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今天是吃面的日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8 17:08:38
 按照农历节令,今天是二伏的第二天;按照中国北方的习俗,“头伏饺子二伏面”,是个吃面的日子。
  你懂的。
  壹读君牢记“不要总是想搞个大新闻”的教训,决定在这个出大事的日子,谈一谈比较生活化的问题。
  为什么在今天,这个在二伏里的日子,就是吃面的日子呢?
  
  先来说说有4000年历史的面条
  今天的面条主要是小麦做的,而中国人吃面条的历史,可能比种小麦的历史还要稍微长一点。
  200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发现了历史最悠久的面条,距今有4000多年,经过鉴定,它是用小米磨粉制成。而这个时候,小麦刚刚开始在新疆地区有种植。
  小麦从外高加索地区起源,沿新疆、甘肃一直流入中原。到公元前11世纪,关中地区就有麦子种植了。《诗经·鄘风》中有诗云:“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意思是“我行走在田野间,麦子生长得多么茂盛”。
  不过,那时候种麦子还不是中国农民的普遍习惯,即便今天都以面食为主的山西、陕西、河北地区,种麦都还没有被普及。一直到西汉末年,关中才广泛种植麦子。
  由于在种麦子之前,中国人种水稻和小米,都是颗粒状蒸煮而食,这种习惯被用到了麦子上,所以相当长时间内,中国人吃麦子都是将麦粒整个或者捣成粗颗粒,蒸煮成“麦饭”。
习惯蒸煮的饮食方式,也让中国人没有像西方民族一样发明烤制的面包,而是做成了蒸熟的包子馒头,以及煮熟的面条。
  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写道:“世界新生伊始,许多事物还没有名字,提到的时候尚需用手指指点点。”中国人刚开始吃面的时候,也给面条发明了很多名字。
  人们把小麦粉做成的片状食物,统称为饼。因为面条是水煮的,所以被称为“汤饼”。那时候的面条比较宽,到了公元2世纪的西晋,人们已经学会做细长条的面了。当时的文学家傅玄写道,招待宾客的面“忽游水而长引,进飞羽之薄衍,细如蜀茧之绪,靡如鲁缟之线”,细得像蚕丝一样。
  《齐民要术》中则记载,做“水引饼”,要把面揉成筷子粗细,然后按尺切断,在水中浸泡,手拉成韭菜叶子那么纤薄,沸水煮熟。
  基本上,面条的形态从此就固定了下来,一直到出现方便面这种等水开就可以吃的进化版。当然了,等水开也是需要耐心的。
  

   二伏吃面,是有上千年传统的
  “头伏饺子二伏面”作为饮食习俗,虽然也影响到一些南方区域,但主要还是在北方地区。
  在三国时代,就有偶像派引领伏天吃面的习俗,这位偶像派就是何晏。这位何晏先生是东汉大将军何进的孙子,被曹操收养,货真价实的官二代。关键是,何晏长得非常帅。《世说新语》里讲,他“美姿仪,面至白”,以至于魏明帝曹叡以为他擦了粉。这位皇帝也是个逗比,为了试探何晏是不是擦了粉,在伏天请他吃“热汤饼”。所谓热汤饼,就是滚热的面条,大热天吃热面,何晏同志不免满头大汗,顾不得形象,聊起红色的衣袖擦脸,脸色显得更白了。
  这就是“傅粉何郎”的典故,从中也可以看出,至少在三国时代,人们已经会在大热天吃面了。
  不过,关于伏天吃面条的民俗,可能要到东晋灭亡之后的南朝。
  在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说:“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也就是说,农历六月伏天要吃面条,能辟邪。
  按照中国古人的看法,五月是一个坏月份,多阴雨,衣物谷子容易霉烂、作物也容易遭受虫害。所以,五月诸事都不吉利,是为“恶月”。为了躲避这个倒霉的月份,人们在这个时段琢磨出很多忌讳,不宜晒东西、不宜盖房子、不宜造船、不宜搬家、不宜结婚……
  而到了六月入伏,天气好转,这些事都可以开始干了。为了去除恶月的倒霉气,就要有个仪式。恰好,这时候麦子刚刚收获,就吃个面条吧。
  

   吃面的习俗,关键还是看种啥
  在番薯、玉米等高产作物引进中国之前,中国农民耕作的单位收成是很有限的。
  一般来说,一亩地小麦能收一百多斤。对一个农民家庭而言,他们耕种三年,才能存下一年的口粮。新收下来的麦子,自然是很珍贵的,值得尝鲜。
  由于麦子还没有经过长期储存,营养几乎没有损失,里面丰富的糖、维生素和矿物质,能为人体提供充足的热量。而经过粉碎的小麦颗粒——也就是面粉,再经过水煮,也变得更容易消化吸收。在容易食欲不振的暑热天气,一碗面的价值非同小可。
  相比之下,南方不是小麦种植区的地方,就会有别的选择。比如上海人讲究“头伏馄饨二伏茶”;杭州人讲究的是“头伏火腿二伏鸡”;南昌人讲究“头伏吃鸡二伏鸭”……嗯,南方的同胞们似乎普遍比北方同胞吃得好一点。可以理解,自从唐代以来,中国的经济重心一直在向南方转移,而北方植被、气候也有恶化的趋势,南方饮食更丰富,也是情理之中。
  http://i.ifeng.com/news/dalu/news?ch=ucweb2009&aid=86898718&mid=5q4h0X&vt=5按照农历节令,今天是二伏的第二天;按照中国北方的习俗,“头伏饺子二伏面”,是个吃面的日子。
  你懂的。
  壹读君牢记“不要总是想搞个大新闻”的教训,决定在这个出大事的日子,谈一谈比较生活化的问题。
  为什么在今天,这个在二伏里的日子,就是吃面的日子呢?
  
  先来说说有4000年历史的面条
  今天的面条主要是小麦做的,而中国人吃面条的历史,可能比种小麦的历史还要稍微长一点。
  200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发现了历史最悠久的面条,距今有4000多年,经过鉴定,它是用小米磨粉制成。而这个时候,小麦刚刚开始在新疆地区有种植。
  小麦从外高加索地区起源,沿新疆、甘肃一直流入中原。到公元前11世纪,关中地区就有麦子种植了。《诗经·鄘风》中有诗云:“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意思是“我行走在田野间,麦子生长得多么茂盛”。
  不过,那时候种麦子还不是中国农民的普遍习惯,即便今天都以面食为主的山西、陕西、河北地区,种麦都还没有被普及。一直到西汉末年,关中才广泛种植麦子。
  由于在种麦子之前,中国人种水稻和小米,都是颗粒状蒸煮而食,这种习惯被用到了麦子上,所以相当长时间内,中国人吃麦子都是将麦粒整个或者捣成粗颗粒,蒸煮成“麦饭”。
习惯蒸煮的饮食方式,也让中国人没有像西方民族一样发明烤制的面包,而是做成了蒸熟的包子馒头,以及煮熟的面条。
  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写道:“世界新生伊始,许多事物还没有名字,提到的时候尚需用手指指点点。”中国人刚开始吃面的时候,也给面条发明了很多名字。
  人们把小麦粉做成的片状食物,统称为饼。因为面条是水煮的,所以被称为“汤饼”。那时候的面条比较宽,到了公元2世纪的西晋,人们已经学会做细长条的面了。当时的文学家傅玄写道,招待宾客的面“忽游水而长引,进飞羽之薄衍,细如蜀茧之绪,靡如鲁缟之线”,细得像蚕丝一样。
  《齐民要术》中则记载,做“水引饼”,要把面揉成筷子粗细,然后按尺切断,在水中浸泡,手拉成韭菜叶子那么纤薄,沸水煮熟。
  基本上,面条的形态从此就固定了下来,一直到出现方便面这种等水开就可以吃的进化版。当然了,等水开也是需要耐心的。
  

   二伏吃面,是有上千年传统的
  “头伏饺子二伏面”作为饮食习俗,虽然也影响到一些南方区域,但主要还是在北方地区。
  在三国时代,就有偶像派引领伏天吃面的习俗,这位偶像派就是何晏。这位何晏先生是东汉大将军何进的孙子,被曹操收养,货真价实的官二代。关键是,何晏长得非常帅。《世说新语》里讲,他“美姿仪,面至白”,以至于魏明帝曹叡以为他擦了粉。这位皇帝也是个逗比,为了试探何晏是不是擦了粉,在伏天请他吃“热汤饼”。所谓热汤饼,就是滚热的面条,大热天吃热面,何晏同志不免满头大汗,顾不得形象,聊起红色的衣袖擦脸,脸色显得更白了。
  这就是“傅粉何郎”的典故,从中也可以看出,至少在三国时代,人们已经会在大热天吃面了。
  不过,关于伏天吃面条的民俗,可能要到东晋灭亡之后的南朝。
  在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说:“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也就是说,农历六月伏天要吃面条,能辟邪。
  按照中国古人的看法,五月是一个坏月份,多阴雨,衣物谷子容易霉烂、作物也容易遭受虫害。所以,五月诸事都不吉利,是为“恶月”。为了躲避这个倒霉的月份,人们在这个时段琢磨出很多忌讳,不宜晒东西、不宜盖房子、不宜造船、不宜搬家、不宜结婚……
  而到了六月入伏,天气好转,这些事都可以开始干了。为了去除恶月的倒霉气,就要有个仪式。恰好,这时候麦子刚刚收获,就吃个面条吧。
  

   吃面的习俗,关键还是看种啥
  在番薯、玉米等高产作物引进中国之前,中国农民耕作的单位收成是很有限的。
  一般来说,一亩地小麦能收一百多斤。对一个农民家庭而言,他们耕种三年,才能存下一年的口粮。新收下来的麦子,自然是很珍贵的,值得尝鲜。
  由于麦子还没有经过长期储存,营养几乎没有损失,里面丰富的糖、维生素和矿物质,能为人体提供充足的热量。而经过粉碎的小麦颗粒——也就是面粉,再经过水煮,也变得更容易消化吸收。在容易食欲不振的暑热天气,一碗面的价值非同小可。
  相比之下,南方不是小麦种植区的地方,就会有别的选择。比如上海人讲究“头伏馄饨二伏茶”;杭州人讲究的是“头伏火腿二伏鸡”;南昌人讲究“头伏吃鸡二伏鸭”……嗯,南方的同胞们似乎普遍比北方同胞吃得好一点。可以理解,自从唐代以来,中国的经济重心一直在向南方转移,而北方植被、气候也有恶化的趋势,南方饮食更丰富,也是情理之中。
  http://i.ifeng.com/news/dalu/news?ch=ucweb2009&aid=86898718&mid=5q4h0X&vt=5
世界老虎日
2010年1月,在泰国召开的老虎保护亚洲部长级会议提出,将每年的7月29日设为“全球老虎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