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评2011版黄梅戏《风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7:29:45
2011年4月9日到15日,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将20多年前蜚声全国的名剧《风尘女画家》重新打磨后,再次搬上了舞台。《风尘女画家》于1984年首次登上舞台,立即引起轰动,主人公传奇的命运和优美凄婉的音乐打动了无数观众,特别是有别于传统黄梅戏的清新质朴,其华丽典雅的唱词更是令人耳目一新。年富力强的马兰、黄新德担纲主演,珠联璧合,相得益彰。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当时并没有留下全剧的录像资料(我在博文《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忆评黄梅戏三个版本的“风尘女画家”》和《对忆评<风尘女画家>的点滴补充》中做了详细介绍,其中部分章节更被黄新德老师引用到了他的新书《萍踪浪迹几度秋》里。在博文中我曾疾呼“盼望着能有优秀的青年演员,像当年的马、黄一样,再度演绎这传奇的风尘女画家”,如今可谓天遂人愿)。此番复排经典,除了当年的主演马兰、黄新德因年龄等因素无法出演(但黄新德担任了艺术总监一职)而换为孙娟、余顺外,编剧、作曲、导演以及服装、道具、化妆等都沿用了84年的原班人马,力求最大限度保留经典版的原汁原味,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完善。蒙该剧编剧林青老师盛情邀请,我赶赴合肥,观看了4月8日的彩排和4月9日的首场正式演出。

在详细评述孙娟、余顺的新版《风尘女画家》之前,我先把自己的结论抛出来,其实这个结论当时把我也吓了一跳,可是经过再三思考,与几位一起看过新版的戏迷进行了沟通,并了解了看过84年版演出的观众意见后,我以为这结论虽不敢说是不刊之论,但至少是有理有据的,那就是——孙娟、余顺版的《风尘女画家》超越了84年的马兰、黄新德版!

需要说明的是,较为严谨地比较同一剧目的两个版本,应当在对等条件下。然而,前面已经说过,84年的马兰、黄新德版《风尘女画家》并没有留下全剧录像,我也没有亲临现场观看,目前留下的资料,除去基本不具备参考价值的晚会演出片段外,一是安徽省黄梅戏演出团进京汇演时,马兰、黄新德完整演出了第七场(包括海滩别、赠怀表等);二是云南音像出版社录制的全剧录音(其实也不全,只能说主角的唱段基本是全的)。拿马、黄版的单场录像和棚内录音,与孙、余版的全剧剧场演出相比,有不对等之嫌。演出单场,或在棚内录音,相对来说不利于演员全身心进入角色;但从另一个角度说,只演出单场,对演员的体力和嗓音负担较轻,棚内录音可反复重来以求最佳效果。因此,在实在无法做到对等比较的情况下,姑且“关公战秦琼“一把,好在本人所言只是个人观点,姑妄言之吧。

一、更为平衡凝练的剧本

首先说明一下,舞台剧《风尘女画家》至少有4个版本,即84年原版(参见《安徽优秀剧本选1979—1989》)、84年演出版(依据云南音像版全剧录音,基本与原版相同)、2010年林青老师修改版、2011年演出版(也就是我们这次看到孙娟、余顺在舞台上演出的版本)。本章将通过对几个版本的剧本变迁的分析,结合对创作者的访问和自己的思考,试评新版的过人之处。

林青老师曾说,全剧主要突出张玉良两个方面,一是奋斗(与命运的抗争),二是爱国,具体就表现在她和潘赞化感情生活的一次次波澜中。在84版中,对张玉良的倔强和奋斗精神着墨甚多,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也带来一个“负面效应”——每到张玉良面临选择时,她总会坚决地选择事业(艺术),而使潘赞化做出牺牲;而潘赞化的反应有时也很强烈,这样,戏剧冲突虽然有了,人物也很鲜明,但难免会让人觉得张玉良对潘赞化用情不深,使得两人之间爱情的感人程度打了折扣。最典型的是张玉良在美专毕业,决心打掉肚里的孩子,前往法国留学。在84版第三场是这样描写的:潘赞化本来就反对张玉良打掉孩子去留学,看到张玉良居然拿自己当模特画裸女像,气愤不已:
潘赞化:你你你,你怎么就不想想?
    (唱)你……你……太不自爱!
     (扔画子,张急忙拾起)
        不想想我救风尘为的何来?
        为救你我不顾祸福利害,
        为救你好朋友断了往来。
        我不求你为我增添光彩,
        为自己你也该重新剪裁!
        难怪人说你秉性不改,
        你叫我在人前怎把头抬?
张玉良:(吃惊,气愤)一霎时如梦醒猛睁睡眼,
         出火坑这颈上又套圈圈。
         想不到一幅《裸女》风云变,
         你与那封建遗老站到一边。
潘赞化:不不,玉良,你不要误会,刚才一时急了,说了不该说的话,原谅我。
张玉良:(痛心地)十五岁落青楼命乖运蹇,
         受委屈受蹂躏挣扎在深渊。
         感谢你赐我生命赐我温暖,
         更珍惜教会我做人的尊严。
         遵教导我不顾千难万险,
         图奋发我敢闯火海刀山。
         未料想给我自由是有条件,
        越雷池半步……你便出口伤人把脸翻。
        人各有志勿强勉,
        为报恩我不能把你牵连!
然后刘校长请潘赞化为张玉良争取一个官费名额,潘赞化生硬地回答:“我无能为力。(下)”张玉良摔画扑向刘校长痛苦,本场完。给人的印象,虽然以今天的眼光,潘赞化的做法有点封建,但在那个时代,那种环境,潘赞化非常不希望张玉良打掉孩子出国,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在两人大吵一架后,下一场张玉良直接就在国外留学了,观众会认为:这个张玉良,潘赞化这样反对,这样气愤,她还是要坚持出国,其追寻艺术的精神固然可敬,但她对潘赞化的爱情就未必可信了。

在新版中,这一段完全删去了潘赞化因张玉良画裸女而气愤的情节,反而夸张玉良画得好。他的反对,完全是希望要个孩子,这么处理更接近人之常情,而且潘赞化也没有生硬地拒绝“我无能为力”而是直接跑下(后来在舞台演出时,孙娟、余顺做了更好的处理,后面会谈到),这样虽然减弱了戏剧冲突,但可以使观众接受张玉良出国留学是双方互相理解、互相妥协的结果——毕竟张玉良还年轻,出国几年回来生孩子也可以,而要短时间破除潘赞化的封建思想可就不容易了。在其他一些细节处,也注意增加了两人互相理解的刻画,这样处理,无疑使他们的爱情更令人信服,但反过来,又必然减弱张玉良抗争精神的力度,这也是两难吧?新版中是力图使二者更加平衡的。

在84版中最后一场,终于等到回国机会的张玉良,听说潘赞化已经去世,悲痛不已,连夜为潘赞化塑像,第二天一早,人们发现她已是满头华发,倒在了满天朝霞下,已随潘赞化而去了。这样的处理,戏剧效果非常强烈,张玉良之死作为一个高潮,紧随着潘赞化死讯这个高潮,连续地冲击观众,使人对潘、张的爱情产生极大的认同。但是,经过二十多年的思考和沉淀,林青老师认为:这样处理,戏剧效果固然强,却未免失之仓促突兀,而且从常理而言,张玉良得知潘赞化死讯,受打击晕过去更合理(事实上张玉良得知潘赞化死讯后还活了近20年),因此新版中改为:第二天一早,一夜白头的张玉良晕倒在沙发上,被学生和女仆唤醒后,她对身后事进行了交待(还突出了她的爱国情):
张玉良    (声音微弱)少华,我的好兄弟!
        (唱)兄弟啊,别难过,
           还有一事相委托——(掏出怀表)
           这怀表陪伴我无数岁月,
           刻上的泪痕不知有几多。
           请把它带到亲人墓前搁,
           慰他深深思念,
           伴他幽幽寂寞。
           声声嘀嗒,是他将离情述说,
           嘀嗒声声,是我为重逢唱的欢歌。
       (少华郑重接过怀表,
        玉良摸索着拿出装满奖章的盒子,打开,金光闪烁)
张玉良     (唱)这些奖章,金光闪烁,
           回首往事感慨多。
           心血的浇注,一生的拼搏,
           悲伤快乐汇成河。
           奔波海外未敢将岁月蹉跎。
           一颗赤子心,奉献给祖国!(把奖章合交给王少华)
(玉良突然精神抖擞一下站起——)
张玉良     那达!把我的画架取来!
王少华     先生,你……等你病好再画吧!
张玉良     (対那哒)快!我还要画一幅《黄山日出图》……
        (王少华上前扶住玉良,
        玉良接过画笔,举手欲画……
        画笔从手上掉下,她倒在了王少华身上……
     琵琶声渐起,接幕尾曲……)
此外,在2011年演出版里,出于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删去了84版中的第四场整场(即张玉良在法国留学,遇到琼斯教授,决定去罗马再学习四年那一场),同时删去了“小兰”这个人物以及与她有关的情节(如赠送《何处觅幽兰》),从人物塑造的完整性上有一定损失,但确实使全剧更加凝练,人物更加集中,现场效果还是不错的。

还有一点需要顺便提下,84版的第八场只有一个人物潘赞化,没有冲突没有对白,只有一个唱段《忽听琵琶诉幽怨》,这个唱段虽然脍炙人口,但难度很高,余顺当年正是凭此段摘得首届严凤英大赛金奖。要靠一个演员完全凭演唱撑下一场戏,对于演员的唱工和表演有很高的要求。为演员着想,林青老师在2010年修改版里,把《忽听琵琶诉幽怨》移到了最后一场里面,并在潘赞化的独唱里穿插了张玉良的对唱,充分照顾了演员。但也许是独立的《忽听琵琶》太经典,也许是余顺对自己很有信心,到了2011年演出版,还是恢复了《忽听琵琶》单独作为一场的编排,从实际演出效果来看,还是成功的。

二、更加优美悱恻的音乐

新版的作曲依然是精耕老师,他对全剧的音乐进行了重新整合,像《海滩别》、《赠怀表》、《忽听琵琶诉幽怨》、《梦会》等经典唱段予以完全保留。其他部分音乐做了改编,例如张玉良的主题音乐《不是爱风尘》,我个人感觉,新版比84版更为动听。不过音乐这方面,更多凭个人感受,也许我觉得好听,您未必入耳。遗憾的是,彩排那天在剧场遇见精耕老师,匆忙之间未及请教,4月9日上午记者上门采访精耕老师,我又因另有安排未能到场聆听,只好留待今后弥补了。

补充:资深戏迷梅子参加了4月9日对精耕的访问,结合他自己的思考,提供以下关于音乐改编的信息:在新版音乐处理上,精耕老师再次抛出了西洋乐中以主题音乐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段.主题音乐来自何处?精耕老师曰:1.预先设计,2.剧中提炼。这一次,潘赞化和张玉良的主题音乐就是从剧中提炼的。潘赞化的主题音乐来自“赠怀表”,张玉良的主题音乐来自插曲“不是爱风尘”。新版开场的音乐,即是潘赞化主题音乐的一次呈现。精耕老师进一步阐说其设计,大意如下:细听开场音乐,可知,旋律先在基本音附近颤动,代表着青年时期的经历,虽有曲折,但总体是平顺的;,突然音乐大幅上行,又大幅下行,是其人生大起大落;音乐接着逐步上行,代表其与命运的抗争;终于又跌落,归于基音稳定是其终归寂灭。

三、更加细腻传神的表演

这可能是最具争议性的一部分了。毕竟马、黄的声望、成就、资历、粉丝数是远远超过孙、余的,说新版本子更好、音乐更好,都没事,要说表演更好,未免有捋虎须之嫌。本人以演出实况为依据,做粗浅分析,欢迎各路神仙指正。

孙娟、余顺在该剧表演上最值得称道的是不断的自我完善能力。以我看过的4月8日彩排和4月9日首场正式演出为例,4月8日演出中存在的毛病在4月9日得到了明显改观。例如,在4月8日彩排时,孙娟在唱腔上并没有很好地区分开不同人生阶段的张玉良,而到了4月9日的首演时,她在音色上就很好地刻画出了芜湖为妓时的凄苦忧郁、初入潘府的娇羞纯真、考入美专后的青春活力、留学归来的成熟大气、再次出洋后的老迈沉稳等阶段,特别是第二、三、四阶段,区分得十分明显。这其中固然有音乐风格的变化,但她本人的努力也是显而易见的。反观云南音像版的全剧录音,马兰对于张玉良各阶段的区分相对并不明显。

又如最经典的《海滩别》一段,据说孙娟最初的表演时在海边嘤嘤哭泣,然后面对赶来的潘赞化唱起“本愿与你长相守……”,这是不对的。按照创作者的意图,这一场的开始是在前场(画展被破坏,大夫人来刁难)之后几天,张玉良经过心理斗争,实际已下定了再次出国的决心,因此,她的内心应该是冷静而坚定的,怎么能哭泣呢?在海边,往事历历涌上心头,她也舍不得离开她的“化兄”,此时的她仿佛进入了梦境,在梦境中,面对焦急赶来的潘赞化,她应该是轻柔深沉地唱出“本愿与你长相守……”等到潘赞化说出“随我回去吧”时,她突然从梦中惊醒,唱出:“梦中幻境纵然好也难长久……”此时她的声音应该是坚实有力的,但还不能把感情全部爆发出来。到了潘赞化说出“到了国外,你就再找一个人吧”的时候,她的感情终于爆发,大声喊出“我永远属于你!”而在整个过程中,潘赞化一直是清醒的。在演出时,孙娟显然是吸取了创作者的意见,把张玉良的感情层次较好地区分了出来(《海滩别》第一段处理得更收敛含蓄一点,少用哭腔可能更好)。而云南音像版的全剧录音中,马、黄的《海滩别》节奏明显过快,没有梦境的感觉,整场黄新德的对白都太轻柔,反倒是显得潘赞化在梦中。不过,马、黄的单场录像里,这几处处理得很好,可以说十分精彩,白璧微瑕是马兰唱“海那边、天尽头”时,指反了方向,应该是向舞台背景处指,那边才是海。

在第三场,张玉良美专毕业要去法国留学的那场戏,孙、余有一点很高明的处理。按照修改的剧本,该场最后是潘赞化跑下,在演出时处理为:潘赞化生气地背过身去,张玉良过去轻轻拉他,潘赞化下意识一甩手,怀着孕身体虚弱的张玉良站立不稳跌坐在地,潘赞化赶紧转过身疼爱地要去扶她,心中又还带着气,手伸到一半停住了。窃以为这样的处理,进一步突出了潘、张二人的感情,尤其是把潘赞化又气又爱表现的淋漓尽致,这样下一场交待张玉良留学了,观众也可以很自然地想到,肯定是潘赞化心肠一软,送她出去的,这样潘赞化更可爱,张玉良也不那么“可恶”了。

四、其他

二十多年过去,人的思想意识和科技水平都有了巨大的进步,反映在服装、舞美上的效果也很明显。例如舞台背景运用科技手段,更具表现力,“海滩别”时张玉良登船后,舞台背景上的轮船真的开动了;犹如“忽听琵琶”时潘赞化的服装,84年版是长衫围巾,显然不合剧中50年代末的时宜,新版改为中山装外罩大衣,就比较合理。

五、几点商榷

一是在人物形象设计上,或许可以更加鲜明些。余顺本身的形象与中老年潘赞化的差别是很大的,通过张玉良做的《潘赞化像》和旁人回忆可知,潘赞化身材高大,戴眼镜,大胡子,粗犷豪爽(人家可是行伍出身),是否可以更加突出?加之余顺的声音形象也偏年轻,如果不能在外形上多下功夫,会影响整体观感。(4月9日演出的后半部分,余顺的音色粗哑了一些,倒是更符合中老年潘赞化的特点,不知是嗓子疲劳还是有意调整)

二是有些细节还需打磨。如孙娟两天都将“半生心血毁须臾”唱成了“半生心血化须臾”,这就不通了,连错两天,有点不应该。还有第五场扮演流氓的演员破坏画展时,把悬挂画的铁丝搞坏了,致使画升不上去,下一场无法开始,让人捏了一把汗。

三是梅子指出的,彩排时第二场张玉良在潘府时,较好地表现出了她的娇羞纯真,但她对艺术的敏感,虽然也有表现(如“大人一开始就教我《爱莲说》,我想你一定喜欢莲花”),但还应进一步加强。在首场正式演出时已有改观,之后是否继续有所改善,就未可知了。

四是张玉良那幅著名的《人力壮士》,在新版中改叫《壮士》。我查了石楠的原著,写的是《人力壮士》,咨询林青老师,她说名字总是人取的,四个字的叫起来繁琐,改成两个字意思是一样。此举虽有道理,但毕竟《人力壮士》的叫法大家都已习惯,更何况后面《忽听琵琶》里那一句“你的《人力壮士》已修复得光彩鲜艳……”,演员唱惯了,观众听惯了,在彩排时听余顺唱“你的《壮士》已修复得光彩鲜艳……”,我是觉得挺别扭的,估计余顺唱得也别扭,第二天演出他就改成“你的《人力壮士》……”了,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的。既然经典已成经典,不合理的也就合理了,还是不改为好。

六、结语

黄新德老师在《萍踪浪迹几度秋》一书中回忆当年演出《风尘女画家》,说它是“小制作、不起眼”,还说“这种文戏,没有金戈铁马,更无枪炮硝烟,是发生在知识分子之间心灵深处的情感纠葛,且大多发生在室内、海滩,是近距离的交流或对抗,除了少量形体表达和地位调度之外,更多的要依靠唱腔念白来完成。”加上当年马、黄已经将它演绎得十分成熟,复排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当今时代,戏曲界也流行着贪大求洋、求新求怪的风气,热衷于“跨界”、“混搭”,就为这个,我也要以一个普通戏迷的身份,对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对孙娟、余顺说一声谢谢,谢谢他们在这种风气下,能“跟自己较劲”,主动干起这吃力不讨好的事,为戏迷奉献了这一出久违的纯粹的经典剧目。当然也要感谢林青、精耕、孙怀仁等宝刀不老的前辈艺术家们,希望新版的《风尘女画家》能继续打磨完善,能多多上演,让更多的戏迷大饱眼福,领略黄梅戏的巅峰魅力。2011年4月9日到15日,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将20多年前蜚声全国的名剧《风尘女画家》重新打磨后,再次搬上了舞台。《风尘女画家》于1984年首次登上舞台,立即引起轰动,主人公传奇的命运和优美凄婉的音乐打动了无数观众,特别是有别于传统黄梅戏的清新质朴,其华丽典雅的唱词更是令人耳目一新。年富力强的马兰、黄新德担纲主演,珠联璧合,相得益彰。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当时并没有留下全剧的录像资料(我在博文《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忆评黄梅戏三个版本的“风尘女画家”》和《对忆评<风尘女画家>的点滴补充》中做了详细介绍,其中部分章节更被黄新德老师引用到了他的新书《萍踪浪迹几度秋》里。在博文中我曾疾呼“盼望着能有优秀的青年演员,像当年的马、黄一样,再度演绎这传奇的风尘女画家”,如今可谓天遂人愿)。此番复排经典,除了当年的主演马兰、黄新德因年龄等因素无法出演(但黄新德担任了艺术总监一职)而换为孙娟、余顺外,编剧、作曲、导演以及服装、道具、化妆等都沿用了84年的原班人马,力求最大限度保留经典版的原汁原味,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完善。蒙该剧编剧林青老师盛情邀请,我赶赴合肥,观看了4月8日的彩排和4月9日的首场正式演出。

在详细评述孙娟、余顺的新版《风尘女画家》之前,我先把自己的结论抛出来,其实这个结论当时把我也吓了一跳,可是经过再三思考,与几位一起看过新版的戏迷进行了沟通,并了解了看过84年版演出的观众意见后,我以为这结论虽不敢说是不刊之论,但至少是有理有据的,那就是——孙娟、余顺版的《风尘女画家》超越了84年的马兰、黄新德版!

需要说明的是,较为严谨地比较同一剧目的两个版本,应当在对等条件下。然而,前面已经说过,84年的马兰、黄新德版《风尘女画家》并没有留下全剧录像,我也没有亲临现场观看,目前留下的资料,除去基本不具备参考价值的晚会演出片段外,一是安徽省黄梅戏演出团进京汇演时,马兰、黄新德完整演出了第七场(包括海滩别、赠怀表等);二是云南音像出版社录制的全剧录音(其实也不全,只能说主角的唱段基本是全的)。拿马、黄版的单场录像和棚内录音,与孙、余版的全剧剧场演出相比,有不对等之嫌。演出单场,或在棚内录音,相对来说不利于演员全身心进入角色;但从另一个角度说,只演出单场,对演员的体力和嗓音负担较轻,棚内录音可反复重来以求最佳效果。因此,在实在无法做到对等比较的情况下,姑且“关公战秦琼“一把,好在本人所言只是个人观点,姑妄言之吧。

一、更为平衡凝练的剧本

首先说明一下,舞台剧《风尘女画家》至少有4个版本,即84年原版(参见《安徽优秀剧本选1979—1989》)、84年演出版(依据云南音像版全剧录音,基本与原版相同)、2010年林青老师修改版、2011年演出版(也就是我们这次看到孙娟、余顺在舞台上演出的版本)。本章将通过对几个版本的剧本变迁的分析,结合对创作者的访问和自己的思考,试评新版的过人之处。

林青老师曾说,全剧主要突出张玉良两个方面,一是奋斗(与命运的抗争),二是爱国,具体就表现在她和潘赞化感情生活的一次次波澜中。在84版中,对张玉良的倔强和奋斗精神着墨甚多,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也带来一个“负面效应”——每到张玉良面临选择时,她总会坚决地选择事业(艺术),而使潘赞化做出牺牲;而潘赞化的反应有时也很强烈,这样,戏剧冲突虽然有了,人物也很鲜明,但难免会让人觉得张玉良对潘赞化用情不深,使得两人之间爱情的感人程度打了折扣。最典型的是张玉良在美专毕业,决心打掉肚里的孩子,前往法国留学。在84版第三场是这样描写的:潘赞化本来就反对张玉良打掉孩子去留学,看到张玉良居然拿自己当模特画裸女像,气愤不已:
潘赞化:你你你,你怎么就不想想?
    (唱)你……你……太不自爱!
     (扔画子,张急忙拾起)
        不想想我救风尘为的何来?
        为救你我不顾祸福利害,
        为救你好朋友断了往来。
        我不求你为我增添光彩,
        为自己你也该重新剪裁!
        难怪人说你秉性不改,
        你叫我在人前怎把头抬?
张玉良:(吃惊,气愤)一霎时如梦醒猛睁睡眼,
         出火坑这颈上又套圈圈。
         想不到一幅《裸女》风云变,
         你与那封建遗老站到一边。
潘赞化:不不,玉良,你不要误会,刚才一时急了,说了不该说的话,原谅我。
张玉良:(痛心地)十五岁落青楼命乖运蹇,
         受委屈受蹂躏挣扎在深渊。
         感谢你赐我生命赐我温暖,
         更珍惜教会我做人的尊严。
         遵教导我不顾千难万险,
         图奋发我敢闯火海刀山。
         未料想给我自由是有条件,
        越雷池半步……你便出口伤人把脸翻。
        人各有志勿强勉,
        为报恩我不能把你牵连!
然后刘校长请潘赞化为张玉良争取一个官费名额,潘赞化生硬地回答:“我无能为力。(下)”张玉良摔画扑向刘校长痛苦,本场完。给人的印象,虽然以今天的眼光,潘赞化的做法有点封建,但在那个时代,那种环境,潘赞化非常不希望张玉良打掉孩子出国,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在两人大吵一架后,下一场张玉良直接就在国外留学了,观众会认为:这个张玉良,潘赞化这样反对,这样气愤,她还是要坚持出国,其追寻艺术的精神固然可敬,但她对潘赞化的爱情就未必可信了。

在新版中,这一段完全删去了潘赞化因张玉良画裸女而气愤的情节,反而夸张玉良画得好。他的反对,完全是希望要个孩子,这么处理更接近人之常情,而且潘赞化也没有生硬地拒绝“我无能为力”而是直接跑下(后来在舞台演出时,孙娟、余顺做了更好的处理,后面会谈到),这样虽然减弱了戏剧冲突,但可以使观众接受张玉良出国留学是双方互相理解、互相妥协的结果——毕竟张玉良还年轻,出国几年回来生孩子也可以,而要短时间破除潘赞化的封建思想可就不容易了。在其他一些细节处,也注意增加了两人互相理解的刻画,这样处理,无疑使他们的爱情更令人信服,但反过来,又必然减弱张玉良抗争精神的力度,这也是两难吧?新版中是力图使二者更加平衡的。

在84版中最后一场,终于等到回国机会的张玉良,听说潘赞化已经去世,悲痛不已,连夜为潘赞化塑像,第二天一早,人们发现她已是满头华发,倒在了满天朝霞下,已随潘赞化而去了。这样的处理,戏剧效果非常强烈,张玉良之死作为一个高潮,紧随着潘赞化死讯这个高潮,连续地冲击观众,使人对潘、张的爱情产生极大的认同。但是,经过二十多年的思考和沉淀,林青老师认为:这样处理,戏剧效果固然强,却未免失之仓促突兀,而且从常理而言,张玉良得知潘赞化死讯,受打击晕过去更合理(事实上张玉良得知潘赞化死讯后还活了近20年),因此新版中改为:第二天一早,一夜白头的张玉良晕倒在沙发上,被学生和女仆唤醒后,她对身后事进行了交待(还突出了她的爱国情):
张玉良    (声音微弱)少华,我的好兄弟!
        (唱)兄弟啊,别难过,
           还有一事相委托——(掏出怀表)
           这怀表陪伴我无数岁月,
           刻上的泪痕不知有几多。
           请把它带到亲人墓前搁,
           慰他深深思念,
           伴他幽幽寂寞。
           声声嘀嗒,是他将离情述说,
           嘀嗒声声,是我为重逢唱的欢歌。
       (少华郑重接过怀表,
        玉良摸索着拿出装满奖章的盒子,打开,金光闪烁)
张玉良     (唱)这些奖章,金光闪烁,
           回首往事感慨多。
           心血的浇注,一生的拼搏,
           悲伤快乐汇成河。
           奔波海外未敢将岁月蹉跎。
           一颗赤子心,奉献给祖国!(把奖章合交给王少华)
(玉良突然精神抖擞一下站起——)
张玉良     那达!把我的画架取来!
王少华     先生,你……等你病好再画吧!
张玉良     (対那哒)快!我还要画一幅《黄山日出图》……
        (王少华上前扶住玉良,
        玉良接过画笔,举手欲画……
        画笔从手上掉下,她倒在了王少华身上……
     琵琶声渐起,接幕尾曲……)
此外,在2011年演出版里,出于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删去了84版中的第四场整场(即张玉良在法国留学,遇到琼斯教授,决定去罗马再学习四年那一场),同时删去了“小兰”这个人物以及与她有关的情节(如赠送《何处觅幽兰》),从人物塑造的完整性上有一定损失,但确实使全剧更加凝练,人物更加集中,现场效果还是不错的。

还有一点需要顺便提下,84版的第八场只有一个人物潘赞化,没有冲突没有对白,只有一个唱段《忽听琵琶诉幽怨》,这个唱段虽然脍炙人口,但难度很高,余顺当年正是凭此段摘得首届严凤英大赛金奖。要靠一个演员完全凭演唱撑下一场戏,对于演员的唱工和表演有很高的要求。为演员着想,林青老师在2010年修改版里,把《忽听琵琶诉幽怨》移到了最后一场里面,并在潘赞化的独唱里穿插了张玉良的对唱,充分照顾了演员。但也许是独立的《忽听琵琶》太经典,也许是余顺对自己很有信心,到了2011年演出版,还是恢复了《忽听琵琶》单独作为一场的编排,从实际演出效果来看,还是成功的。

二、更加优美悱恻的音乐

新版的作曲依然是精耕老师,他对全剧的音乐进行了重新整合,像《海滩别》、《赠怀表》、《忽听琵琶诉幽怨》、《梦会》等经典唱段予以完全保留。其他部分音乐做了改编,例如张玉良的主题音乐《不是爱风尘》,我个人感觉,新版比84版更为动听。不过音乐这方面,更多凭个人感受,也许我觉得好听,您未必入耳。遗憾的是,彩排那天在剧场遇见精耕老师,匆忙之间未及请教,4月9日上午记者上门采访精耕老师,我又因另有安排未能到场聆听,只好留待今后弥补了。

补充:资深戏迷梅子参加了4月9日对精耕的访问,结合他自己的思考,提供以下关于音乐改编的信息:在新版音乐处理上,精耕老师再次抛出了西洋乐中以主题音乐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段.主题音乐来自何处?精耕老师曰:1.预先设计,2.剧中提炼。这一次,潘赞化和张玉良的主题音乐就是从剧中提炼的。潘赞化的主题音乐来自“赠怀表”,张玉良的主题音乐来自插曲“不是爱风尘”。新版开场的音乐,即是潘赞化主题音乐的一次呈现。精耕老师进一步阐说其设计,大意如下:细听开场音乐,可知,旋律先在基本音附近颤动,代表着青年时期的经历,虽有曲折,但总体是平顺的;,突然音乐大幅上行,又大幅下行,是其人生大起大落;音乐接着逐步上行,代表其与命运的抗争;终于又跌落,归于基音稳定是其终归寂灭。

三、更加细腻传神的表演

这可能是最具争议性的一部分了。毕竟马、黄的声望、成就、资历、粉丝数是远远超过孙、余的,说新版本子更好、音乐更好,都没事,要说表演更好,未免有捋虎须之嫌。本人以演出实况为依据,做粗浅分析,欢迎各路神仙指正。

孙娟、余顺在该剧表演上最值得称道的是不断的自我完善能力。以我看过的4月8日彩排和4月9日首场正式演出为例,4月8日演出中存在的毛病在4月9日得到了明显改观。例如,在4月8日彩排时,孙娟在唱腔上并没有很好地区分开不同人生阶段的张玉良,而到了4月9日的首演时,她在音色上就很好地刻画出了芜湖为妓时的凄苦忧郁、初入潘府的娇羞纯真、考入美专后的青春活力、留学归来的成熟大气、再次出洋后的老迈沉稳等阶段,特别是第二、三、四阶段,区分得十分明显。这其中固然有音乐风格的变化,但她本人的努力也是显而易见的。反观云南音像版的全剧录音,马兰对于张玉良各阶段的区分相对并不明显。

又如最经典的《海滩别》一段,据说孙娟最初的表演时在海边嘤嘤哭泣,然后面对赶来的潘赞化唱起“本愿与你长相守……”,这是不对的。按照创作者的意图,这一场的开始是在前场(画展被破坏,大夫人来刁难)之后几天,张玉良经过心理斗争,实际已下定了再次出国的决心,因此,她的内心应该是冷静而坚定的,怎么能哭泣呢?在海边,往事历历涌上心头,她也舍不得离开她的“化兄”,此时的她仿佛进入了梦境,在梦境中,面对焦急赶来的潘赞化,她应该是轻柔深沉地唱出“本愿与你长相守……”等到潘赞化说出“随我回去吧”时,她突然从梦中惊醒,唱出:“梦中幻境纵然好也难长久……”此时她的声音应该是坚实有力的,但还不能把感情全部爆发出来。到了潘赞化说出“到了国外,你就再找一个人吧”的时候,她的感情终于爆发,大声喊出“我永远属于你!”而在整个过程中,潘赞化一直是清醒的。在演出时,孙娟显然是吸取了创作者的意见,把张玉良的感情层次较好地区分了出来(《海滩别》第一段处理得更收敛含蓄一点,少用哭腔可能更好)。而云南音像版的全剧录音中,马、黄的《海滩别》节奏明显过快,没有梦境的感觉,整场黄新德的对白都太轻柔,反倒是显得潘赞化在梦中。不过,马、黄的单场录像里,这几处处理得很好,可以说十分精彩,白璧微瑕是马兰唱“海那边、天尽头”时,指反了方向,应该是向舞台背景处指,那边才是海。

在第三场,张玉良美专毕业要去法国留学的那场戏,孙、余有一点很高明的处理。按照修改的剧本,该场最后是潘赞化跑下,在演出时处理为:潘赞化生气地背过身去,张玉良过去轻轻拉他,潘赞化下意识一甩手,怀着孕身体虚弱的张玉良站立不稳跌坐在地,潘赞化赶紧转过身疼爱地要去扶她,心中又还带着气,手伸到一半停住了。窃以为这样的处理,进一步突出了潘、张二人的感情,尤其是把潘赞化又气又爱表现的淋漓尽致,这样下一场交待张玉良留学了,观众也可以很自然地想到,肯定是潘赞化心肠一软,送她出去的,这样潘赞化更可爱,张玉良也不那么“可恶”了。

四、其他

二十多年过去,人的思想意识和科技水平都有了巨大的进步,反映在服装、舞美上的效果也很明显。例如舞台背景运用科技手段,更具表现力,“海滩别”时张玉良登船后,舞台背景上的轮船真的开动了;犹如“忽听琵琶”时潘赞化的服装,84年版是长衫围巾,显然不合剧中50年代末的时宜,新版改为中山装外罩大衣,就比较合理。

五、几点商榷

一是在人物形象设计上,或许可以更加鲜明些。余顺本身的形象与中老年潘赞化的差别是很大的,通过张玉良做的《潘赞化像》和旁人回忆可知,潘赞化身材高大,戴眼镜,大胡子,粗犷豪爽(人家可是行伍出身),是否可以更加突出?加之余顺的声音形象也偏年轻,如果不能在外形上多下功夫,会影响整体观感。(4月9日演出的后半部分,余顺的音色粗哑了一些,倒是更符合中老年潘赞化的特点,不知是嗓子疲劳还是有意调整)

二是有些细节还需打磨。如孙娟两天都将“半生心血毁须臾”唱成了“半生心血化须臾”,这就不通了,连错两天,有点不应该。还有第五场扮演流氓的演员破坏画展时,把悬挂画的铁丝搞坏了,致使画升不上去,下一场无法开始,让人捏了一把汗。

三是梅子指出的,彩排时第二场张玉良在潘府时,较好地表现出了她的娇羞纯真,但她对艺术的敏感,虽然也有表现(如“大人一开始就教我《爱莲说》,我想你一定喜欢莲花”),但还应进一步加强。在首场正式演出时已有改观,之后是否继续有所改善,就未可知了。

四是张玉良那幅著名的《人力壮士》,在新版中改叫《壮士》。我查了石楠的原著,写的是《人力壮士》,咨询林青老师,她说名字总是人取的,四个字的叫起来繁琐,改成两个字意思是一样。此举虽有道理,但毕竟《人力壮士》的叫法大家都已习惯,更何况后面《忽听琵琶》里那一句“你的《人力壮士》已修复得光彩鲜艳……”,演员唱惯了,观众听惯了,在彩排时听余顺唱“你的《壮士》已修复得光彩鲜艳……”,我是觉得挺别扭的,估计余顺唱得也别扭,第二天演出他就改成“你的《人力壮士》……”了,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的。既然经典已成经典,不合理的也就合理了,还是不改为好。

六、结语

黄新德老师在《萍踪浪迹几度秋》一书中回忆当年演出《风尘女画家》,说它是“小制作、不起眼”,还说“这种文戏,没有金戈铁马,更无枪炮硝烟,是发生在知识分子之间心灵深处的情感纠葛,且大多发生在室内、海滩,是近距离的交流或对抗,除了少量形体表达和地位调度之外,更多的要依靠唱腔念白来完成。”加上当年马、黄已经将它演绎得十分成熟,复排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当今时代,戏曲界也流行着贪大求洋、求新求怪的风气,热衷于“跨界”、“混搭”,就为这个,我也要以一个普通戏迷的身份,对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对孙娟、余顺说一声谢谢,谢谢他们在这种风气下,能“跟自己较劲”,主动干起这吃力不讨好的事,为戏迷奉献了这一出久违的纯粹的经典剧目。当然也要感谢林青、精耕、孙怀仁等宝刀不老的前辈艺术家们,希望新版的《风尘女画家》能继续打磨完善,能多多上演,让更多的戏迷大饱眼福,领略黄梅戏的巅峰魅力。
黄梅戏看不懂
回复 2# 快雪时晴
我去看了,反正是有人赠送票,不能浪费啊,一张票200元,虽然看不懂,但是不能对不起这价值200的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