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业“向西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3:16:11
新华网 ( 2012-01-10 09:02:18 )  来源: 《环球》杂志  
  
  日本企业再次加速进军中国,这次他们的目的不再是将中国作为制造工厂,而是“销售基地”“研发中心”“供应链总部”和“企业总部”

《环球》杂志驻东京记者/张诚


  翻开日本的经济类报刊,几乎每天都能看到有关日本企业进军中国的报道:

  2011年10月,日本精工投资230多亿日元在华建设日本以外全球投资最大、设备最精良的轴承生产基地;11月,日本第一生命保险公司发表声明,计划在2012年进军中国的人寿保险市场,总部设在北京;12月9日,日本东洋橡胶集团在中国建成生产乘用车和卡车轮胎的新工厂,计划引入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同一天,日本西武集团旗下的王子酒店宣布将在吉林省参与建设中国最大的滑雪场;12月26日,日本大金公司宣布将在中国江苏省设立该公司在海内外最大的空调工厂。

  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统计,2011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明显增多,1至10月,日本对华投资增幅达到65.5%,远远高于2009全年的12%和2010全年的3%。日本企业正开始新一轮“向中国进军”热潮。


“八重苦难”迫使日企远走他乡

  近二十多年来,日本企业的对华投资从未停歇过,也曾在十几年前因日本企业向中国转移生产基地激起过“中国威胁论”的大讨论。然而,那时候日本企业投资中国看重的是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将中国作为了加工组装工厂,这次扩大投资又是因为什么?

  2011年,日本汽车行业流行“六重苦难”的说法,即“日元升值”、“高企业所得税”、“与外国缔结自由贸易协定滞后”、“严格的全球变暖对策”、“就业层面的严格限制”和“核电站事故导致电力不足”。而到了下半年,又增加了“泰国洪灾”和“欧洲债务危机”这两重苦难,进而诞生了“八重苦难”的说法。

  汽车是日本制造业的支柱,包括零部件等中下游环节在内的汽车业及其相关产业在日本国内提供了大约530万个就业岗位。然而,在大地震中,日本汽车业零部件供应链遭受重创。震后不久,日本主要汽车厂商在国内的工厂全部停工,在北美、欧洲和亚洲的工厂也被迫临时停产。日本车企发表的2011财年中期财报显示,受地震影响,丰田、本田和日产这三大汽车巨头分别减产23%、40%和6%。

  这几重苦难也同样适用于日本其他行业。地震之后,日本的电子行业、机电行业、家具行业、物流行业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而核事故之后的停电更是给用电大户的日本企业以重创。

  这些苦难中,最让日本企业头疼的恐怕是日元升值,这成为挤压企业利润的最大因素。2011年,尤其是“311”地震以后,日元汇率屡屡刷新战后历史纪录,10月31日创下了1美元兑换75.32日元的最高纪录。

  日本《富士产经商报》不久前针对日本主要116家企业实施的调查显示,60%的企业认为“日元升值”是影响企业业绩的最大因素,有80%的企业认同日本出现“产业空洞化”,而其中27%的企业认为日本已经出现“产业空洞化”。

  在调查中,还有一些企业回答“如果电力不足问题长期存在下去,将进一步加剧空洞化”,“如果国内需求低迷,将不得不转移生产基地”,从中可以看出企业以自我防卫的心态向海外转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这116家企业中,约有70%的企业计划在2012年度扩大海外事业,有65家企业认为拥有巨大消费市场、在主要国家中财政和金融政策仍有放宽余地的中国是“最有潜力的市场”。另外,在“今后3年内最有希望成为海外生产基地的国家”这一问题上,排在第一位的是中国,做出这一选择的日本企业有17家;其次是越南和泰国(各16家)。

  由此可见,尽管有些日本企业抱怨中国用工成本和劳资纠纷上升,但却仍旧把中国市场作为最优选择。

  另外,有日本专家认为,日元升值虽然阻碍了日本国内产品的出口,但却给日本企业加大对外投资提供了良机,日元升值成为日企海外并购的武器。另外,日本国内的贷款利率只有1%左右,日本企业可以很容易地从国内银行筹措到资金。


日本对华投资呈四大新特征

  《环球》杂志记者对2011年1至11月日本企业在华投资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在投资领域方面,除了传统的汽车、机电、化工等传统领域外,医药、物流、环保、银行、建筑等第三产业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在投资结构方面,中国不再是单纯的“生产加工基地”,而变成了“销售基地”“研发中心”“供应链总部”和“企业总部”。

  在医药行业,日本最大的制药公司武田药品工业公司先是于3月在上海设立中国业务综合管理公司,后又于5月在江苏省泰州市设立专门的销售公司。该公司销售人员曾透露,公司今后将把中国市场作为重要业务增长点。

  银行方面,2011年以来,日本三菱东京UFJ银行、三井住友银行和瑞穗实业银行分别在武汉、深圳和苏州开设分行,三菱东京UFJ银行更是豪言将在中国设立20个分行,要以最快的速度成为中国市场外资企业的第一名。除了大型银行以外,日本的地方银行诸如福冈银行、名古屋银行、北国银行等,也都以业务合作或开设分行的方式扩大在中国业务,为在华日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日本吉野家控股公司也称,公司将在2016年2月前使吉野家的实体店铺数量由目前的2700家增加至4500家,其中在中国的店铺数量将由目前的300家增至1000家。

  为了寻求利益最大化,日本很多企业即将或已经把公司总部搬迁到了中国。日本富士达集团旗下的富士达有限公司全球贸易总部已经于2011年4月从日本搬至上海。

  与以往日企只会在中国投资利润低、工艺简单的制造业不同,很多日本企业这次拿出了真材实料。世界最大的机器人制造公司日本安川电机公司宣布将在江苏建立新的大型工厂,这是该公司首次在海外生产机器人。日本最大的乳酸菌饮品制造公司养乐多9月宣布,将在中国建设海外继欧洲之后的第二个研发中心。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分析认为,2011年日本对华投资呈现四大特征:在制造业方面实施大规模的投资项目;运输机械零部件厂商进军中国;大型企业成立中国业务运营总部;企业将生产基地扩大至上海市和江苏省等中国东部地区。

  上面的几种投资项目都需要有雄厚的资金作后盾,而自2010年以来,中国政府为控制通胀预期,出台了一系列紧缩性政策,限制了银行贷款的发放,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部分日企的资金短缺。因此有分析认为,正是因为在华日企对资金的需求增加,才有了上面日本各大银行和地方银行纷纷扩大中国业务的火爆景象。

  近年来,由于中国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因素,劳动密集型行业投资已转向生产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地区。越来越多的日本企业看好中国不断扩大的内需市场,纷纷将研发机构、分析决策中心设在中国。同时中国快速、稳定的经济增长也成为日本企业青睐中国的理由。


来源:2012年1月16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2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http://news.xinhuanet.com/globe/2012-01/10/c_131350548.htm


新华网 ( 2012-01-10 09:02:18 )  来源: 《环球》杂志  
  
  日本企业再次加速进军中国,这次他们的目的不再是将中国作为制造工厂,而是“销售基地”“研发中心”“供应链总部”和“企业总部”

《环球》杂志驻东京记者/张诚


  翻开日本的经济类报刊,几乎每天都能看到有关日本企业进军中国的报道:

  2011年10月,日本精工投资230多亿日元在华建设日本以外全球投资最大、设备最精良的轴承生产基地;11月,日本第一生命保险公司发表声明,计划在2012年进军中国的人寿保险市场,总部设在北京;12月9日,日本东洋橡胶集团在中国建成生产乘用车和卡车轮胎的新工厂,计划引入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同一天,日本西武集团旗下的王子酒店宣布将在吉林省参与建设中国最大的滑雪场;12月26日,日本大金公司宣布将在中国江苏省设立该公司在海内外最大的空调工厂。

  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统计,2011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明显增多,1至10月,日本对华投资增幅达到65.5%,远远高于2009全年的12%和2010全年的3%。日本企业正开始新一轮“向中国进军”热潮。


“八重苦难”迫使日企远走他乡

  近二十多年来,日本企业的对华投资从未停歇过,也曾在十几年前因日本企业向中国转移生产基地激起过“中国威胁论”的大讨论。然而,那时候日本企业投资中国看重的是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将中国作为了加工组装工厂,这次扩大投资又是因为什么?

  2011年,日本汽车行业流行“六重苦难”的说法,即“日元升值”、“高企业所得税”、“与外国缔结自由贸易协定滞后”、“严格的全球变暖对策”、“就业层面的严格限制”和“核电站事故导致电力不足”。而到了下半年,又增加了“泰国洪灾”和“欧洲债务危机”这两重苦难,进而诞生了“八重苦难”的说法。

  汽车是日本制造业的支柱,包括零部件等中下游环节在内的汽车业及其相关产业在日本国内提供了大约530万个就业岗位。然而,在大地震中,日本汽车业零部件供应链遭受重创。震后不久,日本主要汽车厂商在国内的工厂全部停工,在北美、欧洲和亚洲的工厂也被迫临时停产。日本车企发表的2011财年中期财报显示,受地震影响,丰田、本田和日产这三大汽车巨头分别减产23%、40%和6%。

  这几重苦难也同样适用于日本其他行业。地震之后,日本的电子行业、机电行业、家具行业、物流行业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而核事故之后的停电更是给用电大户的日本企业以重创。

  这些苦难中,最让日本企业头疼的恐怕是日元升值,这成为挤压企业利润的最大因素。2011年,尤其是“311”地震以后,日元汇率屡屡刷新战后历史纪录,10月31日创下了1美元兑换75.32日元的最高纪录。

  日本《富士产经商报》不久前针对日本主要116家企业实施的调查显示,60%的企业认为“日元升值”是影响企业业绩的最大因素,有80%的企业认同日本出现“产业空洞化”,而其中27%的企业认为日本已经出现“产业空洞化”。

  在调查中,还有一些企业回答“如果电力不足问题长期存在下去,将进一步加剧空洞化”,“如果国内需求低迷,将不得不转移生产基地”,从中可以看出企业以自我防卫的心态向海外转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这116家企业中,约有70%的企业计划在2012年度扩大海外事业,有65家企业认为拥有巨大消费市场、在主要国家中财政和金融政策仍有放宽余地的中国是“最有潜力的市场”。另外,在“今后3年内最有希望成为海外生产基地的国家”这一问题上,排在第一位的是中国,做出这一选择的日本企业有17家;其次是越南和泰国(各16家)。

  由此可见,尽管有些日本企业抱怨中国用工成本和劳资纠纷上升,但却仍旧把中国市场作为最优选择。

  另外,有日本专家认为,日元升值虽然阻碍了日本国内产品的出口,但却给日本企业加大对外投资提供了良机,日元升值成为日企海外并购的武器。另外,日本国内的贷款利率只有1%左右,日本企业可以很容易地从国内银行筹措到资金。


日本对华投资呈四大新特征

  《环球》杂志记者对2011年1至11月日本企业在华投资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在投资领域方面,除了传统的汽车、机电、化工等传统领域外,医药、物流、环保、银行、建筑等第三产业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在投资结构方面,中国不再是单纯的“生产加工基地”,而变成了“销售基地”“研发中心”“供应链总部”和“企业总部”。

  在医药行业,日本最大的制药公司武田药品工业公司先是于3月在上海设立中国业务综合管理公司,后又于5月在江苏省泰州市设立专门的销售公司。该公司销售人员曾透露,公司今后将把中国市场作为重要业务增长点。

  银行方面,2011年以来,日本三菱东京UFJ银行、三井住友银行和瑞穗实业银行分别在武汉、深圳和苏州开设分行,三菱东京UFJ银行更是豪言将在中国设立20个分行,要以最快的速度成为中国市场外资企业的第一名。除了大型银行以外,日本的地方银行诸如福冈银行、名古屋银行、北国银行等,也都以业务合作或开设分行的方式扩大在中国业务,为在华日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日本吉野家控股公司也称,公司将在2016年2月前使吉野家的实体店铺数量由目前的2700家增加至4500家,其中在中国的店铺数量将由目前的300家增至1000家。

  为了寻求利益最大化,日本很多企业即将或已经把公司总部搬迁到了中国。日本富士达集团旗下的富士达有限公司全球贸易总部已经于2011年4月从日本搬至上海。

  与以往日企只会在中国投资利润低、工艺简单的制造业不同,很多日本企业这次拿出了真材实料。世界最大的机器人制造公司日本安川电机公司宣布将在江苏建立新的大型工厂,这是该公司首次在海外生产机器人。日本最大的乳酸菌饮品制造公司养乐多9月宣布,将在中国建设海外继欧洲之后的第二个研发中心。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分析认为,2011年日本对华投资呈现四大特征:在制造业方面实施大规模的投资项目;运输机械零部件厂商进军中国;大型企业成立中国业务运营总部;企业将生产基地扩大至上海市和江苏省等中国东部地区。

  上面的几种投资项目都需要有雄厚的资金作后盾,而自2010年以来,中国政府为控制通胀预期,出台了一系列紧缩性政策,限制了银行贷款的发放,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部分日企的资金短缺。因此有分析认为,正是因为在华日企对资金的需求增加,才有了上面日本各大银行和地方银行纷纷扩大中国业务的火爆景象。

  近年来,由于中国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因素,劳动密集型行业投资已转向生产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地区。越来越多的日本企业看好中国不断扩大的内需市场,纷纷将研发机构、分析决策中心设在中国。同时中国快速、稳定的经济增长也成为日本企业青睐中国的理由。


来源:2012年1月16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2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http://news.xinhuanet.com/globe/2012-01/10/c_131350548.htm


经济界中日深化是明显的趋势,以日本目前的情况,能往哪扩张或转移?
     
AV不是跟三哥好基友么,怎么不往三哥家移
霏菲飞 发表于 2012-2-5 02:34
AV不是跟三哥好基友么,怎么不往三哥家移
虽然不喜欢 但是实际上日本人比三哥聪明多了。。。。
哈哈资本就是无国界的  我国国有企业要私有化有一天他们也可能转移到外国 我国也会产业空心化
霏菲飞 发表于 2012-2-5 02:34
AV不是跟三哥好基友么,怎么不往三哥家移
有几家去了 又回来了说印度的投资环境简直是灾难 日本人经济动物的名字不是白得的,精着呢,不会考虑神马战略啊,人权啊,哪好挣钱去哪,一点不含糊,政治家怎么说都没有用,他们倒是想扶持印度对抗中国,可惜做不到了
东野翔1418 发表于 2012-3-12 20:41
有几家去了 又回来了说印度的投资环境简直是灾难 日本人经济动物的名字不是白得的,精着呢,不会考虑神马战 ...
泥轰应该学习当年皇军的精神,坚决和民主阵营的三哥搞在一起,基情到死,这才不负民主战士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