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亲历 感受航空兵的空中精彩演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12:56:13
超越极限

作者:■本报特约记者 张 力 李广君
2011-11-25  来源:解放军报   

   

深秋,鲁西南某机场,济空航空兵某团一场空中演练进入倒计时。

    对抗堪称棋逢对手:红方孙波,飞行时间2700多小时,在西北空战对抗演习中一人“打”下8架“敌”战机,刷新了团里空战演练纪录。蓝方张江涛,飞行时间1300多小时,曾多次执行重大任务,荣立三等功2次。

    “起飞!”12时整,指挥员尚会鹏一声令下,孙波、张江涛驾机升空,直刺云霄。

    此次,战机在万米云端对抗。记者犯了愁:飞机转眼飞出视线,如何才能“目击”?团政委邱书宇带记者来到飞行评估室,打开“战术对抗训练实时监控评估系统”,大屏幕上立刻以三维动画形式,实时呈现红蓝双方空中对抗场景——

    “嘀嘀!”战机刚刚跃上云端,一阵告警声随即传来:红方战机被蓝方雷达锁定!“好一个先下手为强!”记者不由赞叹。屏幕上,只见孙波处变不惊,采取垂直机动摆脱。时而盘旋俯冲、时而急转机动、时而施放干扰,双方战机如流星般在万米高空穿梭,空战很快从超视距攻击迫近到近距格斗……

    空战瞬息万变,不到1个小时,双方先后进行了6个回合的截获攻击,最终战绩3∶3。

    12时50分,两架战机着陆。孙波、张江涛直奔飞行评估室,熟练地回放刚才的空战视频画面,一边指着屏幕比划,一边激烈讨论。

    “今天课目难度有多大?”记者插话问道。心直口快的张江涛抢先开口:“还行吧!要说难度,上半年团里组织的海上超低空飞行,那才叫紧张刺激呢!”

    “今年4月,我们团在黄海举行了远海低空超低空飞行训练,我和另外一名飞行员双机编队飞行,当时飞机距海水的距离只有几十米,海平面几乎与眼睛齐平……”

    说起极限飞行,孙波也记忆犹新:“有一次海上超低空夜航飞行结束,本来可以高空飞行返航,但我们主动加大难度,继续以超低空向海岸飞行。突然,前方钻出一艘万吨货轮,据我估计距离只有两三公里,我心里一紧,本能地拉杆跃升,擦着货轮桅杆飞过去,好险!”

    “极限训练,特别考验飞行员的心理意志。今年8月,我在西北沙漠夜间低空飞行,伸手不见五指,头顶只有几颗星星忽明忽暗,整个人感觉像蹲在锅底,冷汗直冒。几次不由自主想把飞机拉高,最后还是咬着牙顶住了!”飞行大队长胡潜讲起他的经历。

    采访中,记者留意到,团里不少飞行员的脖子上都贴着膏药。飞行大队长赵文全介绍说,特技飞行一般要求飞到5至6个G的载荷,他们则有意飞到7个G左右,容易出现肩颈肌肉拉伤。去年该团飞行员与外军飞行员同机飞行训练时,由于极限动作载荷过大,曾将坐在后舱的外军飞行员抗荷服撕裂,引来外军飞行员一阵惊呼!

    说到这里,记者想起对抗前跟随孙波、张江涛来到飞行准备室,发现两人各自打开贴着一张“起飞就是作战”纸条的储物柜,开始飞行前着装整理。从领口的拉链到皮鞋的鞋带、从衣裤的纽扣到袖套的缝隙,凡是透风的地方,他们都严丝合缝地紧了又紧。原来,这是为防止空中大强度机动载荷过大皮下渗血。

    “武术上讲一胆二力三功夫,这种从难从严的飞行训练首要是练胆。”孙波说到这里,话锋一转:“当然也是综合锻炼。比如超负荷飞行耗油大,我们就学会了‘心算油量’,按说这是一种估算,但是熟能生巧,心算一下耗油量,再瞥一眼油表,差不太多。”

    “把装备性能飞到极限,按大纲要求飞到上限。”这是记者采访中常听的一句话。该团9月份训练计划表显示:高强度对抗课目训练比例将近70%。

    “当极限不再成为‘极限’时,打仗的本领就又上了个台阶。”说起今年夏天参加空军在西北某地组织的复杂电磁环境下体系对抗演练,团长陈运坚感慨颇多:“那是一场航空兵、地空导弹、电子对抗、雷达、侦察等10多支部队同时进入演练场的全要素红蓝对抗。战机刚一升空,指挥显示器上就没了信息;导弹刚一锁定目标,屏幕就一片空白;雷达刚一开机,精确制导武器就追来了!条件这么苛刻,我们打得却不错,当日对抗‘击落’对方战机3架,自己无一损伤。”

    说话间,新一轮空战演练又开始了,飞行员们精神焕发,阔步走向停机坪……





http://chn.chinamil.com.cn/jwjj/2011-11/25/content_4721861.htm超越极限

作者:■本报特约记者 张 力 李广君
2011-11-25  来源:解放军报   

   

深秋,鲁西南某机场,济空航空兵某团一场空中演练进入倒计时。

    对抗堪称棋逢对手:红方孙波,飞行时间2700多小时,在西北空战对抗演习中一人“打”下8架“敌”战机,刷新了团里空战演练纪录。蓝方张江涛,飞行时间1300多小时,曾多次执行重大任务,荣立三等功2次。

    “起飞!”12时整,指挥员尚会鹏一声令下,孙波、张江涛驾机升空,直刺云霄。

    此次,战机在万米云端对抗。记者犯了愁:飞机转眼飞出视线,如何才能“目击”?团政委邱书宇带记者来到飞行评估室,打开“战术对抗训练实时监控评估系统”,大屏幕上立刻以三维动画形式,实时呈现红蓝双方空中对抗场景——

    “嘀嘀!”战机刚刚跃上云端,一阵告警声随即传来:红方战机被蓝方雷达锁定!“好一个先下手为强!”记者不由赞叹。屏幕上,只见孙波处变不惊,采取垂直机动摆脱。时而盘旋俯冲、时而急转机动、时而施放干扰,双方战机如流星般在万米高空穿梭,空战很快从超视距攻击迫近到近距格斗……

    空战瞬息万变,不到1个小时,双方先后进行了6个回合的截获攻击,最终战绩3∶3。

    12时50分,两架战机着陆。孙波、张江涛直奔飞行评估室,熟练地回放刚才的空战视频画面,一边指着屏幕比划,一边激烈讨论。

    “今天课目难度有多大?”记者插话问道。心直口快的张江涛抢先开口:“还行吧!要说难度,上半年团里组织的海上超低空飞行,那才叫紧张刺激呢!”

    “今年4月,我们团在黄海举行了远海低空超低空飞行训练,我和另外一名飞行员双机编队飞行,当时飞机距海水的距离只有几十米,海平面几乎与眼睛齐平……”

    说起极限飞行,孙波也记忆犹新:“有一次海上超低空夜航飞行结束,本来可以高空飞行返航,但我们主动加大难度,继续以超低空向海岸飞行。突然,前方钻出一艘万吨货轮,据我估计距离只有两三公里,我心里一紧,本能地拉杆跃升,擦着货轮桅杆飞过去,好险!”

    “极限训练,特别考验飞行员的心理意志。今年8月,我在西北沙漠夜间低空飞行,伸手不见五指,头顶只有几颗星星忽明忽暗,整个人感觉像蹲在锅底,冷汗直冒。几次不由自主想把飞机拉高,最后还是咬着牙顶住了!”飞行大队长胡潜讲起他的经历。

    采访中,记者留意到,团里不少飞行员的脖子上都贴着膏药。飞行大队长赵文全介绍说,特技飞行一般要求飞到5至6个G的载荷,他们则有意飞到7个G左右,容易出现肩颈肌肉拉伤。去年该团飞行员与外军飞行员同机飞行训练时,由于极限动作载荷过大,曾将坐在后舱的外军飞行员抗荷服撕裂,引来外军飞行员一阵惊呼!

    说到这里,记者想起对抗前跟随孙波、张江涛来到飞行准备室,发现两人各自打开贴着一张“起飞就是作战”纸条的储物柜,开始飞行前着装整理。从领口的拉链到皮鞋的鞋带、从衣裤的纽扣到袖套的缝隙,凡是透风的地方,他们都严丝合缝地紧了又紧。原来,这是为防止空中大强度机动载荷过大皮下渗血。

    “武术上讲一胆二力三功夫,这种从难从严的飞行训练首要是练胆。”孙波说到这里,话锋一转:“当然也是综合锻炼。比如超负荷飞行耗油大,我们就学会了‘心算油量’,按说这是一种估算,但是熟能生巧,心算一下耗油量,再瞥一眼油表,差不太多。”

    “把装备性能飞到极限,按大纲要求飞到上限。”这是记者采访中常听的一句话。该团9月份训练计划表显示:高强度对抗课目训练比例将近70%。

    “当极限不再成为‘极限’时,打仗的本领就又上了个台阶。”说起今年夏天参加空军在西北某地组织的复杂电磁环境下体系对抗演练,团长陈运坚感慨颇多:“那是一场航空兵、地空导弹、电子对抗、雷达、侦察等10多支部队同时进入演练场的全要素红蓝对抗。战机刚一升空,指挥显示器上就没了信息;导弹刚一锁定目标,屏幕就一片空白;雷达刚一开机,精确制导武器就追来了!条件这么苛刻,我们打得却不错,当日对抗‘击落’对方战机3架,自己无一损伤。”

    说话间,新一轮空战演练又开始了,飞行员们精神焕发,阔步走向停机坪……





http://chn.chinamil.com.cn/jwjj/2011-11/25/content_4721861.htm
还是靠地面指控的老一套,不给力啊
11B 发表于 2011-11-25 12:41
还是靠地面指控的老一套,不给力啊
总不能让地面下岗啊
“去年该团飞行员与外军飞行员同机飞行训练时,由于极限动作载荷过大,曾将坐在后舱的外军飞行员抗荷服撕裂,引来外军飞行员一阵惊呼!”估计是说去年和巴基斯坦飞行员同机训练吧。
空19师55团的歼-11/苏-27,也是参加过去年土土演习的部队。
去土的是空2师吧,去巴的是一师
stonewanglei24 发表于 2011-11-25 13:06
“去年该团飞行员与外军飞行员同机飞行训练时,由于极限动作载荷过大,曾将坐在后舱的外军飞行员抗荷服撕裂 ...
莫要吓坏巴铁MSL蜀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