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关注乌克兰号,中国用不用买武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2:24:32
近日,据俄罗斯媒体塔斯社报道,乌克兰在不久前正式建议中国购买已经部分完工的“乌克兰”号巡洋舰。乌克兰国家国防工业综合体委员会第一副主席乌鲁斯基说这番话后,各地媒体纷纷转载。不仅俄罗斯的军工厂非常关心对手的订单会不会成交,美国、台湾以及一些西方国家也十分关注中国购买武器的情况。

  美军称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乌克兰”号巡洋舰从1986年开始制造,目前已经完成95%的工作量。它长187米,宽20.8米,被西方称作“航空母舰的杀手”,难怪这么多双眼睛都在盯着这桩生意。
  
  其实,西方国家历来十分关注有关中国购买和发展武器装备的任何消息。2000年,美国国会研究所算了笔账,得出的结论是:在发展中国家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是购买武器最多的国家,印度居第二,韩国居第三位,中国位于第四。西方某些媒体和所谓的“军事评论家”对中国从国外引进武器装备的做法更是纷纷添油加醋,说三道四,其用意就在于借机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为西方国家的反华遏华政策提供依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日前就有报道引述国际武器贸易观察员的话说:“(中国)大陆是全球第一大武器进口国,采购的武器涵盖各个项目,从超音速战机到电脑设计软件,这将使解放军的整体作战实力大幅提高。”

  美国国会曾专门发表《中国外购传统武器的背景及分析》的研究报告。该报告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后,防止台湾独立成为中国最高的安全议题,这对解放军武器装备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加速和催化作用。中国近年来从国外进口武器装备最直接的用途就是,保证台海冲突中解放军的优势地位。报告还称:“中国通过外购武器加强其远程攻击能力的举措,使美国军队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中国专家认为,中国购买先进武器是为了实现国防现代化,保卫国家安全和地区和平。

  武器的主要来源是俄罗斯

  中国从国外引进武器装备由来已久。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改善武器装备状况,中国就曾决定批量进口苏式武器装备。朝鲜战争爆发后,我国加速了从原苏联进口武器装备的步伐。仅1950年和1951年,中国军队就接收了12个苏军航空兵师的装备,进口了36艘苏制鱼雷快艇。到1955年底,我国共进口各种苏式枪支80余万支(挺),火炮1.1万多门,坦克装甲车辆3000多辆,飞机约5000架,舰艇约200艘,大大充实了我军实力。  后来,由于受到中苏关系恶化、国内“文革”和外国对我制裁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从国外引进武器进程一度暂停。20世纪90年代以后,为加速我军武器装备的现代化进程,我国开始逐步恢复从国外引进武器装备和技术。

  据报道,中国近年来外购武器的主要来源是俄罗斯,主要包括空军自1992年开始引进的74架第四代歼击机苏一27SK,海军引进的两艘“基洛”级常规潜艇,两艘装备了杀伤力很强的“白蛉”(Moskit)超音速反舰导弹的“现代”级驱逐舰等。俄罗斯还于2000年首次向中国提供了10架苏—30MK多用途歼击机和S—300现代防空导弹。特别受到西方关注的是,中国与俄罗斯在中国建立多达200架的苏一27SK战斗机生产线的协议。

  近日,加拿大《汉和情报评论》又披露,俄罗斯已经开始为中国建造8艘“基洛级636”改良型潜艇。据该杂志披露,俄国防工业界消息人士说,潜艇目前主要在位于圣彼得堡和诺夫哥罗德的造船厂建造。据西方军事专家分析,中国从俄罗斯引进的武器装备平均要比解放军现有装备水平先进2—3代,已经完全能够和美英等西方国家的主力装备相媲美。

  对于当前中俄武器贸易发展前景,西方军事分析家认为,出于经济和政治上的考虑,俄罗斯不会拒绝向中国出售新型武器。尽管俄罗斯强力部门有的官员认为,向中国提供武器应当谨慎,以保证俄中边界的俄罗斯军队的武器在质量和数量上都保持一定的优势。但俄主流舆论认为,向中国出售武器不会对俄罗斯的安全构成威胁。至于中国军队致力于发展东南沿海作战能力的举措,俄方则不持异议,因为俄中在这些地区的利益并不矛盾。

  中国大力拓展武器来源

  对于中国武器装备的引进发展战略,美国詹姆斯顿基金会资深研究员理查德·费希尔分析认为,尽管中国长期以来对国外武器系统只能采用整套进口的方式,但中国军方已经注意进口外国的武器部件,并用它们来生产自己的武器,以此避免对外国武器进口的依赖,最终实现武器的自行设计和生产。费希尔认为,用进口或共同生产的部件进行组装,能使中国军队更多地学到某种武器系统的主要技术,并可借机研究如何进一步控制整个生产程序,以求节约成本和按自己的特殊需要来改进武器。此外,部件在政治上不太敏感,不容易受禁令限制。在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中俄两国在沈阳的苏—27共同生产线,在中国生产的该型歼击机被命名为歼—11。通过近5年的磨合和改进,俄罗斯军工专家认为中国目前歼—11的整体水平已经接近或超过俄制的苏—27原型。中国空军还给歼—11装上了新型的国产雷达,使其具有多种作战功能。


  费希尔表示,为了防止在武器进口上被某一国家或集团制约,中国近年来在大批引进俄制装备的同时,还注意大力拓展其它可能的武器来源或是采用多国生产的部件来制造新式武器。据报道,在中国成都生产的歼—10歼击机就用了许多外国部件。它的发动机是俄罗斯制造的“土星”AL—3lFN,武器系统将采用俄罗斯和以色列的导弹,并用英国等制造的雷达和电子仪器寻找攻击目标。中国空军新型的SD—

  10空对空导弹用的是中国国产小型发动机和俄罗斯R—77导弹的雷达和通信装置,它的射程远于该型俄罗斯导弹,其发射后自动制导能力可与美国现代的AIM—120“阿姆拉姆”媲美。中国海军在部署俄制战舰和潜艇的同时,也将积极采用美国与乌克兰的动力技术来生产自己的战舰。英国与德国制造的人造卫星也将帮助解放军掌握战场的情况,提供地面部队攻击位置及目标。▲近日,据俄罗斯媒体塔斯社报道,乌克兰在不久前正式建议中国购买已经部分完工的“乌克兰”号巡洋舰。乌克兰国家国防工业综合体委员会第一副主席乌鲁斯基说这番话后,各地媒体纷纷转载。不仅俄罗斯的军工厂非常关心对手的订单会不会成交,美国、台湾以及一些西方国家也十分关注中国购买武器的情况。

  美军称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乌克兰”号巡洋舰从1986年开始制造,目前已经完成95%的工作量。它长187米,宽20.8米,被西方称作“航空母舰的杀手”,难怪这么多双眼睛都在盯着这桩生意。
  
  其实,西方国家历来十分关注有关中国购买和发展武器装备的任何消息。2000年,美国国会研究所算了笔账,得出的结论是:在发展中国家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是购买武器最多的国家,印度居第二,韩国居第三位,中国位于第四。西方某些媒体和所谓的“军事评论家”对中国从国外引进武器装备的做法更是纷纷添油加醋,说三道四,其用意就在于借机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为西方国家的反华遏华政策提供依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日前就有报道引述国际武器贸易观察员的话说:“(中国)大陆是全球第一大武器进口国,采购的武器涵盖各个项目,从超音速战机到电脑设计软件,这将使解放军的整体作战实力大幅提高。”

  美国国会曾专门发表《中国外购传统武器的背景及分析》的研究报告。该报告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后,防止台湾独立成为中国最高的安全议题,这对解放军武器装备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加速和催化作用。中国近年来从国外进口武器装备最直接的用途就是,保证台海冲突中解放军的优势地位。报告还称:“中国通过外购武器加强其远程攻击能力的举措,使美国军队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中国专家认为,中国购买先进武器是为了实现国防现代化,保卫国家安全和地区和平。

  武器的主要来源是俄罗斯

  中国从国外引进武器装备由来已久。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改善武器装备状况,中国就曾决定批量进口苏式武器装备。朝鲜战争爆发后,我国加速了从原苏联进口武器装备的步伐。仅1950年和1951年,中国军队就接收了12个苏军航空兵师的装备,进口了36艘苏制鱼雷快艇。到1955年底,我国共进口各种苏式枪支80余万支(挺),火炮1.1万多门,坦克装甲车辆3000多辆,飞机约5000架,舰艇约200艘,大大充实了我军实力。  后来,由于受到中苏关系恶化、国内“文革”和外国对我制裁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从国外引进武器进程一度暂停。20世纪90年代以后,为加速我军武器装备的现代化进程,我国开始逐步恢复从国外引进武器装备和技术。

  据报道,中国近年来外购武器的主要来源是俄罗斯,主要包括空军自1992年开始引进的74架第四代歼击机苏一27SK,海军引进的两艘“基洛”级常规潜艇,两艘装备了杀伤力很强的“白蛉”(Moskit)超音速反舰导弹的“现代”级驱逐舰等。俄罗斯还于2000年首次向中国提供了10架苏—30MK多用途歼击机和S—300现代防空导弹。特别受到西方关注的是,中国与俄罗斯在中国建立多达200架的苏一27SK战斗机生产线的协议。

  近日,加拿大《汉和情报评论》又披露,俄罗斯已经开始为中国建造8艘“基洛级636”改良型潜艇。据该杂志披露,俄国防工业界消息人士说,潜艇目前主要在位于圣彼得堡和诺夫哥罗德的造船厂建造。据西方军事专家分析,中国从俄罗斯引进的武器装备平均要比解放军现有装备水平先进2—3代,已经完全能够和美英等西方国家的主力装备相媲美。

  对于当前中俄武器贸易发展前景,西方军事分析家认为,出于经济和政治上的考虑,俄罗斯不会拒绝向中国出售新型武器。尽管俄罗斯强力部门有的官员认为,向中国提供武器应当谨慎,以保证俄中边界的俄罗斯军队的武器在质量和数量上都保持一定的优势。但俄主流舆论认为,向中国出售武器不会对俄罗斯的安全构成威胁。至于中国军队致力于发展东南沿海作战能力的举措,俄方则不持异议,因为俄中在这些地区的利益并不矛盾。

  中国大力拓展武器来源

  对于中国武器装备的引进发展战略,美国詹姆斯顿基金会资深研究员理查德·费希尔分析认为,尽管中国长期以来对国外武器系统只能采用整套进口的方式,但中国军方已经注意进口外国的武器部件,并用它们来生产自己的武器,以此避免对外国武器进口的依赖,最终实现武器的自行设计和生产。费希尔认为,用进口或共同生产的部件进行组装,能使中国军队更多地学到某种武器系统的主要技术,并可借机研究如何进一步控制整个生产程序,以求节约成本和按自己的特殊需要来改进武器。此外,部件在政治上不太敏感,不容易受禁令限制。在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中俄两国在沈阳的苏—27共同生产线,在中国生产的该型歼击机被命名为歼—11。通过近5年的磨合和改进,俄罗斯军工专家认为中国目前歼—11的整体水平已经接近或超过俄制的苏—27原型。中国空军还给歼—11装上了新型的国产雷达,使其具有多种作战功能。


  费希尔表示,为了防止在武器进口上被某一国家或集团制约,中国近年来在大批引进俄制装备的同时,还注意大力拓展其它可能的武器来源或是采用多国生产的部件来制造新式武器。据报道,在中国成都生产的歼—10歼击机就用了许多外国部件。它的发动机是俄罗斯制造的“土星”AL—3lFN,武器系统将采用俄罗斯和以色列的导弹,并用英国等制造的雷达和电子仪器寻找攻击目标。中国空军新型的SD—

  10空对空导弹用的是中国国产小型发动机和俄罗斯R—77导弹的雷达和通信装置,它的射程远于该型俄罗斯导弹,其发射后自动制导能力可与美国现代的AIM—120“阿姆拉姆”媲美。中国海军在部署俄制战舰和潜艇的同时,也将积极采用美国与乌克兰的动力技术来生产自己的战舰。英国与德国制造的人造卫星也将帮助解放军掌握战场的情况,提供地面部队攻击位置及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