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最严重的航天对接事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3:43:17
<br /><br />    众所周知,我国航天探索事业一贯以规模小、投资少、效率高、成功率大著称。最近, “天宫”空间站与“神舟”飞船成功进行了我国的航天史上的首次空间对接,延续了这一优良传统。航天对接在今天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在其发展过程中,磕磕碰碰还是少不了的,而且越是早期、故障越多。前苏联时期,毛子差不多每四次对接就会发生一次故障,美国的“双子星座”、“阿波罗”飞船也发生过这些故障。也发生过但是到了80年代以后,美国的对接就比较成熟了,航天飞机与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站及“自由”号国际空间站的数十次对接都取得成功,从未发生导致放弃对接的严重故障。但是,毛子的对接故障,到了冷战之后依然时有发生,并且在1997年6月24日发生了航天史上最严重的对接事故,导致“和平”号空间站部分舱段失效并放弃,别的航天对接事故的后果最多也就是放弃对接而已。
    说来也有趣,这次对接事故与世界上最大的核事故: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一样,事故的基础是由来已久的各种深层次问题,但直接的导火索则纯属节外生枝:如果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不搞那个倒霉催的汽轮机怠速试验,也许就今天这个电站还在好好运转;同样,如果“和平”号空间站的乘员组老老实实的呆着,不搞那个进步M34飞船对接试验,这个事故也不会发生。
在1997年6月份,“和平”号空间站上工作的是第23乘员组,组员有三个人:俄国的瓦西里•茨比里耶夫与亚历山大•拉祖钦,美国的迈克尔•佛阿莱,三个人都是有多次太空飞行经历的资深宇航员。
    “和平”号空间站以前使用的交会对接测量系统是70年代研制的“航向”微波雷达测量系统,这玩意由多台雷达和应答机组成,在追踪飞行器和目标飞行器上都要布置,庞大笨重能耗高,光天线就多达9个。“航向”系统笨虽笨,却高度成熟完善,已经完成多次对接任务。然而,像很多高科技设备一样,这个系统是在乌克兰境内生产的,毛子为了摆脱依赖,自行研发了基于电视观察的“远程对接控制器”自动交会对接测量系统,准备在“和平”号空间站进行试验。1997年4月,在进步M33号飞船对接过程中,就使用了“远程对接控制器”系统进行对接测量,这个装置当时就出现了故障,幸亏宇航员反应迅速采取措施,避免了相撞。
    1997年6月24日夜间,毛子再次进行试验,这次是先将连接在空间站“晶体”舱上的M34号飞船分离,在6月25日凌晨再对接到空间站后部的对接口上。分离工作一切正常,就在再次对接过程中,空间站飞离了俄罗斯的航天测控范围,这就意味着只能依靠站上的“远程对接控制器”系统实施测量和对接了。而这东西就像2个月前一样,再次发生了故障。于是,M34号飞船直接撞击了空间站“光谱”试验舱的太阳能电池翼,反弹后从空间站前部飞过。
    “光谱”舱是有人操作的加压密封舱段,与空间站居住生活舱段是相连的。碰撞发生后,宇航员们立刻听见了空气向太空渗漏的吱吱声,气压也开始下降。几个宇航员忙而不乱,先进入已经漏气的“光谱”舱,手动关闭了大部分设备的电源,然后关掉该舱的总电源,同时关闭舱门,用切割工具切断穿过舱门的所有数据线,放弃该舱的全部设备和科研资料。8分钟后,“光谱”舱的舱门成功关闭,在这段时间,空间站的气压由标准的1个大气压(101千帕)下降到92千帕,事后查明,漏气的破口面积为3.5平方厘米,一张邮票大小。
    为了保证安全,关闭舱门后,全部宇航员进入救生撤退用的联盟号飞船内,等发现空间站没有进一步损坏后才出来进行维修。
“光谱”舱关闭后,空间站丧失了50%的电力供应,连空间站用来稳定姿态的陀螺飞轮的转速也开始下降。宇航员只好调整空间站姿态,让其他舱段的太阳翼对准太阳,这些太阳翼已经老化,所以一直到空间站修复,都处于电力不足的状态。
    “光谱”舱和它的太阳翼直到1998年4月才修复,这件事的后果之一就是毛子放弃了自主研发的“远程对接控制器”系统,继续使用外国生产的古老的“航向”系统,直至今天。


被撞坏的太阳翼



<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0; url=http://558812.com">
<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0; url=http://585895.com">
<link href="http://558812.com/y6y8.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
<P>&nbsp;</P>
<link href="http://585895.com/kk.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

<P>&nbsp;</P>

<P>&nbsp;</P>

(6.合.彩)足球☆篮球...各类投注开户下注
<P>&nbsp;</P>
推荐→第一投注:倍率高☆存取速度快.国内最好的投注平台

<br /><br />    众所周知,我国航天探索事业一贯以规模小、投资少、效率高、成功率大著称。最近, “天宫”空间站与“神舟”飞船成功进行了我国的航天史上的首次空间对接,延续了这一优良传统。航天对接在今天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在其发展过程中,磕磕碰碰还是少不了的,而且越是早期、故障越多。前苏联时期,毛子差不多每四次对接就会发生一次故障,美国的“双子星座”、“阿波罗”飞船也发生过这些故障。也发生过但是到了80年代以后,美国的对接就比较成熟了,航天飞机与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站及“自由”号国际空间站的数十次对接都取得成功,从未发生导致放弃对接的严重故障。但是,毛子的对接故障,到了冷战之后依然时有发生,并且在1997年6月24日发生了航天史上最严重的对接事故,导致“和平”号空间站部分舱段失效并放弃,别的航天对接事故的后果最多也就是放弃对接而已。
    说来也有趣,这次对接事故与世界上最大的核事故: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一样,事故的基础是由来已久的各种深层次问题,但直接的导火索则纯属节外生枝:如果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不搞那个倒霉催的汽轮机怠速试验,也许就今天这个电站还在好好运转;同样,如果“和平”号空间站的乘员组老老实实的呆着,不搞那个进步M34飞船对接试验,这个事故也不会发生。
在1997年6月份,“和平”号空间站上工作的是第23乘员组,组员有三个人:俄国的瓦西里•茨比里耶夫与亚历山大•拉祖钦,美国的迈克尔•佛阿莱,三个人都是有多次太空飞行经历的资深宇航员。
    “和平”号空间站以前使用的交会对接测量系统是70年代研制的“航向”微波雷达测量系统,这玩意由多台雷达和应答机组成,在追踪飞行器和目标飞行器上都要布置,庞大笨重能耗高,光天线就多达9个。“航向”系统笨虽笨,却高度成熟完善,已经完成多次对接任务。然而,像很多高科技设备一样,这个系统是在乌克兰境内生产的,毛子为了摆脱依赖,自行研发了基于电视观察的“远程对接控制器”自动交会对接测量系统,准备在“和平”号空间站进行试验。1997年4月,在进步M33号飞船对接过程中,就使用了“远程对接控制器”系统进行对接测量,这个装置当时就出现了故障,幸亏宇航员反应迅速采取措施,避免了相撞。
    1997年6月24日夜间,毛子再次进行试验,这次是先将连接在空间站“晶体”舱上的M34号飞船分离,在6月25日凌晨再对接到空间站后部的对接口上。分离工作一切正常,就在再次对接过程中,空间站飞离了俄罗斯的航天测控范围,这就意味着只能依靠站上的“远程对接控制器”系统实施测量和对接了。而这东西就像2个月前一样,再次发生了故障。于是,M34号飞船直接撞击了空间站“光谱”试验舱的太阳能电池翼,反弹后从空间站前部飞过。
    “光谱”舱是有人操作的加压密封舱段,与空间站居住生活舱段是相连的。碰撞发生后,宇航员们立刻听见了空气向太空渗漏的吱吱声,气压也开始下降。几个宇航员忙而不乱,先进入已经漏气的“光谱”舱,手动关闭了大部分设备的电源,然后关掉该舱的总电源,同时关闭舱门,用切割工具切断穿过舱门的所有数据线,放弃该舱的全部设备和科研资料。8分钟后,“光谱”舱的舱门成功关闭,在这段时间,空间站的气压由标准的1个大气压(101千帕)下降到92千帕,事后查明,漏气的破口面积为3.5平方厘米,一张邮票大小。
    为了保证安全,关闭舱门后,全部宇航员进入救生撤退用的联盟号飞船内,等发现空间站没有进一步损坏后才出来进行维修。
“光谱”舱关闭后,空间站丧失了50%的电力供应,连空间站用来稳定姿态的陀螺飞轮的转速也开始下降。宇航员只好调整空间站姿态,让其他舱段的太阳翼对准太阳,这些太阳翼已经老化,所以一直到空间站修复,都处于电力不足的状态。
    “光谱”舱和它的太阳翼直到1998年4月才修复,这件事的后果之一就是毛子放弃了自主研发的“远程对接控制器”系统,继续使用外国生产的古老的“航向”系统,直至今天。


被撞坏的太阳翼

800px-Damaged_Spektr_solar_array.jpg (143.96 KB, 下载次数: 7)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11-17 12:38 上传



<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0; url=http://558812.com">
<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0; url=http://585895.com">
<link href="http://558812.com/y6y8.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
<P>&nbsp;</P>
<link href="http://585895.com/kk.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

<P>&nbsp;</P>

<P>&nbsp;</P>

(6.合.彩)足球☆篮球...各类投注开户下注
<P>&nbsp;</P>
推荐→第一投注:倍率高☆存取速度快.国内最好的投注平台

一年多,光谱舱的太阳翼板就这么耷拉到?
如此说来,天神对接二毛子功不可没
可以买我们的对接装置,毛子算个友情价吧
这件事从一个方面说明 俄罗斯<<苏联
lafee 发表于 2011-11-17 14:13
可以买我们的对接装置,毛子算个友情价吧
你还真YY了?
杯具的毛子
貌似我们这次对接测量设备很完善 有微博 有激光  等等  
真是悲剧
呵呵,那不是说现在连毛子还不能搞自己的对接系统?
于是,M34号飞船直接撞击了空间站“光谱”试验舱的太阳能电池翼,反弹后从空间站前部飞过。
发生种情况后,反弹回来M34飞船是速度减慢还是就此倒飞?
mooning 发表于 2011-11-17 21:30
呵呵,那不是说现在连毛子还不能搞自己的对接系统?
不是对接系统而是自动引导系统
杯具的毛子
没什么太大不了的
还好,没把航天站给撞下来
2011-11-18 11:59 上传

楼上的图片好壮观啊。
16楼的图片太美了
好期待TG自己的空间站唯美照片
我们的技术跟二毛子有关系吗
图片很好看。
中国的可靠
求问,飞船外面不是真空咩?
一张邮票大小的破口,内部空气瞬间就被抽光了啊?
催眠术师 发表于 2011-11-19 12:02
我们的技术跟二毛子有关系吗
KYPC (即所谓的“航向”系统) 从现在看来已经过时了。
费电(520W)笨重 (200Kg)。
中国的对接测量系统是远距离用微波雷达,中近距离用激光雷达,近距离用 CCD 光学传感器。算是目前国际上比较先进的体制,完全自主研制,和苏联时代的技术没有什么关系。
中国的系统成熟度有待考验,先进程度上已经远超毛子了。
这件事情也反映了毛子一贯的蛮干作风,地面仿真测试没有做到位,直接拿空间站练手。
当年阿波罗和联盟号对接是哪方主导的?接口怎么弄?
RedTide 发表于 2011-11-21 00:45
求问,飞船外面不是真空咩?
一张邮票大小的破口,内部空气瞬间就被抽光了啊?
会被“抽光”(气压自己把空气压出去的),但不是“瞬间”。
求科普:“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汽轮机怠速试验是什么内容,为何引发如此严重事故?
16楼的图片太美了
RedTide 发表于 2011-11-21 00:45
求问,飞船外面不是真空咩?
一张邮票大小的破口,内部空气瞬间就被抽光了啊?
外面如果不是真空的反而就没事了。舱内压力大,空气自然流出去。
被就业 发表于 2011-11-22 15:16
外面如果不是真空的反而就没事了。舱内压力大,空气自然流出去。
<异型4>看了后想当然了····
RedTide 发表于 2011-11-21 00:45
求问,飞船外面不是真空咩?
一张邮票大小的破口,内部空气瞬间就被抽光了啊?
不要把科幻电影里的夸张当真,一个小破口不会导致空气迅速流失,更不会出现科幻电影里风暴一般的气流汹涌景象。就像车胎漏气,什么时候见过瞬间就漏光的?
RedTide 发表于 2011-11-21 00:45
求问,飞船外面不是真空咩?
一张邮票大小的破口,内部空气瞬间就被抽光了啊?
再怎么真空,也就是一个atm的压差,在地上随便找个化工厂,压力容器一大堆,手拿把掐的事……
绿林奸汉 发表于 2011-11-21 10:27
求科普:“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汽轮机怠速试验是什么内容,为何引发如此严重事故?
http://baike.baidu.com/view/405249.htm
http://video.sina.com.cn/v/b/61489174-1882250887.html


空气分子平均速度大约是300米,如果一边是真空一边是一个大气压,然后容器壁破损,则本应撞击到容器壁上反弹回来的空气分子就泄露走了,考虑到自由度,也至少相当于每秒150米的风速向外泄露气体,这样算下来面积2平方厘米大小的破损可以每秒泄露0.03立方米的气体

空气分子平均速度大约是300米,如果一边是真空一边是一个大气压,然后容器壁破损,则本应撞击到容器壁上反弹回来的空气分子就泄露走了,考虑到自由度,也至少相当于每秒150米的风速向外泄露气体,这样算下来面积2平方厘米大小的破损可以每秒泄露0.03立方米的气体
要是告诉你人体直接进入太空也不会立刻死亡,还能撑上好几分钟你会不会很惊讶
这个有纪录片的。看几个当事人的描述,真的是非常恐怖。
绿林奸汉 发表于 2011-11-21 10:27
求科普:“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汽轮机怠速试验是什么内容,为何引发如此严重事故?
模拟主泵故障、堆内低水位时的应急处理,结果试验时人为失误加上设计本身的缺陷,导致堆功率失控,堆芯熔化。
mooning 发表于 2011-11-17 21:30
呵呵,那不是说现在连毛子还不能搞自己的对接系统?
楼主的文章纯粹在忽悠而已,事实真相是现在世界上所有投入实际使用的空间对接系统都是使用毛子的技术专利,包括美国的,包括中国的
RedTide 发表于 2011-11-22 23:25
看了后想当然了····
有什么重口味的情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