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06:56:54
侗台语系,又称壮侗语系、台-卡岱语系,是语言学家划分的一个语系,有70种语言,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中国南部。这个语系在中国称为称为“侗台语族”(或称“壮侗语族”、“壮台语族”、“台语族”、“黔台语族”等,被认为是汉藏语系的一部分,但国际上将其视作是一个独立的语系。侗台语系和南岛语系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有些研究者建议将这两者联合起来,构成一个“澳泰语系”(Austro-Thai),不过,这个见解在语言学家当中仍然有争议。一般认为,侗台语系的发源地在中国浙江、福建、广西、广东一带。从基本词汇的分歧来看,侗台语系的分化可追溯到距今2500年到3000年。长期以来西方学者一般称壮侗语系为“台-卡岱语系”(Tai-Kadai Languages)。卡岱(Kadai)一词是白保罗所造,其中卡(Ka)是指仡央语(包括仡佬语和布央语),岱(Dai)是指黎语。现在一般认为台语支和黎语的亲属关系超过仡央语和黎语,所以台-卡岱的名称不当。泰国籍华人学者许家平(Weera Ostapirat)使用“Kra-Dai”来取代台-卡岱。这个“Kra”指的正是仡央语。
从19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汉藏语言的系属分类经历了从无到有、范围和层次也逐渐清晰的过程。其时,东西方学者的认识基本上差异不算太大,李方桂算是最有代表性的学者。他在1973年的一篇论文中,将汉藏语分为汉语、侗台语族(Kam-Tai)、苗瑶语族 (Miao-Yao)与藏缅语族 (Tibeto-Burman,引自龚煌城 2003,188)。不久后,美国学者白保罗在另一篇重要的论文里,则提出了另外的见解,认为侗台语和苗瑶语并不属于汉藏语系(见Benedict 1942)。不过,李方桂的看法似乎比较有支配性,也成了往后数十年语言学者对于汉藏语言的主要分类方式。 然而,白保罗在20世纪70年代的两本重要著作—《汉藏语概要》以及《澳泰语:语言和文化》—出版以后,他的看法却慢慢被主要的语言学家所接受,西方学者也一致地缩小了汉藏语系的范围,而不再将壮侗语和苗瑶语归入汉藏语系的范围中。白保罗是人类学家,他认为壮侗语和苗瑶语不属于汉藏语系的主要根据,是他所提出的“东南亚文化流”这个观念。该论点的核心是:史前该地区的民族种群在文化上是平等的,因此,文化的流向不可能是单向的。多数中国的学者,面对汉语以及壮侗语、苗瑶语之间的可能连带关系时,都只将焦点放在汉语对于这些语言的影响上面,而忽略了这些语言对汉语本身所造成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白保罗这个所谓“东南亚”(Southeast)的概念,并不是指现代理解的中国之外东南亚各国,而是史前时代长江以南这个广大区域,包括现在的海南、云南、广西、贵州、广东、福建、湖南、江西和浙江,以及台湾、中南半岛等地。这些地方当时居住着数目繁多的民族群体,大部分是非“华夏族”(当时的中原居民)。他们从很久远的时期起,就和不同的民族有着文化和语言上的相互接触。这些群体包括了使用孟-高棉语族的族群、使用南岛语的族群、以及使用汉藏语(藏缅语)的族群。
侗台语系,又称壮侗语系、台-卡岱语系,是语言学家划分的一个语系,有70种语言,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中国南部。这个语系在中国称为称为“侗台语族”(或称“壮侗语族”、“壮台语族”、“台语族”、“黔台语族”等,被认为是汉藏语系的一部分,但国际上将其视作是一个独立的语系。侗台语系和南岛语系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有些研究者建议将这两者联合起来,构成一个“澳泰语系”(Austro-Thai),不过,这个见解在语言学家当中仍然有争议。一般认为,侗台语系的发源地在中国浙江、福建、广西、广东一带。从基本词汇的分歧来看,侗台语系的分化可追溯到距今2500年到3000年。长期以来西方学者一般称壮侗语系为“台-卡岱语系”(Tai-Kadai Languages)。卡岱(Kadai)一词是白保罗所造,其中卡(Ka)是指仡央语(包括仡佬语和布央语),岱(Dai)是指黎语。现在一般认为台语支和黎语的亲属关系超过仡央语和黎语,所以台-卡岱的名称不当。泰国籍华人学者许家平(Weera Ostapirat)使用“Kra-Dai”来取代台-卡岱。这个“Kra”指的正是仡央语。
从19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汉藏语言的系属分类经历了从无到有、范围和层次也逐渐清晰的过程。其时,东西方学者的认识基本上差异不算太大,李方桂算是最有代表性的学者。他在1973年的一篇论文中,将汉藏语分为汉语、侗台语族(Kam-Tai)、苗瑶语族 (Miao-Yao)与藏缅语族 (Tibeto-Burman,引自龚煌城 2003,188)。不久后,美国学者白保罗在另一篇重要的论文里,则提出了另外的见解,认为侗台语和苗瑶语并不属于汉藏语系(见Benedict 1942)。不过,李方桂的看法似乎比较有支配性,也成了往后数十年语言学者对于汉藏语言的主要分类方式。 然而,白保罗在20世纪70年代的两本重要著作—《汉藏语概要》以及《澳泰语:语言和文化》—出版以后,他的看法却慢慢被主要的语言学家所接受,西方学者也一致地缩小了汉藏语系的范围,而不再将壮侗语和苗瑶语归入汉藏语系的范围中。白保罗是人类学家,他认为壮侗语和苗瑶语不属于汉藏语系的主要根据,是他所提出的“东南亚文化流”这个观念。该论点的核心是:史前该地区的民族种群在文化上是平等的,因此,文化的流向不可能是单向的。多数中国的学者,面对汉语以及壮侗语、苗瑶语之间的可能连带关系时,都只将焦点放在汉语对于这些语言的影响上面,而忽略了这些语言对汉语本身所造成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白保罗这个所谓“东南亚”(Southeast)的概念,并不是指现代理解的中国之外东南亚各国,而是史前时代长江以南这个广大区域,包括现在的海南、云南、广西、贵州、广东、福建、湖南、江西和浙江,以及台湾、中南半岛等地。这些地方当时居住着数目繁多的民族群体,大部分是非“华夏族”(当时的中原居民)。他们从很久远的时期起,就和不同的民族有着文化和语言上的相互接触。这些群体包括了使用孟-高棉语族的族群、使用南岛语的族群、以及使用汉藏语(藏缅语)的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