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误读了诸葛亮的“鞠躬尽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8:11:54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是我国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熟悉诸葛亮的人,都很熟悉一句名言,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名言来源于诸葛亮的《后出师表》,原文是“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实质上已经成为了诸葛亮个人魅力标签。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到,而诸葛亮却实实在在的做到了。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丞相弘毅忠壮,忘身忧国。陈寿在评价诸葛亮时说,“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清朝康熙帝也说,“诸葛亮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臣者,惟诸葛亮能如此耳。”这些,都高度的赞赏了诸葛亮的为人和做事。

另据《晋书·宣帝纪》记载,诸葛亮遣使向魏国求战,司马懿会见使者时并不谈军事,而是问道:“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几米?”使者回答:“三四升。”然后司马懿开始问起政事,使者回答:“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听完此话,司马懿不由对身边的人说:“诸葛孔明其能久乎”。后来,果不其然,正如司马懿所料,诸葛亮就于当月病故于五丈原军中。

这段记载,一方面反映出司马懿的观察力敏锐,另一方面则反映出诸葛亮的勤奋。诸葛亮的死,正如其在《后出师表》中所言,“鞠躬尽力,死而后已”。可以说,诸葛亮是累死的。身为“政府总理”的诸葛亮,竟“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也难怪司马懿会说诸葛亮活不长久了。

一个人若要干许多人的活,不被活活累死,还能怎样呢?刘备临死前,诸葛亮流着泪对刘备说:“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诸葛亮的确不负刘备所托,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然而“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对于诸葛亮这位“政府总理”来说确实有些过了。诸葛亮周围的人,岂不没事可干?司马懿曾感叹说,“吾不如诸葛孔明,他乃天下奇才也!” 即便是天下奇才,身为“政府总理”的诸葛亮,若事事都要亲自关心和过问,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资治通鉴》上记载有一段君臣对话,读了令人深思。唐太宗一次问房玄龄等人道,“隋文帝是个什么样的君主?”初唐的李延寿在《北史》中赞美隋文帝道,“皇考美须髯,身长七尺八寸,状貌瑰伟,武艺绝伦;识量深重,有将率之略。”不仅如此,隋文帝还内修制度,外抚四夷,崇尚节俭,勤理政务。每日清晨听理朝政,到太阳偏西时还不知疲倦。生活上也是务求节俭朴素,所乘车驾及所用之物,旧了坏了都随时修理使用。可见,隋文帝是一个既勤奋又节俭的人,和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有着相似之处。

听完房玄龄等人的回答,唐太宗说出了另一番不同的见解和道理。唐太宗说,隋文帝万事皆是自行决定,是不信任群臣的表现。隋文帝日理万机伤身劳神,难道一个人能够每件事均中要领?而且,群臣既已知主上的心理,便只有一切都听主上的决断和主张了,即使主上出现过失,也没人敢争辩谏议。所以到了第二代,隋朝就灭亡了。

唐太宗的话,可谓一语中的。他道出了身为执政者,如果事事都由自己决定和过问,必然会因此出现重大失误。久而久之,形成一人“独断专行”的格局。诸葛亮凡“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恰恰犯了这样的错误。而唐太宗吸取了这一历史教训,选拔天下贤能之士,让他们分别充任各种职务。有功行赏,有罪处罚。每个人都尽心竭力去做好本职工作,天下治理起来就轻松了许多。

诸葛亮虽不是帝王,但蜀国的国事都是由诸葛亮来决断的。正如《三国志》道,“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一个国家,依靠一个才华卓越的人去治理,固然在某些方面会做得很好,但人非完人,他绝不可能是事事正确。一旦习惯了独断专行的作风,往往还会听不进他人意见。隋文帝如此,诸葛亮亦是如此。

隋文帝听不进他人意见,所以废掉了太子杨勇,使荒淫无耻的杨广坐上了皇帝宝座。而诸葛亮的听不见他人意见,也导致了自己失去街亭,以及六出祁山均无功而返的命运。陈寿评说,“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只是道出了其一方面,另外更为严重的一方面即是诸葛亮的“独断专行”。

刘备在临死前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诸葛亮听了,却是很不以为然。刘备临死前的话尚且不听,到了后来诸葛亮掌握蜀国大权兵发祁山时,诸如魏延、吴懿等人的话,诸葛亮更是听不进去了。诸葛亮不但听不进他人意见,还压住众人口声,破例提拔了马谡。最终导致街亭失守、士卒离散、战争失败,诸葛亮也只好退回汉中。

在马谡问题上诸葛亮听不进他人意见,当魏延向诸葛亮提出了奇袭长安的“子午谷之计”,同样也不被诸葛亮所采纳。诸葛亮无论是发动战争还是在战争中制定作战计划,均没有认真听取过他人意见,而是一意孤行的实施着自己的计划和目标。

诸葛亮的独断专行、听不进他人意见,使得七年攻魏之战,彻底成为了劳民伤财之战。诸葛亮的接班人姜维在诸葛亮死后,依然坚持走诸葛亮的错误路线并连年发动战争,最终使一个富饶的蜀国变成了一个经济凋敝、人才缺乏的国家,从而加速了蜀国灭亡的步伐。

世人都记住了诸葛亮的“鞠躬尽瘁”,却忽略了诸葛亮在“鞠躬尽瘁”背后所犯下的错误。也许,这都源于诸葛亮的权力过于集中,喜欢独断专行,以及诸葛亮过于自信和急于求成的原因吧。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是我国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熟悉诸葛亮的人,都很熟悉一句名言,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名言来源于诸葛亮的《后出师表》,原文是“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实质上已经成为了诸葛亮个人魅力标签。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到,而诸葛亮却实实在在的做到了。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丞相弘毅忠壮,忘身忧国。陈寿在评价诸葛亮时说,“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清朝康熙帝也说,“诸葛亮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臣者,惟诸葛亮能如此耳。”这些,都高度的赞赏了诸葛亮的为人和做事。

另据《晋书·宣帝纪》记载,诸葛亮遣使向魏国求战,司马懿会见使者时并不谈军事,而是问道:“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几米?”使者回答:“三四升。”然后司马懿开始问起政事,使者回答:“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听完此话,司马懿不由对身边的人说:“诸葛孔明其能久乎”。后来,果不其然,正如司马懿所料,诸葛亮就于当月病故于五丈原军中。

这段记载,一方面反映出司马懿的观察力敏锐,另一方面则反映出诸葛亮的勤奋。诸葛亮的死,正如其在《后出师表》中所言,“鞠躬尽力,死而后已”。可以说,诸葛亮是累死的。身为“政府总理”的诸葛亮,竟“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也难怪司马懿会说诸葛亮活不长久了。

一个人若要干许多人的活,不被活活累死,还能怎样呢?刘备临死前,诸葛亮流着泪对刘备说:“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诸葛亮的确不负刘备所托,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然而“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对于诸葛亮这位“政府总理”来说确实有些过了。诸葛亮周围的人,岂不没事可干?司马懿曾感叹说,“吾不如诸葛孔明,他乃天下奇才也!” 即便是天下奇才,身为“政府总理”的诸葛亮,若事事都要亲自关心和过问,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资治通鉴》上记载有一段君臣对话,读了令人深思。唐太宗一次问房玄龄等人道,“隋文帝是个什么样的君主?”初唐的李延寿在《北史》中赞美隋文帝道,“皇考美须髯,身长七尺八寸,状貌瑰伟,武艺绝伦;识量深重,有将率之略。”不仅如此,隋文帝还内修制度,外抚四夷,崇尚节俭,勤理政务。每日清晨听理朝政,到太阳偏西时还不知疲倦。生活上也是务求节俭朴素,所乘车驾及所用之物,旧了坏了都随时修理使用。可见,隋文帝是一个既勤奋又节俭的人,和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有着相似之处。

听完房玄龄等人的回答,唐太宗说出了另一番不同的见解和道理。唐太宗说,隋文帝万事皆是自行决定,是不信任群臣的表现。隋文帝日理万机伤身劳神,难道一个人能够每件事均中要领?而且,群臣既已知主上的心理,便只有一切都听主上的决断和主张了,即使主上出现过失,也没人敢争辩谏议。所以到了第二代,隋朝就灭亡了。

唐太宗的话,可谓一语中的。他道出了身为执政者,如果事事都由自己决定和过问,必然会因此出现重大失误。久而久之,形成一人“独断专行”的格局。诸葛亮凡“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恰恰犯了这样的错误。而唐太宗吸取了这一历史教训,选拔天下贤能之士,让他们分别充任各种职务。有功行赏,有罪处罚。每个人都尽心竭力去做好本职工作,天下治理起来就轻松了许多。

诸葛亮虽不是帝王,但蜀国的国事都是由诸葛亮来决断的。正如《三国志》道,“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一个国家,依靠一个才华卓越的人去治理,固然在某些方面会做得很好,但人非完人,他绝不可能是事事正确。一旦习惯了独断专行的作风,往往还会听不进他人意见。隋文帝如此,诸葛亮亦是如此。

隋文帝听不进他人意见,所以废掉了太子杨勇,使荒淫无耻的杨广坐上了皇帝宝座。而诸葛亮的听不见他人意见,也导致了自己失去街亭,以及六出祁山均无功而返的命运。陈寿评说,“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只是道出了其一方面,另外更为严重的一方面即是诸葛亮的“独断专行”。

刘备在临死前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诸葛亮听了,却是很不以为然。刘备临死前的话尚且不听,到了后来诸葛亮掌握蜀国大权兵发祁山时,诸如魏延、吴懿等人的话,诸葛亮更是听不进去了。诸葛亮不但听不进他人意见,还压住众人口声,破例提拔了马谡。最终导致街亭失守、士卒离散、战争失败,诸葛亮也只好退回汉中。

在马谡问题上诸葛亮听不进他人意见,当魏延向诸葛亮提出了奇袭长安的“子午谷之计”,同样也不被诸葛亮所采纳。诸葛亮无论是发动战争还是在战争中制定作战计划,均没有认真听取过他人意见,而是一意孤行的实施着自己的计划和目标。

诸葛亮的独断专行、听不进他人意见,使得七年攻魏之战,彻底成为了劳民伤财之战。诸葛亮的接班人姜维在诸葛亮死后,依然坚持走诸葛亮的错误路线并连年发动战争,最终使一个富饶的蜀国变成了一个经济凋敝、人才缺乏的国家,从而加速了蜀国灭亡的步伐。

世人都记住了诸葛亮的“鞠躬尽瘁”,却忽略了诸葛亮在“鞠躬尽瘁”背后所犯下的错误。也许,这都源于诸葛亮的权力过于集中,喜欢独断专行,以及诸葛亮过于自信和急于求成的原因吧。
不知道楼主说的是演义中的诸葛亮还是历史上的诸葛亮。先帮马谡平个反,刘备托孤时马谡官位声望卑微,刘备临终有那么多的大事要嘱咐,众多宿将名臣没有提及反而要叮嘱诸葛亮留意当时默默无闻无功无过的马谡。清朝朱璘就质疑过:“先主于永安病笃,始召孔明于成都,托孤之外,不闻品评一人,何于马谡谆谆邪”?宋人朱邦衡也曾质疑。朱邦衡曰:当日托孤,事势危迫。宿将如子龙,时望如陈震、董和不闻一及。马谡是时名位卑微,亦未显有过失,先主何以预为丁宁?《三国志》作者陈寿的父亲曾经是马谡的手下,因为街亭之败被贬为平民并且被削了鼻子,陈寿从小在其父的熏陶下自然对马谡没有什么好感。
诸葛亮的接班人是蒋琬,姜维掌权那是诸葛亮死后二十年的事了。把诸葛亮北伐失败归结于其独断专行,听不进他人意见,真是太牵强了。


建兴年间,诸葛亮权势之胜,由张君嗣“北诣亮咨事”一段,就能看出来。身为丞相府留府长史,张裔主持丞相府的工作,留守后方,有重大问题,并不请示近在咫尺的刘禅,而要不远千里,去汉中“诣亮咨事”,可见,皇权在诸葛亮这里是虚的。张裔去见诸葛亮,临行辞行的人很多,“昼夜接宾,不得宁 息”,送行的人更多,“送者数百,车骑盈路。”张裔事后发牢骚说:“人自敬丞相长史,男子张裔附之,疲倦欲死。”一个留府长史就如此的排场,诸葛亮是不是一言九鼎说一不二,可见一斑。

权臣诸葛亮常年拥重兵征伐在外,但是“身虽在外,庆赏威刑,皆遥相咨断,然后乃行。”身在汉中,遥控成都的大小事情,而且要不远千里请示、批复,不是独断专行是什么?

诸葛亮手握大权,连年动众,梦想“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但是执行力太差,北伐不是长期据守,“粮尽而退”,就是顿兵城下,徒劳无功。“十锡”之论言犹在耳,五丈原上身死事灭,悲剧。

俺对诸葛亮的评价,就是四个字:志大才疏

建兴年间,诸葛亮权势之胜,由张君嗣“北诣亮咨事”一段,就能看出来。身为丞相府留府长史,张裔主持丞相府的工作,留守后方,有重大问题,并不请示近在咫尺的刘禅,而要不远千里,去汉中“诣亮咨事”,可见,皇权在诸葛亮这里是虚的。张裔去见诸葛亮,临行辞行的人很多,“昼夜接宾,不得宁 息”,送行的人更多,“送者数百,车骑盈路。”张裔事后发牢骚说:“人自敬丞相长史,男子张裔附之,疲倦欲死。”一个留府长史就如此的排场,诸葛亮是不是一言九鼎说一不二,可见一斑。

权臣诸葛亮常年拥重兵征伐在外,但是“身虽在外,庆赏威刑,皆遥相咨断,然后乃行。”身在汉中,遥控成都的大小事情,而且要不远千里请示、批复,不是独断专行是什么?

诸葛亮手握大权,连年动众,梦想“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但是执行力太差,北伐不是长期据守,“粮尽而退”,就是顿兵城下,徒劳无功。“十锡”之论言犹在耳,五丈原上身死事灭,悲剧。

俺对诸葛亮的评价,就是四个字:志大才疏
事必躬亲,雍正、恩来同志也是如此。人治社会难免如此
把富饶的蜀国变成经济凋敝、人才缺乏的国家??“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个也出自《出师表》,可不是诸葛亮谦虚之词
诸葛亮的一生,仔细读来,其实是有明暗两条线的:
明的一条线:三顾、隆中对、联吴抗曹、入川助先主、托孤、南征、北伐、发明创造、文采盎然。。。。
暗的一条线:野心、韬光养晦、心思缜密、手段毒辣、以战揽权、独断专行、身死事灭。。。。
那个所谓的后出师表是诸葛亮写的吗?
大道无形 发表于 2011-10-17 22:07
诸葛亮的一生,仔细读来,其实是有明暗两条线的:
明的一条线:三顾、隆中对、联吴抗曹、入川助先主、托孤 ...
为了达到明的一条暗的手段是必须得
同样明的那条同样服务于暗的那条。政治本来就是如此,而且人人如此。
其实,蜀国战亡,不战也亡的啊。三国,魏的实力大过吴蜀之和啊。想以小搏大哪那么容易啊。孔明,也明白这点,所以就是战还有一丝希望,不战就是等死。
三国时期,经济文化的中心都在宛洛,蜀汉拼发展自然拼不过曹魏,主动进攻才有希望。诸葛亮是这么认为的,他侄子东吴权臣诸葛恪也是这样认为的。
问题是诸葛亮的策略是对的,但是他的措施是错误的:既然实力不济,就要用奇,但是诸葛亮采取了“安从坦道,十全必克”的战术,跟曹魏拼消耗,可谓南辕北辙,缘木求鱼.......
大道无形 发表于 2011-10-19 10:50
三国时期,经济文化的中心都在宛洛,蜀汉拼发展自然拼不过曹魏,主动进攻才有希望。诸葛亮是这么认为的,他 ...
知天意 逆天难
彩虹瀑布 发表于 2011-10-17 17:13
把富饶的蜀国变成经济凋敝、人才缺乏的国家??“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个 ...
益州疲弊是说当时蜀汉政权迭遭重创,连丧大将重臣,军威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