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宋氏三姐妹》,有人能说说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前因后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3:30:54
如题,比如24年合作前双方在中国的处境,势力范围和政治动作,合作给双方带来的共赢局面是什么?分裂的导火线是什么(老套的权利斗争?)?如题,比如24年合作前双方在中国的处境,势力范围和政治动作,合作给双方带来的共赢局面是什么?分裂的导火线是什么(老套的权利斗争?)?
1922年6月,孙大总统被陈炯明的大炮从广州轰了下台,二次护法宣告失败。广州没法呆了,孙大总统只好跑到上海做寓公,天天宅在家里写《建国方略》,YY未来得天下之后对中国如何建设。同期,TG搞工运却正在兴头上。从年初香港海员大BG到长辛店铁路工人BG、长沙泥木工人BG,再到安源路况大BG,TG领导的工运连连获胜。不料1923年组织的京汉铁路大BG被吴佩孚暴力镇压,工运从此走向低潮。所以到了1923年春天,老孙和TG都正在事业的低谷,面对看似无比强大的军阀势力,未来怎么办,国共心里都没有底。

后来第三国际派来了联络员,开始撺掇TG和老孙联合。因此TG的负责人李大钊就跑到上海去和老孙接触,双方都深感到光凭自己党里这些个秀才,不抓枪杆子,光打嘴炮,推翻军阀统治断然无望,于是决定进行靠拢。对双方来说,这个合作是双赢的,因为老孙可以通过TG获得苏俄这个大股东的入股,使国民党一下成了暴发户。而TG也可以通过老孙的威望,通过国民革命的大旗迅速发展自己的实力。1923年TG开三大时还只有一千多党员,到了1927年开五大时,已经暴涨到近六万党员了,这个跟国共合作是分不开的。

1924年国民党一大之后,国共正式开始第一次合作。随后通过平息广州商团叛乱、平息杨刘之乱,黄埔军经受了考验和洗礼,国民党也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武装力量。1925年老孙去世后,国民党内一直对跟TG合作不满的右派们开始公开蹦跶起来,出现了所谓“西山会议派”。但是,尽管如此,在老孙去世后初期,国民党内总体上还是“左”派占主流。这是因为,蒋中正仍需要以孙为自己的旗帜,不可能公开推翻孙的三大政策。同时,蒋虽有野心,并担任黄埔校长,但其实力当时在国民党内尚难称独大。1925年8月廖仲恺遇刺,蒋趁机对粤军司令许崇智下手,迫其离开广州,从而搬掉了一个最大绊脚石,为其在国民党内实现军事独裁统治奠定了基础。1926年3月,蒋又发动中山舰事件,趁机将TG势力从黄埔军第一军中排挤出去,并迫使苏俄撤换不听命于蒋的顾问,从而为蒋建立军事独裁统治又推进了一大步。

但此时蒋尚不敢公开与TG决裂,原因就在于北洋军阀势力尚未推翻,广东政府仍需苏俄在经济、军事上的支援。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短短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摧枯拉朽,推翻北洋军阀已成定局。但是,TG在北伐战争中和国民革命中表现出的战斗力和组织能力令蒋十分惊恐,若任由TG发展,虽然TG未必会与国民党翻脸,但蒋想建立军事独裁统治则是断然无望的。同时TG在国民革命中确实也有很多过火行为,导致北伐军军心不稳,英美日列强更是叫嚣要武力干涉中国革命。于是蒋决心寻找新的靠山,踢开苏俄,与TG决裂。这时他找到了江浙财团的财力支持,同时获得了英美的“谅解”,于是决心对TG下手。1927年4月,蒋遂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血洗了江浙一带的TG,建立了南京政府。

南京政府建立后,已迁往武汉的国民政府曾痛斥蒋“叛变革命”,此时仍以“左”派自居的汪兆铭君从海外回国,任武汉政府主席。汪兆铭君刚刚回国时,尚不了解国内形势,认为蒋与TG决裂,正是与其争夺国民党领导权、树立自身最高权威的大好机会。于是立即部署东征讨蒋,同时声明与TG兄弟加同志的关系牢不可破。汪的态度让TG领导层一度为之迷惑,以为蒋虽叛变,但国民党还可以继续联合。加之第三国际施压,致使TG未能对汪可能的翻脸做出充分准备。不久,汪就发现,在国民党内,与TG决裂已成大势,成为主流声音。继四一二之后,广州的李济深发动了四一五政变,湖南的许克祥发动马日事变,西北的冯玉祥亦开始进行“分共”,加之北方的奉张当局也开始大举清洗TG,武汉政府内部反共声音也日益高涨。此时汪惊恐地发现,自己这个坚持拉着TG的武汉政府已成一片反共大海中的“孤岛”。自己若再坚持联共,权力必有不保之虞。但汪最初还不想像蒋、李、许那样暴力“分共”,而是想与TG和平分手。但六七月间,TG为反对武汉政府内部的反共浪潮,连续组织了多次群众散步表威活动,期间有直接攻击汪的过激行为,终于激怒了汪,使其在七月十五日做出了暴力“分共”的决定,武汉政府也开始血洗TG,“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口号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喊起的。已被逼上绝路的TG遂在八月一日发动了南昌起义,国共正式宣告彻底决裂。

纵观国共第一次合作,是在双方都意识到无法单独战胜北洋军阀势力的前提下,经第三国际牵线而促成的一次政治联合。但两者能够联合的基础,是共同的敌人——北洋军阀的存在。这就是为什么老孙死后,国民党内反共的势力尚不能立即占优的主要原因。蒋中正经过刺廖案、中山舰案,一步步消灭了阻碍其独裁的势力之后,与TG决裂已成时间问题,只是仍需利用TG、利用苏俄打倒北洋军阀,才暂时没有立即行动。到1927年春,北伐已成摧枯拉朽之势,国民党胜券在握,蒋唯恐TG的发展会打破他未来建立独裁统治的梦想,更怕外国干涉会导致他统一中国的努力付诸东流,于是在找到了新的靠山之后,终于对TG挥起了屠刀。而蒋在国民党内的竞争者们,深恐被蒋占了先机,也先后开始反共。所以说,第一次国共合作即使不在1927年破裂,也必然要在推翻了北洋军阀之后破裂。两党只是暂时的政治联盟,一旦共同的敌人消失了,决裂就在所难免。第一次合作是这样,第二次合作还是这样。这一次血的教训,留给TG最大的一个教训,就是——永远不要相信国民党,永远不要相信蒋!
其实就为了钱。
之后呢,就是为了权。
水之秋 发表于 2012-3-3 23:06
1922年6月,孙大总统被陈炯明的大炮从广州轰了下台,二次护法宣告失败。广州没法呆了,孙大总统只好跑到上海 ...
感觉就是小弟找靠山引发的一系列血案。。。。。。
不过这虽然可以解释蒋为什么要屠杀TG,但是像你介绍的那样,国民党中除了蒋外还有很多别的派系也在反TG,独裁的位子只有一个,他们不可能也是为了独裁而反TG吧?(如果这样他们应该是先利用TG反蒋才对)。
那么TG在双方合作的时候到底做了什么让国民党众多派系的人深恶痛绝?
争夺领导权?还是趁机挖墙脚?还是别的什么?
xuwenyc 发表于 2012-3-3 23:33
感觉就是小弟找靠山引发的一系列血案。。。。。。
不过这虽然可以解释蒋为什么要屠杀TG,但是像你介绍的 ...
主要是因为TG当时大搞工人农民运动,建立工人纠察队农民自卫军之类,自然成为了国民党各派系的众矢之的。
xuwenyc 发表于 2012-3-3 23:33
感觉就是小弟找靠山引发的一系列血案。。。。。。
不过这虽然可以解释蒋为什么要屠杀TG,但是像你介绍的 ...
首先,在老孙决定与TG合作之初,国民党内反对的声音就非常大,甚至可以说反对的声音远大过支持的声音。只是由于老孙在国民党内无与伦比的威望和地位,甚至是靠着开除反对者党籍的强力手段,才将这种反对声音压了下去。蒋与汪在当时都以“左”派自居,目的是争夺孙的继承人地位,而非从内心深处支持联共的主张。老孙死后,国民党内真正意义上的有威信的联共派大佬实际上只剩下了廖仲恺,但是廖也很快被刺,这就意味着国民党内联共派的势力其实已经一蹶不振了,下面与TG决裂是迟早的事,只是北洋军阀尚未打倒,尚不能公开翻脸。北伐开始后,TG在各地大力开展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为北伐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其间也确实有很多过火行为,例如在农村镇压地主豪绅,抄家分财,而北伐军军官中恰恰有很多是出身于地主豪绅家庭,这就引起了北伐军内部很多人的强烈不满。同时,TG在农村中广泛组织农会,建立农民武装,在城市中广泛组织工会,建立工人武装,在很大程度上掌握了基层政权,使国民党无法真正接受北洋军阀溃退后留下来的权力真空,这也令国民党方面极为恼怒。尤其像上海这样的工人集中的城市,是通过TG领导的工人武装起义而获得解放的,跟国民革命军没有什么关系,虽说蒋的军队得以顺利进入上海,但由于上海十万武装工人的存在,上海在当时实际上就形成了两个并立的政权,即国民党政权和TG领导的工人政权,这种情况就类似十月革命前夕的彼得格勒。从十月革命的经验出发,蒋不能不考虑TG抢先动手,发动中国版的十月革命的危险性。所以,如此种种,使得国民党方面对TG的问题终下了决心。

另外还要考虑到一个因素,就是外国因素。以广州国民政府而言,从其建立开始,一直就面临着巨大的外部压力。因广东是列强势力集中的地方,广州政府经常需要与列强接触。孙在世时,广州政府尚能抵住压力,同列强争夺权益,但孙一死,广州政府即开始逐步软弱起来。如果不是TG及其领导下的工人武装的坚决斗争,像北伐中收复九江、汉口英租界这样的成绩凭国民党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是,北伐过程中,英美日等列强也逐步加强了干涉,1926年-1927年间,相继发生了万县惨案、南京惨案等事件,在国民党方面看来,这无疑是列强出兵干涉北伐的强烈预兆。国民党内研判,列强干涉主要是因为TG“挑衅”所致,因此对TG更加不满。加之英美日等列强从中诱导,遂使国民党内的分共意见成为主流。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国民党从根本上说就不是一个有着彻底的反帝精神的党,它对帝国主义列强始终抱有种种幻想和畏惧。当年孙组建同盟会时,就没有提出过鲜明的反帝口号,直到二次护法失败之后,同TG开始合作,孙才基本改变对列强态度,提出了鲜明的反帝主张。但是,这一态度的转变却受到惯于对列强软弱的国民党内的强烈反对,认为孙和TG一样变成了所谓“过激派”。孙在时尚能压制这种声音,孙一死,国民党就又渐渐故态复萌了。所以当国民党内各派势力看到蒋在上海血洗TG深得列强赞赏和支持的时候,立即意识到如果自己不马上反共,则有可能遭到列强孤立甚至干涉,因此争先恐后开始血洗TG,以求得列强支持。这种潮流又影响了一心要在国民党内获得最高领导权的所谓的“左派”——汪精卫,加之TG在危急关头决策失误,终于导致汪也与TG彻底翻脸。

所以归根结底地看,历史教科书上的惯于“国共两党决裂的根本原因是两党的阶级属性不同”的结论虽然略为粗糙,但却是基本合理的。国民党本身就是一个松散的、鱼龙混杂的、立足于小资产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一贯软弱的政治集团,而TG则是一个紧密的、纪律严明的、立足于工人和农民阶级的、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一贯不妥协的党,这两者根本不是一路人。之所以能走到一起,主要还是孙个人的威望所致。而国民党之所以能在短期内脱胎换骨、取得国民革命的巨大胜利、直到推翻北洋政府、形式上统一中国,主要的说也是拜TG和苏俄所赐。但是一旦真的和TG决裂之后,国民党就迅速又恢复到过去那种颓废不振的局面去了。所以说,从国共分家的那一天开始,国民党走向堕落的命运也就已经被决定了。
水之秋 发表于 2012-3-4 09:54
首先,在老孙决定与TG合作之初,国民党内反对的声音就非常大,甚至可以说反对的声音远大过支持的声音。只 ...
首先谢谢你码了这么多字。你讲了不少,但是你的主观倾向性也很明显,所以作为参考的一方有意义,但是缺少站在国民党立场评论此事的观点。当然并不是说国民党立场的观点合理,而是说如果能够将双方的评论放在一起对比参照的话我觉得更有利于后人客观地分析。
我举个例子吧,比如请问当初中国的工人生存状况是否真的恶劣到了不得不反抗的地步?在那个20世纪初工业基础一穷二白的中国TG这样不断地搞工人运动,组织工人BG革命是否合理?即使是在工人权益大为改观的现在还是不断地爆出血汗工厂,而改革开放来中国为了积累国力发展劳动密集产业时工人的状况更是恶劣,这个时候也没见TG大搞工人BG运动。所以那个年代的BG革命是否就真的是正义不可置疑的?
蒋家天下陈家党
  当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其实是孙中山向苏联靠拢,希望在苏联的帮助下(其实就是援助),取得政权,并且提出联俄,联共的口号,

  而GCD还处于非常弱小的地位,在经济 军事 政治上的影响力对整个中国来说很微弱,苏联是希望在中国GCD的参与下,对国民党的帮助的同时,逐步改造国民党,于是应该说是三赢的一个希望下,三家的一个联合。
  
   而实际上在中山舰之前两党两派也是有冲突的,国民党本身其实就是一个地主,资产阶级和外国买办的一个集合体,中国GCD依靠国民党发展人民运动,和国民党在根本上是相互冲突的。
   最直接的表现是减租减税运动,遭到了大量的地主和资产阶级的反对,而国民党在这个方面消极应对,而大力发展群众运动的过程当中因为GCD自己的原因,一方面是操之过急的政策,手段过于激烈,另外一方面错误的吸收了一些投机份子,经常导致两边的对立甚至是对抗。
   所以国民党方面认为GCD是依靠他们壮大发展,反过来想反客为主。GCD不太看的起国民党大部分人的工作态度,生活作风和GM的态度。而孙中山因为身体原因也无法去调和两党之间的矛盾。另外关键的就是廖仲恺被杀,导致国民党左派当中再无人能制衡右派。

   另外就是中山舰发生以后GCD的应对过于软弱,因为当时的国民党还需要北伐,需要苏联的援助,也需要得到GCD的支持发动群众对北伐予以帮助,所以当时如果强硬反击的话,以后国民党的政策会比较慎重。

  所以说2党之间的矛盾和斗争都是日积月累造成的,不是简单的中山舰或者突然发生的。
简单说,国民党是个破落户,全靠苏俄的支持,共产党连破落户都成不上,苏俄的狗腿子,背后老板需要二者联系一下,这个都不是2党能反对的。

就像制片人要求导演用自己的小三作女二号,就是这样。
决裂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就是2党世界观方法论都截然不同。

现实原因就是,tg在湖南江西等地搞得土地改革危及了军阀的自身利益。在大城市搞得工运已经失控,危及了国民党资产阶级当权派的自身利益。

决裂水到渠成。
  势力范围的话,其实国民党号称广东广西2省,实际上能控制的只有广州市。其他全部是粤系和桂系军阀,另外还有部分川军,名义上听从孙中山的调遣。

  而GCD基本上没有军队,党员虽然覆盖全国,但是实际上人数不多。1923年仅420多人。

  但是黄埔军校成立后,实际上经过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国民党基本实际控制了整个广东,而GCD人数也大量增加,大概有5万多人,军队控制有2个团左右。

xuwenyc 发表于 2012-3-4 22:01
首先谢谢你码了这么多字。你讲了不少,但是你的主观倾向性也很明显,所以作为参考的一方有意义,但是缺少 ...


    实际上当时的中国工人基本处于非常弱小的阶段,而本身的文化素质和现在更是天壤之别

首先:以前的工人基本上是失去了生产资料的市民或者农民,现在的一些进城务工农民是有田有地的,只是因为耕地效率或者为了更高的生活追求进城,这个完全不一样,简单说,现在的进城务工农民如果不干了,还可以回家种田,那个时代不干了绝对就是家破人亡,因为你连你住的房子都是资本家的。所以,资本家想怎么压榨你就怎么压榨你

然后:那个时代的工人是没有保障的,现在的三险一金,那绝对是不可能的,最多给点工伤钱。

再次:工人农民是廉价劳动力,是社会的最低层,没有人关心根本没有话语权的,不像现在,富士康跳个楼,满世界记者去采访,或者出个劳动纠纷还能去劳动局。想去吧,所以GCD讲深入群众,就是哪个时候开始到工厂中去,到最底层中去,普及知识,灌输理想,逐步启蒙工人的斗争观念。

再次:那时候因为工人农民文化水平低,而GCD基本上都属于高知识份子,拿现在来说都是专家啊,文盲遇到读书人,那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是盖的。现在不一样,现在招工起码都是初中水平,多少脑子都有点小九九,私人的利益啊算计啊,都有,哪里能像当年那样摔下碗就闹GM。

最后:最关键的,现在工人起码的生存保障这个是国家立法保障的,那个时代不是不可能有,是根本没有,基本的温饱都无法得到解决,注意我说的是:解决不是保障。为什么说无产阶级力量是无穷的,因为那时候反正再怎么搞BG也不会比现在差,反正要死了,成功了还可以改善待遇,失败了也是死路一条,或者看不到前途所以人家死心塌地跟GCD一起。现在情况,各个起码能吃饱穿暖,有人说当那2个人,吃多了才有人跟着干。根本不可能。

至于合法不合法,那时候全国大大小小军阀几百家,法?老子就是法!

另外孙中山的口号是:联俄联共扶助工农!明白?


xuwenyc 发表于 2012-3-4 22:01
首先谢谢你码了这么多字。你讲了不少,但是你的主观倾向性也很明显,所以作为参考的一方有意义,但是缺少 ...


    实际上当时的中国工人基本处于非常弱小的阶段,而本身的文化素质和现在更是天壤之别

首先:以前的工人基本上是失去了生产资料的市民或者农民,现在的一些进城务工农民是有田有地的,只是因为耕地效率或者为了更高的生活追求进城,这个完全不一样,简单说,现在的进城务工农民如果不干了,还可以回家种田,那个时代不干了绝对就是家破人亡,因为你连你住的房子都是资本家的。所以,资本家想怎么压榨你就怎么压榨你

然后:那个时代的工人是没有保障的,现在的三险一金,那绝对是不可能的,最多给点工伤钱。

再次:工人农民是廉价劳动力,是社会的最低层,没有人关心根本没有话语权的,不像现在,富士康跳个楼,满世界记者去采访,或者出个劳动纠纷还能去劳动局。想去吧,所以GCD讲深入群众,就是哪个时候开始到工厂中去,到最底层中去,普及知识,灌输理想,逐步启蒙工人的斗争观念。

再次:那时候因为工人农民文化水平低,而GCD基本上都属于高知识份子,拿现在来说都是专家啊,文盲遇到读书人,那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是盖的。现在不一样,现在招工起码都是初中水平,多少脑子都有点小九九,私人的利益啊算计啊,都有,哪里能像当年那样摔下碗就闹GM。

最后:最关键的,现在工人起码的生存保障这个是国家立法保障的,那个时代不是不可能有,是根本没有,基本的温饱都无法得到解决,注意我说的是:解决不是保障。为什么说无产阶级力量是无穷的,因为那时候反正再怎么搞BG也不会比现在差,反正要死了,成功了还可以改善待遇,失败了也是死路一条,或者看不到前途所以人家死心塌地跟GCD一起。现在情况,各个起码能吃饱穿暖,有人说当那2个人,吃多了才有人跟着干。根本不可能。

至于合法不合法,那时候全国大大小小军阀几百家,法?老子就是法!

另外孙中山的口号是:联俄联共扶助工农!明白?

预施不为 发表于 2012-3-5 00:58
实际上当时的中国工人基本处于非常弱小的阶段,而本身的文化素质和现在更是天壤之别

首先:以前 ...
兄弟话糙理不糙啊,呵呵!

总的看,TG崛起的年代,中国农民与工人阶级的生存状况(不是生活状况,因为那个时代只能谈生存,根本没有生活可言)确实是相当恶劣的,占总人口约90%的农民常年挣扎在死亡线上,而工人阶级的生存状况也极为严酷,与农民一样,基本上也是在死亡线上挣扎。那个时代中国工人受剥削、受压迫的程度不是今天的所谓“血汗工厂”(其实今天这样的血汗工厂也越来越没有市场了)能比的,更何况,今天的中国政府,至少从法律法规上来说(具体执行力度另说)是保护工人权益的,但是当年的中国工人阶级,别说要什么三险一金、要什么辞退补偿、要什么休息权了,就连生命都完全没有保障。正是因为这样的状况,才使得TG组织的工人运动蓬勃发展,使TG在工人中获得了拥护。

所以说,如果楼主对那个时代的中国没有一个总体上的认识,也就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TG能够从小到大,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
xuwenyc 发表于 2012-3-4 22:01
首先谢谢你码了这么多字。你讲了不少,但是你的主观倾向性也很明显,所以作为参考的一方有意义,但是缺少 ...
工人的处境问题,可参考高中课本《包身工》,如果你认为那样的生活仍然可以忍受,我无话可说。
更大的因素是农村问题,土地兼并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GMD曾经搞过类似抗日时GCD的土地减租减息,目的是把当时佃户上交的粮食,由7到8成(事实上,有些甚至是9成),减到6成或是5成,但就这样都失败了。其实历朝历代,很多问题都是由土地兼并引起的。
改开后,其实大规模的BG活动就一直持续不断,例如之前广东的丰田。之所以没有发生大的问题,一是GCD依然比较强大,工人没有强力组织。二,也是最关键的,那些工人都有土地,大不了回家种田,而民国的时候,没了工作回家就是一个死,这是本质区别
崇拜各位,都是党史专家。
认真学习了
水之秋 发表于 2012-3-5 09:29
兄弟话糙理不糙啊,呵呵!

总的看,TG崛起的年代,中国农民与工人阶级的生存状况(不是生活状况,因为 ...
水兄看到我的回复了吗?你对言谎春秋所说的闽住社会注意路线如何看?马恩晚年是否如他们所说的放弃了早期的格命路线而转向了所谓闽住社会注意?
秦帝国 发表于 2012-3-5 20:24
水兄看到我的回复了吗?你对言谎春秋所说的闽住社会注意路线如何看?马恩晚年是否如他们所说的放弃了早期 ...
谢谢水兄,你的回复我看到了。最近在网上查找了些资料,所谓瑞典的民主社会主义这几年其高福利政策不但维持不下去,而且瑞典的社会贫富差距也没有国内某些人吹嘘的这么小,也到了百分之五的人占有社会一半财富的水平。
xuwenyc 发表于 2012-3-4 22:01
首先谢谢你码了这么多字。你讲了不少,但是你的主观倾向性也很明显,所以作为参考的一方有意义,但是缺少 ...
请找出语文课本 重新学习《包身工》
首先谢谢你码了这么多字。你讲了不少,但是你的主观倾向性也很明显,所以作为参考的一方有意义,但是缺少 ...
腾迅上有一个专题,介绍得比较中立。
水秋有一点明显是错的,KMD跟本不认为自已是资产阶级的党,国际上包括第三国际在内对KMD的定义是民族主义政党,毕竟炮党是靠民族主义起家,甚至国内资产阶级也不认为KMD是代表自已利益的党,
说KMD是资产阶级党的,仅TG一家
忍不住插一句嘴。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TG是陈独秀那帮秀才当家。如今,本朝对那时的评价是“幼稚”,这话一点儿也没错。更详细的情况是:当时认为要取得无产阶级革命胜利,无产阶级要和资产阶级合作,首先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然后才能谈到无产阶级革命。这个是从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来的。

以我这个后世人看来,早期陈独秀这帮秀才实际上就和现在的“美分党”、“带路党”差不多,只是意识形态上接受的苏联的理论。所以,在共产国际的指示下,和KMT合作。国共分裂的原因,基本如水之秋所述。那时的TG,和遵义会议后,太祖领导下的TG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斯玛特康 发表于 2012-3-5 20:55
腾迅上有一个专题,介绍得比较中立。
水秋有一点明显是错的,KMD跟本不认为自已是资产阶级的党,国际上包 ...
我通篇也没说“国民党把自己当成资产阶级政党”啊,您这可就有点莫须有了,呵呵。

我说的是“国民党是一个松散的、鱼龙混杂的、立足于小资产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一贯软弱的政治集团”,只是指明孙时代的国民党所立足的基础,并没有说“国民党是资产阶级政党”,更没有“国民党认为自己是资产阶级政党”的意思吧?

另外,所谓“中立”的看法,我认为我的看法已经很中立了——如果你们真的认真看了上面两段文字的话。当然,假如楼主非要我说“国共分裂主要是TG的错”才算“中立”的话,那我也无话可说。至少就我掌握的历史看,在国共分裂这件事上,TG可能有某些决策和工作失误的地方,也有很多过火行为。但是就两党关系而言,总体来说TG没有什么对不起国民党的地方。相反,在老陈的领导下,TG虽然出力很多、功勋卓著,却心甘情愿充当国民党的配角,接受国民党的领导,整个一个马打江山驴坐殿的态度。面对蒋的步步进逼,TG也是步步退让,几乎没有反抗之举,直到汪也对TG动手,TG被逼得走投无路,才有了南昌起义的第一枪。

所以我认为,国共分裂这件事上,责任基本上是在国民党一边的,TG则是被出卖的对象。这也就是为什么TG之后再也不相信国民党、不相信蒋的原因,毕竟,血的教训太深刻了!国民党的全部政治信用,在1927年TG的血海里已经完全破产了!

秦帝国 发表于 2012-3-5 20:34
谢谢水兄,你的回复我看到了。最近在网上查找了些资料,所谓瑞典的民主社会主义这几年其高福利政策不但维 ...


本来所谓“瑞典模式”就有很大的缺陷,和所谓“社会主义”其实更是风马牛不相及。当然,瑞典在福利保障、政府清廉程度、贫富差距方面确实有其出色的地方,这个必须承认,但是这些现象的存在,有着很多历史的、现实的、技术性的具体因素在其中起作用,而绝非某些人鼓吹的所谓“就是因为瑞典搞了民主社会主义”这么简单。别的不说,瑞典在两次大战中都未卷入,相反,还通过向两边卖物资发了大财,这一点也能跟民主社会主义扯得上吗?再者,瑞典的社会民主党其实早就放弃了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政治理想,转而以所谓福利社会来取代这个目标。有很多人,认为只要工人福利好、生活好,不就是社会主义了么?可惜,他们忘了一点,既然生产资料还牢牢掌握在少数资本家手中,那么工人的这些权益就随时可以收回。你也看到了,这些年瑞典的高福利政策其实已经很难持续下去了,瑞典政府已经开始削减福利开支、降低福利水平了。这就充分说明了,瑞典的工人其实根本没有主导政权的能力,只是在瑞典经济形势较好的时候,资本家们可以让出一部分剩余价值,给工人较好的福利待遇,缓和矛盾,以保障自身对于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一旦瑞典经济遇到了困境,这些高福利政策马上失去了物质支撑,当资本家们发现必须要减少开支时,工人们的权益照样是第一个被牺牲掉的。

所以说,中国的那些所谓“民主社会主义者”们,其实和“社会主义”根本挨不着边,跟马克思主义就离得更远。他们推崇瑞典,其实不过是用一种经过他们加工的表象来掩盖本质问题,真正的用意还是鼓吹要在中国实行全面私有制。所谓“高福利”,只不过是他们用来忽悠受困于社会保障不足的中国人民的一种幻象而已。
秦帝国 发表于 2012-3-5 20:34
谢谢水兄,你的回复我看到了。最近在网上查找了些资料,所谓瑞典的民主社会主义这几年其高福利政策不但维 ...


本来所谓“瑞典模式”就有很大的缺陷,和所谓“社会主义”其实更是风马牛不相及。当然,瑞典在福利保障、政府清廉程度、贫富差距方面确实有其出色的地方,这个必须承认,但是这些现象的存在,有着很多历史的、现实的、技术性的具体因素在其中起作用,而绝非某些人鼓吹的所谓“就是因为瑞典搞了民主社会主义”这么简单。别的不说,瑞典在两次大战中都未卷入,相反,还通过向两边卖物资发了大财,这一点也能跟民主社会主义扯得上吗?再者,瑞典的社会民主党其实早就放弃了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政治理想,转而以所谓福利社会来取代这个目标。有很多人,认为只要工人福利好、生活好,不就是社会主义了么?可惜,他们忘了一点,既然生产资料还牢牢掌握在少数资本家手中,那么工人的这些权益就随时可以收回。你也看到了,这些年瑞典的高福利政策其实已经很难持续下去了,瑞典政府已经开始削减福利开支、降低福利水平了。这就充分说明了,瑞典的工人其实根本没有主导政权的能力,只是在瑞典经济形势较好的时候,资本家们可以让出一部分剩余价值,给工人较好的福利待遇,缓和矛盾,以保障自身对于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一旦瑞典经济遇到了困境,这些高福利政策马上失去了物质支撑,当资本家们发现必须要减少开支时,工人们的权益照样是第一个被牺牲掉的。

所以说,中国的那些所谓“民主社会主义者”们,其实和“社会主义”根本挨不着边,跟马克思主义就离得更远。他们推崇瑞典,其实不过是用一种经过他们加工的表象来掩盖本质问题,真正的用意还是鼓吹要在中国实行全面私有制。所谓“高福利”,只不过是他们用来忽悠受困于社会保障不足的中国人民的一种幻象而已。

水之秋 发表于 2012-3-5 23:21 我通篇也没说“国民党把自己当成资产阶级政党”啊,您这可就有点莫须有了,呵呵。 我说的是“国民党是 ...
没人认为主要原因在TG,也不能说根本原因是两党的阶级属性不同,根本原因是意识形态不同,附上连接 http://news.qq.com/zt2012/zxzg/1927.htm
水之秋 发表于 2012-3-5 23:21 我通篇也没说“国民党把自己当成资产阶级政党”啊,您这可就有点莫须有了,呵呵。 我说的是“国民党是 ...
没人认为主要原因在TG,也不能说根本原因是两党的阶级属性不同,根本原因是意识形态不同,附上连接 http://news.qq.com/zt2012/zxzg/1927.htm
xuwenyc 发表于 2012-3-4 22:01
首先谢谢你码了这么多字。你讲了不少,但是你的主观倾向性也很明显,所以作为参考的一方有意义,但是缺少 ...
自己去读书吧,强过在这里发问。
xuwenyc 发表于 2012-3-4 22:01
首先谢谢你码了这么多字。你讲了不少,但是你的主观倾向性也很明显,所以作为参考的一方有意义,但是缺少 ...
工人的生存条件我建议你可以看看夏衍的 包身工
蒋介石个人最终选择武力“清党”,需要一分为二看待:1、国民党内部的支持(譬如蔡元培也支持他“清党”);2、中共选择支持汪精卫,蒋介石感觉自己的领袖地位岌岌可危。总而言之,“清党”是国民党和蒋介石身上难以磨灭的罪恶,无论它是出于集体“党争”的目的,还是出于个人“权斗”的目的,几十万无辜爱国青年的生命,就这样在极端扩大化的“清党”中白白葬送掉了。[/color=Red]

仔细看看这段文字,和我说的“蒋选择与TG翻脸的主要原因是蒋唯恐TG成为其建立独裁统治的障碍”是有相通之处的。同时,也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次所谓“清党”,不但是蒋个人永远难以洗刷的罪恶,也是国民党身上永远的污点。也许你可以列举出TG在意识形态上与国民党的种种矛盾,但是意识形态的矛盾终究都不是导致这种血腥屠杀和无耻背叛的根本原因。就总的反面说,TG在具体的政治行动上没有做什么对不起国民党的事,即使有所谓过火的工农运动,终究也只是出于国民革命的需要,最多算TG的理论水平幼稚、不成熟,但是绝不是专门针对国民党进行的政治挑战,这一点必须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