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代初海峡两岸初中中国古代史课本的一些比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4:13:16
提交 匹夫有责


1949年国民党退踞台湾后,台湾初中使用的 历史课本是由“国立编译馆”延聘专家编写。经编审委员会审定,于1986年编定出版、1991年改编再版的“标 准本”。


我国大陆由于改革开放新形势的需要,九十年代开始,实行了中学教材多纲多本的制度。1990年起,北京 、上海、广东、四川、浙江等地都组织专家编写历史新课本。


上海中 学历史教材编写组根据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制订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历史学科课程标准》,于1991 年编写了供义务教育七年级(初一)使用的中国古代史新课本,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于1994年在上海市的中学推广使用。


本文就1994年版上海初中中国古代历史课本(以下简称沪本)与台湾1991年版初中中国古代史课本(以下简称台本)作一些介绍和比较。



沪台两地的课本在编写体例上有不少相通之处。台本卷首列有编辑大意,课文强调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民 族文化的融合”;“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书中年代以帝王纪年为主,“附注西元”年代;书中“所附 图片,为求与课文配合,并附加解说”;“各节均附有‘研究与讨论’,以加强学习效果”等。课本以章节体 编写。第一章为导论,第二章至第十七章,从“中国文明的开始”,到“明与清代前期的社会与文化”为止。 每章分两至四节不等,如第四章“东周──春秋战国的剧变”中分为“春秋五霸的迭兴”、“战国七雄的兼并 ”、“社会经济的变动”、“学术思想的发达”四节。每章的开始与沪本一样,列有一段概述,台本称之为“ 提纲”,起“提示全章之重点,藉以加强教学效果”之作用。
上海与台湾两地的历史课本不但在篇章结构、子目设计、每章的概述(提纲)和每节后的习题等方面有不 少相通或相似之处,在介绍历史人物与事件方面,也有一些选材一致的地方。台本对历史上为统一、改革、社 会发展作出过贡献的帝王将相,勇于抗击外侮、坚持民族气节的英雄人物,开展对外交往的历 史人物和对文化、科学等方面有伟大成就的思想家、科学家、医学家、文学家等,均有肯定赞扬性的介绍。其 中包括秦始皇、汉高祖、唐太宗、明太祖、诸葛亮、魏征、王安石、张居正、卫青、霍去病、祖逖、谢安、岳 飞、文天祥、郑成功、张骞、班超、北魏孝文帝、文成公主、郑和、孔子、孟子、司马迁、班固、李白、杜甫 、白居易、辛弃疾、关汉卿、张仲景、华佗、祖冲之、沈括、毕升、黄宗羲、李时珍、宋应星、徐光启等。对 这些人物,台本与沪本具有相似的观点,存在着共同接受的空间。


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如商鞅变法、孝文帝 改革、祖逖北伐、淝水之战、王安石变法、郑成功收复台湾、欧洲传教士来华等,台本都作为重点叙述;对其 作用与影响的评述与沪本亦有共同之处。
在插图的选择上,台本与沪本有不少竟完全相同,如在山东出土的北 宋刘家针铺白兔铁针商标图和汉武帝、光武帝、唐太宗、武则天、王安石、沈括、忽必烈、马可·波罗、关汉 卿、郑和、顾宪成、于谦、利玛窦、徐光启、顾炎武、李时珍等的图像,在沪台两地课本中是一致的。



;二
由于当时两党双方意识形态、史学观点的差异,以及教材编写者和教学习惯的不同,沪台两 地的历史课本亦存在着史料取舍和编写方法上的差异,特别是对历史发展的线索、规律、以及某些人物和事件 的评价存在分歧。


农民起义
次数多、规模大、范围广、影响深,是中国封建社会特点之一。过去大陆历史课本中农民起义所 占篇幅过多,这在沪本课文中已有所改变。沪本重点介绍了秦末、隋末、唐末、明末四次典型而重要的农民起 义,而其他的农民起义只作极为简略的叙述或不予介绍。对于农民起义的历史作用,沪本则持肯定态度,以体 现“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动力之一”的观点;


而台本对农民起义的态度,则贬之为动乱。台本对历史上 的农民起义基本上是否定的,对大多数农民起义多用“乱”字。如对黄巾起义和黄巢起义称之为“黄巾之乱” 和“黄巢之乱”,说“黄巢之乱使大江南北广遭劫掠”;称李自成为“流寇”,明朝末年“流寇大起,其中以 张献忠、李自成等人势力最强,屠杀也最惨”。唯对秦末陈胜起义称之为“抗暴运动”,有肯定之意,但对 起义过程则没有叙述。



古代民族问题,
沪台课本分歧亦大。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还包括几十个少数民族,这是 长期历史发展形成的。


沪本认为:“长期生活在今天中国版图内的民族,都是中国人,都属于中华民族,他们过去的活动都应该写入中国历史。”这是机械论的“屁股决定脑袋”,难道可以推理,华盛顿是美国人,他的祖先也是美国人?何况中国还有俄罗斯族,沪本当然自相矛盾,不敢把俄国历史吞并的!



外国史学家指出,历史上汉族和异族政权之间的斗争是外族侵入中国,如把 元灭南宋说成是蒙古灭亡了中国,把清军入关说成是**入侵中国。


这个观点显然是实事求是的。中国,在古代只能是汉族的中国,因为是汉族开创了华夏文明,建立了中国和中国传统文化;只有汉族政权才是真正意义的中国,只有汉族政权才能代表中国主体民族利益,和有效地捍卫中国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的含义,尽管古代要比今天狭隘,但我们不能拿今天的“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标准去要求古人,给古代的反华侵略者、殖民者涂脂抹粉,贴上“中华民族(中国人的同义词)”的美丽标签。


台本亦持此观点 。例如台本把宋与金、蒙古的和战放在宋朝“对外关系”中叙述;台本称唐时的突厥“紧邻中国”,是“我国 主要外患”;把汉末至西晋时期北方胡族暴力内迁至黄河流域抢占汉族的生存空间,称之为“五胡乱华”。


沪本的指导思想:“把历史上中国边境的少数 民族政权看作是外国,不利于今天民族的团结和祖国的统一”,这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用实用主义篡改历史的荒谬手法,为现实政治服务也太不择手段了。实用主义的最大弊端是:顾此失彼,也就是“顾前不顾后”!“内战论”必然会导致否定民族英雄,这个损失才严重呢!


由于把历史上少数民 族政权看作是“外国”,少数民族的历史人物在台本的中国史中就不会有较多的反映。台本对古代少数民族的 历史介绍极为简要,课本中仅出现匈奴族的刘渊、氐族的苻坚、鲜卑族的拓拔和孝文帝元宏等几个帝王的名称 ;台本虽提及文成公主嫁至吐蕃,但不出现松赞干布的名字。



沪本对古代少数民族的历史给予了充分的重 视,课文介绍了不少少数民族历史人物,如呼韩邪单于、石勒、菩萨、骨力裴罗、松赞干布、尺带珠 丹、大祚荣、皮罗阁、凤迦异、耶律楚材、俺答汗、三娘子等人的事迹。对于以上历史人物,沪本课 文充分肯定了他们对少数民族的发展和加强与汉族友好关系方面的贡献。而这些在台本中是没有的。 但是沪本也有意回避了这些人及其所属政权也曾犯下的侵华罪恶,形成一种残缺的、不符合历史真相的“选择性记忆”。


在古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方面,
台本侧重渲染中国开拓版图的英雄气概。例如说“秦派兵南征”,将“越 南北部并入版图”;汉武帝“派水陆两军进讨”,“东定朝鲜,并入版图”;
“曹魏曾向东经营,屡次讨伐高 句丽,攻占其都城”;
“唐高宗征服朝鲜半岛”,“刘仁轨大败日本军队”,“中国皇帝成为当时东亚的国际 盟主”等。


而沪本,对一些所谓对外关系上的敏感问题,则尽量回避。越南是从中国两次(五代和明朝)分裂出去的,这样的大事一笔抹煞,真的很合适吗?提交 匹夫有责


1949年国民党退踞台湾后,台湾初中使用的 历史课本是由“国立编译馆”延聘专家编写。经编审委员会审定,于1986年编定出版、1991年改编再版的“标 准本”。


我国大陆由于改革开放新形势的需要,九十年代开始,实行了中学教材多纲多本的制度。1990年起,北京 、上海、广东、四川、浙江等地都组织专家编写历史新课本。


上海中 学历史教材编写组根据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制订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历史学科课程标准》,于1991 年编写了供义务教育七年级(初一)使用的中国古代史新课本,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于1994年在上海市的中学推广使用。


本文就1994年版上海初中中国古代历史课本(以下简称沪本)与台湾1991年版初中中国古代史课本(以下简称台本)作一些介绍和比较。



沪台两地的课本在编写体例上有不少相通之处。台本卷首列有编辑大意,课文强调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民 族文化的融合”;“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书中年代以帝王纪年为主,“附注西元”年代;书中“所附 图片,为求与课文配合,并附加解说”;“各节均附有‘研究与讨论’,以加强学习效果”等。课本以章节体 编写。第一章为导论,第二章至第十七章,从“中国文明的开始”,到“明与清代前期的社会与文化”为止。 每章分两至四节不等,如第四章“东周──春秋战国的剧变”中分为“春秋五霸的迭兴”、“战国七雄的兼并 ”、“社会经济的变动”、“学术思想的发达”四节。每章的开始与沪本一样,列有一段概述,台本称之为“ 提纲”,起“提示全章之重点,藉以加强教学效果”之作用。
上海与台湾两地的历史课本不但在篇章结构、子目设计、每章的概述(提纲)和每节后的习题等方面有不 少相通或相似之处,在介绍历史人物与事件方面,也有一些选材一致的地方。台本对历史上为统一、改革、社 会发展作出过贡献的帝王将相,勇于抗击外侮、坚持民族气节的英雄人物,开展对外交往的历 史人物和对文化、科学等方面有伟大成就的思想家、科学家、医学家、文学家等,均有肯定赞扬性的介绍。其 中包括秦始皇、汉高祖、唐太宗、明太祖、诸葛亮、魏征、王安石、张居正、卫青、霍去病、祖逖、谢安、岳 飞、文天祥、郑成功、张骞、班超、北魏孝文帝、文成公主、郑和、孔子、孟子、司马迁、班固、李白、杜甫 、白居易、辛弃疾、关汉卿、张仲景、华佗、祖冲之、沈括、毕升、黄宗羲、李时珍、宋应星、徐光启等。对 这些人物,台本与沪本具有相似的观点,存在着共同接受的空间。


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如商鞅变法、孝文帝 改革、祖逖北伐、淝水之战、王安石变法、郑成功收复台湾、欧洲传教士来华等,台本都作为重点叙述;对其 作用与影响的评述与沪本亦有共同之处。
在插图的选择上,台本与沪本有不少竟完全相同,如在山东出土的北 宋刘家针铺白兔铁针商标图和汉武帝、光武帝、唐太宗、武则天、王安石、沈括、忽必烈、马可·波罗、关汉 卿、郑和、顾宪成、于谦、利玛窦、徐光启、顾炎武、李时珍等的图像,在沪台两地课本中是一致的。



;二
由于当时两党双方意识形态、史学观点的差异,以及教材编写者和教学习惯的不同,沪台两 地的历史课本亦存在着史料取舍和编写方法上的差异,特别是对历史发展的线索、规律、以及某些人物和事件 的评价存在分歧。


农民起义
次数多、规模大、范围广、影响深,是中国封建社会特点之一。过去大陆历史课本中农民起义所 占篇幅过多,这在沪本课文中已有所改变。沪本重点介绍了秦末、隋末、唐末、明末四次典型而重要的农民起 义,而其他的农民起义只作极为简略的叙述或不予介绍。对于农民起义的历史作用,沪本则持肯定态度,以体 现“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动力之一”的观点;


而台本对农民起义的态度,则贬之为动乱。台本对历史上 的农民起义基本上是否定的,对大多数农民起义多用“乱”字。如对黄巾起义和黄巢起义称之为“黄巾之乱” 和“黄巢之乱”,说“黄巢之乱使大江南北广遭劫掠”;称李自成为“流寇”,明朝末年“流寇大起,其中以 张献忠、李自成等人势力最强,屠杀也最惨”。唯对秦末陈胜起义称之为“抗暴运动”,有肯定之意,但对 起义过程则没有叙述。



古代民族问题,
沪台课本分歧亦大。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还包括几十个少数民族,这是 长期历史发展形成的。


沪本认为:“长期生活在今天中国版图内的民族,都是中国人,都属于中华民族,他们过去的活动都应该写入中国历史。”这是机械论的“屁股决定脑袋”,难道可以推理,华盛顿是美国人,他的祖先也是美国人?何况中国还有俄罗斯族,沪本当然自相矛盾,不敢把俄国历史吞并的!



外国史学家指出,历史上汉族和异族政权之间的斗争是外族侵入中国,如把 元灭南宋说成是蒙古灭亡了中国,把清军入关说成是**入侵中国。


这个观点显然是实事求是的。中国,在古代只能是汉族的中国,因为是汉族开创了华夏文明,建立了中国和中国传统文化;只有汉族政权才是真正意义的中国,只有汉族政权才能代表中国主体民族利益,和有效地捍卫中国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的含义,尽管古代要比今天狭隘,但我们不能拿今天的“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标准去要求古人,给古代的反华侵略者、殖民者涂脂抹粉,贴上“中华民族(中国人的同义词)”的美丽标签。


台本亦持此观点 。例如台本把宋与金、蒙古的和战放在宋朝“对外关系”中叙述;台本称唐时的突厥“紧邻中国”,是“我国 主要外患”;把汉末至西晋时期北方胡族暴力内迁至黄河流域抢占汉族的生存空间,称之为“五胡乱华”。


沪本的指导思想:“把历史上中国边境的少数 民族政权看作是外国,不利于今天民族的团结和祖国的统一”,这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用实用主义篡改历史的荒谬手法,为现实政治服务也太不择手段了。实用主义的最大弊端是:顾此失彼,也就是“顾前不顾后”!“内战论”必然会导致否定民族英雄,这个损失才严重呢!


由于把历史上少数民 族政权看作是“外国”,少数民族的历史人物在台本的中国史中就不会有较多的反映。台本对古代少数民族的 历史介绍极为简要,课本中仅出现匈奴族的刘渊、氐族的苻坚、鲜卑族的拓拔和孝文帝元宏等几个帝王的名称 ;台本虽提及文成公主嫁至吐蕃,但不出现松赞干布的名字。



沪本对古代少数民族的历史给予了充分的重 视,课文介绍了不少少数民族历史人物,如呼韩邪单于、石勒、菩萨、骨力裴罗、松赞干布、尺带珠 丹、大祚荣、皮罗阁、凤迦异、耶律楚材、俺答汗、三娘子等人的事迹。对于以上历史人物,沪本课 文充分肯定了他们对少数民族的发展和加强与汉族友好关系方面的贡献。而这些在台本中是没有的。 但是沪本也有意回避了这些人及其所属政权也曾犯下的侵华罪恶,形成一种残缺的、不符合历史真相的“选择性记忆”。


在古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方面,
台本侧重渲染中国开拓版图的英雄气概。例如说“秦派兵南征”,将“越 南北部并入版图”;汉武帝“派水陆两军进讨”,“东定朝鲜,并入版图”;
“曹魏曾向东经营,屡次讨伐高 句丽,攻占其都城”;
“唐高宗征服朝鲜半岛”,“刘仁轨大败日本军队”,“中国皇帝成为当时东亚的国际 盟主”等。


而沪本,对一些所谓对外关系上的敏感问题,则尽量回避。越南是从中国两次(五代和明朝)分裂出去的,这样的大事一笔抹煞,真的很合适吗?
<P>中国历史 不是单纯汉族王朝历史</P><P>一碗水要端平 “秦派兵南征”和蒙古满清的进攻有什么区别?</P><P>至于作者也配谈什么机械论 可笑 马氏的根本原则都没搞明白 主体政权决定主体民族</P><P>什么汉族开创华夏文明 而少数民族要一笔带过 真是让人恶心</P><P>作者只给了人家两条路 要么接受汉人的统治作默默无闻的顺民 要么就是野蛮的外国侵略者</P><P>如此恬不知耻的论调 汉网的垃圾们倒是情有独钟</P><P>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成不变的吗 你今天是跪着吃饭还是坐着?</P><P>喜欢咬文字吗 除了河南周边的一圈 全他妈的不是中国人了</P><P>某些饭桶总是装出可怜兮兮的样子 一天到晚是“这些人及其所属政权也曾犯下的侵华罪恶”</P><P>似乎华夏文明从黄河流域扩张到整个东亚温带大陆是纯粹和平仁爱自愿的</P>
<P>赞同2楼的看法。</P><P>中国并不仅是汉族的中国,少数民族政权也都把自己当作中国正统的延续,本身就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P>
好文!!!!个人认为最适合中国的历史书是台本,大陆的历史书不看也罢!!!
台湾的语文课










<B>以下是引用<I>S.W.A.T.</I>在2004-9-27 11:46:00的发言:</B>

<P>赞同2楼的看法。</P>
<P>中国并不仅是汉族的中国,少数民族政权也都把自己当作中国正统的延续,本身就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P>
<P>支持2楼。</P><P>本文在比较中又加入政治性评论,体例上乱七八糟。觉得象是用别人的文章篡改的。</P>
支持2楼。照楼主那么说,我不是纯汉族血统,(我估计全国90%的人不是!)那我就不是中国人了?
支持楼主
如果按楼主的意思,

汉族血统才算中国人

那就找不出一个中国人来了,

是按炎帝的血统算?还是按皇帝的血统算?嗤尤的部落算不算?

秦国人生性野蛮, 战场上的士兵腰间都别着被砍下的头颅   被中原国家称为蛮夷

那么秦朝都不算中国史了?  

按楼主这文的血统论,

一个吉林汉族人和广西汉族人血统差异,可能比一个吉林汉族人和韩国朝鲜族人的差异还大.

那么谁的血统才是相对纯正?以谁为依据?

那我们是不是应该把汉族也按七块论也拆了?
汉族人,
呵呵,
给我说一排它的标准告诉我什么才叫汉族人?

      
                                                               “中华民族”族称考
                     江中龙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近代以来才有的民族学名称,泛指定居于中国          领土上的所有民族。但是,这个族体已存在数千年之久,其族称的形成与发展也经历了数千年的演          变。
            大约在5000年前,当中华民族开始形成时,其族称为“华”。汉朝以后,开始出现“中华”的          族称。至19世纪末,作为近代民族学术语的“民族”概念传入中国后,“中华民族”这个民族学词          汇也应运而生。虽然“华”、“中华”、“中华民族”这些族称之间小有差异,但其内涵却是一致          的,即指定居于中国领土上的所有民族。
            “中华民族”的“华”始于中国历史上五帝时代之最后一帝舜的名字“华”。“五帝”时代是          中国原始社会晚期部落联盟时代,五帝时代的“帝”即部落联盟首领。“舜”是谥号,即死后所进          的尊号。《谥法》曰:“仁圣盛明曰:舜。”“有虞氏”最初是舜所在部落的名称。“虞”本是帝          尧时掌山之官,即部落联盟中负责管理山林及山林中鸟兽的部落世袭公职名称。中国上古有“以官          为氏”的习俗,即以其在部落联盟中所担任的公职名称为部落名称,故称其部落为“虞”或“有虞          氏”。在虞帝舜时,部落联盟向民族和国家发展。“虞”或“有虞氏”因此演变为朝代名称,如同          夏后氏之称为夏朝。按先秦文献记载,有虞氏是中国历史上先于夏朝的第一个朝代,虽然这个朝代          还带有若干部落联盟的痕迹。中国现存最古的一部史书《尚书》,即以《虞书》为开篇。
            舜名“重华”,唐代学者张守节撰《史记正义》,释“重华”为“目重瞳子”,说是舜的眼睛          有两个瞳孔,这种解释不合情理,难以置信。如果细究其源,“重华”的“重”是远古少昊氏部落          中的一个氏族名称。这个氏族在帝颛顼高阳氏时代担任过部落联盟世袭公职“句芒”(木正,相当          于今之林业部长。见《左传·昭二十九年》)。重亦即舜所在氏族名称。“华”才是舜的名字。
            按照氏族部落传统,氏族首领的名称即为全体氏族成员及其后裔共有的名称。在舜建立国家政          权后,人们沿袭古老的习俗,以舜的名字称呼有虞氏朝族裔及有虞氏治理下的人民为“华”。“华          ”作为族称见之于《尚书·周书·武成》,意思是指先圣王的后代,即远古社会的贵族。这是初始          的、狭义的内涵。而后来的“华”作为族称见于《北史·西域传》,意思是指所有的中国人。这是          广义的内涵。此后“华”作为族称从此流传下来,直到现在,成为约定俗成的对全体中国人的称呼          。即使迁徙到海外,也叫海外华人。如果拥有其他国籍,也叫外籍华裔。
            在“华”的族称形成之后,历史上一些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朝代名称,也曾经作为华人的别          称流传,如秦人,见于《史记·大宛列传》;唐人,见于《明史·外国真腊传》;甚至于契丹在北          方声名远播后,也成了华人的别称。
            “中华”一词,见于裴松之注《三国志·诸葛亮传》。其源可溯自“中国诸华”。“中国诸华          ”一语见于汉朝高诱注《吕氏春秋·简选》。意思是“中国诸圣人的后代”。在公元3—6世纪,即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纷纷向中原汇聚,建立政权。当时,中原的中          心地位备受尊重。内迁各族都表现出对中原传统文化的强烈认同意识。“中华”一词作为一个超越          当时汉族、兼容当时内迁边疆各族的概念被响亮提出。能否居中华正统,在当时成为一个政权是否          能在社会舆论面前取得合法存在资格的潜在标准。因此,内迁各族所建政权均从血统、地缘及文化          制度方面找到自己是圣人后代、理当居中华正统的根据。例如,鲜卑拓跋氏自述为黄帝之裔,见载          于《魏书·纪序》;鲜卑宇文氏自述为炎帝之裔,见载于《周书·帝纪》;铁弗匈奴刘(赫连)勃          勃根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强调自己的夏王室血统而称所建政权为夏等。甚至于远在漠北的          柔然,当其强盛之时,也曾自号“皇芮”,宣称以“光复中华”为己任,见载于《南齐书·芮芮传          》。同时,“舜为东夷之人”、“大禹出于西羌,文王生于西夷”等语,亦常出于诸君王之口,以          明中华圣人本身也多有出自边疆族的先例。此外,也有的政权强调中华的地理内涵。居中华之地,          居先王之国,理所当然为中华正统。
            唐代在法律中正式出现“中华”一词。见于唐朝永徽四年(公元 653年)颁行由长孙无忌领衔撰          文的《律疏》(后称《唐律疏议》)。其中,对其卷三〈名例〉的“中华”一词释文如下:“中华          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仪,故谓之中华。”意思是说,          凡行政区划及文化制度自属于中国的,都称为中华。
            当代学者普遍认为,“民族”一词,作为近代以来民族学的一个术语,是一个外来词汇,是在          19世纪末叶从日本传入中国的。此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指称人们共同体的词汇,有“人”、“          民”、“族”、“家”等。这些词都单独使用。偶然也有把民族两个字连起来使用的,但那是指称          中国古代社会的各种社会组织和群体的复数概念,如唐代李筌著《太白阴经》序中有“愚人得之(          心术)以倾宗社灭民族”之言。“宗社民族”则指古代社会的各种社会组织。宗是指祭祀共同祖先          的社会组织,社本义是土地神,也指祭祀土地的社会组织,在宗社聚会祭祀时,特别注意等级秩序          。民是指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群体,如古代称士农工商为“四民”(见《谷梁传·成元年》),今尚          存“农民”称呼。族是指有共同地缘的社会群体,如“四闾为族”(见《周礼·地官》),闾是相          邻的二十五家,则相邻百家为族;族也指有共同血缘的社会群体,如父子孙为三族(见《周礼·春          官》),自高祖至玄孙为九族。在《太白阴经》序言中,“民族”二字虽然连用,但与近代以来的          “民族”一词有明显差别。
            在“民族”一词传入中国后,产生了“中华民族”这个民族学词汇。“中华民族”是一个在近          代出现的、相对于外国民族而言的概念。如近代学者梁启超所言:“凡遇一他族而立刻有‘我中国          人也’之一观念浮现于脑际者,此人即中华民族一员也。”但如前所述,中华民族实体则是远在“          中华民族”这个族称出现以前数千年就形成了。
            从中华民族内部结构来看,数千年来,内部各族族称在不断变化,大约数百年一易。族称的演          变显示出其中历史内涵的变化;一些族兴起了,一些族衰亡了,一些族迁徙了,一些族与别的族融          合后改换族称了。尽管中华民族的内部结构在不断变化,特别是中原政权的更迭,常常导致一些族          群向边疆乃至海外迁徙;而另一些边疆族则向中原汇聚,并建立政权。但不管其内部怎样变化,中          华民族本身始终是一个数千年以来包容中国各族共同发展的恒久的主体。          </p>
中华民族嘛,包括汉族,不只是汉族,将来可能还会有新的民族加入.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能太狭隘.
强烈BS楼主关于‘汉族’地一些提法,按这种逻辑,汉族的形成主要是从汉代才正式开始统合而成的,照这么说,汉代之前的历史算什么?外国史?战国七雄,就有赵人、秦人、楚人等的称呼,但没有汉人的称呼,这段历史怎么算?算汉族史还细算异族史?楼主的这种提法不是各WW的去中国华异曲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