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伟教授:中国计划在2015年左右发射量子卫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3:37:47
链接:http://news.ifeng.com/mil/2/detail_2012_01/19/12072551_0.shtml

    “最近我们的一项重要成果即将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这是我为杂志封面设计的成果示意图。”1月4日,新年第一个工作日的下午,新当选的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打开他办公室电脑上的图像文件,高兴地对记者说。

曾被科技日报评为十大科技新闻人物的潘建伟,是2011年度新增院士中最年轻的一位。1997年以来,他和团队已在《自然》《自然·物理》《自然·光子学》《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物理评论快报》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7篇,被引用7500余次,其成果5次入选欧洲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物理学重大进展”、4次入选美国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物理学重大事件”、6次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因为潘建伟及其团队在量子信息实验领域所开展的系统性工作,他们分别被国际权威物理学综述杂志《现代物理评论》和《物理报告》邀请撰写有关多光子量子纠缠操纵和量子通信的实验综述论文,其中前者是中国大陆科学家在该刊发表的第一篇实验综述论文。

量子世界令人着迷,催人奋进

选择物理作为自己的专业,完全出于潘建伟的兴趣和爱好。1987年,潘建伟考入中科大近代物理系。大学时期,班上仅省高考状元就有7个。“我的成绩只能算中等偏下,不过我心态好,学习一直很积极,对每门物理功课都抱有浓厚的兴趣。”潘建伟笑着说,因为喜欢,所以有热情、有耐心,遇到挫折的时候,也能坦然面对。

按照牛顿力学的理论,客观世界就像一个庞大的机器,自然界一切物质就像这部机器的零部件,其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完全由力学定律来支配,因此,整个世界的未来走向和发展趋势也是由力学定律决定的。“牛顿力学开辟了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个新时代,”潘建伟说,但量子理论则认为,物质可以同时处于多个可能状态的迭加态,当被观测或测量时,才会随机地呈现出某种确定的状态。“以鬼魅般的阵列运行、以实物的形式到达和离开”,这就是量子力学所揭示的物质存在和演化的一般形态。

“在量子力学看来,人的‘观测’是不确定的量子世界和确定的现实之间转化的关键。”潘建伟说,“从哲学上讲,量子力学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科学,令人着迷,又催人奋进。个人的奋斗因此存在积极的意义,如果一个人是处在‘成功’和‘失败’的迭加态上,那么个人奋斗会使他朝着成功几率较大的状态演化。”

1996年,在中科大获得理论物理硕士学位后,潘建伟投入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塞林格教授门下攻读博士学位。那时候,导师正在组织一个几百万欧元的欧盟项目,这是量子信息实验研究方面的第一个国际合作项目。此前,量子信息一直处在理论研究阶段,还没有得到实验支撑。“我理论功底比较好,因此很快就进入了状态,工作进行得相当快。”1997年,题为《实验量子隐形传态》的研究论文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该成果被公认为量子信息实验领域的开山之作,同时被欧洲物理学会和美国物理学会评为世界物理学年度重大进展,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年度全球十大科技进展。该工作后来还被《自然》杂志选为“百年物理学21篇经典论文”之一。

“我是论文的第二作者,发表实验数据的测量和处理主要是由我完成的。”潘建伟说,“以这个工作为起点,量子信息实验研究此后进入热门状态。”

这一年,潘建伟刚刚27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999年获得维也纳大学博士学位后,潘建伟准备回国工作,但是申请科研经费一直没有获得批准。“那时候,量子信息研究在国内还有很大争议,有人甚至认为是伪科学。直到我们的论文入选《自然》杂志百年经典后,这方面的支持力度开始增强。”

2001年,潘建伟的科研项目申请获得批准,回到中科大工作。但是量子信息研究发展很快,当时无论是研究水平还是人才储备方面,国内的基础都很薄弱。“我们必须与国际上的先进小组保持密切的联系,虚心向他们学习,才能更快地前进。如果等到别人绝尘而去,你再去追,就来不及了。”潘建伟说。

在这种思路指引下,潘建伟在与他的同学杨涛教授一道组织科研队伍、开展实验室建设的同时,还继续在维也纳大学从事多光子纠缠方面的合作研究。“成果出得很快,仅2003年一年,国内研究小组作为第一单位发表的《物理评论快报》论文就有7篇。”潘建伟回忆说。

2004年,潘建伟研究小组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五光子纠缠和终端开放的量子态隐形传输,《自然》杂志发表了这一成果,并称赞说:“这种新颖的量子态隐形传输是量子纠错和分布式量子信息处理所需要的关键技术。”这一成果同时入选欧洲物理学会和美国物理学会评选出的年度国际物理学重大进展,这对中国科学家来说是第一次。

“这表明国内研究小组在量子纠缠方面的工作已经成功跃居国际领先水平。”潘建伟说,“我可以离开维也纳了,那里的知识我们国内小组已经全部掌握。”

此后,潘建伟以玛丽·居里讲席教授的身份到德国海德堡大学从事量子存储的合作研究。“要实现高效、长距离的量子通信,必须发展量子存储和量子中继技术,而冷原子系综是实现量子存储的理想系统。”潘建伟说,“海德堡大学的冷原子研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我们必须把别人的看家本领学到手。”

几年下来,潘建伟团队在冷原子量子存储方面形成了丰富的人才和技术积累,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2008年,《自然》杂志再次发表潘建伟团队的重要研究成果,他们利用量子存储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具有存储和读出功能的纠缠交换,完美地实现了长距离量子通信中亟须的“量子中继器”。《自然》杂志称赞该工作“扫除了量子通信中的一大绊脚石”。这项成果入选欧洲物理学会年度物理学重大进展。他们还首次实现了光子比特与原子比特间的量子隐形传态,首次将单次激发量子存储的寿命延长至毫秒量级,将以前的结果提高了两个数量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与国际先进小组保持密切的合作,不断地取长补短,是潘建伟团队得以快速发展壮大的秘诀。
    最大的梦想

2008年10月,潘建伟和他在德国的团队整体回归中科大。“搬家的清单足足列了120页,大到激光器,小到12毫米的镜片,全部搬回来了。”

这个时候,潘建伟团队已经成为国际上首次把安全量子通信距离突破到超过百公里量级的3个团队之一,国际上报道安全的实用化量子通信网络实验研究的2个团队之一,也是国内唯一领衔开展星地量子通信实验研究的科研团队。《新科学家》这样评价潘建伟团队:“(他们)使得中科大,因而也使整个中国,牢牢地在量子计算的世界地图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在光量子纠缠操纵和量子通信方面,我们最终都走到了领跑的位置。现在我们可以在国内开展国际领先的研究工作了。”潘建伟说。

量子信息研究集多学科于一体,要想取得突破,必须拥有不同学科背景的人才。这些年,为了做好量子信息这盘“菜”,潘建伟一直在储备各种“原料”,将不同学科背景的年轻人送出国门,分布到德国、英国、美国、瑞士、奥地利等量子信息研究的优秀国际小组加以锻炼。

近年来,这些被特意“放飞”国外多年的年轻人,如同风筝收线一般,悉数回国,使中科大团队得到了空前壮大。“实验室里光是‘青年千人计划’‘百人计划’教授就有10来个。他们基本上都比我小10岁左右,正处在创造的高峰期。”

谈到团队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潘建伟列了两个:一是将广域量子通信向实用化方向进一步推进;二是发展量子模拟技术,用发展起来的量子操纵技术反过来推动量子物理和凝聚态物理方面的基础研究。“这将使量子科学与技术之间形成良性的正反馈关系,这是我感到最快乐的事情。”

2009年4月,潘建伟团队在合肥市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光量子电话网,实现了“电话互联互通、语音实时加密、安全牢不可破”的量子保密电话网络系统。两年来,光量子电话网在系统的小型化、稳定性等方面取得了快速进展。

“量子保密通信在城域网上的使用已经基本成熟,快则两三年,慢则三五年,就可以推广。”潘建伟说,“但要实现广域的量子保密通信,还需要借助卫星。”量子信息的携带者光子在外层空间传播时几乎没有损耗,如果能够在技术上实现纠缠光子在穿透整个大气层后仍然存活并保持其纠缠特性,人们就可以在卫星的帮助下实现全球化的量子通信。

“中科院已经启动了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计划在2015年左右发射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潘建伟说,他的导师塞林格教授得知中国要发射量子卫星后,专程来华两次,希望能合作参与这项工作。“前不久,塞林格教授与奥地利科学院院长一道访问了科学院,与我方签署了‘洲际量子密钥分发’合作协议。到2015年,我的导师正好70周岁,他说完成这一极富挑战性的重要实验,是他这辈子最大也是最后的心愿。”

“许多人问我,什么是我的梦想?我说,梦想不是你想要得到什么东西,而是你发现一个很美妙的事情,你想去做。仅仅如此。”潘建伟说,“能在目前的基础上将量子通信技术发展到极致,而这既对国家和民族有利,又能满足我自己的好奇心,对我来说,这是最愉快的事情,也是我目前最大的梦想。”(记者 吴长锋)  链接:http://news.ifeng.com/mil/2/detail_2012_01/19/12072551_0.shtml

    “最近我们的一项重要成果即将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这是我为杂志封面设计的成果示意图。”1月4日,新年第一个工作日的下午,新当选的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打开他办公室电脑上的图像文件,高兴地对记者说。

曾被科技日报评为十大科技新闻人物的潘建伟,是2011年度新增院士中最年轻的一位。1997年以来,他和团队已在《自然》《自然·物理》《自然·光子学》《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物理评论快报》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7篇,被引用7500余次,其成果5次入选欧洲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物理学重大进展”、4次入选美国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物理学重大事件”、6次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因为潘建伟及其团队在量子信息实验领域所开展的系统性工作,他们分别被国际权威物理学综述杂志《现代物理评论》和《物理报告》邀请撰写有关多光子量子纠缠操纵和量子通信的实验综述论文,其中前者是中国大陆科学家在该刊发表的第一篇实验综述论文。

量子世界令人着迷,催人奋进

选择物理作为自己的专业,完全出于潘建伟的兴趣和爱好。1987年,潘建伟考入中科大近代物理系。大学时期,班上仅省高考状元就有7个。“我的成绩只能算中等偏下,不过我心态好,学习一直很积极,对每门物理功课都抱有浓厚的兴趣。”潘建伟笑着说,因为喜欢,所以有热情、有耐心,遇到挫折的时候,也能坦然面对。

按照牛顿力学的理论,客观世界就像一个庞大的机器,自然界一切物质就像这部机器的零部件,其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完全由力学定律来支配,因此,整个世界的未来走向和发展趋势也是由力学定律决定的。“牛顿力学开辟了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个新时代,”潘建伟说,但量子理论则认为,物质可以同时处于多个可能状态的迭加态,当被观测或测量时,才会随机地呈现出某种确定的状态。“以鬼魅般的阵列运行、以实物的形式到达和离开”,这就是量子力学所揭示的物质存在和演化的一般形态。

“在量子力学看来,人的‘观测’是不确定的量子世界和确定的现实之间转化的关键。”潘建伟说,“从哲学上讲,量子力学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科学,令人着迷,又催人奋进。个人的奋斗因此存在积极的意义,如果一个人是处在‘成功’和‘失败’的迭加态上,那么个人奋斗会使他朝着成功几率较大的状态演化。”

1996年,在中科大获得理论物理硕士学位后,潘建伟投入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塞林格教授门下攻读博士学位。那时候,导师正在组织一个几百万欧元的欧盟项目,这是量子信息实验研究方面的第一个国际合作项目。此前,量子信息一直处在理论研究阶段,还没有得到实验支撑。“我理论功底比较好,因此很快就进入了状态,工作进行得相当快。”1997年,题为《实验量子隐形传态》的研究论文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该成果被公认为量子信息实验领域的开山之作,同时被欧洲物理学会和美国物理学会评为世界物理学年度重大进展,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年度全球十大科技进展。该工作后来还被《自然》杂志选为“百年物理学21篇经典论文”之一。

“我是论文的第二作者,发表实验数据的测量和处理主要是由我完成的。”潘建伟说,“以这个工作为起点,量子信息实验研究此后进入热门状态。”

这一年,潘建伟刚刚27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999年获得维也纳大学博士学位后,潘建伟准备回国工作,但是申请科研经费一直没有获得批准。“那时候,量子信息研究在国内还有很大争议,有人甚至认为是伪科学。直到我们的论文入选《自然》杂志百年经典后,这方面的支持力度开始增强。”

2001年,潘建伟的科研项目申请获得批准,回到中科大工作。但是量子信息研究发展很快,当时无论是研究水平还是人才储备方面,国内的基础都很薄弱。“我们必须与国际上的先进小组保持密切的联系,虚心向他们学习,才能更快地前进。如果等到别人绝尘而去,你再去追,就来不及了。”潘建伟说。

在这种思路指引下,潘建伟在与他的同学杨涛教授一道组织科研队伍、开展实验室建设的同时,还继续在维也纳大学从事多光子纠缠方面的合作研究。“成果出得很快,仅2003年一年,国内研究小组作为第一单位发表的《物理评论快报》论文就有7篇。”潘建伟回忆说。

2004年,潘建伟研究小组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五光子纠缠和终端开放的量子态隐形传输,《自然》杂志发表了这一成果,并称赞说:“这种新颖的量子态隐形传输是量子纠错和分布式量子信息处理所需要的关键技术。”这一成果同时入选欧洲物理学会和美国物理学会评选出的年度国际物理学重大进展,这对中国科学家来说是第一次。

“这表明国内研究小组在量子纠缠方面的工作已经成功跃居国际领先水平。”潘建伟说,“我可以离开维也纳了,那里的知识我们国内小组已经全部掌握。”

此后,潘建伟以玛丽·居里讲席教授的身份到德国海德堡大学从事量子存储的合作研究。“要实现高效、长距离的量子通信,必须发展量子存储和量子中继技术,而冷原子系综是实现量子存储的理想系统。”潘建伟说,“海德堡大学的冷原子研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我们必须把别人的看家本领学到手。”

几年下来,潘建伟团队在冷原子量子存储方面形成了丰富的人才和技术积累,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2008年,《自然》杂志再次发表潘建伟团队的重要研究成果,他们利用量子存储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具有存储和读出功能的纠缠交换,完美地实现了长距离量子通信中亟须的“量子中继器”。《自然》杂志称赞该工作“扫除了量子通信中的一大绊脚石”。这项成果入选欧洲物理学会年度物理学重大进展。他们还首次实现了光子比特与原子比特间的量子隐形传态,首次将单次激发量子存储的寿命延长至毫秒量级,将以前的结果提高了两个数量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与国际先进小组保持密切的合作,不断地取长补短,是潘建伟团队得以快速发展壮大的秘诀。
    最大的梦想

2008年10月,潘建伟和他在德国的团队整体回归中科大。“搬家的清单足足列了120页,大到激光器,小到12毫米的镜片,全部搬回来了。”

这个时候,潘建伟团队已经成为国际上首次把安全量子通信距离突破到超过百公里量级的3个团队之一,国际上报道安全的实用化量子通信网络实验研究的2个团队之一,也是国内唯一领衔开展星地量子通信实验研究的科研团队。《新科学家》这样评价潘建伟团队:“(他们)使得中科大,因而也使整个中国,牢牢地在量子计算的世界地图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在光量子纠缠操纵和量子通信方面,我们最终都走到了领跑的位置。现在我们可以在国内开展国际领先的研究工作了。”潘建伟说。

量子信息研究集多学科于一体,要想取得突破,必须拥有不同学科背景的人才。这些年,为了做好量子信息这盘“菜”,潘建伟一直在储备各种“原料”,将不同学科背景的年轻人送出国门,分布到德国、英国、美国、瑞士、奥地利等量子信息研究的优秀国际小组加以锻炼。

近年来,这些被特意“放飞”国外多年的年轻人,如同风筝收线一般,悉数回国,使中科大团队得到了空前壮大。“实验室里光是‘青年千人计划’‘百人计划’教授就有10来个。他们基本上都比我小10岁左右,正处在创造的高峰期。”

谈到团队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潘建伟列了两个:一是将广域量子通信向实用化方向进一步推进;二是发展量子模拟技术,用发展起来的量子操纵技术反过来推动量子物理和凝聚态物理方面的基础研究。“这将使量子科学与技术之间形成良性的正反馈关系,这是我感到最快乐的事情。”

2009年4月,潘建伟团队在合肥市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光量子电话网,实现了“电话互联互通、语音实时加密、安全牢不可破”的量子保密电话网络系统。两年来,光量子电话网在系统的小型化、稳定性等方面取得了快速进展。

“量子保密通信在城域网上的使用已经基本成熟,快则两三年,慢则三五年,就可以推广。”潘建伟说,“但要实现广域的量子保密通信,还需要借助卫星。”量子信息的携带者光子在外层空间传播时几乎没有损耗,如果能够在技术上实现纠缠光子在穿透整个大气层后仍然存活并保持其纠缠特性,人们就可以在卫星的帮助下实现全球化的量子通信。

“中科院已经启动了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计划在2015年左右发射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潘建伟说,他的导师塞林格教授得知中国要发射量子卫星后,专程来华两次,希望能合作参与这项工作。“前不久,塞林格教授与奥地利科学院院长一道访问了科学院,与我方签署了‘洲际量子密钥分发’合作协议。到2015年,我的导师正好70周岁,他说完成这一极富挑战性的重要实验,是他这辈子最大也是最后的心愿。”

“许多人问我,什么是我的梦想?我说,梦想不是你想要得到什么东西,而是你发现一个很美妙的事情,你想去做。仅仅如此。”潘建伟说,“能在目前的基础上将量子通信技术发展到极致,而这既对国家和民族有利,又能满足我自己的好奇心,对我来说,这是最愉快的事情,也是我目前最大的梦想。”(记者 吴长锋)  
难道传说中的量子通信终于要实现了吗?太令人鼓舞了。
这个绝对是跨时代的突破!
那位大大介绍一下量子卫星呗。科普一下啊。
天呀。。。头晕
“量子保密通信在城域网上的使用已经基本成熟”...

发展这么快?
农业部的卫星?
膜拜一下潘潘,想起上次他的讲座,个子矮矮,毛不惊人,却是大牛!
从这个里面,咱们有些领导层还是有点缺乏远见啊……
要不是潘教授的论文入选自然的百年经典,他的项目岂不是一直拿不到经费和国家支持?
很矛盾啊……
鼓励发展新技术,一堆堆“水变油”类的东西就都冒出来了
求稳一步步吧,很多很有潜力的人才和想法要么被埋没要么就远走西方国家,本来能领先也变成落后了
这中间的度,很难把握啊……
呃……打错字了……貌不惊人~当然做量子的自然不只他一个牛人~
《库拉乌》
量子通信相当BT
理论上无法破译  
可以说超脱空间的一种通信工具···
暂时无相关资料
是不是可以全球无线下高清爱情动作片了??下载速度多少?能达到1GB/s吗?野战时也有福利了?
搞成了,兔子是不是也要发N多卫星组网?天罡地煞108星?
这么快要商用了?
bjkk 发表于 2012-1-19 09:29
这么快要商用了?
商用还远。。。。但是前面不投入,商用更远
硬邦邦的蛇 发表于 2012-1-19 09:23
从这个里面,咱们有些领导层还是有点缺乏远见啊……
要不是潘教授的论文入选自然的百年经典,他的项目岂不 ...

是的。对于这些前沿科技,一些领导真是不知即无用的态度。。。。拖延了技术发展的最佳时机。
xinxincd 发表于 2012-1-19 09:32
是的。对于这些前沿科技,一些领导真是不知即无用的态度。。。。拖延了技术发展的最佳时机。
发展科技的决策不能依靠领导,把责任推给领导是不对的。
领导的职责是组织经费,至于科研经费如何分配,应该由科研人员同行评议。
我国的自然科学基金就有点这个精神在里面

二爷名声在外 发表于 2012-1-19 09:22
农业部的卫星?
这个值只能是工信部的吧,农业部一定要的话也不是不可以。
落叶无声 发表于 2012-1-19 09:35
这个值只能是工信部的吧,农业部一定要的话也不是不可以。
反正都是民用的,俺们兔子木有军事卫星~
中国人现在虽然人才很多,可惜失去了太多的创新精神.外国有什么新技术,中国很快就能当老二\老三,可是自己却做不了老大,最可惜的是,往往不是自己没能力,而是没胆子做老大.我爸单位有个人设计了一套东西,全新理念,很牛.但是项目审批时,那些专家居然以""人家美国都没这么做过,你们能做得出来?做出来了真得更好?""为由否定掉了,最后定下的方案还是跟在老美屁股后头弄.所以去年高铁事件我比较遗憾的就是,很多人质疑高铁安全的理由竟然是""人家外国都没这么高速的列车,中国搞出来了肯定不安全"".
二爷名声在外 发表于 2012-1-19 09:22
农业部的卫星?
农业部亚历山大
blaeag 发表于 2012-1-19 09:39
中国人现在虽然人才很多,可惜失去了太多的创新精神.外国有什么新技术,中国很快就能当老二\老三,可是自己却做 ...

这个问题想想挺严重的……
普通群众这种想法可以被不断的新成果所冲淡,比如咱们各种卫星上天,人民都很淡定。失败了才算是新闻。这才是应该是正常情况

可是如果国家的学术界也是这样,求安求稳,跟着别人开出来的路子走,自己不会另辟蹊径,那还真是永远只能享受“后发优势”了……
核潜艇的通讯,我瞎猜的。
名符其实的高科技
膜拜潘院士。
blaeag 发表于 2012-1-19 09:39
中国人现在虽然人才很多,可惜失去了太多的创新精神.外国有什么新技术,中国很快就能当老二\老三,可是自己却做 ...
中国人现在虽然人才很多,可惜失去了太多的创新精神.

    你懂什么叫创新精神吗?  创新来源于强大的经费     不是精神
    没有强大的经费保障 创新精神就是精神病 该送去精神病院
    技术进步 没什么神秘的
     砸钱  时间  就有你想要的技术或者不想要的技术
又一把高科技钥匙到手了。作为中国人,同喜啊。
你这个怎么跟马伟明的事迹很像啊?
他最听不得这句话。
硬邦邦的蛇 发表于 2012-1-19 09:23
从这个里面,咱们有些领导层还是有点缺乏远见啊……
要不是潘教授的论文入选自然的百年经典,他的项目岂不 ...

说实话,量子通信听起来是有点像水变油。。。。。。

要创新 就是在你前面没有人 只能靠你自己的
北斗可以用不?
这些新进的年轻院士让兔子的科技又上一层楼啊
真正伟大的科学家到了后期都是为实现梦想。根本不在乎那点钱。
所以有资金,有项目就能创造平台,让别人梦想能够发挥。就能吸引到真正的极高端人才。
搞这个,潘的导师啊,这样那样的所以才跑来合作。
国家不转型,没有各种高端企业和项目和实验室和资金投入等平台,工资高也吸引不了人。


sakainoriko 发表于 2012-1-19 10:12
说实话,量子通信听起来是有点像水变油。。。。。。
比水变油要玄的多的多
科普量子力学,
没物理基础的就是听天书,
有物理学基础的会顛覆你的人生观价值观的。。
量子力学,实际上是哲学
发送自我的milestone2大板凳


sakainoriko 发表于 2012-1-19 10:12
说实话,量子通信听起来是有点像水变油。。。。。。
比水变油要玄的多的多
科普量子力学,
没物理基础的就是听天书,
有物理学基础的会顛覆你的人生观价值观的。。
量子力学,实际上是哲学
发送自我的milestone2大板凳
极高端的科学家最需要的是平台,发展到那个地步,都希望有平台让自己发挥,能进行突破,在世界科学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高工资只能吸引中端人才。对高端的人才没有多大用,高端的钱已经够用了。
中国只要舍得投入,大修试验室等各种平台,硬件好了,从世界工厂转成世界试验室,变成能让科学家实现梦想和成就感的地方,不愁吸引不到人,西方也有很多人有脑子,但得不到资金支持的,西方现在没有余粮给所有构思进行支持,在国外发挥不如意的自然会来,这些科学家国家意识很弱的,能够进行突破,在历史上成为科学伟人获得名誉对他们更重要。加上外部产业环境和氛围好点的话。
农业部说“这玩意怎么也套不上农业部的马甲啊,就让他套工信部的马甲吧”
waitingjiang 发表于 2012-1-19 09:27
暂时无相关资料
头像是哪个啊:b
貌似非常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