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 中国人最关心的十件大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8:40:19
一、台湾问题:战还是和?

  2004年将是台湾命运置于安定或艰险处境的选择关键。回顾2003年的两岸关系,以上半年SARS疫情的突兀而至,掀起了两岸互动的第一个冲击波。下半年,陈水扁接连抛出“公投制宪”、“防御性公投”、“防卫性公投”以及最新的“和平公投”,再度掀起台海局势的惊涛骇浪。2004年的两岸关系互动,将延续着2003年的“公投”风波,延续着陈水扁持续挑衅大陆以及美国对台政策容忍底线的引信。影响所及,不止于两岸民众的福祉和权益,甚至将直接冲击亚太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观察2004年台海关系的时间点,将是前三个月以及上半年局势的演变发展轨迹。是和是战、是突破是僵持,均可能在前三个月定出乾坤。直到2004年岁末,大陆的对台政策将可能作出适应台湾内部政局新变化的大幅度盘整和检视,必须面对的严峻事实是:不可能一厢情愿地冀望于美国的配合和支持,不可能一厢情愿地冀望于台湾主流民意的觉悟,不可能冀望于台湾内部政治力量对“台独”势力的牵制,不可能一厢情愿地回避“和平台独”的趋势。借助美国压制“台独”只是权宜之计对大陆新领导人而言,实现海峡两岸最终的政治整合或者任何形式的统一,仍然是求其在我,不假他人。还必须看到的是,台湾问题是大陆新领导人主张的“和平崛起”的最大障碍。可以说,“和平崛起”理论在2004年的台海互动中,将接受直接的检验。

  二、经济形势:稳健前行还是将现波折

  实现经济稳定持续增长,防止经济大起大落,是中国在改革和发展中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问题的前提和条件。去年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总揽全局,审时度势,适时适度进行调控,不断解决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将有助于今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健运行。今年的宏观调控,将更加注意“稳定政策,适度调整”。也就是说,不“踩急刹车”,也不“踩油门”,把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避免出现大起大落。并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盲目扩大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等苗头性问题,适时适度地进行调控,增强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这些都将使国民经济保持在良好的发展轨道上。更为重要的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使中国发展的目标更科学、更全面,将深刻影响中国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保证中国经济巨轮更加平稳地航行。所以,人们有理由相信,在2004年,中国经济有望继续乘势而上,稳健前行。

  三、反腐败问题: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2004年,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反腐败斗争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坚持不懈,一以贯之地向纵深发展。反腐败斗争在战略上将出现“三个转向”,即:由被动防御为主转向主动进攻为主,由权力反腐为主转向制度反腐为主,由事后监督为主转向事前监督为主。与战略上的“三个转向”相适应,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反腐败斗争,打法上还应努力完成三个转变:即从“小作坊式”个案反腐,向大规模的“集约式”规模反腐转变;从纪检机关、少数职能部门分散地、单打独斗式地反腐,向加强组织协调,整合反腐资源,合成作战,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反腐转变;从侧重打击腐败,向惩治和预防腐败并重转变。去年底,中央政治局在研究部署2004年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时,明确提出,要“认真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把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作为反腐倡廉工作的重点”。2004年的反腐败工作,将在党内民主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党内监督,并以改革和完善党的纪检体制为重点,在更大的范围和更深的程度上取得突破。

  四、就业问题:群众利益无小事、小事可以变大事

  2004年,在就业、社会保障、弱势群体、贫富差距、环境等诸多社会问题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就业问题,许多其他社会问题都是由此引发而生成的。去年,中国的失业情况在保留了传统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失业和国有企业下岗工人失业这两大特点之外,又出现了一个新的特点:年轻人失业。在年轻的失业人员中又有一个颇为引人注目的群体――大学生失业群体。由于中国目前的劳动力总量十分庞大,而企业能够提供的就业机会非常有限,再加上最近几年中国企业改制的基本思路是裁减冗员、效益优先,因此在2004年中国失业问题仍会持续。失业问题特别是年轻人失业是一个国家的癌症,中国从1999年开始实行大学扩招,2003年第一批扩招生毕业。这批毕业生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几乎是一毕业就加入到失业大军中去。2004年大学扩招毕业生的人数同2003年相比只增不减,因此,大学毕业生仍将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在这种情况下,2004年,不仅各级政府而且是所有的中国人都应该努力把多为国家创造一些就业机会当做首要目标。

  五、国企改革问题:突破还是停滞

  2004年中国政府将从五个方面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为进一步搞好国有企业、发展壮大国有经济提供体制保证和新的动力。这五个方面包括:一是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法律法规,依法维护所有者权益和所出资企业各项合法权益。配合加快企业股份制改革、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加强资本运营、健全监督体制、完善企业选人用人与激励约束机制等重点工作,拟订一批法规和规章。二是完善中央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研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在中央企业普遍实行负责人年薪制。建立出资人对企业负责人薪酬的管理机制,改变企业负责人自定薪酬的状况。三是继续探索按市场化选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途径和做法,加大中央企业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力度。四是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完善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制度。五是积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加快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继续做好资源枯竭的矿山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关闭破产工作,到2008年基本解决国有企业关闭破产问题,基本消化历史遗留问题。

  六、三农问题:见实效还是走过场

  关注农民、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将是2004年中国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关于如何解决农民增收的问题,无论怎样,都离不开重新分配资源问题,因此,解决资源配置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数据统计说明,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影响了农村的消费市场。拉动内需关键在农村。农民收入水平低,收入提高缓慢的现状不解决,进一步拉动和扩大内需是很难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目前变得十分迫切,使全体国民尤其是农民分享现代化、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收益,不仅是解决公平问题,也是解决长远的效率问题。而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真正做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温家宝总理曾提出,今后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推进四项改革,第一项就是农村改革,农村改革包括农村税费改革,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对农民补贴方式的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农村医疗制度改革。而任何一项改革都会改变已有的资源配置的状态,从而触动原有的既得利益格局,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和准备。

  七、政治体制改革:急速展开还是稳妥推进

  2003年,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最大亮点是新一届领导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彰显无余。而刚刚开始的2004年将是新一届领导继续拓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并将取得巨大进步的关键一年。在过去的几年里,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有过很多重大的举动,譬如政府审批制度的改革、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以及《党内监督条例》的出台等,说明执政党已经开始从制度上探索和推行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事实上,现在的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齐头并进、对旧体制形成合围之势的过程。2004年,政治体制改革将围绕着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政府职能的转变,二是执政党执政理念的转变。现在的政府还是管得太多,因此,在2004年,政府必须削弱自己的某些职能。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对于什么是政府、什么是党的领导的认识与过去将完全不同,执政党必须转变自己的理念,即政府是为百姓服务的,如果没有这个理念的转变,政治体制改革就将成为一句空话。

  八、行政体制改革:管什么和不管什么

  行政体制改革是打造一个全新政府的前奏,已经成为最近几年政府体制改革的突破口。2004年行政体制的改革还会紧紧围绕着政府职能转变这个核心展开。目前政府职能的转变仍然十分不到位,而在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过去政府总是直接地去抓经济、抓项目、抓投资、抓国有企业。现在大家都意识到政府的这部分职能应该弱化,但问题是现在过分地强调在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需要弱化的部分,却忽略了其中应该强化的部分。现在政府工作中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大量的工作不到位,很多属于政府该做的事情政府没有做,而这部分工作恰恰是需要政府强化的地方。譬如说大量的流动人口、农民工进城、这些人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等。现在都在笼统地说政府不能管那么多事情。政府于是一味地往后退。结果把一些应该加大投入的职能也交给了市场,像卫生领域交给市场后医院都为了挣钱,结果老百姓看病越来越困难。还有教育交给市场后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少。因此,2004年行政体制的改革应该以强化政府的职能建设或者说完善政府职能建设体系为重点,其中应该重点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这两项职能。

  九、弱势群体问题:动心还是不动心

  跨进2004年后,让人们关注的事不少。然而,最牵动人心的当数普通百姓尤其是弱势群体生活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岁末年初,一场声势浩大的“清欠风暴”,让无数农民工兄弟及时拿到了工钱。国务院提出了3年内基本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同时,人们也不会忘记2003年那个到处是口罩、四处弥漫着恐惧的春天。然而,进入2004年,始料未及的是,禽流感、猪瘟、口蹄疫相继在周边国家发生,又在百姓心头蒙上一层阴影。还有,对百姓而言,就业是“民生之本”;对处于弱势地位的下岗失业人员而言,再就业更是“天大的事”。还有物价,老百姓居家过日子对物价历来敏感,去年让他们心绪波动的不仅仅是粮油及副食品价格上涨,与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水、电、气等价格也有所抬头。有人把2003年称为“我国城市公用行业改革元年”,随着这一改革进程的加快,一段时间以来,各大城市公用行业出现新一轮涨价势头,这让老百姓心里直打鼓:新一轮改革是不是新一轮涨价潮?还有,在2004年,拆迁户的合法权益能否将受到法律的保护,征地能否给农民以保障,物业管理,能否有法可依,等等。

  十、国际问题:大国国民理应关心国际大事

  朝核问题前景如何?虽然朝核问题短期内会取得一定进展,但长期而言不容乐观,因为美朝两国缺少相互信任,对立因素相对复杂。中国在朝核问题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不仅为了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也为自身经济发展创造一个有利环境。朝核问题的解决前景取决于几大因素:其一,美国决策结构中新保守主义和温和派的力量对比。其二,全球力量的消长对美国的影响程度,例如伊拉克问题能否顺利解决,恐怖主义是否得到有效遏制。其三,朝鲜方面能够做出多少让步,中国的积极干预也不容忽视。当萨达姆被美国人活捉后,人们不禁又“念”起了本·拉登的下落。虽然萨达姆这位“大话英雄”在审讯时仍然慷慨陈辞,但人们更关心是这只已折翅的巴比伦雄鹰,将会等到一个怎样的未来。由于未来伊拉克的新政权非常脆弱,所以其结果取决于各方政治需要,而美国因素尤为重要。判处萨达姆死刑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为目前联合国和很多西方国家都反对死刑。所以审判的结果也许是这样:临管会可能宣判死刑,但在国际社会的反对声中,美国再次表现其“仁慈”的一面,出面干预而改判萨达姆终生监禁。萨达姆将在伊拉克服刑,了其残生。一、台湾问题:战还是和?

  2004年将是台湾命运置于安定或艰险处境的选择关键。回顾2003年的两岸关系,以上半年SARS疫情的突兀而至,掀起了两岸互动的第一个冲击波。下半年,陈水扁接连抛出“公投制宪”、“防御性公投”、“防卫性公投”以及最新的“和平公投”,再度掀起台海局势的惊涛骇浪。2004年的两岸关系互动,将延续着2003年的“公投”风波,延续着陈水扁持续挑衅大陆以及美国对台政策容忍底线的引信。影响所及,不止于两岸民众的福祉和权益,甚至将直接冲击亚太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观察2004年台海关系的时间点,将是前三个月以及上半年局势的演变发展轨迹。是和是战、是突破是僵持,均可能在前三个月定出乾坤。直到2004年岁末,大陆的对台政策将可能作出适应台湾内部政局新变化的大幅度盘整和检视,必须面对的严峻事实是:不可能一厢情愿地冀望于美国的配合和支持,不可能一厢情愿地冀望于台湾主流民意的觉悟,不可能冀望于台湾内部政治力量对“台独”势力的牵制,不可能一厢情愿地回避“和平台独”的趋势。借助美国压制“台独”只是权宜之计对大陆新领导人而言,实现海峡两岸最终的政治整合或者任何形式的统一,仍然是求其在我,不假他人。还必须看到的是,台湾问题是大陆新领导人主张的“和平崛起”的最大障碍。可以说,“和平崛起”理论在2004年的台海互动中,将接受直接的检验。

  二、经济形势:稳健前行还是将现波折

  实现经济稳定持续增长,防止经济大起大落,是中国在改革和发展中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问题的前提和条件。去年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总揽全局,审时度势,适时适度进行调控,不断解决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将有助于今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健运行。今年的宏观调控,将更加注意“稳定政策,适度调整”。也就是说,不“踩急刹车”,也不“踩油门”,把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避免出现大起大落。并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盲目扩大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等苗头性问题,适时适度地进行调控,增强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这些都将使国民经济保持在良好的发展轨道上。更为重要的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使中国发展的目标更科学、更全面,将深刻影响中国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保证中国经济巨轮更加平稳地航行。所以,人们有理由相信,在2004年,中国经济有望继续乘势而上,稳健前行。

  三、反腐败问题: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2004年,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反腐败斗争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坚持不懈,一以贯之地向纵深发展。反腐败斗争在战略上将出现“三个转向”,即:由被动防御为主转向主动进攻为主,由权力反腐为主转向制度反腐为主,由事后监督为主转向事前监督为主。与战略上的“三个转向”相适应,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反腐败斗争,打法上还应努力完成三个转变:即从“小作坊式”个案反腐,向大规模的“集约式”规模反腐转变;从纪检机关、少数职能部门分散地、单打独斗式地反腐,向加强组织协调,整合反腐资源,合成作战,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反腐转变;从侧重打击腐败,向惩治和预防腐败并重转变。去年底,中央政治局在研究部署2004年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时,明确提出,要“认真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把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作为反腐倡廉工作的重点”。2004年的反腐败工作,将在党内民主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党内监督,并以改革和完善党的纪检体制为重点,在更大的范围和更深的程度上取得突破。

  四、就业问题:群众利益无小事、小事可以变大事

  2004年,在就业、社会保障、弱势群体、贫富差距、环境等诸多社会问题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就业问题,许多其他社会问题都是由此引发而生成的。去年,中国的失业情况在保留了传统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失业和国有企业下岗工人失业这两大特点之外,又出现了一个新的特点:年轻人失业。在年轻的失业人员中又有一个颇为引人注目的群体――大学生失业群体。由于中国目前的劳动力总量十分庞大,而企业能够提供的就业机会非常有限,再加上最近几年中国企业改制的基本思路是裁减冗员、效益优先,因此在2004年中国失业问题仍会持续。失业问题特别是年轻人失业是一个国家的癌症,中国从1999年开始实行大学扩招,2003年第一批扩招生毕业。这批毕业生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几乎是一毕业就加入到失业大军中去。2004年大学扩招毕业生的人数同2003年相比只增不减,因此,大学毕业生仍将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在这种情况下,2004年,不仅各级政府而且是所有的中国人都应该努力把多为国家创造一些就业机会当做首要目标。

  五、国企改革问题:突破还是停滞

  2004年中国政府将从五个方面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为进一步搞好国有企业、发展壮大国有经济提供体制保证和新的动力。这五个方面包括:一是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法律法规,依法维护所有者权益和所出资企业各项合法权益。配合加快企业股份制改革、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加强资本运营、健全监督体制、完善企业选人用人与激励约束机制等重点工作,拟订一批法规和规章。二是完善中央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研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在中央企业普遍实行负责人年薪制。建立出资人对企业负责人薪酬的管理机制,改变企业负责人自定薪酬的状况。三是继续探索按市场化选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途径和做法,加大中央企业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力度。四是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完善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制度。五是积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加快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继续做好资源枯竭的矿山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关闭破产工作,到2008年基本解决国有企业关闭破产问题,基本消化历史遗留问题。

  六、三农问题:见实效还是走过场

  关注农民、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将是2004年中国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关于如何解决农民增收的问题,无论怎样,都离不开重新分配资源问题,因此,解决资源配置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数据统计说明,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影响了农村的消费市场。拉动内需关键在农村。农民收入水平低,收入提高缓慢的现状不解决,进一步拉动和扩大内需是很难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目前变得十分迫切,使全体国民尤其是农民分享现代化、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收益,不仅是解决公平问题,也是解决长远的效率问题。而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真正做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温家宝总理曾提出,今后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推进四项改革,第一项就是农村改革,农村改革包括农村税费改革,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对农民补贴方式的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农村医疗制度改革。而任何一项改革都会改变已有的资源配置的状态,从而触动原有的既得利益格局,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和准备。

  七、政治体制改革:急速展开还是稳妥推进

  2003年,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最大亮点是新一届领导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彰显无余。而刚刚开始的2004年将是新一届领导继续拓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并将取得巨大进步的关键一年。在过去的几年里,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有过很多重大的举动,譬如政府审批制度的改革、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以及《党内监督条例》的出台等,说明执政党已经开始从制度上探索和推行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事实上,现在的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齐头并进、对旧体制形成合围之势的过程。2004年,政治体制改革将围绕着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政府职能的转变,二是执政党执政理念的转变。现在的政府还是管得太多,因此,在2004年,政府必须削弱自己的某些职能。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对于什么是政府、什么是党的领导的认识与过去将完全不同,执政党必须转变自己的理念,即政府是为百姓服务的,如果没有这个理念的转变,政治体制改革就将成为一句空话。

  八、行政体制改革:管什么和不管什么

  行政体制改革是打造一个全新政府的前奏,已经成为最近几年政府体制改革的突破口。2004年行政体制的改革还会紧紧围绕着政府职能转变这个核心展开。目前政府职能的转变仍然十分不到位,而在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过去政府总是直接地去抓经济、抓项目、抓投资、抓国有企业。现在大家都意识到政府的这部分职能应该弱化,但问题是现在过分地强调在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需要弱化的部分,却忽略了其中应该强化的部分。现在政府工作中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大量的工作不到位,很多属于政府该做的事情政府没有做,而这部分工作恰恰是需要政府强化的地方。譬如说大量的流动人口、农民工进城、这些人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等。现在都在笼统地说政府不能管那么多事情。政府于是一味地往后退。结果把一些应该加大投入的职能也交给了市场,像卫生领域交给市场后医院都为了挣钱,结果老百姓看病越来越困难。还有教育交给市场后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少。因此,2004年行政体制的改革应该以强化政府的职能建设或者说完善政府职能建设体系为重点,其中应该重点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这两项职能。

  九、弱势群体问题:动心还是不动心

  跨进2004年后,让人们关注的事不少。然而,最牵动人心的当数普通百姓尤其是弱势群体生活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岁末年初,一场声势浩大的“清欠风暴”,让无数农民工兄弟及时拿到了工钱。国务院提出了3年内基本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同时,人们也不会忘记2003年那个到处是口罩、四处弥漫着恐惧的春天。然而,进入2004年,始料未及的是,禽流感、猪瘟、口蹄疫相继在周边国家发生,又在百姓心头蒙上一层阴影。还有,对百姓而言,就业是“民生之本”;对处于弱势地位的下岗失业人员而言,再就业更是“天大的事”。还有物价,老百姓居家过日子对物价历来敏感,去年让他们心绪波动的不仅仅是粮油及副食品价格上涨,与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水、电、气等价格也有所抬头。有人把2003年称为“我国城市公用行业改革元年”,随着这一改革进程的加快,一段时间以来,各大城市公用行业出现新一轮涨价势头,这让老百姓心里直打鼓:新一轮改革是不是新一轮涨价潮?还有,在2004年,拆迁户的合法权益能否将受到法律的保护,征地能否给农民以保障,物业管理,能否有法可依,等等。

  十、国际问题:大国国民理应关心国际大事

  朝核问题前景如何?虽然朝核问题短期内会取得一定进展,但长期而言不容乐观,因为美朝两国缺少相互信任,对立因素相对复杂。中国在朝核问题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不仅为了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也为自身经济发展创造一个有利环境。朝核问题的解决前景取决于几大因素:其一,美国决策结构中新保守主义和温和派的力量对比。其二,全球力量的消长对美国的影响程度,例如伊拉克问题能否顺利解决,恐怖主义是否得到有效遏制。其三,朝鲜方面能够做出多少让步,中国的积极干预也不容忽视。当萨达姆被美国人活捉后,人们不禁又“念”起了本·拉登的下落。虽然萨达姆这位“大话英雄”在审讯时仍然慷慨陈辞,但人们更关心是这只已折翅的巴比伦雄鹰,将会等到一个怎样的未来。由于未来伊拉克的新政权非常脆弱,所以其结果取决于各方政治需要,而美国因素尤为重要。判处萨达姆死刑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为目前联合国和很多西方国家都反对死刑。所以审判的结果也许是这样:临管会可能宣判死刑,但在国际社会的反对声中,美国再次表现其“仁慈”的一面,出面干预而改判萨达姆终生监禁。萨达姆将在伊拉克服刑,了其残生。
<P>第一个是真的!其他的都是废话!</P><P>关心解决不了问题!</P>
一个也解决不了。
<P>怎么是废话呢? 你以为别人都像你只关心台海问题啊? </P><P>按你那么说 关心解决不了问题 那你还关心什么台海问题啊? 在家睡大觉好了 </P>
嗯,睡觉。
不好说哈
比较关心的说
每年都会关心啊
都是大事啊
应该叫十大关注热点吧
上述都应该多关注!!
说到关心,海台的大事小事国家都会关心,说到贪污,大多数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P>是</P>
<P>这些问题是第几次说了?</P>
早产啦,回去呆两个月再出来![em05][em05][em05]
都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啊
<B>以下是引用<I>无名小卒</I>在2004-9-25 21:36:00的发言:</B>
都是大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