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健康身体的魔鬼终结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7:50:35
<P>    “民以食为天”,在古代,吃要吃饱、穿暖,一般人就会感觉很知足,很幸福了;但在温饱早已解决的今天,很多时候,我们却感觉“连笑起来都不快乐”,而许多疾病也开始慢慢入侵我们背负重压的身体。</P>
<P>    专家:过重压力“吞噬”健康</P>
<P>    在一些患癌症的人群中,我们往往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被查出病之前往往经受过一次精神上的重大打击。</P>
<P>    医学研究表明:精神压力会削减免疫机能,抑郁症使身体修补DNA的能力下降,从而使患癌症几率明显提高。</P>
<P>    五年前,山西省太原心理咨询中心刘建平主任曾接待过一个几乎被沉重的心理压力压跨的老人,老人来的时候拄住双拐,由家人陪着,精神状态特别不好。经了解,当时老人刚做完胃癌切除手术,他感觉到自己活不长了,所以每天都提不起精神,病蔫蔫的。李主任跟他谈心,了解到老人心结后告诉老人:"只要能放下心里的包袱,有很多像他一样做过手术的人能活五年、十年。"并鼓励他说,他至少能活五年,老人高兴地走了,过了五年,老人再次来到李主任的诊所,这次,他没有任何人陪同,没拄拐杖。</P>
<P>    人们常说“有压力才有动力”,适当的压力对人是有好处的。山西省太原心理咨询中心刘建平主任告诉记者,适度的压力可使我们超水平发挥。它可以使我们心跳加快、呼吸加速、血压增加、加速血液循环,使我们能有效地对付或逃离危险。</P><P>    “民以食为天”,在古代,吃要吃饱、穿暖,一般人就会感觉很知足,很幸福了;但在温饱早已解决的今天,很多时候,我们却感觉“连笑起来都不快乐”,而许多疾病也开始慢慢入侵我们背负重压的身体。</P>
<P>    专家:过重压力“吞噬”健康</P>
<P>    在一些患癌症的人群中,我们往往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被查出病之前往往经受过一次精神上的重大打击。</P>
<P>    医学研究表明:精神压力会削减免疫机能,抑郁症使身体修补DNA的能力下降,从而使患癌症几率明显提高。</P>
<P>    五年前,山西省太原心理咨询中心刘建平主任曾接待过一个几乎被沉重的心理压力压跨的老人,老人来的时候拄住双拐,由家人陪着,精神状态特别不好。经了解,当时老人刚做完胃癌切除手术,他感觉到自己活不长了,所以每天都提不起精神,病蔫蔫的。李主任跟他谈心,了解到老人心结后告诉老人:"只要能放下心里的包袱,有很多像他一样做过手术的人能活五年、十年。"并鼓励他说,他至少能活五年,老人高兴地走了,过了五年,老人再次来到李主任的诊所,这次,他没有任何人陪同,没拄拐杖。</P>
<P>    人们常说“有压力才有动力”,适当的压力对人是有好处的。山西省太原心理咨询中心刘建平主任告诉记者,适度的压力可使我们超水平发挥。它可以使我们心跳加快、呼吸加速、血压增加、加速血液循环,使我们能有效地对付或逃离危险。</P>
但是长期处于压力之下,也会给健康带来隐患:如果我们长期承受超负荷的压力,就会耗尽恢复元气的能力。中医上很早就有“抑郁成疾”“气滞血淤、肝气不舒”等说法。刘建平主任告诉记者,长期心理压力过大会导致很多种疾病,主要病症有:
<P>    一、压力大会引发精神上的疾病:如抑郁、亚健康等,其表现是情绪低落、悲观、失望、后悔,对过去很感兴趣的事情提不起兴趣来,不愿见人,把自己封闭起来等。</P>
<P>    二、严重的精神压力会引发身心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消化道疾病等病症。</P>
<P>    三、压力过大最大的危害是会造成免疫体系紊乱。研究表明,极端和长期的压力会降低血液中的血小板,从而使人容易受到疾病的困扰。如肺炎疫苗在长期压力下会失去免疫的效果。</P>
<P>    四、压力大会损伤大脑。压力大的人常常感到精神紧张或失眠,同时大脑无法正常运转,最终会出现剧烈的头痛、记忆力丧失等不良反应。因为随着激素在身体里的急剧上升,会使人的大脑出现问题。</P>
<P>    五、压力大损害皮肤。压力导致的激素在通过皮肤表层释放时会引起粉刺、皮疹和发痒的斑点等现象。其中一些人的皮肤会变红,而另一些人的皮肤则会变白,在极端压力下,还可能诱发麻疹或牛皮癣,从而使皮肤的状况越来越糟。</P>
压力,幸福生活的魔鬼终结者?</P>
<P>    “民以食为天”,在古代,吃要吃饱、穿暖,一般人就会感觉很知足,很幸福了;但在温饱早已解决的今天,很多时候,我们却感觉“连笑起来都不快乐”,而许多疾病也开始慢慢入侵我们背负重压的身体。</P>
<P>    “最近总是失眠,感觉累的不行,记忆力也开始减退,记什么东西都记不住。虽然每月的工资奖金不少,但总有点身心疲惫的感觉,开心不起来。”在太原市一家出版社工作的李女士告诉记者。</P>
<P>    近段时间,一个被称为“职业枯竭”的词开始流行起来,所谓职业枯竭,是指在工作重压下的一种身心俱疲的状态。</P>
<P>    为何物质条件好了,但让我们开心一笑却难了?山西省太原心理咨询中心刘建平主任告诉记者,这是由于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心理压力过大,而其心理承受能力有限所致。</P>
精神压力即心理压力,现代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所体验。心理压力可来自于各个方面,总的来说有社会、生活和竞争三个压力源。如家庭生活的负担、学习的繁重、人际关系的紧张......,总之,不论年长、年少或多或少都有这种压力感。虽然这是社会文明时代产生的一种自然形态,但是,久而久之日积月累,往往会造成某种障碍或生理机能失调,重者甚至会影响躯体健康。
<P>    不久前,北京安贞医院公布了其历时10年在70万人中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脑梗塞、脑出血等急性脑猝死,35岁年龄组的男女发病率分别增加了136%和220%;急性冠心病,45-49岁年龄组的男性增加了50%,55-59年龄组的女性增加了32%。同时,青年心理与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心脏病发病年龄降至30岁。</P>
<P>    据介绍,职业枯竭的高发人群主要包括助人工作者、工作投入者、高压力群体及自我评价低者。调查显示,作为心理从业人员的心理咨询师,因其工作的助人性质,反而是最容易患枯竭的行业,占总比重的40%;其次是教师,占20%;此外是新闻工作者、警察,医护人员等。</P>
<P>    俗语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而现在,压力,这种摸不着、看不见的东西,却成为现代人生活幸福感的最大障碍,过重的心理压力不仅侵害了我们的精神健康,更对我们的躯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P>
白领族亟需“心理扶贫”</P>
<P>    “油尽灯枯”这个词似乎只能形容垂垂暮年的老人。但职场竞争激烈现在,这个词被用在那些即使已经努力地工作,但仍然被烦恼、沮丧困扰的白领人士,即“职业枯竭”。</P>
<P>    在太原市一家报社工作的李女士近来不断出现失眠、头昏、乏力,力不从心,常常烦躁不安,动不动就想发火,另外,她还发现自己记忆力明显减退,到医院检查也没有发现什么疾病,后经医生诊断,她由于工作压力太大而导致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P>
<P>    日前在北京举行的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公布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关村工作的知识分子,平均寿命只有53岁,比北京人的平均寿命低了将近20岁。北师大心理测量与评价研究所所长许燕告诉人们,这是“职业枯竭”的结果。所谓职业枯竭,就是工作压力给人们带来的身心俱疲感,就像身体和心理的功能都被耗尽了一样。</P>
<P>    目前,巨大的无形压力正“追杀”着都市里的白领一族。据调查,有85%的白领认为自己缺乏职业安全感,担心失业、职业不稳定、缺少归属感、对可能出现的失败表示忧虑、在工作中经常被挫伤自尊心等。无形的压力会在人的生理和心理方面引起诸多不良的反应。生理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疼、疲劳、失眠、消化不良、颈痛或背痛等,心理症状主要包括紧张、焦虑、愤怒、消极、悲观、玩世不恭和注意力不集中等。更严重的则表现出抑郁症的征兆,孤僻,绝望,甚至想自杀。</P>
<P>    对这种现象的发生,专家认为这是心理素质不健全的一种表现。心理素质是人才竞争的重要内容,它是道德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的核心和载体。所以无论哪个年龄段的人都需要强化心理保健意识、普及心理卫生知识,通过有组织的、强有力的切合实际的心理卫生教育,可望有效地提高全民心理素质,缓解现代生活带给人们的压力,减少心身疾病的发生,有效地干预自杀。</P>
<P>    因此,专家建议,对于广大白领一族来说,“心理健康扶贫”势在必行。我们除了要过富足的物质生活,更要有和谐的精神生活。这就需要一定的教育手段来实现,人们都需要强化心理健康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减少精神疾病,促进家庭和谐,改善人际关系,以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它对维护社会稳定也有重要作用,所以是不可替代的。</P>
心理问题切莫讳疾忌医
<P>    记者从山西省太原心理卫生研究所了解到,对一些心理问题要及时予以治疗,因为其后果非常严峻:心理问题的自杀率非常高。而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虽然许多人有看心理医生的想法,但基于各种因素的考虑,付诸实施的很少。</P>
<P>    山西省太原心理咨询中心刘建平主任告诉记者,心理问题在人生的各个时期都会出现,对一些轻微的可以进行自我调整,但对一些重症患者,应尽早治疗,尽早防范。</P>
<P>二十一世纪人类心理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资料显示,我国大约有86.7%的人不同程度地患有心理问题,表现为抑郁、焦虑、心理紧张,重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正常的社会交往、工作能力、人际关系,其中大约30%左右发展为各种心理疾病乃至精神疾病,单是抑郁症终生犯病率就达到17%。可想而知我国目前心理疾病患者是一个多么庞大的群体。但目前我国只有不足三分之一的心理疾病患者主动寻求治疗,而且其中不足四分之一的人得到了科学规范的系统就诊。</P>
<P>    据悉,精神疾病给社会带来的负担已超过其他疾病:我国每年有20万人以自杀方式结束生命,而其中80%的自杀者患有抑郁症,统计数据显示,我国80%的自杀者从未寻求过心理帮助。针对日益严重的自杀现象,2002年,山西省成立了心理危机医疗救助中心,开通了自杀干预热线,并将自杀干预、紧急救助、后期治疗结合起来,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P>
<P>    因此,专家认为,过去单一的认为躯体健康就是健康的观点是错误的,必须提高全民素质,关注心理健康,每个人都应明确地认识自身的健康状况,出现心理问题时要勇敢地找心理医生谈,以便进行心理教导,促进问题的解决。</P>
缓解压力五原则
<P>    我们的身体里充满了大量的、难以置信的被压制的情绪。这一事实潜在的后果是:被压制的压力能够产生生理上的反作用,最直接的是:它会把我们的身体击垮,使我们易于患病。 因此,学会如何解压是当我们面对压力时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P>
<P>     一、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压力。在充满竞争的都市里,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遇到各种压力。可是,压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变为动力,就看自己如何去面对。社会是在不断进步的,人在其中不进则退,所以当遇到压力时,明智的办法是采取一种比较积极的态度来面对。实在承受不了的时候,也不让自己陷入其中,可以通过看看书、听听音乐等,让心情慢慢放松下来,再重新去面对。到这时往往就会发现压力其实也没那么大。 </P>
<P>    二、增强信心,提高压力的承受能力。为此,应当加强意志和魄力的训练,培养自己不畏强手,敢于拼搏的精神。 </P>
<P>    三、减压先要解开心结。有一则小寓言,说有一种小虫子很喜欢捡东西,在它所爬过的路上,只要是能碰到的东西,它都会捡起来放在背上,最后,小虫子被身上重物压死了。人不是小虫子,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又像极了小虫子,只不过背上的东西变成了“名利权”。人总是贪求太多,把重负一件一件披挂在自己身上,舍不得扔掉。假如能学会取舍,学会轻装上阵,学会善待自己,凡事不跟自己较劲,甚至学会倾诉发泄释放自己,人还会被生活压趴下吗? </P>
<P>    四、适度转移和释放压力。面对压力,转移是一种最好的办法。压力太重背不动了,那就放下来不去想它,把注意力转到让你轻松快乐的事上来。等心态调整平和以后,已经坚强起来的你,还会害怕你面前的压力吗?比如做一下体育运动,体育运动能使你很好的发泄,运动完之后你会感到很轻松,这样就可以把压力释放出去。</P>
<P>    五、对压力心存感激。人生怎能没有压力?的确,想想并不曲折的人生道路,升学、就业、跳槽,从偏远的乡村走向繁华的都市,我们的每一个足迹都是在压力下走过的。没有压力,我们的生活也许会是另外一个模样。当我们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的时候,都应该对当初让我们曾经头疼不已的压力心存一份感激。
</P>
四大年龄段的人易受压力困扰</P>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和工作环境都有了极大的改善,面对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不同年龄层次都有不同感受。</P>20岁左右--学习的压力</P>    调查资料显示,我国三成儿童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在卫生部召开的一次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座谈会上有研究表明:32%的青少年有心理问题,对16所大学抽样调查结果表明,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退学、休学的主要原因。2003年有调查报告显示,因多种心理障碍引发心理疾病占到休学、退学学生的50%左右。</P>    记者从山西省太原心理咨询中心了解到,前来咨询的人中有很多是中考生、高考生。学生从小学起在家长望子成龙的"关怀"下,在同学之间激烈的竞争下,为了考上大学,不分白天和黑夜,埋没在无边无际的题海里,学习已不是一种快乐。广州最近一项调查显示,69.5%的青少年觉得学习的压力很大。</P>    另外,随着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信息变化加速,使得终身学习成为必然,成年人同样面对着学习的压力。</P>30岁左右--婚姻、工作的压力</P>    由于各行各业竞争的加剧,求职难已成了不争的事实。即使有了工作,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里,人们又时时面临"末位淘汰"、"下岗"的威胁。所以现代人,尤其是刚步入社会的人工作压力也越来越重。</P>    此外,这一时期也是年轻人寻找配偶步入围城的时期,双方生活方式、习惯爱好都处于磨合期,因此,在这一时期婚姻生活的压力相对较大。</P>50岁上下--工作、生活的压力</P>    人到中年,除了工作的重任外,还有沉重的家庭负担都可能引起中年人的心理紧张,造成心理负担,需要积极应付和适应。</P>    人们不得不面对住房紧张,环境污染,交通拥挤,抚养孩子的艰辛,照顾父母的重担,医疗保险的支付这些难题。生活的快节奏、多变性,给人们的恋爱、婚姻、家庭带来了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情感受挫机会增加。由于种种利益的冲突,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情感交流日益减少,即使人们遭遇了困难和挫折,也找不到地方宣泄。</P>    这些因素不断地作用于我们,缠绕着我们,久而久之,我们的心理就会出现异常,行为就会出现偏差,出现身体不适、情绪不佳、心理不安的现象。(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