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算得上“草圣”吗?和怀素比仍有距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2:55:26
凤凰网资讯 > 历史 > 中国现代史 > 正文2011年05月27日 15:40
来源:新快报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 ... /27/6671435_0.shtml
提示:到了1962年及1963年,分别发表的《卜算子·咏梅》和《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才真正体现了毛泽东在草书方面的风骨。坊间评论认为毛泽东草书承怀素狂妄之风,但更多书法家认为,毛的草书与怀素草书有气质上的差别。

“为人民服务”、“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看到这些醒目的标语,便不由自主地想起毛泽东书法,而具有他个人风格的字体更被尊称为“毛体”,并拥有不少拥趸。在个人崇拜时代,“毛体”遍布国家单位、城市建筑物以及各大报刊杂志,北大、清华、复旦等高校,更少不了他题词的笔迹。虽然改革开放后“毛体”一度降温,但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毛体”再次被炒热。

与过去一边倒地将“毛体”誉为“行草书圣”不同,近年来不乏对之褒贬不一的评价。一种说法认为,毛泽东晚年草书臻于炉火纯青,直笔劲书,汪洋恣肆,任意挥洒,线条奔放呈左斜势,动感强烈;另一说法则认为“毛体”一文不值,简直是信手涂鸦。评价当中最为一针见血的是———“毛泽东的书法之所以好,只是因为他是毛泽东”。

毛泽东学过王羲之但未得其沉厚雍容

一个被公认的著名书法家,必定得到同时代及后代书法名家的好评,唐朝张旭和怀素,宋朝的苏东坡和黄庭坚都是当中范例。反观毛泽东在世时,从未有一个中国的大书法家称赞过毛的书法,毛去世后,亦未见一个真正的大书法家肯定过毛的书法,但却并未妨碍“毛体”受追捧。这便更吸引人去研究毛泽东书法的演变,知名华人网友“苦筍”把毛泽东的书法分为早期(1915—1935年)、中期(1936—1949年)、后期(1950—1969年)和晚期(1970—1976年)四个时期,他的评论或可作参考。

早期:没在钟王上下苦工夫

毛泽东早期书法,以1918年8月以后至1919年3月在北大图书馆工作时期的书信为代表。细看他写给两位舅父的信,基本上以楷书和行楷写成,字体用笔刻露尖削,一些字的结体亦不够优美,从整封信看,显见写信时心情浮躁。

据“毛体”爱好者说,毛泽东在早期模仿“钟王”,“钟”是三国时期曹魏的钟繇,“王”是东晋的王羲之。我们看钟繇的《宣示帖》,点画厚重,笔法圆润含蓄,醇古简静,富有一种自然质朴的美。再看王羲之代表作小楷《乐毅论》,丰腴浑厚,秀丽盎溢。而从毛的尖削刻露的用笔可知,当时他没在钟、王小楷上认真下工夫。从他的字体判断,毛泽东开始学书法时没有专学一家。从毛泽东给国民党平民教育委员会诸同志的信中,以及另一封给伯渠、素民两同志的信中,倒是能看得出,毛学过王羲之的行书,但毕竟未能得到王书中的沉厚和雍容大度。
中期:自认报头题字“太垮”

1936年至1949年,是毛泽东军人生涯较为“忙碌”的时期,环境因素影响导致其书法的退步。据在毛泽东身边工作多年的陈秉忱回忆:“延安时期,领导抗战和建党,工作、著作任务那样繁忙,毛主席仍时常阅览法帖(阅过的晋唐小楷等帖一直带在身边)。”从陈秉忱的回忆可以看出,毛在那段时期几乎不常练字。虽然读帖比较能解决的是字的架构和造型,但对用笔方面帮助较少。

毛泽东的中期书法以行书为主,我们从他给儿子岸英、岸青(1941年1月31日),以及为抗日战争胜利题词等手迹中可以看到,这段时期毛的书法已不见1924年那时的秀美感,变得重滞,用笔亦不够自然。但也有很多书法评论家认为,那时他可能有一种书体求变的心态。

有趣的是,此时期毛泽东对自己的书法也颇有“自知之明”。他在1953年2月23给柯庆施的信中说:“提议《新华日报》换一个报头,原报头写得太垮。”《新华日报》现在的报头是毛泽东1964年7月29日所题。他曾于1949年9月、1953年2月23日两次为《新华日报》写过报头,但对这两次题字都不满意,因此一再修改。

晚期:始认草书学怀素

毛泽东学草书,可以肯定的是在怀素《自叙帖》下过功夫。从他在1959年6月写的一幅《韶山》诗可看出,无论从结体、用笔、章法上都未进入草书的堂奥。一直到了1962年及1963年,分别发表的《卜算子·咏梅》和《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才真正体现了毛泽东在草书方面的风骨。坊间评论认为毛泽东草书承怀素狂妄之风,但更多书法家认为,毛的草书与怀素草书有气质上的差别。

怀素书法字型变化丰富,配合用笔的律动,呈现怀素不拘成法的创作精神。而怀素又有狂僧之称,虽然出家为和尚,但与他同游的都是满肚学识,往来都是政坛上对书法十分有造诣的人。当时的御史许瑝说他的字:“志在新奇无定则,古瘦漓骊半无墨,醉来信手两三行,醒后却书书不得。”与被当时人评为性灵豁畅的“草圣”相比,毛的草书仍有距离。

毛泽东谈书法学习

●字要写得好,就得起得早;字要写得美,必须勤磨练。刻苦自励,穷而后工,才能得心应手。学字要有帖,帖中要发挥。

●字的结构有大小、疏密,笔画有长短、粗细、曲直、交叉,笔势上又有虚与实,动与静,布局上有行与行间的关系、黑白之间的关系。你看,这一对对的矛盾都是对立的统一啊!既有矛盾,又有协调统一。中国的书法里充满了辩证法呀!

故事

黄炎培催毛泽东还王羲之真迹

1959年,毛泽东得知黄炎培有一件王羲之的真迹,便与黄炎培商定借用一个月。真迹借来之后,毛泽东爱不释手,工作一停下来便拿起真迹翻看研究,反复揣摩,时而拿起笔来对照练习,练到兴头上,连吃饭也忘了。但毛泽东没有忘记一个月的借期。

然而,黄炎培更珍惜他的这本书法名帖。借出一周后,他便不断打电话询问主席看完没有,什么时候归还。卫士婉转地报告主席说:“黄炎培那边又来电话了。”毛泽东说:“怎么他也学会逼债了,不是讲好一个月吗?我给他数着呢。”卫士解释说:“他不是催要,是问问主席还看不看。”“我看,”毛泽东喝了口茶,拿起烟嘴继续说道:“到一个月不还,我失信;不到一个月催讨,他失信。谁失信都不好。”

可是,黄炎培还惦记着他的艺术珍品,又来电话了,这次电话一直打到毛泽东那里,先是谈了些别的事情,最后又问起那本真迹。毛泽东说:“任之先生,一个月的气你也沉不住吗?”事后,毛泽东风趣地说:“黄炎培不够朋友够英雄。”

一个月到了,毛泽东将王羲之的真迹用木板小心翼翼地夹好,交给卫士,并郑重嘱咐:“送还吧,零点前必须送到。”卫士说:“黄老说过,主席只要还在看,尽管多看几天没关系。”毛泽东严肃地说:“送去吧,讲好一个月就是一个月,朋友交往要重信义。”凤凰网资讯 > 历史 > 中国现代史 > 正文2011年05月27日 15:40
来源:新快报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 ... /27/6671435_0.shtml
提示:到了1962年及1963年,分别发表的《卜算子·咏梅》和《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才真正体现了毛泽东在草书方面的风骨。坊间评论认为毛泽东草书承怀素狂妄之风,但更多书法家认为,毛的草书与怀素草书有气质上的差别。

“为人民服务”、“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看到这些醒目的标语,便不由自主地想起毛泽东书法,而具有他个人风格的字体更被尊称为“毛体”,并拥有不少拥趸。在个人崇拜时代,“毛体”遍布国家单位、城市建筑物以及各大报刊杂志,北大、清华、复旦等高校,更少不了他题词的笔迹。虽然改革开放后“毛体”一度降温,但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毛体”再次被炒热。

与过去一边倒地将“毛体”誉为“行草书圣”不同,近年来不乏对之褒贬不一的评价。一种说法认为,毛泽东晚年草书臻于炉火纯青,直笔劲书,汪洋恣肆,任意挥洒,线条奔放呈左斜势,动感强烈;另一说法则认为“毛体”一文不值,简直是信手涂鸦。评价当中最为一针见血的是———“毛泽东的书法之所以好,只是因为他是毛泽东”。

毛泽东学过王羲之但未得其沉厚雍容

一个被公认的著名书法家,必定得到同时代及后代书法名家的好评,唐朝张旭和怀素,宋朝的苏东坡和黄庭坚都是当中范例。反观毛泽东在世时,从未有一个中国的大书法家称赞过毛的书法,毛去世后,亦未见一个真正的大书法家肯定过毛的书法,但却并未妨碍“毛体”受追捧。这便更吸引人去研究毛泽东书法的演变,知名华人网友“苦筍”把毛泽东的书法分为早期(1915—1935年)、中期(1936—1949年)、后期(1950—1969年)和晚期(1970—1976年)四个时期,他的评论或可作参考。

早期:没在钟王上下苦工夫

毛泽东早期书法,以1918年8月以后至1919年3月在北大图书馆工作时期的书信为代表。细看他写给两位舅父的信,基本上以楷书和行楷写成,字体用笔刻露尖削,一些字的结体亦不够优美,从整封信看,显见写信时心情浮躁。

据“毛体”爱好者说,毛泽东在早期模仿“钟王”,“钟”是三国时期曹魏的钟繇,“王”是东晋的王羲之。我们看钟繇的《宣示帖》,点画厚重,笔法圆润含蓄,醇古简静,富有一种自然质朴的美。再看王羲之代表作小楷《乐毅论》,丰腴浑厚,秀丽盎溢。而从毛的尖削刻露的用笔可知,当时他没在钟、王小楷上认真下工夫。从他的字体判断,毛泽东开始学书法时没有专学一家。从毛泽东给国民党平民教育委员会诸同志的信中,以及另一封给伯渠、素民两同志的信中,倒是能看得出,毛学过王羲之的行书,但毕竟未能得到王书中的沉厚和雍容大度。
中期:自认报头题字“太垮”

1936年至1949年,是毛泽东军人生涯较为“忙碌”的时期,环境因素影响导致其书法的退步。据在毛泽东身边工作多年的陈秉忱回忆:“延安时期,领导抗战和建党,工作、著作任务那样繁忙,毛主席仍时常阅览法帖(阅过的晋唐小楷等帖一直带在身边)。”从陈秉忱的回忆可以看出,毛在那段时期几乎不常练字。虽然读帖比较能解决的是字的架构和造型,但对用笔方面帮助较少。

毛泽东的中期书法以行书为主,我们从他给儿子岸英、岸青(1941年1月31日),以及为抗日战争胜利题词等手迹中可以看到,这段时期毛的书法已不见1924年那时的秀美感,变得重滞,用笔亦不够自然。但也有很多书法评论家认为,那时他可能有一种书体求变的心态。

有趣的是,此时期毛泽东对自己的书法也颇有“自知之明”。他在1953年2月23给柯庆施的信中说:“提议《新华日报》换一个报头,原报头写得太垮。”《新华日报》现在的报头是毛泽东1964年7月29日所题。他曾于1949年9月、1953年2月23日两次为《新华日报》写过报头,但对这两次题字都不满意,因此一再修改。

晚期:始认草书学怀素

毛泽东学草书,可以肯定的是在怀素《自叙帖》下过功夫。从他在1959年6月写的一幅《韶山》诗可看出,无论从结体、用笔、章法上都未进入草书的堂奥。一直到了1962年及1963年,分别发表的《卜算子·咏梅》和《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才真正体现了毛泽东在草书方面的风骨。坊间评论认为毛泽东草书承怀素狂妄之风,但更多书法家认为,毛的草书与怀素草书有气质上的差别。

怀素书法字型变化丰富,配合用笔的律动,呈现怀素不拘成法的创作精神。而怀素又有狂僧之称,虽然出家为和尚,但与他同游的都是满肚学识,往来都是政坛上对书法十分有造诣的人。当时的御史许瑝说他的字:“志在新奇无定则,古瘦漓骊半无墨,醉来信手两三行,醒后却书书不得。”与被当时人评为性灵豁畅的“草圣”相比,毛的草书仍有距离。

毛泽东谈书法学习

●字要写得好,就得起得早;字要写得美,必须勤磨练。刻苦自励,穷而后工,才能得心应手。学字要有帖,帖中要发挥。

●字的结构有大小、疏密,笔画有长短、粗细、曲直、交叉,笔势上又有虚与实,动与静,布局上有行与行间的关系、黑白之间的关系。你看,这一对对的矛盾都是对立的统一啊!既有矛盾,又有协调统一。中国的书法里充满了辩证法呀!

故事

黄炎培催毛泽东还王羲之真迹

1959年,毛泽东得知黄炎培有一件王羲之的真迹,便与黄炎培商定借用一个月。真迹借来之后,毛泽东爱不释手,工作一停下来便拿起真迹翻看研究,反复揣摩,时而拿起笔来对照练习,练到兴头上,连吃饭也忘了。但毛泽东没有忘记一个月的借期。

然而,黄炎培更珍惜他的这本书法名帖。借出一周后,他便不断打电话询问主席看完没有,什么时候归还。卫士婉转地报告主席说:“黄炎培那边又来电话了。”毛泽东说:“怎么他也学会逼债了,不是讲好一个月吗?我给他数着呢。”卫士解释说:“他不是催要,是问问主席还看不看。”“我看,”毛泽东喝了口茶,拿起烟嘴继续说道:“到一个月不还,我失信;不到一个月催讨,他失信。谁失信都不好。”

可是,黄炎培还惦记着他的艺术珍品,又来电话了,这次电话一直打到毛泽东那里,先是谈了些别的事情,最后又问起那本真迹。毛泽东说:“任之先生,一个月的气你也沉不住吗?”事后,毛泽东风趣地说:“黄炎培不够朋友够英雄。”

一个月到了,毛泽东将王羲之的真迹用木板小心翼翼地夹好,交给卫士,并郑重嘱咐:“送还吧,零点前必须送到。”卫士说:“黄老说过,主席只要还在看,尽管多看几天没关系。”毛泽东严肃地说:“送去吧,讲好一个月就是一个月,朋友交往要重信义。”
“毛泽东的书法之所以好,只是因为他是毛泽东”。___   
那           沁园春 雪     呢?
回楼上:
那是胡乔木写的。

某些人的看法,转述
太祖的书法,较一般。
拉出这个题目来就是为了贬低他的——他作为政治家都有XX开的争议,在书法这样的地方做文章,只能说明开题人的猥琐。岳飞的书法是不是也该褒贬一番?
kkgodygah 发表于 2011-5-30 10:43
回楼上:
那是胡乔木写的。
汗 改天是不是有人说老毛只是个台上唱戏的了……
毛的诗词书法还是必须承认的。

一是晚晴期间的环境二是良好的教育,连这个都不承认那真的没什么好说的了
扯淡,,毛的书法当然好,如果你能看的懂的话。
怀素是行云流水的级别,
毛 是信马由缰的水准。
不在一个层面
一个写得好,一个画得好。
政治家里,谁的书法比老毛好?(不是反问)
joytony 发表于 2011-6-1 13:42
政治家里,谁的书法比老毛好?(不是反问)
本坛似乎就有一个帖子,说的就是TG高层书法的问题,好的具体都有谁忘了,只记得里面说康生的书法不错。

joytony 发表于 2011-6-1 13:42
政治家里,谁的书法比老毛好?(不是反问)


说实话,我还真看不出康生的所谓"金石气"有多好看.:D
joytony 发表于 2011-6-1 13:42
政治家里,谁的书法比老毛好?(不是反问)


说实话,我还真看不出康生的所谓"金石气"有多好看.:D
反正我不懂,也看不出怀素写得有多好。
宁愿看老毛的。
记得10多年前看了一篇文章讲,台湾一个出版社设计封面时选了一个草书的“中”字,发行几期后被指出是老毛的字,成为一起政治事件。另外沁园春 雪是三十年代的作品,那个时候胡乔木不是毛的御用文人,他在四十年代才成为毛的秘书。黑毛要有证据的,否者你的md主子也看不上你,哈哈。
康生左手写的字。
joytony 发表于 2011-6-1 13:42
政治家里,谁的书法比老毛好?(不是反问)
本朝四大书家:
康生、郭老、齐燕铭、舒同


十六楼的字才是画出来的。

只有手中笔,没有胸中字。

十六楼的字才是画出来的。

只有手中笔,没有胸中字。
康生的字确实不错。称得上是家了。
不过我也蛮喜欢老毛的草书的。咱也不是啥家不家的。
我的字写的一塌糊涂。
江女士学毛先生的字学得挺好。
伟人没有必要是全才,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没有必要争论。
2011-6-9 20:43 上传



毛主席给你回信了。你看看是写的什么?
那字如此漂亮,怎么能说丑呢,够不够大家人民说了算,看着爽说了算,还要有什么标准呢,这不跟馒头订尺寸一样可笑了么
字这东西,我不懂,反正就算把王羲之的字扔到我手上,我也可能把他扔垃圾桶了。除非我知道那字是王羲之的。。。
书法这东西,较专业,还是让懂书法的人来评说吧。。。
joytony 发表于 2011-6-1 13:42
政治家里,谁的书法比老毛好?(不是反问)
我党内康生、舒同,老郭啊~~都是公认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