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专为左撇子官兵改造武器 体现人性化设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6 07:57:53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03-28/2933690.shtml

解放军专为左撇子官兵改造武器 体现人性化设计
2011年03月28日 08:54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22)  【字体:↑大 ↓小】

  “左撇子”,

  这种“痼癖”很可爱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了这样一组令人惊讶的数字——

  目前,全世界每10人中就有1人是“左撇子”。现实生活中,“左撇子”人数也在快速增长。一项统计显示:2010年出生的“左撇子”,比1990年多了近一倍。到2020年,“左撇子”可望达到10亿人。

  可想而知,今后来当兵的“左撇子”也会越来越多。以往,“左撇子兵”在训练中的习惯动作,常被当作“痼癖动作”来纠正。这种“纠正”对于“左撇子”们来说,无奈又痛苦。

  “左撇子”需要“纠正”吗?就这个话题,记者走访了有关医学专家。专家介绍,其实“左撇子”惯用左手有独特的优势。举个体育方面的例子,在击剑、乒乓球、网球、篮球等项目中,“左撇子”运动员令人防不胜防。1979年至1993年进入世界击剑锦标赛四分之一决赛的选手中,一半的男选手和三分之一的女选手是“左撇子”。

  还有令人意外的。专家发现,大脑通过中枢神经将信息传递到身体左侧比传递到右侧快千分之十五秒。关于这一点,部队也有佐证:眼疾手快的“神枪手”,不少是“左撇子”。

  “左撇子”,这种“痼癖”原来很可爱!由此,记者产生联想:未来战场上,胜负也许就在分秒之间。让“左撇子”官兵操作武器更加顺手,个中意义不言而喻。

  从改进坦克帽到关注“左撇子”

  去年,本报报道了装甲兵武向军在演习中因耳朵受伤,引起总装备部高度关注,要求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对装备认真从速加以改进,更换乘员工作帽内耳机材料的事儿。如今,武汉军代局主动关注“左撇子”使用武器瞄准击发难题,改进后续型号武器装备。这说明,总部机关心系部队考虑的问题越来越细,为部队提升战斗力排忧解难的做法越来越实。

  从改进坦克帽到关注“左撇子”,这两件事情也启示各级领导机关,转变思想作风一定要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重要标准,不能喊在嘴上、写在纸上,而是必须落实在解决问题上。坚持在解决问题中转变思想作风,在转变思想作风中解决问题,是对各级党委、领导和机关是不是以好的作风抓作风建设的实际检验。

  “左撇子”的苦恼:瞄准击发“左右为难”

  “难!”说起操作某型轻武器的经历,某部上士姜亮平涨红了脸,蹦出这样一个字。

  难在哪儿?只因他是个“左撇子”。“现在的制式武器装备,武器瞄准、击发装置都是按照右手操作设计的,这可苦了我们这些‘左撇子’!”姜亮平说:“要想达到和其他战友同样的训练成绩,我要比别人多付出几倍的努力,还不见得能赶上队!”

  姜亮平的连长向记者介绍,像姜亮平这样的“左撇子”绝非个例,以往提高他们训练成绩只有一个办法:加班加点“开小灶”,通过强化训练让他们逐步适应用右手操作武器。

  说起“强化训练”,姜亮平满脸委屈:“我从小就习惯用左手,吃饭都是左手拿筷子,改起来特别难!请习惯用右手的战友想想看,如果逼着你用左手干右手的活儿,那是个啥滋味?”

  逆向思维:能否“不改变人而改变枪”

  幸运的是,姜亮平的烦恼,被总装武汉军代局的一位军代表发现了。

  这位军代表叫夏再来。在一次武器定型试验中,他近距离体验该型武器,试着用左手操作、左眼瞄准,发现击发装置处在武器前端右上方,左手击发很困难。

  这种现象,引起夏再来思考:“虽然武器设计各项指标符合要求,但‘左撇子’战士如何操作?再说,战场瞬息万变,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如果战士右手负伤,这时怎么办?如果战场地形特殊,用人体右侧抵肩击发容易暴露目标,只能用左手击发,这时又该怎么办?”

  “能否‘不改变人而改变枪’?”军代表夏再来提出的建议,引起武汉军代局领导的高度重视。研究中,有人认为,装备设计由论证部门负责,军代表不应该“越俎代庖”。也有人认为,为部队监造实用好用的优质装备,军代表义不容辞。

  争论,最终在局党委会上得到统一:军代表应发挥既熟悉装备又了解部队需求的优势,真正为部队监造称心如意的装备。

  姜亮平:我军第一位幸运的“左撇子”

  随后,该局决定:由某军代室监造的后续型号武器,击发装置由武器前端右上方改为后段正下方,方便“左撇子”战士使用,让任何战士都能“左右开弓”。

  3月中旬的一天,某部训练场。姜亮平娴熟地操作改进后的后续型号武器进行实弹射击——左眼瞄准,左手击发,精确命中目标!

  “当兵10年,终于用上了顺手的武器。”姜亮平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我是我军第一位幸运的‘左撇子’!”

  采访中,武汉军代局局长鲁战国对记者说:“装备论证部门是权威但不是全能,做好装备出厂的后续文章,使我们监造的武器装备真正为战场服务、让部队满意,也是军代表的分内职责。”

  为此,该局作出规定:在每个新型号装备研制生产过程中,军代表都要以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形式,收集部队在装备试用中发现的缺陷和故障,并充分考虑装备的舒适度和实用性,及时将官兵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工厂。

  记者联想:外军如何处理“左撇子问题”

  记者通过调查也了解到,我军目前一些单兵武器,设计上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以某型突击步枪为例,它的抛弹壳窗设计在右边。

  如果“左撇子”把枪抵在左肩射击会发生什么事?滚热的弹壳有可能伤到他的脸部!

  再来看看外军的同类枪械,3个办法解决了这一难题:一是在抛弹壳窗外侧安装一个弹壳收集袋;二是抛弹壳窗实现了左右互换;三是抛弹壳窗位于枪械握把之下,射击时弹壳抛向下方。

  总而言之,让武器装备多一点人性化设计,让官兵操作起来更加顺手实用,这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大课题,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和付出努力。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03-28/2933690.shtml

解放军专为左撇子官兵改造武器 体现人性化设计
2011年03月28日 08:54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22)  【字体:↑大 ↓小】

  “左撇子”,

  这种“痼癖”很可爱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了这样一组令人惊讶的数字——

  目前,全世界每10人中就有1人是“左撇子”。现实生活中,“左撇子”人数也在快速增长。一项统计显示:2010年出生的“左撇子”,比1990年多了近一倍。到2020年,“左撇子”可望达到10亿人。

  可想而知,今后来当兵的“左撇子”也会越来越多。以往,“左撇子兵”在训练中的习惯动作,常被当作“痼癖动作”来纠正。这种“纠正”对于“左撇子”们来说,无奈又痛苦。

  “左撇子”需要“纠正”吗?就这个话题,记者走访了有关医学专家。专家介绍,其实“左撇子”惯用左手有独特的优势。举个体育方面的例子,在击剑、乒乓球、网球、篮球等项目中,“左撇子”运动员令人防不胜防。1979年至1993年进入世界击剑锦标赛四分之一决赛的选手中,一半的男选手和三分之一的女选手是“左撇子”。

  还有令人意外的。专家发现,大脑通过中枢神经将信息传递到身体左侧比传递到右侧快千分之十五秒。关于这一点,部队也有佐证:眼疾手快的“神枪手”,不少是“左撇子”。

  “左撇子”,这种“痼癖”原来很可爱!由此,记者产生联想:未来战场上,胜负也许就在分秒之间。让“左撇子”官兵操作武器更加顺手,个中意义不言而喻。

  从改进坦克帽到关注“左撇子”

  去年,本报报道了装甲兵武向军在演习中因耳朵受伤,引起总装备部高度关注,要求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对装备认真从速加以改进,更换乘员工作帽内耳机材料的事儿。如今,武汉军代局主动关注“左撇子”使用武器瞄准击发难题,改进后续型号武器装备。这说明,总部机关心系部队考虑的问题越来越细,为部队提升战斗力排忧解难的做法越来越实。

  从改进坦克帽到关注“左撇子”,这两件事情也启示各级领导机关,转变思想作风一定要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重要标准,不能喊在嘴上、写在纸上,而是必须落实在解决问题上。坚持在解决问题中转变思想作风,在转变思想作风中解决问题,是对各级党委、领导和机关是不是以好的作风抓作风建设的实际检验。

  “左撇子”的苦恼:瞄准击发“左右为难”

  “难!”说起操作某型轻武器的经历,某部上士姜亮平涨红了脸,蹦出这样一个字。

  难在哪儿?只因他是个“左撇子”。“现在的制式武器装备,武器瞄准、击发装置都是按照右手操作设计的,这可苦了我们这些‘左撇子’!”姜亮平说:“要想达到和其他战友同样的训练成绩,我要比别人多付出几倍的努力,还不见得能赶上队!”

  姜亮平的连长向记者介绍,像姜亮平这样的“左撇子”绝非个例,以往提高他们训练成绩只有一个办法:加班加点“开小灶”,通过强化训练让他们逐步适应用右手操作武器。

  说起“强化训练”,姜亮平满脸委屈:“我从小就习惯用左手,吃饭都是左手拿筷子,改起来特别难!请习惯用右手的战友想想看,如果逼着你用左手干右手的活儿,那是个啥滋味?”

  逆向思维:能否“不改变人而改变枪”

  幸运的是,姜亮平的烦恼,被总装武汉军代局的一位军代表发现了。

  这位军代表叫夏再来。在一次武器定型试验中,他近距离体验该型武器,试着用左手操作、左眼瞄准,发现击发装置处在武器前端右上方,左手击发很困难。

  这种现象,引起夏再来思考:“虽然武器设计各项指标符合要求,但‘左撇子’战士如何操作?再说,战场瞬息万变,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如果战士右手负伤,这时怎么办?如果战场地形特殊,用人体右侧抵肩击发容易暴露目标,只能用左手击发,这时又该怎么办?”

  “能否‘不改变人而改变枪’?”军代表夏再来提出的建议,引起武汉军代局领导的高度重视。研究中,有人认为,装备设计由论证部门负责,军代表不应该“越俎代庖”。也有人认为,为部队监造实用好用的优质装备,军代表义不容辞。

  争论,最终在局党委会上得到统一:军代表应发挥既熟悉装备又了解部队需求的优势,真正为部队监造称心如意的装备。

  姜亮平:我军第一位幸运的“左撇子”

  随后,该局决定:由某军代室监造的后续型号武器,击发装置由武器前端右上方改为后段正下方,方便“左撇子”战士使用,让任何战士都能“左右开弓”。

  3月中旬的一天,某部训练场。姜亮平娴熟地操作改进后的后续型号武器进行实弹射击——左眼瞄准,左手击发,精确命中目标!

  “当兵10年,终于用上了顺手的武器。”姜亮平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我是我军第一位幸运的‘左撇子’!”

  采访中,武汉军代局局长鲁战国对记者说:“装备论证部门是权威但不是全能,做好装备出厂的后续文章,使我们监造的武器装备真正为战场服务、让部队满意,也是军代表的分内职责。”

  为此,该局作出规定:在每个新型号装备研制生产过程中,军代表都要以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形式,收集部队在装备试用中发现的缺陷和故障,并充分考虑装备的舒适度和实用性,及时将官兵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工厂。

  记者联想:外军如何处理“左撇子问题”

  记者通过调查也了解到,我军目前一些单兵武器,设计上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以某型突击步枪为例,它的抛弹壳窗设计在右边。

  如果“左撇子”把枪抵在左肩射击会发生什么事?滚热的弹壳有可能伤到他的脸部!

  再来看看外军的同类枪械,3个办法解决了这一难题:一是在抛弹壳窗外侧安装一个弹壳收集袋;二是抛弹壳窗实现了左右互换;三是抛弹壳窗位于枪械握把之下,射击时弹壳抛向下方。

  总而言之,让武器装备多一点人性化设计,让官兵操作起来更加顺手实用,这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大课题,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和付出努力。
无托特点就是不能上方抛壳,95抛壳咋办,LS文章说用袋子,大概是唯一的办法
左撇子一定要反过来端枪吗?
开车,都是右撇子,但是LHD和RHD的车,一个用右手换挡,一个左手,不都可以吗?
能不能把右边的脸部挤到左边去?左脸的左边。
但是千万别从前方挤,会遮住视线的!!
建议从后下方向上搭在左肩膀上。
造汽 发表于 2011-3-28 16:23
95装上挡板应该就没问题的。
专门成立左班、左排、左连,以至左团、左师。这样也许配发武器,管理武器会提高效率很多。

我奇怪建筑工程没有左木匠,机械厂没有左车工,服装行业没有左裁缝在抱怨工具不好使,不好置办。如果我们的汽车有右驾位,会不会更方便左司机(政权更迭之前,好象大陆也盛行右驾位,与香港一样)。
yuppppp 发表于 2011-3-28 16:35

抗战之前多数车是左行,英国车多一些,抗战结束以后美国车大肆进入,
改成右行了
我右撇子,但是左眼是主眼,搞得我不知道怎么瞄准了,用左手又不习惯,有右手吧又得左眼瞄。
左手枪的传闻就好像彗星,每隔个几年装入我们的眼帘。
yuppppp 发表于 2011-3-28 16:35


    不然。以剪子为例,很多剪子的刃口是分左右的。有些刀具也是单面刃。如果你用过锯的话,你一定会发现锯是单面开刃的。这些工具,是按右手设计的,如果是左手用的话,会很不方便。这比武器抛壳更让人觉得不方便。有一些城市里专门有左手工具的商店,里面都是一些常见的日常用具。依稀记得大连曾经就有。相比之下,汽车反而倒没那么严重。
兰色之伤 发表于 2011-3-28 16:48

斧子、老虎钳也是。
慢慢就会好
目前,全世界每10人中就有1人是“左撇子”。现实生活中,“左撇子”人数也在快速增长。一项统计显示:2010年出生的“左撇子”,比1990年多了近一倍。到2020年,“左撇子”可望达到10亿人。
-------
怎么统计出来的,好像身边没有这么多左撇子吧。
这个和开车没得比,战场中有很多机会左抵肩,或者靠墙射击需要用的左手射击。tg以前武器射击对人机工程考虑很少,一直都是人适应武器,而不是武器配合人。这些设计在欧美的武器设计中很早就解决了。
左右撇子原来就比较随机,原先中国父母管得严,硬给转成右撇子的,
现在也慢慢放任了,所以左撇子越来越多是趋势,我觉得是一个大商机耶。
我有才不?:D
回复 10# 兰色之伤
家用的剪子是有专门的左手剪,工业钳工剪也有左右口剪,但它是为了某些环境下方便操作。
至于斧子和木工锯也有根据使用者得习惯定制的,我们这边的木工工具很多都是自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