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什么先进技术被用于战场?附八股一篇,注意黑体字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10:29:26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11-08/27/c_121920361.htm

新华网北京8月27日电题:锻造“镇国长剑”——记第二炮兵某军事代表室总代表廖平

荒漠戈壁,黄沙万里,一枚新型导弹静静矗立在发射架上。发射进入倒计时,发射场上空弥漫着紧张气氛。

这是一枚历经多年研发,汇集多项尖端科技成果的“镇国长剑”。参加导弹试验发射的官兵、科研人员等候着最后的发射指令。

发射场上,二炮某军事代表室总代表瘳平博士一动不动,一双深邃的眼睛死死盯着前方发射架上那枚待飞的导弹。

“点火!”利剑出鞘,喷着红红的火焰,一飞冲天。

瞬间,廖平博士脑海中描绘已久的场景出现在发射试验现场上——那枚新型导弹像长了眼睛一样,死死“咬住”千里之外的预设目标,轰然命中……

这是廖平和他的军代表团队在监造“镇国长剑”征途中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幕。经过多年锻造,如今“镇国长剑”已羽翼渐丰,成为坚不可摧的和平之盾。

忠诚为国的“铁面包公”

1998年,廖平从第二炮兵工程学院工学硕士毕业,怀揣当时最热门的计算机专业毕业证书,他毅然放弃多个令人羡慕的工作岗位,走进第二炮装备方阵做一名驻地区最基层的军事代表。

战略导弹武器装备全域慑战,不能留下丝毫隐患。廖平走上军代表岗位后,就坚定了一个信念:做监护导弹装备产品质量的忠诚卫士。

随着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在新型武器装备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质量监管难度也越来越大。“不让武器装备带一点问题出厂,不让导弹带丝毫瑕疵上天。”这是廖平的座右铭,也是军代表工作的“硬标准”。

一年,在某批次产品例行试验中,一个元器件被查出不合格。厂家的意见是更换一个元器件了事,廖平却在这小小的元器件上较真起来,建议厂家进行失效分析。为这个仅值几十元钱的小元器件做一次失效分析,成本就得好几千元。但为了确保导弹武器质量绝对可靠,军地双方很快达成共识,对该元器件进行失效分析,最后结论是存在工艺缺陷,属于批次性质量问题,必须全部更换。虽然为此付出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但从源头把住了质量,也维护了厂家声誉。产品交付部队后,无论是平时的例行测试还是靶场试验,始终保持了“零故障”。

在军品质量管理上,廖平不仅仅盯着产品末端做文章,还紧盯着生产流程和生产环节。他要求厂家每件军品生产全程的每个环节都要数码图片、X光透视图片记录,与产品其他生产要素形成完备的电子档案后才与装备一块儿出厂。

在廖平的办公室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各类军品质量管理“责任书”,以及一摞摞专业技术书籍。他说:“军代表分管厂家多、接触的专业门类多、需要掌握的前沿技术多,人人都要能够独立工作,必须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

廖平上任军代表后,立足岗位执着求索自学了10余门专业技术知识,攻读物理电子学博士学位,完成了电子信息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课题,用自己的勤奋和汗水站在了军事技术的最前沿,用自己的过硬本领,牢牢掌握着武器装备监造的主导权和发言权。

从军代表到总代表,廖平坚守质量第一的原则,战斗在武装第一线,先后主管多个型号武器装备产品,一次开箱及交付合格率均达100%,被部队官兵和生产厂家誉为“铁面包公”。

勇于担当的“救命神医”

初冬的一天,某型导弹试验发射时传来不幸的消息:弹上某仪器失灵,数据传输失败。

数天之后,另一型号导弹试验发射也因电子核心部件的影响导致弹头偏离靶标。

不到1个月,两种新型号导弹飞行试验相继失利。

压力空前,但廖平相信:“失败是差一点就成功了!成功是差一点就失败了。我们决不能因失败而与成功失之交臂。”

廖平协调军地力量攻关,并行开展两型导弹“归零”。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等不得!拖不起!务必要尽快找到故障原因,否则导弹研制项目将打入“冷宫”,不仅众多科研工作者多年心血付诸东流,更重要的是,该型号导弹承载的是国家导弹装备力量建设的重大突破。

在上级机关的帮助下,廖平同研究所的专家展开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死战”。

凭着对该项目相关技术理论深刻了解,以及多次参加外场实验的经验,廖平判断“问题”不在设计基础。为此,他给负责项目的地方厂方技术专家说:“咱们一起攻关,咱们一定能够成功。”

在对第一枚失利的型号武器反复试验中发现某天线在高温状态下测向曲线受高温影响,研制单位把故障定位在仪器对高温环境的不适应上。

廖平通过试验数据比对分析和仿真验证后认定,高温不是根本原因,并说服研制单位重新开展全状态试验。

经过3个月的艰苦攻关,辗转南北近10个厂家、研究所、实验室,参加了110多项验证试验,对近70个可能的故障点进行逐一排查,得出了2万多组试验数据,形成了60多份专题分析报告。

“苦心人,天不负”。最终找到真正故障原因,正如廖平所料,高温只是表象。事后,研究所的领导无不“后怕”地说:“如果没有廖平的一再坚持,按照我们原先的定性,这次试验还会遭遇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在另一型号导弹发射失利的“故障归零”过程中,廖平和型号科研团队又开始了夜以继日的艰苦跋涉,经过艰难攻关,终于找到故障原因,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当两型导弹飞行试验从最初相继失利到改进后连续多次发射圆满成功,廖平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厂方专家感慨地说:“现在回过头来讲,正是廖平凭着自己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专业知识,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推翻了我们的结论,才有了现在成功的结果。是廖平的技术支持和全程参与,才使这一新型装备起死回生。”

目光深远的“瞭望者”

有着强烈责任感的廖平,目光始终盯着世界军事科技前沿。

2003年8月,正在某电子科技大学攻读博士的廖平,身处安静的校园,心中却泛起层层波澜。

某项先进军事技术被西方国家成功应用于战场后,极大地加速了战争进程。


为此,廖平敏锐意识到,导弹武器具有射程远、突防能力强、命中精度高等特点,是未来局部战争中的优先兵器。如果能成功将这一技术运用于新型导弹的研发,必将大幅提升现有装备的实战能力。

于是,他深入查找国内外相关领域资料,广泛开展调研活动,提出了发展某型导弹的设想,撰写的关于某新型导弹的发展建议,得到首长机关肯定。

为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他还自学了《雷达对抗原理》《电磁场与微波》等十几门相关专业基础知识,撰写了厚厚几大本学习笔记,还熟练掌握了军兵种相关领域知识、现代质量管理、外军装备发展,撰写了多篇研究报告,得到决策部门的重视。

站在军代表室这方小舞台,廖平思考着国际战争的大问题。

廖平的视野,瞄准了世界先进军事技术的发展。他常说,空谈忧国,不如尽匹夫之责。

常年在生产一线潜心研究导弹技术的廖平,经常与同伴一起深入学习军事高科技知识,利用自己军代表的优势,跑科研单位调研,向权威专家请教,在其专业范围内设计出构建战略导弹部队基于信息系统作战能力的基本框架,提出了由信息基础支撑能力、要素能力和任务能力3个层次的体系架构,并充分论述了相关的60多项关键支撑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所形成的“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和“某地区电子信息装备技术调研”报告,为武器装备发展规划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多年来,他紧盯世界先进军事技术前沿,围绕部队作战需求,积极开展学术科研活动,先后主持完成了5个项目的研制和论证,并获得军队、地方科技进步奖,在国际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有7篇论文被SCI、EI收录。

廖平先后被全军和第二炮兵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砺剑尖兵、学习型领导干部、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模范、优秀共产党员、新武器装备建设先进个人、学习成才先进个人,并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

....................那会儿正是伊拉克战争时期,成功应用了啥先进技术呢?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11-08/27/c_121920361.htm

新华网北京8月27日电题:锻造“镇国长剑”——记第二炮兵某军事代表室总代表廖平

荒漠戈壁,黄沙万里,一枚新型导弹静静矗立在发射架上。发射进入倒计时,发射场上空弥漫着紧张气氛。

这是一枚历经多年研发,汇集多项尖端科技成果的“镇国长剑”。参加导弹试验发射的官兵、科研人员等候着最后的发射指令。

发射场上,二炮某军事代表室总代表瘳平博士一动不动,一双深邃的眼睛死死盯着前方发射架上那枚待飞的导弹。

“点火!”利剑出鞘,喷着红红的火焰,一飞冲天。

瞬间,廖平博士脑海中描绘已久的场景出现在发射试验现场上——那枚新型导弹像长了眼睛一样,死死“咬住”千里之外的预设目标,轰然命中……

这是廖平和他的军代表团队在监造“镇国长剑”征途中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幕。经过多年锻造,如今“镇国长剑”已羽翼渐丰,成为坚不可摧的和平之盾。

忠诚为国的“铁面包公”

1998年,廖平从第二炮兵工程学院工学硕士毕业,怀揣当时最热门的计算机专业毕业证书,他毅然放弃多个令人羡慕的工作岗位,走进第二炮装备方阵做一名驻地区最基层的军事代表。

战略导弹武器装备全域慑战,不能留下丝毫隐患。廖平走上军代表岗位后,就坚定了一个信念:做监护导弹装备产品质量的忠诚卫士。

随着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在新型武器装备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质量监管难度也越来越大。“不让武器装备带一点问题出厂,不让导弹带丝毫瑕疵上天。”这是廖平的座右铭,也是军代表工作的“硬标准”。

一年,在某批次产品例行试验中,一个元器件被查出不合格。厂家的意见是更换一个元器件了事,廖平却在这小小的元器件上较真起来,建议厂家进行失效分析。为这个仅值几十元钱的小元器件做一次失效分析,成本就得好几千元。但为了确保导弹武器质量绝对可靠,军地双方很快达成共识,对该元器件进行失效分析,最后结论是存在工艺缺陷,属于批次性质量问题,必须全部更换。虽然为此付出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但从源头把住了质量,也维护了厂家声誉。产品交付部队后,无论是平时的例行测试还是靶场试验,始终保持了“零故障”。

在军品质量管理上,廖平不仅仅盯着产品末端做文章,还紧盯着生产流程和生产环节。他要求厂家每件军品生产全程的每个环节都要数码图片、X光透视图片记录,与产品其他生产要素形成完备的电子档案后才与装备一块儿出厂。

在廖平的办公室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各类军品质量管理“责任书”,以及一摞摞专业技术书籍。他说:“军代表分管厂家多、接触的专业门类多、需要掌握的前沿技术多,人人都要能够独立工作,必须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

廖平上任军代表后,立足岗位执着求索自学了10余门专业技术知识,攻读物理电子学博士学位,完成了电子信息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课题,用自己的勤奋和汗水站在了军事技术的最前沿,用自己的过硬本领,牢牢掌握着武器装备监造的主导权和发言权。

从军代表到总代表,廖平坚守质量第一的原则,战斗在武装第一线,先后主管多个型号武器装备产品,一次开箱及交付合格率均达100%,被部队官兵和生产厂家誉为“铁面包公”。

勇于担当的“救命神医”

初冬的一天,某型导弹试验发射时传来不幸的消息:弹上某仪器失灵,数据传输失败。

数天之后,另一型号导弹试验发射也因电子核心部件的影响导致弹头偏离靶标。

不到1个月,两种新型号导弹飞行试验相继失利。

压力空前,但廖平相信:“失败是差一点就成功了!成功是差一点就失败了。我们决不能因失败而与成功失之交臂。”

廖平协调军地力量攻关,并行开展两型导弹“归零”。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等不得!拖不起!务必要尽快找到故障原因,否则导弹研制项目将打入“冷宫”,不仅众多科研工作者多年心血付诸东流,更重要的是,该型号导弹承载的是国家导弹装备力量建设的重大突破。

在上级机关的帮助下,廖平同研究所的专家展开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死战”。

凭着对该项目相关技术理论深刻了解,以及多次参加外场实验的经验,廖平判断“问题”不在设计基础。为此,他给负责项目的地方厂方技术专家说:“咱们一起攻关,咱们一定能够成功。”

在对第一枚失利的型号武器反复试验中发现某天线在高温状态下测向曲线受高温影响,研制单位把故障定位在仪器对高温环境的不适应上。

廖平通过试验数据比对分析和仿真验证后认定,高温不是根本原因,并说服研制单位重新开展全状态试验。

经过3个月的艰苦攻关,辗转南北近10个厂家、研究所、实验室,参加了110多项验证试验,对近70个可能的故障点进行逐一排查,得出了2万多组试验数据,形成了60多份专题分析报告。

“苦心人,天不负”。最终找到真正故障原因,正如廖平所料,高温只是表象。事后,研究所的领导无不“后怕”地说:“如果没有廖平的一再坚持,按照我们原先的定性,这次试验还会遭遇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在另一型号导弹发射失利的“故障归零”过程中,廖平和型号科研团队又开始了夜以继日的艰苦跋涉,经过艰难攻关,终于找到故障原因,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当两型导弹飞行试验从最初相继失利到改进后连续多次发射圆满成功,廖平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厂方专家感慨地说:“现在回过头来讲,正是廖平凭着自己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专业知识,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推翻了我们的结论,才有了现在成功的结果。是廖平的技术支持和全程参与,才使这一新型装备起死回生。”

目光深远的“瞭望者”

有着强烈责任感的廖平,目光始终盯着世界军事科技前沿。

2003年8月,正在某电子科技大学攻读博士的廖平,身处安静的校园,心中却泛起层层波澜。

某项先进军事技术被西方国家成功应用于战场后,极大地加速了战争进程。


为此,廖平敏锐意识到,导弹武器具有射程远、突防能力强、命中精度高等特点,是未来局部战争中的优先兵器。如果能成功将这一技术运用于新型导弹的研发,必将大幅提升现有装备的实战能力。

于是,他深入查找国内外相关领域资料,广泛开展调研活动,提出了发展某型导弹的设想,撰写的关于某新型导弹的发展建议,得到首长机关肯定。

为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他还自学了《雷达对抗原理》《电磁场与微波》等十几门相关专业基础知识,撰写了厚厚几大本学习笔记,还熟练掌握了军兵种相关领域知识、现代质量管理、外军装备发展,撰写了多篇研究报告,得到决策部门的重视。

站在军代表室这方小舞台,廖平思考着国际战争的大问题。

廖平的视野,瞄准了世界先进军事技术的发展。他常说,空谈忧国,不如尽匹夫之责。

常年在生产一线潜心研究导弹技术的廖平,经常与同伴一起深入学习军事高科技知识,利用自己军代表的优势,跑科研单位调研,向权威专家请教,在其专业范围内设计出构建战略导弹部队基于信息系统作战能力的基本框架,提出了由信息基础支撑能力、要素能力和任务能力3个层次的体系架构,并充分论述了相关的60多项关键支撑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所形成的“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和“某地区电子信息装备技术调研”报告,为武器装备发展规划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多年来,他紧盯世界先进军事技术前沿,围绕部队作战需求,积极开展学术科研活动,先后主持完成了5个项目的研制和论证,并获得军队、地方科技进步奖,在国际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有7篇论文被SCI、EI收录。

廖平先后被全军和第二炮兵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砺剑尖兵、学习型领导干部、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模范、优秀共产党员、新武器装备建设先进个人、学习成才先进个人,并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

....................那会儿正是伊拉克战争时期,成功应用了啥先进技术呢?
是不是石墨弹?
真是的,八股弹
从ccav7的视频看,此公在dddd打hm方面有所建树,解说词“避开干扰、锁定目标、精确命中”——显然不是指惯性制导的dddd
2003年应用于战场,应该是伊拉克战争吧,美国用了什么先进导弹嘛?
懒鱼翻肚皮 发表于 2011-8-27 23:11
是不是石墨弹?
这玩意儿好象在南斯拉夫那里都用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