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请走好!-----兼对李光耀父子的忠告(ZT)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6:08:07
国际政坛的资深政治家、新加坡开国元老李光耀的犬子,即将继任新加坡总理的李显龙贸然访问台湾,在中新两国之间掀起了轩然大波。即便抛开外交上“友好国家”的陈词滥调,从中国的视角来看,尤其是从民间舆论来看,这个事件的发生是完全没有理由的,不可思议的,出乎意料的。十多年前,亚洲“四小龙”成为学界的热议题目之时,新加坡开始进入我的视野,我曾经一度把李光耀确定为重点研究和观察对象。说实在的,如果摆脱“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样一种带着浓厚的政党色彩、极端的阶级思维式的命题困扰,如果我们注重历史事实的演义,我们就会看到,在影响历史、改变历史、推动历史进程的舞台上,活跃的大多是政治家的身影,而不是得尽政治家口惠的“人民群众”。李光耀就是改变新加坡历史的政治家,尽管从领土面积的角度,新加坡仅仅相当于许多大国的一个中型城市,甚至要举办一场军事演习都因枪弹在本土没有足够回旋的空间而移师国外,但李光耀却成功地把一个蛮荒之岛治理成为国际驰名的城市花园,现在,新加坡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航运枢纽、亚洲金融中心,旅游观光城市。关于新加坡的成功经验,有很多人已经说了很多,特别是在八十年代末,新权威主义兴起的时候,一些食洋不化的学者和部分政界人士曾试图把新加坡的做法作为中国政治改革的模式,事实最后证明而且将永远昭示,国与国之间,思想、体制、模式是无法移植的,治国之道只能建立在拥有宽阔的胸怀和开放视野基础上,在本民族和本土中吸取营养。尽管这样,我们仍然深信,如果中国的官员和学者们在保持清醒和理性的前提下,新加坡的许多做法都是对中国的发展是有启迪的。就我个人而言,在九十年代差点试图成为研究新加坡和李光耀的学者,为此,我从国内以及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地搜集了一系列关于新加坡和李光耀的资料,后来,虽弃学从政,但仍对李光耀的动态时时留意。总的说来,对于活跃或曾经活跃在政坛的各色人物,出于某种内在的爱好,我一直都比较关注,对李光耀的某种推崇,我是基于这样的认定:首先,李是一位成功的政治家,他用自己的韬略和才能把新加坡经营成功了,事实上和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政治家并不都是成功的,成功对于政治家来说意味着政治理想的某种实现,而人民成为最大最终的受益者,李做到了这一点;其次,李是一位华人政治家,从国际社会的角度,华人政治家凤毛麟角,李就是这样一位在国际政坛上有分量的华人政治家;再次,李是一位个性和思想都非常鲜明的、务实的政治家,要知道,世界上有很多不务实导致误国的政治家,李对领袖、政党、政府、人民所扮演的角色心知肚明,治国思路清醒明确务实,厌恶意识形态治国套路,极力推崇和打造“好政府”,相对于某些国家、某些政党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仍热衷于向全体人民灌输政党理念、指导思想,对人民实施精神教化和控制的做法,把大量的精力、智力、财力、时间用于不合时宜的、空泛虚幻的、人民早已厌恶的意识形态治国上,李光耀作为一名务实的政治家自然赢得了尊重。


尽管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但就中新而言,由于种族与血缘的先天关系,中国,尤其是来自中国人朴素的感情和判断中,一直视新加坡为名副其实的“亲戚”,从官方层次上判断,中新在建交之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就保持了密切的关系,尽管在东南亚国家中,新加坡是最后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尽管已经聪明过头的新加坡为此作出诸多解释,但中国一直心存善意,着眼大局予以理解。新加坡是邓小平复出后最早出访的国家之一,新加坡的许多经验得到邓小平认同,中国关于两个文明、法治、舆论管制的许多做法来自于新加坡的启迪,中新两国共建苏州工业园,中国为此不惜牺牲掉早在苏州工业园之前就已经蓬勃发展的苏州开发区,新加坡抓住在中国改革开放机遇、或投资中国市场,或在国内常盛的“新马泰”旅游中获得了不菲的收益,特别是在金融风暴席卷亚洲之际,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郑重承诺,为维护亚洲金融市场作出了巨大贡献,作为直接的受益者,新加坡曾经高度赞扬和感激中国的付出。尽管在非典时期,在中国国难当头之际,在许多友好国家和许多过去经常发生摩擦的国家都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作为同种同族的“亲戚”,新加坡却采用了落井下石绝招,吴作栋在各个场合说了许多损害两国关系、伤害中国人感情的话,高度发达的传媒时代无可争辩地记录了吴作栋的言行,毫无疑问,在旁观者看来,他的举动堪称跳梁小丑,他的言论极尽挑拨、煽动,堪称用心险恶。随后,中国以举国之力胜利控制了非典,国家与人民转危为安,而吴作栋又难以置信地成了变色龙,仿佛他代表新加坡在几十天前向中国扑脏水的事实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我无从得知中国政府高层是如何看待这件事,只是从公开的外交报道来看,中国显然淡化和低调处理了,但中国的民众却难以忘记,是啊,在江湖上,在背后捅刀子的人是什么人呢?谁敢和落井下石的人打交道呢?可以说,非典时期新加坡的不光彩表演至少在民众层面使中国开始疑惑地看待这个城市国家。


李显龙访台事件在中国事前的多次交涉、劝告中发生了。透过精心包装的外交辞令,中国克制但足够地作出了抗议回应,而不加掩饰的民众则愤怒到了沸点,非典时期新加坡不光彩的表演和访台事件自然联系在一起,只要不是过分出于私利和丧失良知,人们都会面对同样一个疑惑:新加坡凭什么、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选择?这是谁做出的决策?这就是我所熟知的、曾经在国际政治舞台上长袖善舞的李光耀的所作所为吗?


关于这次访台事件,民间热评如潮,主流舆论也纷纷分析和揣度新加坡为什么要挑战、严格地说是挑衅中国?从新加坡传来的关于李显龙访台含混其词的解释理由中,我大概归纳了三个:一是“私人访问”说,这是在当今国际政治关系中一度被滥用的一种外交托词,但即使是外交托词,对于国与国之间来说,也仅仅限于无伤两国基本利益前提下的外交托词,作为即将继任一国总理的李显龙前呼后拥地前往台湾访问,并受到元首级接待,这用一句“私人访问”能解释过去吗?我曾经与新加坡友人说起这个解释理由,他们私下也承认“私人访问”是站不住脚的;二是“维护新加坡利益”说,不知道新加坡在台湾到底有什么天大的国家利益?新加坡与台湾的在地缘上和历史上形成的密切经贸关系,以及其星光部队长期以来把台湾作为训练基地等中国都着眼于大局表示了认同,除此之外,难道与中国建交并一再声称支持一个中国的新加坡在台湾还有什么特殊的、不可告人的政治利益?而反过来,台湾问题却是中国最敏感、最核心的国家利益,是中国在处理国际政治关系时的第一张牌,事关领土和主权的完整,是执政党必须向古人和后人作政治交代的最大的遗留问题,可以说,台湾问题才是中国“天大的事”。而李显龙怎么可以以“私人身份”到台湾去“维护新加坡的国家利益”呢?;三是“不忘旧恩”说,这种说法是完全站不住脚的,由于历史缘故,李光耀与蒋家父子关系密切,新加坡建国初期,台湾在新加坡军训等事情上给新加坡提供了帮助,我们姑且认为这就是所谓新加坡念旧情、讲报恩,人世间都明白,情虽动人但随于理,新加坡是一个以论理说法而称誉国际社会的国家,相对于中国最敏感、最核心的利益,新加坡却忘记了作为其立国之本的法与理,把自己塑造成在国际上讲恩情、玩仗义近乎丧失理智的“侠义”国家,而中国最核心的国家利益倒可以扔到一边了。富有讽刺意味的是,无论中国人还是国际社会都目睹了新加坡的“报恩”手法:在金融风暴中感激中国帮助,在中国非典国难中落井下石。


中国研究中美关系的知名学者阎学通在接受中央电视台的采访时,就李显龙访台的各种理由和背景进行了分析,新加坡对阎的评论非常不认同,而新加坡自己含糊其词的解释不仅中国,就是国际社会也没有人会认为这能构成访台的理由,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新加坡作出这样一个非常不明智的决策呢?


我认为,必须放下对访台事件本身的分析和揣度,从新加坡的国情和李光耀身上寻找答案,而且,我对此坚信,答案不仅仅是访台事件本身,还有新加坡已经面临或即将面临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认知新加坡:
一、 新加坡是殖民色彩浓厚的华人社会。新加坡人口中
绝大多数是华人,这构成了新加坡社会的基础。由于新加坡华人大部分来自福建、广东,为生活所迫而留洋的“草根”阶层,虽然儒道思想在华人中具有基础,但中国精英文化和主流文化并没有在新加坡得到广泛传播。除了短暂的日本占领期外,新加坡大部分时间是英属殖民地,即使独立之后,新加坡仍然出于某种考虑,恳求英国把新加坡作为女王的“庇荫地”,保留了殖民地的名义。新加坡的精英们大都选择了英国作为其求学镀金的良地,殖民地的烙印深深地打在新加坡人的意识里。在骨子里,新加坡人对英国的认同远胜于中国,对国际上称新加坡为“第三中国”非常反感,在独立后的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对中国保持高度警觉,新加坡这种历史与文化的特征使新加坡呈现出某种“二胰子”国民特性,华夏子孙的外型挟裹着崇洋的殖民地子民的残骸,与同族同种的中国必然要保持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刻意与中国保持某种距离,并有意无意要凸显其欧风美雨的教化,这就是新加坡,一个无根的、没有多少文化底蕴的国家,一个在文化的意义上迷失了自己的国家,一个在文化意义上漂浮不定在海上的国家。一个没有文化根底的国家,一个自持病态文化的国家,归根结底,它是短视的,也是危险的。

二、 新加坡在国际政治关系中的平衡外交。新加坡在建
国之后,面临关系十分紧张的马来西亚,意识形态敌对的印尼,脱离英联邦之后的空白等一系列问题,李光耀的政府班底为确保国家安全,紧贴英国,以英美制约周边邻国,重点学习借鉴瑞士(严守中立而著名)和以色列(依附美国和执行强硬政策而著名)两个小国的治国经验,利用其身处马六甲海峡要害,在处理国际政治关系时采取了平衡外交策略,一是在处理大国关系上,试图通过美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制约和平衡中国在亚洲的作用,二是在处理与邻国的关系上,力图攀上实力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等来捞取安全砝码,三是在处理与中国的关系上,在政治上顺从大势,与中国建交并承认一个中国,但仍然与台湾保持密切关系。总体上看,新加坡平衡外交的基本意图是,充分利用国际上各种势力在东南亚谋求利益的欲望,尽量使各种势力相互制掣、抵犄,来实现新加坡利益的最大化,诸如支持美国介入马六甲海峡、呼应中国崛起对东南亚的危险论调、与台湾保持特殊关系等都是基于平衡外交的需要。新加坡为了维护本国利益无可厚非,但却不能一味地以拙劣、投机取巧的不仁义方式贬低、伤害他国核心利益来满足自己所谓国家利益。平衡术是一柄双刃剑,不是任何人、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玩弄的,如果说李光耀先生玩平衡术还算比较高明的话,之后的吴作栋和李显龙先生就不那么高明了,如果说,过去的国际环境和台海局势下还可以玩弄平衡术的话,现在,在国际形势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今天,在台海局势也已经发生根本性逆转的今天,你还可以在台海问题上玩危险的平衡术吗?当然,脚踩几只船的游戏是聪明人的游戏,但新加坡必须明白,错误分析形势并且过分玩弄平衡伎俩的结局必然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三、 新加坡的政治体制是一种民主包装下的特殊体制。
新加坡建国后在国家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体制上费了思量,深受英国律制和行政体制影响的李光耀在借鉴以色列、瑞士、澳大利亚等国体制基础上,形成了类似于君主立宪式的体制模式,议会选举,多数党组阁,总统虚设,内阁管理国家,总理是一国之首,律法严明是新加坡的特点。从表面上看,新加坡堪称是一个十足的民主、法治国家,但认真打量,许多问题浮出水面:新加坡只有两党(共产党在独立后不久被取缔),人民党事实上唱独角戏,长期垄断议会席位,在野党没有任何机会,执政党长期执政,开国总理李光耀91年隐退,吴作栋继任,但李光耀实际上完全左右着新加坡的重大国事,李光耀精心栽培其公子李显龙,吴作栋只是过渡角色而已,如今,李显龙即将登基总理,李光耀才算真正完成了权柄的交接。无论怎么包装,最终还是难以掩饰民主法治下的一党专政色彩、父传子承的世袭色彩,老人政治色彩。
凭心而论,李光耀在国际政坛可谓德高望重,没有李光耀就没有新加坡的今天,记得一家著名传媒采访离任的李光耀,问到他这一生的遗憾时,李光耀的回答大意是,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他本可以使更多的人民受惠。我的理解是,对于李光耀这样政治家来说,新加坡这样的舞台实在是有点小,正因为如此,国际政治舞台上留下了李光耀的足迹和值得称道的业绩,正因为如此,李光耀才成就了“小国大外交”。同样,我记得记者曾采访了李光耀对邓小平的看法,李光耀谦逊地称,他不及邓小平500分之一,我的理解是,相对于新加坡来说,中国实在是太大了,太复杂了,邓小平面对的正是这样一个国家,这位历尽磨难的老人也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开创了中国的未来,我以为。国无论大小,邓小平和李光耀都堪称为伟人。正如毛泽东时代、邓小平时代都已经过去,新的领袖要肩负引领中国继续走向未来一样,年近80岁的李光耀老先生应当明白,李光耀叱咤风云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李光耀就是李光耀,李显龙就是李显龙,李显龙不可能停留在李光耀的庇荫下,世移时易,李显龙先生必须要面对一个新的时代和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的执政环境,老思维、老手法、老经验是否可以包打天下?中国有句流行语叫“与时俱进”,新加坡是否在治国理念、国家文化、平衡外交、政治体制等各个方面已经有不合时宜的东西,作为一个国家,他到了必须深刻反思自己的国家定位、核心利益、国际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时候了,新加坡必须认识到自己发展的黄金期已经结束,李光耀创造了新加坡的奇迹,也创造了新加坡在经济、政治、国际政治关系中的鼎盛期,好花不长开,好景不长在,富有战略眼光的、胸怀韬略的政治家应当审时度势、准确判断自己国家在各个历史时期、各种国家背景下的治国之道,作为一个没有多少历史和历史经验的国家,我无法判断李光耀以及他的继任者在治理国家时是否过分倚重了什么,而忽视了什么,对一些在国际政治关系中涉及到本国和别国的核心利益的判断中是否误判了什么,或者过分执着于和固守于一些不合时宜的东西,但我可以肯定,李光耀和他的公子很有必要翻一翻历史,思索一下国家兴衰的历史,把新加坡放在更深远的历史背景下、更宽阔的国际空间下,更长远的发展进程中,把握好新加坡的前程和命运,为了华人社会的共荣共盛,新加坡,请走好!。国际政坛的资深政治家、新加坡开国元老李光耀的犬子,即将继任新加坡总理的李显龙贸然访问台湾,在中新两国之间掀起了轩然大波。即便抛开外交上“友好国家”的陈词滥调,从中国的视角来看,尤其是从民间舆论来看,这个事件的发生是完全没有理由的,不可思议的,出乎意料的。十多年前,亚洲“四小龙”成为学界的热议题目之时,新加坡开始进入我的视野,我曾经一度把李光耀确定为重点研究和观察对象。说实在的,如果摆脱“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样一种带着浓厚的政党色彩、极端的阶级思维式的命题困扰,如果我们注重历史事实的演义,我们就会看到,在影响历史、改变历史、推动历史进程的舞台上,活跃的大多是政治家的身影,而不是得尽政治家口惠的“人民群众”。李光耀就是改变新加坡历史的政治家,尽管从领土面积的角度,新加坡仅仅相当于许多大国的一个中型城市,甚至要举办一场军事演习都因枪弹在本土没有足够回旋的空间而移师国外,但李光耀却成功地把一个蛮荒之岛治理成为国际驰名的城市花园,现在,新加坡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航运枢纽、亚洲金融中心,旅游观光城市。关于新加坡的成功经验,有很多人已经说了很多,特别是在八十年代末,新权威主义兴起的时候,一些食洋不化的学者和部分政界人士曾试图把新加坡的做法作为中国政治改革的模式,事实最后证明而且将永远昭示,国与国之间,思想、体制、模式是无法移植的,治国之道只能建立在拥有宽阔的胸怀和开放视野基础上,在本民族和本土中吸取营养。尽管这样,我们仍然深信,如果中国的官员和学者们在保持清醒和理性的前提下,新加坡的许多做法都是对中国的发展是有启迪的。就我个人而言,在九十年代差点试图成为研究新加坡和李光耀的学者,为此,我从国内以及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地搜集了一系列关于新加坡和李光耀的资料,后来,虽弃学从政,但仍对李光耀的动态时时留意。总的说来,对于活跃或曾经活跃在政坛的各色人物,出于某种内在的爱好,我一直都比较关注,对李光耀的某种推崇,我是基于这样的认定:首先,李是一位成功的政治家,他用自己的韬略和才能把新加坡经营成功了,事实上和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政治家并不都是成功的,成功对于政治家来说意味着政治理想的某种实现,而人民成为最大最终的受益者,李做到了这一点;其次,李是一位华人政治家,从国际社会的角度,华人政治家凤毛麟角,李就是这样一位在国际政坛上有分量的华人政治家;再次,李是一位个性和思想都非常鲜明的、务实的政治家,要知道,世界上有很多不务实导致误国的政治家,李对领袖、政党、政府、人民所扮演的角色心知肚明,治国思路清醒明确务实,厌恶意识形态治国套路,极力推崇和打造“好政府”,相对于某些国家、某些政党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仍热衷于向全体人民灌输政党理念、指导思想,对人民实施精神教化和控制的做法,把大量的精力、智力、财力、时间用于不合时宜的、空泛虚幻的、人民早已厌恶的意识形态治国上,李光耀作为一名务实的政治家自然赢得了尊重。


尽管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但就中新而言,由于种族与血缘的先天关系,中国,尤其是来自中国人朴素的感情和判断中,一直视新加坡为名副其实的“亲戚”,从官方层次上判断,中新在建交之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就保持了密切的关系,尽管在东南亚国家中,新加坡是最后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尽管已经聪明过头的新加坡为此作出诸多解释,但中国一直心存善意,着眼大局予以理解。新加坡是邓小平复出后最早出访的国家之一,新加坡的许多经验得到邓小平认同,中国关于两个文明、法治、舆论管制的许多做法来自于新加坡的启迪,中新两国共建苏州工业园,中国为此不惜牺牲掉早在苏州工业园之前就已经蓬勃发展的苏州开发区,新加坡抓住在中国改革开放机遇、或投资中国市场,或在国内常盛的“新马泰”旅游中获得了不菲的收益,特别是在金融风暴席卷亚洲之际,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郑重承诺,为维护亚洲金融市场作出了巨大贡献,作为直接的受益者,新加坡曾经高度赞扬和感激中国的付出。尽管在非典时期,在中国国难当头之际,在许多友好国家和许多过去经常发生摩擦的国家都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作为同种同族的“亲戚”,新加坡却采用了落井下石绝招,吴作栋在各个场合说了许多损害两国关系、伤害中国人感情的话,高度发达的传媒时代无可争辩地记录了吴作栋的言行,毫无疑问,在旁观者看来,他的举动堪称跳梁小丑,他的言论极尽挑拨、煽动,堪称用心险恶。随后,中国以举国之力胜利控制了非典,国家与人民转危为安,而吴作栋又难以置信地成了变色龙,仿佛他代表新加坡在几十天前向中国扑脏水的事实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我无从得知中国政府高层是如何看待这件事,只是从公开的外交报道来看,中国显然淡化和低调处理了,但中国的民众却难以忘记,是啊,在江湖上,在背后捅刀子的人是什么人呢?谁敢和落井下石的人打交道呢?可以说,非典时期新加坡的不光彩表演至少在民众层面使中国开始疑惑地看待这个城市国家。


李显龙访台事件在中国事前的多次交涉、劝告中发生了。透过精心包装的外交辞令,中国克制但足够地作出了抗议回应,而不加掩饰的民众则愤怒到了沸点,非典时期新加坡不光彩的表演和访台事件自然联系在一起,只要不是过分出于私利和丧失良知,人们都会面对同样一个疑惑:新加坡凭什么、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选择?这是谁做出的决策?这就是我所熟知的、曾经在国际政治舞台上长袖善舞的李光耀的所作所为吗?


关于这次访台事件,民间热评如潮,主流舆论也纷纷分析和揣度新加坡为什么要挑战、严格地说是挑衅中国?从新加坡传来的关于李显龙访台含混其词的解释理由中,我大概归纳了三个:一是“私人访问”说,这是在当今国际政治关系中一度被滥用的一种外交托词,但即使是外交托词,对于国与国之间来说,也仅仅限于无伤两国基本利益前提下的外交托词,作为即将继任一国总理的李显龙前呼后拥地前往台湾访问,并受到元首级接待,这用一句“私人访问”能解释过去吗?我曾经与新加坡友人说起这个解释理由,他们私下也承认“私人访问”是站不住脚的;二是“维护新加坡利益”说,不知道新加坡在台湾到底有什么天大的国家利益?新加坡与台湾的在地缘上和历史上形成的密切经贸关系,以及其星光部队长期以来把台湾作为训练基地等中国都着眼于大局表示了认同,除此之外,难道与中国建交并一再声称支持一个中国的新加坡在台湾还有什么特殊的、不可告人的政治利益?而反过来,台湾问题却是中国最敏感、最核心的国家利益,是中国在处理国际政治关系时的第一张牌,事关领土和主权的完整,是执政党必须向古人和后人作政治交代的最大的遗留问题,可以说,台湾问题才是中国“天大的事”。而李显龙怎么可以以“私人身份”到台湾去“维护新加坡的国家利益”呢?;三是“不忘旧恩”说,这种说法是完全站不住脚的,由于历史缘故,李光耀与蒋家父子关系密切,新加坡建国初期,台湾在新加坡军训等事情上给新加坡提供了帮助,我们姑且认为这就是所谓新加坡念旧情、讲报恩,人世间都明白,情虽动人但随于理,新加坡是一个以论理说法而称誉国际社会的国家,相对于中国最敏感、最核心的利益,新加坡却忘记了作为其立国之本的法与理,把自己塑造成在国际上讲恩情、玩仗义近乎丧失理智的“侠义”国家,而中国最核心的国家利益倒可以扔到一边了。富有讽刺意味的是,无论中国人还是国际社会都目睹了新加坡的“报恩”手法:在金融风暴中感激中国帮助,在中国非典国难中落井下石。


中国研究中美关系的知名学者阎学通在接受中央电视台的采访时,就李显龙访台的各种理由和背景进行了分析,新加坡对阎的评论非常不认同,而新加坡自己含糊其词的解释不仅中国,就是国际社会也没有人会认为这能构成访台的理由,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新加坡作出这样一个非常不明智的决策呢?


我认为,必须放下对访台事件本身的分析和揣度,从新加坡的国情和李光耀身上寻找答案,而且,我对此坚信,答案不仅仅是访台事件本身,还有新加坡已经面临或即将面临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认知新加坡:
一、 新加坡是殖民色彩浓厚的华人社会。新加坡人口中
绝大多数是华人,这构成了新加坡社会的基础。由于新加坡华人大部分来自福建、广东,为生活所迫而留洋的“草根”阶层,虽然儒道思想在华人中具有基础,但中国精英文化和主流文化并没有在新加坡得到广泛传播。除了短暂的日本占领期外,新加坡大部分时间是英属殖民地,即使独立之后,新加坡仍然出于某种考虑,恳求英国把新加坡作为女王的“庇荫地”,保留了殖民地的名义。新加坡的精英们大都选择了英国作为其求学镀金的良地,殖民地的烙印深深地打在新加坡人的意识里。在骨子里,新加坡人对英国的认同远胜于中国,对国际上称新加坡为“第三中国”非常反感,在独立后的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对中国保持高度警觉,新加坡这种历史与文化的特征使新加坡呈现出某种“二胰子”国民特性,华夏子孙的外型挟裹着崇洋的殖民地子民的残骸,与同族同种的中国必然要保持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刻意与中国保持某种距离,并有意无意要凸显其欧风美雨的教化,这就是新加坡,一个无根的、没有多少文化底蕴的国家,一个在文化的意义上迷失了自己的国家,一个在文化意义上漂浮不定在海上的国家。一个没有文化根底的国家,一个自持病态文化的国家,归根结底,它是短视的,也是危险的。

二、 新加坡在国际政治关系中的平衡外交。新加坡在建
国之后,面临关系十分紧张的马来西亚,意识形态敌对的印尼,脱离英联邦之后的空白等一系列问题,李光耀的政府班底为确保国家安全,紧贴英国,以英美制约周边邻国,重点学习借鉴瑞士(严守中立而著名)和以色列(依附美国和执行强硬政策而著名)两个小国的治国经验,利用其身处马六甲海峡要害,在处理国际政治关系时采取了平衡外交策略,一是在处理大国关系上,试图通过美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制约和平衡中国在亚洲的作用,二是在处理与邻国的关系上,力图攀上实力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等来捞取安全砝码,三是在处理与中国的关系上,在政治上顺从大势,与中国建交并承认一个中国,但仍然与台湾保持密切关系。总体上看,新加坡平衡外交的基本意图是,充分利用国际上各种势力在东南亚谋求利益的欲望,尽量使各种势力相互制掣、抵犄,来实现新加坡利益的最大化,诸如支持美国介入马六甲海峡、呼应中国崛起对东南亚的危险论调、与台湾保持特殊关系等都是基于平衡外交的需要。新加坡为了维护本国利益无可厚非,但却不能一味地以拙劣、投机取巧的不仁义方式贬低、伤害他国核心利益来满足自己所谓国家利益。平衡术是一柄双刃剑,不是任何人、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玩弄的,如果说李光耀先生玩平衡术还算比较高明的话,之后的吴作栋和李显龙先生就不那么高明了,如果说,过去的国际环境和台海局势下还可以玩弄平衡术的话,现在,在国际形势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今天,在台海局势也已经发生根本性逆转的今天,你还可以在台海问题上玩危险的平衡术吗?当然,脚踩几只船的游戏是聪明人的游戏,但新加坡必须明白,错误分析形势并且过分玩弄平衡伎俩的结局必然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三、 新加坡的政治体制是一种民主包装下的特殊体制。
新加坡建国后在国家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体制上费了思量,深受英国律制和行政体制影响的李光耀在借鉴以色列、瑞士、澳大利亚等国体制基础上,形成了类似于君主立宪式的体制模式,议会选举,多数党组阁,总统虚设,内阁管理国家,总理是一国之首,律法严明是新加坡的特点。从表面上看,新加坡堪称是一个十足的民主、法治国家,但认真打量,许多问题浮出水面:新加坡只有两党(共产党在独立后不久被取缔),人民党事实上唱独角戏,长期垄断议会席位,在野党没有任何机会,执政党长期执政,开国总理李光耀91年隐退,吴作栋继任,但李光耀实际上完全左右着新加坡的重大国事,李光耀精心栽培其公子李显龙,吴作栋只是过渡角色而已,如今,李显龙即将登基总理,李光耀才算真正完成了权柄的交接。无论怎么包装,最终还是难以掩饰民主法治下的一党专政色彩、父传子承的世袭色彩,老人政治色彩。
凭心而论,李光耀在国际政坛可谓德高望重,没有李光耀就没有新加坡的今天,记得一家著名传媒采访离任的李光耀,问到他这一生的遗憾时,李光耀的回答大意是,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他本可以使更多的人民受惠。我的理解是,对于李光耀这样政治家来说,新加坡这样的舞台实在是有点小,正因为如此,国际政治舞台上留下了李光耀的足迹和值得称道的业绩,正因为如此,李光耀才成就了“小国大外交”。同样,我记得记者曾采访了李光耀对邓小平的看法,李光耀谦逊地称,他不及邓小平500分之一,我的理解是,相对于新加坡来说,中国实在是太大了,太复杂了,邓小平面对的正是这样一个国家,这位历尽磨难的老人也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开创了中国的未来,我以为。国无论大小,邓小平和李光耀都堪称为伟人。正如毛泽东时代、邓小平时代都已经过去,新的领袖要肩负引领中国继续走向未来一样,年近80岁的李光耀老先生应当明白,李光耀叱咤风云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李光耀就是李光耀,李显龙就是李显龙,李显龙不可能停留在李光耀的庇荫下,世移时易,李显龙先生必须要面对一个新的时代和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的执政环境,老思维、老手法、老经验是否可以包打天下?中国有句流行语叫“与时俱进”,新加坡是否在治国理念、国家文化、平衡外交、政治体制等各个方面已经有不合时宜的东西,作为一个国家,他到了必须深刻反思自己的国家定位、核心利益、国际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时候了,新加坡必须认识到自己发展的黄金期已经结束,李光耀创造了新加坡的奇迹,也创造了新加坡在经济、政治、国际政治关系中的鼎盛期,好花不长开,好景不长在,富有战略眼光的、胸怀韬略的政治家应当审时度势、准确判断自己国家在各个历史时期、各种国家背景下的治国之道,作为一个没有多少历史和历史经验的国家,我无法判断李光耀以及他的继任者在治理国家时是否过分倚重了什么,而忽视了什么,对一些在国际政治关系中涉及到本国和别国的核心利益的判断中是否误判了什么,或者过分执着于和固守于一些不合时宜的东西,但我可以肯定,李光耀和他的公子很有必要翻一翻历史,思索一下国家兴衰的历史,把新加坡放在更深远的历史背景下、更宽阔的国际空间下,更长远的发展进程中,把握好新加坡的前程和命运,为了华人社会的共荣共盛,新加坡,请走好!。
等我们收了台湾,看它还能得意几天。
<P>说到底就是 利益 </P><P>麻烦</P>
<P>说到底新加坡就是麻烦</P>
看来我们也要抖抖新加坡的皮了。
我不是小瞧中国!!和新加坡斗!!中国差远了!!新加坡最会暗地里伤人!尤其是宣传媒体,捞捞控制在政府的手中!在92年新加坡可以说是在亚洲反中第一国!当时的媒体出进法宝,动不动就说中国某某地出现种族大屠杀,动不动就说某某地出现大规模叛乱,我问过新加坡人,他们亲口承认的。。
我很佩服阎学通先生
新加坡就是一个小人,等我们强大了,…………
<P>一个巴掌大的地方,靠抱别人大腿过日子,能过几天安生日子,去问问那些傍大款的二奶就知道了,现在我们是没空理他,前一段时间随便卖了点武器给马来西亚,他就受不了了,他也就这点本事了!先解决主要的问题才是正道!</P>
新加坡一个小国的地位造就了他现在国际政治关系中的平衡外交政策,他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又是大国们拉拢的对象,而中国与他的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和他受到殖民统治时间长久与我们文化上的差异影响,所以想新加坡成为我们的盟友是不现实的,他的外交政策其实很大部分是跟着美国人起舞,近期由于美国人加强与台湾的关系,李显龙去访问台湾就不难解释了!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P>他这种反中国的立场也是有点可以理解的,毕竟国民70%都是华人,国家的认同感很成问题,尤其是华人这种讲究“根”的传统,使新加坡的大、小李如芒刺在背,万一哪天中国足够强大,而新加坡来个全民公决,最后成为了中国的海外属地,这和小李家族的根本利益有着不可调和的冲突。</P><P>不过这个采用世袭制的弹丸小国,国土总面积还没中国大城市的一个区大呢,我们现在根本没必要理他,这种小国在国际上注定不能成事,就算再怎么撒泼打滚在时间的推移下也会消失无声,因为他最终的下场已经注定,那就是前面所说的----中国海外属地。</P>
就要适时给它点教训,别让它耍小聪明,常常背后一刀的!但它的好多管理经验可以学。不过,这是两回事。
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