况下,人数多的郭代封部就成了唐军的弱点.
钦陵的战法完全符合孙子老人家的教导: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兵法千条万条就一条最重要: 不按敌人的预想出招.也是孙先生说的: 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打郭代封定了,还有个具体部署的问题,钦陵在这里还玩了薛仁贵一道,弄的薛仁贵灰头土脸,影响了他以后的仕途.具体情况不明,但不外乎是虚设营帐以少充多一类的招数,让薛仁贵以为吐蕃主力准备向他进攻,结果钦陵得以集中兵力解决了郭代封.其实薛仁贵不是被钦陵骗了而是被他自己的惯性思维骗了.人总是愿意相信自己的设想正在实现,而兵者,诡道也…….

应该说,唐军的战斗力很强,虽然郭代封突然遭袭击,但郭部后来退山自守,史书只提到了粮仗尽是,但郭部的实力应该尤存.而后薛部退大非川和郭部合力还能和吐蕃相持,直到钦陵再齐集四十万大军,唐军伤亡将尽,双方才约和罢战.顺便说一句,我认为乌海唐军败后,应该曾经求援,否则无法解释薛为什么还要在大非川和吐蕃相持,而且既然唐军死亡将尽,薛又凭什么约和呢?除非唐军援军在途,钦陵才会罢手,毕竟他人马也损失不少了.

大非川战役唐蕃双方无论从战略上还是战役上都作出了精彩表演,葛尔钦陵此战连出三妙手,更是从此开始了他三十年的将相生涯,后来他再次击败十八万唐军的分进合击,不过这次是打前锋了,他的军事天才把他送到了顶峰,然而三十年里,他穷兵黩武,到后来完全是为了继续把持私人权利而不断地挑起与唐军的大战,终于被赞普干掉,正是他好战的个性恶性膨胀毁掉了他自己和葛尔家族.唐蕃双方将士的才智和勇猛已经随着时间被埋没,我们今天只能在史书的几百字里去体会这场在世界之巅的生死对决,历史的魅力正在于让你用自己的思考去触摸那些狂风暴雨……
大非川战役1337年后,为纪念唐蕃双方将士作正是:可怜无定河边骨,尤是春闺梦里人拨开云雾见青天4:决战世界之巅唐蕃大非川战役解密


大非川战役是唐初重要的一场战役,从此唐蕃进行了持续几乎三百年的对峙,这种和少战多的状态给当时东亚最强大的两个帝国带来了严重影响,双方的斗争一直持续到了双方灭亡的那一天.而这种斗争也耗尽了双方的力气,是各自消亡的重要原因.

然而大非川战役的经过本身,由于一些治史者的不严谨,多年以来存在着极大的误解和混乱,本文将运用历史军事常识,还原该战役的真实面目,同时给大家看看,怎么样能够把枯燥的历史玩起来.

多年来,有关大非川战役经过,典型的解读如下:(以下引自中华网军事频道)

据《旧唐书》卷83《薛仁贵传》。唐军在大非川分兵,一路主力部队由薛仁贵率领,一路辎重部队由郭待封率领。原作战计划是辎重部队在大非岭上设栅固守,主力部队倍道疾进。

唐军的冒进给了吐蕃军队各个击破的机会。薛仁贵到达河口时击破吐蕃部分部队,然后回撤到乌海城,而郭待封在主力部队出发后并没有在大非岭建立阵地,而是继续前进,刚到乌海地区就被突然出现的吐蕃军队击溃,辎重军粮全部损失,薛仁贵没有了补给也就只好撤退,在大非川遭到吐蕃军队毁灭性打击。此战虽然名为“大非川战役”,实际上胜败决于乌海。乌海(托索湖)自古就是青藏高原上交通要道,文成公主入藏就经过这里,这里海拔在4000米左右。

疾病也让疲惫不堪的唐军战斗力削弱。薛仁贵的部队经历了一个由低海拔向高海拔急速前进的过程。青藏高原本身是一个地形复杂、间有起伏的高原。唐军出发地点当在鄯州(今青海省乐都县),这里位于河湟谷地,海拔在2300米左右,这个高度上出现高山(原)反应的可能性很小。到了海拔4000米以上的乌海则会有相当一部分人出现高山(原)反应,有发生急性肺水肿、心脏病的危险,而多数人则会眩晕、头痛、心慌、腹泻、疲乏。更何况薛仁贵指挥部队“轻锐倍道”,也就是说快速由低海拔地带推进到海拔较高地带,缺乏适应高原环境的必要时间,而且体力消耗一定很大,这样造成的后果会更加严重。

大非川战役后高宗曾经对薛仁贵说:“有人云卿乌海城下自不击贼,致使失利,朕所恨者,唯此事耳。”这说明薛仁贵当时有消极避战的嫌疑,与其战役初期大胆深入敌境的勇气形成强烈反差。大非川战败,“薛仁贵、郭待封覆我师徒,军人丧气,至今不振”。



以上是目前对大非川战役的流行阐述,本人曾经在星岛环球网: 找到转载文章,它集中地反映了目前国内外治中国史者的两大缺陷: 一读书不求甚解,二缺乏军事知识.

这种阐述有着两个关键错误,一郭代封带领的根本不是辎重部队,而是唐军主力.二郭代封在薛仁贵后继续前进不是违命,而是执行计划,所谓郭代封违命行为,另有所指.

为了说明这种阐述错的有多厉害,我们看看旧唐书对大非川战役的记载:






咸亨元年,吐蕃入寇,又以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率将军阿史那道真、郭待封等以击之。待封尝为鄯城镇守,耻在仁贵之下,多违节度。军至大非川,将发赴乌海,仁贵谓待封曰:“乌海险远,车行艰涩,若引辎重,将失事机,破贼即回,又烦转运。彼多瘴气,无宜久留。大非岭上足堪置栅,可留二万人作两栅,辎重等并留栅内,吾等轻锐倍道,掩其未整,即扑灭之矣。”仁贵遂率先行,至河口遇贼,击破之,斩获略尽,收其牛羊万余头,回至乌海城,以待后援。待封遂不从仁贵之命,领辎重继进。比至乌海,吐蕃二十余万悉众来救,邀击,待封败走趋山,军粮及辎重并为贼所掠。仁贵遂退军屯于大非川。吐蕃又益众四十余万来拒战,官军大败,仁贵遂与吐蕃大将论钦陵约和。仁贵叹曰:“今年岁在康午,军行逆岁,邓艾所以死于蜀,吾知所以败也。”仁贵坐除名。寻而高丽众相率复叛,诏起仁贵为鸡林道总管以经略之。上元中,坐事徙象州,会赦归。高宗思其功,开耀元年,复召见,谓曰:“往九成宫遭水,无卿已为鱼矣。卿又北伐九姓,东击高丽,汉北、辽东咸遵声教者,并卿之力也。卿虽有过,岂可相忘?有人云卿乌海城下自不击贼,致使失利,朕所恨者,唯此事耳。今西边不静,瓜、沙路绝,卿岂可高枕乡邑,不为朕指挥耶?”

这就是现在流行说法根据的原始史料了,而另一段有关本次战役的原始史料在《新唐书"陈子昂传》中记载的是陈子昂上武后的表,上面说“前日薛仁贵、郭待封以十万众败大非川,一甲不返;李敬玄、刘审礼举十八万众困青海,身执贼廷,关、陇为空。”武后为咸亨年间伟大的武则天同志已经参与中央决策,陈子昂在这里应该不会对着当初政策制定的参与者之一胡说八道,所以十余万应该可信。

如果我们相信上面引用的中华网军事频道的解读,那么旧唐书对大非川战役经过的记载,留下了三个千古之谜.
一疯狂的郭代封部队!
仁贵在分兵时看起来是打算退回大非川决战,从他给待封的命令和旧唐书记载"破贼即回,又烦转运。彼多瘴气,无宜久留"看出他没有计划在乌海停留,根本就不打算在乌海用到辎重。而薛仁贵给辎重队的明确命令是让他们留守在大非川,那么为什么郭代封像吃了伟哥一样,违反主将安排,冒着风险,把根本在前方用不着,还要将来再原样运回的辎重送往乌海与之会合呢?
二忘性大的薛将军:
薛仁贵既然在前面说了要速战,甚至连辎重也不要而留在大非川,怎么在他河口一战成功后,反而回到乌海城,在那里待援?难道打了一个胜仗,他就忘了自己制定的计划?
三神秘的援军:
对于那些认真读书而又被传统史书解读误导的小朋友们来说,最神秘的就是这句: 至河口遇贼,击破之,斩获略尽,收其牛羊万余头,回至乌海城,以待后援。
呕,麦高(Oh, my god)不是史官疯了就是薛仁贵疯了,既然按照中华网军事频道说法:‘一路主力部队由薛仁贵率领,一路辎重部队由郭待封率领。’而且郭代封根据旧唐书:‘可留二万人作两栅,辎重等并留栅内’,这就是说,薛总手里已经是主力了,而且如果陈子昂是对的话,唐军有十万多,那么减去郭代封两万,薛总有八万以上的人马,他在等什么‘后援’呢?如果后援 指郭代封的话,那就是薛仁贵疯了,难道号称大唐第一勇将的薛总智力如此之低?八万多主力解决不了的问题,薛总要郭待封二万辎重兵来解决?
如果援兵不是指郭代封部,那么就是史官疯了,因为他居然忘记了交待还有一路唐朝大军跟在薛仁贵十万人后面,准备应付这十万人应付不了的吐蕃巨寇。

其实,上面三个谜团,完全是由于不学无术的后人对新旧唐书记载的误解造成的。
中国史书写法向来简略,不然二十四史要装满人民大会堂了。我们读书就是要顺着史官的思路逻辑去了解,我的下面想法,不仅是推测,而是根据史官记述得出的合理逻辑,还历史真相一个公道。


旧唐书史官交待非常清楚,唐军兵分两路,一路薛仁贵‘率轻锐’;另一路就是所有剩余唐军(10万去掉薛仁贵部),全交给郭待封,但是薛仁贵千叮咛万嘱咐,让郭待封自己兵分两路,把辎重留在阵地让两万兵守着,郭待封自己带领其余的战斗部队赶紧跟到乌海来。
这么清楚的事情,史官觉得没有必要再废话说郭待锋的兵多于二万,因为已经说了薛仁贵轻锐,又说他待援,如果我是史官,我也想不到后人想不到既然薛轻锐,那么郭自然是大军主力。
这里误会关键产生在郭待封违命的误解上,郭待封违命不是指他私自前往乌海,而是指他带着辎重前往乌海!如果郭待封只有二万兵,而且薛仁贵明令这二万兵留在大非川不去乌海,那么史书说:薛仁贵以待后援就无可解释了,他不让郭待封去,那他等谁啊?等长安再发唐军?
所以所谓交代两万兵看辎重,那不是史书对郭待封兵力的交代,那是薛仁贵对郭待封作战行动的交代!史书唠叨半天,就是要告诉我们郭待封没有派两万兵看辎重,而是带着全部兵马辎重前往乌海。

那么,唐军兵分两路的兵力分配如何呢? 薛仁贵轻锐前往,估计人马并不多,当时突厥各部内附,由于突厥部族骑兵马好而善战,唐军当时一般会用突厥骑兵为先锋,那么就算唐军十万,步骑比例再高也就是3:1,薛仁贵快速进军必带纯骑兵,考虑到还要给郭代封留下部分骑兵尤其是重骑兵,那么薛部最多二万骑兵。
而郭代封自然就带领剩余的八万以上步骑兵,因此,薛仁贵才吩咐他留二万兵守辎重,要是郭代封所率兵力较少,他就不可能分兵守辎重.郭部主力也轻锐前往,注意旧唐书说的是’ 吾等轻锐倍道’,这个’吾等’用的好,包括了薛仁贵和郭代封两个人才用’等’字,也就是说,不仅薛仁贵的前锋要轻锐,郭代封的主力也要甩掉辎重,以最快速度前进.



一旦解决了郭代封兵力的问题,上面的第一个和第三个谜团就迎刃而解,我们再看看新唐书是怎么说的:
初,军次大非川,将趋乌海,仁贵曰:“乌海地险而瘴,吾入死地,可谓危  
道,然速则有功,迟则败。今大非岭宽平,可置二栅,悉内辎重,留万人守之,  
吾倍道掩贼不整,灭之矣。”乃约赍。至河口,遇贼,破之,多所杀掠,获牛羊
万计。进至乌海城,以待后援。

这‘约赍’两个字,为旧唐书所无,史官加这两个字就是为了告诉我们,在战前计划上面,郭待封的任务所领就是来援的唐军主力了,如果没有辎重粮草的拖累,以六万以上唐军,可以独立击破任何吐蕃兵力的阻击,因此薛仁贵和郭待封‘约赍’,战役计划很简单:薛帅少数精锐快速前进抓住吐蕃主力,郭待封帅主力继进,辎重留下以免拖累主力的进军速度和作战能力。主力唐军不可能指望任何别处的援助,他们的责任就是援助别人, 主力的行动要点就是快速。
郭待封带辎重前往,既不符合战前以主力急进汇合前锋与敌决战的计划,也不符合河口初战 后的战况,这个战况完全如薛仁贵所料。而薛部当时正在预设阵地与按计划引出来的吐蕃军相持,等着郭待封主力来包吐蕃军饺子呢,谁知道郭带着一大堆家当,正在慢慢溜达。
旧唐书写法还是相当仔细的,看来史官就是怕后人象中华网这样的产生误解。请看全文为:仁贵遂率先行,至河口遇贼,击破之,斩获略尽,收其牛羊万余头,回至乌海城,以待后援。待封遂不从仁贵之命,领辎重继进
这里重要的是收其牛羊万余头,也就是说薛仁贵轻锐前往,估计人马并不多,而且我前面谈过,最多二万骑兵。骑兵随身粮十日最多了,如果史书不交待收牛羊万余头,那么薛仁贵退乌海后就必然要命令郭待封送粮草前来。
可是史官考虑的非常清楚,在这里特意交待了薛仁贵其实有的是肉吃,青海西南本来就是大牧场,唐军马可以吃草,人可以吃肉,所以才有条件与吐蕃军相持,‘不自击贼’。而郭待封忽然神经病发作,在薛仁贵不知道也不需要的情况下带着粮草来,因此史官才断定性地用了‘待封遂不从仁贵之命,领辎重继进’。我国古代史官文字还是非常严谨简略的,也不容后人产生歧义。

这样我们已经对第一个谜团彻底明了了,同时我们也明白了高宗对薛仁贵的’恨’来自何方:
首先,郭待封前行不是违命,郭待封主力前行不仅不违命,而且是薛的计划,他的违命不是前行,而是前行的太慢,因为他带了辎重!结果没等到唐军会合,郭就被劫杀。
其次,真是中的战争与纸上谈兵的区别在于前者有着战争迷雾,当时对面敌人的情况是很难分辨的,名将的能耐就在于把敌人唬住。这次是吐蕃虚设营垒和一类的手段耍了薛仁贵,在历代战争中,上当的屡见不鲜,比如莱芜战役前,华东野战军用一个纵队迷惑南线国军,而以主力北上几百里,歼灭北线国军。
高宗之恨,就是薛仁贵没有识破自己对面不是吐蕃主力,‘不自击贼’,意思是你个傻x,自己出去打一下就可以判断你对面没几个鸟人!
薛仁贵堕入自己的惯性思维里,他本来就是打算用自己吸引吐蕃主力,可是没想到吐蕃来了个避实击虚,用少量兵力糊弄他,主力去截击郭傻了。

其实新旧唐书从来没说过郭待封只有二万兵,也没说过郭待封前往乌海是违命,书里违命说了半天,是说他带辎重去乌海违命,人家谈半天谈的就是辎重的事,我们一些兄弟自己非要说史书不清楚,先入为主地断定郭待封只有二万兵而且任务仅仅是看守辎重,从而把整个战役弄复杂了。

其实关于第一个谜团,还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唐军兵分三路,一路薛仁贵轻锐先锋,一路阿史那步真主力援军,最后是郭代封二万辎重兵.不过这种可能性也不大,因为无论新唐书还是旧唐书,根本没有提起除了薛郭以外的第三路人马,理由就是这第三路人马根本不存在!试想一下,阿史那道真身份特殊,他既是唐将又为突厥酋长,薛仁贵既然决定自领轻锐(应该全是骑兵, 不然掺杂步兵速度太慢),那么突厥骑兵一向是唐军先锋精锐,怎么可能让阿史那与自己的突厥部众分离,去统领步骑混杂以汉人为主的唐军主力?何况郭待封曾经镇守鄯州,资格仅在薛仁贵下,连薛也不服,怎么可能不把汉人唐军主力交给他,而给一个胡将?所以阿史那道真应该是和薛仁贵一起在先锋轻锐中。

第三个疑团大家也应该清楚了,薛仁贵等待的援军就是郭代封部的主力唐军步骑八万左右.

现在一切很清楚了, 薛仁贵在战前计划已经交待郭待封只带战斗部队的主力前来,快速支援前锋,从而速战速决,而薛仁贵部任务就是抓住吐蕃主力缠斗,能击破之就击破之,力不从心则与敌缠斗待主力来援后速战。
双方任务和力量分配很清晰,真正要与吐蕃大军决战的正是郭待封部,他的兵力配置也可一完成这个任务,可是这傻子弄了一大堆辎重累赘,结果挂了。

最后留给我们就是第二个疑团了,为什么薛仁贵在河口初战全胜后要返回乌海待援呢?这个疑团将涉及大非川战役的核心军事机密,在战役过后1337年的今天,终于被本人揭开了,请看下回分解.



拨开云雾见青天4:决战世界之巅唐蕃大非川战役解密续一

上回书谈到本人纠正了传统不学史家对大非川战役的错误解读,下面我们将从一个谜谈起,为您呈现一个真正精彩的大非川战役过程,可以说,在这场战役中,唐蕃双方主将各出奇谋,为后人演出了一场兵家绝唱,可惜1337年来,庸人众多,大非川战役的精彩好似深海藏珠,直到今天才得以见天日。
在大非川战役之前,唐吐蕃是三十年的和平相处,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娶文成公主后,心满意足,为了让公主满意,改掉了国人用赤粉涂面的风俗,而且跟从公主,崇信佛教,甚至还曾经发兵从唐使王玄策攻打印度阿三。
然而唐际天气温和,随着吐蕃人口滋生,牧地缺乏,其对外扩张的欲望也增大了。

埋没千年的长安斗智
公元650年是唐蕃双方转折的一年,前一年,千古明君唐太宗去世,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年),松赞干布谢世后(子公松公赞先亡),于是吐蕃王位由其孙芒松芒赞继位,因为年幼,政权故由大相禄东赞继续摄理,掌管吐蕃军政事务。
禄东赞是个传奇人物,他长期担任吐蕃的大论(相当于首相),曾经为松赞干布于公元640年赴长安迎娶文成公主。这可不是一般的拉皮条,实际上和现在的入世谈判一样,是外交大事,禄东赞不仅不辱使命,还得到了大唐朝廷的赞赏,被封为右卫大将军,并欲以琅琊长公主的外孙女段氏妻之,挽留他久居长安,不时垂问。然禄东赞称:“臣本国有妇,父母所聘,情不忍乖。且赞普未谒公主,陪臣安敢辄娶。”婉言谢绝了太宗的好意,坚持要求回归了故土。
很明显地,唐太宗敏锐地觉察了禄东赞超人的才能,准备用金钱美女把他搞定,李二的这一招其实还有很厉害的后招。因为禄东赞奉命为赞普找女人,如果他春心大动,在赞普搞到唐朝女人之前,自己先找一个,那么回去以后君臣之间的关系就完蛋了,这样唐太宗不费一兵一卒就离间了吐蕃君臣,本人对李二超人的这一招推崇备至,孙子曰: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如果太宗得逞,一个美女就能毁掉吐蕃将来强盛的柱国栋梁,了不起,而且就算不行,这也是对禄东赞表示友好,所以此计可称左右逢源,太宗水平不是一般地高啊!
果然禄东赞不上当,他的应对也不愧为人杰,托辞父母已聘,同时点破李二让他在赞普前面娶妻的险恶用心,既让双方下的来台,也告诉大家别把我薛某当傻x.(禄东赞姓薛)
贞观年间太宗与禄东赞这段高手过招,1347年来,一直作为佳话流传,但是这段故事实际上暗藏着两个绝顶高手对吐蕃国运的精巧决斗,只有本人看得出来,今特作文以记之。

大非川前奏曲
松赞干布去世后,禄东赞马不停蹄地完善吐蕃实力,开动国家机器与唐争霸。
永徽五年(654年);召集会议共商国事;次年(655年),写定吐蕃法律条规;显庆三年(658年),遵芒松芒赞命向唐高宗献金盎、金颇罗等,并要求再度和婚。在吐蕃全境安定之后,禄东赞率兵12万人于次年出击白兰氏(居地在今青海柴达木盆地都兰、巴隆或果洛、玉树地区);显庆五年(660年),命其子钦陵率兵攻打吐谷浑;3年后(663年)禄东赞依靠投奔之吐谷浑大臣素和贵,亲自率兵灭掉吐谷浑,河源王慕容诺曷钵及弘化公主引吐部残兵投凉州。
就在大非川战役前,吐蕃发兵攻击唐安西四镇,把西域洗劫了个干净,唐高宗撤消四镇,转手就在670年派薛仁贵等出击吐谷浑于是就有了大非川战役.

吐谷浑王国位于青海,其先祖是来自东北大兴安岭的慕容鲜卑族,就是这个慕容鲜卑在中原建立了前后燕,慕容垂是北朝乱世英雄.
而吐谷浑部在公元312年左右迁到甘肃青海一带,征服融合青海地方的原住民羌族后,开始了吐谷浑王朝.这个倒霉的王朝地理位置控制了中原王朝传统都城: 长安的山地上游,于是从隋炀帝起,不断地被隋唐帝国敲打,最惨的一次是被六十五岁的李靖李军神在贞观九年修理的:
九年,军次伏俟城,吐谷浑烧去野草,以餧我师,退保大非川,诸将咸言春草未生,马已羸瘦,不可赴敌。唯靖决计而进,深入敌境,遂逾积石山。前后战数十合,杀伤甚众,大破其国。吐谷浑之众遂杀其可汗来降,靖又立大宁王慕容顺而还。
李靖帅唐军横行青藏高原,把吐谷浑王从青海边追到了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充分体现了唐军初期的作战特点,那就是狠字当头,任何人惹了大唐,都会被斩草除根.
从此,吐谷浑成为大唐属国,吐谷浑王也以唐公主为妻,后来文成公主入藏也经过吐谷浑境内.
公元663年,吐蕃吞并了吐谷浑,当时唐廷倒没有立刻做出反应,只是收留了吐谷浑王搞了个流亡政府.

不过在吐蕃偷袭安西四镇后,唐高宗忽然想起来要给吐谷浑复国,于是拉起了大非川战役的大幕.

唐军战役意图之我见
要搞清楚大非川战役最重要是分清双方战役意图,而不是仅仅去探索唐军意图,因为战争是双方的,正是由于双方临敌应变,才会造成最后的结果。
我认为唐军远来,属客军,利于急战。此前唐军已经有高海拔地区战斗的经验,况且唐军组成中有突厥,党项等适应高海拔的民族军团,因此所谓海拔四千米唐军力不从心那是有些夸张。从唐书记载,可以看到这次战争在吐谷浑旧地进行,唐军打的是恢复吐谷浑的招牌。薛仁贵也是急于求战,他的战役企图是尽快找到吐蕃主力,利用唐军阵形严整,将士勇猛的优势,打个胜仗,如果吐蕃军败,则可以利用吐谷浑王为号召,下一步就可以政治解决吐谷浑问题。
薛仁贵的战役计划和国军酷爱的核心机动类似。因为唐军远来,计划就是抓住吐蕃在吐谷浑的主力,快速决战。
不过茫茫草原,如何吸引吐蕃主力前来决战呢?吐蕃为游牧民族,主力踪迹难寻,故薛仁贵准备趁吐蕃对唐军大举出发还不太清楚的时候,亲帅轻锐骑兵突袭吐蕃牧场河口,先击灭吐蕃一部,然后就以这部骑兵为诱饵(哈哈哈,想想孟良崮的七十四师),回撤,布防于乌海,引出吐蕃主力。同时,郭待封帅唐军主力约六万至七万步骑急进,根据吐蕃主力动态,或者薛郭会合与现身的吐蕃主力决战,或者薛郭一内一外,夹击吐蕃于乌海。
那么薛仁贵为什么选择乌海呢?这有三个原因,第一和乌海的地形有关, 薛说:乌海险远。那么乌海应该有山,一马平川谈不到险。薛仁贵准备在乌海面对吐蕃主力,自然要考虑到自己人少,需要有利地形才能以少对多。
二乌海是吐蕃要地,唐军当年面对北方游牧民族一般是不会筑城的,而吐蕃正相反,他们筑城术还比较发达,这样唐军经常要面对吐蕃的城防工事,比如后来吐蕃与唐反复争夺的石堡城就是吐蕃的筑城杰作.从旧唐书短短的一段记载我们看到两次提到乌海’城’ 这也确认了乌海有吐蕃的城防工事.
三乌海敌人没有防备,其中一部分很有可能正在河口放牧,请大家记住,吐蕃全民皆兵,没仗打的时候,兵就是牧民.不然他们也就不可能在大非川战役中动员四十万人,要知道当时唐朝整个陇右道才五十万人!
可见薛仁贵眼光还是狠毒的,乌海地形险要,吐蕃视之为要地,筑有城池,这里确实是一个有把握让吐蕃主力出来争夺的地方,而且地形对人数少的唐军有利,唐军可以趁敌不备,先在河口野战歼敌,而后返回乌海城先到战场,可以占领有利阵地.等唐军主力到达,就可以和引诱出来的吐蕃军决战.
这个计划巧妙处在于利用初战的突然性,以快速部队偷袭,攻敌无备,守敌必争之地,引诱出敌人主力后,先用小而精的部队拖住敌人,再以大军决战.薛仁贵不愧是唐军名将,东灭高丽,西征突厥,名声不是盖的.
其实这也是唐军传统战法。请看: 三年,转兵部尚书。突厥诸部离叛,朝廷将图进取,以靖为代州道行军总管,率骁骑三千,自马邑出其不意,直趋恶阳岭以逼之。突利可汗不虞于靖,见官军奄至,于是大惧,相谓曰:“唐兵若不倾国而来,靖岂敢孤军而至?”一日数惊。靖候知之,潜令间谍离其心腹,其所亲康苏密来降。
李靖灭东突厥就是亲帅三千骑兵直扑可汗所在,智力水平不错的突厥可汗认为后面必然有唐军大队人马,还没打呢先吓昏了.李靖的全盘计划应该和薛仁贵类似,为的就是用小部队吸引敌人主力,然后用后继大军跟进决战.这套战法是唐军根据游牧民族飘忽不定,贪图小利的特点制定的.后来中外军事家也屡次使用这一战法,叫做:核心机动. 核心机动战法苏联后来在斯大林格勒也有运用,以一部坚守预设战场,然后主力出动,夹击对手。这种战法关键是主力的行动要快速准确,和作为诱饵在预设阵地的前锋协调好,不然很有可能把前锋赔进去,所以前锋是很危险的,薛仁贵亲自为之。薛仁贵作为主帅亲统先锋,也是尊崇唐军传统,同时符合薛指挥特点的。
而为了让主力行动迅速,作战能力强,特意嘱咐郭待封把辎重设栅,主力完全以战斗姿态行军。

以上就是唐军在战前的基本计划,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薛仁贵要突袭河口,而初战胜利后却又返回乌海待援,突袭河口是为了吸引吐蕃主力,返回乌海是占领预设战场,然后根据情况,如果是唐军主力先到,就全军会合在预设阵地凭险打击匆忙赶来的吐蕃主力,如果是吐蕃主力先到,薛仁贵就固守有利阵地,待郭代封援军前来,给他来个中心开花,两面夹击.

可见,薛仁贵的计划非常周全而且实际可行,事实上,战役的第一阶段也极其顺利:
仁贵遂率先行,至河口遇贼,击破之,斩获略尽,收其牛羊万余头,回至乌海城,以待后援。

遗憾的是,吐蕃方面的对手是一位军事天才,禄东赞的公子:钦陵.而薛仁贵的副手,统领主力唐军的郭代封却又犯了一个自作聪明的错误,后事如何,下回分解.




拨开云雾见青天4:决战世界之巅唐蕃大非川战役解密续二
       

吐蕃猛人钦陵
前面提到的禄东赞在大非川战役前就鹤驾归西了,他留下了一个强大的吐蕃,纪律严明,规章严整,而且在公元663年,禄东赞派二儿子钦陵灭吐谷浑.
说起来,禄东赞是个非常善于文辞的人唐书称赞他: “性明毅严重,讲兵训师,雅有节制,吐蕃之并诸羌,雄霸本土,多其谋也。”前面说过,禄东赞曾经为赞普狂拉皮条,看来他给自己找的媳妇也不错,因为他的三个儿子均成才,尤其是二子( 大儿子早死) 钦陵.
大唐曾经三次大败在钦陵手下,每次都是丧师十万以上,而且其中有两次,钦陵的对手唐军主将都是才华横溢的猛人.这充分证明了钦陵兄是七世纪下半叶亚洲最杰出的将领.
更令人羡慕的是此老兄还特别能说,根据笔者对几个藏族朋友的观察,我们不得不承认藏族兄弟的舌头特别软,他们非常善于学习一种新语言,发音出奇地准确.而钦陵老祖宗就充分地表现了他的雄辩术,以至于史册用很大篇幅记载了他给唐军的一段答复.
这件事情发生在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唐蕃为争夺安西四镇而交恶。三月,钦陵同弟弟赞婆统率蕃兵,在素罗汗山(今洮州一带)与前来征伐的唐军又展开了一场决战,结果再一次取得大捷。唐方大将王孝杰因此被免为庶民,娄师德被贬为原州员外司马。

      据敦煌藏文文献记载,钦陵不仅善于作战,而且能言善辩,极有远见。在这次战役之前,唐军统师王孝杰曾致书钦陵,并赠以粟米、蔓菁籽各一袋,书信声称:“吐蕃之军旅如虎成群,如牦牛列队,所计之数吾亦相当。谚云:量颅缝帽,量足缝靴。……天降霹雳,轰击岩石,岩石再大岂能相比?”钦陵复信答道:“小鸟虽众,为一鹰隼之食物;游鱼虽多,为一水獭之食物。麋鹿角虽多,岂能取胜;牛角虽短,却能取胜。松树生长百年,一斧足以伐倒;江河纵然宽阔,一(扌庹)之革舟即可渡过。青稞稻米长满大坝之上,却入于一盘水磨之中。星斗布满天空,一轮红日之光,使之黯然失色。一星焰火足以烧光高山深谷之所有果木树林;一股泉水源头爆发山洪,足以冲走所有坝上的果木树林。满地土块之中,若使一石滚动,请观此一石破碎,还是巨大土块破碎?……你们之军旅实如湖上之蝇群,为数虽多,不便于指挥,与山头云烟相似,对于人无足轻重也。吾之军丁岂不是犹如一把镰刀割刈众草乎?牦牛虽大,以一箭之微,射之难道不能致死乎?……”连篇累牍,类譬巧喻,真可以说是妙语叠出。据古藏文文献,此战果然杀唐军十万人之多,“尸骸高与天齐”。⑤

这哪里是两军统帅通信啊,根本是亚太地区大学生辩论会!我在这里不得不指出,王孝杰不是个庸人,实际上他非常地牛,而且牛得吐蕃赞普成了他儿子.话说王孝杰曾经是刘审礼的副将, 仪凤三年(678)春天,唐朝以李敬玄为洮河道大总管兼安抚大使、检校鄯州(今乐都)都督。这年九月,李敬玄与兵部尚书、右卫大将军刘审礼、副总管王孝杰统兵十八万抵青海湖,钦陵即率藩军迎战。一战即将唐前军全歼,俘虏了刘审礼和王孝杰,李敬玄闻听后“狼狈却走”.刘审礼伤重死亡,而王孝杰却有奇遇,吐蕃赞普非说王象他爸爸!看来这个赞普恋父情结不是一般地大.有了这个干儿子保驾,王孝杰好吃好喝,最后被礼送回唐朝.王了解吐蕃虚实,反手就大破吐蕃,恢复了大唐安西四镇.
而他的副将娄师德更是军政双全,出将入相的大牛人,大家熟悉的狄仁杰大侦探也自愧不如娄公.娄此前与吐蕃交手曾经八战八捷.结果还是被钦陵一举击败.当时钦陵已经掌握吐蕃朝政三十年,先后扶起了两代赞普.不过这也是他最后的辉煌了,三年后,赞普逼钦陵自杀.

大非川战役成了钦陵的成名大作.他在这一战的表现可圈可点.
第一个妙手就是正确判断唐军战略反攻方向,及时回军青海.
名将如名医,名医总是能够根据人体一些微弱的征兆,在大病发作前采取措施,消灭危险于无形之中,而名将能够在大战前预算出敌人可能的步骤,预先进行自己的部属.
大非川战役在打响前钦陵就占了先机.我们知道大非川战役爆发前吐蕃下西域十八州,于是唐高宗从青海方向出兵,目的是调动吐蕃侵西域的主力千里回援.不然吐谷浑亡国七年了,唐高宗一直不急,怎么忽然这一年想起来给吐谷浑复国?大唐在西部的经营一向以西域为优先,青海地方唐廷一向不太关切,后来唐玄宗还把河曲地区很大方地送给了吐蕃.
薛仁贵出师是咸亨元年(670)四月的事情,则吐蕃陷安西十八州当为上一年之事,因为吐蕃通西域的道路每年有半年封路,这也是后来解放西藏时彭德怀拒绝从新疆进军的原因.
而大非川战役中吐蕃截击郭代封用二十万人,再决战大非川用四十万人,四十万已经是吐蕃倾国之兵了,后来历史记载吐蕃作战从来没有超过这个人数.而且1949年西藏人口才190万,就算七世纪算上青海西藏尼泊尔所有人,能有四百万不错了,看来大非川战役吐蕃已经把适龄男青年全搞到这里来了.
那么这些人分布在一百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且其间有高山大川阻隔,要动员他们并投入战场,其时间和运动距离实在难以想象.何况上一年吐蕃还在西域用兵!唯一的解释是钦陵在上一年大雪封山前已经预料到唐军来年开春将进军青海,所以把吐蕃主力预先部署在便于向青海战场机动的地方.
料敌先机,是名将的第一个必要素质.
第二个妙手就是能够正确判断唐军的战役企图.
在上一篇我已经把薛仁贵的想法给大家做了详细解释,这种分进合击,核心机动的打法是唐军传统战法.唐军就是用这个战法灭东突厥数十万铁骑.可以想象,当河口初战的战况传到钦陵大帐的时候,他首先要了解的就是两点:一唐军有多少人二唐军战后去了哪里?
当他知道唐军人数不多,少于两万,而且战后不进反退,退到了利于防御的乌海,钦陵已经知道薛仁贵的计划了.肯定是用少而精的快速部队初战告捷后,固守有利地形,吸引吐蕃主力出战.这样唐军就反客为主,本来唐军远来高原,疲惫不堪.可是这样一来,吐蕃主力要远涉百里,来到唐军预设阵地前仰攻,而唐军主力还在后面,可以内外夹击.
如果唐军主力先到,则唐军全军会师,占据地利,又挟初战余威,战则必利.

这一招太毒辣了,钦陵要是拼命往乌海赶,是有可能在郭代封的主力唐军到达前攻击薛仁贵的前锋的,但是伟大的孙子兵法告诉我们: 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要记住孙子谈的是平原的百里,现在钦陵面对的是海拔四千米的几百里地.而当吐蕃主力匆忙赶到,等着他们的是唐军休整完好的精锐胜利之师,而且可以很有把握地预计,薛仁贵同志是不会忘记作工事的.你钦陵就打吧,等你把没累死的吐蕃兵打光,郭代封的主力七八万人会来给你送葬的.
另一种可能性是你钦陵每天四十里往乌海溜达,那么等你到乌海就面对着十万唐军占领预设阵地,严阵以待,士气高昂,而且听禄东赞爸爸说过,唐军自从建军以来没打过大败仗.尤其是这个薛某人,好像还是几本评书的主角.

看来虽然钦陵聪明,薛仁贵已经把一切算到了,不怕你不往陷阱里跳,反正你左右都是死路,看你走哪条了.
可是钦陵却使出了第三个妙手,这把十万唐军送下了地狱,也把他自己送上了名将的殿堂.请看下一回,葛尔钦陵的绝招.








拨开云雾见青天4:决战世界之巅唐蕃大非川战役解密续完



上回说到薛仁贵给钦陵设了一个套,虽然钦陵有名将之才,面对薛仁贵设下的两难局也很头疼.不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唐军的分进合击,核心机动战法也不一定就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绝技,更何况这一次指挥主力唐军的郭代封自作聪明,捅出了一个极大的漏洞.
要说郭代封也算将门虎子,其父郭孝恪是瓦岗寨时代跟着李密闹革命的,曾经做过唐军传奇人物李世勣的参谋长.后来公元642年成了大唐不是第一就是第二任安西都护(对不起,好多事确实搞不清了),六年后战死在任上.
郭代封根红苗正,后来跟着爸爸的老首长李世勣大叔去打高丽,小郭怕棒子劫杀信使泄漏军机,抖机灵写了藏头诗,李大叔粗人看不懂,差点杀他的头,好在李叔的大秘是个学士,及时挽救了小郭.
郭代封有这样的身世,自然不把军界暴发户出身的薛仁贵放在眼里,而且史书明确指出,郭代封曾经镇守鄯州,也就是说他对大非川战区不是一般地熟悉.前面我们分析过薛仁贵的计划,但是历史也指出了,郭最后没有遵命把辎重留在大非川,我不认为郭少爷是纯粹为了赌气,从他的角度看他有充足理由认为自己带辎重前往乌海是正确的.
一薛仁贵自以为可以速战速决,那万一吐蕃不上当,而是稳扎稳打和你耗时间怎么办?据郭爸爸说连太宗皇帝也很赞赏钦陵他爸爸的智力水准,那么根据我们郭家祖传的老子英雄儿好汉原理,钦陵也应该是好汉.他至少会想到唐军原来求战,吐蕃可以耗着,等唐军粮尽退兵再捡便宜啊.
二留下辎重在大非川用少量兵力看守,人家钦陵就不会派人来烧粮食?到时候还不是要派兵急救,与其大家救来救去的,还不如把粮食和主力一起带上到乌海和前锋会师呢.
根本的一条,是郭代封不相信钦陵会上薛仁贵的当,和唐军在乌海速战速决,所以郭代封觉得粮食一定要运过去.

唐军的行动和企图已经很明显了,现在是钦陵出招的时候了.钦陵选了一条绝对出乎唐军意料之外的杀手.
唐军的思维惯性在于:钦陵一定会选择薛仁贵的前锋下手.无论是薛仁贵还是郭代封,他们都认为钦陵会先打人数少的薛仁贵部,唐军所有的计划都是以此为基础的.兵法一般性的要求也是如此,现打敌人弱小的一部份,柿子要捡软的捏啊.
但是钦陵却选择了先打郭代封,这说明钦陵是个精通兵法的奇才.打弱敌是不错,问题是强弱是一个会转化的东西.薛仁贵部人少,但是他的部队是精锐,一个顶俩儿,河口那些兄弟的脑袋就是证明.而且占领有利阵地,做好了工事,最重要的是薛部做好了战斗准备,他们本来就是来引诱敌人作战的,警惕性极高.
郭代封部就不同了,他们在运动中,没有任何工事的掩护,听说还拖了一大堆辎重,尤其是郭也以为吐蕃必定进攻薛部,其警惕性相当低.想象一下唐军排成一条长龙在行进间突然被吐蕃骑兵袭击的情景,大家就明白了为什么钦陵选择运动中歼敌了.
在这种情况下,人数多的郭代封部就成了唐军的弱点.
钦陵的战法完全符合孙子老人家的教导: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兵法千条万条就一条最重要: 不按敌人的预想出招.也是孙先生说的: 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打郭代封定了,还有个具体部署的问题,钦陵在这里还玩了薛仁贵一道,弄的薛仁贵灰头土脸,影响了他以后的仕途.具体情况不明,但不外乎是虚设营帐以少充多一类的招数,让薛仁贵以为吐蕃主力准备向他进攻,结果钦陵得以集中兵力解决了郭代封.其实薛仁贵不是被钦陵骗了而是被他自己的惯性思维骗了.人总是愿意相信自己的设想正在实现,而兵者,诡道也…….

应该说,唐军的战斗力很强,虽然郭代封突然遭袭击,但郭部后来退山自守,史书只提到了粮仗尽是,但郭部的实力应该尤存.而后薛部退大非川和郭部合力还能和吐蕃相持,直到钦陵再齐集四十万大军,唐军伤亡将尽,双方才约和罢战.顺便说一句,我认为乌海唐军败后,应该曾经求援,否则无法解释薛为什么还要在大非川和吐蕃相持,而且既然唐军死亡将尽,薛又凭什么约和呢?除非唐军援军在途,钦陵才会罢手,毕竟他人马也损失不少了.

大非川战役唐蕃双方无论从战略上还是战役上都作出了精彩表演,葛尔钦陵此战连出三妙手,更是从此开始了他三十年的将相生涯,后来他再次击败十八万唐军的分进合击,不过这次是打前锋了,他的军事天才把他送到了顶峰,然而三十年里,他穷兵黩武,到后来完全是为了继续把持私人权利而不断地挑起与唐军的大战,终于被赞普干掉,正是他好战的个性恶性膨胀毁掉了他自己和葛尔家族.唐蕃双方将士的才智和勇猛已经随着时间被埋没,我们今天只能在史书的几百字里去体会这场在世界之巅的生死对决,历史的魅力正在于让你用自己的思考去触摸那些狂风暴雨……
大非川战役1337年后,为纪念唐蕃双方将士作正是:可怜无定河边骨,尤是春闺梦里人
精彩啊~好文,历史有太多的精彩!
唐军到高原地区去打仗,战斗力起码下降50%以上了吧,可能枪都拿不稳了,毕竟高原地区短期人很难适应的。
吐蕃军 真的有那么多? 吃什么?
好贴,有深度,有技术分析。佩服得很!
zhepro 发表于 2012-3-12 16:57
吐蕃军 真的有那么多? 吃什么?
吐蕃似乎是全民皆兵的,游牧部族打仗也是整儿部落一起出动,像春游,看上去几十万,实际是一大堆女人小孩。平时吃什么战时就吃什马,牲畜就是他们的口粮。如果不幸深入汉区,又遇到饥荒寸草不生,请参见鲜卑人干掉冉闵后把五万宫女作两脚羊处理的案例:shutup:
射声 发表于 2012-3-12 18:29
吐蕃似乎是全民皆兵的,游牧部族打仗也是整儿部落一起出动,像春游,看上去几十万,实际是一大堆女人小孩 ...
毕竟不是赞普亲自出动 吐蕃是不是全体上阵能够确定么?

是西取安西的时候就这么多兵 还是进到青海湖附近的时候?
zhepro 发表于 2012-3-12 18:54
毕竟不是赞普亲自出动 吐蕃是不是全体上阵能够确定么?

是西取安西的时候就这么多兵 还是进到青海湖附 ...
那时赞普年纪小,钦陵是实际掌权者。而且你要考虑到,吐谷浑被占领时候不是无人区。当地部族已经成为吐蕃地方部队的主要来源。钦陵在当地就可以动员忠于吐蕃的原吐谷浑部落,男女老少加起来,那么大的青海,你算算有没有二十万?
薛仁贵的收场作品
敌兵往往夸大,以一个数据反推其合理性,不是很好。
吐蕃这场战役出动四十万大军。。。。

对四十万这个数字我始终表示怀疑,在青海那种地理环境下动员和投放四十万战兵的难度实在是不可想象的
中华飞刀 发表于 2012-3-12 22:37
吐蕃这场战役出动四十万大军。。。。

对四十万这个数字我始终表示怀疑,在青海那种地理环境下动员和投放 ...
游牧部族习惯是男女老少齐行军.非战兵就算后勤部队了.还赶着羊呢,总得有放羊娃啊.他们的粮食自己长脚,负伤了回自己帐篷由女人伺候,野战医院也省了.你让唐军去区分其中多少算战兵那比较困难.但唐军自己十几万人,被杀得快死绝了,吐蕃战兵为数当在三十万以上.
绝对不可能超过4万吐蕃军,养4万军队得多大草场啊,没等进攻自己的羊早饿死了。
现在西藏藏民才多少,放到唐代的生产力下,吐蕃人数那就更少了,吐蕃哪能凑的出有40万战兵?
就算当时气候条件好一点 一次出动40万也是很NIUX了

成吉思汗和其子孙 打了那么多仗 用了多少兵?
fengkoufei 发表于 2012-3-12 15:38
唐军到高原地区去打仗,战斗力起码下降50%以上了吧,可能枪都拿不稳了,毕竟高原地区短期人很难适应的。
唐初那会唐军的战斗力不是一般地强悍,那位让太宗不上临凌烟阁的侯军集当年可是在吐番展现过现代特种兵般的超级体能.
葛尔钦陵很厉害,大非川、青海湖、素罗汉山每次都阵斩十万以上。他死后吐蕃很是低潮了一段时间,不但被唐朝痛打,打南诏赞普都被宰了。
郭代封的老爹死了 据说阿史那步真他爹为了给小郭他爹报仇 屠了龟兹都城 后代有一起打仗 有缘啊
[WARNING! WARNING!] http://image2.sina.com.cn/dongman/f/2004-08-20/U4P55T4D24992F248DT20040820095543.swf

中国历代疆域.swf
好文要顶!
40万吐番军绝对是夸大,按照中国史书的一贯特点,如果说是准确数字反而最不可能。

10万唐军也可能有夸大,可能只是号称,但有个五六万还是差不多的。吐蕃军可能也在这个数字上下。

当然都是胡猜。
mmgm 发表于 2012-3-14 00:36
中国历代疆域.swf
挺有意思的,多谢科普
tomcat650093 发表于 2012-3-13 09:00
现在西藏藏民才多少,放到唐代的生产力下,吐蕃人数那就更少了,吐蕃哪能凑的出有40万战兵?
这么想恰恰错了。
吐蕃王朝时期是青藏高原的人口巅峰期。信奉佛教之后青藏高原人口是逐步下降的,到解放前达到了最低点。建国后才逐步上升的。
吐蕃后期占了很多地方 劫掠了不少人口是真 前期不可能
吐蕃也不是什么纯游牧部落 我不敢说比例 但是拉萨河谷一代一直是吐蕃核心区域 那里肯定都是农业为主的
一唐军大非川丧师十几万有很多史料证明,其中一份为则天时代某名臣奏章,武则天是参与大非川决策的,臣下给她写奏章怕是不敢夸大其词地.
二唐前期气候湿暖,青藏高原人口不少,才会有强大的吐蕃帝国,能和大唐PK那么百多年,末有人行吗?而且我再次强调,吐谷浑被征服后,当地部落基本归顺了吐蕃,而且当代青海考古证明,一些原吐蕃本土的部落迁移到了青海都兰一带,吐蕃进占吐谷浑原来就是为了扩张,其本部的一些部落迁移到青海再正常不过了,所以当老薛进村的时候,这里的高家庄已经不是以前的高家庄了.
狐狸大仙 发表于 2012-3-14 13:00
40万吐番军绝对是夸大,按照中国史书的一贯特点,如果说是准确数字反而最不可能。

10万唐军也可能有夸大 ...
此战唐军总兵力十万在藏文史书《红史》中也有记载
造成数字不统一的原因可能是有番兵被征发参战,不全是汉兵,而有史书没有把番兵当人:L
有关本文的一些说明:
本文是08年本人在一些历史网站陆续发的,后来被一些人自行转载到如FY、天涯等,很遗憾,莫有淫来征求俺的意见。俺有几年没怎么写军事历史的文章了,最近看到CD很多好文,把自己的坟挖出来晒晒,请大家拍砖。
感谢书童,我会陆续把些新旧作献丑。
射声 发表于 2012-3-18 17:33
有关本文的一些说明:
本文是08年本人在一些历史网站陆续发的,后来被一些人自行转载到如FY、天涯等,很遗 ...
欢迎朋友常来超大历史区,超大有你更精彩!
这么好的文章差点错过了!
好文好文,隋唐史不太熟习,学习了。
真是好文章啊,值得一看
tomcat650093 发表于 2012-3-13 09:00
现在西藏藏民才多少,放到唐代的生产力下,吐蕃人数那就更少了,吐蕃哪能凑的出有40万战兵?
史书的水分是非常大的,当不得真,全民皆兵也凑不到这个数。
这样的好贴子应该多一些。前几天闲暇时在看法国人沙畹著的〈〈西突厥史料〉〉,屡次提到安西都护郭孝恪,镇守西域,战死沙场,堪称壮烈!原来他就是这个郭代封的老爸。
奥尔洛夫 发表于 2012-4-5 23:56
这样的好贴子应该多一些。前几天闲暇时在看法国人沙畹著的〈〈西突厥史料〉〉,屡次提到安西都护郭孝恪,镇 ...
郭孝恪还是虎牢关战役设想的提出者,当时据说众将均欲撤退,只有郭提出在虎牢关和窦建德决战,与李小三不谋而合。所以李三后来看中郭孝恪的战役指挥才能,让他独挡一面,史书记载李三在宫中按日子计数,准确地算出了郭孝恪西域捷报的入宫时间,可见李三对郭能力的信任:去多少天,打多少天,报捷路上走多少天,心里有指标滴。而郭也不辜负李三的厚望,这样的皇帝这样的将领,将大唐声威远扬异域。
奥尔洛夫 发表于 2012-4-5 23:56
这样的好贴子应该多一些。前几天闲暇时在看法国人沙畹著的〈〈西突厥史料〉〉,屡次提到安西都护郭孝恪,镇 ...
郭待封自己其实也很有才,从英公征高丽时候创造了密码通讯
射声 发表于 2012-4-6 00:20
郭孝恪还是虎牢关战役设想的提出者,当时据说众将均欲撤退,只有郭提出在虎牢关和窦建德决战,与李小三不 ...
辉煌的年代,伟大的先人。看书时常感叹唐太宗御宇23年时间真的是太短了,老天让太宗无法彻底展现自己的伟大:D “我真的还想再活500年”,这话用在太宗身上最合适。
不说了不说了,睡啦……
奥尔洛夫 发表于 2012-4-6 00:36
辉煌的年代,伟大的先人。看书时常感叹唐太宗御宇23年时间真的是太短了,老天让太宗无法彻底展现自己的伟 ...
据说是东征的箭伤。也有人说是春药吃多了。张学友为贞观之治唱的理想国你可以听听,歌词比再活五百年写的好。
Burger 发表于 2012-4-6 00:33
郭待封自己其实也很有才,从英公征高丽时候创造了密码通讯
哥们儿,我意思不是说郭待封没水平,毕竟在唐朝那个强调边功的时代他能做到一路副帅,足以证明他还是有能力的……何况他坚持带粮草辎重前进也有说得过去的理由。只能叹息他遇到了吐蕃战神论钦陵,就像赵括遇到了白起,只能戛然而止了。
射声 发表于 2012-4-6 01:08
据说是东征的箭伤。也有人说是春药吃多了。张学友为贞观之治唱的理想国你可以听听,歌词比再活五百年写的 ...
箭伤,棒子意淫不止的神机箭?还是春药说更靠谱一点
那个吐蕃战神论钦陵,最后好像被自己人干掉了,中了唐朝的反间计。
有点象当初拜占庭与波斯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