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经济实力 (经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2:15:57
中国之经济实力 (经典)

文章来源: 加菲羊白手起家 于 2004-02-21 02:29:28

主题: 中国之经济实力 (经典)
名称:加菲羊
身份:白手起家(渐成大器)
标题: 中国之经济实力 (经典)
发贴时间:2004-02-09 11:18

    
    第三世界这个词,或者换一个说法,发展中国家,听上去就是一股子倒霉味。在中国内部,也有相当多的落后地区,地区差距非常大,看起来如世界经济格局一般。俺这里准备看看经济版图的发展中国家在中外分别意味着什么。
    
    一、世界各国贫富分类
    
    看世界各国的人均GDP数据非常奇怪。有必要做一个较详细的划分:
    
    发达国家与地区:北美的美国加拿大;欧洲除东欧外的国家;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亚洲的日本与四小龙,以色列。一共28个,高的人均年GDP有四万美元,低也有5000美元。
    
    石油资源富国:沙特,科威特,阿曼为典型代表,包括西亚北非拉美的一些小国。伊拉克与利比亚本来也是富的结果被美国搞了,惨。伊朗,委瑞内拉也算。这些国家人均GDP多的有1万多美元,少的也有3000多美元。
    
    小康型: 东欧国家(包括俄国)加土耳其,拉美国家中较好的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秘鲁等,泰国马来西亚约旦叙利亚,南非以及一些非洲小国。这些国家人均GDP在约在4000以下1000以上。那几个非洲小国有些让人吃惊,加蓬博兹瓦纳,不知道是如何干到1000多甚至3000多的。
    
    穷国:除以上所列,所有其它国家在人均GDP上都是穷国了,一年不到1000美元。具体列一列,绝大多数非洲国家,拉美香蕉国家,所有南亚国家,新马泰以外东南亚国家,中亚国家,中国朝鲜蒙古。
    
    如果对比一下上个世纪最后十年头尾的两次统计数据,会发现那些发达国家的构成是最稳定的。甚至20年内都没有任何变化。如果考虑30年,那么四小龙是加进去了。也就是说,发达国家的构成,在二战稳定以后唯一的变化就是加了亚洲四小龙。20年过去,再没有一个国家进入这个层面。
    
    这是个相当奇怪的事。如果不考虑石油国家,那么发达国家的门槛就是约5000美元的人均GDP。世界上其实有相当多的小康型国家的,墨西哥巴西阿根廷,马来西亚泰国一度都不错,可是不管20年还是30年就是搞不上去。实际上如果已经有了2000多美元的人均GDP了,来一个经济奇迹,不到十年就上到5000了。甚至不用动,等货币升值就过门槛了,就象四小龙冲线及冲线以后一段时间的GDP变化一样。如果一开始基础不是特别差,如果有连续20年的高速增长,那么肯定是可以冲线的。要注意用美元计的GDP增长率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是大于经济增长率的,因为几乎肯定会发生货币升值等附加效应。但是20年过去了,就是没有国家能冲上去,一个都没有。
    
    想想看,20年能增长多少?中国20年翻了两番,如果肯不顾一切升值,用美元算可以翻三番。但是全世界的那些小康型国家就是没有一个能冲上去。那些发达国家更早的时候也没有5000美元,但是增长迈过门槛的时候很平稳的就过去了,而发展中国家想要复制它们的那种平稳过线就是没有一个成功的。
    
    事情不仅仅是不能过线这么简单。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上个世纪的最后十年是很悲惨的。54个国家十年过后比原来更穷了,其中没有一个是发达国家,全是发展中国家。其余的发展中国家不是停滞就是增长缓慢,除了两个显著的例外:中国与印度。
    
    这难道不是一个很奇怪的事么?成为发达国家就那么难么?如果俺们把石油富国与四小龙除去,事实是很清楚的:成为发达国家的确就是那么难。
    
    下面解释这个现象的内在原因。
    
    二、为什么成不了发达国家?
    
    前面说了,20年中没有一个发展中国家奋斗成功。这些国家内部的原因可能有以下这些。
    
    1.卖资源的诱惑 发展中国家有很多资源非常不错的国家,如果是石油,更是一炮而红。这些国家的人民满足于靠资源过活,只考虑花钱的方式,不考虑另开挣钱途径。
    
    如果走上这条道路,一个国家的前途就算完了。最严重的是人民没有了努力的动力,不学习了。不努力暂时不要紧,卖资源就是了。眼前的威胁是眼红的邻国打进来,所以要大买武器,并且抱着各老牌帝国主义的大腿。最惨的是,抱着的大腿不高兴了,那就成伊拉克了。
    
    2.民风懒惰拖拉 拉美非洲的大部分国家,民风可以说得上是懒惰。非洲大兄弟领了工资,买来可乐躺在大街上喝了,以后怎么搞不去想。拉美人民工作态度要好一些,可是也不怎么样,喜欢罢工,喜欢过狂欢节。南亚印度人民的哲学不一样,认为时间在永恒的宇宙面前不重要,干什么事不着急。东南亚国家的人民也说不上勤劳。这此因素对发展经济显然是不利的。
    
    但是这些内因并不是主要原因。发达国家也有民风懒惰的现象。法国人就不太喜欢工作,老罢工。除了实在什么都不想干的非洲兄弟,懒一点其实不是很要紧。拉美国家东南亚国家也建起了很多工厂,也有过经济奇迹。只要还肯干活,也有干活的能力,如果没有特殊的不利条件,慢慢的经济总会发展起来的。因为经济有自然增长的趋势,工厂多了,建其它工厂就更容易了,发展到头了,对这些发展中国家还提不上。
    
    全球化,也许很多人都知道主要问题出在这里。但是全球化是通过怎样一个过程摧毁这些国家的发达国家美梦?
    
    全球化,进行全球产业分工,扩大了世界贸易,按照优势互补等等原则,有利于全球经济增长。看上去很不错。一些国家确实能过全球化类似的过程,从穷国变到了小康型国家。如一些拉美东南亚国家,发达国家的外资来了,工厂建起来了,或者来旅游的人多了,的确是显得欣欣向荣。就是出卖资源型国家,也有很多投资挖资源,人民眼界大开。
    
    麻烦在于,全球化是按发达国家的规则进行的。那些投入全球化的国家或多或少都向发达国家借了债。可能是通过IMF或者世行,反正债权在发达国家手里。借债的初衷在于,开始国家穷,想要建工厂,建大楼没有钱。那么发达国家可以提供。这就走上了危险的第一步:借钱。
    
    最不成器的那些国家实在是很惨。非洲穷国们借来钱本来是要发展经济脱离赤贫的,结果独裁者或者特权阶层不管这个。他们或者把钱直接贪了存到了发达国家银行,或者是买了奢侈品花了,还要花钱买武器,都流回发达国家了。反正是没有工厂。钱没有了发生经济危机,就继续借钱。还债什么的就用资源抵压。这个游戏最后的结果是,发达国家印纸钞票给穷国们,穷国们一会儿就通过各种方式送了回来,还不上只好把资源权益也奉上,资源也卖光了,还欠大堆债务。很多国家已经走到了最后一步,躺那里等死了。撒哈拉南部的非洲穷国们在上世纪最后十年中,除去流入这个地区的资金,他们反而要净付出120亿美元给发达国家。什么都没有了,发生饥荒就等发达国家救济,还有求发达国家免债务。发达国家仁慈得很,看见这些国家实在没有什么可以抵压的了,就免了一些。在西方国家的宣传上,只有那些最后关头的救济是新闻焦点,西方国家普通民众们真心以为自己很仁慈,有些发展中国家人民也这么认为。
    
    拉美东南亚国家好一些,工厂建起来了,城市建起来了。GDP上去了,债务陆陆继续还上了,旧债还了借新债,继续建设。人民心气比较好,奔小康,出国旅游,买汽车,颇有一番荣景。这时候,出了些“小”问题。不管是步子走快了,还是出了大贪污犯,还是世界经济形势不好,总之经济增长不那么顺利了。那么,建立在增长预期上的一些建设项目使得问题越来越大。这时候,发达国家又来了。就象东南亚经济危机一样,债务多了些,外汇储备显得少了,房子建多了泡沫,最后在攻击之下,货币贬值。从GDP数字的角度来看是一夜回到解放前。
    
    为什么那些小问题会出这么大的事?发达国家经济也经常遇到类似的小问题,最多也就是负增长一点,周期过去,并不影响其根本。而发展中国家出事可能就是打个对折。这就要归根于发达国家的另一个杀手锏:结构调整。
    
    拉美东南亚国家搞建设有了初步成果要继续借钱发展,IMF或者世行就说了,可以借,但是得听俺们的建议。有些是被逼得,有些是自己主动请专家学者来设计的。那么发达国家的专家们建议最后的结果就是:这些国家投入的产业通过结构调整是比较偏的,发达国家不生产的;而这些国家富了要一些高级的产品,发达国家说俺们这有,你们不用生产了,你们生产也搞不过我们,没效率,算了,????们拿手的吧。小康发展中国家一看,也对啊,俺们造电器玩具养牛干得还可以,人民有了点子钱,让他们花吧。 于是打开大门,发达国家大公司的产品长驱直入。
    
    结构调整完了,发现上当了。自己干的这些事,能赚些小钱,比干卖资源好,可是不怎么来钱。想要继续发展吧,就得赚大钱,那些赚大钱的活又让发达国家垄断了,自己国家就是出血本想发展高级产业,人家产品在那竞争呢。这也就罢了吧,更加恐怖的是,自己干的还不错的那些活结果也不算数了。想和中国比造电器玩具,怕是不可能了。本来也就是外资投来的,结果外资跑中国去了,就此束手无策。没有任何挽回的办法了。
    
    所以这就是拉美与东南亚小康国家的故事:经济“奇迹”后面的经济危机。拉美国家70年代奇迹,后面20年危机,东南亚80年代奇迹,90年代危机。危机完了,不是周期性的,而是一次性的,完了就让你躺在那里起不来,而不是景气循环。
    
    
    
    加上苏东波那些国家自我爆炸,这么一算,全世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躺下了。剩下两个:中国与印度。下面谈这两个国家的事。
    
    三、中国与印度
    
    上面说到,发展中国家基本全完了,惨的就是卖光资源等死,稍好点也是经济危机过后再没了希望。发达国家其实不在乎这些国家惨成什么样。只要能顺利得到这些国家的资源,并不在乎,方法就是用高价卖产品给那些国家的富人不等价交换。如果说得明白一些,发达国家是有意这样设计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中国家可以选择努力一点成为拉美这样的经济后院,或者不努力成为非洲完全躺下。
    
    但是还剩下印度与中国没有完全搞定。俺说没有搞定是有证据的。说到印度,一般以为这个国家穷得很,人均GDP才400多不到500,在发展中国家里都算是最低的一档。中国也不富,今年基本能上1000美元了,还落后于不少发展中国家。但是放在全球角度看,而不是泛泛地谈GDP,中国与印度与其它发展中国家是显著不同的。
    
    如果说发展中国家还有一些技术能力,那么也就在中印两国了。这两国能发卫星,能造汽车,这在发展中国家就没几家了。巴西的火箭炸好几回了也没发上去。中印两国的经济发展程度,被大量人口平均给掩盖了。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产业,发展中国家只有中印两国。如果只看这些产业,不看那大量的闲置人口,中印两国的发展程度是高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因为一个国家的希望,在于产业发展,不在于一时的人均GDP。
    
    这两国的经济,基本还是独立自主的。不是说没有外资,而是两国的领导力量还没有被发达国家所掌控,经济道路过去是自主选择的,今后也有自主选择的余地。其余发展中国家是已经没有选择余地了。想自由选择么?民主政府里坐着的不定是不是美国培养的走狗。就算总统想奋起脱离这种经济秩序,底下大堆资家阶级买办可不是虚的,那是要你死我活斗争的。委内瑞拉的查维斯不是曾经被整惨了么?
    
    印度的独立自主是比较严格的。从尼赫鲁开始,印度就是自己搞一套,算是民主制度下搞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全球独一份。印度国内很多人批评尼赫鲁,搞得印度发展那么慢。这个的确是有道理,印度的经济管制太死了没有活力。但是等别的发展中国家全被放躺下一看,印度这个独立自主还算是不错的。等到了90年代,印度终于搞起了独立自主的改革,培养了一些有竞争力的产业与大企业,如软件业,制药业。
    
    印度90年代的叫经济改革,不叫改革开放,因为印度对于开放非常小心,可以说是过分小心了。中国要买印度的铁矿,印度不卖,要自己炼铁卖。结果这两年中国缺钢铁,上印度买了不少,让它等着了。印度的外资公司过得都不怎么好,肯德鸡在印度卖不下去了。印度90年代的经济发展,和外资关系不大。增长率就是4-5%的样子,不算快,但是因为一直增长没有出事,所以成为仅次于中国的增长国家。如果把中国与印度除去,发展中国家在90年代几乎没有增长,经常出事。印度没得着外资的好处,可也因此防着了外资的坏处。俺认为印度是有希望的,今后路子走对了,前景比拉美东南亚都要好。最近几年,印度也开始拉外资了,这是向中国学习。
    
    中国利用外资的水平在俺看来在发展中国家是最高的,这也是中国经济增长20年奇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虽然有很多文章批评中国利用外资政策中的错误,但是在全球范围内看,中国的外资政策有几个显著的优点值得总结。
    
    中国的外债使用是发展中国家的典范。历年来借了还,还了再借,到现在累计还有一千四百多亿美元的外债,建成了很多项目,没有给国家造成什么麻烦。这一点,全球发展中国家可以说没有国家能做到。这是因为中国政府对外债的使用是很小心的,借债都是有项目的,政府对外债的管理能力与效率都是发展中国家中最好的。
    
    中国的外资使用上,监管在发展中国家算是很好的。外资来,至少要建个工厂或者研究中心,如果提供技术那就更好。保证不是热钱,不好跑。外资要想到中国得利,就得搞生产,不管怎么血汗工厂,总得出东西再管分配利润,这样就不是零和游戏。中国政府对于外资还有准入限制,有些领域是不让外资搞的,有些领域只能合资,合资份额不能超过一个百分比,有些领域就可以独资。具体细节不论,中国政府实际上知道有些产业不能让给外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外资那是随意出入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连银行都开。
    
    中国政府利用外资的出发点是好的,是利用外资提升技术。具体操作有很多失误,但是有这个原则了,总是能得到一些益处了。俺以为这个原则是不错的,改进的方法是在具体操作上,不能不要外资了。有一个独立自主的政府,改进具体操作是有希望的。应该说中国政府是有这个心的,从汽车行业能看出来。汽车行业从产量来说是有大发展的,技术提升就做得不是太好,但是不能说中国政府想让外资操纵汽车业了,历年来有大量政策是想让汽车业国产化的,象什么汽车国产化率得多少多少。中国利用外资提升技术也有做得好的,电子通信产业就是一个。电视机是引进的日本技术,现在已经基本能自主研发了,虽然有些关键模块要靠进口。
    
    通信产业引进了几家外国大公司,国内公司和它们竞争,奇迹般地活下来而且杀到了国外。这在发展中国家都是没有过的事。现在中国出口产品分额最大的就是电子产品,已经是中国的杀手锏了,就算是发达国家也不可能干过中国了。
    
    很多人批评的中国政府“造船不如买船”并不是乱说,但是放到全球范围去看,就应该承认中国政府在发展制造业上还算是好的。事实上只有中国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制造业上显现了与发达国家对抗的能力,这种能力在改革开放之初是没有的。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是会造什么什么了,离真正有经济效益地卖到全球去还差很远。现在中国有几个产业没有发展得很好,象飞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这些被人们所批评。但是要看到,这两个产业要是中国能搞好了,那不就成发达国家了么?中国其实在其它制造业上发展得很不错,盯着两个难度很高的骂容易忽视总的趋势。
    
    还有一种误解,就是中国靠外资发展经济,外资都搞的是血汗工厂,中国人就只会在工厂里干点简单的活。实际上血汗工厂对中国GDP的贡献并不大。因这这些工厂就是出口产品到外国去,赚了贸易顺差才算到GDP里面去,一年不过二三百亿美元。
    
    可以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是虚的,但GDP不是虚的。中国的GDP主要是靠内需发展起来的。可以用典型商品代表这种趋势。80年代以及90年代早期,靠电视机洗衣机这些家用电器中国的GDP发展就是非常实在的,现在就算穷人家里或多或少也有这些电器。90年代中期以来,就是电话,手机,摩托车,这些也是普通人都能买得起的。
    
    接下来就是房地产汽车,如果做到普通人也买得起了,那就是中等发达国家了。现在只能说,精英阶层能买得起。可是不能简单理解为其它发展中国家的上层贪官们,实际上大量的城市平民也能买车买房。也就是说,中国现在中产阶级的数量已经是发展中国家最多的,并且领先其它国家一个数量级,与发达国家也可比了。所以现在中国的城市里生活不看阴暗面与发达国家其实差不多的,生活品质可能还要好,因为物价低。说这些不是为了自满,而是为了表明,中国的发展是超过了历史上发展中国家所能做到的程度。问题当然还是很多的。血汗工厂主要是解决了一部分农民的就业问题,对中国总体经济发展其实意义不大。
    
    从总的趋势来看,在全球,中国的经济奇迹的意义是非常大的。这是第一次有一个发展中国家几乎在所有制造业层面上显示了挑战的能力。以前那些发展中国家被发达国家结构调整指导得放弃了很多产业,专门干几个所谓的优势产业。但是中国没有接受这种指导,而一直是自主发展的。中国现在的发展姿态其实很明显的,就是从低级产业到高级产业,一级级占住了往上吃,占住了就不放弃。这个对于发展中国家是已经发生的可怕事实了。可以说,其余发展中国家除了卖资源基本发展的空间了。东南亚国家就是个明显的例子,争外资输给了中国,接着就是经济危机。完了和中国经贸关系大发展,中国买的基本都是资源性商品,包括旅游商品,中国的大量制造业产品占领东南亚市场。墨西哥也苦得很,与中国的优势产业重叠了,也肯定竞争不过,所以拖着不让中国进WTO。也不能指望中国经济提升,工资上涨转移产业到别的国家。中国还有好几亿农民没工作,不可能转移到别的国家,要转移也是往中国内地转,或者搞民工潮让内地民工到沿海工作。唯一能有点谱的是印度,那么多人搞开了血汗工厂竞争起来不一定谁赢。但是印度好象没有想到这条路。中国最多可能在经济真正大发展成功了以后放弃这些产业,那是很久以后的事了。现在所谓出于人道主义不要血汗工厂的说法,中国政府是不会听的,那么多没工作的农民不知道怎么办,宁愿被人骂黑心。
    
    中国现在还在占住全球中级产业,这是俺认为加入WTO最大的利益所在。中级产业带动经济可比低级产业厉害多了。一台电视机卖出去可能不赚几个钱,可是生产过程中有很多部件,可以带动很多厂家。从全球份额上来说,不如中国衣服鞋帽这些低级商品大,但是态势是一样的,中国就是成本最低质量还不断上升的。其它国家要想在这上面竞争更加不可能了。因为这不是低工资就能做到的,主要靠产业聚集降低成本。主要配套厂家都在中国了,到哪里建厂都比不过在中国建厂方便。现在有一种雪崩效应,就是全球都跑到中国建工厂,不需要中国政府宣传了。这个很厉害,马上会见效。
    
    上面几段谈过,俺的结论就是,中国的经济经过20年的发展,已经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经济大怪兽了,好也罢,坏也罢,都得正视这个怪兽。这也是中国与拉美国家70年代,东南亚国家80年代的经济奇迹不同的地方。这些国家的的发展都是偏门的,而中国是一种全面追赶的态势;这些国家发展以后必然会面临其它发展中国家的挑战,而中国是一级一级往上吃没有值得一提的竞争者。因此预测中国会发生类似的经济危机就此躺倒是过于简单了,没有看到中国与它们的区别。
    
    现在中国经济走到了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发展中国家从来没有过的阶段:挑战发达国家。下面俺准备展望这个挑战中可能的事情,也谈谈四小龙的经验。
    中国之经济实力 (经典)

文章来源: 加菲羊白手起家 于 2004-02-21 02:29:28

主题: 中国之经济实力 (经典)
名称:加菲羊
身份:白手起家(渐成大器)
标题: 中国之经济实力 (经典)
发贴时间:2004-02-09 11:18

    
    第三世界这个词,或者换一个说法,发展中国家,听上去就是一股子倒霉味。在中国内部,也有相当多的落后地区,地区差距非常大,看起来如世界经济格局一般。俺这里准备看看经济版图的发展中国家在中外分别意味着什么。
    
    一、世界各国贫富分类
    
    看世界各国的人均GDP数据非常奇怪。有必要做一个较详细的划分:
    
    发达国家与地区:北美的美国加拿大;欧洲除东欧外的国家;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亚洲的日本与四小龙,以色列。一共28个,高的人均年GDP有四万美元,低也有5000美元。
    
    石油资源富国:沙特,科威特,阿曼为典型代表,包括西亚北非拉美的一些小国。伊拉克与利比亚本来也是富的结果被美国搞了,惨。伊朗,委瑞内拉也算。这些国家人均GDP多的有1万多美元,少的也有3000多美元。
    
    小康型: 东欧国家(包括俄国)加土耳其,拉美国家中较好的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秘鲁等,泰国马来西亚约旦叙利亚,南非以及一些非洲小国。这些国家人均GDP在约在4000以下1000以上。那几个非洲小国有些让人吃惊,加蓬博兹瓦纳,不知道是如何干到1000多甚至3000多的。
    
    穷国:除以上所列,所有其它国家在人均GDP上都是穷国了,一年不到1000美元。具体列一列,绝大多数非洲国家,拉美香蕉国家,所有南亚国家,新马泰以外东南亚国家,中亚国家,中国朝鲜蒙古。
    
    如果对比一下上个世纪最后十年头尾的两次统计数据,会发现那些发达国家的构成是最稳定的。甚至20年内都没有任何变化。如果考虑30年,那么四小龙是加进去了。也就是说,发达国家的构成,在二战稳定以后唯一的变化就是加了亚洲四小龙。20年过去,再没有一个国家进入这个层面。
    
    这是个相当奇怪的事。如果不考虑石油国家,那么发达国家的门槛就是约5000美元的人均GDP。世界上其实有相当多的小康型国家的,墨西哥巴西阿根廷,马来西亚泰国一度都不错,可是不管20年还是30年就是搞不上去。实际上如果已经有了2000多美元的人均GDP了,来一个经济奇迹,不到十年就上到5000了。甚至不用动,等货币升值就过门槛了,就象四小龙冲线及冲线以后一段时间的GDP变化一样。如果一开始基础不是特别差,如果有连续20年的高速增长,那么肯定是可以冲线的。要注意用美元计的GDP增长率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是大于经济增长率的,因为几乎肯定会发生货币升值等附加效应。但是20年过去了,就是没有国家能冲上去,一个都没有。
    
    想想看,20年能增长多少?中国20年翻了两番,如果肯不顾一切升值,用美元算可以翻三番。但是全世界的那些小康型国家就是没有一个能冲上去。那些发达国家更早的时候也没有5000美元,但是增长迈过门槛的时候很平稳的就过去了,而发展中国家想要复制它们的那种平稳过线就是没有一个成功的。
    
    事情不仅仅是不能过线这么简单。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上个世纪的最后十年是很悲惨的。54个国家十年过后比原来更穷了,其中没有一个是发达国家,全是发展中国家。其余的发展中国家不是停滞就是增长缓慢,除了两个显著的例外:中国与印度。
    
    这难道不是一个很奇怪的事么?成为发达国家就那么难么?如果俺们把石油富国与四小龙除去,事实是很清楚的:成为发达国家的确就是那么难。
    
    下面解释这个现象的内在原因。
    
    二、为什么成不了发达国家?
    
    前面说了,20年中没有一个发展中国家奋斗成功。这些国家内部的原因可能有以下这些。
    
    1.卖资源的诱惑 发展中国家有很多资源非常不错的国家,如果是石油,更是一炮而红。这些国家的人民满足于靠资源过活,只考虑花钱的方式,不考虑另开挣钱途径。
    
    如果走上这条道路,一个国家的前途就算完了。最严重的是人民没有了努力的动力,不学习了。不努力暂时不要紧,卖资源就是了。眼前的威胁是眼红的邻国打进来,所以要大买武器,并且抱着各老牌帝国主义的大腿。最惨的是,抱着的大腿不高兴了,那就成伊拉克了。
    
    2.民风懒惰拖拉 拉美非洲的大部分国家,民风可以说得上是懒惰。非洲大兄弟领了工资,买来可乐躺在大街上喝了,以后怎么搞不去想。拉美人民工作态度要好一些,可是也不怎么样,喜欢罢工,喜欢过狂欢节。南亚印度人民的哲学不一样,认为时间在永恒的宇宙面前不重要,干什么事不着急。东南亚国家的人民也说不上勤劳。这此因素对发展经济显然是不利的。
    
    但是这些内因并不是主要原因。发达国家也有民风懒惰的现象。法国人就不太喜欢工作,老罢工。除了实在什么都不想干的非洲兄弟,懒一点其实不是很要紧。拉美国家东南亚国家也建起了很多工厂,也有过经济奇迹。只要还肯干活,也有干活的能力,如果没有特殊的不利条件,慢慢的经济总会发展起来的。因为经济有自然增长的趋势,工厂多了,建其它工厂就更容易了,发展到头了,对这些发展中国家还提不上。
    
    全球化,也许很多人都知道主要问题出在这里。但是全球化是通过怎样一个过程摧毁这些国家的发达国家美梦?
    
    全球化,进行全球产业分工,扩大了世界贸易,按照优势互补等等原则,有利于全球经济增长。看上去很不错。一些国家确实能过全球化类似的过程,从穷国变到了小康型国家。如一些拉美东南亚国家,发达国家的外资来了,工厂建起来了,或者来旅游的人多了,的确是显得欣欣向荣。就是出卖资源型国家,也有很多投资挖资源,人民眼界大开。
    
    麻烦在于,全球化是按发达国家的规则进行的。那些投入全球化的国家或多或少都向发达国家借了债。可能是通过IMF或者世行,反正债权在发达国家手里。借债的初衷在于,开始国家穷,想要建工厂,建大楼没有钱。那么发达国家可以提供。这就走上了危险的第一步:借钱。
    
    最不成器的那些国家实在是很惨。非洲穷国们借来钱本来是要发展经济脱离赤贫的,结果独裁者或者特权阶层不管这个。他们或者把钱直接贪了存到了发达国家银行,或者是买了奢侈品花了,还要花钱买武器,都流回发达国家了。反正是没有工厂。钱没有了发生经济危机,就继续借钱。还债什么的就用资源抵压。这个游戏最后的结果是,发达国家印纸钞票给穷国们,穷国们一会儿就通过各种方式送了回来,还不上只好把资源权益也奉上,资源也卖光了,还欠大堆债务。很多国家已经走到了最后一步,躺那里等死了。撒哈拉南部的非洲穷国们在上世纪最后十年中,除去流入这个地区的资金,他们反而要净付出120亿美元给发达国家。什么都没有了,发生饥荒就等发达国家救济,还有求发达国家免债务。发达国家仁慈得很,看见这些国家实在没有什么可以抵压的了,就免了一些。在西方国家的宣传上,只有那些最后关头的救济是新闻焦点,西方国家普通民众们真心以为自己很仁慈,有些发展中国家人民也这么认为。
    
    拉美东南亚国家好一些,工厂建起来了,城市建起来了。GDP上去了,债务陆陆继续还上了,旧债还了借新债,继续建设。人民心气比较好,奔小康,出国旅游,买汽车,颇有一番荣景。这时候,出了些“小”问题。不管是步子走快了,还是出了大贪污犯,还是世界经济形势不好,总之经济增长不那么顺利了。那么,建立在增长预期上的一些建设项目使得问题越来越大。这时候,发达国家又来了。就象东南亚经济危机一样,债务多了些,外汇储备显得少了,房子建多了泡沫,最后在攻击之下,货币贬值。从GDP数字的角度来看是一夜回到解放前。
    
    为什么那些小问题会出这么大的事?发达国家经济也经常遇到类似的小问题,最多也就是负增长一点,周期过去,并不影响其根本。而发展中国家出事可能就是打个对折。这就要归根于发达国家的另一个杀手锏:结构调整。
    
    拉美东南亚国家搞建设有了初步成果要继续借钱发展,IMF或者世行就说了,可以借,但是得听俺们的建议。有些是被逼得,有些是自己主动请专家学者来设计的。那么发达国家的专家们建议最后的结果就是:这些国家投入的产业通过结构调整是比较偏的,发达国家不生产的;而这些国家富了要一些高级的产品,发达国家说俺们这有,你们不用生产了,你们生产也搞不过我们,没效率,算了,????们拿手的吧。小康发展中国家一看,也对啊,俺们造电器玩具养牛干得还可以,人民有了点子钱,让他们花吧。 于是打开大门,发达国家大公司的产品长驱直入。
    
    结构调整完了,发现上当了。自己干的这些事,能赚些小钱,比干卖资源好,可是不怎么来钱。想要继续发展吧,就得赚大钱,那些赚大钱的活又让发达国家垄断了,自己国家就是出血本想发展高级产业,人家产品在那竞争呢。这也就罢了吧,更加恐怖的是,自己干的还不错的那些活结果也不算数了。想和中国比造电器玩具,怕是不可能了。本来也就是外资投来的,结果外资跑中国去了,就此束手无策。没有任何挽回的办法了。
    
    所以这就是拉美与东南亚小康国家的故事:经济“奇迹”后面的经济危机。拉美国家70年代奇迹,后面20年危机,东南亚80年代奇迹,90年代危机。危机完了,不是周期性的,而是一次性的,完了就让你躺在那里起不来,而不是景气循环。
    
    
    
    加上苏东波那些国家自我爆炸,这么一算,全世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躺下了。剩下两个:中国与印度。下面谈这两个国家的事。
    
    三、中国与印度
    
    上面说到,发展中国家基本全完了,惨的就是卖光资源等死,稍好点也是经济危机过后再没了希望。发达国家其实不在乎这些国家惨成什么样。只要能顺利得到这些国家的资源,并不在乎,方法就是用高价卖产品给那些国家的富人不等价交换。如果说得明白一些,发达国家是有意这样设计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中国家可以选择努力一点成为拉美这样的经济后院,或者不努力成为非洲完全躺下。
    
    但是还剩下印度与中国没有完全搞定。俺说没有搞定是有证据的。说到印度,一般以为这个国家穷得很,人均GDP才400多不到500,在发展中国家里都算是最低的一档。中国也不富,今年基本能上1000美元了,还落后于不少发展中国家。但是放在全球角度看,而不是泛泛地谈GDP,中国与印度与其它发展中国家是显著不同的。
    
    如果说发展中国家还有一些技术能力,那么也就在中印两国了。这两国能发卫星,能造汽车,这在发展中国家就没几家了。巴西的火箭炸好几回了也没发上去。中印两国的经济发展程度,被大量人口平均给掩盖了。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产业,发展中国家只有中印两国。如果只看这些产业,不看那大量的闲置人口,中印两国的发展程度是高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因为一个国家的希望,在于产业发展,不在于一时的人均GDP。
    
    这两国的经济,基本还是独立自主的。不是说没有外资,而是两国的领导力量还没有被发达国家所掌控,经济道路过去是自主选择的,今后也有自主选择的余地。其余发展中国家是已经没有选择余地了。想自由选择么?民主政府里坐着的不定是不是美国培养的走狗。就算总统想奋起脱离这种经济秩序,底下大堆资家阶级买办可不是虚的,那是要你死我活斗争的。委内瑞拉的查维斯不是曾经被整惨了么?
    
    印度的独立自主是比较严格的。从尼赫鲁开始,印度就是自己搞一套,算是民主制度下搞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全球独一份。印度国内很多人批评尼赫鲁,搞得印度发展那么慢。这个的确是有道理,印度的经济管制太死了没有活力。但是等别的发展中国家全被放躺下一看,印度这个独立自主还算是不错的。等到了90年代,印度终于搞起了独立自主的改革,培养了一些有竞争力的产业与大企业,如软件业,制药业。
    
    印度90年代的叫经济改革,不叫改革开放,因为印度对于开放非常小心,可以说是过分小心了。中国要买印度的铁矿,印度不卖,要自己炼铁卖。结果这两年中国缺钢铁,上印度买了不少,让它等着了。印度的外资公司过得都不怎么好,肯德鸡在印度卖不下去了。印度90年代的经济发展,和外资关系不大。增长率就是4-5%的样子,不算快,但是因为一直增长没有出事,所以成为仅次于中国的增长国家。如果把中国与印度除去,发展中国家在90年代几乎没有增长,经常出事。印度没得着外资的好处,可也因此防着了外资的坏处。俺认为印度是有希望的,今后路子走对了,前景比拉美东南亚都要好。最近几年,印度也开始拉外资了,这是向中国学习。
    
    中国利用外资的水平在俺看来在发展中国家是最高的,这也是中国经济增长20年奇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虽然有很多文章批评中国利用外资政策中的错误,但是在全球范围内看,中国的外资政策有几个显著的优点值得总结。
    
    中国的外债使用是发展中国家的典范。历年来借了还,还了再借,到现在累计还有一千四百多亿美元的外债,建成了很多项目,没有给国家造成什么麻烦。这一点,全球发展中国家可以说没有国家能做到。这是因为中国政府对外债的使用是很小心的,借债都是有项目的,政府对外债的管理能力与效率都是发展中国家中最好的。
    
    中国的外资使用上,监管在发展中国家算是很好的。外资来,至少要建个工厂或者研究中心,如果提供技术那就更好。保证不是热钱,不好跑。外资要想到中国得利,就得搞生产,不管怎么血汗工厂,总得出东西再管分配利润,这样就不是零和游戏。中国政府对于外资还有准入限制,有些领域是不让外资搞的,有些领域只能合资,合资份额不能超过一个百分比,有些领域就可以独资。具体细节不论,中国政府实际上知道有些产业不能让给外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外资那是随意出入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连银行都开。
    
    中国政府利用外资的出发点是好的,是利用外资提升技术。具体操作有很多失误,但是有这个原则了,总是能得到一些益处了。俺以为这个原则是不错的,改进的方法是在具体操作上,不能不要外资了。有一个独立自主的政府,改进具体操作是有希望的。应该说中国政府是有这个心的,从汽车行业能看出来。汽车行业从产量来说是有大发展的,技术提升就做得不是太好,但是不能说中国政府想让外资操纵汽车业了,历年来有大量政策是想让汽车业国产化的,象什么汽车国产化率得多少多少。中国利用外资提升技术也有做得好的,电子通信产业就是一个。电视机是引进的日本技术,现在已经基本能自主研发了,虽然有些关键模块要靠进口。
    
    通信产业引进了几家外国大公司,国内公司和它们竞争,奇迹般地活下来而且杀到了国外。这在发展中国家都是没有过的事。现在中国出口产品分额最大的就是电子产品,已经是中国的杀手锏了,就算是发达国家也不可能干过中国了。
    
    很多人批评的中国政府“造船不如买船”并不是乱说,但是放到全球范围去看,就应该承认中国政府在发展制造业上还算是好的。事实上只有中国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制造业上显现了与发达国家对抗的能力,这种能力在改革开放之初是没有的。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是会造什么什么了,离真正有经济效益地卖到全球去还差很远。现在中国有几个产业没有发展得很好,象飞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这些被人们所批评。但是要看到,这两个产业要是中国能搞好了,那不就成发达国家了么?中国其实在其它制造业上发展得很不错,盯着两个难度很高的骂容易忽视总的趋势。
    
    还有一种误解,就是中国靠外资发展经济,外资都搞的是血汗工厂,中国人就只会在工厂里干点简单的活。实际上血汗工厂对中国GDP的贡献并不大。因这这些工厂就是出口产品到外国去,赚了贸易顺差才算到GDP里面去,一年不过二三百亿美元。
    
    可以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是虚的,但GDP不是虚的。中国的GDP主要是靠内需发展起来的。可以用典型商品代表这种趋势。80年代以及90年代早期,靠电视机洗衣机这些家用电器中国的GDP发展就是非常实在的,现在就算穷人家里或多或少也有这些电器。90年代中期以来,就是电话,手机,摩托车,这些也是普通人都能买得起的。
    
    接下来就是房地产汽车,如果做到普通人也买得起了,那就是中等发达国家了。现在只能说,精英阶层能买得起。可是不能简单理解为其它发展中国家的上层贪官们,实际上大量的城市平民也能买车买房。也就是说,中国现在中产阶级的数量已经是发展中国家最多的,并且领先其它国家一个数量级,与发达国家也可比了。所以现在中国的城市里生活不看阴暗面与发达国家其实差不多的,生活品质可能还要好,因为物价低。说这些不是为了自满,而是为了表明,中国的发展是超过了历史上发展中国家所能做到的程度。问题当然还是很多的。血汗工厂主要是解决了一部分农民的就业问题,对中国总体经济发展其实意义不大。
    
    从总的趋势来看,在全球,中国的经济奇迹的意义是非常大的。这是第一次有一个发展中国家几乎在所有制造业层面上显示了挑战的能力。以前那些发展中国家被发达国家结构调整指导得放弃了很多产业,专门干几个所谓的优势产业。但是中国没有接受这种指导,而一直是自主发展的。中国现在的发展姿态其实很明显的,就是从低级产业到高级产业,一级级占住了往上吃,占住了就不放弃。这个对于发展中国家是已经发生的可怕事实了。可以说,其余发展中国家除了卖资源基本发展的空间了。东南亚国家就是个明显的例子,争外资输给了中国,接着就是经济危机。完了和中国经贸关系大发展,中国买的基本都是资源性商品,包括旅游商品,中国的大量制造业产品占领东南亚市场。墨西哥也苦得很,与中国的优势产业重叠了,也肯定竞争不过,所以拖着不让中国进WTO。也不能指望中国经济提升,工资上涨转移产业到别的国家。中国还有好几亿农民没工作,不可能转移到别的国家,要转移也是往中国内地转,或者搞民工潮让内地民工到沿海工作。唯一能有点谱的是印度,那么多人搞开了血汗工厂竞争起来不一定谁赢。但是印度好象没有想到这条路。中国最多可能在经济真正大发展成功了以后放弃这些产业,那是很久以后的事了。现在所谓出于人道主义不要血汗工厂的说法,中国政府是不会听的,那么多没工作的农民不知道怎么办,宁愿被人骂黑心。
    
    中国现在还在占住全球中级产业,这是俺认为加入WTO最大的利益所在。中级产业带动经济可比低级产业厉害多了。一台电视机卖出去可能不赚几个钱,可是生产过程中有很多部件,可以带动很多厂家。从全球份额上来说,不如中国衣服鞋帽这些低级商品大,但是态势是一样的,中国就是成本最低质量还不断上升的。其它国家要想在这上面竞争更加不可能了。因为这不是低工资就能做到的,主要靠产业聚集降低成本。主要配套厂家都在中国了,到哪里建厂都比不过在中国建厂方便。现在有一种雪崩效应,就是全球都跑到中国建工厂,不需要中国政府宣传了。这个很厉害,马上会见效。
    
    上面几段谈过,俺的结论就是,中国的经济经过20年的发展,已经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经济大怪兽了,好也罢,坏也罢,都得正视这个怪兽。这也是中国与拉美国家70年代,东南亚国家80年代的经济奇迹不同的地方。这些国家的的发展都是偏门的,而中国是一种全面追赶的态势;这些国家发展以后必然会面临其它发展中国家的挑战,而中国是一级一级往上吃没有值得一提的竞争者。因此预测中国会发生类似的经济危机就此躺倒是过于简单了,没有看到中国与它们的区别。
    
    现在中国经济走到了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发展中国家从来没有过的阶段:挑战发达国家。下面俺准备展望这个挑战中可能的事情,也谈谈四小龙的经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0-4 2:51:38编辑过]
Good!
看看
<P>看了个头,比较有趣~顶了再继续看~</P>
<P>楼主还是自卑了点,现在的珠江三角洲高技术行业发展趋势还没看到。据我所知,西安好多一直默默搞国防建设的科研院所与沿海的一些高科技公司结成了合作关系,其中就有政策的引导。中国企业的科技实力会逐渐充实起来。从买技术到卖技术,相信不会太远。请各位支持我们的党,我们的政府吧,中华民族已经穷了太多年,翻身就靠各位了</P>
共欣赏!多多益善,方是上网乐趣所在。
欣赏ing.......
<P>产业升级是强国的必由之路!</P>
<P>一是,我们所谓的“独裁”政府可以摆脱干扰,大力扶持需要发展的产业。</P><P>二是,占领中低端制造市场,逼其他发达国家产业升级,同时我们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两三角地区进行产业升级,和发达国家全面竞争。</P><P>三是,我们不卑不亢,不骄不躁,扎扎实实努力发展,中华民族崛起可期,虽然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P><P>改革金融体制,加强法制管理,严厉打击腐败是当前经济工作三大要务。</P>
8错!顶了!
太好了,不顶不行!!!!
up
转贴的吧?我转过了。只有一个人发言。
<P>好文</P><P>产业升级是关键,自主研制和引进技术并进</P>
<P>振奋!!!!!!!!!</P>
主要是在两三角产业升级的时候,原来的低级产业不能转出国去,转到西部,带动西部一起发展
<P>嗯,是篇好文</P>
好文
转到热点去哈!
顶!
不说了,纯支持了~~~
<P>说的好!中国的飞机和汽车是应该有自己的大型跨国品牌!</P>[em05]
毒药真能写啊~
非常好
我经常梦见自己老的时候住在庄园里,中国定要发达了
虽然有不同意的地方,但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文章。
<P>好文,有深度</P>
不错!!!!!
写得挺好的,强烈支持
<P>强文!</P>
<P>不过美帝恐怕早就看出来了这种“恐怖”的前景,因此才要心急火燎的搞定中东,然后集中力量在台海扼杀中国,避免出现一个比苏联还难对付的竞争对手。</P>
<P>话说回来,不经风雨,难成大器,要想理直气壮的迎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从美国身上迈过去,不流些血,是不可能的。</P>
<P>啊, 这么业余的文章也这么多人叫好. 光看5000美元人均GDP的门槛就够了. 如果不嫌麻烦到IMF或者UN去查一下2001年这个进入发达国家的门槛是93XX美元(GDP PER CAPITA, 已经说过一遍了, 还是没人记住). 另外UN还有自己的INDEX, 不是简单的人均GDP就能说明问题的. UN有个HDI(HUMAN DEVELOPMENT INDEX), 考虑到财富分配的问题, 所以阿拉伯国家虽然人均GDP很高但还是RANKED LOWER.</P><P>另外这些经济指数并不能说明什么实际问题. 虽然某些国家工业体系可能不完整或者比较单一, 但是毕竟人家的生活水平是实实在在的. 中印有再多的POTENTIAL也还是POTENTIAL, 如果不完全发挥出来还是一纸空谈. 是人都知道中国人管理奇差, 多好的公司都能给搞烂了, 而且INFRASTRUCTURE方面还是比较落后很不稳定, 需要彻底改革.</P><P>各位还是少周期性的激动一下低调点埋头干吧......要不就和阿三没啥区别了. 没必要自卑到时不时需要这样的文章激励一下, 五千年的文明就足可以成为最大的骄傲了. 我们不能躺在这上面睡觉要继承和发扬......</P>
可以看看!
ding
不顶,我不好意思。
作者应该是何新
说的太好了
<P>老文了,常拿来晒晒</P>
顶~
总比没看好,看了长了见识[em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