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前启后话“江卫”——“江卫”级导弹护卫舰总师专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5 03:57:28
偶然在网上看到的 就贴了
http://www.ndcnc.gov.cn/datalib/Character/2005/2005_11/character.2005-10-14.5132659925

承前启后话“江卫”——“江卫”级导弹护卫舰总师专访

在我国海军护卫舰中,被西方称之为“江卫”I级的导弹护卫舰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日前我们专访了“江卫”舰的主任设计师严宝兴总师(以下简称严总),严总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给我们讲述了“江卫”级护卫舰的研发和特点。   

本刊记者:“江卫”I级是我国生产的第一艘2000吨级的新型多功能护卫舰,作为该舰的总设计师,请您谈谈当时该舰的研制背景。

严总:关于我国护卫舰的发展历程及其技术特点,早在贵刊等杂志上有过不少报道(例如1999年《现代舰船》第4期特刊中的“人民海军护卫舰”,2003年第1期的“中国导弹护卫舰发展历程”等。这些文章内容基本正确。因此不再复述)。这里,我想从舰船总体设计角度去回顾我国护卫舰发展历程中的一些事例,寄望于对今天有所回味或借鉴。但是往事尘封已久,回忆难免谬误,仅供参考而已。

关于1987年开始设计2000吨级多功能护卫舰的研制背景,可从需求和技术两个方面的背景来回顾。当时的南海斗争形势需要有作战能力更强的护卫舰需求背景。护卫舰是具有一定规模的海军国家用途最广泛、使用最频繁,费用也相对较低廉的水面战斗舰艇,因此,在各级舰艇中,它的建造频度和在役数量都比较多。我国自上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设计“江东”级对空型导弹护卫舰以来,由于受到“文革”的干扰和破坏作用,虽然陆续建造了一批又一批的“江湖”级对海导弹护卫舰,但是在我国80年代改革开放后,军方已经认识到它们的作战能力、可用性及其军事价值不足以满足当时及之后的军事斗争需要。在1987年建成交船的“江湖”Ⅲ型首舰上。改进了主、副火炮系统及对海导弹系统,装备了电子战等作战装备,并设置了作战指挥室,采用了改进型柴油机,与以往的“江湖”级各型舰相比,具有一定的技术进步。但是该舰总体设计上保持了原舰的主尺度,型线与前“江湖”级等型护卫舰基本保持不变,从而限制了该型舰战术技术性能进一步提高的可行性。因为,上世纪60年代设计确定“江东”级护卫舰的主尺度与型线时,当时的舰载武器系统自动化水平较低,重量偏重,对舱室的需求不高。同时,在保证舰员居住性设计时也未能充分重视,因此对全舰总的舱室容积要求矛盾不突出(就像现在我们买房子非常注意居住面积)。除了消磁装置外,其他的隐蔽性设计要求也未提上议事日程。为争取高航速而追求降低船体阻力,成为选取舰船主尺度的主要考虑因素,而它决定了全舰布置和总的舱容规模。于是将该型舰设计水线的长宽比设计为较高值,船体相当瘦长。该舰采用通长甲板、低于舷的建筑造型,也基本上没有走出上世纪50年代苏联驱护舰艇的风格。

“江湖”Ⅲ型舰作战装备的增加等因素导致对舱容要求的增加,因而在原船型基础上增设达60%船长的桥楼,以满足舰面攻击和探测设备的布置,满足作战系统以及为改善舰员居住性对舱室布置的舱室要求。这样做是必要的,但是带来了全舰重量的增加和重心的提高,出现了稳性问题,需要采取措施解决。该舰正常排水量超过原“江东”级设计型线时的设计排水量多达20%,这是不恰当的(就如同原来的鞋子已经小了,而硬要撑进去,上面会肯定会躬出来),大了一些。即便如此,舰的航海性能和续航力仍然有限,当时要跑到南海执行任务,耐波性不行,又没有装对空导弹系统,舰的防空自卫能力弱,也没有条件搭载直升机。因此促使我国海军改变了原定的该型舰建造4艘的计划,在完成了3艘舰的建造后,立即转向要求重新设计建造一型可以携带直升机的多功能护卫舰。1987年下达“江卫”I舰的设计任务。我的看法是,一个认真的舰船设计,往往还需要从认真的解剖过去的舰船实践开始。

本刊记者:作为“江卫”I型多功能护卫舰的总设计师,请您谈谈该舰的技术特点?

严总:关于“江卫”I级护卫舰的技术特点,首先可说的是该舰主尺度的设计确定是综合权衡多方面要求的结果。在上世纪80年代末开展该舰研究设计时,已注意到采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去着手该舰的总体设计(但是还没有制订出可行的科学的方法供用)。由于该舰作战系统包括了主、副炮,对海和对空导弹,反潜武器,电子战,舰载直升机,通信和导航,以及作战情报指挥等众多系统。先进的集中指挥、分散控制方式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这些有效载荷以至全舰的重量不再是确定舰船主尺度的首要考虑因素,而是各种装备和人员对全舰的总的舱容要求,武备、直升机和各种探测设备在露天甲板上的兼容布置要求成为总体设计选择舰船主尺度的重要考虑因素。舰船的作战能力、生命力、机动性、隐蔽性、居住性、可用性和经济性等广泛的战术技术要求受到同等的重视而要求采取相应的设计措施。于是,舰船主尺度的选取确定就是综合权衡这些战技要求的设计结果(即设计的平衡关系)。这样设计确定的该舰较前“江湖”级系列护卫舰显著增宽,由于控制船长的过分增大所导致全舰吨位的相应增加,新舰的长宽比值较从前“江湖”级系列舰大为降低,又提高了新舰的型深吃水比,从而既提高了舰的稳性和船体刚度,又与从建筑造型设计出发选取的桥楼一起,显著增加了全舰舱容,满足了各类舱室的布置要求,符合现代水面战斗舰艇的技术特点和使用要求,从而设计出了一型紧凑型的舰艇。

该舰的总体设计在提高舰的隐蔽性方面也有所作为。在我国护卫舰设计上,初次有意识地对舰的主船体和上层建筑侧壁采取一定的措施以减少全舰的雷达散射面积。并且在我国护卫舰上首次对螺旋桨设计提出了以保证效率、降低噪声和脉动压力三者并重的设计追求目标。摆脱以往的图谱设计法,采取理论计算和研究试验相结合,自行设计出桨叶侧斜、卸载的5叶螺旋桨获得成功。改变了过去采用3叶螺旋桨,单纯地追求效率,而忽视噪声的问题。走过了设计、实船试验、修改设计、再试验取得成功,推广应用于后续舰的经历。从而使舰船总体设计水平有所提高。

这型护卫舰上的对空导弹的选型并不理想,它是那时国内仅有的刚研制成功的系统,装置庞大。10年后在该型舰后续改进型——8艘“江卫”级Ⅱ型舰上采用国产的新型近程对空导弹系统才有所改进。这2批2000吨级护卫舰上的对海导弹不久后也相继改装成可装载“鹰击”系列超视距导弹的系统,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舰的对海攻击能力。

最后我要讲讲该舰总体设计的一个遗憾,就是不得已仍然采用了“江湖”系列舰的主动力装置,其后果是舰的使用经济性差。现在设计舰艇不单是性能好,还要求有可生产性,还要求在全寿命期的使用维护费用低,因为最后阶段甚至比前期的费用要高,所以要求对舰艇的全寿命费用进行考虑。如果以一艘护卫舰的使用寿命为25年,每年2500小时使用时间计算,由于螺旋桨效率低而多消耗的燃料费绝不是个小数。此外,该主机重量重、尺寸大,难以采取减振降噪措施,影响到舰的隐蔽性,这也是个不小的问题,尽管采用5叶螺旋桨降低了部分噪声,在我国新研制的护卫舰上已经解决了这一问题,但主动力装置一直是约束我国水面战斗舰艇发展的瓶颈。当今水面战斗舰艇不仅要求一定的最高航速,更要求在汹涛海面能经济地以巡航速度航行。这些设计理念仍然是我们今后进行舰船总体设计对动力装置选型时应予十分关注和斟酌的。

本刊记者:在您主持设计完“江卫”舰之后,又参与了那些舰船的设计工作?

严总:在1987年接手“江卫”I舰设计任务不久,我参与了出口泰国护卫舰开发工作。这是我国首次以全新设计建造舰体,大部分主要装舰设备国际配套的方式向国外出口战斗舰艇,并获得成功。2艘F-25T型导弹护卫舰于1995年内交付泰国海军。舰的总体设计,中西方武器系统的装舰设计综合成功,得到国外权威机构等的审查认可。广泛的国际技术协调与获取的不少技术信息大大锻炼了我舰艇总体设计技术人员,设计组织的团队精神等等使这一设计经历是难忘的。

另外,2000年参加研讨和竞标我国海洋局“大洋一号”海洋科学调查船现代化改装设计任务也获得成功。该船于2002年交付并经受了较充分的海上使用检验证明改装成功,为应用现代舰船的设计理论与实践于该类型船舶的设计积累了一点经验,也有助于战斗舰艇研究设计单位扩展设计舰船业务范围。

本刊记者:目前,我国最新一代的导弹护卫舰已经彰显尊容,但从目前看,除舰体外,基本武器系统并没有明显的变化。您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严总:是这样的,基本武器系统的配置类型固然没有、也不至于有多大变化,问题是要不断提高它们的战术技术性能,如快速反应,提高精确探测与打击距离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等等。每个国家研制或设计建造一艘战斗舰艇这种重大军事装备时,都是以政治、军事需求为前提,同时,自然也以可获得的造舰材料和装舰设备为基础的。它们对所设计建造的舰艇赋予执行任务的能力、可用性和军事价值提供了基础。但是如果没有成功的舰艇设计和建造,就没有满足上述三方面要求的舰艇的诞生。因此,既要在作战系统方面下好功夫,同时舰船总体设计技术也要不断提高,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本刊记者:从世界发展潮流看,多数国家护卫舰上的舰空导弹(包括“海麻雀”之类的近程防空系统)均采用了垂直发射系统,为什么采用法国“海响尾蛇”作为防空系统的舰艇却都没有采用垂直发射呢?

严总:“海响尾蛇”导弹系统的原产地——法国已经为他们新研制的驱逐舰和护卫舰研制出防空性能更优越、并适用于垂直发射的“紫菀”导弹系统,也就没有必要去把上世纪70年代就装备舰艇的、战术技术指标相对较低的“海响尾蛇”导弹系统再改造成垂直发射了。如果想成为一个海军大国,应该尽可能地研制和采用具有自己独立知识产权的高性能武器系统,要是不摆脱依赖进口的路子,海军大国就是一场空梦。

本刊记者:现代护卫舰都朝着大型化发展,有的吨位已经达到了5000吨以上,已经远远超过了早期驱逐舰的排水量。这是不是意味着,以后护卫舰和驱逐舰最终会统一为一体?

严总:从20世纪末到今天,确实看到不少欧洲国家的护卫舰发展到了5000吨级,它们的作战能力远远超过了20世纪中叶的典型驱逐舰。这首先是这些国家政治和经济、军事和技术各种因素综合的成果。实质上达到一般驱逐舰的能力,却继续保留护卫舰这样的称呼,作为政治斗争继续的军事工具的舰船,对于一些国家来说,这样处理可能更灵活些。关键不在名称,而在每个国家按照自己的需要设计建造适用的舰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护卫舰和驱逐舰还不至于发展到统一为一体。

本刊记者:您认为目前世界现役护卫舰中,哪一型设计得比较成功?

严总:我以为德国的护卫舰总的来说是总体设计得比较成功的。外刊《海军力量》1997年第5期特刊对这方面有很好的介绍。在访华的123型护卫舰上可看到他们精心、扎实的设计结果。他们善于提出一种明确而周密的设计思想并贯彻到底。以布洛姆·沃斯公司设计建造的一系列MEKO概念的各型护卫舰就是很好的代表。搞舰船总设计要有一个总体设计指导思想来统帅全局,如果你都提不出来,轻任各个专业做起来,就不能保证各个问题的很好解决。曾是最强大海军国家的英国在舰艇技术上敢于创新,在世界上也是很突出的。它率先采用柴电燃联合推进(CODLAG)的23型护卫舰就是一个例子。

本刊记者:您认为我国护卫舰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应朝着哪个方向发展?

严总:我国护卫舰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应该朝着我国海军需要的方向发展。从技术上说,不论是增大其吨位,进一步提升或扩展其功能,为更大规模、更远航行的编队服务等等,都将会对护卫舰的总体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影响我国未来舰船发展的各种因素,舰船平台方面主要装备的发展进步固然是极为重要,但是没有舰船总体设计技术的提高,做不好装备与舰船的综合集成,就不会有战术技术性能、费用与建造、使用效能最佳综合的最终装备——舰船的诞生。前者非常重要,容易受到关注,但是如果忽视后者,同样会造成严重后果的。我希望从事舰船总体设计的人员能从系统工程学基本原理应用于舰船工程出发,借鉴国外舰船设计理论的发展成果,从自身的设计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研究提高我国水面舰船的设计理论与方法,以指导设计出更优良的舰船,更好地为我国海军建设服务。

本刊记者:您作为长者,对我们杂志和我刊读者有什么希望和寄语。

严总:我愿意以一个曾是一名舰船科技工作者和目前仍是贵刊一名读者的身份来说:希望保持选题正确、报道及时、图文并茂的刊物风格,继续为从事舰船建设以及使用人员和更广大的读者们提供优秀的读物。


偶然在网上看到的 就贴了
http://www.ndcnc.gov.cn/datalib/Character/2005/2005_11/character.2005-10-14.5132659925

承前启后话“江卫”——“江卫”级导弹护卫舰总师专访

在我国海军护卫舰中,被西方称之为“江卫”I级的导弹护卫舰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日前我们专访了“江卫”舰的主任设计师严宝兴总师(以下简称严总),严总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给我们讲述了“江卫”级护卫舰的研发和特点。   

本刊记者:“江卫”I级是我国生产的第一艘2000吨级的新型多功能护卫舰,作为该舰的总设计师,请您谈谈当时该舰的研制背景。

严总:关于我国护卫舰的发展历程及其技术特点,早在贵刊等杂志上有过不少报道(例如1999年《现代舰船》第4期特刊中的“人民海军护卫舰”,2003年第1期的“中国导弹护卫舰发展历程”等。这些文章内容基本正确。因此不再复述)。这里,我想从舰船总体设计角度去回顾我国护卫舰发展历程中的一些事例,寄望于对今天有所回味或借鉴。但是往事尘封已久,回忆难免谬误,仅供参考而已。

关于1987年开始设计2000吨级多功能护卫舰的研制背景,可从需求和技术两个方面的背景来回顾。当时的南海斗争形势需要有作战能力更强的护卫舰需求背景。护卫舰是具有一定规模的海军国家用途最广泛、使用最频繁,费用也相对较低廉的水面战斗舰艇,因此,在各级舰艇中,它的建造频度和在役数量都比较多。我国自上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设计“江东”级对空型导弹护卫舰以来,由于受到“文革”的干扰和破坏作用,虽然陆续建造了一批又一批的“江湖”级对海导弹护卫舰,但是在我国80年代改革开放后,军方已经认识到它们的作战能力、可用性及其军事价值不足以满足当时及之后的军事斗争需要。在1987年建成交船的“江湖”Ⅲ型首舰上。改进了主、副火炮系统及对海导弹系统,装备了电子战等作战装备,并设置了作战指挥室,采用了改进型柴油机,与以往的“江湖”级各型舰相比,具有一定的技术进步。但是该舰总体设计上保持了原舰的主尺度,型线与前“江湖”级等型护卫舰基本保持不变,从而限制了该型舰战术技术性能进一步提高的可行性。因为,上世纪60年代设计确定“江东”级护卫舰的主尺度与型线时,当时的舰载武器系统自动化水平较低,重量偏重,对舱室的需求不高。同时,在保证舰员居住性设计时也未能充分重视,因此对全舰总的舱室容积要求矛盾不突出(就像现在我们买房子非常注意居住面积)。除了消磁装置外,其他的隐蔽性设计要求也未提上议事日程。为争取高航速而追求降低船体阻力,成为选取舰船主尺度的主要考虑因素,而它决定了全舰布置和总的舱容规模。于是将该型舰设计水线的长宽比设计为较高值,船体相当瘦长。该舰采用通长甲板、低于舷的建筑造型,也基本上没有走出上世纪50年代苏联驱护舰艇的风格。

“江湖”Ⅲ型舰作战装备的增加等因素导致对舱容要求的增加,因而在原船型基础上增设达60%船长的桥楼,以满足舰面攻击和探测设备的布置,满足作战系统以及为改善舰员居住性对舱室布置的舱室要求。这样做是必要的,但是带来了全舰重量的增加和重心的提高,出现了稳性问题,需要采取措施解决。该舰正常排水量超过原“江东”级设计型线时的设计排水量多达20%,这是不恰当的(就如同原来的鞋子已经小了,而硬要撑进去,上面会肯定会躬出来),大了一些。即便如此,舰的航海性能和续航力仍然有限,当时要跑到南海执行任务,耐波性不行,又没有装对空导弹系统,舰的防空自卫能力弱,也没有条件搭载直升机。因此促使我国海军改变了原定的该型舰建造4艘的计划,在完成了3艘舰的建造后,立即转向要求重新设计建造一型可以携带直升机的多功能护卫舰。1987年下达“江卫”I舰的设计任务。我的看法是,一个认真的舰船设计,往往还需要从认真的解剖过去的舰船实践开始。

本刊记者:作为“江卫”I型多功能护卫舰的总设计师,请您谈谈该舰的技术特点?

严总:关于“江卫”I级护卫舰的技术特点,首先可说的是该舰主尺度的设计确定是综合权衡多方面要求的结果。在上世纪80年代末开展该舰研究设计时,已注意到采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去着手该舰的总体设计(但是还没有制订出可行的科学的方法供用)。由于该舰作战系统包括了主、副炮,对海和对空导弹,反潜武器,电子战,舰载直升机,通信和导航,以及作战情报指挥等众多系统。先进的集中指挥、分散控制方式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这些有效载荷以至全舰的重量不再是确定舰船主尺度的首要考虑因素,而是各种装备和人员对全舰的总的舱容要求,武备、直升机和各种探测设备在露天甲板上的兼容布置要求成为总体设计选择舰船主尺度的重要考虑因素。舰船的作战能力、生命力、机动性、隐蔽性、居住性、可用性和经济性等广泛的战术技术要求受到同等的重视而要求采取相应的设计措施。于是,舰船主尺度的选取确定就是综合权衡这些战技要求的设计结果(即设计的平衡关系)。这样设计确定的该舰较前“江湖”级系列护卫舰显著增宽,由于控制船长的过分增大所导致全舰吨位的相应增加,新舰的长宽比值较从前“江湖”级系列舰大为降低,又提高了新舰的型深吃水比,从而既提高了舰的稳性和船体刚度,又与从建筑造型设计出发选取的桥楼一起,显著增加了全舰舱容,满足了各类舱室的布置要求,符合现代水面战斗舰艇的技术特点和使用要求,从而设计出了一型紧凑型的舰艇。

该舰的总体设计在提高舰的隐蔽性方面也有所作为。在我国护卫舰设计上,初次有意识地对舰的主船体和上层建筑侧壁采取一定的措施以减少全舰的雷达散射面积。并且在我国护卫舰上首次对螺旋桨设计提出了以保证效率、降低噪声和脉动压力三者并重的设计追求目标。摆脱以往的图谱设计法,采取理论计算和研究试验相结合,自行设计出桨叶侧斜、卸载的5叶螺旋桨获得成功。改变了过去采用3叶螺旋桨,单纯地追求效率,而忽视噪声的问题。走过了设计、实船试验、修改设计、再试验取得成功,推广应用于后续舰的经历。从而使舰船总体设计水平有所提高。

这型护卫舰上的对空导弹的选型并不理想,它是那时国内仅有的刚研制成功的系统,装置庞大。10年后在该型舰后续改进型——8艘“江卫”级Ⅱ型舰上采用国产的新型近程对空导弹系统才有所改进。这2批2000吨级护卫舰上的对海导弹不久后也相继改装成可装载“鹰击”系列超视距导弹的系统,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舰的对海攻击能力。

最后我要讲讲该舰总体设计的一个遗憾,就是不得已仍然采用了“江湖”系列舰的主动力装置,其后果是舰的使用经济性差。现在设计舰艇不单是性能好,还要求有可生产性,还要求在全寿命期的使用维护费用低,因为最后阶段甚至比前期的费用要高,所以要求对舰艇的全寿命费用进行考虑。如果以一艘护卫舰的使用寿命为25年,每年2500小时使用时间计算,由于螺旋桨效率低而多消耗的燃料费绝不是个小数。此外,该主机重量重、尺寸大,难以采取减振降噪措施,影响到舰的隐蔽性,这也是个不小的问题,尽管采用5叶螺旋桨降低了部分噪声,在我国新研制的护卫舰上已经解决了这一问题,但主动力装置一直是约束我国水面战斗舰艇发展的瓶颈。当今水面战斗舰艇不仅要求一定的最高航速,更要求在汹涛海面能经济地以巡航速度航行。这些设计理念仍然是我们今后进行舰船总体设计对动力装置选型时应予十分关注和斟酌的。

本刊记者:在您主持设计完“江卫”舰之后,又参与了那些舰船的设计工作?

严总:在1987年接手“江卫”I舰设计任务不久,我参与了出口泰国护卫舰开发工作。这是我国首次以全新设计建造舰体,大部分主要装舰设备国际配套的方式向国外出口战斗舰艇,并获得成功。2艘F-25T型导弹护卫舰于1995年内交付泰国海军。舰的总体设计,中西方武器系统的装舰设计综合成功,得到国外权威机构等的审查认可。广泛的国际技术协调与获取的不少技术信息大大锻炼了我舰艇总体设计技术人员,设计组织的团队精神等等使这一设计经历是难忘的。

另外,2000年参加研讨和竞标我国海洋局“大洋一号”海洋科学调查船现代化改装设计任务也获得成功。该船于2002年交付并经受了较充分的海上使用检验证明改装成功,为应用现代舰船的设计理论与实践于该类型船舶的设计积累了一点经验,也有助于战斗舰艇研究设计单位扩展设计舰船业务范围。

本刊记者:目前,我国最新一代的导弹护卫舰已经彰显尊容,但从目前看,除舰体外,基本武器系统并没有明显的变化。您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严总:是这样的,基本武器系统的配置类型固然没有、也不至于有多大变化,问题是要不断提高它们的战术技术性能,如快速反应,提高精确探测与打击距离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等等。每个国家研制或设计建造一艘战斗舰艇这种重大军事装备时,都是以政治、军事需求为前提,同时,自然也以可获得的造舰材料和装舰设备为基础的。它们对所设计建造的舰艇赋予执行任务的能力、可用性和军事价值提供了基础。但是如果没有成功的舰艇设计和建造,就没有满足上述三方面要求的舰艇的诞生。因此,既要在作战系统方面下好功夫,同时舰船总体设计技术也要不断提高,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本刊记者:从世界发展潮流看,多数国家护卫舰上的舰空导弹(包括“海麻雀”之类的近程防空系统)均采用了垂直发射系统,为什么采用法国“海响尾蛇”作为防空系统的舰艇却都没有采用垂直发射呢?

严总:“海响尾蛇”导弹系统的原产地——法国已经为他们新研制的驱逐舰和护卫舰研制出防空性能更优越、并适用于垂直发射的“紫菀”导弹系统,也就没有必要去把上世纪70年代就装备舰艇的、战术技术指标相对较低的“海响尾蛇”导弹系统再改造成垂直发射了。如果想成为一个海军大国,应该尽可能地研制和采用具有自己独立知识产权的高性能武器系统,要是不摆脱依赖进口的路子,海军大国就是一场空梦。

本刊记者:现代护卫舰都朝着大型化发展,有的吨位已经达到了5000吨以上,已经远远超过了早期驱逐舰的排水量。这是不是意味着,以后护卫舰和驱逐舰最终会统一为一体?

严总:从20世纪末到今天,确实看到不少欧洲国家的护卫舰发展到了5000吨级,它们的作战能力远远超过了20世纪中叶的典型驱逐舰。这首先是这些国家政治和经济、军事和技术各种因素综合的成果。实质上达到一般驱逐舰的能力,却继续保留护卫舰这样的称呼,作为政治斗争继续的军事工具的舰船,对于一些国家来说,这样处理可能更灵活些。关键不在名称,而在每个国家按照自己的需要设计建造适用的舰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护卫舰和驱逐舰还不至于发展到统一为一体。

本刊记者:您认为目前世界现役护卫舰中,哪一型设计得比较成功?

严总:我以为德国的护卫舰总的来说是总体设计得比较成功的。外刊《海军力量》1997年第5期特刊对这方面有很好的介绍。在访华的123型护卫舰上可看到他们精心、扎实的设计结果。他们善于提出一种明确而周密的设计思想并贯彻到底。以布洛姆·沃斯公司设计建造的一系列MEKO概念的各型护卫舰就是很好的代表。搞舰船总设计要有一个总体设计指导思想来统帅全局,如果你都提不出来,轻任各个专业做起来,就不能保证各个问题的很好解决。曾是最强大海军国家的英国在舰艇技术上敢于创新,在世界上也是很突出的。它率先采用柴电燃联合推进(CODLAG)的23型护卫舰就是一个例子。

本刊记者:您认为我国护卫舰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应朝着哪个方向发展?

严总:我国护卫舰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应该朝着我国海军需要的方向发展。从技术上说,不论是增大其吨位,进一步提升或扩展其功能,为更大规模、更远航行的编队服务等等,都将会对护卫舰的总体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影响我国未来舰船发展的各种因素,舰船平台方面主要装备的发展进步固然是极为重要,但是没有舰船总体设计技术的提高,做不好装备与舰船的综合集成,就不会有战术技术性能、费用与建造、使用效能最佳综合的最终装备——舰船的诞生。前者非常重要,容易受到关注,但是如果忽视后者,同样会造成严重后果的。我希望从事舰船总体设计的人员能从系统工程学基本原理应用于舰船工程出发,借鉴国外舰船设计理论的发展成果,从自身的设计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研究提高我国水面舰船的设计理论与方法,以指导设计出更优良的舰船,更好地为我国海军建设服务。

本刊记者:您作为长者,对我们杂志和我刊读者有什么希望和寄语。

严总:我愿意以一个曾是一名舰船科技工作者和目前仍是贵刊一名读者的身份来说:希望保持选题正确、报道及时、图文并茂的刊物风格,继续为从事舰船建设以及使用人员和更广大的读者们提供优秀的读物。


老文了,6年后,新青年象饺子一样的下,比江卫好太多

发送自我的 XT701 大板凳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静止的、冒进的种种YY可以休矣
6年前的老文?沧桑感啊,还记得江卫2级批量的时候,好奇怎么有点像意大利的,还记得525/526出来的时候,大骂不思进取,还记得2006年第一次看到054A的真容
054A出来也快10年了,新一代的护卫舰也应该设计出来了
老文章,好文章!
700621382 发表于 2011-7-14 20:35
054A出来也快10年了,新一代的护卫舰也应该设计出来了
10年???
gzxin 发表于 2011-7-14 22:33
10年???
跪求未来几年的双色球中奖号码.乃懂的
希望能尽快看到054B或者更新一代的护卫舰。
不错,读之
054才出来那年发表的
江卫?为什么我们就没有自己的名字呢!除了那串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