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家浅谈坦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5:31:29


                                                                                     概论坦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著名的索姆河战役中,英法联军为了对付已经装备马克沁机枪的德军,减轻己方伤亡,英国人首次在战争中使用了代号为“游民”的坦克。这种坦克分为“雄性”和“雌性”两种车型,在两侧装有不同于现代坦克的环形履带。坦克的运用,使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战壕成为虚设,坦克可以轻松的突破挖有重重战壕的防线,从容的应付士兵手中的轻武器,为己方步兵突进掩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坦克的装甲厚度只有6-18毫米厚,但是当时的反坦克武器发展还处在探索阶段,德国人用77毫米的榴弹炮进行反坦克作战。由于坦克在当时是新式武器,不少国家没有找到应对它的办法,坦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坦克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坦克为首的大量机械化装备应用与战场,开辟了机械化战争的时代。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以坦克为首的机械化陆军装备在每个国家受到的待遇是不同的。由于传统因素和军队保守人士占据着军队的主要位置,陆军的机械化革命使用无法进行下去,只有少数国家重视到了坦克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英国著名军事理论家里德尔哈特率先提出了机械化战争理论,一些具有思辨能力的军官敏锐的洞察到了这一点,大力建言发展机械化装备。在这一方面,德国人做的最好。德国古德里安将军通过探索坦克的作战方法,总结出了闪电战作战理论。该理论的大致内容是使用坦克、作战飞机等机械化装备,对敌方进行突然的袭击和坚决的打击,深入敌国纵深,实行包围迂回,分割和消灭敌主要作战力量,瓦解敌方的防御力量,在敌方没有准备充足的情况下,闪电般的击溃敌人,从而结束战争。闪电战理论的成功运用,让坦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大放异彩,在战争初期,被德国人闪击后的国家深刻的领略了德军装甲机械化部队的威力。二战中,德国人的三号坦克、豹G坦克、虎式坦克享誉世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坦克的的发展已经达到了高峰,在二战中,多次出现了数千辆坦克交战的战役。在著名的库尔斯克会战中,苏德双方进行过激烈的坦克决战。坦克广泛的运用于还不仅局限于世界大战,在后来的局部战争中,坦克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中,阿以双方大量的投入了坦克和装甲车辆,进行了二战结束后较大规模的坦克交战。1991年,美国人为了将伊拉克车底赶出科威特,在72小时的沙漠军刀地面作战之中,以坦克装甲车辆和武装直升机为主的陆军突击力量,沉重的打击了伊拉克的装甲力量,为美国在战争中掌握主动权创造了条件。在这期间,美国的艾布拉姆斯坦克一战扬名,成为陆战战场的主角。1999年,俄罗斯当局为了彻底平定车臣反叛分子,以T-72坦克为主要的装甲突击力量为进入车臣地区,虽然没有取得理想的战绩,但是坦克在城市作战中为步兵提供了绝佳的防护力。在后来的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坦克不仅没有像某些人预言的失去传统地位,反而在战争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坦克的分类
坦克是一种装备直射火炮,拥有自行能力和防护能力的装甲战斗车辆。目前,坦克已经发展了三代。第一代坦克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在这一期间的坦克重量多为20吨左右的轻型坦克,装甲厚度一般在6-18毫米厚,装备火炮的口径较小,代表型号有英国的游民坦克、德国的三号坦克等。第二代坦克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至50年代末期的的坦克,这期间内,人们根据坦克的重量、火力和执行的任务划分为重、中、轻三个级别的坦克。这期间的杰出代表有美国的M4谢尔曼轻型坦克、英国的马蒂尔德巡洋坦克、前苏联的T34系列坦克、德国的豹系列和虎系列坦克、前苏联的T—55坦克。通常,重量在10-20吨、装备火炮口径在85毫米左右的坦克是轻型坦克,重量在20-40吨,装备火炮口径在100毫米左右的坦克是中型坦克。重量在40-60吨,装备火炮口径在120毫米左右的坦克是重型坦克。在这期间,各国将坦克分为主战坦克和轻型坦克,像英国这样的传统殖民国家,还将坦克分为步兵坦克和巡洋坦克。第三代坦克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至80年代的坦克,第三代坦克就是目前的主战坦克。60年代以后,各国把重型、中型坦克通称为主战坦克,各国根据实际需要不在发展轻型坦克。主战坦克一统坦克世界,成为各国竞相发展的主要武器。第三代坦克的重量在40-60吨,通常装备120毫米口径的火炮。主战坦克(第三代坦克)的性能良好,防护力普遍提高,火力增强,代表型号有前苏联的T—62、T-72,美国的M60坦克、M1艾布拉姆斯系列主战坦克、英国挑战者坦克、德国豹1、豹2坦克、法国勒克莱尔主战坦克、日本90式主战坦克、以色列梅卡瓦系列主战坦克。主战坦克已经成为衡量各国陆军战斗力的重要武器装备之一。
坦克的命名方式有很多种,有的坦克是用著名军事人物来命名的,比较有名的是美国的M4谢尔曼坦克、M1艾布拉姆斯坦克、M48巴顿坦克、以色列的梅卡瓦坦克、前苏联的IS3斯大林重型坦克等。还有的坦克使用动物来命名的,比较著名的有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发的豹系列坦克、虎式坦克和鼠式坦克,意大利的公羊坦克。(豹G中型坦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投入使用,该型坦克的服役为德国机械化部队注入了强大的战斗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服役的虎式重型坦克装备88毫米口径的火炮,正面装甲厚度进一步提升,在投入苏德战场后,苏联人发现原有的T34/76坦克已经无法从容应对,转而发展T34/85坦克。虎式坦克有一些发展型号,比如虎王系列,虎式重型坦克在著名的阿登战役中发挥了作用,虽然没有从整体上扭转德国战败的命运,但是虎式坦克已经成为二战中最经典的坦克,它成为了二战中最强坦克的代名词。鼠式坦克创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坦克之最,它是纳粹德国集当时所有装甲工业精华所生产的、为挽救德国战败颓势的重型坦克。鼠式坦克长9米、宽3.67米、高3.66米,重达188吨。鼠式坦克装备150毫米口径的火炮,正面装甲达到了200毫米,后部装甲160-165毫米、侧部装甲80-180毫米、炮塔装甲240毫米、车体装甲上部装甲100毫米、底部50毫米,成员6人。鼠式坦克虽然装甲厚度大、吨位大,但是仍然有一个不错的机动能力。鼠式坦克速度在每小时20公里左右,航程在190公里,爬坡度30度、垂直过墙0.72米、涉水深2米,可越过4.5米宽的壕沟。鼠式坦克无论在火炮口径、装甲厚度、吨位上,在当时都创造了世界之最。但是由于是战争末期生产的,只生产了3辆样车,还没有来得及投入实战,德国便战败了。)前苏联、日本、瑞士在命名坦克时,通常以坦克的定型年份来确定,如前苏联的T55、T62、T72、T80、俄罗斯的T-90、日本的74式、90式主战坦克,瑞士的PZ58、PZ61、PZ68等。
                                                        坦克的基本战术性能
坦克由炮塔、车体、火控系统、武器装备、行走系统组成。炮塔是坦克的重要部分。炮塔上通常携带火炮,各式机枪烟幕弹发射器、车长观测仪、弹道计算机等重要作战设备。炮塔可以为火力提供360度的水方向射界(高低射界只有20-30度)。炮塔是提升坦克作战力的重要硬件。但是,一些国家的坦克在定型时并没有设计炮塔。瑞典的S型坦克就是一种无炮塔坦克。瑞典人根据本国狭长的地形和防卫战略射击了S型坦克。该坦克战斗全重39吨,车高仅1.9米,装备一门105毫米坦克炮。该车虽然机动射击能力较差,但是火炮身管长,初速快,达到1500米每秒。装有自动装弹机,相比于其它有炮塔坦克的每分钟8发射速,该坦克达到每分钟10-15发。看来,没有特定的标准去衡量武器装备,只有适应一个国家的实际要求和战略需要的武器,就是好武器!
坦克性能的衡量指标通常有三个,即:火力、机动力和防护力。
火力是衡量坦克进攻能力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坦克的火炮口径越大,其攻击能力也就越强。一般轻型坦克的火炮在85毫米左右,中型的在100-105毫米,重型的在120毫米。目前,各个国家装备的主战坦克火炮口径通常都在90-125毫米,直射距离均可达到2000米,初速在1700米每秒。其中,前苏联的T72、T80坦克装备的火炮是当今主战坦克中最大的,达到125毫米。苏制125毫米滑膛炮的威力最大,在2000米的距离上可垂直击穿400毫米厚的装甲。在1000米的距离内,使用贫油穿甲弹时,可击穿660毫米的装甲,使用破甲弹时,可击穿700毫米厚的装甲。坦克炮在结构上可分为滑膛炮和线膛炮,其中,美国的M1坦克和以色列的梅卡瓦坦克装备的是105毫米线膛炮,M1A1和M1A2、法国的勒克莱尔装备的是120毫米滑膛炮,英国的挑战者主战坦克装备的是120毫米线膛炮,挑战者坦克的弹药基数是当今主站坦克中最大的,达到62发,其他的坦克弹药基数一般在40-50发。主战坦克以火炮为主要攻坚武器,在此同时,还配有12.7毫米、7.62毫米的车载机枪和同轴并列机枪。进入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导弹技术的发展,有不少国家曾经将炮射导弹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俄罗斯是炮射导弹的主要发展国家。但是后来,炮射导弹并没有取代传统的炮弹,归结起来原因如下:
1、        坦克火炮的威力较大,使用较为方便。炮射导弹虽然有着很高的精度,但是战斗部通常较小,威力不如炮弹大,在对付装甲时,效果远远不如穿甲弹、破甲弹和碎甲弹。坦克炮是直瞄武器,交战距离通常都在1500米上下,在使用炮射导弹时,如果距离太近,导弹所需要的上升段在较近的距离内无法展开,在过近的距离内,无法使用,因此远不及各种反坦克炮弹使用方便。炮弹则不同,它在发射后不需要经过类似导弹那样的上升段,因此炮弹具有实战意义。
2、        目前,火炮的精度大大提高,炮射导弹的优势已经不明显。在过去数字化技术发展不充分时,一门105毫米的火炮在1000米内打击目标的精度达到70%-80%,在1500米内的精度在30%-50%,在2000米内的精度达到10%-28%。70年代以后,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技术飞速发展,火炮的精度大大提高,打击2000米的目标精度已经达到了80%,在1500米内打击活动目标的精度都已经达到了60%。美国的M1A2艾布拉姆斯坦克在数字化上是当今主战坦克中做的最好的,M1A2坦克装备了以弹道式计算机为中心的全解式数字化火控系统,这一火控系统大大提高了坦克的命中精度。后来,随着激光、红外技术的发展,各种观测仪的应用,激光测距仪、热成像仪、车长瞄准仪等仪器的运用,让坦克在夜间的射击精度也大大提高。因此,炮射导弹与传统的炮弹相比,已经不具备任何过硬的替代理由。炮弹一直作为坦克的主要弹药,在坦克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机械化突击力量的骨干,作为大纵深渗透的主要利器,机动能力是衡量坦克性能好坏的重要标准。坦克的机动能力好坏直接制约着坦克在不同地形和环境展开任务的能力。通常,坦克的行走部分是由履带、诱导轮、负重轮、驱动轮组成的。驱动轮是坦克履带后部分的,通常在了车体的后面。负重轮是坦克履带中的主要轮,也是数量最多的轮子。作用在于承受坦克的重量。诱导轮是坦克履带前面的轮子,作用在于串联履带,分担其它轮子的功能,诱导坦克前进。从坦克诞生以来,坦克一直以履带作为主要的行走工具,直到现在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采用轮式坦克。各个国家采用履带推进,是坦克的重量大,担负任务多而决定的。只有宽大的履带,才可以承受坦克的重量,满足坦克的机动要求。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英国游民坦克,其行走部分非常高,侧面的行走部分十分明显,采用两条环形履带,区别于现代坦克的外形。后来,在英国人的启发下,逐渐发展了不同类型和不同重量的坦克。无论它们在外形上差距多大,都无一例外的采用了履带行走。60年代以后发展的主战坦克,为行走部分加装了裙板,坦克的行走部分从全裸状态成为了半裸状态,起到了保护行走部分的作用。美国、英国、中国、德国、法国、俄罗斯等坦克制造大国,都为自己的主战坦克加装了裙板。
以履带为主要行走装置的现代主战坦克,重量基本在40-60吨,一般状态下越野速度为每小时35-55公里,最大的速度达到了每小时46-72公里。可以说,40-60吨的车辆,能达到这样的速度已经非常不易了,可以很好的满足作战时高速突进的要求。当今主战坦克不仅要有一定的速度,还要有一定的越障、过墙、跨越壕沟、涉水等野战能力。现代的主战坦克,一般可越过2.7-3.15米的壕沟,可以垂直越过1米左右的高墙,爬坡度达到30度,无准备涉水达到1-2米,有准备可以度过2-5.5米深的河流。机动能力可见一斑。现代坦克的发动机是坦克优秀机动能力的保证,以美国的M1艾布拉姆斯坦克为例,其发动机可以在零下31度的环境中,无须预热就可以发动起来。坦克优秀的发动机充分的保证了坦克在不同地形中作战和执行不同的任务。
防护力是坦克的灵魂,是坦克能否在激烈的战争环境中生存的关键,是坦克能否实现保护自己的先决条件。现代的坦克,在保护自己上,通常做三种工作。第一,减少被敌方发现的几率。目前,随着激光、红外、毫米波、热观测技术的发展,坦克在当今透明战场的暴漏率越来越高,在当今透明度极高的战场中减少被发现概率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减少在各种可见光探测技术下的信号特征,如降低坦克的高度、减少坦克的尺寸,削弱坦克在红外、激光、毫米波探测下的信号特征,是坦克做好防护工作的重要一环。在被发现后,坦克上的烟幕弹发射器,可以有效的保护坦克,使坦克逃之夭夭。第二,坦克在设计装甲尤其是坦克正面装甲时,坦克装甲要尽量减少装甲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只有夹角越少,被垂直击穿的概率越小。在减少坦克装甲与水平面夹角同时,加大装甲的厚度、使用抗弹性好、有一定空隙的复合材料制作装甲,降低弹药跳弹后击穿装甲的概率。采取这样措施的代表是美国的艾布拉姆斯坦克。M1系列主战坦克之所以拥有绝佳的正面防护性能,关键在于艾布拉姆斯坦克采用了贫油装甲,贫油装甲是一般钢装甲强度的2.6倍,这一措施让M1坦克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面对同一代对手T-72坦克时随心所欲、应对自如。但是,贫油装甲的使用对于坦克成员的健康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前苏联的T系列坦克经过80年代的现代化改装,加装了反应装甲,在被弹药击中后,反应装甲可以减少弹药对坦克主装甲的伤害,这是防御破甲弹的最好防御方式。第三,在坦克被击穿时,坦克内部通常设有泄压装置,防止内部压力过大引爆其他设备。其次,坦克的弹药舱通常是经过加固和特殊设计的,并与其他的舱室中间设有分离板。此外,自动灭火装置也是坦克的必备品。现代坦克不仅考虑常规战争下的防护,还要考虑到在核生化环境下的防护。当今各国的主战坦克,基本都具备防核、防生物、防化学的三防能力。
坦克的作为突破工事障碍、打击敌坚固目标的装甲车辆,其成员通常由指挥整车行动的车长、装填弹药的装填手、负责火控系统和射击的炮手和驾驶车辆的驾驶员组成。有些国家的坦克通常设有自动装填机,因此其成员人数只有3人,少了装填手这一成员。但是,像美国这样的军事强国,其主战坦克上仍然有装填手这一工作岗位。美国人相信,一个训练有素、拥有强健体魄的装填手,在作战时是远比自动化程度高的自动装弹机可靠的。
                                                              坦克炮
坦克炮是装载在坦克上的主要武器。坦克炮的射程近、弹道平直、初速大的直射型火炮。坦克炮属于加农炮类,一般常见口径有75毫米、85毫米、88毫米、105毫米、120毫米、125毫米。按照火炮的内部结构可分为滑膛炮和线膛跑。坦克炮的高低射界较加农炮、榴弹炮较小,通常只有20度到30度,但是方向射界比其他的炮种要大,达到360度。坦克炮通常发射三种弹药:穿甲弹、破甲弹、碎甲弹。
穿甲弹是一种利用弹药在高速运动后,产生较大的初速和物理动能,来击穿坦克装甲的。在发射穿甲弹时,极其强调火炮的初速。因为只有足够的初速,才能形成较大的物理动能。为了加强物理动能,人们穿甲弹的构造上也下了很大功夫。在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普通穿甲弹、高速穿甲弹、次口径尾翼稳定穿甲弹和现在大部分列装的细长如剑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目前,前苏联的125毫米滑膛炮的初速很大,可以击穿大部分国家主战坦克的装甲。
破甲弹是一种工作与穿甲弹原理不同的反坦克弹药。破甲弹依靠的是化学能来击穿装甲的。破甲弹在装药结构上有很大的讲究,通常采用空心装药技术。采用这种装药技术的破甲弹,通常在战斗部中不装有火药,而是在战斗部中设置一个锥形的装置。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在爆炸时更好的将能量聚集在一起,产生强大的化学能。这种原理类似于凸透镜的聚光原理。破甲弹已经是反坦克弹药的重要种类,在反坦克作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碎甲弹是一种针对坦克装甲车辆内部人员的弹药。它的工作原理较为独特。在碎甲弹爆炸时,会产生巨大的崩落效应,给坦克装甲车辆内部中的乘员造成巨大的杀伤。这种杀伤原理类似于用锤子敲墙,墙虽然没坍塌,墙对面的墙皮已经震掉。

                                                             关于坦克的未来
坦克是自从诞生以来,一直担任着陆军机械化突进的主要任务,是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重要武器装备。从一战的初露锋芒,到二战的陆战扬威,再到以后的局部战争,坦克几乎每次都是战争中当仁不让的主角之一。然而,坦克及其代表的陆军的地位曾一度受到质疑和挑战。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各种精确制导武器的大量发展,海军和航空兵种的技术含量提高,陆军和坦克曾一度不被人们看好,有些人甚至抛出了陆军无用论。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是一场特殊的高技术局部战争。美国在78天的战争中,没有动用陆军的任何一样装备。美国依靠海军和海军航空兵,以非接触的作战方式,打垮了南联盟政权。陆军无用论在这样的实践基础下更为嚣张。美国在制定的21世纪陆军计划中,曾一度宣称要轻型化,其推崇的FCS陆上作战系统中,各式各样的装甲车辆无一例外的成为轻型化的代名词。无论是榴弹炮还是突击车,车辆的吨位均控制在20吨左右。领跑世纪的美国军队都否定了主战坦克,难道主战坦克真的会像战列舰一样成为不适应未来而成为历史的装备吗?
2003年3月20号,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远征军越过伊科边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进伊拉克,创造了一天推进150多公里的速度奇迹。面对美国多个方向的机械化推进,伊拉克守军一泻千里,交出了政权。在随后8年多的维持稳定作战中,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轻型装甲车辆被路边炸弹和RPG掀翻的美国大兵,皮糙肉厚的M1系列主战坦克成为了他们的保护神。伊拉克战争改变了人们对陆军的偏见,将坦克从冷落边缘上拉了回来。人们清楚的意识到在现代战争条件下,虽然高技术战争是主导,但是只要有非对称威胁,坦克就是士兵们的保护神。它的火力、防护力所体现出的优势,是当前乃至未来很长时间内的陆上武器装备无法取代的。2007年,以色列陆军面对哈马斯的非对称攻击,坚决的在城市战中使用了梅卡瓦4型坦克。2010年,美国、加拿大在看似不适用坦克发挥的阿富汗战场上坚决的使用坦克来寻山。以上的例子证明,坦克在未来很长的时间内,仍然是不可替代陆战主角。
进入21世纪的坦克,越来越向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在过去那种只适于平原大规模的作战思路,已经渐渐被取代。现代的主战坦克,不仅要重视传统的常规战争,还要能面对打击极端分子非对称战争。不仅要适用于大规模的平原交战,还要适应复杂多变的城市作战。目前,一些大国均推出了其主战坦克的城市作战版本。代表的有美国的M1A2TUSK、德国的“城市豹2”,以色列的梅卡瓦4等。这些坦克都充分的兼顾了城市作战的各类要求,如安装遥控武器站、新的车长观察仪、城市扫雷装置、反应装甲等适应城市作战的设备。在城市中使用坦克的战术上,要充分的发挥步兵保护坦克、坦克支援步兵的步坦协同战术。
美国军队擅长吸收战场经验,擅长总结经验。从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军队明白了主战坦克不可代替的道理,其轻型化陆军计划也有待于进一步的商讨。
坦克作为陆军的标志式武器,随着国际局势的发展和新型作战方式的需要,不断的吸收着现代军事革命成果和技术成果,散发出适应时代发展的顽强生命力。


                                                                                     概论坦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著名的索姆河战役中,英法联军为了对付已经装备马克沁机枪的德军,减轻己方伤亡,英国人首次在战争中使用了代号为“游民”的坦克。这种坦克分为“雄性”和“雌性”两种车型,在两侧装有不同于现代坦克的环形履带。坦克的运用,使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战壕成为虚设,坦克可以轻松的突破挖有重重战壕的防线,从容的应付士兵手中的轻武器,为己方步兵突进掩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坦克的装甲厚度只有6-18毫米厚,但是当时的反坦克武器发展还处在探索阶段,德国人用77毫米的榴弹炮进行反坦克作战。由于坦克在当时是新式武器,不少国家没有找到应对它的办法,坦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坦克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坦克为首的大量机械化装备应用与战场,开辟了机械化战争的时代。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以坦克为首的机械化陆军装备在每个国家受到的待遇是不同的。由于传统因素和军队保守人士占据着军队的主要位置,陆军的机械化革命使用无法进行下去,只有少数国家重视到了坦克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英国著名军事理论家里德尔哈特率先提出了机械化战争理论,一些具有思辨能力的军官敏锐的洞察到了这一点,大力建言发展机械化装备。在这一方面,德国人做的最好。德国古德里安将军通过探索坦克的作战方法,总结出了闪电战作战理论。该理论的大致内容是使用坦克、作战飞机等机械化装备,对敌方进行突然的袭击和坚决的打击,深入敌国纵深,实行包围迂回,分割和消灭敌主要作战力量,瓦解敌方的防御力量,在敌方没有准备充足的情况下,闪电般的击溃敌人,从而结束战争。闪电战理论的成功运用,让坦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大放异彩,在战争初期,被德国人闪击后的国家深刻的领略了德军装甲机械化部队的威力。二战中,德国人的三号坦克、豹G坦克、虎式坦克享誉世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坦克的的发展已经达到了高峰,在二战中,多次出现了数千辆坦克交战的战役。在著名的库尔斯克会战中,苏德双方进行过激烈的坦克决战。坦克广泛的运用于还不仅局限于世界大战,在后来的局部战争中,坦克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中,阿以双方大量的投入了坦克和装甲车辆,进行了二战结束后较大规模的坦克交战。1991年,美国人为了将伊拉克车底赶出科威特,在72小时的沙漠军刀地面作战之中,以坦克装甲车辆和武装直升机为主的陆军突击力量,沉重的打击了伊拉克的装甲力量,为美国在战争中掌握主动权创造了条件。在这期间,美国的艾布拉姆斯坦克一战扬名,成为陆战战场的主角。1999年,俄罗斯当局为了彻底平定车臣反叛分子,以T-72坦克为主要的装甲突击力量为进入车臣地区,虽然没有取得理想的战绩,但是坦克在城市作战中为步兵提供了绝佳的防护力。在后来的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坦克不仅没有像某些人预言的失去传统地位,反而在战争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坦克的分类
坦克是一种装备直射火炮,拥有自行能力和防护能力的装甲战斗车辆。目前,坦克已经发展了三代。第一代坦克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在这一期间的坦克重量多为20吨左右的轻型坦克,装甲厚度一般在6-18毫米厚,装备火炮的口径较小,代表型号有英国的游民坦克、德国的三号坦克等。第二代坦克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至50年代末期的的坦克,这期间内,人们根据坦克的重量、火力和执行的任务划分为重、中、轻三个级别的坦克。这期间的杰出代表有美国的M4谢尔曼轻型坦克、英国的马蒂尔德巡洋坦克、前苏联的T34系列坦克、德国的豹系列和虎系列坦克、前苏联的T—55坦克。通常,重量在10-20吨、装备火炮口径在85毫米左右的坦克是轻型坦克,重量在20-40吨,装备火炮口径在100毫米左右的坦克是中型坦克。重量在40-60吨,装备火炮口径在120毫米左右的坦克是重型坦克。在这期间,各国将坦克分为主战坦克和轻型坦克,像英国这样的传统殖民国家,还将坦克分为步兵坦克和巡洋坦克。第三代坦克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至80年代的坦克,第三代坦克就是目前的主战坦克。60年代以后,各国把重型、中型坦克通称为主战坦克,各国根据实际需要不在发展轻型坦克。主战坦克一统坦克世界,成为各国竞相发展的主要武器。第三代坦克的重量在40-60吨,通常装备120毫米口径的火炮。主战坦克(第三代坦克)的性能良好,防护力普遍提高,火力增强,代表型号有前苏联的T—62、T-72,美国的M60坦克、M1艾布拉姆斯系列主战坦克、英国挑战者坦克、德国豹1、豹2坦克、法国勒克莱尔主战坦克、日本90式主战坦克、以色列梅卡瓦系列主战坦克。主战坦克已经成为衡量各国陆军战斗力的重要武器装备之一。
坦克的命名方式有很多种,有的坦克是用著名军事人物来命名的,比较有名的是美国的M4谢尔曼坦克、M1艾布拉姆斯坦克、M48巴顿坦克、以色列的梅卡瓦坦克、前苏联的IS3斯大林重型坦克等。还有的坦克使用动物来命名的,比较著名的有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发的豹系列坦克、虎式坦克和鼠式坦克,意大利的公羊坦克。(豹G中型坦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投入使用,该型坦克的服役为德国机械化部队注入了强大的战斗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服役的虎式重型坦克装备88毫米口径的火炮,正面装甲厚度进一步提升,在投入苏德战场后,苏联人发现原有的T34/76坦克已经无法从容应对,转而发展T34/85坦克。虎式坦克有一些发展型号,比如虎王系列,虎式重型坦克在著名的阿登战役中发挥了作用,虽然没有从整体上扭转德国战败的命运,但是虎式坦克已经成为二战中最经典的坦克,它成为了二战中最强坦克的代名词。鼠式坦克创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坦克之最,它是纳粹德国集当时所有装甲工业精华所生产的、为挽救德国战败颓势的重型坦克。鼠式坦克长9米、宽3.67米、高3.66米,重达188吨。鼠式坦克装备150毫米口径的火炮,正面装甲达到了200毫米,后部装甲160-165毫米、侧部装甲80-180毫米、炮塔装甲240毫米、车体装甲上部装甲100毫米、底部50毫米,成员6人。鼠式坦克虽然装甲厚度大、吨位大,但是仍然有一个不错的机动能力。鼠式坦克速度在每小时20公里左右,航程在190公里,爬坡度30度、垂直过墙0.72米、涉水深2米,可越过4.5米宽的壕沟。鼠式坦克无论在火炮口径、装甲厚度、吨位上,在当时都创造了世界之最。但是由于是战争末期生产的,只生产了3辆样车,还没有来得及投入实战,德国便战败了。)前苏联、日本、瑞士在命名坦克时,通常以坦克的定型年份来确定,如前苏联的T55、T62、T72、T80、俄罗斯的T-90、日本的74式、90式主战坦克,瑞士的PZ58、PZ61、PZ68等。
                                                        坦克的基本战术性能
坦克由炮塔、车体、火控系统、武器装备、行走系统组成。炮塔是坦克的重要部分。炮塔上通常携带火炮,各式机枪烟幕弹发射器、车长观测仪、弹道计算机等重要作战设备。炮塔可以为火力提供360度的水方向射界(高低射界只有20-30度)。炮塔是提升坦克作战力的重要硬件。但是,一些国家的坦克在定型时并没有设计炮塔。瑞典的S型坦克就是一种无炮塔坦克。瑞典人根据本国狭长的地形和防卫战略射击了S型坦克。该坦克战斗全重39吨,车高仅1.9米,装备一门105毫米坦克炮。该车虽然机动射击能力较差,但是火炮身管长,初速快,达到1500米每秒。装有自动装弹机,相比于其它有炮塔坦克的每分钟8发射速,该坦克达到每分钟10-15发。看来,没有特定的标准去衡量武器装备,只有适应一个国家的实际要求和战略需要的武器,就是好武器!
坦克性能的衡量指标通常有三个,即:火力、机动力和防护力。
火力是衡量坦克进攻能力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坦克的火炮口径越大,其攻击能力也就越强。一般轻型坦克的火炮在85毫米左右,中型的在100-105毫米,重型的在120毫米。目前,各个国家装备的主战坦克火炮口径通常都在90-125毫米,直射距离均可达到2000米,初速在1700米每秒。其中,前苏联的T72、T80坦克装备的火炮是当今主战坦克中最大的,达到125毫米。苏制125毫米滑膛炮的威力最大,在2000米的距离上可垂直击穿400毫米厚的装甲。在1000米的距离内,使用贫油穿甲弹时,可击穿660毫米的装甲,使用破甲弹时,可击穿700毫米厚的装甲。坦克炮在结构上可分为滑膛炮和线膛炮,其中,美国的M1坦克和以色列的梅卡瓦坦克装备的是105毫米线膛炮,M1A1和M1A2、法国的勒克莱尔装备的是120毫米滑膛炮,英国的挑战者主战坦克装备的是120毫米线膛炮,挑战者坦克的弹药基数是当今主站坦克中最大的,达到62发,其他的坦克弹药基数一般在40-50发。主战坦克以火炮为主要攻坚武器,在此同时,还配有12.7毫米、7.62毫米的车载机枪和同轴并列机枪。进入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导弹技术的发展,有不少国家曾经将炮射导弹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俄罗斯是炮射导弹的主要发展国家。但是后来,炮射导弹并没有取代传统的炮弹,归结起来原因如下:
1、        坦克火炮的威力较大,使用较为方便。炮射导弹虽然有着很高的精度,但是战斗部通常较小,威力不如炮弹大,在对付装甲时,效果远远不如穿甲弹、破甲弹和碎甲弹。坦克炮是直瞄武器,交战距离通常都在1500米上下,在使用炮射导弹时,如果距离太近,导弹所需要的上升段在较近的距离内无法展开,在过近的距离内,无法使用,因此远不及各种反坦克炮弹使用方便。炮弹则不同,它在发射后不需要经过类似导弹那样的上升段,因此炮弹具有实战意义。
2、        目前,火炮的精度大大提高,炮射导弹的优势已经不明显。在过去数字化技术发展不充分时,一门105毫米的火炮在1000米内打击目标的精度达到70%-80%,在1500米内的精度在30%-50%,在2000米内的精度达到10%-28%。70年代以后,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技术飞速发展,火炮的精度大大提高,打击2000米的目标精度已经达到了80%,在1500米内打击活动目标的精度都已经达到了60%。美国的M1A2艾布拉姆斯坦克在数字化上是当今主战坦克中做的最好的,M1A2坦克装备了以弹道式计算机为中心的全解式数字化火控系统,这一火控系统大大提高了坦克的命中精度。后来,随着激光、红外技术的发展,各种观测仪的应用,激光测距仪、热成像仪、车长瞄准仪等仪器的运用,让坦克在夜间的射击精度也大大提高。因此,炮射导弹与传统的炮弹相比,已经不具备任何过硬的替代理由。炮弹一直作为坦克的主要弹药,在坦克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机械化突击力量的骨干,作为大纵深渗透的主要利器,机动能力是衡量坦克性能好坏的重要标准。坦克的机动能力好坏直接制约着坦克在不同地形和环境展开任务的能力。通常,坦克的行走部分是由履带、诱导轮、负重轮、驱动轮组成的。驱动轮是坦克履带后部分的,通常在了车体的后面。负重轮是坦克履带中的主要轮,也是数量最多的轮子。作用在于承受坦克的重量。诱导轮是坦克履带前面的轮子,作用在于串联履带,分担其它轮子的功能,诱导坦克前进。从坦克诞生以来,坦克一直以履带作为主要的行走工具,直到现在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采用轮式坦克。各个国家采用履带推进,是坦克的重量大,担负任务多而决定的。只有宽大的履带,才可以承受坦克的重量,满足坦克的机动要求。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英国游民坦克,其行走部分非常高,侧面的行走部分十分明显,采用两条环形履带,区别于现代坦克的外形。后来,在英国人的启发下,逐渐发展了不同类型和不同重量的坦克。无论它们在外形上差距多大,都无一例外的采用了履带行走。60年代以后发展的主战坦克,为行走部分加装了裙板,坦克的行走部分从全裸状态成为了半裸状态,起到了保护行走部分的作用。美国、英国、中国、德国、法国、俄罗斯等坦克制造大国,都为自己的主战坦克加装了裙板。
以履带为主要行走装置的现代主战坦克,重量基本在40-60吨,一般状态下越野速度为每小时35-55公里,最大的速度达到了每小时46-72公里。可以说,40-60吨的车辆,能达到这样的速度已经非常不易了,可以很好的满足作战时高速突进的要求。当今主战坦克不仅要有一定的速度,还要有一定的越障、过墙、跨越壕沟、涉水等野战能力。现代的主战坦克,一般可越过2.7-3.15米的壕沟,可以垂直越过1米左右的高墙,爬坡度达到30度,无准备涉水达到1-2米,有准备可以度过2-5.5米深的河流。机动能力可见一斑。现代坦克的发动机是坦克优秀机动能力的保证,以美国的M1艾布拉姆斯坦克为例,其发动机可以在零下31度的环境中,无须预热就可以发动起来。坦克优秀的发动机充分的保证了坦克在不同地形中作战和执行不同的任务。
防护力是坦克的灵魂,是坦克能否在激烈的战争环境中生存的关键,是坦克能否实现保护自己的先决条件。现代的坦克,在保护自己上,通常做三种工作。第一,减少被敌方发现的几率。目前,随着激光、红外、毫米波、热观测技术的发展,坦克在当今透明战场的暴漏率越来越高,在当今透明度极高的战场中减少被发现概率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减少在各种可见光探测技术下的信号特征,如降低坦克的高度、减少坦克的尺寸,削弱坦克在红外、激光、毫米波探测下的信号特征,是坦克做好防护工作的重要一环。在被发现后,坦克上的烟幕弹发射器,可以有效的保护坦克,使坦克逃之夭夭。第二,坦克在设计装甲尤其是坦克正面装甲时,坦克装甲要尽量减少装甲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只有夹角越少,被垂直击穿的概率越小。在减少坦克装甲与水平面夹角同时,加大装甲的厚度、使用抗弹性好、有一定空隙的复合材料制作装甲,降低弹药跳弹后击穿装甲的概率。采取这样措施的代表是美国的艾布拉姆斯坦克。M1系列主战坦克之所以拥有绝佳的正面防护性能,关键在于艾布拉姆斯坦克采用了贫油装甲,贫油装甲是一般钢装甲强度的2.6倍,这一措施让M1坦克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面对同一代对手T-72坦克时随心所欲、应对自如。但是,贫油装甲的使用对于坦克成员的健康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前苏联的T系列坦克经过80年代的现代化改装,加装了反应装甲,在被弹药击中后,反应装甲可以减少弹药对坦克主装甲的伤害,这是防御破甲弹的最好防御方式。第三,在坦克被击穿时,坦克内部通常设有泄压装置,防止内部压力过大引爆其他设备。其次,坦克的弹药舱通常是经过加固和特殊设计的,并与其他的舱室中间设有分离板。此外,自动灭火装置也是坦克的必备品。现代坦克不仅考虑常规战争下的防护,还要考虑到在核生化环境下的防护。当今各国的主战坦克,基本都具备防核、防生物、防化学的三防能力。
坦克的作为突破工事障碍、打击敌坚固目标的装甲车辆,其成员通常由指挥整车行动的车长、装填弹药的装填手、负责火控系统和射击的炮手和驾驶车辆的驾驶员组成。有些国家的坦克通常设有自动装填机,因此其成员人数只有3人,少了装填手这一成员。但是,像美国这样的军事强国,其主战坦克上仍然有装填手这一工作岗位。美国人相信,一个训练有素、拥有强健体魄的装填手,在作战时是远比自动化程度高的自动装弹机可靠的。
                                                              坦克炮
坦克炮是装载在坦克上的主要武器。坦克炮的射程近、弹道平直、初速大的直射型火炮。坦克炮属于加农炮类,一般常见口径有75毫米、85毫米、88毫米、105毫米、120毫米、125毫米。按照火炮的内部结构可分为滑膛炮和线膛跑。坦克炮的高低射界较加农炮、榴弹炮较小,通常只有20度到30度,但是方向射界比其他的炮种要大,达到360度。坦克炮通常发射三种弹药:穿甲弹、破甲弹、碎甲弹。
穿甲弹是一种利用弹药在高速运动后,产生较大的初速和物理动能,来击穿坦克装甲的。在发射穿甲弹时,极其强调火炮的初速。因为只有足够的初速,才能形成较大的物理动能。为了加强物理动能,人们穿甲弹的构造上也下了很大功夫。在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普通穿甲弹、高速穿甲弹、次口径尾翼稳定穿甲弹和现在大部分列装的细长如剑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目前,前苏联的125毫米滑膛炮的初速很大,可以击穿大部分国家主战坦克的装甲。
破甲弹是一种工作与穿甲弹原理不同的反坦克弹药。破甲弹依靠的是化学能来击穿装甲的。破甲弹在装药结构上有很大的讲究,通常采用空心装药技术。采用这种装药技术的破甲弹,通常在战斗部中不装有火药,而是在战斗部中设置一个锥形的装置。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在爆炸时更好的将能量聚集在一起,产生强大的化学能。这种原理类似于凸透镜的聚光原理。破甲弹已经是反坦克弹药的重要种类,在反坦克作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碎甲弹是一种针对坦克装甲车辆内部人员的弹药。它的工作原理较为独特。在碎甲弹爆炸时,会产生巨大的崩落效应,给坦克装甲车辆内部中的乘员造成巨大的杀伤。这种杀伤原理类似于用锤子敲墙,墙虽然没坍塌,墙对面的墙皮已经震掉。

                                                             关于坦克的未来
坦克是自从诞生以来,一直担任着陆军机械化突进的主要任务,是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重要武器装备。从一战的初露锋芒,到二战的陆战扬威,再到以后的局部战争,坦克几乎每次都是战争中当仁不让的主角之一。然而,坦克及其代表的陆军的地位曾一度受到质疑和挑战。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各种精确制导武器的大量发展,海军和航空兵种的技术含量提高,陆军和坦克曾一度不被人们看好,有些人甚至抛出了陆军无用论。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是一场特殊的高技术局部战争。美国在78天的战争中,没有动用陆军的任何一样装备。美国依靠海军和海军航空兵,以非接触的作战方式,打垮了南联盟政权。陆军无用论在这样的实践基础下更为嚣张。美国在制定的21世纪陆军计划中,曾一度宣称要轻型化,其推崇的FCS陆上作战系统中,各式各样的装甲车辆无一例外的成为轻型化的代名词。无论是榴弹炮还是突击车,车辆的吨位均控制在20吨左右。领跑世纪的美国军队都否定了主战坦克,难道主战坦克真的会像战列舰一样成为不适应未来而成为历史的装备吗?
2003年3月20号,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远征军越过伊科边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进伊拉克,创造了一天推进150多公里的速度奇迹。面对美国多个方向的机械化推进,伊拉克守军一泻千里,交出了政权。在随后8年多的维持稳定作战中,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轻型装甲车辆被路边炸弹和RPG掀翻的美国大兵,皮糙肉厚的M1系列主战坦克成为了他们的保护神。伊拉克战争改变了人们对陆军的偏见,将坦克从冷落边缘上拉了回来。人们清楚的意识到在现代战争条件下,虽然高技术战争是主导,但是只要有非对称威胁,坦克就是士兵们的保护神。它的火力、防护力所体现出的优势,是当前乃至未来很长时间内的陆上武器装备无法取代的。2007年,以色列陆军面对哈马斯的非对称攻击,坚决的在城市战中使用了梅卡瓦4型坦克。2010年,美国、加拿大在看似不适用坦克发挥的阿富汗战场上坚决的使用坦克来寻山。以上的例子证明,坦克在未来很长的时间内,仍然是不可替代陆战主角。
进入21世纪的坦克,越来越向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在过去那种只适于平原大规模的作战思路,已经渐渐被取代。现代的主战坦克,不仅要重视传统的常规战争,还要能面对打击极端分子非对称战争。不仅要适用于大规模的平原交战,还要适应复杂多变的城市作战。目前,一些大国均推出了其主战坦克的城市作战版本。代表的有美国的M1A2TUSK、德国的“城市豹2”,以色列的梅卡瓦4等。这些坦克都充分的兼顾了城市作战的各类要求,如安装遥控武器站、新的车长观察仪、城市扫雷装置、反应装甲等适应城市作战的设备。在城市中使用坦克的战术上,要充分的发挥步兵保护坦克、坦克支援步兵的步坦协同战术。
美国军队擅长吸收战场经验,擅长总结经验。从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军队明白了主战坦克不可代替的道理,其轻型化陆军计划也有待于进一步的商讨。
坦克作为陆军的标志式武器,随着国际局势的发展和新型作战方式的需要,不断的吸收着现代军事革命成果和技术成果,散发出适应时代发展的顽强生命力。
大多数场合下 更需要关心的不再是矛与盾,而是发现与隐藏…先发现变得格外重要。就旗鼓相当的战争而言。

至于城市战?迄今几个战例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因为防御方(反美武装)和进攻方(俄军)代表不了未来战争主角的水平!
二战后战争的不充分、导致了目前地面装甲力量的演进…不充分。
---这不是说坦克无用、而是说如果WW3爆发数年、仅仅数年,大家就不会有分歧…关于:
“现有技术及资源条件下,地面装甲力量会在何种形态下,相对稳定成熟”
通篇很多知识性的错误···
钱,是演进中那只看不见的手(^_^)
就像性,是生物演进中那只看不见的手一样。

现在一支独秀的MBT,在自然界真正洗礼面前会迅速分化…继而被另外形态和尺度的继承者所接替。
(我没说一定要彻底消失)
LZ原创吗?
坦克也在挣扎、不想退出,
可现在的她完全基于二战记忆而…;就进化速度与效率而言,她确实对正在面临的危机、认识不足。
她的上帝(交战国)会把资源偏袒给那些进化效率更高的小妹妹们。
------- 当然,我可没无端地说 应该让她彻底消失。在她身体上、在我们凡人无法预见的未来、或许她能让我们见证造物主的伟大。
“在这一方面,德国人做的最好。德国古德里安将军通过探索坦克的作战方法,总结出了闪电战作战理论。”

来,说说这“理论”的体系全貌到底是怎么个模样啊~
进化的几个维度\主轴线:
射程:从爪牙到兽骨狼牙棒…数十万年前;到原始的标枪和弓箭…五万年前(暂估,学术界);到突火枪、滑膛枪
机动性:两足到车轮…一万年前;到战车…四千年前;到马匹;到火车…普鲁士;到水箱…一战英国
准确性:平板码字不易,略过
杀伤范围…等几个基本维度。

相对保守和有异议的兄弟可以盘算一下在这个多维空间里,MBT处于哪个座标?
那个座标、是不是二战残念与人类科技进步迟缓的证明?
感觉楼主要悲剧 在超大没两把刷子想开谈理论是要被砖头埋掉的
“在这一方面,德国人做的最好。德国古德里安将军通过探索坦克的作战方法,总结出了闪电战作战理论。”

...
印像中富勒的书比古德里安的试训更早,只不过法国人不屑一顾罢了(^_^)
糟糕,我可能记忆不准了。富勒是不是那个写西洋世界军事史的英国人?他提到二战前在巴黎书店买过法国人写的装甲战理论书?大一时读的那些书记混了…有错的话大伙儿轻点拍!那套书台湾翻译的、极蹩脚…读书马虎不能怪俺、都是译者害得(;_;)
M1系列主战坦克之所以拥有绝佳的正面防护性能,关键在于艾布拉姆斯坦克采用了贫油装甲,贫油装甲是一般钢装甲强度的2.6倍,这一措施让M1坦克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面对同一代对手T-72坦克时随心所欲、应对自如。但是,贫油装甲的使用对于坦克成员的健康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前苏联的T系列坦克经过80年代的现代化改装,加装了反应装甲,在被弹药击中后,反应装甲可以减少弹药对坦克主装甲的伤害,防止跳弹后再次击穿装甲。
···················································································································································
错误连篇·
楼主的文章是自己写的还是百度来的?
瑞典那货到底是坦克还是坦歼还没有定论,楼主先不要拿S坦克说事了。
一篇由臆想和扯淡组成的文章,的确对的上浅谈的标题
索姆河战役投入的不是小游民吧
“一般状态下的行走速度为每小时35-55公里,越野时的速度达到了每小时46-72公里”越野比公路还快?哪种坦克越野能跑72公里每小时?

呃,楼主发这篇文章的用意何在啊?怎么看不大明白。
为啥移动到陆版。。。。。。。?
移动到畅谈吧。。。。。。
这贴子确实更适合待在畅谈版
装甲士官M 发表于 2012-2-4 00:19
一篇由臆想和扯淡组成的文章,的确对的上浅谈的标题
探讨问题,请说明怎么扯淡和臆想了?依据在哪?
decebalus 发表于 2012-2-4 00:43
“一般状态下的行走速度为每小时35-55公里,越野时的速度达到了每小时46-72公里”越野比公路还快?哪种坦克 ...
美国的M1A2坦克可以达到72公里每小时,兄弟,夯实一下基本功吧,什么是越野?什么是普通行走?我想这个问题你不用问我,先别急着发言,确定后再以权威的口气质疑
XBD 发表于 2012-2-4 00:01
楼主的文章是自己写的还是百度来的?
瑞典那货到底是坦克还是坦歼还没有定论,楼主先不要拿S坦克说事了。
文章当然是我查阅资料后自己所创,一篇百度的文章有必要和大家在这里分享吗?对了,S型是坦克,我很确定的告诉你,至于你说的没有界定,请拿出依据。S型是坦克,这是兵器知识上的基础知识
WillSiegKane 发表于 2012-2-4 02:29
呃,楼主发这篇文章的用意何在啊?怎么看不大明白。
哪有那么多用意?!无非是想科普一下,提高一下自己和朋友们的基本功,我们有着共同的爱好,想的那么功利干什么
偷偷的猫 发表于 2012-2-3 22:52
M1系列主战坦克之所以拥有绝佳的正面防护性能,关键在于艾布拉姆斯坦克采用了贫油装甲,贫油装甲是一般钢装 ...
错误连篇的依据在哪?如果你连着写基本的常识都要否定,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请朋友先好好思考后在作评论,别急着发言。研究任何东西都是要有基本功的
张晨zc 发表于 2012-2-4 10:57
错误连篇的依据在哪?如果你连着写基本的常识都要否定,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请朋友先好好思考后在作评 ...
自己去学点真货吧 M1A1HA开始才是贫铀加固结构的陶瓷复合装甲
张晨zc 发表于 2012-2-4 10:57
错误连篇的依据在哪?如果你连着写基本的常识都要否定,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请朋友先好好思考后在作评 ...
伊拉克的T72大多都是空中打的 M1系列在伊拉克战场主要面对的是是战后一代坦克

你的基本知识在哪里? 拿着军刊和记者的编造当基础知识么?
张晨zc 发表于 2012-2-4 10:52
美国的M1A2坦克可以达到72公里每小时,兄弟,夯实一下基本功吧,什么是越野?什么是普通行走?我想这个问题 ...
哈哈····看得出你的知识 之是来源于杂志的 列数据···
你知道越野上了50是个神马状态么?
renown1917 发表于 2012-2-4 00:30
索姆河战役投入的不是小游民吧
小游民只有样车,没有投入战斗
索姆河战役投入的菱形坦克是大游民,又称母亲号
张晨zc 发表于 2012-2-4 10:52
美国的M1A2坦克可以达到72公里每小时,兄弟,夯实一下基本功吧,什么是越野?什么是普通行走?我想这个问题 ...
是公路速度是72吧。我记得M1A2越野是48。

豹2越野也不过55.
风之夙愿 发表于 2012-2-4 02:41
为啥移动到陆版。。。。。。。?
移动到畅谈吧。。。。。。
同意,还是让这帖子去畅谈吧。呵呵
坦克划代一般都是以二战后为标准的。

你查查二战德国的虎和豹谁的服役时间早。


现役的主战坦克直射距离差的远了,有的1500米,有的能到3500米,初速也不一。

苏制125炮威力最大,更是不知所云。如果真是2000米距离400的穿深还好意思出来混?

反应装甲是为了对付跳弹的,我是头回听说。

。。。。。

老兄,第一,把错别字改改。
第二,文章条理点行不,东一头西一头的。
第三,先把陆版的文章看透了再琢磨琢磨发帖吧。当然,提问题就无所谓了。
这文章直接没法看完。。。什么东东呀??常识一点都没有的。饶了我吧,寒假党???
主要是不知道楼主想说神马。没有中心论点的悲剧
偷偷的猫 发表于 2012-2-4 11:05
哈哈····看得出你的知识 之是来源于杂志的 列数据···
你知道越野上了50是个神马状态么?
我想反问你 1、M1A1HA不也在海湾战争中用过了?难道M1A1HA不是M1系列?2、虽然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坦克大部分是被空中力量击中的,但是这不能否认美军坦克和伊拉克坦克确实交过手 而且HA的确很轻松的赢了对手。3、至于车速问题,那不是杂志上的数据,我从不看那些杂志和业余新闻记者的稿件。如果连这个基本知识都不知道,真的无语了。关于坦克车速,你可以请教专家,看看他们怎么说,很多事不是你主观臆想的,明白吗?朋友,我承认你确实看过两本书,但是我可以肯定你不求甚解。
decebalus 发表于 2012-2-4 11:52
坦克划代一般都是以二战后为标准的。

你查查二战德国的虎和豹谁的服役时间早。
兄弟 你没听说过的东西不代表不存在 难道说你没听说过就否认它的科学性吗?想研究兵器真的从头到尾好好看系统的学一下基础之知识,不要总是看基本杂志或者玩几个游戏就以为很有资本。本文的数据来源绝对不是我瞎编的,不是我说的,绝对可靠。否则也对不起这里的观众,至于划代很多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想要研究一个问题别总是轻浮的基于批判 不和兄弟扯口水了 祝愿我们共同进步
wswaw 发表于 2012-2-3 22:14
“在这一方面,德国人做的最好。德国古德里安将军通过探索坦克的作战方法,总结出了闪电战作战理论。”

...

闪电战是纳粹德国为了适应机械化战争模式的理论。该理论强调利用飞机、坦克等机械化部队大纵深、闪电般、快速而决定的攻击敌方,在敌没有做出反应前,闪电般的瓦解敌人的防御工事,迫使敌人屈服。这就是闪电战理论的核心思想,二战初期德国人将着一理论付诸实践,取得成功。这一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张晨zc 发表于 2012-2-4 12:47
我想反问你 1、M1A1HA不也在海湾战争中用过了?难道M1A1HA不是M1系列?2、虽然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坦克大部分 ...
坦克越野最注重什么?还有越野时速是由什么决定的,发动机功率?还是行走机构?苏联T80系列是首上迎弹还是首下?K系列爆反对防穿和防破到底是个什么机理和能力?
还有那个诡异的跳弹……
自从进入了尾稳脱穿时代,大倾角装甲就没有跳弹的这一说了,而是为了增加侵彻距离,以及对穿甲材料的消耗。
在陆版,列兵无人权
张晨zc 发表于 2012-2-4 10:54
文章当然是我查阅资料后自己所创,一篇百度的文章有必要和大家在这里分享吗?对了,S型是坦克,我很确定的 ...
作为列兵一上来就谈这种漫谈性质的文章是要承受很大压力的,很难被大家认可。
打个比方说,小学语文课本简单吧,但绝对不是一篇简单的文章就可以上小学语文课本的,很多都是名家的文章。
张晨zc 发表于 2012-2-4 10:54
文章当然是我查阅资料后自己所创,一篇百度的文章有必要和大家在这里分享吗?对了,S型是坦克,我很确定的 ...
作为列兵一上来就谈这种漫谈性质的文章是要承受很大压力的,很难被大家认可。
打个比方说,小学语文课本简单吧,但绝对不是一篇简单的文章就可以上小学语文课本的,很多都是名家的文章。
张晨zc 发表于 2012-2-4 12:52
兄弟 你没听说过的东西不代表不存在 难道说你没听说过就否认它的科学性吗?想研究兵器真的从头到尾好好看 ...
唉,不说什么了。你就做最后一条,好好研究陆版的文章再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