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特写:走向国际的中国军队医疗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5:36:11
夏天的一个雨夜,一支身着CISAR鲜艳服装、臂戴红十字标记的小分队,快速开进某地震灾区。现场的废墟令人触目惊心,大雨瓢泼狂泻。依照联合国官员的协调,救援队员们迅速开始开设营地。在明亮的月球灯下,医疗队员们用平日拿惯精细手术刀、头皮针的双手,握着钻机打孔、抬起钢管架帐篷。凌晨2时,集合的哨音再次惊醒了刚刚入睡的救援队员,他们马上扛起救援工具和医疗急救器材,又冲进了茫茫雨幕之中。在一处废墟塌落的救援现场,医疗队员们成功地为一名幸存者实施了心肺复苏,挽回了他的生命;在另一处竖井救援现

场,医疗队员背起氧气瓶,滑入狭窄、破损的竖井,用ACE颈托和四肢真空夹板把骨折的幸存者稳妥地固定在全身型真空担架上,然后将其吊出竖井,向后方医院转运。

<P>  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幕救援,是中国国际救援医疗队进行的大型地震灾害搜救模拟实战演练。20名医疗队员在强化协同训练中,出色地通过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体能和心理综合素质的实践检验,还为国际救援医疗队的全体队员进行了现场急救技术的交叉培训、尸体处理及心理训练。他们在大雨中展示了灾害现场自救互救、心肺复苏、医疗转运等常用急救技术,演示了微型呼吸机、多功能折叠式关节夹板、真空气垫担架等急救医疗设备的使用方法。这支已走向国际救援一线的医疗队,以他们娴熟的医疗救援技术、过硬的战斗作风以及良好的精神风貌,给参观演习的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命组建“国际救援医疗队”</P>
<P>  2001年4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国际救援医疗队(CISAR)”正式成立。救援医疗队由地震专家、工兵部队搜救人员以及医疗技术人员组成,主要承担国内外以地震灾害为主的紧急救援任务。曾参加1976年唐山大地震、1988年大兴安岭森林火灾和1998年长江洪灾等特大自然灾害医疗救援任务的武警总医院被选中,受命组建CISAR队伍中惟一的“中国国际救援医疗队”。首批13名医疗队员经过国际救援中心的严格训练和考核,均取得了国际公认的(SOS)院前急救资格证书。从此,我们国家有了一支现代化的专业地震灾害紧急救援医疗队伍。2004年初,医疗队还吸收了5名女救援队员。</P>
<P>  “中国国际救援医疗队”组建3年多来,坚持“边组建、边训练、边实践、边完善”的方针,针对可能面临的最复杂、恶劣的环境制定预案,强化医疗队员“时刻待命,随时出动”的应急意识和“积极协调、密切配合”的团队精神,努力实现医疗救援的专业和高效。几年来,国际救援医疗队除多次完成国内地震救援任务外,还几度走出国门,参加了阿尔及利亚、伊朗等国地震灾害的国际紧急医疗救援。高科技设备为医疗队助阵</P>
<P>  地震灾害发生后,震区的卫生医疗设备和医疗用房都会遭到破坏,幸存者有可能因为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亡,遇难者的尸体还可能引发瘟疫。国际救援医疗队医生到达灾区后,要立即分析现场的情况,分组执行预案。现场急救组成员负责迅速抢救幸存者,对现场伤员进行止血、心肺复苏、积极抗休克和急诊手术,收治、后送危重伤员,及时转送病情稳定的伤员。转入医疗救援期后,医疗队还要为当地灾民提供医疗服务和健康咨询,协助当地医疗部门开展工作。“急灾区政府所急,想灾区民众所想”是医疗救援队员的行动指南。</P>
<P>  “要想救别人,首先要保护好自己”,医疗救援队还要担负为往返途中、灾害救援中受伤的救援队队员提供医疗保障,还要检水、检毒、进行环境消毒,防治当地传染病,并为救援队提供安全的饮水和食物。</P>
<P>  国际救援队的医生,肩负的是与时间赛跑、与死神争夺生命的救援使命,在危难时刻,需要依靠高科技装备战胜困难。武警总医院从组建国际医疗救援队起,就坚持运用现代化的技术装备保障现代化救援,国际救援医疗队拥有世界一流的救援装备,“小、少、精”的高科技医疗设备,能够提供较强的救援能力。新型工具和材料便于搬运和使用,能够借助小型降落伞进行空投;在水下200米处也能保持不进水;在零下40℃的环境中箱内液体能够保证不结冰。这些设备可用于高寒、热带、高原等不同环境的地区,能适应国内外不同环境、不同种类的灾害事件救援。如全身型真空固定担架,可以变形以配合不同人的体形将躯体固定,保持24小时真空状态;铲式担架,不仅可以折叠,而且担架脊骨部分设计为空缺,便于直接接受X光照射。走出国门赢得国际赞誉</P>
<P>  在救灾现场,余震、房倒屋塌等直接威胁生命安全的事件凶险莫测。面对困难和险情,国际救援医疗队的每一名队员都十分清楚,一旦走出国门,他们就代表着祖国。因此,走出国门的“国际救援医疗队”,以他们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风貌,赢得了国际赞誉。</P>
<P>  2003年5月,阿尔及利亚北部发生6.9级强烈地震,医疗救援队携带近百种药品和先进的急救器材,紧急飞赴阿尔及利亚执行地震灾害医疗救援任务。首次踏上了国际地震灾害救援舞台,这也是武警部队组建以来首次派出医疗分队出征国外。到达灾区的当天晚上,医疗队员们还未来得及吃晚饭,就听说附近有许多病人急待救助,救援队员们便背起医疗包出发了。暴雨中,当地老百姓撑起雨伞护送医疗队员往返于各个帐篷之间。余震持续不断,病人一个接一个,看着医疗队员们紧张忙碌、疲倦劳累的身影,随行的联络翻译人员用十分歉疚的语气不停地对他们说:“谢谢你们,这是最后一名病人了。”直至第二天拂晓,医疗队员们才在警察的护送下回到驻地。</P>
<P>  “以最快的速度抢救更多的生命”,这是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分队的救援理念。</P>
<P>  2003年12月,里氏7.0级地震把伊朗的巴姆城夷为废墟。尽管远隔万水千山,中国国际救援医疗队却是亚洲第一支到达伊朗的国际救援队。由于废墟中几无生命幸存的希望,救援很快就转为以医疗为主。队员们没有坐等灾民们前来求医问药,而是携带大量药品,从一顶帐篷走向另一顶帐篷。</P>
<P>  医生们发现一位35岁的男性灾民伤势较重,他的腰部、腿部和头部都有大面积的挫伤,队员们立即为他清洁伤口创面,细心包扎。得到了精心治疗的灾民很受感动,从帐篷里搀出了他的母亲。那位年逾六旬的老人在地震发生时被砸伤了面部,两个眼圈乌青,肿得很高。医生很尊重当地风俗,谨慎地询问翻译,能否接触这位老妇人的皮肤,老人十分友好地说可以。救援队员为这位老妇人做了仔细的检查和治疗,留下了充足的药品,并耐心地教会她使用方法。离开时,这家灾民的孩子们拉着队员的手要求合影留念,并希望能够得到印有中国国旗的徽标。</P>
<P>  在伊朗的救援行动结束时,伊朗总统哈塔米对中国救援队的工作给予了这样的评价:“患难见真情!你们的工作非常出色,伊朗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P>
<P>  国际救援,在某种意义上也展示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我国救援工作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切实有效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尤其是巡诊活动深受灾民们欢迎,也被其他国际救援队学习借鉴。走出国门不久的中国“国际救援医疗队”,已经成为国际救援舞台上一支令人瞩目的崭新力量。(解放军报2004年08月25日第10版)</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8-25 10:38:09编辑过]
夏天的一个雨夜,一支身着CISAR鲜艳服装、臂戴红十字标记的小分队,快速开进某地震灾区。现场的废墟令人触目惊心,大雨瓢泼狂泻。依照联合国官员的协调,救援队员们迅速开始开设营地。在明亮的月球灯下,医疗队员们用平日拿惯精细手术刀、头皮针的双手,握着钻机打孔、抬起钢管架帐篷。凌晨2时,集合的哨音再次惊醒了刚刚入睡的救援队员,他们马上扛起救援工具和医疗急救器材,又冲进了茫茫雨幕之中。在一处废墟塌落的救援现场,医疗队员们成功地为一名幸存者实施了心肺复苏,挽回了他的生命;在另一处竖井救援现

场,医疗队员背起氧气瓶,滑入狭窄、破损的竖井,用ACE颈托和四肢真空夹板把骨折的幸存者稳妥地固定在全身型真空担架上,然后将其吊出竖井,向后方医院转运。

<P>  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幕救援,是中国国际救援医疗队进行的大型地震灾害搜救模拟实战演练。20名医疗队员在强化协同训练中,出色地通过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体能和心理综合素质的实践检验,还为国际救援医疗队的全体队员进行了现场急救技术的交叉培训、尸体处理及心理训练。他们在大雨中展示了灾害现场自救互救、心肺复苏、医疗转运等常用急救技术,演示了微型呼吸机、多功能折叠式关节夹板、真空气垫担架等急救医疗设备的使用方法。这支已走向国际救援一线的医疗队,以他们娴熟的医疗救援技术、过硬的战斗作风以及良好的精神风貌,给参观演习的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命组建“国际救援医疗队”</P>
<P>  2001年4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国际救援医疗队(CISAR)”正式成立。救援医疗队由地震专家、工兵部队搜救人员以及医疗技术人员组成,主要承担国内外以地震灾害为主的紧急救援任务。曾参加1976年唐山大地震、1988年大兴安岭森林火灾和1998年长江洪灾等特大自然灾害医疗救援任务的武警总医院被选中,受命组建CISAR队伍中惟一的“中国国际救援医疗队”。首批13名医疗队员经过国际救援中心的严格训练和考核,均取得了国际公认的(SOS)院前急救资格证书。从此,我们国家有了一支现代化的专业地震灾害紧急救援医疗队伍。2004年初,医疗队还吸收了5名女救援队员。</P>
<P>  “中国国际救援医疗队”组建3年多来,坚持“边组建、边训练、边实践、边完善”的方针,针对可能面临的最复杂、恶劣的环境制定预案,强化医疗队员“时刻待命,随时出动”的应急意识和“积极协调、密切配合”的团队精神,努力实现医疗救援的专业和高效。几年来,国际救援医疗队除多次完成国内地震救援任务外,还几度走出国门,参加了阿尔及利亚、伊朗等国地震灾害的国际紧急医疗救援。高科技设备为医疗队助阵</P>
<P>  地震灾害发生后,震区的卫生医疗设备和医疗用房都会遭到破坏,幸存者有可能因为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亡,遇难者的尸体还可能引发瘟疫。国际救援医疗队医生到达灾区后,要立即分析现场的情况,分组执行预案。现场急救组成员负责迅速抢救幸存者,对现场伤员进行止血、心肺复苏、积极抗休克和急诊手术,收治、后送危重伤员,及时转送病情稳定的伤员。转入医疗救援期后,医疗队还要为当地灾民提供医疗服务和健康咨询,协助当地医疗部门开展工作。“急灾区政府所急,想灾区民众所想”是医疗救援队员的行动指南。</P>
<P>  “要想救别人,首先要保护好自己”,医疗救援队还要担负为往返途中、灾害救援中受伤的救援队队员提供医疗保障,还要检水、检毒、进行环境消毒,防治当地传染病,并为救援队提供安全的饮水和食物。</P>
<P>  国际救援队的医生,肩负的是与时间赛跑、与死神争夺生命的救援使命,在危难时刻,需要依靠高科技装备战胜困难。武警总医院从组建国际医疗救援队起,就坚持运用现代化的技术装备保障现代化救援,国际救援医疗队拥有世界一流的救援装备,“小、少、精”的高科技医疗设备,能够提供较强的救援能力。新型工具和材料便于搬运和使用,能够借助小型降落伞进行空投;在水下200米处也能保持不进水;在零下40℃的环境中箱内液体能够保证不结冰。这些设备可用于高寒、热带、高原等不同环境的地区,能适应国内外不同环境、不同种类的灾害事件救援。如全身型真空固定担架,可以变形以配合不同人的体形将躯体固定,保持24小时真空状态;铲式担架,不仅可以折叠,而且担架脊骨部分设计为空缺,便于直接接受X光照射。走出国门赢得国际赞誉</P>
<P>  在救灾现场,余震、房倒屋塌等直接威胁生命安全的事件凶险莫测。面对困难和险情,国际救援医疗队的每一名队员都十分清楚,一旦走出国门,他们就代表着祖国。因此,走出国门的“国际救援医疗队”,以他们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风貌,赢得了国际赞誉。</P>
<P>  2003年5月,阿尔及利亚北部发生6.9级强烈地震,医疗救援队携带近百种药品和先进的急救器材,紧急飞赴阿尔及利亚执行地震灾害医疗救援任务。首次踏上了国际地震灾害救援舞台,这也是武警部队组建以来首次派出医疗分队出征国外。到达灾区的当天晚上,医疗队员们还未来得及吃晚饭,就听说附近有许多病人急待救助,救援队员们便背起医疗包出发了。暴雨中,当地老百姓撑起雨伞护送医疗队员往返于各个帐篷之间。余震持续不断,病人一个接一个,看着医疗队员们紧张忙碌、疲倦劳累的身影,随行的联络翻译人员用十分歉疚的语气不停地对他们说:“谢谢你们,这是最后一名病人了。”直至第二天拂晓,医疗队员们才在警察的护送下回到驻地。</P>
<P>  “以最快的速度抢救更多的生命”,这是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分队的救援理念。</P>
<P>  2003年12月,里氏7.0级地震把伊朗的巴姆城夷为废墟。尽管远隔万水千山,中国国际救援医疗队却是亚洲第一支到达伊朗的国际救援队。由于废墟中几无生命幸存的希望,救援很快就转为以医疗为主。队员们没有坐等灾民们前来求医问药,而是携带大量药品,从一顶帐篷走向另一顶帐篷。</P>
<P>  医生们发现一位35岁的男性灾民伤势较重,他的腰部、腿部和头部都有大面积的挫伤,队员们立即为他清洁伤口创面,细心包扎。得到了精心治疗的灾民很受感动,从帐篷里搀出了他的母亲。那位年逾六旬的老人在地震发生时被砸伤了面部,两个眼圈乌青,肿得很高。医生很尊重当地风俗,谨慎地询问翻译,能否接触这位老妇人的皮肤,老人十分友好地说可以。救援队员为这位老妇人做了仔细的检查和治疗,留下了充足的药品,并耐心地教会她使用方法。离开时,这家灾民的孩子们拉着队员的手要求合影留念,并希望能够得到印有中国国旗的徽标。</P>
<P>  在伊朗的救援行动结束时,伊朗总统哈塔米对中国救援队的工作给予了这样的评价:“患难见真情!你们的工作非常出色,伊朗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P>
<P>  国际救援,在某种意义上也展示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我国救援工作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切实有效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尤其是巡诊活动深受灾民们欢迎,也被其他国际救援队学习借鉴。走出国门不久的中国“国际救援医疗队”,已经成为国际救援舞台上一支令人瞩目的崭新力量。(解放军报2004年08月25日第10版)</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8-25 10:38:09编辑过]
我们的国际救援比国际维和出色。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8-25 11:43:00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