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亿的烧钱游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7:23:45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60 border=0>

<TR>
<TH><FONT color=#05006c>100亿的烧钱游戏</FONT></TH></TR>
<TR>
<TD height=4>
<HR SIZE=1 bgcolor="#d9d9d9">
</TD></TR>
<TR>
<TD align=middle height=20>2004年08月26日 19:38 <FONT color=#a20010>《中国财富》杂志<!--《中国财富》杂志--></FONT></TD></TR>
<TR>
<TD height=15></TD></TR>
<TR>
<TD class=l17><FONT>
<CENTER></CENTER>
<P>  《中国财富》记者 燕俊 韩易桐/文 </P>
<P>   一位从事了十年足球运营的业内人士告诉《中国财富》的记者:“职业化以来,各个俱乐部的 投入已经超过了100个亿。”事实上,十年职业足球亏掉的远远不止这个数。烧完了100亿,人们开始坐下 来想想:100亿到底带来了什么!</P>
<P>  <B>100亿带来了什么?</P>
<P>  ·各俱乐部的巨额亏损</B></P>
<P>  据记者调查,大部分俱乐部每年亏空都有几千万,能独立经营的几乎没有。云南红塔六年投入6个 亿,受益甚微,最后不得不退出止血。各俱乐部缺乏足以支撑盈利的收入模式。广告靠的是冠名赞助商的 输血,球员买卖不过是关上门自家的零和博弈,门票收入难以平衡比赛开支,产品开发鲜有盈利,电视转 播权被足协把持。 </P>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cj/pc/2004-08-26/32/U805P31T32D12718F651DT20040826184218.JPG" border=1> </P>
<P>  <B>·收效不大的社会效益</B></P>
<P>  没有好的经济效益,也就很难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在国外,特别是欧洲,繁荣的职业联赛带来 了蓬勃发展的产业链和大量的就业机会。一支球队比赛,仅比赛日一天就需要200名临时工,而相关球迷 产品的开发以及强势的足球文化更是对文化、娱乐以及其他产业起到了强大的拉动作用。而与之相比,国 内的联赛收效却不明显。在强调体验的今天,中国足球带给人们的感受距离人们心中期望的还有很大距离 。</P>
<P>  <B>·不温不火的比赛成绩</B></P>
<P>  1994年12月,中国足球的国际排名为40位,而到2003年12月,这一排名到了86位。而同样职业化 的日本和韩国却成绩骄人,日本两次获得亚洲杯冠军,韩国也杀入世界杯四强。刚刚职业化那几年,球市 火爆异常,而现在有的比赛上座率已不足10%。很多球迷开始对职业联赛丧失信心。不管是电视还是现场 看球,球迷的关注度在日渐下降,中国足球正在失去其群众基础。</P>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cj/pc/2004-08-26/32/U805P31T32D12718F1538DT20040826184218.JPG" border=1> </P>
<P>  <B>·难以控制的投入支出</B></P>
<P>  中国职业足球运动员收入水平,与近邻韩国和日本的职业足球运动员收入水平基本相当,而韩国 和日本的人均GDP分别为15000美元和30000美元的水平,大约相当于中国同样指标的15和30倍;足协的会 议多得惊人,俱乐部老板都是空中飞人,估计给航空和酒店业带来不少利润;很多基地建设动辄过亿,大 量撒钱之后,我们拥有了最现代化的场馆和基地,但这现代化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足球产业运作的原始和 落后。</P>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cj/pc/2004-08-26/32/U805P31T32D12718F1539DT20040826184218.JPG" border=1>
<P>  <B>●中国足球的横向比较</P>
<P>  ·我们走在日本的昨天</B></P>
<P>  日本足球从1993年开始职业化以来,经过了一段曲折上升的过程。在刚开始几年,日本经济萧条 ,迅速职业化的足球成为日本经济里少有的亮点之一。全国上下热情高涨,很多企业都在足球产业上投入 巨资。这种巨额投入超过了职业联赛的承受能力,大量泡沫产生。到1998年,足球产业的泡沫达到顶峰, 联赛球队数量也已迅速提高到18支。但这一泡沫迅速破裂。到1999年,随着上座率的下降,带动相关收入 下降。日本职业联盟不得不将球队数量减为16支。</P>
<P>  但现在,日本足球已走出低谷,2003年底,随着日本经济的逐渐复苏,联盟重新宣布将赛制全面 与欧洲接轨,2005年将球队数量重新扩充至18支。俱乐部靠着大财团的资助,逐渐从创业期步入成熟期。 </P>
<TABLE width="60%" border=1>

<TR>
<TD width="23%"> </TD>
<TD width="23%">中国</TD>
<TD width="54%">日本</TD></TR>
<TR>
<TD width="23%">开始时间</TD>
<TD width="23%">1994年</TD>
<TD width="54%">1993年</TD></TR>
<TR>
<TD width="23%">联赛球队数量</TD>
<TD width="23%">中甲17支
中超12支</TD>
<TD width="54%">10支,98年扩至18支,99年减至16支,2005年将重新 扩至18支。</TD></TR>
<TR>
<TD width="23%">实现收支平衡的时间</TD>
<TD width="23%">至今未能</TD>
<TD width="54%">第二年</TD></TR>
<TR>
<TD width="23%">成绩</TD>
<TD width="23%">参加世界杯一次</TD>
<TD width="54%">两次亚洲杯冠军</TD></TR>
<TR>
<TD width="100%" colSpan=3><b>图表3:中国与日本足球 产业的比较</b></TD></TR></TABLE>
<P>  其实,日本足球之所以能够逐渐走向成功,与其领导者的长远规划是分不开的。沈阳金德俱乐部 的总经理何兵就对《中国财富》的记者说:“日本的足球有个长远规划,不管换什么人,政策一定走下去 。而在中国,我不知道有类似的规划。”</P>
<P>  <B>·男足、女足以及CBA投入产出比较</B></P>
<P>  在中国男足踢得一塌糊涂的同时,很多人把注意力转向了女足。女足职业化水平并不高,队员的 收入更低。有的球队一年能拿到几百万的投入已经是天文数字。但就是这样的投入,却创造了男足几十亿 真金白银堆不出来的优异成绩。在很多资金紧张的女足俱乐部里,有些球员一个月收入过不了千元。而即 使是CBA,虽然有些球员的薪酬收入也引起媒体的某些质疑,但也仅仅只有几十万。</P>
<TABLE width="81%" border=1>

<TR>
<TD width="3%"> </TD>
<TD width="21%">男足</TD>
<TD width="36%">女足</TD>
<TD width="40%">CBA</TD></TR>
<TR>
<TD width="3%">球员薪资状况</TD>
<TD width="21%">大牌球员收入在200万以上,普通球员收入也有100万左右。</TD>
<TD width="36%">各俱乐部情况不同,大部分年收入在几万元的区间之内</TD>
<TD width="40%">主力球员收入在几十万的区间之内。</TD></TR>
<TR>
<TD width="3%">成绩</TD>
<TD width="21%">2002年曾获得世界杯决赛资格</TD>
<TD width="36%">1996年,第26届奥运会上,获得亚军,实现了中国足球史上的重大突破;1999年,获得第三届女足世界杯赛亚军。孙雯被国际足联评为最佳运动员,并获得“金球奖”。</TD>
<TD width="40%">……
第13届亚运会 冠军, 第20届亚锦赛 冠军,第27届奥运会 第十名, 第21届亚锦赛 冠军, 第14届世锦赛 第十二名, 第14届亚运会 亚军, 第22届亚锦赛 冠军</TD></TR>
<TR>
<TD width="100%" colSpan=4><FONT color=#999999><b>图表5:中国男足、女足以及CBA之比较</b></FONT></TD></TR></TABLE></FONT></TD></TR></TABLE><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60 border=0>

<TR>
<TH><FONT color=#05006c>100亿的烧钱游戏</FONT></TH></TR>
<TR>
<TD height=4>
<HR SIZE=1 bgcolor="#d9d9d9">
</TD></TR>
<TR>
<TD align=middle height=20>2004年08月26日 19:38 <FONT color=#a20010>《中国财富》杂志<!--《中国财富》杂志--></FONT></TD></TR>
<TR>
<TD height=15></TD></TR>
<TR>
<TD class=l17><FONT>
<CENTER></CENTER>
<P>  《中国财富》记者 燕俊 韩易桐/文 </P>
<P>   一位从事了十年足球运营的业内人士告诉《中国财富》的记者:“职业化以来,各个俱乐部的 投入已经超过了100个亿。”事实上,十年职业足球亏掉的远远不止这个数。烧完了100亿,人们开始坐下 来想想:100亿到底带来了什么!</P>
<P>  <B>100亿带来了什么?</P>
<P>  ·各俱乐部的巨额亏损</B></P>
<P>  据记者调查,大部分俱乐部每年亏空都有几千万,能独立经营的几乎没有。云南红塔六年投入6个 亿,受益甚微,最后不得不退出止血。各俱乐部缺乏足以支撑盈利的收入模式。广告靠的是冠名赞助商的 输血,球员买卖不过是关上门自家的零和博弈,门票收入难以平衡比赛开支,产品开发鲜有盈利,电视转 播权被足协把持。 </P>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cj/pc/2004-08-26/32/U805P31T32D12718F651DT20040826184218.JPG" border=1> </P>
<P>  <B>·收效不大的社会效益</B></P>
<P>  没有好的经济效益,也就很难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在国外,特别是欧洲,繁荣的职业联赛带来 了蓬勃发展的产业链和大量的就业机会。一支球队比赛,仅比赛日一天就需要200名临时工,而相关球迷 产品的开发以及强势的足球文化更是对文化、娱乐以及其他产业起到了强大的拉动作用。而与之相比,国 内的联赛收效却不明显。在强调体验的今天,中国足球带给人们的感受距离人们心中期望的还有很大距离 。</P>
<P>  <B>·不温不火的比赛成绩</B></P>
<P>  1994年12月,中国足球的国际排名为40位,而到2003年12月,这一排名到了86位。而同样职业化 的日本和韩国却成绩骄人,日本两次获得亚洲杯冠军,韩国也杀入世界杯四强。刚刚职业化那几年,球市 火爆异常,而现在有的比赛上座率已不足10%。很多球迷开始对职业联赛丧失信心。不管是电视还是现场 看球,球迷的关注度在日渐下降,中国足球正在失去其群众基础。</P>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cj/pc/2004-08-26/32/U805P31T32D12718F1538DT20040826184218.JPG" border=1> </P>
<P>  <B>·难以控制的投入支出</B></P>
<P>  中国职业足球运动员收入水平,与近邻韩国和日本的职业足球运动员收入水平基本相当,而韩国 和日本的人均GDP分别为15000美元和30000美元的水平,大约相当于中国同样指标的15和30倍;足协的会 议多得惊人,俱乐部老板都是空中飞人,估计给航空和酒店业带来不少利润;很多基地建设动辄过亿,大 量撒钱之后,我们拥有了最现代化的场馆和基地,但这现代化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足球产业运作的原始和 落后。</P>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cj/pc/2004-08-26/32/U805P31T32D12718F1539DT20040826184218.JPG" border=1>
<P>  <B>●中国足球的横向比较</P>
<P>  ·我们走在日本的昨天</B></P>
<P>  日本足球从1993年开始职业化以来,经过了一段曲折上升的过程。在刚开始几年,日本经济萧条 ,迅速职业化的足球成为日本经济里少有的亮点之一。全国上下热情高涨,很多企业都在足球产业上投入 巨资。这种巨额投入超过了职业联赛的承受能力,大量泡沫产生。到1998年,足球产业的泡沫达到顶峰, 联赛球队数量也已迅速提高到18支。但这一泡沫迅速破裂。到1999年,随着上座率的下降,带动相关收入 下降。日本职业联盟不得不将球队数量减为16支。</P>
<P>  但现在,日本足球已走出低谷,2003年底,随着日本经济的逐渐复苏,联盟重新宣布将赛制全面 与欧洲接轨,2005年将球队数量重新扩充至18支。俱乐部靠着大财团的资助,逐渐从创业期步入成熟期。 </P>
<TABLE width="60%" border=1>

<TR>
<TD width="23%"> </TD>
<TD width="23%">中国</TD>
<TD width="54%">日本</TD></TR>
<TR>
<TD width="23%">开始时间</TD>
<TD width="23%">1994年</TD>
<TD width="54%">1993年</TD></TR>
<TR>
<TD width="23%">联赛球队数量</TD>
<TD width="23%">中甲17支
中超12支</TD>
<TD width="54%">10支,98年扩至18支,99年减至16支,2005年将重新 扩至18支。</TD></TR>
<TR>
<TD width="23%">实现收支平衡的时间</TD>
<TD width="23%">至今未能</TD>
<TD width="54%">第二年</TD></TR>
<TR>
<TD width="23%">成绩</TD>
<TD width="23%">参加世界杯一次</TD>
<TD width="54%">两次亚洲杯冠军</TD></TR>
<TR>
<TD width="100%" colSpan=3><b>图表3:中国与日本足球 产业的比较</b></TD></TR></TABLE>
<P>  其实,日本足球之所以能够逐渐走向成功,与其领导者的长远规划是分不开的。沈阳金德俱乐部 的总经理何兵就对《中国财富》的记者说:“日本的足球有个长远规划,不管换什么人,政策一定走下去 。而在中国,我不知道有类似的规划。”</P>
<P>  <B>·男足、女足以及CBA投入产出比较</B></P>
<P>  在中国男足踢得一塌糊涂的同时,很多人把注意力转向了女足。女足职业化水平并不高,队员的 收入更低。有的球队一年能拿到几百万的投入已经是天文数字。但就是这样的投入,却创造了男足几十亿 真金白银堆不出来的优异成绩。在很多资金紧张的女足俱乐部里,有些球员一个月收入过不了千元。而即 使是CBA,虽然有些球员的薪酬收入也引起媒体的某些质疑,但也仅仅只有几十万。</P>
<TABLE width="81%" border=1>

<TR>
<TD width="3%"> </TD>
<TD width="21%">男足</TD>
<TD width="36%">女足</TD>
<TD width="40%">CBA</TD></TR>
<TR>
<TD width="3%">球员薪资状况</TD>
<TD width="21%">大牌球员收入在200万以上,普通球员收入也有100万左右。</TD>
<TD width="36%">各俱乐部情况不同,大部分年收入在几万元的区间之内</TD>
<TD width="40%">主力球员收入在几十万的区间之内。</TD></TR>
<TR>
<TD width="3%">成绩</TD>
<TD width="21%">2002年曾获得世界杯决赛资格</TD>
<TD width="36%">1996年,第26届奥运会上,获得亚军,实现了中国足球史上的重大突破;1999年,获得第三届女足世界杯赛亚军。孙雯被国际足联评为最佳运动员,并获得“金球奖”。</TD>
<TD width="40%">……
第13届亚运会 冠军, 第20届亚锦赛 冠军,第27届奥运会 第十名, 第21届亚锦赛 冠军, 第14届世锦赛 第十二名, 第14届亚运会 亚军, 第22届亚锦赛 冠军</TD></TR>
<TR>
<TD width="100%" colSpan=4><FONT color=#999999><b>图表5:中国男足、女足以及CBA之比较</b></FONT></TD></TR></TABLE></FONT></TD></TR></TABLE>
<P>中国足球业烂得很</P><P>地球人都知道</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60 border=0><TR><TH><FONT color=#05006c>中国足球爱好者调查</FONT></TH></TR><TR><TD height=4><HR SIZE=1 bgcolor="#d9d9d9"></TD></TR><TR><TD align=middle height=20> 2004年08月26日 23:55 <FONT color=#a20010>《中国财富》杂志<!--《中国财富》杂志--></FONT></TD></TR><TR><TD height=15></TD></TR><TR><TD class=l17><FONT><CENTER></CENTER><P>  调查背景:《中国财富》杂志社会同新浪财经频道、美邦营销调研公司,利用入户调查、街头拦截访问、网络调查三种方式,针对部分足球话题进行了广泛的球迷调查,收回有效样本总数为13000个。以下是调查得出的部分数据。 </P><P>  “球迷” 的概念无法在分析中得到准确界定,本次调查中“足球爱好者”指最近半年内至少观看两场以上足球比赛的非足球业者。(含转播) </P><P align=center><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cj/pc/2004-08-26/32/U805P31T32D12724F1539DT20040826184734.JPG"> </P><P>  (1)调查显示:体制和球员的职业操守是阻碍中国足球发展的核心因素,以上两个因素的提及比例达到了70%。中国足协作为足球体制制定和执行机构,在整体水平不佳的情况下,被评价为阻碍中国足球发展的最差职业角色。值得关注的是经常被勒令下课的教练群体,被提及的数量还不到8%,说明我国的球迷心态已经趋向冷静客观和宽容。 </P><P align=center><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cj/pc/2004-08-26/32/U805P31T32D12725F651DT20040826184808.JPG"> </P><P>  (2)数据显示,有69%的足球爱好者认为球员普遍缺少敬业精神,41%的人认为我国球员的敬业精神“非常差”。调查中发现,球员受到敬业指责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生活管理,例如:酗酒、赌球、比赛期间外出等等,其次是假球,再次是球场暴力。生活管理更多关乎于国家队成绩,因为自制能力影响了国家的荣誉,在球迷心目中形成了较大的反差。 </P><P align=center><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cj/pc/2004-08-26/32/U805P31T32D12725F1538DT20040826184808.JPG"> </P><P>  (3)有87%的足球爱好者认为中国足球没有进行有效的品牌塑造,其中包括对外的塑造和国内的品牌建设。很多情况下,人们通过一个体育项目甚至是一个运动员来认识和了解一个国家,无论那个国家的经济和政治情况是怎样的,体育或许是最快速提升国家形象的方法之一;在国内,足球进行品牌建设的方法主要是塑造个性化形象和公益活动,而目前,没有任何一个足球队赋予球员个性化的品牌塑造。即使是最近开展的公益活动和捐助,也因为商业色彩和赞助商的过分介入而遭到球迷的指责。 </P><P align=center><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cj/pc/2004-08-26/32/U805P31T32D12725F1539DT20040826184808.JPG"><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cj/pc/2004-08-26/32/U805P31T32D12726F651DT20040826184840.JPG"> </P><P>  (4)中国球迷对足球的关注更多集中在国外的足球赛事,图5、6是球迷对调查期间同时进行的两个赛事的反映,有58%的球迷根本没有观看中超以来8轮比赛的任何一场(含电视转播和现场观看),而没看1/4以下欧洲杯比赛的足球爱好者却只占被访问者的16%。球迷对中超比赛的关注显著不足,只有20%的观看场次超过4场。球迷关注不足,导致的结果将直接影响赞助企业对足球的投入,从而让中国足球陷入更大的困境。 </P><P align=center><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cj/pc/2004-08-26/32/U805P31T32D12726F1538DT20040826184840.JPG"> </P><P>  (5)足球赞助企业成为对中国足球贡献最大的法人角色,足球爱好者提及率达到71.9%。在中国足球的众多角色中,只有赞助商与足球的体制和技术没有直接的关系,同时,媒体对于体制和比赛水平的冲击也转移了大众对赞助企业的注意力;值得注意的是,球员被认为是对中国足球贡献最小的群体。 </P><P align=center><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cj/pc/2004-08-26/32/U805P31T32D12726F1539DT20040826184840.JPG"> </P><P>  (6)调查的足球爱好者中,有87.5%的人认为中国足球球员的薪资水平偏高,有59.09%的人认为目前的水平已经“非常高”。调查过程中了解到,导致以上评价的主要原因是球迷对现有比赛成绩不满以及个别球员的奢侈表现,没有对等的成绩,却获得了高昂的薪资,也有部分被访问者将高薪资问题归结为俱乐部经营不善、比赛机制不合理等因素。 </P><P align=center><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cj/pc/2004-08-26/32/U805P31T32D12731F1539DT20040826185212.gif"> </P><P>  (7)有40%左右的球迷认为:球员的平均月工资水平应维持在2万元以下,也就是全年工资控制在25万以内,对于优秀球员的工资应维持在50万上下。目前国内中超球员的平均年收入在100万以上,是球迷期望的四倍。对比球迷的自身收入水平,中国球迷已经充分认同球员的高回报事实,认为目前的工资水平大大超过了足球水平。结论相对客观。 </P><P align=center><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cj/pc/2004-08-26/32/U805P31T32D12727F651DT20040826184925.JPG"> </P><P>  (8)9成的球迷对国足征战亚洲杯反映冷淡。有18.18%的人认为参加这样的国际比赛有损国体,对中国的品牌形象只有伤害作用,27.27%的球迷表示不说也罢,其中的失落和无奈溢于言表。也有11.36%的球迷对国足为国争光寄予厚望。(本次调查在亚洲杯期间进行,如果国家队能够在亚洲杯夺冠,将大大增加球迷的信心。) </P></FONT>
</TD></TR></TABLE>
中国足球就是烧钱!!!!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60 border=0><TR><TD height=4></TD></TR><TR><TH><FONT color=#05006c>扭曲的收益结构--足球俱乐部赢利渠道分析</FONT></TH></TR><TR><TD height=4><HR SIZE=1 bgcolor="#d9d9d9"></TD></TR><TR><TD align=middle height=20>2004年08月26日 20:51 <FONT color=#a20010>《中国财富》杂志<!--《中国财富》杂志--></FONT></TD></TR><TR><TD height=15></TD></TR><TR><TD class=l17><FONT><CENTER></CENTER><P>  《中国财富》记者 邹瑞霞/文 </P><P>  2004年是足球的狂欢年,欧洲杯、美洲杯、亚洲杯接踵而至。在这些大型赛事的夹缝之中,即使是盛大的第三届足球博览会也不能够让楼世芳、杨楠,或者是吕锋、王国林兴奋。因为,他们从中超联赛或者是中甲联赛中没有感觉到丝毫的希望。而且,一直以来,球赛的上座率只有1/6。“我们能够容纳6万人的体育馆,只有1万人的上座率。” 沈阳金德俱 <!--画中画广告开始--><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0><TR><TD><!--画中画广告开始--><!--wlw/nf/08.26/B--><!--画中画广告结束--><!-- 画中画下文字链广告(从上至下顺序为01,02,03,04文字,需加class=a01)--><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360 border=0><TR><TD height=9></TD></TR><TR><TD><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360 background=http://image2.sina.com.cn/dy/images/xfrd_02.gif border=0><TR><TD height=45 rowSpan=2></TD><TD 5px; PADDING-TOP: 5px" width=143><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dy/images/xfrd_04.gif">  <!--wlw/zh/8.27/b--></TD><TD 5px" width=143><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dy/images/xfrd_04.gif">  </TD><TD width=4 rowSpan=2><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dy/images/xfrd_03.gif"></TD></TR><TR><TD 5px"><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dy/images/xfrd_04.gif"> </TD><TD><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dy/images/xfrd_04.gif"> </TD></TR></TABLE></TD></TR></TABLE></TD></TR></TABLE><!--画中画广告结束-->乐部总经理何兵说。CCTV-5更是无法顾及他们,网络上的报道也略显单薄。 </P><P>  在这里,《中国财富》的调研小组与顾问管理公司的咨询师们一起将俱乐部的收入分为与比赛直接相关的收入:包括门票、广告、电视转播,以及其他运营收入,如球员转会,品牌输出等。虽然我们并不奢望中国的足球俱乐部能够像曼联或者是皇家马德里那样耀眼,但也希望生活在足球土壤不够肥沃的中国足球俱乐部能够达到真正的收支平衡。</P><P>  <B>●八成广告 一成门票</B></P><P>  在英国,门票收入能够达到俱乐部总收入的30%,而在我国俱乐部的总收入中,门票收入只能占到12%。上个赛季英超联赛的观众超过了1300万人次,平均单场比赛的观众人数达到了34324人。具体到每个俱乐部,平均单场比赛的上座率都在90-92% 之间。</P><P>  当然这与英超足球俱乐部的经营理念以及球迷购买球票的习惯也有非常大的联系。所有的俱乐部售出的球票有90%是季票;5%-8%为零售票;3%-5%为客队球迷预留票。而且拥有自己喜欢的球队的季票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否则就会被嘲笑。以曼联俱乐部为例,他们的季票为450英镑左右一套,季票销售量在4万套左右,在比赛开始前总计的收入就已经达到了1800万英镑。</P><P>  在中国,大部分人将季票叫做年票,因为中国足球俱乐部每年也就只有一个赛季。按照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副董事长张路介绍,国安上个赛季上座率最高时达到了3万人,其中有1万张左右是年票,大概50%是赠票或者是无票进场,剩下的17%就是零售。但是按照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常务副总经理杨楠的介绍,他们大概有40%左右是年票,40%是零售票,剩下的20%是赠送票。也许是中甲和中超不一样,或者是地域问题。但是无论如何我们还是选择了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与英国足球俱乐部进行对比。(图表11)</P><P align=center><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cj/pc/2004-08-26/32/U805P31T32D12720F1538DT20040826184403.JPG"> </P><P>  广告以及赞助收入是所有中国足球俱乐部的衣食父母。以国安足球俱乐部为例:北京现代汽车在2003年一进入中国市场便同俱乐部签订了三年的冠名权,耗资1.18个亿。也就是每年向国安足球俱乐部提供近4000万的冠名费用,占俱乐部2003年收入的60%;另外,耐克的广告场地赞助能占10%左右,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广告赞助,以及10%的门票和产品授权就是总的收入构成了。即使如此,从财务上看,也只有将中信国安每年将近4000来万的投入算做赢收才能够基本达到收支平衡。</P><P>  再让我们来看看英国足球俱乐部在广告营销上面的天份,中国足球俱乐部确实需要向他们学习的制造多元化的广告载体。(图表13)</P><P align=center><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cj/pc/2004-08-26/32/U805P31T32D12721F651DT20040826184454.JPG"> </P><P>  <B>●电视转播:10年走完的1%</B></P><P>  当然,除了以上两种收入之外,电视转播权成为各大足球俱乐部期待的下一个开垦地。因为在中国足球俱乐部中,电视转播所带来的每年200万左右的收入也仅仅占总收入的1%。而国外的足球联赛转播能够为俱乐部提供30%甚至是40%以上的收入。</P><P>  “如果电视转播权能够让我们来经营,或者给我们多一些权限,我们绝对活的比现在好得多,不可能亏损,实际上现在我们也就缺那么一块了。”国安足球俱乐部副董事长张路说。</P><P>  在1997、1998年足球狂热时期,甲A联赛还是颇受关注的。国际管理集团项目经理刘浩说:“当时国外包括香港方面的转播权由我们来经营,香港以及东南亚等一些国家还是很愿意转播的。大陆部分由中国足协直接授权央视。” </P><P>  相比之下,国外的一些足球俱乐部简直就是生活在天堂。目前,世界上最富有的十家足球俱乐部,除了曼联以外,他们半数以上的收入是从电视转播中赚取的。(图表12)</P><P align=center><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cj/pc/2004-08-26/32/U805P31T32D12720F1539DT20040826184403.JPG"> </P><P>  排名首位的曼联俱乐部,在2002-03赛季的总收入达到2亿5140万欧元,其中比赛日收入达到1亿140万欧元,占俱乐部总收入的40%,电视转播收入为8360万欧元,占总收入33%,另外的27% 来自于商业运作和俱乐部商品的销售,为6640万欧元。名列第二位的是意大利甲级联赛的尤文图斯俱乐部,该俱乐部的赛季总收入为2亿1830万欧元,其中电视转播的收入为1亿1670万欧元,占到俱乐部总收入的54%,而门票收入的2260万欧元仅占总收入的10%。排名第三位的是意大利的AC米兰俱乐部,总收入为2亿20万欧元,其中电视收入占到了55%,为1亿1120万欧元,门票销售仅为3240万欧元,占总收入的16%。(图表14)</P><P align=center><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cj/pc/2004-08-26/32/U805P31T32D12721F1538DT20040826184454.JPG"> </P><P>  <B>●足球比赛需要“十面埋伏”</B></P><P>  本身就不够精彩的比赛,再加上幕后黑哨和绯闻,已经让球迷失去了信心。也许很多足球俱乐部总经理会羡慕张艺谋,因为《十面埋伏》高达1800元的首映式门票被一抢而空。实际上,工人体育场的首映式是张艺谋为《十面埋伏》的票房精心策划的一个前期宣传活动,虽然花费了2000多万元来装点首映礼,也只收回了300万的首映式票款,但是跟随而来的是铺天盖地的全国票房收入。</P><P>  但是,自1998年足球狂热之后,北京现代足球队的比赛恐怕从来就没有享受这样的待遇。“我们的门票收入也就占到总收入的12%左右,不到1000万。”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副董事长张路说。其他的足球俱乐部也不容乐观,即使是经营良好的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门票收入也只有总收入10%左右。“门票收入基本没有,因为我们每场球要交场租,安保费等方面的管理费用,门票收入远远赶不上这些支出。” 沈阳金德俱乐部总经理何兵说。中国的俱乐部门票收入都不理想,连10%都不到。每一场球都是赔钱经营。也许,我们的足球俱乐部运营人员确实需要张艺谋超乎寻常的宣传本领。(图表15) </P><P align=center><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cj/pc/2004-08-26/32/U805P31T32D12721F1539DT20040826184454.JPG"> </P>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cj/pc/2004-08-26/32/U805P31T32D12730F1539DT20040826185147.JPG"> </P></FONT></TD></TR></TABLE>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60 border=0><TR><TH><FONT color=#05006c>“为国足”死撑--中国足球赞助企业状况</FONT></TH></TR><TR><TD height=4><HR SIZE=1 bgcolor="#d9d9d9"></TD></TR><TR><TD align=middle height=20>2004年08月27日 00:05 <FONT color=#a20010>《中国财富》杂志<!--《中国财富》杂志--></FONT></TD></TR><TR><TD height=15></TD></TR><TR><TD class=l17><FONT><CENTER></CENTER>   《中国财富》记者 姜道哲/文   从广告价值的包装到合作关系的维系,我国足球产业有着太多的冲突和迷茫。《中国财富》记者走访中超俱乐部,来了解足球俱乐部的广告收益情况,并采访了包括北京现代、可口可乐、阿迪达斯、建业住宅集团、申花电器、科健等大型足球赞助企业。    截止2004年7月,我国中超足球俱乐部每年的直接广告收益为4亿5000万,也就是说,每个俱乐部的平均广告收益集中在3000万上下,足球广告赞助在俱乐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达到70%。 <B>●最迷茫的坚持 ——足球赞助广告的 <!--画中画广告开始--><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0><TR><TD><!--画中画广告开始--><!--wlw/nf/08.26/B--><!--画中画广告结束--><!-- 画中画下文字链广告(从上至下顺序为01,02,03,04文字,需加class=a01)--><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360 border=0><TR><TD height=9></TD></TR><TR><TD><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360 background=http://image2.sina.com.cn/dy/images/xfrd_02.gif border=0><TR><TD height=45 rowSpan=2></TD><TD 5px; PADDING-TOP: 5px" width=143><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dy/images/xfrd_04.gif">  <!--wlw/zh/8.27/b--></TD><TD 5px" width=143><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dy/images/xfrd_04.gif"> </TD><TD width=4 rowSpan=2><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dy/images/xfrd_03.gif"></TD></TR><TR><TD 5px"><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dy/images/xfrd_04.gif"> </TD><TD><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dy/images/xfrd_04.gif"> </TD></TR></TABLE></TD></TR></TABLE></TD></TR></TABLE><!--画中画广告结束-->效果评估</B>    在商业逻辑里,没有不能评估效果的投资,足球却成了例外。足球赞助企业在谈到足球广告效果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用了一个词,叫做:“无法估量”。 而美邦营销调研公司产业经济研究总监郭涌告诉《中国财富》记者:“中国赞助企业根本不懂得如何计算足球投入的回报”。   北京现代公司体育部长王秀福提起当初投资1.18个亿赞助北京国安:“当时我们参照了国内的行情,给了1.18个亿,三年贯名权。”而一两年过去了,到底那1.18个亿是多是少,永远不会再有人争论,“因为中国商业比赛项目,能够值得赞助的,只有足球”。   只有把所有广告的效果换算成钱,一切才具有可比性。比如,北京现代用1.18亿购买了国安俱乐部的球队贯名权,当时还是甲A时代,合同期限为三年,所以在甲A结束以后,合作延续到现在的中超联赛,三年时间平均就是3933万。而北京现代2003年汽车销售上的硬性广告总投入在1000万以下。也就是说,以2003年为例,北京现代在足球上的广告投入占所有广告投入的85%以上。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cj/pc/2004-08-26/32/U805P31T32D12727F1539DT20040826184925.JPG"> </P>   足球赞助投入的回报是怎样计算的呢?目前国内使用最多的办法是对所有曝光次数进行统计和测算。例如:一次鲁能和辽宁队的比赛,无论输赢,当地以及全国的部分媒体都会进行报道,那么,曝光测算方法就会用报纸的公开对外报价,记入媒体效果,相当于收获广告产出。   但是,对于曝光折现方法的质疑似乎显得更有说服力。   郭涌告诉记者:“以上的算法存在巨大的缺陷”。   首先,媒体折扣不能用做效果折现。目前国内进行媒体测量的时候大多使用媒体报价作为折现价格,忽略媒体的折扣,不能直接进行折现回报计算。国际上比较科学的计算方法是把全国的媒体进行区分,提取部分媒体的折扣做加权平均,得出几个较有代表性的媒体折扣权重,再计算媒体价值。国内媒体价格的折扣是复杂混乱的,不同媒体在不同的时间,通过不同的渠道,折扣都会有变化,所以进行分群的综合折扣加权计算将解决这个问题,让计算结果更接近真实情况。   其次是比赛报道与产品文化之间的背离。经历了1997、1998年的发展高潮,我国的足球关注正处在低谷。对于足球的报道,更多集中在对于足球的指责。为了能够迎合球迷整体的消极情绪,媒体刻意保持报道的冷静和客观。造成的结果是:广告效果遭到削弱,媒体宣传与品牌、产品的适切度不足。(图表26)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cj/pc/2004-08-26/32/U805P31T32D12728F651DT20040826185034.JPG"> </P>   或许,无论是建业住宅、现代汽车,都面临这种“无奈”的选择,同时保持“无奈”的坚持,毕竟在我国目前的赞助市场上,没有任何一种运动可以和足球相比,无论是赛车还是篮球,只有足球拥有最广泛的关注。既然如此,足球赞助的广告效果评价体系也就很难被关注和采纳,被冠以“无法估量”,不了了之。   赞助商精彩语录:  北京现代王秀福:“现代公司赞助足球2003年的宣传回报是9000万”,“事实证明,现代赞助足球的举措是非常成功。”   大连实德集团总裁徐明:“大连实德给企业带来的效果与每年花费10亿人民币投向各种传媒是相当的。”   《中国财富》观点:  国内进行广告效果测算的赞助企业并不多,能够说出北京现代这样“系统理论”的赞助厂商还不到五分之一,无论北京现代采用了怎样的测算方法,能够追求投入产出的量化,毕竟体现了赞助企业的成熟。 <B>●最心虚的呐喊 ——球迷群体价值的贩卖</B>    “在上海,球场里牌子可以卖到100万,在沈阳只能买到15万。”辽宁足球俱乐部总经理吕锋告诉《中国财富》记者。球迷决定广告,有什么球迷就有什么广告。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cj/pc/2004-08-26/32/U805P31T32D12728F1538DT20040826185034.JPG"> </P>   有了发达的经济环境,球迷的购买能力就高,于是广告收入就高。有了钱,我们就可以购买更好的球员,成绩自然就上去了;成绩上去了,球迷热情就高涨,广告收入就更高……如此,就形成了中国职业足球的运营魔咒。与此相反,自然就只能是生不逢地,先天不足,资金有限,举步为艰和众叛亲离。十年的职业足球,人们总算慢慢明白,自己实际上是在贩卖关注。那些看台上哭哭笑笑的人们,决定了球员本月的工资。经营球迷就是经营俱乐部,能够明白这个道理,或许任何时候都不算晚。   球迷的规模和构成是广告商进行投入决策评估的主要依据。论证球迷的商业价值也就成了足球俱乐部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国财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广告收入越高的俱乐部,对球迷的推荐越积极。北京国安的招商手册上清晰介绍了2003赛季的主场上座情况,以及球迷的群体构成。虽然里面得出的结论和主赞助商现代公司的数据出入很大, 也遭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指责,毕竟表明中国足球的经营者已经开始关注那些以前最被轻视的人们。   在建业、辽宁俱乐部、金德的采访中,记者能够找到的只有对球迷不超过50个字的介绍。是球迷研究很难开展,才造成大家如此讳莫如深?美邦营销调研公司的研究人员告诉记者:“球迷调查是各种商业调查中抽样、执行最为容易的一种,只是真实的数字离广告商的期望差异太大。俱乐部没办法如实写,只有自己说实话,也太不公平。”    美邦营销调研公司以独立第三方的身份,对国内球迷进行了上万个样本的调查,得出如下数据。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cj/pc/2004-08-26/32/U805P31T32D12728F1539DT20040826185034.JPG"><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cj/pc/2004-08-26/32/U805P31T32D12729F651DT20040826185113.JPG"> </P><P align=center><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cj/pc/2004-08-26/32/U805P31T32D12729F1538DT20040826185113.JPG"><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cj/pc/2004-08-26/32/U805P31T32D12729F1539DT20040826185113.JPG"> </P>  路牌及看板的广告效果测算方法:  标准方法: 绘制关注效果图,在媒体购买之前,把户外看板的关注区域进行分割,计算不同有效角度的受众流量,例如:把广告做在三环外,实际上是为了保证人们在CBD办公的时候,可以从窗口看见广告。  简易方法:比赛结束后在散场过程中对球迷进行调查,了解广告的到达情况,利用回想的方式,评价媒体的贡献。熟。 <B>●最无奈的勤奋 ——足球赞助的规则冲突</B>    在中国足球发展史上,出现过许多第12人,有的是说裁判,有的是说资方,但是最无奈的第12人,莫过于赞助商。6月22日,阿迪达斯向中国足球协提出严正抗议,原因是国家队在训练的时候不穿阿迪达斯的服装。按照阿迪达斯和福特宝公司签定的合同从2004年起6年内,阿迪达斯为中国国家队提供价值5亿元的服装赞助。但是,合同开始不久,他们就不得不派人在训练场边,监督球员按约定进行着装。球员的理由有些啼笑皆非:“他们提供的衣服不是最新的款式。”    大型的赞助企业都有心理准备,足球赞助中的监督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大事情,必须要有专门的机构才行。于是,成熟的赞助企业都会雇佣监测公司来专门看着足球俱乐部的所有公开亮相,如果违背马上拍照存档,以备追究。即使是这样,也有让赞助商束手无策的时候。   今年的中超已经赛过了8轮,几乎每一场北京现代出现的比赛,观众席上都会传来“国安必胜”的助威声,这声音对北京现代冠名赞助商现代公司来说,真是哭笑不得。现代冠名了国安足球队,却不能冠名国安俱乐部,也没有办法冠名球迷心目中的“国安足球”。在网络上,大批的球迷在国安的官方网站上谈论“国安队”,现代公司如同可怜的“第三者”,充满无奈地坚持着:“必须多提‘北京现代’”。最后现代公司告诉   《中国财富》记者,他们会专门开一个新的网站,作为北京现代队的官方网站,并努力吸引球迷到这个网站来。   赞助足球的合作冲突更多体现出球队管理的混乱。在阿迪达斯与国家队的事件上,国家队不是存心违反商业规则,而是执行过程中的管理能力决定了局势的错综复杂。足协的一位官员说:“无论多大牌,违反(不穿阿迪达斯的服装)就开除。”如果真的有一个国家队球员因为这种事情被开除了,人们最感叹的或许是:“你们为什么做不到让每一个球员穿上指定的鞋子!”    商业运做的核心是利益双方拥有对等的约束权利,而中国足球的利益方往往不能左右最终的“协议事件”,如果赞助企业不能左右中国足球市场化的进程,那么,完善监督流程、保持最无奈的勤奋,或许未尝不是最好的办法。 </FONT></TD></TR></TABLE>
<P>足球投入太大,</P><P>但是收成并不好!</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60 border=0><TR><TD height=4></TD></TR><TR><TH><FONT color=#05006c>球员收入种瓜得豆--公平、合理之辩</FONT></TH></TR><TR><TD height=4><HR SIZE=1 bgcolor="#d9d9d9"></TD></TR><TR><TD align=middle height=20>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26日 22:21 <FONT color=#a20010>《中国财富》杂志<!--《中国财富》杂志--></FONT></TD></TR><TR><TD height=15></TD></TR><TR><TD class=l17><FONT><CENTER></CENTER><P>  《中国财富》记者 燕俊/文 </P><P>  “太多的东西介入到足球里来。” 沈阳金德的何兵说,“很多球员没上场之前,都会计算这场比赛能给他带来什么样的经济收益。”</P><P>   这就是目前的薪资体系给中国足球带来的东西。 </P><!--画中画广告开始--><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0><TR><TD><!--画中画广告开始--><!--wlw/nf/08.26/B--><!--画中画广告结束--><!-- 画中画下文字链广告(从上至下顺序为01,02,03,04文字,需加class=a01)--><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360 border=0><TR><TD height=9></TD></TR><TR><TD><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360 background=http://image2.sina.com.cn/dy/images/xfrd_02.gif border=0><TR><TD height=45 rowSpan=2></TD><TD 5px; PADDING-TOP: 5px" width=143><!--wlw/zh/8.27/b--></TD><TD 5px" width=143><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dy/images/xfrd_04.gif"> <!--nwy/sina-kjava/A--> </TD><TD width=4 rowSpan=2><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dy/images/xfrd_03.gif"></TD></TR><TR><TD 5px"><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dy/images/xfrd_04.gif"></TD><TD><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dy/images/xfrd_04.gif"> </TD></TR></TABLE></TD></TR></TABLE></TD></TR></TABLE><!--画中画广告结束--><P>  <B>●足球如媒体, 球员的绩效在哪里?</B></P><P>   与大部分媒体一样,足球也存在着二次售卖的过程。球员是内容的制造者,他们把内容制造出来以后,售卖给观众,完成第一次售卖的过程;然后再把观众售卖给广告商,完成第二次售卖过程。在俱乐部的收益里边,比赛日收入和电视转播权收入属于第一次售卖,而广告和赞助属于第二次售卖。因此,对于俱乐部来说,上座率是最关键的。</P><P>   “职业足球真正的财源在球迷身上。”上海申花的总经理楼世芳说。所以,按常理来说,球员的绩效也应该与上座率挂钩才对。</P><P>   看一看各俱乐部普遍使用的绩效奖励办法。比如,辽宁俱乐部的基本工资大概占40%,绩效工资大概也有40%,奖金20%。除此之外,每场球还有赢球奖,这些规定中与球员收入直接挂钩的是成绩,而非上座率。比如,在辽足的客场赢球奖比主场要多十万,这一规定制定的标准就是客场赢球的难度更大。因为客场没有收入,所以,“我们要是老是客场赢球,主场不赢球,那压力就比较大了。”吕锋说。</P><P align=center><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cj/pc/2004-08-26/32/U805P31T32D12723F1539DT20040826184639.JPG"> </P><P>   在从成绩到上座率的反馈关系里,有一个地方脱节了。</P><P>   在这个问题上,英超是怎么做的呢?英超球员的主要收入来自于他们的工资。让我们吃惊的是,英国球员的收入构成似乎更缺乏弹性,更不具备激励性。“他们的奖金只是象征性的,千把块钱,年底根据成绩还有些分红。”埃弗顿俱乐部的管理人员张梅对《中国财富》说,“但是他们都很敬业,比赛好看,因此大家没有怨言。”</P><P align=center><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cj/pc/2004-08-26/32/U805P31T32D12724F651DT20040826184734.JPG"> </P><P>   为什么看起来更不注重绩效考评的英超反而创造了更好看的比赛和更敬业的球员?看一看其他产业,也许我们能找到答案。</P><P>   拿足球与电影进行比较。在电影中,演员拿片酬,拍一部片子给多少钱,是固定的,很少与电影的上座率相关。但演员与电影的关系总是临时性的。这种不确定关系其实起到了很好的考评绩效的作用。你可以不好好拍片子,这样你的电影没有上座率,你的名誉就会毁掉,就不会再有人找你拍片子。除此之外,在电影产业里有很多限制个人品牌的机制,比如各种奖项、各种评价等等,都鼓励或者逼迫电影明星们必须建立较好的职业操守。电影通过一套完整的考评体系完成影星的个人品牌评估,并且通过这种形式,完成演员的绩效考评。而中国足球缺乏这样一套考评体系。</P><P align=center><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cj/pc/2004-08-26/32/U805P31T32D12730F651DT20040826185147.JPG"><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cj/pc/2004-08-26/32/U805P31T32D12730F1538DT20040826185147.JPG"> </P><P>   体育和娱乐等相关的产业都是一种个人品牌产业。一套很好的个人品牌评估和监督体系其实成了内容制造和产业回报之间互动关系的桥梁。没有这样的体系,只能造成绩效与收益脱节。</P><TABLE cellSpacing=1 cellPadding=1 width=506 align=center border=0><TR><TD width=60 bgColor=#990000><FONT color=#ffffff>人物</FONT></TD><TD width=120 bgColor=#990000><FONT color=#ffffff>职务</FONT></TD><TD bgColor=#990000><FONT color=#ffffff>看法</FONT></TD></TR><TR><TD bgColor=#e2efe0>楼世芳</TD><TD bgColor=#e2efe0>上海申花俱乐部总经理 </TD><TD bgColor=#e2efe0>深圳队员能拿到500万的年薪,限薪也没法限制,愿望是良好的,像我们俱乐部真的是在限制。</TD></TR><TR bgColor=#efeee0><TD>王国林</TD><TD>上海中远俱乐部总经理</TD><TD>限薪必须要执行,有些队员的年薪太高。</TD></TR><TR><TD bgColor=#e2efe0>杨楠</TD><TD bgColor=#e2efe0>河南建业俱乐部总经理</TD><TD bgColor=#e2efe0>如果超过了100万是很不合理的。</TD></TR><TR bgColor=#efeee0><TD bgColor=#efeee0>吕锋</TD><TD>辽宁足球俱乐部总经理</TD><TD>我认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就像球员的工资一样,有人愿意出,就是合理的。但 对于限薪政策, 我们支持。</TD></TR><TR bgColor=#e2efe0><TD>何兵</TD><TD>沈阳金德俱乐部总经理</TD><TD>我认为我们的薪金对球员是有吸引力的。</TD></TR><TR bgColor=#efeee0><TD>胡葆森</TD><TD>河南建业俱乐部董事长</TD><TD>球员的付出和薪金是一致的,基本还没有背离(我们是中游偏下),和他的运动水平一致。</TD></TR></TABLE><P><B>  ●砸掉电视 就能挽救中国足球?</B></P><P>   其实如果没有电视,也许我们还可以自娱自乐。但不幸的是,电视是中国最发达的媒体。只要打开电视,世界最顶级的联赛尽收眼底,谁还会关心中国足球?</P><P>   体育是最体现赢家通吃的一个产业。中国的俱乐部在用小孩过家家一样的演出水平与五大联赛的豪门盛宴争夺眼球。这是中国足球的悲哀。</P><P align=center><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cj/pc/2004-08-26/32/U805P31T32D12724F1538DT20040826184734.JPG"> </P><P>   “关心足球的人还是很多,关心中国足球的人越来越少。看完国外的比赛,就觉得中国足球没劲。”楼世芳的说法表达出了很多俱乐部老总的无奈。</P><P>   于是,考评球员表现的工资和关系到俱乐部经营的上座率之间的矛盾在电视的作用下更加放大了。一方面,俱乐部在经营上要和全球最顶级的比赛争夺眼球。另一方面,球员在比赛上却没有全球竞争的压力。每场40多万的赢球奖就此打了水漂,再高的奖励也不可能使比赛更加精彩。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说,很多俱乐部引以为豪的绩效考评工资成了完全无效的投入。</P><P>   “太多的东西介入到足球里来。” 沈阳金德的何兵说,“很多球员没上场之前,都会计算这场比赛能给他带来什么样的经济收益。”</P><P>   这就是目前的薪资体系给中国足球带来的东西。</P><P>   我们应该怎么办?砸掉电视? </P></FONT></TD></TR></TABLE>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60 border=0><TR><TH><FONT color=#05006c>生产者与消费者悖论--不稳定的球员转会收入</FONT></TH></TR><TR><TD height=4><HR SIZE=1 bgcolor="#d9d9d9"></TD></TR><TR><TD align=middle height=20>2004年08月26日 21:35 <FONT color=#a20010>《中国财富》<!--《中国财富》--></FONT></TD></TR><TR><TD height=15></TD></TR><TR><TD class=l17><FONT><CENTER></CENTER><P>  《中国财富》记者 孙杨/文 </P><P>  中国足球俱乐部在运作球员这方面却不自觉地陷入一种悖论。一方面要靠引进大量优秀球员以提高整个球队的整体实力,从而带动球票、广告等收入,然而俱乐部却被高昂的费用所累,背上沉重的负担,最后让赞助企业埋单;另一方面,俱乐部又想把出售球员作为今后大力发展的赢利方向,希望球星的价格飞上天。需要买进的产品正好是自己生产的产品 <!--画中画广告开始--><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0><TR><TD><!--画中画广告开始--><!--wlw/nf/08.26/B--><!--画中画广告结束--><!-- 画中画下文字链广告(从上至下顺序为01,02,03,04文字,需加class=a01)--><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360 border=0><TR><TD height=9></TD></TR><TR><TD><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360 background=http://image2.sina.com.cn/dy/images/xfrd_02.gif border=0><TR><TD height=45 rowSpan=2></TD><TD 5px; PADDING-TOP: 5px" width=143><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dy/images/xfrd_04.gif"> <!--wlw/zh/8.27/b--></TD><TD 5px" width=143><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dy/images/xfrd_04.gif"> </TD><TD width=4 rowSpan=2><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dy/images/xfrd_03.gif"></TD></TR><TR><TD 5px"><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dy/images/xfrd_04.gif"> </TD><TD><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dy/images/xfrd_04.gif"> <!--nwy/sina IGAME/A--> </TD></TR></TABLE></TD></TR></TABLE></TD></TR></TABLE><!--画中画广告结束-->,这就等于一个企业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既是技术服务提供商又是技术应用商。 </P><P>  在欧洲杯上的出色表现令英格兰天才少年鲁尼的身价倍增至5000万英镑,不管埃弗顿主席肯怀特是故意开出天价有意挽留,还是要趁此机会大赚一笔,鲁尼给埃弗顿俱乐部带来的利润都令人无比羡慕。</P><P>  水涨船高的转会费用已经成为中国大多数俱乐部极力追求的目标。河南建业俱乐部常务副总经理杨楠表示,中国俱乐部最大的发展方向是培养自己的球员,输出球员。俱乐部普遍缺乏广告赞助和电视转播的经营自主权,出售球员自然就成了部分俱乐部的重要利润来源。上海申花SVA文广俱乐部总经理楼世芳对《中国财富》说:“申花从2001年改制以来,最大的产出除了品牌,就是优秀球员。一流球员转会可卖到一两千万。申思、祈宏各卖了900万,吴承瑛也有500万,申花这两年这块的收入就有3000万左右。”沈阳金德俱乐部的转会收入去年也有1000多万。</P><P>  <B>●既是生产者 又是消费者</B></P><P>  但是,中国足球俱乐部在运作球员这方面却不自觉地陷入一种悖论。一方面要靠引进大量优秀球员以提高整个球队的整体实力,从而带动球票、广告等收入,然而俱乐部却被高昂的费用所累,背上沉重的负担,最后让赞助企业埋单;另一方面,俱乐部又想把出售球员作为今后大力发展的赢利方向,希望球星的价格飞上天。需要买进的产品正好是自己生产的产品,这就等于一个企业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既是技术服务提供商又是技术应用商。</P><P>  上海中远三林足球俱乐部国际队负责经营的乔亮在接受采访时说:“国际上很多俱乐部都有自己的定位。比如说曼联、皇马、巴塞罗那、尤文图斯、AC米兰,他们的目标就是获得冠军,他们的投入很大,经营也很好,很多都是买来的球员,要世界上最好的球员为他们获得冠军。有些俱乐部不是主要靠广告和赞助这个赚钱,他们主要靠球员的转让。”而阿贾克斯球队就把培养和输出球员作为自己最大的收入来源,所以会把大量的资金和精力投放在人才培养上。对于中国足球俱乐部来说,首先应该确定自己是卖方还是买方,然后有选择有侧重地发展。</P><P>  根据足协的计算方法,</P><P>  中国球员的转会费=上一年的工资×系数</P><P>  控制系数的条件有年龄、场上位置、是否在国家队等。 </P><P>  <B>●卖方:致力球员“研发”</B></P><P>  如果确定自己是卖方,最重要的是加大“研发”投入,把精力放在人才培养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加大研发力度,因为他们知道,只有自己掌握了核心技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像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纷纷成立或整合自己在华的研发中心。欧莱雅公司每年拿出总销售额的3%用于研发,而这个数字在飞利浦公司能达到10%。</P><P>  而在中国那些动辄拿出几千万赞助俱乐部的企业,为什么不拿出一些资金来培养中国足球的未来?国际米兰俱乐部青岛足球学校的董事长宋伟民对记者说:“1000万就能赞助100个孩子到国外踢球。日本每年送6万个孩子到国外踢球,巴西4万多,欧洲的2万多,而中国还不到100个。我们在意大利坐着火车,隔两三分钟就是一个场地,他们每星期天都在打联赛,而我们呢?青岛一年不超过4次。”</P><P align=center><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cj/pc/2004-08-26/32/U805P31T32D12722F1539DT20040826184533.JPG"> </P><P><B>●买方:引入评估测量</B></P><P>  作为购买球员的一方来说,对球员的价值评估则成为首要考虑的因素,而这一点却没有引起俱乐部的重视。对此问题,国内某俱乐部做过10年足球经营的主管可谓是一语中的:“俱乐部买进一个球员,动辄800万,如果引进外籍教练,要1000万左右,对企业来说,这是很大的数目。达到这个数目一定要立项,要经过很多人的论证。看这个项目能不能上,证明项目确实能给我们带来好处。我今天投资1000万进口一个设备,一定要考虑从哪里进口,什么国家进口最适合,使用多少年,会不会马上被淘汰。外国如果要引进一个球员,程序极其复杂。必须经过董事会讨论,而中国的足球俱乐部经常是说进谁就进谁。”其实球员的价值是可以量化的,中国足球俱乐部急需建立一套评估体系。</P><P>  注:《中国财富》通过对国内足球俱乐部的调查,询问俱乐部总经理,总结了考评引进球员的几个指标。 </P><P align=center><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cj/pc/2004-08-26/32/U805P31T32D12723F651DT20040826184639.JPG"> </P><P>  另一方面,作为企业来说,购买了先进设备不等于万事大吉,如果设备闲置不用,企业必将蒙受巨大损失。而俱乐部更是如此,天津泰达斥巨资引援,可是本赛季8轮比赛3个外援居然一球未进。我们不仅质疑,俱乐部以什么标准和程序挑选外援?另外,购买设备后一定要考虑它的兼容性。引进球员是否能与原来球员进行密切配合至关重要,否则再好的球员价值也是零,甚至是负值。</P><P align=center><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cj/pc/2004-08-26/32/U805P31T32D12723F1538DT20040826184639.JPG"></P></FONT></TD></TR></TABL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9-24 15:02:58编辑过]
<P>不想提中国足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