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总理:房地产(问题)根子就是房改政策错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3:13:35
核心提示 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与清华师生座谈中,直言不讳地就分税制、土地财政、城市交通、义务教育这些社会热点话题,表达了自己的思考。

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与清华师生座谈中,直言不讳地就分税制、土地财政、城市交通、义务教育这些社会热点话题,表达了自己的思考。

“攻击分税制,根本就是无知!无知还透顶!”

谈及分税制,朱镕基手拍着《中国农民调查》说道,攻击分税制,说分税制掏空地方财政,造成农民贫穷的人,根本就是无知!无知还透顶!随后,朱镕基缓和了口气,说:“来的时候,我的女儿劝我不要发脾气,我忍不住了,还是要发脾气。这绝不是为了我个人,也是为了整个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

分税制是1994年后推行的新税制,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是主要推手之一。

在此之前的1993年,中央政府财政能力降至历史最低点。于是,朱镕基采纳经济学家董辅等人的提议,决定“分灶吃饭”,中央与每一个省份磋商分税种类和比例,实行分税制。

从1993年9月9日到11月21日两个多月的时间,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带领60多人的大队人马,飞遍17个省、市、自治区,苦口婆心解释中央要推行的分税制方案。其间,中央与地方讨价还价,并最终相互妥协。

推行分税制前后变化大致可总结为:1994年以前的财政收入,中央占3成,地方拿7成,财政支出则是倒过来,中央拿7成,地方拿3成;1994年以后,中央政府在名义上可以得到60%以上,甚至可占7成。不过根据相互间的妥协,中央仍须在自己的收入当中提取若干返还地方。

到2003年,朱镕基卸任时,分税制实施整整十年,财政的盘子从4349亿元增长到21715亿元,增长了将近四倍。

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农民调查》也恰于这一年出版。书中披露了安徽农村的现状,作者认为分税制改革的实质就是中央财政集权,中央出发点虽好,但造成地方财政弱势。诸如义务教育、计划生育、优抚和民兵训练等费用,中央都甩给了地方,但地方没有钱,最后就都转嫁到了农民头上。
   
    在清华座谈现场,朱镕基列出2010年财政收入数据予以批驳,其中提及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分账数据,此前尚未有官方披露过。
   
    朱镕基说:“去年全国财政收入83000亿,其中,地方直接收入4万亿,中央税收返还(给地方)33000亿,两者相加是73000亿,占了大部分啊。中央财政收入多少?是15900亿(注:原话如此),占83000亿的20%左右吧。92、93年中央财政收入比重是28%、27%,现在20%都不到,怎么能说中央把税都收上去了,收得过多呢?”
   
    不过朱镕基对分税制亦有反思,“当然我们还有缺点,主要是返还支付的方式。”
   
    由于收上来的相当一部分钱只是中央财政过了一下手,又通过转移支付、专项拨款等形式补助给各地,使得中央财政和中直部门从中权力大增。
   
    朱镕基说:“税收返还(转移支付)的工作做得不好,要靠地方‘跑部钱进’,求爷爷告奶奶才能拿到,分税制有缺点,但我负的责任不是主要的,因为我当时就说,分税制改革没有完,要继续进行。”

    “地方没钱了,所以它只有发展房地产才有钱?”
   
    朱镕基在清华说:“最近呢,还有一种谬论呢,国外的报纸也有,国内的报纸也有,说这个房地产项目这么沉重,都是过去这个分税制搞坏了,说税收都收给中央来了,地方没钱了,所以它只有发展房地产才有钱?狗屁!”座谈现场爆发大笑,连一旁的刘延东也不禁掩口而笑。
   
    从2005年起,大陆楼市价格开始了暴涨历程。由此而起的诸多社会抱怨中,对分税制的声讨此起彼伏,亦有不少专家学者撰文称,高房价的深层原因是分税制掏空地方财政,地方倚重土地财政直接推高房价,且使地方政府被房地产业绑架,阻挠中央调控楼市政策落实。

对此论调,朱镕基说:“(财政收入)总共8万亿,一来一回(地方)收回来7万3千亿,还少啊?还没钱?现在地方有的是钱。这房地产(问题)根子就是房改政策错误。这个不讲,你们看书。”
   
    朱镕基说:“我们制定了一个错误的政策,就是房地产的钱,都收给地方政府,而且不纳入预算,这不得了。这个钱就是搜刮民膏,所以把地价抬得那么高。这个绝对不是分税制的错误。地方没少收钱。”
   
    朱镕基对清华的学生说,房改更多的失误就不多讲了,请大家多看书(注:即指将要出版的《朱镕基讲话实录》一书)。
“我们什么时候引领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了?全世界都笑了。”
   
    朱镕基清华座谈时,谈到了即将出版的《朱镕基讲话实录》一书最后一篇文章的选取。据他回忆,最后一篇文章本来要选其最后一次在国务院会议上的讲话,题为《值得纪念的五年》,内容是总结任总理的五年。
   
    临近《朱镕基讲话实录》(试印本)快要出版的时候,朱镕基又想起一篇文章。那就是卸任总理的前一个月,2003年的2月1号,农历春节,他去拜访北京市公共交通总公司所做讲话,讲话不长,占了书的最后两页。
   
    新华社当时对朱镕基此行有公开报道:11时50分,朱镕基来到北京市公共交通总公司44路北官厅站,看望大年初一坚持运营的公交系统干部职工。
   
    中央电视台当时的报道突出了朱镕基的讲话内容:“中国要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从根本上说,是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应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城市交通效率,还要大力发展环保型公交车,减少机动车污染,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
   
    朱镕基此次在清华再提这段往事,他说:“那是我的(任内公开的)最后一次讲话,我拜托大家别拿公款去买小汽车,去补贴小汽车,拜托大家多发展公共汽车,发展公共交通吧。如果这么做了,何至于有今天。如果那时候照我说的做了,现在北京就不会那么堵车了。”
   
    朱镕基又说:“现在有个‘荣誉’,我是不把它当做荣誉的,叫做‘中国引领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我心里想,我们什么时候引领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了?全世界都笑了,他们是把我们这里当做市场了。”

    “现在的义务教育怎么样?好多同学都辍学了。”
   
    朱镕基又说,上海车展上有的名贵小汽车一辆一亿多,还有不少企业家买飞机,而农村呢,有的地方依然吃不饱,我们解放了这么多年,农村的居民这么贫苦。我从来不主张财政补贴发展汽车工业,我主张全力加强农村义务教育。
   
    朱镕基说,农村的学校,一人一杯牛奶,一个鸡蛋都吃不到,青海省仅是800人的试点能吃到,青海省有3万中小学生,800人跟3万人怎么能比啊?
   
    朱镕基痛心地说道:“我们现在的义务教育怎么样?(农村)好多同学都辍学了,都提前去城市里打工了。”

早在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明确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本世界未达到4%。”但实际上,迄今为止,“4%”的政策目标并未实现。

    在讲这番话前一个小时,朱镕基在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图书馆参加清华大学机电系1951届毕业60周年同学聚会时,也谈及此问题。陪同的刘延东在走出人文社科图书馆赶往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途中,对朱镕基的一位同班同学说,我是来接受批评的,不过教育投入也是在增加,以前教育投入占GDP达不到4%,就快要达到了。

    2010年7月29日备受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全文发布。其中,关于经费保障一章,表述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

    对这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朱镕基批评其中不少是“空话”。

    朱镕基谈及高校扩招,他说“我不主张发展这么多大学,这么多大学干什么呀,我刚才问了我的同班同学,我刚进清华的时候,1947年清华才有两千人,现在几万人就不知道了,清华几万人说得过去啊,一个吉林大学也要七万五千人,大学出了不少(学术上的)假冒伪劣,教授都去造假,剽窃论文,这样搞下去......你还是先把义务教育搞好嘛。”

    朱镕基由义务教育谈及国民教育,他以日本大地震为例,说“这次日本大地震,日本的国民损失这么大,连我们都胆战心惊,但老百姓普遍不惊,还是讲礼貌,还是讲公德,在这中国是做不到的,中国要是碰到这么大的地震就乱了套了,这个国民性的养成一定要从国民教育开始。”

    朱镕基又说:“你不花大力气搞国民教育,就出很多问题,现在很多人唯利是图。”

    (文中涉及朱镕基讲话均系根据录音视频整理)
“我们什么时候引领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了?全世界都笑了。”
   
    朱镕基清华座谈时,谈到了即将出版的《朱镕基讲话实录》一书最后一篇文章的选取。据他回忆,最后一篇文章本来要选其最后一次在国务院会议上的讲话,题为《值得纪念的五年》,内容是总结任总理的五年。
   
    临近《朱镕基讲话实录》(试印本)快要出版的时候,朱镕基又想起一篇文章。那就是卸任总理的前一个月,2003年的2月1号,农历春节,他去拜访北京市公共交通总公司所做讲话,讲话不长,占了书的最后两页。
   
    新华社当时对朱镕基此行有公开报道:11时50分,朱镕基来到北京市公共交通总公司44路北官厅站,看望大年初一坚持运营的公交系统干部职工。
   
    中央电视台当时的报道突出了朱镕基的讲话内容:“中国要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从根本上说,是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应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城市交通效率,还要大力发展环保型公交车,减少机动车污染,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
   
    朱镕基此次在清华再提这段往事,他说:“那是我的(任内公开的)最后一次讲话,我拜托大家别拿公款去买小汽车,去补贴小汽车,拜托大家多发展公共汽车,发展公共交通吧。如果这么做了,何至于有今天。如果那时候照我说的做了,现在北京就不会那么堵车了。”
   
    朱镕基又说:“现在有个‘荣誉’,我是不把它当做荣誉的,叫做‘中国引领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我心里想,我们什么时候引领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了?全世界都笑了,他们是把我们这里当做市场了。”

    “现在的义务教育怎么样?好多同学都辍学了。”
   
    朱镕基又说,上海车展上有的名贵小汽车一辆一亿多,还有不少企业家买飞机,而农村呢,有的地方依然吃不饱,我们解放了这么多年,农村的居民这么贫苦。我从来不主张财政补贴发展汽车工业,我主张全力加强农村义务教育。
   
    朱镕基说,农村的学校,一人一杯牛奶,一个鸡蛋都吃不到,青海省仅是800人的试点能吃到,青海省有3万中小学生,800人跟3万人怎么能比啊?
   
    朱镕基痛心地说道:“我们现在的义务教育怎么样?(农村)好多同学都辍学了,都提前去城市里打工了。”

早在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明确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本世界未达到4%。”但实际上,迄今为止,“4%”的政策目标并未实现。

    在讲这番话前一个小时,朱镕基在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图书馆参加清华大学机电系1951届毕业60周年同学聚会时,也谈及此问题。陪同的刘延东在走出人文社科图书馆赶往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途中,对朱镕基的一位同班同学说,我是来接受批评的,不过教育投入也是在增加,以前教育投入占GDP达不到4%,就快要达到了。

    2010年7月29日备受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全文发布。其中,关于经费保障一章,表述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

    对这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朱镕基批评其中不少是“空话”。

    朱镕基谈及高校扩招,他说“我不主张发展这么多大学,这么多大学干什么呀,我刚才问了我的同班同学,我刚进清华的时候,1947年清华才有两千人,现在几万人就不知道了,清华几万人说得过去啊,一个吉林大学也要七万五千人,大学出了不少(学术上的)假冒伪劣,教授都去造假,剽窃论文,这样搞下去......你还是先把义务教育搞好嘛。”

    朱镕基由义务教育谈及国民教育,他以日本大地震为例,说“这次日本大地震,日本的国民损失这么大,连我们都胆战心惊,但老百姓普遍不惊,还是讲礼貌,还是讲公德,在这中国是做不到的,中国要是碰到这么大的地震就乱了套了,这个国民性的养成一定要从国民教育开始。”

    朱镕基又说:“你不花大力气搞国民教育,就出很多问题,现在很多人唯利是图。”

    (文中涉及朱镕基讲话均系根据录音视频整理)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1_05/25/6620647_0.shtml核心提示 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与清华师生座谈中,直言不讳地就分税制、土地财政、城市交通、义务教育这些社会热点话题,表达了自己的思考。

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与清华师生座谈中,直言不讳地就分税制、土地财政、城市交通、义务教育这些社会热点话题,表达了自己的思考。

“攻击分税制,根本就是无知!无知还透顶!”

谈及分税制,朱镕基手拍着《中国农民调查》说道,攻击分税制,说分税制掏空地方财政,造成农民贫穷的人,根本就是无知!无知还透顶!随后,朱镕基缓和了口气,说:“来的时候,我的女儿劝我不要发脾气,我忍不住了,还是要发脾气。这绝不是为了我个人,也是为了整个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

分税制是1994年后推行的新税制,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是主要推手之一。

在此之前的1993年,中央政府财政能力降至历史最低点。于是,朱镕基采纳经济学家董辅等人的提议,决定“分灶吃饭”,中央与每一个省份磋商分税种类和比例,实行分税制。

从1993年9月9日到11月21日两个多月的时间,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带领60多人的大队人马,飞遍17个省、市、自治区,苦口婆心解释中央要推行的分税制方案。其间,中央与地方讨价还价,并最终相互妥协。

推行分税制前后变化大致可总结为:1994年以前的财政收入,中央占3成,地方拿7成,财政支出则是倒过来,中央拿7成,地方拿3成;1994年以后,中央政府在名义上可以得到60%以上,甚至可占7成。不过根据相互间的妥协,中央仍须在自己的收入当中提取若干返还地方。

到2003年,朱镕基卸任时,分税制实施整整十年,财政的盘子从4349亿元增长到21715亿元,增长了将近四倍。

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农民调查》也恰于这一年出版。书中披露了安徽农村的现状,作者认为分税制改革的实质就是中央财政集权,中央出发点虽好,但造成地方财政弱势。诸如义务教育、计划生育、优抚和民兵训练等费用,中央都甩给了地方,但地方没有钱,最后就都转嫁到了农民头上。
   
    在清华座谈现场,朱镕基列出2010年财政收入数据予以批驳,其中提及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分账数据,此前尚未有官方披露过。
   
    朱镕基说:“去年全国财政收入83000亿,其中,地方直接收入4万亿,中央税收返还(给地方)33000亿,两者相加是73000亿,占了大部分啊。中央财政收入多少?是15900亿(注:原话如此),占83000亿的20%左右吧。92、93年中央财政收入比重是28%、27%,现在20%都不到,怎么能说中央把税都收上去了,收得过多呢?”
   
    不过朱镕基对分税制亦有反思,“当然我们还有缺点,主要是返还支付的方式。”
   
    由于收上来的相当一部分钱只是中央财政过了一下手,又通过转移支付、专项拨款等形式补助给各地,使得中央财政和中直部门从中权力大增。
   
    朱镕基说:“税收返还(转移支付)的工作做得不好,要靠地方‘跑部钱进’,求爷爷告奶奶才能拿到,分税制有缺点,但我负的责任不是主要的,因为我当时就说,分税制改革没有完,要继续进行。”

    “地方没钱了,所以它只有发展房地产才有钱?”
   
    朱镕基在清华说:“最近呢,还有一种谬论呢,国外的报纸也有,国内的报纸也有,说这个房地产项目这么沉重,都是过去这个分税制搞坏了,说税收都收给中央来了,地方没钱了,所以它只有发展房地产才有钱?狗屁!”座谈现场爆发大笑,连一旁的刘延东也不禁掩口而笑。
   
    从2005年起,大陆楼市价格开始了暴涨历程。由此而起的诸多社会抱怨中,对分税制的声讨此起彼伏,亦有不少专家学者撰文称,高房价的深层原因是分税制掏空地方财政,地方倚重土地财政直接推高房价,且使地方政府被房地产业绑架,阻挠中央调控楼市政策落实。

对此论调,朱镕基说:“(财政收入)总共8万亿,一来一回(地方)收回来7万3千亿,还少啊?还没钱?现在地方有的是钱。这房地产(问题)根子就是房改政策错误。这个不讲,你们看书。”
   
    朱镕基说:“我们制定了一个错误的政策,就是房地产的钱,都收给地方政府,而且不纳入预算,这不得了。这个钱就是搜刮民膏,所以把地价抬得那么高。这个绝对不是分税制的错误。地方没少收钱。”
   
    朱镕基对清华的学生说,房改更多的失误就不多讲了,请大家多看书(注:即指将要出版的《朱镕基讲话实录》一书)。
“我们什么时候引领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了?全世界都笑了。”
   
    朱镕基清华座谈时,谈到了即将出版的《朱镕基讲话实录》一书最后一篇文章的选取。据他回忆,最后一篇文章本来要选其最后一次在国务院会议上的讲话,题为《值得纪念的五年》,内容是总结任总理的五年。
   
    临近《朱镕基讲话实录》(试印本)快要出版的时候,朱镕基又想起一篇文章。那就是卸任总理的前一个月,2003年的2月1号,农历春节,他去拜访北京市公共交通总公司所做讲话,讲话不长,占了书的最后两页。
   
    新华社当时对朱镕基此行有公开报道:11时50分,朱镕基来到北京市公共交通总公司44路北官厅站,看望大年初一坚持运营的公交系统干部职工。
   
    中央电视台当时的报道突出了朱镕基的讲话内容:“中国要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从根本上说,是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应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城市交通效率,还要大力发展环保型公交车,减少机动车污染,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
   
    朱镕基此次在清华再提这段往事,他说:“那是我的(任内公开的)最后一次讲话,我拜托大家别拿公款去买小汽车,去补贴小汽车,拜托大家多发展公共汽车,发展公共交通吧。如果这么做了,何至于有今天。如果那时候照我说的做了,现在北京就不会那么堵车了。”
   
    朱镕基又说:“现在有个‘荣誉’,我是不把它当做荣誉的,叫做‘中国引领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我心里想,我们什么时候引领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了?全世界都笑了,他们是把我们这里当做市场了。”

    “现在的义务教育怎么样?好多同学都辍学了。”
   
    朱镕基又说,上海车展上有的名贵小汽车一辆一亿多,还有不少企业家买飞机,而农村呢,有的地方依然吃不饱,我们解放了这么多年,农村的居民这么贫苦。我从来不主张财政补贴发展汽车工业,我主张全力加强农村义务教育。
   
    朱镕基说,农村的学校,一人一杯牛奶,一个鸡蛋都吃不到,青海省仅是800人的试点能吃到,青海省有3万中小学生,800人跟3万人怎么能比啊?
   
    朱镕基痛心地说道:“我们现在的义务教育怎么样?(农村)好多同学都辍学了,都提前去城市里打工了。”

早在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明确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本世界未达到4%。”但实际上,迄今为止,“4%”的政策目标并未实现。

    在讲这番话前一个小时,朱镕基在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图书馆参加清华大学机电系1951届毕业60周年同学聚会时,也谈及此问题。陪同的刘延东在走出人文社科图书馆赶往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途中,对朱镕基的一位同班同学说,我是来接受批评的,不过教育投入也是在增加,以前教育投入占GDP达不到4%,就快要达到了。

    2010年7月29日备受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全文发布。其中,关于经费保障一章,表述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

    对这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朱镕基批评其中不少是“空话”。

    朱镕基谈及高校扩招,他说“我不主张发展这么多大学,这么多大学干什么呀,我刚才问了我的同班同学,我刚进清华的时候,1947年清华才有两千人,现在几万人就不知道了,清华几万人说得过去啊,一个吉林大学也要七万五千人,大学出了不少(学术上的)假冒伪劣,教授都去造假,剽窃论文,这样搞下去......你还是先把义务教育搞好嘛。”

    朱镕基由义务教育谈及国民教育,他以日本大地震为例,说“这次日本大地震,日本的国民损失这么大,连我们都胆战心惊,但老百姓普遍不惊,还是讲礼貌,还是讲公德,在这中国是做不到的,中国要是碰到这么大的地震就乱了套了,这个国民性的养成一定要从国民教育开始。”

    朱镕基又说:“你不花大力气搞国民教育,就出很多问题,现在很多人唯利是图。”

    (文中涉及朱镕基讲话均系根据录音视频整理)
“我们什么时候引领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了?全世界都笑了。”
   
    朱镕基清华座谈时,谈到了即将出版的《朱镕基讲话实录》一书最后一篇文章的选取。据他回忆,最后一篇文章本来要选其最后一次在国务院会议上的讲话,题为《值得纪念的五年》,内容是总结任总理的五年。
   
    临近《朱镕基讲话实录》(试印本)快要出版的时候,朱镕基又想起一篇文章。那就是卸任总理的前一个月,2003年的2月1号,农历春节,他去拜访北京市公共交通总公司所做讲话,讲话不长,占了书的最后两页。
   
    新华社当时对朱镕基此行有公开报道:11时50分,朱镕基来到北京市公共交通总公司44路北官厅站,看望大年初一坚持运营的公交系统干部职工。
   
    中央电视台当时的报道突出了朱镕基的讲话内容:“中国要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从根本上说,是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应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城市交通效率,还要大力发展环保型公交车,减少机动车污染,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
   
    朱镕基此次在清华再提这段往事,他说:“那是我的(任内公开的)最后一次讲话,我拜托大家别拿公款去买小汽车,去补贴小汽车,拜托大家多发展公共汽车,发展公共交通吧。如果这么做了,何至于有今天。如果那时候照我说的做了,现在北京就不会那么堵车了。”
   
    朱镕基又说:“现在有个‘荣誉’,我是不把它当做荣誉的,叫做‘中国引领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我心里想,我们什么时候引领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了?全世界都笑了,他们是把我们这里当做市场了。”

    “现在的义务教育怎么样?好多同学都辍学了。”
   
    朱镕基又说,上海车展上有的名贵小汽车一辆一亿多,还有不少企业家买飞机,而农村呢,有的地方依然吃不饱,我们解放了这么多年,农村的居民这么贫苦。我从来不主张财政补贴发展汽车工业,我主张全力加强农村义务教育。
   
    朱镕基说,农村的学校,一人一杯牛奶,一个鸡蛋都吃不到,青海省仅是800人的试点能吃到,青海省有3万中小学生,800人跟3万人怎么能比啊?
   
    朱镕基痛心地说道:“我们现在的义务教育怎么样?(农村)好多同学都辍学了,都提前去城市里打工了。”

早在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明确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本世界未达到4%。”但实际上,迄今为止,“4%”的政策目标并未实现。

    在讲这番话前一个小时,朱镕基在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图书馆参加清华大学机电系1951届毕业60周年同学聚会时,也谈及此问题。陪同的刘延东在走出人文社科图书馆赶往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途中,对朱镕基的一位同班同学说,我是来接受批评的,不过教育投入也是在增加,以前教育投入占GDP达不到4%,就快要达到了。

    2010年7月29日备受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全文发布。其中,关于经费保障一章,表述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

    对这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朱镕基批评其中不少是“空话”。

    朱镕基谈及高校扩招,他说“我不主张发展这么多大学,这么多大学干什么呀,我刚才问了我的同班同学,我刚进清华的时候,1947年清华才有两千人,现在几万人就不知道了,清华几万人说得过去啊,一个吉林大学也要七万五千人,大学出了不少(学术上的)假冒伪劣,教授都去造假,剽窃论文,这样搞下去......你还是先把义务教育搞好嘛。”

    朱镕基由义务教育谈及国民教育,他以日本大地震为例,说“这次日本大地震,日本的国民损失这么大,连我们都胆战心惊,但老百姓普遍不惊,还是讲礼貌,还是讲公德,在这中国是做不到的,中国要是碰到这么大的地震就乱了套了,这个国民性的养成一定要从国民教育开始。”

    朱镕基又说:“你不花大力气搞国民教育,就出很多问题,现在很多人唯利是图。”

    (文中涉及朱镕基讲话均系根据录音视频整理)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1_05/25/6620647_0.shtml
还好影帝快走了,看下界政府怎么办吧
不过个人感觉现在的中国说什么以市场换技术
其实本质就是个买办政府,最核心的技术人家能给你吗?
这些年房地产弄的中国民怨沸腾,国家金融系统也受到冲击
哎。。。。大国回头难啊!
对朱的评论感觉他比影帝好 .
这话如果真是他说的,就确实有点那个啥了。医改、房改、教育产业化,还有国企的抓大放小、下岗分流、减员增效,不都是他任上搞的嘛。现在跑来洗地了
回复 3# a5897208

再大牌的影帝也在导演和制片的治辖下,单纯强调个人能力还不如多想想转换体制
中央和地方的博弈在中国存在了千年,我朝也是如此,曾经有段时间按中央和乞丐一样,于是出了朱镕基的分税制,中央牛了,地方穷了,于是土地出让金归地方这个当年的漏洞和缺口像救命稻草般一下被地方政府抱住并发扬光大了。西西河的牛人抱朴仙人写过一篇《中央与地方的博弈之建国后的三次税制改革 》,很好的反应了天朝中央和地方经济博弈的历史和现状,值得研究。
dreamboy85 发表于 2011-5-26 11:02


    中央控制财政绝对权是必须的,当年李国务卿下地方要钱不成,气得说打发要饭的呢。中国历史上NB的时期都有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地方做大是分裂的基础。而且从朱的话语中能看出中央虽然把地方钱收上来但是又都返还了,也就是说中央需要的是支配权。从这个角度看分税制是个立国之策。
朱是有能力有担待的人,无论政策得失,至少敢于豁出去做事
影帝就不说了,二月鸟看到应该高兴, 排行榜上终于有人垫底了
星空下的双河 发表于 2011-5-26 11:09


    确实如此,仙人在那篇文章中提到过,在中央最穷的日子,社会上联邦制的说法开始蔓延,后来朱镕基上台中央强硬后这种声音逐渐消失了。现在我感觉是中央和地方都富了,所以中央控制力又弱了,温相没有地方大员的经历,地方流氓比较好糊弄他。
朱镕基由义务教育谈及国民教育,他以日本大地震为例,说“这次日本大地震,日本的国民损失这么大,连我们都胆战心惊,但老百姓普遍不惊,还是讲礼貌,还是讲公德,在这中国是做不到的,中国要是碰到这么大的地震就乱了套了,这个国民性的养成一定要从国民教育开始。”-------------JY啊
dreamboy85 发表于 2011-5-26 11:02


    你来说说,地方怎么就穷了?你没看楼主帖文的内容么?分税制之前,中央收27%左右,现在只收20%,怎么就地方变穷了?
    另外,土地出让金不纳入预算,是当年税改的漏洞,也就是说,无论分税制如何划分中央和地方比例,这个漏洞都会被大肆利用,你以为中央一分钱不要,地方就不卖地了么?
     最后,作为一项改革,出现漏洞是可以谅解的,哪有一开始就完美的改革??但是,发现漏洞却不去堵,反而怪罪当初改革的发起者,是不是太无能了?朱总理是发起了很多改革,但是看看当时那个背景,不改革行么?在改革的执行过程中发现了多种问题,后续的继任者就应该调整啊!!你问问影帝,为啥不将土地出让金纳入预算??为啥发现这个问题后不修改政策,让中央开始收取一定比例的土地出让金??或者模仿分税制,地方的土地出让金一律收归中央后再划拨!哪怕中央100%全部再还给地方都行!!这些政策,他考虑过么??就TM一个劲的说:“控制房价,我有信心!”,你TM知道房价疯涨的根子在哪儿么?总抓住几个炒房的不放,真搞笑!
《朱镕基讲话实录》

估计一般人看不到吧?


老朱对党国绝对是有大功的,后任在吃他留下的老本。
以我们当时了解的情况看,大部分国有企业矛盾问题重重,如果不采取下岗分流,大家一块完蛋;必须行动,而不是让大部分国有企业坐以待毙。如果换一个官场老油条,完全可以混日子,把这个烫手山芋留给下一届班子。

老朱对党国绝对是有大功的,后任在吃他留下的老本。
以我们当时了解的情况看,大部分国有企业矛盾问题重重,如果不采取下岗分流,大家一块完蛋;必须行动,而不是让大部分国有企业坐以待毙。如果换一个官场老油条,完全可以混日子,把这个烫手山芋留给下一届班子。
要不是这逼搞国企改革税制改革,地方政府还真不会诸侯军阀到这个地部!
朱镕基谈及高校扩招,他说“我不主张发展这么多大学,这么多大学干什么呀,我刚才问了我的同班同学,我刚进清华的时候,1947年清华才有两千人,现在几万人就不知道了,清华几万人说得过去啊,一个吉林大学也要七万五千人,大学出了不少(学术上的)假冒伪劣,教授都去造假,剽窃论文,这样搞下去......你还是先把义务教育搞好嘛。”

==================
这是洗地还是自己打脸啊,现在每年近千万“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空混了四年,拿钱买个空文凭,这已经形成最大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之一,比如网上的嘴炮党们就在其中


如果不搞分税制,地方瞎折腾的钱更足,瞎折腾的规模更大,义务教育也仍然没有钱(尤其是农村,要让乡镇干部去从一户一户农民家里征收教育费附加,难度非常大,而且很容易形成腐败——多征收15-20%,用于发手续费给乡镇村组参与征收的干部)。而国家没有钱维持军队的现代化,训练经费依然不足,只能靠军队继续经商办企业,然后越搞越离谱,尾大不掉,老子自己解决自己部队的经费,不用党中央操心了,另外我部队里的人事安排也不用党中央操心了,长此以往,必定形成军阀割据。

如果不搞分税制,地方瞎折腾的钱更足,瞎折腾的规模更大,义务教育也仍然没有钱(尤其是农村,要让乡镇干部去从一户一户农民家里征收教育费附加,难度非常大,而且很容易形成腐败——多征收15-20%,用于发手续费给乡镇村组参与征收的干部)。而国家没有钱维持军队的现代化,训练经费依然不足,只能靠军队继续经商办企业,然后越搞越离谱,尾大不掉,老子自己解决自己部队的经费,不用党中央操心了,另外我部队里的人事安排也不用党中央操心了,长此以往,必定形成军阀割据。
我觉得,老了就是老了,退休了就是退休了,就不要再在政治上指手画脚了,退休官员要有这个觉悟,不要指手画脚,或者把指手画脚的权利交给年轻人。

我虽然觉得朱的反省是很好的,但是我反对朱跳出来指手画脚,须知,退休老人的思维是比较慢的,这个是自然规律,要尊重。
说毛病,都是一堆一堆的。家不好当啊。{:3_86:}
感觉现在一任不如前一任那么有担当,尤其是在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这个问题上,犯了严重的战略性错误,贻害深远,已经进退两难。
r626 发表于 2011-5-26 11:47

朱觉得憋屈吧,主要针对一本书,不得不说现在网上言论也是啥事都往他身上扯。
俺也一直觉得分税制后地方政府缺钱才不得不靠卖地赚钱,虽然知道中央有反税,没想到返的这么多,只能说地方政府太厉害了,这么反税还要炒地皮赚钱。这个卖地收入也应该统一到中央重新分配。
窃以为现在的高房价 贪腐等乱像都源于中央集权的缺失。现在地方政府稍微有点权利的就是土皇帝,尽管中央三令五申,结果依然是贪腐不止,三公消费等等,以至于底层干群紧张,虽然每年都会杀几个贪官,但也无法挽回官民对立的局面。
   而地方政府的开支是越来越庞大,为自己的钱包算计或是要养活那么多走关系进去的公务员。目前没有公务员退出机制,而且公务员不缴养老金却能领取高额退休金。垄断集团名义上是全民所有,却管理低下,福利优厚。一个国家的大权实际上不是掌握在皇帝手里,而是掌握在官僚手里,就像日本走马灯似的一年换几个首相,但官僚却是换汤不花药。
楼上说的是
星空下的双河 发表于 2011-5-26 11:54
觉得憋屈也不能随便发言,朱是党员,曾经是党的高级干部,有意见应该通过渠道向党组织反映,随随便便的发言,这不是一个党员应该做的。
前总理的讲话是很深刻的。
地方拿的少,中央拿的多是应该的
在美国联邦政府也是拿大头的
加强中央集权是一个国家稳定的基础
加强中央,削强藩是必要的
从现在来看也依然是要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这才是最主要的,尤其是财权就不能让地方有多少
地方一旦做大就是割据,中央失去控制必乱!
俺觉得先公开财政各方面的支出再来谈其他的,否则地方怪中央,中央怪地方。俺们打酱油的评不出个道道
mizuho 发表于 2011-5-26 11:54

俺复议,那个土地出让金也应该实行中央管理,统一从新支配,这就能打消地方政府联合房产商的炒地的利益驱动。
反正财政上再多的钱也觉着少,到处都不够花。另一方面,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却让俺们变成了个国际上钱多人傻的主
r626 发表于 2011-5-26 11:47

国家领导人退休后依然是国策顾问,行不??

再说人家指手画脚怎么了?当政的可以不听么,只要事情他们能搞好。
追风箭 发表于 2011-5-26 12:05

国策顾问是政府的东西


我指出的是在媒体上指手画脚是不符合一个老共产党员的行为规范的。指手画脚可以,通过党的渠道给组织提意见是好的,无组织无纪律随便对媒体发表批评言论是不对的,不利于党的团结,不利于发扬党内民主,这样做是不对的。

毫无疑问,一个网友,在网络上批评朱,是言论自由的表现,朱要是作为一个普通网友,比如在CD上发言批评政府的做法,也是正常的言论自由。但是,作为党的前高级干部,在公共媒体上,以前总理的身份随便批评现行的党的政策,这样做是不对的,是应当批评的。
星空下的双河 发表于 2011-5-26 11:59
  :D 高房价只是反映出中国吏治问题的一方面吧,涉及到的改革将是非常深广的。就看中央有无决心和举措了。而且现在既得利益集团这么强大,九大流氓弄不好只是CEO COO,有心无力,甚或就在集团之内,何从改革?
有些话是他本人说的吗,非常怀疑。
中央集权是必须的~无论是对地方还是对央企。
断了农村集体经济,其后的事都将自动发生,谁搞都是企图夹缝里找继续机会主义没什么区别。
这货装瞎也没用,序列线条体现什么用意指望谁真的不懂那不靠谱,分税能孤立看么?
5个不搞后,跳出来了,这是政治斗争,虽都不是好东西。
以前觉得朱不好,搞三个产业化,对YD 抱有极大的期待,随着时间的流逝,发掘这届还不如上届,现在又对下一届抱有希望,真希望不会让我们失望,但是感觉黄鼠狼下耗子的可能性没准更大一点

你来说说,地方怎么就穷了?你没看楼主帖文的内容么?分税制之前,中央收27%左右,现在只收20%, ...
追风箭 发表于 2011-5-26 11:29



    打鸡血了?搞笑啊,感觉你像一头憋足了气想找人撒的疯狗。请重新读一下你引用我的那一小段话,敢问我是批评朱镕基了还是力挺温家宝了,我啥都没评价挨你一顿训斥,你tm以为你是谁啊,说话冲也就算了,请找对目标好不好,本来好好的帖子氛围被你搅和了。艹了。
你来说说,地方怎么就穷了?你没看楼主帖文的内容么?分税制之前,中央收27%左右,现在只收20%, ...
追风箭 发表于 2011-5-26 11:29



    打鸡血了?搞笑啊,感觉你像一头憋足了气想找人撒的疯狗。请重新读一下你引用我的那一小段话,敢问我是批评朱镕基了还是力挺温家宝了,我啥都没评价挨你一顿训斥,你tm以为你是谁啊,说话冲也就算了,请找对目标好不好,本来好好的帖子氛围被你搅和了。艹了。
r626 发表于 2011-5-26 11:47

   卸任了就不能对现在的政策发表意见了?那美国那些到处在发挥余热的前总统国务卿们是不是也是完全没觉悟啊,年轻人就是集天地精华完美无缺的一部分?现在中国前任政府官员可以出来针砭时政难道不是好事?我觉得这正是现存中国制度并非独裁的佐证。这届政府的十年本身就既有功又有过,有什么不能说的呢。
房改政策没有朱镕基的分么???
撇清关系?
godsbless 发表于 2011-5-26 12:37

其实就是个剪了谁的羊毛,肥了谁的口袋的问题。总有一部分人被剪羊,总有一部分肥了腰包,就看那部分人占的比率大而已。
必须要把财政预算和实际支出公开化、透明化,地方上整天喊着分税制把自己的钱都收走了,想方设法捞钱,中央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就像上海整天喊着中央把税都收走了,政府穷的要死,而实际上上海地方财政收入仅次于广东省在全国名列前茅,真不知道官老爷们是怎么花钱的。

另外中央过弱导致地方无法无天的问题在本届政府上台时已经显现,04年山东省经济工作会议一个基调就是“中央调控啥咱就上啥”,先建设再审批,几亿投资的项目中央还会给你拆了不成,要是处罚主管领导,省里会帮你顶着。
地方上的各种作为,中央一直没有有效的手段来控制,照目前的趋势下去,很可能会出现一个类似于明朝锦衣卫或美国FBI一样的强力部门,回收部分重要的刑事侦查权由中央掌控。  这是我一直期待的,中央集权制必须要有强力部门来保障,否则地方上可以滥用自由裁量权、司法解释权并且可以选择性执法。军队可以保证地方不叛乱,但对地方官僚的不作为、乱作为却无能为力,因此必须有一个锦衣卫这样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