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高手:文革期间的轰8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5:40:11
说是用轰6的机体搞得,在维基百科上查到如下信息:
length: 48.50 meters
wingspan: 46.47 meters
wing area: 293 square meters
height: 13.85 meters
empty weight: 63 tons
normal take-off weight: 155 tons
maximum take-off weight: 163 tons
normal payload: 7 tons of bombs
maximum payload: 18 tons of bombs
normal range: 8,000 km
maximum range: 11,000 km with 7 ton payload maximum ceiling: 14 km
maximum speed: 1,000 km/h
cruise speed: 800 km @ low & medium altitude, > 850 km @ high altitude
crew: 6

载弹7吨的航程有11000公里,用的什么发动机?有没有相关介绍?
说是用轰6的机体搞得,在维基百科上查到如下信息:
length: 48.50 meters
wingspan: 46.47 meters
wing area: 293 square meters
height: 13.85 meters
empty weight: 63 tons
normal take-off weight: 155 tons
maximum take-off weight: 163 tons
normal payload: 7 tons of bombs
maximum payload: 18 tons of bombs
normal range: 8,000 km
maximum range: 11,000 km with 7 ton payload maximum ceiling: 14 km
maximum speed: 1,000 km/h
cruise speed: 800 km @ low & medium altitude, > 850 km @ high altitude
crew: 6

载弹7吨的航程有11000公里,用的什么发动机?有没有相关介绍?


b0742dfa435e7c77a9d311e4.jpg

轰-8战略轰炸机是上世纪70年代中国发展的远程战略轰炸机。该机计划由西安飞机制造厂(现中航工业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制造,以同为西飞制造的轰-6中型轰炸机为设计基础。该机于1973年开始设计工作,原定于1979年定型并于上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空军服役,后因计划调整和内部分歧项目取消。直至该机停止发展时,轰-8轰炸机未制造出任何的原型机或工程样机。

1973年3月23日,中国空军正式提出全新设计的远程战略轰炸机,并向航空研究院603所下达了设计任务,编号为轰-8轰炸机,项目代号071计划。作为一个新的远程轰炸机计划。当时提出的主要设计要求是:以满足战略轰炸要求为主,也可以做战役或战术轰炸使用;可以载核弹、空地导弹或常规炸弹,轰炸敌后方政治、经济、军事等战略要地,或者轰炸敌装甲集群、炮兵集群、海上舰队和大型舰艇等战术目标;以中高空、高亚音速飞行,可在夜间和复杂气象条件下使用为基本要求,可在电子干扰的掩护下突破敌人防线;有必要的机动能力和自卫武器。预计该机能从中国起飞对目标的军事、经济目标进行轰炸,其作战能力基本可以达到美制B-47轰炸机的作战能力,部分指标接近B-52轰炸机。
由于自身技术水平有限,为了降低研制风险,设计人员采取了稳妥的方案。当时中国掌握的最完备的大型轰炸机技术就是轰-6,所以采用放大的轰-6机身,后掠式中单翼,圆截面蜂腰形机身。机身有前后密封舱和后设备舱,机身中段有一个8.6×1.8×2.72立方米的炸弹舱,炸弹舱前后都有油箱。该机机长48.50米,机高13.85米,翼展46.47米,机翼面积293平方米。轰-8轰炸机的动力装置最初计划采用6台英国“斯贝”Mk.512涡扇发动机,后来方案有所改动,用4台国产涡扇-6涡轮风扇发动机代替6台“斯贝Mk.512”发动机。涡扇-6的最大推力为7270千克力,加力推力为12640千克力(后期加大到14000千克力),其推重比为5.93(后期增加到7)。由于涡扇-6的研制进展并不顺利,有关部门提出采用6台引进的美国的JT-3D涡扇发动机的备用方案(配备于当时引进的波音707客机上面),单台地面推力为8150千克。机组乘员6人,布局与轰-6相同,正/副驾驶、领航员、雷达领航员位于前密封舱,尾炮射手和通讯员位于后密封舱。该机空机重量65吨,正常起飞重量155吨,最大起飞重量163吨;正常载弹7吨,最大载弹18吨,攻击武器可载1~3枚仿制AS-5“鲑鱼”的空对地导弹(AS-5“鲑鱼”是和米格-23一起从埃及进口的,进口数量为10枚,原装备于埃及的图-16K“獾G”)或100~9000千克各种级别的国产航空炸弹,也可投放核弹。载弹7吨时,航程为11000公里。飞机最大平飞速度1000千米/小时,巡航速度800~850千米/小时,升限达13000—14000米。自卫武器有上炮塔、尾炮塔,机翼下挂载两束火箭和警戒干扰设备。

b0742dfa435e7c77a9d311e4.jpg

轰-8战略轰炸机是上世纪70年代中国发展的远程战略轰炸机。该机计划由西安飞机制造厂(现中航工业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制造,以同为西飞制造的轰-6中型轰炸机为设计基础。该机于1973年开始设计工作,原定于1979年定型并于上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空军服役,后因计划调整和内部分歧项目取消。直至该机停止发展时,轰-8轰炸机未制造出任何的原型机或工程样机。

1973年3月23日,中国空军正式提出全新设计的远程战略轰炸机,并向航空研究院603所下达了设计任务,编号为轰-8轰炸机,项目代号071计划。作为一个新的远程轰炸机计划。当时提出的主要设计要求是:以满足战略轰炸要求为主,也可以做战役或战术轰炸使用;可以载核弹、空地导弹或常规炸弹,轰炸敌后方政治、经济、军事等战略要地,或者轰炸敌装甲集群、炮兵集群、海上舰队和大型舰艇等战术目标;以中高空、高亚音速飞行,可在夜间和复杂气象条件下使用为基本要求,可在电子干扰的掩护下突破敌人防线;有必要的机动能力和自卫武器。预计该机能从中国起飞对目标的军事、经济目标进行轰炸,其作战能力基本可以达到美制B-47轰炸机的作战能力,部分指标接近B-52轰炸机。
由于自身技术水平有限,为了降低研制风险,设计人员采取了稳妥的方案。当时中国掌握的最完备的大型轰炸机技术就是轰-6,所以采用放大的轰-6机身,后掠式中单翼,圆截面蜂腰形机身。机身有前后密封舱和后设备舱,机身中段有一个8.6×1.8×2.72立方米的炸弹舱,炸弹舱前后都有油箱。该机机长48.50米,机高13.85米,翼展46.47米,机翼面积293平方米。轰-8轰炸机的动力装置最初计划采用6台英国“斯贝”Mk.512涡扇发动机,后来方案有所改动,用4台国产涡扇-6涡轮风扇发动机代替6台“斯贝Mk.512”发动机。涡扇-6的最大推力为7270千克力,加力推力为12640千克力(后期加大到14000千克力),其推重比为5.93(后期增加到7)。由于涡扇-6的研制进展并不顺利,有关部门提出采用6台引进的美国的JT-3D涡扇发动机的备用方案(配备于当时引进的波音707客机上面),单台地面推力为8150千克。机组乘员6人,布局与轰-6相同,正/副驾驶、领航员、雷达领航员位于前密封舱,尾炮射手和通讯员位于后密封舱。该机空机重量65吨,正常起飞重量155吨,最大起飞重量163吨;正常载弹7吨,最大载弹18吨,攻击武器可载1~3枚仿制AS-5“鲑鱼”的空对地导弹(AS-5“鲑鱼”是和米格-23一起从埃及进口的,进口数量为10枚,原装备于埃及的图-16K“獾G”)或100~9000千克各种级别的国产航空炸弹,也可投放核弹。载弹7吨时,航程为11000公里。飞机最大平飞速度1000千米/小时,巡航速度800~850千米/小时,升限达13000—14000米。自卫武器有上炮塔、尾炮塔,机翼下挂载两束火箭和警戒干扰设备。
类似B-52。。。


7e7f79090763aba63ac7636d.jpg

轰-6I。上世纪70年代,由于中国潜在作战对象的转变,中国空军需要一种远程轰炸机以增强对强敌的威慑能力。因轰-6轰炸机难以执行远程战略轰炸任务,因此在轰-6轰炸机服役后,中国空军提出了发展远程战略轰炸机的设想。为了满足中国空军加大轰-6轰炸机航程和提高发动机使用寿命的要求,在国内短时间内能难以提供涡扇发动机的情况下,西飞为了进一步满足空军加大轰-6航程和提高发动机使用寿命的要求,于1970年6月提出将轰-6原装的两台涡喷-8涡轮喷气发动机换装成四台在引进英国“三叉戟”2E型民航客机时获得的 “斯贝”Mk.512-5W涡轮风扇发动机的改型方案,以便通过改善发动机的经济性来增加飞机的航程,称轰-6I。经有关部门批复后,轰-6I于1971年2月开始设计,1977年完成总装,1978年1月轰-6I进行了首飞。   轰-6I保持了轰-6原型机的基本外形,在机翼根部原涡喷-8发动机处改装两台“斯贝”Mk.512-5W涡扇发动机,在左右机翼中部各加挂一台“斯贝”Mk. 512-5W涡扇发动机,从而有效地提升了该机的动力性能。经过半年试飞证明,由于换装了油耗低/推重比大的涡扇发动机,起飞/着陆、爬升性能和航程等均有明显的改善。其中较显著的有:最大航程从5760公里增加到8060公里,作战半径从3600公里提高到大约5000公里(搭载核武器),也就是说由2250英里提高到大约3120英里,提高近40%;海平面最大爬升率由18.6米/秒增加到29.7米/秒,提高60%,达到了原定设计的要求,并一举跨入了远程轰炸机的行列。但是最后由于1980年中国对军费开始大规模消减。由于“斯贝”Mk. 512-5W发动机维护费用较高。但由于发动机的来源并不能完全保证,加上后勤维护也较为困难,但是后来考虑到改装型单机成本增加,且发动机零配件难以长期保障,因此在改装1架,取得实验数据和改型经验之后,放弃了轰-6I的发展思路。可以认为,轰-6I是轰-8的研制基础。

7e7f79090763aba63ac7636d.jpg

轰-6I。上世纪70年代,由于中国潜在作战对象的转变,中国空军需要一种远程轰炸机以增强对强敌的威慑能力。因轰-6轰炸机难以执行远程战略轰炸任务,因此在轰-6轰炸机服役后,中国空军提出了发展远程战略轰炸机的设想。为了满足中国空军加大轰-6轰炸机航程和提高发动机使用寿命的要求,在国内短时间内能难以提供涡扇发动机的情况下,西飞为了进一步满足空军加大轰-6航程和提高发动机使用寿命的要求,于1970年6月提出将轰-6原装的两台涡喷-8涡轮喷气发动机换装成四台在引进英国“三叉戟”2E型民航客机时获得的 “斯贝”Mk.512-5W涡轮风扇发动机的改型方案,以便通过改善发动机的经济性来增加飞机的航程,称轰-6I。经有关部门批复后,轰-6I于1971年2月开始设计,1977年完成总装,1978年1月轰-6I进行了首飞。   轰-6I保持了轰-6原型机的基本外形,在机翼根部原涡喷-8发动机处改装两台“斯贝”Mk.512-5W涡扇发动机,在左右机翼中部各加挂一台“斯贝”Mk. 512-5W涡扇发动机,从而有效地提升了该机的动力性能。经过半年试飞证明,由于换装了油耗低/推重比大的涡扇发动机,起飞/着陆、爬升性能和航程等均有明显的改善。其中较显著的有:最大航程从5760公里增加到8060公里,作战半径从3600公里提高到大约5000公里(搭载核武器),也就是说由2250英里提高到大约3120英里,提高近40%;海平面最大爬升率由18.6米/秒增加到29.7米/秒,提高60%,达到了原定设计的要求,并一举跨入了远程轰炸机的行列。但是最后由于1980年中国对军费开始大规模消减。由于“斯贝”Mk. 512-5W发动机维护费用较高。但由于发动机的来源并不能完全保证,加上后勤维护也较为困难,但是后来考虑到改装型单机成本增加,且发动机零配件难以长期保障,因此在改装1架,取得实验数据和改型经验之后,放弃了轰-6I的发展思路。可以认为,轰-6I是轰-8的研制基础。
波音707轰炸版
轰6I看上去真像客机
这个跟轰6相比更接近b52在TG中的地位吧,18吨可以带10枚长剑,改进后还可以更多。。。
4个斯贝的H6I更现实一些,可惜也没实现
80年代是军工发展最黑暗的时候-可惜了小强挺到了现在还不能退休!
盼新轰炸机都多少年了,既然丝带都来了,那空军就不考虑一下换点更大的货?
空军怕自己也没啥方案,一会想B2一会儿想逆火。
要偶说,按照B52方案照抄一款,8台涡扇10
放大机身,参照B2做飞翼机身,机体一体化融合,做升力体。
这个搞出来,也比B52先进多,航程也远。15000公里是硬指标。
那时候搞了很多不切实际的方案。以当时的能力,就算设计得出来出也制造不出来
谢谢各位
期待轰9横空出世
实际上轰6I的指标也就是轰6K的级别嘛
这图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