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在中国的现实之中--现代化和民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7:17:30
<P>实际上我个人并不特别反感搞台湾或者是美国那一套,如果最终能够达到台湾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我个人就满意了。但是中国没有那样的资源条件,达不到那样的实际效果,体现在经济现实中就是正道成功的机会很少。并不是中国人道德水准特低,所以社会上满是剑走偏锋出怪招的家伙。中国官商结合突出,并不是因为特别严重,而是正道成功的机会少,政治权力的帮助和扶持成为商业成功决定性条件,最后终于在社会上产生一种选择性效应,成功者多数是权钱结合者。</P>
<P>成功机会多少由经济成长的宏观环境决定,需要市场容量的支持,最终需要归结到可以利用的人均资源数量,体现为人均购买力水平和生活水平。否则就需要外在的扩张来弥补内部的不足,中国已经没有向外扩张的机会了,必须采取和自然资源和谐相处的协调发展之路,这一条路需要抑制精英阶层的奢侈消费和刻意平衡两极分化,否则在一部分人富得流油,而另外一部分人穷得叮当响的情况下,是搞不成什么协调发展的。其实从最终发展的结果看,全人类都必须走这一条路,但是中国必须第一个选择这条路而已。因为中国人口众多,而且人均资源贫乏,再加上经济和技术发展颇有积累,已经迅速逼近资源利用的极限,所以中国人不能指望富裕发达的生活和什么现代化。</P>
<P>美国的企业历史悠久,金融力量巨大,政治在商业和市场上不是不起作用,不过缺乏一边倒的结果,多数企业是竞争成功的。而日本早期的企业状况并不比今天中国的表现更好,三菱和三井,涩泽荣一和岩崎弥太郎各自依托政治力量的恶斗,就是一个范例。今天欧美日的企业环境,远远比中国好,是因为技术垄断地位决定的资源垄断地位所带来的,全世界的资源对欧美日来说都是予取予求,所以社会比较富裕,人均购买力强市场容量大,成功机会多,所以也普遍愿意接受游戏规则。中国企业正道成功的机会少,普遍有"穿墙打洞"的冲动,笔者在企业工作多年,见过许多港台老板素质极低但是却成功,也见过国内人士创业的艰辛和困难,到头来却是灰头灰脸,并不是智慧和努力不够,确实是成功的机会太少。中国企业要实现资本积累和发展过程,不仅外部竞争环境差而且自身实力不足,也缺乏基本的辅导和保护,最致命的是没有良好的金融体系支持,所以成功的背后需要非同一般的支持,最容易和最可能得到的就是政治权力。腐败和权钱交易决不是一个单纯的体制问题。而且政治权力和金钱的结合确实也是民主的一种经典过程,这一点无须讳言。</P>
<P>实际上管理上普遍有一种"伪道德效应",即在经济成长迅速的时代,多数人都能够享受发展的成果,所以容易造就一种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阶层利益的协调也比较好,社会认同也容易建立。反过来,在萧条时期,就容易引发以邻为壑的举动,1930年代的大萧条,后来的金融战和贸易战,想必各位都不陌生。中国社会上精英们与民众协调差,主流媒体长期妖魔化农民,就是因为利益不够分的缘故。所以中国精英面临着空前的自觉协调使命,否则听任目前的趋势发展是非常危险的,实际上就是走老蒋"制造革命形势"的老路。</P>
<P>中国自然资源不足,改善民众基本生存条件实现真正的小康,需要在生物资源增长上想办法,这个办法在毛泽东时代曾经大力推行,就是减少自然灾害的影响增强土地的生产力。目前容易做的工作已经不多,需要使用大规模的调水工程,来解决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不匹配的现实,因为有增产潜力的土地都在缺水的北方,这需要建设规模庞大的调水工程,需要集中全民族的力量。要尽可能实施矿产资源节约的政策,如加强农村的秸杆还田减少化肥使用,有意识地抑制个人的小车消费等等。</P>
<P>我个人不相信任何性质的政治制度解决方案,唯一重要的是资源解决方案,这一路不是向西而是刚好相反。</P><P>实际上我个人并不特别反感搞台湾或者是美国那一套,如果最终能够达到台湾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我个人就满意了。但是中国没有那样的资源条件,达不到那样的实际效果,体现在经济现实中就是正道成功的机会很少。并不是中国人道德水准特低,所以社会上满是剑走偏锋出怪招的家伙。中国官商结合突出,并不是因为特别严重,而是正道成功的机会少,政治权力的帮助和扶持成为商业成功决定性条件,最后终于在社会上产生一种选择性效应,成功者多数是权钱结合者。</P>
<P>成功机会多少由经济成长的宏观环境决定,需要市场容量的支持,最终需要归结到可以利用的人均资源数量,体现为人均购买力水平和生活水平。否则就需要外在的扩张来弥补内部的不足,中国已经没有向外扩张的机会了,必须采取和自然资源和谐相处的协调发展之路,这一条路需要抑制精英阶层的奢侈消费和刻意平衡两极分化,否则在一部分人富得流油,而另外一部分人穷得叮当响的情况下,是搞不成什么协调发展的。其实从最终发展的结果看,全人类都必须走这一条路,但是中国必须第一个选择这条路而已。因为中国人口众多,而且人均资源贫乏,再加上经济和技术发展颇有积累,已经迅速逼近资源利用的极限,所以中国人不能指望富裕发达的生活和什么现代化。</P>
<P>美国的企业历史悠久,金融力量巨大,政治在商业和市场上不是不起作用,不过缺乏一边倒的结果,多数企业是竞争成功的。而日本早期的企业状况并不比今天中国的表现更好,三菱和三井,涩泽荣一和岩崎弥太郎各自依托政治力量的恶斗,就是一个范例。今天欧美日的企业环境,远远比中国好,是因为技术垄断地位决定的资源垄断地位所带来的,全世界的资源对欧美日来说都是予取予求,所以社会比较富裕,人均购买力强市场容量大,成功机会多,所以也普遍愿意接受游戏规则。中国企业正道成功的机会少,普遍有"穿墙打洞"的冲动,笔者在企业工作多年,见过许多港台老板素质极低但是却成功,也见过国内人士创业的艰辛和困难,到头来却是灰头灰脸,并不是智慧和努力不够,确实是成功的机会太少。中国企业要实现资本积累和发展过程,不仅外部竞争环境差而且自身实力不足,也缺乏基本的辅导和保护,最致命的是没有良好的金融体系支持,所以成功的背后需要非同一般的支持,最容易和最可能得到的就是政治权力。腐败和权钱交易决不是一个单纯的体制问题。而且政治权力和金钱的结合确实也是民主的一种经典过程,这一点无须讳言。</P>
<P>实际上管理上普遍有一种"伪道德效应",即在经济成长迅速的时代,多数人都能够享受发展的成果,所以容易造就一种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阶层利益的协调也比较好,社会认同也容易建立。反过来,在萧条时期,就容易引发以邻为壑的举动,1930年代的大萧条,后来的金融战和贸易战,想必各位都不陌生。中国社会上精英们与民众协调差,主流媒体长期妖魔化农民,就是因为利益不够分的缘故。所以中国精英面临着空前的自觉协调使命,否则听任目前的趋势发展是非常危险的,实际上就是走老蒋"制造革命形势"的老路。</P>
<P>中国自然资源不足,改善民众基本生存条件实现真正的小康,需要在生物资源增长上想办法,这个办法在毛泽东时代曾经大力推行,就是减少自然灾害的影响增强土地的生产力。目前容易做的工作已经不多,需要使用大规模的调水工程,来解决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不匹配的现实,因为有增产潜力的土地都在缺水的北方,这需要建设规模庞大的调水工程,需要集中全民族的力量。要尽可能实施矿产资源节约的政策,如加强农村的秸杆还田减少化肥使用,有意识地抑制个人的小车消费等等。</P>
<P>我个人不相信任何性质的政治制度解决方案,唯一重要的是资源解决方案,这一路不是向西而是刚好相反。</P>
<P>“笔者在企业工作多年,见过许多港台老板素质极低但是却成功,也见过国内人士创业的艰辛和困难……”??</P><P>楼主不是刚刚留学回国?</P>
<B>以下是引用<I>S.W.A.T.</I>在2004-9-24 15:17:00的发言:</B>

<P>“笔者在企业工作多年,见过许多港台老板素质极低但是却成功,也见过国内人士创业的艰辛和困难……”??</P>
<P>楼主不是刚刚留学回国?</P>

<P>再问一次</P>
在欧洲待太久不利于创业! 理由很多但不知从何谈起! 可能主要是那里已经没有创业的欲望!
<P>人口太多,资源太少,所以竞争就加剧!</P><P>如果西方国家所说的“人权”是真的,那么他们就应该让不发达国家的人能有机会分享这一切。</P><P>但是过高的移民门槛却把“有同样权利的人”没有平等的“机会”享受地球上共有的资源。</P>
<B>以下是引用<I>S.W.A.T.</I>在2004-9-24 15:17:00的发言:</B>

<P>“笔者在企业工作多年,见过许多港台老板素质极低但是却成功,也见过国内人士创业的艰辛和困难……”??</P>
<P>楼主不是刚刚留学回国?</P>

<P>
<P>楼主发完帖子自己都不看吗?  如果是笔误我向你道歉。</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9-25 12:44:07编辑过]
<B>以下是引用<I>chinaforever</I>在2004-9-25 11:58:00的发言:</B>
&gt;
<P>
<P>我在德国也得打工嘛,每年都要在德国企业干很长时间,还有实习什么的,99-01年我曾多次与"台湾同胞"打交道,记得他们很虚伪,很狡诈,泥鳅般难抓!还学过一句台语粗话,好像是"干儡娘"....</P>
<P>昨晚有生意要谈,没及时回贴,见谅!</P>

<P>
<P>抱歉,我多疑了。</P>
好帖,加精.
<P>必须采取和自然资源和谐相处的协调发展之路,这一条路需要抑制精英阶层的奢侈消费和刻意平衡两极分化,否则在一部分人富得流油,而另外一部分人穷得叮当响的情况下,是搞不成什么协调发展的。其实从最终发展的结果看,全人类都必须走这一条路,但是中国必须第一个选择这条路而已</P><P>楼主清醒!建议加精!</P><P>建议楼主把对中国改革的道路的思考,整理一下连续发出来,我等着拜读您的大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