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称潜规则破坏社会公平 民众因无权无势焦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5:34:57
http://cul.sohu.com/20110811/n316059207.shtml
 焦虑,来自欲望还是压力?

  工作压力大,办事不容易,结婚不轻松……我们都期望生活更好些,但现实世界并不那么随心,人生充满着不确定性。求学就业,寻医问药……但凡生活中遇到难题,都离不开“关系”:找同学,托朋友……这往往让人心力交瘁

  升职难,坚守还是离开?

  ●个人升职不容易,但如果竞争过程公开、透明,会减少很多抱怨和争议。升职过程中的一些“潜规则”让人们焦虑

  刘书是国家某部委的一名科级干部。去年,他所在的处室有一位副处长外调其他部门,留下一个职位空缺。刘书觉得,自己无论从资历还是业务等方面,都应该是副处长的不二人选。周围的同事也大多这样认为。

  但人算不如天算,公布副处长人选时,刘书傻眼了:一个比他年轻很多的同事当上了副处长。他表面上若无其事,心里却非常想不通:“我在单位干这么多年,一直任劳任怨,业绩也不错,对领导也恭恭敬敬,为什么不能被提拔?”

  自此之后,刘书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当初刚上班时,他不知疲倦、热情洋溢,如今,一上班就盼下班。工作干得还有什么劲?对交给他的任务,能推就推,不能推的就敷衍了事。

  升职,意味着能力被认可,意味着更高的薪酬。但是,现实很残酷,因为在任何一个单位内,领导岗位总是少数,大多数人只能从事一般工作。无论你多努力,也难以突破瓶颈、再上一层楼。

  在国家某部委任职处长的张元说:“在我们单位,升到处级职位不是难事。但再想往上晋升,就非常难了。到这个层面,就不是个人想不想、努力不努力的事。”

  既然如此,何必自寻烦恼,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不好吗?

  “这话说得容易,做起来很难。”张元说,“别的不说,单说看着周围的同事升职,自己却迟迟不动弹,心态总会有些变化。”

  升职不容易,在任何时候、任何单位都一样。但专家认为,如果升职竞争是一个公开、透明的过程,就会减少很多抱怨和争议。反观当下,升职过程中存在种种 “潜规则”,让人们摸不着头脑,不敢相信单凭能力就能升职,反而不得不借助请客、送礼、拉关系、套近乎等行为去迎合领导,焦虑之感由此而生。

  如果升职无望,应该选择坚持,还是离开?这是一个“两难”话题。

  有人说,升职无望就要调动,岂不太浮躁了?在一个岗位上应该坚守,要有恒心,直到做出成绩为止;也有人说,明知升职无望还坚守,坚守什么呢?“树挪死,人挪活”,换一换环境也许能闯出新天地。

  刘书的妻子是一家外资企业的销售主管,每月收入2万多元,经常开玩笑对他说:“你每月就这点死工资,升职无望只是"混日子",这样的工作又有什么意义?”可是,究竟要不要离开,刘书拿不定主意。他说:“作为公务员,至少有一定社会地位。真要放弃这一切,有些不舍得。再说,辞职之后自己又能干什么呢?”
办事难,为啥总要“找关系”?

  ●一些人不管遇到什么事,总喜欢托人情、找关系,说明社会规则有漏洞可钻。这给没“关系”、没“背景”的普通大众带来焦虑感

  这几天,在中央某机关工作的黄义有些烦。原来,老家一个亲戚打电话说,由于超生了一个孩子,他们家要被县计生部门罚款5万元。亲戚问黄义有没有“门路”,帮他们说说情,能不能不罚款或者少罚款。黄义说:“我在单位只是一个小科员,老家的人还以为是多大的官,什么事都能替他们办。再说了,就算我真认识老家的一些朋友,也很难为他开这个口啊!”

  黄义说,自他进入这家中央机关工作,老家就不断有人找他办事,有次亲戚家里丢了一辆电动三轮车,也给他打电话,问“认不认识县公安局的人?能不能让他们快点把电动车找到?”这弄得黄义哭笑不得。

  如今,一些人不管遇到什么事,总喜欢托人情、找关系。不这样做,他们就觉得不踏实,就会很焦虑。这已经成为一个典型的社会问题。例如,一旦在路上闯红灯被交警拦住,就习惯性掏出手机,赶紧找熟人疏通关系,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至于上学就业,寻医问药……但凡生活中遇到难题,就更离不开“关系”:找同学,托朋友……总是让人心力交瘁,焦头烂额。似乎不动用“关系”,就没有安全感。

  我们不必责备这些“找关系”的人。人们习惯性地“找关系”,说明社会规则有漏洞可钻。

  “不找关系,办点事还真难。”广东一家玩具企业老板陈伟强说,去年底,他去当地工商局办某项手续,折腾了两天也没办完。无奈之下,他通过朋友找到有关负责人,半小时搞定。陈伟强说,有时候落实一个项目,按程序审批至少要一周,多则一个月,但找熟人一两天就能搞定。“虽然找关系也要花钱,但比起项目的运营成本,就不算什么了。”

  前一时期,城市白领逃离“北上广”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一些白领认为大城市里生活压力太大,居之不易,还不如到二、三线城市发展。但据媒体报道,一些人到了小县城工作,却发现自己并不适应,又逃回大城市。为什么?因为小县城是一个熟人社会,在那里做事更要讲关系、论人情,“拼爹”现象更严重。

  专家认为,讲人情、论关系在中国源远流长,这跟历史、文化等都有关系,短时间内很难改变。但如果 “关系”的运行超出人情层面,到了破坏规则甚至违法乱纪的程度,就会让人惶恐不安。在社会转型期,有更多的真空地带让人情可以被当作交易的筹码,人们更加倾向于“暗箱操作”、不守规则,这严重影响社会公平,给“无权无势”、没“关系”、没“背景”的普通大众带来更多焦虑。

  结婚难,理想伴侣在哪里?

  ●部分白领工作忙,交际窄,难以遇到合适的结婚对象;也有一些人对另一半要求过高,给自己增加难度

  在北京某事业单位工作的30岁的赵晶仍然单身。2008年跟男朋友分手后,赵晶也接触过一些异性,但都没有结果。赵晶说,以前自己不怎么在乎恋爱的结果,觉得自己高兴就好,但没想到自己转眼就变成了“必剩客”(网络上对29到30岁之间未婚人士的称呼)。看着周边的朋友们成双成对,有的还有了小宝宝,心里就会觉得空落落的。

  “有些着急。”赵晶说,“但结婚必须得找有感觉的人,总不能凑合着过吧?”

  眼下,很多人跟赵晶一样,既着急结婚又找不到合适的人,这也催生了很多相亲活动。电视上,《非诚勿扰》、《幸福来敲门》等相亲节目火爆;网络上,百合网、世纪佳缘网等点击量屡创新高;现实生活中,联谊会、相亲大会等活动更是人气火爆。为结婚而焦虑,成为都市男女的一种普遍心态。

  专家认为,年龄越大,恋爱机会将越少。与此同时,来自家人和社会舆论的压力,加剧了大龄单身人士的“不快乐”情绪。

  找一个合适的另一半,为什么那么难?

  赵晶说,现在工作十分忙,业余生活比较单调,并没有太多的机会结识陌生朋友。“我的工作性质还属于接触人比较多的,但大多属于泛泛之交,难有深入了解。”赵晶说。

  要求高是另一个重要原因,这在女孩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女孩都想找事业有成、品貌端正、性格相投的对象,但条件真正好的男士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多。一些女孩提出的条件过于苛刻,更增加了找到合适伴侣的难度。

  比如,有一位女孩表示,她喜欢吃油炸食品,希望找有同样爱好的男朋友;另一个女孩表示,自己很喜欢玩、喜欢聊天,男朋友也应该爱玩、爱聊天……如果要求这么高,不允许存在一点点差异,怎么能找到恋爱对象?

  此外,结婚成本高也困扰着很多年轻人。买房、买车、拍婚纱照、请婚车、摆婚宴……结婚的花费越来越高。据有关机构测算,受食品涨价等因素影响,上海婚宴的平均花费就从2009年的6.6万元涨到今年的8.9万元,每年上涨12%—15%,甚至连喜糖的价格都涨了8%。结婚成为不少年轻人“不能承受之重”,不得不“裸婚”。不少人说,城市生活压力这么大,如果不想接受“裸婚”,只能等物质条件成熟了再说吧。(本文采访对象均用化名)
化解焦虑离不开平常心

  ●化解焦虑心理,需要政府做出更多努力,提升全民幸福指数;同时也需要个人提高自身能力,坦然面对压力。只有这样,生活才能更快乐

  日前,笔者与一些朋友聚会,闲谈中有一位朋友感慨:“以前特别渴望能来北京工作、生活,觉得这里机会多、前景好,但现在感觉压力很大,完全没有了刚来时的兴奋感。”

  朋友以前在济南工作,收入虽不高,也自有一番悠闲的滋味。后来,他千方百计调到北京,却发现现实远比想象中艰难:房价高,十几年的全部收入也不够买房;工作累,挤地铁、乘公交每天都像在打仗;更关键的是,他没有北京户口,以后孩子上学怎么办?

  生活中,像朋友这样每日奔波劳累、前景预期却并不乐观的普通人不在少数。他们或者对高房价、高物价惶恐不安,或者因职业工作、结婚生子抓耳挠腮。一句话,总是过得不舒心。

  一时的焦虑倒无所谓,长时间焦虑就会很痛苦;一个人焦虑可能是个人原因,一群人焦虑就是社会问题了。许多人有焦虑感,其严重性不言自明。关键是,我们应该怎么办?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成绩有目共睹。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比较突出,贪污腐败、分配不公等现象屡屡出现。在一些领域,让人们觉得无章可循、不可预期,容易产生焦虑感、挫折感。

  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需要政府做更多努力,进一步深化改革,立足国情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社会服务体系,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诉求,让全社会共享发展成果。同时,要多创造底层社会成员向上流动的机会,让弱势群体不被边缘化,提升全民的幸福指数。

  与此同时,化解焦虑心理更需要个人努力。例如,相比改革开放前,我们的物质生活不知道好了多少倍,但“这山望着那山高”,一旦看到周围有人生活比自己强,一些人就产生不平衡心理。这种焦虑,不能都归咎于社会吧?

  焦虑,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求而不可得”。但我们要知道,社会资源是有限的,人们要想在自己生活领域拔得头筹,必然面临竞争。既然有竞争,就会有人成功、有人失败。成功了自然值得高兴,但失败了也不必咬牙切齿。如果连这样一个最起码的正常心态都不具备,焦虑感注定会伴随终生、无法排遣。

  俗话说,求人不如求己。作为一个社会人,应该适应社会,而不是怨天尤人、无所作为。虽然现实生活中总有这样那样的约束,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但我们要相信问题总能得到解决。只有提高自身能力,坦然面对压力,才能让自己生活得更快乐。http://cul.sohu.com/20110811/n316059207.shtml
 焦虑,来自欲望还是压力?

  工作压力大,办事不容易,结婚不轻松……我们都期望生活更好些,但现实世界并不那么随心,人生充满着不确定性。求学就业,寻医问药……但凡生活中遇到难题,都离不开“关系”:找同学,托朋友……这往往让人心力交瘁

  升职难,坚守还是离开?

  ●个人升职不容易,但如果竞争过程公开、透明,会减少很多抱怨和争议。升职过程中的一些“潜规则”让人们焦虑

  刘书是国家某部委的一名科级干部。去年,他所在的处室有一位副处长外调其他部门,留下一个职位空缺。刘书觉得,自己无论从资历还是业务等方面,都应该是副处长的不二人选。周围的同事也大多这样认为。

  但人算不如天算,公布副处长人选时,刘书傻眼了:一个比他年轻很多的同事当上了副处长。他表面上若无其事,心里却非常想不通:“我在单位干这么多年,一直任劳任怨,业绩也不错,对领导也恭恭敬敬,为什么不能被提拔?”

  自此之后,刘书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当初刚上班时,他不知疲倦、热情洋溢,如今,一上班就盼下班。工作干得还有什么劲?对交给他的任务,能推就推,不能推的就敷衍了事。

  升职,意味着能力被认可,意味着更高的薪酬。但是,现实很残酷,因为在任何一个单位内,领导岗位总是少数,大多数人只能从事一般工作。无论你多努力,也难以突破瓶颈、再上一层楼。

  在国家某部委任职处长的张元说:“在我们单位,升到处级职位不是难事。但再想往上晋升,就非常难了。到这个层面,就不是个人想不想、努力不努力的事。”

  既然如此,何必自寻烦恼,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不好吗?

  “这话说得容易,做起来很难。”张元说,“别的不说,单说看着周围的同事升职,自己却迟迟不动弹,心态总会有些变化。”

  升职不容易,在任何时候、任何单位都一样。但专家认为,如果升职竞争是一个公开、透明的过程,就会减少很多抱怨和争议。反观当下,升职过程中存在种种 “潜规则”,让人们摸不着头脑,不敢相信单凭能力就能升职,反而不得不借助请客、送礼、拉关系、套近乎等行为去迎合领导,焦虑之感由此而生。

  如果升职无望,应该选择坚持,还是离开?这是一个“两难”话题。

  有人说,升职无望就要调动,岂不太浮躁了?在一个岗位上应该坚守,要有恒心,直到做出成绩为止;也有人说,明知升职无望还坚守,坚守什么呢?“树挪死,人挪活”,换一换环境也许能闯出新天地。

  刘书的妻子是一家外资企业的销售主管,每月收入2万多元,经常开玩笑对他说:“你每月就这点死工资,升职无望只是"混日子",这样的工作又有什么意义?”可是,究竟要不要离开,刘书拿不定主意。他说:“作为公务员,至少有一定社会地位。真要放弃这一切,有些不舍得。再说,辞职之后自己又能干什么呢?”
办事难,为啥总要“找关系”?

  ●一些人不管遇到什么事,总喜欢托人情、找关系,说明社会规则有漏洞可钻。这给没“关系”、没“背景”的普通大众带来焦虑感

  这几天,在中央某机关工作的黄义有些烦。原来,老家一个亲戚打电话说,由于超生了一个孩子,他们家要被县计生部门罚款5万元。亲戚问黄义有没有“门路”,帮他们说说情,能不能不罚款或者少罚款。黄义说:“我在单位只是一个小科员,老家的人还以为是多大的官,什么事都能替他们办。再说了,就算我真认识老家的一些朋友,也很难为他开这个口啊!”

  黄义说,自他进入这家中央机关工作,老家就不断有人找他办事,有次亲戚家里丢了一辆电动三轮车,也给他打电话,问“认不认识县公安局的人?能不能让他们快点把电动车找到?”这弄得黄义哭笑不得。

  如今,一些人不管遇到什么事,总喜欢托人情、找关系。不这样做,他们就觉得不踏实,就会很焦虑。这已经成为一个典型的社会问题。例如,一旦在路上闯红灯被交警拦住,就习惯性掏出手机,赶紧找熟人疏通关系,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至于上学就业,寻医问药……但凡生活中遇到难题,就更离不开“关系”:找同学,托朋友……总是让人心力交瘁,焦头烂额。似乎不动用“关系”,就没有安全感。

  我们不必责备这些“找关系”的人。人们习惯性地“找关系”,说明社会规则有漏洞可钻。

  “不找关系,办点事还真难。”广东一家玩具企业老板陈伟强说,去年底,他去当地工商局办某项手续,折腾了两天也没办完。无奈之下,他通过朋友找到有关负责人,半小时搞定。陈伟强说,有时候落实一个项目,按程序审批至少要一周,多则一个月,但找熟人一两天就能搞定。“虽然找关系也要花钱,但比起项目的运营成本,就不算什么了。”

  前一时期,城市白领逃离“北上广”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一些白领认为大城市里生活压力太大,居之不易,还不如到二、三线城市发展。但据媒体报道,一些人到了小县城工作,却发现自己并不适应,又逃回大城市。为什么?因为小县城是一个熟人社会,在那里做事更要讲关系、论人情,“拼爹”现象更严重。

  专家认为,讲人情、论关系在中国源远流长,这跟历史、文化等都有关系,短时间内很难改变。但如果 “关系”的运行超出人情层面,到了破坏规则甚至违法乱纪的程度,就会让人惶恐不安。在社会转型期,有更多的真空地带让人情可以被当作交易的筹码,人们更加倾向于“暗箱操作”、不守规则,这严重影响社会公平,给“无权无势”、没“关系”、没“背景”的普通大众带来更多焦虑。

  结婚难,理想伴侣在哪里?

  ●部分白领工作忙,交际窄,难以遇到合适的结婚对象;也有一些人对另一半要求过高,给自己增加难度

  在北京某事业单位工作的30岁的赵晶仍然单身。2008年跟男朋友分手后,赵晶也接触过一些异性,但都没有结果。赵晶说,以前自己不怎么在乎恋爱的结果,觉得自己高兴就好,但没想到自己转眼就变成了“必剩客”(网络上对29到30岁之间未婚人士的称呼)。看着周边的朋友们成双成对,有的还有了小宝宝,心里就会觉得空落落的。

  “有些着急。”赵晶说,“但结婚必须得找有感觉的人,总不能凑合着过吧?”

  眼下,很多人跟赵晶一样,既着急结婚又找不到合适的人,这也催生了很多相亲活动。电视上,《非诚勿扰》、《幸福来敲门》等相亲节目火爆;网络上,百合网、世纪佳缘网等点击量屡创新高;现实生活中,联谊会、相亲大会等活动更是人气火爆。为结婚而焦虑,成为都市男女的一种普遍心态。

  专家认为,年龄越大,恋爱机会将越少。与此同时,来自家人和社会舆论的压力,加剧了大龄单身人士的“不快乐”情绪。

  找一个合适的另一半,为什么那么难?

  赵晶说,现在工作十分忙,业余生活比较单调,并没有太多的机会结识陌生朋友。“我的工作性质还属于接触人比较多的,但大多属于泛泛之交,难有深入了解。”赵晶说。

  要求高是另一个重要原因,这在女孩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女孩都想找事业有成、品貌端正、性格相投的对象,但条件真正好的男士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多。一些女孩提出的条件过于苛刻,更增加了找到合适伴侣的难度。

  比如,有一位女孩表示,她喜欢吃油炸食品,希望找有同样爱好的男朋友;另一个女孩表示,自己很喜欢玩、喜欢聊天,男朋友也应该爱玩、爱聊天……如果要求这么高,不允许存在一点点差异,怎么能找到恋爱对象?

  此外,结婚成本高也困扰着很多年轻人。买房、买车、拍婚纱照、请婚车、摆婚宴……结婚的花费越来越高。据有关机构测算,受食品涨价等因素影响,上海婚宴的平均花费就从2009年的6.6万元涨到今年的8.9万元,每年上涨12%—15%,甚至连喜糖的价格都涨了8%。结婚成为不少年轻人“不能承受之重”,不得不“裸婚”。不少人说,城市生活压力这么大,如果不想接受“裸婚”,只能等物质条件成熟了再说吧。(本文采访对象均用化名)
化解焦虑离不开平常心

  ●化解焦虑心理,需要政府做出更多努力,提升全民幸福指数;同时也需要个人提高自身能力,坦然面对压力。只有这样,生活才能更快乐

  日前,笔者与一些朋友聚会,闲谈中有一位朋友感慨:“以前特别渴望能来北京工作、生活,觉得这里机会多、前景好,但现在感觉压力很大,完全没有了刚来时的兴奋感。”

  朋友以前在济南工作,收入虽不高,也自有一番悠闲的滋味。后来,他千方百计调到北京,却发现现实远比想象中艰难:房价高,十几年的全部收入也不够买房;工作累,挤地铁、乘公交每天都像在打仗;更关键的是,他没有北京户口,以后孩子上学怎么办?

  生活中,像朋友这样每日奔波劳累、前景预期却并不乐观的普通人不在少数。他们或者对高房价、高物价惶恐不安,或者因职业工作、结婚生子抓耳挠腮。一句话,总是过得不舒心。

  一时的焦虑倒无所谓,长时间焦虑就会很痛苦;一个人焦虑可能是个人原因,一群人焦虑就是社会问题了。许多人有焦虑感,其严重性不言自明。关键是,我们应该怎么办?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成绩有目共睹。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比较突出,贪污腐败、分配不公等现象屡屡出现。在一些领域,让人们觉得无章可循、不可预期,容易产生焦虑感、挫折感。

  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需要政府做更多努力,进一步深化改革,立足国情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社会服务体系,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诉求,让全社会共享发展成果。同时,要多创造底层社会成员向上流动的机会,让弱势群体不被边缘化,提升全民的幸福指数。

  与此同时,化解焦虑心理更需要个人努力。例如,相比改革开放前,我们的物质生活不知道好了多少倍,但“这山望着那山高”,一旦看到周围有人生活比自己强,一些人就产生不平衡心理。这种焦虑,不能都归咎于社会吧?

  焦虑,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求而不可得”。但我们要知道,社会资源是有限的,人们要想在自己生活领域拔得头筹,必然面临竞争。既然有竞争,就会有人成功、有人失败。成功了自然值得高兴,但失败了也不必咬牙切齿。如果连这样一个最起码的正常心态都不具备,焦虑感注定会伴随终生、无法排遣。

  俗话说,求人不如求己。作为一个社会人,应该适应社会,而不是怨天尤人、无所作为。虽然现实生活中总有这样那样的约束,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但我们要相信问题总能得到解决。只有提高自身能力,坦然面对压力,才能让自己生活得更快乐。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gmgm201 发表于 2011-8-11 13:06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话不能这么说,根据文末,我个人的理解是:
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自己有能力了,就可以独挡一面。
嘿嘿,不知这样分析,很多人满意没?
潜规则,只要参与到社会活动中,谁都会遇到,差别在于各人不同的认识和应对罢了。

问题在于社会的绝对公平是不存在的,而“透明玻璃”般的潜规则却五花八门生生不息的……

这样的文章不知道有神马意义
到哪不都潜规则,不要以为国外就很透明了,很多程序其实也都是走过场罢了
话不能这么说,根据文末,我个人的理解是:
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自己有能力了,就可以独挡一面。 ...
现在严重的是潜规则已经部分地替代了明规则在起作用,而且这个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深,不然不会出现社会整个层面的焦虑。
都是人,所以国内国外都一样,只稍好和稍坏区别
太搞笑了,笑死人了

潜规则关系非诚勿扰,人家相亲也能中枪鸟
怎么能说这话?把话说这么直接。。。
貊龙 发表于 2011-8-11 15:18
都是人,所以国内国外都一样,只稍好和稍坏区别
嗯!说得对,党报这是不和谐,怀疑其别有用心,这根本就是在造谣,请辟谣联盟关注此报~哈哈!!!
gmgm201 发表于 2011-8-11 14:55
现在严重的是潜规则已经部分地替代了明规则在起作用,而且这个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深,不然不会出现社会 ...
没错,民众焦虑的原因是感受到制度越来越混乱,发展方向为负面
最明显的因素就是贫富差距的扩大
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是相信!
gmgm201 发表于 2011-8-11 14:55
现在严重的是潜规则已经部分地替代了明规则在起作用,而且这个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深,不然不会出现社会 ...
+1,说的很实在!
2011-8-11 22:46 上传

葛优同志啊,你这是污蔑,造谣,难道又想进小黑屋了
葛优有些话不好明说阿
说了也没用,管的过来嘛
说了也没用,管的过来嘛
歌幽的马甲 发表于 2011-8-11 22:47
光是靠自己有能力,不靠爹地的地位,就能让全国的机场海关地铁都用清华威视的安检仪?
请葛优大大低调的生活,这样才能活的长久,安乐啊!
清华威视还好啦,自主品牌,自主技术,也算高科技,不像下面那个纯粹靠权力抢!
葛优同志又拍贺岁大片了,小心哦,不过葛优马甲多
太平洋没加盖,叽叽喳喳要求公平的都游过去吧,我们的社会还是很公平的,tg做的够可以的了,美国也不公平,自己不努力怪谁?一帮卢瑟!没能力就别怪社会,就敢在网上喷喷口水罢了
局座威武 发表于 2011-8-13 15:52
太平洋没加盖,叽叽喳喳要求公平的都游过去吧,我们的社会还是很公平的,tg做的够可以的了,美国也不公平, ...
角马替鬣狗打抱不平

这得多高的境界:D:D
这帖子相当不和谐
党报都公开刊登关注,说明TG关注这个问题不是一年两年了。
歌幽的马甲 发表于 2011-8-28 15:35
角马替鬣狗打抱不平

这得多高的境界
别这么说,说不定人家是衙内呢。
局座威武 发表于 2011-8-13 15:52
太平洋没加盖,叽叽喳喳要求公平的都游过去吧,我们的社会还是很公平的,tg做的够可以的了,美国也不公平, ...
+10086
葛优+10000
难道大家真的没人看过人民日报吗?真的以为都是歌功颂德,现在至少四成以上的版面讲民生。里面很多社论很尖锐的。有些问题领导人不知道?不是你疯了就是我疯了。但是如何下手?慢慢来吧,希望我有生之年能看到吏制清明的一天,关键这个问题都改好了,tb还有什么大的缺陷?有些精英很左右为难吧。万一搞好了,西方世界还真没什么比得过tb
歌幽的马甲 发表于 2011-8-11 22:47
光是靠自己有能力,不靠爹地的地位,就能让全国的机场海关地铁都用清华威视的安检仪?
{:soso_e113:} 不知道你后台赢不,我脚的你迟早会被和谐掉。
葛优同志,小心某一天我们亲爱的D妈把你和谐了
党也受不了了
局座威武 发表于 2011-8-13 15:52
太平洋没加盖,叽叽喳喳要求公平的都游过去吧,我们的社会还是很公平的,tg做的够可以的了,美国也不公平, ...
你这不是跟人民日报对着干吗
上公司,不跟领导搞好关系行么。。这也是潜规则。。
社会离不开潜规则,没有潜规则,那是机器人社会。。
想要改善,还是整个社会风气得改变才行。。说俗了那叫精神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