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与电网的关系 ——李鹏同志考察三峡工程时的讲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6:30:30
http://www.3g.gov.cn/ldjh/200310200001.htm</P>
水电与电网的关系 ——李鹏同志考察三峡工程时的讲话</P>
<P>
<P>  刚才,李永安、赵希正等同志的汇报很好,三峡二期工程顺利结束,三期工程现在也开始了,首先我向大家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衷心的感谢!三期任务已很明确,温家宝同志主持三峡建委第十三次全体会议决定了几个重大问题:今年汛后水库要达到139米水位,以增加调峰的库容和防洪的库容;要求提前一年将水库水位提高到156米;还作出一些其它的决定。我总的希望,在三期工程建设中,仍然要发扬“一流的工程、一流的质量、一流的管理”的精神,把三峡工程自始至终地建设好。
  下面,我着重谈谈发展水电和电网建设方面的关系。
  因为“美加”大停电、英国大停电,最近又发生意大利大停电,因此有人认为,电网越大危险越大。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待,还要不要建大电网?我认为在中国是需要建大电网的。这是由中国的能源分布情况决定的。中国用电的增长主要在东南部,而能源无论是煤炭,还是水电资源都集中在西部。所以,从能源结构来讲,决定了“西电东送”或“西煤东运”。
  水电有四大作用:第一,就发电而言,它是清洁能源。过去有句口头禅,“滚滚长江向东流,流的都是煤和油”,就是要加快开发水电的意思。第二,它在大电网中可以起到事故备用的作用。三峡的机组从新启动,直到满负荷,还不到一分钟。这次“美加”大停电,从最先发生事故开始,到全国电网大崩溃经过一个多小时。大事故原因很多,其中一条原因就是电网没有备用容量或明显不足。第三,可以起到调峰的作用,这也是很重要的。第四,在洪水季节弃水时可以大发,最大限度地节约煤炭。大发时电价还要降低,可以竞价上网。
  水电有很多优越性,但也有不足的地方。几乎很难找到年调节的大水库,大部分电站都是季调节。三峡、二滩,将来的向家坝、溪洛渡电站也是季调节。所以水电站都面临枯水和丰水期,枯水季少发电,丰水季多发电。自然规律不能抗拒,只能因势利导。当年二滩因为投产提前,用电又比较少,所以出现弃水情况。到了近两年,用电增长快,四川电网就缺电。为什么?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二滩冬季发不出电来了。凡是过去省电网水电比重过大的,常常吃这个亏。夏天电用不完,冬天没电用。四川如此,湖南、福建也如此,之后大家接受了教训,明白了水电的季节性特点,懂得要保持均衡发电,必须水火并举。根据我多年的经验,在一个省级电网或在一个地区电网里,水电大体上不要超过三分之一。从全国范围讲,水电还达不到三分之一。再就是远距离送电,存在一些制约因素。溪洛渡电站将来送电到上海有1900公里,当然可以用高电压、直流技术提高输电能力,但毕竟是长距离送电。天有不测风云,就是刮风、下雨、打雷、泥石流等等,都可能造成输电线路发生事故。长距离送电,从资源优化配置来讲是正确的,但在送电安全上确有不足之处。所以,每一个大的城市、每一个大的供电区应该有自己的支撑电源,这就要依靠火电了。火电有多种形式,有煤电,有燃机,核电也算一种。在一个大城市,自己的发电能力应该在三分之二或者说至少在二分之一以上。另外,一些重要的用户,如重要机关、医院、水源地、电视台等,应该有备用电源。这些就不能靠水电来解决。
  说到“西电东送”,大家都很理解。“南北互供”还没有引起足够注意,实际上它可以提高供电的效率和安全性。北方以火电为主,水电很少。主要的水电在西南方。“南北互供”可以起到事故备用的作用。即使三峡冬季缺水,机组仍然可以做电网的热备用。
  要实现全国联网,首先要形成大区电网。大区电网之间的联接,最好用直流。直流有比较好的稳定度,因为它背靠背,不会因为一个电网内部事故波及到其它的电网,是比较好的选择方式。
  全国联网安全怎么保证?首先,不要缺电,不要把电网绷得满满的。电力建设应适当超前,这是电网安全的重要保证。其次,电网运行中要有备用容量。水电可以起到备用作用,在负荷地区要建立支撑的电厂,还要搞些蓄能电站等。再其次,电网要统一规划,统一调度。如果没有统一调度,电网肯定起不了它应有的作用。几个国家大停电事故,都有起始原因,或是人为的,或是自然灾害的,但最后导致大面积停电,一定是电网结构有毛病,或是各种安全保护装置没有起到作用。如果采取多种保护措施后,电网仍然不能保持供需平衡,周波、电压面临崩溃的危险,各级调度有权及时手动拉闸,这是保证电网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水电厂不能孤立存在,它与电网有密切的关系,是电网重要组成部分。三峡电厂是全国联网的中心。有了三峡电厂,并处于这样一个优越的地理位置,才能把全国电网联起来。电网和三峡电厂密切配合,服从统一调度,才能充分发挥水电的重要作用。搞水电建设的同志,可能对此认识还不够深刻,不够全面,所以我今天借此机会着重讲一讲水电与电网的关系问题。</P>
<P>  (李鹏同志讲话稿系根据录音整理)
</P>http://www.3g.gov.cn/ldjh/200310200001.htm</P>
水电与电网的关系 ——李鹏同志考察三峡工程时的讲话</P>
<P>
<P>  刚才,李永安、赵希正等同志的汇报很好,三峡二期工程顺利结束,三期工程现在也开始了,首先我向大家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衷心的感谢!三期任务已很明确,温家宝同志主持三峡建委第十三次全体会议决定了几个重大问题:今年汛后水库要达到139米水位,以增加调峰的库容和防洪的库容;要求提前一年将水库水位提高到156米;还作出一些其它的决定。我总的希望,在三期工程建设中,仍然要发扬“一流的工程、一流的质量、一流的管理”的精神,把三峡工程自始至终地建设好。
  下面,我着重谈谈发展水电和电网建设方面的关系。
  因为“美加”大停电、英国大停电,最近又发生意大利大停电,因此有人认为,电网越大危险越大。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待,还要不要建大电网?我认为在中国是需要建大电网的。这是由中国的能源分布情况决定的。中国用电的增长主要在东南部,而能源无论是煤炭,还是水电资源都集中在西部。所以,从能源结构来讲,决定了“西电东送”或“西煤东运”。
  水电有四大作用:第一,就发电而言,它是清洁能源。过去有句口头禅,“滚滚长江向东流,流的都是煤和油”,就是要加快开发水电的意思。第二,它在大电网中可以起到事故备用的作用。三峡的机组从新启动,直到满负荷,还不到一分钟。这次“美加”大停电,从最先发生事故开始,到全国电网大崩溃经过一个多小时。大事故原因很多,其中一条原因就是电网没有备用容量或明显不足。第三,可以起到调峰的作用,这也是很重要的。第四,在洪水季节弃水时可以大发,最大限度地节约煤炭。大发时电价还要降低,可以竞价上网。
  水电有很多优越性,但也有不足的地方。几乎很难找到年调节的大水库,大部分电站都是季调节。三峡、二滩,将来的向家坝、溪洛渡电站也是季调节。所以水电站都面临枯水和丰水期,枯水季少发电,丰水季多发电。自然规律不能抗拒,只能因势利导。当年二滩因为投产提前,用电又比较少,所以出现弃水情况。到了近两年,用电增长快,四川电网就缺电。为什么?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二滩冬季发不出电来了。凡是过去省电网水电比重过大的,常常吃这个亏。夏天电用不完,冬天没电用。四川如此,湖南、福建也如此,之后大家接受了教训,明白了水电的季节性特点,懂得要保持均衡发电,必须水火并举。根据我多年的经验,在一个省级电网或在一个地区电网里,水电大体上不要超过三分之一。从全国范围讲,水电还达不到三分之一。再就是远距离送电,存在一些制约因素。溪洛渡电站将来送电到上海有1900公里,当然可以用高电压、直流技术提高输电能力,但毕竟是长距离送电。天有不测风云,就是刮风、下雨、打雷、泥石流等等,都可能造成输电线路发生事故。长距离送电,从资源优化配置来讲是正确的,但在送电安全上确有不足之处。所以,每一个大的城市、每一个大的供电区应该有自己的支撑电源,这就要依靠火电了。火电有多种形式,有煤电,有燃机,核电也算一种。在一个大城市,自己的发电能力应该在三分之二或者说至少在二分之一以上。另外,一些重要的用户,如重要机关、医院、水源地、电视台等,应该有备用电源。这些就不能靠水电来解决。
  说到“西电东送”,大家都很理解。“南北互供”还没有引起足够注意,实际上它可以提高供电的效率和安全性。北方以火电为主,水电很少。主要的水电在西南方。“南北互供”可以起到事故备用的作用。即使三峡冬季缺水,机组仍然可以做电网的热备用。
  要实现全国联网,首先要形成大区电网。大区电网之间的联接,最好用直流。直流有比较好的稳定度,因为它背靠背,不会因为一个电网内部事故波及到其它的电网,是比较好的选择方式。
  全国联网安全怎么保证?首先,不要缺电,不要把电网绷得满满的。电力建设应适当超前,这是电网安全的重要保证。其次,电网运行中要有备用容量。水电可以起到备用作用,在负荷地区要建立支撑的电厂,还要搞些蓄能电站等。再其次,电网要统一规划,统一调度。如果没有统一调度,电网肯定起不了它应有的作用。几个国家大停电事故,都有起始原因,或是人为的,或是自然灾害的,但最后导致大面积停电,一定是电网结构有毛病,或是各种安全保护装置没有起到作用。如果采取多种保护措施后,电网仍然不能保持供需平衡,周波、电压面临崩溃的危险,各级调度有权及时手动拉闸,这是保证电网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水电厂不能孤立存在,它与电网有密切的关系,是电网重要组成部分。三峡电厂是全国联网的中心。有了三峡电厂,并处于这样一个优越的地理位置,才能把全国电网联起来。电网和三峡电厂密切配合,服从统一调度,才能充分发挥水电的重要作用。搞水电建设的同志,可能对此认识还不够深刻,不够全面,所以我今天借此机会着重讲一讲水电与电网的关系问题。</P>
<P>  (李鹏同志讲话稿系根据录音整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