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能讲一下山东士族的兴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7:16:04
一般认为随着唐朝科举制度的兴起,从汉以来的士族门阀逐渐衰落,难道真的从此就消无声息么,不是有说修养的那位老婆也是出自北方的望族王姓,这些家族跟以前的山东士族是不是有着关联呢

============================================

      中国历史上的士族政治(或称世族政治、贵族政治、门阀政治),萌芽于东汉中期,亡覆于唐朝末年。于是,在一种感觉上认为:士族政治,从东汉,经魏晋南北朝,至隋唐,随着经济上的“占田荫客制”和政治上的“九品中正制”两大特权的消失,而呈逐渐削弱消亡的局面。其实这是一种极大的误解。因为,就历史事实看,中国士族政治时代有两个阶段最为辉煌,一是两晋北朝,二是唐朝。
      到了唐朝,博陵崔氏影响日深,再次超越了清河崔氏。唐初作《氏族志》,以出身博陵的黄门侍郎崔民干为天下第一门户,且整个唐朝,来自博陵的宰相也超越了来自清河的宰相,博陵崔氏遂被“天下推为士族之冠”。至于陇西李氏和赵郡李氏,在北魏时,前者的地位要高于后者,同是到了唐朝,后者亦反超前者。在北魏时,赵郡李氏和博陵崔氏并肩前进:“(帝)纳陇西李冲女为夫人,纳崔、卢、郑、王‘四姓’女充后宫。赵郡李氏人物尤多,各盛家风。世言高华以五姓为首。”有唐一代,赵郡李氏更为显赫,出宰相17人,于世家大族中为最多。博崔、赵李之荣盛,是依整个唐朝而综观的,若按传统理解,唐初时的“崔、卢、李、郑”,仍指清河崔氏、范阳卢氏、陇西李氏、荥阳郑氏。不过,由于自唐起博崔、赵李已正式成为超级豪门,所以有唐一代更流行下面的新说法——“五姓七家”:博陵崔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陇西李氏,太原王氏。
      但无论是北魏时,还是唐朝时,天下士族,崔氏始终排在第一位,在北魏时代,于中国北方,唯一可于之抗衡的是范阳卢氏,后来的“崔、卢、郑、王”、“崔、卢、李、郑”、“崔、卢、李、郑、王”、“崔、卢、王、谢”,都是崔、卢排在前两位。而郑氏,或排第三,或排第四,始终在“四姓”与“五姓”之内,只有王、李二姓在排列中有变化。综观“五姓”,自北魏至唐的名望与实力,以5分为制:博陵崔氏呈大幅上升趋势,打5分(16位宰相);清河崔氏呈小幅下降趋势,打4分(12位宰相);范阳卢氏呈中幅下降趋势,打3分(9位宰相)。缺乏标杆人物与重臣;荥阳郑氏呈中幅上升趋势,打4分(13位宰相);陇西李氏呈持平趋势,打4分(12位宰相);赵郡李氏呈大幅上升趋势,打5分(17位宰相);太原王氏程大幅下降趋势,打2分(10位宰相)。唐朝时,虽在“五姓”,但作为郡望——“太原王氏”这几个字的影响力有限,在整体上已大大次于崔、卢、郑、李。原因除了缺乏标杆人物与重臣外,还有自北魏时起就家风不显有关。
      在唐时,次于“五姓七家”的士族,是京兆韦氏(16位宰相)、河东裴氏(17位宰相)、河东柳氏(3位宰相)、河东薛氏(2位宰相)、弘农杨氏(11位宰相)、京兆杜氏(10位宰相)。前四个为“关中四姓”。而京兆韦氏更是“关陇集团”的重要核心成员;河东裴氏则是整个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家族,“懿夫百家郡望,四姓为先;天下氏族,莫如裴氏!”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东晋南朝四大侨姓王、谢、袁、萧中的一员,兰陵萧氏累世与隋唐皇室联婚,而成为“关陇集团”的重要成员,作为特殊分子,竟出了10位宰相,贯穿唐朝,其力量也不容忽略。
      依唐时上面诸姓之实力与名望,排名为京兆韦氏、河东裴氏、兰陵萧氏、京兆杜氏、弘农杨氏、河东柳氏、河东薛氏。





      《隋唐嘉话》说,唐高宗时的宰相薛元超平生享尽了荣华富贵,只有三件事情让他耿耿于怀,那就是没有进士及第、没有机会修国史、没有能够娶五姓女。在唐朝,李、崔、王、郑、卢氏这五姓的名声最大,他们自恃身分高贵、血统纯正,对他姓很轻视,不与通婚。唐文宗为太子李永向宰相荥阳郑覃求婚,希望可以让郑覃的女儿为太子妃,但是郑覃可以把孙女嫁给九品卫佐的崔氏,却不愿意女儿为皇太子妃。文宗很气愤。唐文宗想把真源、临真两位公主嫁给有名望的士族,结果人家不要,这位可怜的唐文宗对宰相说: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 这是唐文宗在发牢骚:我老李家当了二百年的天子,还比不上崔、卢这些五姓家族吗? 其实远在太宗李世民得江山的年代,为了维持贵族血统的纯洁,当时崔、王、卢、郑四姓几乎不与外姓通婚,据说高傲的崔家甚至不肯迎娶李姓公主。李世民为了提高自己王族的地位,曾经召集四老谈判将李姓也列入贵姓,却被义正辞严地拒绝了。李世民郁闷之余诏告天下,李姓为第一贵姓,这是皇家第一次用圣旨来为姓氏争夺地位,其实也是无奈中方法了。
      大唐皇帝也在五姓之列,为什么还得不到有关士族的认可呢?因为并非普天下的这五姓都是尊贵的,只有清河或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赵郡或陇西李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才是正宗的。大唐皇帝号称陇西李氏,但有人认为他们胡化严重,有人说他们是大家族中的破落户。总之,山东(崤山以东)士族对皇室的血统抱以怀疑的态度。
      而其中的崔姓为山东士族大姓崔、卢、王、谢诸姓之首,或许门第上郑氏或可以与之媲美,然而人才方面远远不及。唐代崔氏族人大多学富五车,并且人才辈出,对中华文化的贡献更是史不绝书。崔姓起源于西周,西汉时期,崔氏已是山东境内的一大望族;到了魏晋南北朝,崔氏依旧以门第高贵、族大人众而著;唐朝时期,崔氏的兴旺不仅因为门第,还受惠于家学家风,凭借着族人的聪明才智,依旧在朝政和文学方面发挥作用。
      据史料记载,崔姓出自姜姓,西周初年,姜姓后人子牙因辅佐武王灭商有功,被封于齐(今山东北部)。姜太公之子在周成王时为齐丁公。齐丁公嫡子季子本该继承齐国国君之位,却让位给其弟叔乙,自己食采于崔邑(今山东章丘)。其后世子孙便以邑为氏,是为崔姓。崔季子为崔姓的得姓始祖,所以崔姓是发源于山东境内。“季子生穆伯,穆伯生沃,沃生野,八世孙夭,生杼,为齐正卿,谥武子。生三子,子成,子强,皆为庆封所杀。子明奔鲁,生良,十五世孙意如,为秦大夫,封东莱侯,二子,业、仲牟”。 季子后人一直仕齐国卿大夫。秦汉时,季子后裔崔意如任秦国(都今陕西咸阳)大夫,封东莱侯。长子崔伯基为西汉东莱侯,居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清河县东北,一说近山东武城县西),后又分衍出清河大房、清河小房等支派。次子崔仲牟为汉汶阳侯,居博陵安平(今属河北),后分衍出博陵安平房、博陵大房等支派,此两大著房是从一个“根”上分出来的两个支,故崔门有清河崔氏、博陵崔氏两大郡望。由此可见,崔氏家族不仅人丁兴盛、家族庞大,堪称当时的高门大姓。
      官位的高低不仅显示着社会地位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也标示着政治地位的高低。而像博陵崔氏以儒学传家的,其文学地位也会对政治地位产生影响。凭借家族的声望,优良的文化传承,博陵崔氏在唐代声名逐渐显赫,不仅有一定的文学成就,而且在朝中位高权重。博陵安平崔氏有的是以诗文著名,如崔涯、崔峒;有的既是诗人又是朝中的权臣,或握有实权,或拥有重兵,官位也都仅次或接近于宰相,如尚书左仆射崔元略、右散骑常侍崔玄亮、中书侍郎崔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崔湜、吏部尚书崔日用、太常卿崔棁;有的工于文学且是古文运动的先驱者之一,如崔元翰,他还是崔氏状元中唯一一位连中“三元”的状元。进士出身者必须精通诗文,而良好的文学造诣来自于家族优良的文化。可见博陵崔姓诗人的社会地位和声望,在此可见一斑。
      其实,即使到了现在,姓氏也还有一定的作用,比如两个陌生人见了面,寒暄的第一句话,往往是“您贵姓?”这就可可以知道对方背景一样,其实估计这也是遗留了古代风俗。有趣的是,有人就“是否见过自己的家谱”为问题作了调查,回答可以粗略地分成两种情况。出生在大城市的,大多没有见过家谱,甚至想象家谱就是毛笔字的名单表而已。另外一些农村出生,尤其是家乡在南方的,却基本都知道自己的家谱在哪位长亲手里,也知道家谱会将祖先名讳、事迹,家族支系,以及后辈名人的生平详细记载。我发现,那些拥有家谱的人普遍更有自豪感,也更思念故土和家人。而大城市里长大的人,大多因五胡乱中华等论调认为自己是大华夏混血人,并不相信自己的姓氏真能上溯、穿越充满迷雾的历史,找到一位叱咤风云的祖先。而唐代,姓氏的旺盛、家学底蕴丰厚对诗人在文学以及仕途方面都有极大的影响及帮助。出身于家族文化深厚的望族诗人不仅文学造诣高而且仕途顺利。他们的文化地位、文学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一般认为随着唐朝科举制度的兴起,从汉以来的士族门阀逐渐衰落,难道真的从此就消无声息么,不是有说修养的那位老婆也是出自北方的望族王姓,这些家族跟以前的山东士族是不是有着关联呢

============================================

      中国历史上的士族政治(或称世族政治、贵族政治、门阀政治),萌芽于东汉中期,亡覆于唐朝末年。于是,在一种感觉上认为:士族政治,从东汉,经魏晋南北朝,至隋唐,随着经济上的“占田荫客制”和政治上的“九品中正制”两大特权的消失,而呈逐渐削弱消亡的局面。其实这是一种极大的误解。因为,就历史事实看,中国士族政治时代有两个阶段最为辉煌,一是两晋北朝,二是唐朝。
      到了唐朝,博陵崔氏影响日深,再次超越了清河崔氏。唐初作《氏族志》,以出身博陵的黄门侍郎崔民干为天下第一门户,且整个唐朝,来自博陵的宰相也超越了来自清河的宰相,博陵崔氏遂被“天下推为士族之冠”。至于陇西李氏和赵郡李氏,在北魏时,前者的地位要高于后者,同是到了唐朝,后者亦反超前者。在北魏时,赵郡李氏和博陵崔氏并肩前进:“(帝)纳陇西李冲女为夫人,纳崔、卢、郑、王‘四姓’女充后宫。赵郡李氏人物尤多,各盛家风。世言高华以五姓为首。”有唐一代,赵郡李氏更为显赫,出宰相17人,于世家大族中为最多。博崔、赵李之荣盛,是依整个唐朝而综观的,若按传统理解,唐初时的“崔、卢、李、郑”,仍指清河崔氏、范阳卢氏、陇西李氏、荥阳郑氏。不过,由于自唐起博崔、赵李已正式成为超级豪门,所以有唐一代更流行下面的新说法——“五姓七家”:博陵崔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陇西李氏,太原王氏。
      但无论是北魏时,还是唐朝时,天下士族,崔氏始终排在第一位,在北魏时代,于中国北方,唯一可于之抗衡的是范阳卢氏,后来的“崔、卢、郑、王”、“崔、卢、李、郑”、“崔、卢、李、郑、王”、“崔、卢、王、谢”,都是崔、卢排在前两位。而郑氏,或排第三,或排第四,始终在“四姓”与“五姓”之内,只有王、李二姓在排列中有变化。综观“五姓”,自北魏至唐的名望与实力,以5分为制:博陵崔氏呈大幅上升趋势,打5分(16位宰相);清河崔氏呈小幅下降趋势,打4分(12位宰相);范阳卢氏呈中幅下降趋势,打3分(9位宰相)。缺乏标杆人物与重臣;荥阳郑氏呈中幅上升趋势,打4分(13位宰相);陇西李氏呈持平趋势,打4分(12位宰相);赵郡李氏呈大幅上升趋势,打5分(17位宰相);太原王氏程大幅下降趋势,打2分(10位宰相)。唐朝时,虽在“五姓”,但作为郡望——“太原王氏”这几个字的影响力有限,在整体上已大大次于崔、卢、郑、李。原因除了缺乏标杆人物与重臣外,还有自北魏时起就家风不显有关。
      在唐时,次于“五姓七家”的士族,是京兆韦氏(16位宰相)、河东裴氏(17位宰相)、河东柳氏(3位宰相)、河东薛氏(2位宰相)、弘农杨氏(11位宰相)、京兆杜氏(10位宰相)。前四个为“关中四姓”。而京兆韦氏更是“关陇集团”的重要核心成员;河东裴氏则是整个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家族,“懿夫百家郡望,四姓为先;天下氏族,莫如裴氏!”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东晋南朝四大侨姓王、谢、袁、萧中的一员,兰陵萧氏累世与隋唐皇室联婚,而成为“关陇集团”的重要成员,作为特殊分子,竟出了10位宰相,贯穿唐朝,其力量也不容忽略。
      依唐时上面诸姓之实力与名望,排名为京兆韦氏、河东裴氏、兰陵萧氏、京兆杜氏、弘农杨氏、河东柳氏、河东薛氏。





      《隋唐嘉话》说,唐高宗时的宰相薛元超平生享尽了荣华富贵,只有三件事情让他耿耿于怀,那就是没有进士及第、没有机会修国史、没有能够娶五姓女。在唐朝,李、崔、王、郑、卢氏这五姓的名声最大,他们自恃身分高贵、血统纯正,对他姓很轻视,不与通婚。唐文宗为太子李永向宰相荥阳郑覃求婚,希望可以让郑覃的女儿为太子妃,但是郑覃可以把孙女嫁给九品卫佐的崔氏,却不愿意女儿为皇太子妃。文宗很气愤。唐文宗想把真源、临真两位公主嫁给有名望的士族,结果人家不要,这位可怜的唐文宗对宰相说: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 这是唐文宗在发牢骚:我老李家当了二百年的天子,还比不上崔、卢这些五姓家族吗? 其实远在太宗李世民得江山的年代,为了维持贵族血统的纯洁,当时崔、王、卢、郑四姓几乎不与外姓通婚,据说高傲的崔家甚至不肯迎娶李姓公主。李世民为了提高自己王族的地位,曾经召集四老谈判将李姓也列入贵姓,却被义正辞严地拒绝了。李世民郁闷之余诏告天下,李姓为第一贵姓,这是皇家第一次用圣旨来为姓氏争夺地位,其实也是无奈中方法了。
      大唐皇帝也在五姓之列,为什么还得不到有关士族的认可呢?因为并非普天下的这五姓都是尊贵的,只有清河或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赵郡或陇西李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才是正宗的。大唐皇帝号称陇西李氏,但有人认为他们胡化严重,有人说他们是大家族中的破落户。总之,山东(崤山以东)士族对皇室的血统抱以怀疑的态度。
      而其中的崔姓为山东士族大姓崔、卢、王、谢诸姓之首,或许门第上郑氏或可以与之媲美,然而人才方面远远不及。唐代崔氏族人大多学富五车,并且人才辈出,对中华文化的贡献更是史不绝书。崔姓起源于西周,西汉时期,崔氏已是山东境内的一大望族;到了魏晋南北朝,崔氏依旧以门第高贵、族大人众而著;唐朝时期,崔氏的兴旺不仅因为门第,还受惠于家学家风,凭借着族人的聪明才智,依旧在朝政和文学方面发挥作用。
      据史料记载,崔姓出自姜姓,西周初年,姜姓后人子牙因辅佐武王灭商有功,被封于齐(今山东北部)。姜太公之子在周成王时为齐丁公。齐丁公嫡子季子本该继承齐国国君之位,却让位给其弟叔乙,自己食采于崔邑(今山东章丘)。其后世子孙便以邑为氏,是为崔姓。崔季子为崔姓的得姓始祖,所以崔姓是发源于山东境内。“季子生穆伯,穆伯生沃,沃生野,八世孙夭,生杼,为齐正卿,谥武子。生三子,子成,子强,皆为庆封所杀。子明奔鲁,生良,十五世孙意如,为秦大夫,封东莱侯,二子,业、仲牟”。 季子后人一直仕齐国卿大夫。秦汉时,季子后裔崔意如任秦国(都今陕西咸阳)大夫,封东莱侯。长子崔伯基为西汉东莱侯,居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清河县东北,一说近山东武城县西),后又分衍出清河大房、清河小房等支派。次子崔仲牟为汉汶阳侯,居博陵安平(今属河北),后分衍出博陵安平房、博陵大房等支派,此两大著房是从一个“根”上分出来的两个支,故崔门有清河崔氏、博陵崔氏两大郡望。由此可见,崔氏家族不仅人丁兴盛、家族庞大,堪称当时的高门大姓。
      官位的高低不仅显示着社会地位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也标示着政治地位的高低。而像博陵崔氏以儒学传家的,其文学地位也会对政治地位产生影响。凭借家族的声望,优良的文化传承,博陵崔氏在唐代声名逐渐显赫,不仅有一定的文学成就,而且在朝中位高权重。博陵安平崔氏有的是以诗文著名,如崔涯、崔峒;有的既是诗人又是朝中的权臣,或握有实权,或拥有重兵,官位也都仅次或接近于宰相,如尚书左仆射崔元略、右散骑常侍崔玄亮、中书侍郎崔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崔湜、吏部尚书崔日用、太常卿崔棁;有的工于文学且是古文运动的先驱者之一,如崔元翰,他还是崔氏状元中唯一一位连中“三元”的状元。进士出身者必须精通诗文,而良好的文学造诣来自于家族优良的文化。可见博陵崔姓诗人的社会地位和声望,在此可见一斑。
      其实,即使到了现在,姓氏也还有一定的作用,比如两个陌生人见了面,寒暄的第一句话,往往是“您贵姓?”这就可可以知道对方背景一样,其实估计这也是遗留了古代风俗。有趣的是,有人就“是否见过自己的家谱”为问题作了调查,回答可以粗略地分成两种情况。出生在大城市的,大多没有见过家谱,甚至想象家谱就是毛笔字的名单表而已。另外一些农村出生,尤其是家乡在南方的,却基本都知道自己的家谱在哪位长亲手里,也知道家谱会将祖先名讳、事迹,家族支系,以及后辈名人的生平详细记载。我发现,那些拥有家谱的人普遍更有自豪感,也更思念故土和家人。而大城市里长大的人,大多因五胡乱中华等论调认为自己是大华夏混血人,并不相信自己的姓氏真能上溯、穿越充满迷雾的历史,找到一位叱咤风云的祖先。而唐代,姓氏的旺盛、家学底蕴丰厚对诗人在文学以及仕途方面都有极大的影响及帮助。出身于家族文化深厚的望族诗人不仅文学造诣高而且仕途顺利。他们的文化地位、文学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
我觉得这种自以为门第高,拒绝与他姓通婚的做法,非但不能显示世族得势,反而显示他们已经衰败,不得不用这种极端的方法来显摆自己。
小说中的崔莺莺就是博陵崔氏吧 西厢记的故事很有历史代表性

红娘也是本家姑姑
提起山东,我首先就想到衍圣公家,经久不衰啊
古时山东应该和现在的山东不是一个概念吧
国务顾问 发表于 2011-8-20 14:59
我觉得这种自以为门第高,拒绝与他姓通婚的做法,非但不能显示世族得势,反而显示他们已经衰败,不得不用这 ...
世家不可能拒绝与他姓通婚吧,中国古代一直是同姓不婚的,世家只是不与寒门通婚。其实婚姻的门当户对有一定道理,不是同一阶层的结婚后会有很多矛盾,现在也一样。
xwxmy 发表于 2011-8-22 13:34
古时山东应该和现在的山东不是一个概念吧
古代的山东是指函谷关、华山以东,泛指除了陕西以外的所有北方地区,包括河南、山东、山西、河北等省
嗯,坐等陇西军事贵族与江南士大夫联袂执政
因为关陇贵族与山东士族之间的矛盾,双方互相看不起,唐朝的公主是不嫁山东士族的
北洋 发表于 2011-9-12 18:38
因为关陇贵族与山东士族之间的矛盾,双方互相看不起,唐朝的公主是不嫁山东士族的
唐朝公主的确娶不得呀,丢人败家的案例可真不少...
美名扬 发表于 2011-8-26 16:52
世家不可能拒绝与他姓通婚吧,中国古代一直是同姓不婚的,世家只是不与寒门通婚。其实婚姻的门当户对有一 ...
他们相互通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