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的体育盛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4:17:58


自1990年北京亚运会开始,国际性的大型综合运动会成为表现综合国力、反映中国面貌的工具。而在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后,各种体育盛会更成为了助力城市基础建设的提速器。在政府强大的政策支持和巨大的财力、人力、物力投入下,几乎每一次中国制造的体育盛会都让到访者赞不绝口,同时也让其他申办国望洋兴叹。


自1990年北京亚运会开始,国际性的大型综合运动会成为表现综合国力、反映中国面貌的工具。而在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后,各种体育盛会更成为了助力城市基础建设的提速器。在政府强大的政策支持和巨大的财力、人力、物力投入下,几乎每一次中国制造的体育盛会都让到访者赞不绝口,同时也让其他申办国望洋兴叹。

从参加国际大赛到举办国际大赛,中国对外希望借此扩大开放,在国际上重新树立大国形象,对内则希望以此为“抓手”加快城市建设,北京从1986年起,新建了20个场馆,改建或修缮原有场馆13座,并新建了奥林匹克中心和亚运村,主体育场还是始建于1959年的“国家级体育场”北京工人体育场,而它更是承载了从第一届全运会到北京亚运会,以及后来的第21届北京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图为丰台体育中心。

同时,一批配套工程纷纷上马,北四环大部分路段于亚运会前建成,比四环路全线贯通(2001年)提早10多年,中轴路从鼓楼外大街延伸至北四环,最初于60年代开始建设的首条环城快速路二环路亦加快建设步伐,于1992年全线贯通。北京市的整体市容经过改造,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对北京亚运的场馆与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共历时4年、投资达25个亿,这样的建设规模虽然无法和后来的奥运会相比,但这已经是北京继50年代兴建人民大会堂等“十大建筑”以来的又一次大规模建设。图为北四环边上的亚运村建筑。

当年国家经济实力有限,举国上下又希望把北京亚运办大办好,于是组织了大型的民间募捐集资活动。1987年,江苏12岁小学生颜海霞看到亚运捐款的倡议书后,将刚拿到的1块6毛钱压岁钱捐献出来。1990年媒体发起寻找亚运第一捐款人活动,颜海霞成为焦点,她受邀观摩亚运会,并受到总理李鹏夸奖称“给全国人民带了一个好头”。亚运捐款很快成为热潮,直到1990年,全国捐款共计2.7亿元,占总投入十分之一。对20多年前的这次捐款,颜海霞说:“这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那一代人的选择。”图为当年颜海霞参观亚运的照片。

北京亚运会集资工作遍及境外14个国家和地区、国内30个省市自治区,签约和承诺的集资额超过6亿元的目标。捐赠万元以上的团体达1300多个,捐款最多的团体是全国个体劳动者协会,总计2050万元,为表纪念,将木樨园体育馆更名为“光彩体育馆”;捐赠万元以上的个人达110多人,最多的是香港的霍英东先生,因此把当年的国家奥林匹克游泳馆命名为“英东游泳馆”。

借首次举办综合性国际体育大赛之机,当时方方面面做了不少工作,不仅在全社会形成了一次体育知识和运动精神的大普及,同时也是志愿者制度的第一次试验,为后来举办奥运会积累了不少经验。据时任国家体委主任、亚组委执行主席的***回忆,当时的志愿者被称做“义务服务人员”,北京亚运会期间,亚组委和共青团北京市委组织的在册“义务服务人员”达20万人,实际服务亚运会的“义务服务人员”超过40万人。

北京亚运会开幕式的经费相当紧张,为节约开支,开幕式只用了1800万人民币,几乎所有演职人员都是义务参演。?当时的开幕式分为两个平面进行,参加背景翻版表演的有1万零8百人,参加场地表演的有1万人。场次以“威风锣鼓““中华武术”“体坛英姿”等版块组成,用的是传统的团体操表演方式,每场有800至1200名不等的演员。由于当时供电以及灯光和相关设备的技术保障能力有限,采取了下午举行开幕式,傍晚燃放烟火的形式解决困难。图为开幕式时的方阵进场。

北京亚运的历史性突破使当时的人们认为亚运不单是一届国际性体育大赛,而更是一次展示民族自信心与国力的活动。而中央甚至借着亚运的成功申办,在同年当即拍板启动申奥。亚运会结束之后,亚组委直接转变为申奥团队,目标直指2000年奥运会,不料3年后抱憾蒙特卡洛。图为当年街头的亚运宣传海报。


2001北京大运会
    2001年8月22日至9月1日,第2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北京举行,是中国第一次举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同时也是中国举办的首次世界性综合运动会。由于在同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政府也将此次大运会当作2008年奥运会的预演,多次公开承诺要将其办成“历史上最成功的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而向世界“证明它具有举办大型国际运动会的能力”。

本次大赛参赛国家和地区以及参赛人数均创下了大运会的历史纪录,来自16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七千名运动员、教练员和官员参加本次大赛。本届大运会是规模最大的一届世界大学生体育盛会。一定程度上考验了当时北京的办会能力和城市接待能力。图为大运会开幕式上在看台挥舞校旗的大学生观众。

北京首次为大运会建立大运村。该村的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3800个房间达到星级水平,计算机宽带网等设施一应俱全,上万人在村中就餐、娱乐。来京观摩大运会的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参观大运村后对北京的硬件建设表示肯定。在大运村,仅一天餐饮的支出就达120万元,其他开支更是巨大。大运会共采购了205种1.3万件专项体育器材,支出达2400万元。技术设备的花销达1500万元,开幕式、闭幕式等大型活动的费用在4000万元左右。

北京大运会承办的52个比赛的相关比赛和训练场馆都按国际比赛标准进行建造和改造。灯光、音响、座位、器械、计时记分系统等都按世界一级比赛标准改造,其中一些甚至达到奥运会比赛要求。图为2001年9月1日上午男子马拉松比赛,选手们在北京街头比赛。

北京大运会上一共动用了4万名志愿者。同时在大运村里举办了文化节,大运会期间共上演了90多场节目。图为2001年8月20日,在北京大运会开幕式礼仪引导员训练基地,从河北赛区选拔出来的4位女大学生穿起鲜艳的民族服装以准备当天的最后一次开幕式彩排。

北京大运会经费支出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组委会预算经费,另一部分是非组委会支出经费,组委会预算经费支出包括举办大运会费用以及对体育场馆改造和维修费用等,大运会40余个机构的运转经费共2.8亿元。其中,北京政府拨款1.2亿多元,体育彩票筹集9000多万元,此外,广告专利收入2500万元,运动员收费2000万元(每位参赛运动员每天的收费是45美元),而大运会的赛场票房收入也创了当时的历史最高,达到创记录的2100万元。据称基本达到了收支平衡。图为2001年8月26日,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参观大运新闻中心。

非组委会经费是指与大运会相关的项目费用,如大运村的建设经费为10多亿元,是由北京天鸿集团开发的,大运会后作为大学生公寓,实行物业管理。而部分大学的分赛馆如清华大学新建的跳水馆和体育馆,经费达两亿多元,全部由清华大学投入。图中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馆也是学校投入建设的。

北京大运会并没有出台太多的城市管制措施,除了开幕式当天在工体附近进行了交通管制,比赛期间也没有太多的措施出台。图为大运会开幕式时候的文艺演出。

北京大运会在北京举办的三个体育大赛里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承接了北京承办亚运时的一些硬件设施和承办经验,同时也为北京奥运进行了许多尝试。

2008北京奥运会:2008年8月8日至8月24日,第二十九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国举办的第一届奥运会。

北京奥运的总投资分为奥组委相关的支出与北京为奥运所进行的城市建设改造经费。根据截至2009年3月15日的实际收支数、后续应实现收入和待结算支出的统计结果,北京奥组委收入达到205亿元,较预算增加8亿元;支出将达到193.43亿元,较预算略有增加;收支结余将超过10亿元。其中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共支出8.31亿元;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支出3.12亿元。北京残奥会火炬传递支出0.2亿元;志愿者相关支出1.71亿元。图为2006年7月在建的鸟巢和建筑工人。

北京奥运共新建了比赛场馆23个,比如最著名的鸟巢和水立方;同时改扩建场馆22个,包括工人体育场、奥体中心体育场等,同时还设置了9个临时场馆和6个北京以外的比赛场地和场馆,改造独立训练馆45个。奥运场馆投资在130亿元人民币之内,其中,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约占一半,另一半资金来自社会捐赠和企业融资。其中还没有包括企业自筹资金建设的相关配套设施,包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国家会议中心、奥运村、媒体村等。

北京为了举办奥运,7年内就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共部分投入达2800亿人民币。其中,城市交通累计投资1782亿元,能源基础设施累计投资685亿元,水资源建设累计投资161亿元,城市环境建设累计投资172亿元。其中地铁5号线、机场客运专线和T3航站楼建设、官厅风电场工程、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等“十一五”发展规划都因而提前完成。图为2008年2月29日运行中的机场快轨列车。

除此以外还有京津城际铁路工程、耗费549亿人民币新建了578公里高速公路网、完成了城铁13号线、八通线、5号线、10号线一期、还有河道治理和污水处理垃圾填埋焚烧厂等的建设。由于这部分建设被列为北京城市建设的规划工程内,因此在奥运后的收支审计时并没有归纳在奥组委的支出部分。北京奥运的投资是亚特兰大奥运会的20倍,远超历史上任何国家任何一届的费用。而即将举办伦敦奥运的英国也承认,无法复制北京奥运的豪掷千金。图为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快车首次运行。

除却巨额投资以外,北京奥运从申办,筹备到正式举办都花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早在2005年奥组委便启动奥运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划,负责筹备与运作的奥运工作人员共达到20万人,而报名参加2008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的人数达561296人,其中北京地区报名人数达318189人,京外省区市报名人数达206441人,港澳台侨外报名人数达36666人。图为2007年7月21日,中国北京,北京奥运会啦啦操志愿者表演示范队排练。


由于当时的国际局势与国内安全考量的要求,北京奥运总体投入了近11万人的安保力量,除军队、警察和武警外,也招募了大量的志愿者。在安保工作上建立了国家、赛区、场馆三个层级的指挥机制,所有场馆周边设立了封闭围栏、监控报警设备、进行安全检查的人员车辆安检口等,在全北京的地铁实施安检,并划定3个公园作为表威行游区域。图为2004年4月鸟巢建造期间一名武警在现场执勤。

早在2000年申奥阶段就请出张艺谋拍摄了北京申奥宣传片,在成功申奥后奥组委在国内外举办了数量众多的奥运宣传和造势活动。在全国开展了奥运的法制交通和人文等等的宣传活动,同时举办了多次的文体明星奥运宣传活动和倒计时晚会。并任命张艺谋担任开闭幕式的总导演。图为2000年10月28日张艺谋与成龙在进行申奥宣传片的拍摄。

北京奥运的开幕式是有史以来投入人力财力物力最多,规模最大的体育开幕式,由张艺谋等人组成的开幕式导演组核心创意小组成员一共6人,他们指挥着整场开幕式的近20000名演职员。在开幕仪式上“鸟巢”顶部安放了1000多个发射装置,全部阵地燃放焰火总数33866发,奥运史上最多的一次。开幕式的礼花弹有150多个品种,是国内焰火燃放中品种最多的一次。闭幕式上,北京18个区县同步参与燃放共计7万多发礼花弹。图为开幕式上的烟火表演。

北京奥运首次举办了奥运礼仪小姐的全国公开选拔活动,并最终选出657名礼仪,在经过封闭训练后在奥运期间担任各种工作。此次礼仪小姐服装共有“青花瓷”、“宝蓝”?、“国槐绿”、“玉脂白”、“粉色”5个系列,每一系列分别按照嘉宾引导员、运动员引导员和托盘员等的不同职能又设计了3个不同款式,共15款。礼仪小姐成为北京奥运的一个亮点之一,同时也使得礼仪成为往后广州亚运和深圳大运会的一个关注点之一,而礼仪选拔和礼仪服饰等话题也成为赛场外最火热的议题。图为2008年7月11日,初定的奥运颁奖礼仪志愿者妆容展示。

北京奥运在规模上为中国以及全世界的体育盛会树立了一个近乎顶级的标杆,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不计其数,以至于其后的各大体育会都或多或少地希望在规模和形式上借鉴和靠拢北京奥运,但更多的是对这种复制有心无力,望洋兴叹。

2010广州亚运会
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在广州举行。这是1990年北京亚运后相隔20年亚运重回中国,同时也是中国在北京以外地区举办的首次综合性国际体育大赛。

2004年7月1日,广州拿下2010年亚运会举办权。时任广州市市长的张广宁表示,要借亚运这个契机,将广州建成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国际化大都市。2006年11月,广州亚组委正式确定,亚运村选址广州新城,广州市冀望借此推动新城的开发建设。图为2006年10月26日,张广宁与钟南山在火炬传递活动上点燃火炬。

亚运村主体工程部分(媒体村、运动员村、技术官员村)总用地达到110.9公顷,总投资约41.5亿元,于2008年5月全面动工,并于2010年8月建成。其中运动员村以用地55.2公顷、总建筑面积约54.8万平方米、总投资18亿元的三个“第一”,成为四个标段中的“冠军”。广州亚运城运动员村及媒体村共有74栋公寓楼,总户数7398户,总房间16870间,赛时将为参加第16届亚运会的约14700名运动员及随队官员、7000多名注册媒体工作人员提供住宿服务。图为2009年1月15日,在建的广州亚运村。

亚运城项目规划于广州新城,整个亚运城项目占地面积高达263.952万平方米,最终被富力、雅居乐、碧桂园联手以255亿的天价摘得,较挂牌起始价165亿元溢价54.5%,综合楼面地价约合5800元/平方米,成为中国当时的新地王。亚运城在亚运后作为商品房出售,一度引发抢购热潮,但不少业主在验收房屋时发现了墙面中空、外墙渗水、地板上下不平、乳胶漆零落等的建设质量问题。图为2010年11月12日,广州市中信广场亚运城楼盘销售点,市民正在观看亚运城的沙盘模型。

广州亚运会总投资1200多亿元人民币,资金投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的场馆建设和维护,预算资金63亿元人民币;二是亚运会和亚残运会运行资金,预算资金73亿元人民币;三是城市面貌和环境改善,预算资金1090亿元。与北京奥运相似,广州也试图通过亚运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广州市市长张广宁曾向媒体表示会在筹办亚运的同时上报广州城建的“一揽子工程”,除了亚运场馆、亚运村、交通设施等项目外,还把新机场二期工程、新火车站、地铁、城市主干道、码头和城市环境的综合整治全部包括在内,总投资达2200亿元左右。

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在广州海心沙岛进行。这是历史上亚运会首次走出体育馆举行开闭幕式。广州亚运的开闭幕式加上烟火表演,总开销大约是3.8个亿。由于海心沙岛附近是住宅楼,为了不扰民,在实际场地上,参与开幕式的演员每天凌晨5点到早上7点、晚上9点到12点练习。不过后来有市民认为早晨的练习对生活有干扰,早上的练习就取消了。图为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现场。

颁奖礼仪及升旗手服装主题为“行云流水”。礼仪服装以蓝绿、黄蓝等明亮的色彩过渡晕染;升旗手服装采用白色三开身式立领青年装,上衣图案为盘金秀,领子、裤缝处滚金边。颁奖过程由礼仪捧着放着金牌和名为“好运广州”的颁奖花束的“佩玉盘”托盘进行颁奖。贴身的“行云流水”让礼仪小姐又一次成为赛场外的亮点,而沉重的托盘和繁杂的颁奖过程则让在亚运前已特意集体作过臂力训练的礼仪小姐们吃不消。图为11月13日,列队准备进行颁奖的礼仪小姐。

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招募志愿者约59万,其中亚运会赛会志愿者6万名,亚残运会赛会志愿者2.5万名,城市志愿者50万名。报名人数超150万人,接近计划招募人数的3倍。在这其中有接近70%为在校大学生,由于学校的鼓励政策以及赛前培训和实际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在亚运期间有对北京奥运与广州亚运志愿者水平和素质的对比和对后者的质疑。图为2010年11月20日,亚运会跆拳道比赛场馆里,志愿者短裙亮相大秀美腿。

亚运期间亚组委出台两大禁令保持空气质量,一是珠三角9个城市都必须停止一切装修、喷漆等民用排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行为;二是广州、佛山、DG等3市都要实施黄标车限行,并将30%的公务车封存入库。而且,广州将在机动车单双号限行的基础上,如果遇到极端不利的气象条件,还可能启动应急预案,进一步推出尾号限行措施。图为2010年9月11日,广州第二次单双号限行正式展开。

同时在11月份出台措施,全体广州市民(包括外来游客)均免费享受广州市行政区域内(亚残运会期间不包含番禺区、花都区、南沙区、增城市及从化市)的公共交通(公交、地铁、轮渡)服务。政策出台后一度造成公交线人潮拥堵,最后被迫取消。图为2010年11月1日政策实行第一天,公交车人满为患。

广州亚运的举办,前有2008年北京奥运,后是刚度过的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尽管只是亚洲地区的运动会,但广州亚运在各方面都力求向北京奥运会靠拢。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后,整体效果却不尽人意,而筹备和举办亚运期间的各种施工、禁令、福利和动员等政策无法被市民广泛接受,更有种吃力不讨好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