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运输机简介~欢迎补充{38.50.53.54.56楼三位筒子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4:53:49


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络,肯定会有错误和不全之处,请大大们多多指正多多补充 o(∩_∩)o...
美国:C-5银河运输机





C-5是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的亚音速远程军用运输机。1963年开始研制,1968年6月原型机首飞,1970年开始装备。C-5A在使用中发现机翼后梁出现裂纹,1978年美国空军决定为所有在服役的77架C-5A更换新机翼,新机翼使用寿命增加到30000飞行小时,相当于服役20年,此项工作于1987年中全部完成。1982年夏天,美国国会批准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新型C-5B的计划,C-5B的气动外形和内部布局与C-5A相同,采用推力更大的发动机,载荷能力增加,1985年9月10日首飞,1986年1月8日开始交付,此外,目前还有一种C-5D,它应美国空军的要求,换装了新动力装置和数字式电子设备。

动力装置

4台GE公司的TF39-GE-1C涡扇发动机。单台推力为191.2千牛。

座  舱

驾驶舱内有正、副驾驶员、随机工程师和2名货物装卸员共5名机组人员。上层舱前部有可供15个工作人员休息的舱间,从中央翼之后到机尾的上层舱可载运75名士兵,下层主货舱可载运270名士兵,美国现役陆军师所配备各类武器中97%都可运输。

主要机载设备

装有军事上需要的全部通信和导航设备、彩色气象雷达,3台惯性导航设备以及特种设备,包括最新多功能电子探测及其分析和记录子系统。

尺寸数据

机长75.54米,机高19.85米,翼展67.88米,机翼面积576.0平方米,1/4弦线后掠角25度,前上舱长度11.99米,后上舱长度18.20米,下舱(长×宽×高)36.91米×5.79米×4.09米,容积985.29立方米。

重量及载荷

使用空重169643千克,最大商载118387千克,最大燃油重量150815千克,最大起飞重量3779657千克,最大着陆重量288415千克。

性能数据

最大平飞速度919千米/小时,最大巡航速度908千米/小时,经济巡航速度833千米/小时,海平面最大爬升率8.75米/秒,实用升限10895米,起飞滑跑距离2530米,着陆滑跑距离725米,最大载重航程(5%余油)5526千米。


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络,肯定会有错误和不全之处,请大大们多多指正多多补充 o(∩_∩)o...
美国:C-5银河运输机

0011110163680a39cdc841.jpg (29.22 KB, 下载次数: 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6-20 08:20 上传


0011110163680a39cdc840.jpg (27.65 KB, 下载次数: 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6-20 08:20 上传


0011110163680a39db615b.jpg (59.21 KB, 下载次数: 7)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6-20 08:20 上传


0011110163680a39dcbe0c.jpg (46.4 KB, 下载次数: 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6-20 08:20 上传


0011110163680a39dce511.jpg (63.46 KB, 下载次数: 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6-20 08:20 上传


C-5是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的亚音速远程军用运输机。1963年开始研制,1968年6月原型机首飞,1970年开始装备。C-5A在使用中发现机翼后梁出现裂纹,1978年美国空军决定为所有在服役的77架C-5A更换新机翼,新机翼使用寿命增加到30000飞行小时,相当于服役20年,此项工作于1987年中全部完成。1982年夏天,美国国会批准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新型C-5B的计划,C-5B的气动外形和内部布局与C-5A相同,采用推力更大的发动机,载荷能力增加,1985年9月10日首飞,1986年1月8日开始交付,此外,目前还有一种C-5D,它应美国空军的要求,换装了新动力装置和数字式电子设备。

动力装置

4台GE公司的TF39-GE-1C涡扇发动机。单台推力为191.2千牛。

座  舱

驾驶舱内有正、副驾驶员、随机工程师和2名货物装卸员共5名机组人员。上层舱前部有可供15个工作人员休息的舱间,从中央翼之后到机尾的上层舱可载运75名士兵,下层主货舱可载运270名士兵,美国现役陆军师所配备各类武器中97%都可运输。

主要机载设备

装有军事上需要的全部通信和导航设备、彩色气象雷达,3台惯性导航设备以及特种设备,包括最新多功能电子探测及其分析和记录子系统。

尺寸数据

机长75.54米,机高19.85米,翼展67.88米,机翼面积576.0平方米,1/4弦线后掠角25度,前上舱长度11.99米,后上舱长度18.20米,下舱(长×宽×高)36.91米×5.79米×4.09米,容积985.29立方米。

重量及载荷

使用空重169643千克,最大商载118387千克,最大燃油重量150815千克,最大起飞重量3779657千克,最大着陆重量288415千克。

性能数据

最大平飞速度919千米/小时,最大巡航速度908千米/小时,经济巡航速度833千米/小时,海平面最大爬升率8.75米/秒,实用升限10895米,起飞滑跑距离2530米,着陆滑跑距离725米,最大载重航程(5%余油)5526千米。


C-17环球霸王


简介:
 C-17“环球空中霸王”(GlobalMaster)是麦道公司(现并入波音公司)为美国空军研制的一种采用上单翼、四发、T形尾、带后卸货扳的新型运输机。机身长53米,机高16.8米,翼展50.3米,外形尺寸与C-141相当。最大起飞重量263吨,机上带75.8吨载荷时,C-17可从2320米长的跑道起飞,然后在915米长的简易跑道上着陆。该机性能先进,装备部队后在多次局部战争中表现出了极佳的作战能力。
特点:
 C-17 采用大型运输机常规布局。机翼为悬臂式上单翼,前缘后掠角 25°,NASA 翼梢小翼高 2.90 米。悬臂式 T 形尾翼。垂直安定面与机身连接处向前伸有小背鳍,嵌入式方向舵分为上、下两段,升降舵分为两段。垂直尾翼有个特殊的设计,内部有一隧道式的空间,可让一位维修人员攀爬通过,以进行上方水平尾翼的维修。液压可收放前三点式起落架,可靠重力应急自由放下。前起落架为双轮,主起落架为 6 轮。前起落架向前收入机身,主起落架旋转 90° 向里收入机身两侧整流罩内。可在铺设与未铺设的跑道上使用。起落架装有碳刹车装置。机身长 53 米,机高 16.8 米,翼展 50.3 米,外形尺寸与 C-141 相当。最大起飞重量 263 吨。   C-17是美军现役最先进的大型战略运输机,也是世界上综合性能最先进的大型运输机。C-17的最大装载能力超过70吨,可以运送包括主战坦克、步兵战车等大型地面主战装备,其有效任务半径达4000公里左右,最大运输距离可达8000公里。C-17运输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尽管从装载能力上是大型运输机,但是对机场起降要求并不高,和C-130中型运输机的要求差不多。也就是说C-17可以在野战机场甚至土质跑道上降落,它既可以执行战略运输任务,也可以执行战术运输任务。   C-17 刚一出现就凭借先进性能,创造了许多世界航空记录。C-17 运输机曾在 1993~1994 年在货运类别中 22 次创造了爬高和速度记录。2001 年底,C-17 在美国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创造了 13 项航空新记录。最近创造的记录是:·装载 1000~40,000 千克有效载荷达到最大高度;无有效载荷达到最大高度;·装载最大有效载荷飞到 2,000 米;无有效载荷、稳定持久平飞达到最大高度。   为了使 C-17 研制计划减少技术风险,麦道公司最大限度地利用经过论证或已经掌握的先进技术。如 C-17 沿用了 DC-10 飞机采用的先进复合材料结构和翼梢小翼技术;发动机是波音 757 飞机上用的PW2040 的发展型;采用了 MD-11、F-18 和波音 757/767 飞机上使用的先进座舱;特别是在 YC-15 飞机上验证过的吹气襟翼技术、超临界翼型、反推力装置和平视显示仪等。但在整合这些先进技术的过程中,麦道也遇到了不小的困难。 C-17 安装四具普惠(Pratt & Whitney)的 PW2040 涡轮风扇(turbofan)发动机,美军编号 F117-PW-100。此型发动机的前身是 PW2037,由普惠公司于 1979 年 12 月开始研发,推力为 17,418 千克,1983 年 12 月通过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的认证,1984 年 12 月开始装于波音 757 上使用。1988 年普惠公司完成推力提升,将推力增加到 18,915 千克,并赋予新的型号 PW2040。1988 年 12 月获得军方认证安装在 C-17 上,当时此型发动机已累积了数百万飞行小时的使用经验,可靠且耐用。   发动机以悬吊式挂架(cantilevered pylon)挂于机翼的前下方,每具挂架由数件铸铝螺桩(stub)结构与机翼相搭接,使外挂载和机翼间有连续的负载路径(load path)。由于挂架和发动机很靠近,在强度及温度的考虑下,主要使用材料是钛合金。C-17 发动机具有反向推力装置(thrust reverser),发动机罩的外型为滑套后缩(slides backward)双罩式,二罩间有一开口,当启动反向推力时,发动机排气经由此开口被导向前上方 45° 度,因此不会吹起地面的砂石与尘土。另外在发动机运转时,不会影响卸货或是一些地面工作。反向推力装置也让 C-17 具备一项新的地面操作功能,可以在 27.4 米宽的跑道上进行 180 度的回转,也能在 2.25g 的情况下,于倾斜度 2% 的斜坡上后退。反向推力装置在飞机静止时也可以启动,不会有发动机过热的问题。   C-17运用了吹气襟翼技术,发动机的排气流会被导入机翼下,通过襟翼铰链,流向襟翼的上、下方。根据在 YC-15 上飞试的结果,襟翼向下偏折时,发动机的排气流会产生反作用升力(reaction lift)和环流升力(circulation lift),使飞机能以较低的进场空速(每小时 215 公里),和较大的下降速率(每秒钟 4.6 米)迅速落地;前缘缝翼全幅伸展时,可提供最大的升力及失速特性。   C-17 和将被它取代的 C-141 有一项特别的不同之处: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在未整修的路面上短场紧急降落,原型机试飞员曾表示:C-17 的落地就和战斗机一样,因此起落架必须格外坚固与耐震。主起落架减震支柱除了传统的油气压式减震外,还采用前后双支柱配置,每根支柱搭配三个主轮,落地时由后方较长的减震支柱三主轮先着地,当受压成 90 度时,前方减震支柱三主轮再落地。   C-17 的主起落架没有转向功能,左右各有六个轮胎,起飞后收进低风阻的起落架舱内;鼻轮有二个轮胎,具转向功能,起飞后收放于机身内。   C-17 飞机的机组只需 3 个人,即正副驾驶员和货物装卸员。用人如此少,因为座舱采用先进数字式航空电子系统,包括 4 个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和两个通用电气公司电子部的平显仪,集中显示各种信息,减轻了驾驶员的工作负担。机上采用通用电气公司的数字式电传操纵系统、汉尼韦尔公司的复式大气数据计算机。发动机以及飞行操纵数据也可由多功能显示器显示。导航通信可全频率调谐。任务和通信显示器具有频率和频道预先存储能力,它既可人工操纵又可使用预先编好程序的磁带来改变正在进行的飞行计划而不干扰导航系统。采用特里达因公司的操纵警告系统,主警告器可自动提供主系统的监控,并可在显示屏上显示可见监控信号,还可在机内通话系统中发出声响或语音信号。另外装有德尔科电子公司的航空电子设备,包括任务计算机和电子操纵系统;汉密尔顿标准公司的飞机和发动机数据管理系统计算机;汉尼韦尔公司的自动测试设备和辅助系统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特列丰尼克公司的无线电管理系统。除了正常的飞行信息外,显示系统还可提供飞机各系统的状态、必要的应急程序和常规的检查项目表等。   C-17 容战略和战术空运能力于一身。在货舱设计上,尽管 C-17 外形尺寸和 C-141 差不多。但其货舱尺寸却与外形尺寸比 C-17 大的 C-5“银河”相当。按能在货舱中两排布置 6 辆卡车的要求,货舱宽度为 5.49 米,长 26.82 米,高 4.11 米。吉普车可 3 辆并列,也可装运 3 架 AH-64 攻击直升机。各种被空运的车辆可直接开入舱内。机舱中心线和机舱两壁可装折叠式座椅。空投能力包括空投 27,215~49,895 千克货物,或空降 102 名伞兵。为了装载陆军最重的装备——55 吨重的 M1 主战坦克,货舱地板由铝合金纵梁加强,达到了 60 吨的最高承载能力。有消息说,陆军最新的 62 吨的 M1A2 型主战坦克也可顺利承载。地板上布置了系留环、导轨、滚珠、滚棒系统等设施,这些设施延伸到可在飞行中放下的货桥上,货桥上有货物降落伞拽出装置。每个系留环可承受 11,340 公斤拉力。C-17 货舱门关闭时,舱门上还能承重 18,150 千克,几乎是C-130全机的装载量,而一般的运输机舱门通常只能堆放轻的货物。机身尾部两侧各有一跳伞舱门。尾部机身顶上和机翼前的机身顶上分别有两个水上降落应急出口。
参数:
翼展 50.29米
机长 53.04米
机高 16.79米
机翼面积 353.0平方米
前缘后掠角 25度
货舱 26.82米×5.49米×4.11米(长×宽×高)
容积 592立方米
使用空重 125645千克
最大载重 77292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 265352千克
巡航速度 M0.77(高度8535米)
低空巡航速度 648千米/小时
海平面空投速度 213~463千米/小时
进场速度 213千米/小时
实用升限 13715米
起飞场长 2286米
着陆场长 915米(使用反推力装置)
航程 4630千米


C-17环球霸王

eab9044ca5559db7d72afc8e.jpg (50.35 KB, 下载次数: 7)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6-20 08:32 上传


a0ca99d69a25da6107088b8e.jpg (29.59 KB, 下载次数: 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6-20 08:32 上传


简介:
 C-17“环球空中霸王”(GlobalMaster)是麦道公司(现并入波音公司)为美国空军研制的一种采用上单翼、四发、T形尾、带后卸货扳的新型运输机。机身长53米,机高16.8米,翼展50.3米,外形尺寸与C-141相当。最大起飞重量263吨,机上带75.8吨载荷时,C-17可从2320米长的跑道起飞,然后在915米长的简易跑道上着陆。该机性能先进,装备部队后在多次局部战争中表现出了极佳的作战能力。
特点:
 C-17 采用大型运输机常规布局。机翼为悬臂式上单翼,前缘后掠角 25°,NASA 翼梢小翼高 2.90 米。悬臂式 T 形尾翼。垂直安定面与机身连接处向前伸有小背鳍,嵌入式方向舵分为上、下两段,升降舵分为两段。垂直尾翼有个特殊的设计,内部有一隧道式的空间,可让一位维修人员攀爬通过,以进行上方水平尾翼的维修。液压可收放前三点式起落架,可靠重力应急自由放下。前起落架为双轮,主起落架为 6 轮。前起落架向前收入机身,主起落架旋转 90° 向里收入机身两侧整流罩内。可在铺设与未铺设的跑道上使用。起落架装有碳刹车装置。机身长 53 米,机高 16.8 米,翼展 50.3 米,外形尺寸与 C-141 相当。最大起飞重量 263 吨。   C-17是美军现役最先进的大型战略运输机,也是世界上综合性能最先进的大型运输机。C-17的最大装载能力超过70吨,可以运送包括主战坦克、步兵战车等大型地面主战装备,其有效任务半径达4000公里左右,最大运输距离可达8000公里。C-17运输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尽管从装载能力上是大型运输机,但是对机场起降要求并不高,和C-130中型运输机的要求差不多。也就是说C-17可以在野战机场甚至土质跑道上降落,它既可以执行战略运输任务,也可以执行战术运输任务。   C-17 刚一出现就凭借先进性能,创造了许多世界航空记录。C-17 运输机曾在 1993~1994 年在货运类别中 22 次创造了爬高和速度记录。2001 年底,C-17 在美国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创造了 13 项航空新记录。最近创造的记录是:·装载 1000~40,000 千克有效载荷达到最大高度;无有效载荷达到最大高度;·装载最大有效载荷飞到 2,000 米;无有效载荷、稳定持久平飞达到最大高度。   为了使 C-17 研制计划减少技术风险,麦道公司最大限度地利用经过论证或已经掌握的先进技术。如 C-17 沿用了 DC-10 飞机采用的先进复合材料结构和翼梢小翼技术;发动机是波音 757 飞机上用的PW2040 的发展型;采用了 MD-11、F-18 和波音 757/767 飞机上使用的先进座舱;特别是在 YC-15 飞机上验证过的吹气襟翼技术、超临界翼型、反推力装置和平视显示仪等。但在整合这些先进技术的过程中,麦道也遇到了不小的困难。 C-17 安装四具普惠(Pratt & Whitney)的 PW2040 涡轮风扇(turbofan)发动机,美军编号 F117-PW-100。此型发动机的前身是 PW2037,由普惠公司于 1979 年 12 月开始研发,推力为 17,418 千克,1983 年 12 月通过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的认证,1984 年 12 月开始装于波音 757 上使用。1988 年普惠公司完成推力提升,将推力增加到 18,915 千克,并赋予新的型号 PW2040。1988 年 12 月获得军方认证安装在 C-17 上,当时此型发动机已累积了数百万飞行小时的使用经验,可靠且耐用。   发动机以悬吊式挂架(cantilevered pylon)挂于机翼的前下方,每具挂架由数件铸铝螺桩(stub)结构与机翼相搭接,使外挂载和机翼间有连续的负载路径(load path)。由于挂架和发动机很靠近,在强度及温度的考虑下,主要使用材料是钛合金。C-17 发动机具有反向推力装置(thrust reverser),发动机罩的外型为滑套后缩(slides backward)双罩式,二罩间有一开口,当启动反向推力时,发动机排气经由此开口被导向前上方 45° 度,因此不会吹起地面的砂石与尘土。另外在发动机运转时,不会影响卸货或是一些地面工作。反向推力装置也让 C-17 具备一项新的地面操作功能,可以在 27.4 米宽的跑道上进行 180 度的回转,也能在 2.25g 的情况下,于倾斜度 2% 的斜坡上后退。反向推力装置在飞机静止时也可以启动,不会有发动机过热的问题。   C-17运用了吹气襟翼技术,发动机的排气流会被导入机翼下,通过襟翼铰链,流向襟翼的上、下方。根据在 YC-15 上飞试的结果,襟翼向下偏折时,发动机的排气流会产生反作用升力(reaction lift)和环流升力(circulation lift),使飞机能以较低的进场空速(每小时 215 公里),和较大的下降速率(每秒钟 4.6 米)迅速落地;前缘缝翼全幅伸展时,可提供最大的升力及失速特性。   C-17 和将被它取代的 C-141 有一项特别的不同之处: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在未整修的路面上短场紧急降落,原型机试飞员曾表示:C-17 的落地就和战斗机一样,因此起落架必须格外坚固与耐震。主起落架减震支柱除了传统的油气压式减震外,还采用前后双支柱配置,每根支柱搭配三个主轮,落地时由后方较长的减震支柱三主轮先着地,当受压成 90 度时,前方减震支柱三主轮再落地。   C-17 的主起落架没有转向功能,左右各有六个轮胎,起飞后收进低风阻的起落架舱内;鼻轮有二个轮胎,具转向功能,起飞后收放于机身内。   C-17 飞机的机组只需 3 个人,即正副驾驶员和货物装卸员。用人如此少,因为座舱采用先进数字式航空电子系统,包括 4 个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和两个通用电气公司电子部的平显仪,集中显示各种信息,减轻了驾驶员的工作负担。机上采用通用电气公司的数字式电传操纵系统、汉尼韦尔公司的复式大气数据计算机。发动机以及飞行操纵数据也可由多功能显示器显示。导航通信可全频率调谐。任务和通信显示器具有频率和频道预先存储能力,它既可人工操纵又可使用预先编好程序的磁带来改变正在进行的飞行计划而不干扰导航系统。采用特里达因公司的操纵警告系统,主警告器可自动提供主系统的监控,并可在显示屏上显示可见监控信号,还可在机内通话系统中发出声响或语音信号。另外装有德尔科电子公司的航空电子设备,包括任务计算机和电子操纵系统;汉密尔顿标准公司的飞机和发动机数据管理系统计算机;汉尼韦尔公司的自动测试设备和辅助系统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特列丰尼克公司的无线电管理系统。除了正常的飞行信息外,显示系统还可提供飞机各系统的状态、必要的应急程序和常规的检查项目表等。   C-17 容战略和战术空运能力于一身。在货舱设计上,尽管 C-17 外形尺寸和 C-141 差不多。但其货舱尺寸却与外形尺寸比 C-17 大的 C-5“银河”相当。按能在货舱中两排布置 6 辆卡车的要求,货舱宽度为 5.49 米,长 26.82 米,高 4.11 米。吉普车可 3 辆并列,也可装运 3 架 AH-64 攻击直升机。各种被空运的车辆可直接开入舱内。机舱中心线和机舱两壁可装折叠式座椅。空投能力包括空投 27,215~49,895 千克货物,或空降 102 名伞兵。为了装载陆军最重的装备——55 吨重的 M1 主战坦克,货舱地板由铝合金纵梁加强,达到了 60 吨的最高承载能力。有消息说,陆军最新的 62 吨的 M1A2 型主战坦克也可顺利承载。地板上布置了系留环、导轨、滚珠、滚棒系统等设施,这些设施延伸到可在飞行中放下的货桥上,货桥上有货物降落伞拽出装置。每个系留环可承受 11,340 公斤拉力。C-17 货舱门关闭时,舱门上还能承重 18,150 千克,几乎是C-130全机的装载量,而一般的运输机舱门通常只能堆放轻的货物。机身尾部两侧各有一跳伞舱门。尾部机身顶上和机翼前的机身顶上分别有两个水上降落应急出口。
参数:
翼展 50.29米
机长 53.04米
机高 16.79米
机翼面积 353.0平方米
前缘后掠角 25度
货舱 26.82米×5.49米×4.11米(长×宽×高)
容积 592立方米
使用空重 125645千克
最大载重 77292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 265352千克
巡航速度 M0.77(高度8535米)
低空巡航速度 648千米/小时
海平面空投速度 213~463千米/小时
进场速度 213千米/小时
实用升限 13715米
起飞场长 2286米
着陆场长 915米(使用反推力装置)
航程 4630千米
2011-6-20 08:45 上传


简介:
C-130是美国50年代研制的4发中型多用途战术运输机。1951年开始研制,1954年8月首飞,1956年12月装备美空军。该机有多种改型,除美空军中装备数量较多外,还出口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截止1993年,美国空军共购买1050架。出口的C-130H/L-100-20/30等型共计514架。
为了适应不同用途,美国的C-130有多种型别。   C-130A,第一种生产型。1955年4月7日首次试飞,1956年12月开始交付使用,1959年2月停产,共生产231架。   C-130B,发展型。1958年11月20日首次试飞,1959年6月12日开始交付使用,共生产了230架。其中,包括印度空军10架、加拿大空军4架、巴基斯坦空军6架、南非空军7架。有4架改型为LC-130F,12架改型为HC-130G,46架改成KC-130F,7架改成C-130F。   C-130D,A型的改进型。主要用于南北极地,共制造了12架。   C-130E,B型的发展型。基本结构同B型,仅增加了航程,共生产510架。美国战术空军、海军、海岸警卫队及加拿大、伊朗、哥伦比亚、土耳其、巴西、瑞典和阿根廷等10多个国家都使用了此型。1961年8月25日首次试飞,1962年4月开始交付,1975年2月停产。   C-130H,加大功率型。基本结构同C-130E。1957年4月开始交付使用,截止1988年12月31日,美国空军、海军和海岸警卫队共订购366架,国外用户有50个国家和地区,共订购478架。1986年底开始交付台湾订购的12架和日本订购的8架。   C-130H-MP,军事巡逻和搜索救援型。基本结构同C-130H,搜索半径370公里时,可续航16小时50分钟;高度1525米,搜索半径3333公里时,搜索时间为2小时30分钟。已交付给马来西亚空军3架、印尼空军和美国海岸警卫队各1架。   C-130J-30飞机是第一种配备电脑控制的延展型C-130J货物加强操作系统,能够实现精确投放。与其标准型号相比,J-30型能够运送128名战斗部队和92名伞兵,也可运送97个医用担架和24套容器运送系统,一切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C-130K,英国皇家空军专用型,共生产66架。   AC-130A,武装攻击型。机上装4挺7.62毫米机枪和4门30毫米“火神”6管炮,并装有夜视设备。1968~1969年曾在越南战争中使用,它另外还有AC-130E、AC-130H两种改型。   EC-130,战术机载指挥和通信型。美国空军用其来代替EC-121电子监视机,背鳍上方和每个外翼下方增加了大型刀形天线,机身两侧有小型刀形天线。机翼下面刀形天线外侧和尾翼弹丸形舱中装有拖曳天线,该天线可长达几百米。   EC-130G,美国海军使用的EC-130的新编号。机上有甚低频无线电,可向航行在世界任何地方的导弹潜艇转达紧急指令。它另有EC-130Q的改型。HC-130B、E、G、H、N不同的搜索救援型。KC-130F、R海军陆战队用空中加油机。   MC-130E,美国空军战场运输机。该型可将特种部队秘密运到敌人后方。机上装有夜视设备、地形跟踪雷达、空中受油设备和各种电子干扰设备,机上还装有人员回收装置。共生产14架,分别交付美国空军、埃及、德国和日本等国特种作战部队使用。   MC-130H,C-130H的改型。美国空军将空用于特殊战术任务,包括日/夜渗透和撤离、特种地面作战部队的支援、心理战任务、空中侦察以及空降和地面—空中救生等。
参数:
乘员 5人   动力装置 4台,T56-A-15涡轮螺旋桨发动机   载油量 36300升   巡航速度 602公里/小时   最大航程 7876公里、3791公里(最大燃油、最大载重)   起飞滑跑距离 1091米   着陆滑跑距离 838米   最大载重量 19356公斤   机长 29.79米   机高 11.66米   翼展 40.41米   最大起飞重量 70310公斤   雷达 RDR-1气象雷达   导航设备 DF-310E超高频无线电导航系统,51RV-4B甚高频无线电导航系统,CMA711欧米加导航系统,LTN-72惯性导航系统,DF-206自动测向器,51Z-4指点信标接收机
还有呢?楼主继续呀


C-2灰狗运输机



简介:
C-2A是由E-2A“鹰眼”飞机发展而来的,专门用于为航空母舰舰载机运输货物。它与CVS-10和CVA-19航空母舰上的升降机和甲板机库相匹配,可用弹射装置起飞(采用机头牵引方式),也可拦阻降落。C-2A的许多部件与E-2A可以通用,具有相似的全天候能力。共计生产3架预生产型飞机,一架用于静力试验。于1964年11月18日首次飞行,1964年12月2日正式交付海军。生产型飞机从1966年开始交付美国海军舰上运输部队,作为C-1飞机的补充。美海军近来开始对C-2运输机进行改进,换装通用电气公司CF-34-3B涡扇发动机。目前已完成C-2飞机疲劳全面测试,以决定在那方面需要对飞机进行延寿改造。延寿后飞机将从目前的10000飞行小时和15000次起降提高到15000飞行小时和36000次起降,每架延寿费用约4500万美元。改造后,该飞机被称为“超级航母运输机”,将取代C-2运输机、S-3加油机以及E-2飞机
-2运输机 - 技术特点
气动布局 悬臂式上单翼,翼根安装角4°、翼尖1°。采用铰链式前缘。外翼可向后折起,与机身平行。采用富勒襟翼。外翼后缘及部分中翼后缘构成大翼展副翼。悬臂式尾翼由4个垂尾和3个方向舵组成,尾翼无反角,两台发动机吊挂于翼下。

C-2运输机 - 结构材料
机翼为全金属结构,中段是3梁盒式结构,机械加工蒙皮。外段机翼沿安装在后梁上的斜轴向后折,折起动作由一个双向液压作动筒完成。采用常规全金属半硬壳式机身。尾翼也是全金属结构。

C-2运输机 - 起落装置
液压收放前三点式起落架。装备冷气应急放起落架装置。可转向操纵的前轮向后收起,主起落架向前收起,并旋转放入发动机短舱后部。前起落架为双轮,主起落架为单轮。装有油-气减震器和液压刹车系统,以及液压操纵可收放尾部保护座。A型拦阻钩装在尾翼下。

C-2运输机 - 动力装置
2台艾利逊公司的T56-A-425涡轮螺桨发动机,每台推力4910轴马力,各驱动一个N-41型4叶恒速全顺桨、桨矩可逆螺旋桨,直径4.11米。中翼有2个油箱,容量为6950公升。机身两侧油箱的容量为1135公升或1704公升。还可在主机舱携带容量为3786公升的油箱,用于远程飞行。滑油量23.5公升。

座舱 驾驶舱三人。高强度货舱装有与地板平齐的滑轨。座舱可安装军事空运司令部463公升物资管理和支援系统,可选择装载3个2.74×2.24米的大货盘,或5个2.24×1.37米的中货盘。其他机舱可载39名士兵,或20个担架伤员和4个医护人员。

C-2运输机 - 电子设备
标准设备包括独立的垂直和水平控制系统,双重ID-663-BDHI和ID-387航迹指示器,AN/ASW-15自动飞行控制系统,中心大气数据计算机,伏尔接收机(2台),下滑坡度接收机,指点标准接收机,特高频、低频收发信机, 内部通讯设备,AN/APN-141雷达高度表,还可选装UHF数字式数据总线、自动着舰系统、多普勒雷达和导航雷达等。
C-2运输机 - 装备情况
首批17架飞机的生产于1967年结束。该型机总共生产58架。现有38架在海军服役。 [1]


C-2运输机 - 基本性能数据
机组人员:3人
发动机数:2台
最大起飞重量:24.87吨
机长:17.27米
翼展:24.57米
机高:4.85米
最大飞行速度:566公里/小时
实用升限:10210米
最大航程:2890公里
现役数量:38架
生产数量:58架
动力装置:2台艾利逊公司的T56-A-425涡轮螺桨发动机

C-2灰狗运输机

1003.jpg (249.47 KB, 下载次数: 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6-20 08:52 上传


01300000335934123601699981531.jpg (37.05 KB, 下载次数: 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6-20 08:52 上传


121488303_11n.jpg (102.36 KB, 下载次数: 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6-20 08:52 上传


简介:
C-2A是由E-2A“鹰眼”飞机发展而来的,专门用于为航空母舰舰载机运输货物。它与CVS-10和CVA-19航空母舰上的升降机和甲板机库相匹配,可用弹射装置起飞(采用机头牵引方式),也可拦阻降落。C-2A的许多部件与E-2A可以通用,具有相似的全天候能力。共计生产3架预生产型飞机,一架用于静力试验。于1964年11月18日首次飞行,1964年12月2日正式交付海军。生产型飞机从1966年开始交付美国海军舰上运输部队,作为C-1飞机的补充。美海军近来开始对C-2运输机进行改进,换装通用电气公司CF-34-3B涡扇发动机。目前已完成C-2飞机疲劳全面测试,以决定在那方面需要对飞机进行延寿改造。延寿后飞机将从目前的10000飞行小时和15000次起降提高到15000飞行小时和36000次起降,每架延寿费用约4500万美元。改造后,该飞机被称为“超级航母运输机”,将取代C-2运输机、S-3加油机以及E-2飞机
-2运输机 - 技术特点
气动布局 悬臂式上单翼,翼根安装角4°、翼尖1°。采用铰链式前缘。外翼可向后折起,与机身平行。采用富勒襟翼。外翼后缘及部分中翼后缘构成大翼展副翼。悬臂式尾翼由4个垂尾和3个方向舵组成,尾翼无反角,两台发动机吊挂于翼下。

C-2运输机 - 结构材料
机翼为全金属结构,中段是3梁盒式结构,机械加工蒙皮。外段机翼沿安装在后梁上的斜轴向后折,折起动作由一个双向液压作动筒完成。采用常规全金属半硬壳式机身。尾翼也是全金属结构。

C-2运输机 - 起落装置
液压收放前三点式起落架。装备冷气应急放起落架装置。可转向操纵的前轮向后收起,主起落架向前收起,并旋转放入发动机短舱后部。前起落架为双轮,主起落架为单轮。装有油-气减震器和液压刹车系统,以及液压操纵可收放尾部保护座。A型拦阻钩装在尾翼下。

C-2运输机 - 动力装置
2台艾利逊公司的T56-A-425涡轮螺桨发动机,每台推力4910轴马力,各驱动一个N-41型4叶恒速全顺桨、桨矩可逆螺旋桨,直径4.11米。中翼有2个油箱,容量为6950公升。机身两侧油箱的容量为1135公升或1704公升。还可在主机舱携带容量为3786公升的油箱,用于远程飞行。滑油量23.5公升。

座舱 驾驶舱三人。高强度货舱装有与地板平齐的滑轨。座舱可安装军事空运司令部463公升物资管理和支援系统,可选择装载3个2.74×2.24米的大货盘,或5个2.24×1.37米的中货盘。其他机舱可载39名士兵,或20个担架伤员和4个医护人员。

C-2运输机 - 电子设备
标准设备包括独立的垂直和水平控制系统,双重ID-663-BDHI和ID-387航迹指示器,AN/ASW-15自动飞行控制系统,中心大气数据计算机,伏尔接收机(2台),下滑坡度接收机,指点标准接收机,特高频、低频收发信机, 内部通讯设备,AN/APN-141雷达高度表,还可选装UHF数字式数据总线、自动着舰系统、多普勒雷达和导航雷达等。
C-2运输机 - 装备情况
首批17架飞机的生产于1967年结束。该型机总共生产58架。现有38架在海军服役。 [1]


C-2运输机 - 基本性能数据
机组人员:3人
发动机数:2台
最大起飞重量:24.87吨
机长:17.27米
翼展:24.57米
机高:4.85米
最大飞行速度:566公里/小时
实用升限:10210米
最大航程:2890公里
现役数量:38架
生产数量:58架
动力装置:2台艾利逊公司的T56-A-425涡轮螺桨发动机


前苏联:AN-225梦幻运输机



简介:
An-225安-225“梦幻”运输机(乌克兰文:Антонов Ан-225 "Мрия",Antonov 安-225 "Mriya"),北约代号“哥萨克”(Cossack),是一架离陆重量超过600吨的超大型军用运输机,也是迄今为止,全世界最大的运输机与飞机,比A380还大。由现属乌克兰所拥有、苏联时代的安托诺夫设计局开发作为苏联太空计划的设备运输用途,迄今为止仅实际制造过两架,在1988年12月21日首度试飞。安-225是乌克兰安东诺夫航空科研技术联合体研制的世界上最大的涡扇重型运输机。 1985年中期开始设计研究,1988年12月21日原型机首飞,1989年5月13日首次作了背带“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飞行。至今只生产了2架飞机。安-225在安-124基础上加大,很多地方和安-124相似,飞机总重和载重能力都增加了50%,机身加长,客舱的基本横截面和机头舱门未变,取消了后部装货斜板/舱门,垂直尾翼由单垂尾改成双垂尾,两个垂直尾翼安装在带上反角的水平尾翼两端,所有翼面都后掠,方向舵分为上下两段,升降舵则分为三段。安-225货舱内可装载16个集装箱,大型航空航天器部件和其他成套设备,或天然气、石油、采矿、能源等行业的大型成套设备和部件。机背能负载超长尺寸的货物,如直径7~10米、长20米的精馏塔、俄罗斯的“能源”号航天器运载火箭和“暴风雪”号航天飞机。这样将大型器件从生产装配厂整运至使用场所既保证了产品质量,又缩短了运输周期。   动力装置为6台扎波罗什“进步”机器制造设计局 229.5千牛 D-18T涡扇发动机,装有反推力装置。座舱驾驶舱内有6名空勤人员。驾驶员和副驾驶员座椅高度可调节里可转动以易于出入。2名飞行工程师面朝左壁而坐。领航员和通信员在驾驶员背后面朝后壁而坐。机翼中央段后底层货舱上方为60~70名人员的客舱。
结构:
安-225当初是为了作为运输火箭用途而设计的货舱形状非常平整,整个货舱全长43.51米,最大宽度6.68米,货舱底板宽度6.40米,最大高度4.39米。为了方便巨大货物进出,安-225与大部分大型货机一样,采用机首可以上掀打开的“掀罩式”(Visor Type)机首,并把驾驶舱设在主甲板上方的二楼处,在货舱内还装设了起重机。不过与安-124不同的是,安-225的机尾处没有可以打开兼作卸货坡道用的尾门。安-225一共需要六名机组人员来操作,分别是正副驾驶各一名,两名工程官,两名积载官,在驾驶舱后方有一个小型的客舱,可以乘坐60至70个乘客。不过以安-225的巨大机舱容积,如果转用做为客机,初步估计它可能可以同时容纳得下1500到2000名乘客。   重量与体积惊人的安-225,在起落架部分的设计也很华丽,鼻轮部份是由两对复轮一共4个轮胎组成,而腹轮部份则是前后七组复轮左右共两排,因此总共有28个轮胎,全都是以油压方式上下,其中前轮具有转向作用以提升飞机在地面滑行时的机动性。
运载能力:
  安-225的载重量原厂公布是250吨,但一般认为,安-225至少有超过300吨的载重能力,其中货物不是只可放在机身内的货舱中,安-225原本为了背负暴风雪号航天飞机所设计的机背货架,也拥有载运250吨重物体的能力。相比之下,美国空军所拥有最大型的军用运输机C-5也不过只有118吨的额定载重能力,纵使连安托诺夫自家招牌的安-124,也不过是150吨的水平而已。除了一般所注目的载重能力外,安-225因为机身庞大,所能携带的油料也相对地更多,因此拥有超长的续航能力,纵使在全负载的情况下仍能持续飞行1,350海里(约2,500公里)的距离。事实上,安-225是国际航空联合会(Fédération Aéronautique Internationale,FAI)在2004年11月新制定的世界纪录标准中,长程飞行的荷重纪录保持者,握有多项离陆重量300吨以上等级机种的世界纪录
参数:
乘员:6 人
挂载重量: 250,000 千克(550,000 磅)
货仓尺寸: 440 x 640 厘米 (14.4 x 21.0 英尺)
长度: 84 米(275.6 英尺)
翼展: 88.40 米(290 英尺 2 英寸)   
高度: 18.1 米(59.3 英尺)   
翼面积: 905.0 平方米(9,743.7 平方英尺)   
空重: 175,000 千克(385,800 磅)   
最大起飞重量: 640,000 千克(1,322,773 磅)   
发动机: 6×ZMKB Progress D-18 涡扇发动机,每个229千牛(51,600 磅力)   
起飞距离: 3,500 米 (11,500 英尺)
最高速度: 850 千米/小时 (460 节, 530 英里/小时)   
巡航速度: 750 千米/小时(400 节, 465 英里/小时)   
航程: 最大燃油: 14,000 千米(8,700 英里)   
最大载重: 4,000 千米 (2,500 英里)   
实用升限: 10,000 米(33,000 英尺)   
翼负荷: 662.9 千克/平方米;(135.5 磅/平方英尺)   
推重比: 0.234
 

前苏联:AN-225梦幻运输机

c8ab0bcee022bb75b700c81b.jpg (110.75 KB, 下载次数: 4)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6-20 09:12 上传



4a77b2afda2ccd807dd92a1b.jpg (28.87 KB, 下载次数: 4)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6-20 09:12 上传


简介:
An-225安-225“梦幻”运输机(乌克兰文:Антонов Ан-225 "Мрия",Antonov 安-225 "Mriya"),北约代号“哥萨克”(Cossack),是一架离陆重量超过600吨的超大型军用运输机,也是迄今为止,全世界最大的运输机与飞机,比A380还大。由现属乌克兰所拥有、苏联时代的安托诺夫设计局开发作为苏联太空计划的设备运输用途,迄今为止仅实际制造过两架,在1988年12月21日首度试飞。安-225是乌克兰安东诺夫航空科研技术联合体研制的世界上最大的涡扇重型运输机。 1985年中期开始设计研究,1988年12月21日原型机首飞,1989年5月13日首次作了背带“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飞行。至今只生产了2架飞机。安-225在安-124基础上加大,很多地方和安-124相似,飞机总重和载重能力都增加了50%,机身加长,客舱的基本横截面和机头舱门未变,取消了后部装货斜板/舱门,垂直尾翼由单垂尾改成双垂尾,两个垂直尾翼安装在带上反角的水平尾翼两端,所有翼面都后掠,方向舵分为上下两段,升降舵则分为三段。安-225货舱内可装载16个集装箱,大型航空航天器部件和其他成套设备,或天然气、石油、采矿、能源等行业的大型成套设备和部件。机背能负载超长尺寸的货物,如直径7~10米、长20米的精馏塔、俄罗斯的“能源”号航天器运载火箭和“暴风雪”号航天飞机。这样将大型器件从生产装配厂整运至使用场所既保证了产品质量,又缩短了运输周期。   动力装置为6台扎波罗什“进步”机器制造设计局 229.5千牛 D-18T涡扇发动机,装有反推力装置。座舱驾驶舱内有6名空勤人员。驾驶员和副驾驶员座椅高度可调节里可转动以易于出入。2名飞行工程师面朝左壁而坐。领航员和通信员在驾驶员背后面朝后壁而坐。机翼中央段后底层货舱上方为60~70名人员的客舱。
结构:
安-225当初是为了作为运输火箭用途而设计的货舱形状非常平整,整个货舱全长43.51米,最大宽度6.68米,货舱底板宽度6.40米,最大高度4.39米。为了方便巨大货物进出,安-225与大部分大型货机一样,采用机首可以上掀打开的“掀罩式”(Visor Type)机首,并把驾驶舱设在主甲板上方的二楼处,在货舱内还装设了起重机。不过与安-124不同的是,安-225的机尾处没有可以打开兼作卸货坡道用的尾门。安-225一共需要六名机组人员来操作,分别是正副驾驶各一名,两名工程官,两名积载官,在驾驶舱后方有一个小型的客舱,可以乘坐60至70个乘客。不过以安-225的巨大机舱容积,如果转用做为客机,初步估计它可能可以同时容纳得下1500到2000名乘客。   重量与体积惊人的安-225,在起落架部分的设计也很华丽,鼻轮部份是由两对复轮一共4个轮胎组成,而腹轮部份则是前后七组复轮左右共两排,因此总共有28个轮胎,全都是以油压方式上下,其中前轮具有转向作用以提升飞机在地面滑行时的机动性。
运载能力:
  安-225的载重量原厂公布是250吨,但一般认为,安-225至少有超过300吨的载重能力,其中货物不是只可放在机身内的货舱中,安-225原本为了背负暴风雪号航天飞机所设计的机背货架,也拥有载运250吨重物体的能力。相比之下,美国空军所拥有最大型的军用运输机C-5也不过只有118吨的额定载重能力,纵使连安托诺夫自家招牌的安-124,也不过是150吨的水平而已。除了一般所注目的载重能力外,安-225因为机身庞大,所能携带的油料也相对地更多,因此拥有超长的续航能力,纵使在全负载的情况下仍能持续飞行1,350海里(约2,500公里)的距离。事实上,安-225是国际航空联合会(Fédération Aéronautique Internationale,FAI)在2004年11月新制定的世界纪录标准中,长程飞行的荷重纪录保持者,握有多项离陆重量300吨以上等级机种的世界纪录
参数:
乘员:6 人
挂载重量: 250,000 千克(550,000 磅)
货仓尺寸: 440 x 640 厘米 (14.4 x 21.0 英尺)
长度: 84 米(275.6 英尺)
翼展: 88.40 米(290 英尺 2 英寸)   
高度: 18.1 米(59.3 英尺)   
翼面积: 905.0 平方米(9,743.7 平方英尺)   
空重: 175,000 千克(385,800 磅)   
最大起飞重量: 640,000 千克(1,322,773 磅)   
发动机: 6×ZMKB Progress D-18 涡扇发动机,每个229千牛(51,600 磅力)   
起飞距离: 3,500 米 (11,500 英尺)
最高速度: 850 千米/小时 (460 节, 530 英里/小时)   
巡航速度: 750 千米/小时(400 节, 465 英里/小时)   
航程: 最大燃油: 14,000 千米(8,700 英里)   
最大载重: 4,000 千米 (2,500 英里)   
实用升限: 10,000 米(33,000 英尺)   
翼负荷: 662.9 千克/平方米;(135.5 磅/平方英尺)   
推重比: 0.234
2011-6-20 09:25 上传


简介:
安-124由苏联安东诺夫设计集团设计,在80年代是世界最大的战略重型运输机。安-124替代了1974年停产的安-22重型运输机,在性能上优于目前美国最大的C-5运输机。安-124绰号“鲁斯兰”
86年一月交付使用,87年全面投产,至95年1月已生产了51架,年均生产5架。1985年,安-124创下了载重171,219千克物资,飞行高度10750米的记录,打破了由C-5创造的载重高度原世界记录。此外安-124还拥有过20多项国际航空联合会FIA承认的世界飞行记录。目前俄罗斯空军共装备36架安124。   安-124粗大的机身呈梨形截面,主翼为

安-124大型运输机图片欣赏(20张)后掠下反式上单翼,翼展达73.30米。翼下4个短舱内,装有推力为23400千克的D-18T涡扇发动机。该发动机由扎波罗什“进步”机器制造设计局研制,带有反推力装置。机头机尾均设有全尺寸货舱门,分别向上和向左右打开,货物能从贯穿货舱中自由出入。安-124机腹贴近地面,方便装卸工作。起落架为前三点式,采用24个机轮。其货舱分为上下两层。上层舱室较狭小,6名机组人员和1名货物装卸员组成的机组的座位均在此,另外上层舱室还可载88名乘客。下层主货舱尺寸为36×6.4(宽)×4.4(高)米,容积1013.76立方米,载重可达150吨,起飞重量达405吨。这一指标约为美国C-17的2倍,C-5的1.25倍,安-22的1.875倍。货舱前后舱门采用液压装置开闭,分别可在7分钟和3分钟内打开。货舱顶部装有2个起重能力为10吨的吊车,地板上还另外有2部牵引力为3吨的绞盘车。由于货舱空间很大,安-124能够运载普通飞机机身、化工厂塔件等大型货物。   安-124上安排有厕所、洗澡间、厨房和2个休息间,远程飞行时飞行员可以得到较好的休息。   机载设备包括气象雷达、导航/地图雷达、卫星导航仪、4套惯性导航装置、大型移动地图显示器及大型雷达屏。机组人数为7人。   安-124有多种改进型号,包括:安-124-100商用型,92年12月获独联体型号合格证,最大起飞重量392000千克,最大商载120吨;安-124-100M,与100型相似,换装西方电子设备,样机于1995年底完成;安-124-102,换装电子式飞行仪表系统,机组人员减至3人;安-124FR,灭火型,可装200吨水,也可改装成货机。 重型运输机。
性能数据:
 翼展 73.30米   
机长 69.10米,   
机高 21.08米,   
机翼面积 628.00平方米   
货舱长×宽×高 36.0米×6.4米×4.4米   
使用空重 175,000千克   
最大商载 150,000千克   
最大燃油重量 230,0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405,000千克。   
最大巡航速度 865千米/小时   
正常巡航速度 800~850千米/小时(高度10000~12000米)   
进场速度230~260千米/时   
起飞滑跑距离2520米   
着陆滑跑距离(最大着陆重量)900米   
最大有载航程4500千米   
最大燃油航程16500千米
2011-6-20 09:39 上传


简介:
 1974年,苏联伊留申设计局设计了伊尔-76中程中型运输机,北约代号“耿直”。目前伊留申设计局已改制为莫斯科的伊留申航空股份公司联合体和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市的塔什干飞机生产企业。目前伊尔-76在俄军中被用作作战支援运输飞机,用于运送步兵和轻装甲部队,能在简单的前线机场起降。伊尔-76还可执行伞降任务,可空投货物或经妥善包装的军用车辆。   60年代末,由于苏联军事空运主力机型——安-12已经显得载重小和航程不足,苏联为了提高其军事空运能力,决定研制一种近似于类似于美国C-141重型运输机的运输机。第一架伊尔-76原型机于1971年3月25日在莫斯科中央机场首次试飞,同年5月27日在第29届巴黎国际航空博览会上公开展出。1974年由苏联空军航空运输司令部进行验收鉴定,认为飞机达到要求。试飞持续到1975年结束,尔后投入批生产并交付部队和民航。到1992年初,共生产700多架,年产量在50架以上。伊尔-76运输机1975年结束试飞,尔后投入成批生产,并交付部队和民航使用。截止到1997年,共生产了950多架,年生产量近50架。除俄罗斯空军和民航使用数百架伊尔-76运输机外,还有100多架出口到世界上很多国家,如阿尔及利亚、伊朗、英国、叙利亚、印度、捷克、波兰、伊拉克、利比亚、阿富汗、古巴和中国等。   伊尔-76机身为全金属半硬壳结构,截面与安-124不同,基本呈圆形。机头呈尖锥形。机舱后部装有两扇蚌式大型舱门,货舱内有内置的大型伸缩装卸跳板。机头最前部为安装有大量观察窗的领航舱,其下为圆形雷达天线罩。采用全金属多梁破损安全结构悬臂式上单翼。上单翼不阻碍机舱空间,后掠角不变,1/4弦线后掠角25°。机翼包括一段中央翼板,两段内翼壁板,两段外翼壁板。副翼为静态质量平衡式,并有两段三缝后缘襟翼,共有16个扰流片。整个机翼前缘共有10段前缘缝翼。全金属半硬壳式机身的截面基本呈圆形,前机身有两扇舱门,后机身底部有两扇蚌壳式舱门,向下开的中间壁板可作为货桥。军用型机尾装有炮塔,后期部分改用民用型的机尾。悬臂式全金属T型尾翼的尾安装角可调,方向舵和每侧升降舵上都有调整片。动力装置为4台索洛维耶夫设计局生产的D-301M涡扇发动机,分别吊装在两侧内翼之下,单台推力117.6千牛。每台发动机都装有蚌壳式反推力装置。内翼和外翼前后梁之间为整体油箱,总燃油量81830升。   伊尔-76共有7名机组人员,驾驶舱内正、副驾驶员并排坐在前面,领航员在机头下面的玻璃机头罩内,两名货物装卸员坐在驾驶舱后部。货舱尺寸20米×3.46米×3.40米,可运载150名全副武装士兵,或120名伞兵;还可装运各种军用车辆或设备。货舱后部有蚌壳式舱门和货桥,带有装卸导轨,导轨宽度可调。机舱顶部有2台电动起重机,每台起重5000千克。有2台绞车,每台牵引拉力为3000千克。这些随机装卸系统缩短了机场装卸货物时间,增加了飞机的周转率。货舱为气密式,在10668米高空可保持3000米高度的气压。必要时可给驾驶舱增压。   为适应粗糙的前线机场跑道,伊尔-76采用了低压起落架系统,以及能在起降阶段低速飞行时提供更大升力的前后襟翼。机内装有绞车、舱顶吊车、导轨等必备的装卸设备,方便装卸工作。伊尔-76还具有改装成飞行医院的能力。采用液压可收放前三点式多轮低压轮胎起落架,共20个机轮。前起落架为两对机轮,有油气减震器,轮胎尺寸1100毫米×330毫米,向前收入机身内。两个主起落架各有4个机轮,收入机身两侧的整流罩内,收入时机轮轴绕支柱转动,使机轮轴与机身轴线平行,收入后机轮仍保持垂直且与飞行方向成90°。轮胎装有胎压调节系统,飞行中可在2.6~5.2×105帕(2.65~5.3千克/厘米2)之间调节所需要的胎压。主轮胎尺寸1300毫米×480毫米。   机上装有全天候昼夜起飞着陆设备,包括自动飞行操纵系统计算机和自动着陆系统计算机。机头雷达罩内装有大型气象和地面图形雷达。伊尔-76安装有电子对抗设备,包括雷达告警接收机、箔条红外诱饵发射装置、外挂电子对抗吊舱。多种伊尔-76的改进型上装有雷达瞄准的2门23mm自卫火炮。在许多民用的伊尔-76上也有这一火炮系统,这是因为苏联/俄罗斯希望民用的伊尔-76在战时也能迅速为军方所用
基本数据:
机长:46.59米   
机高:14.76米   
翼展:50.5米   
机翼面积:300平方米   
空重:70吨   
最大起飞重量:170吨   
最大燃油重量:70吨   
最大平飞速度:850公里/小时   
巡航速度750-800公里/小时
详细技术数据:
外形尺寸   
翼展 50.50m   
展弦比 8.5   
机翼面积 300.00m2   
机长 46.59m   
机高 14.76m   
机身最大直径 4.80m   
主轮距 8.16m   
前后轮距 14.17m   
机尾装载入口   
宽×高 3.40m×3.40m   
机身两侧门   
宽×高 0.86m×1.90m   
内部尺寸   
货舱长(含货桥,伊尔-76MF除外) 24.54m   
货舱长(不含货桥,伊尔-76MF除外) 20.00m   
货舱长(含货桥,仅伊尔-76MF) 31.14m   
货舱长(不含货桥,仅伊尔-76MF) 26.60m   
货舱内地板宽度 3.45m   
货舱内最大高度 3.40m   
货舱容积 235.3m3





重量及载荷
  使用空重   MD 89000kg   MF 101000kg   最大起飞重量   LL、T 170000kg   MD、TD(常规跑道上起降) 190000kg   TD(从未铺设跑道上起降) 152000kg   MD(从未铺设跑道上起降) 157500kg   MF 200000kg   最大商载   T 40000kg   TD 50000kg   MD 47000kg   TD(从未铺设跑道上起降) 33400kg   MF 52000kg   最大燃油重量   T 84840kg   最大着陆重量   LL 140000kg   TD 151500kg   MD 155000kg   TD(从未铺设跑道上起降) 135500kg   最大翼载荷   T 566.7kg/m2   TD 633.3kg/m2   地板最大允许载荷   T 1450~3100kg/m2
性能数据
  极限速度   LL M0.77   最大平飞速度   LL 600km/h   T、TD 850km/h   巡航速度   T、TD 750~800km/h   MD、MF 750~780km/h   巡航高度 9000~12000m   实用升限 12000m   绝对升限 15500m   起飞滑跑距离   T 850m   MD、TD 1700m   MF 1000m   着陆滑跑距离   T 450m   MD、TD 900~1000m   最大载重航程   TD 3650km   MD 3800km   最大燃油航程   T 6700km   MD 7800km
2011-6-20 09:46 上传


简介
-70运输机由乌克兰的安东诺夫科学技术综合体(前身安东诺夫设计局)研制,与俄罗斯联邦共同开发。两国计划用这种飞机取代陈旧的An-12涡轮螺旋桨军用运输机(中国运-8原型)。目前安-70正在进行飞行试验,为批量生产作准备。其稳定性和可操纵性、新型发动机节油高能的特性均表现优越。
安-70总重达47吨,在3800千米~7400千米的距离上能运载25~35吨货物。载重能力与美国C-141喷气式运输机相近。巡航速度750千米/小时(接近螺旋桨驱动的飞机的速度极限),可执行各种高度的空投任务,能空投重达20吨的单件物品,也可以运载30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或206名伤病员。安-70能够在铺设层不厚的180米长的水泥跑道上起降,还可以在未经铺设的600~900米的跑道上起降。在上述起降条件下,能运载20~25吨重的货物飞行1450~3000千米。
最独特而先进之处是它的4台Д-27发动机和CV-27对转桨扇。桨扇是界乎于螺旋桨和涡轮风扇喷气发动机之间的一种新颖的高亚音速空气动力推进方式,其特点是通过喷气发动机驱动大翼面的多片桨叶,获得比传统螺旋桨或喷气发动机更好的推进性能,尤其在提高效率、节省燃油方面效果显著,是各国目前大力研究的一种新技术
性能参数:
机长:40.55米   
翼展:44.06米   
机高:16.20米   
最大速度:Mach 0.73   
巡航速度:750~800千米/小时   
低空巡航速度:550km/h   
最大航程:3600千米(载重35吨);5000千米(载重30吨);7400千米(载重20吨)   
最大实用升限:12000米   
最大起飞重量:130000千克   
空重:66000千克
2011-6-20 09:54 上传


简介和主要特点:
 为了满足欧洲各国对A400M军用运输机提出的一系列要求,设计人员不仅对总体布局、货舱结构和装卸系统等方面进行了精心设计,前瞻性地采用“宽体化”设计,增加了货舱容积和装载效能,并改善了结构坚固性、任务适应性和短距起落性能,还采用了空客民用客机的电传操纵系统和驾驶舱设计。 总体布局 A400M采用悬臂式上单冀和T形尾翼式的常规气动布局,机冀采用超临界翼型设计,后掠角为18°机翼下装有4台功率达11000轴马力的TP400-D6涡轮螺旋桨发动机,这是西方目前功率最大的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每侧机翼的两副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反,既可以抵消螺旋桨转动产生的扭矩,又改善了螺旋桨滑流对机翼升力分布的影响,增加了机翼升力系数。凭借优秀的气动设计和功率强大的发动机,A400M的巡航速度高达0.68~0.72马赫,与装用涡扇发动机的大型运输机相比也不遑多让。为了适应在野战机场起降,A400M采用承载力强的多轮式前三点起落架。前起落架为并列双轮,主起落架为串列式6轮,左右共12个轮子,宽达6.2米的主轮距和低压轮胎有利于飞机在前沿野战简易跑道上起降和转向。 货舱 军用运输机的最主要用途就是执行空运任务,投送运载各种军事装备和人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军用运输机就是围绕着货舱来进行设计的。为满足欧洲各国针对可装运大型武器装备这一“重点要求”,A400M的机身/货舱结构设计与C-130、安-12等传统的战术运输机有很大不同。过去受材料和设计制造水平所限,军用运输机的机身/货舱横截面形状一般多以圆形为主,虽然在设计和制造工艺上难度较低,但货舱内空间的利用率不高,特别是在装载大尺寸货物时货舱的两侧浪费空间很多。稍后面世的一些大型运输机为了提高运送兵员的效能,进行机身/货舱结构设计时在圆型机身横截面的基础上作以改良,派生出双泡形。这样就可设计成双层货舱地板,或是可以加装一层地板隔为双层舱。如伊尔-76的货舱尺寸是20米×3.45米×3.4米(长×宽×高),单层货舱时可运载145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或125名伞兵。当加装双层舱板后可运载225名全副武装的士兵,上层乘载80人,下层乘载145人。而以运载大型装备为主要任务目的的C-5A“银河”战略运输机和安-124战略运输机,针对重型装备装载问题在设计上作了进一步“变通”,机身横截面设计成上面窄下面宽、底部扁平的“梨型”,这样可以降低货舱地板高度、增加货舱宽度,以便于大尺寸重型装备的装卸。从最初的圆型到后来的双泡型和梨型,虽然各国的设计师不断进行设计优化,但始终都是基于对圆型机身横截面进行改良,货舱空间利用率不高的问题仍未能得到根本解决。 货舱尺寸按地板宽度要求设计以后,机身截面面积有较大的浪费,在阻力上需要付出可观的代价,重量上多余尺寸部分虽然是死重,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比针对应力集中的加强还是相对可以接受。而A400M的货舱横截面形状与以往的各种战术运输机不同,其机身结构经过计算机仿真模拟分析后,设计为顶部圆型,两侧微弧而圆角过渡到平直底边的横截面形状,货舱则为四角修圆的近似方型横截面形状。这样可在最小机身尺寸/结构重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加宽和加高货舱横截面尺寸,以获得最大的货舱空间利用率和大型装备装载能力。采用较方横截面形状设计的另一大好处,就是因为机身底部扁平,所以货舱地板离地高度可以大幅度降低。在装卸小件散货时,放平尾部大货舱门兼货桥,就正好可以与运送物资的卡车对接,直接利用货桥和货舱地板上的传送带、滚棒和机内吊运装置更快速的完成装卸。而在装卸大型车辆时,因为货舱地板离地高度低,再加上主起落架具有“下蹲”功能,可以进一步降低货舱地板高度,所以货桥放下后的坡度就很小,这对于大件货物的装卸特别有利。 虽然将机身设计成近似于方型横截面形状能在货舱空间利用率上获得最大化的益处,但是其也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机身应力都集中在底部两侧的角上,这在结构强度设计上是个很大的难题。空客设计师们针对这一难题,在机身载荷较大的部位采用高强度钛合金来设计加工零部件,并利用计算机仿真模拟分析,对两个角修圆以减轻应力集中,针对应力传递方向优化设计加强结构。经过优化设计的A400M具有不低于30000小时的服役寿命,在装载37吨货物时过载限制为2.25g,在装载31.5吨货物时过载可达2.5g,并有很高的结构损伤容限。 A400M的货舱长度为23.2米(含货桥),货舱高度为3.85米,货舱地板宽度为4米,货舱容积达356立方米,比C-130J的货舱容积还要高出两倍。A400M的“宽体化”货舱甚至比C-141运输机的货舱宽度和高度还要大得多,并且机翼的中央翼盒避开了货舱,从机身上部穿过,不会占用货舱内部高度。为便于大型装备的装卸和空投,A400M的尾部明显上翘,并采用两扇货舱门,前货舱门放下后作为装卸货桥。货桥长5.4米、宽4米,可在货桥上堆放6吨重的货物,后货舱门向内向上打开。在侧舷突出部的后端装有两个液压操纵的支撑设备,以防止装运重型货物时飞机“后翻”。除机尾的大货舱门外,A400M机身上另有四个门,每侧两个。前机身两个门左边是机组乘员登机门,右边是应急出口,机翼后的两个侧门可用于空降伞兵。在驾驶舱和货舱的顶部还布置了3个应急出口,并可作为通往机翼上翼面的检修通道。 “宽体化”的货舱设计使A400M的装载能力非常出色,根据不同的任务需要,货舱内部只需要一人就能在很短时间内就完成改装,安排最佳的货物装运固定方案。在运载大型装备时,货舱内可以前后串列安放2架“阿帕奇”或1架“超美洲豹”直升机,装运装甲车辆等装备时可以装运1门M109A6自行榴弹炮或装运3辆M113装甲输送车;运送兵员时可乘载12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或伞兵,此时座椅为四排纵向排列,靠货舱壁的两排座椅通过绞链安装在舱壁上并且可以折叠收起来,中间的两排座椅可完全拆除;装运集装箱时可运载9个2.235×2.743米的标准集装箱,或以货盘在中间、人员靠舱壁乘坐的布局混合装运9个货盘和57名兵员。在执行战场救护任务时,该机可同时运送66副担架和10名医务人员。此外,机上还留了一块地方作为特殊医务处理用的幕帘区,可作为机上临时手术间。在货舱内,除设有一个固定的洗手池外,还设有两个固定的遮蔽式小便池,可谓是“人性化”方面考虑得非常周到。 A400M的货舱比C-130更加短粗,可用空间大幅提高,容积几乎是C-130的2倍在A400M货舱地板上布置有系留环、导轨和滚棒系统等机内自装卸设备,这些设备一直延伸到尾门货桥上,在不需要时可以把滚棒/系留环系统隐藏在货舱地板下,并可选装用于3.175米宽民用标准货盘的滚棒/系留环系统;在货舱的前端,飞机中线地板下的位置配有一台重型绞盘,用于牵引重型物资的装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A400M机身后部装有一台最大起吊重量为5吨的起重机,其滑轨一直延伸到尾货舱外机尾处,能够直接从地面或从各种高度的卡车上吊装所有军用货盘和散装货物,货运员利用一个手持式遥控装置即可操纵这台重机。目前,只有A400M才具备这种不依靠外部保障机械设备既可装运货舱外货物的能力。 为了提高装运效能,A400M配备一有“自主式货舱操作系统”。该系统具有很高的自动化程度,可以精确测量出飞机在装卸载荷时所引起的重心变化,在地面装卸阶段就自动计算并在货运员工作站的显示器上标出最佳装载位置。“自主式货舱操作系统”与货舱内装卸系统相结合,在完全无机场保障设备的前提下只由一名货运员就能高效完成所有货物的装卸,而无须地面人员协助。在世界各国所有型号的运输机中,只有A400M和美国C-17才配备有这种高度自动化的货舱载荷管理系统。 机翼/尾翼 在A400M运输机上,复合材料占结构重量的比例达35%~40%,特别是机翼,碳纤维复合材料占机翼结构重量比例高达85%,开创了使用复合材料为主要材料制造大型运输机机翼的先例。采用碳纤维制造的机翼,重量是同等强度铝合金机冀的75%至80%,并且不会产生金属疲劳,先进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对于减轻结构重量相当有利。在A400M的复合材料设计和制造中,广泛采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如土耳其航空航天工业公司就使用美国维斯特吉公司的Fiber SIM软件来进行设计。土耳其航空肮天工业公司作为空客A400M项日的签约合作方,在CATIAV 5CAD模拟环境中利用该软件为A400M运输机设计了副翼及扰流片等气动控制面。 A400M的机翼除前缘、前后缘支承结构及铰链采用铝合金外,其气动舵面、机冀蒙皮、桁条以及中央翼盒与外城盒接头的某些部件也均为复合材料。但为了确保强度安全,A400M机翼与机身的接头采用钛合金制造并用螺栓以双钩环固定,以保证在断裂时有双余度保险。该机冀蒙皮与加强筋组成一体固定在碳纤维复合材料翼梁上,翼肋仍采用铝合金制造。因为其主要受压应力,此时用复合材料与用铝合金并无大的不同。除机翼外,A400M的尾部货舱门、起落架舱门、整流罩以及螺旋桨也采用高强度复合材料来制造。目前,空客公司正在进行一项更为“大胆”的重要计划―研制全碳纤维复合材料机翼,并已制造出6.2米的翼盒验证件。 为了获得0.72马赫高速巡航飞行时的气动性能并兼顾好低速性能和操纵性,A400M的机翼并没有采用以往战术运输机常用的平直机翼,而是设计了为适合高亚音速飞行的超临界翼形后掠机冀,机翼后掠15°,并有4°下反角。在A400M机翼的内部布置有7个油箱,总共可容纳640000升燃油;在每侧机翼上有一块外侧副翼、四块用于滚转操纵和减速的扰流片和两个双缝襟翼,这些气动舵面也均为复合材料制造。在外翼下方设有4个武器挂架,可用于挂装电子对抗吊舱或其他装备。 除大容量的机冀油箱外,A400M也可以通过固定在机头上方的受油管来进行空中加油。根据飞行任务的性质不同,这根受油管可以很方便地拆下或重新安装。值得一提的是,A400M飞行速度从最小的240公里/时到0.72马赫的最大巡航速度,所覆盖的飞行速度范围很大,因此改装为空中加油机后既可以为直升机进行空中加油,又可以为战斗机进行空中加油。目前除该机和安-70外,其他任何一种运输机改装为加油机后都做不到这一点。与C-130、伊尔-76等运输机改装成加油机就必须回厂大改不同,A400M只需要利用简单的外场工具,在两个小时内就可以把两个软管加油吊舱装配到机翼的多功能连接点上,并在货舱内装上一套中轴线货盘固定式软管加油装置。为了加大供油量,还可以在货舱内加装一个容量为13吨的附加油箱。 A400M运输机尾翼为高置丁型尾翼布局。由于A400M的发动机采用翼下吊挂安装,后机身的气流受到螺旋桨或其他结构的干扰,如果尾翼采用常规布局则无法满足对平尾结构气动效率的要求。而采用T型尾翼,水平尾翼处于机翼气流波动范围之外,高平尾在飞行状态时受机翼下洗流的影响最小,动压损失也最小,垂尾展弦比和根梢比也比较小,大大改善了水平尾翼的气动效率。另外,因为水平尾翼高置于垂直尾翼梢部,既可起到垂直尾翼端板的作用,减少垂直尾翼面积,又因为垂直尾翼的后掠可使水平尾翼获得较长的力臂,降低平尾面积。这样既降低了阻力,又减轻了结构重量,还能减少在地面装卸大型货物和装甲车辆时平尾被碰伤,或螺旋桨刮起的地面异物对水平尾翼造成损坏的可能性。 与常规布局相比,高置丁型尾翼结构设计有其明显优势,但是其力臂较长,所以要求垂尾结构具有较大的扭转刚度。为了保证足够的结构刚度,A400M的T型尾翼设计为加强结构,并大量采用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占结构重量比例高达97%~98%。垂尾主要由一个三粱主盒段、一个可拆卸的前缘、后缘隔板和一块方向舵组成,垂直尾翼的根部与后机身上一个机械加工的平直翼面连接。除了垂尾前缘和铰链,所有这些结构部件主要由复合材料制造。垂尾前缘是金属/复合材料的复合型部件,可改善抗冲击和防腐蚀性能,在垂尾翼尖装有预警保障措施短舱。方向舵是带铝合金铰链连接肋的碳纤维加强型结构,由两台液压伺服作动筒和一台电动马达驱动。A400M的垂尾面积较大,有着非常不错的航向稳定性。水平尾翼为铝合金中央结构翼盒和两个复合材料的外侧盒段结构,中央盒段为水平尾翼与垂直安定面的连接提供安装固定结构。水平尾翼两侧各有一块升降舵,其主结构也采用了碳纤维复合材料。 A400M拥有号称西方最大的涡桨发动机发动机 在A400M发动机选型的最初阶段,有多家发动机厂商向空客军用飞机公司送交标书,其中有斯奈克玛、MTU和菲亚特联合研制的以M88-2发动机为基础发展而来的M138涡轮螺旋桨发动机;BMW和罗尔斯·罗伊斯以BR-715为基础发展而来的涡桨发动机;加拿大普拉特·惠特尼公司以PW800涡扇发动机为基础发展而来的PW180涡轮螺旋桨发动机。 从发动机需要的数量来看,仅由发起国订购的180架A400M就需要750多台发动机,按空客公司的市场分析,其销售量远不止于此,实际上发动机的总需求量要大得多,这个大订单谁看着都眼馋。面对来自全球最著名的发动机厂商之——普拉特·惠特尼的竞争压力,2000年9月,斯奈克玛、罗尔斯·罗伊斯、MTU和菲亚特四家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充分利用各自参加竞争的发动机方案和现有技术,共同出资组建欧洲国际涡轮螺桨发动机股份有限公司(EPI),推出为A400M运输机新设计的TP400-D6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方案。斯奈克玛公司总裁兼总席执行官琼-保罗·贝查特公开发表声明,说这将是欧洲的发动机用于欧洲自己的飞机,他们很难相信和接受A400M会装用非欧洲的发动机。普拉特,惠特尼也不甘示弱地表示,如果空客选用PW180的话,该发动机将以高度欧洲化的方式进行研制、生产和实施后勤保障,以示拿下这块“大蛋糕”的决心。2003年5月,空客军用飞机公司最终选择下TP400-D6作为A400M的发动机,罗尔斯·罗伊斯公司负责最后的总装。 采用罗尔斯·罗伊斯先进的三轴结构也使技术风险大大增加TP400-D6为三轴设计,其输出功率高达11000轴马力,是迄今为止西方国家制造的功率最大涡桨发动机。它以法国“阵风”战斗机的M88-2发动机核心机为基础,采用BR700-TP方案的进气口、三级低压涡轮和减速齿轮箱,瑞达700涡扇发动机缩小比例的五级低压压气机、中压涡轮等单元组合而成,并增加了一个中压压气机。总体来看,凭借斯奈克玛、罗尔斯·罗伊斯、MTU和菲亚特这四家公司在航空涡轮发动机领域雄厚的实力,TP400-D6采用现有发动机各单元体来进行优化组合的设计是一种可行性很高的方案,而且比最初供候选的M138发动机方案有更大的功率提升潜力、更高的燃油效率和更好的可靠性。 该发动机采用双通道全权限数字式发动机控制系统(FADEC),具备非常完善的发动机控制与动力管理功能,具有自动功率/自动油门、自动和手动的启动程序、自动再点火、内置式测试等各种状态监测与保护功能,以确保发动机能在各种恶劣条件下都能安全稳定的运行。在发动机进气道中配有加热除冰装置,进气道经过优化设计后,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气流畸变和压力损失的同时,还保留了良好的颗粒分隔能力,这对于A400M运输机在未铺砌或仅经过简单平整铺砌的前沿野战机场上起降尤为重要。发动机排气管采用热辐射抑制设计,将排出的热气与发动机吊舱的冷却空气混合,可减少红外辐射以提高战场生存概率。 A400M的设计巡航速度为0.68~0.72马赫,是西方国家飞行速度最快的大型涡轮螺旋桨飞机。要达到这么快的飞行速度,一个很大的难题就是螺旋桨转速过高导致桨尖速度过快而很容易失速,并会产生很严重的喘振和噪音。设计人员通过计算机模拟、风洞试验和飞行平台验证,从五种配置方案中选取最优化的桨叶叶型和螺旋桨直径,采用又薄又宽、前缘尖锐并带有后掠的大曲率先进三维后掠桨叶叶型。从剖面来看,这种叶型近似于典型的超音速机翼的剖面形状,其高亚音速性能非常出色,即使是在接近0.8马赫的最大飞行速度时仍有良好的推进效率,而此时的振动和噪音污染也完全符合以严格著称的欧洲适航认证标准。另外,设计人员从空气动力学角度对桨毅、发动机短舱和机翼进行一体化设计,使阻力和噪声达到最小。 A400M运输机所采用的FH386型螺旋桨由法国拉蒂埃·菲雅克公司负责制造,为单件金属毂心、8片碳纤维复合材料叶片结构,螺旋桨直径5.18米,巡航飞行时桨尖速度为198米/秒,起飞时桨尖速度为228.6米/秒。FH386型螺旋桨的桨叶由碳纤维梁和复合材料外壳结构组成,桨叶表面覆盖了一层聚亚氨脂膜敷层以防腐蚀。桨叶前缘装有电加热除冰装置,前缘外表面还有一个镍制防护罩,以保护桨叶不会因外来物的撞击而受伤,并起到防腐蚀作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各型涡轮螺旋桨飞机中,螺旋桨和发动机的控制系统各自都是独立的;而A400M将螺旋桨的控制系统也综合到全权限数字式发动机控制系统中,这在世界航空史上也是首次。该控制系统能自动控制桨叶的运行状态,使螺旋桨始终保持在一个恒定、最佳的效率速度,并具有过速保护、喘振监测和恢复、螺旋桨自动变距和自动顺桨功能。虽然这种大胆的设计可将发动机与螺旋桨的性能匹配发挥到最佳,但因为发动机控制系统软件包含了对螺旋桨的控制,其复杂程度甚至比A380发动机控制系统还要高出数倍。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和涡轮风扇发动机在工作特性上有着很大不同,由于螺旋桨直径较大,转速比发动机涡轮低,还要有变距、反桨等控制功能,因此发动机控制系统和螺旋桨控制系统在控制率上完全不同。要想将这两个特性完全不同的控制系统综合为一个整体发挥出最佳效能,其难度可想而知。 因为技术难度过大,欧洲国际涡轮螺桨发动机公司没能按预定进度完成发动机控制系统的编写,结果原本定于2007年3月份将TP400-D6发动机装在C-130K空中试车台上开始进行的飞行测试被推迟。这一下就打乱了空客公司的进度安排,致使A400M的首飞日期被拖至2008年9月份,首架交付日期也将比计划推迟6个月,总延迟时间可能高达12个月。飞机延迟交付拖得越长,A400M项目的研发成本也随之涨得越高,将会给空客公司带来很严重的预算超支问题。这次延误迫使欧洲国际涡轮螺桨发动机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改组,总经理何赛·马森被炒了鱿鱼,罗尔斯·罗伊斯公司防务分部负责军品及直升机的主管尼克·杜伦接任倒霉的何赛·马森留下来的职务。直到A400M正式下线的前16天,TP400- D6发动机才装上C-130K飞行试验台上进行了首次地面运转测试。 虽然发动机控制系统拖了进度的后腿,但从性能角度来看,A400M采用涡轮螺旋桨发动机还是受益良多。涡轮螺旋桨飞机在起降性能上“天生”就具有一定的优势:因为螺旋桨的高速滑流流过机翼上表面而产生的切洗作用,低速时可增大机翼升力,不必像涡扇运输机那样要设计动力增升装置:而在着陆时,涡桨发动机所具有的“反桨”能力可缩短着陆滑跑距离,也不需要设计发动机反推装置。凭借PT400-D6发动机强劲的功率和先进的气动设计,A400M的巡航速度几乎和涡扇运输机一样快。与涡扇运输机相比,在相同载荷情况下A400M的起飞重量要轻15%,油耗节省20%,起飞着陆性能却更出色。A400M在标准国际大气压+15℃和914米海拔高度的条件下,以最大起飞重量起飞时起飞场长小于一公里,最大着陆重量时着益蓄陆场长小于600米,至在最大起飞重量时可在2%的坡度上向后倒退。A400M运送30吨重量货物时任务半径可达2450公里,从巴黎起飞可达欧洲全境以及非洲北部然后再返航;运送20吨货物时任务半径可达3550公里,从巴黎起飞可达中东、俄罗斯腹地以及非洲中部;在飞机空载的情况下,任务半径甚至可达4900公里远,相当于从德国法兰克福直飞中国乌鲁木齐然后再返航;作空载转场飞行时,航程高达9445公里,从巴黎起飞几乎可以达到世界上任何地点。完成上述飞行任务后,机上还有5%的剩余燃油。 为了能适应全球各地所有条件复杂的机场,A400M运输机的起落架设计为承载能力极强的多轮小车式前三点起落架。前起落架为并列双轮,主起落架则采用了三减震支柱小车式起落架,每个大行程摇臂式减震支柱布置并列双轮,左右共12个机轮。与之相比,就算是C-17这样“大家伙”的主起落架也仅仅采用了双减震,由此可见设计人员对于A400M在恶劣条件场地上起降能力的重视。主起落架上的刹车机构用了多达12个碳-碳刹车盘,这种刹车机构能作差动作动,协助飞机进行地面转弯。通过发动机差动反桨和主起落架的差动刹车,A400M运输机可在30米宽的跑道上作180°转向,并在60×60米的停机坪上运动而不会碰撞到其他飞机或障碍物。A400M宽达6.2米的主轮间距及低压轮胎,使得它可以直接在道面条件“恶劣”的前沿野战机场起降,甚至可在仅经过简单平整的硬土地面上起降。 驾驶舱/航电系统 得益于空客公司在大型民用客机设计经验上多年来的深厚积淀,A400M的驾驶舱和航电系统大量引用了空客A系列客机的先进技术和“人性化”设计概念。A400M驾驶舱为双层、双人制驾驶模式,内部空间设计得非常宽敞,机组乘员即使穿戴上“三防”防护服在驾驶舱内也不会感觉拥挤。上层舱为驾驶员驾驶舱,下层舱设有货运员座位,两层舱之间有楼梯相连。宽敞的上层驾驶舱内必要时还可以增加一名机组乘员,负责复杂战术任务时特定任务的操作,并为第四名机组乘员预留了空间。A400M驾驶舱的风挡也作了特别设计优化,拥有目前军用运输机中最宽广的视野。驾驶员透过风挡能看到所有4个螺旋桨和两侧翼尖,在急剧下降过程中有非常出色的向下和向前的视野,而且在地面机动过程中也大大提高了操作效率和安全性。空客公司是设计制造民航客机“出身”,对于如何才能使乘员在长途飞行时更舒适这方面颇有心得,在A400M的设计上充分体现了这点:除了在驾驶舱的后部设置有厨房设备和为长途飞行时驾驶员休息用的铺位外,空客的设计人员甚至还在下部舱内货运员位置的边上配置了两个男女性都适用的商用标准厕所,真可谓考虑得无微不至。 充分引入商用标准设计的座舱先进且舒适A400M的“玻璃”式驾驶舱设有六个全彩液晶大屏幕显示器,每个驾驶员座位的前上方各装有一个可向上折叠收起的平视显示器(HUO)。与一般军用运输机不同的是,平显是A400M的主飞行显示器,可显示飞行姿态、航向、航迹和高度等信息,并在着陆、空投、超低空飞行和空中加油等需要驾驶员高度集中精力时显示着陆引导标示、空投引导标示和威胁告警信息,可让驾驶员不必将视线移至他处就可对基本的飞行状态信息一目了然。六个尺寸相同的全彩液晶大屏幕显示器设置在仪表板上,各显示器的功能可互换。最外侧是主飞行显示器(PFD),显示的信息除与平显相同外,还显示自动驾驶仪系统的工作模态和一些辅助信息;稍内侧是导航和战术显示器(NTD);中间左侧的显示器为发动机状态和告警显示器(EWD),主要向驾驶员显示发动机的运行参数和提示告警;中间右侧的是系统显示器,显示常规系统以及诸如自卫、货舱和空中加油等军用系统的相关提示信息。在中央操纵台上设有两套大尺寸全彩色多功能控制和显示装置(MCDU),并在操纵台后可为第三名机组乘员选装第三套相同的多功能控制和显示装置。驾驶员通过该装置来获取或修改自动飞行任务管理系统信息。座舱内还为驾驶员配备了能够增强夜间观察能力的先进驾驶员头盔,另外还配有机载摄像机,机组乘员可选择在任何一台显示器上查看机载摄像机的视频信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避免驾驶员观察仪表板的视界受到影响,A400并没有采用过去大型运输机通常采用的驾驶盘,而是引用已在A320A340系列民航客机上的“侧杆式”驾驶杆设计。这样的设计可以彻底腾出驾驶员座席与仪表板之间的空间,做到真正的无遮挡。目前,只有A400M这一种大型军用飞机采用了“侧杆式”驾驶杆。 为了确保全天候执行任务,并在靠近作战地域进行空运和空投,A400M运输机采用了比较完善的通信、导航等电子设备。导航系统包括集成在GPS系统中的惯性参考系统(ISR),综合了风切变和地形跟踪能力的气象雷达,无线导航装置包括仪表着陆系统、甚高频全向信标(VOR)、测距仪(DME)、空中交通管制接收机(ATC)、自动定向仪(AOF)和战术空中导航系统(TAC安)。两台通信处理计算机与飞机的任务管理系统相联结,通过标准1553B和ARINC429数据总线来交换数据。数据传输能够通过加密的HF或V/HF波段实现,也可选装卫星通信设备。 A400M运输机采用四余度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使其在整个飞行包线内具有反应迅速、操纵灵活的特点。在作战空域中进行紧张的机动飞行时,电传飞控系统可防止飞机超出最大允许飞行速度、过载极限或失速迎角,从而减轻了驾驶员的工作负担,实现“无忧虑操纵”,即使在危险区域作3048米/钟的大角度急剧机动下降时也可以控制得更加安全。为了控制研制成本,该机所采用的电传飞控系统在空客公司民用A系列客机的基础上移植开发而来。另外,A400M运输机还配置了一套先进的自动飞行系统(AFS),与飞机的导航和控制系统相连接。该系统的核心是两台飞行管理导引和包线计算机(FMGEC),这两台计算机接收来自所有导航传感器、飞行和发动机控制系统以及专门的军事任务管理计算机(M-MMC)的信息,能根据输入的任务参数自动规划出最佳飞行航线等引导信息,并在巡航飞行、重型货物空投、超低空飞行和超低空空投等对飞行姿态控制有很高要求时提供高度精确控制的自动驾驶功能。 先进的飞行姿态控制系统使A400M具有一流的低空操纵性,足以胜任低空重载空投军用运输机进行重型装备空投和大量货物的连续空投时,都存在因为货物在机舱内快速移动导致重心变化过大而产生的剧烈震荡扰动问题,如果不能通过控制来使震荡收敛,飞机就会失控。连续空投虽然重心变化不如重物空投那么剧烈,但是整个过程持续较长的时间,这种长时间的连续扰动如果不能及时予以抑制,也会造成飞机失控。而超低空空投时,运输机的飞行速度接近失速速度,再加上仅有几米的贴地飞行高度,稍一失控就会坠机,所以对飞行姿态稳定控制的要求就更高。要想提高货物空投性能,除了大型飞机本身的惯性能够承受较大的瞬时扰动外,更重要的就是靠先进飞控系统的自动增稳作用。凭借先进的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和自动飞行系统,A400M具有相当出色的空投性能,最大单件空投重量达18吨,能连投25件重1吨的货物并能在4.5米高度贴地飞行时连续空投总重为6.35吨的散货。除C-17和更大的运输机外,在所有军用运输机中A400M的空投性能仅次于安-70,而超低空空投性能目前没有任何一种军用运输机能与之相比。 生存性与可维护性 为了具备更好的生存能力,A400M运输机的关键系统和设备都采用了余度设计和隔离措施。机上留有安装各种防御设备的空间,每个国家可以根据各自需要进行选择。机载防御设备包括雷达告警器、导弹发射告警器、箔条/曳光弹散布器等,机冀下的多个外挂点可以用于安装电子对抗吊舱,进一步提高综合防御能力。此外,考虑到低空高速飞行条件下可能受到的地面威胁,A400M装备有地面防撞告警系统,并可安装专用装甲和防弹风挡玻璃来保护驾驶员,同时采用减少发动机红外辐射装置和在油箱中添入阻燃防爆的隋性气体来提高生存性能。 A400M除了具备优异的飞行性能和安全性之外,另一个很重要的优势就是具有非常低的全寿命使用成本和良好的维护性。对于A400M运输机而言,最大的挑战是无维护使用周期特性——即保证在为期15天的部署时间里,只需要机组人员对其进行最简单的保养而不需要进行维修。另外A400M只需携带随机零备件及工具,不需任何其他支援设备便可具备150天的“部署能力”或最短为500飞行小时的“定期维护间隔”。在12年的服役期内,计划性维修造成的停飞期不超过84天。 空客公司通过把先进的民机设计概念、标准和研制经验移植入研发过程,最大限度地提高A400M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A400M的机载综合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AIMDS)就是从A380客机上引用而来,这套系统能对飞机上每个监测设备进行中央控制,并用简单的英文描述系统故障监测信息,可完成发动机、辅助动力装置和其他飞机系统性能数据的采集、记录和说明,还可以选择记录飞机结构载荷,甚至包括过载、强行着陆和总的循环累计数,使得用户能跟踪飞机疲劳方面的真实使用情况。此外,地勤人员可以使用便携式多功能查询终端(PMAT)通过飞机内、外的接连点查询机载综合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便携式多功能查询终端能更深层次地对故障进行查询,然后将有关信息收人到电子文档中。便携式终端所查询到的信息数据可下载到A400M地面保障站的计算机里,以便于机群管理。A400M在执行任务之前,甚至可利用机载综合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分析机上各系统、设备的状态趋势数据,预测出在未来的无维护使用周期(长达15天)内可能会出现的故障,提前将“故障隐患”消除掉。而且,即便是在使用周期内出现了一些故障,该机也可以“带故障”安全飞行,而将排故工作“推延”至该周期后再进行。
性能参数:
两个飞行员 载量:37吨,或116人 长:43.8米 宽:42.4米 高:14.6米 空机重量:70吨 起飞最大重量:141吨 最大降落重量:114吨 最高时速:560公里每小时 起飞需要距离:940米 降落需要距离:625米 最高能飞:11300米 空机最大飞行范围:9300千米 载重20吨最大飞行范围:6950千米 载重30吨最大飞行范围:4800千米 载重37吨最大飞行范围:3300千米


中国运-7运输机



简介:
运-7飞机运-7(Y-7)飞机是中国西安飞机工业公司参照苏联安-24型飞机的基础上研制生产的双发涡轮螺旋桨中/短程运输机。运-7于1970年12月25日首飞,运-7原型机于1984年完成试飞,1984年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正式颁发运-7飞机适航证,1986年投入服务。民用型运-7属于50座级支线运输机。运-7的出现结束了中国民航全部使用外国飞机的历史。
1966年4月,西安飞机工业公司正式启动逆向仿制安-24的任务。第一架原型机首飞后,于1977年和1979年两次组织了飞机设计定型鉴定,由于当时尚有部分机载成品没有定型,几个试飞科目尚未试飞等原因,国家没有批准设计定型。同时民航使用部门明确提出原型机的发动机功率不足,在部分地区的高温高原条件下,飞机的起飞重量受到限制,商载大幅度减少。因此必须解决发动机功率问题,并必须完成单发起降的鉴定试飞、机体结构的补充静力试验。   1980年,运-7完成换装大功率的涡桨5A-1型发动机的论证、设计、生产及鉴定试飞。发动机的功率由2550马力提高到2900马力,此外新的机体结构和性能显著提高。研制运-7的过程中还遇到很多诸如加工工艺、材料等技术问题。1982年7月24日,运-7飞机经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批准设计定型,投入小批量生产。在此之前成功的进行了单发起降试验。7月30日,国家正式批准运-7飞机设计定型。截至1992年年底,各型运-7飞机交付85架。截至1997年,运-7飞机交付120架。   1984年1月23日,中国民航局正式颁发运-7飞机适航证。1986年4月,运-7首航仪式在合肥举行,5月1日正式向中国民航局交付,正式编入航班投入客运运营,打破了外国飞机垄断中国民航客运的状况。由于运-7直至1980年代中才真正形成批量规模,噪音和舒适性早已落后于国际水平,民航和乘客都不喜欢运-7。
运-7采用大展弦比的平直上单翼、单垂直尾翼和低水平尾翼气动布局。机身是普通半硬壳式结构,分前、中.后三段。机翼由长方形的中央翼、梯形的中外翼和外翼组成。机翼面积75.0平方米。展弦比11.7。容纳两台发动机的短舱装于内侧机翼上。动力装置为两台东安发动机公司的WJ5A-1型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单台起飞功率约为2133千瓦(运-7-200A换装了加拿大普惠公司的PW127C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客舱长10.0米、宽2.76米、高1.86米,行李舱容积11.25立方米。
改进型号:
运-7-100
  运-7的改良型,1987年交付。运-7-100型是第一种运-7的重大改型,合作方包括香港HAECO公司。主要改进包括改装电子设备、空调系统、内部装饰,加装了翼梢小翼,增加失速警告系统。驾驶舱为三人体制,载客增加到52人。100型可以满足在复杂气象条件下起飞、航行和进场着陆的要求。提高了基本性能和舒适性。1987年运-7-100型投入运营。曾一度形成过50余架的市场保有量,因故障率相对比较高,造成运营成本高。逐渐退出主流客运市场的竞争。
运-7-200A
  运-7-200A飞机在继承原运-7飞机安全性的同时,进行了全新设计,大量采用国外技术成熟的先进成品。该型号从设计技术、结构布局、主要机载设备都作了重新设计,在发动机、导航通讯设备及自动飞行控制系统、驾驶体制、座舱布局等方面都作了重大改进。飞机的可靠性,经济性,维护性得到了很大提高。1993年首飞。1998年5月取得中国民用航空总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这是国产民用客机首次严格按照与国际标准接轨的中国民用航空规章CCAR-25的规定验证合格的飞机。运-7-200A飞机提高了飞机的运输量和乘坐的舒适性。机身长度较运-7-100型加长1米,飞机载客量增加至56-60人。动力装置采用加拿大普惠公司生产的PW127C三轴自由涡轮式发动机和美国汉密尔顿公司的247F-3四叶复合材料螺旋桨。比运-7-100型飞机降低油耗百分之三十,噪音水平也显著降低,大大地提高了飞机的经济性和舒适性。安装辅助动力装置——APU,使飞机具备地面空调和地面自行起动发动机的能力,提高了舒适性和机场适应能力。机头部分进行了重新设计,重新设计驾驶舱,改为2人驾驶体制。先进的机载设备能够胜任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执行飞行任务,提高了出勤率和经济性。运-7-200A飞机还在许多方面进行了减阻、减重和优化设计,采用先进技术和原材料使结构减重达1000公斤,有效地增加了商载,提高了经济型。运-7200A飞机上采用了许多一流的电子机载设备,操纵性和国际先进飞机并轨,可以作为大型飞机的教练机。   运-7-200A型机长24.708米,机高8.853米,翼展29.2米,空重137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21800千克,最大商载5500千克,巡航时速456千米/小时,满载航程1200千米,满座航程1600千米,实用升限8148米,起飞距离1119米,着陆距离1368米
运-7-200B
  200A的改进型,于1990年首飞。运-7-200B加长机身,增大货舱容量;机翼修型;换装了机载电子设备。发动机2台涡桨-5E。
  涡桨-5E由沈阳航空发动机研究所、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制造公司及美国通用电气(GE)公司合作研制。驾驶员3人,载客52人。运-7-200B型机长24.448米,机高8.548米,翼展29.2米,空重145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21800千克,最大商载5000千克,巡航时速470千米/小时,满载航程700千米,(5吨)满油航程1800千米,(3吨)起飞距离1190米,着陆距离1290米
运-7-H500
  以运-7-100客机作为基础,后机身以苏制安-26飞机为样本发展的中程运输机,1989年底首飞。由于安-26是军用型号,可以判断运-7H型是中国的运-7军用型。运-7军用型的主要性能与运-7H-500货运机基本相同驾驶舱为三人机组,货舱为全气密型,装有新型通讯导航电子设备和自动驾驶仪,跑道适应能力强,有全天候能力,并具有在高温、高原满载起飞的能力。飞机稳定性好、操纵性好,充分满足航空支线运输的要求。主要改进:气动布局与基本型相同,发动机采用单台最大功率3050马力的涡桨-5E发动机,在左发动机短舱增加一台900千克推力的PY19A-300涡喷发动机作为辅助动力装置;后机身有可自动收放的货舱门(分关闭、平置装卸和完全放下三个位置)、电动绞车系统和液压传输装置,可用于运载设备、货物、救护和进行空投。
新舟60
  新舟60飞机是以运-7-200型为基础。部分采用了世界先进水平的航空技术和成品。1999年被重新命名为新舟60(Modern Ark,缩写为MA-60)。根据用户意见与建议,西飞公司对新舟60试验型提出了64项重要改进。新舟60的动力装置为加拿大普·惠公司的PW-127J涡桨发动机,油耗的降低使得新舟60的每座耗油成本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采用美国汉密尔顿247F-3全复合材料四叶螺旋桨。采用二人驾驶体制,美国柯林斯公司APS-85自动驾驶系统,有飞行指引和自动驾驶能力,能够满足Ⅱ类盲降。安装美国盖瑞特公司的APU辅助动力装置,为飞机提供地面空调以及地面起动发动机的能力。有气囊式除冰系统,电气系统有50%以上的供电裕度。安装美国联信公司KHF950短波/单边带电台和垂尾前缘保形天线。机头修型,扩大了驾驶舱的视野。垂尾加高,平尾沿翼展方向加长,提高了飞机的纵向和航向稳定性,改善了驾驶品质。对尾翼前缘和翼盒作相应改进等等。为提高舒适性,使客舱内装饰与国际接轨,整个客舱内装饰与国外飞机普遍采用的构型类似,在座舱的各个部位上选用6种不同颜色图案的装饰层,提高了内装饰效果与水平,并满足所有相关适航条款要求。配餐间和卫生间为全新设计。按CCAR-25部的要求,客舱应急出口按Ⅲ型要求加大。机身外表面的凸头铆钉改为小气密埋头铆钉。雷达罩悬挂接头、尾撑秆后移并进行改进;钢索天线改为隐蔽式天线、同时起落架采用电子防滑刹车系统,缩短了滑跑距离,另外还具有地面倒车能力。新舟60彻底改变了国产飞机外表粗糙的形象。新舟60的价格为国外同类飞机的2/3,直接使用成本比国外同类飞机低10%~20%。1999年9月,新舟60投入试运营。截至2008年3月,新舟60飞机已累计签订购机合同和意向订单118架份。新舟60的改进型新舟600于2008年首飞。新舟600飞机在机身结构、机载设备、机舱内装饰等方面进行了全新改进。减轻结构重量、沿长寿命和提高可靠性;机载电子设备采用5个综合显示器组成的综合航电系统;驾驶舱、客舱进行全新设计。增加了飞机延程运行的能力。
运-7长航程改型
  2001年3月1日完成了验证试飞项目。运-7长航程型飞机1998年7月开始研制,1999年12月25日首飞。该改型采用了“飞豹”战斗轰炸机、运-7货运型机、水轰-5、新舟60等飞机的成熟技术。在气动外形上,加装了剪切翼梢,以减小诱导阻力,提高升阻比,使起飞限重、单发升限、航程有较大的提高。在机翼下可加挂两个800升或1400升副油箱,载油量由4.7吨增加到7.5吨。采用了降油耗、长寿命的涡桨-5E发动机,和提高效率及降低噪声的J16AG10A螺旋桨。飞机最大续航时间由5小时增到10小时,满油航程达到4000千米。运-7长航程型可以成为能执行专用公务机、海岸警戒、预警、边界巡逻、海上搜索救援、污染监控、反走私及偷渡、海上运输护航、巡逻反潜等任务的多用途飞机。
性能数据:
运-7基本型
  尺寸数据:翼展:29.2米 机长:23.7米 机高:8.55米重量数据: 空重:149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21800千克 最大载油量:3950千克(无附加油箱),4790千克(有附加油箱) 最大商载:4700千克 最大平飞速度(高度6000米):518千米/小时 巡航速度:423千米/小时 实用升限:8750米 最大油量航程:1900千米 最大载客航程:约1000千米
新舟60
  外形及内部尺寸 翼展:29.2m;机翼面积:74.98m2 机长:24.7m 机高:8.85m 客舱长度10.79m;客舱高度1.896m;客舱宽度2.686m;标准客座数52个 重量与载重 最大起飞重量:21800kg 使用空重:14000kg 最大商载:5500kg  最大燃油量:4030kg 动力装置 2台涡桨发动机 最大巡航速度:514公里/小时 经济巡航速度:430公里/小时 最大商载航程:1100km   满载旅客航程:2400km 最大燃油航程:2600km

中国运-7运输机

bd704260a1f8ac8d8db10d80.jpg (123.51 KB, 下载次数: 4)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6-20 10:08 上传


9319cf092c8e6ed0d1581b80.jpg (35.82 KB, 下载次数: 6)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6-20 10:08 上传


c87c6ecf82976d6ff8dc6180.jpg (16.88 KB, 下载次数: 4)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6-20 10:08 上传


简介:
运-7飞机运-7(Y-7)飞机是中国西安飞机工业公司参照苏联安-24型飞机的基础上研制生产的双发涡轮螺旋桨中/短程运输机。运-7于1970年12月25日首飞,运-7原型机于1984年完成试飞,1984年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正式颁发运-7飞机适航证,1986年投入服务。民用型运-7属于50座级支线运输机。运-7的出现结束了中国民航全部使用外国飞机的历史。
1966年4月,西安飞机工业公司正式启动逆向仿制安-24的任务。第一架原型机首飞后,于1977年和1979年两次组织了飞机设计定型鉴定,由于当时尚有部分机载成品没有定型,几个试飞科目尚未试飞等原因,国家没有批准设计定型。同时民航使用部门明确提出原型机的发动机功率不足,在部分地区的高温高原条件下,飞机的起飞重量受到限制,商载大幅度减少。因此必须解决发动机功率问题,并必须完成单发起降的鉴定试飞、机体结构的补充静力试验。   1980年,运-7完成换装大功率的涡桨5A-1型发动机的论证、设计、生产及鉴定试飞。发动机的功率由2550马力提高到2900马力,此外新的机体结构和性能显著提高。研制运-7的过程中还遇到很多诸如加工工艺、材料等技术问题。1982年7月24日,运-7飞机经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批准设计定型,投入小批量生产。在此之前成功的进行了单发起降试验。7月30日,国家正式批准运-7飞机设计定型。截至1992年年底,各型运-7飞机交付85架。截至1997年,运-7飞机交付120架。   1984年1月23日,中国民航局正式颁发运-7飞机适航证。1986年4月,运-7首航仪式在合肥举行,5月1日正式向中国民航局交付,正式编入航班投入客运运营,打破了外国飞机垄断中国民航客运的状况。由于运-7直至1980年代中才真正形成批量规模,噪音和舒适性早已落后于国际水平,民航和乘客都不喜欢运-7。
运-7采用大展弦比的平直上单翼、单垂直尾翼和低水平尾翼气动布局。机身是普通半硬壳式结构,分前、中.后三段。机翼由长方形的中央翼、梯形的中外翼和外翼组成。机翼面积75.0平方米。展弦比11.7。容纳两台发动机的短舱装于内侧机翼上。动力装置为两台东安发动机公司的WJ5A-1型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单台起飞功率约为2133千瓦(运-7-200A换装了加拿大普惠公司的PW127C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客舱长10.0米、宽2.76米、高1.86米,行李舱容积11.25立方米。
改进型号:
运-7-100
  运-7的改良型,1987年交付。运-7-100型是第一种运-7的重大改型,合作方包括香港HAECO公司。主要改进包括改装电子设备、空调系统、内部装饰,加装了翼梢小翼,增加失速警告系统。驾驶舱为三人体制,载客增加到52人。100型可以满足在复杂气象条件下起飞、航行和进场着陆的要求。提高了基本性能和舒适性。1987年运-7-100型投入运营。曾一度形成过50余架的市场保有量,因故障率相对比较高,造成运营成本高。逐渐退出主流客运市场的竞争。
运-7-200A
  运-7-200A飞机在继承原运-7飞机安全性的同时,进行了全新设计,大量采用国外技术成熟的先进成品。该型号从设计技术、结构布局、主要机载设备都作了重新设计,在发动机、导航通讯设备及自动飞行控制系统、驾驶体制、座舱布局等方面都作了重大改进。飞机的可靠性,经济性,维护性得到了很大提高。1993年首飞。1998年5月取得中国民用航空总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这是国产民用客机首次严格按照与国际标准接轨的中国民用航空规章CCAR-25的规定验证合格的飞机。运-7-200A飞机提高了飞机的运输量和乘坐的舒适性。机身长度较运-7-100型加长1米,飞机载客量增加至56-60人。动力装置采用加拿大普惠公司生产的PW127C三轴自由涡轮式发动机和美国汉密尔顿公司的247F-3四叶复合材料螺旋桨。比运-7-100型飞机降低油耗百分之三十,噪音水平也显著降低,大大地提高了飞机的经济性和舒适性。安装辅助动力装置——APU,使飞机具备地面空调和地面自行起动发动机的能力,提高了舒适性和机场适应能力。机头部分进行了重新设计,重新设计驾驶舱,改为2人驾驶体制。先进的机载设备能够胜任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执行飞行任务,提高了出勤率和经济性。运-7-200A飞机还在许多方面进行了减阻、减重和优化设计,采用先进技术和原材料使结构减重达1000公斤,有效地增加了商载,提高了经济型。运-7200A飞机上采用了许多一流的电子机载设备,操纵性和国际先进飞机并轨,可以作为大型飞机的教练机。   运-7-200A型机长24.708米,机高8.853米,翼展29.2米,空重137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21800千克,最大商载5500千克,巡航时速456千米/小时,满载航程1200千米,满座航程1600千米,实用升限8148米,起飞距离1119米,着陆距离1368米
运-7-200B
  200A的改进型,于1990年首飞。运-7-200B加长机身,增大货舱容量;机翼修型;换装了机载电子设备。发动机2台涡桨-5E。
  涡桨-5E由沈阳航空发动机研究所、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制造公司及美国通用电气(GE)公司合作研制。驾驶员3人,载客52人。运-7-200B型机长24.448米,机高8.548米,翼展29.2米,空重145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21800千克,最大商载5000千克,巡航时速470千米/小时,满载航程700千米,(5吨)满油航程1800千米,(3吨)起飞距离1190米,着陆距离1290米
运-7-H500
  以运-7-100客机作为基础,后机身以苏制安-26飞机为样本发展的中程运输机,1989年底首飞。由于安-26是军用型号,可以判断运-7H型是中国的运-7军用型。运-7军用型的主要性能与运-7H-500货运机基本相同驾驶舱为三人机组,货舱为全气密型,装有新型通讯导航电子设备和自动驾驶仪,跑道适应能力强,有全天候能力,并具有在高温、高原满载起飞的能力。飞机稳定性好、操纵性好,充分满足航空支线运输的要求。主要改进:气动布局与基本型相同,发动机采用单台最大功率3050马力的涡桨-5E发动机,在左发动机短舱增加一台900千克推力的PY19A-300涡喷发动机作为辅助动力装置;后机身有可自动收放的货舱门(分关闭、平置装卸和完全放下三个位置)、电动绞车系统和液压传输装置,可用于运载设备、货物、救护和进行空投。
新舟60
  新舟60飞机是以运-7-200型为基础。部分采用了世界先进水平的航空技术和成品。1999年被重新命名为新舟60(Modern Ark,缩写为MA-60)。根据用户意见与建议,西飞公司对新舟60试验型提出了64项重要改进。新舟60的动力装置为加拿大普·惠公司的PW-127J涡桨发动机,油耗的降低使得新舟60的每座耗油成本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采用美国汉密尔顿247F-3全复合材料四叶螺旋桨。采用二人驾驶体制,美国柯林斯公司APS-85自动驾驶系统,有飞行指引和自动驾驶能力,能够满足Ⅱ类盲降。安装美国盖瑞特公司的APU辅助动力装置,为飞机提供地面空调以及地面起动发动机的能力。有气囊式除冰系统,电气系统有50%以上的供电裕度。安装美国联信公司KHF950短波/单边带电台和垂尾前缘保形天线。机头修型,扩大了驾驶舱的视野。垂尾加高,平尾沿翼展方向加长,提高了飞机的纵向和航向稳定性,改善了驾驶品质。对尾翼前缘和翼盒作相应改进等等。为提高舒适性,使客舱内装饰与国际接轨,整个客舱内装饰与国外飞机普遍采用的构型类似,在座舱的各个部位上选用6种不同颜色图案的装饰层,提高了内装饰效果与水平,并满足所有相关适航条款要求。配餐间和卫生间为全新设计。按CCAR-25部的要求,客舱应急出口按Ⅲ型要求加大。机身外表面的凸头铆钉改为小气密埋头铆钉。雷达罩悬挂接头、尾撑秆后移并进行改进;钢索天线改为隐蔽式天线、同时起落架采用电子防滑刹车系统,缩短了滑跑距离,另外还具有地面倒车能力。新舟60彻底改变了国产飞机外表粗糙的形象。新舟60的价格为国外同类飞机的2/3,直接使用成本比国外同类飞机低10%~20%。1999年9月,新舟60投入试运营。截至2008年3月,新舟60飞机已累计签订购机合同和意向订单118架份。新舟60的改进型新舟600于2008年首飞。新舟600飞机在机身结构、机载设备、机舱内装饰等方面进行了全新改进。减轻结构重量、沿长寿命和提高可靠性;机载电子设备采用5个综合显示器组成的综合航电系统;驾驶舱、客舱进行全新设计。增加了飞机延程运行的能力。
运-7长航程改型
  2001年3月1日完成了验证试飞项目。运-7长航程型飞机1998年7月开始研制,1999年12月25日首飞。该改型采用了“飞豹”战斗轰炸机、运-7货运型机、水轰-5、新舟60等飞机的成熟技术。在气动外形上,加装了剪切翼梢,以减小诱导阻力,提高升阻比,使起飞限重、单发升限、航程有较大的提高。在机翼下可加挂两个800升或1400升副油箱,载油量由4.7吨增加到7.5吨。采用了降油耗、长寿命的涡桨-5E发动机,和提高效率及降低噪声的J16AG10A螺旋桨。飞机最大续航时间由5小时增到10小时,满油航程达到4000千米。运-7长航程型可以成为能执行专用公务机、海岸警戒、预警、边界巡逻、海上搜索救援、污染监控、反走私及偷渡、海上运输护航、巡逻反潜等任务的多用途飞机。
性能数据:
运-7基本型
  尺寸数据:翼展:29.2米 机长:23.7米 机高:8.55米重量数据: 空重:149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21800千克 最大载油量:3950千克(无附加油箱),4790千克(有附加油箱) 最大商载:4700千克 最大平飞速度(高度6000米):518千米/小时 巡航速度:423千米/小时 实用升限:8750米 最大油量航程:1900千米 最大载客航程:约1000千米
新舟60
  外形及内部尺寸 翼展:29.2m;机翼面积:74.98m2 机长:24.7m 机高:8.85m 客舱长度10.79m;客舱高度1.896m;客舱宽度2.686m;标准客座数52个 重量与载重 最大起飞重量:21800kg 使用空重:14000kg 最大商载:5500kg  最大燃油量:4030kg 动力装置 2台涡桨发动机 最大巡航速度:514公里/小时 经济巡航速度:430公里/小时 最大商载航程:1100km   满载旅客航程:2400km 最大燃油航程:2600km
2011-6-20 10:18 上传


简介:
运-8(Y-8)运输机由中国陕西飞机制造公司研制,为中型四发涡轮螺桨中程多用途运输机,该机可用于空投、空降、运输、救生及海上作业等多种用途。原型为苏联安东诺夫设计局设计的安-12飞机(北约代号“幼狐”,1956年首次试飞,1958年投入批生产并交付使用,1973年停产)。   运-8运输机起飞重量61吨,航程5600公里以上。运-8基型的机体为全金属半硬壳结构,采用平直梯形悬臂式上单翼,低阻层流翼型。装有4台涡桨6型发动机。运送货物时一次能运载2辆卡车或散装货物20吨,运送人员时一次可乘坐全副武装士兵96名,可空降伞兵82名。货舱内可安装60副担架床,一次可转运重伤员60名、轻伤员23名,还可随乘3名医护人员。 
运-8运输机采用平直梯形悬臂式上单翼,双梁箱式结构,低阻层流翼型。机翼由中央翼、中外翼和外翼三部分组成。机翼安装角4°。相对于中央翼,中外翼有1°上反角;相对于中外翼,外翼则有3°下反角,呈“海鸥”式,使飞机在颠簸气流中仍有良好的动态品质。增升装置采用双缝后退式襟翼。襟翼外侧为差动式副翼。中外翼前、后梁之间共安置26个软油箱,中、外翼内部为结构整体油箱。采用普通梯形尾翼,舵面均为手操纵,有较大的轴式补偿和调整片及随动补偿片。   运-8运输机的机体为全金属半硬壳结构,分前、中、后、尾四段。前段前半部是驾驶舱。配有正、副驾驶员、领航员、通信员和空中机械师座席,机组乘员包括尾炮射击员共6人。后半部为可乘坐14名随机人员的押运舱。机头罩为带框架的有机玻璃,便于领航员观察。机身整个前段为密封舱。中段为货舱,地板下有前、后副油箱舱。货舱总容积为123.3立方米。货舱为非气密舱,有加温和低空通风设备。后段的前部是货舱大门,后部与尾翼相连。尾段也为密封舱,设有射击员座席。   货舱装有多种装卸工具。用于运送物资时,机上装有两台电动绞车,单台拉力15吨,可将大型货物拖入货舱。中小型货物可用机上2.3吨的梁式吊车随意搬动。可装载国际标准A型集装箱4个或M型集装箱4个,或G型集装箱2个;卡车可由随机货桥直驶货舱,可装两辆。货舱地板上设有系留装置。运-8可空投1、2、4及6米规格的空投平台,空投单件最大重量7.4吨。机上设有滚棒装置、侧导轨,保证投货平台出机时间不大于6秒钟。运送人员时可迅速装上座椅,机上还设有跳伞钢索等空降设备。货舱内可安装60副担架床,可转运伤员。
运-8运输机采用前三点起落架,前起落架有两个机轮,起飞后向后收入前起落架舱内。主起落架为四轮小车式,分左、右两组,各有4轮,每轮各有一液压刹车装置,装有新颖的盘式刹车机构。均采用低压轮胎,可适应草地、雪地、砂砾地等简易机场起降的要求。   动力装置采用4台株洲南方动力机械公司的涡桨-6(WJ-6)涡轮螺旋桨发动机,配用自动顺桨、自动变距的J17-G13型恒速可顺反桨型号螺旋桨。单台最大功率3120千瓦(4250当量马力)。   机上液压系统由装有左右两套独立的系统和电动泵、手摇泵组成。两套系统单独工作,又可由连通开关接通,互为备用。当飞机在空中因故障使液压油漏光时,机上燃油亦可代作液压油使用。供电系统有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及备用蓄电池。气密舱内的高空设备,可自动保持舱内压力、温度和通风,自动控制舱温在16~26℃范围内。飞机货舱为非气密舱,但有热空气加温和低空通风设备,冬季外场温度0℃时货舱可保持在10℃以上。氧气系统分气密舱和非气密舱两套。气态氧源储于玻璃钢气瓶中,总容积810升,可供102人使用3小时10分。燃油系统由供油、压力加油和通气三部分组成。防冰系统分热空气防冰和电加温防冰两种,热空气防冰用于机翼前缘及发动机进气道前缘等部位,电加温防冰用于尾翼前缘、螺旋桨前缘及风挡玻璃等部位。   运-8运输机装备电子设备包括短波和超短波指挥电台、无线电罗盘、无线电高度表、航行雷达、多普勒雷达和自动驾驶仪。这些设备确保了运-8在复杂气象条件下昼夜安全飞行。通信设备包括DS-3、DF-2短波收发机、JDT-1短波单边带电台、CT-3超短波电台、JT-6A机内通话器等。导航系统为多普勒导航体制,由HZX-1航向姿态系统、BXW-2转弯仪、ZDP-1地平仪和KJ-6C自动驾驶仪等组成。还有WL-7无线电罗盘、WG-3无线电高度表、XS-6信标接收机等供远程导航用。装有HL-3自动领航仪,可通过自动驾驶仪控制飞机沿预定的航线飞行。DPL-1多普勒雷达、HAL-2航行雷达与HL-3、HZX-1、WL-7等配套使用,可保证飞机昼夜安全飞行。还有WJ-2A护尾器、WD3敌我识别器等自卫装置。原本为运-10飞机配套而研制的201多普勒导航雷达和627A导航计算机,后来也被运-8采用;于1979年后装在空军安-12、运-8和海军别-6飞机上使用,201雷达是参照国外样机设计,还单独装在轰-5上使用。
主要型号:
  运-8基本型军用运输机
;运-8A("黑鹰"直升机载机)、运-8B(民用型)、运-8C(全气密型)、运-8D(出口型)、运-8E(无人机载机)、运-8H(航空测量型)、运-8F(改进货运型)和运-8J(雷达警戒机)、运-8X(海上巡逻机)。 运-8还改装了用于电子侦察或电子战的型号以及雷达实验机。
外形尺寸:
  翼展 38.0米 机长 34.02米 机高 11.16米 展弦比 11.85 机翼面积 121.86米2 主轮距 4.92米 前主轮距 9.58米 螺旋桨直径 4.5米
内部尺寸:
  货舱 长度 13.5米 宽度 3.0~3.5米 高度 2.4~2.6米
  最大起飞重量61000千克 最大着陆重量 58000千克 空机重量 35488千克 最大载油量 22909千克 最大有效载重 20000千克
性能数据
  最大平飞速度 662公里/小时 最小飞行速度 248公里/小时 巡航速度 550公里/小时 起飞离地速度 238公里/小时 着陆速度 240公里/小时 海平面爬升率 10米/秒 升限 10400米   最大续航时间 10小时30分 起飞滑跑距离 1270米 着陆滑跑距离 1050米 升限10400米 最大续航时间10小时30分 航程5620千米
那个,安-225现在是民用的了吧?
科普了
安-70还没服役的吧??
倭国的c-1呢?
老毛子厉害啊,大运无出其右
仅仅是爱好 发表于 2011-6-20 10:30
倭国的c-1呢?
找不到资料,乃有的话可以补充一下哦
一代V5 发表于 2011-6-20 10:34
找不到资料,乃有的话可以补充一下哦
偶这是等着求科普呢
运-5、C-1、C-160、C-27……
还有很多要人运输机也没有,要列就麻烦了……
毛子的很暴力

E-3A 发表于 2011-6-20 10:40
运-5、C-1、C-160、C-27……
还有很多要人运输机也没有,要列就麻烦了……


光上面这些都花了我两个多小时,要是列全的话没个一天是不可能的,而且一些资料也不好找,只有靠大家多多补充咯
E-3A 发表于 2011-6-20 10:40
运-5、C-1、C-160、C-27……
还有很多要人运输机也没有,要列就麻烦了……


光上面这些都花了我两个多小时,要是列全的话没个一天是不可能的,而且一些资料也不好找,只有靠大家多多补充咯
安225很暴力


AN225中第二张运广州地铁一号线的图中的飞机其实是AN124.据说,2000年左右,广州地铁一号线号线建成,但西门子(但看车型应该是庞巴迪)配套的地铁列车延误,眼看要来不及了,广州地铁准备高额索赔并撕毁合同。西门子租了AN124从德国空运了两列地铁过来

AN225中第二张运广州地铁一号线的图中的飞机其实是AN124.据说,2000年左右,广州地铁一号线号线建成,但西门子(但看车型应该是庞巴迪)配套的地铁列车延误,眼看要来不及了,广州地铁准备高额索赔并撕毁合同。西门子租了AN124从德国空运了两列地铁过来
毛子那个大牛啊
来自何方 发表于 2011-6-20 10:51
AN225中第二张运广州地铁一号线的图中的飞机其实是AN124.据说,2000年左右,广州地铁一号线号线建成,但西门 ...
没错 那个就是124,但是我怎么删都删不掉图片没办法啊
an12、an22,铁血有个贴能助LZ一臂之力:http://bbs.tiexue.net/post_1144252_1.html
一代V5 发表于 2011-6-20 09:12
前苏联:AN-225梦幻运输机
第二个图是AN124运输广州地铁二号线的机车来到广州白云机场!不是AN225!
学习了!绝对精品贴!!
鼬SAMA 发表于 2011-6-20 10:30
安-70还没服役的吧??
还在研制中吧
中国最需要的是C17这样的运输机,C5、an124这样的倒可以缓缓
drakan 发表于 2011-6-20 11:22
还在研制中吧
俄罗斯说明年安70一切顺利的话就计划采购了!
AN-225好霸气,2012里面就这个。。。。当前看着就觉得好梦幻啊。。。。
鼬SAMA 发表于 2011-6-20 11:35
俄罗斯说明年安70一切顺利的话就计划采购了!
但愿一切顺利,tg也等着采购呢
为什么好多帖子里面介绍225的时候有一个124在充数
战争 发表于 2011-6-20 11:50
为什么好多帖子里面介绍225的时候有一个124在充数
现在的超大不知道怎么回事,以前只要吧图片代码删掉就行了 现在删掉代码,图片还是有啊
科普了 好
2011-6-20 12:20 上传


运-5运输机

  为苏联安东诺夫设计局40年代设计的轻型多用途单发双翼运输机.飞行稳定、运行费用低廉.我国曾于1957年仿制成功,并命名为运五。
  它可在田野等处起飞降落,滑跑距离只有180公尺,能作5公尺低空飞行;设有最新的无线电导航、定向、盲目飞行和着陆设备;操徽和维护简单;载重量大,用作运输机可载运一吨半货物或十多名旅客;可作播种、灭虫、施肥、除草等四十多种用途。此外装上浮简可在水上使用,装上雪橇可用在雪地。

基本技术数据:
  翼展: 18.176米
  机长: 12.688米
   机高: 5.35米
  最大起飞重量: 5,250千克
   最大载重: 1,500千克
  最大速度: 256千米/小时
  航程: 845千米
   有效载荷: 1,500kg
  最大起飞重量: 5,250kg
  巡航速度: 160km/h
  升限: 4,500m
  爬升率: 2m/s
  起飞距离: 180m
  着陆距离: 157m
heaven621 发表于 2011-6-20 12:20
安-2运输机
欢迎补充 希望这个帖子能成为一个运输机大全贴
C17哪里有150吨的载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