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对越自卫反击的真实原貌(ZT)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8:30:59


【对越自卫反击战三十周年专辑】
本文由倍可亲网友[ 一个中国人 ] 于 2009-2-21 18:26 上贴
原文网址: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viewthread.php?tid=747681
2009年2月21日

    纪念对越自卫反击战30周年献文

  时光匆匆30年,转眼一晃已经过去了30年!这是漫长而又短暂的30年!就在30年前发生的至今让我难以忘怀的是1979年2月17日晨吹响的震惊世界的“对越自卫还击战”的冲锋号!

     西方欲借对越作战30周年挑拨 中越低调面对

  2月17日是中越爆发战事30周年。对当年的这场“对越自卫反击战”(国际上称为“中越边界战争”),两国当天都很低调。然而,西方媒体却以“1979年2月17日中越战争”为噱头,“回顾历史”并作“点评”,搞得十分热闹。

一、中越交恶

·毛泽东决策援越抗法始末
·中国军事顾问团援越抗法始末
·揭密中国人民解放军抗美援越历程
·抗美援越:中国牺牲四千人,无偿援助二百亿美
·毛泽东“抗美援越”真实意图:突破美苏围堵
·中苏关系与中国的援越抗美
·读《中越战争的真实资料》杂感——越共与黎笋
·越南入侵柬记实:称霸东南亚的“帝国”之梦
·狂妄的挑衅:越军不断制造流血事件
·1978年期间发生的越南排华故事
·新华社述评:越南反华武装挑衅的国际背景
·美苏档案解密:中越两国反目成仇真正原因



【对越自卫反击战三十周年专辑】
本文由倍可亲网友[ 一个中国人 ] 于 2009-2-21 18:26 上贴
原文网址: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viewthread.php?tid=747681
2009年2月21日

    纪念对越自卫反击战30周年献文

  时光匆匆30年,转眼一晃已经过去了30年!这是漫长而又短暂的30年!就在30年前发生的至今让我难以忘怀的是1979年2月17日晨吹响的震惊世界的“对越自卫还击战”的冲锋号!

     西方欲借对越作战30周年挑拨 中越低调面对

  2月17日是中越爆发战事30周年。对当年的这场“对越自卫反击战”(国际上称为“中越边界战争”),两国当天都很低调。然而,西方媒体却以“1979年2月17日中越战争”为噱头,“回顾历史”并作“点评”,搞得十分热闹。

一、中越交恶

·毛泽东决策援越抗法始末
·中国军事顾问团援越抗法始末
·揭密中国人民解放军抗美援越历程
·抗美援越:中国牺牲四千人,无偿援助二百亿美
·毛泽东“抗美援越”真实意图:突破美苏围堵
·中苏关系与中国的援越抗美
·读《中越战争的真实资料》杂感——越共与黎笋
·越南入侵柬记实:称霸东南亚的“帝国”之梦
·狂妄的挑衅:越军不断制造流血事件
·1978年期间发生的越南排华故事
·新华社述评:越南反华武装挑衅的国际背景
·美苏档案解密:中越两国反目成仇真正原因

毛泽东决策援越抗法始末








  对于抗美援朝,人们已经很熟悉了。而与抗美援朝几乎同时进行的援越抗法,对于读者来说则相对陌生。越南民主共和国是亚洲二战后第一个共产党领导的独立国家。为了反对法国殖民主义者卷土重来,越南人民坚持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抗法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应越共中央的要求,毅然做出援越抗法的重大决策。整个援越抗法过程,都凝聚着毛泽东主席的智慧和心血。

  胡志明亲自到北京和莫斯科找毛泽东和斯大林寻求军事和经济援助。

  新中国成立后,对中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美帝国主义从朝鲜半岛和印度支那两个方面对中国构成包围、钳击之势,严重威胁着中国的安全。此时,越南抗法战争已进入第四年,法国侵略者凭借军事技术的优势和美帝国主义的帮助,占领了越南全国绝大部分城市和交通要冲,封锁中越边界,越南抗战形势十分严峻。

  1949年12月上旬,胡志明派遣两位越南特使带着他的亲笔信秘密来到北京,向中共中央提出希望提供军事、经济援助的请求。毛泽东12月6日起已去苏联访问,周恩来随同出访,刘少奇代理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主持中央日常工作。鉴于中越两党两国之间的通讯和交通极为不畅,刘少奇决定派遣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罗贵波为中共中央的联络代表带着工作人员赴越南,沟通两党之间联系。

  1950年1月30日,胡志明秘密抵达北京。当晚,刘少奇、朱德等在京的中央政治局委员设宴盛情欢迎胡志明主席并进行了会谈。胡志明向中共中央提出希望中国提供军事、经济援助的请求。2月3日晚,胡志明从北京乘火车去莫斯科,希望亲自与斯大林和毛泽东商谈关于越南的一些重大问题。2月6日晚,胡志明抵达莫斯科。

  虽然越南民主共和国已于1945年9月2日正式宣布独立,但由于法军的入侵,国际上还没有一个国家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毛泽东在与斯大林会谈时,提出请各社会主义国家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而斯大林则认为这样会刺激各帝国主义国家,增加对越南的压力。毛泽东则认为,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可以长自己的志气,灭帝国主义的威风。毛泽东很快便兑现了其诺言,中国第一个承认了越南民主共和国。由于中国的带头,随后,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也和越南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

  斯大林很清楚胡志明此次莫斯科之行的目的,他希望把援越的重任交给中国来办。毛泽东认为,越南需要的主要是武器弹药和其他军事物资,中国不一定都能满足其需要。毛泽东希望苏联也给予越南援助,但斯大林怕引起国际纠纷而不同意。

  胡志明建议苏联为越南提供10个步兵师和1个高炮团的装备。斯大林不同意,认为应由中国来承担。毛泽东出于国际主义的考虑,表示同意:“越南需要10个师的装备抗击法国殖民者,目前须在越北方首先装备6个师。越南可以立即派人前往中国领取武器装备。广西将是越南的直接后方。”胡志明希望像中苏之间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一样,也与苏联签订一个类似的条约,遭到斯大林的拒绝。

  2月17日,毛泽东、周恩来与胡志明一道乘火车离开莫斯科回北京。行程中,胡志明忐忑不安地向毛泽东问起了援越这个敏感的话题。毛泽东表示,作为兄弟党和近邻,援助你们军事物资是应该的,但还要由中央做决定。胡志明诚恳地说:“我们更缺乏懂得战略战术的指挥员,希望中国能派出军、师、团、营各级军事顾问,帮助我们训练部队和指挥作战。”毛泽东说:“中国的军事干部多是土生土长的,你们如果实在想要的话,也只能是‘土顾问’啊。”胡志明说:“‘土顾问’我们也要,我相信他们能帮助我们打败法国人,你们不是把美国全力援助的国民党军队消灭了吗?”

  毛泽东向胡志明表示,你最好和武元甲同志(按:越南人民军总参谋长)商议后提出一个具体的方案,我们中央也要具体研究一下,做出正式的决定。

  1950年3月4日,毛泽东回到北京后,中共中央认真研究了中国援越抗法的问题。尽管中国的国民经济也亟待恢复,追击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剿匪,接管城市,比苏联的困难更大。即使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认为,越南民族解放事业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我们有责任予以支援和帮助,这也是巩固中国革命胜利、打破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包围所需要的,毅然决定向越南提供无私的和无偿的援助。

  毛泽东说:“我们援助越南是完全无偿的,没有任何条件”
1950年3月9日,中共中央驻越南联络代表罗贵波与胡志明、武元甲等越南领导人商议后一致认为,为援助越南,就必须打通中越边界的交通,以保证援越物资能顺利运往越南。越共中央决定在越南北方的高平、老街地区组织一次战役,歼灭那里的法军。罗贵波致电中共中央,提出选调若干军、师、团、营干部担任越军军事顾问的建议。

  中共中央接到罗贵波的电报后立即召开会议商议。中央领导人很快取得了一致的意见。毛泽东强调指出:“我们援助越南是完全无偿的,没有任何条件。我看凡是越南实际需要,就尽力提供,物资要给,军事顾问也要派。”

  中央军委在二野、三野和四野挑选了一批干部作为军事顾问,并任命三野十兵团政委韦国清担任中国援越军事顾问团团长。韦国清是三野名将,在三野中享有“小诸葛”之称。6月27日,韦国清率军事顾问团20余名顾问、秘书、机要人员来到中南海丰泽园颐年堂。刘少奇、朱德亲切接见了他们,作出具体的指示。因毛泽东夜间持续工作,现在刚刚睡下,大家便没有打扰他。

  在接见快结束之时,毛泽东走了进来:“哎,睡不着啊。”毛泽东和顾问团韦国清、梅嘉生、邓逸凡等人一一握手,亲切地询问他不熟悉的人的姓名、年龄、职务等个人情况。大家都热切地希望毛主席能做出指示。毛泽东作了详细的谈话,对中国军事顾问团赴越南工作的意义、任务和指导思想以及工作方式等方面作明确的指示。

  对于顾问团在越南的工作,毛泽东作了仔细的交代:“怎么当好顾问,这要认真研究。顾问就是顾问,实际上就是参谋,给人家的领导同志当好参谋。参谋就是出主意,想办法,协助领导。不可包办代替,更不能当太上皇,发号施令。……要多向他们介绍经验教训,少讲‘过五关斩六将’。在帮助人家过程中,要经常检查自己的言论和行动。”接见结束后,韦国清率各级顾问赶赴南宁集中。8月9日,广西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张云逸亲自为他们壮行。8月12日,中国军事顾问抵达越军边界战役前线指挥部。

  9月24日,罗贵波返回北京汇报工作。在接见他时,毛泽东说:“越共中央长征同志来电报,催你尽快返回越南工作,胡志明希望你当他的总顾问。你要做好在越南长期工作的思想准备。”周恩来说:“中央已内定你是将来的中国驻越南的首任大使。”当刘少奇插话说要罗贵波当中国援越顾问团的总顾问时,毛泽东说:“当总顾问不能照搬苏联的一套,而越南也不是中国,你不能照搬中国这一套。一切要从越南的实际出发,在人家面前要老实、诚恳,我们革命成功的经验要介绍,失败的教训也要介绍。”
  
  在事关援越重大军事问题上,毛泽东给予了很大的关注。
  
  在中国军事顾问团在越南帮助指挥战役的决策上,毛泽东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不时予以具体的指导。1950年8月,陈赓到达越南军队即将发动边界战役的前方指挥所。关于如何选定战役的突破口,越南人民军中从上到下都主张先打法军苦心经营的军事重镇高平。陈赓、韦国清和中国军事顾问团认为以越军目前的实力,是无法拿下高平的,主张先打高平的外围据点东溪。经过耐心说服,越军干部接受了这个建议。

  9月16日,攻克东溪的战役打响了,翌日便攻克东溪。10月3日,当驻守高平的萨克东兵团弃城南逃,企图与援助的勒巴热兵团会师时,陈赓认为必须首先消灭勒巴热兵团,尔后转移兵力歼灭萨克东兵团,不能让他们会合后南逃。但越军在追击过程中行动迟缓,越军总参谋长武元甲认为部队已连续打了四天仗了,非常疲劳,要求休息一下再打。经验丰富的陈赓坚决反对:“这样的仗再不打,就没有仗可打了”。二人僵持不下,陈赓立即致信胡志明主席,同时给毛泽东发电陈述己见。

  胡志明支持了陈赓的意见。10月6日,毛泽东复电陈赓指出:“你们除对东溪西南之敌必须迅速、坚决、彻底加以消灭,即使伤亡较大也不要顾惜,不要动摇(要估计干部中可能发生此种情况)。此外,并要对高平逃敌确实抓住,不使逃脱。并要说明谅山等处可能出援之敌有所布置。只要上述三点处理恰当,胜利就是你们的。”

  按照毛泽东的指示,也在胡志明的鼓励下,越南军队士气大振,全歼法军勒巴热兵团和萨克东兵团,打开了中越边界交通线,极大地改变了北部战场的敌我战略态势。

  1951年冬,朝鲜战场的局势已趋于平稳,毛泽东得以有较大的精力关注越南的战局。毛泽东认为,有必要先开辟越南西北战场,先夺取西北和上寮地区,尔后向中南部发展,夺取红河三角洲。的确,越南西北部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夺取了西北地区,便可以与越北解放区联成一片,形成稳固的战略后方。且西北地区法军只有8个营又41个连的兵力,守卫着144个据点,兵力薄弱。

  毛泽东与刘少奇商议后,把向越南党中央提出此建议的使命交给了罗贵波。罗贵波向胡志明主席转达了中共中央的建议。胡志明接受了这个建议。9月下旬,胡志明秘密访华。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当面向他提出关于越南抗法战争总战略的建议。胡志明表示完全赞同。胡志明认为,即将开始的西北战役事关重大,最好请以回国养病的韦国清同志再去越南,帮助打好这一仗。毛泽东爽快地答应了。

  事实证明毛泽东的预见是正确的。到12月10日,西北战役结束,越南人民军取得了丰硕的战果,共歼敌1.38万人,解放了2.8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25万人口。西北战役的胜利是在毛泽东的直接关心下取得的,正如韦国清在12月17日就西北作战情况致电中共中央军委时所说的“从义路到安州作战,全根据毛(泽东)、彭(德怀)指示原则,集中优势兵力火力,主动发起攻击作战……”

  在中国军事顾问的帮助和越南人民军的浴血奋战下,法军在西北和上寮接连遭到残败,法国驻印支远征军总司令沙朗被撤职,纳瓦尔将军接替了沙朗的职务。纳瓦尔推出其所谓的“纳瓦尔计划”,企图在两三年内扭转战局。法国政府也抽调了12个步、炮兵营增援,使法军在印支共集中了84个营的兵力。美国政府也投入4亿美元,组建越南伪军,支持法军。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对越南战局极为关心。8月下旬,中共中央致电罗贵波,阐述了今后的对策:“首先消灭莱州地区之敌,解放寮北地区和寮中地区,然后逐步将战场推向寮南地区及高棉,威胁西贡。这样做,就可以缩小伪兵源、财源,分散法军兵力,使之陷于被动;同时扩大人民军本身,主动地各个歼灭敌人和逐步地削弱敌人。这是夺取越北平原的先决条件。”越共中央政治局和胡志明完全赞同中共中央所提的战略方针。

  为贯彻这个战略方针,中共中央再派韦国清为军事总顾问赴越。10月中旬的一天,毛泽东在书房中再次接见了韦国清,彭德怀陪同接见。毛泽东问韦国清:“你对纳瓦尔计划有什么看法?”韦国清简要地谈了自己的看法。毛泽东问:“中央在8月底给罗贵波的电报你看了吗?”彭德怀说:“我叫人拿给他看了。”毛泽东问道:“罗贵波来电说,胡志明对这个建议是赞成的,他们政治局也作了决定,可是越南军队的冬季作战计划迟迟定不下来,这是怎么回事?”韦国清分析道:“去年西北战役前,越南军队高中级干部中,可以说多数人不愿意去西北作战。主要是怕艰苦,怕困难,缺乏战略眼光,认为西北地广人稀,是个穷地方,就是解放了,也没有多大意义。越南军队总后勤部主要负责人竟说,顾问团积极主张解放西北,是因为对中国有利,可以剿灭那里的国民党残匪,不再骚扰云南边境。真是奇谈怪论。”

  毛泽东说:“他们想走直路,可是这条路怕走不通。目前就解放红河三角洲,条件还不成熟。还是要走一条迂回曲折的路,才能到达目的地。这是中国几十年的革命经历所证明了的。我看越南革命也没有直路可走。你回去后,还要对人民军的高级干部多做些解释说服工作。”毛泽东接着还详细谈了今后关于中南部作战的计划。这实际上就是以后奠边府战役的蓝图。彭德怀还要求韦国清将总参谋部截获的纳瓦尔军事计划的法文文本带回去给越南的同志看看。

  10月27日,胡志明接见了返越的韦国清。胡志明说:“纳瓦尔军事计划法文本对我们很有帮助,使我们在全局上更了解敌人。武元甲同志看过纳瓦尔计划后,受到不小的震动,表示他思想搞通了,完全拥护先解放西北、上寮并逐步向南推进的战略方针。”接着,韦国清、梅嘉生、茹夫一等中国军事顾问会同武元甲等越方将领,制定了新的作战计划。韦国清与武元甲议定,调整作战计划,整个西北战役作战分两步走。先打莱州,再战奠边府。在进攻奠边府时,需要增调步兵和重炮兵、高射炮兵以及工兵。

  为了实现冬季作战计划,11月19日到24日,越军总军委召开了高级干部会议。这也是越南抗法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军事会议。12月6日,胡志明主持召开越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罗贵波、韦国清列席会议,对越军总军委的作战方案进行了审议,决定发动奠边府战役,并决定成立了以武元甲为书记和总指挥的奠边府前线党委和指挥部,成立以政府副总理范文同为主席的“中央前线供给委员会”,以保障战役后勤。

  对于奠边府战役,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给予大力支持,答应提供所需的物资供应。根据韦国清、梅嘉生的要求,在广西边境,为越军运送弹药的卡车日夜不绝。在云南南部,由中国援助的大批粮食集中起来,运往与莱州、奠边府最近的金平县境内囤积。在越南抗法战争中,中国是惟一向越南无偿大量提供援助的国家,从枪炮子弹到瓷杯毛巾是倾其所有。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援助越南人民军枪支15.5万余枝(挺),枪弹5785万发,火炮3692门,炮弹108万多发,手榴弹84万多发,汽车1231辆,军服140多万套,粮食及副食品1.5万吨,油料2.6万吨,以及大量的医药和其他军用物资。中国军事顾问甚至配属到了越军连一级单位。只要是越方提出的要求,毛泽东始终是全力支持。

  1954年3月13日,越军发起奠边府战役。5月7日,奠边府法军司令卡斯特里率部投降,战役胜利结束。此役共歼灭法军1.6万人,击落击毁飞机62架,使法军在印度支那的精锐兵力几乎丧失殆尽,从根本上动摇了法国在印度支那的统治。7月22日,越法双方下令停火,历时8年多的越南抗法战争胜利结束,印度支那和平得到恢复。

  1954年8月,印度支那停战协定签订后,中共中央正式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越南民主共和国大使馆。9月1日,首任大使罗贵波向胡志明递交了国书。中共中央向越共中央提出逐步撤销中国军事和政治顾问团的建议。越共中央表示同意。根据越方的建议,1955年1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和外交部联合发出了《关于撤销我国驻越军事顾问团和改派军事专家的决定》,在撤回军事顾问后,改派军事专家。

中国军事顾问团援越抗法始末



  很多人都知道我国上个世纪50年代的抗美援朝,但说起援越抗法,则知之甚少。

  50年代初,我国曾经派遣以韦国清为团长的中国军事顾问团,援助越南的抗法战争,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史实。

  一、中国援越军事顾问团的组成与撤销

  1950年1、2月间,印度支那共产党(次年改称越南劳动党)主席胡志明访问苏联,与斯大林和当时在苏访问的毛泽东商讨有关越南革命的重大问题。毛泽东、胡志明返回北京后,胡志明向中共中央提出援越请求,其中包括给予军事物资援助和派遣军事顾问团帮助越南抗法战争。应胡志明主席的要求,中共中央决定,向越南提供军事装备和军事物资援助的同时,派遣军事顾问团,协助越人民军组织、指挥作战和帮助越军建设。中央这一决策,与随后派遣志愿军入朝抗美援朝作战一样,是建国后我军首次对外军援的重大决策。

  中越两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为了支援兄弟党和友好邻邦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刚刚取得全国胜利、正面临各种困难的情况下,毅然作出决定援助越南,在物资和军事上给予无偿帮助,并立即派遣罗贵波为中共中央联络代表赴越,与印支共协商援越抗法的重大事宜;派遣以韦国清为团长,梅嘉生、邓逸凡为副团长的中国军事顾问团,协助越人民军指挥作战和帮助越军建设。随之又派陈赓为中共代表,赴越协助指挥打开中越通道的边界战役和负责统一处理对越军事援助的有关事宜。4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从全军选调有一定实战经验和政治水平的各类干部59名,连同其他工作人员共281名,组成军事顾问团。7月,军事顾问团在南宁正式成立,为便于保密,军事顾问团不对外公开,以"华南工作团"为代号。7月上旬,陈赓率从二野选调的军事顾问人员从云南方向入越。随后8月11日,军事顾问团从广西靖西进入越南,于8月12日拂晓抵达越南高平省广渊越军总部。中国军事顾问团在听取越军总部关于越人民军情况介绍和对顾问团的工作建议后,宣布了组织分工;顾问团下设军事、政治和后勤顾问组;韦国清任越南总军委和越军总司令顾问,梅嘉生任军事顾问组组长,邓逸凡任政治顾问组组长,马西夫任后勤顾问组组长,并分别担任越军总参谋部、总政治局和总供给局顾问,同时向越人民军的3个主力师派出了顾问组。9月16日,边界战役打响,10月23日胜利结束。11月1日,陈赓完成既定任务后回国。

  1951年6月,京平战役结束后,军事顾问团团长韦国清因病回国休养,鉴于他暂不能回越南工作,1952年5月29日,中共中央任命罗贵波(援越政治顾问团团长)兼任军事顾问团团长,梅嘉生为第一副团长,邓逸凡为第二副团长。6月16日,军事顾问团与政治顾问团机构合并。同时,应越方要求,中共中央决定,又从人民解放军中陆续选调10余名师团干部赴越,充任人民军各总部和师级机关顾问。根据聂荣臻等同志建议,12月6日,经毛主席批准,将韦国清、罗贵波所率干部合并组成顾问总团,罗贵波为总顾问,设一副总顾问负责军事方面的工作。为便于工作与归口管理,1953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任命韦国清为军事总顾问,负责帮助越人民军作战和军队建设工作,罗贵波为政治总顾问,负责帮助越南地方党政建设和政策方面的工作。不久军事顾问团与政治顾问团机构分开。10月25日,韦国清病愈返越,随即与越方研究冬季作战,帮助越军研究攻取莱州,并进攻上、中、下寮和西原北部地区的冬季攻势作战部署。

  1954年7月22日,越南抗法战争胜利结束。同时,为加强越人民军特种兵建设,中央军委派出炮兵、工兵顾问组,帮助越军装备、训练炮兵和工兵部队。8月25日,中共中央决定建立中国驻越南大使馆。9月1日,中国驻越大使馆正式成立,首任驻越大使罗贵波向胡志明主席递交国书。

  鉴于越南人民已取得抗法战争胜利,人民军建设已开始走向正轨,援越任务已经完成,中共中央考虑撤销军事顾问团和政治顾问团。9月中旬,中国驻越大使罗贵波向越南劳动党中央转达了中共中央关于逐步撤销军事、政治顾问团的提议,征求越方意见。越南劳动党中央讨论后,表示同意撤销顾问团的机构与名称,赞成今后公开聘请顾问,但认为军事系统顾问不宜采用公开聘请的办法,仍应以秘密方式工作。

  1954年10月10日河内解放。同月下旬,中国军事顾问团随人民军总部进驻河内。根据中共中央逐步撤销军事顾问团的决定,正在国内休假的副总顾问梅嘉生和部分师、团顾问不再回越南工作。

  1955年7、8月间,刘少奇、邓小平就中央关于撤销军事顾问团问题对在京休假的韦国清同志作了传达和指示。8月下旬,韦国清离京回到河内,向军事顾问团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逐步撤销顾问团的决定,顾问团党委并就贯彻中央的决定作了具体安排,决定顾问团人员分三期撤离回国,于次年初春撤完。受聘的军事专家和技术人员交由大使馆武官处领导。根据上述安排,副总顾问邓逸凡完成在越工作任务后。于1955年9月中旬同部分顾问人员离开河内回国。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撤销军事顾问团的决定和越方要求,1955年1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外交部联合发出《关于撤销驻越军事顾问团和改派军事专家的决定》,并指定王砚泉为专家组组长,国林之为专家组党委书记。同时,彭德怀就撤销驻越军事顾问团一事函告武元甲,具体阐述了军事顾问团的撤销问题。信中说:"越南的和平已经实现,越南人民军经过八年抗战的锻炼,不论在作战和训练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并取得了相当丰富的作战经验,奠定了走向现代化正规化的良好基础。为了适应上述情况,我们认为需要改变目前由中国派遣军事顾问团的组织机构。如果人民军尚有某些工作需要帮助,而我们又可能帮助的话,则改派专家性质的干部前往进行帮助。"信中最后说,"根据您的提议,韦国清同志再去河内一个短时期,协助总军委在北京所讨论的一些必要工作。这些工作完成后,即请让他返回北京。"韦国清携彭德怀致武元甲的信,于1955年12月29日由北京抵河内,继续帮助人民军安排中、越、苏三方在北京讨论的工作。1956年1月13日,军事顾问团又一批人员回国。韦国清在完成工作任务、并参加了人民军高干会议、听取了越方对今后工作的要求和意见后,按照中央军委的指示,于3月中旬,与最后一批顾问人员离开河内回国。

  至此,中国军事顾问团胜利完成援越使命,各项工作全部结束,顾问团机构撤销。

  二、军事顾问团的使命

  军事顾问团入越前,根据越方要求和当时越南抗法战争的形势,中共中央赋予军事顾问团的任务,一是帮助越南打胜仗,驱逐法国侵略者;二是帮助越南建设正规军队。1950年6月27日,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在中南海颐年堂接见了军事顾问团负责人韦国清、梅嘉生、邓逸凡和部分团以上干部及工作人员,对军事顾问团援越工作的意义、任务及指导思想等作了重要指示,并就工作态度、工作方法、思想作风以及与越方团结等方面提出了要求。毛主席说:你们到越南去当顾问,是执行光荣的国际主义义务。中国革命已经取得胜利,但越南人民还在法国殖民者的铁蹄下受苦受难,我们应该去帮助他们。顾问团的任务是协助越军指挥作战,主要协助组织指挥运动战和较大规模的正规战,帮助他们打胜仗;帮助越南组织建设一支革命化的正规军队。他接着对顾问团的工作方法等作了明确指示:当顾问就是当参谋,要多作调查研究,出主意,想办法,但不可包办代替,更不能当"太上皇",发号施令,一定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诚心诚意地帮助他们,要尊重他们,团结他们,把越南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中国人民的事业来办。按照中共中央的方针、部署,从1950年8月至1956年3月,中国军事顾问团在援越期间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一是协助人民军组织、指挥作战,夺取抗法战争胜利。根据中央的指示和越南抗法战争的实际,军事顾问团始终把帮助越南人民军指挥作战,不断夺取战役、战斗胜利,打败法国侵略者,作为自己的中心任务。从1950年8月军事顾问团抵越,到1954年印支停战,人民军先后举行了边界、中游、东北、京平、和平、西北、上寮、奠边府等八次较大的战役,取得了辉煌战果,加速了胜利的进程。除和平战役,军事顾问团正集训整顿,未到前线直接帮助指挥外,其他各次战役,从决策到战役过程的组织实施,都是在军事顾问团的帮助下进行的。二是帮助人民军军事建设,提高部队战斗力。在抗法战争中,在顾问团的帮助下,人民军经过实战锻炼、军事训练和组织装备整编等,实现了从游击战到运动战的转变,由小规模攻坚战到大规模攻坚战的转变,由和平环境逐步实现军队正规化、现代化的转变。三是帮助人民军加强政治建设,加强军队党的建设。四是帮助培养训练干部,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五是帮助越军加强后勤建设,提高后勤保障能力。

  胡志明主席和越南劳动党中央、总军委对顾问团工作十分信任和支持。胡志明多次谈到,"对中国顾问,我是绝对信任的。"鼓励顾问团同志积极提建议,做好工作。他要求"中国和越南干部之间要团结,越南干部要老老实实地向中国干部学习"。顾问团对越军的有关作战和建军的重大建议和决策,他都亲自主持决定,然后由总军委组织实施。越南人民军总军委和各总部对顾问团人员和工作非常尊重和支持,寄予热诚希望,并随着实践的发展,更加信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经验的正确性,同时对顾问团的生活也十分关心。这些都是军事顾问团做好工作,胜利完成援越抗法使命的重要条件。

揭密中国人民解放军抗美援越历程



  1965年至197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支援越南军民抗击美军入侵的作战。

  1964年8月5日,美国军舰在北部湾越南沿海活动时,遭到越南海军攻击,美国以此为借口,派出大批飞机轰炸越南北方。1965年2月,美军地面部队直接进入南越参战,以美军为主体在越南南方进行地面作战,对越南北方实行持续战略性轰炸,并不断侵入中国领空。越南人民在胡志明主席和越南劳动党领导下,积极投入抗美救国斗争,同时呼吁国际援助。

  中国方面为响应越南劳动党和越南政府的请求,维护中国南部边境的安全,决定尽一切可能支援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中越两国政府和军队陆续达成一系列由中国提供大量物资援助,并派出部队在越南北方担负防空作战、国防工程建筑、后勤保障等任务的协议。首批援越高炮部队2个师另1个团于8月入越协助防空作战,以后又有4批入越轮战,连同配属各援越工程支队的防空部队,共16个高炮师、63个高炮团及部分独立高炮营等约15万人,部署于越南北方各战略要点。

  人民解放军在越南共作战2153次,击落美机1707架、击伤1608架。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工程兵等援越部队先后有10余万人,抢修被美机炸坏的铁路设施1778处,新建、改建铁路线577公里;修筑干线公路7条,长1206公里,桥梁305座,涵洞4441座;建成内排、安沛两个现代化机场和飞机洞库;筑成各种坑道239条(总长2.5万多米),永久和临时码头9个,掘开式永备工事123个,海底通信电缆15条(长度为103公里)等大批国防战备工程。

  人民解放军海军扫雷部队扫除各种水雷42枚,总清扫面积201平方公里,相继疏通海防、鸿基、锦普等港口及东北群岛的各航道。截至1973年8月,中国援越防空、工程、铁道、扫雷、后勤保障部队共32万余人。

  此外,中国政府向越南提供了总值超过200亿美元的军事装备和经济援助,帮助越军培训了大批各类军事技术人员。在援越抗美作战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官兵有4200多人负伤,1100人阵亡并被安葬在越南国土。

  在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爱好和平人民支持下,1975年5月越南抗美战争获得胜利,实现了国家统一。对于中国人民和军队为援助越南取得抗美救国战争胜利所给予的真诚、持久、巨大、有效的援助,越南劳动党和政府曾多次给予高度评价和感谢.



抗美援越:中国牺牲四千人,无偿援助二百亿美元



  中国和越南是山水相连的邻邦,十月革命后,中越两国人民和革命者建立了浓厚的战斗友谊和团结。1925年5月,胡志明在广州创立了“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1930年1月,越共在香港正式成立,并随即在中越边境地区领导了革命运动,得到了中国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在以后的中国抗日战争中,越南党和人民也给予了大力支持,不少越南革命者直接参加了中国的抗日战争。1945年2月,越南共和国宣告成立。9月23日,法国殖民地主义者对越南南方发动侵略战争。1946年12月,进而发动了对越南的全面武装进攻。越南劳动党和胡志明主席领导越南人民进行了抗法斗争。中国解放战争中,越南北方的中越边境四周地区成的粤桂纵队和滇桂纵队等边境武装力量活动和抗击敌人的基础,并受到越南党中央和越南边境人民的热情支援。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使中越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有了进一步发展。胡志明主席曾热情赞扬越中两国人民的友谊是:“越中友谊深,同志加兄弟。”新中国一诞生,就把支持越南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作为自己应尽的国际主义义务。1950年初,越南的抗法战争正处在困难之际,胡志明主席到北京同我国党政府领导人交换意见,毛泽东主席决定向越南提供全面无私的援助。

  根据越方的要求,中国政府先后派出了以陈赓、韦国清为首的军事顾问团和罗贵波为首的政治顾问团,协助越南党、政府和人民军指导抗法战争。陈赓、韦国清及军事顾问团先后帮助组织指挥实施的边界战争、奠边府战争等,取得了重大军事胜利。与此同时,中国还向越南提供了大批武器装备和粮食、被服等物资。至1954年上半年,援越抗法战争取得了胜利,越南北方基本获得解放。1954年5月至7月,中、苏、英、法、美、越南、老挝王国和柬埔寨王国代表团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会议,讨论印度支那问题。由于中国、苏联和越南的共同努力,至7月21日,会议达成了一系列协议,越法交战双方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日内瓦会议实现了越南北方的完全解放,胜利结束了越南抗法战争,为越南人民解放南方统一祖国建立了一个可靠的基地。

  1955年,法国军队按照日内瓦协议的规定开始撤出越南以后,美国公然违反日内瓦会议通过的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国家和平的协议,以提供军事援助为手段,趁机迅速渗入南越,取代法势力,加强对南越的控制,扶植西贡政权,阻挠越南南北统一,阴谋变南越为美国的殖民地和军事基地。对此,南越人民被迫起来反抗,组织反美武装斗争。为了扑灭南越人民的斗争烈火,美国于1961年5月,在越南南方发动了由美国出枪、出钱、出顾问,南越出人的“特种战争”,让越南人打越南人。美国在南越进行的“特种战争”失败后,于1964年8月5日,借口它的军舰在北部湾越南沿海遭到北越海军的攻击,所谓“北部湾事件”,派出大批飞机开始轰炸越南北方。这是美国武装干涉的又一升级。1965年3月上旬,美国派遣海军陆战队3500名在岘港登陆,派其地面部队进入南越参战,同时加紧对越南北方的轰炸。从此,美国侵越战争演变为美军为主体、“南打北炸”为特点的全面战争。与此同时,美国军用飞机也不断侵入中国海南岛地区和云南、广西上空,投掷炸弹和发射导弹,打死打伤中国船员和解放军战士。美国报纸则趁机大肆宣传在越南战争中将不再有朝鲜战争中那样的“庇护所”,美国军队将实行“穷追”,等等。中国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英雄的越南人民,在胡志明和越南劳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入了“保卫北方,解放南方,统一祖国”的抗美救国斗争。与此同时,越南政府不断向世界人民揭露和控诉美国的侵略罪行,并呼吁国际援助。

  1965年4月,越南劳动党第一书记黎笋、政府副总理兼国防部长武元甲等,受胡志明主席委托,率党政军代表团访问中国,要求中国扩大援助规模并向越南派出支援部队。黎笋说,“我们想请一些志愿军飞行人员、志愿军的战士……其他方面的必需人员,包括公路、桥梁方面的人员都在内。”中国党和政府满足了越方的要求。在4月8日举行的中越两党会谈中,中央副主席刘少奇代表中国方面明确表示:援助越南进行抗美斗争,“这是我们中国应尽的义务,中国党应尽的义务”;“我们的方针就是,凡是你们需要的,我们这里有的,我们要尽力援助你们”;“你们不请,我们不去。你们请我们哪一部分,我们哪一部分去。”这次会谈,中越双方签订了向越南派出中国支援部队的有关协议。4月12日,中央发出关于加强备战工作的指示,号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在思想上和工作上预备应付最严重的局势,发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尽一切可能支援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

  为了统一组织支援越南,和统一处理有关援越的涉外事宜,周恩来总理决定,由中央、国务院和军队有关部门组成“中央国务院支持越南小组”。这个小组由外交部、铁道部、交通部、邮电部、物资部、外贸部、经委、计委、对外经委、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海军、空军、铁道兵、工程兵、总参作战部、军务部、装备部、军交部、通信部、情报部等21个单位的有关负责同志组成。据此,中国人民解放军赴越南北方执行援越抗美任务的预备工作全面展开。人民解放军总部机关根据中央军委的决定,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援越部队的组建、开动和任务等工作。4月18日,总参谋部下达了援越工程、铁道部队预先号令,决定组建 “中国人民志愿工程队”,赴越执行抢修、改建铁路,构筑国防工程和修筑机场的任务。7月6日,总参谋部又下达了组建10万工程部队援越修筑公路的预先号令。同时,总部命令已集结待命的高炮部队作好出动的一切预备。总政治部颁发“援越抗美部队人员纪律守则”。接受了援越任务的单位人员,雷厉风行,在很短的时间里迅速地完成了赴越执行任务的备战预备工作。

  秘密赴越

  美国以“南打北炸”的侵略越南战争愈演愈烈。1967年美国所耗战费约为300亿美元。在越南南方,美军地面作战部队逐次投入,到1967 年3月,在南越的美军已达56万人,另有澳大利亚、新西兰、南朝鲜等国军队7.2万余人;美国空军对越北的轰炸,由北纬20度线以南地区逐步向北推移,一直扩展到中越边境的缓冲地带。开始时列为禁炸区的也成为了狂轰滥炸的目标。据美国国防部公布,1965年2月至1968年11月,美国空军对越南北方的空袭,已达到10.77万次,投掷炸弹258万吨,越北平均每平方公里落弹16.2吨,投弹密度远远超出了历史上任何一次战争,越南北方硝烟弥漫,南方战火四起,越南民族面临着空前的灾难,越南战争演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继朝鲜战争之后又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大规模局部战争。

  面对美国的武装侵略,胡志明为首的越南劳动党中央领导越南南方和北方人民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抗美救国战争。同时越南政府要求中国政府派支援部队援助。为此,从1965年6月至1973年8月,中国先后派出了高炮、工程、铁道、扫雷、后勤等部队,总计32万余人,最高年份达17万余人,在越南北方执行防空、作战、筑路、构筑国防工程、扫雷及后勤保障等任务。中国支援部队在越南艰难而光荣的历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65年6月开始到1970年7月结束。这一阶段是越南战争最激烈最艰难的阶段。据此,中国共派出了32万支援部队,在越南北方执行防空作战、修建和抢修铁路、机场、通信、工程、设防工程等任务。其战况是:

  防空部队,赴越协助越北防空作战,保护交通线。根据中越两军协议和1965年7月14日越军总参谋部的请求,援越高射炮兵部队首批于 1965年8月1日入越。第一批系第六十一、第六十三支队,分别从云南、广西开赴北越作战,至1966年2月回国;第二批,高射炮兵部队于1966年2月入越作战,至1966年10月回国;第三批,高射炮兵部队于1966年10月入越作战,至1967年6月回国;第四批,高射炮兵部队于1967年1月入越作战,至1967年8月回国;第五批,高射炮兵部队于1967年5月入越作战,至1968年1月回国;第六批,高射炮兵部队于1967年6月入越作战,至 1968年1月回国;第七批,高射炮兵部队于1967年8月入越作战,至1968年3月回国;第八批,高射炮兵部队于1968年1月入越作战,至1969 年2月回国;第九批,高射炮兵部队于1968年3月入越作战,1969年2月回国。至1969年4月止,高炮部队入越轮换作战,计有16个支队、辖63个团和50个队属高炮营、及部分高机连和勤务分队等,总计15万余人。主要担负河内至友谊关铁路线北宁至谅山段、河内至老街铁路线安沛至老街段、新建的克夫至太原铁路线以及太原钢铁基地的防空作战任务,并掩护中国援越工程部队的施工。

  美机对越南北方的轰炸,战术变化多端。对地面目标实行狂轰滥炸;对防空部队,实施电子干扰炮瞄雷达,使用“百舌鸟”反雷达导弹;对人员,使用杀伤力大的钢珠子母弹、气浪弹和蝴蝶弹等。针对美机的战术变化和杀伤力强的新式武器及狂轰滥炸等特点,高炮兵部队采取重点设防与机动作战相结合的战术和集火近战的打法,从被动中争取主动,歼灭美机,保卫目标的安全。在历时3年9个月的援越抗美防空作战中,共作战2153次,击落美机1707架,击伤1608架,沉重地打击了美国侵略者,保卫了越南北方领空,有力地支持了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1968年3月31日,美国政府迫于国内和国际压力,对越南北方的轰炸开始“逐步降级”。5月31日,越美两国政府在巴黎开始和平谈判。从11月1日起,美军停止轰炸越南北方。据此,经中越两国政府商定,中国援越高炮部队于1969年4月底前陆续回国。

  帮助修建内排、安沛两个现代化机场和飞机洞库。越南北方的原有机场不能起降喷气式飞机,对抗美作战影响很大。应越南政府要求,中国空军和民用航空局于1961年至1965年间,派专家组进行设计、指导,并提供成套设备和材料。机场之飞机洞库,于1968年9月16日至1969年11月5日由中国支援第七支队修建。1965年1月,越南要求中国在安沛援建一个空军机场。5月,承建该机场工程的中国支援第三支队先遣人员抵达安沛,开始现场勘察设计。安沛机场地形复杂,濒临红河,群山环抱。安沛又是美机空袭的重点之一,市区又被炸成一片瓦砾。第三支队于11月22日正式动工,经过3年6个月的艰苦奋战,于1969年5月21日全部竣工。该机场飞机洞库于1968年9月开工,于翌年10月27日提前完工,工程质量优良。

  中国支援部队第一支队赴越抢修、改建、新建铁路。1965年初,美国侵越战争升级,连续对越北进行空袭,仅4月3日至6日,出动大批飞机连续轰炸5座铁路桥梁。由于敌机轰炸破坏,越南北方仅有的几条铁路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4月27日,中越两国政府签订了关于帮助越南修建铁路和提供运输设备器材的议定书。中国帮助越南在河内以北地区修建的铁路工程项目达100个,第一支队于1965年6月23日,兵分两路,从友谊关河口赴越,执行对河内以北地区铁路的抢修、抢建任务。指战员们克服美机轰炸、酷热多雨、洪水泛滥以及不易就地取材等困难,奋战至1970年6月5日,提前完成了各项工程。共计完成了新建铁路117公里、改建铁路362公里、抢建铁路战备工程98公里,新建铁路桥梁30座、隧道14条、新建扩建铁路站段20个、架设通信线路1023 对、敷设水底通信电缆近8公里。各项铁路援建工程的圆满完成,不但使越南河内以北地区铁路干线长度由508公里增长到554公里,而且使主要路段联络成网,使运输能力成倍提高,仅河(内)友(谊关)线铁路运输能力由原来的146万吨提高到280万吨,有力地保障了越南抗美战争的运输需要。

  同时,第一支队按照中越两国协议,担负了上述铁路干线的维护工作,圆满地完成任务,保证了河内以北地区各条铁路的畅通,为越南抗美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于1970年7月1日,全支队奉命回国。

  工程部队修筑友谊公路。中越两国政府于1965年5月30日,签订了《关于中国援助越南修建公路的协定》和议定书,由中国派出工程兵部队帮助越南修建公路任务。新建和改建友谊1号、3号、7号、8号、10号、11号、12号7条公路。预计总长为1211公里,其中新建664公里,改建547 公里。担负援越筑路任务的中国后勤部队第四、第五、第六支队,辖16个团、1个民工总队、25个测量设计队和4个钻探队,配属6个高炮营及部分高机分队等部队,共8万余人。在中国后勤部队修路工程指挥部的率领下,从1965年9月开始相继入越,投入施工。四支队担负1号公路(表仪至坂质)、3号公路(伯行至飞干)修建任务;5支队担负7号公路(朗达至班菲)、11号公路(平卢至巴溪)修建任务;6支队担负8号公路(老街至孟康)、10号公路(老街至巴丹)、12号公路(班南贡至西庄)修建任务。

  在越南担负修建公路任务,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工程筑路部队全部完成了两国协议规定的筑路任务后,于1968年10月全部回国。在3年多时间里,中国后勤修路工程部队为越南建成了7条干线公路及附属防护设施,并保证了这7条公路及2号公路北段的畅通,共计修路1206公里,桥梁305座、总长6854米,涵洞4441座、总长46938米,完成土石方3050万立方米。此外,还完成了协议以外10号公路放丁至莱云桥的公路接线工程,和太原至同登16号公路的维修任务。越方代表验收认为:上述所建公路,工程质量优良、美观。1968年7月23日,胡志明在庆祝实现“中国援助越南修建公路协定” 时说:“你们为越南虽然只修了1200多公里的公路,可是你们的友谊胜过几千公里、几万公里!”

  中国后勤部队援助越南东北群岛和红河三角洲地区,紧急构筑永久性设防工程。担负这项施工任务的第二、第七支队,奉命于1965年6月9日和 1966年12月15日,先后赴越。第二支队负责的永备工事、海底电缆、通信线路的施工任务,分散在15个岛屿和8处岸防要点上。经过艰苦奋战,第二、第七支队均超额完成了援越施工任务。完成的主要工程有:坑道239条、总长2.5万多米,坑道口露天炮阵地138个,掘开式永备工事149个,海底通信电缆 15条、总长103公里,永久性道路和施工道路171公里、桥梁14座、涵洞21个、码头9座。共计完成土石方84.76万立方米。相当于沿越南北方 845公里长的海岸线,堆筑了一道高宽一米的护墙。越方对各项工程的评价说:“工程抗力均超过越方要求,工程质量高,坚固,适用,伪装好。”

  中国通信工程大队援助越南架设通信线路。1965年7月31日,中越双方商定,由中国派出一个通信工程大队,帮助越南在莱洲、山萝和奠边府等地区修建通信设施。中国通信工程大队担负了这项任务,于1965年8月18日入越施工。指战员们为改善越南西北地区的军事通信条件,保障作战中的通信联络,克服了种种困难,于1966年7月10日提前并超额完成了施工任务,共架设了通信线路330杆公里,挂线894对公里,安装了4个载波电话站,还架设了由其中一个电话站至越南西北军区驻地的中继线。该大队完成任务后,于7月全部回国。

  中国支援部队在越南艰苦战斗岁月里与越南人民和军队并肩作战,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使美国在越南投入高达56万之多的部队,年度所耗战费多达 300亿美元,但依然不能使战局朝着它所希望的方向发展;伤亡人数骤增,到1968年下半年,每周平均死亡200多人,仅这一年美军死在战场上的就有 14592人;引起了美国国内反战情绪不断高涨。在此情况下,美国不得不在1968年11月公布,无条件停止对越南北方的轰炸和炮击。中国支援部队在越南完成了第一阶段既定的任务后,于1970年7月全部撤离回国。

  第二阶段:从1972年5月开始至1973年8月结束。美国1968年底停止了对越南北方的轰炸,1969年初在巴黎与越南开始谈判。从此,越南战争进入了边打边谈判的阶段。到1972年3月底,越南南方武装力量在越南北方的支援下,发动了全面攻势,接连取得了重大胜利,沉重地打击了美伪政权。美国为了切断来自越南北方的支援,保住阮文绍傀儡政权,在大举增调海、空兵力,恢复轰炸越南北方的同时,于5月9日开始对越南北方沿海航道、港口、河道实施大规模的水雷封锁。仅5月9日清晨就出动美海军舰载机100余架,各型舰只6艘,在对海防、广安、鸿基、涂山等沿海地区进行轰炸和炮击之后,即以舰载机40余架实施布雷,并逐步扩大范围,先后封锁了海防、勒苗等重要航道及太平河、马江、格会口、格梭口、筝河、日丽河、城门河、红河口、文奥河、茶李河、勒县河、格禁河。其后还多次进行补充布雷。美国对越南北方重要港口及内河航道布设水雷,实行全面海上封锁,使越南北方接受外援物资和对越南南方支援的主要运输线被切断,企图以此迫使越南在巴黎谈判桌上让步。停熄3年多的战火又在越南北方重新燃起。越南政府于美国布雷的当天,就要求中国派海军部队帮助扫雷。根据越方的要求。为了帮助越南人民打破美军的海上封锁,中国政府同意立即按计划再次开通中越间隐蔽的海上航线,向越运送粮食和其他物资。同时依照中越两国军队总参谋部达成的协议,中国人民解放军除抽调汽车部队在两国边境地区担负援越公路运输任务外,又承担了协助越军扫除沿海的美军水雷和抢建野战输油管的任务。

  中国扫雷队各艇轮番作战,指战员夜间出海扫雷,白天还要在空袭威胁下抢修机器。中国援扫雷队取得节节胜利,引起了美军的不安,美机经常在扫雷队锚地和扫雷区域侦察盘旋。8月20日开始,天天都有美机前来低空侦察,夜间投照明弹。8月27日上午,美机悍然投弹轰炸了扫雷队黄洲指挥所。中国扫雷队仍坚持不懈地进行战斗。1973年5月17日,扫雷工作全部结束。8月27日,中国海军扫雷工作队胜利回国。在越南的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里。共出海586艇次,总航程2.78万余海里,其中扫雷526艇次,航程近1.75万海里;扫除各种水雷42枚,另与越方共同摸扫5枚;相继疏通了越南北方最大海防、鸿基、锦普等港口至东北群岛的各条航道,总清扫面积达201平方公里,并多次引导中越运输船只安全进出上述各港,为打破美军的海上封锁做出了贡献。

  帮助铺设野战输油管。美军对越南北方实行海上封锁后,越南紧急请求中国帮助铺设5条野战输油管,经广西边境向越南输油。中国克服了困难,迅速生产出铺管所需的全套设备和专用车辆,并以最快的速度向广西边境调拨了充足的援越油料。按照越方的要求和中越两国军队达成的铺管协议,从1972年5月 31日至1973年2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抽调部队和民兵8000多人次,并配备大批机械、车辆,在凭祥至友谊关、防城港至滩散两地段,铺设了5 条援越野战输油管,总长159公里,连同新建扩建的油库、泵站、通信设施和铁路专线等工程,共完成土石方10多万立方米。防城输油管全长99公里。这两个地段的输油管,分别于1972年6月15日和11月6日开始向越南输送油料。

  1973年1月27日越美巴黎协定签字后,美军完全停止了对越南北方的战争行动,越南的海上石油运输逐渐恢复正常。应越方要求,中越边界野战输油管输油至1976年6月30日才停止。4年间,中国通过输油管向越南输送的汽油、柴油总计近130万吨,占越南抗美战争期间中国援越石油总量的一半多,有力地支持了越南保卫北方、解放南方、统一祖国的伟大斗争。

  在中国海军扫雷工作队的支援下,越南军民不仅没有在美国的轰炸和海上封锁面前屈服,反而越战越勇,终于迫使美国政府承认侵略战争的彻底失败。1973年1月27日,越共、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美国、南越阮文绍政权四方在巴黎签署了《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3月,侵越美军部队开始撤出越南南方。1973年8月,在越执行援越抗美任务的中国支援部队全部撤回国内。

  中国支援部队在援越抗美的艰苦年月里,在战场上打仗英勇顽强,在工地上艰苦奋战,涌现出许许多多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英雄人物。中国支援部队4000多名指战员血洒越南的土地,有1000多名烈士至今还长眠在越南山岗。在援越抗美期间,中国支援部队时时事事以增进中越两国人民的友谊为重,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重,爱护越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像对待祖国同胞一样关心越南人民群众,在民房被炸起火时,战士们总是冒着生命危险一次次抢救越南人民和物资;在部队和越南群众都遭到空袭的情况下,总是让担架队首先抢救越南的负伤人员。指战员们还利用战斗和施工的间隙进行爱民活动,帮助越南人民种地、兴修水利、修房盖房、修车修路、理发治病、办夜校、送书籍、教唱歌、放电影、演节目等,做了大量的好事,中国支援部队受到越南人民的热诚拥戴和大力支援。这一切,将永远作为两国人民之间的佳话而传之后世。胡志明主席曾称赞说:“来时人人敬爱,走时人人想念的革命军队。”

  中国支援部队的将士们与越南军民并肩作战,用生命和鲜血捍卫了越南北方领空和领土的安全,保障了越南北方交通运输的通畅,使越南人民军得以抽调大批部队支援南方人民的作战,帮助越南人民取得了抗美救国战争的胜利。中国支援部队援越抗美战争的光辉业绩,将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和越南人民的心中。

  在越南抗美救国民族解放战争中,全国先后20多个省、市、自治区和数千家科研单位、工厂担负了援越抗美的任务。不管军工产品还是民用产品,只要越南需要,有现成的要供给,没有现成的就立即生产,没生产过的也得上马研制。而当时,越南要求中国援助的所有东西中,有个显著的特点:品种多,数量大,时间紧,要求高。承担任务的单位人员,几乎都是把它当做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加班加点、不折不扣地完成。

  援越抗美的运输任务十分艰巨。据1965年至1979年不完全统计,铁路共运输援越物资约3.05万余车,其中仅1972年1月至10月,经铁路运输的各种物资就达91300余车。据广州军区仅5年的统计,经水路运输的援越物资共达12.5万余吨。1972年8月开始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仅从中越边境地区开辟的5条公路运输线,运入越境各种物资62万余吨。

  中国对越南的援助,是对外援助中时间最长、数量最大的。据统计,到1978年止,中国对越的援助总值达200亿美元左右(按当时国际市场价格计算),其中无偿援款占93.3%,无息贷款占6.7%。

毛泽东“抗美援越”真实意图:突破美苏围堵



  我们来设想一下中国在越战前所处的恶劣的外在环境。那是冷战时期,是两极世界,是两霸横行霸道的的时代,是国际矛盾极其尖锐的岁月,是中国夹在两霸的夹缝讨生活的屈辱时代,是对中国充满敌意的时代。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作为中国的最高领导人和舵手,为了国家长治久安,为了国境四周安宁,为了创造促进发展经济的和平大环境,毛泽东朝思暮想的头等大事,就是如何突破美苏的围堵,突破两霸的包围,彻底打破这种不利于新中国生存发展的国际旧秩序、旧格局。否则,连国家的生存和安全都没有保障,还奢谈什么经济建设!

  但是,如何突破美苏两霸的包围圈呢?突破点在哪?选定了之后,如何突破?都需要高超的政治和军事智慧、非凡的胆识和魄力。

  选定越南为突破点

  越南和印支是冷战时期六十年代两大阵营矛盾冲突的焦点,毛泽东选择这个突破点是形势使然。但要在越南打开这个缺口,意味著必然要再次同美国兵戎相见。中国当时又正同苏联进行激烈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路线之争,也是水火不容。这就意味著可能同时同美苏翻脸,意味著中国可能两面作战,这可是兵家的大忌。

  “抗美援朝”时,有苏联作战略后盾,现在美苏一齐反,以一敌二,中国有这个实力吗?有必胜的信心和把握吗?

  许多毛的老同志、老战友认为,这是拿党国的命运作一场胜负难测的豪赌。所以,对此深表疑虑不安。有文说毛晚年“左倾”,“骄傲起来”,“专断”,“不谨慎”等,都是这种情绪的反映。

  所以毛晚年面临了两难困境:不突破两霸的围堵,中国将无法生存发展,但要同两霸摊牌,兵戎相见,中国又没有这么大的有形实力。怎么办,何去何从?但毛面临的最棘手的难题还是无法说服党内的务实派,他们认为,美苏不是封锁围堵我们吗,正好我们借此关起门来,渐进地、有秩序地发展经济科技,充实国力,以备将来有一天同两霸摊牌。毛认为这不实际,两霸不会让你关起门来搞建设,树欲静而风不止啊!在两霸的围堵封锁之下,你没有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经验,如何能搞经济建设?那只能是一厢情愿的空想。但这些人中不少是老同志、老战友、学术界和文艺界的权威、社会的名流啊!都是一些正人君子啊!

  对毛来说,进退都是充满危机,他的革命生涯从来都是包围在危机之中,但都没有像这次这么复杂、这么令他呕心沥血,这么险象环生。进虽危险,但可能打出一条血路;退,虽暂时自保,终将无法避免一战。毛的一生,作过了无数次的政治和军事赌博,对他来说,再作一次冒险的决策不难,难在必须作最坏的打算,作全面的准备,才能“不打则已,一打必胜”,一打就要打出长期的和平。但作这样的打算,作这样的准备,就无法不影响到全国的正常生活秩序和生产秩序。这可是会搞得全国大乱、天下大乱啊!

  具体而言,同时反美、反苏,涉及到一系列极其复杂的内政、外交问题,革命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军事上的战略、战术和策略问题,党内的团结问题等等。这对毛泽东来说,的确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挑战。

  首先,从理论上要打破两极世界的格局。实际上,毛在六十年代初,就已意识到来自南疆的美国的威胁,暗下决心同美国一搏。所以毛在六十年代初提出了三个世界的理论。

  其次是,反美帝可以从马列理论里找到根据,可以得到党内同志和世界各国的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同意和支持。但要反苏,反社帝,人家要问你为什么要去反一个列宁所缔造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就不能不在马列理论上有所突破,有所发展;也就是说,你要比苏联更革命,更红,更左,这样才能在理论思想上同苏联划清界线,才能同它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所以,毛提出了不断革命论,而且是文化思想领域的革命,这就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产生的理论上的原因。不断革命论,是一箭三雕,既可反美,也可反苏,还可封国内政敌之口,起到统一思想,统一步伐,集中意志的作用;此外,在世界范围内,可以争取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的支持,还可以赢得欧美广大进步人士和知识界的同情和支持。

  但是,军事上中国如何南北两面作战,而且还要准备应付可能爆发的核子战争?毛巧妙地运用美苏之间的矛盾,在战略上以霸制霸,用苏联牵制美国,中国同苏联所争的是真假马列主义信徒,不是搞资本主义,所以苏联不敢因此而联合美国对付中国;不但如此,苏联为了表示它才是正统马列主义者,才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不得不率领社会主义国家援助越南对抗美国。毛同时反过来用美国牵制苏联,因为美国的谋略家一直梦想分裂共产主义阵容,以中制苏,缓解苏联对西方的压力,所以反对苏联摧毁中国的核子基地。

  对于越战本身,美国讲明了是为了维护民主自由,必须遏制中国共产主义对东南亚的扩张,一旦失掉越南,将引起骨牌效应,波及其他东南亚各国。对中国而言,越南是中国的南大门,攸关国家的安全,岂能置于美国势力范围,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中国为了保障东北国防安全,抗美援朝,基于同一考虑,不惜以任何代价,抗美援越,直到取得全面胜利为止。

  但是鉴于朝鲜战争血的教训,中国直接参战,牺牲太大,而且会冒同美国直接开战的危险,所以毛采取了一九五四年“抗法援越”的奠边府模式,间接参战。实际上是一种隐蔽战争,或代理战争,也即让北越出面同美国正面作战,中国在背后全力提供战略、战术、人员和物资的支持。当然,如果美军敢于跨越十七度线,深入北越,则将改?“抗美援朝”模式,派遣志愿军直接参战。结果,自始至终,美军地面部队一直未敢越雷池一步,中国的战略威慑,保证了北越的安全。

  但以北越的贫穷落后,加上二十多年的抗法救国战争使国民经经济残破不堪,可以想像,没有中国在政治、军事、经济、交通、地勤、人员等方面的全力支持,北越的“抗美救国战争”很难长期支持下去,更谈不上胜利了。就是再有十个武元甲也抵挡不了美国的五十四万如虎似狼的现代化地面武装部队的疯狂进攻和空中的狂轰滥炸。

  必须强调,毛对“抗美援越战争”的最实质性的贡献是他的人民战争思想,当然包括他的飘忽机动、变化莫测的游击战术。这是他经过数十年革命烈火千锤百炼的绝招,他用它打败了蒋介石,现在他又传授给越南人,用来对付美霸。但越战期间,他的人民战争思想有所发展,从中国国内运用到世界范围,不仅在中国、越南形成人民战争的海洋,还在世界范围内形成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海洋,也即反战怒潮,席卷欧美各国。毛的人民战争这一招理论上并没有什么深奥难解之处,但看似平淡无奇,被他运用起来,却威力无穷,挡者披靡,使得美国的现代化武器毫无用武之力。尼克松总统领教了毛人民战争的厉害,最后不得不承认失败,下令从越南撤军,从越南和印支的泥沼中拔出泥足。

  中国的丰硕战果

  但是,进来容易,出去难。美国不但要其数百万大军(武装部队加?勤部队)安全地撤出,还要体面地撤出,真是谈何容易。尼克松想到了中国,中国或许可以帮他这个忙。政治是很现实的,如果尼克松不知道是中国而不是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在背后鼎力支持北越反美,老谋深算的尼克松怎么会屈尊就驾,不远万里跑到北京,而非河内或莫斯科,去向毛求教、求救?当然,毛帮助美国在越南拔出泥足,不是没有代价的,而且要的价钱非常高。第一、承认中国政治大国的地位;第二、解除对中国的封锁围堵;第三、撤销美台防卫条约,把美军撤出台湾;第四、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会籍;第五、共同防苏制苏。

  这些都在毛尼、周基的会谈和《上海公报》中得到了体现和谅解。这些可是一个战争的胜利者才能获得的丰硕战果啊!

  这不仅涉及到东亚的格局,更涉及到世界的格局;从此,越战后的世界,不再是二分天下,而是三分天下,国际政治由两极变为三极,中国由此转危为安,脱出两霸围堵的困境,毛泽东赢得了豪赌,为中国杀出了一条血路。

  毛周不仅同尼基谈到台湾和越南问题,更谈到东亚和世界的格局,如果不是中国在越战中起著不容漠视的关键作用,中国有资格来谈这样的大问题吗?美国人是崇拜实力的,如果你没有把它打得口服心服了,尼克松会同你商谈如何安排国际格局这样的大问题吗?而且,继尼克松访问中国之后,英、法、德、日等大国元首和政府首脑以及几十个二、三流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政要争相前往北京,朝拜世界级的元老政治家——毛泽东。毛由此从中国的伟人一跃而成为世界的伟人,从此毛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世界,真是应了他在《沁园春》中所说的“数古今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词句。这可是中国自鸦片战争一百多年来从未有过的伟大外交胜利啊!过去的旧中国一向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越战后却走上了国际舞台,发挥举足轻重的政治大国的作用。

  由上可见,毛晚年发挥高超的政治智慧、非凡的的政治胆识和杰出的军事艺术,利用越战为突破口,打破美苏的围堵,为中国人打出了广阔的生存空间,为千秋后世子孙留下了丰厚的遗产,并直接为邓小平的改革开放,铺平了道路,提供了政治前提。

中苏关系与中国的援越抗美



  本文对中国在60年代和70年代初对越南抗美战争的援助以及在此期间中越关系的微妙变化所做的考察,是放在中苏关系演变这样一种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其结果说明,毛泽东对苏联实力和目标的认识以及对苏外交战略和方针的调整,是中国观察国际形势和制定对外政策的基础,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援助和支持越南抗美战争的方针;同时,中苏关系的恶化也对中越关系的发展起了很大的制约作用,致使越南最终与全力援助和支持它的中国分裂,而与苏联结成同盟。这一历史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1961—1964年中国援越抗美初期。此期中苏关系因素的影响尚不明显;(二)1965—1969年中国援越抗美中期。这一阶段中苏关系持续紧张,此状况对中国的援越方针及中越关系产生了并非不重要的消极影响;(三)1970—1973年中国援越抗美后期。中苏两国这时已走向全面对抗,中国重新大规模援越,以求及早实现联美抗苏的外交战略,并避免越南完全投入苏联的怀抱。但是,越南抗美战争胜利后,尽管黎笋口头上仍然表示没有中国的援助,“越南是不可能成功的”,能向越南提供“最直接、最紧急和生死关头的援助的,是中国”,[1]而实际上越南却已经投入了苏联的战略势力范围。

  一

  1961年至1964年美国在越南南方进行“特种战争”时期,中苏关系正走向全面破裂。在一个社会主义“兄弟”国家遭受战争威胁之时,中苏双方并未能如越南所希望的那样,重新团结起来,携手援越。但由于两国在与越保持友好关系的同时,对越南的抗美战争采取了不同的政策——中国积极援助,苏联消极回避,从而使越南平衡双方关系的法码实际上略向中国一方倾斜。如此,在此期中国的援越抗美进程中,中苏关系这个因素的影响并不明显。

  对于越南人民的抗美斗争,中国一开始即给予坚决的支持。1962年夏,中越两国领导人在北京共同分析美国特种部队入侵越南南方所造成的严重形势之后,中国决定立即向越南无偿提供可装备230个步兵营的枪炮。[2]是年,毛泽东在会见越南国防部长武元甲时特别强调说:我们之间是相互帮助,共同战胜敌人。你们不会丢掉我们,我们也不会丢掉你们。[3]翌年3月,总参谋长罗瑞卿率领中国军事代表团赴越,与越南领导人研究如果敌人进攻北越,中国如何援越、双方如何配合作战等问题。5月,刘少奇在访越时向胡志明等越南领导人表示:打起仗来,你们可以把中国当成你们的后方。[4]当美国在1964年初开始筹划扩大侵越战争时,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更加密切关注越南的形势,频繁会见越南等国领导人,并率先主动提出了向越南派遣志愿军的问题。6月24日,毛泽东在接见越南人民军总参谋长文进勇时说:如果美国冒险打到北越,中国军队就应该开过去。我们采用志愿军的形式好。[5]7月10日,周恩来在仰光与奈温会谈时指出:如果美国要打一场朝鲜式的战争,我们要有准备。[6]7月27日,毛泽东又对越南驻华大使陈子平等人谈道:如果美国人轰炸越南北方或在越南北方登陆,我们就要打了,我们的军队想打仗了。他要想想,中国人不是没有腿的,美国人能出兵,中国人就不会出吗?我们去你们那里,跨一步就到了。[7]不过,此时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的这种表态,还是基于美国叫嚣进攻北越只是一种威胁,他们不能不重视中国和越南民主共和国的反应这样一种认识,[8]而对美国摆出的一个威慑姿态。

  “北部湾事件”发生后,中国开始充分估计美国扩大战争的可能性,郑重声明“美国对越南民主共和国的侵犯,就是对中国的侵犯,中国人民决不会坐视不救”,同时加强了援越力度。毛泽东此时与越南领导人的谈话即反映了中国领导人对援越抗美斗争的重视,以及军事援助的具体部署情况。8月13日,毛泽东在会见黎笋时提出,应在云南蒙自地区修一两个大机场,以备援越空军的飞机无法在越降落时使用。并表示要增调一个空军师到南宁,半个空军师到昆明、思茅,两个高射炮师到南宁、昆明。毛泽东还特意强调对增调空军师的事“要公开讲”。关于援越兵力问题,毛泽东指出,第一线要充实,同时第二线要准备。并解释说,在那里我们只能使用三十万到五十万兵力,因为还要照顾天津、北京、上海等地。[9]10月5日,毛泽东与范文同等人进一步探讨了当美国把战争扩大到北方时越南如何应付的问题。毛泽东建议最好先在沿海修建朝鲜式的工事,使他打不进来。倘若打进来,越南也不要用主力跟他拼,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10]

  与中国积极援越相对照的是,此期赫鲁晓夫继续实施同西方缓和关系的外交方针,为避免与美国发生直接冲突,对越南抗美战争采取了“脱身”政策。苏联除在舆论方面给越南以宣传性的支持外,对越经济援助,特别是军事援助则较少。直到“北部湾事件”之后,苏联才开始调整其对越南抗美战争的政策。由于苏联的这种对越方针,使越南在1964年底以前主要依赖的是中国的援助。

  从越南方面来说,为避免中苏矛盾过分激化而影响双方的对越援助和支持,越南注意在中苏分歧中保持中立,并尽力充当调解双方矛盾的润滑剂。但是面对中国的援越优势,越南在中苏对立中选择和调整自己的位置时,尽管试图保持联华联苏、不偏不倚的方针,却还是与中国保持了更为紧密的关系。1964年8月13日黎笋与毛泽东会谈时,在表示“中国的帮助与我们祖国的命运有关”的同时,就指责说“苏联拿我们作交易,这是很清楚的”。[11]11月,越南国防部更毫不留情面地通知苏联驻越武官:越南不再需要苏联的军事专家,他们的工作一完成就应该离开越南,而且越南也不要求苏联派来替换人员。面对这种情况,苏联人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卷入越战之后,在与受北京控制的越共打交道时,越南是否还能成为苏联的支持者。[12]

  总之,在中国援手,苏联“脱身”,越南平衡对苏对华关系时以中国为主这三种因素的作用下,此期中越之间在对苏共领导集团及其路线等问题的认识上虽然一直存在着分歧,但中苏关系的状况对中国的援越抗美方针和中越关系的影响不大。

  二

  1964年8月“北部湾事件”之后,越南抗美战争进入了美国直接参战的时期。此时的中苏关系未能因10月赫鲁晓夫的下台而出现转机,以勃列日涅夫为首的苏联新领导人对中国的对苏政策做出了更为强硬的反应,中苏关系进入持续紧张阶段。从1965年初美国发起大规模侵越战争至60年代末,中苏关系的状况对中国援越抗美的方针及中越关系产生了主要的或决定性的影响。考察其原因,可见三条线索交织其间:

  其一,面对越战升级后中国周边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毛泽东基于对越南战争形势和国际形势的独特分析,认为美国的战略目标主要针对的是苏联而不是中国。

  尽管毛泽东在60年代初就提出反帝、反修,重点是建立广泛的反帝统一战线的外交方针和政策,而中国在舆论宣传上也把美帝国主义当作“第一号帝国主义”,是中国和世界人民最主要的敌人。但实际上,在对国际关系的格局进行分析时,毛泽东始终认为美国并未将中国看作是他的主要的敌人,因此真正对中国构成威胁的也不是美国。毛泽东曾多次谈到“我们最危险的敌人是西德和日本”,并由此分析说,缓和与美、英、法的关系是可能的,在某种情况下也不排除与这几个资本主义大国联手对付西德和日本的可能性。在毛泽东看来,当前国际斗争形势的特点“不是热战决裂打仗”,而是“‘冷战’共处”,制造国际紧张局势不过是“美国的一个手段”罢了。[13]

  当中苏关系走向破裂时,入主白宫不久的肯尼迪却对中国采取了一些微小的缓和措施,如表示愿以优惠条件向中国出售粮食,美国远东事务助理国务卿哈里曼在第二次日内瓦会议期间主动与陈毅接触等等。对此中国虽然没有回应,但是并非没有感受。面对美国在越南进行“特种战争”,中国周边环境明显恶化的局势,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却仍持比较乐观的态度。1963年12月,毛泽东指出:英、美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政策不是武力进攻,而是和平演变。[14]1964年1月17日,在接见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爱德乐等美国客人时,毛泽东特意提出了两个问题:“美国现在主要是注意苏联,还是注意中国”?“美国现在是不是在积极准备打第三次世界大战”?探讨中,他同意爱德乐关于当前苏联是美国主要敌人的看法;并认为“美国总是要到最后才参加国际战争”,现在他手伸得太长,十个手指按十个跳蚤,一个也抓不住。[15]

  即便是在“北部湾事件”发生,越南战争不断升级之后,毛泽东在向越南等国领导人分析形势时仍然说:看来美国人不想打,你们不想打,我们也不一定想打,几家都不想打,所以打不起来。毛泽东认为,美国要打越南北方,打一百年,腿拔不出去,因此他要考虑一下。而美国人如果要打中国,他一国不行,得拉日本、南朝鲜,日本不参加,美国就不敢打,因为他管的事太多了。[16]周恩来在与范文同谈到中国进行战备总动员的情况时也表示:在紧张了一段时间以后,需要适当地放松一下了。[17]

  1965年初,美国派出地面部队对南越发动侵略战争,并加紧对越南北方的海空袭击,将战火烧向了中国的家门口。对于这种扩大战争的举措,美国方面在华沙中美大使级会谈时声明说:扩大轰炸仅限于北越,美国绝无意同中国作战。英国也得到美国的确认:决不把战争扩大到中国。针对这一情况,周恩来在请叶海亚?汗向约翰逊转达中国方面的几点意见时,特意说明:中国不会主动挑起对美国的战争,中国并不准备同美国打仗。[18]此后,美国明知中国在大规模援越,中国支援部队在越作战,也并未做出什么反应。总之,中美双方在相互制约之中,都在进行自我克制,小心谨慎地处理可能引起中美之间直接军事冲突的问题。

  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可以认为,中国此时大力加强备战,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加速三线建设,[19]进行对内对外战略方针的调整,其目的和基点并不是要防备美国对中国的侵犯,而主要是以备万一,防患于未然。即如周恩来所说:“战争扩大时,是无法划一条界线的,就像火势会蔓延一样”。故而“在军事上,我们不能不有所准备”。[20]

  其二,1960年下半年中苏两党公开分裂,两国关系也随之急剧恶化。毛泽东开始注意苏联对中国的威胁问题,中国军事防御战略的重点逐步由南向北转移。

  1960—1964年是中苏两国关系中的多事之秋。首先是中苏边界争端的肇启,随后苏联在中国新疆伊犁、塔城地区进行颠覆和分裂活动,并在中印边界冲突中偏袒印度,加强对印军事援助。不久,苏联又先后两次向中国提交备忘录,指责中国在核武器问题上持“特殊立场”,宣称苏联一国拥有核武器就能保障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安全,并进而与美英签订“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以巩固核大国的核垄断地位,束缚其他国家的手脚。更为严重的是苏蒙签订了关于苏联帮助蒙古加强南部边界事务的军事协定,重新派军队进驻蒙古。同时以保卫苏联领土不为中国夺回为由,向中苏边界大量增兵。至此,中苏之间的矛盾已经超出意识形态的范围而涉及到了国家的安全利益。

  当中苏之间发生国家利益的冲突时,毛泽东愈益把来自苏联的威胁与国内的政治形势和无产阶级政权的巩固与否联系到了一起。1964年6月16日,他在十三陵水库接见参加中共中央工作会议的人员时作了关于接班人五个条件的讲话,并强调提出“要特别警惕像赫鲁晓夫那样的个人野心家和阴谋家,防止这样的坏人篡夺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与此同时,这种认识更加促使毛泽东在考虑国家安全问题时,将注意力转到了苏联方面。在十三陵水库的这次谈话中,他还详细述说了他的战略防御思想,即关于一旦战争爆发,敌国军队将可能从哪一个方向入侵中国,中国如何部署兵力、构筑工事,在何处重点设防等等的设想。根据所见的材料可以断定,毛泽东的战略防御重点主要针对的是苏联。正因为如此,当时的国防部长林彪得知毛泽东的设想与他提出的战略方针有分歧后,联系到毛泽东要警惕赫鲁晓夫式人物的论述,内心十分不安。[21]这时,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在实行反帝反修,两个拳头出击外交战略的同时,事实上已在密切关注着苏联对中国发动战争的可能性。1964年10月,毛泽东在接见外宾时即反复询问说:如果苏联打我们,西安就是前线了,新疆、黑龙江、内蒙古是第一线。你看赫鲁晓夫会不会打我们?苏联派兵占领新疆、黑龙江,打进来,甚至内蒙古。你们看,有可能没有可能?[22]是年,他还提出:敌人也可能走八国联军老路,进渤海,从天津登陆。[23]尽管毛泽东认为目前苏联大规模地进攻中国还不大可能,但是在他看来,与美国的威胁相比,苏联的威胁却更为现实,也更加紧迫。因此毛泽东明确表示,“我们要准备”。[24]

  由此可见,中共中央将三线地区作为全国的战略大后方,其出发点就不仅是针对可能来自中国东南方向的美国的威胁,而且在更大程度上也是针对苏联可能对中国北方地区的入侵。从60年代中期始,解放军开始每年抽调大量工程兵和步兵部队加强主要方向和重点地区的设防工程建设。尽管这种部署是基于中国南部和北部周边地区同时出现的紧张局势,但中央军委在部署战备工作时特别做出决定,要加强“三北”,即东北、华北、西北地区的国防工程建设。[25]1963年7月,随中苏关系的紧张,为加强中国东北部的边防,总参谋长罗瑞卿勘察了吉林和黑龙江的部分地区。10月,他又奉毛泽东之命率中央军委军事工作团到新疆的南疆和北疆地区视察。[26]1964年7月10日,毛泽东首次对外提出中苏边界问题,[27]在国际上引起重大反响。是月,罗瑞卿又赴延吉、长春、牡丹江、绥芬河、沙尔图等地勘察地形。[28]即使在“北部湾事件”发生后,1964年9—11月,罗瑞卿、副总参谋长杨成武还特意对华北北部地区进行战役勘察,并召集会议作了具体部署。[29]其间,针对当时苏联有人散布中国以长城为界的言论,9月22日至28日,罗瑞卿偕北京军区司令员杨勇等人特意到张家口、承德等地区进行调查,为应付苏联的威胁做准备工作。[30]这样,当越南的抗美战争进入高潮时,中国军事防御战略的重点实际上却开始实现了由南向北的转移。

  种种迹象表明,从60年代中期始,在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对主要威胁来自何方问题的考虑中,美国对中国的威胁已逐渐小于苏联,反美统一战线政策在中国对外战略中的地位已经下降,苏联逐渐取代美国成为中国重点防御的对象。甚至在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发动文化大革命的考虑中,也融入了对苏备战的意识。1966年10月初,叶剑英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言时讲道:为什么发动文化大革命?第一是为了反修防修;第二是为了战备。可能在1968年前后发生战争。主席说,三线不建起来,觉也睡不着,文化大革命就是最好的战争动员。[31]

  随中苏边界流血事件的发生和扩大,中国领导人更加重视来自北方的苏联威胁。周恩来1968年6月的一次谈话中就指出:苏联已经成为社会帝国主义国家。[32]是月,国防工办等部门在关于小三线地方军工建设问题的请示报告中还专门提出,为了适应将来华北、中原地区大规模作战,以及必要时支援东北地区作战的需要,要配合大三线,加强山西、豫西、鄂西以及陕西地区轻兵器工厂的建设,以利战时补给。[33]中苏关系似乎已走近战争的边缘。

  基于上述对美、苏威胁的认识,60年代后期,毛泽东开始探索缓和对美关系、联美抗苏的可能性。与此同时,美国也有了较明确的改变对华关系的意向。因为,美国已认识到,苏联远比现在的中国更有能力在世界各地与美国对抗。就军事-经济潜力而言,中国在若干年内不可能对美国构成威胁,而苏联却可以。所以美国的主要对手是苏联。[34]尽管这时中美双方还都是在投石问路,尚未最终构成联合抗苏的新战略,而且两国领导人的谈论与意向也常相矛盾,但是共同的国家安全利益已为两国关系的缓和提供了基础。

  其三,勃列日涅夫上台之后,转而对越南抗美战争实施“插手”政策,加强援越,特别是军事援助,并且主要提供的是中国当时不能生产或生产不多的先进武器装备,从而使苏联在越南的地位大大提高。

  1964年11月27日,莫斯科发出了表示愿意向越南提供“一切必要援助”的第一个声明。翌年2月柯西金访问河内,与越南领导人讨论了苏联援越问题,并签订了关于加强对越南防御能力援助的协定。在苏越发表的联合声明中,苏方宣称说,苏联不会对保障越南的安全漠然视之。同期,河内的关键性防空区域已获得了苏联提供的大量高射武器装备。[35]1965年4月,黎笋访问莫斯科,对苏联履行该协定条款的情况表示满意。此后至1973年,苏联向越南提供了10亿卢布的经援和20多亿美元的军援。[36]据美国情报部门估计,苏联在1965年一年内就向越南提供了1亿多美元的军事装备。1967年前,苏联对社会主义国家援助中的50%是给越南的,其中近60%是军事援助。此比例贯穿至越战结束。[37]有学者认为,60年代中期以后,苏对越援助不断增强,至1968年时已超过了中国的援助。[38]勃列日涅夫以加强对越军事和经济援助为加强苏联在东南亚地位的巨大杠杆,其功效颇为显著。

  应该说,中苏共同援越对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是一件好事。但是在上述三条线索构成的历史背景下,中苏关系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此期的援越抗美方针,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中越关系变化的一个基点。

  三

  在1965年至60年代末中苏同时援越期间,由于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毛泽东在考虑国际形势和中国对外战略策略问题时,苏联因素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由于中国对苏联的威胁做出了过分严峻的估计,所以不可能再与苏联共同联手援越抗美。而越南此时的主要目的是争取得到中国,特别是苏联尽可能多的援助,越南与苏联的关系趋向密切。在这样的背景下,当中国要求越南在一定程度上服从自己重点反对苏联修正主义、霸权主义的战略构想时,中越之间的矛盾便带有了更多的利害冲突的性质。在中国领导人看来,越南这个地区性大国如果能始终同中国站在一起,就可以打破苏联对华实行全包围的企图。[39]

  由此,中国援越抗美的主旨已不仅是发扬国际主义精神,支援世界革命的问题,而且还带有了与苏联争夺越南的成分。中国不能容许苏联取得对越关系的主动权,将越南纳入其战略势力范围,进而填补美国撤离越南后的空白,从南面威胁中国,合拢其对华包围圈。这种情况着重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对苏联提出派志愿军援越的反应。

  1964年6月毛泽东在与越南人民军总参谋长文进勇的谈话中,主动表示了中国派志愿军援越的意向。1965年4月初黎笋率越南党政代表团访华时,便具体地提出了中国向越南派出支援部队的要求,中越双方签订了有关中国向越南北方派出支援部队的协议。同年6月,中国以“支援部队”的形式派出的第一批军队入越,由此开始了中国军队援越抗美的军事行动。到1968年3月止,中国先后入越的部队共计32万余人。[40]

  勃列日涅夫取代赫鲁晓夫执掌政权后,对美国的越南政策采取了强硬立场。1965年3月24日,勃列日涅夫在莫斯科红场上的一次讲话中提到,目前许多苏联公民志愿奔赴越南为自由而战。他同时强调说:苏联将履行自己对越南民主共和国的国际主义义务。勃列日涅夫的这个声明一度引起美国官方的不安,为苏联有可能直接入越参战而担忧。[41]事实上,勃列日涅夫的讲话只是一种政治姿态,是对3月22日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向社会主义国家提出的援助请求(包括派志愿军问题)所做出的一个反应。是月26日,越南副外长黄文进在与苏驻越大使谢尔巴可夫会见时曾透露说,越南民族解放阵线感谢苏联要派志愿军参战的这种支持,但是目前他们还不需要,必要时他们会提出此项请求的。[42]4月18日苏越就黎笋率领的越南党政代表团访越成果发表的联合公报中依然宣布:应越南请求,苏联政府允许那些志愿为越南人民保卫社会主义的事业而战的苏联公民开赴越南前线。[43]在这里,派志愿军问题的提出,主要是作为一种宣传手段向美国施加压力。其政治意义实际已大于军事意义。

  然而,苏联的表态对中国却是一种刺激。当越南方面对苏联派志愿军的承诺表示感谢的时候,中国领导人即对此表示了不满的看法。1965年10月9日,周恩来在与范文同的会谈中提出:我不支持苏联志愿部队赴越的想法。彭真、罗瑞卿也同意我的意见。1966年3月23日,他在同黎笋谈到越南要求社会主义国家派出志愿飞行员时,特意提醒说:苏联可能把这个秘密泄露给了敌人。你们从苏联飞行员那里得到的还不足以补偿他们给你们所造成的损失。8月23日,周恩来又以中国的支援部队是正规军为由,正式向范文同提出:中国可以拒绝其他国家派遣志愿军到越南的要求。[44]

  (二)中国对苏联提出的共同援越要求的反应。

  第一,关于采取“联合行动”的问题。

  1965年2月初,柯西金在访越时提出了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把分歧撇在一边,在援越问题上采取“联合行动”的要求。但是,坚持“反帝必反修”方针的中国领导人不可能与苏联搞什么“联合行动”。中共中央批驳说,“联合行动”就是要兄弟党服从你们老子党的命令,就是要兄弟党、兄弟国家成为你们推行美苏合作主宰世界的政策的工具。[1]

  第二,关于建立“空中走廊”和军事基地的问题。

  1965年2月25日,苏共中央、苏联政府通过其驻华使馆向中国提出了口头声明,要求:1、派一个旅的战斗部队和其他现役武装人员4000人通过中国铁路去越南;2、在中越边界地区拨出一到两个机场供苏的一个米格-21截击机大队使用,并驻扎500名苏现役军人;3、在中国开辟空中航线,供苏联运送飞机和其他武器及苏联在越军事人员所需的物资。2月27日,苏政府又通过驻华使馆提出:要派45架安-12飞机运送援越高射武器从中国过境,希图在中国建立“空中走廊”。中国政府认为这些要求是对中国主权的侵犯和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威胁,于3月10日予以拒绝。

  第三,关于举行三国最高级会晤的问题。

  1965年4月3日,苏联提出了举行越、中、苏三国最高级会晤的建议。中国没有接受。苏共中央、苏联政府为此来信指责中国。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回函予以驳斥,指出:我们认为你们在越南问题上对美国实行绥靖主义,在政治上同美帝进行交易,出卖越南人民解放事业的利益;对兄弟国家实行军事控制,把我们套在美苏合作主宰世界的马车上。举行三国最高级会晤的建议,就是贯彻这条路线的一个重要步骤。[2]

  第四,关于苏联使用中国港口的问题。

  1967年4月,范文同在与周恩来会谈时向中方转达了苏联的建议:1、中国增加苏援越物资的船运量,从每月1万吨增至3万吨;2、中国开辟2或3个港口装卸苏联的物资。对于前者,中国方面表示,中国不能在情况不明的条件下答复此项提议。而对后者则明确回复说,目前越南的海防港并未遭到轰炸,因此还没有必要使用中国的港口。并且怀疑苏联要求使用中国的港口不仅只是为了运送援越物资,而且还有其他的目的。[3]

  第五,关于通过中国领空转运苏联飞机的问题。

  1967年5月,苏联又向中国提出要经中国领空转运米格-17和米格-21型飞机各12架。苏联关于空运问题的旧话重提,自然再次遭到中国拒绝。中国方面认为,苏联提出空运飞机的建议是在有意识地将军事秘密暴露给敌人,是一个阴谋。这样一个大的军事行动,苏联不经协商就要迫使中国接受,是十足的大国沙文主义态度。不过,越南在传达苏联这个要求的时候,估计到中国不会同意,所以同时提出通过铁路运输飞机的方式,并获得同意。[4]

  第六,关于通过中国铁路转运苏联援越物资问题。

  1969年以前,苏联和东欧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援越物资都是通过中国铁路免费转运的。根据中国的资料,从1965—1968年,通过中国铁路转运的援越物资共179列火车5750个车皮。[5]由于中苏之间战争气氛的日趋浓重,根据前东德统一社会党档案材料,中国方面于1969年停止了苏联援越物资的过境运输。[6]苏联一度只能依靠海路向越南输送援助物品。同年,苏越另行开通了经老挝、缅甸、印度的空中运输航线。

  总之,中国十分关注苏联大规模援越对苏越关系及中越关系的潜在性影响。中国领导人认为,赫鲁晓夫当政时,苏联不能把中越分开,因为苏联对越援助不大,而现在苏联加强了对越南的援助,显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即如周恩来对越南领导人所说:“我们总担心站在我们中间的修正主义者。”为此,中国领导人反复告诫越方:苏联的援助不真诚,他们的目的一是孤立中国;二是进一步控制越南,改善苏美关系;三是进行颠覆破坏活动,给中国制造麻烦,也可能给越南制造麻烦。苏联就是要在中越关系中投下阴影,分裂越南和中国。可见没有苏联的帮助更好一些。[
(三)中国对越美和谈问题的认识。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加强援越,并不意味着其改变了与美缓和的外交方针。1964年底和1965年初苏联开始大力援越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促使越美双方通过政治途径解决冲突。2月,柯西金在莫斯科就访问越南等国情况发表演说时即强调苏联主张各国“接触”,“在谈判桌上解决印度支那问题”。[8]苏联官员还多次与美方进行接触,表示只要美国有意,可以通过苏联打开通往越南的道路。[9]1966年1月苏共中央书记谢列平访越的主要任务之一,便是要说服越南接受美国的和谈建议,坐到谈判桌旁来。[10]随苏越关系的发展,美国也进一步认为苏联可以作为越美和谈的倡导者和积极斡旋者发挥重要作用,因为苏联作为越南的主要盟国和武器供应国,能够迫使河内为实现和平做出必要的让步。[11]这样,在苏联的秘密调停下,经黎笋决定,越南政府于1968年4月3日宣布同意派出代表与美国谈判。5月,越美两国政府进行预备性会谈。10月,约翰逊政府宣布无条件停止对北越的轰炸和炮击。1969年1月,越南民主共和国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与美国和南越阮文绍政权的四方谈判在巴黎开始。越南战争进入边打边谈阶段。

  对于越南是否应该以及如何与美国进行和谈的问题,中国领导人的基本认识是,不打到美国认输,就不可能有和谈。没有战争行动的和谈,谈多少年也不会有结果。因此,从1965到1967年,中国始终认为举行和谈的时机还不成熟,提醒越南不要落入美帝国主义和现代修正主义及其同伙设置的圈套之中。在中国领导人看来,越南人民处在反美斗争第一线,正在为世界革命而流血,是代表世界革命人民的一面大旗,这面旗帜不能折断在敌人设下的圈套里。[12]特别是到1967年末,当毛泽东认为越南的抗美斗争已不是胜还是不胜,或大胜还是小胜的问题,而是最后胜利已经在望的时候,[13]中国对越美和谈筹划的进展就更为不满了。

  在谈判进入切实操作阶段时,1968年4月至10月,中国领导人多次对越南领导人提出了指责:一是越南政府4月3日的声明事实上帮助了正在忙于国内总统大选的约翰逊。二是改变过去以美无条件停止轰炸越南北方为谈判条件的立场,接受美国部分停止轰炸的条件,并且放弃自己对谈判地点的选择,是向美国妥协了两次。三是将抗美斗争“逐步降级”,减少对越南南方的支持。四是急于同美国谈判而没有摆出一个高姿态,这将使越南丧失主动,陷入被动境地。因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斗争本身,胜利是由斗争决定的。五是落入作为美国帮凶的苏联的圈套内,使约翰逊掌握了主动权。为此,中国方面明确向越方表示:你们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就接受了苏联修正主义者提出的妥协和投降的建议,因此我们两党之间、越中两国之间对此已经没有什么更多可说的了。[14]

  巴黎和谈正式开始后,面对苏联的插手,中国又一再告诫越南,苏联和美帝都是帝国主义的头子,因此我们应当警惕。中国领导人指出:和谈期间,如果你们不接受苏联的意见,他们就会切断对你们的援助,施加压力。所以,你们应少花些外国的钱,少把正式时间耗费在巴黎和谈上。[15]

  (四)中越之间裂痕加深。

  从1965年始,中越关系渐渐蒙上了一层阴影。双方之间的不信任感增强,矛盾带有了利害冲突的性质,并且给双方都造成了一些伤害。导致这种状况发生的原因,除地缘政治影响,历史积淀,领土主权归属、边界、华侨问题等因素之外,最主要的是中苏关系的因素:一方面,苏联加强援越后,越南得到了从赫鲁晓夫那里得不到的东西。对苏式先进武器的依赖,使越南与苏联的关系日趋密切。而对中国来说,苏联这时却是国家安全的主要威胁。越苏走到一起,必然令中国戒心倍增。另一方面,苏联决定加强援越,但又不愿因此而与美国发生直接冲突,故想利用中国的铁路和空中航线给越南提供物资。中国方面当时已难以接受苏方提出的“空中走廊”、“联合行动”等要求,苏联即以此攻击中国阻挠其援越物资过境,从而加深了中越之间的不和。

  此外,这里还应提到的是,中国领导人在某种程度上要求越南服从自己反帝必反修外交路线的做法,事实上也不无干涉他党事务之嫌。这无疑加重了越南对中国的离异倾向。中国领导人曾提出:我们坚持反帝必反修,这两件事不能分开。对此越南领导人表示:我们之间的判断有所不同。主要是如何评定苏联问题。你们说苏联正在出卖越南,我们不这么说。其他一切问题都植根于这种评判之中。越南领导人认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另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评判,应该根据国际主义原则,特别是在越中关系这个问题上。[16]以此曲折地表达了对中国的不满。

  此期,越南的报刊杂志开始发表影射历史的文章,宣传中国封建统治者对越南的“侵略”,制造反华舆论。越南政府开始向中国入越军队封锁越军内部情况、兵力数字、战况等军事情报,以及与美接触、探讨和谈可能性等外交行动的消息。中国支援人员与越军指挥机构和地方政府之间也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如越港口以维护主权为由,禁止一艘执行贸易协定任务的中国船只进港;越以主权问题要求中国支援部队的高炮部队在名义上受越人民军防空指挥部指挥,并派其联络组进驻等等。[17]随着苏联对越南事务的“插手”,中国对越南的最大援助已由物质转为精神,即“毛泽东军事思想和人民战争理论”,而越南对中国援越意义的评价也发生了变化:过去是对越南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现在则只是“基本因素之一”了。[18]即如越南南方共和临时政府司法部长张如磉所回忆的:当时党早已决定与苏联结盟。之所以没有公开发表宣言,就是因为还需要中国的援助。[19]

  在越南逐步转向依靠苏联,疏远中国的情况下,中国方面在处理对越关系问题上也采取了某些强硬态度。如1966年4月中越代表团会谈时,周恩来和邓小平向越方声明:你们将苏联的援助与中国的援助相提并论,这对我们是个污辱。因此从现在起,在你们提苏联的援助的时候,不应提中国的援助。[20]另据邓小平回忆,周恩来和邓小平在1965年与胡志明的一次会谈中,针对越南方面有人提出的来自北方的威胁问题表示:如果胡主席也认为中国威胁越南,中国就把部署在广东、广西的几万驻军撤走,放到北方去。苏联正在威胁我们。[21]1966年,邓小平又向黎笋、阮维桢提出:越南同志对我们的援助方式有一些其他的想法。这使我记起毛泽东同志曾批评我们对越南的问题“过分热心”了。现在看来他是有远见的。这种“过分热心”是不是引起了你们的猜疑?怀疑中国的援助有自己的目的,是要控制越南。因为我们有13万人在你们国家,还向边界地区派出了1万军队。不过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我们将立即撤走我们的军队。沿边界部署的军队也将受命返回内地。[22]

  在越南抗美战争形势紧迫之时,中国的这种表态,已带有了明显的施加压力的性质。对此,越南领导人在极力表白自己并不担心中国控制的同时,离异心理事实上也加强了。可以认为,中国的强硬态度在某种程度上进一步将越南推向了苏联一边。
 (五)中国援越方针的微妙变化。

  此期,由于越南在借助外力提高自主安全能力时日益明显地倒向苏联一边,中越之间在政治上的合作趋向冷淡,中国于大方针上仍然全力援越的同时,在某些方面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1966年8月,越南方面以保卫铁路、公路运输及中国帮助的筑路工程免遭破坏为由,要求中国加强防空力量援助。中国方面婉言予以拒绝。[23]

  1968年10月初,越南为获得台风损失的救济及南方作战的物资援助,要求派代表团来华。周恩来答复范文同:“中国党政负责人在10月因国内事忙,不可能接待越南党政代表团”。对越方的需求,“可先在1969年援助协议中加以调整”。[24]尽管此时中共领导人确实正在筹备八届十二中全会,但是否真的紧张到无暇接待越南代表团呢?且不说1966年8月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召开时中国领导人曾与范文同举行了会谈,事实上在这次十二中全会召开前后及会议期间,毛泽东就会见了几内亚代表团、巴基斯坦外长、意共(马列)代表团、阿尔巴尼亚党政代表团;周恩来等其他中国领导人也是外事活动频繁。[25]而与范文同的会谈却一直推迟到了11月才举行。

  进入1969年后,中国开始向越南强调不能过分依赖其他国家的军事援助,以后应当严格遵循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中国领导人在同越南领导人会谈时指出:看来你们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供给部队武器也不困难,而与此同时中国却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我们希望你们考虑如何更好地、更适当地使用你们自己的人力资源。[26]同期,苏联情报部门报告说:中共九大以后,越南试图获得中国更为有效的援助,但未获成功。越中签订的1969年援助协议,中国人在半年里仅完成了31.4%.他们还建议越南的船只离开中国的港口。这使对越南南方爱国力量的援助形势变得复杂化了。[27]

  四

  70年代初,越南抗美战争进入最后阶段时,中苏两国走向全面对抗。毛泽东已基本完成了从两面出击到联合世界一切可以团结的政治力量,集中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对外战略的调整。中国重又开始倾全力援助越南。1971—1973年是中国向越南提供援助最多的三年,签订援助协定的总额近90亿元人民币。[28]单就军事援助来说,这两年的援助物资即超过以往20年的总和。援越的规模十分庞大。[29]这种战略部署的变化反映了两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人民反战情绪日益高涨;与此同时,苏联随其军事实力的增强,走上公开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道路,气势咄咄逼人。尼克松政府为此急于从越战中拔足。事实上,这种局面早已为毛泽东所预见。他指出,美国的规律是不愿意打长,他们的战争大概都是四年左右。我看他们继续打下去困难会增多,整个欧洲都没有参加,这同朝鲜战争不同。毛泽东还分析说,这么多年来美国的陆军没有进攻北越、封锁海防、轰炸河内市区;他们知道中国有那么多人在越南工作,但却一个字也不提,好像没有这么会回事似的。可见他是“留了一手的”。[30]为此,70年代初,美国又想借中美双方探索缓和关系之机,通过中国向越南施加压力,以使其能体面地结束这场战争。但是,中国在争取打破中美关系僵局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不拿原则作交易的立场。中国领导人反复向基辛格、尼克松指出,结束越战的唯一途径是美国撤出自己的军队,不留任何尾巴。美国越早退出印度支那越好。如果战争打下去,中国将继续支持印支三国人民打到底,我们只有支持和同情他们的义务,没有干涉他们或代替他们提出主张和代表他们谈判的权力。[31]

  与此同时,尼克松要退出越战的政策,使越南认为美国有可能抛弃阮文绍政权,南越伪军将面临单独作战的前景。这对越南北方和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来说无疑是个大好时机。因此,越南这时强调要在南方猛打,迫令美国及早撤兵。对越南劳动党的这种策略,毛泽东予以支持,并对前一阶段中国援越方针发生的一些变化表示不满,他曾特意对范文同强调说:任何认为我们也有困难而说不要帮助你们的人都是反动派。[32]根据毛泽东的这类意见,中国领导人重又向越南领导人提出:我们必须明确地说,中国方面一定要基本上满足你们的要求。从现在起,如果你们有新的困难产生,希望通告我们,我们将尽最大的力量帮助你们。[33]

  上述变化存在的基础,一方面是毛泽东在其外交政策转向务实的时候,实际上并没有完全放弃他外交思维的基本内核,即坚持把世界革命、国际共运的目标与中国的无产阶级国家利益、社会主义国家利益融为一体的原则。对于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他总是热情地予以支持。另一方面,也是更为主要的一面,则还是中苏关系这一因素的影响。此期,毛泽东联美抗苏的战略构想已基本成熟。在越战问题上,他采取了以打促美撤兵、助尼克松从速脱身的策略,以求能及早实现其战略构想。由此,对于越美之间的谈判,中国领导人在毛泽东外交方针的指导下,开始提醒越南在谈判中既要坚持原则性,又要有必要的灵活性。要让美国佬尽快走掉。同时,与美国恢复轰炸、试图迫越南在谈判桌上让步的举措针锋相对,支持越南“要在南方猛打”的方针,希望越南搞运动战,歼灭敌人,通过打取得谈判桌前的有利地位,尽快签署和平协定。[34]

  1973年1月27日,《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终于在巴黎签署。3月,侵越美军开始撤出越南南方。

  其二,面对苏越关系的顺利发展,美从越南撤兵后苏将填补其空白的趋势,中国大规模援越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拉住越南,避免其完全投入苏联的怀抱。然而,苏联也在不断加强对越南的影响。70年代初,越南抗美战争胜利在望时,苏联一面通过其对越南的影响,使越南成为其利益的代表,打开影响东南亚的通道;一面继续分离越中关系,提出对越南独立自主倾向的增强要支持、鼓励,要使越南依靠苏联顶住中国的压力。苏联还特别注意在中美关系缓和问题上作文章,评说所谓“北京政策自私自利的特征”,挑拨越南认为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是对越南的“出卖”和“背弃”,激化中越矛盾。[35]

  其时,中越之间的分歧已日益明显。越南的敌人只有美国,而中国已经把斗争矛头指向了苏联。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当越南领导人建议由中国挑头组织反美日联盟阵线,并极力宣传此阵线的意义时,自然遭到中国方面的婉拒。中国领导人的理由是,如果建立的这条阵线包括苏联,他们就将控制它。苏联希望建立一个联合阵线,在这个阵线中我们都必须听他的。[36]同样,中国为排斥苏联的插手,曾试图建立中国、朝鲜、越南、老挝和柬埔寨人民斗争统一战线,来解决印度支那问题,但也未能实现。

  越战结束后,美国对越南的威胁已经消除。越南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和统一南方的需要,更加依赖于苏联的支持和援助。而1973年8月,中共十大则明确提出了建立重点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统一战线的对外战略。结果,尽管中国在越南抗美战争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最终还是失去了这个盟友。

  (原文载《当代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3期)

  [1]《当代中国外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3月版,第281页。

  [2]《当代中国外交》,第159页。

  [3]1962年毛泽东与武元甲的谈话记录。凡本文未注出处的中国领导人与外宾会谈记录等材料,主要来自美国方面提供的俄国新解密档案,即将发表于美国威尔逊国际学者研究中心编:《冷战国际关系史项目公报》,1997/1998年冬季号。

  [4]《当代中国外交》,第159页。

  [5]1964年6月24日毛泽东与文进勇的谈话记录。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5月版,第655页。

  [7]1964年7月27日毛泽东与陈子平等人的谈话记录。

  [8]1964年7月27日毛泽东接见越南客人时,越方陈辉燎说美国进攻北越只是威胁性的,主要是想摆脱他在南越的败局,是在失败中的挣扎。毛泽东表示赞同说:为什么他过去不讲,现在讲呢?就是他没有把握,打了三年了。1964年7月27日毛泽东接见越南客人时的谈话记录。另见1964年6月24日毛泽东会见文进勇等人时刘少奇的插话。

  [9]1964年8月13日毛泽东与黎笋的谈话记录。

  [10]1964年10月5日毛泽东与范文同的谈话记录。

  [11]1964年8月13日毛泽东与黎笋的谈话记录。

  [12]1964年11月19日苏驻河内使馆给莫斯科的绝密信:“关于南越的政治形势和越南民主共和国的地位”,俄当代文献保管中心,全宗5,目录50,案宗631,第253页。转引自I.V.盖杜克:《苏联与越南战争》(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Vietnam War),芝加哥1996年,第16—17页。

  [13]1959年10月14日毛泽东与苏联驻华代办安东诺夫的谈话记录;1960年5月27日毛泽东与蒙哥马利的谈话记录;1959年3月12日毛泽东与拉美十五国兄弟党领导人的谈话记录。

  [14]1963年12月12日毛泽东与秘共左派代表何塞?索托马约等人的谈话记录。

  [15]外交部、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12月版,第513、514页。

  [16]1964年8月13日毛泽东与黎笋的谈话记录。10月5日毛泽东与范文同、黄文欢等人的谈话记录。10月7日毛泽东与崔庸健等人的谈话记录。

  [17]《周恩来年谱》中卷,第673页。

  [18]《周恩来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5月版,第439、440、442页。

  [19]60年代中期,中共中央从战备需要出发,按战略位置的不同,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地区,三线地区是全国的战略大后方。1964年8月初,周恩来在听取国防工办汇报时指出:关于一、二、三线的划分问题,我国周围各省都是第一线;各省相互来说又都有二线、三线;真正的三线是青海、陕南、甘南、攀枝花等地。(《周恩来年谱》中卷,第662页。)据此,第一、三线之间的省、区为二线地区,而各省、市、自治区自己的小后方称为小三线。1970年9月国务院提出的《第四个五年国民经济计划纲要》将三线确定为“长城以南,京广线以西的广大地区”。“具体来说,西南的四川、贵州、云南,西北的陕西、青海和甘肃的大部分地区,中原的豫西、鄂西,华南的湘西、粤北、桂西北,华北的山西和冀西地区,是我国的大三线。”

  [20]《周恩来外交文选》,第441、442页。

  [21]参见总参谋部《罗瑞卿传》编写组编著:《罗瑞卿传》,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4月版,第471—472、476—477页;马齐彬、陈文斌等编:《中国共产党执政四十年(1949—1989)》,第248、250页等。本文发表后,《罗瑞卿传》作者之一来电话指出:据他们所阅的档案材料,1964年6月中央军委作战会议和十三陵水库中央工作会议期间,毛泽东与林彪关于战略防御设想、方针的分歧主要在于防御地点问题,而非假想敌的不同。林彪在1962年时曾提出“北顶南放”的设想。毛此时则提出要防止敌人从中间突破,认为美国有可能搞空降兵,占领北京;敌人有可能走八国联军的老路,从天津、塘沽进来。这里主要是针对美日而言。在60年代初、中期,中国的重点防御方向一直是东南沿海和西南的中印边界。最近,笔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军方的有关专家,更为详细地了解到,自50年代以来,中国采取的一直是针对美国的“北顶南放”的战略防御方针,只是其实施的基础在于“以苏联为依托”。1964年6月毛泽东与林彪在战略防御设想上出现的分歧是,毛认为,此时苏联已不可倚靠。他在考虑失去这个依托后,北边是否还能顶得住。而林尚未摸清毛的思路,依然按原定的方针思考问题。笔者觉得,后一说更符合毛当时的思想实际。它表明这时毛已在注意苏联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考虑其对中国的威胁问题。上述两说,笔者虽未能见到相关的档案材料,但认为他们提供的线索及意见非常有益,其启发笔者在研究此问题时应进一步掌握材料,作更深入的分析论说。

  [22]1964年10月7日毛泽东与崔庸健的谈话记录,10月9日与巴卢库的谈话记录。

  [23]《罗瑞卿传》,第385页。本文发表后,《罗瑞卿传》作者来电话指出,毛泽东此处主要是针对美日而言(详见前注)。笔者这里材料的使用应有误。

  [24]1964年10月9日毛泽东与巴卢库的谈话记录。另,笔者1998年8月曾在新疆军区档案馆查阅档案目录,见有1964年初中期新疆军区司令部向总参呈报的“中苏方向战备、作战预案”、“中苏方向作战方案”等条。

  [25]《当代中国军队的军事工作》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6月版,第65、54页。

  [26]《罗瑞卿传》,第385、668页。

  [27]1964年7月10日,毛泽东在接见日本社会党人士佐佐木更三等人时提出:“大约一百年以前,贝加尔湖以东地区才成为俄国领土,于是,海参崴、伯力、勘察加等地也就是苏联领土了。这笔账我们还没有算。”见普罗霍罗夫:《关于中苏边界问题》,商务印书馆1977年12月版,第211页。

  [28]《罗瑞卿传》,第669页。

  [29]《当代中国军队的军事工作》上,第54页。

  [30]《罗瑞卿传》,第385页。

  [31]陈东林、杜蒲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实录》第三卷上,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7页。

  [32]1968年6月29日周恩来接见越南范雄、黎仲迅等人的谈话记录。过去普遍认为中国是在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事件之后给苏联戴上“社会帝国主义”的帽子的,现在看来显然是一种误解。

  [33]1968年6月20日国防工办、国家计委、国家建委军管会“关于小三线地方军工建设几个问题的请示报告”。

  [34]1969年7月12日苏驻美大使多勃雷宁与基辛格谈话备忘录,俄当代文献保管中心,全宗5,目录61,案宗558.

  [35]1965年2月美国中央情报局备忘录记载了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远东事务小组委员会报告的此类消息。转引自盖杜克前引书,第24页。

  [36]郭明主编:《中越关系演变四十年》,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5月版,第103页。

  [37]1965年10月26日备忘录:《关于苏联对北越军事援助的评估》,美国哈里曼文件,特卷:越南,总卷第520盒。转引自盖杜克前引书,第59页。

  [38]盖杜克前引书,第247页。

  [39]1968年4月29日周恩来说:现在苏联也在包围中国。除了越南这部分外,正在形成对华的全包围。1968年4月29日中越两国党政代表团会谈记录。

  [40]曲爱国等编:《援越抗美——中国支援部队在越南》,军事科学出版社1995年2月版,第12页。

  [41]盖杜克前引书,第37页。

  [42]1965年3月26日谢尔巴可夫与黄文进会谈备忘录,俄当代文献保管中心,全宗5,目录50,案宗721,第117页。转引自盖杜克前引书,第38页。

  [43]盖杜克前引书,第39页。

  [44]1965年10月9日周恩来与范文同会谈记录,1966年3月23日周恩来与黎笋会谈记录,8月23日周恩来与范文同会谈记录。

[1]中共中央、国务院1965年7月10日给苏共中央、苏联部长会议的复信,《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8月版,第394—395页。

  [2]《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一册,第394页。

  [3]1967年4月7日、4月10日周恩来与范文同会谈记录。

  [4]1967年5月13日乔冠华与越南驻华大使会谈记录。

  [5]《当代中国军队的军事工作》上,第540页;《当代中国的对外经济合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11月版,第50页。

  [6]克利斯廷?奥斯特曼:《1969年的中苏边界冲突》,“冷战在亚洲”香港国际学术讨论会(1996年1月)论文。

  [7]1965年10月9日周恩来与范文同会谈记录,11月8日周恩来与胡志明会谈记录,1966年3月23日周恩来与黎笋会谈记录。

  [8]夏义善编:《苏联外交六十五年纪事:勃列日涅夫时期(1964—1982)》,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2月版,第21页。

  [9]盖杜克前引书,第27,31-32页。

  [10]《苏联外交六十五年纪事》,第51页。

  [11]1966年8月23日苏军总参谋部情报局伊瓦舒京给苏共中央的报告,俄当代文献保管中心,全宗5,目录58,案宗262;1969年7月12日苏驻美大使多勃雷宁与基辛格谈话备忘录,俄当代文献保管中心,全宗5,目录61,案宗558.

  [12]1965年11月30日周恩来与法国外长代表肖维尔的谈话,《周恩来外交文选》,第454、455页;1965年12月17日陈毅与越南副总理阮维桢会谈记录,12月19日周恩来与阮维桢会谈记录,1966年3月23日周恩来与黎笋会谈记录。

  [13]1967年12月22日毛泽东与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成员的谈话记录。

  [14]1968年4月13日、4月19日周恩来与范文同会谈记录;1968年5月7日周恩来与春水的谈话,《周恩来外交活动大事记》,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年3月版,第524页;1968年6月29日周恩来与范雄会谈记录,1968年10月17日陈毅与黎德寿会谈记录。

  [15]1969年4月20、21日周恩来、康生与范文同会谈记录。

  [16]1966年3月23日、4月13日黎笋与周恩来会谈记录。

  [17]1966年4月13日黎笋、阮维桢与周恩来、邓小平、康生会谈记录。

  [18]1966年8月26日毛泽东与范文同、武元甲、黎笋的谈话记录,1964年8月13日与黎笋的谈话记录,1966年11月8日与黎笋的谈话记录。

  [19]张如磉:《与河内分道扬镳》,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4月版,第229页。

  [20]1966年4月13日越中代表团会谈记录。

  [21]1975年9月29日邓小平与黎笋会谈记录。

  [22]1966年4月13日黎笋、阮维桢与周恩来、邓小平、康生会谈记录。

  [23]1966年8月23日周恩来与范文同会谈记录。

  [24]《周恩来年谱》下卷,第262页。

  [25]《周恩来外交活动大事记1949—1975》,第502、528-531页。

  [26]1969年4月12日周恩来、康生与范文同会谈记录。另见《周恩来外交活动大事记1949—1975》,第535页。

  [27]1969年8月15日苏军情报总局给克?弗?罗沙库夫的报告。

  [28]《当代中国外交》,第162页。

  [29]1972年5月19日余秋里在援越任务动员会上的讲话。

  [30]1968年11月17日毛泽东与范文同会谈记录。

  [31]《当代中国外交》,第161页。

  [32]1970年9月23日毛泽东与范文同会谈记录。

  [33]1970年9月17日周恩来与范文同会谈记录。

  [34]《周恩来外交活动大事记1949—1975》,第660页。1973年6月5日毛泽东在会见黎笋时回忆说:林彪的战略思想就是只搞游击战,希望你们把美国人拖住。我就希望你们搞运动战,能歼灭敌人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录》第三卷,第919页。

  [35]参见1971年5月21日苏驻越大使谢尔巴可夫的报告:《关于越劳党解决印支问题的政策与我们根据苏共二十四大决议所面临的任务》。

  [36]1971年3月7日周恩来与黎笋、范文同会谈记录。
读《中越战争的真实资料》杂感——越共与黎笋



  小兵从文中所提我军武器装备的低劣,进而想到了文革的荒唐,接着又联想到越南的党内斗争和我们有何不同。

  我们总是自己人搞内斗,而且还特无情,很长一段时间里党内民主流于形式,甚至被完全忽视;而越南虽然有近20年都在对外扩张,反华仇华,但其党内却很少有你死我活的斗争,高级干部对党务国务军务有意见,可以写文章登报直言不讳,为此而被解职贬职都是可能的,但唯独不会因非原则性的政见不合而被往死里整。

  我觉得胡志明这个人最了不起的地方,大概就在于他开创了越南党宽松活泼的政治氛围。

  黎笋斯人,在胡志明去世后逐渐跃居越南党政一把手,后来的一系列祸及周边的“大事”都是他在任时搞出来的。我原先很奇怪,这么一个人怎么就能青云直上,到达越南国家权力的顶峰呢?后来看过一些史料,才发现,这个人是个地道的乱世枭雄,堪称越南的“林彪”。

  黎笋确实不简单。在抗法战争已结束,而反美战争即将开始的这一段南北越和平时期,由于受各方压力,越共中央当时开了个会,打算将在南方坚持游击战的部队撤回北方,以图后计,当时胡志明等多数越共高层都赞同这一做法。只有时任南方局(是不是这个部门名称我忘了,大概意思如此)第一书记的黎笋却坚决反对,他指出“放弃南方游击区是错误的;不仅不能放弃,而且还应调北方正规军秘密潜入”,然后他就有凭有据的对大家进行了说服工作。越南党的民主风气在这时候就发挥作用了,胡志明等领导人认为黎笋言之有理,于是拍板决定;不但不撤军,还要增兵南方。

  往后的事情大家也都清楚了。黎笋也在会后回到南方继续领导武装斗争,一干就是十几年,在那个特殊的战争环境下,由于南方是敌我交手的主战场,这段历史无疑成为黎本人最大的政治资本,其在越南党内威信的与日俱增也可想而知--事实上,小兵个人感觉,正是如此“劳苦功高”,才使得胡志明逐渐倚重黎笋--有了最高领袖的提携,黎笋很快成为了胡志明事业的内定继承人。

  只可惜呀,胡志明英雄一世,却在接班人的问题上看走了眼……纵观社会主义国家历史,第二代领导核心的执政方针经常会偏离乃至违逆开国者的政治遗嘱,这究竟孰对孰错,也唯有留给后人评点了。

越南入侵柬埔寨记实:称霸东南亚的“帝国”之梦



  越南之所以铤而走险,对柬埔寨实施大规模入侵,谋求地区霸权,其背后有着复杂的民族矛盾和深厚的历史积怨。

  公元11世纪,越南建立了稳定的封建国家——“大越国”。那时“大越国”的地盘仅仅相当于现在越南版图的四分之一。其疆域仅限于今北部红河中下游一带以及中部广平以北地区。北与中国宋朝相邻,南与占婆国接壤,西部和西北是一些少数民族部落。在长山山脉以西则是南掌国(老挝)的领土,南部湄公河三角洲一带则为真腊国(柬埔寨)的领土。

  代表封建贵族、官僚、大地主利益的“大越国”,具有疯狂的扩张性和掠夺性,不断对邻国发动侵略战争,扩,张领土。13世纪末和14世纪初,“大越国”屡次南侵。至17世纪末,终于吞并了占婆国。担当缓冲地带的占婆国的消亡,使柬埔寨成为“大越国”下一个蚕食的目标。

  至19世纪初,柬埔寨已变成了越南王朝军事占领下的“保护国”,国王也成了越南的阶下囚。越南侵略者的残暴统治和掠夺,激起了柬埔寨人民的顽强抵抗。1820年和1840年间,柬埔寨人民掀起了两次抗越民族大起义,给予越南占领军以沉重的打击,迫使越南侵略军不得不撤出柬埔寨。

  19世纪中叶,法国入侵越南与柬埔寨,并开始对越南和柬埔寨进行残酷的殖民统治。法国对越南实行“分而治之”、奴化和掠夺等殖民政策。把越南分割为南圻(交趾支那)、中圻(安南)、北圻(东京)三个部分。并把南圻作为“直辖领地”,东京为“半保护地”,中圻为“保护地”。并将这三个地区(其中包括老挝)与柬埔寨一起组成所谓的法属“印度支那联邦”。

  为了进一步控制印度支那,法国殖民主义者实施了“以越治柬”的政策,把大批的越南人安插在柬埔寨的政府与军队中,并随意将大片的柬埔寨领土划给越南。法国殖民者在这一地区的殖民政策,为日后该地区的战争和冲突埋下了祸根。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取代了法国在印度支那的统治地位。1945年日本投降后,法国又卷土重来,以图重新对这一地区进行控制。共同的反殖民斗争的需要,把三国人民紧紧地团结在了一起。1939年,在越南共产党的领导下,印支共产党(包括越南共产党以及在老挝、柬埔寨设立的共产党支部)中央六次会议上,提出了建立“印度支那民主共和国联邦政府”的设想。当时建立“印支联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三国联合起来,团结一致,携手把法国殖民统治者赶回老家去。1954年反法殖民斗争胜利后,原印度支那共产党柬埔寨支部停止活动。1960年波尔布特等人在金边建立高棉劳动党(后改称共产党),当时越方需要西哈努克国王的帮助,由于西哈努克国王与波尔布特领导的共产党的对立,因而越共对新建的波尔布特柬埔寨共产党很不“感冒”,进而关系闹僵。

  20世纪60年代,美国为了称霸全球的需要,取代法国,利用占领的南越作为基地,出兵侵略北越、柬埔寨和老挝。1970年美军侵柬后,波尔布特领导的柬埔寨共产党联合西哈努克国王一起开展抗美斗争。以“老大”自居的越方在援柬抗美的同时,逐渐滋长了控制柬埔寨共产党的野心,但却遭到柬共的坚决抵制,这使越南碰了一鼻子灰。越南从此恼恨在心,总想找借口控制柬共。

  1975年抗美战争结束后,越南又旧事重提,拿建立“印度支那联邦”说事,但“此鸭头非彼丫头”,其真实目的是为了永久占领老挝与柬埔寨,将其合并到越南的版图中,实现其地区霸权的野心。因此,理所当然地又一次遭到波尔布特柬共的拒绝。越南当局已是忍无可忍。

  由于当时我国是支持波尔布特柬埔寨共产党的,而苏联又与我交恶,因此,投入苏联人怀抱的越南,在有苏联人撑腰的情况下,便不惜与我翻脸,决定用武力征服柬共。其如意算盘是,通过此战,一可实现其“印支联邦”的美梦,建立地区霸权,二可打击中国在东南亚的势力,而讨好苏联。

  于是从1977年起,越南当局在越柬边境地区不断进行军事挑衅和入侵行动。1977年9月,越军发动了第一次入侵攻势,在有的地区深入柬领土达数十千米。1977年12月,发动了第二次攻势,动用了14个师,入侵柬埔寨东部和西南地区。但遭到柬埔寨波尔布特军队的英勇抗击,被迫撤回。

  1978年11月,越南同苏联签订了《友好合作条约》,越南得到苏联的支持后,胆子便大了起来,加快了对柬埔寨侵略的步伐。接下来就如本文开头所述,越军终于拉开了大规模入侵柬埔寨的帷幕。

  五箭齐发,直扑目标

  战前,柬埔寨军队总兵力为10~12万人,编成24个不满员的师(每师2000-4000人),拥有坦克装甲辆100多辆、飞机50余架。其中19个师部署在柬越边境地区,基本成一线配置。

  越军事先对柬军的部署情况摸得一清二楚,决定兵分五路,以闪电式的突然袭击方式各个击破柬军的防御,第一步集中兵力夺占柬埔寨湄公河以东地区;第二步伺机攻占柬埔寨西部地区,最终达到攻占整个柬埔寨的目的。

  其作战部署是:第一路,以第5军区的第2、307师及4个团,沿19号公路首先进攻柬东北腊塔纳基里省,尔后分两路向上以及蒙多基里进攻;第二路,以第7军区的第5、302师及2个团,沿13号公路进攻桔井;第三路,以第3军的第10、31、320师和第7军的第3师及1个团,沿7号公路进攻磅湛和波罗勉,尔后,分三路向金边、磅清扬、菩萨进攻,第四路,为主攻方向,以第4军的第1、7、9师及第5军区的第309师又2个地方团、1个战船队,首先攻占柴桢,并沿1号公路直逼金边;第五路,以第2军的304、306、325师和第9军区的第4、8、330师及5个团,首先攻占茶胶,尔后向金边西侧迂回,与第三路协同,向磅清扬发展进攻。

  1978年12月25日拂晓4时30分,随着侵柬越军总指挥黎德英一声令下,20多万越军主力部队在炮火的掩护下,全面发动了震惊世界的侵略柬埔寨战争。

  为了迷惑柬军,越军担任助攻的几路部队先于主攻部队发起了进攻。越军第一路部队首先对柬军设防薄弱的东北地区实施了突破,由于这一地区只有柬军1个师防守,且疏于防范,越军很快就攻占了隆发,继而分两路向柬纵深推进,一路南下迅速占领了戈涅,另一路也于1979年1月3日占领了湄公河沿岸城镇上。

  在越军第一路部队入侵不久,第二路部队在坦克配合下,分三路突破柬军斯努防线,并继续沿13号公路北犯,柬第117、280师进行了顽强阻击,但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迅速向西撤退。越军于12月30日占领了湄公河沿岸城市桔井市。之后,越军乘胜追击,沿6号公路向纵深发展进攻,于1979年1月9、11日,相继攻占了磅同、诗梳风等城镇。

  与此同时,越军第三路从克列向西进犯。由于越军策动原柬军第3军区第4师师长韩桑林倒戈,所以越军兵不血刃于1979年1月2日顺利进至湄公河重要渡口洞里贝,并渡河围攻磅湛。之后,越军一部分兵力南下,配合第四路部队攻打金边,主力全速沿5号公路向西推进,于1979年1月11、12日,相继占领了磅清扬和马德望等重镇。

  越军第四路主攻部队两天之后,即12月27日才发起进攻,目的是待成功转移柬军注意力后,一战便攻下金边。进攻部队兵分两路,一路沿1号公路进攻,由于这个方向柬军部署了重兵(共有5个师的兵力),所以越军发展并不是很顺利,直到1979年1月3日才攻占柬军前沿重镇柴桢。越军另一路沿湄公河北上,攻入波罗勉和干丹省,于1月4日进至乃良,随后迅速推进至金边以东约40千米的三隆通地区。

  越军第五路在空军支援下,沿2、3号公路向北推进。柬军在这一地区也部署了5个师的兵力,但由于其防守的正面过宽,很快被越军突破。之后越军气如斗牛,全力展开向北、向西杀来。于1979年1月5日先后占领茶胶、贡呸等地,并以一部兵力突入金边西南地区,切断4号公路,断绝了金边至西哈努克港的外援通道。至此,越军已基本上占领了湄公河以东地区。

  1979年1月5、6日,越军各路进犯部队在继续巩固所占地区和追歼民柬部队的同时,从东、西、南三个方向逼近金边,切断了除5号公路以外的所有通往金边的通道,对金边形成了一个半弧形包围圈。

  金边是柬埔寨首都,位于洞里萨湖和湄公河汇合处,是柬埔寨政治、经济、金融、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越南发动侵柬战争的目的,就是占领金边,扶植一个亲越的伪政权。越军志在必得,因此发起一轮又一轮疯狂的进攻。驻守金边的民柬部队自知寡不敌众,主动撤出金边。1月7日2l时30分,越军占领金边。

  之后,越军以6个装甲旅搭载步兵编成若干突击集群,从三个方向向柬西部地区推进,在未遇柬军有效抵抗的情况下,沿公路快速推进,日推进速度达40~100千米,占领柬主要城镇及交通线。金边西南方向,越军分三路向磅逊推进:一路沿4号公路南下,一路西进,一路(1个海军陆战旅)在越171舰队支援下,从云壤登陆,于1月10日控制了西哈努克港。至1月12日,越军占领了整个柬埔寨重要城镇及广大地区。

  民柬部队因战前对越军大规模入侵估计不足,在一线防御阵地失守,已无法阻止越军长驱直入的情况下,柬军最高指挥机关决定转移至西部柬泰边境山区,化整为零,分散抗击。柬军利用越军只顾在交通线高速推进的空档,将溃散在越军后方的部队重新集结,沿5号公路向西北转移,从而保存了部分基干部队,在西部边境地区站住了脚,为日后开展抗越救国战争奠定了基础。

  此役,越军共打死、俘虏民柬部队1.36万人,缴获枪支7000余件,火炮200余门,车辆800辆,坦克装甲车60辆,飞机51架、舰船60艘。柬军损失惨重,越军大获全胜。

不屈的抗争

  越军占领柬埔寨首都金边后,在成立扶植韩桑林伪政权的同时,加紧对民柬各抵抗力量进行“清剿”和“扫荡”。1979年3~5月间,越军出动5个师的兵力,先后攻占了柬、泰边境地区的特莫博、波贝、拜林、达胜等地,并对马亨山、梅莱山及诗梳风以北地区的民柬国民军根据地进行了“围剿”。从9月中旬起,越军开始了第二次“旱季扫荡”。首先以5个师的兵力对柬中部和东北地区进行“清剿”,由于柬国民军化整为零,使越军扑空,除破坏和侵占柬国民军部分根据地和后勤仓库外,别无所获。10月份起,重点扫荡柬西北边境地区。11月,侵占了梅莱山以东、以南部分村庄,并不断对泰境进行炮击和入侵。

  越南为长期吞并柬埔寨,越南当局从国内抽调大批干部和骨干,协助柬伪政府建立各级伪政权和组建武装力量。并加紧向柬移民,先后约有70万越南人移入柬埔寨定居。为使侵柬“合法化”,越南先后与柬伪政府签订了“友好条约”、“边界协定”、“航空协定”等。为了围剿和封锁柬埔寨各派力量,越南人把当年美国人对付他们的那套办法,搬到柬埔寨战场对付柬埔寨人民。他们建立各级伪政权的同时,还建立了“战略村”、“堡垒村”,对村中居民进行严格的控制。

  但越南当局的如意算盘落空了。侵柬越军很快就陷入了柬埔寨各派武装力量的汪洋大海之中,他们利用袭击、伏击等多种形式的游击战,在西部山区根据地,英勇抗击来犯之敌,常常打得越军焦头烂额,丢盔弃甲。

  在柬埔寨抗越武装中,有三派武装力量最为著名。一是民柬国民军。其前身就是政府军。当越军大举入侵时,柬埔寨民主政府拥有的全部武装力量达10~12万人。部队被打散转入柬泰边境丛林地区进行游击战。1979年雨季收拢整编部队时,人数约3万。同年12月改名为民柬国民军。其领导人为前民柬政府负责国防事务的副总理宋成。

  二是西哈努克民族主义军。它是柬埔寨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麾下的一支武装力量。它由“自由高棉”分子和部分朗诺政府时期的旧军人组成,兵力约1万人,以柬埔寨北部柬泰边境为基地。这支部队得到中国、泰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的军事援助。

  三是高棉人民民族解放军。它是宋双领导的一支武装力量。越南侵占金边后,在中、泰、美等国支持下,宋双于1979年3月5日在柬泰边境宣布组成了“高棉人民民族解放军”,兵力约12000人,基地设在柬西北边境泰境一侧的安比村。

  为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以民族利益为重,共同对付来犯之敌,柬埔寨三大力量领导人于1982年6月22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签署了《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成立宣言》,宣言明确规定:“动员一切力量,共同斗争,把柬埔寨从越南侵略者手里解放出来,以便恢复祖国作为一个主权和独立的国家。”之后宣布成立了民柬联合政府。从此柬埔寨国内三派武装力量联合起来,携手共同进行抗越战争。

  从1983年3月底开始,侵柬越军在柬西部边境地区发动了一场新的攻势,并多次入侵泰境,致使柬泰边境形势十分紧张。越军行动的主要目的是向泰国以及东盟其他国家施加压力,迫使其在柬问题上与越妥协,同时,进一步削弱抗越武装力量,改善其战场形势。但泰国采取了强硬立场,对越军的入侵进行了坚决的回击。

  进入1983年旱季以后,柬埔寨反越武装在5、6号公路沿线积极开展破袭活动,扩大洞里萨湖沿岸游击区。与此相配合,在戈公西北、拜林边境及诗梳风南部地区,柬埔寨反越武装对越军主动出击,拔除了越军部分据点,歼敌部分有生力量。12月中旬,驻守北部柬泰边境地区的两支民柬主力,派出先遣部队沿12号公路两侧向南推进。于1984年1月下旬至2月初,连续袭击了磅同、暹粒两个省城及周围的越军据点。

  1984年4月14日深夜,侵柬越军一支部队在坦克、大炮的火力支援下,突然袭击了民柬联合政府宋双领导的高棉人民民族解放阵线总部所在地——安比村。高棉人民民族解放军在基地周围,依山修有深而宽的壕沟和坚固的暗堡,易守难攻。越军偷袭时,柬民族解放军迅速在营地周围顽强抵抗。15日凌晨4时,越军集中火力猛攻安比湖阵地,7时越军攻占该阵地,柬民族解放军的战士主动退守第二道防线。15日中午时分,越军兵分三路包围安比村。越军特工小队向安比村摸去,随后T-54坦克搭载的步兵,也达到安比村。越军经过短促的火力准备后,便气势汹汹地发起了冲锋。防守在安比村的柬民族解放军利用熟悉的地形,结合预先设置的坚固工事,打退了越军一波又一波的攻击。阵地前,越军尸横遍野,锐气大挫,最后狼狈逃窜。

  1984年4月19日晚,经过周密的侦察和准备,民柬总部决定突袭位于金边以西215千米,湄公河下游戈公省省会克马拉普明市,摧毁其伪省政府,切断敌水上运输线。当晚,精心跳选的90多名勇士冒着雨幕,泅渡进入克马拉普明市。午夜时分,这90多名勇士同时向各自的目标发起突然袭击。一路直扑越军的火炮阵地,他们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敌炮兵阵地,用炸药包将敌火炮炸成废铜烂铁。另一路直扑驻扎在皇家别墅内的越军师级指挥部。他们干掉越军哨兵后,迅速冲进越军睡觉的室。一排排手榴弹和一阵阵机枪扫射过后,几十名越军士兵在梦乡中就上了西天。惊醒的伪省政府内的越军,纷纷进入工事企图负隅顽抗。民柬部队从三面包抄过来,双方展开了激战。战斗一直持续到清晨6时,民柬部队全部肃清残敌。此次行动,民柬部队大获全胜,共毙敌107人,打伤125人。

  随着战争形势的进一步发展,柬埔寨反越武装得到了较大增强,它们采取正确的游击战方针,将作战重点由柬泰边境推向柬埔寨内地,在洞里萨湖和金边周围建立新的游击根据地,机动灵活地打击越军,并将游击活动扩展到湄公河以东,给越军造成了很大威胁。

  越南侵略军在柬埔寨反越武装力量的沉重打击下,损失惨重,从1986年再无力组织大规模的进攻,被迫转入战略退却。柬埔寨反越武装在内地继续开展小规模游击战,持续不断地袭击越南军队,为争取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

  战争进行到1987年,柬埔寨反越武装继续开展游击作战,打得越军焦头烂额,防不胜防。越南当局将以前强硬的“扫荡”和“围剿”政策,改变为运用“军事、政治、经济、治安等综合打击力量”,从多方面削弱抗越武装的政策。但这丝毫不起作用,在柬埔寨反越武装凌厉的攻势面前,侵柬越军受到极大的限制,越军伤亡不断增加(愈10万人),士兵普遍厌战,士气低落。加之,战争久拖不决,军费开支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越来越大,使其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其领导层内部派系斗争越来越突出。国际上越来越孤立。内外交困的现实,迫使越南当局考虑放弃地区霸权主义政策,寻找政治解决的途径。自1989年9月起,双方政治斗争取代了战场上的较量。1990年,苏联解体,越南背后的靠山轰然倒坍。1991年10月21日,在国际社会的努力下,双方终于达成《柬埔寨和平协定》。至此,越军十多年的侵柬战争终于画上了句号。随着最后一个越南入侵者撤出柬埔寨,越南拼凑的“印度支那联邦”的黄粱美梦也随之宣告破灭。

品评战争

  越军入侵柬埔寨战争如果撇开政治和道义不讲,单从战役战术角度上考虑,可以说不失为其历史上一次成功的战例。战争伊始,其利用突然袭击、多路并举、分进合击、速战速决等战术手段,打得民柬武装力量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民柬力量最后不得不化整为零,撤退到山区进行抵抗。越军在短短的时间内几乎占领了全国,并建立了伪政府,迅速达成了作战目的。但战争岂能撇开政治和道义!越南当局依仗其军事优势,以强凌弱,对一个主权国家大打出手,大搞地区霸权,显然是非正义战争,这是为全世界人民所不齿的!虽然逞了一时之能,得了一时之利,但由于其战争的非正义性,这就注定其最终必然走向失败。

  柬方在战争初期,由于其内部不和,并在国内推行极“左”路线,严重伤害了群众,结果被越军乘虚而入。在越军几路大军的打击下,柬军消极避战,有的甚至叛国投敌,以至于溃不成军,大好河山拱手让人。此所谓内乱必引外患,再次得到了证明。柬方武装力量退入山区后,迅速整编扩充队伍,调整战略战术,确立依靠人民长期作战的方针,建立西部山区根据地,并以此为依托展开多种形式的游击战。之后,又成立了民柬联合政府,将所有抗越力量统一起来,以灵活的战略战术主动出击,搞袭击、打据点、断交通,宣传争取民众,在军事、政治和心理上给越军和金边伪军以沉重的打击,虽未能从根本上改变敌强我弱的战场态势,但为顺利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铺平了道路,这也是难能可贵的。



越军不断制造流血事件



  中越两国山水相连,睦邻友好源远流长。尤其在长期反对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两国人民互相同情,互相支持,成了“同志加兄弟”的亲密关系。在越南抗法、抗美救国战争期间,中国对越南进行了全面无私的援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但是,抗美救国战争一结束,越南当局居然掉转枪口,以友为敌,猖狂反华仇华、全面恶化中越关系。他们大造反华舆论,煽动民族仇恨;残酷迫害和大量驱赶在越华侨;公然对中国西沙群岛、南沙群岛提出要求,并派兵侵占中国南沙群岛的6个岛屿;不断在中越陆地边境制造纠纷和流血事件。

  中越陆地边界线全长1300公里,它由中国清朝政府和法国政府于1885年至1887年签约划定,并会勘立碑,是已定界。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后,双方都表示愿意尊重这条边界线。为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中,中越边界是一条和平与安宁的边界。然后,从1974年起,越南当局就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制造边界纠纷,蚕食中国领土。他们指派边境官员进入中国境内,无理干涉中国边防军民的正常工作;强迫越南边民越界种地,毁禾砍树,破坏中国边民的劳动成果;经常指使越南军警越界巡逻,设立据点,闯入中国村寨登记户口,发放票证,企图强行改变边境行政管辖现状。越军在其民族扩张主义政策的支配下,不断在中越边界进行武装挑衅。越军在边境制造的挑衅事件,越南军警在边境地区侵占中国领土竟多达162处。

  不仅如此,1978年夏天,越南共产党四届四中全会竟把中国列为“最直接、最危险的敌人”、“新的作战对象”,越南领导人一再叫嚣要打败中国。7月8日,越军总政治局颁发的《关于新的形势和任务的教育提纲》。明确规定,要对中国采取“进攻战略”,“出其不意地、主动地”在边界线以内以及外“袭击敌人”,要把边境地区变成反华战争的“阵地”和“堡垒”。在上述方针指导下,越军对中国边境地区的挑衅和入侵活动日益频繁,规模越搞越大,危害越来越严重。越军经常侵入中国境内侦察地形,刺探军情,构筑工事,埋设地雷,袭击中国边防哨所和巡逻分队,毫无顾忌地向中国边境村寨、学校、医院开枪开炮。1978年12月以后,越南军警在广西友谊关、靖西、那坡、龙州、宁明、东兴和云南河口、麻栗坡、马关、金平等边境地区,天天入侵,一日数起,人数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发展到了到处埋设地雷,任意开枪开炮的猖狂程度,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给中国边境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害。

  1979年1月至2月中旬,越军在中越边境全线加紧进行作战准备,大搞军事演习,频繁调动部队,宣布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并叫嚣随时准备同“新的作战对象”打一场大规模战争,要决一死战,要首战告捷,甚至狂叫:“我们打下金边了,你们中国人怕不怕?”对中国边防军民进行战争威胁和挑衅。

  在越南当局公开反华后的较长一段时间内,中国政府一直以中越两国人民的友谊为重,采取克制忍让的态度,希望通过和平协商的外交途径,解决中越之间的争端。1977年,越南总理范文同访问欧洲回国途经北京和黎笋率越南党政代表团访华时,中国领导人反复向他们表明了中国政府对解决中越关系的立场和态度。中国外交部曾多次呼吁与越南谈判,寻求解决中越争端的途径。即使在中越关系急剧恶化和越军明日张胆地向中国开枪开炮、侵犯中国领土、绑架中国军民的情况下,中国政府为不使矛盾激化,仍希望越南当局能够改弦易辙。中央军委还多次命令广西、云南边防部队严格执行政策,不主动惹事;对越军的挑衅行为,不对骂,不对打,不开枪动武,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说理斗争。

  1979年2月8日至12日,越军连续5天侵犯中国广西、云南9个县所辖的边境地区30次打死打伤中国边民和边防战土34人;并猛烈袭击中国云南河口开往开远的2列火车,使其严重损坏,铁路运输受阻;还不断向中国边境地区开枪开炮,使工厂停工,学校停课,耕地停种,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都受到严重威胁。饱受越军入侵之苦的广西、云南边境各族人民,纷纷请求中国边防部队回击越南侵略者,保卫边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广西、云南边防部队对越军侵犯中国领土、杀害中国边民、袭击中国列车的野蛮暴行义愤填膺,忍无可忍。1979年2月中旬,中国政府和中央军委针对越军的猖狂挑衅及侵犯活动,作出了自卫还击作战的决定。(参见《国防历史》(下),王中兴、刘立勤编著,军事科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

1978年期间发生的越南排华故事



  此文述说的是1978年期间发生的越南排华故事,是由真人真事所编写。

  一、风云突变

  在越南广宁省广河县有一个山清水秀的小村庄,住着数十户清一色的华侨,说是侨还是有点勉强的,因为这些村民的祖先-—来自中国广东的移民已在这里繁衍生息了数百年,是他们的祖先,把这本来的蛮荒之地变成了良田沃野、四季果飘的世外桃园。由于村庄四面环山,形成一个较为封闭的环境,这里的村民仍保留着中国的传统习俗,说的是中国广东的方言,写的是中国的汉字。这些村民事实上已成为越南公民:青年人与当地土著越南人一样要服兵役,适龄儿童同样享受着当时越南政府的免费义务教育。

  我就出生在当地一户算是有名望的家庭,父亲是当地的干部,大哥刚从部队退役回来。当时越南刚与美国打完仗,可谓全民皆兵,我的父亲虽不是军人,也配有一支半自动步枪,而且当局对弹药的管理也比较宽松,每个月允许消耗一定数量的子弹自行用于射击训练。大哥由于是军人出身,特别热衷于实弹射击,父亲也就每月定期拿出枪和子弹让大哥到旷野进行实弹射击,每到这时,我就特别兴奋,总是抢着帮大哥扛上步枪一起出发。父亲与当地的越南官员关系不错,常有一些地方干部登门造访,他们虽然是文职的,但每人身上都带有手枪,这些客人很喜欢当时仅有七岁的我,每次到访总是把随身的手枪御下子弹后给我把玩,使我从小对枪械产生浓厚兴趣。但我最喜欢的节目还是客人与父亲切磋射术,就是在客厅摆上一块厚木板,用客人的手枪进行射击,我就站在旁边看热闹,当时小小年纪的我对手枪的威力简直是叹为观止。

  越南军方每年都会派出一支百多人的山地步兵到我所在村庄附近山区进行训练,这些士兵平时就分到各家各户住宿,其伙食是自行负责,各吃各的,这些军人表现得很友善,也很自律,因此村民都会乐意接待。具体分摊人数按住房面积而定,我家因为房子大,每次都会有十多个越军士兵住进来,一时间房间里摆满了枪械、爆破筒等,每到这时我就会走进越军士兵住的房间去搬弄枪械,那些士兵也只是笑呵呵地看着,甚至我扛起爆破筒他们也只是提醒我小心点,当然手榴弹、弹药等他们是用木箱装好锁着,我是碰不到的。

  越军士兵的伙食当时是比较差的,几乎每顿饭都是硬梆梆的馒头再加上一道南瓜或其他的蔬菜。每到他们开饭总有士兵塞两个馒头给我,虽然这些馒头都略带些馊味,但由于我平时是吃不到的,所以觉得很稀奇,反而觉得味道不错,每次都津津有味地吃光,有见于此,后来越军士兵干趣叫我跟他们围坐在一起吃,我当时也把这看成是很荣幸的事。当然,如果家里做了什么好菜,父亲也会端一盘过来给他们加点菜。到了晚上,越军士兵通常会到屋外的空地燃起一堆煹火围坐在一起唱起军歌来,由于平时根本没有接触到音乐的机会,所以我特别喜欢听他们唱歌。

  这种无忧无虑的生活很快结束了。到1978年初秋,村里的居民陆续迁走,我当时对这种情况无法理解,也就没放心上,但随着迁走的村民越来多,心中不免蒙上了一层阴影。在追问母亲后得知,原来是流传着中国即将与越南开战的消息,而且当地越南人已放话,一旦开战就把所有有中国血统的村民杀死。由于村庄距边境很近,一旦开战来自中国的炮火也难免殃及村民,在这种恐怖气氛下,村民都纷纷迁走,有的迁到南方逃到其他国家,有的直接返回中国。父亲本也打算迁走,但对迁回中国有顾虑(由于这里的村民的祖先大部份都是受到当时中国官府的压迫才南迁到这里的,对中国的认识也停留在那个阶段,村民中甚至流传着中国兵会吃人的传闻,对返回中国村民心里都有恐惧感,能从南方逃到外国当然是首选,但有这种门路的人不多,大部份人无奈之下也只有选择返回中国),而且由于私交甚深,当地的越南干部都来挽留父亲,并一再表示保证我们一家的安全。对这片洒满了祖先血汗的土地的眷恋,也最终使父亲放弃了迁走的念头。但整个村庄只剩下几户人家让我心里很难受,平时的玩伴也全走光了。

  很快到了秋收,父亲因有公务到县里去了,母亲就带着大哥准备去田里收割稻谷,那块稻田离我家是很远的,靠近村庄的出口处。我觉得留在村里没人陪着玩,心里也是闷得慌,也跟着到了田里抓禾虫玩。没想到刚收割了不到半小时,突然有两名全副武装的越南士兵开着一辆三轮摩托车飞驰而来,刚一下车马上端起枪指着母亲和大哥,叫嚷着要立即停止收割,我幼小的心顿时冒起一股恐惧感,真怕他们真的开枪杀了母亲和大哥。大哥很气愤,与他们理论:“这田是我们开垦的,水稻也是我们种的,为何不能收割?”但越军士兵强硬地表示:“这块土地是越南人的,你们中国人无权在这开荒种植,我们已接到上级命令接管这些稻田。”大哥气得脸都青了:“这是我们几辈人的辛勤耕耘才有今天这些稻田的啊,怎么到了今天就说我们无权耕种了呢?”母亲赶紧把大哥拉住:“算了,不许收就别收了,先把这些已割好的稻穗抱回去。”没想到越军士兵马上发话:“已割了的稻穗也不能拿走!再不离开我们就要开枪了!”到此刻,我原来对越南军人的良好印象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成了仇恨。我当时实在搞不明白,为何越南军人的表现会反差那么大呢。

  正在这时,父亲与一名当地的越南干部刚好办完事赶回来,了解了事情的始末后,那名干部立即把两兵士兵拉到一旁进行交涉,但很快他就走过来抱歉地对父亲说:“这是政府下的命令,谁也改变不了。”无奈之下,父亲沉重地说:“都回家去吧!”

  没有了粮食的来源,我们一家在越南是呆不下去了,父亲最终决定举家迁返中国。在得知父亲的这一决定后,与父亲最要好的一名越南干部马上到我家作客,含着泪对父亲表示对自己没能兑现诺言感到很内咎,很多事他也很无奈,对要与父亲分别他内心很难过。他这一说完,两人立即相拥而泣。最后他告诉了父亲一个坏消息:上面已下令他监管要迁回中国的居民,只准许村民带走随身物品,大件的东西一律不得带走。但他对父说:“对你我是不会执行这一条的,你要带走所有东西我也不会阻止你的。”父亲苦笑着拍拍他的肩膀:“我都成了逃难的难民了,还带上那些破家什做什么,况且我也不想你为难,我只会挑些轻便的东西带走。”说完两人再次含泪相拥。我当时虽名然只有七岁,但对这感人至深的一幕至今仍记忆犹新。

  要走那天,父亲的那位越南朋友通过关系帮我们找来了一辆大货车(后来我才知道这辆大货车就是中国制造的解放牌,是中国无偿援助给越南的),在搬好随身物品后,父亲再次与几位来送行的越南知交一一拥别,然后全家人上了车卡扬尘而去,当那熟识的村庄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野时,全家人都抱头痛哭起来,几代人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家园,就这样失去了。

  二、回国之路

  货车在公路上飞速前进,一路上不时看到有越南的军用车辆来回掠过,一家人心情都很沉重,大家都不说一句话,漠然地看着车外的一切,一直以为越南就是自己的国家,现在这一切都变得那么陌生。

  边境其实很近,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就到达了,一直车就看到大批的华侨已先行到达这里,后面还有陆续到来的。周围都是越军士兵,我们被告知要通过一条很窄的田埂去到北仑河边扎营等待过境,越军士兵同时警告:周围已布满地雷,只能从指定的田埂通过,否则后果自负。这顿时使气氛紧起来,为防意外,大家都很自觉地排成一字形徐徐前行,父亲要大哥关照我不要让我有闪失。一路上我也很小心地走着每一步,但我还是好奇地偷偷看了一下两边的稻田,惊呀地发现稻田里插满了锋利的竹签,听说这是当年越南人发明用来对付法国人的,就那些竹签的密度,即使里面没有地雷,人一旦不小心摔下去也不可能有完整之身。

  在短暂的紧张后,到达了河边,父亲挑了一块较平的地方用随身带来的帆布(我不得不佩服父亲有先见之明,带了帆布上路,很多华侨都没料到还要在这呆几天,只能露宿在河边)搭起了一个简易的帐篷,一家人就算暂时安顿下来,天也渐渐黑了。自小娇生惯养的我特然面对这么大的转变,躺在那潮湿的帐篷里,一夜难以入眠。

  天亮时迷迷糊糊的听到大哥与父亲在说着什么,仔细一听原来是大哥发现了后面的山头上有越军象是在架设炮位什么的,看得不太真切,只能看到有人来回的移动,以及炮管状的东西伸了出来。同时河对面也出现了中国民兵装扮的武装人员,周围的人也发现了这一些情况,大家都是第一次如此深切地感觉到战争即将开始的气氛。我走出帐篷到河边好奇地想看看对面中国是什么样子的时候,没想到对面的民兵竟微笑着向我们招手,这与越军对我们的虎视眈眈形成鲜明的对比。

  就这样一住就是三天,大家都在盼着何时能离开这鬼地方,呆在即将发生战争的心脏地带绝不是好玩的事。幸好第四天终于收到通知可以过河了,这时的河水似乎也很配合,水位已下降到能徒步涉水过河了。虽说是河,其实也与小溪无异,没用几分钟,就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岸边早已站了很多热情等待的民兵以及干部模样的人,还有几名解放军战士,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中国解放军,感觉挺亲切,原来留存在我脑海中的中国军人会吃人的流言很自然地被现实否定了。那些干部模样的人和民兵引导着华侨队伍前进一边说着一些欢迎大家回来祖国怀抱的之类的话。这一下子就使大家对返回中国定居的顾虑算是基本消除了,两边的武装人员对待我们的态度已说明了一切,没想到仅仅是一条小河,分隔的却是两重天。

  但有一点还是让华侨难民队伍略为失望的,就是还得住上几天的帐篷,原因是要等待中国政府部门的登记造册,分配好收容地。此时已进入冬天,寒意开始袭来,幸好政府很快就向华侨们派发棉衣棉裤----这些在越南基本用不上的衣物。让深受失去家园打击的越南华侨第一次感受到了祖国的温暖。

  几天后,一辆辆大客车陆续使入难民营,按政府指定的收容地,一批批地将难民送走,就在我们抵达一个完全陌生的家园后不到两个月,也就是1979年2月17日,中国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

  后记

  据资料记载,从1975年到1984年间,越南政府共驱赶了超过150万越南华侨出境,他们的财产基本上被越南当局非法侵占,成为难民潮,其中被联合国收容后入籍到西方国家的约50万人,余下的100万人由中国政府收容,另外从海路逃亡到外国而遇险死亡的越南华侨人数难以统计。这段历史似乎已被很多人所遗望,希望借此文唤起国人对海外华人悲惨遭遇的关注,只有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才能避免这种悲剧在海外华人身上再次重演!

1984年新华社述评:越南反华武装挑衅的国际背景



  新华社北京7月23日电七月十二日,越南当局出动师级规模兵力,向中国云南省麻栗坡县老山地区发动猖狂进攻。这一进攻被击退后,尽管中国劝告越方立即停止向中国武装挑衅,使中越边境局势平静下来,但是越南方面并未收敛,继续疯狂炮击中国老山地区,仅七月十三、十四日两天就打炮七千多发,而且还在调兵遗将,蠢蠢改动。

  越南当局如此一再在中越边境制造紧张局势,进行反华煽动。除了借此加强对国内人民的控制外,还有其对外需要和国际背景。

  首先,是为了转移国际舆论的视线。越南当局顽固坚持侵略柬埔寨,对抗联合国要求它从柬埔寨全部撤军的决议,在国际上遭到越来越广泛的谴责,处境十分孤立。为了摆脱这种困境,他们在四出游说,玩弄各种外交花招的同时,加紧反华武装挑衅,企图分化反对越南侵略柬埔寨的国际力量,把世界舆论的视线从越南侵略柬埔寨问题引向中越边境。然而,他们的外交花招接连破产,他们的“中国威胁”的反华宣传,尽管得到莫斯科的极力帮腔,但市场越来越小,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根本不相信。相反,国际上要求越南从柬埔寨撤军的呼声和压力越来越强烈。特别是最近召开的东盟外长会议,重申了要求越南从柬埔寨全部撒军、支持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的正义立场,明确指出,越南继续对柬埔寨的非法占领,“对东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并再一次拒绝了越南的所谓“印支国家集团同东盟国家集团对话”的建议。

  河内外交上的挫折,使越南在国际上的处境更加孤立、被动。而下届联大即将于九月召开。越南当局对此焦虑不安,担心在联大关于柬埔寨问题的辩论和表决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在这些背景下,越南当局的反华进一步升级,在中越边境挑起了这次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其目的无非是为他们的“中国威胁”的神话制造新论据,转移人们的视线,缓和世界舆论反对越南侵略柬埔寨的压力。

  其次,是为了牵制和影响中苏关系。自从中苏两国就两国关系正常化问题进行副外长级磋商以来,怀有地区霸权鬼胎的河内领导人对此十分害怕。他们拼命攻击中国要求苏联停止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的合理主张,极力阻挠中苏关系正常化。越南外交部长阮基石今年年初公开承认:“我们当然要阻止他们这么做”,他声称:“今天,没有苏联,越南将一事无成。”黎笋更声称:“在越南的路线上,同苏联紧密团结和全面合作,是原则,是战略。”这些谈话表明,河内领导人要紧紧地把苏联同他们拉在一起,以便继续依靠苏联,推行地区霸权。苏联部长会议第—副主席阿尔希波夫原定五月访华。恰恰在这之前,他们于今年春季进一步加紧向中国边境武装挑衅,制造紧张局势。今年五、六月间,越南国防部长文进勇、越共中央总书记黎笋等,接踵访问莫斯科,同苏联方面商讨东南亚局势和两国“全面合作”问题,向苏联索取更多的援助相支持。六月底七月初,中苏在莫斯科举行副外长会谈。会谈结束不几天,就发生了这次武装挑衅升级事件,也绝非偶然。

  其实莫斯科支持越南是出于它自己的全球战略的需要。在中越边境问题上它同河内遥相呼应,攻击中国。苏联领导人还向河内领导人表示,给予越南以“声援”和“全面支持”“是苏共和苏维埃国家始终不渝的方针”。越南当局的这次反华武装挑衅升级,正是在得到了莫斯科“全面支持”的保证以后发生的。越南《人民军队报》在一篇文章中也证实:苏联领导人“完全支持越南反对中国”。中国方面从中苏磋商以来一再指出,苏联不停止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不排除这个障碍,中苏两国关系难以实现正常化。不幸,目前莫斯科还不愿消除这些威胁中国的障碍。

核心提示:令上海官方吃惊的是,北越人策划在尼克松访问上海的时候,在沿街的窗口打出抗议的横幅。此事被中国方面及时发觉,预先做足了防备措施。在尼克松到访上海期间,北越人受到所在单位和部门的“热情款待”,又是带他们到景点去参观和游玩,又是领他们去高级饭店美餐,哄得开开心心,总算避过风头。双方都嘴上不说,但心知肚明。这可能是中越民间感情上最早的芥蒂。

  中越美苏四国的越战档案披露,当年中越秘密商定,若美地面部队越过十七度线,中国将出动陆军迎战。

  美国获知后不敢将战事升级。越南脚踏中苏两船取利,埋下中越反目祸根。

  从六十年代一直延续到七十年代中期的越南战争,主战场在越南本土,却将老挝、柬埔寨等印度支那国家都卷了进去,而中、美、苏这三个大国也都在这场战争中恩怨交缠,敌我友互相分化组合。更有甚者,中越原是“同志加兄弟”的盟友,後来也一度变为兵戎相见的仇人。越战使越南南北方军民丧生约二百万人,上百万人投奔怒海,流亡他乡;美国军队死亡五万八千人、受伤三十馀万人。

  越战结束后,有关秘密档案相继揭开,世人对这一历史悲剧渐渐有了新认识。六十年代中期,美国政府派遣大军赴越南参战,以为不这样做,就不能挡住“赤潮”,整个中南半岛,甚至整个亚洲,都会成为共产党的天下。然而,当时的美国总统没想到,这场战争以南北越统一告终後,亚洲不但没有“全面赤化”,反而出现了北京出动数十万军队教训越南的戏剧性变化。中越这一仗标志著冷战思维破产,新世纪国际政治告别了两大阵营平分秋色的局面。

  中越两个亚洲共产大国为甚麽会从“同志加兄弟”变成兄弟反目、兵戎相见呢?这场战争到底谁是真正的胜利者?近年陆续解密的东西方有关档案,提供了解读的关键。

  苏联秘密档案曲线曝光

  这些逐渐披露的资料有许多是从苏联解密档案中辗转取得的,其中数据不少属越南国防部和中国有关部门的高级机密资料,它们掩藏在铁幕之后、尘封已久。

  原来,当年越南政府周旋於中苏争拗之间,一方面,不满中方阻碍其与苏联交往,但也不愿得罪中国,失去中国方面的军援 ;另一方面,又日益亲近苏联,每与中共领导人会谈,会后常将有关情况通报苏联。另有一些绝密资料,来自美国的解密档案。至於美方如何得到这些情报,至今仍是个谜。内中是否谍影幢幢不得而知。

  不少资料是首次公之於众的。例如资料披露,一九**年十月,中国总理周恩来率外长陈毅元帅、副总参谋长杨成武上将等人赴河内,与越南主席胡志明、总理范文同 、越共总书记黎笋及老挝人民革命党总书记凯山、爱国战线主席苏发努冯等举行秘密会议。当时三方商定,如美军只是介入南越地面战斗,派机轰炸北越,中国也只派出防空部队赴越;一旦美军越过北纬十七度线,中国将派出地面部队赴越参战。一九六五年四月,越方正式要求中方派遣支援部队。一九六五年六月九日,第一批中国志愿部队开入越南。从此起至七零年七月,与越军并肩作战,浴血战场。

  其后,这一机密,由中方通过英国间接转给美国,目的是通知美国:这是底线,不能打破。

  中国军事科学院研究者曲爱国认为,中国的介入使美国政府谨慎地决定,不让地面部队越过北纬十七度线,避免了中美两国军队在地面正面冲突,否则,这场战争可能成为另一场朝鲜战争。

  中国援越军人阵亡逾千

  来自中国大陆的资料则首次披露了中国援越部队伤亡情况:一千一百人阵亡,四千二百馀人负伤。

  同时还详细披露了中国军队的战绩:中国防空部队在越南对空作战共 二千一百五十三次,击落敌机一千七百零七架,击伤一千六百零八架;铁道部队则在越南新建铁路一百一十七公里,改建铁路三百六十三公里;同时入越的还有通信工程大 队、后勤部队、筑路部队、扫雷工作队、民兵等。中国给越南的物资援助,总额达二百亿美元。

  六十年代开始的这场越战,其实可以追溯到更早期的印度支那抗法战争;中越的结盟起於中国支持越共抗击法军、取得奠边府战役的胜利。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者曲爱国披露,抗法战争期间,中国是唯一向越共提供军事援助的国家,越共军队的全部武器弹药和装备都由中国按照预算和战役的需要直接提供;他公布的大量数据表明,越南抗法期间,中国向越南提供各种枪支共十一万六千馀支,各种大炮四千六百三十门和大批通讯、工兵器材及粮食、被服、医药等军需物资。中方先后派出防空、工程、铁道、后勤保障等支援部队共二十三支队,九十五个团另八十三个营,总计三十二万馀人,最多的一年达十七万人。

  中共和越共这一对“同志加兄弟”,为何会反目成仇 ?从战争年代的档案中其实已有迹可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李丹慧研究有关档案后发现,中越两国关系大起大落,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在於国际冷战 格局下,中、美、苏三国关系变化的制约和影响;中苏关系及中美关系的变化对中越关系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她指出,中国在政治上、军事上支援越南,就要求越南不要站到苏联方面去,甚至要有所行动;後来中国为了抗衡 苏联而改善中美关系,又要求越南有所配合,不免予人改变了初衷又要强人所难之嫌。

  其实,就是在越战期间,民族主义感情也高於战友关系。当年越南政府派了不少人到上海的钢铁厂和纺织厂学技术,上海官方十分厚待他们,把淮海中路重庆南路一带的优质民居腾出来让他们住。他们也一直对上海人民怀有好感。可是,中美关系开始解冻却大大地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令上海吃惊的是,北越人策划在尼克松访问上海的时候,在沿街的窗口打出抗议的横幅。此事被中国方面及时发觉,预先做足了防备措施。在尼克松到访上海期间,北越人受到所在单位和部门的“热情款待”,又是带他们到景点去参观和游玩,又是领他们去高级饭店美餐,哄得开开心心,总算避过风头。双方都嘴上不说,但心知肚明。这可能是中越民间感情上最早的芥蒂。

  另二位中国学者杨奎松、沈志华论及上述变化时表示,中国的立场是从主张武力解放印度支那到力主实现东南亚和平;从主张和平共处到主张冷战共处;从反对越美和谈转向联美抑苏,一直发展到劝告越南适时结束战争,造成了後冷战时期另一种混沌而共生的局面。

  中美苏三方都不是赢家

  李丹慧还指出,四个三角角力的结局是:中美苏三方谁都不是赢家,只有力量最弱的越南获得实际利益,实现了民族统一,并利用大国间的矛盾,藉助苏联实力提高了自身地区性大国的地位,从而走上了联苏抗华,推行地区霸权主义的道路。

  在中越两党这一对欢喜冤家的恩仇记中,两国领导人的个人意见有时左右了局势,深化了矛盾,加上两国之间历史上从属关系遗留下的成见,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形成的利害关系,更使积怨日深,以致连蜜月时期的频繁交往及好话说尽的外交辞令也无法消融这些嫌隙,最後使关系迅速裂变。

  共产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往往可由两国领导人的言辞交锋中寻出。美国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冷战国际史项目提供了一批非常重要的文件,其中就有根据俄国解密档案文件英译的中越、中老及中柬领导人七十七次谈话的珍贵记录文本。中国学者据此向越南学界覆核其中一些资料,加上注释,除选出一部分译成中文首次披露外,其他部分则引入各自相关论文中。

  会谈记录显示领袖性格

  这些谈话记录了一些事件的蛛丝马迹并再现了领袖的独特风格和魅力。譬如毛泽东经常谈笑风生,以幽默口吻议论天下大事,其个人意志乃两党两国关系中最具影响力的因素,他主导了这种变化的趋势,也因此影响了东西方冷战的格局;邓小平则坦率直言,对越南方面的误解敢於不留情面地指出,从他的谈话中正可领悟,七十年代末邓决定教训越南原来早有伏线;而周恩来的耐心细致,坚决贯彻毛泽东的主意,似也可略窥一斑。越南方面除黎笋外,参与最多会谈的就是越南的总理范文同。这些谈话记录将为研究两国、两党的微妙关系提供新的历史证言。

  东西方学者反思越战

  在美国为首的西方,有些学者正对发生在印度支那半岛的这场战争,进行反省和总结,而今年(2005年)一月十日至十二日,以亚洲地区学者为主、议题是《关於中国、东南亚与印度支那战争的新证据》的国际学术讨论会,也在香港大学举行。

  会议由港大历史系、亚洲研究中心、美国研究中心和美国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冷战国际史项目联合组织,出席会议的有来自中国、越南、美国、俄国、挪威的二十六名学者。

  参与这次会议的中国学者大都是中青年研究家,分别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共党史研究室等智库。他们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作了深入探讨,并根据美国、苏联解密档案、越南有关文献和中国有关资料、档案,披露了大量鲜为人知的秘辛, 同时阐述了许多新锐的论点。例如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的李向前在《越战与一九**年中国经济政治的变动》中,提出了新论点,指出中国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也对越战起著无形的催化作用,为越战对中国经济政治产生的影响作出恰当的定位,从中也可看出当年自感内外受敌的毛泽东,将大政由经济建设扭转为准备打仗的轨道,反映了他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一个思路。

  中国首部越战研究力作

  上述最新研究成果已汇集於即将由香港天地图书公司推出的《中国与印度支那战争》书中。这是中国学者第一部越战研究的力作,作者们能以较开放的研究视角从事研究,一改过去的八股思辩模式,将中越关系放在冷战时期的大框架中,依据各种解密档案和新的史料综合分析,尽量站在一个公允的立场去阐发论见。此书解读了越战时中、美、越、苏之间错综复杂的较量,全方位解构了冷战中波谲云诡、合纵连横的外交角力和惨烈战斗的源起与祸害。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譬如:关於越南对华政策心理背景的研究,对老挝、柬埔寨在这战争中的作用与地位的探讨等等。
对越自卫反击战三十周年专辑】 二、忍无可忍
本文由倍可亲网友[ 一个中国人 ] 于 2009-2-24 09:59 上贴
原文网址: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viewthread.php?tid=748330

二、忍无可忍

·鲜为人知:对越作战时越军曾攻入我国
·人民日报《是可忍,孰不可忍》社论原文
·南疆曾经的烽烟,中越边境之战的全景回顾
·李光耀:邓小平决策对越自卫反击战内情
·给感兴趣的人:中越战争的幕后因素
·浅谈79对越自卫反击作战的战略战术问题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我军为何不进攻河内
·斩首先锋:中越战争中国特种部队综述
·中越坦克战,用血与肉重写的战争教科书
·揭秘:对越自卫反击战解放军为何没能动用空军
·火炮发射强度的世界纪录:中越老山炮战!
·对越自卫反击战:极少被提到的我英勇民兵战绩

鲜为人知:对越作战时越军曾攻入我国



  以前真不太了解这一段。看了下面这篇文,真是感慨啊,当时的民兵战斗力真是强悍,居然能痛扁越南的正规军,估计这些民兵中有很多都是退伍兵?下文中还提到,当时武警也上了……

  南疆长城:对越作战中的中国民兵

  中国和越南山水相连,两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曾经互相支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美国发动侵越战争后,根据中越两国签订的协议,中国曾派出援越部队与越南军民并肩战斗。为适应大规模援越的需要,广西、云南有成千上万名民兵参加修建铁路、公路、输油管道和港口码头,装卸和运输了数以百吨计的援越物资不少中国民兵,为援越抗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对越反击战中的民兵

  一九七九年越南刚刚取得民族独立战争的胜利,就在苏联的支持下,推行地区霸权主义,出兵侵占柬埔寨,并急剧恶化中越关系,极力推行反华、排华政策,不断派出武装人员,侵犯中国边境,强占中国领土,制造了一连串的流血事件。据统计,越南挑起的边境流血事件,一九七五年有400多起,到一九七八年增至1100多起,打死、打伤中国边防战士、民兵和居民200多入。与此同时,中国广西、云南边境的许多村寨遭到越军炮火的毁坏,大量居民被迫离开家园,穴居荒野,生产无法进行,生活不得安宁。为了保卫祖国的神圣领土和边境地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进行了惩罚性的自卫还击。这次作战,从一九七九年二月十七日起至三月十六日止,历时二十八天,严惩了越南侵略者。

  在自卫还击作战期间,有关省(区)的中共各级地方委员会、人民政府和人民武装部门,大力开展了支前工作。特别是广西、云南边境地区,曾动员了大量的民兵参战支前。他们配合部队担负了封锁边境,组织防御,炮火袭击,对空警戒,侦察敌情,充当向导,瓦解敌军,看押俘虏,救护伤员,排雷除障,修路护路,装运物资,守卫重要目标等多种任务。这是继抗美援朝战争之后,民兵支援部队作战规模最大、执行任务最艰巨的一次。

  (一)配合边防部队,加强边境防御

  中国和越南有1347公里边界线,多数处于亚热带山岳丛林地域,地形复杂,交通不便,设防困难。对越自卫还击战打响后,广西、云南边防一线的民兵,普遍实行了村屯联防,就地坚持斗争。还成建制地调集武装基干民兵连进入阵地.挖制要点,封锁边境,配合部队组织防御,相机歼敌。为了防敌空袭,南宁、凭详、北海、昆明、个旧等城市,还组织民兵高炮分队进入高地,配合高炮部队实施对空警戒。

  二月十七日,民兵炮兵参加了对敌炮火还击。广西民兵炮兵摧毁公安屯22个,哨所16个;云南民兵炮兵摧毁敌暗堡、指挥所30个,压制敌炮阵地9个。二月十七日晨,云南省文山汽车运输总站民兵76加农炮连,以猛烈的炮火支援部队攻打敌上蓬据点,首发即命中目标,先后发射炮弹221发,将敌暗堡一个个摧毁,掩护部队顺利地夺取了这个据点。还击战期间,这个炮兵连共参加战斗7次,发射炮弹l007发,摧毁敌堡11个,击中敌观察所、指挥所各1个,袭击敌炮阵地、步兵集结地l0个,配合部队攻下敌占高地9个。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民兵炮兵连"的荣誉称号。

  云南省金平县民兵82迫击炮连,在配合部队进攻敌占某高地的战斗中,以准确、猛烈的炮火摧毁敌3个重要火力点,支援部队迅速攻占了高地。该连女民兵段国兰,在连续十三个小时的战斗中,两耳震得出血,仍然顽强地坚持战斗。她操纵的火炮射击准确,起了基准炮的作用。战后,昆明军区授予她“女民兵神炮手”的荣誉称号。

  广西大新县,有一段边境线由武装基干民兵设防。民兵们坚守阵地三十个昼夜,派出小分队先后袭击敌人各种目标20个,摧毁敌人据点2个,公安屯3个,并一举收复战前被越军侵占的浦(这个字底下还有个土,打不出来)汤岛。这个县的化肥厂民兵82迫击炮连,在二十八天的战斗中,发射炮弹770发,命中79%。战后,荣立集体三等功。

  当中国边防部队出境作战时,越军三三八师四六O团于二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以一个加强营的兵力,在重炮支援下,突入中国广西宁明板烂地区4公里。为了支援边防部队和当地民兵反击越军的侵犯,宁明县武装基干民兵团接到命令后,一小时之内就集中了2个82迫击炮连、一个步兵连和一个通信连,从110公里外驰援。在敌人突破边防部队前沿阵地时,民兵迫击炮连及时赶到.以猛烈炮火轰击敌人,发射炮弹1134发,打得敌人在报话机里连连惊叫:“炮火太厉害!炮火太厉害!"民兵通信连赶到前线指挥所,仅用二十分钟,就沟通了边防部队和各民兵连的无线电联络,一个小时内架通了有线网路,保障了作战指挥的需要。坚守在民兵炮连阵地上的步谈机员李有青,每当敌人炮击时,都不顾生命危险,用棉衣和身体保护机器的安全。“有一次炮弹落在他身旁,掀起的泥土把他压倒,他爬起来扫净机器上的泥土,又继续联络,保证了民兵炮兵连实施准确的射击。前沿阵地的战士兴奋得连声高喊“打得好!打得好!’’这次战斗,边防部队和民兵密切协同,打退了敌人12次冲击和3次夜间袭击,毙敌70名,俘敌1名,缴获轻重机枪16挺,40火箭筒12具,其他武器25件。在部队和民兵的痛击下,残敌狼狈撤退。

  越军为牵制中国边防部队的反击,还多次向中国民兵守备的地段进行偷袭,但都被民兵一一挫败。三月十三日,越军以一连的兵力,偷袭广西靖西县其龙大队。担任警戒的民兵发出战斗信号后,严阵以待的基干民兵迅速进入阵地,沉着应战,待敌人进至80米左右时,突然开火,当即毙、伤敌7名。越军遭到民兵打击后,乱作一团。但他们自恃人多,调整后又分多路向民兵攻击,民兵们利用有利地形,以准确的火力又毙、伤敌4名。越军连遭痛击,狼狈溃退。

  云南省麻栗坡县杨万公社武装基干民兵排和武装警察1个班,并肩守卫在1250高地上。一次,越军100余人分3路来犯,不到一小时,就向高地发射炮弹1 50余发。中国民兵和武警战士面对数倍于己之敌,英勇抗击,激战四小时。打退了敌人,守住了阵地。战斗中,民兵杨光隆一枪击毙了越军的机枪射手,对取战斗胜利起了重要作用。云南省河口农场二分场民兵班长李家能,在搜索溃散之敌时,积极开展政治攻势,争取了7个敌人放下武器。他还带领两名民兵,进入漆黑的山洞搜索,当他的脚被洞内的越军拖住时,他猛蹬一脚,同时一个点射,摆脱了敌人。退出岩洞后,他接连向洞内投了4枚手榴弹,全歼了洞内的7个敌人。战后,中央军委授予李家能“民兵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

  在对越自卫还击战期间,中国民兵抓住战机主动出击,不断惩罚作恶多端的越军。广西那坡县上盖大队,面对着越南弄罗哨所,该哨所的越军经常开枪打死打伤中国边境居民。上盖武装基干民兵连派出一个20人的小分队,于二月十八日凌晨,利用夜暗,运动至越军哨所前约30米处突然开火,全歼了哨所内的7名敌人。广西防城县峒中公社当面的越南横模公安屯之敌,利用其一侧山高的有利地形,设立哨所,经常向中国边境居民开枪射击。峒中公社那沙民兵排挑选了6名民兵,于二月十八日突袭该哨所,歼敌4名,拔掉了这个钉子。广西靖西县龙帮公社界帮火队大莫民兵排,于三月二日对肆意杀害中国边民的越南哥多哨所之敌,进行伏击。他们在坡陡、荆棘丛生的山地跋涉五个小时,到达预定的伏击点。经过隐蔽观察,终于捕捉到战机,将哨所内4名敌人全部击毙。

(二)侦察敌情,为部队带路

  中越边境地区,重峦叠嶂,草深林密,沟壑纵横。边境一线的各族民兵,与越方群众民情相近,语言相通,地形熟悉。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民兵充分这一特长,先后有4000多名民兵为部队侦察放情,担任向导,带领部队翻高山,越深谷,冲破封锁线,为夺取还击战的胜利立了功。

  云南省富宁县庙坝大队民兵副营长陈昌德,曾8次只身踩入“虎穴”,克服各种艰难险阻,查明了当面越军的兵力部署,为中国边防部队提供了详尽可靠的情报。在夺取某敌占高地的战斗中,他多次给部队侦察小分队带路,并只身深入敌后侦察,腿被越军地雷炸伤,仍坚持执行任务,终于查明越军实力及其前沿5个暗堡、1个机枪阵地的位置。战斗打响后,他又为炮兵指示准确的射击方位,使中国边防部队迅速攻下高地,全歼了守敌。战后,中央军委授予陈昌德“民兵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

  云南省马关县小坝子公社半坡大队基干民兵张文祥,勇敢机智,3次潜入越军重镇发隆,获得了重要情报。他一进发隆,巧妙地闯过两道哨卡,摸清了守敌情况。他二进发隆,深夜摸至越军扼守的要点洋碉山,查明了越军在该处夜间布哨的情况。第三次,他为攻击发隆的边防部队带路,隐蔽而又迅速地通过敌人的7道哨卡,插入敌后,一举攻克了发隆这个被越军吹嘘为“攻不破的重镇",全歼驻在这里的越军。战后,云南省人民政府、省军区授予他“民兵英雄"的光荣称号。

  云南省麻栗坡县武装基干民兵文廷清,随边防侦察分队执行任务时,引导侦察分队插入越军指挥部所在地,次日,又摸到越军阵地前沿,从三面将越军包围,先敌开火。文廷清1人击毙4名越军,当敌人反扑时,为掩护侦察分队后撤,他英勇牺牲。战后,昆明军区为文廷清追记了一等功,云南省人民政府、省军区授予他“民兵英雄”的光荣称号。

  中国边防部队攻打同登火车站时,越军依仗车站一侧的平顶山内一座大型地堡,负隅顽抗。这座地堡是当年法国军队修筑的,俗称“法国楼”,长70多米,宽40多米,可容纳1000多人,有5个进出口,配置着30多个火力点。它左连火车站,右通一高地,下面还连着一个岩洞,四周有坚固的防护层,里面有生活设施和防毒、防水设施。越南当局反华以后,又搞了许多加固工程,并把所谓“王牌军”——“飞虎团”的指挥部设在这里,扬言“中国人攻不下‘法国楼’,休想进谅山”。开始,中国边防部队多次攻击,均未奏效。当年曾被法军抓去修筑过这个地堡的广西凭祥市电厂老民兵何国安,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要求给部队带路。他连续三天先后10次冒着敌人的炮火,带领部队冲上平顶山顶,终于找到了“法国楼”的要害部位。部队实施连续爆破,彻底炸塌了“法国楼",全歼了里面的守敌。接着,何国安又为部队带路,挺进谅山。战后,中央军委授予他“支前模范”的荣誉称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平孟公社平孟大队民兵副排长林兴平,也是一位荣立一等功、由中央军委授予“民兵战斗英雄"荣誉称号的英模人物。他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曾数次随边防部队担任向导和翻译,带领部队侦察敌情,英勇机智,出色地完成歼敌任务。在一次战斗中,他带领部队到达指定位置,当部队发起攻击时,他冲向敌人亲手毙敌4名。另一次战斗,有3名残敌隐蔽在山洞里顽抗,他和一个战士冲进洞内消灭了敌人。

  广州军区授予“支前模范”称号的广西宁明县爱店大队民兵朱振安,在为边防部队带路夜袭越军据守的621高地战斗中,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朱振安从小在那一带生活,熟悉那里的山山水水。那天夜里,阴云密布,伸手不见五指。他机智巧妙地领着部队悄悄地摸到敌人的阵地前,突然发起攻击。越军从梦中惊醒,乱成一团。仅40分钟,中国边防部队就占领了表面阵地,激战2小时,毙敌61名,俘敌2名。战士们称赞朱振安是“神仙指路”。

  在整个对越自卫还击战中,不论部队走到哪里,都有民兵探敌情、当向导、任翻译。边防部队和民兵在战斗中密切协同,结了深厚的情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三)组成担架队、运输队,随军执勤

  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由于边境线长,交通不便,有的部队穿插路线迂回曲折,携带的给养有限,弹药消耗量又大,后勤保障任务非常繁重。在边防部队入越作战期间,广西、云南组织了101个民兵担架营和45个运输队,配属参战部队担负前送后运任务。民兵们冒着枪林弹雨,克服重重困难,保障了作战需要。广西隆安县3个民兵担架营,跟随部队作战二十八天,往返行程400佘公里,无一人掉队。他们共抢运弹药277l箱,粮食10.6万多公斤,干粮5800多箱,装卸车近3000台次,单独作战20多次,受到边防部队指战员的高度赞扬。云南屏边县4个支前民兵连,8个骡马运输中队,分别配属部队的8个单位,转战各个战场,先后运送物资2 l 6.8万公斤,弹药5419箱,胜利地完成了战勤任务。

  在抢救、转运伤员中,广大民兵表现了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哪里有伤员,他们就奔向哪里。许多民兵为了减轻伤员的痛苦,把自己的棉衣、棉毯、蚊帐给伤员垫身子;在困难的时候,宁肯自己忍饥受渴,把仅有的一点干粮和水让给伤员;遭到敌人袭击时,不惜牺牲自己去掩护伤员。广西德保县基干民兵许宗崇,在三月七日的一次战斗中,连续抢运3名伤员后,已经疲惫不堪。但他看到还有一名伤员暴露在敌人火力下,便毫不迟疑地向伤员爬去,快接近伤员时,不幸中弹负伤。在这生死关头,他想到的还是伤员而不是自己,继续爬向伤员。当他艰难地抱起伤员准备返回时,再次中弹,壮烈牺牲。战后,中央军委为了表彰许宗崇无私无畏的高尚品德,授予他“支前模范”的荣誉称号。

  云南省河口国营农场民兵沈玉龙,在攻占黄连山无名高地的战斗中,克服困难,冲破敌人的封锁,及时把弹药运上阵地,和部队一起艰苦奋战了七天七夜。三月二日,他抬着伤员涉过急流时,腹部被弹片击穿,肠子流了出来。为了伤员的安全,他以惊人的毅力把担架高高托起,直到战友接过担架才倒下。战后部队给他追记了一等功,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央军委授予他“支前民兵英雄”的荣誉称号。

  象这样的英雄模范人物还有许多,其中有在敌炮火袭击的紧要关头,飞身扑到伤员身上,牺牲时身体还紧紧护着伤员的广西田阳县民兵赵中重,武呜县民兵杨若新;有在运送伤员途中遭敌袭击,弹片穿进右肺,打穿左腿,仍咬紧牙关坚持把伤员送到目的地的广西隆安县民兵叶孔利;有腹部中弹两发,,鲜血直流,仍忍着剧痛,把伤员送到安全地点的云南省砚山县民兵陆兴平;在危急时刻,为了引开敌人火力,毅然暴露自己,身负重伤后仍拼死保护伤员的广西田阳县民兵包秀明、云南省广南县民兵陆华明。这些英雄儿女,用一颗颗火红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解放军的心,谱写一首首感人的诗篇。

  (四)主动出击,支援部队打击敌人

  随军支前的民兵,担负着各种战斗勤务,又经常同部队一起冲锋陷阵,歼灭敌人。

  云南省江城县康平公社孟康大队支前民兵连,配合部队攻打白尼河据点,在部队冲击受阻的关键时刻,哈尼族民兵机枪手李开福跃出掩体,端起机枪向越军猛烈扫射,压住了越军的火力;副连长何家全带领七班民兵迂回到敌侧翼,炸掉了越军的地堡;傣族民兵指导员白光明,带领一个班的民兵向越军阵地猛扑过去,在距敌工事约20米处不幸中弹牺牲。全连民兵前仆后继,勇往直前,同部队一起攻克了这个据点,全歼了守敌。屏边苗族自治县新华公社支前民兵连一排,得知边防部队某部八连在果米与越军遭遇,立即飞驰支援。他们突破越军的严密封锁,与八连胜利会合,并肩战斗,击退了越军,夺取了胜利。马关县夹寒箐公社支前民兵连,在配合部队围歼越军时,把全部伤员抢运到救护所。随后,又奉命单独守卫老山阵地,在缺粮、缺水、虫咬的艰苦情况下,他们坚持了六天六夜,打退了越军7次偷袭,出色地完成了守卫任务。

  广西横县平马公社担架连十三班班长陆天桂,带领民兵主动配合部队攻打某敌占高地。当越军暗堡突然以猛烈的火力阻拦攻击部队时,陆天桂飞身跃起,扑向暗堡,用身体堵住越军的枪眼,掩护部队迅速攻上高地,消灭了守敌。为了表彰陆天桂象英雄黄继光一样壮烈捐躯的大无畏精神,中央军委授予他“民兵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扶绥县山圩公社支前民兵连,在执行任务途中,与越军的一个排遭遇。当时民兵只有18支步枪,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连长黄世清沉着果敢,机动灵活地指挥战斗,取得毙敌12名、伤敌6名,民兵无一伤亡的战绩。上林县大丰公社民兵担架连,在一次夜间穿插战斗中,民兵黎佳升、李中贵等5人掉了队。他们虽然只有3支步枪,却组成了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以百折不挠、敢于压倒一切敌人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慨,在越军后方周旋了三天两夜,先后5次与越军遭遇,打了4仗,毙敌6人,缴枪2支,最后全部安全归队。

  (五)修路护路,保障运输畅通

  改善交通运输条件,保障运输畅通,是对越自卫还击战的一个重要问题。战斗打响之前,广西、云南边防地区动员了民兵、民工,积极整修道路,加固桥梁、涵洞,派出勤务调整哨’维护交通秩序,并突击抢修前沿军用道路29条,共500余公里。与此同时,边境民兵还在民兵工兵分队的带动下,扫除了越军入侵中国境内设置的障碍。据广西军区统计,共拆除路障1.1万米,平毁堑壕2625米,排除地雷563颗,。云南省仅马关县金厂公社民兵就排除地雷117颗,拔掉竹签数十捆。

  自卫还击战开始后,广西那坡、靖西、宁明、龙州等县,组织2700多名民兵配合工兵部队,在几个小时内就抢修了坦克、汽车通道52公里。广西百色军分区捻井指挥所,奉命在五天内修通一条5公里的公路,指挥所和中共那坡县委研究后,迅速调集2300名民兵修路,仅用四天就完成了任务。越军为了阻止中国边防部队还击,在东溪方向炸毁了一座水库,大水淹没了广西龙州县布局到越南东溪的一段公路,严重地阻碍了还击部队的行动。布局大队的民兵和群众,全力以赴参加修路,家家户户主动把木柴、石料拿出来垫路,还组织500多人上山砍树枝和杂草,送到工地上。经过军民三个昼夜的抢修,终于在水上垒起了一条简易公路,保证了边防部队的机动车辆源源不断地开赴前线。云南省公路工程局第一工程处抽调的390名民兵、民工,冒着炮火,边排雷,边修路,迅速修通了一段600米的公路,接着又随部队继续前进,奋战三天,把公路延伸5公里多,为中国边防部队全歼发隆之敌开辟了通道。

  当中国边防部队进至高平、东溪、同登一线后,越军利用复杂的地形和雾天、暗夜,偷袭中国运输车辆,阻滞后勤补给。为保障边防部队运输线的安全,厂“西边境的那坡、靖西、龙州、宁明、凭祥等县(市),在十二个小时内就调集14个武装基干民兵营,分别开赴6条全长256公里的通道上,担负护路任务。护路民兵采用控制山头与搜山捣洞相结合,以清剿对袭扰,以伏击对偷袭等战法,打得公路沿线的越军无处藏身,保证了中国边防部队运输线的安全。特别是广西那坡县武装基干民兵营,在担负两条长达41公里公路干线的守护任务期问,先后进行大小战斗200多次,搜索100多座,山洞433个,毙伤敌多入,俘敌16人,缴枪77支,保障了中国边防部队的顺利通过。战后,该营荣立集体一等功,中央军委授予他们“英雄民兵营”的荣誉称号。

  在自卫反击战期间,民兵除完成战勤任务和配合部队作战外,单独作战毙敌611人,俘敌140人,缴获各种武器1382件;共有1461个单位,12765人荣立了战功,40168人受到了嘉奖中央军委为了表彰参战民兵的业绩,给8个单位和12人授予了荣誉称号。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结束后,越军不甘失败,仍不断对中国边境进行武装挑衅和袭扰。中国边防部队和民兵,于一九八二年和一九八四年,又先后进行了扣林山、法卡山、老山、者阴山等几次对越防御作战。民兵的支援,对取得这些战斗的胜利,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法卡山战斗中,广西凭祥市和宁明县参战支前的2200多名民兵,前送弹药1.3万多箱,军用物资、给养398.5万公斤,后运伤员191名;开设观察哨和自卫警戒哨42处,协助部队警戒炮阵地、仓库、营房24处;在战区架设被复线和埋设电缆l 6公里,维修电话线路4 l条,抢修公路1 2.8公里。有1个公社武装部、1个民兵营、4个民兵连、8个民兵排荣立了集体三等功,465名民兵立功受奖。凭祥市板旺大队民兵阮明汉,为侦察分队带路,奇袭越军一个炮兵阵地,摧毁敌炮3门,歼敌20多名,荣立二等功,被共青团中央树为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在老山战斗中,云南麻栗坡县猛峒区组织的800多名民兵、民工,为前沿阵地运送弹药和各种物资9.3万多公斤,抢救伤员136人,抢修军用便道50多公里,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他们“支前模范区”的光荣称号。在者阴山战斗中,云南西畴县支前民兵,为部队运送弹药6131箱,装卸物资139车,运送物资3.1万多公斤,抢救伤员60多人。有18个民兵排(班)和167名民兵立功受奖。

  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中国民兵表现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们在执行各项战斗任务和繁重的支前勤务中,显示出良好的军政素质,能够随时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不愧为人民解放军的得力助手和强大后备力量。
1979年人民日报“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原文



在毛泽东主度和周恩来总理的领导下,我国人民在越南抗法抗美战争期间,为越南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举世公认的民族牺牲,战后,又积极援助越南人民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经济,重建家园。但是,黎笋集团由于自己的民族扩张主义(地区霸权主义)的野心受到我们党的理所当然的反对,越南黎笋集团上台后,出于其地区霸权主义的侵略野心,在他人的怂恿下和支持下,背信弃义,把昨日信誓旦旦地称为同志加兄弟的中国当作敌国,疯狂地驱赶迫害越南南北方的华侨和华裔越南人,把昨日并肩作战的盟友柬埔寨当作鲸吞的对象。近几个月来,黎笋集团又大举出兵,侵占柬埔寨首都金边和大片领土,同时不断挑起中越边界冲突,步步升级,越来越猖狂。他们侵我土地,毁我村庄,杀我军民,破坏我国边疆地区的和平安定,制造国与国之间的紧张局势。其险恶目的,是长期骚扰我广西、云南边境地区,在于列领土安全和国家威信,配合苏霸在我北方的威胁和在印支地氏以及整个东南亚的扩张,危害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事实反复证明,同越南侵略者打交道,委屈已经不能求全,忍耐已经被当作软弱可欺,劝告、警告一概成了嫣边风。他们最近所散布的所谓和平谈判完全是对世界舆论的欺骗。他们欺人太甚,我们忍无可忍。中央经过反复考虑,决定进行自卫反击、保卫边疆的战斗,给越南侵略者以应得的惩罚。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求得我国边疆地区的和平和安定皮利于四个现代化的顺利进行。战斗的地区、时间和规模,都是极为有限的,都是根据这一目的确定的。我们决不要越南的一寸土地,也决不允许别人侵占我们的一寸土地。我们的这个宗旨,早在一九六二年中印边境冲突和一九六九年中苏边境冲突中得到确实无误的证明,为全世界所周知。本一,越南人民在抗美救国战争胜利以后,也需要进行经济建设的和平环境。黎笋集团投靠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甘当亚洲的古巴,推行地区霸权主义,是违背越南人民的愿望的。中越之间有个和平安事实上的边界,是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秘在。这个战斗的性质是正义的。我们的战斗,不仅将得到中国人民的拥护,而且将得到世界人民(最后也将包括越南人民)的同情和支持。(引之《人民日报》)

南疆曾经的烽烟,中越边境之战的全景回顾



  中越两国的边界绵延1350公里。云南与广西两省与越南莱州、老街、河江、高平、谅山和广宁六省接壤。1979年2月17日凌晨4时半,集结在中越边境上的17个师,22.5万人的中国军队,以12个师的兵力,在强大炮火的掩护下,在国境线上对越南6个省的11个县展开全面进攻。其中高平正面6个师,谅山方面3个师,老街方面3个师。西线以昆明军区司令员杨得志为总指挥,东线以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为总指挥,前北京卫戍司令,原中原野战军五兵团一纵二十旅旅长,后为张国华18军52师师长,第一个把五星红旗插上西藏土地的勇将吴忠为前敌指挥。西线主力为军部设在四川江津、隶属于成都军区的第13集团军,其前身为红四方面军的第三十一军。东线主力为军部设在云南开远,下辖擅长山地作战的第四十师、四十九师的第14集团军;其前身为辽沈战役中,长春起义的滇军主力━曾泽生的第六十军。另一支部队是划归成都军区指挥的第50集团军,其所辖的148、149、150师已扩建为甲种师,也是一支精锐之师。

  中国军队采用了传统的穿插战术,以精悍的侦察、特种小部队,对越军阵地的纵深进行穿插,意在摧毁敌军心脏及指挥中枢;并配合正面进攻的我军主力,对敌前沿兵力实行分隔包围。强大的炮火除了摧毁敌前沿阵地与掩体外,主要像犁地似地荡平埋设在中越边境的数十万颗地雷━它们仍然是我军进攻的主要障碍。

  2月18日午后,中国军队在老街、高平、同登等地遭遇越军顽强抵抗,进攻一度受阻。19日-20日,谅山正面加强了一个师及40辆坦克,高平正面加强了一个师及40辆坦克,老街正面加强了两个团及40辆坦克,再度展开进攻。20日,西线主力占领老街,包围同登。随后,在中国军队猛攻下,同登24日陷落;高平27日陷落。到3月份,中国西线军队已深入越南境内近60公里。在东线,中国军队在距边界仅14公里的谅山与越军成拉锯状态。中国前后动用了八个师的兵力,最后不得已调动了两个精锐的山地师,才于3月4日将谅山攻克。此地距河内130公里,越南北方已敞开大门,由此径往海防、河内,无险阻可守。越南举国动摇,其外交部已照会各国使馆:“准备应对紧急状态”,防空,准备食物及生活必需品、燃油,撤退相因人员。

  这其实是一场有限的战争。双方都基本未出动海空军。在中方,应对越军的防空能力,防空设施了如指掌,空军出动伊始,就能基本摧毁越军整个立体防御体系。如果海军出动,以海军陆战队直取海防、与陆军夹击河内,越南北方则无险可守。越军在中越边境第一线,主要战略支撑点上,安排有主力精锐部队,其它点线,基本是公安屯,特种部队,边界守备队和民兵,主力龟缩在海防、河内一线,机动部队则主要用之于老挝,越南边界各战略据点。因为惯于征战的越南,时时提防着中国强大的陆军假道老挝,沿传统的胡志明小道,从侧翼迂回包抄越南,从西线山地居高临下,压向东南平川,则越南会防不胜防,全线动摇。

  在这场有限的反击战中,中国军队也暴露了自己的弱点。二十年没经过实战训练,加上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军队基本上是训练不足,机构庞大,部分高中级军官思想老化,对立体攻势,新兵器作战缺少系统的研究、了解。下级军官的提拔不尽用人唯贤,并非是郭兴武式的练兵尖子。作战部队,战术训练没有强化到实战应有的地步。虽然战前从各部队抽调骨干,一来强化出征部队、二来通过实战培训未来的部队骨干,但是,仓促间难以立刻形成战斗力。边境军民与后勤的协调配合也存在着问题。这样,就发生了指挥官让坦克部队进攻坡度非坦克所能胜任的山地的笑话,炮兵通讯与前沿步兵协调不力,误轰误炸自己人的问题,穿插部队的战士,部分人体力素质达不到穿插速度要求,完不成预定战术任务的问题,云南边界几县人为制造恐慌,坚壁清野,疏散人口,动摇前线军心的问题。以及,对越作战,老百姓和军队难以区分的问题。南疆湿热地区,后勤供应,应以清淡,富含水分的食品为主的问题。这一切表明:军队的现代化迫在眉睫。要适应现代战争,就得熟悉现代热兵器与冷兵器的综合运用;就得重新编组军队,以适应立体作战与电子信息战;就得训练能适应各种物候、地理环境,空间区域作战的特种部队━山地、热带丛林、翼伞空降等兵种。就得发展卫星定位系统,远程制导,精确打击兵器。中越边界反击战,17天里,中国军队作了有限的渗透和穿插,虽然教训了越南军队,但对其军事力量并未构成致命的打击,也未形成威慑力。这就给中越边界的安宁留下了隐患。以后十年,越军先是利用特种部队,后来是边防部队不断在中越边界骚扰,以至发生了著名的老山、法卡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保卫战。虽然中国以各大军区部队轮番战场培训,提高了部队的实战能力,但边境地区的生产、生活秩序被破坏,空耗了大量的国力,也不能不说是失着。

  3月5日,中国军队炸平了谅山,没有给它留下一米高以上的建筑物。然后宣布,中越边界反击战结束,班师回到国内。中方认为:在这次有限的边界反击战中,中国军队围歼并击溃越军精锐的第3师,345师、346师,大约二万七千余人。歼灭一万余,俘获一千余人。中方阵亡四千,二百余人被俘。

  明眼人早就料到,这是一场姿态式的有限战争。中国并无意占领越南领土,并推翻现政权,只是为了儆示狂妄的越南官方。所以,2月10日的《马来亚通报》载文《中国会惩罚越南吗?》说:“中国总理邓小平前日完成美国、日本之行返回北京后,中越边境局势显得更形紧张,双方剑拔弩张,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慨”。“自越南驱逐华侨,侵占柬埔寨,并在边境与中国军民经常发生小规模军事冲突后,中国显得不能不有所行动了”。这篇社论相当精确地展望到:“邓小平所说的惩罚、教训,就像当年中国攻打印度一样,是有限度的打了就撤退而不占人领土的。这种闪电似的一战,也可以压一压越南这个东方古巴的气焰”。

  但战争的效能在于彻底打掉敌方的嚣张气焰,摧毁其发动进攻的或防御的有生力量。在这一点上,我们并没有达到目的,而留下了一段时间内危害边境的隐患。

  战争爆发的最初八天,我们夜夜守在收音机之前,从新华通讯社,美国之音,日本NHK的电讯里寻找着战况的报道。美国的巡航卫星几乎精确地预测了中国军队集结的方位,进攻的路线,投入的兵力。民间谣传说:美国的间谍侦察卫星,可以拍到地面上小到一粒子弹的物件,可以精确地判定军队的调动、运作。所以中越双方的部队调动,对美国来说,没有机密可言。我并不相信间谍卫星就神到了这般地步。但我知道,卫星定位系统,高倍速精密电子照相机,可以准确地判定物体在地球上所处的方位,可以居高临下地拍摄许多航拍而拍不到,拍不精细的塑微照片,这到是真的。但中越军队,在电子时代却打了一场连立体战争都算不上的老式战争,让已经在军事革命的道路上前进了十年的列强看了笑话。

  战争期间,我们天天等着听总参谋部的战报。学校每过一两天,也组织学生听一次战况报道。国人密切地关注着这场粉碎“四人帮”以后,关系到国家威望的战争,愿意政府狠狠地教训一下忘恩负义的越南人。

  中国军队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越南历经五十年战火考验,统一后,人民深受统治阶级愚弄,仇视中国军队,所以基本是人自为战,村自为战,分不清军与民。中国军人随时随地可以遭遇越南妇女、儿童真刀实枪的袭击。因而,越境以后,我军不得不一个村庄、一个村庄地清剿敌人,以至于不得不在战报上使用“扫荡”这个词汇。敌特种部队、公安部队、游击队躲在山洞里,丛林里,高山上,不时袭击我军,迫使我军不得不以小分队,火焰喷射器,手榴弹,手雷,一个个夺取山洞、一片片夺取丛林、一个个攻占山头。越军将主力龟缩在二线、三线战略纵深地带,前沿以点面防御与游击战术结合的方式应对中国军队的进攻。中国军队很难游刃有余地聚歼大股的敌军,达到从战略上摧毁敌军意志和战斗力的目的。其实,要想彻底地消除越军对我边境地区的威胁,只有用导弹与空军力量彻底摧毁越军在北方的防空系统和防御设施,然后,陆军主力借道老挝,沿西线占领奠边府,与从老街南下我军联袂压向东南平原地带;以空降部队占领河内南侧可机动地区,并与从高平、谅山南下我军呼应,对河内构成三面夹击之势;以海军陆战队,在强大海上炮火的掩护下,抢占鸿基港,攻克海防,与沿奠边东进,围攻河内我军三点连线,齐头并进,围歼越军留滞北方的主力。则才会像十七年前的中印边界反击战一样,一仗丧敌之胆,使边境得以数十年不闻硝烟。但是,这次有限的边界反击战,时间、兵力、战术、所使用的军兵种与热兵器都有限度,仅以兵威慑敌,对于久经战阵,又用共产党的理论、纪律、思想教化,与狂热的民族情绪武装起来的越军来说,这一招实效有限,致使中国边境地区十年间不得安宁。

  中越之战,以及后来的老山,法卡山、者阴山攻坚守备战,也显示了自吹为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越南军民良好的心理素质与战斗力。越军使用的苏式炮火,射程远;但中国使用的自制大口径炮火,虽然射程达不到越军炮火的水平,但杀伤力极大,也令越军胆寒。但训练有素的越军,即令在集结时遭遇中方炮火的袭击,也能不乱队形,不惊慌失措溃逃。其特种部队,只是在遭遇擅长武术,擒拿格斗、徒手毙敌的中国特种兵的反制之后,才不得已甘拜下风,不再轻易越界。

  17天的战争,中国耗资四十亿美元。而这一年,越南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水灾,少收粮食430万吨,前线士兵用红薯充饥,穷兵黩武的结果也遭受到天谴。

  回首这场战争,为着国土的战略安全,回应苏越对中国的南北夹击之势,打这一场战争当然是必要的。但是,为着支持柬埔寨波尔布特这个嗜血成性的暴虐集团,从北方牵制越南打这一场战争,也是不武。这正是建国早期以意识形态划线的中共国际战略的余韵。中国真正地认识到这一国际战略的失着,以务实的外交应对国际局势,已是十年后的事情。到那时波尔布特,柬共、缅共才真正地树倒猢狲散,成为东南亚历史的阴影。

  而苏联在戈尔巴乔夫时代就开始修好与中国的关系。解体后,国力衰微了的俄罗斯在叶尼钦时代渐渐与中国结为战略伙伴关系。失去了苏联靠山的越南,也不得不因时制宜,重新审定与修好与中国的关系,到这时,两国间的边境摩擦才成为了历史。

邓小平决策对越自卫反击战内情



  一次难忘的会面

  同中国副总理邓小平会面是一次难忘的经历。1978年11月,这位高龄74岁,矮小精悍、敏捷硬朗,不到五英尺高的长者,身穿米色毛装,从巴耶利巴机场的一架波音707客机上走下来。他脚步轻快,检阅了仪仗队之后,同我一起乘车到总统府的宾馆去。那是我们总统府里的迎宾别墅。当天下午,我们在内阁会议室进行正式会谈。

  我看过人民大会堂里摆放着痰盂,所以也安排把一个蓝白色的瓷痰盂摆在邓小平的座位旁。我读过资料知道他有使用痰盂的习惯。虽然总统府里有个规定,冷气房里不准抽烟,我还是特地在显眼的地方为他摆了个烟灰缸。这都是为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人物而准备的。我也确保内阁会议室里的排气风扇都开着。

  我在1976年到北京访问时,他没法跟我会面,当时他遭受排挤,得“靠边站”。他先是被四人帮所挫败,但最终反而是他们被打倒。他花了两个半小时谈苏联对世界构成的威胁。他说,所有反对战争的国家和人民必须组织联合阵线,同声反抗战争贩子。他引述毛泽东的话说,我们必须团结起来对付那个“王八蛋”(字面上是“乌龟蛋”的意思,他的通译员译成“S.O.B”,也就是“畜生”)。

  他全盘分析了苏联在欧洲、中东、非洲、南亚和中南半岛的行动策略。苏联在越南大大占了上风。有些人不明白中国和越南的关系为什么这么糟,中国又为什么必须采取行动切断对越南的援助,非但不把越南争取过来,反而把它推向苏联。但是关键问题在于,越南怎么会在丝毫不符合自己利益的情况下,还要完全倾向苏联。这是因为越南“多年来有个成立中南半岛联邦的美梦”。就连胡志明也有过这种想法。中国向来都不苟同。越南把中国视为实现中南半岛联邦的最大障碍。中国的结论是,越南非但不会改变立场,而且会变本加厉地反中国,把大批越南华裔驱逐出境,就是最好的证明。中国是经过慎重考虑,才决定停止对越南的援助的。

  邓小平说,中国总共为越南提供了100多亿美元,现值200亿美元的经济援助。一旦中国撤回对越南的经济援助,苏联就必须独自挑起这副担子,但是他们又无法满足越南的需求,只好让越南加入经济互助委员会(相当于欧洲经济共同体的东欧共产集团经济共同体),把担子推给东欧国家。他说,今后十年,中国会考虑再把越南从苏联手中拉过来。我暗想,邓小平是从长计议,跟美国领导人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

  他说,真正紧迫的问题是,越南可能大举进攻柬埔寨。中国应该怎么做?他反问。接着又自问自答:中国要怎么做,就得看越南这一步走得多远。他一再重复这一点,不直接表明会对越南进行反击。他说,越南一旦成功控制整个中南半岛,许多亚洲国家将失去掩蔽。中南半岛联邦会逐渐扩大影响力,成为苏联南下进军印度洋的环球战略的一步棋。

  他说完的时候,已经是日落西山。我问他可要我立时发表意见,或者先休会到第二天再继续,以便他有时间更衣用晚餐,也给我自己一个机会思考他的话。他表示别让饭菜凉了。


给感兴趣的人:中越战争的幕后因素



中越战争的起因和意义


  
  
前言



  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发生在1979年。世事如苍桑,恍眼间已近30年。但是这场战争的后果至今仍在。由于原苏联一夜间分崩离析,而中国日益强大。本地区因二战结束形成的安全板块力量冲抵失衡,越来越多的人惧怕堀起的中国。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成了一个经典的例子来说明担心并非空穴来风,无中生有。

  在今天的环境下,1979年的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是否有参考价值?当年是什么原因使两个朋友加兄弟兵戎相见?还会发生类似的战争吗?为了回答这三个问题,回顾一下战争和发生战争时的国际关系背景实在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从各大国的角度来看,尤其是从中国的角度来看,东南亚是一个不稳定的,充满纷争的地区。挑战与机会共存。过去,这个地区就是连绵的战乱。未来也并非就是太平盛世。从历史情况看,这个地区的战乱有这个地区的特征。一般来讲,过去百年里,东南亚的战争分为两大类,一是地区外大国作怪,二是本地区各国战略优势(领土大小、种族纷争和经济利益)的调整。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也不例外。实际上,在研究中越关系的专家中就有两个派别,一是强调两国自已本身为关系的主要动力,而第二个派别则认为中越关系主要是由第三种力量支配的。两者都有一定的道理。本文的第一章即说明两派都有历史事实作为依据。二战后四十年至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国际政治的特点是东西方对抗。这个特点不可能不影响中越关系。本文的第二章,即对这场战争的描述强调了这个特点。但是,中越关系的历史源远流长,相互之间的互动早于欧洲人对东方的扩张,而且两国都有很强的拒绝外来干涉的传统,所以两国关系当中的一些磨擦不可能完全是外来影响的结果。没有外来影响,双边关系的问题也足以颠覆稳定导致战争。两国关系出现问题之后,双方不谋而合地寻求外界的同情和支持。在这样的情况下,前苏联和美国非常迅速地对自己的盟友做出了两肋插刀的姿态,使这对冤家反倒下不了台,非得决一死战不可。敌意升级,不战不足以平息相互的怨气,战争爆发了。因此,本文关于战争原因的论述分为两在部份:第一部分写造成两国关系紧张的双边问题,这些问题的由来,发展,如何走进死胡同。第二部分写苏美两大国在该地区的争夺。这一部分非常强调西方因素在中国调整国家利益时的重要作用。

  本文在结尾试图将所列的所有因素,双边的或者外来的,一一对号入座,重新拼贴1979年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的图景。作者始终认为本次战争的初作俑者为1970年代中国国内的社会巨变。由于中国重新认定自己的国家利益,因此逐渐采取了对西方示好的政策,离前苏联渐行渐远,使本来就不好的关系雪上加霜。在这个前提下,越南有理由怀疑中国对自己正在进行的抗美斗争的忠诚度。前苏联不失时机地在越南扩大了自己的影响,一方面为了对抗美国,另一方面就为了惩罚中国新的外交政策。此时此刻,越南进行了一场赌博。在非常困难的形势下,越南看到了千年难遇的机会,即在几个大国的争斗中打一个中越关系历史翻身仗,改被支配地位为至少成为能与中国平起平坐的对手,实现越南所谓的梦想。在不为外界所知的中越谈判桌上,越南人的要价越来越高,毫不让步,严重挫伤了中国领导层,特别是新领导层的自尊。他们结束文革后正在反省所有的政策,其中包括对越南有求必应的政策。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新领导重新评估了西方占主导地位的世界经济体制,决定把中国融入这一体制。这一重大政策调整直接导致了中国国家利益的调整。越南正在中越边境上滋事以期获前苏联联盟同情和支持。在这种情况下与之一战,不仅符合新的国家利益,而且简直就是一步不得不走的棋。从越南方面的观点来看,以邓小平上台为标志的中国国内局势变化说明中国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进一步背叛,更说明了越共的铮铮硬骨并激发了把中国人踩在脚下出一口千年恶气的愿望。中国的领土要求也好,华侨的被驱也好,柬埔寨波尔布特政权的固执也好,统统都是帝国主义,美帝国主义,法帝国主义,中国反对派图谋对抗越南到处都在胜利前进的社会主义事业。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一个恶性的循环。越南对中国越来越强硬。越南对苏联越来越友好。这反证了中国领导层调整政策的决心,而新战略的核心就是融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战争成为加速战略调整的工具。

  由于中国在1970年代的变化起因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所以本文的结论比较倾向于认为1979年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是地区外部势力作用的结果,而不是,或不主要是双边关系中各种问题摩擦所致。

  
第一章  战前中越关系简史



  公元前二世纪到公元十世纪,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越南是中国的一个省。当然,其间少不了有一些反抗和***。于公元40年爆发的二征起义就很典型,至今两姐妹仍然是越南的民族英雄。越南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始自公元938年,在唐末五代十国的混乱情况下,安南都护府豪强杨廷艺的女婿吴权起兵反叛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政权存在了没几年就被越南历史上最为有名的一个将军-丁部领给灭了。丁部领在数几十年的混战之后,于968年称帝,国号大瞿越,自称大胜明皇帝,定都华闾(今嘉远),这就是越南历史上第一个独立的王朝-丁朝。当时的中原宋朝立国不久,顾不得许多,对越南的独立也就是姑妄言之,姑妄听之,即没有完全承认,也没有完全不承认。这种瑷眛的态度为后来的中原统治者所继承,成为历朝越南统治者不安全的根源。一般来讲,中原统治强大之时越南边境就会吃紧,越南国王的唯一选择就是进一步纳贡称臣,否则就只有再战。1406年,明朝时,大军压境,居然把越南收回使之重新成为中国的一个省。越南再次独立应归功于黎利,他建立了后黎朝,该朝统治越南达360年之久,在这漫长的时期里越南逐步确立了自己的身份,被中国兼并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但是不被兼并的代价是必须处于一个从属的,纳贡的地位上。1789年清军曾一度为干涉越南国内政治攻占越南北部地区。在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之前中国军队最近的一次进驻越南是在1945年8月至1946年3月,当时**军队代表盟军开进河内接受日本军队的投降。在**军占领期间,越南国内爆发了声势不小的抗议活动。在越南人的眼里,中国的威胁是十分现实的。但是从中国的角度出发,越南有时是麻烦,有时是安全隐患,但是从来也没有变成过严重的威胁。越南由于地理所限,资源缺乏,要发动战争吃亏的是自己。外来强敌借越南攻占中国的可能性有,如法国干的那样,但是也不是很大。

  从另一方面来讲,中越关系的主导趋势是和平共处。除了上述提到的交战期外,中越之间更多的是友好往来。越南大规模地借用中国文化。其宗教、语言、文学、政治制度和社会组织无一不是套用中国模式。越南人怕中国人,怀疑中国人,担心中国人都是事实。但是事情的另外一面就是越南人崇敬,羡慕中国文明和成就。越南社会的中国化倾向有效地缓解了中国对越南的戒心。连越南人自己都认为自己是一个小中国,或者更形象一些,是一条小龙。

  自18世纪开始,西方列强逐渐对中国和越南扩张。两国面对着同样的内忧外患问题。一百年来前进的轨迹惊人地相似。两国都被强迫开放和走向现代化。在这个过程当中,两国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其中一点就是从此再无可能孤立地谈论两国关系,因为两国关系已经深深地打上了外来影响的印记。在二十世纪初,中越两国在西方殖民统治下民族情绪高涨,主要表现形式就是都找到了共产主义作为解放运动的理论基础,都成立了中共作为民族解放的领导力量。在越南,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主要组织是胡志明领导的越南中)共。二战爆发后法国被德国征服,这导致了法国殖民地出现本质的变化。1940年日军攻进了印度支那后建立的统治得到法国维希傀儡政权的全力配合。法国在二战初期的失败不仅仅是丧失了一点领土那样简单。更重要的是,过去那种不可一世的殖民者气焰霎那间烟消云散。二战成为胡志明及其中共人所能得到的最佳机会。1941年,胡志明组织的越南独立联盟,简称越盟。这个中共为核心的联盟迅速得到全国爱国者的支持。同时,该组织得到了中国**的支持,更不用说中国中共了。日本投降后,越盟自然成了最大的赢家。1945年9月2日是一个越南现在每年都纪念的日子,胡志明在这一天宣布越南独立了,他的身后是一支一万人的军队。不过好日子没过多久,英军印度师团乘乱先占了南方,而且居然就把南方交还给了法国人。法国人据此开始与越南人谈判国家的前途。1946年3月6日,双方达成自治的协议。法国将在法联邦的框架内承认一个越南共和国。新的国家将有自己的政府和军队。至于越南的三个部分,即东京、安南和交上跂是否统一,何时统一则由公民投票决定。谈判期间,法国实现了重返越南,同时进驻的有15000法军。不久,谈判陷入困境,于爆发了史称第一次印支战争的越法战争。越法争执,巴黎和会,法国政府对新政府外交和国防权力的限制,原殖民政府官员从中作梗,西方对中)共扩张的疑虑都是谈判无法解决问题的原因。1946年11月20日,法军开始在海防武力镇压越盟,当天就杀了1000人。不久,镇压行动扩大到河内,越盟退到了农村,继续坚持抗争。

  1949年中国中共在中国大陆获得胜利,越盟为此欢欣鼓舞。共同的事业使两国的中)共走到了一起。中国大规模的援越活动始于斯,即1950年。在胡志明秘密访华后不久,中共派出陈赓帮助越共组织和训练军队。陈赓之后是韦国清为团长的中国军事顾问团负责指导越南军队的组建和训练工作。中共还派出以罗贵波(曾任中国驻越大使)为团长的中共政治顾问团来指导和帮助越共进行整风工作、群众工作、政务,甚至财政金融工作。1950年9月,在中国的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越军五个师诞生了,这五个师分别是304,308,312,316和320师,这五个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协助组建,全部使用中国装备,并逐步发展壮大,成为越军精锐。在与法国人的战斗中,中国中)共无私的,有求必应的援助是越***队越战越勇的精神支柱和令法国人无法征服的力量源泉。

  越军引为自豪的奠边府战役也得益于中国军事顾问团卓有成效的谋划和中国的军事装备。这场战役的指挥官分别是法军纳瓦拉将军和越军的武元甲将军。战斗于1954年3月打响。法军的计划是引越军出洞进入平原地区,然后进行决战,如果打的是常规大兵团战役,那么法军占有绝对优势。法军的诱饵是13000外籍兵团。但是越军将计就计,借山地的险峻,用50000兵力把这个兵团围成个铁桶。越军出奇不意地将重炮拖到了山顶,以法国人无法想象的胃口先呑下了诱饵,不仅没有遭到创伤,而且就此吃住救援的法军,一连打了几个月,最后于5月7日以攻占奠边府取得胜利。次日,日内瓦关于印支的前途谈判开始。谈判各方分别是法英苏中越。后三者为盟国。美国有代表在场但是没有参加签署于7月达成的协定。第一次印支战争结束达成的协议有四项基本原则:停火、南北越以17度线分治、1956年举行大选及全国最终需实现统一。

  日内瓦协定对中越两国来讲是一个重大的胜利,双方都得到巨大的利益,而且这个胜利与双方密切的合作和步调一致分不开。但是,如果从中越双边关系的角度来深究这个胜利我们就会看到了几十年后爆发纷争的祸根。因为,越南在与中国协调立场时为取得利益的最大化,在当时的情况下自觉地处于一个从属和服从的地位。后来,两国争执白炽化后,越南非常难受地回顾了这一段历史,他们承认得到中国极大的恩惠,但是强调越南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是为中国而战,一部分牺牲是为中国做出的。而且,越南人把南北越以17度线分治归结于中国本身的打算,即分治越南和老挝,适当时纳入中国的轨道。

  以美国介入为主要特点,以遏制共产主义为主要内容的第二次印支战争自1964年始,至1975年终。主战场就在越南。美国人前后投入3,403,100军力,结果丢了58183条命,伤153303人,化费1790亿美元,最终还是失败了,很悲惨。原因何在?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中国对越南的援助肯定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七亿五千万中国人民是越南坚强的战友,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中国土地是越南辽阔的后方。在整个印支战争期间,中越合作无间。所有的越战研究专家在中国向越南提供大规模援助的具体数额上有争论,但是在认定越南在十多年里一直都是新中国最大的受援国这个问题上却是一致的。西方的专家一般认为中国援助的总金额在100亿到180亿美元之间。这是有价的援助,另外,中国在1965年至1971间派出相当数量的军队部署在北越,主要用于防空,保护交通线路等,有效缓解越南军队的后顾之忧。西方专家普遍认为中国未经公开的驻军直接遏制了美国在北越的扩张念头,是美国迟迟未向越北派出地面部队的直接原因。

  谁也没有想到,在中越两国紧密配合抗击美帝时关系上出现了裂痕。

  第一个裂痕有关赫鲁晓夫跨台。继任的苏联领导人要给美国人一点颜色看看。他们决定增加对越南的援助。1965年2月,莫斯科向北京提出如下的要求:1、要求允许援助越南的武器装备过境中国。2、要求使用云南省的一至两个机场并驻扎500人在允许使用的机场。3、要求中国同意为苏联空军开辟一个空中走廊。4、要求中国同意5000苏军人员过境中国。5、举行三方抗美谈判。1965年11月,除第一项外,中国正式拒绝了其余的四项。原因当然是当时中苏交恶。拒绝是针对苏联的。但是打在苏联身上,却是痛在越南心上。据说,为此,胡志明专程前往北京向毛主席求情未果。北京毫不让步无疑让越南想不通和气愤。后来,苏联的援助越来越多,不久就超过了中国。越南也就自觉不自觉的抛弃了原来羞羞搭搭的在所谓国际共运中保持的中立立场,在中苏间爆发战争之后,越南的立场更是让中国人寒心。在越南于1975年取得全国统一之后,中国曾一度明知无用也试着劝说越南拉开与苏联的距离,警惕苏联的霸权主义。由于越南拒绝接受中国的反霸政策,中国决定不再向越南提供援助。这难不倒黎笋,他跑一趟莫斯科就什么都有了。莫斯科干脆给他一个五年援助计划来气气中国人。中国则顺水断了所有的援助。1978年越南以一个亚洲国家的身份很奇怪地加入了以东欧苏联卫星国组成的经互会,专门签了一个与苏联的和平友好条约给中国人看看越南的本事。

  第二个裂痕则与中国调整对美关系政策有关。尼克松对中国的访问对越南来讲就是背后一刀,任由你中国人如何解释都不能取得越南的谅解。在基辛格1971年7月访问北京到尼克松1972年2月接踵而至,周恩来总理两次飞往河内,寻求理解,两手空空而归。被出卖了是第一个感觉,然后就是深深的猜疑,中国人会干什么?中美越走越近,河内越来越焦燥不安。在70年代,中国的外交政策基本上就是组成反霸统一战线,其中一个至今人们津津乐道的例子就是当1978年8月中日签订友好条约时,中国坚持加上了一个反霸条款。为了有效遏阻苏联的扩张,中国于1978年调整了对东南亚各国的政策,居然支持他们结成军事同盟来与美国合作。这在越南人的眼里简直就是赤裸裸的叛卖行为,是可忍,孰不可忍?

  但是裂痕归裂痕,中越并没有在战后立即成为敌人。两国都还在信誓旦旦地保证维护友好关系。至少有好几年,双方仍有工作关系。后来出现了领土纠纷,华人问题,柬埔寨问题。这些过去似乎可以解决的问题成了绕不过去鸿沟。在东西方两大阵营对抗中两国选择了不同的朋友,于是修补关系的能力受损,一个问题解决不了导致出现另一个更糟糕的问题,所有的谈判都先后走进死胡同。越南开始驱赶华人,边境冲突增加。一方面可能确实想实现大印支联邦之梦,另一方面是为了破解中柬联盟的围堵,越南开始打入侵柬埔寨的主意。这一切到1978年达到了一个度,有不少人开始在想,情况已十分危险,任何一点点火星都会使局势一发而不可收拾

  有一点本文作者想特别提请读者注意的就是无论局势是如何的危急,战争始终没有被引发。这个事实十分重要,特别关系到本文的主旨。由于中国领导层决策的文件仍然是十分机密的档案,所以我们只能通过一些当事人公开的回忆录来猜测当时中越边境局势在什么样的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国内的政局,影响了邓小平的再次复出。有一点可以肯定,即于1978年11月举行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讨论了中越关系,并将动武的决策权授予了邓小平。1978年6月邓小平出访泰国,他已经在警告越南。不管这个警告是否得到过时任中央军委主席华国锋的认可,会议的结果表明邓小平的改革开放路线大获全胜,以邓小平的军事经历看,此时此刻,越南的强硬和冥顽不化正好是新的中国领导人寻找的机遇。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新的政治力量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重新界定了中国的国家利益,他们成功了。

  新的领导层以一个新的视点来考虑中越关系。最重要的证据就是在1978年即将结束的时候,中国突然在TW问题上做出了重大让步,这使得中美建交于1979年1月成为现实。在决定惩罚越南的前两周,邓小平高调访美。在卡特回忆录里,他说邓向他通报了战争的准备情况,但是他有力地对邓进行了劝阻的工作。这点自我辩解其实没有什么用处。邓小平在发动战争前两周对美国进行了正式访问这一事实即说明了一切。

第二章 战争



  1979年2月17日凌晨,集结在云南和广西的30万大军开始对越北毗邻中国的地区发动地毯式炮击。受到致命打击的越南重要城镇有老街、芒街、谅山、孟康和高平。炮击后不久,大约6万中国军人在26个缺口越过边界杀进越南。整个战线长达1200公里。步兵由T59坦克支持,一边横扫越军据点,一边呈扇形深入越南大约20公里的区域。根据越南人自己发布的消息,在不到两天的时间里,中国军队已占领11个越南边境市镇。此时危急万分的是杨东,该城被中国军队的坦克和火箭炮团团围住。突然中国军队停止了前进,让外界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才知道中国军队遇到了自己造成的困难。1、推进太快以至于前后部队失去联系。2、中国军队此时入侵依靠地面炮火支援,没有动用空军轰炸,所以20公里正好是122毫米、155毫米榴弹炮、120毫米自动火炮、120毫米和160毫米廹击炮施展威力的地方,再往前就要另择阵地了。

  越军抵抗之强烈也是出乎意外。越南多次吹嘘,北部谅山、莱州、黄连山、广宁等省早已是铜墙铁壁。战壕密布,全民皆兵。实际上也差不多。越南刚刚打完一场战争,战略战术娴熟,什么丛林战、奇袭战、地道战、地雷战一套一套的,其中虽说学自中国,但中国军队毕竟多年未用生疏多了。而且,中国军队年轻,一腔热血,不怕牺牲,在老练的越军面前显得蛮撞,加上地形不熟,伤亡惨重。越军说重一点是太过轻敌自信,说轻一点就是无暇北顾。当是时,越军大约20万精锐陷在柬埔寨,这已经是全部越军的三分之一。所以北部只有一点地方部队和临时组织起来的民兵。总数约为10万。另外为防万一,有五个正规师呈扇形保卫着首都。

  战争进入第四天后,中国入侵部队重整旗鼓,发动了更加猛烈的攻势。现在,一把鱼叉形的攻击初现端倪,一道穿过友谊关沿中越铁路和越南一号公路,另一道沿滇越铁路,目的就是外行人都看得清清楚楚,即扎进首都河内。战斗越来越激烈。越南人拼死抵抗惊恐万状。因为中国人看来要重演五百年前的好戏,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越南真正战略上的首都顺化。外人不清楚,越南人自己知道,此时中国人在炮击谅山,而谅山就是越北入海最后的屏障,再下一马平川,无险可守,中国人可长驱直入占领海防,控制整个北部湾,再次将越南栏腰斩断,分而治之。

  果然中国人拿下了谅山。

  谅山之战于2月27日打响,3月3日结束。可是次日中国政府宣布开始撤军,此一宣布在意料之外但在情理之中。因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际上,中国都完成了所有的战略战术目标。握谅山于股掌间,好似一把尖刀抵住越南的心脏,分分钟开膛破肚。再退一步讲,谅山也是有序撤军的先决条件之一。

  要说明谅山对越南的重要性,可以从该城沦陷后几分钟内越南发布了全国动员令这件事可见一斑。令越南人长舒一口气的是中国人忽然走了。惊魄未定之际,越南人煞有介事地宣布,为展示自己的和平意愿,同意中国人撤退。

  战争持续了16天。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大战役,没有正规军之间的胶着对抗,没有海空军介入。中国军队最远深入越境约60公里处。整场战争像是打太极拳和演口技:“忽然抚尺一下,众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按中国政府的说法,中国发动边境自卫反击战是为了惩罚越南人的挑衅。新华社的原话是忍无可忍,奋起反击。在严惩侵略者之后我边防军回防驻守在边防线上。

  在所有官方发布的文件当中,中国没有提及柬埔寨局势,也很少提到越南驱赶华侨这一恶劣行径。不过此前四十天,越军冒天下之大不韪,拿下了中国盟友的首都金边。而邓小平在一月访美时多次提到教训越南,所以本次战争的目的其实是给越南人上一节课。

  苏联人很是不情愿地吞下了这棵很苦的苦果。现在人们倒回去看才知道苏联人当时自己的肚子已经很痛,只是强颜欢笑罢了。三个月前,苏越刚刚签了一个和平友好条约,墨迹未干就出了这一桩事,就像是抬头就被一掌嘴。而越南人当初却把这个条约当个宝,因为勃列日涅夫说当中国领导人阻碍破坏越南社会主义建设之际本条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言下之意是有点防止不测。

  很自然的,勃列日涅夫和柯西金强烈谴责这次入侵,说“这是公然无耻的国际海盗行为,要中国人立刻撤军”,仅此而已。连美国人都惊叹不已,实在是对邓小平的神机妙算佩服得五体投地。

  苏联并不是没有干涉的本钱。因为此时此刻,在南中国海有一艘斯维尔德罗夫级巡洋舰和一艘克里瓦克级驱逐舰镇守在越南海岸线上,两艘主舰外还有11艘其它各型战舰。中国人打响之后,苏联立即启动了空中军援行动,路线是苏联-印度-越南,同时派出一军事顾问团前往河内。以苏联为主导的所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涉及的各国几乎没有例外地同声谴责中国。在整个东欧,也就是南斯拉夫一国保持中立。最想不到的是中国在欧洲曾经唯一的盟友阿尔巴尼亚公开地站在越南一边。在各大国,凡有中)共的地方,左翼势力一边倒,反对中国。能致中国人于死命的是中苏边境上的百万苏军,更不用说对中国核设施进行打击的力量。可是苏联没有动手。邓小平戳破了苏联吹出的一个天大的牛皮。从此,苏联人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可想而知,总不会是在走上坡路罢。

  在另一个方面,美国人被邓小平上了一课。美国人深根蒂固的所谓世界中)共合伙图谋美国的神话不攻自破。五个中)共国家,中、苏、越、柬、老扭成一团,打个难解难分实在是让美国主流决策者们哭笑不得。表面上看,美国人,以及美国在亚洲的主要盟友日本人显得非常难为情,不知说什么好。在中国人开打后的同一天,美国国务院发表了要求中国立即停止武力行为,撤回军队。可是这份声明同时遣责越南入侵柬埔寨,字里行间透出一种愉娱。美国人还看准了这个机会要求立即召集安理会会议,讨论双边撤军的问题。在2月23日、24日、25日、27日的安理会紧急会议上中苏分别拿出谴责对方的提议,反倒是美国人十分难得地当一回第三者,袖手旁观地评判是非。2月25日安理会上,由于中美两国联手,联合国同意被推翻的波尔布特政府代表发言,结果苏联代表卡拉莫夫退席以示抗议。这是苏联自朝鲜战争之后为数很少的几次退席之一。

  越南攻入柬埔寨之后,最感惶恐的是东南亚各国。美军自1972年从南越撤走后出现安全真空。越南未必就真要打进泰国,但是大批柬埔寨难民涌入泰国,造成泰越无法迴避的磨擦点,谁也不敢说把越南惹脑了,结果会是怎么样。在二战后相当一段时间里,东南亚各国,特别是以印尼为首的几个国家担心的是中国以及中国输出的共产主义运动。现在又出来一个越南,实在是雪上加霜的事。此时此刻,中国攻入越南有双重的效果,第一,解了泰国的燃眉之急。第二,加剧了对中国人的担心。不少东南亚国家各自都有迫害华侨的历史,有的常怀内疚,有的心生恐惧,生怕中国有朝一日强大之后报仇雪恨。于是,越南就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虽然中国对此三缄其口,但越是这样,越让人不放心。在这样的情况下,东盟内部发生了激烈的争吵。由于泰国首当其冲,而东盟必须表现出团结一致亮出一个公开的立场。该立场几乎是美国国务院声明的翻版,但是对中国来讲是一个莫大的胜利,从此,中国板回因以往过错造成的所有失分。最令中国人想不到的是在中国军队宣布撤军的当天,东盟向安理会递交了一份提案,该提案对中国入侵越南一事只字未提,而是要求越南人立即无条件地从柬埔寨撤军。提案立即被苏联否决,但是中国为此欢雀跳跃却是怎么也按捺不住的了。中国从此与东盟日渐友好的关系始自当日的说法不为过。

  在发动自卫反击战之前,中国有一个说话算不算话的问题。中国国内当时危机深重。邓小平关于教训一说十分解气,但是谈何容易。但是一旦开打,全世界的注意力又都集中在时间和规模上。当时人们普遍认为苏联一定会干涉。而且看上去苏联也有准备。2月19日邓小平在运筹帷幄间抽空会见了访问北京的美洲组织秘书长阿勒昌德拉,再次强调本次行动的有限性,他说实现目标之后即撤出军队。2月23日,中国国防部部长耿飚对西方国家大使说了几乎一模一样的话。他说下周就会结束。同一天,邓小平会见了欧共体轮值主席杰金斯和日本京都新闻社社长。他说不会拖过十天,因为那时我们的目标已经实现。2月25日,分管工业的副总理王震在为来访的英国工业部长瓦莱而举行的宴会上说中国不会打进河内。他们三人在不同的外事场合说一样的话明显是让外界宽心,冲抵苏联动手的决心,缓和美国人的忧虑。战争开打后,中国对苏联人也不是就听天由命,而是作了精心安排。一方面,中国所有的媒体停止了对苏联的抨击。第二,疏散了30万平民,集结了至今不清楚数量的军队,据推测足够阻挡第一波的苏军袭击。第三要求边境官员克制不与苏联发生任何磨擦。

  最后下来,苏联对越南的支持也就是说说而已。当然,也可以说苏联一开始就算准了中国人不敢把越南人怎么样,只要越南人还在,越南领导人还在,留得青山在,何愁没柴烧?苏联人在中国人撤军后一定庆幸没有冒然下手。

  中国的形象出了一点问题。是正面还是负面不好说。首先,对今天特别有参考意义的是,中国通过中越自卫边境反击战证明自己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意愿在处理国际问题时,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诉诸武力。这个影响之深远是当时中国领导人未必能想到的。战术上,此次战争打得不怎么样,有点失望,因为有形损失太大。军队的表现自有公论。今天,我们纪念我们躺在中越边境一线为国捐躯的烈士,有一点没想通,怎么这样多啊。

  但是,从战略上来讲,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是一场如何评价都不会过份的胜利。本文的结论是此战为中国今天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地下战士有知,可以瞑目了。

第三章  战争的起因



  如前言如述,本章分为两部份,一是两国关系中存在的问题。第二是双边关系中的外部因素。如果谨慎一点的话,下文所提到到各种因素都不可能单枪匹马地恶化双边关系因而导致战争。就领土而言,有争议的面积不大(海上争议也是空的,因为两国都没有立即在海上开采石油或是其它什么资源的计划)。当时的领土争议和华侨问题裹绞在一起。华侨问题在中越关系中占很重的份量,但是处理华侨问题要付出的政治代价太高,中国未必能承受得住。在柬埔寨,红色高绵也以虐待华侨著称于世,中国也忍了。

  越南侵柬确实是一个大问题。但是如果处理得好的话,越南在柬埔寨的利益可以和中国的利益并行不悖。另外,中国承认越南在柬埔寨的利益之后可要求在老挝北部有一定形式的存在,毕竟是在交界的地区,抬头不见抵头见。

  中越关系中两个外部因素相互之间缠绕在一起。苏联在这个地区的卷入并不是一个新问题。十多年来,中国早已习惯了苏联在越南指手划脚。综上所述,中越关系恶化的第一推动力只可能来自中国自身的变化,这是新的因素。只有这个新因素开始起作用,那么中国才会发现为什么必须在这个地区消除苏联的影响。

  1、中越两国关系中的双边问题  A、领土争端

  中越领土争端是本次战争直接的和重要的起因。按照中国政府官方的说法也就是唯一的原因。中越领土争端分为三大类。1300公里的陆地边界线,北部湾划分和南沙群岛。中越陆地边界于1887年由越南当时的法国殖民当局和清政府划定,这个条约曾于1895年增补。按照这两套文件,中越陆地边界上共立了300块界碑。由于当时的条件限制,可以想像立碑并不是很严谨。加上后来因战乱少有修缮,界碑被挪动,被损毁的情况相当严重。在1957年至1959年间,两党曾经达成协议承认现有边界,维持现状,搁置争议。越南统一之后,领土争端顿起,但是全部争议地区加起来,不会超过100平方公里。第二类是北部湾的划分。1887年的条约有非常模糊的一界定,造成双方理解差异。为了说清楚近海岛屿的归属,当时的谈判者用红笔从芒街处划了一条线,一直往南,至茶句岛东端。当时是这样说的,线东的岛归中国,线西的岛归安南。1887年条约的中文版本没有提及这条线的确切位置,但是法国版本标明为巴黎子午线以东105度043秒。双方争议的核心问题是这条线当初是说明岛屿的归属,还是就是海域的划分?中国认为根据中文本这条线只是说明岛屿的归属。由于岛屿归属是清楚的,所以,海域争端只能理解为没事找事。

  中越最激烈的领土争执是关系西沙和南沙群岛的归属的争执。西沙群岛位于中国海南岛以西南三百公里处,离越南岘港约四百公里。南沙群岛则距西沙和西贡近千公里。总共有135个小岛。这些小岛本身没有什么价值,关键是小岛扼守几条重要国际航线,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另外,随着经济区概念的推行,谁拥有这些岛那么周围两百海浬就是谁的专属经济区。这些海域里的石油和矿藏有待探明,但是据专家估计不会少。

  1974年1月,中国从南越政权手中夺回西沙群岛。当时北越政府并没有公开抨击这次行动,但是他们认为这个行动有趁火打劫,先发制人的嫌疑。有未经证实的报告说北越政府向中国政府递交了一份感谢协助收回西沙群岛的函。在西沙之战后,南越政府立即派兵占了南沙6个岛,并宣布另外11个岛也是越南领土,属于越南的福绥省。在西贡陷落后,北越军队立即接管了上述各岛。除了中国和越南对些岛屿的归属有争议外,菲律宾和TW也宣称对这些岛有主权。

  在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之前,双方在副外长级别上进行过两轮磋商,第一次在河内,1974年8至11月间。这次磋商的焦点是北部湾的划分。第二轮磋商于1977年10月举行。这一次双方为陆地边界走向吵得一踏糊凃。第一个争执出现在中越铁路的接点。越方说1954年铺轨时接点误入越境300米。越南要求更正。中国拒绝了。类似的问题出现在输油管道的接点上,河流的走向上。边境居民之间发生了暴力冲突。1977年5月4日发生了第一起流血事件。在友谊关,约50位中国工人被500越南士兵袭击。一周后,越方单方宣布两百海浬专属经济区。在这样情况下,谈判还没开始就失败了。此时,边境上华侨被驱赶回国的越来越多,越方开始搞边境清整。边境上的各种冲突越来越多。1977年有752起。1978年有1108起。到了1979年战前一个月已经有129起。冲突剧增标志着危机不断深入。

  B、在越南的华侨问题

  边境上冲突多由越南驱赶华侨造成,1978年4月至7月间有16万华侨回国。到战前中国政府正式关闭边境之前,每天被逐返乡的华侨不可胜数。1978年8月25日由于越方驱赶我大约2000同胞越境,当中爆发了极为严重的流血冲突。如洪水一般的难民流让中国领导人悲痛地面对一个事实,即无力负担几十万计的华侨生计,但是从道义上讲又必须完全接纳。而且如果有接收上做得稍有差池,很容易给东南亚仇华政权以口实。越南已经到处在讲中国政府通过华侨问题干涉其内政,这个说法很容易被东盟诸国接受。中国曾于1965年支持主要由华侨组成的印尼中)共夺取国家政权的计划。大家因此对中国惴惴不安。华侨问题是东南亚各国政府面对的一个棘手的问题。华侨是这些国家经济的中坚力量,他们控制了贸易、制造业。能够轻而易举地颠覆软弱的政权。华侨还以爱国著称之世,所以常常被称为中国的第五纵队。自独立后,东盟各国或多或少都有过华侨问题。有的处理得好一些,有的一蹋糊涂。

  1978年,越南有一百五十万华侨,其中三十万住在北方。主要聚集在海防、越南中部和北部边境地区。他们大多是渔民、矿工、工人和农民。1955年,两党中央同意逐步使越北的华侨归化成越南公民。1961年,作为一个友好的表示,中国政府甚至说服已回到中国的部分华侨领用越南护照,以此强调他们留在越南亲戚好友的国籍。1955年之后两国从未因华侨问题红过脸。除了一次,即在文革中,红卫兵的过激行为造成对越南的伤害,中国立即表示了歉意和补救。

  在越南南方,华侨控制着经济命脉。1956年,吴庭艳政府强制性归化华人,例如,只有越籍的人才能够做生意。在这样的情况下,华人一般都加入了越籍。但是在1963年政变之后,政府对华侨的控制力减弱,华人经济再度繁荣起来。

  越南统一后采取了社会主义的相关政策,最主要的就是废除私有制,然后从华人手里夺回对经济的控制权。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中国也搞,但是这里却多了一个种族的问题。

  1978年3月前,中国政府已三次秘密照会越南政府,抗议越南迫害华人。但是无济于事。越南武装人员肆无忌惮地进入华人住宅,没收所有财产。1978年3月23日,越南正式宣布废除私有。一夜之间,所有华人华侨的财产被洗劫一空。然后,他们被新政权驱赶到新经济区当农民。不少人选择了自杀。4月23日,越南宣布合并南北货币。这项举措实际上相当于进一步没收华侨和华人所有财产。这是华人在一个月内遭受到的第二次打击。

  毫不奇怪,在越南的华人惶惶不可终日。更糟糕的事情是,中越关系开始恶化,到处是难免一战的传言。

  中国政府无法直接承担保护侨民的责任,主要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由于先前中国政府与南越政府没有外交关系,所以华人华侨的身份不清。而谁是谁不是就成了争执的焦点。越南政府认为1956年之后,南方的华侨已成为越籍华人,这是历史遗留的问题。中国政府反驳说重来没有承认过吴庭艳政权,谈何早已归化。1978年5月24日国务院侨办公开指责河内。三天后,中国政府宣布开始接受华侨回国。中国派了两条船去接华侨。一条停在海防,一条停在西贡。但是在出境手续上双方谈判陷入僵局。越南人要求三天内离境,中国人要求延长时间。6月16日越南人正式拒绝中国在西贡设立领事馆。作为报复,中国要求越南关闭在昆明、南宁和广州三地的总领事馆。同时,中国以大使生病为由把他召回了。6月29日,越南加入经互会。7月3日中国断绝了所有的援助项目,并召回了880名援越专家。7月28日,中越间所有谈判无疾而终。中国召回派出的船只。情况已无可能更坏。1978年7月止,共有16万华人被驱赶回国,大部分来自北方。在南方,由于没有陆路之便,华人投奔怒海。举世震惊的船民外逃开始了。至今,没有人知道有多少人选择了这条路,因为不少人在海上丧命。为了说明问题的悲惨程度,需要列举一个官方数字。到1985年,全世界各国安置了138万印支难民,其中有27万所谓的船民,大部分为华人。C、越南入侵柬埔寨

  在中越国境冲突和华侨华人问题一日紧似一日的时候。越柬趄龃也在上台阶。如同中越关系一样,柬越不和的种子可追回到公元1000年。越南从那个时候起开始了系统的向南的扩张。柬埔寨与越南相比根本就是一个小国和弱国,它只有与泰国联手才能有点抵抗能力。在法殖民之前,柬埔寨就被越南逼进一很小的区域。法国殖民统治救了柬埔寨一命。但是即便都是处于法国统治下,法国从还是武断地把一片很大的高棉土地划给了越南。由于这片土地上至今住着的是高绵人,可想争执之激烈了。在柬埔寨的历史上,总是有摆脱越南人控制的愿望。50年代西哈努克亲王堀起最是有说服力的一个例子。他乘法国人在越南焦头烂额之际获得独立,然后,在此之后的印支冲突中保持中立。在美国和北越之间走钢丝是他的拿手好戏。因为他在边境地区为越南人提供了避难地,所以越南政府接受法国人划定的边界。

  由于法国人在印支三国的统治是一个整体,所以1930年重新扩大的越南中)共定名叫印支中)共。1951年2月印支中)共改名为越南劳动党,但没有放弃建立印支联邦的理想。胡志明说:“越南劳动党将把越南、老挝和柬埔寨三国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越南中)共以解放三国人民为已任。”但是柬埔寨中)共在金边得手后并没有放弃追求独立的传统。相反的,胜利强化了人们独立的愿望。河内感到非常的脑火,因为长久以来越南中)共就认为三国的团结对这个地区的安全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极为重要。在三国中)共得手的最初几年,他们之间不仅有政策的协调机制,而且还有实际的步骤来合并成一个中)共。就老挝方面的情况来说,谈判取得了对越南人很好的结果。1977年7月17日,老越间签订了一个25年的友好和平条约,一个援助协定,一个边境协定和一个联合声明。从此之后,越南人越来越多地干涉老挝事务。而这个结局恰巧是柬埔寨人千方百计想回避的。柬越谈判失败。边境冲突增多,双边相互指责。由于谈判破裂,越南决定使用武力。1977年全年几乎都有边境冲突发生。1977年12月柬埔寨宣布暂时中止与越南的外交关系,指责越南干涉内政,企图霸占柬领土,想在东南亚称王。在危急之中,柬埔寨寻求中国的支持。初初几年,中国是十分谨慎的。不想太得罪越南。这方面也有对柬埔寨国内政策不满的考虑。但是不管红色高棉是如何的残暴,一个和平和中立的柬埔寨符合中国的利益。1978年1月12日,中国政府发表了一份声明,要求停火,越南撤军和谈判解决问题。同时中国保证进一步支持柬埔寨。

  在越方面来讲,推翻波尔布特的决定是于1978年初作出来的。越南人扶持韩桑林作为新的柬埔寨领导人。韩桑林有非常重的越南情结。刚参加革命不久就从事在越南人和红色高棉之间传递信息的工作。他和越南人混得很熟。他的出身很低微,但是在奋斗过程中得到越南人的培训。他在靠近越南的第四战区由于作战勇敢和与越南人的关系好被提为师长。1976年波尔布特开始清洗亲越人员,他无奈跑到越南寻求蔽护。1978年在越军支持下他成了重组的柬军师长。然后,越南开始策动在柬的反对势力进行。

  中国对此不可能不闻不问。6月底,中国援柬物资增多。7月柬埔寨国防部长宋成访问北京。访问的目的就河内来看太清楚不过了,就是协调双方的反越政策。宋成在中国期间由中国国防部长陈锡联陪同。他去了旅顺军港,参观了北海舰队。陈锡联自始至终都说相信柬埔寨能赢得战争。宋成说他的访问极为成功。可是中国在柬埔寨的行动受两个因素的制约。第一是红色高棉民怨太深。第二就是地理方面的原因。柬埔寨太远。为了挽救一个濒临绝境的政府,中国需要通过海洋运输大量的军需物资。可是柬埔寨的磅逊港和铁路线已暴露在越南的控制之下。由于中国没有航空母舰,双栖作战的能力也欠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军队的选择只能是通过新的盟友泰国的支持,而与泰国的关系似乎尚未到这样的地步。另外,在外交上,如果中国直接军事干涉,那么越南人在世界的面前又成了可怜的小国被大国欺。因此,时任中共副主席的汪东兴在11月5日访问了金边。访问期间他没有同意柬方提出的海军登陆作战的要求。他援引柬埔寨过去长期的抗美的持久战传统,坚信小国能打败大国。他说现在虽然的挫折,但是最后胜利是柬埔寨人民的。

  越南很清楚中国的能力有限,加上苏联在一旁打气,11月3日苏越签订友好条约之后,越于1978年12月25日发动了大规模的入侵。越军确实凶猛,两周后攻克金边。中国现在面临一个被甩一耳光后的反应问题。邓小平在1978年11月10日曼谷的记者招待会上曾说,中国要看越南人下一步怎样走方才确定自己的行动。现在越南人干了。怎么办?此时此刻,最紧张的是泰国人。中国需要作出表示,否则就是软弱可欺。此时,邓小平开始谈论教训越南的问题。

2、中越关系中的外部因素

  A、苏联因素

  上个世纪70年代未,国际形势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化。其中一个是苏联也好,中国也好,这两个中)共大国不再觉得安全受到资本主义立即的威胁。两国都开始很自信地与西方交往。但是与此相反的是两国之间的关系反倒一日坏似一日1969年开始两国间发生了一系列边境冲突,在苏联的多种威胁包括核威胁下,中国不得不签了数个裁减武装力量协定而且重开了边境谈判。莫斯科自已反倒是陈兵百万,打破了安全平衡。当时中国人认为战争会立即爆发。苏联的这种做法无疑把中国朝西方推。1971年,在印巴纷争之际,莫斯科为展示对中国的绝对优势,公开警告如果中国介入冲突的话莫斯科就会采取行动。在70年代期间,由于在中国人的眼睛里苏联的军事力量是那样强大,以至于当时中国的所有外交活动目的都是阻止苏联的威胁。由于过去打击共同敌人的需要,中国容忍了苏联在越南的驻军。但是随着越南的统一这种驻军就成了一种威胁。在战争期间,越南在中苏间玩平衡。后来,中越矛盾激化后,苏联发现自己处于一个十分有利的位置,完成可以有所作为。苏联在亚洲和中国争。但是苏联更大的目标是在世界的范围内与美国一争高下。苏联在印支的介入有很深的与美争霸的考虑。

  如果可能的话,中国情愿增加经援来维护与南的友谊。但是中国当时处于很深的社会及经济危机当中,不可能有余力贿赂一个有五千万人口的国家。相比较而言,苏联就要好得多。例如,1975年5月,当苏联油轮第一次造访南越港口,就带去了当地急需的燃料。1975年11月,在寻求中国援助的努力失败后,黎笋跑到莫斯科讨到一笔庞大的援助。西方观察家说大约是为1976年提供5亿美元,为下一个五年计划提供30亿美元。苏联将为越南建造40个项目,包括水电站,碱厂和煤矿,食品加工厂等等。分析家们还注意到苏联拉越南加入经互会,其主要目的也是希望其他东欧国家给越南提供帮助。为了表示越南对苏联的感激涕零,越南自然采纳了反华的亲苏路线。就提供援助来讲,中国是一个失败者。但是中国还是尽可能地拉住越南。多年来,中国的越南政策就是不让越南滑向苏联。苏联和越南的意识形态相近,有共同的敌人美国,并肩作战已有多年。因此,中国也不是要在越南消除苏联的影响,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中国只是尽可能地拖住越南罢了。但是越南人显得极为卑劣,他们在受援问题上有意地鼓励中苏的竞争,让中国人感到自己的无能而且更严重的是中国忽然有被苏联南北夹击的感觉。此时,苏联在中苏边境上增兵不少。到1978年,苏联决定让所有中苏边境的部队换装,大幅提高作战能力,配置了导弹和其他先进的军火,包括米格24D攻击型直升机。另外没有证实的报告还说苏联居然还部署了中程导弹和最新一代的战机。78年4月勃列日涅夫、国防部部长乌斯蒂诺夫特地前往中苏边境观看海军、海军陆战队和空军举行的联合军事演习。中国对苏联的威胁极为不安。在当年的建军节招待会上,国防部长徐向前说苏联的军演根本就是要入侵中国,中国最大的威胁来自苏联,所以要准备打战。

  在越南,中越间关于华人问题的争执白炽化。越南不断挑战中国的立场,而且后面有莫斯科的影子。在越南废除私有制后三周,苏联官方通讯社塔斯社说越南的所做所为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真理报特别编发了一篇社论,这篇社论说越南在西贡正为彻底根除腐朽的中国商人而奋斗。中国人说越南人不会做生意,但是社会主义事业在西贡取得了胜利。越南人的生意越做越好。

  河内强化了对中国压力的抵制,苏联则强化了对中国的压力。1978年5月9日,正当中越冲突升级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即将到访北京之际,苏联边防部队故意闯入中国领土,据说是在追捕一名在逃的苏联犯人。事后,苏联立即作了道歉,但是此时此刻发生这样的事有谁会相信是偶然的呢?苏联显然是在威胁中国。与美国搞关系或是惩罚越南都将召致苏联坚定的反对。这次入侵事件发生后,苏联派出其太平洋舰队中的一部分南下,穿过TW海峡,直至菲律宾近海。中国认为这与中越关系吃紧有关系。被南北夹击的感觉更深了。

  1978年6月29日,越南加入经互会,这是中越关系无可挽回的一个标志。同一天,勃列日涅夫说苏联人民尊敬和热爱越南人民,由于越南人民受到外界粗暴和不公正的势力的虐待,所以苏联将坚定不移地支持越南人民在维护主权的斗争。

  莫斯科还有意渲染华侨华人的恐怖势力。塔斯社于6月发表了一篇文章说,在东南亚,不只越南,其他国家都有华人华侨问题。这篇文章还专门援引印尼的故事来说明华人华侨在当地经济当中的支配作用,以及充当中国第五纵队的潜力。

  当中越边境冲突有增无减之时,苏联火上浇油。8月26日,友谊关事件后一天,苏联宣布对越南无条件支持,说苏共政治局会议决定坚定不移地支持越南捍卫自己的领土完整和建设社会主义,反对外来干涉的权力。

  1978年8月,中越关于华侨华人的谈判开始,但是很快就结束了,因为除了相互指责外再无新意。10天后,越南同意让苏联使用金兰湾海军基地。

  最糟糕的是11月3日,苏越正式签署友好和平条约。最要命的是该条约的第6款。这一款的内容如下:“签约双方保证在涉及双方重要利益的所有国际问题上保持磋商。如果任一方受到攻击,双方应立即协力消除攻击一方,采取合适和有效的办法来确保两国的安全和和平。”

  很显然,苏联达到了在越南驻扎军队的目的。中国费尽心力,结果如斯,怎不让中国人悲愤欲绝。B、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体制陷入困境,中国面临机遇

  正当中越关系日趋恶化之时,中国正处于深深的社会和经济危机当中。计划经济已走进死胡同。1976年当毛主席去世的时候,中国新的领导人一筹莫展。虽然毛主席重启了中美和解的谈判,但那主要出于安全上的考虑。中美关系极为脆弱。两国相互间的成见很深。最主要分歧是中国当时的国家利益是追求国际共产主义和推进世界革命。从现在的观点来看,这个国家利益恰恰就把中国推到了与越南极为不利的位置上。在70年代后期,中国国内政治出现了调整国家利益的倾向,代表人物是邓小平。这种倾向受两大推动,一方面是国内对计划体制的极度不满,另一方面是西方急于把中国纳入其正在进行的产业大转移。就本文的目的而言,第二点特别提请读者注意,因此详述如下:

  上个世纪70年代,西方各主要工业国在二战后享有的相当长的繁荣期开始衰退。平均增长率从60年代的5.7降到了3.2,而通胀率则由4.2增至9.3,而且大多数西方国家的通胀率为10以上。失业率为6-8%这次衰退的根本原因是堀起的西欧和日本开始在市场上挑战美国。各国越来越高的生产率使得他们的中央银行不情愿储备水分很多的美元,其结果是,美元贬值,布雷登体系跨台。到1974-75年,各西方主要工业国均陷入危机之中。西方的主要应对办法抛弃凯恩斯的刺激国内消费的办法,把投资转移到到他们有选择的第三世界国家,实现产业换代,借廉价劳动力,降低成本,保持竞争力。西方的贸易也呈现出类似的倾向。这种转移有很强的内在逻辑。西方先进的技术、管理和网络加上第三世界的勤奋的工人立即成为成功的代名词。70年代是跨国公司的黄金年代。在这个潮流当中,最引人注目的无过于所谓四小龙的堀起,即南朝鲜、台湾、香港和新加坡。这几个国家或地区为何被西方国家选中是一个争论十分激烈的问题,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即他们所处的战略位置在东西方对恃中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各国极为重要。而本文要强调的是中国搭上了这次产业大转移的未班车。实际上,尼克松于1972年进行的至今令人惊讶的中国之行的大背景之一就是西方摆脱经济危机的愿望。中国人可能想的是从此与苏联人打仗有了一个盟友,可是美国人想得更多,我认识一位制造刀叉的美国人,他喜欢讲的笑话是那时他想如果全中国人都来买他的刀叉,那他不就发了吗,后来才知道中国吃饭用筷子!

  中国在这方面的反应很迟钝。中美合作局限于安全领域。当时表面上看起来,双方的唯一共同点就是对付苏联。苏联是双方共同的敌人。当时很少人清楚,但如今已是事实就是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已经在改变中国。中国即将摆脱失败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国将成为西方各国投资转移之地。至少有一个人清楚他的使命。这个人就是邓小平。

  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新领导层于11月18至22日举行的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重新届定的中国的国家利益,即经济建设。邓小平的这一决策的潜台词是摈弃意识形态主张,为与西方合作扫清障碍。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越关系交恶不仅不是挑战,反倒是一个千金难买的机遇:

  首先,中美之间的意识形态分歧是双方分歧之首。对中国的最大疑惧来自中国的国家意识形态。如果以民族利益为由与意识形态相同的国家一战无疑将有效缓解这种疑惧。不仅如此,而且还增强中国一再保证的不会以意识形态为由支持各国中)共干涉该国内政的保证。

  其次,1979年是东西方关系中最为关键的年份。该年未,苏联入侵阿富汗。新一轮冷战开始。原来已见成效的所谓缓合不疾而终。但是在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之前,由于美国在越南战败,西方决策层中弥漫着一种悲情意识。中国当时的对西方的外交政策是遏制西方绥靖主义。中国号召西方和第三世界各国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共同对付苏联霸权主义。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己牵头打上一战,不仅以实际行动实践自己的号召,而且鼓励美国决策层内的***重振旗鼓,卷土重来。

  局势的发展正如上所说:战争打响后,卡特政府还假情假意地说正在考虑推迟时任美国财长的布鲁门梭对中国的访问以示对中国入侵越南的不满,但是由于国内反对力量太过强大,连这点姿态也没有办法摆出来。财长如期访华,他倒是通过新闻界说已经向中国领导人转达了总统要中国人撤军的口信,但是天知道是不是这样。他倒是干了一件令中美经贸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大事,即处理历史上的美国资产案及中国资产在美冻结案协定。之后,大批高级别的美国代表接踵而至,两国之间文化、贸易、科技交流迅速增加。1979年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之后中美关系的最高潮是8月美国副总统蒙代尔访华。他马不停蹄地和中国领导人进行了十二个小时的会谈,和中国签了一个援助修建水电站协定,还有一个中国急需的五年内提供20亿美元的出口信贷协定。中国人让蒙代尔在北京大学作了一次演讲,要知道在那个年代这是一种多么难得的礼遇!果然蒙代尔不负所望,他在演讲中说:“虽然我们制度不同,但是我们有共同的利益,为此,我们将坚定的和你们站在一起。任何企图在世界舞台上孤立和削弱你们的力量也有悖于美国的利益。”这段讲话被全世界媒体引用来说明美国对中国年初行为的赞助。同时也呼应邓小平关于建立反霸统一战线的号召。

结语



  文中所述几个起因都很重要,与其说哪一个重要哪一个不重要,不如说所有的因素加在一起导致了1979年初的那场战争。在一定程度上,这几个因素形成恶性循环的源头,相互刺激着往坏的方向发展。但是如果一定要找出一个主因的话,就像本文所试图要做的那样,那么因为战争由中国发动,目的是给越南一场教训,打完的结果也是一场教训,所以最直接的起因应该是中国领导人当时的指导思想。这样一来,中国调整发展战略,调整与西方关系即为比较重要的一个因素。

  在邓小平前往华盛顿访问前四天,他接受了时代周刊总编缉多纳万的采访。由于此时离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的时间已经不远了,所以特别具有指标性。在谈到中美关系时他说,中美关系的重要出自于各自的全球战略。他说到越南,但是把越南和苏联在中东,非洲的扩张并列。他认为美国人想保持现状,但现在的问题是保持现状很困难,所以正确的办法应该是中美日联合起来反霸。

  邓小平说中国可能很穷,但也不是没什么任何一点份量,而且中国有潜力。中国的发展靠自己,但是也要借助发达国家的资本和技术。也就是在这一次谈话中邓小平第一次公开透露了新领导层的一个重要思想即一国两制的雏形,他说大陆将容忍如果台湾同意统一台湾可保持现有的制度和生活方式,当问及这是不是指资本主义时,邓小平说那当然。

  中国领导层的这种转变加速了中美日关系的快速发展。在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之前或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这种关系让苏联坐卧不安。因为这样一来中国将打破孤立,这种孤立一方面是苏联使的坏,更重要的是自己死抱着意识形态让自己难过。

  更重要的一层含义当时不是很清楚,现在一目了然即苏联也渴求西方的资本与技术,特别是日本的资本与技术。此时,苏联实际上与中国在进行一场悄悄的竞争,它有三个选项:第一像中国一样抛弃落后的计划经济及其意识形态,第二迅速改善和中国的关系防其被西方势力进一步利用,第三顽固到底。第一个选项是不可能的。后来的事实证明戈尔巴乔夫作了第一个选择,结果是苏联帝国分崩离析。第二个选择需要中国的配合,但是中国已经在与西方合作方面走上了不归路。所以苏联作出了第三个选择。与中国对抗到底。在这个意义上,苏联在越南的利益有多大自然就清楚了。

  中国领导层决定融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经济体制,而苏联不断增加在越南的存在以填补美军撤走后的真空,同时加大中国与西方改善关系的成本。这两个地区外的因素使得中越双边关系中的诸多问题复杂化。在越南人看来,苏联人不仅提供援助,而且还是真诚的中)共。而中国人却在越南人与美国人打得难分难舍之际邀请尼克松访华,这简直就是背后一刀。后来,中国出于反霸战略的考虑,不仅不再要求美国从东南亚撤军,而且对美军在南越的存在也不再有强烈的不满。中美之间的互动对该地区影响是巨大的。程度至今难以估计。所以毫不奇怪,越南挑起边境冲突,没收华人财物以及入侵柬埔寨一律冠以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旗号,而反对此种行为的中国则是共产主义的叛徒。1978年10月越南***一篇社论已经明确说明为什么两国之间不可能谈判解决双边问题。社论说“中国的外交政策已是和西方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政策没有什么区别”。如果越南已经有了这样的结论,那么两边还有什么好谈的呢?政治上的水火不相容表现为华人问题、边界问题谈判搁浅。其中华人问题对中国尤为痛苦,如果对越南行径给予默认,中国政府如何面对东南数千万侨胞?而此时,中国又极需海外华人对自己经济建设事业的支持。另外一个更严重的后果是,如果中国政府不作为,那么对华人有成见的政府比比皆是,都会仿效越南。实际上,中越关系确实已到了崩溃的边缘了,战争一触即发。与中国人一战其实不符合越南人的利益,但越南决策层似乎犯了一个自信的错误,他们以为邀请苏联人前来便可高枕无忧。此战下来,或者因打败美国这个超级大国胜利冲昏了头脑,或者真的以为越南人有神助可以为所欲为,总之,他们冒天下之大不韪,把军队开进了柬埔寨。中国俗话说专欲难成,众怒难犯。越南人追求专欲,已犯众怒,天时地利人和,中国人还在等什么呢?二十五年一晃而过,越南明白过来,有神助的是中国人。中国人不仅自己报了一箭之仇,而且转眼间,也是国际秩序的捍卫者。

  如果我们从纯粹的经济角度看问题,那么这场战争有另外一个时间表:

  1977年中,苏联表示让日本开采其油田,代价是进口日本的工业投资和技术,这对日本来讲极具吸引力,但是日本人极不情愿。后来人们知道原来是美国人从中作梗。

  同时,美国人却在中国和日本人中间撮合,让日本人购买中国人所有的剩余能源。此后多年,日本从中国购买能源的现汇是中国重新起飞的最为珍贵的原始积累(不是日本人慈悲他们有他们的难处)

  1978年5月20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访华向中国领导人保证劝说日本人在签中日友好条约时保留反霸条款。1978年6月该条约果然如约协定,这一条款被广泛地认定为是中日共同反苏条款。苏联的对应是于11月3日和越南签苏越友好条约。苏联开辟了空中援助越南的通道(请记住中国最困难时印度人扮演的角色)。越南抓住机会入侵柬埔寨。1979年1月中国在TW问题上作出松动(即不再要求美国与TW切断所有关系),两国关系正常化。1月7日金边沦陷。2月17日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开始。

  战争打响后,中苏关系极为紧张,但是中日美三国因此却迎来了从未有过的亲密无间。证据之一是在中国发起攻势的几个小时后,一支庞大的美国舰队迅速向北部湾集结,给苏联情报机关造成中美共同作战的假象。另外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猜测美国通过其卫星技术向中国提供了苏军移动的珍贵情报。战后盘点:

  中国26000战死,37000伤

  越南30000战死,32000伤

  此战未曾开打中国即占了世界舆论上风,所谓先声夺人。实现了政治目标。如中国所言惩罚了越南使其陷入十年困境;如中国所言中国的核心利益是不可侵犯的;增加了越南侵柬的成本,直至后来再也无力承受撤出军队;苏联和盟国并不是不可战胜的;中国言而有信,信而有为;

  因此,本文的结论是,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是东西方对抗在该地区的集中体现。苏联增加对越南的干涉,其目的是为了遏制中国向西方倾斜。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东西方对抗这个大的背景,这场战打得一点意义也没有,即没有夺得土地,也没有夺得人民,更没有推翻那个讨厌的政府。

  当是时,越南或者因找到苏联这个硬邦邦的老大哥,或因打败美国这个超级大国胜利冲昏了头脑,或者真的以为越南人有神助,可以为所欲为,总之,他们冒天下之大不韪,把军队开进了柬埔寨。中国俗话说专欲难成,众怒难犯。越南人追求专欲,已犯众怒,这已是西方人常说的压跨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天时地利人和,中国人还在等什么呢?二十五年一晃而过,越南明白过来,有神助的是中国人!

浅谈79对越自卫反击作战的战略战术问题



     关于我军作战方针与战役决心

  1975年越南抗美救国战争胜利后,河内当局为实现其“印度支那联邦”的地区霸权主义野心,需要苏联作靠山;苏联在确保欧洲战略重点的同时,积极向亚洲太平洋地区扩张,将亚洲纳入势力范围,为了向东南亚扩张,需要越南做打手。

  1978年11月苏越两国签定了具有军事结盟性质的《友好合作条约》。越南在苏联支持下加紧军事占领老挝,入侵柬埔寨,威胁着亚洲的安全和稳定。苏、越的侵略行经遭到我国政府的坚决反对。越南就把我国看作他推行地区霸权主义的最大障碍,完全改变了其对华政策,大造反华舆论,煽动民族仇恨;残酷迫害和躯赶越南华侨和华裔越南人;公然对我西沙、南沙群岛提出领土要求,并出兵侵占南沙群岛6个岛屿;频繁在中越陆地边界制造纠纷和流血事件,中越关系全面恶化。

  1978年夏,越共四届四中全会正式把中国列为“最直接、最危险的敌人”、“新的作战对象”。面对河内当局的反华恶浪,中国政府一直采取克制忍让态度。可越南当局却将中国的克制视为软弱可欺,反而加剧恶化两国关系。1978年越军制造的入侵、挑衅事件为1108起,是1974年的10倍。

  为了破坏苏联侵略扩张的全球战略部署,打击越南地区霸权主义的狂妄野心,支援柬埔寨人民的反侵略战争,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对越南予以必要的惩罚。中共中央、中央军 委经过慎重讨论和分析,制定了“集中绝对优势兵力,进入越南北部浅近纵深地区,穿插迂回、分割包围,各个击破,速战速决,速歼速回”的作战方针,决心“以15-20天时间,力争歼灭越军3-5个师的兵力,摧毁越军在边境地区的防御体系和军事设施。”

  关于我军参战部队

  由于我军在战略上要求速战速决,速歼速回;敌国作战需要相当数量的兵力维护交通;越军有一定战斗力且我军20多年没有打仗,战斗力状况不摸底,需要一定数量的部队作为强大的预备队,因此我军采取了集中绝对优势兵力“牛刀杀鸡”的战法。在广西、云南方向、北部湾海区先后调集了9个军29军陆军师、若干地炮师、高炮师、航空兵师、舰艇支队、地空导弹营、装甲兵、铁道兵、工程兵和后勤保障部队,总人数达到50万以上。我参战陆军师序列如下:

  西线:昆明军区:11军(31师 32师) 14军(40师 41师 42师) 成都军区:13军(37师 38师 39师) 50军149师 云南省军区独立师

  东线:广州军区:41军(121师 122师 123师) 42军(124师 125师 126师) 55军(163师 164师 165师) 武汉军区:20军58师43军(127师 128师 129师) 54军(160师 161师 162师) 成都军区:50军(148师 150师) 广西军区独立师

  关于参战越军情况
  
  网上盛传当年与我作战的都是越军地方部队和民兵,正规军少之又少,以此贬低解放军的战斗力和战绩。但实际情况绝非如此。

  首先要清楚,越南实行主力部队 地方部队和民兵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主力部队以师为基本单位,作战师是其核心力量。除作战师外,尚有生产师 训练师和岛屿守备师,没有地方师这一说法.地方部队最高建制级别为省军事部下辖的独立团,县有独立营。民兵结合劳动、生产单位编组,最高建制级别为营。
  
  1979年中越战争爆发时,越军在河内附近和北部一共部署了9个作战师、8个生产师、2个训练师、30多个独立团和1个空军师。而直接位于我进攻正面的有6作战师:316A师位于平卢 345师位于柑糖 3师位于谅山 346师位于高平 338师位于亭立 325B师位于先安(战中327师、337师、197团、46旅独立营向谅山增援),15个独立团,30余个独立营,54个公安屯,约十万余人(不含数量庞大,但无法统计的民兵)。利用山高、谷深、林密、洞多的地形特点,构筑工事,储备粮弹,形成了完整的防御体系。

   越军的具体兵力呈三线配置:

  一线为战术纵深:   

  边界线至纵深20公里范围内,为地方部队、民兵、公安,其任务是凭借既设阵地、有利地形和火力,阻击我军于边境,固守待援,为其机动主力部队展开创造条件。这部分武装对地形民情十分熟悉,工事构筑比较完善,守土观念较强,从作战的实际情况来看,战斗力不在主力部队之下。

  20-50公里纵深范围内,为机动主力部队---作战师,其任务是紧急驰援一线并实施机动防御和进攻作战。

  二线为战役纵深:即50-100公里范围内,除了生产和训练部队外,没有机动力量。

  三线为战略纵深,即河内地区,有战略预备队第一军3个师、1个空军师和若干炮兵、装甲兵、防空部队。

  我军“围点打援”说纯属虚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说我军进攻谅山,意在吸引越主力部队来援以便聚而歼之。此说实在是毫无根据。首先,中央军 委在制定作战目标时明确规定,我军打击的对象只限于越北浅纵深范围内的6个师,重点照顾4个师:3 316A 345 346师。其次再看攻克谅山的时间表:2月27日--28日,扫清谅山外围敌据点,相继占领扣马山、巴外山、扣当山;3月1日-2日,拿下谅山北市区;3日休整准备一天,4日--5日,打过奇穷河,占领谅山南市区,原定一周的任务提前2天完成。根本不存在一个所谓“围点”而准备“打援”的阶段。

    越军“诱敌深入”说不成立

  越南由于其国小力弱、地辐狭窄、回旋余地小,一旦边境失守,将直接威胁首都河内,而北部边境地区山高林密、沟壑纵横,易守难攻,所以在作战指导思想上强调“第一线取胜”,因此,“诱敌深入”是错误的(越军总政治局主任朱辉珉《谈在保卫祖国战争开始阶段的战略决心问题》),“要求在边界和海岛第一线就打击敌人”,“不能让敌人深入我国土,要保卫每一寸国土”,“以保卫我国的物质基础”(1978年8月 越军干部集训教材)。在此思想指导下,越军将北部百分之七十的作战兵力部署在边境线至国土50公里的战术纵深内,战役纵深内是谈不上什么战斗力的生产和训练部队,在战略纵深内只控制了第一军的3个师作为战略预备队,防守河内地区。我军发起自卫还击作战后,越第3师、345师、346师遭到歼灭性打击,316A师被重创,338师和325B师被歼一部,自顾不暇。越军只剩下了河内附近的3个师,而我50余万大军减员不过3万左右,胜利之师士气正旺,越军有什么本钱“诱敌深入 平原决战”?

    关于我敌炮兵力量对比

  此次作战,炮兵发挥了巨大作用。我敌炮兵力量对比为5:1,数量上我占绝对优势,质量上也远胜越军。以西线为例,整个越军二军区只有3个炮兵团,5-6个独立炮兵营,而我13军一个军就有9个炮兵团。从装备上比较,13军军炮团有85加农炮18门、122榴弹炮12门、152榴弹炮12门,而越军二军区直属168炮团只有85加农炮和122榴弹炮炮各12门。

  关于我军战绩问题

  攻占高平 谅山 黄连山 莱州4个省的21个县、市以及广宁、河宣两省部分地区。歼灭性打击越第3 345 346师,重创316A师另7个团、25个营(队)。部分歼灭越325B、327、337、338师另12个团(旅)、拔除了35个公安屯,共歼敌57000余人。其中俘虏2173人,缴获各种火炮916门,各种枪支、40火箭筒、40掷弹筒16062枝(挺、具),汽车236台,击毁坦克、装甲车54辆、火炮781门、汽车594台,摧毁了越北大量军事设施。

  关于我军主动撤军问题

  3月5日,第55军等部队攻克谅山,同一天,中国政府发布声明,对越作战目的已经达到,解放军开始从越南撤军。这是中央军 委早已安排好,有计划有组织的回撤,绝非战场形势对我不利而被迫撤出。早在1978年底,中央军 委和政治局讨论对越作战问题时,就已经定下决心,不论战果如何,我军攻克高平 谅山一线后不得恋战,即行撤回.
  
  次年2月26日,即战争进行刚一个星期,华主席 邓副主席即发出指示,3月4日宣布自卫还击作战胜利结束,5日向国际公开声明.3月初,昆明军区 广州军区前指向参战各部下达撤军命令,各部按上级统一部署上报回撤具体实施方案.至3月13日,云南方向我军回撤完毕,16日,广西方向我军胜利回国.各部周密组织,交替掩护,整个过程比较顺利,越军没有占到什么大的便宜。只是在广西方向作战的第50军150师出了纰漏:

  3月13日,第150师第448团奉命由班英向北清剿回撤,在那嘎及其以北地区夜间行动,遭敌阻击,由于部队干部惊慌失措,指挥不当,造成542人失散(被俘回归219名),丢失各种枪支407。成为了相关谣传的来源。

    关于战斗暴露的若干问题

  若干计划不周,有些指挥忙乱,有些情况处置不当;部队训练少,军事素质较差;组织编制不合理,有的武器装备不配套;战场管理不严,违纪现象较多;有的部队对民兵计划不周。领导不力。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我军为何不进攻河内



  中国和越南之间爆发的边境战争,也就是中方所称的对越自卫反击战。这场战争的起因究竟是什么,战争进程及胜负如何,战争对交战国以及东南亚地区的政治和军事造成了怎样的影响?香港军事专家杨达对德国之声记者谈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情况。

     1979年的世界还是个冷战的世界,当时的苏联和美国两大超级大国对立,形成东西方阵营。中国自命为第三世界弱小国家的代言人,但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力还远不足以与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匹敌。相反,由于中苏交恶,苏联又拼命拉拢中南半岛小国越南,从战略上对中国形成了一种合围的态势。

     70年代的乒乓外交为中美恢复正常邦交拉开了序幕。中美相互靠拢无疑令苏联和越南感到担忧和恐惧。越战结束后,越南在苏联的支持下开始在中南半岛扩张势力,推翻柬普寨波尔布特领导的红色 高 棉政权,试图建立印度支那联邦。这当然为中国所不能容忍,并且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北京政府当时是支持红色 高 棉政权的。中国领导人认为,是到了该制止苏联的"亚洲古巴"、教训教训这个越南"小霸王"的时候了。

    战争的直接导火索是越南越来越疯狂的排华活动,以及双方的领土争端。香港浸会大学欧洲文献中心主任、军事问题专家杨达回忆起当时的情况:1975年越南统一后开始排华,这是中国担心的一个问题。刚开始时越南在刚刚统一的南方将比较富有的华人排走,后来连北方的华侨也被排走,中越关系开始恶化。此外,在南中国海上中越之间也有领土纠纷,涉及到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这也是中越敌对的原因。"

       据颇具影响的澳大利亚"时代报"在当时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大批华侨被迫逃离越南。该报在对为数众多的难民进行采访后得出结论,河内要对争端负主要责任。越南北部的难民潮早在1977年就开始了,1978年达到高潮。在排华浪潮中,华裔政府官员被解职、独立开业的商人被迫停业,华人学校被关闭。在所谓的战略要地,华人要接受"忠诚测试",直至被驱逐。而在南部,大约3万家华人商店被迫关闭。在政府的授意下,富有的华人被迫缴纳多达数百万美元的出境税,并被赶上破旧的渔船驶向怒海。

    此外,越军在中越边境不断骚扰。因此,中国在阐述战争理由时将这场战争定义为"自卫反击战"。但是,看一看当时出版的"新德意志报"就会了解到当时的国际舆论对这场战争的反应: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指责中国入侵越南,为数众多的西方国家也持同样观点,亚洲国家如印度、日本和蒙古等也要求中国从越南撤军,苏联则更不用说。当然,中国在打这场战争时对苏联并非全无顾忌,但军事问题专家杨达认为,中国之所以敢对越南动手,而不怕中苏边境出现战事,部分原因是由于苏联把注意力转向阿富汗问题。

    1979年2月17日,中国解放军动用20万人的兵力,在772英里长的战线上对越南发动了进攻。在两个星期的战斗中,虽然中国军队伤亡惨重,但向越南一方推进约40公里。2月20日,西线大军攻克老街,经朗多、封上,3月4日攻克沙巴,东线大军同日攻克谅山,越北各重镇为解放军控制。而谅山以南皆为平原地带,适合中国装甲部队作战,越军再也无险可守。但中国军队没有将初期战果保持下去,与其说是出于限制冲突扩大的政治考虑,不如说是装备不足所致。

    杨达对两军装备情况进行了对比:"那时候解放军刚刚从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中走出来,解放军的作战能力不强,在攻打谅山、老街等其它边境城市的时候付出的代价很大。比如说解放军的坦克很容易就被越军打垮了,坦克质量很差,有的炮弹不会爆炸,有的炮兵部队在战争头一天所发的炮弹的数量比过去20年所发的都要多。而越军方面1975年越战刚刚结束,作战经验丰富,手中握着缴获美军的装备、苏联援助的大量军火、以及过去中国的支援。所以如果在打下谅山之后进一步行动,对解放军是很不利的。"

       从武器装备上来说,越军士兵当时普遍装备AK冲锋枪,而中国士兵还在使用56式半自动步枪。空军方面,苏联援助的米格21和米格23歼击机已是越军制式装备,而同时期中国还在使用歼6,即米格19。

     杨达也谈到了中国军队暴露的问题:"技术上来说,1979年时中国军队作战的方法还跟50年代差不多。中方没有出动空军,因为那时候的飞机,特别是歼击机没有全天候作战能力,白天可以作战,其它时候作战能力不强。现代化的战争是不可能这样的,所以解放军不可能在越南有什么做为。

    对中国人来说,1979年中越战争其惨烈程度直逼朝鲜战争。昆明军区在对对越自卫反击战进行总结时提到:"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我军牺牲 6900余人,伤14800余人。2月17、18日两天,伤亡达4000人,后勤部门措手不及,无力全部救治,伤员死亡很多。"许多中国人至今都还记得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中描述的浴血场景,电影所宣传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背后是无数士兵生命的代价。时至今日,昔日媒体称颂的影响已无人再提起。1984年的老山战役中,中国军队牺牲939人,支前民工64人,山头被炮火削平几公尺,地表阵地一片焦土。

  西方媒体在关于中越战争的报道中指出,中国解放军仍然依赖队形密集的步兵,用"人海战术"冲击敌人的阵地,这种战术在越南付出了巨大代价。中国军队曾尝试发动联合兵种进攻,但均未成功。高级参谋人员年龄老化,不愿放弃传统的防御战,虽然个人骁勇善战,但对进行一场现代战争毫无准备。中国军队从未真正建立起进攻的理论,虽然能够实现有限的目标,但在重武器装备和用兵理论方面同越南人相比大为逊色。

    举个简单、但却令人无言以对的例子:中国军队的军服没有军衔识别符号,指挥官都是从本单位挑选出来的,士兵籍此来辨认自己的指挥官。作战中指挥官阵亡后,作战单位也随之解体,士兵不承认新来的陌生人是他们的长官,由此产生的混乱状态也是中国军队遭受伤亡的原因之一。

    接下来的十年时间里,中越边境打打停停,停停打打,冲突不断,没有哪一方成为战争真正的赢家。但是在这段时间里,中国各大军区轮流派兵参战,中越边境成了练兵场。

    杨达在谈到战争对中国军队的影响时说:"战争对中国军队最重要的影响是,强调了军事现代化的重要。战争给解放军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军队要正规化,不能像过去打游击那样,过去的经验一定要放弃。"

        历史进入80年代,中国开始改革开放。越南自1986年起也开始他们的改革开放。到80年代后期,中越双方认识到,军事对抗没有意义。杨达介绍说,1990年前后中越边境还有放冷枪的,但此后就回到和平、几乎没有控制的开放的边境。两国国内政治经济的改变使战争成了落后的代名词。这场战争除了给交战双方造成损失外,对东南亚地区政治也产生很大影响。

     杨达分析道:"这场战争对东南亚是很重要的。1978年越南推翻柬普寨波尔布特政权后,东南亚成为两个阵营,一个是反越阵营,一个是亲越阵营。中国当时是支持反越阵营的,在中国的支持下,东盟一直支持波尔布特政权的所谓合法地位,包括在联合国的席位。所以从1979年一直差不多到90年代中期,红 色 高 棉虽然没有控制领土,但仍占据联合国席位,所以说东南亚也有它的冷战。"

       中越之战也对亚太地缘政治产生影响。美国80年代与中国关系越来越好,在新疆建立监听系统,中美军事合作越来越多。而苏联则与越南越走越密,80年代苏联在金兰湾拥有海军和空军基地。中越战争也反映了美苏两大阵营的冷战。

     中越战争极大锻炼了中国军队。79年战争,中国军队其实无论各方面都是 不如越南。素质上,越军历抗法,抗美,数十年战争中度过,军队战斗力极 强。中国大米,苏联援助大量军火及缴获美军的军火可以供它再打一场越战。 武器装备上,士兵普遍装备AK冲锋枪,而同期中国士兵还用56式半自动步枪。 越军炮兵尤其了得,打得奇准不说,单口径就比中国军队使用得大,且射程远,威力大。79年中国军队就吃了越军远程炮火的大亏。空军方面,米格21 和23--苏联援助--已是制式装备,而中国同期还是使用歼6,即米格19。后勤方面,中国军队是深入敌国,补给不便,越军则是守株待兔,毫无后顾之扰。 另外中国军队的指挥,通讯系统极其落后,仍停留在五六十年代水平,造成 79年战斗中许多无谓的伤亡。经过79年一战的教训,中国军队痛下决心,改革军队作战体系,更新装备,改善后勤,恢复军衔制,强化通讯和指挥。到 84年广西法卡山之战,中国军队已是焕然一新了,走上了现代化军队之列。

    第二,中越之战拖垮了越南。越军于78年入侵柬埔寨,精锐尽出,却深陷泥潭。中越之战又从北方拉开,令越军两面受敌,疲于奔命。国家经济建设无法搞起,军费不继,民生凋敝,只好不断向苏联伸手。多年积累的家底最终 耗尽。而中国是个大国,资源丰富,又加上实行改革开放,国力迅速上升, 从84到88年期间,基本上是将越南当做练兵场,各大军区轮流派兵作战,锻 炼军队战斗力,测试新式装备,培养了一代军人。同时也是直接支援了柬埔寨的抵抗力量,令越南无法喘息。当世界进入九十年代,回头一看,亚洲各 国早已纷纷崛起,经济迅速发展,而越南却还在喝稀米粥。大好十年发展机 会,就这么白白浪费在无谓的战争之中了。

    另外,中越之战,对亚太地区地缘政治的影响还包括,苏联也被拖入越南这个无底洞,其亚洲扩张野心受到遏制。每年数十亿美元军费投入越南,变成 的仅仅是一堆堆白骨,其余一无所获。中国和美日欧更加靠近,对中国的战 略围堵已不攻自破,再无意义。反而在中美联手压制下,特别是美国利用星 球大战计划等军备竞赛手段以及欧洲的铁幕围堵,和平演变,亚洲中美合作, 苏联经济日益衰弱,最终被拖垮,国家四分五裂,一代枭雄灰飞烟灭!越南 从此失去大靠山。虽说俄罗斯继承了苏联衣钵,继续使用金兰湾,同时提供 援助,但也不在是免费黑面包加土豆牛肉了。一切以硬通货为准。柬埔寨也 从此再次摆脱越南,其扶持的傀儡政权洪森转而向中国示好,老挝也开始更 多转向北京。中国凭借其强大经济,政治及军事影响力,再次称雄亚洲。正可谓"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越南的地区霸权主义和苏联在背后撑腰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但是,我们忽略了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苏联的战略在东亚、东南亚表现为扶植和寻找代理,企图以此掌握马六甲海峡,扭转争霸格局中的防守被动局面,社会主义越南成为首选.

  其次,统一后的越南千疮百孔,民生凋敝,资源匮乏,领导层在选择战后的战略重心上远离了胡志明所制定的方向,达成了后来注定要受制几十年的错误选择:以军事和战争来转移视线,并利用战争锻炼出来的的军队和因战争而获得的援助物资进行对外扩张.

  还有,越南地形狭长、面海背山,战略环境极为不利,没有任何可以进行战略周转的空间,尤其在面对北方中国时,更是除了谅山之外无任何险可守,因此,越南有吞并柬埔寨而后进行战略转移的企图,此时的邻国中,也就只有动荡的柬埔寨可以供越南选择,但是,中国不答应.

  另外,美国此时在争霸格局中处于由守到攻的转换阶段,越南的行径侵害了中国的利益,这正是美国所愿意看到的,可以借刀杀人,以报当年朝鲜败战之羞.

  最后,中国在1971年与美国接触后,虽然拥有了战略生存上的主动权和巨大的空间,但是仍然未能完全摆脱固有的困境,也迫切需要一个事件来完成生存的战略性安全巩固和与十年“文革”做彻底的告别,越南的忘恩负义与以德报怨成全了中国。

  中国的选择,邓小平的选择,至今仍是一大手笔:

  首先,苏联与美国瓜分中亚,与阿富汗甚至印度保持良好关系,醉翁之意不在酒,中国自然心知肚明,但与苏联直接面对面,还是没有胜算,于是选择了敲山震虎之略:南击北守,以战争的名义教训越南,以此告诉俄国人:现在苏守美攻,可,是越南打败了美国,而中国却又打败了越南!

  其次,打击越南,由此巩固并深入了对缅甸和柬埔寨的影响力,甚至包括泰国,中国的软性力量在对越战争之后已经在实际上达到了金兰湾、马六甲,这是中国战略安全的又一保证,中国至今没有离开这片区域.

  还有,中美虽然建交,但,美国是不可以信任的,能够信任的只有自己,美国在吕宋岛还有军事基地,紧邻的南海的安全是大陆安全的保证,南海的安全是未来中国生存空间拓展的关键出口之一,但是海军的力量还不足以与美国抗衡,于是便有以陆制海的策略,迂回包抄,大出美国的意外.

  最后,十年“文革”的晦气需要清洗,朝鲜战争之后二十余年中国的封闭已经不知世界军事发展到了何种地步。军队没有得到锻炼,已经到了迫切需要新陈代谢的地步,于是先以闪击重创越南,然后再以旷日持久的老山轮战来研究战争的发展、更新观念与思维,实施军事变革,因此达成一石二鸟之功效,不但锻炼了队伍,使军队发生了质的演进,而且拖跨了整个越南,以致于到世纪之交时,越南仍然是稀粥破衣过日子,不敢造次。

  但是今天,我们发现,中越友好,甚至出现了中越共同巡逻北部湾和共同开发西沙群岛的现象。是不是领导层昏聩?否。中国目前的主要敌人是美国,边境邻邦的安抚至关重要,中国有此招,说明不久的明天中国就会有大动作,至于所付出的小恩小惠,在战后随时都可以拿回来。

斩首先锋:中越战争中国特种部队综述



  说起特种部队,人们很容易想起英国的哥曼德、美国的绿色贝蕾帽、德意志“捷豹”、以色列的“闪电”突击队……这些各标异帜的精锐之师,以超能力的战斗队员、超常规的编制装备和神秘莫测的战斗行动,在世界战争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活剧。

  其实中国使用特种部队的历史很久远,红军时代就有精锐"手枪队";抗日战争中"敌后武工队"大显神威;朝鲜战争时期,中国特种部队曾炸毁美军重要桥梁,破坏美军整个战役布势,最有名的是中国特种部队奇袭南韩最精锐的首都师白虎团团部的行动,为中国粉碎白虎团作出了决定性贡献。中国使用特种部队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应该是80年代初期的对越自卫反击战。

  中越十年特种战争残酷无比

  谁知越战一结束,骨子里实际是民族主义的越共当即把作战方向转向中国,同前苏联结成军事同盟,声称整个中国广西都是越南的,并以武力移动边界。而骨子里同样实际是民族主义的中国对此难以容忍,于是两国边界冲突愈演愈烈,最终爆发了一场长达十年残酷无比的边界战争.战争初期越共就大规模使用特种部队袭击中国,造成了较大的伤亡。据参战者反映,当时的越南特工全是曾一再战胜美国特种部队的高手,他们实战经验异常丰富,极端民族主义思想使他们不怕死、敢於发动自杀性攻击;不怕苦,能在热带丛林中趴数天不动,浑身全部被甲□蚂蝗咬烂而仍坚持寻找对方疏忽构成的攻击机会,特别难对付。

  越共特种部队曾袭击了中国一个野战医院,数百名伤员和医生被越军以非常残酷地方式杀死,结果激怒了中国,中国派出特种部队报复,从此中越间爆发了一场世界上少有、不为人知、极端残酷的特种战争。

  中国当时的最主要法宝是带特种部队参观越军暴行,和越南侵占中国领土的罪证,激起中国特种部队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完全消除了对死亡的恐惧,心中只有报复的念头。

  当时中国参战部队每人一个自杀用的手榴弹(光荣弹),作战受挫时自杀毫不犹豫。越军也是一样。中国特种部队战斗中从来没有人被越军活捉,而要活捉一个越军特工也非常难。战争打到如此地步,实在令人痛心。

  在一次袭击越军腹地指挥和通信系统的战斗中,中国特种战士冲进房间瞬间用无声武器冷酷无情地击毙所有对手,收缴文件,最後实施爆破,前後不超过1分钟,而自身无一伤亡。中国特种部队连续不断地发动这样的袭击,越南死伤惨重为之胆寒。

  特种部队对特种部队的战斗中,中国也占了上风,越共特种部队损失严重,同时越来越难以渗入中国阵地。

  据被俘的越军特工反映,中国特种战士特点之一是“手太重”。在一次伏击战斗中,中国某特种战士瞬间就徒手弄死了3个越军特工,事後他还说,谁知道越军特工这麽不经打,想抓一个活的回去给其它部队看看都不成。不过战争是残酷无情的,中国特种战士如果不是炼就了这样一招至敌於死地的“重手”,他们自己就不可能活著从战场上回来。

  中国特种战士用“重手”大开杀戒,发动一连串无情的袭击後,越军最终通过前线广播要求双方停止特工战。中越间边境战争以越南实质上屈服而告终。

  十年战争给越南社会造成了重大的创伤,越南北部寡妇无数,近年笔者去中越边境,当地人说:越南人至今一想到中越战争仍痛哭失声。但这场战争使中国特种部队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深受上级重视、同时近年曾大规模参加实战的特种部队之一,如今中国特种部队中的指挥官几乎全是当年的战斗英雄。


中越坦克战,用血与肉重写的战争教科书



  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的高平战役,堪称是一场硬战中的硬战,可以说是自中东战争以来,世界上最庞大的坦克和反坦克之战。我军巧妙地运用坦克部队,将越军打了个出其不意,大大出乎战前某些军事家的预料。

  越军对我军战略战术严重估计不足。

  当我军在中越边境集结时,双方都意识到战火一触即发,但越方前线指挥官文进勇认为,越南要担心的是同登到凉山战区,高平战区和老街战区岩洞暗堡成群,各种火力点燎若蜂窝,隐藏在荆棘里的战壕坑道纵横交错,无数工事和火力点上下相连,火力交叉,文进勇认为这套从中国老大哥学来的防御方法稳如泰山,可以说是“知己知彼,稳操胜券”。

  当初文进勇在北部第一军区总指挥部聆听作战参谋长黎雄珠的报告时指出:高平地区应进一步加强由道农、朔江、茶灵到重庆的正面防御,由于这些地区岩洞、涵洞、隘口、峡口层出不穷,大小山岗重重叠叠,易守难攻。他下令朔江越军应准备侵入中国境内,以求吸引中国军队从而达到杀伤的目的。

  向高平挺进。

  越南第一军区指挥部认为,高平地区北面险要,而东南面东溪一带,更是敌人不敢进攻之地。因此,高平地区被文进勇视为打消耗战的最佳之地,他不断在此地区挑衅,打死搭打伤中国军民,目的就是想引解放军前来进攻。他估计,解放军必定会从正面北部经朔江4号公路推进,这里才是坦克部队能够发挥的地方,他之所以认为解放军必定运用坦克部队,是因为他自信步兵作战经验比中国步兵多。

  战术方面,由于东溪一带接近谅山地区,没有坦克行进道路,故他部署了大量的以高射机枪为主体的防御工事群和火力网,在高平北部,在由朔江到重庆的每一条道路上,都挖筑了纵深达五到十公里的“反坦克伏击圈”,由隐蔽的不同性能的武器逐层部署,其中以反坦克武器为重点,近为轻重机枪,远为平射炮和高射炮组成三炮一组阵地,加上岩洞和山脚各处工事中的冲锋枪,他们认为这些交叉火力,都可以打败美苏的坦克部队,更别说是解放军的坦克了。

  解放军对越军的战略战术估计非常准确。

  对越自卫还击战总司令王尚荣在审阅“朔江—高平——东溪战区”战略方针时,重点赞扬了参谋部提出的大胆战略方案。这个方案既保持了解放军打仗穿插包围的特点,又突出了坦克部队在战役中的地位,可以说出其不意,险中取胜。

  解放军正确估计到,越南军队自信具有长久的实战经验,加上拥有比中国步兵更先进的武器,故一定具有轻敌之意。要在这易守难攻的岩洞四伏地区战胜敌人,并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就要在战略上给敌人布下一个大口袋,敢于把敌人一口吃掉。因此,解放军决定在道农、朔江正面地区展开强攻,但不急取,目的是用比敌强大几十倍的炮火,吸引并彻底击毁敌人。

  我军主攻部队从靖西和龙州两路出发,靖西位于高平地区北面,穿插部队分为两路,一路过茶灵后直指高平,吸引敌人增强高平守军,另一路在高平东面布下一个口袋。与此同时,攻占通农军队另出奇兵,穿插高平西面,阻击银山越军338师。东南龙州兵力,一路由水口关直插广洲,作为攻占高平东面的部队。另一路出布局关,攻七溪、脱浪,布下阻击阵地防止谅山地区的敌增援部队,主力占东溪后沿4号公路北上,反兜高平后路,完成对高平的包围,保证全歼越346师。其中以反兜高平后路的一路重兵最为重要,不但要由被称为不可能攻打的地区展开进攻,还要经博山等越军重要据点,这一路兵是完成对346师包围的东口。

  战术方面:为了减少损失,在高平地区决定投入300辆坦克,用坦克做主战武器,以坦克上的重炮代替自行火炮,直接攻击敌人的据守岩洞,用我之所强攻敌之所强,以硬打硬,掩护步兵攻占阵地。步兵是坦克的后备,紧跟着的是强大的重炮部队,因为坦克经过的地方,在工兵的修理下,重炮照样可以直达前沿。这一种战术方案,是吸取了美军在越战中的经验,当时美军利用战机轰炸来抑制埋伏的越军,而我军把重型炮火推向阵前,这比空中轰炸更准确和直接。

  战役在解放军的预想战略战术中展开。

  战役的过程证明了解放军的战前估算完全正确。解放军如计划般由越军想也想不到的地区打进去,在银山地区的越军338师发现从道农穿插而下的解放军部队,以为我军是要由3号公路夹击河内,纷纷掘壕筑工事据守,但穿插部队在占领魁扎后突然攻原平、打沙,直指高平,此时338师才知中计,欲组军增援346师,但被我穿插部队一个营的兵力阻击在银山外围,连攻两天,不得动弹。两天过后,346师已全军覆没。338师害怕又中包围,不得不缩回银山。解放军由水口关和岳墟东、北出击两支部队,只化一天时间就会师广洲,组成口袋东评。与此同时,七溪和东溪在奇兵突袭下很快拿下,越军停留在脱浪机场的美军战机成了我军的战利品。

  由东溪的佯攻部队,以坦克为尖兵,只用三天时间,就过博山攻到高平。此时,正面越军军心大乱,纷纷要逃,但在解放军炮火攻击下难以动弹。我军只用一天的时间发起总攻,346师在高平被全歼。

  战役检讨交战双方水平高低,一目了然。

  越军方面:优点是打的顽强,但也逃的快,最顽强的反而是民兵,号称“王牌部队”的346师师长和参谋长,在战争最激烈时,却躲在谅山不敢回前线,几个团长也是逃的特别快。越军失败的最大原因是战略上自以为是,对自己估计过高,因此在第二天,解放军穿插部队和坦克开进时,谅山及河内指挥部都认为坦克不可能穿过山路,不相信军情,反而指责部下谎报。

  在战术上,越军自有一套战法,但固步自封,千篇一律,在第四天起处于解放军包围圈的越军,就已经对自己失去信心,只顾夺路而逃。在解放军方面:对战略估计非常正确,在作战前,对越军士气、策略、指挥人员性格等了如指掌,穿插部队打的敌人措手不及,短短四天时间里,就在高山丛林地区用坦克部队对敌发动包围歼灭战,开创了战史上的新奇迹。

  在战术上,解放军用坦克作尖兵在岩洞地区进攻是一个错误,因此,在第三天后,改由步兵搭乘改装的运兵车作尖兵,坦克上的重炮紧跟支持,既减少了损兵,又增强了对敌的威胁。在步兵的指挥下,坦克进行准确射击,很好地破解了越军的反坦克战术方案。(2009年2月16日)


对越自卫反击战解放军为何没能动用空军



  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国空军云集边境线我方一侧,并未直接参战。中国空军不参战,根本的原因是为了表明我们不希望战争升级的态度,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不说政治因素的影响从战斗力角度考虑,由于当时中国空军战斗力很弱,一个小小的越南空军也的确让我们头疼。

  中国空军当时的战斗力水平,在人员素质上和越南空军是有差距的。具体的情况没有详细的官方资料,但是从一些侧面文章可以看出当时的情况。

  有一篇文章介绍了当时的空军司令张廷发,文中说:“1977年7月27日,张廷发将空军半年多起严重飞行事故情况,向军委副主席邓小平当面作了汇报。……..”

  “…….从1968年至1971年‘九?一三’事件的4年时间里,选拔飞行学员几万名,选拔时,任意降低标准,进入航校后,任意减少理论教育和基础训练时间。”

  “1968和1969两年,航校训练的飞行学员,只学一个星期的航空理论就上飞机,初级教练机、战斗机各只飞半年,底子没打好,就补入部队。”

  “…….飞行员在航校飞得太少,补入部队后飞行时间还是太少。最少的如l968年,平均每人每年仅飞23小时,有的只飞十几小时。”

  “由于飞的时间少,就只好减少课目、简化课目。高空课目越飞越低,低空课目越飞越高,很少进行复杂课目飞行,使飞行员技术生疏,飞行质量下降,连一些基础技术都保持不住。”

  “就飞机质量来说,那些年发生事故的原因,也包括飞机、装备的质量问题。如有的飞机掉了铆钉;有的飞机发动机断了轴;有的涡轮片折断;有的飞机炮弹炸膛;有的发动机叶片飞出,击穿机匣,飞机空中着火爆炸;甚至发生直升机飞行中旋翼飞掉的怪事。”

  从文中介绍的情况看,当时空军的飞行安全状况是非常严峻的,有数据显示当时空军飞行事故的万时率在0.4以上,这从侧面反映了空军在飞行技术、装备维护、人员精神状态上的问题。经过两年的整顿,空军飞行事故万时率在1979年才开始明显下降。

  对比当时的越南空军,在不久前刚经历过越南空中战争的洗礼,在空战中击落美国各型飞机220架以上,各飞行部队的主力是参加过越战的王牌飞行员,人员素质要高于我们。尽管很多人曾经是我们的学生,但是学生超过的老师。

  正是由于看到了越南空军的优势,中国空军未敢轻视越南空军。当时越南空军的主力机型是不到60架米格-21、缴获的20多架F-5,为了应对这只力量,中国空军调集了20多个歼击航空兵团,6个轰炸机、强击机团,各型飞机共700多架,其中歼七约100架。为了保证对约米格-21、F-5的绝对优势,还把两个大队的歼六飞机进行了挂载空空导弹的改装,确保使用空空导弹的歼击机数量是越南空军的2倍。

  数量的优势带来了新的麻烦,由于中越双方使用的是几乎相同的机型(米格-21、米格-19),因此敌我识别成了大问题。

  美国空军在总结对越南空军的空战教训时指出,“从越南飞行员的角度来说,美军在数量上的压倒性优势意味着空中战场是‘充满目标的环境’(targetrich enviroment),而从美军飞行员角度来看则是‘缺乏目标的环境’(target poorenviroment)”。这就意味着敌我识别问题对于数量占绝对优势的美国飞机来说更加严峻。

  我们在1979年也是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情况甚至要比美国空军还要严重。美国空军最起码在目视距离内是不会看错敌我的,而我们的飞行员在目视距离内还要再次进行识别,尤其是在多机混战的情况下。因此,在战前,我军紧急把几百架参战歼击机改变了涂装。

  采取了这些对策,也不意味着中国空军就可以打出国门。

  一个问题是,当时中国空军主要还是在地面引导下作战,在国土防空时这个弊端不明显,到出境作战时就充分暴露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原有雷达网的基础上,又靠前部署了几十部机动雷达,以满足远距离引导大机群的需要。有的雷达站由于过于靠前,反复遭到越军炮火的轰击,我雷达站官兵冒着敌军的炮火开机工作。

  另一个问题是越南的地空导弹的威胁。越南地空导弹部队在越南战争期间击落300多架美国各型飞机,相比美军的电子软硬对抗能力,我们空军在越南地空导弹部队面前更加脆弱,基本上不具备空中突击对方重点设防区域的能力。好在由于双方装备的型号几乎相同,因此越军雷达、导弹的技术参数我们是一清二楚,有针对性的临时改装了十几架电子干扰飞机,并对最易受打击的轰-5加装了干扰设备,使得我空军在对抗越地空导弹时增加了几分胜算。

  总体来说,当时的中国空军进攻能力相当的弱,打出去带来的麻烦恐怕要大于其发挥的作用。因此,当时的“挽弓待发,先声夺人”,本质上是“挽弓待发,心照不宣”。

  尽管因为国际政治的原因在1979年的时候中国空军没有参战,但是从现在掌握的情况看,当时的军事领导人没有头脑发热,充分细致的作好了空军参战的准备。在这一点是值得学习的。


火炮发射强度的世界纪录:中越老山炮战



     上世纪80年代的中越边境战争,以老山地区的几次大规模争夺和1985年中国军队收复者阴山的战斗最为激烈。在这些战斗中,炮兵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战斗主要为炮战,据我方统计,我军伤亡84%左右为敌军炮火所伤,越军则接近91%,在老山地区的几次大规模炮战中,可以看出双方军队的军事素质高低。
  
  首先,是1984年4月28日收复老山的战斗。此前,先期占领老山的越军早已构筑了完整的炮兵观察、发射阵地,把中国军队可能进入的所有道路、山口等都测定了距离。标定了标号,区分了炮兵火力覆盖射击任务区域。越军在老山地区的部队是其主力313师,隶属越南北方第二军区和河江省军分区,一共拥有188门大口径重型火炮,所有部队受越南北方第二军区司令武力中将指挥。越军重炮阵地控制了老山地区我方境内20公里宽度的区域,装好了射击诸元,只要一声令下,就能够把我军进攻阵地打成一片火海。我军趁夜色向老山开进时,由于天降暴雨,道路泥泞难行,一度受阻于山下,当时情况万分危急,如果我军在天亮以前不能及时进入阵地,就会暴露在敌人眼前,敌人一个急促覆盖射击就能够给我们造成毁灭性打击。危急关头,各级党员干部下车,用自己的白被单铺在路边作路标,亲自引导车队前进,车队在白被单还没有被泥水完全污透以前一辆接一辆迅速通过了。到天亮时全部秘密进入了隐蔽阵地。当天晚上,越军观察哨所一直在寻早我军动静,但由于雨太大,所有越军都没有发现我军的动静。睡得很死。到了铺天盖地的炮火打来时,才心惊胆碎,呼叫其炮兵压制我军炮火,但是越军炮阵地同样被炸的火光冲天,血肉四溅。根本抬不起头。
  
  第二次大规模炮战是在5、6月份,具体日期我记不得了,不知是“5.11”还是“6.11”,总之,我军收复老山以后,武力中将极为恼怒,立即给313师补充了8000发炮弹,准备用一个团在炮击后夺回老山,结果被我军侦知,我军指挥员与武力是昆明陆校的同班同学,决定以牙还牙同样用炮火教训他,那天,越军定于早晨7:30开炮,不料中国军队在7:20,即比其提前10分钟开始了覆盖性炮火急袭,打得越军一片狼籍,8000发重炮炮弹全部被打得原地爆炸,10分钟后,我军停止炮击,我军指挥员自信地说“行了,看来武力的那个团不敢出动了。”事实确实如此,那个团长打电话问其上级还打不打,得到的是一阵劈头盖脸的臭骂“娘的,炮都打瘫了,还打个屁!”团长非常高兴,不打,实在很好。
  
  第三次就是人所共知的“7.12”炮战,是役,越军拼出了老本,出动了一个师炮兵群,两个旅炮兵群,运送了10万发炮弹,配合6个步兵团向老山全力反扑,这一回,由于敌人兵力太大,加上隐蔽作的好,我军虽然事先有所感觉,并且抢先开火,越军仍然在猛烈炮火下反扑了上来。这是10年中越边境战争规模最大、最惨烈的一次战斗。双方的炮弹密集地在空中相撞,炮弹落处,血肉和枪械碎块同泥土一起飞溅到空中,还没有落下,就又被更猛烈的爆炸抛起,炮弹落的地方如同12极以上的台风席卷,恶战一直持续到深夜,进行了17个小时,最后,以我军击毙越军3700多人,击毁其大口径火炮21门的胜利告终。
  
  在这期间,还有几次小规模炮战。我军全部占了上风,其中有一次,我军炮兵观察员发现并引导重炮群在8分钟里只用了96发炮弹,就消灭了越军一个85炮兵营,越军的11门85炮、11辆牵引车,全部被炸成碎片,在阵地上原本准备向我军发射的1060发炮弹全部被打得原地爆炸,场面远不是“惊天动地”、“肝胆俱裂”所能形容,越军只来得及向其上司说了这样一句“野鸡不行了,快派人来修鸡窝,野鸡......啊!....”就变成了成千上万的肉浆向山野里飞溅开去了。再也没法诉说他们极度的恐惧和痛苦了。
  
  之所以要加上这个战例,是为了澄清论坛中有些人的“错误”他们把这次战斗的肉浆说成了我军,说敌人把我军的85炮阵地炸得一片残肢断臂。把我军越军倒了个,事实上 ,越军凭借特工,确实发现了我军一个对他们威胁最大的炮兵群(用越军指挥员的话来说,就是只有拿掉这个炮兵群,他们的炮兵才能抬头)。但是,在随后的3个月里,尽管越军向这个炮兵群发射了16000发炮弹,仍然对付不了它,这个炮兵群在后来的“7.12”战斗中立下了大功,其中一个炮连发射496发炮弹,创造了此类型火炮发射强度的世界纪录。


对越自卫反击战:极少被提到的我英勇民兵战绩









  中国和越南山水相连,两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曾经互相支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美国发动侵越战争后,根据中越两国签订的协议,中国曾派出援越部队与越南军民并肩战斗。为适应大规模援越的需要,广西、云南有成千上万名民兵参加修建铁路、公路、输油管道和港口码头,装卸和运输了数以百吨计的援越物资不少中国民兵,为援越抗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一九七九年越南刚刚取得民族独立战争的胜利,就在苏联的支持下,推行地区霸权主义,出兵侵占柬埔寨,并急剧恶化中越关系,极力推行反华、排华政策,不断派出武装人员,侵犯中国边境,强占中国领土,制造了一连串的流血事件。据统计,越南挑起的边境流血事件,一九七五年有400多起,到一九七八年增至1100多起,打死、打伤中国边防战士、民兵和居民200多入。与此同时,中国广西、云南边境的许多村寨遭到越军炮火的毁坏,大量居民被迫离开家园,穴居荒野,生产无法进行,生活不得安宁。为了保卫祖国的神圣领土和边境地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进行了惩罚性的自卫还击。这次作战,从一九七九年二月十七日起至三月十六日止,历时二十八天,严惩了越南侵略者。

  在自卫还击作战期间,有关省(区)的中共各级地方委员会、人民政府和人民武装部门,大力开展了支前工作。特别是广西、云南边境地区,曾动员了大量的民兵参战支前。他们配合部队担负了封锁边境,组织防御,炮火袭击,对空警戒,侦察敌情,充当向导,瓦解敌军,看押俘虏,救护伤员,排雷除障,修路护路,装运物资,守卫重要目标等多种任务。这是继抗美援朝战争之后,民兵支援部队作战规模最大、执行任务最艰巨的一次。

  配合边防部队,加强边境防御

  中国和越南有1347公里边界线,多数处于亚热带山岳丛林地域,地形复杂,交通不便,设防困难。对越自卫还击战打响后,广西、云南边防一线的民兵,普遍实行了村屯联防,就地坚持斗争。还成建制地调集武装基干民兵连进入阵地.挖制要点,封锁边境,配合部队组织防御,相机歼敌。为了防敌空袭,南宁、凭详、北海、昆明、个旧等城市,还组织民兵高炮分队进入高地,配合高炮部队实施对空警戒。

  二月十七日,民兵炮兵参加了对敌炮火还击。广西民兵炮兵摧毁公安屯22个,哨所16个;云南民兵炮兵摧毁敌暗堡、指挥所30个,压制敌炮阵地9个。二月十七日晨,云南省文山汽车运输总站民兵76加农炮连,以猛烈的炮火支援部队攻打敌上蓬据点,首发即命中目标,先后发射炮弹221发,将敌暗堡一个个摧毁,掩护部队顺利地夺取了这个据点。还击战期间,这个炮兵连共参加战斗7次,发射炮弹l007发,摧毁敌堡11个,击中敌观察所、指挥所各1个,袭击敌炮阵地、步兵集结地l0个,配合部队攻下敌占高地9个。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民兵炮兵连"的荣誉称号。

  云南省金平县民兵82迫击炮连,在配合部队进攻敌占某高地的战斗中,以准确、猛烈的炮火摧毁敌3个重要火力点,支援部队迅速攻占了高地。该连女民兵段国兰,在连续十三个小时的战斗中,两耳震得出血,仍然顽强地坚持战斗。她操纵的火炮射击准确,起了基准炮的作用。战后,昆明军区授予她“女民兵神炮手”的荣誉称号。

  广西大新县,有一段边境线由武装基干民兵设防。民兵们坚守阵地三十个昼夜,派出小分队先后袭击敌人各种目标20个,摧毁敌人据点2个,公安屯3个,并一举收复战前被越军侵占的浦(这个字底下还有个土,打不出来)汤岛。这个县的化肥厂民兵82迫击炮连,在二十八天的战斗中,发射炮弹770发,命中79%。战后,荣立集体三等功。

  当中国边防部队出境作战时,越军三三八师四六O团于二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以一个加强营的兵力,在重炮支援下,突入中国广西宁明板烂地区4公里。为了支援边防部队和当地民兵反击越军的侵犯,宁明县武装基干民兵团接到命令后,一小时之内就集中了2个82迫击炮连、一个步兵连和一个通信连,从110公里外驰援。在敌人突破边防部队前沿阵地时,民兵迫击炮连及时赶到.以猛烈炮火轰击敌人,发射炮弹1134发,打得敌人在报话机里连连惊叫:“炮火太厉害!炮火太厉害!"民兵通信连赶到前线指挥所,仅用二十分钟,就沟通了边防部队和各民兵连的无线电联络,一个小时内架通了有线网路,保障了作战指挥的需要。坚守在民兵炮连阵地上的步谈机员李有青,每当敌人炮击时,都不顾生命危险,用棉衣和身体保护机器的安全。“有一次炮弹落在他身旁,掀起的泥土把他压倒,他爬起来扫净机器上的泥土,又继续联络,保证了民兵炮兵连实施准确的射击。前沿阵地的战士兴奋得连声高喊“打得好!打得好!’’这次战斗,边防部队和民兵密切协同,打退了敌人12次冲击和3次夜间袭击,毙敌70名,俘敌1名,缴获轻重机枪16挺,40火箭筒12具,其他武器25件。在部队和民兵的痛击下,残敌狼狈撤退。

  越军为牵制中国边防部队的反击,还多次向中国民兵守备的地段进行偷袭,但都被民兵一一挫败。三月十三日,越军以一连的兵力,偷袭广西靖西县其龙大队。担任警戒的民兵发出战斗信号后,严阵以待的基干民兵迅速进入阵地,沉着应战,待敌人进至80米左右时,突然开火,当即毙、伤敌7名。越军遭到民兵打击后,乱作一团。但他们自恃人多,调整后又分多路向民兵攻击,民兵们利用有利地形,以准确的火力又毙、伤敌4名。越军连遭痛击,狼狈溃退。

  云南省麻栗坡县杨万公社武装基干民兵排和武装警察1个班,并肩守卫在1250高地上。一次,越军100余人分3路来犯,不到一小时,就向高地发射炮弹150余发。中国民兵和武警战士面对数倍于己之敌,英勇抗击,激战四小时。打退了敌人,守住了阵地。战斗中,民兵杨光隆一枪击毙了越军的机枪射手,对取战斗胜利起了重要作用。云南省河口农场二分场民兵班长李家能,在搜索溃散之敌时,积极开展政治攻势,争取了7个敌人放下武器。他还带领两名民兵,进入漆黑的山洞搜索,当他的脚被洞内的越军拖住时,他猛蹬一脚,同时一个点射,摆脱了敌人。退出岩洞后,他接连向洞内投了4枚手榴弹,全歼了洞内的7个敌人。战后,中央军委授予李家能“民兵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

  在对越自卫还击战期间,中国民兵抓住战机主动出击,不断惩罚作恶多端的越军。广西那坡县上盖大队,面对着越南弄罗哨所,该哨所的越军经常开枪打死打伤中国边境居民。上盖武装基干民兵连派出一个20人的小分队,于二月十八日凌晨,利用夜暗,运动至越军哨所前约30米处突然开火,全歼了哨所内的7名敌人。广西防城县峒中公社当面的越南横模公安屯之敌,利用其一侧山高的有利地形,设立哨所,经常向中国边境居民开枪射击。峒中公社那沙民兵排挑选了6名民兵,于二月十八日突袭该哨所,歼敌4名,拔掉了这个钉子。广西靖西县龙帮公社界帮火队大莫民兵排,于三月二日对肆意杀害中国边民的越南哥多哨所之敌,进行伏击。他们在坡陡、荆棘丛生的山地跋涉五个小时,到达预定的伏击点。经过隐蔽观察,终于捕捉到战机,将哨所内4名敌人全部击毙。







  侦察敌情,为部队带路

  中越边境地区,重峦叠嶂,草深林密,沟壑纵横。边境一线的各族民兵,与越方群众民情相近,语言相通,地形熟悉。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民兵充分这一特长,先后有4000多名民兵为部队侦察放情,担任向导,带领部队翻高山,越深谷,冲破封锁线,为夺取还击战的胜利立了功。

  云南省富宁县庙坝大队民兵副营长陈昌德,曾8次只身踩入“虎穴”,克服各种艰难险阻,查明了当面越军的兵力部署,为中国边防部队提供了详尽可靠的情报。在夺取某敌占高地的战斗中,他多次给部队侦察小分队带路,并只身深入敌后侦察,腿被越军地雷炸伤,仍坚持执行任务,终于查明越军实力及其前沿5个暗堡、1个机枪阵地的位置。战斗打响后,他又为炮兵指示准确的射击方位,使中国边防部队迅速攻下高地,全歼了守敌。战后,中央军委授予陈昌德“民兵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

  云南省马关县小坝子公社半坡大队基干民兵张文祥,勇敢机智,3次潜入越军重镇发隆,获得了重要情报。他一进发隆,巧妙地闯过两道哨卡,摸清了守敌情况。他二进发隆,深夜摸至越军扼守的要点洋碉山,查明了越军在该处夜间布哨的情况。第三次,他为攻击发隆的边防部队带路,隐蔽而又迅速地通过敌人的7道哨卡,插入敌后,一举攻克了发隆这个被越军吹嘘为“攻不破的重镇",全歼驻在这里的越军。战后,云南省人民政府、省军区授予他“民兵英雄"的光荣称号。

  云南省麻栗坡县武装基干民兵文廷清,随边防侦察分队执行任务时,引导侦察分队插入越军指挥部所在地,次日,又摸到越军阵地前沿,从三面将越军包围,先敌开火。文廷清1人击毙4名越军,当敌人反扑时,为掩护侦察分队后撤,他英勇牺牲。战后,昆明军区为文廷清追记了一等功,云南省人民政府、省军区授予他“民兵英雄”的光荣称号。

  中国边防部队攻打同登火车站时,越军依仗车站一侧的平顶山内一座大型地堡,负隅顽抗。这座地堡是当年法国军队修筑的,俗称“法国楼”,长70多米,宽40多米,可容纳1000多人,有5个进出口,配置着30多个火力点。它左连火车站,右通一高地,下面还连着一个岩洞,四周有坚固的防护层,里面有生活设施和防毒、防水设施。越南当局反华以后,又搞了许多加固工程,并把所谓“王牌军”——“飞虎团”的指挥部设在这里,扬言“中国人攻不下‘法国楼’,休想进谅山”。开始,中国边防部队多次攻击,均未奏效。当年曾被法军抓去修筑过这个地堡的广西凭祥市电厂老民兵何国安,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要求给部队带路。他连续三天先后10次冒着敌人的炮火,带领部队冲上平顶山顶,终于找到了“法国楼”的要害部位。部队实施连续爆破,彻底炸塌了“法国楼",全歼了里面的守敌。接着,何国安又为部队带路,挺进谅山。战后,中央军委授予他“支前模范”的荣誉称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平孟公社平孟大队民兵副排长林兴平,也是一位荣立一等功、由物。他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曾数次随边防部队担任向导和翻译,带领部队侦察敌情,英勇机智,出色地完成歼敌任务。在一次战斗中,他带领部队到达指定位置,当部队发起攻击时,他冲向敌人亲手毙敌4名。另一次战斗,有3名残敌隐蔽在山洞里顽抗,他和一个战士冲进洞内消灭了敌人。

  广州军区授予“支前模范”称号的广西宁明县爱店大队民兵朱振安,在为边防部队带路夜袭越军据守的621高地战斗中,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朱振安从小在那一带生活,熟悉那里的山山水水。那天夜里,阴云密布,伸手不见五指。他机智巧妙地领着部队悄悄地摸到敌人的阵地前,突然发起攻击。越军从梦中惊醒,乱成一团。仅40分钟,中国边防部队就占领了表面阵地,激战2小时,毙敌61名,俘敌2名。战士们称赞朱振安是“神仙指路”。

  在整个对越自卫还击战中,不论部队走到哪里,都有民兵探敌情、当向导、任翻译。边防部队和民兵在战斗中密切协同,结了深厚的情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组成担架队、运输队,随军执勤

  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由于边境线长,交通不便,有的部队穿插路线迂回曲折,携带的给养有限,弹药消耗量又大,后勤保障任务非常繁重。在边防部队入越作战期间,广西、云南组织了101个民兵担架营和45个运输队,配属参战部队担负前送后运任务。民兵们冒着枪林弹雨,克服重重困难,保障了作战需要。广西隆安县3个民兵担架营,跟随部队作战二十八天,往返行程400佘公里,无一人掉队。他们共抢运弹药277l箱,粮食10.6万多公斤,干粮5800多箱,装卸车近3000台次,单独作战20多次,受到边防部队指战员的高度赞扬。云南屏边县4个支前民兵连,8个骡马运输中队,分别配属部队的8个单位,转战各个战场,先后运送物资2l6.8万公斤,弹药5419箱,胜利地完成了战勤任务。

  在抢救、转运伤员中,广大民兵表现了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哪里有伤员,他们就奔向哪里。许多民兵为了减轻伤员的痛苦,把自己的棉衣、棉毯、蚊帐给伤员垫身子;在困难的时候,宁肯自己忍饥受渴,把仅有的一点干粮和水让给伤员;遭到敌人袭击时,不惜牺牲自己去掩护伤员。广西德保县基干民兵许宗崇,在三月七日的一次战斗中,连续抢运3名伤员后,已经疲惫不堪。但他看到还有一名伤员暴露在敌人火力下,便毫不迟疑地向伤员爬去,快接近伤员时,不幸中弹负伤。在这生死关头,他想到的还是伤员而不是自己,继续爬向伤员。当他艰难地抱起伤员准备返回时,再次中弹,壮烈牺牲。战后,中央军委为了表彰许宗崇无私无畏的高尚品德,授予他“支前模范”的荣誉称号。

  云南省河口国营农场民兵沈玉龙,在攻占黄连山无名高地的战斗中,克服困难,冲破敌人的封锁,及时把弹药运上阵地,和部队一起艰苦奋战了七天七夜。三月二日,他抬着伤员涉过急流时,腹部被弹片击穿,肠子流了出来。为了伤员的安全,他以惊人的毅力把担架高高托起,直到战友接过担架才倒下。战后部队给他追记了一等功,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央军委授予他“支前民兵英雄”的荣誉称号。

  象这样的英雄模范人物还有许多,其中有在敌炮火袭击的紧要关头,飞身扑到伤员身上,牺牲时身体还紧紧护着伤员的广西田阳县民兵赵中重,武呜县民兵杨若新;有在运送伤员途中遭敌袭击,弹片穿进右肺,打穿左腿,仍咬紧牙关坚持把伤员送到目的地的广西隆安县民兵叶孔利;有腹部中弹两发,,鲜血直流,仍忍着剧痛,把伤员送到安全地点的云南省砚山县民兵陆兴平;在危急时刻,为了引开敌人火力,毅然暴露自己,身负重伤后仍拼死保护伤员的广西田阳县民兵包秀明、云南省广南县民兵陆华明。这些英雄儿女,用一颗颗火红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解放军的心,谱写一首首感人的诗篇。

  主动出击,支援部队打击敌人

  随军支前的民兵,担负着各种战斗勤务,又经常同部队一起冲锋陷阵,歼灭敌人。

  云南省江城县康平公社孟康大队支前民兵连,配合部队攻打白尼河据点,在部队冲击受阻的关键时刻,哈尼族民兵机枪手李开福跃出掩体,端起机枪向越军猛烈扫射,压住了越军的火力;副连长何家全带领七班民兵迂回到敌侧翼,炸掉了越军的地堡;傣族民兵指导员白光明,带领一个班的民兵向越军阵地猛扑过去,在距敌工事约20米处不幸中弹牺牲。全连民兵前仆后继,勇往直前,同部队一起攻克了这个据点,全歼了守敌。屏边苗族自治县新华公社支前民兵连一排,得知边防部队某部八连在果米与越军遭遇,立即飞驰支援。他们突破越军的严密封锁,与八连胜利会合,并肩战斗,击退了越军,夺取了胜利。马关县夹寒箐公社支前民兵连,在配合部队围歼越军时,把全部伤员抢运到救护所。随后,又奉命单独守卫老山阵地,在缺粮、缺水、虫咬的艰苦情况下,他们坚持了六天六夜,打退了越军7次偷袭,出色地完成了守卫任务。

  广西横县平马公社担架连十三班班长陆天桂,带领民兵主动配合部队攻打某敌占高地。当越军暗堡突然以猛烈的火力阻拦攻击部队时,陆天桂飞身跃起,扑向暗堡,用身体堵住越军的枪眼,掩护部队迅速攻上高地,消灭了守敌。为了表彰陆天桂象英雄黄继光一样壮烈捐躯的大无畏精神,中央军委授予他“民兵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扶绥县山圩公社支前民兵连,在执行任务途中,与越军的一个排遭遇。当时民兵只有18支步枪,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连长黄世清沉着果敢,机动灵活地指挥战斗,取得毙敌12名、伤敌6名,民兵无一伤亡的战绩。上林县大丰公社民兵担架连,在一次夜间穿插战斗中,民兵黎佳升、李中贵等5人掉了队。他们虽然只有3支步枪,却组成了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以百折不挠、敢于压倒一切敌人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慨,在越军后方周旋了三天两夜,先后5次与越军遭遇,打了4仗,毙敌6人,缴枪2支,最后全部安全归队。

修路护路,保障运输畅通

  改善交通运输条件,保障运输畅通,是对越自卫还击战的一个重要问题。战斗打响之前,广西、云南边防地区动员了民兵、民工,积极整修道路,加固桥梁、涵洞,派出勤务调整哨’维护交通秩序,并突击抢修前沿军用道路29条,共500余公里。与此同时,边境民兵还在民兵工兵分队的带动下,扫除了越军入侵中国境内设置的障碍。据广西军区统计,共拆除路障1.1万米,平毁堑壕2625米,排除地雷563颗,。云南省仅马关县金厂公社民兵就排除地雷117颗,拔掉竹签数十捆。

  自卫还击战开始后,广西那坡、靖西、宁明、龙州等县,组织2700多名民兵配合工兵部队,在几个小时内就抢修了坦克、汽车通道52公里。广西百色军分区捻井指挥所,奉命在五天内修通一条5公里的公路,指挥所和中共那坡县委研究后,迅速调集2300名民兵修路,仅用四天就完成了任务。越军为了阻止中国边防部队还击,在东溪方向炸毁了一座水库,大水淹没了广西龙州县布局到越南东溪的一段公路,严重地阻碍了还击部队的行动。布局大队的民兵和群众,全力以赴参加修路,家家户户主动把木柴、石料拿出来垫路,还组织500多人上山砍树枝和杂草,送到工地上。经过军民三个昼夜的抢修,终于在水上垒起了一条简易公路,保证了边防部队的机动车辆源源不断地开赴前线。云南省公路工程局第一工程处抽调的390名民兵、民工,冒着炮火,边排雷,边修路,迅速修通了一段600米的公路,接着又随部队继续前进,奋战三天,把公路延伸5公里多,为中国边防部队全歼发隆之敌开辟了通道。

  当中国边防部队进至高平、东溪、同登一线后,越军利用复杂的地形和雾天、暗夜,偷袭中国运输车辆,阻滞后勤补给。为保障边防部队运输线的安全,厂“西边境的那坡、靖西、龙州、宁明、凭祥等县(市),在十二个小时内就调集14个武装基干民兵营,分别开赴6条全长256公里的通道上,担负护路任务。护路民兵采用控制山头与搜山捣洞相结合,以清剿对袭扰,以伏击对偷袭等战法,打得公路沿线的越军无处藏身,保证了中国边防部队运输线的安全。特别是广西那坡县武装基干民兵营,在担负两条长达41公里公路干线的守护任务期问,先后进行大小战斗200多次,搜索100多座,山洞433个,毙伤敌多入,俘敌16人,缴枪77支,保障了中国边防部队的顺利通过。战后,该营荣立集体一等功,中央军委授予他们“英雄民兵营”的荣誉称号。

  在自卫反击战期间,民兵除完成战勤任务和配合部队作战外,单独作战毙敌611人,俘敌140人,缴获各种武器1382件;共有1461个单位,12765人荣立了战功,40168人受到了嘉奖中央军委为了表彰参战民兵的业绩,给8个单位和12人授予了荣誉称号。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结束后,越军不甘失败,仍不断对中国边境进行武装挑衅和袭扰。中国边防部队和民兵,于一九八二年和一九八四年,又先后进行了扣林山、法卡山、老山、者阴山等几次对越防御作战。民兵的支援,对取得这些战斗的胜利,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法卡山战斗中,广西凭祥市和宁明县参战支前的2200多名民兵,前送弹药1.3万多箱,军用物资、给养398.5万公斤,后运伤员191名;开设观察哨和自卫警戒哨42处,协助部队警戒炮阵地、仓库、营房24处;在战区架设被复线和埋设电缆l6公里,维修电话线路4l条,抢修公路12.8公里。有1个公社武装部、1个民兵营、4个民兵连、8个民兵排荣立了集体三等功,465名民兵立功受奖。凭祥市板旺大队民兵阮明汉,为侦察分队带路,奇袭越军一个炮兵阵地,摧毁敌炮3门,歼敌20多名,荣立二等功,被共青团中央树为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在老山战斗中,云南麻栗坡县猛峒区组织的800多名民兵、民工,为前沿阵地运送弹药和各种物资9.3万多公斤,抢救伤员136人,抢修军用便道50多公里,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他们“支前模范区”的光荣称号。在者阴山战斗中,云南西畴县支前民兵,为部队运送弹药6131箱,装卸物资139车,运送物资3.1万多公斤,抢救伤员60多人。有18个民兵排(班)和167名民兵立功受奖。


【对越自卫反击战三十周年专辑】 三、国际反映
本文由倍可亲网友[ 一个中国人 ] 于 2009-2-25 22:55 上贴
原文网址: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viewthread.php?tid=748825
2009年2月25日

三、国际反映

·外媒报道的79年中越边境战
·外刊评点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 战略、战术
·苏联《新时代》:失败
·《信使报》:超出印支范围的危机
·台湾人写的对越自卫反击战
·对越自卫反击战对东南亚地区的影响
·79年中越战争:苏军顾问透露中国撤军真相
·美国人眼里的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真实原因
·纽约时报:米德尔顿评述中越边境战况
·德国之声:中越战争25周年-探索历史的真相
·越南青年眼中的中越战争
·我了解的柬埔寨人民对79年那场战争的看法等

外媒报道的79年中越边境战



  据颇具影响的澳大利亚“时代报”在当时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大批华侨被迫逃离越南。该报在对为数众多的难民进行采访后得出结论,河内要对争端负主要责任。越南北部的难民潮早在1977年就开始了,1978年达到高潮。在排华浪潮中,华裔政府官员被解职、独立开业的商人被迫停业,华人学校被关闭。在所谓的战略要地,华人要接受“忠诚测试”,直至被驱逐。而在南部,大约3万家华人商店被迫关闭。在越南政府的授意下,富有的华人被迫缴纳多达数百万美元的出境税,并被赶上破旧的渔船驶向怒海。

  此外,越军在中越边境不断骚扰。因此,我国在阐述战争理由时将这场战争定义为“自卫反击战”。但是,看一看当时出版的“新德意志报”就会了解到当时的国际舆论对这场战争的反应。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指责中国入侵越南,为数众多的西方国家也持同样观点,亚洲国家如印度、日本和蒙古等也要求中国从越南撤军,苏联则更不用说。当然,中国在打这场战争时对苏联并非全无顾忌,军事问题专家认为,中国之所以敢对越南动手,而不怕中苏边境出现战事,部分原因是由于苏联把注意力转向阿富汗问题。

  1979年2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动用20万人的兵力,在1000多公里长的战线上对越南发动了进攻。在两个星期的战斗中,虽然中国人民解放军伤亡惨重,但向越南一方推进约40公里。2月20日,西线大军攻克老街,经朗多、封上,3月4日攻克沙巴,东线大军同日攻克谅山,越北各重镇为解放军控制。而谅山以南皆为平原地带,适合中国装甲部队作战,越军再也无险可守。但中国人民解放军没有将初期战果保持下去,与其说是出于限制冲突扩大的政治考虑,不如说是装备不足所致。当时的两军装备情况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刚刚从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中走出来,其作战能力不强,因此在攻打谅山、老街等其它边境城市的时候付出的代价很大。

  比如说解放军的坦克很容易就被越军打垮了,坦克质量很差,有的炮弹不会爆炸,有的炮兵部队在战争头一天所发的炮弹的数量比过去20年所发的都要多。而越军方面1975年越战刚刚结束,作战经验丰富,手中握着缴获美军的装备、苏联援助的大量军火、以及过去中国的支持。所以如果在打下谅山之后进一步行动,对解放军是很不利的。

  从武器装备上来说,越军士兵当时普遍装备AK冲锋枪,而中国军队士兵还在使用56式半自动步枪。空军方面,苏联援助的米格21和米格23歼击机已是越军制式装备,而同时期中国还在使用歼6,即米格19。从当时中国军队暴露的问题上看,技术上来说,1979年时中国军队作战的方法还跟50年代差不多。中方没有出动空军,因为那时候的飞机,特别是歼击机没有全天候作战能力,白天可以作战,其它时候作战能力不强。现代化的战争是不可能这样的,所以解放军不可能在越南有什么做为。

  对我们来说,1979年中越战争其惨烈程度直逼朝鲜战争。昆明军区在对对越自卫反击战进行总结时提到,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我军牺牲6900余人,伤14800余人。2月17、18日两天,伤亡达4000人,后勤部门措施不及,无力全部救治,伤员死亡很多。许多人至今都还记得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中描述的浴血场景,电影所宣传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背后是无数士兵生命的代价。时至今日,昔日媒体称颂的影响已无人再提起。1984年的老山战役中,中国军队牺牲939人,支前民工64人,山头被炮火削平几公尺,地表阵地一片焦土。

  西方媒体在关于中越战争的报道中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仍然依赖队形密集的步兵,用“人海战术”冲击敌人的阵地,这种战术在越南付出了巨大代价。中国军队曾尝试发动联合兵种进攻,但均未成功。高级参谋人员年龄老化,不愿放弃传统的防御战,虽然个人骁勇善战,但对进行一场现代战争毫无准备。中国军队从未真正建立起进攻的理论,虽然能够实现有限的目标,但在重武器装备和用兵理论方面同越南人相比大为逊色。

  当时中国军队的军服没有军衔识别符号,指挥官都是从本单位挑选出来的,士兵籍此来辨认自己的指挥官。作战中指挥官阵亡后,作战单位也随之解体,士兵不承认新来的陌生人是他们的军事行政长官,由此产生的混乱状态也是中国军队遭受伤亡的原因之一。

  接下来的十年时间里,中越边境打打停停,停停打打,冲突不断,没有哪一方成为战争真正的赢家。但是在这段时间里,各大军区轮流派兵参战,中越边境成了练兵场。

  谈到战争对中国军队的影响可以说,战争对中国军队最重要的影响是,强调了军事现代化的重要。战争给人民解放军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军队要正规化,不能像过去打游击那样,过去的经验一定要放弃。

外刊评点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 战略、战术



  1979年2月17日,PLA动用20-30万人的兵力,在772英里的战线上对越南发动了进攻。在两个星期的战斗中,中国军队虽然遭到顽强抵抗,但向越南一方推进约40公里……

  同越南的这次冲突,给中国评价自己军队的战斗力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自韩战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还从未同一个现代化的、装备精良的敌人发生过大的冲突……

  虽然中国宣布对越作战已达到战略目的,但其领导层承认中国军队并不是完全成功的,并就怎样进行现代战争取得了一些深刻教训。

  中国承认,在历时两个星期战斗中伤亡20000人--这对于美国军队来说简直是一个难以想象的数字。显然,中国的军政领导认真地接受了在对越作战中取得的教训,并尽其所能下令行动起来弥补军队的缺陷。福州军区政委江渭清在谈到这次战争时说,它“比我们过去打过的任何一次战争都要更接近于现代战争,就次而论,这是一次值得大力广泛研究的宝贵经历”。

  下面我们根据中国军队在对越作战中的五个主要方面,既理论、战术、组织结构、装备和训练方面做一简要分析。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79年以前遵循的基本理论是打一场消耗的“人民战争”,这在实质上是一套旨在诱敌深入,用游击战术摧毁敌方战斗力的防御理论。这一理论强调防御和游击战,致使中国无以发动大规模的进攻战与现代化的、装备精良的敌人抗衡。

  影响中国军队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支援快速运动长距离进攻作战的后勤供应计划或结构。……在充满敌意的越南,中国军队不可能靠生产来维持,民兵的后勤物资保障也跟不上需要。当作战部队远离非机动的老百姓“支前”组织时,后勤供应能力便迅速恶化。

  观察家断言,中国军队没有将初期胜利的势头保持下去,其原因与其说限制冲突扩大的政治考虑,不如说是后勤供应不足所致。

  落后的后的后勤供应也是造成中国军队没有发挥传统的战术优势的原因--“没能够把轻装步兵偷袭战术与已证明有缺陷的后勤供应大队结合起来。”

  越南军队最大限度的利用了中国军队战术上的弱点。中国军队的战术不但受到缺乏物资供应的限制,而且受到传统理论的束缚。这一点在其杰出的步兵战术中表现得最为突出。步兵的主要问题是阻碍了要求把步兵、装甲兵、炮兵结合起来的现代化联合兵种作战的发展。关于中越战争的报道指出,中国人曾尝试发动一些联合兵种进攻,但由于训练、协调、后勤跟不上,终于没能成功。这种失败给中国军队在多兵种协同作战方面上了宝贵一课。

  中国人民解放军仍然依赖队形密集的步兵,即用“人海战术”冲击敌人的阵地。这种战术在越南付出巨大代价:“在对越作战的头两天里,中国军队伤亡约2000--3000人。”造成这样损失的原因是越军占用炮火上的优势。中国军队在越南学到“这条传统军事准则的真谛:缺乏机动性的密集队形不可能轻易或迅速地到达战争的目标。”

  这场战争还暴露了中国军队在组织上的弱点:缺乏联合兵种部队;高级参谋人员年纪较老化;指挥官没有军衔识别符号。上年纪的参谋军官们不情愿放弃他们信赖的防御战,正因为这样,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未建立起进攻的理论。

  军官没有军衔识别符号给中国军队在指挥和控制方面造成严重问题。他们认为,指挥官都是从本单位挑选出来的,容易辨认,根本没有必要佩带军衔识别符号。然而,当指挥官在战场阵亡后,来自其他单位的干部代替了他们,作战单位随之在后来的战斗中开始解体,因为士兵根本不承认新来的陌生人是他们的长官,由此产生的混乱状态是中国军队遭受伤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尽管中国军队难以实施领导,但一些观察家还是坚持认为,妨碍他们在越南取得更大成功的因素是缺乏现代化的装备。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对越作战中使用的是50,60 年代的技术和已被实践证明不适用的苏式装备。中国同越南的这场战争表明了中国人在军事技术上的落后程度。中国武装部队虽然能够实现有限的目标,但“重武器装备和用兵理论同越南人相比大为逊色”。

  军队的指挥和控制方面的问题,如果不是由于靠不住的战术通讯所引起的话,装备的缺乏肯定更趋严重。同样,中国军队后勤供应不足,机动性能差,可能与缺少运送军需品和人员的卡车有关。假如中国人装备有进行反击所必需的现代化自行火炮或远程大炮,越军火炮造成的威胁无疑会大大减小。再者,缺乏同进攻部队一起行动的机动防空系统,可能也曾使中国的战略选择受到限制。中国军队似乎不愿走出固定防空系统提供的保护伞之外---CSA-1(防空导弹)的斜线射程大约为50公里,因此,中国军队奉命进入越南不得超过这个限度恐怕并非偶然。

  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的重点是拼刺刀和投弹等士兵的基本军事技能。他们的训练同其他各项活动一样,都是为适应步兵战术和游击战开展的。中国军队训练的目的是培养战士而不是指挥员,现行的对指挥官的训练侧重于政治而非军事。虽然中国在1979年以前就有军事院校,但它们作为训练机构的作用却由于“文化大革命”而受到严重削弱。中国军队缺乏训练是在这次战争中暴露的主要问题之一。

  尽管作为个人他们英勇善战,但指挥官们却对进行一场现代战争毫无准备。大量报道中国军队不善于运用步兵,装甲兵和炮兵协同进攻的文章进一步证实,中国军队缺乏教育和艰苦的军事训练。中国领导人发现,要战胜现代化的敌人,不能再依赖“革命化战胜现代化”的公式。


苏联《新时代》:失败



  苏联《新时代》杂志第十四期刊登了列昂节夫上校写的题为《失败》的文章,评中国的自卫还击战,现摘要如下:

  用《纽约时报》的话说,侵略军消耗了大量弹药,但他们的攻势还是很快就放缓了。二月十八日,他们不得不在离边界十公里的地方停下来,以便获得增援,补充弹药。直到二月二十三日和二十四日,当中国军队在战区的人数超过二十五万时,他们才重新开始进攻。

  侵略者采用了“人海战术”。数千名中国土兵死于谅山四周的高地,那里的战斗最激烈。侵略者一直未能占领该地。在高平附近也展开了激战,越南武装力量部队让中国人进人居民事先已撤退的高平市,然后连续轰击敌人阵地,使其遭受巨大损失。同其他战区一样,越南的保卫者在这里也不是靠人数,而是靠本领取胜。

  中国龙前进速度如同乌龟爬。它的指挥官采用的是旧的,或者“显然是生了锈的”战术。他们所属部队的装备,那是一些过了时的四十年初五十年代初样式的武器。中国步兵前进主要靠步行。

  依靠自己朋友援助的越南保卫者拥有比敌人更现代化的武器。他们在三十年解放战争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

  北京指望吓倒越南。迫使自豪而又英勇的人民跪倒在当代达官面前求饶。但是他们打错了算盘。侵略者受到狙击。他们以极大的伤亡代价才得以深人边境以南个别地区二十——四十公里。

  越南不是孤立的。苏联尽了一切努力帮助兄弟的越南人民反击侵略者,同时不让北京将世界推入新的世界大战的深渊。苏联表现出的坚决果断,高度责任感和自制力,世界舆论公认苏联光荣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对北京来说,血腥的冒险行动的结局是丢脸的。他们低估了英勇的越南人民及其武装保卫者的力量,他们低估了越南的忠实朋友苏联及社会主义大家庭其他国家。

  对各国人民来说新的危险的根源就在于此。谁知道这条“嗜血龙”明天要扑向哪一个国家呢?它要选择谁当下一个受害者呢?这个问题值得所有人认真考虑,包括那些轻轻地责备一下侵略者所犯罪行后,又表示准备向其提供现代化武器的人。


信使报:超出印支范围的危机



  南斯拉夫《信使报》二月十九日刊登一篇评论,题目是《超出印支范围的危机》,摘译如下:

  中国使之事先已发出的威胁付诸实施了,即越南“必须受到惩罚”,因为它非法入侵了柬埔寨,破坏了已受到严重危害的印支和平。据北京的声明,中国派兵越南不是为了占领这个国家,而是为了达到一定的军事政治目的,范围很有限的目的。如果中国能坚持做到这一点的话,如果间接或直接地、或多或少地参与了这场目前已经扩大了的印支冲突的其它各方能采取必要的克制态度的话,那么,印支及其周围地区的局势就有可能朝着好战欲望逐渐减少的方向发展。目前根本的问题是,苏联和中国关系中会发生什么事情。

  印度是当代国际关系的敏感点之一。如果印度和印支以外的有关各方不对自己的行为加以克制的话,如果某一大国采取了某种未加深思熟虑的步骤,或者要么直接,要么借助于自己的盟国,采取错误估计对方意图的步骤的话,那时,就有可能使这种行动及其规模升级,导致连锁反应,导致任何人都无法控制的局面。

  印度及其周围地区局势的发展,确实已达到沸点,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即卷入争端的各方在迈出下一步以前都不得不认真考虑一下了。

  如果有关大国都从积极方面发挥作用的话,形势的最新发展也许会使河内政府清醒过来。河内政府也许最终会认识到迄今它还未认识到的东西,即,越南的解放和统一不仅仅是越南政府的事,也不只是越南军队的事,而是整个国际大家庭的共同事业。

  河内政府似乎把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事实忘得太快了,这就是:中国也好,苏联也好,尽管它们之间存在着分歧,都曾经站在越南人民一边,支持越南人民为争取解放和统一祖国而进行的斗争。

  美国在一九七五年已认识到,它不可能同反对它的越南政策的整个国际大家庭再斗下去了。那时我们以为河内也会明白这一点,一个在军事和经济上都现代化的大国是怎样和为什么在军事上吃了败仗的。然而,几年以后,当越南开始进攻柬埔寨时,我们才明白,河内的人士完全错误地估计了导致美国在越南、柬埔寨和老挝失败的各种因素的重要性。

  然而,这一切现在已不那么重要了,因为问题在于:在柬埔寨最近发生的事件之后,河内政府现在也许修改了自己对抗美战争进程及其结果,以及对其迄今对柬埔寨进行军事干涉,乃至对待老挝的霸权主义行径的(错误)估计。看来,河内尚未作出那唯一正确的估计,即越南干涉主义军队必须从柬埔寨撤出。河内没有这样做,而是开始求助联合国,也就是求助在安理会讨论越南干涉柬埔寨问题时大声疾呼应当维护越南进攻的受害者柬埔寨的那个组织,而越南的朋友,诸如苏联以及追随苏联的国家当时运用苏联的否决权束缚联合国的手脚,也就是说不让联合国在就越南干涉柬埔寨的问题上民主地表达大多数的意愿。

  河内现在求助联合国,这是件好事,但是,如果河内想取得谅解的话,那么,它就必须态度始终如一,这就是说,作出并开始尽早实施把其干涉主义军队从柬埔寨撤出的决定。只有这样,那时越南才有可能指望取得联合国的谅解,尽管越南对弱小的柬埔寨实行霸权主义和进行干涉。因为,如果在中国军队进入越南领土之后才来理解越南的立场,而不同时要求越南也必须从柬埔寨,乃至从老挝——尽管它在老挝的存在表现为另一种形式——撤走的话,那么,这就是无稽之谈,也是不能容许的。

  虽然如此,目前问题的关键在于苏联。也就是说,目前莫斯科及其对中国行动作何反应将取决于:印度及其周围的局势是朝着缓和的方向发展呢,还是朝着战争进一步扩大,国际关系进一步加剧的方向发展。假若苏联在作出反应时采取现实主义态度,那么,它在新的局势中仍然可以起建设性的作用。如果苏联领导继续从奉行实力和势力范围政策的立场出发来研讨这些事情,象迄今所做的那样(虽然苏联的军队没有直接呆在柬埔寨,但是不能忘记以下事实,越南是在莫斯科签订了众所周知的条约之后才决定对柬埔寨进行干涉的),那么,很难期望苏联在这场危机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会起建设性的作用。
台湾人写的对越自卫反击战



  1979惩越战争缘起与经过

  一、历史恩怨情仇:

  ?远在汉唐时期,我国在越南就已经设置交趾、九真、日南等郡,明清时期越南也是我国的藩属,一直到中法战争以后,越南开始沦为法国的殖民地。民国43年,中共于日内瓦会议中,建议以北纬17度线划分南、北越,粉碎越共统一全国的美梦。越战期间,中共与苏俄双方都对北越提供大量军经援助,却由于北越企图以「引苏俄箝制中共」之策略,阻止中共的势力入侵,造成中共的极度不满,所以多方阻挠苏俄援越物资过境,亦使越共怀恨在心。因此,越共不但不愿意对中共俯首听命,反而扩大宣传中共企图染指中南半岛的野心,以致双方种下仇因。

  二、领土争端无解:

  中越边境早在清光绪20(1894)年,即由中法共同勘定并设立边界石碑10座与界石207座。迄民国46年,周恩来与越共第一书记黎笋达成边界协议,重申共同遵守中、法勘定之疆界。但中越边境绵亘1,150余公里,平均每5公里始有一座界碑,边境地区山峦起伏崎岖,不易判定实际之边界线位置,以致纠纷迭起无法解决。民国67年元月至次年2月,双方于边境地区发生冲突高达1,100余次,虽然中共一再提出警告,然而越共却一直不予理会,以致中共认为祇有诉诸武力,始能彻底获得解决。

  三、华侨问题丛生:

  在中共发动「惩越战争」之前,越南境内的华侨总数约为150万人,其中90%集居在西贡地区。越共兼并南越并与中共交恶后,担心华侨成为中共的内应,乃展开「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不但没收华侨的财产,迫使其漂流海上,更于民国66年接受苏联顾问的建议,实施所谓的「净化边境地区」计划,造成中共极大的困扰,冲突期间中共虽数度与越共交涉,却一直无法获得解决。因此,中共于67年6月16日关闭越共驻广州、南宁、昆明之总领事馆,继于7月3日停止对越共一切援助并撤回援越顾问,双方关系自此全面破裂。

  四、越共势力扩张:

  民国64年春,美军从越南退出,中共与苏俄的势力乃趁机介入,越共原想与双方维持等距外交,但因中共与美国关系改善,越共在苏俄的利诱下,从「中间偏右」政策改为「弃中共亲苏俄」,先派兵入寮并控制永珍政府,继进军高棉,赶走中共支持的波布政权并拥立韩山林成为高棉人民共和国的主席,逐步实现所谓的「印支联邦」计划,企图排除中共在寮、棉的一切势力,同时越共亦与苏俄缔结友好合作条约,形成对中共的三面包围,致使中共寝食难安,亟思突破此一不利的态势。

  邓小平自民国66年7月复出以后,与华国锋之间的权力斗争愈演愈烈,虽然邓小平的势力略占上风,但反对派仍随时俟机反击,造成国内的动荡与人心不安,大陆青年对中共政权日益不满,反共抗暴活动大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所以邓小平企图藉发动惩越战争来转移对内斗争的注意力,利用战争对不满份子施以高压恐吓,达到攫取党权、巩固军权之目的,如此不但能够架空华国锋、扶植赵紫阳,又能制造一致对外的团结假象,此乃中共惯用「一石二鸟」之计。

  参、中越边境地略形势

  越北与我国滇、桂、粤毗邻,西起中、越、寮三国交界之处,东至芒街以东之珍珠港,东西全长约1,150公里,地形非常复杂且多瘴疠之气。中越边境地区全部都是崎岖的地形,人烟稀少之石灰岩山峰、浓密的森林与深遂的溪谷,形成该地区的特殊景观。本作战地区属于热带气候区,气温高且雨量多,主要山脉皆源自我国云南省境内,其中六诏山脉与哀牢山脉标高均在1,000至2,000公尺之间,严重限制部队的运动与观测;陆上交通除各主要道路及桂越、滇越铁路以外,部队机动相当困难;本地区之主要河流有黑河、红河、清水河及高平河,雨季河水上涨对东西向交通形成相当大的障碍。

  民国67年12月25日,越共入侵高棉并击溃中共支持之波布政权,中共立即陈兵边界并准备应援。翌年初,邓小平利用美国总统卡特宣布「美中关系正常化」之机会,赴美进行访问以达成其「联美制俄之目的,并于访美期间表示将对越共采取「惩罚」的行动,返回北平后立即召开「中央军事委员会」,决定各项作战行动的指导方案。68年2月17日凌晨5时30分,中共利用越共部队主力与物资都仍在高棉的机会,兵分四路自广西、云南边境地区向越共发动攻势,越共据险顽抗,战斗异常惨烈。迄2月19日,双方主力分别于谅山、高平、老街等地区实施决战,虽然中共于3月初先后夺取上述诸要点,但是由于作战指导不当、后勤支持不上,导致损失极为惨重。中共为顾全面子乃于3月4日透过「新华社」发表声明:「中共已达预期之目标,将于5日起撤回中国大陆」,结束历时17天之「惩越战争」。依据双方公布之统计资料,中共伤亡约6万人,损失战车273辆、火炮175门;越共伤亡约4万人,装备损失数目不详。

  1979年2月17日0530时,中共大军在中越450哩边境,分四路26处,向越南北部的莱洲、黄连山、高平、谅山四省进攻了!

  ◎双方布属情形:

中共入越兵力:8个军,约24万人
越南边防部队:云南边境三个师,广西边境三个师,河内(首都防卫部队)五个师

  ◎作战概况:

1979年2月17日中共入侵,战争开始,占领孟关镇。
2月18日占领清水,越军在高平战线以坑道顽抗,谅山、同登一带的飞弹阵地被摧毁,老街激战,莱洲越军退守黑河南岸。
2月19日突袭并占领河鹿县长白山,空军轰炸海防。
2月20日攻陷老街、同登,包乐激战,越南空军攻击河口以西的增援部队。
2月21日攻陷高平。
2月22日占领包乐,越军抽调驻高棉与寮国的部队回防,防守河内的2个师试图对高平,莱州方面中共部队展开反击,无功。
2月23日谅山附近高马山爆发激烈攻防战,攻陷河江。
增援的两个师在空军掩护下,进攻芒街、禄平2月24日越军反击,与中共部队在高平、老街发生巷战越军曾试图渗透进入中国境内,但全遭击溃。
攻陷柑塘。
2月25日起战情胶着,越军死守边防要地谅山。
3月1日谅山激战,越军自河内增援最精锐之第308师向谅山展开逆袭,并使用化学武器。
3月4日308师遭中共击退,谅山陷落。
3月5日中共宣布达到"惩越"目的,开始撤军。
越南宣布全国总动员令,誓言抵抗到底。
3月7日起中共正式撤军,并掠夺物资,利用补给车辆回程时载回中国境内。多处越南工矿业设备遭破坏。
3月13日继续撤军,中国在撤退路线上铺设地雷,以火箭与长程炮火掩护撤军。越军无大规模追击行动。
3月16日中国宣布完成撤军行动,战争结束。

  ◎双方战损统计:(战后双方宣布死伤统计相差甚大,中国只承认死伤约两万余人)

中                              越

死亡26000                       30000
负伤37000                       32000
被俘260                           1600
战车被毁282                    185
其它车辆被毁490             120
各型火炮损失670              200
步机枪损失3100               4100

另越方布署于谅山的飞弹发射台6处全毁,8处大破,失去作用越北边境之军事,工业、矿业与电力设施皆遭破坏或掠夺前苏联驻越顾问伤亡约60人。

  ◎中国空军出动情况:

战时机数:948架
出动兵力:5501架次
进入越境:660架次
入越情形:最远100公里
空战接敌情况:无
支持地面作战:2月19日曾出动轰炸越南海防军火库与边境雷达、飞弹阵地,其余只有少数对地攻击行动。
使用机种:Mig-17,Mig-19,Mig-21,Il-28,Tu-16(含中共仿制品与侦查型)

  ◎中国陆军作战情形:

战果:歼灭或击溃越共边防部队6个师

  ◎中X战后检讨:

1.越南方面的抵抗强度超过预期,而中共方面由于缺乏战车、步兵、炮兵间的协同作战经验,所以在战争开始前几天伤亡惨重。
2.前线通讯能力不良,炮兵因发生误击友军事件而无法充分发挥支持效果。
3.五九式与六二式战车不利于在山岳丛林地带使用,常遭到越南士兵以反战车武器攻击,六二式战车装甲太薄,防御力不足。
4.步兵缺乏装甲车或步兵战斗车输送,全靠步行作战,机动力太差。
5.医疗设备不足,造成死亡比例偏高。
6.工兵设备与技术都不足,尤其缺乏现代化渡河工具,影响攻击速度。
7.空军支持不够。
8.前线一些指战员无法适应现代化战争,仍然使用老式战术导致重大伤亡。
9.补给情况不理想,补给车辆不足,常靠人力进行运补。
10.部队缺乏山地与丛林战的训练。

  ◎战后情况:

  虽然越南被狠狠的修理了一下,但是却没有因此放弃对高棉的野心,中越双方也依然在边境与岛屿发生多次小规模军事冲突,而越南为了抑制中国,反而更死心塌地的向苏联靠拢,把金兰湾借给了苏联,这倒是中国所未料到的。

  而中共这回算是惨胜,尤其在高平、谅山线的第41军与第42军损失重大。战后中国军方首先拔擢有功将领,并将一些思想较为僵化的指战员革职。之后对于新式战车发展方向也有所修正,并开始大量采用装甲运兵车。此外在作战中虏获越南的俄制AT-3反战车飞弹与SA-7防空飞弹,也在送回科研单位后进行仿制与量产。


79年中越战争:苏军顾问透露中国撤军真相



  中越战争是于1979年2月17日至1979年3月16日爆发在中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之间的一场战争。中国称之为对越自卫还击战,在民间被习惯称作对越自卫反击战、惩越之战,越南称之为在北部边界打败侵略战争。在短暂侵入越南北部之后,中国军队在一个月之内撤出了越南。中方和越方都宣布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这场战争使中、越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到最低点,并使大量华裔越南人继续逃亡。

  在与法国开战的第一次越南战争初期,中国与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有着很紧密的关系。双方都反对在越南的统治者法国殖民政权。在战争期间,中国和苏联都向越南提供了援助,共同反对殖民主义者。

  进入七十年代,冷战后期中国与苏联处于敌对状态,而中美关系则开始正常化。1978年6月29日,越南加入苏联为首的经济互助委员会COMECON。苏联出于牵制中国的目的,1978年11月3日与越南签订了带有军事援助性质的《苏越友好合作条约》,支持越南在印度支那半岛的扩张。

  越南在苏联的默许下,为了阻止红色高棉对越南侨民的大屠杀,入侵了中国的盟友之一——民主柬埔寨,并推翻了毛泽东主义的红色高棉政权。同时中国认为越南在国内大规模“排华”;越南方对中越边境的陆地、海洋提出主权要求,宣布将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岛屿纳入其版图范围,出兵继承了越南共和国(南越)对南沙群岛部份岛屿的占领,并与中国发生了边境冲突。中国政府方面声称“上述种种举动威胁了中国的边境安全和影响了东南亚的局势稳定”,“为了捍卫主权,惩治侵略者”而发动了“自卫还击战”进入越南。而当时国际上大部分西方国家及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阵营认为是中国侵略了越南,虽然这一出兵得到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暗中鼓励,朝鲜与民主柬埔寨则站在中国一边。

  中国官方没有发表伤亡人数。越南官方也没有正式发表伤亡人数,只在官方的人民日报上罗列了中国军队在撤退时对攻占过的城镇做出的大规模破坏项目。包括基础设施、厂矿等。

  根据昆明军区后勤部编写的《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工作总结》,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广西、云南参战的解放军、支前民兵共牺牲6954人,伤14800多人;2月17日至2月27日击毙越军15000人,2月28日至3月16日击毙越军37000人。

  根据越南国防部军事历史院编的《越南人民军50年 (1944-1994)》(军事谊文出版社有中译本),2月17日,中国出动60多万军队,数百辆坦克装甲车,数千门大炮,在广宁至莱州的整个北部边界全线对越南发动了大规模进攻。经过30个昼夜(2.17-3.18)的战斗,越南消灭和重创了中国3个团18个营,击毁和击伤550辆军车(坦克装甲车280辆),击毁115门大炮和重型迫击炮,缴获了大量武器。越南方面称中国伤六万余人,还有两万被击毙。

  这场战争是因边境纠纷而引发的局部战争。但有的学者认为,从其发动背景来分析,可能是一场中国共产党为了对内凝聚国家向心力以巩固其政权;对外展示军事实力和政治决心而发动的战争。不过这种观点未得到确凿的证据的支持。这些学者认为,战争原因可能有内外两大因素:

  内部原因:

  由于当时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刚结束,新一届领导集体开始执政。由于文化大革命对国内人民造成的对共产党统治阶层的信任危机,中国领导人认为有必要发动一场“打击侵略者”的战争,以重新凝聚其国民的民族向心力。

  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刚刚掌权,需要用一种方式来减少政治对手对这一代领导集体的威胁。

  自林彪、文革以来,邓小平对中国军队的作风就表现出强烈不满。邓小平在明知文革后中国军队战斗力减弱的情况下,还决心与越南一战,其目的也在于刹一下军队的傲气,给军队一些教训。

  外部原因:

  由于当时还处在冷战时期,苏联与美国在世界范围内存在广泛的利益冲突,而中国由于与苏联交恶和以往输出革命的策略,导致了其在东亚地区处于相对孤立的局面。为了显示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统治能力和对军队的指挥能力,拓展外部空间并援助其盟友红色高棉政权,趁越南的盟友苏联忙于阿富汗战争无暇它顾,而美国又开始与中国改善关系之际,发动了此次战争。从另一个意义上说,惩罚越南的战争,同时也是对苏联的一个教训。这点在邓小平1月访美,2月就开战的顺序来看,尤为明显。对于美国来说,西方国家乐于见到中国教训一下越南这个苏联的小跟班。美国还曾经明确的表示,如果苏联因此对中国发动核打击,美国将视为苏联对美国发动核战争而予以还击。中越战争之后,中美关系进入了近10年的黄金时期,直到1989年6月。

  战争的后果仍在持续,特别是在越南。今天越南仍然维持著世界上最大的陆军之一,其中的一些原因就是出于对中国的担忧。1980年代,在双方的边界上仍有小的冲突,并造成一千多人死亡。中越双方的关系直到1990年代早期才得到改善。

  这场战争还造成在越的华裔继续受到歧视并被迫移民。他们重新在一些唐人街定居,或移居到澳大利亚、欧洲或北美的其他亚裔社区,也有部分华裔回到中国境内定居。

1978年
6月29日——越南正式加入经互会。
7月3日——中国停止对越南援助。
7月13日——中国宣布停止向阿尔巴尼亚提供一切技术和经济援助。
8月12日——中国和日本和平友好条约签订。
10月23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正式生效。
11月21日——中国的四五天安门事件获得当局平反。
12月16日——中国和美国发表中美建交公报。
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2月22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闭幕。

1979年
1月1日——美国与中华民国断交,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
1月7日——越南军队占领柬埔寨首都金边,结束红高棉统治。
1月28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应美国总统卡特之邀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
2月17日——中越战争爆发。
5月21日至6月22日——中越战争:双方共进行五次交换战俘,越方交还238名中国武装人员,中方交还1636名越南武装人员。
12月6日——北京市政府下达命令,禁止继续在西单民主墙张贴大字报,“北京之春”结束。

1980年
5月17日——中共中央为已故国家主席刘少奇举行追悼大会。
6月19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处理文化大革命中一些干部在报刊和文件上被点名批判问题的通知》——宣布一律平反。
8月26日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在中国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设置经济特区。
9月10日——赵紫阳接替华国锋出任中国国务院总理。

79年中越战争:苏军顾问透露中国撤军真相



  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过去25年了,当年曾有苏军顾问协助越军抗击中国人民解放军。

  俄罗斯《红星报》2001.1.16刊登该报记者波奇塔廖夫上校的文章,题目是:越南以鲜花相迎。文章是作者采访了原苏联武装部队驻越南人民军总参谋部顾问团成员后撰写的。

  1978年,越南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决定了攻柬抗华的方针,遂大力加强和苏联的关系,苏联军事技术装备源源不断运抵越南。8月,以防空军中将沃罗比耶夫为首的苏联军事技术顾问团120人随同运送装备的两架安-22军用运输机经巴基斯坦,印度到达河内。11.3,黎笋和勃列日涅夫在莫斯科签订了《苏越友好合作条约》。12月,越军攻入柬埔寨。

  [苏联和越南于1978年11月3日在莫斯科签订,同年12月13日生效,有效期25年。条约包括前言和9条正文。主要内容是:①双方将不断发展政治关系和加深全面合作,相互给予大力支持。②两国将共同努力加强和扩大互利的经济和科学技术合作。③促进国家政权机构和社会团体之间的合作。④缔约双方将就涉及两国利益的一切重要国际问题进行协商。⑤一旦双方中之一方成为进攻或进攻威胁的目标,缔约双方将立即进行协商以消除这种威胁,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保障两国的和平与安全。该条约签订后,苏联取得了使用金兰湾、岘港等海空军基地的权利;越南则凭借苏联提供的军事和经济援助,积极推行“印度支那联邦”计划,并于1978年12月25日向柬埔寨发动侵略战争。

  1979.2.17凌晨,经过30-35分钟的炮火准备后,中国军队越过了 1460公里长的边界线进入越南。从3:30-5:20,越南人民军全线遭受攻击。中国方面动用了60万人,投入7个步兵军,想要“教训”越南。中国先用 2个军从北面进攻高平,准备沿红河河谷深入80-100公里;主攻方向是谅山,该地距中越边境19公里,距河内141公里。中国用3个军从东北方向进攻,目的是切断高平突出部,保障进攻谅山集团右翼的安全并打通通往河内的道路;西北是次要方向,在此方向有2个军进攻老街。中国人认为此时打越南有利,因为 85%的越南主力部队约10万人此刻正在柬埔寨作战,担负越中边境防卫任务的部队只有1个主力师和1个农业师,其余为地方部队,边防部队和民兵。然而,由于山高林密等地形和气候因素,战争打到第二天时,中国军队在越南境内只推进了15-20公里。

  这时在莫斯科,苏联政府接到越南政府的紧急请求,要求苏联立即履行《苏越友好合作条约》的义务。苏联方面经过考虑,决定向越南人民军总参谋部派遣军事指挥顾问团协助作战。

  苏军总参谋长奥加尔科夫元帅挑选刚被授予大将军衔的苏联国防部第一副总监奥巴图罗夫担任苏联驻越南总军事顾问。

  盖纳吉.伊万诺维奇.奥巴图罗夫,1915.1.9生于维亚特省农民家庭,父亲一战时阵亡。1933年奥在烹饪学校毕业;不久入伍,1938年以特优成绩毕业于奥尔洛夫装甲坦克学校;1941.7再度以特优成绩毕业于工农红军机械摩托化学院;1952年总参军事学院毕业时获金质奖章。苏联卫国战争开始时奥担任坦克旅副参谋长,结束时任机械化旅旅长,参加了解放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的战役。战后历任机械化师师长,步兵军军长,喀尔巴阡军区司令,参加过1956年在匈牙利、1968年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军事行动,1973年任国防部第一副总监。奥能熟练驾驶坦克,装甲车等各种作战车辆,熟悉各军兵种战术常识。他博览群书,了解当代最新的军事思想和军事动态,在苏军将帅中被誉为“活的百科全书”。他和奥加尔科夫作了深入交谈,二人私交一向不错。受领任务后奥马上来到总参第10局索要有关越军现有武器装备情况,包括越军使用的苏式装备和美式装备。接着又到总参侦察总局提取关于对手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情况。

  奥率领的军事顾问团共20人,团员有总参作战局的米哈伊洛夫中将(1925年生,80年代历任土耳其斯坦军区参谋长,总参作战局局长,远东军区参谋长,1987-1991年担任副总参谋长兼侦察总局局长,大将),杰米亚年科中将,总参侦察总局的麦里尼琴科少将,津琴科少将,少将别尔纳茨基,巴尔迪舍夫,瓦西里耶夫,布托林,布尔加科夫,马约罗夫,施克拉博夫,科瓦里,海军少将斯克沃尔措夫,总参第10局的库米诺夫上校,通讯兵上校克洛奇科夫。考虑到奥巴图罗夫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夫人携其日常服用药物随团出征。

  2月19日晨顾问团乘飞机抵达河内,奥先与沃罗比耶夫中将接洽,马上又同越南国防部长文进勇(原文如此,时文进勇为总参谋长,一年后始任国防部长),越军总参谋长黎仲潭(音,判为副总长黎仲迅)商谈前线战局,随后各顾问分别派到越军总参谋部各对口局进入情况,奥本人则乘火车赴谅山前线就地了解战况。沿途只见从谅山逃下来的难民如潮水般涌向河内,道路堵塞,无法前行,只得换乘吉普车。由于《美国Z音》2月20日报道苏军顾问团已于昨日抵河内,因此引起中国军队密切注意,奥的座车被发现,遭到猛烈炮击,居然没被击中简直是奇迹!在前线指挥所奥了解到战线极不确定,越军的防守战术呈现手工作坊式的特点,完全是游击战性质,这恐怕也是他们从以前的中国顾问那儿学来的。相当一部分越南部队已被敌人包围,许多战斗正在敌人后方进行,整个防线近于崩溃,而中国军队的步坦协同部队正向河内开来。情况刻不容缓,必须即刻采取措施巩固河内针对谅山方向的防守,为此需要从柬埔寨撤回一部分部队在河内以北建立新的防线。事关重大,只有越共总书记黎笋才能作决定。

  奥巴图罗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黎笋,向他讲解了前线的严峻局势并建议:立刻从柬埔寨调回一个军用于加强河内北部防线;用刚从苏联运到的武器紧急组建一个BM-21火箭炮师,也补充增援到河内至谅山方向;马上设法组织营救一个已被包围的师突围。黎笋批准了上述建议。

  从柬埔寨撤回的一个军分乘火车和安-12军用运输机星夜驰援河内。与此同时为了强化顾问团和前线部队的通讯联络,从莫斯科军区经第比利斯空运来一个由 68人组成的通讯连,由连长克里孔大尉率领。正是由于该连的到达,使顾问团和越军总参谋部能够依靠安全可靠的通讯联络,通过已下到前线的苏联顾问掌握住战区部队,从而能够从容不迫地下达战斗指令。

  2月19日中国军队占领老街,3月2日占领高平,3月4日占领谅山,中国军队还控制了越南境内纵深30-50公里范围内的20座城镇。在此期间帕拉塞尔群岛(西沙群岛)也发生了战斗;波尔布特残部在柬越边境加紧了袭击活动;越南南方西部高原山区成立了福尔洛民族阵线反政府武装;撤到泰柬边境的红色高棉6个师重新集结进行反扑;在象山山脉和柬埔寨南方的磅逊港,波尔布特部队死灰复燃。所有这些情况不可能不消耗和分散顾问团的注意力。

  由于越南军事领导人在以奥巴图罗夫大将为首的苏军顾问团协助下采取了有效的作战指挥措施,由于苏联武装力量在苏中边界一线所从事的大规模战略调动,终于迫使中国军队停止向前推进。3月5日中国宣布“有组织有计划的”撤军,战斗行动全部结束是在3月18日。根据越南方面的统计,中国军队在战争中损失了62500人,280辆坦克和装甲车,118门大炮。越南方面被摧毁了45000座农舍, 60万平方米城市住宅,900所学校,428所医院……

  苏联顾问机构也有牺牲。3月,一架越军装备的安-24运输机在河内机场降落时坠毁,机上的苏联空军少将马雷赫及6名苏军机组人员遇难。

  奥巴图罗夫在越南继续工作到1982.8,除负责整建越南人民军外,还负责整建老挝部队和柬埔寨部队。1982.11-1985.8奥担任伏龙芝军事学院院长,1985.8-1992.7担任苏联国防部军事监察和国防部总监团顾问。退休后奥写了卫国战争回忆录《险途》,但未及发表。1996.4.29奥因病去世。

  1979年中越战争,越方公布自己损失

  《截至一九七九年三月底一些目前可以看见的损失初步统计表》

  越南《人******》五月十七日刊载一份统计表,题为《截至一九七九年三月底一些目前可以看见的损失的初步统计表》,现分述如下:

  (一)被毁灭的市:总数四个中被毁灭四个,占百分之一百。

  (二)被摧毁的乡:总数三百二十个中被摧毁了三百二十个,占百分之一百。

  (三)城市里被摧毁的民房面积:六十万平方米。

  (四) 城市里失去住房的人数:十五万。

  (五)农村中被摧毁的住房:四万五千座。

  (六)农村中失去住房的人数:二十万。

  (七)被摧毁的中、小学校:总数九百零四所中的七百三十五所遭摧毁,占百分之八十一。

  (八)没有学校读书的学生人数:十八万。

  (九)被破坏的幼儿园:总数六百九十一所全部被破坏,

  (十)失去学习场所的儿童人数:一万四千。

  (十一)失去学校的教师人数:五千五百七十。

  (十二)被破坏的医院和卫生站:总数四百三十所中的四百二十八所被摧毁,占百分之九十九点五。其中;省级医院总数四所全部被破坏,占百分之一百;县级医院总数二十六所中的二十四所被摧毁,占百分之九十二;乡卫生站总数四百所全部被破坏,占百分之一百。

  (十三)被破坏的林场:总数四十二个中的三十八个被破坏,占百分之九十。

  (十四)被破坏的农场和农业站:四十一个。

  (十五)被杀死或被抢走的牛:总数二十六万头中的十五万七千头被杀死或抢走,占百分之六十。

  (十六)被杀死或抢走的猪:总数三十万五千头中的二十四万四千头被杀死或抢走,占百分之八十。


美国人眼里的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真实原因



  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真实原因是什么?人们已经有很多种说法:有人讲,邓小平领导的这场战争是打给中国共产党人看的,小平复出以后,中国改革开放的蓝图已经在他心中草绘而成,要实现这个蓝图必须在党内树立绝对的权威。要打一仗。那时"四人帮"刚被粉碎,党内思想极左的人大把大把的,既反邓,更反对他的路线及政策。要改革,就要有权威。最快的树立权威的办法就是打仗。

  也有人说,是打给社会主义国家看的。1975年,美国人是在损兵折将以后狼狈地撤出了越南。小平同志说了,我教训一下越南。那时候越南跟着谁跑呢?跟着苏联跑。小平同志这个时候发起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就是把自己、把中国从所谓的苏联社会主义阵营中划出来。当时许多东欧国家都不满意,说社会主义国家打社会主义国家。小平同志在当时就看到,你这种社会主义,不要也罢。结果怎么样?假社会主义是没有生命力的。到1989 年,所有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倒台,连苏联都垮了。十年前小平同志就看到了这一点,用这一场战争和你划清界线。

  其实,邓小平说教训一下越南,最根本的是越南统一后的忘恩负义,在越南人民历时二十多年的民族独立战争中,新中国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给予了无私的、巨大的人力物力支持,抗美援越和抗美援朝一样,这种支持是中国人民在自己食不裹腹的岁月里完成的。

  美国人亨利 莫尔写的《越战前后目击记》,从一个侧面让我们了解自卫反击战的真实原因,读后我有着较深的感受:自卫反击战应该打!

  越南统一后的不久,越共政府总理范文同于1978年3月,在他的统治和整肃工作相对稳定一些的时候,突然宣布开展“与资本主义作斗争”和取消一切私营企业的运动。

  亨利.莫尔写道:“ 由于越南大部分企业和商业是由中国籍居民经营,并且占有大量的财富和不动产,因此他们面临着最沉重的打击。在越南战争期间一直支持越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此提出了强烈抗议,并削减以至取消了对越共政府的援助。据报道,仅在1978年一年中就有大约十六万中国侨民或祖籍中国的难民被驱赶到了中国境内。

  “那次强制性驱赶中国侨民的运动作为后来大批的越南难民外逃的信号,越共政府对所有的人,尤其是被征服的南方人民,显示了越共政府的异常强硬态度。事实上,有些根本不了解越南的人士将难民问题归结为越南战后的经济困难以及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系的恶化的观点是完全悖谬的。因为首先被驱逐出越南的,恰好正是能够在恢复经济中起到非常积极作用的,千百年来在那块土地上进行经营和生产的中国商人。”

  “当然,作为越共政府政策的一个转折点,驱赶中国侨民的运动也并非无关重要,它如同1955年驱赶、排挤法国侨民一样,是那个民族特有的极端排外情绪的暴露,但越共政府与吴庭艳政府驱赶外国侨民作法所不同的是,它这次驱赶的并不是自己的敌人,却是它长达二十年之久的,曾给予它大量支持的盟友。”

  很清楚,这个盟友就是指的中国。被驱赶出境的中国侨民对这种强制性的措施感到疑惑不解,在他们还没有能够懂得越共政府为什么突然大发雷霆的时候,所有的财产已经被身穿绿色军装的越南军人和警察没收了,大多数中国侨民逃出越南时,除了身上的衣物之外,一无所有。

  亨利 莫尔举例说:“渡海逃到国广西省北海难民营的三十二岁的渔民周荫茂一家居住在越南北部的一个农村里。在他携带着全家出逃之前三个月,越南警察到他家里通知他,作为中国血统的居民(他具有越南国籍),他将遭到逮捕,送到“新经济区”去。这是对周荫茂控告越南渔民在他出海捕渔时轮奸了他二十七岁正在怀孕的妻子,并殴打他的三个孩子所得到的报复。那个连续遭到打击和威胁的渔民在1978年4月惊恐地把妻子与三个孩子带上一条二十英尺长(6.096米)的小船,沿着北部湾的海岸行驶了两天之后,终于到达了中国北海难民营。”

  一位侬族老人对亨利·莫尔讲述了发生在他村子里的事情。村子里14名同情中国的越南人作为“越奸”被警察抓走。村子里的几名中国人被杀死。“逃跑的时候我看到墙上钉了两张人皮,奶头很大,是从被杀死的中国妇女身上剥下来的”。

  1979年2月17日,愤怒的中国终于下令“自卫还击”。当时的西方人对此次事件的评论。应该说是非常客观的,他们称之为“惩罚战争”。

纽约时报:米德尔顿评述中越边境战况



  美国《纽约时报》二月十九日发表德鲁·米德尔顿的一篇述评,摘译如下:

  入侵的中国部队和越南守卫者之间的第二天的战斗,显然限于中国加强进攻部队和越南在东北南三个方向通往河内的弧形保护线上部署五至七师的兵力。

  虽然战斗的规模似乎已缩小,但是中国的一名官方代表在一次谈话中强调,攻势将“继续下去”。

  研究越南和中国情况的美国和欧洲专家在研究了战斗结果以后说,中国的攻势显然使越南的主力部队受到了出奇不意的攻击。

  这些专家说,中国军队尽管在高平省受到某些损失,但已突破了边界卫兵、民兵和其他非正规部队的抵抗。

  分析人员说,在中国发动攻势的同时,柬埔寨的游击队加强了反对越南入侵者的活动。这可能是为了把越南正规军拖住在那里。河内承认,它的军队昨天和星期六在五条战线上作战,游击队出现在柬埔寨从贡布通往金边的三号公路上。越南部队(被认为是东南亚最精锐的部队)的三至五个师准备保卫河内,他们大致部署成新月形,从首都以北红河上的安沛起至海岸上的广安止。

  在第一天战斗结束时,中国军队已形成从两路进逼首都之势。一路是从河内西北部的老街而来,显然离河内已不到一百四十英里。

  第二路是在谅山地区,据说已到达离河内不到一百英里之处。

  中国的步兵在坦克部队密切配合下作战,大批中国部队进入这两条战线对越南首都形成明显的威胁。然而,中国人给人们一种强烈的印象,那就是这些部队并非指向河内的唯一一批部队,或许也不是最具有威胁性的部队。

  中国人从两条战线向越南开战,但是他们打仗时一只眼睛则盯住中苏交界的北部边境。

  据来自东京的消息说,俄国的唯一行动是调派两架图95D侦察飞机南下,经对马海峡上空前往越南。

  北约称这种飞机为熊式飞机,据信是从苏联沿海省份的机场起飞的。这些飞机的任务大概是侦察战区,战区在当天大部分时间中都是浓云密布。

  在最初两天的战斗里,中国人遇到的严重问题比较少。他们最初的进攻不是以猛烈的轰炸做为先导而是先用口径为一百二十二至一百五十五毫米的大炮进行长时间的密集射击。

  如果中国决定主攻河内而不是撤回边界(在撤回时宣布已取得胜利)的话,那么这两支正在较量的部队真要决一雌雄了。河内周围的越军估计最多有五万人左右,他们具备的有利条件是壕沟阵地、较现代化的反坦克和防空系统,这些包括苏联的地对空导弹。


德国之声:中越战争-探索历史的真相



  30年前,中国和越南之间爆发了边境战争,也就是中方所称的对越自卫反击战。这场战争的起因究竟是什么,战争进程及胜负如何,战争对交战国以及东南亚地区的政治和军事造成了怎样的影响?香港军事专家杨达对德国之声记者谈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情况。

  1979年的世界还是个冷战的世界,当时的苏联和美国两大超级大国对立,形成东西方阵营。中国自命为第三世界弱小国家的代言人,但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力还远不足以与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匹敌。相反,由于中苏交恶,苏联又拼命拉拢中南半岛小国越南,从战略上对中国形成了一种合围的态势。

  70年代的乒乓外交为中美恢复正常邦交拉开了序幕。中美相互靠拢无疑令苏联和越南感到担忧和恐惧。越战结束后,越南在苏联的支持下开始在中南半岛扩张势力,推翻柬普寨波尔布特领导的红色高棉政权,试图建立印度支那联邦。这当然为中国所不能容忍,并且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北京政府当时是支持红色高棉政权的。中国领导人认为,是到了该制止苏联的“亚洲古巴”、教训教训这个越南“小霸王”的时候了。

  战争的直接导火索是越南越来越疯狂的排华活动,以及双方的领土争端。香港浸会大学欧洲文献中心主任、军事问题专家杨达回忆起当时的情况:

  “1975年越南统一后开始排华,这是中国担心的一个问题。刚开始时越南在刚刚统一的南方将比较富有的华人排走,后来连北方的华侨也被排走,中越关系开始恶化。此外,在南中国海上中越之间也有领土纠纷,涉及到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这也是中越敌对的原因。”

  据颇具影响的澳大利亚“时代报”在当时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大批华侨被迫逃离越南。该报在对为数众多的难民进行采访后得出结论,河内要对争端负主要责任。越南北部的难民潮早在1977年就开始了,1978年达到高潮。在排华浪潮中,华裔政府官员被解职、独立开业的商人被迫停业,华人学校被关闭。在所谓的战略要地,华人要接受“忠诚测试”,直至被驱逐。而在南部,大约3万家华人商店被迫关闭。在政府的授意下,富有的华人被迫缴纳多达数百万美元的出境税,并被赶上破旧的渔船驶向怒海。

  此外,越军在中越边境不断骚扰。因此,中国在阐述战争理由时将这场战争定义为“自卫反击战”。但是,看一看当时出版的“新德意志报”就会了解到当时的国际舆论对这场战争的反应: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指责中国入侵越南,为数众多的西方国家也持同样观点,亚洲国家如印度、日本和蒙古等也要求中国从越南撤军,苏联则更不用说。当然,中国在打这场战争时对苏联并非全无顾忌,但军事问题专家杨达认为,中国之所以敢对越南动手,而不怕中苏边境出现战事,部分原因是由于苏联把注意力转向阿富汗问题。

  1979年2月17日,中国解放军动用20万人的兵力,在772英里长的战线上对越南发动了进攻。在两个星期的战斗中,虽然中国军队伤亡惨重,但向越南一方推进约40公里。2月20日,西线大军攻克老街,经朗多、封上,3月4日攻克沙巴,东线大军同日攻克谅山,越北各重镇为解放军控制。而谅山以南皆为平原地带,适合中国装甲部队作战,越军再也无险可守。但中国军队没有将初期战果保持下去,与其说是出于限制冲突扩大的政治考虑,不如说是装备不足所致。

  杨达对两军装备情况进行了对比:“那时候解放军刚刚从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中走出来,解放军的作战能力不强,在攻打谅山、老街等其它边境城市的时候付出的代价很大。比如说解放军的坦克很容易就被越军打垮了,坦克质量很差,有的炮弹不会爆炸,有的炮兵部队在战争头一天所发的炮弹的数量比过去20年所发的都要多。而越军方面1975年越战刚刚结束,作战经验丰富,手中握着缴获美军的装备、苏联援助的大量军火、以及过去中国的支援。所以如果在打下谅山之后进一步行动,对解放军是很不利的。”

  从武器装备上来说,越军士兵当时普遍装备AK冲锋枪,而中国士兵还在使用56式半自动步枪。空军方面,苏联援助的米格21和米格23歼击机已是越军制式装备,而同时期中国还在使用歼6,即米格19。

  杨达也谈到了中国军队暴露的问题:"技术上来说,1979年时中国军队作战的方法还跟50年代差不多。中方没有出动空军,因为那时候的飞机,特别是歼击机没有全天候作战能力,白天可以作战,其它时候作战能力不强。现代化的战争是不可能这样的,所以解放军不可能在越南有什么做为。

  对中国人来说,1979年中越战争其惨烈程度直逼朝鲜战争。昆明军区在对对越自卫反击战进行总结时提到:“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我军牺牲6900余人,伤14800余人。2月17、18日两天,伤亡达4000人,后勤部门措手不及,无力全部救治,伤员死亡很多。”许多中国人至今都还记得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中描述的浴血场景,电影所宣传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背后是无数士兵生命的代价。时至今日,昔日媒体称颂的影响已无人再提起。1984年的老山战役中,中国军队牺牲939人,支前民工64人,山头被炮火削平几公尺,地表阵地一片焦土。

越南青年眼中的中越战争



  公司里来了个越南青年。他是一个合作伙伴。正好与我的工作有点关系。于是我们就聊了起来。他也健谈。由于讲英语,可能某些地方含糊些,但是大部分都是准确的。

  我首先问他越南人民是否憎恨中国人,因为二十年前的那场战争。他连连摇头。说,不,现在相当友好。许多人去中国境内做生意。可以越境,可能不能太远。

  我问他,中国百姓和越南百姓,谁更富裕些?他说是中国,因为他们的开放是在一九九○年,才十年时间。过去百姓也不喜欢自己的政府,因为百姓不可能自由赚钱。现在由于开放了,好了。

  因为我在网上看到网友的一篇文章,说中国军队在越南战争期间死的人相当少。并引用某军官的话说,中国军队从来没看到敌手那么多的尸体。于是我问他有关情况,他说,他们从电视节目中看到,中国人死了许多,这是电视里的,当时他也很小。看来各方都喜欢对自己的胜利大吹大擂。

  我问他,越南是否在是政治上和中国是同一种制度,是社会主义,他毫不犹豫地承认。同志,嘻嘻。

  我问他是否憎恨美国人,他说没有,反而是美国人憎恨越南人,因为他们输了,越南赢了,此时我们都大笑。一个胜利的民族,总是有种强烈的自豪感。我向他提到了中国人民给于越南人民在这场战争中的巨大支持,我问他知道吗?他说当然知道这场二十年的战争。我说中国人现在后悔这种支持,因为我们被弄得太穷了。

  我说还有许多中国人民始终憎恨日本人,他当然不太明白。

  我说在越南是否还有中国的一些传统的东西?他说有啊,许多地方非常象中国。例如庙宇,食物等等。我问他是否有中国血统,他说没有,但是没有越南这一民族。(注:越南主体民族叫京族)在一千年前,越南是被中国征服的。一种与中国天然的密切的联系感在我心里油然而生。

  我在论坛上看到过一篇文章,说越南女子相当漂亮,我看到越南的画报也有同感。我就问这个问题,他自然说是。他说过去的越南女人,脚趾是叉开的,很大,后来学中国包脚。现在的脚就小了。

  我让他介绍越南一个网站,他随手就敲入了www.vnn.vn,我当时的感觉是非常慢,我打开了“强国”的网页,他感觉非常快。他说在越南,网速相当慢,在胡志明市打电话到河内,每月的电话费都达五百美金。我不仅感叹,社会主义的电信邮政系统都是一样的。

  我问他,北越和南越有没有什么区别?他说没有,那么是否南越比北越要富裕吗?他说是的,他的公司本部在河内,但是他们都在西贡(胡志明市)工作。我问他是否西贡是越南经济上的首都。他说可以这么说。我也问他,从河内到西贡开车和坐火车要多长时间,他说要二天半,我大吃一惊,他说越南的中部都是山脉,车开不快。

  和他谈话结束。我十分感慨,中国和越南本是同志加兄弟,中国人民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给了越南人民那么多的东西。而我们得到了什么?几万中国军人的坟墓和一个敌人。

  我所知道的当年越南人最残忍的行为有两件:一是把解放军的一个野战医院的几百名医务人员全部伤害,现场惨不忍睹。另一件是,俘获了中国女兵强奸怀孕后,把手和脚全部剁下来后,还给中方。

  我最近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说,中国和越南的边境谈判结束,把当年战争最激烈的几座山都给了越南,越南人一片欢呼。中方人员一片静默。为了国家的安定,我赞同割舍点土地。

  但是我对这场中越战争现在相当反感,这场战争能给中国人民带来什么?唯一能留给中国人的或许只是《血染的风采》这首歌曲,但是这首神圣的歌曲在东南亚,只是被改换了歌词成了歌女搔首弄姿的情歌而已。

  呜呼,哀哉!

我了解的柬埔寨人民对79年那场战争的看法等



  前几日刚刚去了邻邦----柬埔寨,几天的旅游之余也同几个柬的第三代华人有了一些接触,由于自己一直过爱军事的缘故,加之旅游团内也有几名曾经经历过那个年代的知青,于是乎,关于红色高棉、波尔布特、洪森、中越战争等话题,成为了我们几个与导游及几个地方陪同之间经常谈及的话题。

  在谈话中发现,柬人民普遍对波尔布特领导下的红色高棉恨之入骨,我想这也不难理解,毕竟在极度左倾主义领导下的红色高棉那种内部大清洗与大屠杀,我们不禁在红军时期经历过,也从多种书刊中略知一二。98年,波尔布特病死于红色高棉最后的根据地--柬与泰国接壤的某地(地名记不得了,大家可以自己上网查,只知道这个地方盛产宝石,这也是红色高棉得以长期购买军火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其尚存的随从5万余人随后向洪森领导的柬国民政府宣布投降,结束了长达几十年的内战局面,这个曾经与中国紧密联系,也逼走西哈努克的赤色政权宣告了死亡,但是那场残酷屠杀了近三分之一柬国民的血腥历史让现在柬国民仍然久久难忘。

  我们都知道,中国宣传出兵越南,一方面是因为越南统一后,与原苏联政府联合,对中国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屡屡在我南部边境制造事端,而这是表因,内在原因宣称的是因为越南出兵柬埔寨,扩充自己的南亚霸权,中国为了教训这个所谓的“南亚第一强国”,“世界第三强国”,也为了邻邦的安全,才愤然出兵越南,打强了自卫反击战。

  而我们从柬国民众口中了解到的却是与我们了解的有些不同。他们说,当时是红色高棉拿下政权,挤走西哈努克,西哈努克长年流亡中国。而柬为了打败红色高棉,请求越南出兵相助(金边有一座胜利纪念碑,又名柬越友好纪念碑,就是纪念此事),但是越南人心怀鬼胎,正有扩充势力之心,打完红色高棉,却赖在柬不走了。他们认为中国出兵越南仅仅是越南也惹了中国。

  但我们几名年青大的前知青说,中国也有知青曾入境柬,帮助红色高棉打越南,你们可知。他们说还有这种事情么?显然不信,更是对中国帮助柬夹击越南表示比较疑惑。

  我们听完,也在反思,不知道当时的历史中倒底还有多少是我们这代人所不知道的。

  现在的柬很穷,国家在大力发展旅游业,估计也就旅游业能挣外汇了。柬现在国民总数仅1300万人,但是还有近300万越南人,一方面是越南入柬时留下的,更多的是由越南偷渡过来的,很是讽刺吧?从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还是比柬略富些的国家,反倒向实行资本主义,号称是君主立宪制的民主主义国家偷渡,嘿嘿,,,,,无语啊.........

  在柬,华人地位比较高,基本上华人不当兵,出点钱就可以免掉服兵役,很多人也想娶华人女儿当老婆,但是华人通常喜欢在华人圈子里通婚,洪森的老婆也是华人,可见华人地位,当然,这与西哈努克常年在中国寻求政治庇护不无关系,普通柬民众也都知道这一点。现在西哈努克已退位,就在中国长年休养。很多民众家中都悬挂有西哈努克夫妇的照片。但是据当地华人讲,老一代人比较拥载西哈努克,年轻一代已经不怎么对此感冒了。

  在柬地位最低的民族(柬最大民族是高棉族,类似中国的汉族),也算是最低等的人,就是越南人,很多柬当地人可以一眼识出哪是越南人,哪是柬人,而我们看了半天,楞是没看出区别来,反正都是黑黑的。当地人提起越南,就骂其是王八蛋,更加是瞧不起越南偷渡客。看来那场战争给柬留下的伤害不轻啊。

  大家都没有想到的,柬国人民最喜欢的国家是哪一个?竟然是日本!晕倒。我问为什么,当地人说,因为每年日本每年无偿对柬贷款(也可能是援助,记不得了)近一个亿美金,加之去柬旅游的第二大的团队就是日本(第一韩国),所以普通老百姓认为日本人最好。我说,日本也侵略过柬,你们不恨他们吗?他们的回答更是令我大跌眼镜。他们说:日本是侵略过我们,但是一打我们就投降了啊?!我倒!这也算是理由?只是因为投降了,所以就顺服了,没怎么打仗,就不记恨侵略过自己的国家,这是什么逻辑啊?真是有钱就是娘啊!我说,日本也每年对华有援助贷款,比给你们的多多了,但是中国人仍然恨日本恨得不行,中国人不会原谅这些,你们柬人不打日本,反倒是当时中国远征军帮你们打,真是晕死啊。

  看着满街跑的日韩过时的二手旅游大巴车,六七年前款式,同样是二手的日本小轿车,还有满大街的二手日本摩托车,我们或许可以为这个国家的一些观点找到些答案,这是一个打了几十年仗的国家,一个人均月收入不足30美元的国家,一个正在积极以资源换发展的发展中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