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苏丹用慢性自杀方式争权益 威胁中国石油供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8 13:36:48
2011年7月9日,领土面积65万平方公里、人口826万的“南苏丹共和国”正式脱离非洲第一大国苏丹,宣布独立,成为联合国第193个成员国。当国际社会为新成员的到来而欢呼时,这个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却迎来了脆弱的新生。分治留下的诸多“后遗症”给苏丹南北双方埋下了冲突的隐患。

作为中国在海外最主要的“油源”之一,南北苏丹关系的动荡对中国利益构成了冲击。分析人士认为,如果苏丹因为石油纷争等问题再度陷入内乱,从而导致石油大幅减产,对能源严重依赖进口的中国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

南方“断油”向北方要价

当地时间1月28日,南苏丹关闭了全国90%的石油开采设施。把石油看作生命线的南苏丹,用这种近乎“慢性自杀”的方式,作为向苏丹讨要条件的一招“杀手锏”。

南苏丹虽然已经独立,但是其国民经济的唯一支柱——石油,却和她的“母体”苏丹保有脐带关系。南苏丹的石油产量占原统一国家全部石油产量(日产石油50万桶)约3/4。但是,位于内陆的南苏丹必须通过贯穿苏丹全境的输油管道以及位于苏丹东北部海岸的港口来运输和出口石油。

自去年失去位于南苏丹的油田后,苏丹一直想从收取运油过境费中挽回损失。然而,南苏丹以经济状况落后等因素为由,拒绝支付每桶石油36美元的过境费,称其“不符合国际标准”,并要求把费用降至每桶10美元。

自去年12月开始,苏丹当局每天从南苏丹出口的石油中扣留一定份额,声称用来偿还10亿美元的过境费。苏丹海关还扣押了3艘南苏丹油轮,作为施压的筹码。2012年1月18日,南苏丹总统基尔和苏丹总统巴希尔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了数小时会谈,试图就过境费问题达成协议,但未能取得结果。南苏丹随后作出“断油”的决定南苏丹石油和矿业部副部长伊丽莎白·查尔斯对外宣称,由于技术原因,石油开采作业将会持续一到两周时间,直至完全停止。“虽然此举势必会损害南苏丹经济,但是我们必须做出这个决定,以避免苏丹强占我们的石油”。南苏丹石油部长史蒂芬·多表示,除非苏丹当局同意与南苏丹就过境费问题达成“全面的协议”,否则石油生产将不会恢复。协议应该包括重要产油区阿卜耶伊的归属问题以及苏丹停止对南苏丹叛乱组织的支持。

分治埋隐患令人揪心

南北苏丹间的石油纷争,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1月29日在第十八届非洲联盟首脑会议期间表示,苏丹和南苏丹应通过对话解决两国间的分歧。他同时警告说,两国如不克制任由纷争恶化,将可能带来新的内战,并导致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作为苏丹重要的石油贸易伙伴,中国也在密切关注石油纷争的下一步发展。中国外交部已经敦促双方保持冷静和克制,避免采取过激行动,早日通过谈判解决彼此间分歧。上个月,中国还派特使前往当地进行协调,并促成了双方在埃及的会谈。

有分析指出,中国居中斡旋的本意虽好,却无意中卷入南北苏丹纠纷,成了双方政治较量中的一根杠杆。中国工人此次被苏丹反政府武装劫持,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非洲研究室主任贺文萍对《世界新闻报》指出,中国“受夹板气”的说法并不恰当,换个角度看劫持事件,说明南苏丹和苏丹当局都希望中国充当调停人,两国本身都没有理由恨中国,因为中国与南北双方都保持着友好关系,对于两国的经济发展都提供了大量援助。

贺文萍分析说,经济落后的南苏丹目前急需资金来搞建设,石油出口是该国的经济命脉,因此当局不会把路堵死,停产石油估计只是暂时的。但由此次纠纷牵扯出的其他一些问题,却值得中国予以关注。事实上,除了石油收入分配问题,南北苏丹还存在边界划分、国家债务分担、居民身份认同等一系列可能导致冲突的“着火点”。位于两国交界处的重要产油区阿卜耶伊,究竟归属北部还是南方,仍然在双方的激烈争论中。另外,南苏丹独立后,已经定居北部苏丹的数百万南苏丹人的官方公民身份认同,也是双方政府面临的棘手难题。

中国须谨防利益受损

有分析指出,南北苏丹目前保持着脆弱的和平关系,很多历史遗留问题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下,都可能演变成大问题,甚至带来冲突和战争。在苏丹拥有广泛利益的中国,对此不可不防。

据了解,中国同苏丹长期保持着友好关系。两国从1995年开始就在石油领域展开合作。来自中国海关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从南北苏丹进口石油1300万吨,约合每日26万桶。南北苏丹因此成为中国第七大原油供应来源地。苏丹历来还是中国对外工程承包的重要市场,目前除了中国水电在苏丹和南苏丹拥有超过100亿元的项目,中国中铁、中铁建、中交建、中国中冶等上市公司也多在苏丹有大型项目。

分析人士认为,南北苏丹关系不稳,甚至由于利益的争夺而导致战争,势必会对中国在这一地区的能源及经济利益构成严重冲击。路透社的文章指出,现在正值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伊朗实行石油禁运的敏感时期,由于美国不断施加压力,中国担心来自伊朗的石油供应可能出现中断。如果南北苏丹局势吃紧,对中国的石油进口而言将会是雪上加霜。这意味着中国不得不考虑中东和大西洋沿岸国家的替代进口。

能源供应脆弱中国如何应对

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中国石油海外油气业务涵盖全球29个国家,运作81个项目,原油生产能力达到8500万吨/年。然而,与中国能源对外投资规模日益扩大相伴随的是,中国海外能源安全的风险系数也在上升。众所周知,非洲在中国海外能源战略整体系统中的地位仅次于中东,而这两个地区又恰恰是政治高敏感地带,地缘政治对能源供应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无论是利比亚“变天”,还是南苏丹“断油”,抑或是伊朗遭受西方制裁,都凸显出中国海外找油的脆弱性。

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是,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到56%,能源消费总量的1/3以上需要从外国进口。从理论上讲,一国的石油依赖程度越大,供应安全的风险就越高。因此,减少外部风险,中国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要分散海外能源布局,降低石油企业海外经营在政治敏感地带的高度集中性;二是整合国家资源,综合制定应对风险的有效策略;三是要转变能源消费模式,积极开发替代性能源,变被动为主动。(
http://news.ifeng.com/mil/4/detail_2012_02/08/12366351_2.shtml



2011年7月9日,领土面积65万平方公里、人口826万的“南苏丹共和国”正式脱离非洲第一大国苏丹,宣布独立,成为联合国第193个成员国。当国际社会为新成员的到来而欢呼时,这个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却迎来了脆弱的新生。分治留下的诸多“后遗症”给苏丹南北双方埋下了冲突的隐患。

作为中国在海外最主要的“油源”之一,南北苏丹关系的动荡对中国利益构成了冲击。分析人士认为,如果苏丹因为石油纷争等问题再度陷入内乱,从而导致石油大幅减产,对能源严重依赖进口的中国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

南方“断油”向北方要价

当地时间1月28日,南苏丹关闭了全国90%的石油开采设施。把石油看作生命线的南苏丹,用这种近乎“慢性自杀”的方式,作为向苏丹讨要条件的一招“杀手锏”。

南苏丹虽然已经独立,但是其国民经济的唯一支柱——石油,却和她的“母体”苏丹保有脐带关系。南苏丹的石油产量占原统一国家全部石油产量(日产石油50万桶)约3/4。但是,位于内陆的南苏丹必须通过贯穿苏丹全境的输油管道以及位于苏丹东北部海岸的港口来运输和出口石油。

自去年失去位于南苏丹的油田后,苏丹一直想从收取运油过境费中挽回损失。然而,南苏丹以经济状况落后等因素为由,拒绝支付每桶石油36美元的过境费,称其“不符合国际标准”,并要求把费用降至每桶10美元。

自去年12月开始,苏丹当局每天从南苏丹出口的石油中扣留一定份额,声称用来偿还10亿美元的过境费。苏丹海关还扣押了3艘南苏丹油轮,作为施压的筹码。2012年1月18日,南苏丹总统基尔和苏丹总统巴希尔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了数小时会谈,试图就过境费问题达成协议,但未能取得结果。南苏丹随后作出“断油”的决定南苏丹石油和矿业部副部长伊丽莎白·查尔斯对外宣称,由于技术原因,石油开采作业将会持续一到两周时间,直至完全停止。“虽然此举势必会损害南苏丹经济,但是我们必须做出这个决定,以避免苏丹强占我们的石油”。南苏丹石油部长史蒂芬·多表示,除非苏丹当局同意与南苏丹就过境费问题达成“全面的协议”,否则石油生产将不会恢复。协议应该包括重要产油区阿卜耶伊的归属问题以及苏丹停止对南苏丹叛乱组织的支持。

分治埋隐患令人揪心

南北苏丹间的石油纷争,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1月29日在第十八届非洲联盟首脑会议期间表示,苏丹和南苏丹应通过对话解决两国间的分歧。他同时警告说,两国如不克制任由纷争恶化,将可能带来新的内战,并导致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作为苏丹重要的石油贸易伙伴,中国也在密切关注石油纷争的下一步发展。中国外交部已经敦促双方保持冷静和克制,避免采取过激行动,早日通过谈判解决彼此间分歧。上个月,中国还派特使前往当地进行协调,并促成了双方在埃及的会谈。

有分析指出,中国居中斡旋的本意虽好,却无意中卷入南北苏丹纠纷,成了双方政治较量中的一根杠杆。中国工人此次被苏丹反政府武装劫持,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非洲研究室主任贺文萍对《世界新闻报》指出,中国“受夹板气”的说法并不恰当,换个角度看劫持事件,说明南苏丹和苏丹当局都希望中国充当调停人,两国本身都没有理由恨中国,因为中国与南北双方都保持着友好关系,对于两国的经济发展都提供了大量援助。

贺文萍分析说,经济落后的南苏丹目前急需资金来搞建设,石油出口是该国的经济命脉,因此当局不会把路堵死,停产石油估计只是暂时的。但由此次纠纷牵扯出的其他一些问题,却值得中国予以关注。事实上,除了石油收入分配问题,南北苏丹还存在边界划分、国家债务分担、居民身份认同等一系列可能导致冲突的“着火点”。位于两国交界处的重要产油区阿卜耶伊,究竟归属北部还是南方,仍然在双方的激烈争论中。另外,南苏丹独立后,已经定居北部苏丹的数百万南苏丹人的官方公民身份认同,也是双方政府面临的棘手难题。

中国须谨防利益受损

有分析指出,南北苏丹目前保持着脆弱的和平关系,很多历史遗留问题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下,都可能演变成大问题,甚至带来冲突和战争。在苏丹拥有广泛利益的中国,对此不可不防。

据了解,中国同苏丹长期保持着友好关系。两国从1995年开始就在石油领域展开合作。来自中国海关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从南北苏丹进口石油1300万吨,约合每日26万桶。南北苏丹因此成为中国第七大原油供应来源地。苏丹历来还是中国对外工程承包的重要市场,目前除了中国水电在苏丹和南苏丹拥有超过100亿元的项目,中国中铁、中铁建、中交建、中国中冶等上市公司也多在苏丹有大型项目。

分析人士认为,南北苏丹关系不稳,甚至由于利益的争夺而导致战争,势必会对中国在这一地区的能源及经济利益构成严重冲击。路透社的文章指出,现在正值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伊朗实行石油禁运的敏感时期,由于美国不断施加压力,中国担心来自伊朗的石油供应可能出现中断。如果南北苏丹局势吃紧,对中国的石油进口而言将会是雪上加霜。这意味着中国不得不考虑中东和大西洋沿岸国家的替代进口。

能源供应脆弱中国如何应对

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中国石油海外油气业务涵盖全球29个国家,运作81个项目,原油生产能力达到8500万吨/年。然而,与中国能源对外投资规模日益扩大相伴随的是,中国海外能源安全的风险系数也在上升。众所周知,非洲在中国海外能源战略整体系统中的地位仅次于中东,而这两个地区又恰恰是政治高敏感地带,地缘政治对能源供应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无论是利比亚“变天”,还是南苏丹“断油”,抑或是伊朗遭受西方制裁,都凸显出中国海外找油的脆弱性。

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是,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到56%,能源消费总量的1/3以上需要从外国进口。从理论上讲,一国的石油依赖程度越大,供应安全的风险就越高。因此,减少外部风险,中国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要分散海外能源布局,降低石油企业海外经营在政治敏感地带的高度集中性;二是整合国家资源,综合制定应对风险的有效策略;三是要转变能源消费模式,积极开发替代性能源,变被动为主动。(
http://news.ifeng.com/mil/4/detail_2012_02/08/12366351_2.shtml



不给油哇,今天的伊朗很有看头哇!
我一直想不通,苏丹人民怎么能这么轻易的允许国家分裂呢?
sxcz00 发表于 2012-2-8 16:08
我一直想不通,苏丹人民怎么能这么轻易的允许国家分裂呢?
不要以我们的概念来猜度非洲的国家啊。
真搞不清中国该不该搅非洲这趟浑水。
sxcz00 发表于 2012-2-8 16:08
我一直想不通,苏丹人民怎么能这么轻易的允许国家分裂呢?
没有主体民族的悲哀。。。。黑人和阿拉伯人在一起,该听谁的话呢?
   苏丹的阿拉伯人也真够黑的,本来石油开采成本就得花不少钱,俄罗斯的平均得40多美圆。南苏丹的也不会少,要不然也轮不到中国的。现在竟然要36美圆过路费。
本来就是部落,西方殖民者生拉硬凑的
别尼玛犹豫了,轰轰烈烈的造舰计划应该开始了!!!

中华民族也需要生存空间!!!
黑叔看清楚了 不是TG拉动能源需求 谁来那鸟不生蛋的地方挖油 不要错过现代化的机会
师母一代。
对兔子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找兔子斡旋总比把西方引进来更好,前者是大家一起种菜吃,后者可是要割黑哥身上的肉吃的
师母一代。
挂幌子 发表于 2012-2-8 16:17
没有主体民族的悲哀。。。。黑人和阿拉伯人在一起,该听谁的话呢?
原来是这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