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米尔高原的“百年大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9:54:39


  
发帖人:星星火
发布时间:2009-03-02  



作者:潘莹 来源:新华网新疆频道 日期: 2009-03-02

2月的帕米尔高原,早晨还是风雪交加,中午已是阳光普照,消融的雪水哗哗冲裂冰封的叶尔羌河,初春的气息扑面而至。

世世代代在这片雪域高原上靠放牧为生的塔吉克人,这些天来,几乎家家都在忙着同一件事,一件几代人此前想也不敢的事:送孩子们走出大山上学去!


家住中巴边境线附近的塔吉克族妇女在烤制馕饼,为即将去县城读书的孩子们准备干粮(2月13日 新华社记者沈桥摄)。





即将去县城读书的孩子们挥手与家人道别(2月13日 新华社记者沈桥摄)。




走出大山上学去

1米出头的吾拉木不等骆驼伏地,熟练地一跃而下,跑去和小伙伴们玩耍,似乎忘记了他们在山里连续行走了两天的疲劳。接下来,他们还要赶3天的路程,才能到达日思夜想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城乡寄宿制学校。

他们是记者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最偏远的热斯喀木村见到的第一批孩子。近日,记者深入帕米尔高原农牧区,跟随着这些塔吉克族孩子的脚步,走出大山,走向县城的学校。

吾拉木的家在靠近中巴边境线的喀喇昆仑山深处,和他一样,热斯喀木村还有80多名适龄儿童、少年要在新学期到来前,从各个分散的居住点集中起来赶到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城乡寄宿制学校报到。

从地图上看,我国最西部的帕米尔高原上深山、峡谷遍布,举世闻名的慕士塔格峰和乔戈里峰耸立其间,荒凉之间难觅绿色。

就是在这样平均海拔4000米的高原地带,以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为中心,生活着我国60%以上的塔吉克族同胞。

在远离县城的边境线附近,喀喇昆仑山深处,牧民们常年在雪域高原上放牧,羊群停下来在哪里吃草,他们的家就安在哪里。交通条件艰苦,自然灾害时常发生,很多适龄孩子待在家里无法上学,有的只能在条件十分简陋的“马背小学”或“帐篷学校”读书,难以接受到完整的教育。直到2000年,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还是新疆唯一一个连初等教育都没有普及的县。

近年来,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的扶持力度,免除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对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生给予生活补贴,投入大量资金,优化学校布局,塔吉克民族教育水平得到了提高,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尤其是2008年底,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投资6000多万元的新落成的现代化城乡寄宿制小学,正如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全县境内各个角落的小学生告别深山、峡谷中简陋的校舍,走到大山以外的县城接受系统、完整的义务教育。

6年级学生吾拉木已在县城上过2年学,他可以用标准的汉语给记者背诵:我们都是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出门前爸爸给我讲,新学期要好好学习,严格要求自己,我想我可以做到。”吾拉木说,他喜欢县城的学校,天天都想早点回去。

随行的翻译告诉记者,这两年,随着不断有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到县城读书,在大山深处见到能用汉语说“你好”“谢谢”的塔吉克族孩子越来越多。

牧民拉戈克·吐尔逊的大儿子也在县城上学,“一开始我不舍得让他到那么远的地方去,家附近有学校呢,后来想明白了,这里条件太差,把娃娃耽误了。”拉戈克说,儿子在外面上了2年学,放假回来变了,爱干净了,懂礼貌了,还知道主动帮家里干活。



几名家住中巴边境线附近的塔吉克族少年前往托库孜布拉克居住点集中乘车去县城读书(2月13日)。



87岁的塔吉克族大妈加娜甫为孙女擦去眼泪,与即将去县城读书的孩子们道别,老人家一辈子没有走出过大山(2月13日摄)。




一个也不能少

因为太偏远,这个村是新疆目前为数不多的没有通柏油路、没有通电也没有覆盖通讯信号的行政村之一。

没有电话,乡干部要在新学期开学前1个月托人骑马、骑骆驼,给分散在数十公里范围内的牧民居住点传话,通知大家在规定的时间内到通车的集合点汇合。

没有路,汽车开不到吾拉木家门口,他只能和附近的5个孩子组成一队,在大人的照顾下,每2个人骑一匹骆驼,跋山涉水,一路颠簸,白天大约走10多公里,晚上投宿在牧民家。第二天接着走,到下午才能见到来接他们的车辆。

孩子们每到一处落脚点,那里就成了他们的“家”。牧民们端出奶茶、羊肉、馕,让他们吃饱,还给他们的骆驼补充好体力,把孩子们像传接力棒一样传递下去。当一批批孩子从方圆几十里的四面八方陆续汇合,集结完毕,终于可以登上汽车出发了。

没有过多的言语,没有过分的难过,扶孩子们登上汽车,递去干馕、衣物,质朴的牧民们就这样挥手告别远行的孩子。

汽车驶出很远,牧民克力奇不舍得离开,立在山坡上眺望。他告诉记者,他给两个儿子孩子路上准备了5公斤风干肉和20个馕,给他们带足了厚衣服。孩子们走后他也该骑骆驼回山里的家了,路上要走两天,会捎些茶叶、盐回家。他希望孩子将来能上大学,上不了大学,学回一门技术回到家乡他一样高兴。

一位塔吉克族老人告诉记者,塔吉克族有句谚语:老师的教鞭上盛开着花朵,打你骂你好比鸟儿在唱歌。塔吉克族有崇尚知识,尊师重教的传统,很多住在深山的农牧民不管多苦多难,都愿意把孩子送到老师跟前学习文化。

的确,不是身临其境,很难体会生活在高原上的塔吉克人为求知所付出的努力。事实上,这些孩子求学道路之艰险完全超出人们的想象。

从热斯喀木村出发后,汽车行驶的最初一段路是在山腰上开凿出的,一边是落石不断的陡峭岩壁,另一边山崖下是宽宽的河床,碎石路面崎岖不平,在这样的路上运输孩子们出山只好靠卡车。

两辆卡车的车斗里事先已铺好棉褥,车顶上搭起厚篷布,还有村医带着常备药品一路随行。可是孩子们还是得忍受吹进车厢里的寒风,车轮扬起的尘土和长时间的颠簸。县里派来专门负责护送孩子们的乡干部们,一上路,神情立刻紧张起来。汽车每停一下,他们就着急询问,原来不是因为被山上滚下的大石拦住去路,就是汽车油箱出了问题。

一路走走停停,好不容易摆脱掉这条山路,新的惊险又摆在面前。

车辆要接连翻越2座达坂,这是位于新藏公路上走出喀喇昆仑山的必经之路,最高海拔5000米,山顶空气稀薄,道路蜿蜒曲折。在白雪皑皑的盘山公路上,2个卡车司机全都放慢车速,小心翼翼、全神贯注地爬坡、下坡。

太阳快落山了,卡车们终于翻越完一道道山梁、穿过一个个峡谷,到达平原地带。孩子们脸和手冻得通红,个个灰头土脸跳下车来,吃些干粮,稍作休整,继续换乘大轿车踏上旅程,前往叶城县住宿。

此后的旅程相对顺利:第二天,从叶城县出发前往喀什市,住宿一晚;第三天,继续从喀什市乘车出发,经过半天抵达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这一路,大约1000多公里,和北京到上海的距离相当
,却是这些大山深处的孩子每学期上学的必经之路。





“这还不算啥。”乡干部对记者说,居住在叶尔羌河两岸的马尔洋乡、达布达尔乡偏远山区的一些农牧民子女,在河水汛期和暴雪、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时,道路受阻,有家不能回,往往一年才能和父母团聚一次。

热加比克是来自马尔洋乡的乡长,这次走访学生家长、联络车辆、一路护送和照顾孩子入校,几天操劳下来,他的双眼里布满血丝。算下来,他这一行共骑了4天骆驼,坐了6天的汽车。只有当护送的孩子全都平安抵达县城之后,他的神情终于放松下来。

据了解,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城乡寄宿制学校们住宿的孩子人数达1500人,来自全县14个乡镇场。为保证这些孩子一个不少地按时入学,各乡镇每个领导干部负责一个班级、每个干部负责一定数量的学生,特别是像远离县城1000多公里的热斯喀木村这样条件较差的个别乡镇,每年县委、县政府要下拨资金、派专人骑马、骑骆驼途经七县一市,深入牧区接学生上学。



几名家住中巴边境线附近的塔吉克族少年骑着骆驼走出深山,到托库孜布拉克居住点集中乘车去县城读书(2月13日摄)。



6名家住中巴边境线附近的塔吉克族少年准备骑骆驼走出深山,到托库孜布拉克居住点集中乘车去县城读书(2月13日摄)。




“春天的赞歌”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教育系统党委书记左都新对记者说,在2004年之前,全县境内有包括马背小学、帐篷小学,还有复式教学班在内的60多个教学点,但是这些教学点本身办学条件非常落后,校舍破旧,师资水平低,管理比较薄弱,办学行为不规范,导致整体办学质量较低。

从2004年以来,经过两次大的布局调整,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教育事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一次是从2004年到2006年,在国家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县里下定决心,把62个教学点全部撤点并校,把小学全部集中在乡中心小学,初中和高中全部集中到县城。从2007年开始,为进一步解决农牧民孩子上学问题,又把各乡的四至六年级和初中集中到县城办学,把高中学生异地搬迁到喀什市入学就读。

截至目前,形成了学前班、小学一至三年级集中在乡政府办学,小学四至六年级和初中集中到县城寄宿制学校,高中异地搬迁到喀什市这样一个办学模式。

一边让大山深处的适龄儿童、少年到条件稍好的县城集中读小学、初中,同时,还让已受到正规、系统教育的孩子到条件更好的喀什市上高中,“塔吉克族终于告别了教育落后的历史,实现了世代想所未敢想、做所未能做到事。”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塔吉克族县长地力毛拉提·依布拉音说。

据教育部门统计,目前,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小学的入学率达到98%以上,初中入学率达到95%以上,高中升学率也达到了60%以上。



刚刚走出深山峡谷的塔吉克族孩子,在县城寄宿制学校里开始上课(2月21日摄)。



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城乡寄宿制学校,记者看到,春季新学期开学这一天,很多孩子走进学校时大多空着手,没有书包,没有行李。吾拉木一回到学校就欢快地钻进同学堆里,很快便寻不到他的身影。在占地150亩的校园内,满眼望去到处都是欢闹的孩子,他们在操场上踢毽子、做游戏,宿舍楼每间房内是一张张整洁的床铺,宽敞明亮的食堂里不断飘出烤面包的香气,学生洗衣房里的大功率洗衣机嗡嗡作响,在远处巍峨的雪峰映衬下,校园里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城乡寄宿制小学副校长依拉木·亚森介绍说,这所学校是目前南疆最大的寄宿制小学,在这里,根据国家“两免一补”政策,所有贫困农牧民家庭的孩子书本费、杂费全免,他们入校后所需的被褥、饭盆,甚至香皂、洗发水也全部免费发放,寄宿生每月还可享受到国家给予的生活补贴。在学校,老师不仅教授学生文化知识,还有专门的生活老师手把手教孩子学好排队、洗衣服、洗澡等日常行为规范。

临行前,记者走进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寄宿制学校一间5年级教室,一眼便看见后方黑板上方写着“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孩子们正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朗读课文,暖暖春光洒在每张小脸上:“……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沉寂了一个冬天的帕米尔高原不也正在演奏一支春天的赞歌?那是一支塔吉克民族世世代代都希望听到的教育事业大发展的赞歌。

来源:新华网http://pubchn.com/articles.php?article_id=76438



  
发帖人:星星火
发布时间:2009-03-02  



作者:潘莹 来源:新华网新疆频道 日期: 2009-03-02

2月的帕米尔高原,早晨还是风雪交加,中午已是阳光普照,消融的雪水哗哗冲裂冰封的叶尔羌河,初春的气息扑面而至。

世世代代在这片雪域高原上靠放牧为生的塔吉克人,这些天来,几乎家家都在忙着同一件事,一件几代人此前想也不敢的事:送孩子们走出大山上学去!


家住中巴边境线附近的塔吉克族妇女在烤制馕饼,为即将去县城读书的孩子们准备干粮(2月13日 新华社记者沈桥摄)。

360截图20110921214713843.jpg (28.85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9-21 21:50 上传





即将去县城读书的孩子们挥手与家人道别(2月13日 新华社记者沈桥摄)。

360截图20110921214723203.jpg (22.57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9-21 21:50 上传




走出大山上学去

1米出头的吾拉木不等骆驼伏地,熟练地一跃而下,跑去和小伙伴们玩耍,似乎忘记了他们在山里连续行走了两天的疲劳。接下来,他们还要赶3天的路程,才能到达日思夜想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城乡寄宿制学校。

他们是记者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最偏远的热斯喀木村见到的第一批孩子。近日,记者深入帕米尔高原农牧区,跟随着这些塔吉克族孩子的脚步,走出大山,走向县城的学校。

吾拉木的家在靠近中巴边境线的喀喇昆仑山深处,和他一样,热斯喀木村还有80多名适龄儿童、少年要在新学期到来前,从各个分散的居住点集中起来赶到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城乡寄宿制学校报到。

从地图上看,我国最西部的帕米尔高原上深山、峡谷遍布,举世闻名的慕士塔格峰和乔戈里峰耸立其间,荒凉之间难觅绿色。

就是在这样平均海拔4000米的高原地带,以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为中心,生活着我国60%以上的塔吉克族同胞。

在远离县城的边境线附近,喀喇昆仑山深处,牧民们常年在雪域高原上放牧,羊群停下来在哪里吃草,他们的家就安在哪里。交通条件艰苦,自然灾害时常发生,很多适龄孩子待在家里无法上学,有的只能在条件十分简陋的“马背小学”或“帐篷学校”读书,难以接受到完整的教育。直到2000年,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还是新疆唯一一个连初等教育都没有普及的县。

近年来,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的扶持力度,免除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对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生给予生活补贴,投入大量资金,优化学校布局,塔吉克民族教育水平得到了提高,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尤其是2008年底,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投资6000多万元的新落成的现代化城乡寄宿制小学,正如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全县境内各个角落的小学生告别深山、峡谷中简陋的校舍,走到大山以外的县城接受系统、完整的义务教育。

6年级学生吾拉木已在县城上过2年学,他可以用标准的汉语给记者背诵:我们都是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出门前爸爸给我讲,新学期要好好学习,严格要求自己,我想我可以做到。”吾拉木说,他喜欢县城的学校,天天都想早点回去。

随行的翻译告诉记者,这两年,随着不断有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到县城读书,在大山深处见到能用汉语说“你好”“谢谢”的塔吉克族孩子越来越多。

牧民拉戈克·吐尔逊的大儿子也在县城上学,“一开始我不舍得让他到那么远的地方去,家附近有学校呢,后来想明白了,这里条件太差,把娃娃耽误了。”拉戈克说,儿子在外面上了2年学,放假回来变了,爱干净了,懂礼貌了,还知道主动帮家里干活。



几名家住中巴边境线附近的塔吉克族少年前往托库孜布拉克居住点集中乘车去县城读书(2月13日)。

360截图20110921214748718.jpg (28.58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9-21 21:50 上传




87岁的塔吉克族大妈加娜甫为孙女擦去眼泪,与即将去县城读书的孩子们道别,老人家一辈子没有走出过大山(2月13日摄)。

360截图20110921214758921.jpg (22.43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9-21 21:50 上传





一个也不能少

因为太偏远,这个村是新疆目前为数不多的没有通柏油路、没有通电也没有覆盖通讯信号的行政村之一。

没有电话,乡干部要在新学期开学前1个月托人骑马、骑骆驼,给分散在数十公里范围内的牧民居住点传话,通知大家在规定的时间内到通车的集合点汇合。

没有路,汽车开不到吾拉木家门口,他只能和附近的5个孩子组成一队,在大人的照顾下,每2个人骑一匹骆驼,跋山涉水,一路颠簸,白天大约走10多公里,晚上投宿在牧民家。第二天接着走,到下午才能见到来接他们的车辆。

孩子们每到一处落脚点,那里就成了他们的“家”。牧民们端出奶茶、羊肉、馕,让他们吃饱,还给他们的骆驼补充好体力,把孩子们像传接力棒一样传递下去。当一批批孩子从方圆几十里的四面八方陆续汇合,集结完毕,终于可以登上汽车出发了。

没有过多的言语,没有过分的难过,扶孩子们登上汽车,递去干馕、衣物,质朴的牧民们就这样挥手告别远行的孩子。

汽车驶出很远,牧民克力奇不舍得离开,立在山坡上眺望。他告诉记者,他给两个儿子孩子路上准备了5公斤风干肉和20个馕,给他们带足了厚衣服。孩子们走后他也该骑骆驼回山里的家了,路上要走两天,会捎些茶叶、盐回家。他希望孩子将来能上大学,上不了大学,学回一门技术回到家乡他一样高兴。

一位塔吉克族老人告诉记者,塔吉克族有句谚语:老师的教鞭上盛开着花朵,打你骂你好比鸟儿在唱歌。塔吉克族有崇尚知识,尊师重教的传统,很多住在深山的农牧民不管多苦多难,都愿意把孩子送到老师跟前学习文化。

的确,不是身临其境,很难体会生活在高原上的塔吉克人为求知所付出的努力。事实上,这些孩子求学道路之艰险完全超出人们的想象。

从热斯喀木村出发后,汽车行驶的最初一段路是在山腰上开凿出的,一边是落石不断的陡峭岩壁,另一边山崖下是宽宽的河床,碎石路面崎岖不平,在这样的路上运输孩子们出山只好靠卡车。

两辆卡车的车斗里事先已铺好棉褥,车顶上搭起厚篷布,还有村医带着常备药品一路随行。可是孩子们还是得忍受吹进车厢里的寒风,车轮扬起的尘土和长时间的颠簸。县里派来专门负责护送孩子们的乡干部们,一上路,神情立刻紧张起来。汽车每停一下,他们就着急询问,原来不是因为被山上滚下的大石拦住去路,就是汽车油箱出了问题。

一路走走停停,好不容易摆脱掉这条山路,新的惊险又摆在面前。

车辆要接连翻越2座达坂,这是位于新藏公路上走出喀喇昆仑山的必经之路,最高海拔5000米,山顶空气稀薄,道路蜿蜒曲折。在白雪皑皑的盘山公路上,2个卡车司机全都放慢车速,小心翼翼、全神贯注地爬坡、下坡。

太阳快落山了,卡车们终于翻越完一道道山梁、穿过一个个峡谷,到达平原地带。孩子们脸和手冻得通红,个个灰头土脸跳下车来,吃些干粮,稍作休整,继续换乘大轿车踏上旅程,前往叶城县住宿。

此后的旅程相对顺利:第二天,从叶城县出发前往喀什市,住宿一晚;第三天,继续从喀什市乘车出发,经过半天抵达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这一路,大约1000多公里,和北京到上海的距离相当
,却是这些大山深处的孩子每学期上学的必经之路。

360截图20110921221211078.jpg (50.84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9-21 22:21 上传





“这还不算啥。”乡干部对记者说,居住在叶尔羌河两岸的马尔洋乡、达布达尔乡偏远山区的一些农牧民子女,在河水汛期和暴雪、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时,道路受阻,有家不能回,往往一年才能和父母团聚一次。

热加比克是来自马尔洋乡的乡长,这次走访学生家长、联络车辆、一路护送和照顾孩子入校,几天操劳下来,他的双眼里布满血丝。算下来,他这一行共骑了4天骆驼,坐了6天的汽车。只有当护送的孩子全都平安抵达县城之后,他的神情终于放松下来。

据了解,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城乡寄宿制学校们住宿的孩子人数达1500人,来自全县14个乡镇场。为保证这些孩子一个不少地按时入学,各乡镇每个领导干部负责一个班级、每个干部负责一定数量的学生,特别是像远离县城1000多公里的热斯喀木村这样条件较差的个别乡镇,每年县委、县政府要下拨资金、派专人骑马、骑骆驼途经七县一市,深入牧区接学生上学。



几名家住中巴边境线附近的塔吉克族少年骑着骆驼走出深山,到托库孜布拉克居住点集中乘车去县城读书(2月13日摄)。

360截图20110921214808968.jpg (26.35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9-21 21:50 上传




6名家住中巴边境线附近的塔吉克族少年准备骑骆驼走出深山,到托库孜布拉克居住点集中乘车去县城读书(2月13日摄)。

360截图20110921214819109.jpg (25.08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9-21 21:50 上传





“春天的赞歌”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教育系统党委书记左都新对记者说,在2004年之前,全县境内有包括马背小学、帐篷小学,还有复式教学班在内的60多个教学点,但是这些教学点本身办学条件非常落后,校舍破旧,师资水平低,管理比较薄弱,办学行为不规范,导致整体办学质量较低。

从2004年以来,经过两次大的布局调整,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教育事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一次是从2004年到2006年,在国家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县里下定决心,把62个教学点全部撤点并校,把小学全部集中在乡中心小学,初中和高中全部集中到县城。从2007年开始,为进一步解决农牧民孩子上学问题,又把各乡的四至六年级和初中集中到县城办学,把高中学生异地搬迁到喀什市入学就读。

截至目前,形成了学前班、小学一至三年级集中在乡政府办学,小学四至六年级和初中集中到县城寄宿制学校,高中异地搬迁到喀什市这样一个办学模式。

一边让大山深处的适龄儿童、少年到条件稍好的县城集中读小学、初中,同时,还让已受到正规、系统教育的孩子到条件更好的喀什市上高中,“塔吉克族终于告别了教育落后的历史,实现了世代想所未敢想、做所未能做到事。”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塔吉克族县长地力毛拉提·依布拉音说。

据教育部门统计,目前,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小学的入学率达到98%以上,初中入学率达到95%以上,高中升学率也达到了60%以上。



刚刚走出深山峡谷的塔吉克族孩子,在县城寄宿制学校里开始上课(2月21日摄)。

360截图20110921214827687.jpg (28.03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9-21 21:50 上传




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城乡寄宿制学校,记者看到,春季新学期开学这一天,很多孩子走进学校时大多空着手,没有书包,没有行李。吾拉木一回到学校就欢快地钻进同学堆里,很快便寻不到他的身影。在占地150亩的校园内,满眼望去到处都是欢闹的孩子,他们在操场上踢毽子、做游戏,宿舍楼每间房内是一张张整洁的床铺,宽敞明亮的食堂里不断飘出烤面包的香气,学生洗衣房里的大功率洗衣机嗡嗡作响,在远处巍峨的雪峰映衬下,校园里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城乡寄宿制小学副校长依拉木·亚森介绍说,这所学校是目前南疆最大的寄宿制小学,在这里,根据国家“两免一补”政策,所有贫困农牧民家庭的孩子书本费、杂费全免,他们入校后所需的被褥、饭盆,甚至香皂、洗发水也全部免费发放,寄宿生每月还可享受到国家给予的生活补贴。在学校,老师不仅教授学生文化知识,还有专门的生活老师手把手教孩子学好排队、洗衣服、洗澡等日常行为规范。

临行前,记者走进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寄宿制学校一间5年级教室,一眼便看见后方黑板上方写着“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孩子们正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朗读课文,暖暖春光洒在每张小脸上:“……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沉寂了一个冬天的帕米尔高原不也正在演奏一支春天的赞歌?那是一支塔吉克民族世世代代都希望听到的教育事业大发展的赞歌。

来源:新华网http://pubchn.com/articles.php?article_id=76438

帕米尔高原大多是塔吉克牧民,条件确实艰苦。
应该这样扶持我们共和国的卫士“塔吉克牧民”。
国家应该多加投入,对维维豆以外的民族特别要加以扶持。
aaronstanton 发表于 2011-9-22 15:12
国家应该多加投入,对维维豆以外的民族特别要加以扶持。
维维豆不闹独立的,也是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