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到死的赵尚志为何殉国40年后才恢复党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2:10:13
凤凰网资讯 > 历史 > 中国近代史 > 正文2011年03月30日 09:04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董少东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 ... /30/5456933_0.shtml
提示:可是,刚刚燃起希望的赵尚志又遭到了当头一棒,在国内的北满省委传来了对他“永远开除党籍”的决定。北满省委给赵尚志列出了三大“罪状”:一,反对中共中央路线,反对王明、康生的指示信;二,实行左倾关门主义路线;三,怀疑北满省委主要负责同志为党内奸细。



本文摘自:《北京日报》2011年3月29日20版,作者:董少东,原题:《雪原孤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最早对日作战、历时最长且条件最艰苦的一支抗日武装。抗联将士抵御着难以想象的严寒和饥饿,挑战着人类生存的极限,与数十倍于己的强大日军顽强鏖战,十多年间,对日伪军大小战斗66611次,消灭日伪军18万人,牵制了70多万日本关东军,有力地打击了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为全民族抗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此过程中,东北抗联也蒙受了巨大的牺牲。据不完全统计,先后参加东北抗联的5万多将士大部分血染疆场,120多位师以上干部战死。被称为“南杨北赵”的杨靖宇和赵尚志,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英雄悲歌

1942年2月12日,凌晨1时,黑龙江省萝北县,寒风低吼。

东北抗日联军名将赵尚志带领他的士兵向梧桐河方向移动。部下刘德山说:“咱到菜园子屋里暖和一下。”又说,“你们先去,我去解手。”说罢,他转身行至赵尚志身后,举起步枪。

子弹从腹部穿过,赵尚志立仆在地——刘德山是个老猎手,枪法奇好,被日本人收买来刺杀赵尚志。

毕竟是赵尚志,他操起手枪,朝刘德山打去,刘的头、腹部各中一弹,当即毙命。

赵尚志被扶进附近一个僻静的农家小屋。漆黑的寒夜里,一队日军和伪警察,在另一个汉奸张锡蔚带领下,潜行过来。短暂激战后,赵尚志昏迷过去。醒来后,发现自己躺在爬犁上,已然被俘。他说:“只想死在千军万马中,没承想死在刘炮(刘德山)手里。”

八个小时后,赵尚志伤重牺牲。随后,日寇割下了英雄的首级,将尸身沉于松花江冰窟之中。

英雄牺牲,血染沙场何其壮烈。而像赵尚志这样,被一颗背后偷袭的子弹射中,殒命于汉奸宵小之手,可悲可叹。

在东北抗日战场上,一直有“南杨北赵”之说。“南杨”指的是杨靖宇,“北赵”就是赵尚志。而前者已于1940年2月23日,被一个汉奸引路带来的日军发现,落入敌手后遭杀害。
在人们的想象中,赵尚志应该和抗日英雄杨靖宇一样,身材高大,气宇轩昂。可事实上,赵尚志身高只有一米六二——这是日寇对赵尚志遗体测量得出的结果。

由于东北抗日斗争的残酷和艰苦,赵尚志一生中极少拍照。驰骋白山黑水间的一代名将,留给人们的却只是一个模糊的身影。

1939年5月19日,延安出版的《新中华报》刊载了一篇《赵尚志速写》,留下了最为传神的赵尚志形象描述:

矮矮的身材架着一身破旧的士兵衣服;一张堆满了灰尘的面孔上安置着一只失了明的眼睛——为我民族受了光荣的伤;走起路来一颠一跛的;大部分空闲时间,总是围绕着他的马,忙着饲料或梳毛;又最喜欢插在小孩子堆中指手画脚的放纵的说笑玩闹……

特别引人注目的就是他那双长久不洗的手(有人说他七个月不会洗脸),被汗水和灰尘交织着刺绣出了鳞状的花纹,每一个骨节都是膨大得像小榔头,除去手掌心之外,既黑又瘦,恰像老乌鸦爪子。

如果你问他:“为什么不洗脸?”“连小日本鬼子都打不出去,哪里还有脸啊!”是他的答复。

赵尚志的那只眼睛是在巴彦抗日游击队的战斗中失去的。他的眼眶被弹片击伤,致使左眼失明,颧骨上也留下了一个月牙形的伤痕。正是因为这块伤痕,2004年他的颅骨被发现时,人们才得以确认,那就是当年让日军闻风丧胆的英雄赵尚志。

直到赵尚志牺牲62年之后的2004年,他的头颅才在长春被人们找到。现在能够看到的赵尚志标准像,是根据颅骨复原得到的绘画作品,只能说是比较接近真实的赵尚志形象。而目前发现的惟一一张赵尚志生前的照片,是1932年8月巴彦抗日游击队成员的合影。赵尚志手拿马鞭坐在前排中间,二十四岁的他明显比两边的人矮半头,看上去甚至像个未及成年的孩子。

可这个年轻的小个子,当时就已经是有着7年党龄的老党员了,担任着游击队的政治部主任。此前,他还是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在东北党组织中,赵尚志是为数不多的受过正规训练的军事人才。

1925年,年仅17岁的赵尚志在哈尔滨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投考黄埔军校,与林彪同为黄埔四期。然而未及毕业,蒋介石策划发动了“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公开了共产党员身份的赵尚志不得不提前退学。凤凰网资讯 > 历史 > 中国近代史 > 正文2011年03月30日 09:04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董少东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 ... /30/5456933_0.shtml
提示:可是,刚刚燃起希望的赵尚志又遭到了当头一棒,在国内的北满省委传来了对他“永远开除党籍”的决定。北满省委给赵尚志列出了三大“罪状”:一,反对中共中央路线,反对王明、康生的指示信;二,实行左倾关门主义路线;三,怀疑北满省委主要负责同志为党内奸细。



本文摘自:《北京日报》2011年3月29日20版,作者:董少东,原题:《雪原孤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最早对日作战、历时最长且条件最艰苦的一支抗日武装。抗联将士抵御着难以想象的严寒和饥饿,挑战着人类生存的极限,与数十倍于己的强大日军顽强鏖战,十多年间,对日伪军大小战斗66611次,消灭日伪军18万人,牵制了70多万日本关东军,有力地打击了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为全民族抗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此过程中,东北抗联也蒙受了巨大的牺牲。据不完全统计,先后参加东北抗联的5万多将士大部分血染疆场,120多位师以上干部战死。被称为“南杨北赵”的杨靖宇和赵尚志,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英雄悲歌

1942年2月12日,凌晨1时,黑龙江省萝北县,寒风低吼。

东北抗日联军名将赵尚志带领他的士兵向梧桐河方向移动。部下刘德山说:“咱到菜园子屋里暖和一下。”又说,“你们先去,我去解手。”说罢,他转身行至赵尚志身后,举起步枪。

子弹从腹部穿过,赵尚志立仆在地——刘德山是个老猎手,枪法奇好,被日本人收买来刺杀赵尚志。

毕竟是赵尚志,他操起手枪,朝刘德山打去,刘的头、腹部各中一弹,当即毙命。

赵尚志被扶进附近一个僻静的农家小屋。漆黑的寒夜里,一队日军和伪警察,在另一个汉奸张锡蔚带领下,潜行过来。短暂激战后,赵尚志昏迷过去。醒来后,发现自己躺在爬犁上,已然被俘。他说:“只想死在千军万马中,没承想死在刘炮(刘德山)手里。”

八个小时后,赵尚志伤重牺牲。随后,日寇割下了英雄的首级,将尸身沉于松花江冰窟之中。

英雄牺牲,血染沙场何其壮烈。而像赵尚志这样,被一颗背后偷袭的子弹射中,殒命于汉奸宵小之手,可悲可叹。

在东北抗日战场上,一直有“南杨北赵”之说。“南杨”指的是杨靖宇,“北赵”就是赵尚志。而前者已于1940年2月23日,被一个汉奸引路带来的日军发现,落入敌手后遭杀害。
在人们的想象中,赵尚志应该和抗日英雄杨靖宇一样,身材高大,气宇轩昂。可事实上,赵尚志身高只有一米六二——这是日寇对赵尚志遗体测量得出的结果。

由于东北抗日斗争的残酷和艰苦,赵尚志一生中极少拍照。驰骋白山黑水间的一代名将,留给人们的却只是一个模糊的身影。

1939年5月19日,延安出版的《新中华报》刊载了一篇《赵尚志速写》,留下了最为传神的赵尚志形象描述:

矮矮的身材架着一身破旧的士兵衣服;一张堆满了灰尘的面孔上安置着一只失了明的眼睛——为我民族受了光荣的伤;走起路来一颠一跛的;大部分空闲时间,总是围绕着他的马,忙着饲料或梳毛;又最喜欢插在小孩子堆中指手画脚的放纵的说笑玩闹……

特别引人注目的就是他那双长久不洗的手(有人说他七个月不会洗脸),被汗水和灰尘交织着刺绣出了鳞状的花纹,每一个骨节都是膨大得像小榔头,除去手掌心之外,既黑又瘦,恰像老乌鸦爪子。

如果你问他:“为什么不洗脸?”“连小日本鬼子都打不出去,哪里还有脸啊!”是他的答复。

赵尚志的那只眼睛是在巴彦抗日游击队的战斗中失去的。他的眼眶被弹片击伤,致使左眼失明,颧骨上也留下了一个月牙形的伤痕。正是因为这块伤痕,2004年他的颅骨被发现时,人们才得以确认,那就是当年让日军闻风丧胆的英雄赵尚志。

直到赵尚志牺牲62年之后的2004年,他的头颅才在长春被人们找到。现在能够看到的赵尚志标准像,是根据颅骨复原得到的绘画作品,只能说是比较接近真实的赵尚志形象。而目前发现的惟一一张赵尚志生前的照片,是1932年8月巴彦抗日游击队成员的合影。赵尚志手拿马鞭坐在前排中间,二十四岁的他明显比两边的人矮半头,看上去甚至像个未及成年的孩子。

可这个年轻的小个子,当时就已经是有着7年党龄的老党员了,担任着游击队的政治部主任。此前,他还是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在东北党组织中,赵尚志是为数不多的受过正规训练的军事人才。

1925年,年仅17岁的赵尚志在哈尔滨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投考黄埔军校,与林彪同为黄埔四期。然而未及毕业,蒋介石策划发动了“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公开了共产党员身份的赵尚志不得不提前退学。
赵尚志在黄埔军校5个多月。不过,黄埔军校的学制其实只有7个月,“肄业生”赵尚志已经完成了大部分学业。在此后东北抗日战场的白山黑水间,赵尚志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当然,更多的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日伪的残酷统治和不断围剿中,只有不断战斗才能生存下去。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东北军奉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撤出东北。仅数月间,东三省绝大部分领土落入敌手,三千万同胞沦为亡国奴。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共中央在9月20日发表《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强烈谴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号召人民起来参加工农苏维埃运动,“驱逐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海陆空军”。根据中央指示,中共满洲省委决定积极创建抗日游击队并开展游击战争。

赵尚志是第一批投身到这场战争中的共产党人。

巴彦抗日游击队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即树起了抗日大旗。这支队伍转战哈尔滨周边地区,曾攻下巴彦县城,奇袭日伪运输线,甚至一度打到哈尔滨。可对阵装备精良的凶残日军,终究势单力薄,坚持战斗两年后,巴彦抗日游击队被打散。

巴彦游击队的失败被归罪于赵尚志,他第一次被开除了党籍。

“我还是要革命的”

赵尚志被满洲省委开除党籍,直接原因是巴彦游击队的损失,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他在工作中对中央指示的批评和制抵。

辽宁省朝阳市赵尚志研究会会长雷凤祥说,1931年以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内占据了主导地位。当时,设在上海的临时中央曾召开了一次“北方会议”,给东北的抗日斗争发出了很多不切实际的指示。比如“建立苏区,不许敌人跨入一步”,对各种义勇军组织采取关门政策等等。而赵尚志坚持的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联合各种抗日力量的统一战线,则被当时占据主导的左倾思想视为“机会主义”、“逃跑主义”。

开除党籍的决定,让赵尚志的情绪遭受打击,一度很沉闷。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他曾写下这样一首诗:“风打麦波千层浪,雁送征人一段愁。披靡无术,被屏逐于千里之外。”语句中尽显苦闷心境。

不过,赵尚志没有放弃抗日斗争的信念。此后不久,他拒绝了地下党组织安排的哈尔滨市总工会主席之职,主动要求前往哈东地区(哈尔滨以东宾县、珠河、阿城等地)从事抗日活动。他还要回到最熟悉的战场上去。
临行前,赵尚志到巴彦游击队战友夏尚志住处道别。两个“尚志”一起吃了一顿告别饭。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有关部门整理赵尚志事迹寻访到夏尚志时,老人仍对50年前与赵尚志的最后一别保留着清晰的记忆:

那时候,赵尚志被开除了党籍,一只眼睛瞎了,还要去哈东打游击。他这一去,是孤身一人,手无寸铁,身无分文,可还是很乐观。吃饭时还笑呵呵地说:“我就一个愿望,将来胜利了,能在‘狗不理’吃顿包子。”临行前,他忽然郑重起来,说:“我走了,我还是要革命的。”

手无寸铁的赵尚志拿什么去干革命呢?“在当时的东北,找到不属于日伪的武装还真不是难事。”雷凤祥说。

“九一八事变”后,处于国破家亡境地的东北人民,在白山黑水之间燃起了民族自卫的抗日烽火,各地义勇军、游击队、红枪会、大刀会、山林队等抗日武装犹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

由于没有坚强的领导,数目众多的东北抗日义勇军群龙无首、各自为战,遭到日本关东军残酷的镇压,或被消灭,或被打散。

领导东北抗日的重担历史性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的肩头。从1932年起,中共满洲省委指示各地党组织,先后组织了由汉、满、朝鲜、蒙古、回等民族爱国志士参加的十余支抗日游击队。到1933年底,中共直接领导的各地游击队已发展为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主力。

来到哈东的赵尚志找到了一支名叫“朝阳队”的抗日义勇军。其领导人孙朝阳本是东北军马占山部下属,与日军战斗失利后被迫占山落草。

看上去毫不起眼的赵尚志起初只能在“朝阳队”当马夫,但很快在战斗中崭露头角,深受孙朝阳器重,还当上了参谋长。

赵尚志本想把“朝阳队”发展成由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但孙朝阳的投敌倾向却越来越明显。赵尚志只能带着6个人脱离了“朝阳队”。

就是从这7个人起家,赵尚志很快发展出了一支数千人的抗日队伍,也就是后来的抗联第三军。此后数百场大大小小的战役,少有败绩,打得日军慨叹“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

暗箭

赵尚志领导的抗联究竟有多少人?按照《东北抗联斗争史略》记载,抗联第三军最盛时人数有6000人,但这个数据很难说是准确的。

雷凤祥告诉记者,在赵尚志部队活动最为集中的黑龙江省尚志市(原名珠河县),有档案记载的抗联烈士就有18000多人。而赵尚志当时的活动范围覆盖了40多个县。即便是最保守的估计,赵尚志统领的部队也不止6000人。

不过,军史之所以采信6000人的数字,一般指进入东北抗联编制的部队。

东北抗日联军共有11个军,人数最多时有4万人,其中,第一、二、三、六、七等军是在党领导的反日游击队基础上建立的;第四、五两军在救国军、抗日自卫军余部的基础上建立;第八、九、十、十一军是在义勇军余部和抗日山林队的基础上建立的。

即便是在编的抗日联军,成分也相当复杂,而赵尚志动员和收编的武装,要远远超过6000人。

那时候,仅在赵尚志游击队活动的珠河一带,就有许多义勇军、山林队,如“九江”、“容易”、“跨海”、“双盛”等大小三四十股。
雷凤祥说,在抗日初期,赵尚志本能地鄙视和讨厌土匪,不愿意与他们为伍。在此期间,赵尚志曾与这些队伍麻烦纠纷不断。但他很快认识到,党领导的游击队尚弱,要抗日必须联合这些杂牌军。许多次战斗,只要对方是中国人,他就骑马到阵前喊话。有士兵说,“别喊话了,枪子儿可不听你的呀!”赵尚志说,枪子儿能打着几个敌人?我一喊“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就很可能跑过来一大群。

于是,赵尚志收编了许多“山头”,成立了东北反日联合军司令部,他被推选为总司令。这种做法虽然迅速壮大了队伍,但始终没能彻底解决队伍的革命性,这也是造成东北抗日环境复杂的一个重要原因。

雷凤祥说,除了党领导的基干队伍外,其余的抗日队伍多具有三面性,他们一会儿意气风发跟着共产党打日军,一会儿自立山头去做土匪,一会儿干脆下山给日军做帮手。即使他们当汉奸时也有两面性,有时竟也会哗变一下,把对方的伪军带上山倒戈抗日。

这支队伍中出现一些汉奸几乎是注定的,从师长到普通士兵,什么级别的人都有。比如,赵尚志为了收编一个叫于九江的土匪,和他结拜为“兄弟”,任命其为第七师师长。但于九江匪性不改,进行内奸分裂活动,后被赵尚志兵不血刃用计拿下。

这一点很快也被日军了解并利用。对赵尚志领导的抗联队伍,他们的剿灭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却总也见不到成效。有数次,日伪军队已经将赵尚志的队伍围在当心,却总是被他神鬼莫测地突围出去。明刀明枪的战斗,日军对神出鬼没的赵尚志无可奈何,于是,他们在一浪高过一浪的严酷镇压中,一只手拉拢土匪武装,“只打抗联,不打土匪”,分化抗日队伍,另一只手放出了阴毒的暗箭——收买汉奸执行刺杀计划。

最早要刺杀赵尚志的汉奸叫周光亚。在1934年日军悬赏1万元要赵人头的时候,周混入赵部,因为有点文化,被任命为司令部秘书。但是此后不久,有认识他的同乡也加入了抗联。周光亚怕暴露身份,在另一个伪装成医生的汉奸混入抗联后,他寻机将经济部长李启东杀害,夺款逃跑。

此事对赵尚志刺激极大。李启东比他大12岁,是创立珠河抗日游击队(抗联第三军前身)的七人之一。李被刺后,司令部对奸细问题警觉起来,经过对“医生”的审问,才知道他准备投毒害死赵尚志等人。

诸如此类的事情时有发生,以至于赵尚志一直对汉奸、叛徒有着高度的敏感和戒备,却不料最终还是殒命在汉奸枪口下。

而另一方面,也正是因为赵尚志对奸细近乎杯弓蛇影的警戒心理,让他把一些党内不正确的路线、政策与奸细相关联,因而加剧了他遭受的不公正批判。

游击根据地

在中国革命史上,发动群众、建立革命根据地一直是党领导的革命武装能够存在并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但在东北地区长达14年的抗日斗争中,从未出现过像井冈山、中央苏区那样的根据地。归根结底,是他们面对的敌人太过强大,斗争太过残酷。

东北抗日联军各部都没有放弃过建立根据地的努力。以赵尚志率领的抗联第三军为例,他们先是在哈东地区打游击,建立了南北350里、东西200里的哈东游击根据地,后来转战到汤原,又创建了方圆500里的汤原游击根据地。

不过,这两片区域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根据地,更近似于游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