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那些硕果仅存的东北抗联将领(闲得蛋疼之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9:16:03


     抗联的艰苦广为人知,结局也是令人蛋疼的,最终只剩下几百人,55年授衔的时候,抗联出身的仅6人(彭施鲁61年授衔为少将)且全是少将,如周保中等人更是连未能授衔,个人觉得还是有点遗憾啊。
  
     王明贵少将(1910—2005)吉林省磐石县人。一九三四年参加东北人民革命军。一九三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三师连长,第八团团长。抗日战争时期,任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三师代师长,第三支队支队长,远东方面军第八十八独立步兵旅营长。解放战争时期,任齐齐哈尔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员,嫩江军区司令员,东北野战军骑兵师师长,独立第八师师长,中南军政大学广西分校第一副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铁道运输司令部副司令员,公安部队师长,黑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顾问。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一九八八年被授予一级红星荣誉奖章。著有回忆录《踏破兴安万重山》。2005年 6月22日在哈尔滨去世,享年96岁。
     王效明少将(1909—1991)辽宁省昌图县人。一九三二年参加革命。一九三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东北抗日救国军参谋长,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参谋、教导队大队长,二师参谋长兼办事处主任。抗日战争时期,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师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第二路军总指挥部副参谋长,第七军政治委员,第二支队支队长兼政治委员,苏联远东方面军独立第八十八步兵旅营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吉林市警备司令,吉林警务处处长,吉长护路军司令员,永吉军分区司令员,吉南军分区司令员兼第二十四旅旅长,东北野战军独立第十一师师长,东北军区第一六四师师长,长春卫戍司令部司令员兼第一六四师师长,炮兵第六师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海军炮兵学校校长,海军炮兵部副部长、岸防兵部部长,武装力量监察部监察主任,旅顺基地副司令员,中共中央监委驻第五机械工业部监察组组长,第五机械工业部顾问,兵工学会副理事长。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一九八八年被授予一级红星荣誉奖章。 1991年11月30日在北京去世,享年83岁。
      李荆璞少将 (1908—2000)1908年1月19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宁安县一个农民家庭,1932年10月参加革命,193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宁安反日自卫队队长,游击总队总队长,吉东工农反日义勇队队长、绥宁抗日同盟军1师师长、东北抗日联军5军1师师长,1937年至1938年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抗日战争时期,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任八路军大青山骑兵支队团政治部主任、绥蒙军区武委会主任等职。抗日战争胜利后,历任牡丹江省军区司令员兼临时省委书记、我党领导下的牡丹江市政府第一任市长,合江省军区副司令员建佳木斯卫戍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任热河省军事部部长,1952年任热河军区司令员,1956年调任沈阳军区第一文校校长,1962年调任国防部第七研究院副院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并授予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九八八年被授予一级红星荣誉奖章。2000年11月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彭施鲁少将(1916—)河南武陟人,1916年1月1日生。1934年6月在河南省焦作市高中读书时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参加“一二九”运动后。被派东北,在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任军部秘书,转战在通河、方正、依兰、勃利县境内。1938年春,三江地区的抗日斗争形势日益严峻,日伪军的重兵围剿,归屯并户,迫使多数抗日部队西征,彭施鲁被任命为三江地区留守处主任,继续坚持以双鸭山为根据地的对敌斗争。1939年春被派赴饶河,到抗日联军第七军第一师任政治部主任,率部战斗在饶河、同江、富锦、宝清、扶远一带,继续打击日伪军。1940年底,随部队转移至前苏联境内整训。1945年8月,抗日联军教导旅配合苏军解放东北全境,彭施鲁率队进驻佳木斯地区卫戍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被调至东北军政大学,任分校副教育长、总校训练团长。建国后任步兵学校校长,军事师范学校副校长。1955年后任总参谋部军校部处长、副部长、军训部参谋长,1985年离休。1945年被授予苏联红星勋章。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同时被授予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1年晋升为少将。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5年由俄罗斯政府授予卫国战争胜利50周年和朱可夫纪念章。著有回忆录《我在抗日联军十年》。   
      王静敏少将(1918—2003)河南省洛阳市人,1918年出生。1935年加入共青团,参加了一二九运动。以后参加东北人民革命军第4军,任宣传科科长兼保安连指导员。1936年因养病与部队失去联系,回北平找到他在焦作高级中学的语文教师,他的老师此时是中共北平市委书记,王静敏担任了市委总交通员,转为中共党员。同年考入北平民国大学政治系。此后转入关内活动,1964年晋为少将。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级解放勋章、—级红星勋章。是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2003年去世,享年86岁。
      孙叁少将(1915-1999)黑龙江省宁安县人。1934年参加东北抗日联军,同年受党组织派遣去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学习坦克、炮兵技术。回国后,在抗大担任过特种研究室主任。解放战争时期,孙叁到了东北。任我军历史上第一个坦克师──四野坦克师参谋长,是我军坦克部队的开创者。1952年,孙叁率坦克3师入朝作战。后任志愿军装甲兵第1指挥所副主任、志愿军坦克兵指挥所副主任,获朝鲜二级国旗勋章。回国后,孙叁任装甲兵技术部部长、装甲兵后勤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叁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9年 9月 5日在北京去世,享年85岁。
    朱光少将(1914—2001)1914年生,山东聊城人。原名赵金城。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东北抗日救国军。曾任东北抗日联军副团长。1935年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回国。后任八路军总部炮兵团副营长,延安炮兵学校总务处处长,吉林军区炮兵主任,东北民主联军炮兵团长、副师长,第四野战军特种兵部队炮兵办公室主任。参加了百团大战和辽沈、平津等战役。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师长、炮兵指挥所参谋长。回国后,历任旅大警备区炮兵司令员,解放军炮兵副参谋长、参谋长,第三机械工业部、第五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基建工程兵副主任。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2001年1月3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周保中(1902~1964年)192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受中共中央派遣赴苏联莫斯科,先后入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国际列宁学院学习。“九一八”事变后回国,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组织领导抗日武装斗争。1932年5月起先后任中国国民救国军总参议、前方总指挥部参谋长、总参谋长,指挥两次攻克安图县城、三打宁安等战斗。1934年2月领导组建绥宁反日同盟军,任军事委员会主席,率部在宁安地区开展游击活动。1935年后历任东北反日联合军第5军军长、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军长,领导创建绥宁抗日游击根据地,指挥大盘道、前刁翎、依兰城等战斗。1937年10月起先后任东北抗日联军第2路军总指挥、中共吉东省委书记。1938年初,为打破日伪军6万余人对佳木斯地区的“讨伐”,组织指挥第2路军主力从依兰地区向五常地区西征,亲率留守部队多次挫败日伪军的“讨伐”。1939年春,针对日伪军军事“讨伐”、经济封锁和政治诱降的严峻形势,主持召开中共吉东省委扩大会议,他坚定地说:“临到革命者牺牲的关头,就应该慷慨就义。我们要决心用自己的鲜血来浇灌被压迫民族解放之花。”随即整顿部队,调整部署,指挥各军分路突出重围。1940年在抗联部队遭受严重挫折、与中共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继续组织开展小分队游击活动。1942年8月任东北抗联教导旅旅长,坚定不移地率部继续坚持战斗。1945年8月率部配合苏联红军进军东北和接应八路军、新四军调赴东北的部队,曾获苏联授予的“红旗”勋章。1955年被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64年周保中因心脏病突发溘然长逝,终年62岁。
      冯仲云(1908—1968)江苏武进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数学系。曾任中共东北反日总会党团书记,中共满洲省委巡视员、秘书长,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政治部主任兼珠河中心县委宣传部部长,中共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政治部主任、第三路军政委。1955年9月,荣获“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八一勋章”。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又受到迫害,于1968年3月 17日逝世,终年60岁。
     更可惜的莫过于李兆麟等人,挺过了艰苦的抗战岁月,却在抗战后死于特务之手
==============================================================
话说提到抗联,就想到真得谢谢苏联啊,40年后要不是苏联能当个后方基地,抗联可能剩不了多少了


     抗联的艰苦广为人知,结局也是令人蛋疼的,最终只剩下几百人,55年授衔的时候,抗联出身的仅6人(彭施鲁61年授衔为少将)且全是少将,如周保中等人更是连未能授衔,个人觉得还是有点遗憾啊。
  
     王明贵少将(1910—2005)吉林省磐石县人。一九三四年参加东北人民革命军。一九三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三师连长,第八团团长。抗日战争时期,任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三师代师长,第三支队支队长,远东方面军第八十八独立步兵旅营长。解放战争时期,任齐齐哈尔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员,嫩江军区司令员,东北野战军骑兵师师长,独立第八师师长,中南军政大学广西分校第一副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铁道运输司令部副司令员,公安部队师长,黑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顾问。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一九八八年被授予一级红星荣誉奖章。著有回忆录《踏破兴安万重山》。2005年 6月22日在哈尔滨去世,享年96岁。
     王效明少将(1909—1991)辽宁省昌图县人。一九三二年参加革命。一九三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东北抗日救国军参谋长,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参谋、教导队大队长,二师参谋长兼办事处主任。抗日战争时期,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师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第二路军总指挥部副参谋长,第七军政治委员,第二支队支队长兼政治委员,苏联远东方面军独立第八十八步兵旅营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吉林市警备司令,吉林警务处处长,吉长护路军司令员,永吉军分区司令员,吉南军分区司令员兼第二十四旅旅长,东北野战军独立第十一师师长,东北军区第一六四师师长,长春卫戍司令部司令员兼第一六四师师长,炮兵第六师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海军炮兵学校校长,海军炮兵部副部长、岸防兵部部长,武装力量监察部监察主任,旅顺基地副司令员,中共中央监委驻第五机械工业部监察组组长,第五机械工业部顾问,兵工学会副理事长。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一九八八年被授予一级红星荣誉奖章。 1991年11月30日在北京去世,享年83岁。
      李荆璞少将 (1908—2000)1908年1月19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宁安县一个农民家庭,1932年10月参加革命,193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宁安反日自卫队队长,游击总队总队长,吉东工农反日义勇队队长、绥宁抗日同盟军1师师长、东北抗日联军5军1师师长,1937年至1938年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抗日战争时期,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任八路军大青山骑兵支队团政治部主任、绥蒙军区武委会主任等职。抗日战争胜利后,历任牡丹江省军区司令员兼临时省委书记、我党领导下的牡丹江市政府第一任市长,合江省军区副司令员建佳木斯卫戍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任热河省军事部部长,1952年任热河军区司令员,1956年调任沈阳军区第一文校校长,1962年调任国防部第七研究院副院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并授予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九八八年被授予一级红星荣誉奖章。2000年11月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彭施鲁少将(1916—)河南武陟人,1916年1月1日生。1934年6月在河南省焦作市高中读书时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参加“一二九”运动后。被派东北,在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任军部秘书,转战在通河、方正、依兰、勃利县境内。1938年春,三江地区的抗日斗争形势日益严峻,日伪军的重兵围剿,归屯并户,迫使多数抗日部队西征,彭施鲁被任命为三江地区留守处主任,继续坚持以双鸭山为根据地的对敌斗争。1939年春被派赴饶河,到抗日联军第七军第一师任政治部主任,率部战斗在饶河、同江、富锦、宝清、扶远一带,继续打击日伪军。1940年底,随部队转移至前苏联境内整训。1945年8月,抗日联军教导旅配合苏军解放东北全境,彭施鲁率队进驻佳木斯地区卫戍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被调至东北军政大学,任分校副教育长、总校训练团长。建国后任步兵学校校长,军事师范学校副校长。1955年后任总参谋部军校部处长、副部长、军训部参谋长,1985年离休。1945年被授予苏联红星勋章。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同时被授予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1年晋升为少将。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5年由俄罗斯政府授予卫国战争胜利50周年和朱可夫纪念章。著有回忆录《我在抗日联军十年》。   
      王静敏少将(1918—2003)河南省洛阳市人,1918年出生。1935年加入共青团,参加了一二九运动。以后参加东北人民革命军第4军,任宣传科科长兼保安连指导员。1936年因养病与部队失去联系,回北平找到他在焦作高级中学的语文教师,他的老师此时是中共北平市委书记,王静敏担任了市委总交通员,转为中共党员。同年考入北平民国大学政治系。此后转入关内活动,1964年晋为少将。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级解放勋章、—级红星勋章。是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2003年去世,享年86岁。
      孙叁少将(1915-1999)黑龙江省宁安县人。1934年参加东北抗日联军,同年受党组织派遣去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学习坦克、炮兵技术。回国后,在抗大担任过特种研究室主任。解放战争时期,孙叁到了东北。任我军历史上第一个坦克师──四野坦克师参谋长,是我军坦克部队的开创者。1952年,孙叁率坦克3师入朝作战。后任志愿军装甲兵第1指挥所副主任、志愿军坦克兵指挥所副主任,获朝鲜二级国旗勋章。回国后,孙叁任装甲兵技术部部长、装甲兵后勤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叁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9年 9月 5日在北京去世,享年85岁。
    朱光少将(1914—2001)1914年生,山东聊城人。原名赵金城。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东北抗日救国军。曾任东北抗日联军副团长。1935年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回国。后任八路军总部炮兵团副营长,延安炮兵学校总务处处长,吉林军区炮兵主任,东北民主联军炮兵团长、副师长,第四野战军特种兵部队炮兵办公室主任。参加了百团大战和辽沈、平津等战役。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师长、炮兵指挥所参谋长。回国后,历任旅大警备区炮兵司令员,解放军炮兵副参谋长、参谋长,第三机械工业部、第五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基建工程兵副主任。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2001年1月3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周保中(1902~1964年)192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受中共中央派遣赴苏联莫斯科,先后入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国际列宁学院学习。“九一八”事变后回国,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组织领导抗日武装斗争。1932年5月起先后任中国国民救国军总参议、前方总指挥部参谋长、总参谋长,指挥两次攻克安图县城、三打宁安等战斗。1934年2月领导组建绥宁反日同盟军,任军事委员会主席,率部在宁安地区开展游击活动。1935年后历任东北反日联合军第5军军长、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军长,领导创建绥宁抗日游击根据地,指挥大盘道、前刁翎、依兰城等战斗。1937年10月起先后任东北抗日联军第2路军总指挥、中共吉东省委书记。1938年初,为打破日伪军6万余人对佳木斯地区的“讨伐”,组织指挥第2路军主力从依兰地区向五常地区西征,亲率留守部队多次挫败日伪军的“讨伐”。1939年春,针对日伪军军事“讨伐”、经济封锁和政治诱降的严峻形势,主持召开中共吉东省委扩大会议,他坚定地说:“临到革命者牺牲的关头,就应该慷慨就义。我们要决心用自己的鲜血来浇灌被压迫民族解放之花。”随即整顿部队,调整部署,指挥各军分路突出重围。1940年在抗联部队遭受严重挫折、与中共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继续组织开展小分队游击活动。1942年8月任东北抗联教导旅旅长,坚定不移地率部继续坚持战斗。1945年8月率部配合苏联红军进军东北和接应八路军、新四军调赴东北的部队,曾获苏联授予的“红旗”勋章。1955年被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64年周保中因心脏病突发溘然长逝,终年62岁。
      冯仲云(1908—1968)江苏武进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数学系。曾任中共东北反日总会党团书记,中共满洲省委巡视员、秘书长,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政治部主任兼珠河中心县委宣传部部长,中共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政治部主任、第三路军政委。1955年9月,荣获“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八一勋章”。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又受到迫害,于1968年3月 17日逝世,终年60岁。
     更可惜的莫过于李兆麟等人,挺过了艰苦的抗战岁月,却在抗战后死于特务之手
==============================================================
话说提到抗联,就想到真得谢谢苏联啊,40年后要不是苏联能当个后方基地,抗联可能剩不了多少了
想不通这帖子为毛要审核
正在看军科院出版的《中国抗日战争史》,正看到1933年-1937年东北人民革命军的建立和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展一节,全面叙述了东北抗联建立史
后面没人,不是几大根据地出身,所以评上的少
实际上带兵不多,战绩不佳,当然有客观原因。
更主要的是与俄国人关系太近。而且是共产国际通过当时在苏联的王明等人指挥他们的。
彭施鲁少将(1916—)……1995年由俄罗斯政府授予卫国战争胜利50周年和朱可夫纪念章。


请问为什么他能够得这两个章?
后面没人,不是几大根据地出身,所以评上的少
主要是仗没打好!后期几乎没什么动静了
沙克算不算抗联的?

我一直奇怪,他好像一开始就是高级领导,但是后来好像没啥资料了,是不是犯了啥错误?

PS:我记得他是一开始以为是外国友人来帮助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
不全,还有蒋泽民。出身抗联,到苏联学习坦克(连摩托都没有的抗联想得真远),在八路军办事处负责汽车,重庆谈判负责交通。
第一次打长春开了中国坦克的第一炮,后来长期在总后,正军职离休。
授衔的都高寿{:soso_e100:}
赵尚志等人,挺过了艰苦的抗战岁月,却在抗战后死于特务之手
============================================
这个错误犯得。。。。。。
看热闹的 发表于 2011-10-14 10:12
更可惜的莫过于李兆麟、赵尚志等人,挺过了艰苦的抗战岁月,却在抗战后死于特务之手
==================== ...
一激动多打了。。。。。。
周保中和冯仲云55年的时候已经转入文职工作了,不在军队不授军衔。
高级的都死了,战打得都不大,也没取得多大战果,还有与党中央联系不紧密。
扁鹊 发表于 2011-10-14 09:03
主要是仗没打好!后期几乎没什么动静了
最艰苦的自己玩,后期要出成绩了,被彪哥收编,正所谓辛苦都是自己的,功劳都是领导的,前期换个大将来,也不一定打的比他们好,东北可是全面沦陷,比什么苏区难度大多了
大林 发表于 2011-10-14 08:52
彭施鲁少将(1916—)……1995年由俄罗斯政府授予卫国战争胜利50周年和朱可夫纪念章。
彭老曾是前苏联原"远东红旗军独立第88旅"的
学习下```````````
缅怀革命先烈
抗了14年,不容易啊!
缅怀革命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