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海75年——曾营救邓演达的苏联“克拉辛”号破冰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0:48:36
我是传奇——“克拉辛”号破冰船的90年沧桑

《现代舰船》 2008年06期      作者:王晓夏

生逢磨难

    讲“克拉辛”的诞生,不能不从她的姐姐说起,1899年沙俄政府向英国订购了一艘破冰船,被命名为“耶尔马科”号,用以保障沙俄北极地区重要海港航道通畅。但是“耶尔马科”号却在很长时间内没有拥有同吨位破冰船的破冰能力。1911年沙俄波罗的海舰队司令官向沙俄海军部门建议另行建造一艘经过改进的同型号破冰船,但最终因为高昂的造价而被短视的沙俄海军部否定了。可是几年过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烽烟中,沙俄最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之一的阿尔汉格尔斯克,却因冬季封航,使沙俄赖以维系战争的对外贸易能力大大削弱。这时,沙俄政府总算没忘记当初的破冰船建造议案。1916年沙俄政府最终和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签订了建造合同。经过不到一年的建造,“克拉辛”号破冰船下水了。该船长98米,宽21米,满载排水量10620吨,最大航速15节。她建成后成为了那个时代马力最大的破冰船,其8台燃煤蒸汽锅炉能提供近1万马力的动力。1917年3月31日她终于经过沙俄政府的验收并升起了沙俄海军的圣安德烈旗。沙俄政府最初将她命名为“神圣之城”(Svyatogor)号,计划将其部署在沙俄的“神圣之城”——对外经济命脉的阿尔汉格尔斯克港。就在那一年沙皇的统治也开始摇摇欲坠……


Krasin(俄文:Красин)号的早期状态模型,水线以上部分令人想起北洋水师


早期状态线图

    同年十月革命的爆发也同样引发了一场干涉战争,西方世界不允许红色俄罗斯的存在,拥有强大海军力量的英法两国开始筹备组建远征军进行干涉。1918年英国舰队入侵波罗地海,英法联合舰队进入黑海,法国海军陆战队在敖德萨登陆,随后英国干涉军占领巴库。在北方阿尔汉格尔斯克港外,英国舰队也虎视眈眈。为了阻止干涉军登陆,年轻的“神圣之城”号被迫自沉于北德维纳河河口。但是由于当时年幼的苏维埃政权将大部分兵力用于同东线的高尔察克白军作战,无力抵御外国入侵。最终英国军队进入了阿尔汉格尔斯克港,随后“神圣之城”号被英国人打捞起重新修复。1920年底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彻底粉碎了国内的白军,也击退了西方的5次军事干涉,但是却不能阻止“神圣之城”号开始悬挂英国国旗,被迫为英国海军服役的命运。

    1920年一个事件改变了“神圣之城”号的命运,苏联商船“夜莺”号在北冰洋喀拉海域遇难。85名乘员被困在冰天雪地中,其中包括很多妇女和儿童。但是当时苏联的破冰船基本都无力执行这样的营救任务。就在被困乘员苦苦支撑等待救援船时候,苏维埃政权向英国租借曾经属于自己的“神圣之城”号,因为“神圣之城”号也正是为了执行在北极海域的破冰任务而建造的。最终英国人出于人道因素的考虑同意了苏联人的租赁请求,在一名挪威专家的指挥下,“神圣之城”号重回故土并成功地实施了营救。这也成为“神圣之城”号第一次执行真正意义上的任务,随后“神圣之城”号返回英国。苏联政府被迫向西方求援的事件深深地触动了苏联当局,也使他们深刻认识到自己现有破冰能力的不足。随后苏联对外贸易部部长列奥尼德•克拉辛开始了同英国政府进行广泛的交涉,希望能够赎回曾经的“神圣之城”号,在他不懈的努力下双方最终在1921年达成了  协议,同年8月“神圣之城”号返回苏联。5年后列奥尼德•克拉辛去世,苏联政府为了纪念这位生前为新生苏联谋求外界援助和支持的元老,将“神圣之城”号破冰船更名为“克拉辛”号。从此“克拉辛”号开始了其毕生为苏联效劳的漫漫征程。

拯救“意大利”


“意大利”号飞艇及她的Città di Milano号支援船

    1926年5月11日意大利的飞艇设计师诺比尔驾驶着自己设计的飞艇“挪威”号和挪威的著名探险家阿蒙森等顺利地降落在北极点,并在那里插上了挪威、美国和意大利的国旗。此后又经过72小时的长途飞行,于5月14日早晨在阿拉斯加的一个小村庄着陆。这也是人类第一次从欧洲越过北冰洋而到达美洲的飞行,全长5460.3千米。诺比尔的这次飞行成功在意大利引起了极大的轰动。随后诺比尔打算继续用飞艇来进行北极科学考察。1928年4月15日,诺比尔驾驶新设计的飞艇“意大利”号,陪伴着前辈“挪威”号从米兰出发,并于5月23日将“意大利”号降落在北极点。但在回来的途中遇到了暴风雪,5月25 日下午7点半撞毁在冰面上。诺比尔和8个伙伴逃了出来,另外7个人和飞艇一起被大风吹得无影无踪。遇难的他们虽然发出了求救信号,但整个欧洲包括意大利却没有人听到。5天之后一个苏联中学生用自制的无线电台接收到了这一信号,并通过莫斯科与遇难者取得了联系。消息一经传出,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北极冰盖上可怜的意大利人,共有6个国家立即派出救援队伍,总计出动18艘船、22架飞机和1500人,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国际性的联合救援行动,在极地严酷环境下人类展现了宝贵的合作精神,而在这一事件中“克拉辛”号的卓越表现,成为她一生传奇中最为辉煌的时刻。


轰然撞冰我是传奇——“克拉辛”号破冰船的90年沧桑

《现代舰船》 2008年06期      作者:王晓夏

生逢磨难

    讲“克拉辛”的诞生,不能不从她的姐姐说起,1899年沙俄政府向英国订购了一艘破冰船,被命名为“耶尔马科”号,用以保障沙俄北极地区重要海港航道通畅。但是“耶尔马科”号却在很长时间内没有拥有同吨位破冰船的破冰能力。1911年沙俄波罗的海舰队司令官向沙俄海军部门建议另行建造一艘经过改进的同型号破冰船,但最终因为高昂的造价而被短视的沙俄海军部否定了。可是几年过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烽烟中,沙俄最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之一的阿尔汉格尔斯克,却因冬季封航,使沙俄赖以维系战争的对外贸易能力大大削弱。这时,沙俄政府总算没忘记当初的破冰船建造议案。1916年沙俄政府最终和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签订了建造合同。经过不到一年的建造,“克拉辛”号破冰船下水了。该船长98米,宽21米,满载排水量10620吨,最大航速15节。她建成后成为了那个时代马力最大的破冰船,其8台燃煤蒸汽锅炉能提供近1万马力的动力。1917年3月31日她终于经过沙俄政府的验收并升起了沙俄海军的圣安德烈旗。沙俄政府最初将她命名为“神圣之城”(Svyatogor)号,计划将其部署在沙俄的“神圣之城”——对外经济命脉的阿尔汉格尔斯克港。就在那一年沙皇的统治也开始摇摇欲坠……

DSC06949.jpg (422.48 KB, 下载次数: 6)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3-4 02:27 上传


Krasin(俄文:Красин)号的早期状态模型,水线以上部分令人想起北洋水师

ussr-krasin-1918-icebreaker.jpg (161.91 KB, 下载次数: 7)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3-4 02:27 上传


早期状态线图

    同年十月革命的爆发也同样引发了一场干涉战争,西方世界不允许红色俄罗斯的存在,拥有强大海军力量的英法两国开始筹备组建远征军进行干涉。1918年英国舰队入侵波罗地海,英法联合舰队进入黑海,法国海军陆战队在敖德萨登陆,随后英国干涉军占领巴库。在北方阿尔汉格尔斯克港外,英国舰队也虎视眈眈。为了阻止干涉军登陆,年轻的“神圣之城”号被迫自沉于北德维纳河河口。但是由于当时年幼的苏维埃政权将大部分兵力用于同东线的高尔察克白军作战,无力抵御外国入侵。最终英国军队进入了阿尔汉格尔斯克港,随后“神圣之城”号被英国人打捞起重新修复。1920年底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彻底粉碎了国内的白军,也击退了西方的5次军事干涉,但是却不能阻止“神圣之城”号开始悬挂英国国旗,被迫为英国海军服役的命运。

    1920年一个事件改变了“神圣之城”号的命运,苏联商船“夜莺”号在北冰洋喀拉海域遇难。85名乘员被困在冰天雪地中,其中包括很多妇女和儿童。但是当时苏联的破冰船基本都无力执行这样的营救任务。就在被困乘员苦苦支撑等待救援船时候,苏维埃政权向英国租借曾经属于自己的“神圣之城”号,因为“神圣之城”号也正是为了执行在北极海域的破冰任务而建造的。最终英国人出于人道因素的考虑同意了苏联人的租赁请求,在一名挪威专家的指挥下,“神圣之城”号重回故土并成功地实施了营救。这也成为“神圣之城”号第一次执行真正意义上的任务,随后“神圣之城”号返回英国。苏联政府被迫向西方求援的事件深深地触动了苏联当局,也使他们深刻认识到自己现有破冰能力的不足。随后苏联对外贸易部部长列奥尼德•克拉辛开始了同英国政府进行广泛的交涉,希望能够赎回曾经的“神圣之城”号,在他不懈的努力下双方最终在1921年达成了  协议,同年8月“神圣之城”号返回苏联。5年后列奥尼德•克拉辛去世,苏联政府为了纪念这位生前为新生苏联谋求外界援助和支持的元老,将“神圣之城”号破冰船更名为“克拉辛”号。从此“克拉辛”号开始了其毕生为苏联效劳的漫漫征程。

拯救“意大利”

arc-cittc3a0-di-milano-plus-italia.jpg (85.35 KB, 下载次数: 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3-4 02:32 上传


“意大利”号飞艇及她的Città di Milano号支援船

    1926年5月11日意大利的飞艇设计师诺比尔驾驶着自己设计的飞艇“挪威”号和挪威的著名探险家阿蒙森等顺利地降落在北极点,并在那里插上了挪威、美国和意大利的国旗。此后又经过72小时的长途飞行,于5月14日早晨在阿拉斯加的一个小村庄着陆。这也是人类第一次从欧洲越过北冰洋而到达美洲的飞行,全长5460.3千米。诺比尔的这次飞行成功在意大利引起了极大的轰动。随后诺比尔打算继续用飞艇来进行北极科学考察。1928年4月15日,诺比尔驾驶新设计的飞艇“意大利”号,陪伴着前辈“挪威”号从米兰出发,并于5月23日将“意大利”号降落在北极点。但在回来的途中遇到了暴风雪,5月25 日下午7点半撞毁在冰面上。诺比尔和8个伙伴逃了出来,另外7个人和飞艇一起被大风吹得无影无踪。遇难的他们虽然发出了求救信号,但整个欧洲包括意大利却没有人听到。5天之后一个苏联中学生用自制的无线电台接收到了这一信号,并通过莫斯科与遇难者取得了联系。消息一经传出,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北极冰盖上可怜的意大利人,共有6个国家立即派出救援队伍,总计出动18艘船、22架飞机和1500人,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国际性的联合救援行动,在极地严酷环境下人类展现了宝贵的合作精神,而在这一事件中“克拉辛”号的卓越表现,成为她一生传奇中最为辉煌的时刻。

no 282 newspaper 1961.jpg (44.35 KB, 下载次数: 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3-4 02:35 上传


轰然撞冰


    在苏联政府得到这一消息后,立即组建了营救委员会,并且派出了多个批次的营救分队,并责令“克拉辛”号和另外2艘破冰船以及1艘科考船组成了营救船队。而“克拉辛”当时独一无二的破冰能力,使其必然成为了这支船队的旗舰。但郁闷的是1928年的春天,“克拉辛”号正好在列宁格勒(现圣彼得堡)的船厂里进行维修。苏联高层一声令下,船厂工程人员只用了不到5天时间,就完成了对破冰船的维修和改装以及出航的准备工作。当时的西方记者在报道中这样写到:“只有疯子和布尔什维克党人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工程量如此之巨的准备工作!”这艘船上配备了136名乘员,其中有7名记者,还有一个飞行员小组,其中还专门抽调了当时苏联飞行技术最好的著名极地飞行员——秋赫诺夫斯基。在“克拉辛”的后甲板上搭载了1架经过改装的德国“容克斯”轰炸机。而“克拉辛”号并没有装备专用的飞机装卸设备,完全依靠人力将飞机通过木板滑到冰面上。但即便如此,苏联仍然是第一次使用航空器材来完成极地搜救工作的,这是6国搜救团队中最有效的搜救手段。


红帐篷……

    船队在准备妥当向北极进发后,每日“克拉辛”号破冰船上的以秋赫诺夫斯基为首的机组成员驾机在搜救船队附近搜索。经过了漫长的耐心搜索后,一天机组人员终于发现了遇难的飞艇乘员遗留下来的红色帐篷。正当飞机准备在这一区域降落时,突然天空弥漫起浓重的大雾。在偏离航线后,机长决定迫降来搜索遇难飞艇乘员。但是祸不单行,在飞机降落时,飞机的2部螺旋桨和1个起降浮筒却被起伏的冰面撞坏了。飞机也被网在一块漂浮的冰块上。全体机组成员经过商量后最终向“克拉辛”号的指挥人员发出了如下电文:“我们的粮食可以维持一个星期,我们认为应该立即对飞艇乘员实施救援,他们比我们更需要帮助。”“克拉辛”号接到机组的电报后,立即根据飞行员们发回的地点信息,启程赶往“意大利”号飞艇乘员被困地点。而飞行员们却被暂时留在漂移的冰块上。7月12日下午7点左右“克拉辛”号赶往了指定地点去营救被困的意大利探险者,在成功地营救了这些遇难者后,随即启程前往营救自己的飞行员。一番周折后,“克拉辛”号破冰船成功地完成了营救工作。在安顿好意大利探险者,将损坏的飞机运上甲板后,“克拉辛”引更启航赶往船队其他船只停靠的斯瓦尔巴德群岛。



    这一救援行动的成功,让“克拉辛”号破冰船名声大振,世界各大媒体都对这一成功的救援事件做了详细报道。正是因为“克拉辛”号代表了新生的红色苏联以及北极所折射出的神秘感,当时甚至有一家经营欧洲旅行的德国邮轮公司推出了斯瓦尔巴德群岛游,来专门让游客亲眼目睹“克拉辛”号的英姿,这个旅游项目名叫“眼见为实”。凑够团员后,这家公司的“芒杰”号邮轮载着1500名好奇的乘客和300名船员匆匆启航赶往斯瓦尔巴德群岛。但是命运之神和这些对“克拉辛”号破冰船情有独钟的游客们开了一个严酷的玩笑,当“芒杰”号行驶在北方水域时,它重演了“泰坦尼克”的部分情节——船首左右舷都被冰山撞破。此时“克拉辛”号正在挪威进行维修,补给煤炭和粮食。经过长时间航行疲惫不堪的船员们也在休整。但是他们接到了“兰杰”号发出的求救信号后,又不得不不顾辛劳地赶往“芒杰”号的出事地点进行抢救。在到达出事海域后,“克拉辛”号的潜水员在旅行团游客的观看下对船首的破损处进行了抢修,并最终将其护送到了附近的挪威港口。德国游客都如愿以偿见到了“克拉辛”号,但是却差点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1928年10月5日,“克拉辛”号连续完成2次救援行动后顺利返回了列宁格勒,让船员们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出色工作为新生的苏联带来了巨大的国际声誉,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荣耀。在他们快接近列宁格勒时,海军派出了军舰为他们开路,空军派出了飞机在他们头顶飞过,而整个列宁格勒市的市民都驻足在涅瓦河两畔欢迎“克拉辛”号的归来。“克拉辛”号破冰船随后获得了一项当时苏联的最高奖项——红色劳动旗帜勋章……



北极航线上的残酷厮杀

    1941年6月23日“克拉辛”号的船长米哈伊尔.马尔科夫接到了历史性的通知:纳粹德国已经对苏联发动了侵略战争!而此时“克拉辛”号正在苏联东部执行日常任务,执行保障航道,冰层调查和科研的任务。“克拉辛”号被命令向北方转移来保障战时苏联北部重要港口的交通顺畅,但是命令同时要求“克拉辛”号要经太平洋和大西洋返回摩尔曼斯克,这意味着“克拉辛”号需要进行一次环球航行,在匆匆做了一些准备后“克拉辛”号出发了,在太平洋波涛汹涌的海面上航行了10天后到达了美国的西雅图港。途中她经历了大风暴,船体受伤需要修理,但是为了赶时间她又冒险踏上了前往美国东海岸城市巴尔的摩港的航道。就这样又穿过了巴拿马运河到达了巴尔的摩港。在这里“克拉辛”号得到了维修,并且为破冰船配备了新的“人道主义”装备:洗衣机和电熨板。与此同时船体也经过了消磁处理,来逃避在大西洋可能碰到的磁性水雷。随后他们启程赶往了苏格兰港口格拉斯哥,在这里“克拉辛”号很快被命令进行改装,并且随后加入PQ-15运输船队。在改装中“克拉辛”号的舰首和舰尾总计安装了4门76毫米口径的火炮,还有其他小口径的防空火炮和机枪,总计20门不同类型的武器。

    希特勒入侵苏联后,在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坚持下,英国首相丘吉尔宣布将给苏联以支持和援助。当时给苏联运送战争物资的途径有3条:通过波斯湾和伊朗的铁路;通过日本津轻海峡和宗谷海峡的太平洋防线;通过挪威海岸的北极航线。前2条航线由于各种原因,运量非常有限,主要物资只能通过北极航线运往苏联。北极航线起点在冰岛,终点为摩尔曼斯克和阿尔汉格尔斯克。摩尔曼斯克较近,并且是终年不冻港,但航线受到驻挪威北部的德国海空军威胁;阿尔汉格尔斯克航线约2200海里,虽然略安全些,却有半年冰封期,航运能力十分有限。北冰洋是最小的大洋,水手们通常称之为“北极海”。它是一片令人生畏的冰雪世界,许多地区终年冰冻。未冻结的海面上漂浮着流冰。冬季昏黑,狂风在极夜中咆哮。夏天白夜茫茫,雾气弥漫,航行困难。即便在和平时期也很少有船只冒险航行。战时在德国飞机、水面舰艇和潜艇的封锁下,使北极航线更加阴森恐怖,难以想象北极航线的艰辛和危险。尽管如此,盟国为了支持苏联作战,仍然通过该航线向苏联运送了大量军火。英国海军把从冰岛出发东航的载货护航船队命名为PQ-15船队,把从苏联向西返回的空船队称为QP-15船队。1942年4月由于德军在南线塞瓦斯托波尔、哈尔科夫、沃罗涅日等战役中捷报不断,苏联东南部重要城市斯大林格勒危在旦夕,战局对苏联极其不利。此时在苏联的催促下PQ-15船队在4月10日启航开往冰岛。整个PQ-15船队由总计25艘运输船和20艘护航舰只组成,而“克拉辛”号是整个船队中唯一的破冰船,被分在第4分船队。

    4月的北方海域波浪翻天,出航不久船队便遭遇了大风暴。“克拉辛”号不幸又在风暴中受伤,此时船队指挥官向“克拉辛”号的船长马尔科夫建议其返回港口放弃航行,但是最终被马尔科夫船长拒绝了,“克拉辛”航速较慢只有紧随整个船队之后。此时不但天气恶劣,而且大量的各种水雷也密布在航道上。“克拉辛”号经常在距漂雷5~7米的距离航行。4月26日“克拉辛”号终于赶到预定地点,赶上了船队。第二天,船队便被德国水上侦察机发现,随即开始紧急机动,德国空军的轰炸机和鱼雷攻击机却开始一波接一波袭来。猛烈的空袭后,25艘运输船损失了3艘。“克拉辛”号却没有受到损伤。到了5月5日船队进入了克里期克湾,当天船队击落了5架德机,而其中有2架是“克拉辛”号击落的。在整个船队中只有“克拉辛”号全部是民用商船水手,他们在连续的战斗中已经学会熟练使用防空火炮并且配合默契。他们中的一些人在抵达摩尔曼斯克后获得了奖章。

    在完成PQ-15的运输任务后,“克拉辛”号被用来保证苏联北方各主要港口重要物资的运输,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从阿尔汉格尔斯克到苏联最东部的楚克奇州的夏季运输。1942年冬季到1943年她被派往白海来保障航道畅通。在整个卫国战争中,“克拉辛”号的船员英勇无畏,他们中先后有300多人获得了苏联各种国家奖章。



    在苏联政府得到这一消息后,立即组建了营救委员会,并且派出了多个批次的营救分队,并责令“克拉辛”号和另外2艘破冰船以及1艘科考船组成了营救船队。而“克拉辛”当时独一无二的破冰能力,使其必然成为了这支船队的旗舰。但郁闷的是1928年的春天,“克拉辛”号正好在列宁格勒(现圣彼得堡)的船厂里进行维修。苏联高层一声令下,船厂工程人员只用了不到5天时间,就完成了对破冰船的维修和改装以及出航的准备工作。当时的西方记者在报道中这样写到:“只有疯子和布尔什维克党人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工程量如此之巨的准备工作!”这艘船上配备了136名乘员,其中有7名记者,还有一个飞行员小组,其中还专门抽调了当时苏联飞行技术最好的著名极地飞行员——秋赫诺夫斯基。在“克拉辛”的后甲板上搭载了1架经过改装的德国“容克斯”轰炸机。而“克拉辛”号并没有装备专用的飞机装卸设备,完全依靠人力将飞机通过木板滑到冰面上。但即便如此,苏联仍然是第一次使用航空器材来完成极地搜救工作的,这是6国搜救团队中最有效的搜救手段。

petersburg.krasin2.jpg (17.37 KB, 下载次数: 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3-4 02:39 上传


红帐篷……

    船队在准备妥当向北极进发后,每日“克拉辛”号破冰船上的以秋赫诺夫斯基为首的机组成员驾机在搜救船队附近搜索。经过了漫长的耐心搜索后,一天机组人员终于发现了遇难的飞艇乘员遗留下来的红色帐篷。正当飞机准备在这一区域降落时,突然天空弥漫起浓重的大雾。在偏离航线后,机长决定迫降来搜索遇难飞艇乘员。但是祸不单行,在飞机降落时,飞机的2部螺旋桨和1个起降浮筒却被起伏的冰面撞坏了。飞机也被网在一块漂浮的冰块上。全体机组成员经过商量后最终向“克拉辛”号的指挥人员发出了如下电文:“我们的粮食可以维持一个星期,我们认为应该立即对飞艇乘员实施救援,他们比我们更需要帮助。”“克拉辛”号接到机组的电报后,立即根据飞行员们发回的地点信息,启程赶往“意大利”号飞艇乘员被困地点。而飞行员们却被暂时留在漂移的冰块上。7月12日下午7点左右“克拉辛”号赶往了指定地点去营救被困的意大利探险者,在成功地营救了这些遇难者后,随即启程前往营救自己的飞行员。一番周折后,“克拉辛”号破冰船成功地完成了营救工作。在安顿好意大利探险者,将损坏的飞机运上甲板后,“克拉辛”引更启航赶往船队其他船只停靠的斯瓦尔巴德群岛。

4_krasin_3.jpg (75.71 KB, 下载次数: 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3-4 02:39 上传



    这一救援行动的成功,让“克拉辛”号破冰船名声大振,世界各大媒体都对这一成功的救援事件做了详细报道。正是因为“克拉辛”号代表了新生的红色苏联以及北极所折射出的神秘感,当时甚至有一家经营欧洲旅行的德国邮轮公司推出了斯瓦尔巴德群岛游,来专门让游客亲眼目睹“克拉辛”号的英姿,这个旅游项目名叫“眼见为实”。凑够团员后,这家公司的“芒杰”号邮轮载着1500名好奇的乘客和300名船员匆匆启航赶往斯瓦尔巴德群岛。但是命运之神和这些对“克拉辛”号破冰船情有独钟的游客们开了一个严酷的玩笑,当“芒杰”号行驶在北方水域时,它重演了“泰坦尼克”的部分情节——船首左右舷都被冰山撞破。此时“克拉辛”号正在挪威进行维修,补给煤炭和粮食。经过长时间航行疲惫不堪的船员们也在休整。但是他们接到了“兰杰”号发出的求救信号后,又不得不不顾辛劳地赶往“芒杰”号的出事地点进行抢救。在到达出事海域后,“克拉辛”号的潜水员在旅行团游客的观看下对船首的破损处进行了抢修,并最终将其护送到了附近的挪威港口。德国游客都如愿以偿见到了“克拉辛”号,但是却差点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Святогор.jpg (377.61 KB, 下载次数: 6)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3-4 02:39 上传



    1928年10月5日,“克拉辛”号连续完成2次救援行动后顺利返回了列宁格勒,让船员们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出色工作为新生的苏联带来了巨大的国际声誉,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荣耀。在他们快接近列宁格勒时,海军派出了军舰为他们开路,空军派出了飞机在他们头顶飞过,而整个列宁格勒市的市民都驻足在涅瓦河两畔欢迎“克拉辛”号的归来。“克拉辛”号破冰船随后获得了一项当时苏联的最高奖项——红色劳动旗帜勋章……

3_edanei-eadoeia.jpg (144.6 KB, 下载次数: 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3-4 02:39 上传



北极航线上的残酷厮杀

    1941年6月23日“克拉辛”号的船长米哈伊尔.马尔科夫接到了历史性的通知:纳粹德国已经对苏联发动了侵略战争!而此时“克拉辛”号正在苏联东部执行日常任务,执行保障航道,冰层调查和科研的任务。“克拉辛”号被命令向北方转移来保障战时苏联北部重要港口的交通顺畅,但是命令同时要求“克拉辛”号要经太平洋和大西洋返回摩尔曼斯克,这意味着“克拉辛”号需要进行一次环球航行,在匆匆做了一些准备后“克拉辛”号出发了,在太平洋波涛汹涌的海面上航行了10天后到达了美国的西雅图港。途中她经历了大风暴,船体受伤需要修理,但是为了赶时间她又冒险踏上了前往美国东海岸城市巴尔的摩港的航道。就这样又穿过了巴拿马运河到达了巴尔的摩港。在这里“克拉辛”号得到了维修,并且为破冰船配备了新的“人道主义”装备:洗衣机和电熨板。与此同时船体也经过了消磁处理,来逃避在大西洋可能碰到的磁性水雷。随后他们启程赶往了苏格兰港口格拉斯哥,在这里“克拉辛”号很快被命令进行改装,并且随后加入PQ-15运输船队。在改装中“克拉辛”号的舰首和舰尾总计安装了4门76毫米口径的火炮,还有其他小口径的防空火炮和机枪,总计20门不同类型的武器。

    希特勒入侵苏联后,在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坚持下,英国首相丘吉尔宣布将给苏联以支持和援助。当时给苏联运送战争物资的途径有3条:通过波斯湾和伊朗的铁路;通过日本津轻海峡和宗谷海峡的太平洋防线;通过挪威海岸的北极航线。前2条航线由于各种原因,运量非常有限,主要物资只能通过北极航线运往苏联。北极航线起点在冰岛,终点为摩尔曼斯克和阿尔汉格尔斯克。摩尔曼斯克较近,并且是终年不冻港,但航线受到驻挪威北部的德国海空军威胁;阿尔汉格尔斯克航线约2200海里,虽然略安全些,却有半年冰封期,航运能力十分有限。北冰洋是最小的大洋,水手们通常称之为“北极海”。它是一片令人生畏的冰雪世界,许多地区终年冰冻。未冻结的海面上漂浮着流冰。冬季昏黑,狂风在极夜中咆哮。夏天白夜茫茫,雾气弥漫,航行困难。即便在和平时期也很少有船只冒险航行。战时在德国飞机、水面舰艇和潜艇的封锁下,使北极航线更加阴森恐怖,难以想象北极航线的艰辛和危险。尽管如此,盟国为了支持苏联作战,仍然通过该航线向苏联运送了大量军火。英国海军把从冰岛出发东航的载货护航船队命名为PQ-15船队,把从苏联向西返回的空船队称为QP-15船队。1942年4月由于德军在南线塞瓦斯托波尔、哈尔科夫、沃罗涅日等战役中捷报不断,苏联东南部重要城市斯大林格勒危在旦夕,战局对苏联极其不利。此时在苏联的催促下PQ-15船队在4月10日启航开往冰岛。整个PQ-15船队由总计25艘运输船和20艘护航舰只组成,而“克拉辛”号是整个船队中唯一的破冰船,被分在第4分船队。

    4月的北方海域波浪翻天,出航不久船队便遭遇了大风暴。“克拉辛”号不幸又在风暴中受伤,此时船队指挥官向“克拉辛”号的船长马尔科夫建议其返回港口放弃航行,但是最终被马尔科夫船长拒绝了,“克拉辛”航速较慢只有紧随整个船队之后。此时不但天气恶劣,而且大量的各种水雷也密布在航道上。“克拉辛”号经常在距漂雷5~7米的距离航行。4月26日“克拉辛”号终于赶到预定地点,赶上了船队。第二天,船队便被德国水上侦察机发现,随即开始紧急机动,德国空军的轰炸机和鱼雷攻击机却开始一波接一波袭来。猛烈的空袭后,25艘运输船损失了3艘。“克拉辛”号却没有受到损伤。到了5月5日船队进入了克里期克湾,当天船队击落了5架德机,而其中有2架是“克拉辛”号击落的。在整个船队中只有“克拉辛”号全部是民用商船水手,他们在连续的战斗中已经学会熟练使用防空火炮并且配合默契。他们中的一些人在抵达摩尔曼斯克后获得了奖章。

    在完成PQ-15的运输任务后,“克拉辛”号被用来保证苏联北方各主要港口重要物资的运输,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从阿尔汉格尔斯克到苏联最东部的楚克奇州的夏季运输。1942年冬季到1943年她被派往白海来保障航道畅通。在整个卫国战争中,“克拉辛”号的船员英勇无畏,他们中先后有300多人获得了苏联各种国家奖章。

7c1ed21b0ef41bd515bdc04751da81cb38db3d92.jpg (41.74 KB, 下载次数: 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3-4 11:17 上传

2012-3-4 02:43 上传


餐厅仍对游客开放营业

官网:http://www.krassin.ru/

内部参观照片:http://aorlov.spb.ru/en/2012/01/krasin/
邓演达北极遇险始末

http://www.hoplite.cn/Templates/hpshshwx0170.html

中国农工民主党东海县支部委员会 樊振 撰稿

    有人曾认为,第一个进入北极圈的中国人是高时浏,时间是1950年夏,也有人说应该是康有为、东方朔,更有甚者说是大禹派出的天神太章,大禹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北极探险第一人……,神话、传说,莫衷一是。1928年7月27日,邓演达在挪威极北尖岛写给季方的信中说:“亚洲人来此者恐以弟为始”,邓先生只是说“恐以”。1928年夏,邓演达的北极之行是没有争议的事实,本文记述了邓先生在北极圈遇险被救的经过,并首次明确其所乘的船为“芒杰”号。至于谁是真正去北极的中国第一人,只好留给那些“专家”们去争论了……

    1928年6月20日,挪威极地探险家罗阿尔·阿蒙森的水上飞机在斯匹次卑尔根岛附近试图抢救一艘坠落的意大利飞艇时坠毁,阿蒙森不幸身亡。7月12日苏联破冰船“克拉辛”号在北极成功救起“意大利”号的全体成员,使得1916年建造的 “克拉辛”号名声大振。“克拉辛”号代表了新生的红色苏联以及北极所折射出的神秘感,当时有一家经营欧洲旅行的德国邮轮公司推出了斯瓦尔巴德群岛游,这个旅游项目名叫“眼见为实”。

    斯匹次卑尔根群岛(Spitsbergen):挪威岛群。位于北冰洋巴伦之海和格陵兰海之间。1596年荷兰极地航海家威廉·巴伦支在寻找从北方通往中国和印度的“东方航线”时抵此,因岛上山势峥嵘而命名,由荷兰语Spits(点)和bergen(山)组成,意为尖峭的山地。1925年归属挪威,与南面的熊岛合称斯瓦尔巴(Svalbard),意为寒冷的海岸。

    初到柏林的邓演达“头痛及睡不着的神经衰弱,几个月来重新发作,所以暂时仍在离柏林数百里的地方养病”,1928年初,邓“在德国养病养了一个多月,现在不但未好,还要坏些,真是可恼!未有什么病,就是睡不着,这病得来很久不是一时能治好的。”7月14日,邓演达在给夫人信中谈到,受到夫人的教训正在自责。为了修养身体,邓演达利用暑假机会,于17日由汉堡踏上了德国邮轮公司的“芒杰”号轮船。凑够团员后,这家公司的“芒杰”号油轮载着1500名好奇的乘客和300名船员匆匆启程赶往斯瓦尔巴德群岛。途经挪威海港,历时七昼夜,24日至尖岛,此为欧洲极北部岛屿,(季方:“中国人之到此者恐以邓演达为第一人”)。

    “芒杰”号船大14000吨,全程十八天,收费仅为250马克到600马克,合中国当时的120元到300元,比之中国旅行可谓平极。(近年主办的“中国人首次北极点环保探险行”,每人高达40万元)。“芒杰”号的食堂及一切设备,如:图书馆、舞场、饮冰室……等,皆一律公开享用并无等差,这是资产阶级社会中很难得的事情。时间正值夏季,因此“一入北极圈(北纬67°23’)即半年为昼不复有夜,半夜太阳犹高悬空际正北方。南人到此,真另有天地也!”

    命运之神和邓演达乘坐的“芒杰”号开了一个严肃的玩笑,“芒杰”号因入港时遇大群浮冰(北极圈内夏季仍多浮冰)碰撞太多,至头部受伤甚重,入水数尺,幸近岸即驶入停泊设法补救,本船人员卒无方法,遂致电俄国碎冰船“克拉辛”号(“此船已救北极探险队人员甚多,声誉满世界,不料我人亦被其救护也”)乞援,此时的“克拉辛”号正在挪威进行修补,补给煤炭和粮食,长时间航行疲惫不堪的船员们也开始在修整。但是他们在接到“芒杰”号发出的求救信号后,依然不顾辛劳地赶往出事地点进行抢救。

    “克拉辛”号7月26日抵达“芒杰”号的出事海域,整日夜修理乘船伤处。邓演达在此度过了三四天的北极圈生活,为趣亦多。该地周围皆冰山,空气凛肃。整天太阳炳耀,不知黑暗为何事。在该地虽没有人烟,但却可见人兽骸骨很多,都是历次探险至此地的牺牲者,最近北极探险队均由此出发,1928年5月25日,意大利飞船探险出事亦在此附近。“芒杰”号满船人客对邓演达都很客气,同行者多教育界职员,女人尤多。在船上,每日无线电讯多关于中国消息。

    “克拉辛”号最终将其护送到了附近的挪威港口。照计划,该船是要再北航至北纬80°处为止的,但因船负伤未得完全修复,而且北行浮冰更多,因而只好掉头南返。当时在欧洲纷纷传出该船遇难的消息。此船被俄破冰船“克拉辛”号救出,因此由日常事故而变成政治的事件,因此德国民族党的乘客十二分不满意于船公司。又因乘客百分之八十为教员及机关办事人,百分之二十为商人及学生,因修理时间搁至一星期之久,各人大受损失,故公司不能担负赔偿。乃决定:乘客若在两年内,再作同样旅行,可减价百分之六十,亦可见群众要求之力量也。

    邓演达在8月8日北纬63°挪威西海岸船上给季方写过一封信,大约在11日午,回抵汉堡,13日至柏林,随后开始了对德国南部,以至欧、亚各国的考察。10月5日,“卡拉辛”号在完成“意大利”和“芒杰”号救援行动后,顺利返回列宁格勒,为新生的苏联带来巨大的国际声誉,“克拉辛”号破冰船获得苏联最高奖-红色劳动旗帜勋章。

    注:杨逸棠认为邓演达去北极的时间是1929年夏,有误。


一片毛味十足的散文:

关于我妻子们  关于破冰船  关于俄罗斯

作者:(俄)扎米亚京    余一中 译

人们常常并非无缘无故地指责俄国人道德轻浮:这不,比如说,我就是有两个妻子的人,且更糟糕的是,我并不扭扭捏捏,而是公开地,大声地声明这点。作为自我辩护,我只能独论:我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惟一如此者。俄文学史上这情况有过。安东尼.契科夫在他一些信件中承认,他也有两个妻子:合法妻子——医学和不合法妻子——文学。

我的两个妻子科技和文学。今天我就想背叛文学和我那个老妻子——科技:我想写……关于破冰船的事。破冰船,这是俄国特有东西,就像茶炊一样。没一个欧洲国家为自己造过这样的破冰船。也没有一国家需要这些破冰船:到处都是可以自由航行的海洋,只于俄国,海洋才被无情严冬用坚冰封住,为不在严冬时被同世界割裂开来,就不得不打碎这些镣铐。

俄罗斯是在沿着条荒诞艰难道路前进,这道路不像其他国家——俄罗斯道路不平坦,痉挛式,俄罗斯常常爬到高处又立即跌落下来,在它周围发出阵轰响毁坏声,它边毁坏,边前进。

同样,破冰船行进也不像体面的欧洲船只行进。我甚至拿不准破冰船是否能叫作船。众所周知,船乃海中物,它只能水中行,而破冰船为两栖物,它有一半历程在旱路上完成。旱路?是旱路上,因为冰原当然是旱路。

从未见过破冰船工作者,通常想象破冰船是用船头切开冰面,所以船头应当尖利,像雅利安人鼻子。不,这不对,破冰船的船头是俄国式,笨重,宽大,就像唐波夫或沃罗涅日地方农夫鼻子那样。破冰船先用着笨重的船头爬上冰面,压毁冰面,轰隆作响地落下,然后再爬上来,然后再落下去。冰块撞击着船舷,吱吱嘎嘎地摩擦,发出炮轰般破裂声,碎了开来。穿过冰面就像穿过敌人战壕,需要不断搏斗。这是场战争,搏斗—战斗,所幸,不是人和人,而是人同自然力。

……突然,像炮声般的冰块破裂声停下来,战斗也平息,一切皆停止。你们就会跑到甲板哈桑区,遽然来到的寂静比轰响更使人震惊。周围一片被搅翻了的蓝色冰块,冰碎片和巨大冰块。而眼睛因为前面那片还没被人触动过的洁白冰原而感到疼痛。

舰长在舰桥上用最地道有劲的俄国话咒骂:原来,由于拼杀得一时性起,我们往冰原里突进得太远,破冰船进入冰原已过深。冰那样厚实,甚至能经得起破冰船的惊人重量,冰只是在破冰船下吱吱嘎嘎地响着,但是并没投降,并没碎裂。应当退却了,应当不用正面攻击,而应绕过坚固冰垒从侧面进攻。但退却也不很轻松:我们陷在冰里了,我们穿上那六千马力的机器开起了倒车。想把破冰船从冰上拖水里去,但做不到。机器显得无能为力,机器用不上了,它停了下来,螺旋桨也不再旋转。但在机舱里却有生命活动,在那里准备着……

五分钟,七分钟,十分钟——突然你们会看到,破冰船这铁灰色的两栖物开始在冰面上慢慢地活动,它先沉重歪向一侧,然后又歪向另一侧,然后一次又一次地……如果不知道破冰船奥妙的话,这就像奇迹。但奥秘就在于破冰船的船舷是双层,在船舷的外层和内层之间有一没有任何东西填充的空间“舷罐”,于是,现在功率巨大的离心泵——这是其他船上从来没有的——在几分钟内就把数以千吨的水从船舷一侧调到另一侧,以便使这陷住的两栖物晃动起来。

但现在船尾的水又沸腾起来,这是船的螺旋桨又开始工作了,船长又在舰桥上忙开来:我们陷得太牢了,摇晃船体也于事无补。为从冰面上爬下来,继续前进,需要采用别的手段。比如说……使用铁锚。

请问,用铁锚,为了开动?大家都知道,船上的铁锚是用来让船牢牢停在一个地方的!是的是的!但是在这荒诞的船上,在破冰船上,有的却是特别的冰用铁锚,而它们是用来让船开动的。

这些冰用铁锚现在从破冰船的后面放到冰上,人们用这些铁锚勾住了巨大冰块,而现在雪地上黑压压的蚂蚁人群已经往后跑,朝着船跑了。机舱里那庞大的水泵有轰轰地响了起来:现在,这些水泵在把全部的水都赶到船尾去,赶到船尾的蓄水槽里去,于是破冰船的船尾慢慢地变沉重了,往下陷着。而船头却朝上抬起来。准备好了,“后满舵!”船长命令道。螺旋桨飞快旋转,同时用冰锚的卷扬机开始轰隆隆地响起来:这些卷扬机和螺旋桨一起竭尽全力把卡在冰上的破冰船往后朝水里拉。

最后,船长摘下了制帽子,喘息着,擦着额头上的海水:破冰船从被俘虏状态中挣脱出来了,它自由了。它倒退着往回走。被打碎的冰块重新又在船舷旁悉悉索索、吱吱嘎嘎地响起来。这撤退只是为了要找到敌人的薄弱点, 并重新战斗……

但是有时也会发生这样的情况,闪闪发光、冷漠无情的冰原将破冰船牢牢得围困起来,任哪儿也找不到一处薄弱地方,这不到任何可以攻击的地方。那时,破冰船就开始像人们所说的那样用“地下方式”开始工作了:人们开动了深深、不被人眼察觉藏在破冰船头部的螺旋桨:强烈而灵巧地调动水流专注地冲刷搅动,从下面打磨着冰层。于是到发起下一轮进攻前,坚冰经受不住双重夹击,破冰船落下来,这一次起作用的是船头螺旋桨……

细心读者肯定已经抓住了这个“船头螺旋桨”,并想要打断幻想得起劲的作者:哪儿见过船的螺旋桨不装在船尾,而装在船头呢?是,在任何一条正常的船上,你们都看不到此情况,但在破冰船上却什么都可以看到,除船尾螺旋桨外,甚至还有船头螺旋桨。

“地下工作”,就像大家所知那样,永远是冒险的事,所以破冰船船头的螺旋桨工作的冒险性丝毫也不比通常地下工作逊色:无论这螺旋桨装得怎样隐蔽,冰块还是常常会找到它,并且打碎它坚固钢制叶片。不错,在破冰船上总有潜水员,这不,他已经站在甲板上,穿上了那身潜水服,他穿这身服饰很像威尔逊笔下的外星人。过上一小时他就会完成自己的工作——给螺旋桨换下损坏的叶片,安上备用叶片。但又怎么能担保再过一小时,叶片不再损坏?所以现在有人想建造不带船头螺旋桨的破冰船。更重要的是,在破冰船上总还留着俄罗斯娘们儿在她们所有骂人话都用完了时所常用的方法:她们把屁股对着敌人转过身去,掀起自己裙子。破冰船也是这样:当它遇到困难局面时,就把船尾掉向冰层,不用船头的,而用船尾的螺旋桨来冲刷冰层。

照道理,俄国人为了不被历史抛到他肩上的空前沉重负荷所压倒,就需要特别坚固的肋骨和特别厚实的皮肤。而破冰船为不被从四面八方挤压它的冰原所摧毁,就必须要特别坚固的肋骨——即“肋材”特别厚实的钢铁皮肤——即双层船舷和双层船底。但仅仅有消极坚固性还不够:还需要特别狡黠的机灵,就像俄罗斯的“伶俐”一样。破冰船像俄罗斯童话中傻瓜伊凡一样,只是装得很笨拙。但如果你把他从水里托出来,如果你们在船坞上看一看,那你们就会看到它钢铁身躯的线条要比许多其它船更加圆美,更加温柔,而破冰船的横截面就像一个鸡蛋,所以就像手捏不坏鸡蛋一样,破冰船也不可能被压坏。有些打击可把任何一条别的比较娇惯打扮得较漂亮比较欧洲化的船送往海底,而破冰船却可经受得起这打击而完整,稍微受点损伤地挺过去。

破冰船还很少,在俄国海洋上它们一共只二十条。所有破冰船的爷爷是“叶尔马克号”【16世纪为俄国扩张版图之哥萨克首领叶尔马克——译者注】,这是迄今建造的破冰船中最大一艘。叶尔马克爷爷至今还健在,并且还在工作:英国人把它建造得非常牢固和可靠,这还是在英镑非常坚挺可靠的年代。叶尔马克是在纽卡斯尔地方的阿姆斯特朗工厂里建造的,而这第一艘破冰船设计图则是由后来在俄日战争中牺牲的马卡罗夫海军大将制定。

在叶尔马克后,俄国很长时间没建造新破冰船。只是到了世界大战前不久,叶尔马克才有后代——“沙皇米哈伊尔.费多洛维奇号”【1596—1645,罗曼诺夫王朝第一代沙皇——译者注】。革命后这个沙皇当然也被推翻了,现在它叫什么,我记不起来,但我还清楚记得,这是艘很好的破冰船;它的设计图纸曾经我手。这个沙皇(就像我们许多其他沙皇一样)的制造厂家是德国人;这艘破冰船是在斯德丁市“火山”船厂建造。

后来,战争期间,一下出来一群,整整一群破冰船:

“圣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号”【1220—1263,诺夫哥罗德公国及弗拉基米尔公国大公,死后被俄国教会尊为圣人。——译者注】(革命后变成“列宁号”)、“克拉辛号”【1870—1926,俄罗斯革命家,十月革命后曾任俄共中央委员职务——译者注】(革命前叫“斯维亚托戈尔号”【俄罗斯壮士歌中英雄——译者注】)、两艘孪生舰——“米宁”【?—1616,俄罗斯民族英雄——译者注】和“波扎尔斯基号”【1578—1642,同上,率领俄军反击波兰武装干涉者——译者注】(我记不清它们新名字了)、“伊利亚.穆罗梅茨号”【俄罗斯壮士歌英雄——译者注】和另外五艘小破冰船。所有这些破冰船都是在英国,在纽卡斯尔附近工厂里建造;这些破冰船中每一艘上都有我工作的痕迹,特别是在“圣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号”上(他现在可是叫“列宁号”):我为这艘破冰船制定了最初设计图,接下去每艘船的每一张图纸都要经过我检查,并且有我的批准签字:“俄国破冰船建造组组长叶.扎米亚京”。

“列宁号”(丝毫不用怀疑,这艘船将带着这名字)是由阿姆斯特朗先生的工厂(当年就是这工厂建造了“叶尔马克号”)建造的。我常常在夜间乘着我的雷诺牌小汽车从厂里回家;城市一片漆黑,所有灯火都熄灭;这意味德国人的齐柏林飞艇已经飞到附近不远地方;并且很快就要把炸弹轰隆隆投下来。我常常夜晚坐在家里,听着这些炸弹时远时近的爆炸声,检查“列宁号”图纸,写自己那本关于英国的长篇小说“岛民”。据人们说,这部长篇小说和这艘破冰船都相当成功。破冰船上的人员,是些比文学批评家更加严厉和更加有专门知识的批评家,他们认为,“列宁号”几乎是所有俄国破冰船中最好一艘。能够和它相媲美的只有著名的“克拉辛号”(顺便说一句,我和这艘船的建造关系要比我和其他船的建造关系少得多。)

不过,不管怎么样——这该怎么说呢?原来,所有“俄国的”破冰船都是从国外进口到俄国的啰?是。如果你仔细地审视许多现在看来俄国东西的话,这些东西都是进口的。甚至马克.思主义也是,众所周知,它是在德国领土上产生。甚至……还有茶炊,现在人们已经确认,茶炊还在耶稣基督诞生约两千年前就在中国人那里广泛使用。但事实是不值钱的;茶炊毕竟还将永远是俄国的。

尽管这些破冰船在国外建造,尽管现在它们还只有十二艘,但是它们在做的事情,它们在僵死、空旷、冷漠的冰上开辟着从欧洲到俄国的道路。现在,当人们穿着薄大衣在街上散步时,在那里,在茫茫雪原上,破冰船的驾乘人员们却在无休无止地工作,在那里现在正在进行着攻击。每一艘破冰船都在做和使“克拉辛号”名扬天下那种同样艰难的事。“克拉辛”只是比其他破冰船更加走运:由于“诺贝尔号”的失败,千百万双眼都盯着“克拉辛号”,“克拉辛号”名字传遍全世界。别的破冰船却是战争期间的无名士兵。

但是难道无名士兵的视野要比有名士兵渺小吗?照我看,甚至要更伟大些,无名士兵并不因事业而获得响亮声誉。

1932

一片毛味十足的散文:

关于我妻子们  关于破冰船  关于俄罗斯

作者:(俄)扎米亚京    余一中 译

人们常常并非无缘无故地指责俄国人道德轻浮:这不,比如说,我就是有两个妻子的人,且更糟糕的是,我并不扭扭捏捏,而是公开地,大声地声明这点。作为自我辩护,我只能独论:我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惟一如此者。俄文学史上这情况有过。安东尼.契科夫在他一些信件中承认,他也有两个妻子:合法妻子——医学和不合法妻子——文学。

我的两个妻子科技和文学。今天我就想背叛文学和我那个老妻子——科技:我想写……关于破冰船的事。破冰船,这是俄国特有东西,就像茶炊一样。没一个欧洲国家为自己造过这样的破冰船。也没有一国家需要这些破冰船:到处都是可以自由航行的海洋,只于俄国,海洋才被无情严冬用坚冰封住,为不在严冬时被同世界割裂开来,就不得不打碎这些镣铐。

俄罗斯是在沿着条荒诞艰难道路前进,这道路不像其他国家——俄罗斯道路不平坦,痉挛式,俄罗斯常常爬到高处又立即跌落下来,在它周围发出阵轰响毁坏声,它边毁坏,边前进。

同样,破冰船行进也不像体面的欧洲船只行进。我甚至拿不准破冰船是否能叫作船。众所周知,船乃海中物,它只能水中行,而破冰船为两栖物,它有一半历程在旱路上完成。旱路?是旱路上,因为冰原当然是旱路。

从未见过破冰船工作者,通常想象破冰船是用船头切开冰面,所以船头应当尖利,像雅利安人鼻子。不,这不对,破冰船的船头是俄国式,笨重,宽大,就像唐波夫或沃罗涅日地方农夫鼻子那样。破冰船先用着笨重的船头爬上冰面,压毁冰面,轰隆作响地落下,然后再爬上来,然后再落下去。冰块撞击着船舷,吱吱嘎嘎地摩擦,发出炮轰般破裂声,碎了开来。穿过冰面就像穿过敌人战壕,需要不断搏斗。这是场战争,搏斗—战斗,所幸,不是人和人,而是人同自然力。

……突然,像炮声般的冰块破裂声停下来,战斗也平息,一切皆停止。你们就会跑到甲板哈桑区,遽然来到的寂静比轰响更使人震惊。周围一片被搅翻了的蓝色冰块,冰碎片和巨大冰块。而眼睛因为前面那片还没被人触动过的洁白冰原而感到疼痛。

舰长在舰桥上用最地道有劲的俄国话咒骂:原来,由于拼杀得一时性起,我们往冰原里突进得太远,破冰船进入冰原已过深。冰那样厚实,甚至能经得起破冰船的惊人重量,冰只是在破冰船下吱吱嘎嘎地响着,但是并没投降,并没碎裂。应当退却了,应当不用正面攻击,而应绕过坚固冰垒从侧面进攻。但退却也不很轻松:我们陷在冰里了,我们穿上那六千马力的机器开起了倒车。想把破冰船从冰上拖水里去,但做不到。机器显得无能为力,机器用不上了,它停了下来,螺旋桨也不再旋转。但在机舱里却有生命活动,在那里准备着……

五分钟,七分钟,十分钟——突然你们会看到,破冰船这铁灰色的两栖物开始在冰面上慢慢地活动,它先沉重歪向一侧,然后又歪向另一侧,然后一次又一次地……如果不知道破冰船奥妙的话,这就像奇迹。但奥秘就在于破冰船的船舷是双层,在船舷的外层和内层之间有一没有任何东西填充的空间“舷罐”,于是,现在功率巨大的离心泵——这是其他船上从来没有的——在几分钟内就把数以千吨的水从船舷一侧调到另一侧,以便使这陷住的两栖物晃动起来。

但现在船尾的水又沸腾起来,这是船的螺旋桨又开始工作了,船长又在舰桥上忙开来:我们陷得太牢了,摇晃船体也于事无补。为从冰面上爬下来,继续前进,需要采用别的手段。比如说……使用铁锚。

请问,用铁锚,为了开动?大家都知道,船上的铁锚是用来让船牢牢停在一个地方的!是的是的!但是在这荒诞的船上,在破冰船上,有的却是特别的冰用铁锚,而它们是用来让船开动的。

这些冰用铁锚现在从破冰船的后面放到冰上,人们用这些铁锚勾住了巨大冰块,而现在雪地上黑压压的蚂蚁人群已经往后跑,朝着船跑了。机舱里那庞大的水泵有轰轰地响了起来:现在,这些水泵在把全部的水都赶到船尾去,赶到船尾的蓄水槽里去,于是破冰船的船尾慢慢地变沉重了,往下陷着。而船头却朝上抬起来。准备好了,“后满舵!”船长命令道。螺旋桨飞快旋转,同时用冰锚的卷扬机开始轰隆隆地响起来:这些卷扬机和螺旋桨一起竭尽全力把卡在冰上的破冰船往后朝水里拉。

最后,船长摘下了制帽子,喘息着,擦着额头上的海水:破冰船从被俘虏状态中挣脱出来了,它自由了。它倒退着往回走。被打碎的冰块重新又在船舷旁悉悉索索、吱吱嘎嘎地响起来。这撤退只是为了要找到敌人的薄弱点, 并重新战斗……

但是有时也会发生这样的情况,闪闪发光、冷漠无情的冰原将破冰船牢牢得围困起来,任哪儿也找不到一处薄弱地方,这不到任何可以攻击的地方。那时,破冰船就开始像人们所说的那样用“地下方式”开始工作了:人们开动了深深、不被人眼察觉藏在破冰船头部的螺旋桨:强烈而灵巧地调动水流专注地冲刷搅动,从下面打磨着冰层。于是到发起下一轮进攻前,坚冰经受不住双重夹击,破冰船落下来,这一次起作用的是船头螺旋桨……

细心读者肯定已经抓住了这个“船头螺旋桨”,并想要打断幻想得起劲的作者:哪儿见过船的螺旋桨不装在船尾,而装在船头呢?是,在任何一条正常的船上,你们都看不到此情况,但在破冰船上却什么都可以看到,除船尾螺旋桨外,甚至还有船头螺旋桨。

“地下工作”,就像大家所知那样,永远是冒险的事,所以破冰船船头的螺旋桨工作的冒险性丝毫也不比通常地下工作逊色:无论这螺旋桨装得怎样隐蔽,冰块还是常常会找到它,并且打碎它坚固钢制叶片。不错,在破冰船上总有潜水员,这不,他已经站在甲板上,穿上了那身潜水服,他穿这身服饰很像威尔逊笔下的外星人。过上一小时他就会完成自己的工作——给螺旋桨换下损坏的叶片,安上备用叶片。但又怎么能担保再过一小时,叶片不再损坏?所以现在有人想建造不带船头螺旋桨的破冰船。更重要的是,在破冰船上总还留着俄罗斯娘们儿在她们所有骂人话都用完了时所常用的方法:她们把屁股对着敌人转过身去,掀起自己裙子。破冰船也是这样:当它遇到困难局面时,就把船尾掉向冰层,不用船头的,而用船尾的螺旋桨来冲刷冰层。

照道理,俄国人为了不被历史抛到他肩上的空前沉重负荷所压倒,就需要特别坚固的肋骨和特别厚实的皮肤。而破冰船为不被从四面八方挤压它的冰原所摧毁,就必须要特别坚固的肋骨——即“肋材”特别厚实的钢铁皮肤——即双层船舷和双层船底。但仅仅有消极坚固性还不够:还需要特别狡黠的机灵,就像俄罗斯的“伶俐”一样。破冰船像俄罗斯童话中傻瓜伊凡一样,只是装得很笨拙。但如果你把他从水里托出来,如果你们在船坞上看一看,那你们就会看到它钢铁身躯的线条要比许多其它船更加圆美,更加温柔,而破冰船的横截面就像一个鸡蛋,所以就像手捏不坏鸡蛋一样,破冰船也不可能被压坏。有些打击可把任何一条别的比较娇惯打扮得较漂亮比较欧洲化的船送往海底,而破冰船却可经受得起这打击而完整,稍微受点损伤地挺过去。

破冰船还很少,在俄国海洋上它们一共只二十条。所有破冰船的爷爷是“叶尔马克号”【16世纪为俄国扩张版图之哥萨克首领叶尔马克——译者注】,这是迄今建造的破冰船中最大一艘。叶尔马克爷爷至今还健在,并且还在工作:英国人把它建造得非常牢固和可靠,这还是在英镑非常坚挺可靠的年代。叶尔马克是在纽卡斯尔地方的阿姆斯特朗工厂里建造的,而这第一艘破冰船设计图则是由后来在俄日战争中牺牲的马卡罗夫海军大将制定。

在叶尔马克后,俄国很长时间没建造新破冰船。只是到了世界大战前不久,叶尔马克才有后代——“沙皇米哈伊尔.费多洛维奇号”【1596—1645,罗曼诺夫王朝第一代沙皇——译者注】。革命后这个沙皇当然也被推翻了,现在它叫什么,我记不起来,但我还清楚记得,这是艘很好的破冰船;它的设计图纸曾经我手。这个沙皇(就像我们许多其他沙皇一样)的制造厂家是德国人;这艘破冰船是在斯德丁市“火山”船厂建造。

后来,战争期间,一下出来一群,整整一群破冰船:

“圣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号”【1220—1263,诺夫哥罗德公国及弗拉基米尔公国大公,死后被俄国教会尊为圣人。——译者注】(革命后变成“列宁号”)、“克拉辛号”【1870—1926,俄罗斯革命家,十月革命后曾任俄共中央委员职务——译者注】(革命前叫“斯维亚托戈尔号”【俄罗斯壮士歌中英雄——译者注】)、两艘孪生舰——“米宁”【?—1616,俄罗斯民族英雄——译者注】和“波扎尔斯基号”【1578—1642,同上,率领俄军反击波兰武装干涉者——译者注】(我记不清它们新名字了)、“伊利亚.穆罗梅茨号”【俄罗斯壮士歌英雄——译者注】和另外五艘小破冰船。所有这些破冰船都是在英国,在纽卡斯尔附近工厂里建造;这些破冰船中每一艘上都有我工作的痕迹,特别是在“圣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号”上(他现在可是叫“列宁号”):我为这艘破冰船制定了最初设计图,接下去每艘船的每一张图纸都要经过我检查,并且有我的批准签字:“俄国破冰船建造组组长叶.扎米亚京”。

“列宁号”(丝毫不用怀疑,这艘船将带着这名字)是由阿姆斯特朗先生的工厂(当年就是这工厂建造了“叶尔马克号”)建造的。我常常在夜间乘着我的雷诺牌小汽车从厂里回家;城市一片漆黑,所有灯火都熄灭;这意味德国人的齐柏林飞艇已经飞到附近不远地方;并且很快就要把炸弹轰隆隆投下来。我常常夜晚坐在家里,听着这些炸弹时远时近的爆炸声,检查“列宁号”图纸,写自己那本关于英国的长篇小说“岛民”。据人们说,这部长篇小说和这艘破冰船都相当成功。破冰船上的人员,是些比文学批评家更加严厉和更加有专门知识的批评家,他们认为,“列宁号”几乎是所有俄国破冰船中最好一艘。能够和它相媲美的只有著名的“克拉辛号”(顺便说一句,我和这艘船的建造关系要比我和其他船的建造关系少得多。)

不过,不管怎么样——这该怎么说呢?原来,所有“俄国的”破冰船都是从国外进口到俄国的啰?是。如果你仔细地审视许多现在看来俄国东西的话,这些东西都是进口的。甚至马克.思主义也是,众所周知,它是在德国领土上产生。甚至……还有茶炊,现在人们已经确认,茶炊还在耶稣基督诞生约两千年前就在中国人那里广泛使用。但事实是不值钱的;茶炊毕竟还将永远是俄国的。

尽管这些破冰船在国外建造,尽管现在它们还只有十二艘,但是它们在做的事情,它们在僵死、空旷、冷漠的冰上开辟着从欧洲到俄国的道路。现在,当人们穿着薄大衣在街上散步时,在那里,在茫茫雪原上,破冰船的驾乘人员们却在无休无止地工作,在那里现在正在进行着攻击。每一艘破冰船都在做和使“克拉辛号”名扬天下那种同样艰难的事。“克拉辛”只是比其他破冰船更加走运:由于“诺贝尔号”的失败,千百万双眼都盯着“克拉辛号”,“克拉辛号”名字传遍全世界。别的破冰船却是战争期间的无名士兵。

但是难道无名士兵的视野要比有名士兵渺小吗?照我看,甚至要更伟大些,无名士兵并不因事业而获得响亮声誉。

1932
顶好文 木有插楼吧 谁科普下破冰船的工作方式
kennobi 发表于 2012-3-4 03:29
顶好文 木有插楼吧 谁科普下破冰船的工作方式
请看楼上~~~~~~~~
乘车越过涅瓦河去瓦西里岛就能看见黑乎乎的克拉辛号破冰船
但是当地居住的华人或者留学生很少知道这条船的来历,背后的故事(要知道这些毛子的故事干嘛)

慕名而来,例行吹捧
这船比苏联还长命
老毛子的破冰船确实不错
che大,这篇文章是不是在现代舰船发表过?
扎米亚京啊!是《我们》的作者吧。楼主的帖子必须
钢铁蔚蓝 发表于 2012-3-4 11:01
扎米亚京啊!是《我们》的作者吧。楼主的帖子必须
嗯,当年是看《科幻世界》知道的,作者写这篇文章时已经跑路了。
学习历史了。。。
很长的文章,看了之后,学到了课本上没有学到的知识,谢谢楼主
能够改回原样就好了
长知识了

顶楼主
好的,学习了,这条破冰船真是长命啊。
维基百科的中文译文:

第一艘名为“克拉辛(Krasin/Красин)”号的破冰船是为沙皇俄国海军建造的,当时名为Svyatogor号。她在救援行动中有一段不平凡的、漫长的经历,同时也作为航路发现者和北海航道的探索者。她已经被完全恢复到可以航行的状态,现在作为博物馆停泊在圣彼得堡。

这艘破冰船是在Yevgeny Zamyatin的监督下,由泰恩河畔纽卡斯尔的阿姆斯特朗威特沃兹公司(Armstrong Whitworth)建造的。这艘船作为Svyatogor号于1916年8月3日下水,1017年2月完工。一直到上世纪50年代初,她一直是世界上功率最大的破冰船。在多国出兵干涉布尔什维克政权期间(1918-1919年),她被英国皇家海军掠走。皇家海军将其用于白海,后来有用其在斯卡帕湾扫雷。Svyatogor号根据克拉辛贸易协议于1921年还给苏联。为了纪念刚刚去世的政治家、外交家利奥尼德·波里索维奇·克拉辛(Leonid Borisovich Krasin),苏联政府在1927年将其重新命名为克拉辛号。

克拉辛号最著名的一次行动也许是救援在1928年极地远征中失事坠毁的意大利气球飞行家阿姆伯托·诺贝尔将军(General Umberto Nobile),当时他已经接近北极点了,时间是1928年7月12日。同年不久(1928年7月26日),克拉辛号又救援了载有1835名乘客的德国客轮芒杰号(Monte Cervantes,当时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始人邓演达作为游客也在船上)。芒杰号当时与海上浮冰相撞,导致船壳严重损坏。10月5日,克拉辛号在完成对“意大利”和“芒杰”号救援行动后,顺利返回列宁格勒,为新生的苏联带来巨大的国际声誉,“克拉辛”号破冰船获得苏联最高奖——红色劳动旗帜勋章。1933年克拉辛号成为历史上第一艘到达不可接近的Novaya Zemlya北岸的船只,1938年克拉辛号救援了从前一年夏天就被困的列宁号破冰船和她的船队。

在二战期间,克拉辛号参加了很多苏联的船队。1941年美国政府与苏联政府谈判购买或租用1或多艘现代破冰船,交给美国海岸警卫队用于格林兰岛东岸。苏联提供了克拉辛号,她穿过太平洋,经过巴拿马运河,最后到达华盛顿州布来莫顿。经过检查,发现它需要耗费500000美元进行修理。资金通过罗斯福总统的“总统紧急基金”中下拨,但是1941年11月25日谈判中断。虽然克拉辛号没有在海岸警卫队服役,海岸警卫队还是从中学到了关于破冰船的有用信息,并将其运用到风级(Wind class)破冰船的设计中。克拉辛号继续航行到达英国,在那里装备了对海和防空火炮(4门76毫米炮,7门20毫米炮,10挺大口径机枪),并且前往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参加了PQ-15船队。她将护航船队通过北海和巴伦支海,绕过柯拉半岛到达摩尔曼斯克,1942年在科拉海莫纳群岛附近克拉辛号和列宁号被德国海军飞机发现。装甲舰舍尔海军上将号出动搜索之,但是幸运的坏天气、大雾和冰冻使破冰船免于被摧毁。

在1953年8月到1960年6月之间,根据东德战争赔偿计划,克拉辛号在德国威斯玛VEB Mathias-Thesen-Werft进行了广泛的重建。直到1971年克拉辛号一直服务于极地北海航线。之后,这艘船被用作极地科学船。到了1998年她被摩尔曼斯克的科学历史国际基金会(International Fund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买下,在圣彼得堡注册,并靠泊在那里成为一个水上博物馆。在战后这艘具有历史意义的破冰船积极参与到对北冰洋的考察探险中,带领苏联船队穿越极地。克拉辛号被保护起来,而不是拆除以便制造新船。这艘船现在成为了唯一一个纪念极地航线的破冰船水上博物馆,她被保养达到可以航行的状态,并且有计划让其前往多个欧洲港口。以其为主题的纪念邮票和纪念币都曾经发行过,以纪念其伟大功绩。
学习学习
功勋船啊!
这个破冰船确实是个功勋啊,比苏联的时间都长!
破冰船的服役年限都很长
中国的海冰721也有40年服役期了




正在和阿芙乐尔号一起接受坞修。
好有沧桑感的文章。想想小时候貌似看过一本苏联科普小说,叫做一切都想知道,不知道有人记得吗
好文章,刘明、记号
毛熊还有一艘双体潜艇救援舰“公社”号,如果还在服役,那就超过100年了
好文章,长知识了啦!
质量真好,能用那么多年
苏联还没有的时候这船就在了,苏联解体了这船还在。。。
75年,能用这么久也是醉了,历史的见证者!
见证了苏联的兴衰啊
一看到破冰船我就想到核动力。。。
好文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