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看看生活中的另一群“精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4:05:20
<P>所谓精英,字典是分开解释的,精,好的,完美的意思,英,特指那些有作为有贡献的人。从这里看,精英是个褒义词。</P>
<P>然而,偶今天要谈的是另一群精英,它在现实生活中鹤立鸡群,是很多人渴望成为的角色,然而他们其中的很多人却严重的辜负了精英这个词(至少偶这么认为)。他们是什么?</P>
<P>1. 小资  作为在上海定居的外地人,偶刚来上海的时候还没听说过小资一词,它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偶记不清了,大概就是世纪交替的那一两年里。小资,听名字顾名思义,小资产阶级,在分析它之前,先看看别人是如何分析它的。</P>
<P>小资们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小资情调又是个什么东西?什么人被称为小资?什么人又自称为小资?掀起小资们的盖头来,让我们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所谓的小资首先要有个硬件水准,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称之为小资的。

首先大部分小资是有文化有修养的人.

其次,小资的经济基础在中产阶级边缘,高于普通民众,一般工薪阶层是肯定的。但也没超过中产阶级的上限,在这个边缘的人最多。小资们未必都有车有房,但也是要住公寓,打出租的。大部分小资有比较稳定的职业和收入来源。

这是小资的硬件水准,当然仅仅有了这两个硬件还是不能算小资,就像没有操作系统和各种应用软件的电脑,即使你有颗"笨死"的心也只能是裸机一台。小资最重要的软件就是小资所特有的品位、情趣、格调,也就是被称之为小资情调的东西。

小资们是喜欢穿休闲服的,在非工作状态和非正式场合,而且是品牌服装,但很少有人会穿Adidas和NIKE那样招摇的大众名牌,正像《格调》那本书里所说的,小资们认为,只有贫民才喜欢那样标榜自己,小资们是有格调的,小资不是城市贫民,所以小资不选大众名牌,他们选择的是一流品牌的二线产品,这不仅是他们的服饰标准,也是他们选择一切生活用品的通用标准。既要跃升于大众之上,又俨然与暴富分子划清界限,限于经济基础,又无力追逐超一流品牌。这正是是典型的小资情调之一。

都是固执与狂热的心态,不过是两个极端而已。

他们总是站在主流与大众的边缘和角落里。

小资不屑与流行为伍,在流行到来的前夜,他们是着力追捧者,在流行的巅峰到来之时,他们又成为流行的唾弃者。

小资们也要为生计奔波的,但绝不会把这些挂在嘴边,所以小资们大多是忧郁和含蓄的,他们本质上向往稳定的生活,但又经常把自己装扮成漂泊者和流浪者。

概括起来所谓的小资情调其实就是一种固执与狂热,边缘与非主流,忧郁与含蓄,并以此来标榜他们的与众不同。

这就是小资,他可能是月光下一个忧郁的诗人,可能是酒吧里一个狂放的歌者,也可能是写字楼里一边品咖啡一边整理文件的职业女性。

《中国青年》[/COLOR] </P>
<P>看看,和普通老百姓相比,小资还真是挺特殊的,特殊就会有人追捧有人蔑视。只可惜在04年小资已经过时了,偶实在找不出什么颂扬小资的文章来,批评的文章倒不少,让我们来看看。</P>
<P>锈刀剖“小资”</P>
<P>小资玩够了没有?这个且先不说吧,我们去看看有好事者是如何用一把生锈的小刀细细的解剖小资的。





<P>
<P>一、辨名





<P>正如丰临所说,“小资”一词应当算是一种借用,它未经论证就被人们(尤在网上)相传引用。这就象大家都在提及时间,也以为自己确知时间的含义,但如果有人真的问你时间是什么,大概你很难脱口而出一个涵盖全面并经得起推敲的答案。





<P>本文无意给小资一个显式的定义(即用一些公认明确的词汇给出界定),而是希望通过分析和解剖,在思辨和历史中,彰显出它的意义。





<P>二、两个层面





<P>
<P>应当注意到,“小资”有着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指生活状态。二是指价值追求。





<P>当意指生活状态时,它基本是表示一种优雅闲适的个体生存,含有一种褒扬。追究起来,它是社会及个人生活从匮乏开始进入小康之后,人们告别了穷苦、奔波和劳碌而拥有了空余的时间,并且在空余时间里主动寻求精神上的审美和愉悦。它不是反拨物质欲求所带来的焦灼,而是对抗空余时间所呈示的个体生存的空白和虚无。必须提到的是,这种精神的审美和愉悦总是通过商品交换才得以实现和完成的。一句话,它是花钱买来的“享”(审美)和“乐”(愉悦)。





<P>在我看来,人们谈及“小资”时,更多地意指它的第二个层面——价值追求的层面,即不是指称一种实际生活的状态和活动,而是人的意识活动中的价值取向:将价值关注的目光直接内敛到自身的生存状态,从而寻求自我接受、自我满足和自我感动。





<P>
<P>三、物化、欲化和人化





<P>
<P>“小资”的第二个层面的含义,被人们寄予了更多的贬抑,是因为它在本来严酷的现实生存中显得过于虚弱和回避。





<P>
<P>人无疑是寻求自由的。人的社会活动及人类的理想社会也都是要寻求人的最大化的解放。而人之成为人,就在于人类在繁衍演化过程中,拥有并磨砺出了伟大的智慧和理性。借助于智慧的洞察和理性的批判力量,人类才得以建立起道德和法律体系,创立了科学和人文艺术,发展了辉煌的技术与物质文明。马克思说,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正是(也只是)通过人类伟大的理性,我们才得以更加深入地认识必然,从而获得更大更高的自由。





<P>
<P>然而,现实总是复杂和艰难的,通往人类自由的道路也必定是曲折和迂回的。例如人在以限制一种自由为代价来换取一种更大化的自由时,这种限制和自由的结果往往又构成了人们始料不及的对人自身的更高一层的压迫(如,道德禁锢和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人的异化)。





<P>理性是一把双刃剑,它本来是要服务于人的解放,是把人当作主体和目的。但在分析和批判当中,它又不得不把人当作对象,在社会实践中又常将人看作是手段。





<P>
<P>当人意识到自己被异化为手段和工具时,自然就会寻求新的解放。一方面,是理性的编排和社会实践的推动,造成了人的异化和束缚,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依靠理性来重新获得自由和解放,别无它途。





<P>
<P>我们不妨将这种使人从目的和主体沦为手段和工具的状况称为人的“物化”。





<P>
<P>正是出于对人的物化的不满和反抗,在上个世纪的西方才勃发了以存在主义为巅峰的非理性主义思潮。性解放、嬉皮士都只是这一反抗运动和结果和表象。它的精神内核,却是强调存在的意义,在意识到生命被抛至、被安排的荒诞命运之后,对“安排”的主动拒绝。人们在热情拥抱和讴歌活生生的生命体验的同时,把理性的目光投射到人的精神、意识活动的机理与奥秘,并由此诞生了精神分析学和各种心理学说。





<P>
<P>这是一场对人的生命和欲望的发现与肯定的运动,它打开了一个人类前所未知的领域,在一个崭新的图景和画面中,使人类获得了对自身更加完整的全新认识。





<P>然而,或许是人性自身的慵惰,使人们似乎因这场运动找到了将人的意义庸俗化的借口,一方面,人们堂而皇之地追求欲望的无休止的满足,以为个人财富的增加和性的解放,就是人性解放的全部。另一方面,放弃理性的反思与批判,以为只要顺应生命本能的欲求,就能达到人类理想中的自由。





<P>
<P>在拒绝被“安排”之后,人们就只一味地肯定自然而原始的本能,沉溺于欲望的满足当中,只将理性用于指向欲望的构建,而拒绝和放弃理性对世界,尤其是对人性自身的批判。





<P>
<P>在沉溺中,放弃了卓拔,放弃了对更高的可能性的主动追求,从而将人类关闭在欲望的围囿中不得超越,不得自由——我们可称之为人的“欲化”。(有如使人类从“器物”的一端滑落向“动物”的另一端)物化和欲化,应当看作人类从蒙昧中逐步摆脱出来、争取和实现解放的特定阶段和过程,在人的历史中,它们既意味着解放,也意味着禁锢。因为人类追求自由和解放将是一个永远不会终止的过程,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追求人的最大化自由的历史,是将人从各种非人化解救出来的“人化”的历史。





<P>
<P>四、放下鞭子、拿起扇子





<P>小资情调,就是要放下理性批判的鞭子,拿起煽凉、煽火、煽情的扇子,将现实的阴冷、社会的严酷隐藏、伪装起来,或视而不见,拒不承担对社会的批判和反思,在逃避中寻求自我接受、自我满足和自我感动。





<P>
<P>小资情调的合理性在于:一个充分分工的现代社会,不会要求它的每个成员都去承担社会批判的责任。衣食富足的人们有充分的自由去自我满足和感动。但我们必须反对的事情有两件:1.以为小资是一种上等的、高雅的、充分自由和人道的生活,它的价值观也是最先进的——而事实是,小资只是对欲望的妥协和沉溺,它通过人的欲化,关闭了人通向的更高自由的可能。2.让小资进入一个社会的精英意识,成为一种普遍的和被倡导的价值取向——一个社会失去理性批判的力量和势力是非常可怕的(法律是僵死的和有限的,它不足以维续一个社会的进步)。 (摘自凤凰网)[/COLOR]</P>
<P>说的很实在。偶感觉小资摈弃了集体主义观念,个人主义主导着他的思想和生活…………</P>
<P>零年代中国社会小资主义分析</P>
<P>小资的原意是小资产阶级。毛爷爷1925年12月1日写下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最初定义了小资产阶级,包含自耕农、小商、手工业主与小知识阶级,介于半无产阶级与中产阶级之间。因为社会变更与历史话语权的诸多原因,小资产阶级的流变最终特指介于中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知识分子阶层。目前小资的话语还原于“小知识阶级”,这与西方小资产阶级的话语原型接轨。





<P>小资,也称小布尔乔亚。将money-grabbing错误写成money-grubbing而成为商人阶级代称的“布尔乔亚”,引伸出小布尔乔亚的概念。巴黎拉丁区的塞纳左岸在传统上为小布尔乔亚糜集之处,而如今,浪漫的巴黎已经无处不是“小布尔乔亚”了。





<P>历史上拥有“东方巴黎”称号的上海,成为目前中国小资桥头堡,具有历史延续性。上海在历史上贡献了费穆的电影(如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小城之春》)、张爱玲的小说等等小资精神产品,上海小资的怀旧同样直指奢华颓废的旧日荣耀。





<P>目前中国的小资没有准确的定义,因为构成繁杂。狭义解释即“小布尔乔亚”中间的具有小知识分子特征的人,宽泛解释指当前大城市流行生活着的年轻人,主要由出生于70年代的人群构成。





<P>
<P>小资现象具有历史性与世界性,在此将目前中国的小资现象上升到主义层面进行剖析。





<P>小资在类别划分上比较困难,各种类别具有不同特征,在此从系统角度分析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特征而非面面俱到。





<P>
<P>小资主义追求个性化生活,优雅、从容的生活乃其不变的主题。小资反对缺乏文化内涵与个性的东西,焦点语言:“像个农民一样”。或者说要给“小资”找出一个反义词,“农民”当是最妥当的。小资具有反传统性。





<P>小资反传统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个人主义下自发的自由观念。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形成的集体主义观念正在被小资的个人主义瓦解,同时小资也形成了自发的自由思想萌芽,这同样是对历史悠久的中国封建主义的破坏。毛爷爷、邓爷爷旗帜鲜明的反对封建思想,在这个意义上说,小资主义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马克思认为所有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是个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反封建的个人主义自由思想的普遍萌芽也是历史的一个进步。





<P>虽然小资主义带有非常明显的缺陷,小资主义的积极意义也值得肯定,因为人类发展遵守螺旋上升的客观规律。





<P>
<P>小资继承了传统文化的内敛性,个性化生活的精神核心是儒家传统的精英主义。与儒家不同的是,小资主义完全的内敛性,缺乏儒家兼济天下的理想。完全的内敛性来源于小资主义自个人主义的建构,而非集体主义,同时继承了传统的精英主义,这决定了小资主义的非包容性特征。小资主义是封闭性精神结构,缺乏了儒家精神的扩散性,这是对儒家精神的一种全新发展。





<P>清朝诗人愤怒的写下:“江山代有才人出,各苦生民数十年”,这何尝不也是对数千年儒家传统的愤怒控诉。少了兼济天下的新儒家小资主义道路,将不会对社会构成破坏性影响,这对中国历史动则革命的宿命是一个有效中和。





<P>
<P>小资主义没有盛唐气象的阔大包容,多了一些直把杭州作汴州的末日狂欢特征。小资的理想生活建立在个人努力的基础上的,这种狂欢由于内敛性特征散发着颓废气息。弗洛姆的社会心理学认为人的本性、情欲和忧虑都是文化产物。如果在此批判小资主义的颓废,将要连中国的社会文化一起批判了,病态社会现象的背后,总是站立着病态的社会。非常幸运,深入研究以后我不用进行这样的工作了,“末日狂欢”是一个误判。





<P>个人努力建构的狂欢本质上是健康的。末日狂欢具有集体主义特征,这是社会心理学上的集体认同,自个人主义出发同样可能产生集体主义幻想,这由社会对个人主义压制力量的强弱决定。内敛性的个人主义即使被社会强力压制,也不具有扩散性,即使存在末日狂欢也是个体的选择,不具有集体主义特征。小资类别繁多与划分困难表明小资现象的多元化。





<P>
<P>“郁闷”是小资的口头禅,年轻的冲动与内敛的压抑产生人性的狂欢,无论是对青春奢侈的消费还是对快乐的浅层品尝,都彻底解构了中国封建文化对人性的专制传统。狂欢是对人性的一个解放,对人性压抑的一个反动与释放,这一次人性解放自发形成,并且是现代消费主义的,符合商品社会对人影响的规律。如果说这种狂欢不健康,不如说商品社会本质上缺乏健康。





<P>完全内敛性的小资主义对社会压制的抵抗除了内向的传统忍耐,在抗争上也首次出现了后现代特征的话语解构。福柯在《疯颠与文明》中写到:“世界试图通过心理学来评估疯癫和辨明它的合理性,但最它必须首先在疯癫面前证明自身的合理性,因为充满斗争和痛苦的世界是根据上述得出的结论。”





<P>通过狂欢释放个人痛苦,有效降低了对社会破坏性抵抗的可能性,释放心理压力以后的小资将精力投入到个人奋斗上来。狂欢同时可能产生颓废,而一旦社会给予小资进行个人努力的空间,小资将会抛弃颓废作风,精英主义隔离他人的诉求将占据主导地位。





<P>小资主义完全内敛性与精英主义二元化心理结构产生小资多元化表象。





<P>
<P>妥协性与个性追求构成小资主义另一个矛盾侧面。对传统的继承与个人力量的缺乏并向中产奋斗的物质理想共同构筑了小资主义的道德底线,个人努力是小资主义保持尊严的道德途径,对传统的继承是小资主义对社会道德的遵守,缺失力量的妥协正是小资主义对国家与社会前途冷静的观察,准备肩负起未来的社会责任。





<P>
<P>小资主义的怀旧有其深刻的历史共性,毛爷爷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写到:“这种人在精神上感觉的痛苦比一切人大,因为他们有一个从前与现在相反的比较。”当小资因为内敛的妥协开始铺天盖地的怀旧的时候,小资就成了当下这个社会中精神上最痛苦的一群人。这有甚于下岗人群的痛苦,因为小资的主要人群由70年代生人组成,正处于人生上升阶段遭遇的痛苦,而可资比较的过去仅仅是童年与学校生活。这种精神逃避直呈社会缺陷,年轻的首选是青春地狂欢,而不是怀旧。由此,小资主义的拯救是对自身的拯救,不具备扩散性。小资对理想环境的构建也不是胁迫他人选择,而是成长认同的土壤。





<P>
<P>小资主义同样具备了自由思想的萌芽特征,发端于个人的选择,对历史的尊重。小资主义多元化选择来自于对传统的现代主义继承,这是中国真正成长出来的全新的力量。





<P>小资主义多元化特征在一定程度的发展以后将瓦解目前的小资群体,形成各种特征的社会力量。而小资这个概念可能被压缩,数量可能会减少,但是不会消失。





<P>(作者:玛雅虎 摘自中新网)[/COLOR]</P>
<P>偶认为,目前上海的小资唯一和别的地方不同的就是上海人当中那股子相当浓厚的小市民气息在上海的小资当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当然你不能说上海人的精明现实等传统思想都不好,然而有时候精明却是自私,现实是颓废的代名词。比如,在茂名南路的PUB里,一个失落的小资喝着闷酒,朋友在一旁开导他,他嘴里念叨的却总是一句话“侬叫无哪能?”(你叫我怎么办)再比如,在公共汽车上一个打扮时髦的女上班族做在椅子上,而旁边站着一位拎着满袋子东西的老人,朋友悄悄问她要要让座,她说“站着哈起力,坐着瑟宜”(站着多累啊,坐着舒服)</P>
<P>看到这里,偶看可以下结论了,那就是小资绝不是精英。你是小资,没人怪你,你想成为精英,那好,请你把那些自私颓废的东西丢掉。</P>
<P>下面我们来谈谈第二种另类的精英——白领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9-5 15:13:05编辑过]
<P>所谓精英,字典是分开解释的,精,好的,完美的意思,英,特指那些有作为有贡献的人。从这里看,精英是个褒义词。</P>
<P>然而,偶今天要谈的是另一群精英,它在现实生活中鹤立鸡群,是很多人渴望成为的角色,然而他们其中的很多人却严重的辜负了精英这个词(至少偶这么认为)。他们是什么?</P>
<P>1. 小资  作为在上海定居的外地人,偶刚来上海的时候还没听说过小资一词,它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偶记不清了,大概就是世纪交替的那一两年里。小资,听名字顾名思义,小资产阶级,在分析它之前,先看看别人是如何分析它的。</P>
<P>小资们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小资情调又是个什么东西?什么人被称为小资?什么人又自称为小资?掀起小资们的盖头来,让我们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所谓的小资首先要有个硬件水准,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称之为小资的。

首先大部分小资是有文化有修养的人.

其次,小资的经济基础在中产阶级边缘,高于普通民众,一般工薪阶层是肯定的。但也没超过中产阶级的上限,在这个边缘的人最多。小资们未必都有车有房,但也是要住公寓,打出租的。大部分小资有比较稳定的职业和收入来源。

这是小资的硬件水准,当然仅仅有了这两个硬件还是不能算小资,就像没有操作系统和各种应用软件的电脑,即使你有颗"笨死"的心也只能是裸机一台。小资最重要的软件就是小资所特有的品位、情趣、格调,也就是被称之为小资情调的东西。

小资们是喜欢穿休闲服的,在非工作状态和非正式场合,而且是品牌服装,但很少有人会穿Adidas和NIKE那样招摇的大众名牌,正像《格调》那本书里所说的,小资们认为,只有贫民才喜欢那样标榜自己,小资们是有格调的,小资不是城市贫民,所以小资不选大众名牌,他们选择的是一流品牌的二线产品,这不仅是他们的服饰标准,也是他们选择一切生活用品的通用标准。既要跃升于大众之上,又俨然与暴富分子划清界限,限于经济基础,又无力追逐超一流品牌。这正是是典型的小资情调之一。

都是固执与狂热的心态,不过是两个极端而已。

他们总是站在主流与大众的边缘和角落里。

小资不屑与流行为伍,在流行到来的前夜,他们是着力追捧者,在流行的巅峰到来之时,他们又成为流行的唾弃者。

小资们也要为生计奔波的,但绝不会把这些挂在嘴边,所以小资们大多是忧郁和含蓄的,他们本质上向往稳定的生活,但又经常把自己装扮成漂泊者和流浪者。

概括起来所谓的小资情调其实就是一种固执与狂热,边缘与非主流,忧郁与含蓄,并以此来标榜他们的与众不同。

这就是小资,他可能是月光下一个忧郁的诗人,可能是酒吧里一个狂放的歌者,也可能是写字楼里一边品咖啡一边整理文件的职业女性。

《中国青年》[/COLOR] </P>
<P>看看,和普通老百姓相比,小资还真是挺特殊的,特殊就会有人追捧有人蔑视。只可惜在04年小资已经过时了,偶实在找不出什么颂扬小资的文章来,批评的文章倒不少,让我们来看看。</P>
<P>锈刀剖“小资”</P>
<P>小资玩够了没有?这个且先不说吧,我们去看看有好事者是如何用一把生锈的小刀细细的解剖小资的。





<P>
<P>一、辨名





<P>正如丰临所说,“小资”一词应当算是一种借用,它未经论证就被人们(尤在网上)相传引用。这就象大家都在提及时间,也以为自己确知时间的含义,但如果有人真的问你时间是什么,大概你很难脱口而出一个涵盖全面并经得起推敲的答案。





<P>本文无意给小资一个显式的定义(即用一些公认明确的词汇给出界定),而是希望通过分析和解剖,在思辨和历史中,彰显出它的意义。





<P>二、两个层面





<P>
<P>应当注意到,“小资”有着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指生活状态。二是指价值追求。





<P>当意指生活状态时,它基本是表示一种优雅闲适的个体生存,含有一种褒扬。追究起来,它是社会及个人生活从匮乏开始进入小康之后,人们告别了穷苦、奔波和劳碌而拥有了空余的时间,并且在空余时间里主动寻求精神上的审美和愉悦。它不是反拨物质欲求所带来的焦灼,而是对抗空余时间所呈示的个体生存的空白和虚无。必须提到的是,这种精神的审美和愉悦总是通过商品交换才得以实现和完成的。一句话,它是花钱买来的“享”(审美)和“乐”(愉悦)。





<P>在我看来,人们谈及“小资”时,更多地意指它的第二个层面——价值追求的层面,即不是指称一种实际生活的状态和活动,而是人的意识活动中的价值取向:将价值关注的目光直接内敛到自身的生存状态,从而寻求自我接受、自我满足和自我感动。





<P>
<P>三、物化、欲化和人化





<P>
<P>“小资”的第二个层面的含义,被人们寄予了更多的贬抑,是因为它在本来严酷的现实生存中显得过于虚弱和回避。





<P>
<P>人无疑是寻求自由的。人的社会活动及人类的理想社会也都是要寻求人的最大化的解放。而人之成为人,就在于人类在繁衍演化过程中,拥有并磨砺出了伟大的智慧和理性。借助于智慧的洞察和理性的批判力量,人类才得以建立起道德和法律体系,创立了科学和人文艺术,发展了辉煌的技术与物质文明。马克思说,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正是(也只是)通过人类伟大的理性,我们才得以更加深入地认识必然,从而获得更大更高的自由。





<P>
<P>然而,现实总是复杂和艰难的,通往人类自由的道路也必定是曲折和迂回的。例如人在以限制一种自由为代价来换取一种更大化的自由时,这种限制和自由的结果往往又构成了人们始料不及的对人自身的更高一层的压迫(如,道德禁锢和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人的异化)。





<P>理性是一把双刃剑,它本来是要服务于人的解放,是把人当作主体和目的。但在分析和批判当中,它又不得不把人当作对象,在社会实践中又常将人看作是手段。





<P>
<P>当人意识到自己被异化为手段和工具时,自然就会寻求新的解放。一方面,是理性的编排和社会实践的推动,造成了人的异化和束缚,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依靠理性来重新获得自由和解放,别无它途。





<P>
<P>我们不妨将这种使人从目的和主体沦为手段和工具的状况称为人的“物化”。





<P>
<P>正是出于对人的物化的不满和反抗,在上个世纪的西方才勃发了以存在主义为巅峰的非理性主义思潮。性解放、嬉皮士都只是这一反抗运动和结果和表象。它的精神内核,却是强调存在的意义,在意识到生命被抛至、被安排的荒诞命运之后,对“安排”的主动拒绝。人们在热情拥抱和讴歌活生生的生命体验的同时,把理性的目光投射到人的精神、意识活动的机理与奥秘,并由此诞生了精神分析学和各种心理学说。





<P>
<P>这是一场对人的生命和欲望的发现与肯定的运动,它打开了一个人类前所未知的领域,在一个崭新的图景和画面中,使人类获得了对自身更加完整的全新认识。





<P>然而,或许是人性自身的慵惰,使人们似乎因这场运动找到了将人的意义庸俗化的借口,一方面,人们堂而皇之地追求欲望的无休止的满足,以为个人财富的增加和性的解放,就是人性解放的全部。另一方面,放弃理性的反思与批判,以为只要顺应生命本能的欲求,就能达到人类理想中的自由。





<P>
<P>在拒绝被“安排”之后,人们就只一味地肯定自然而原始的本能,沉溺于欲望的满足当中,只将理性用于指向欲望的构建,而拒绝和放弃理性对世界,尤其是对人性自身的批判。





<P>
<P>在沉溺中,放弃了卓拔,放弃了对更高的可能性的主动追求,从而将人类关闭在欲望的围囿中不得超越,不得自由——我们可称之为人的“欲化”。(有如使人类从“器物”的一端滑落向“动物”的另一端)物化和欲化,应当看作人类从蒙昧中逐步摆脱出来、争取和实现解放的特定阶段和过程,在人的历史中,它们既意味着解放,也意味着禁锢。因为人类追求自由和解放将是一个永远不会终止的过程,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追求人的最大化自由的历史,是将人从各种非人化解救出来的“人化”的历史。





<P>
<P>四、放下鞭子、拿起扇子





<P>小资情调,就是要放下理性批判的鞭子,拿起煽凉、煽火、煽情的扇子,将现实的阴冷、社会的严酷隐藏、伪装起来,或视而不见,拒不承担对社会的批判和反思,在逃避中寻求自我接受、自我满足和自我感动。





<P>
<P>小资情调的合理性在于:一个充分分工的现代社会,不会要求它的每个成员都去承担社会批判的责任。衣食富足的人们有充分的自由去自我满足和感动。但我们必须反对的事情有两件:1.以为小资是一种上等的、高雅的、充分自由和人道的生活,它的价值观也是最先进的——而事实是,小资只是对欲望的妥协和沉溺,它通过人的欲化,关闭了人通向的更高自由的可能。2.让小资进入一个社会的精英意识,成为一种普遍的和被倡导的价值取向——一个社会失去理性批判的力量和势力是非常可怕的(法律是僵死的和有限的,它不足以维续一个社会的进步)。 (摘自凤凰网)[/COLOR]</P>
<P>说的很实在。偶感觉小资摈弃了集体主义观念,个人主义主导着他的思想和生活…………</P>
<P>零年代中国社会小资主义分析</P>
<P>小资的原意是小资产阶级。毛爷爷1925年12月1日写下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最初定义了小资产阶级,包含自耕农、小商、手工业主与小知识阶级,介于半无产阶级与中产阶级之间。因为社会变更与历史话语权的诸多原因,小资产阶级的流变最终特指介于中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知识分子阶层。目前小资的话语还原于“小知识阶级”,这与西方小资产阶级的话语原型接轨。





<P>小资,也称小布尔乔亚。将money-grabbing错误写成money-grubbing而成为商人阶级代称的“布尔乔亚”,引伸出小布尔乔亚的概念。巴黎拉丁区的塞纳左岸在传统上为小布尔乔亚糜集之处,而如今,浪漫的巴黎已经无处不是“小布尔乔亚”了。





<P>历史上拥有“东方巴黎”称号的上海,成为目前中国小资桥头堡,具有历史延续性。上海在历史上贡献了费穆的电影(如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小城之春》)、张爱玲的小说等等小资精神产品,上海小资的怀旧同样直指奢华颓废的旧日荣耀。





<P>目前中国的小资没有准确的定义,因为构成繁杂。狭义解释即“小布尔乔亚”中间的具有小知识分子特征的人,宽泛解释指当前大城市流行生活着的年轻人,主要由出生于70年代的人群构成。





<P>
<P>小资现象具有历史性与世界性,在此将目前中国的小资现象上升到主义层面进行剖析。





<P>小资在类别划分上比较困难,各种类别具有不同特征,在此从系统角度分析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特征而非面面俱到。





<P>
<P>小资主义追求个性化生活,优雅、从容的生活乃其不变的主题。小资反对缺乏文化内涵与个性的东西,焦点语言:“像个农民一样”。或者说要给“小资”找出一个反义词,“农民”当是最妥当的。小资具有反传统性。





<P>小资反传统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个人主义下自发的自由观念。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形成的集体主义观念正在被小资的个人主义瓦解,同时小资也形成了自发的自由思想萌芽,这同样是对历史悠久的中国封建主义的破坏。毛爷爷、邓爷爷旗帜鲜明的反对封建思想,在这个意义上说,小资主义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马克思认为所有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是个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反封建的个人主义自由思想的普遍萌芽也是历史的一个进步。





<P>虽然小资主义带有非常明显的缺陷,小资主义的积极意义也值得肯定,因为人类发展遵守螺旋上升的客观规律。





<P>
<P>小资继承了传统文化的内敛性,个性化生活的精神核心是儒家传统的精英主义。与儒家不同的是,小资主义完全的内敛性,缺乏儒家兼济天下的理想。完全的内敛性来源于小资主义自个人主义的建构,而非集体主义,同时继承了传统的精英主义,这决定了小资主义的非包容性特征。小资主义是封闭性精神结构,缺乏了儒家精神的扩散性,这是对儒家精神的一种全新发展。





<P>清朝诗人愤怒的写下:“江山代有才人出,各苦生民数十年”,这何尝不也是对数千年儒家传统的愤怒控诉。少了兼济天下的新儒家小资主义道路,将不会对社会构成破坏性影响,这对中国历史动则革命的宿命是一个有效中和。





<P>
<P>小资主义没有盛唐气象的阔大包容,多了一些直把杭州作汴州的末日狂欢特征。小资的理想生活建立在个人努力的基础上的,这种狂欢由于内敛性特征散发着颓废气息。弗洛姆的社会心理学认为人的本性、情欲和忧虑都是文化产物。如果在此批判小资主义的颓废,将要连中国的社会文化一起批判了,病态社会现象的背后,总是站立着病态的社会。非常幸运,深入研究以后我不用进行这样的工作了,“末日狂欢”是一个误判。





<P>个人努力建构的狂欢本质上是健康的。末日狂欢具有集体主义特征,这是社会心理学上的集体认同,自个人主义出发同样可能产生集体主义幻想,这由社会对个人主义压制力量的强弱决定。内敛性的个人主义即使被社会强力压制,也不具有扩散性,即使存在末日狂欢也是个体的选择,不具有集体主义特征。小资类别繁多与划分困难表明小资现象的多元化。





<P>
<P>“郁闷”是小资的口头禅,年轻的冲动与内敛的压抑产生人性的狂欢,无论是对青春奢侈的消费还是对快乐的浅层品尝,都彻底解构了中国封建文化对人性的专制传统。狂欢是对人性的一个解放,对人性压抑的一个反动与释放,这一次人性解放自发形成,并且是现代消费主义的,符合商品社会对人影响的规律。如果说这种狂欢不健康,不如说商品社会本质上缺乏健康。





<P>完全内敛性的小资主义对社会压制的抵抗除了内向的传统忍耐,在抗争上也首次出现了后现代特征的话语解构。福柯在《疯颠与文明》中写到:“世界试图通过心理学来评估疯癫和辨明它的合理性,但最它必须首先在疯癫面前证明自身的合理性,因为充满斗争和痛苦的世界是根据上述得出的结论。”





<P>通过狂欢释放个人痛苦,有效降低了对社会破坏性抵抗的可能性,释放心理压力以后的小资将精力投入到个人奋斗上来。狂欢同时可能产生颓废,而一旦社会给予小资进行个人努力的空间,小资将会抛弃颓废作风,精英主义隔离他人的诉求将占据主导地位。





<P>小资主义完全内敛性与精英主义二元化心理结构产生小资多元化表象。





<P>
<P>妥协性与个性追求构成小资主义另一个矛盾侧面。对传统的继承与个人力量的缺乏并向中产奋斗的物质理想共同构筑了小资主义的道德底线,个人努力是小资主义保持尊严的道德途径,对传统的继承是小资主义对社会道德的遵守,缺失力量的妥协正是小资主义对国家与社会前途冷静的观察,准备肩负起未来的社会责任。





<P>
<P>小资主义的怀旧有其深刻的历史共性,毛爷爷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写到:“这种人在精神上感觉的痛苦比一切人大,因为他们有一个从前与现在相反的比较。”当小资因为内敛的妥协开始铺天盖地的怀旧的时候,小资就成了当下这个社会中精神上最痛苦的一群人。这有甚于下岗人群的痛苦,因为小资的主要人群由70年代生人组成,正处于人生上升阶段遭遇的痛苦,而可资比较的过去仅仅是童年与学校生活。这种精神逃避直呈社会缺陷,年轻的首选是青春地狂欢,而不是怀旧。由此,小资主义的拯救是对自身的拯救,不具备扩散性。小资对理想环境的构建也不是胁迫他人选择,而是成长认同的土壤。





<P>
<P>小资主义同样具备了自由思想的萌芽特征,发端于个人的选择,对历史的尊重。小资主义多元化选择来自于对传统的现代主义继承,这是中国真正成长出来的全新的力量。





<P>小资主义多元化特征在一定程度的发展以后将瓦解目前的小资群体,形成各种特征的社会力量。而小资这个概念可能被压缩,数量可能会减少,但是不会消失。





<P>(作者:玛雅虎 摘自中新网)[/COLOR]</P>
<P>偶认为,目前上海的小资唯一和别的地方不同的就是上海人当中那股子相当浓厚的小市民气息在上海的小资当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当然你不能说上海人的精明现实等传统思想都不好,然而有时候精明却是自私,现实是颓废的代名词。比如,在茂名南路的PUB里,一个失落的小资喝着闷酒,朋友在一旁开导他,他嘴里念叨的却总是一句话“侬叫无哪能?”(你叫我怎么办)再比如,在公共汽车上一个打扮时髦的女上班族做在椅子上,而旁边站着一位拎着满袋子东西的老人,朋友悄悄问她要要让座,她说“站着哈起力,坐着瑟宜”(站着多累啊,坐着舒服)</P>
<P>看到这里,偶看可以下结论了,那就是小资绝不是精英。你是小资,没人怪你,你想成为精英,那好,请你把那些自私颓废的东西丢掉。</P>
<P>下面我们来谈谈第二种另类的精英——白领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9-5 15:13:05编辑过]
<P>那么长</P><P>真的是原创么?</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9-5 12:23:34编辑过]
<P>我也喜欢说郁闷.</P><P>可我没什么钞票</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9-5 13:32:56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9-5 13:38:29编辑过]
<P>写的太好了</P>
UP
<P>不错,支持一下。</P><P>不过引用的文字占全篇三分之二强,叫原创有点勉强,呵呵~
还是支持你一下,毕竟原创的比较难得。</P><P>请教一个问题,那些喜欢把“我”写成“偶”的人应该归属哪一类?
没有针对你的意思,只是特别看不惯。“我”就是我,偶什么偶!
“偶”是台湾佬的闽南腔国语的说法,那些宣称要彻底和大陆划清界限的台湾土包们言必称“偶”,反之反对台独的台湾有识之士都是字正腔圆的“我”!</P>
<P>偶是我在论坛习惯用的自称,因为长期用偶,也因为过去混的论坛福建人很多,形成习惯了。</P><P>如果一定要把说“偶”的人归个类,单从这方面讲BOBO一族比较合适。</P><P>感谢兄弟的鼓励!</P>
<P>俺就在上海啊,讲的有道理啊,我不是小资,我是小农啊</P>
<P>看来我要算工人阶级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