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造和学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4:39:47
惊奇是创造之母,怀疑是创造之父;重复是学习之母,兴趣是学习之父。

学习和创造都始于提问题,面对未知或已知的事物给出的疑问。学习,是面对问题向他人寻求答案/解决方法,这种答案/解决方法是现成的;创造则是面对问题向自己寻求答案/解决方法,这种答案/解决方法不是现成但可能是重复的。

学习一般只用接受现成的知识,并重复知识创造者的思维过程,用以掌握前人成功的思维方式,从而培养自己的思维方式用来解决类似的问题。课堂上的教学、演示、实验均遵从这一过程。

人类的知识首先来源于学习,大自然是人类学习的天然老师,也是永远的老师,也是在文明诞生之前唯一的老师。文明诞生后,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知识得到了积累,学习对象发生了转移,从大自然转向了人,转向了创造知识的智者身上。

老祖宗的智慧,是我们不尽的学习源泉,当然外人的智慧,也是我们学习的对象。不过,学习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创造。

学习,其中要义之一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成功者之所以能成为成功者,必有其过人之处,这过人之处,乃其长,为学习的对象。

学习,其中要义之二是消化吸收、为我所用。学习,不是东施效颦和拙劣的模仿,而是在模仿基础上的发挥,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的所处的地位,所进行的改进和适用。

学习,其中要义的三是试错反思、增己不能。从自己和别人的错误中学习,从错误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达到增进自己能力的目的。

创造则是以现成的知识为基础,运用自己的思维,自己解答未知的别人未解答的问题,或别人已经解答,但自己并不知道或无法通过有效途径知晓的问题,创造需要产生新东西。内省、反省、顿悟属于创造的过程。

惊奇是对于未知的新事物提出问题,怀疑是对已知的旧事物提出问题,这二者都是创造的源泉。之后就是解答了,由于没有现成的解答程式,又要求自己来解决,因此就要求突破已有的思维定式,创造性思维即应运而生。

是否拥有创造性思维是人是否具有创造力的标志。创造性思维要求不能迷信权威,不要给自己的思维空间设限,要有敏锐的直觉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性思维也需要训练,最基本的演绎、归纳等推理能力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创造产生新的知识和发明,拓展人类的智力空间,而学习则否。创造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过程,当然很多时候需要体力劳动来辅助。创造相比于学习,所付出的劳动代价要高得多。创造属于少于精英的专利,因为人类中大部分人或者缺乏创造性思维能力或者厌恶繁重的脑力劳动而仅仅满足于已知的知识。

重复的目的是加深记忆力,而记忆是学习成功的标志之一。兴趣可以使我们将时间和精力集中在所学的东西上,这体现了一种主动性,而主动是学习成功的前提之一。与主动相反的是被动,也就是强迫性学习,这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本能的排斥反应,为了应付而学习、不求甚解,从而导致学习的失败。因此,在学生学习任何东西之前,先培养他对这种东西的兴趣非常关键。

学习成功的标志是掌握了现有的思维方法和基本知识、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方式,能解决现实中出现的类似问题。但是面对全新的问题,已有的思维模式和知识已经不能解答,而外人又不能求助或求助不上,创造就派上用场了。

当然,创造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为人类贡献新的知识和发明,从而证明自己存在具有更大的价值。创造者是人类文明的指路明灯和前进的引擎。缺乏创造者,人类不能从蒙昧进入文明。

创造者,是精英中的精英、贵族中的贵族,是上帝的骄子、人类的精华。

对有知识的人来说,任何新东西都只不过是外在的物质形式,而其中真正的内涵是知识和技术成分。创新就是创造以前没有、其他地方也没有的知识和技术。

创造分全新创造、改进创造与结合创造三种类型。万有引力定律、量子力学理论前无古人,毫无疑问属于第一种创造;马克思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与黑格尔的辩证法结合起来创出唯物主义辩证法,当属于第三种创造;列宁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创立列宁主义,属于第二种创造。从创造性的价值和知识技术含量来说,全新的创造最有价值。知识技术成分含量最高。尤其是在学术领域,开辟新的知识领域是每个学者最终的梦想,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因此学家才如此之少。

实际上,人类是在互相学习和借鉴中前进,观点的整合也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因为这需要在观点之间建立有效联系,所以受别人发明启发的见解算独立见解。

学习和创造的原动力,均来自于自立精神和自主意志,或者说,独立精神和主动意志。自自立精神和自主意志表现在,遇到问题首先靠自己积极主动去寻找答案和解决办法,而不是求助于别人,或消极等待。

所以说,向别人提问题很重要,向自我提问题更重要。获取真知、解决问题要依靠自己去,而不是别人,别人只不过是给自己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而已。

对我们自己来说,最有价值的学习是自我学习,而不是向别人学习,最有价值的创造是自我创造,而不是别人创造。
关于学习,并不是学的知识越多越好,知识越多,创造能力可能会越低。

因为这太多的知识,可能会变成束缚你创造力的东西,可将其称之为“知识牢笼”。

只有当你将知识“全部忘记”,当然不是像硬盘格式化那样彻底删除,而是暂时忘记,你才能出脱知识的牢笼,你的创造力才能得到发挥。

“知识越多,创造力越低”。这句话是这样解释,接受(别人创造)的知识越多,越会受到知识里面所蕴含的思维模式的束缚和羁绊,说白了,受限于别人的思维模式,只有超越了别人思维模式框架的束缚,你才能展现自己的创造力。

学习和创造,是可以同步进行的。学习分两种:为学习而学习——可名之为学习性学习,和为创造而学习——可名之为创造性学习。

学习性学习是为学习而学习,纯粹是为了接受知识,对个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要求很低,这种填鸭式教育模式,目前我国通行;而创造性学习是为创造而学习,目的是为了创造知识,对个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要求很搞,这种启发式教育模式,目前在欧美通行。

学习态度问题了,是自主选择性学习,还是崇拜接受性学习,决定了一个人学习效果的好坏。

自主选择性学习,是按照自己的需要自己选择要学的东西,对于所学的东西,并不一定全盘接受,而是在批判性接受。

崇拜接受性学习,是不加选择顶礼膜拜要学的东西,对于所学的东西,全盘接受,完全照搬。

要想有所创造,首先要学习,这里的学习是指针对性学习,有选择性学习,是有目的性学习。

所以说,我们需要培养自己的学习模式,更需要塑造自己的创造模式,这两者是建立在独立精神和主动意志之上的。

向敌人学习是我们的责任,向朋友学习是我们的义务,自我学习是我们的性格,自我创造是我们的本质。惊奇是创造之母,怀疑是创造之父;重复是学习之母,兴趣是学习之父。

学习和创造都始于提问题,面对未知或已知的事物给出的疑问。学习,是面对问题向他人寻求答案/解决方法,这种答案/解决方法是现成的;创造则是面对问题向自己寻求答案/解决方法,这种答案/解决方法不是现成但可能是重复的。

学习一般只用接受现成的知识,并重复知识创造者的思维过程,用以掌握前人成功的思维方式,从而培养自己的思维方式用来解决类似的问题。课堂上的教学、演示、实验均遵从这一过程。

人类的知识首先来源于学习,大自然是人类学习的天然老师,也是永远的老师,也是在文明诞生之前唯一的老师。文明诞生后,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知识得到了积累,学习对象发生了转移,从大自然转向了人,转向了创造知识的智者身上。

老祖宗的智慧,是我们不尽的学习源泉,当然外人的智慧,也是我们学习的对象。不过,学习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创造。

学习,其中要义之一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成功者之所以能成为成功者,必有其过人之处,这过人之处,乃其长,为学习的对象。

学习,其中要义之二是消化吸收、为我所用。学习,不是东施效颦和拙劣的模仿,而是在模仿基础上的发挥,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的所处的地位,所进行的改进和适用。

学习,其中要义的三是试错反思、增己不能。从自己和别人的错误中学习,从错误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达到增进自己能力的目的。

创造则是以现成的知识为基础,运用自己的思维,自己解答未知的别人未解答的问题,或别人已经解答,但自己并不知道或无法通过有效途径知晓的问题,创造需要产生新东西。内省、反省、顿悟属于创造的过程。

惊奇是对于未知的新事物提出问题,怀疑是对已知的旧事物提出问题,这二者都是创造的源泉。之后就是解答了,由于没有现成的解答程式,又要求自己来解决,因此就要求突破已有的思维定式,创造性思维即应运而生。

是否拥有创造性思维是人是否具有创造力的标志。创造性思维要求不能迷信权威,不要给自己的思维空间设限,要有敏锐的直觉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性思维也需要训练,最基本的演绎、归纳等推理能力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创造产生新的知识和发明,拓展人类的智力空间,而学习则否。创造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过程,当然很多时候需要体力劳动来辅助。创造相比于学习,所付出的劳动代价要高得多。创造属于少于精英的专利,因为人类中大部分人或者缺乏创造性思维能力或者厌恶繁重的脑力劳动而仅仅满足于已知的知识。

重复的目的是加深记忆力,而记忆是学习成功的标志之一。兴趣可以使我们将时间和精力集中在所学的东西上,这体现了一种主动性,而主动是学习成功的前提之一。与主动相反的是被动,也就是强迫性学习,这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本能的排斥反应,为了应付而学习、不求甚解,从而导致学习的失败。因此,在学生学习任何东西之前,先培养他对这种东西的兴趣非常关键。

学习成功的标志是掌握了现有的思维方法和基本知识、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方式,能解决现实中出现的类似问题。但是面对全新的问题,已有的思维模式和知识已经不能解答,而外人又不能求助或求助不上,创造就派上用场了。

当然,创造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为人类贡献新的知识和发明,从而证明自己存在具有更大的价值。创造者是人类文明的指路明灯和前进的引擎。缺乏创造者,人类不能从蒙昧进入文明。

创造者,是精英中的精英、贵族中的贵族,是上帝的骄子、人类的精华。

对有知识的人来说,任何新东西都只不过是外在的物质形式,而其中真正的内涵是知识和技术成分。创新就是创造以前没有、其他地方也没有的知识和技术。

创造分全新创造、改进创造与结合创造三种类型。万有引力定律、量子力学理论前无古人,毫无疑问属于第一种创造;马克思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与黑格尔的辩证法结合起来创出唯物主义辩证法,当属于第三种创造;列宁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创立列宁主义,属于第二种创造。从创造性的价值和知识技术含量来说,全新的创造最有价值。知识技术成分含量最高。尤其是在学术领域,开辟新的知识领域是每个学者最终的梦想,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因此学家才如此之少。

实际上,人类是在互相学习和借鉴中前进,观点的整合也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因为这需要在观点之间建立有效联系,所以受别人发明启发的见解算独立见解。

学习和创造的原动力,均来自于自立精神和自主意志,或者说,独立精神和主动意志。自自立精神和自主意志表现在,遇到问题首先靠自己积极主动去寻找答案和解决办法,而不是求助于别人,或消极等待。

所以说,向别人提问题很重要,向自我提问题更重要。获取真知、解决问题要依靠自己去,而不是别人,别人只不过是给自己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而已。

对我们自己来说,最有价值的学习是自我学习,而不是向别人学习,最有价值的创造是自我创造,而不是别人创造。
关于学习,并不是学的知识越多越好,知识越多,创造能力可能会越低。

因为这太多的知识,可能会变成束缚你创造力的东西,可将其称之为“知识牢笼”。

只有当你将知识“全部忘记”,当然不是像硬盘格式化那样彻底删除,而是暂时忘记,你才能出脱知识的牢笼,你的创造力才能得到发挥。

“知识越多,创造力越低”。这句话是这样解释,接受(别人创造)的知识越多,越会受到知识里面所蕴含的思维模式的束缚和羁绊,说白了,受限于别人的思维模式,只有超越了别人思维模式框架的束缚,你才能展现自己的创造力。

学习和创造,是可以同步进行的。学习分两种:为学习而学习——可名之为学习性学习,和为创造而学习——可名之为创造性学习。

学习性学习是为学习而学习,纯粹是为了接受知识,对个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要求很低,这种填鸭式教育模式,目前我国通行;而创造性学习是为创造而学习,目的是为了创造知识,对个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要求很搞,这种启发式教育模式,目前在欧美通行。

学习态度问题了,是自主选择性学习,还是崇拜接受性学习,决定了一个人学习效果的好坏。

自主选择性学习,是按照自己的需要自己选择要学的东西,对于所学的东西,并不一定全盘接受,而是在批判性接受。

崇拜接受性学习,是不加选择顶礼膜拜要学的东西,对于所学的东西,全盘接受,完全照搬。

要想有所创造,首先要学习,这里的学习是指针对性学习,有选择性学习,是有目的性学习。

所以说,我们需要培养自己的学习模式,更需要塑造自己的创造模式,这两者是建立在独立精神和主动意志之上的。

向敌人学习是我们的责任,向朋友学习是我们的义务,自我学习是我们的性格,自我创造是我们的本质。
这~~~~~~~~~~~
不会是 机器人吧??
不过这文章不错,像是三个代表精神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