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弱的问一句,一个现代SS-N-22的发射筒是不是能装4枚宝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3:42:47
弱弱的问一句,一个现代SS-N-22的发射筒是不是能装4枚宝石啊弱弱的问一句,一个现代SS-N-22的发射筒是不是能装4枚宝石啊
3个宝石,网上有说明。
24个宝石,谁见到都要绕着走。
应该不能。
bizhu886 发表于 2011-8-12 20:09
3个宝石,网上有说明。
24个宝石,谁见到都要绕着走。
那么宙斯盾SPY雷达对掠海飞行导弹发现距离是40公里,宝石速度是2.5马赫,宙斯盾每隔3秒钟发射1枚,一共只能引导15枚标准,攻击7个目标,是防不住现代的
增加一个拉姆,很容易拦截完8个超音速反舰导弹,不过,现代真是装宝石,24发宝石足够击沉KKD3。
增加一个拉姆,很容易拦截完8个超音速反舰导弹,不过,现代真是装宝石,24发宝石足够击沉KKD3。
bizhu886 发表于 2011-8-12 20:32
增加一个拉姆,很容易拦截完8个超音速反舰导弹,不过,现代真是装宝石,24发宝石足够击沉KKD3。
拉姆这么厉害?
bizhu886 发表于 2011-8-12 20:32
增加一个拉姆,很容易拦截完8个超音速反舰导弹,不过,现代真是装宝石,24发宝石足够击沉KKD3。
可我查拉姆的速度才2马赫,2马赫拦截2.5马赫?
wxchry 发表于 2011-8-12 20:38
可我查拉姆的速度才2马赫,2马赫拦截2.5马赫?
又不是追尾打 不是一定要快的才能拦截慢的
wxchry 发表于 2011-8-12 20:38
可我查拉姆的速度才2马赫,2马赫拦截2.5马赫?
又没要你从屁股后面去追,只要机动性强做一维空间的运动都能把它拦下来
wxchry 发表于 2011-8-12 20:25
那么宙斯盾SPY雷达对掠海飞行导弹发现距离是40公里,宝石速度是2.5马赫,宙斯盾每隔3秒钟发射1枚,一共只能引 ...
宝石可是高弹道
黑色不幽默 发表于 2011-8-12 20:56
又不是追尾打 不是一定要快的才能拦截慢的
这么说拉姆的效率比MK41还要高
这个之前的电子对抗才是王道.....否则一切白搭
super6600 发表于 2011-8-12 20:58
宝石可是高弹道
宝石是高低弹道都可以
不能兼容。
拉姆没有那么神,只是比密集阵强。
fdbiology 发表于 2011-8-12 21:26
不能兼容。
拉姆没有那么神,只是比密集阵强。
这个我感觉还差不多
fdbiology 发表于 2011-8-12 21:26
不能兼容。
拉姆没有那么神,只是比密集阵强。
毕竟拉姆 密集阵都是补漏的
宝石是高低弹道都可以
全程低弹道的射程很蛋疼啊
说都是理论上的东西,   真的宝石来了谁也不能说能搞定啊     但拉姆 密集阵在一起防住它现在是最好的...在末段来说...
司马群英 发表于 2011-8-12 21:47
全程低弹道的射程很蛋疼啊
主要是末端低弹道
老拉姆拦截末端机动目标很悲剧的,这个美国已经实验过了。可是又因为拉姆采用旋转弹体提高机动性有限,现在不知道怎么改呢。
super6600 发表于 2011-8-12 20:58
宝石可是高弹道
宝石可以设定好几种弹道的。末端有高空下劈和掠海可供选择。
说宝石和拉姆有什么关系
super6600 发表于 2011-8-12 20:58
宝石可是高弹道
宝石,高弹道射程500,低弹道射程300
22的发射筒不行的,奥斯卡花岗岩的能装3枚,毛子的宝石都是筒3枚,亚森也是
风流不羁男 发表于 2011-8-12 22:42
老拉姆拦截末端机动目标很悲剧的,这个美国已经实验过了。可是又因为拉姆采用旋转弹体提高机动性有限,现在 ...
拉姆2使用十字前翼,使用AIM—9X的红外成像引导头,改进固体火箭,蛋体比原来的粗壮一些,射程提高到17KM,很强悍了,旦愿HHQ10的改进型类似拉姆2。

bizhu886 发表于 2011-8-12 23:40
拉姆2使用十字前翼,使用AIM—9X的红外成像引导头,改进固体火箭,蛋体比原来的粗壮一些,射程提高到17KM ...


拉姆block2?没服役那吧
bizhu886 发表于 2011-8-12 23:40
拉姆2使用十字前翼,使用AIM—9X的红外成像引导头,改进固体火箭,蛋体比原来的粗壮一些,射程提高到17KM ...


拉姆block2?没服役那吧
风流不羁男 发表于 2011-8-12 23:47
拉姆block2?没服役那吧
那宝石服役了多少?
风流不羁男 发表于 2011-8-12 23:47
拉姆block2?没服役那吧
正在实蛋测试,如果MD不裁减拉姆2的研制计划,估计2年内服役。
guang000 发表于 2011-8-13 00:05
那宝石服役了多少?
导弹这种东西谁知道数量,但是“宝石”1997年就装备了。至于拉姆的主要作战假想敌“白蛉”84年就装备了。


俄罗斯海军的“宝石” (原载于2006年《现代舰船》)

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海军针对苏联海军的反舰导弹威胁,研制了先进的防空系统,大型水面舰艇装备了垂直发射的防空导弹系统,成倍提高了编队的防空能力。美国航母还装备了新型舰载机F-14“雄猫”,这种战斗机可以在距离舰队160-320千米的空域巡逻两小时,其机载雷达能够截获120-315千米范围内的目标,并可对超低空及不同距离的24个目标同时进行跟踪,并用“不死鸟”远程空空导弹攻击其中6个目标。能够有效防御苏联海军的反舰导弹。为此,20世纪70年代末,苏联海军为研制一批新型反舰导弹积极做着准备。其中包括“白蛉”和“宝石”等导弹。
    在上述新型反舰导弹研制之初,当时的苏联将大部分力量投入到名声显赫的SS-N-22“白蛉”(西方称之为“日炙”)的研制当中,“白蛉”1984年装备部队,装备的舰艇有“现代”级、“无畏”Ⅱ级等主力驱逐舰,并开始对外出口。虽然“白蛉”导弹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第三代反舰导弹的典型代表。但是,美中不足的是这种导弹的发射质量有3950千克重,仍然比较大,而且未能实现箱体发射,限制了导弹的通用性。因此,1985年,苏联批准了“宝石”导弹项目的上马,80年代末、90年代初,正值苏联动荡和解体之时,俄罗斯正式开始启动第四代反舰导弹“宝石”的研制工作,负责这项工作的是俄罗斯机器制造科研生产联合体,其设计师们对世界反舰导弹的未来发展进行系统地评估后,提出了“宝石”导弹的设计要求和目标,即重量轻、尺寸小、对现代雷达暴露征候小、超音速巡航、发射后不用管,自主发现和攻击目标等。尽管在90年代俄罗斯遭遇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但研制工作仍取得了重大进展。1993年该型导弹在阿联酋的迪拜防务展览会上首次展出,1997年定型并装备部队,目前已实现舰载、车载、机载的定型。该型导弹可供出口,是俄罗斯竞争世界导弹市场的重要导弹型号。

别具一格的超音速反舰导弹

总体
    “宝石”导弹的外形是标准的空气动力外形,与美国的“黄铜骑士”舰空导弹很相似。采用头部进气的圆柱形弹体,渐缩的头段和尾段。弹体中部设计了4片“×”形配置的可折叠梯形弹翼,在弹翼后不远处有4片“×”形配置、翼面积较小的可折叠梯形操纵尾翼。导弹冲压发动机采用头部环形进气口,进气口中心是整流中心锥。该导弹的固体火箭助推器不是串联在导弹尾端,而是将整体式助推器装在了冲压发动机的燃烧室内。弹上控制、制导、电气设备和战斗部均安装在导弹头部的进气道中心锥内,这种布局使弹体具有极强的滑翔空气动力性能。
    动力系统
    “宝石”反舰导弹采用先进的整体式火箭冲压发动机,发动机进气道位于头锥中心线的两侧,呈对称配置。这种发动机可以使导弹在从发射后至20千米的高度范围内保持以2-3.5马赫的高速度飞行。发动机的推力可达到4000千克。导弹射出后,发动机的固体燃料加速器启动,只需几秒钟就可使导弹加速到两马赫以上。然后,固体燃料加速器关闭,导弹靠冲压式液体燃料喷气发动机继续以2.5马赫左右的速度飞行。导弹的良好外形加上强劲的动力,使导弹具有很高的机动性(最大攻击角度高达150°),可有效机动规避敌防空武器的攻击。
    制导系统
    “宝石”反舰导弹采用复合导航系统,巡航段使用惯性导航技术,在飞行的最后阶段改为主动雷达制导。导弹由自身的目标指示数据源形成飞行控制指令,雷达自导头的截获距离为25-80千米,对巡洋舰级水面目标的截获距离为75千米,自导头在导弹飞行到预先计算点上短时间开启,进行自主搜索并截获水面目标。当截获目标后,雷达导引头随即关闭,然后降低到超低空的高度(约5-10米)。在整个飞行中段,导弹始终处于敌方舰载防空系统的发现区低界以下。在进入飞行的最后阶段,反舰导弹开始跃出无线电地平线,导弹雷达导引头重新开机,截获并跟踪目标。最后接近目标的飞行时间只有几秒钟,由于“宝石”是超音速导弹,对方舰载近程防空兵器很难在这几秒钟内对它进行有效的拦截和干扰。

“宝石”的作战优势

美国的“鱼叉”反舰导弹和俄罗斯的第三代反舰导弹“白蛉”是目前国际上比较著名的两种反舰导弹,“宝石”与它们相比究竟作战能力如何呢?
    首先,我们比较一下导弹的战斗部质量和发射质量。由于“鱼叉”属于亚音速中程反舰导弹,“宝石”和“白蛉”都属于超音速反舰导弹,所以这方面的比较应该在同属超音速导弹的后两者之间进行。“宝石”导弹的舰载型常规战斗部装药质量为200千克,导弹总发射质量为3000千克;“白蛉”也装备常规战斗部,质量300千克,总发射质量为3950千克。由于“宝石”的总质量和战斗部质量都略小,因此其外形尺寸比“白蛉”小。“宝石”舰载型的弹长8.5米,弹径0.64米;“白蛉”弹长9.385米,弹径0.76米。前者比后者短10%左右,细5%左右,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因为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海军作战重点向濒海浅水水域转移,世界许多国家纷纷研制排水量小的近海作战舰艇,这种舰艇需要尺寸较小的导弹武器系统,并且这种武器系统的威力还要不逊于以往大型战舰的武器系统,“宝石”恰恰满足了这种要求。
    第二,看一下导弹飞行速度、射程和巡航高度的对比分析,这在作战中是非常重要的3个指标。“鱼叉”的飞行速度仅为0.75马赫,其射程为100-227千米,巡航飞行高度61米,导弹在最后阶段的飞行高度为30米;“白蛉”的飞行速度为2.3马赫,射程为90-120千米,巡航飞行高度20米,末段掠海飞行高度为7米;“宝石”的飞行速度为2.0-2.5马赫,射程为120-300千米,高弹道巡航高度10-14米,低弹道巡航高度5-15米。通过这些数据的比较可以看出, “宝石”的飞行速度相对较快、射程远、巡航飞行高度低,它在3个指标上都占优势。众所周知,这些性能指标在作战时是非常重要的,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舰艇的防空反应能力大大提高,反应时间大大缩短。因此,导弹飞得快可使敌方的防空系统来不及反应;导弹飞得低可躲避敌方探测系统的探测,更隐蔽地接近目标;导弹打得远则可大大提高作战距离,并保障导弹发射平台远离敌方武器的打击,从而提高整体战斗力。因此可以说,从作战的角度看,“宝石”比“鱼叉”和“白蛉”更能适应未来的作战需要。
    第三,我们看一下导弹发射方式的对比。“宝石”导弹舰载型采用俄罗斯固有的“冷发射”技术,即通过发射箱里的气体发生器将导弹弹射出去,导弹离开军舰后由推进器点火。采用这种冷发射方式,能够减少导弹尾焰对军舰平台所带来的损害,而且由于导弹在发射箱外点火,因此发射箱内不需排导燃气流,系统结构因而简单,维护的工作量和难度也较小。同时,由于导弹在离舰后才点火,使发射平台不致因为发射形成的热信号而暴露本舰位置,能很好地隐藏发射平台。俄罗斯是“冷发射”技术的鼻祖,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能够成熟地掌握该项技术的国家。而“鱼叉”导弹则采用了美国一贯坚持的“热发射”方式,即导弹在点火后利用其尾焰的反作用力将导弹推出发射箱。导弹采用这种方式发射后,需要排导导弹点火后产生的高温高速气流,因此在发射箱内部要专门设计燃气排放系统,发射箱的设计比较复杂。但是,“热发射”也有其优势。从“宝石”和“鱼叉”的发射角度上就可以看出来,“宝石”发射角度为15°-9°,而“鱼叉”的发射角度比“宝石”大很多,接近180°。从这一点看,“宝石”导弹的发射角度范围不如“鱼叉”导弹。

位居通用性之首

“宝石”反舰导弹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通用性。“宝石”采用标准化的筒式贮运发射箱,运输容器可兼作发射筒,使得其运输和使用简单化,无需复杂的发射操作规程。因此很容易装备到各种平台上,包括潜艇、水面舰艇、飞机和岸基发射装置。从通用程度来看位居世界反舰导弹之首位,比美国海军的“鱼叉”反舰导弹的适装平台还要多。
    “宝石”导弹的舰载型可以从潜艇发射也可以从水面舰艇发射,能够适应多种结构差异很大的发射装置,如可以挂载在小吨位导弹艇使用的结构极其简单的支架式发射装置上,也可以适用于大排量水面舰艇的垂直发射装置。这种导弹还可以用于舰艇的现代化改装,如“毒蜘蛛”级导弹艇在现代化改装时,原有的两座双联装SS-N-22“白蛉”导弹发射装置被12个“宝石”发射/运输筒所取代,使这种小型导弹艇也具备了更强的反舰导弹攻击能力。
    “宝石”导弹的岸基型被称为“堡垒”导弹,基本技术指标与舰载型相同。它安装在汽车底盘上,也采用导弹运输发射筒,并可直接挂载在发射架上。估计会采用直升机来配合作战使用,因为导弹具有超视距能力,需要有远程雷达来捕获目标,而直升机的机载探测雷达正好具备这种能力。
    “宝石”导弹的机载型是“宝石”-A。从外形上看,它的整流罩与舰载型有所不同,其最大射程300千米,巡航速度2-2.6马赫,最大飞行高度15千米,这些指标基本与舰载型持平,但发射质量却大大减轻,只有2550千克。这使得飞机挂载导弹的数量有所增加,如苏-33舰载机的反舰导弹挂载数量提高到3枚,而且轻型歼击机也可以挂载这种导弹,扩大了载机的种类。
    智能攻击能力强
    “宝石”反舰导弹在采用高-低复合弹道时飞行距离可达300千米以上,而在以5-15米的低弹道巡航时,射程为120千米。
    导弹的射程远、速度快、雷达反射面小,留给敌方舰艇防空系统的反应时间很短,因此反舰攻击能力极强。
    在“宝石”导弹的目标引导程序中集成了人工智能数据,使得导弹不仅能够对抗敌电子干扰手段,而且还能够自主规避敌防空火力的打击。为了消除对目标的误判,在导弹的弹载计算机中预先储存了现代主要舰艇的图像,可供导引头在选择机动方式和攻击指定目标时进行校正。此外,在弹载计算机中还储存了纯战术性的数据,比如对方舰艇的型号,这可使导弹判定它面对的目标类型。在攻击目标之前,“宝石”反舰导弹急剧爬升,从高空对整个目标区进行搜索,这为导弹从舰艇编队中识别所要攻击的目标,并辨认假目标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因此,“宝石”导弹能够按重要性对目标进行分类,然后根据预定的程序自主选定攻击战术和攻击实施方案,攻击其中最重要的目标。
    当消灭了舰艇编队中的主要目标后,剩余的导弹将攻击敌编队中的其他舰艇,不会出现两枚导弹同时攻击同一个目标的情况。导弹能够实现俄罗斯海军一贯坚持的“一枚导弹攻击一艘舰艇”,“一次齐射打一个舰艇编队”的反舰作战原则。
    良好的维护特性
    “宝石”导弹在使用上的突出特点。是对外界条件要求非常低,它无需特殊维护与保养,这是由“宝石”导弹紧凑的布局所带来的一大优点。导弹平时装入密封的导弹发射箱内,巡航导弹与导弹发射箱内壁之间没有任何缝隙。导弹在离开制造厂时就被装入导弹发射箱内,它既是发射箱,又是导弹贮运箱,无论是在运输、储存和悬挂在发射平台上,都可随时调整为导弹的发射准备状态。导弹发射箱内装有嵌入式检测装置,在超过保养期后无需将导弹从箱内取出就可对导弹的技术状况及其整个系统进行检测,导弹在贮运发射箱内的无故障检测期为3年。导弹可长期贮存在弹库内,在部队的贮存期为10年。
    装有导弹的发射箱维护起来也非常简便,无需加注液体和气体,对储存地区和载具上的微气候也没有特殊的要求。所有这一切不仅简化了维护保养,还提高了导弹的可靠性,使处于无故障保存期内的导弹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
    “宝石”反舰导弹已经装备“毒蜘蛛”级导弹艇,据报道“宝石”导弹还将装备新型攻击型核潜艇“北德文斯克”号。作为第四代反舰导弹的代表,“宝石”导弹承袭了俄罗斯在反舰导弹领域的一贯优势,它的高性能和多用途特点既可满足俄罗斯的国内需要,又可供出口。预计,“宝石”反舰导弹将是未来海战中的重要武器。


俄罗斯海军的“宝石” (原载于2006年《现代舰船》)

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海军针对苏联海军的反舰导弹威胁,研制了先进的防空系统,大型水面舰艇装备了垂直发射的防空导弹系统,成倍提高了编队的防空能力。美国航母还装备了新型舰载机F-14“雄猫”,这种战斗机可以在距离舰队160-320千米的空域巡逻两小时,其机载雷达能够截获120-315千米范围内的目标,并可对超低空及不同距离的24个目标同时进行跟踪,并用“不死鸟”远程空空导弹攻击其中6个目标。能够有效防御苏联海军的反舰导弹。为此,20世纪70年代末,苏联海军为研制一批新型反舰导弹积极做着准备。其中包括“白蛉”和“宝石”等导弹。
    在上述新型反舰导弹研制之初,当时的苏联将大部分力量投入到名声显赫的SS-N-22“白蛉”(西方称之为“日炙”)的研制当中,“白蛉”1984年装备部队,装备的舰艇有“现代”级、“无畏”Ⅱ级等主力驱逐舰,并开始对外出口。虽然“白蛉”导弹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第三代反舰导弹的典型代表。但是,美中不足的是这种导弹的发射质量有3950千克重,仍然比较大,而且未能实现箱体发射,限制了导弹的通用性。因此,1985年,苏联批准了“宝石”导弹项目的上马,80年代末、90年代初,正值苏联动荡和解体之时,俄罗斯正式开始启动第四代反舰导弹“宝石”的研制工作,负责这项工作的是俄罗斯机器制造科研生产联合体,其设计师们对世界反舰导弹的未来发展进行系统地评估后,提出了“宝石”导弹的设计要求和目标,即重量轻、尺寸小、对现代雷达暴露征候小、超音速巡航、发射后不用管,自主发现和攻击目标等。尽管在90年代俄罗斯遭遇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但研制工作仍取得了重大进展。1993年该型导弹在阿联酋的迪拜防务展览会上首次展出,1997年定型并装备部队,目前已实现舰载、车载、机载的定型。该型导弹可供出口,是俄罗斯竞争世界导弹市场的重要导弹型号。

别具一格的超音速反舰导弹

总体
    “宝石”导弹的外形是标准的空气动力外形,与美国的“黄铜骑士”舰空导弹很相似。采用头部进气的圆柱形弹体,渐缩的头段和尾段。弹体中部设计了4片“×”形配置的可折叠梯形弹翼,在弹翼后不远处有4片“×”形配置、翼面积较小的可折叠梯形操纵尾翼。导弹冲压发动机采用头部环形进气口,进气口中心是整流中心锥。该导弹的固体火箭助推器不是串联在导弹尾端,而是将整体式助推器装在了冲压发动机的燃烧室内。弹上控制、制导、电气设备和战斗部均安装在导弹头部的进气道中心锥内,这种布局使弹体具有极强的滑翔空气动力性能。
    动力系统
    “宝石”反舰导弹采用先进的整体式火箭冲压发动机,发动机进气道位于头锥中心线的两侧,呈对称配置。这种发动机可以使导弹在从发射后至20千米的高度范围内保持以2-3.5马赫的高速度飞行。发动机的推力可达到4000千克。导弹射出后,发动机的固体燃料加速器启动,只需几秒钟就可使导弹加速到两马赫以上。然后,固体燃料加速器关闭,导弹靠冲压式液体燃料喷气发动机继续以2.5马赫左右的速度飞行。导弹的良好外形加上强劲的动力,使导弹具有很高的机动性(最大攻击角度高达150°),可有效机动规避敌防空武器的攻击。
    制导系统
    “宝石”反舰导弹采用复合导航系统,巡航段使用惯性导航技术,在飞行的最后阶段改为主动雷达制导。导弹由自身的目标指示数据源形成飞行控制指令,雷达自导头的截获距离为25-80千米,对巡洋舰级水面目标的截获距离为75千米,自导头在导弹飞行到预先计算点上短时间开启,进行自主搜索并截获水面目标。当截获目标后,雷达导引头随即关闭,然后降低到超低空的高度(约5-10米)。在整个飞行中段,导弹始终处于敌方舰载防空系统的发现区低界以下。在进入飞行的最后阶段,反舰导弹开始跃出无线电地平线,导弹雷达导引头重新开机,截获并跟踪目标。最后接近目标的飞行时间只有几秒钟,由于“宝石”是超音速导弹,对方舰载近程防空兵器很难在这几秒钟内对它进行有效的拦截和干扰。

“宝石”的作战优势

美国的“鱼叉”反舰导弹和俄罗斯的第三代反舰导弹“白蛉”是目前国际上比较著名的两种反舰导弹,“宝石”与它们相比究竟作战能力如何呢?
    首先,我们比较一下导弹的战斗部质量和发射质量。由于“鱼叉”属于亚音速中程反舰导弹,“宝石”和“白蛉”都属于超音速反舰导弹,所以这方面的比较应该在同属超音速导弹的后两者之间进行。“宝石”导弹的舰载型常规战斗部装药质量为200千克,导弹总发射质量为3000千克;“白蛉”也装备常规战斗部,质量300千克,总发射质量为3950千克。由于“宝石”的总质量和战斗部质量都略小,因此其外形尺寸比“白蛉”小。“宝石”舰载型的弹长8.5米,弹径0.64米;“白蛉”弹长9.385米,弹径0.76米。前者比后者短10%左右,细5%左右,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因为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海军作战重点向濒海浅水水域转移,世界许多国家纷纷研制排水量小的近海作战舰艇,这种舰艇需要尺寸较小的导弹武器系统,并且这种武器系统的威力还要不逊于以往大型战舰的武器系统,“宝石”恰恰满足了这种要求。
    第二,看一下导弹飞行速度、射程和巡航高度的对比分析,这在作战中是非常重要的3个指标。“鱼叉”的飞行速度仅为0.75马赫,其射程为100-227千米,巡航飞行高度61米,导弹在最后阶段的飞行高度为30米;“白蛉”的飞行速度为2.3马赫,射程为90-120千米,巡航飞行高度20米,末段掠海飞行高度为7米;“宝石”的飞行速度为2.0-2.5马赫,射程为120-300千米,高弹道巡航高度10-14米,低弹道巡航高度5-15米。通过这些数据的比较可以看出, “宝石”的飞行速度相对较快、射程远、巡航飞行高度低,它在3个指标上都占优势。众所周知,这些性能指标在作战时是非常重要的,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舰艇的防空反应能力大大提高,反应时间大大缩短。因此,导弹飞得快可使敌方的防空系统来不及反应;导弹飞得低可躲避敌方探测系统的探测,更隐蔽地接近目标;导弹打得远则可大大提高作战距离,并保障导弹发射平台远离敌方武器的打击,从而提高整体战斗力。因此可以说,从作战的角度看,“宝石”比“鱼叉”和“白蛉”更能适应未来的作战需要。
    第三,我们看一下导弹发射方式的对比。“宝石”导弹舰载型采用俄罗斯固有的“冷发射”技术,即通过发射箱里的气体发生器将导弹弹射出去,导弹离开军舰后由推进器点火。采用这种冷发射方式,能够减少导弹尾焰对军舰平台所带来的损害,而且由于导弹在发射箱外点火,因此发射箱内不需排导燃气流,系统结构因而简单,维护的工作量和难度也较小。同时,由于导弹在离舰后才点火,使发射平台不致因为发射形成的热信号而暴露本舰位置,能很好地隐藏发射平台。俄罗斯是“冷发射”技术的鼻祖,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能够成熟地掌握该项技术的国家。而“鱼叉”导弹则采用了美国一贯坚持的“热发射”方式,即导弹在点火后利用其尾焰的反作用力将导弹推出发射箱。导弹采用这种方式发射后,需要排导导弹点火后产生的高温高速气流,因此在发射箱内部要专门设计燃气排放系统,发射箱的设计比较复杂。但是,“热发射”也有其优势。从“宝石”和“鱼叉”的发射角度上就可以看出来,“宝石”发射角度为15°-9°,而“鱼叉”的发射角度比“宝石”大很多,接近180°。从这一点看,“宝石”导弹的发射角度范围不如“鱼叉”导弹。

位居通用性之首

“宝石”反舰导弹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通用性。“宝石”采用标准化的筒式贮运发射箱,运输容器可兼作发射筒,使得其运输和使用简单化,无需复杂的发射操作规程。因此很容易装备到各种平台上,包括潜艇、水面舰艇、飞机和岸基发射装置。从通用程度来看位居世界反舰导弹之首位,比美国海军的“鱼叉”反舰导弹的适装平台还要多。
    “宝石”导弹的舰载型可以从潜艇发射也可以从水面舰艇发射,能够适应多种结构差异很大的发射装置,如可以挂载在小吨位导弹艇使用的结构极其简单的支架式发射装置上,也可以适用于大排量水面舰艇的垂直发射装置。这种导弹还可以用于舰艇的现代化改装,如“毒蜘蛛”级导弹艇在现代化改装时,原有的两座双联装SS-N-22“白蛉”导弹发射装置被12个“宝石”发射/运输筒所取代,使这种小型导弹艇也具备了更强的反舰导弹攻击能力。
    “宝石”导弹的岸基型被称为“堡垒”导弹,基本技术指标与舰载型相同。它安装在汽车底盘上,也采用导弹运输发射筒,并可直接挂载在发射架上。估计会采用直升机来配合作战使用,因为导弹具有超视距能力,需要有远程雷达来捕获目标,而直升机的机载探测雷达正好具备这种能力。
    “宝石”导弹的机载型是“宝石”-A。从外形上看,它的整流罩与舰载型有所不同,其最大射程300千米,巡航速度2-2.6马赫,最大飞行高度15千米,这些指标基本与舰载型持平,但发射质量却大大减轻,只有2550千克。这使得飞机挂载导弹的数量有所增加,如苏-33舰载机的反舰导弹挂载数量提高到3枚,而且轻型歼击机也可以挂载这种导弹,扩大了载机的种类。
    智能攻击能力强
    “宝石”反舰导弹在采用高-低复合弹道时飞行距离可达300千米以上,而在以5-15米的低弹道巡航时,射程为120千米。
    导弹的射程远、速度快、雷达反射面小,留给敌方舰艇防空系统的反应时间很短,因此反舰攻击能力极强。
    在“宝石”导弹的目标引导程序中集成了人工智能数据,使得导弹不仅能够对抗敌电子干扰手段,而且还能够自主规避敌防空火力的打击。为了消除对目标的误判,在导弹的弹载计算机中预先储存了现代主要舰艇的图像,可供导引头在选择机动方式和攻击指定目标时进行校正。此外,在弹载计算机中还储存了纯战术性的数据,比如对方舰艇的型号,这可使导弹判定它面对的目标类型。在攻击目标之前,“宝石”反舰导弹急剧爬升,从高空对整个目标区进行搜索,这为导弹从舰艇编队中识别所要攻击的目标,并辨认假目标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因此,“宝石”导弹能够按重要性对目标进行分类,然后根据预定的程序自主选定攻击战术和攻击实施方案,攻击其中最重要的目标。
    当消灭了舰艇编队中的主要目标后,剩余的导弹将攻击敌编队中的其他舰艇,不会出现两枚导弹同时攻击同一个目标的情况。导弹能够实现俄罗斯海军一贯坚持的“一枚导弹攻击一艘舰艇”,“一次齐射打一个舰艇编队”的反舰作战原则。
    良好的维护特性
    “宝石”导弹在使用上的突出特点。是对外界条件要求非常低,它无需特殊维护与保养,这是由“宝石”导弹紧凑的布局所带来的一大优点。导弹平时装入密封的导弹发射箱内,巡航导弹与导弹发射箱内壁之间没有任何缝隙。导弹在离开制造厂时就被装入导弹发射箱内,它既是发射箱,又是导弹贮运箱,无论是在运输、储存和悬挂在发射平台上,都可随时调整为导弹的发射准备状态。导弹发射箱内装有嵌入式检测装置,在超过保养期后无需将导弹从箱内取出就可对导弹的技术状况及其整个系统进行检测,导弹在贮运发射箱内的无故障检测期为3年。导弹可长期贮存在弹库内,在部队的贮存期为10年。
    装有导弹的发射箱维护起来也非常简便,无需加注液体和气体,对储存地区和载具上的微气候也没有特殊的要求。所有这一切不仅简化了维护保养,还提高了导弹的可靠性,使处于无故障保存期内的导弹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
    “宝石”反舰导弹已经装备“毒蜘蛛”级导弹艇,据报道“宝石”导弹还将装备新型攻击型核潜艇“北德文斯克”号。作为第四代反舰导弹的代表,“宝石”导弹承袭了俄罗斯在反舰导弹领域的一贯优势,它的高性能和多用途特点既可满足俄罗斯的国内需要,又可供出口。预计,“宝石”反舰导弹将是未来海战中的重要武器。
这都哪跟哪啊!楼上的讨论
拉姆拦截超音速导弹的主要优势是一发导弹跟踪一个目标,不必如密集阵一样同一时间只能拦截一个目标。
而且拉姆的命中精度十分高,在美海军自己的测试中拉姆都没有装战斗部,靠直接撞击的方式也能击落靶弹
在最极端的测试中曾经用拉姆同时拦截20个超音速目标。
当然上述是在没有干扰,目标不做机动,从同一个方向飞来的情况下实现的。
但是依然说明拉姆具备极强的拦截能力。相比密集阵,导弹近防的效率提高非常大。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MEKO等上干脆取消密集阵的原因
但密集阵的优势是相对不易被干扰,而且除了拦截导弹还可以干些杂活。
宝石这种玩意,我是极度的不信任的,苏联解体后毛子就剩一张嘴了
宝石在苏联解体的时候没有完成开发,俄罗斯没有那能耐去除BUG完善整个导弹系统。这且不说,它的最大射程是高弹道,高弹道很容易被标准拦掉的,低弹道的话,它也不能低到5米的,20米以上的话实际上和中空突防没区别
而且宝石因为采用机头进气,雷达天线直径有限,探测距离也短
如果宝石真那么神奇,为什么毛子自己90年代到今天新造舰没有一艘装备的?
开玩笑呢吗?
出口高级的无敌超音速导弹,自己还继续用捕鲸叉司机?
所以啊,宝石这货,呸!
阿三神油化的导弹鼻祖,猴子不是也要嘛。
风流不羁男 发表于 2011-8-13 00:50
俄罗斯海军的“宝石” (原载于2006年《现代舰船》)

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海军针对苏联海军的反舰导弹 ...
里面的数据很值得怀疑,毛子的吹牛本事不是一般的强,要是这么好,为什么自己的新舰不装备的,毛子的新舰基本上都是装备SS-N-25或者俱乐部,这玩意可能是用来忽悠三哥的
是不是又要买新的现代级了?
这个和不拉莫斯有什么区别?
alsars 发表于 2011-8-12 22:59
宝石,高弹道射程500,低弹道射程300
高300 低120 撑死150
“宝石”反舰导弹在采用高-低复合弹道时飞行距离可达300千米以上,而在以5-15米的低弹道巡航时,射程为120千米。
    导弹的射程远、速度快、雷达反射面小,留给敌方舰艇防空系统的反应时间很短,因此反舰攻击能力极强。
    在“宝石”导弹的目标引导程序中集成了人工智能数据,使得导弹不仅能够对抗敌电子干扰手段,而且还能够自主规避敌防空火力的打击。为了消除对目标的误判,在导弹的弹载计算机中预先储存了现代主要舰艇的图像,可供导引头在选择机动方式和攻击指定目标时进行校正。此外,在弹载计算机中还储存了纯战术性的数据,比如对方舰艇的型号,这可使导弹判定它面对的目标类型。在攻击目标之前,“宝石”反舰导弹急剧爬升,从高空对整个目标区进行搜索,这为导弹从舰艇编队中识别所要攻击的目标,并辨认假目标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因此,“宝石”导弹能够按重要性对目标进行分类,然后根据预定的程序自主选定攻击战术和攻击实施方案,攻击其中最重要的目标。
    当消灭了舰艇编队中的主要目标后,剩余的导弹将攻击敌编队中的其他舰艇,不会出现两枚导弹同时攻击同一个目标的情况。导弹能够实现俄罗斯海军一贯坚持的“一枚导弹攻击一艘舰艇”,“一次齐射打一个舰艇编队”的反舰作战原则。

fangchu007 发表于 2011-8-13 10:34
里面的数据很值得怀疑,毛子的吹牛本事不是一般的强,要是这么好,为什么自己的新舰不装备的,毛子的新舰基本 ...


有点常识好不,宝石是高端,凡是可以发射俱乐部的通用发射管都可以发射的,就看用户用不用的上了,因为他很贵。忽悠3哥的叫“布拉莫斯”听说过吧,是宝石的国际版谁知道简化了什么。
fangchu007 发表于 2011-8-13 10:34
里面的数据很值得怀疑,毛子的吹牛本事不是一般的强,要是这么好,为什么自己的新舰不装备的,毛子的新舰基本 ...


有点常识好不,宝石是高端,凡是可以发射俱乐部的通用发射管都可以发射的,就看用户用不用的上了,因为他很贵。忽悠3哥的叫“布拉莫斯”听说过吧,是宝石的国际版谁知道简化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