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燃烧的岁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5:50:26
(不知贴陆军版是否合适,不合适就情斑竹搬运一下吧)
这里借用一下石钟山那部著名的小说的题目,纪录一下父亲的军旅生涯。我的父亲于五十年代初参军,十年动乱,又让他不得不离开他钟爱的军队。近二十年的时间,是老爷子相当精彩的一段岁月。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坦克兵,见证了共和国装甲兵成长的历程。以前只是零星片断地听他讲过一些以前的事情,这个春节老爷子来北京,趁机多了解了一下,可惜只仔细聊了一个晚上,浮光掠影,管中窥豹,寥寥记下几段,纪念一下老爸曾经走过的日子,以及PLA装甲兵发展的一些片断。

又,老爷子现在的记性不是太好,很多以前的事情记得已不是太清楚,描述中很可能有偏差,我这儿也只能听啥记啥,而记录本身又会引入一些偏差,呵呵,权当一家之言。文章还有些错别字,懒得改了,对不住大家的眼睛。

OK,开始吧。
――――――――――――――――――――――――――――――――――
1951.4~1951.7 广西革命大学第二期(广西桂林)
这个所谓革命大学,其实是学习班,主要目的是培养地方干部,还有一个目的是向部队提供合格的士兵。老爸参加的目的就是为了参军,当时他只有15周岁,为了参军谎报了年龄,他个子比较高,成年后是1米76,于是成功地欺骗组织,7月顺利参军。当时革命大学的学员有两个去向,空军地勤和装甲兵,最终他进入了装甲兵。

1951.7~1951.10 装甲兵第三青年训练大队(军事干部学校)(吉林长春)
短短三个月,主要学习政治,基本军事动作(无装甲技术),乏善可陈。

1951.10~1953.6 装甲兵第一战车编练基地(北京槐树岭,第二编练基地在徐州,学习76自行火炮)
建国初期有两次大规模的招收装甲兵,50年为第一期,由于抗美援朝的原因,仅仅学习了几个月,很多学员就入朝参战。其实50年我父亲也曾报名参军,但是那时年龄太小。51年是第二期,学时近两年,学习开车打炮修理等等装甲兵知识。说到个子高,我曾经质疑过老爸,不是说苏联的坦克兵都有身高限制么,老爸说没听过有这样的说法,至少他当年没有,那时班上12人,他的身高排名第四,最高的是个山东人,1米85。也不知那么高在战斗室里怎么折腾。当时他们学习的对象是T34,老爷子对T34非常熟悉,几十年后对很多部件依然如数家珍。

1953.6~1956.2 43军步兵127师坦克自行火炮332团(长春->广州->海南岛)
完成了近两年的训练,正式进入部队。当年部队来挑人就像高考,牛X的部队先来挑,老爸成绩不错,第一批就被127师挑走,127师应该一直是TG的主力师之一,林彪的井冈山连就在该师。
参军后父亲他们先到长春接收T34,并且待命,随时准备入朝,但是没多久就停战。在长春待了一年后,辗转广州,于54年来到海南岛。127师是当年解放海南岛的部队之一,驻地也定在海南。
近三年的部队生涯,应该有很多故事,不过这次没多问,以后细问了再补充。下面是重头戏了,呵呵。
(不知贴陆军版是否合适,不合适就情斑竹搬运一下吧)
这里借用一下石钟山那部著名的小说的题目,纪录一下父亲的军旅生涯。我的父亲于五十年代初参军,十年动乱,又让他不得不离开他钟爱的军队。近二十年的时间,是老爷子相当精彩的一段岁月。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坦克兵,见证了共和国装甲兵成长的历程。以前只是零星片断地听他讲过一些以前的事情,这个春节老爷子来北京,趁机多了解了一下,可惜只仔细聊了一个晚上,浮光掠影,管中窥豹,寥寥记下几段,纪念一下老爸曾经走过的日子,以及PLA装甲兵发展的一些片断。

又,老爷子现在的记性不是太好,很多以前的事情记得已不是太清楚,描述中很可能有偏差,我这儿也只能听啥记啥,而记录本身又会引入一些偏差,呵呵,权当一家之言。文章还有些错别字,懒得改了,对不住大家的眼睛。

OK,开始吧。
――――――――――――――――――――――――――――――――――
1951.4~1951.7 广西革命大学第二期(广西桂林)
这个所谓革命大学,其实是学习班,主要目的是培养地方干部,还有一个目的是向部队提供合格的士兵。老爸参加的目的就是为了参军,当时他只有15周岁,为了参军谎报了年龄,他个子比较高,成年后是1米76,于是成功地欺骗组织,7月顺利参军。当时革命大学的学员有两个去向,空军地勤和装甲兵,最终他进入了装甲兵。

1951.7~1951.10 装甲兵第三青年训练大队(军事干部学校)(吉林长春)
短短三个月,主要学习政治,基本军事动作(无装甲技术),乏善可陈。

1951.10~1953.6 装甲兵第一战车编练基地(北京槐树岭,第二编练基地在徐州,学习76自行火炮)
建国初期有两次大规模的招收装甲兵,50年为第一期,由于抗美援朝的原因,仅仅学习了几个月,很多学员就入朝参战。其实50年我父亲也曾报名参军,但是那时年龄太小。51年是第二期,学时近两年,学习开车打炮修理等等装甲兵知识。说到个子高,我曾经质疑过老爸,不是说苏联的坦克兵都有身高限制么,老爸说没听过有这样的说法,至少他当年没有,那时班上12人,他的身高排名第四,最高的是个山东人,1米85。也不知那么高在战斗室里怎么折腾。当时他们学习的对象是T34,老爷子对T34非常熟悉,几十年后对很多部件依然如数家珍。

1953.6~1956.2 43军步兵127师坦克自行火炮332团(长春->广州->海南岛)
完成了近两年的训练,正式进入部队。当年部队来挑人就像高考,牛X的部队先来挑,老爸成绩不错,第一批就被127师挑走,127师应该一直是TG的主力师之一,林彪的井冈山连就在该师。
参军后父亲他们先到长春接收T34,并且待命,随时准备入朝,但是没多久就停战。在长春待了一年后,辗转广州,于54年来到海南岛。127师是当年解放海南岛的部队之一,驻地也定在海南。
近三年的部队生涯,应该有很多故事,不过这次没多问,以后细问了再补充。下面是重头戏了,呵呵。


1956.2~1957.1 装甲兵第三坦克学校教员研究班(北京槐树岭。当时几个坦克学校都在长辛店附近:第一坦克学校,618厂附近,离槐树岭步行1小时;第二坦克学校,长辛店崔村)
这时的装甲兵正在组建若干坦克学校,其目的又和之前的遍练基地不同,遍练基地的训练对象是新兵,而坦克学校的培养对象是部队选送来的优秀战士,其性质有些像大专。老爸进入第三坦克学校并不是作为学员,而是作为教员。他当年在编练基地以及后来在部队表现突出,被选为射击系教员,56年到57年这一年的学习,就是为了当教员作准备。当时射击系的主任是万盛章,也是当年老爸在编练基地的教员,老爸被调到坦克学校,和这一层关系也有关。这是我父亲第二次进入槐树岭。

1957.1~1963.7 装甲兵第三坦克学校 射击系 (北京槐树岭->浙江江山)
先说一下三校的变迁,三校先是在北京槐树岭,62年搬到了浙江江山,和第六坦克学校合并为新的第三坦克学校,主要是把槐树岭的地方让给装甲兵科学技术研究院。三校第一任校长是萧锋,他本是军级干部,金门战役失败后被贬为师级。Google“萧锋 金门”就能了解当年的故事,这里不提。

老爸在坦克三校待了六年多,期间又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57到58年,这是大跃进的年代,全国大放卫星,军队也不例外。那年的三校搞了个轻型侦查坦克,曾经见过老爸的一张大幅合影照片,几十个军帽红领章围着一辆坦克,可惜不在我这儿,没法上图上真相。我父亲是是中间加入的,主要负责坦克战斗部分部署,具体说就是炮、瞄准镜、弹药等等的放置,炮的安装、操作等等。说到这个坦克,还有些有趣的事情:
  1. 方向机,选用的是库房中存放的日本某坦克的现成零件,当年老爸他们满库房地翻,发现那个不错,就拆下来用。
  2. 高低机,在破烂堆里找不到合适的部件,只能老爸自己设计了。当时他都不懂机械制图,现买书秉烛夜读,现学现卖,居然也捣鼓出来,现在还保存这图纸(依然不在我这儿,再次没图没真相)。
  3. 炮,用的是23航炮,老爸他们从北京军区军械处领的。
  4. “复合装甲”,这事儿和老爸没直接关系,不过也是当年的趣事之一。为了减轻重量,并保证一定防护力,那群年轻人异想天开地想到了玻璃钢,向有关单位提出要求,要来一块不大的样板,结果在100m距离内用苏式骑兵枪(应该是7.62口径吧)就射穿。过些天,有关单位提供新样板,射击距离提高到200m,射击员打了几抢,脱靶,嚷嚷这靶子太小没法打。然后老爸就上,一枪命中,又是洞穿(老爸射击成绩很不错,军内运动会成绩达到国家三级运动员标准),不过最后还是把玻璃钢糊在炮塔钢板外面(因为炮塔内部要焊接各种部件)。这里老爸用了“糊”这个动词,不知具体工艺怎样。当年并没有复合装甲这种说法,目的也是为了减轻重量,无意间,这也算是TG早期的复合装甲尝试吧(这是我的发挥,老爷子并没把这个扯到复合装甲上)。
据老爸说,当时有很多单位在搞新坦克(自主知识产权?呵呵),最后能跑能打的只有三校这辆(仅一辆样车),要说技术指标,估计惨不忍睹,但是,毕竟搞出来了,被一群毫无技术基础的年轻人搞出来了。
那是一个很坏的年代,各种不切实际的放卫星,浪费了很多资源、时间,却没有实现最初的意愿;那也是个很好的年代,敢想敢作,没有太多的禁锢。当时我父亲也就二十出头,已经自己开始设计坦克(同样年纪的我,也只能在实验室里接接线,按按按钮,调调开关),实践出真知,坦克这玩意,不自己动手捣鼓,就永远不能真正了解它。成功的背后,是无数次的失败,新中国的装甲兵们,就在这样的跌爬滚打中成长着。

小花絮:关于59式,当年59式的研制生产,属于高度机密,即使是我父亲这样的体制内,也知之甚少。57,58年,TG进了少量T54(还不是T54“啊”,老爸特地强调,A的发音是“啊”),有一次去槐树岭附近靶场打靶,用火车拉到杜家坎(装甲兵的库房,现在的西南五环上,京港澳高速的入口),经过槐树岭,沿途站岗,把守森严,老爸他们都不得一见。

60年到61年 ,父亲又被部队送到北京工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四系五七级(光学系,41571、41572班)学习。这段经历对我来说很重要,因为老爸是在北工认识老妈的。当年老爸又高又帅,成绩又很好,又是军人,应该是很有竞争力。说到老爸的成绩,其实基本靠自学,他初中没读完就参军,从部队直接到三校当教员,再被选送到北工,成绩优秀(据老妈说经常拿100分),主要靠自己在业余时间自学的。战友们打牌侃大山的时候,他常常是在看书,据他说微积分是在火车上看通的,让我这样的后生晚辈很是汗颜。
万盛章当年送父亲去北工的目的,是为了学习光学,具体讲,就是学习红外。当时59式并未普及,三校讲授的主要是T34,59式还是概念介绍,为了准备相关课程,老爸来到了北工。不过在北工他还学习了很多电子、随动系统的课程,这又影响了他后来的一些经历。

62年,父亲被借调到装甲兵司令部筹建处,主要是为高等军事学院准备课程。军事学院原来在南京,刘伯承当院长,后取消,在北京香山成立新的军事学院,应该就是后来的国防大学。高等军事学院的培养对象是各兵种高级干部,各军兵种都有相应课程,要介绍本兵种最新技术。父亲主要任务是介绍稳定器,当时最先进的是59式(T54A),59式特点之一就是稳定器。他并不负责讲课,而是为课程提供支持,作的工作主要分两部分:一是主持设计摇床――介绍稳定器需要让坦克处在一个颠簸的环境,课堂内又无法让坦克开动起来,怎么办呢,把它放在一个摇动的架子上,就是摇床。设计摇床后,老爸去617厂(包头)验收接受设备。另一项工作是提供原理模型,老爸出了个稳定器模型原理图,由安徽某厂制作相应的稳定器模型。

63年年初随三校搬到江山(一戴二毛的故地),半年,好像没啥故事,然后就是装甲兵科学技术研究院。


1956.2~1957.1 装甲兵第三坦克学校教员研究班(北京槐树岭。当时几个坦克学校都在长辛店附近:第一坦克学校,618厂附近,离槐树岭步行1小时;第二坦克学校,长辛店崔村)
这时的装甲兵正在组建若干坦克学校,其目的又和之前的遍练基地不同,遍练基地的训练对象是新兵,而坦克学校的培养对象是部队选送来的优秀战士,其性质有些像大专。老爸进入第三坦克学校并不是作为学员,而是作为教员。他当年在编练基地以及后来在部队表现突出,被选为射击系教员,56年到57年这一年的学习,就是为了当教员作准备。当时射击系的主任是万盛章,也是当年老爸在编练基地的教员,老爸被调到坦克学校,和这一层关系也有关。这是我父亲第二次进入槐树岭。

1957.1~1963.7 装甲兵第三坦克学校 射击系 (北京槐树岭->浙江江山)
先说一下三校的变迁,三校先是在北京槐树岭,62年搬到了浙江江山,和第六坦克学校合并为新的第三坦克学校,主要是把槐树岭的地方让给装甲兵科学技术研究院。三校第一任校长是萧锋,他本是军级干部,金门战役失败后被贬为师级。Google“萧锋 金门”就能了解当年的故事,这里不提。

老爸在坦克三校待了六年多,期间又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57到58年,这是大跃进的年代,全国大放卫星,军队也不例外。那年的三校搞了个轻型侦查坦克,曾经见过老爸的一张大幅合影照片,几十个军帽红领章围着一辆坦克,可惜不在我这儿,没法上图上真相。我父亲是是中间加入的,主要负责坦克战斗部分部署,具体说就是炮、瞄准镜、弹药等等的放置,炮的安装、操作等等。说到这个坦克,还有些有趣的事情:
  1. 方向机,选用的是库房中存放的日本某坦克的现成零件,当年老爸他们满库房地翻,发现那个不错,就拆下来用。
  2. 高低机,在破烂堆里找不到合适的部件,只能老爸自己设计了。当时他都不懂机械制图,现买书秉烛夜读,现学现卖,居然也捣鼓出来,现在还保存这图纸(依然不在我这儿,再次没图没真相)。
  3. 炮,用的是23航炮,老爸他们从北京军区军械处领的。
  4. “复合装甲”,这事儿和老爸没直接关系,不过也是当年的趣事之一。为了减轻重量,并保证一定防护力,那群年轻人异想天开地想到了玻璃钢,向有关单位提出要求,要来一块不大的样板,结果在100m距离内用苏式骑兵枪(应该是7.62口径吧)就射穿。过些天,有关单位提供新样板,射击距离提高到200m,射击员打了几抢,脱靶,嚷嚷这靶子太小没法打。然后老爸就上,一枪命中,又是洞穿(老爸射击成绩很不错,军内运动会成绩达到国家三级运动员标准),不过最后还是把玻璃钢糊在炮塔钢板外面(因为炮塔内部要焊接各种部件)。这里老爸用了“糊”这个动词,不知具体工艺怎样。当年并没有复合装甲这种说法,目的也是为了减轻重量,无意间,这也算是TG早期的复合装甲尝试吧(这是我的发挥,老爷子并没把这个扯到复合装甲上)。
据老爸说,当时有很多单位在搞新坦克(自主知识产权?呵呵),最后能跑能打的只有三校这辆(仅一辆样车),要说技术指标,估计惨不忍睹,但是,毕竟搞出来了,被一群毫无技术基础的年轻人搞出来了。
那是一个很坏的年代,各种不切实际的放卫星,浪费了很多资源、时间,却没有实现最初的意愿;那也是个很好的年代,敢想敢作,没有太多的禁锢。当时我父亲也就二十出头,已经自己开始设计坦克(同样年纪的我,也只能在实验室里接接线,按按按钮,调调开关),实践出真知,坦克这玩意,不自己动手捣鼓,就永远不能真正了解它。成功的背后,是无数次的失败,新中国的装甲兵们,就在这样的跌爬滚打中成长着。

小花絮:关于59式,当年59式的研制生产,属于高度机密,即使是我父亲这样的体制内,也知之甚少。57,58年,TG进了少量T54(还不是T54“啊”,老爸特地强调,A的发音是“啊”),有一次去槐树岭附近靶场打靶,用火车拉到杜家坎(装甲兵的库房,现在的西南五环上,京港澳高速的入口),经过槐树岭,沿途站岗,把守森严,老爸他们都不得一见。

60年到61年 ,父亲又被部队送到北京工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四系五七级(光学系,41571、41572班)学习。这段经历对我来说很重要,因为老爸是在北工认识老妈的。当年老爸又高又帅,成绩又很好,又是军人,应该是很有竞争力。说到老爸的成绩,其实基本靠自学,他初中没读完就参军,从部队直接到三校当教员,再被选送到北工,成绩优秀(据老妈说经常拿100分),主要靠自己在业余时间自学的。战友们打牌侃大山的时候,他常常是在看书,据他说微积分是在火车上看通的,让我这样的后生晚辈很是汗颜。
万盛章当年送父亲去北工的目的,是为了学习光学,具体讲,就是学习红外。当时59式并未普及,三校讲授的主要是T34,59式还是概念介绍,为了准备相关课程,老爸来到了北工。不过在北工他还学习了很多电子、随动系统的课程,这又影响了他后来的一些经历。

62年,父亲被借调到装甲兵司令部筹建处,主要是为高等军事学院准备课程。军事学院原来在南京,刘伯承当院长,后取消,在北京香山成立新的军事学院,应该就是后来的国防大学。高等军事学院的培养对象是各兵种高级干部,各军兵种都有相应课程,要介绍本兵种最新技术。父亲主要任务是介绍稳定器,当时最先进的是59式(T54A),59式特点之一就是稳定器。他并不负责讲课,而是为课程提供支持,作的工作主要分两部分:一是主持设计摇床――介绍稳定器需要让坦克处在一个颠簸的环境,课堂内又无法让坦克开动起来,怎么办呢,把它放在一个摇动的架子上,就是摇床。设计摇床后,老爸去617厂(包头)验收接受设备。另一项工作是提供原理模型,老爸出了个稳定器模型原理图,由安徽某厂制作相应的稳定器模型。

63年年初随三校搬到江山(一戴二毛的故地),半年,好像没啥故事,然后就是装甲兵科学技术研究院。


1963.7~1969.12 装甲兵科学技术研究院• 坦克武器研究室•坦克武器组(北京槐树岭)
三校搬到江山后,父亲的老领导万盛章并没跟去,而是留在槐树岭,担任坦克武器研究室的主任。于是又点名把父亲调回槐树岭(极少数被调回来的教员之一),这是父亲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进入槐树岭。当时坦克武器研究室有五个组:武器组,战斗室组,稳定器组,方向机组,实验组。老爸学的是光学以及随动系统,本来应该去稳定器组,不过当时该组力量比较强,而坦克武器组相对比较薄弱,于是最终去了那里。当时组里20多个人,基本是各院校的毕业生,最老的也就60年毕业,64年老爸成为该组组长。

最初建研究院,目的并不清楚,后来逐渐明确,以提战术技术指标为主,有重点有选择研究一些项目,并不全面铺开。刚成立,各项工作都在摸索,而且国家投入不大(当时集中力量搞两弹一星这样的大项目),因此开始几年都是小打小闹,没有太大的成果。文革后不久该院被撤销,终究没成气候。

由于没有什么大项目,从65年开始,父亲开始参与援外项目――为援外坦克编写相关技术文档。所有的援外坦克,阿尔巴尼亚,越南,巴基斯坦,非洲一些国家的坦克的相应文件,或英文或俄文。刚开始全院没统一组织,只是某某人牵头,各个室作各个项目,文革后专门成立5013项目组。67年父亲又借调到那儿,任第二编写组组长,负责光电炮部分(第一编写组负责车体、发动机、行动等等)。父亲对T34,59式的武器系统非常熟悉,大到整体系统,小到每个螺钉,都清清楚楚,了若指掌。文革最初的风暴并为波及到父亲,然而,终究没有扛到1969年。

1969年发生了什么,我并不明了了,只知道那年军队变动很大,很多干部被清理出去。父亲因为爷爷的问题(我爷爷三十年代入党,抗日战争时期和党失去联系,文革期间被认定为叛徒),最终被扫地出门,1969年12月,“被”复员(当时他的级别是19级,18级以上为营级转业,到七十年代末 落实政策时,对69年复员的人员进行甄别,装甲兵政策,业务组长为营级干部,最终被认定为转业,这是后话了)。

由于林彪的一号令(军队内有问题人员速速离开),父亲走得相当狼狈,几乎没有接受单位,周折辗转,最终落脚于云南化工厂,也算和母亲比较近――她毕业后分配到298厂,到了化工厂,老爸依然出色,没几年就被评为昆明市劳动模范,作为一个有政治问题的人员,在那个年代能得到这样荣誉,也不容易了。后来终于调到298厂,一家团聚。再后来,85年父母又调到无锡的559厂,之后父母一直在那,直到现在。

父亲在军队的故事,基本就是这些,讲述这些的时候,老爷子一直比较淡定。父亲人很聪明,也很刻苦有能力,如果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专注于一项事业,假以时日,应该有所成就,然而造化弄人,在33岁的黄金年代,离开了军队,后面的日子虽然也还可以,不过总给人 “如果……那么……”的感慨,然而他并没太多抱怨。在他眼里,是党和军队把他从一个啥都不懂的穷孩子培养成一个战士和知识分子,后来的夺取,不能抹杀最初的赋予。

人是社会的人,一个人的经历,总是反映出他所处的那个年代的一些面貌,以上不成章法的文字,纪录一下父亲的故事,和他曾经经历的年代。

前些日子在某GDH的帖子里,谈到了槐树岭,这里略微总结一下槐树岭的变迁:
槐树岭
以前是日本的军营。解放后就是装甲兵的地盘。
  1.第一战车编练基地,培养士兵。
  2.第三坦克学校(编练基地原班人马),部队选送士兵,培养干部
  3.装甲兵科学技术研究院
  4.70年,科学技术研究院撤销,槐树岭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20院201所,另一部分为装甲兵装备技术研究所


1963.7~1969.12 装甲兵科学技术研究院• 坦克武器研究室•坦克武器组(北京槐树岭)
三校搬到江山后,父亲的老领导万盛章并没跟去,而是留在槐树岭,担任坦克武器研究室的主任。于是又点名把父亲调回槐树岭(极少数被调回来的教员之一),这是父亲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进入槐树岭。当时坦克武器研究室有五个组:武器组,战斗室组,稳定器组,方向机组,实验组。老爸学的是光学以及随动系统,本来应该去稳定器组,不过当时该组力量比较强,而坦克武器组相对比较薄弱,于是最终去了那里。当时组里20多个人,基本是各院校的毕业生,最老的也就60年毕业,64年老爸成为该组组长。

最初建研究院,目的并不清楚,后来逐渐明确,以提战术技术指标为主,有重点有选择研究一些项目,并不全面铺开。刚成立,各项工作都在摸索,而且国家投入不大(当时集中力量搞两弹一星这样的大项目),因此开始几年都是小打小闹,没有太大的成果。文革后不久该院被撤销,终究没成气候。

由于没有什么大项目,从65年开始,父亲开始参与援外项目――为援外坦克编写相关技术文档。所有的援外坦克,阿尔巴尼亚,越南,巴基斯坦,非洲一些国家的坦克的相应文件,或英文或俄文。刚开始全院没统一组织,只是某某人牵头,各个室作各个项目,文革后专门成立5013项目组。67年父亲又借调到那儿,任第二编写组组长,负责光电炮部分(第一编写组负责车体、发动机、行动等等)。父亲对T34,59式的武器系统非常熟悉,大到整体系统,小到每个螺钉,都清清楚楚,了若指掌。文革最初的风暴并为波及到父亲,然而,终究没有扛到1969年。

1969年发生了什么,我并不明了了,只知道那年军队变动很大,很多干部被清理出去。父亲因为爷爷的问题(我爷爷三十年代入党,抗日战争时期和党失去联系,文革期间被认定为叛徒),最终被扫地出门,1969年12月,“被”复员(当时他的级别是19级,18级以上为营级转业,到七十年代末 落实政策时,对69年复员的人员进行甄别,装甲兵政策,业务组长为营级干部,最终被认定为转业,这是后话了)。

由于林彪的一号令(军队内有问题人员速速离开),父亲走得相当狼狈,几乎没有接受单位,周折辗转,最终落脚于云南化工厂,也算和母亲比较近――她毕业后分配到298厂,到了化工厂,老爸依然出色,没几年就被评为昆明市劳动模范,作为一个有政治问题的人员,在那个年代能得到这样荣誉,也不容易了。后来终于调到298厂,一家团聚。再后来,85年父母又调到无锡的559厂,之后父母一直在那,直到现在。

父亲在军队的故事,基本就是这些,讲述这些的时候,老爷子一直比较淡定。父亲人很聪明,也很刻苦有能力,如果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专注于一项事业,假以时日,应该有所成就,然而造化弄人,在33岁的黄金年代,离开了军队,后面的日子虽然也还可以,不过总给人 “如果……那么……”的感慨,然而他并没太多抱怨。在他眼里,是党和军队把他从一个啥都不懂的穷孩子培养成一个战士和知识分子,后来的夺取,不能抹杀最初的赋予。

人是社会的人,一个人的经历,总是反映出他所处的那个年代的一些面貌,以上不成章法的文字,纪录一下父亲的故事,和他曾经经历的年代。

前些日子在某GDH的帖子里,谈到了槐树岭,这里略微总结一下槐树岭的变迁:
槐树岭
以前是日本的军营。解放后就是装甲兵的地盘。
  1.第一战车编练基地,培养士兵。
  2.第三坦克学校(编练基地原班人马),部队选送士兵,培养干部
  3.装甲兵科学技术研究院
  4.70年,科学技术研究院撤销,槐树岭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20院201所,另一部分为装甲兵装备技术研究所
献花支持!
向革命前辈致敬!
顶!老爷子是英雄!!!
559湖光298云光
向老兵致敬!
向老前辈致敬!
向老军人致敬!!!
狼兵 发表于 2012-1-29 20:29
顶!老爷子是英雄!!!
谬赞了,老爷子并不算英雄,只是部队里千千万万个战士的一员吧 :)
aaagggzzz 发表于 2012-1-29 20:39
559湖光298云光
俺是正经云光小学的毕业生哦
没有老一辈军人的奉献,也就没有今日可以高谈阔论的安宁生活。
向为祖国默默奉献的老兵致敬!
无锡还有这么多军工厂啊......孤陋寡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