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7之父”屠基达去世 一生设计出5型战机(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5:47:40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02-19/2854515.shtml

“歼7之父”屠基达去世 一生设计出5型战机(图)
2011年02月19日 08:07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35)  【字体:↑大 ↓小】

遗体告别仪式

“歼7之父”屠基达,一生成功设计5种飞机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2011年2月16日,成都的天空异常阴霾,中国航空工业界的一颗巨星陨落。他就是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航工业成飞公司高级顾问、著名飞机设计师屠基达。因肺衰竭抢救无效,屠基达于2月16日11时05分在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逝世,享年84岁。昨日上午,屠基达的遗体告别仪式在深圳举行。



  作为新中国航空工业自主发展的先驱,屠基达一生中参与了15种飞机的修理、仿制、自行设计和改进改型工作,成功设计了初教6、歼5甲、歼教5、歼7Ⅱ、歼7M等5种飞机。没有屠基达等前辈的努力奋斗,枭龙飞机的前身——超七早就夭折了,也就没有今天的枭龙。屠基达的名字,总能勾起人们对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历史记忆。

  立志航空报国1年9个月设计出歼教1

  1927年12月11日,屠基达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幼年的他,目睹日本飞机在中国天空“大摇大摆”地飞过。这“永生难忘的”记忆,决定了屠基达立志投身航空事业来救国的理想。1946年,屠基达考入上海交通大学航空系,1951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哈尔滨飞机厂工作。

  1956年,在飞机设计领域开始崭露头角的屠基达被指名调往沈阳飞机厂飞机设计室,担任机身组组长。他承担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喷气式教练机歼教1机身的设计,仅仅1年9个月的时间,1958年7月26日,歼教1首飞成功。

  而立之年出彩72天初教6从纸上飞天

  作为飞行事业的摇篮机——初教6,被每一个中国飞行员所熟悉。屠基达就是初教6的设计师。1958年初,屠基达和林家骅受命担任初教6飞机主管设计师。在保证飞机强度的前提下,屠基达提出了“为减轻每克重量而奋斗”。初教6从设计第一张工作图纸到第一架原型机上天,总共只用了72天。1979年初教6作为新中国第一个自行设计成功并投入生产的第一个机种,获得国家质量金奖,现已生产交付了2000多架。

  1960年举家入川设计出“成飞发家机”

  1960年,因搞导弹,屠基达被调入正在建设中的成都飞机厂,后担任全天候歼击机歼5甲飞机主任设计师。

  歼5甲没有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只有两架实物飞机以及全套歼5图纸和工装。在三年困难时期,屠基达率领一批平均年龄只有24岁的设计队伍艰苦奋斗。1964年11月11日,国内第一个测绘设计的飞机歼5甲首飞上天。时任三机部部长的孙志远曾高兴地赞誉:“歼5甲是成都飞机厂的发家机。”

  最终,歼教5以它良好稳定的性能,连续生产20多年,共生产了1000多架,至今已培养15000余名飞行学员,成为我国航校的主要教练机和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首用表演机,并出口援外10多个国家。

  晋级“歼七之父”改进“跑得快的近视眼”

  “歼7是跑得快的近视眼。”这句早期歼7飞机的飞行员的戏言,曾是“歼7”长达几十年的顽疾。1969年末,歼7改型任务由沈阳转交给了成都飞机厂,屠基达再次挂帅上阵。

  改进的歼7Ⅰ型飞机在1973年试制成功,1975年4月设计定型。屠基达又主持了含救生系统大改的歼7Ⅱ型飞机,改进后的救生装置在国内外使用过程中,多次弹射救生均获成功。歼7从I型、II型到通过出口发展到M型,前后共达30多项改进,创新色彩日渐突出。

  从1987年起,集歼7所有改进成果之大成的歼7M,又开创了向其他几个国家改型出口的途径,成为我国唯一在国际军机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的飞机。历史将屠基达的名字永远和歼7系列飞机的改进改型联系在一起,这位“歼七之父”被永远地写进了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史册。

  他一生坚守自己的理想

  今年春节前,屠基达还在成飞公司工作。没有想到赴深圳与家人过年的一别,一次意外的跌倒,对于成都的同事和好友,竟成了永别。屠基达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和蔼乐观的生活状态,深深影响着中航工业一代又一代的职工。

  翻开屠基达亲自编写的飞行设计记事文集《难得几次飞》,首页一行小诗映入眼帘:人世稀能百,难得几次飞,岂能不敬业,风雨并言微。

  “我与屠老之间的‘三课之缘’,让我们青年航空人将其奉为‘一生之师’。”成飞公司技术中心总体主管设计师张小波回忆说,屠老在与大家一起散步途中说过的话让自己终身难忘:“设计师笔下有黄金,也有人命,每一个小错误的代价都可能损失成千上万的国家资金,甚至是飞行员宝贵的生命。因此,每一个飞机工程师都应该深刻理解并践行‘按费用设计飞机’的理念。干技术,就应该耐得住寂寞,要沉下去,坚守自己的理想。”

  “平时很少能见到爸爸”

  屠基达的儿子叫屠征星,女儿取名屠征音,均寄托着父亲在飞机设计上的凌云壮志。

  屠征星回忆说,父亲总是忙于工作,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去加班或开会,平常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年轻时,父亲对他的学校功课不太过问,但是鼓励他和妹妹多参加课外活动,于是他在小学就成为学校足球队队员,参加手旗培训,进入航模小组。父亲还支持他们多读课外书籍,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国际航空》杂志等,为他们儿时带来了对科技世界的憧憬。

  在屠老的女儿屠征音的童年记忆却是这样的:“我的爸爸与别家孩子的爸爸很不一样,1.78米高的个子,与之不搭配的是只有五十几公斤超瘦的体重,30多岁时他的头发大面积谢顶,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他走路飞快,看到我时总是露出亲切的笑容。”屠征音说,平时很少能见到爸爸,几乎没有吃过他做的晚餐。如果遇到与他相处的机会,一定会赖着让爸爸抱或背。在她6岁时,爸爸买票请全家看过一次电影,可是只看了一半,就被人从电影院喊出去加班了。 沈峰华西都市报记者王蕾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02-19/2854515.shtml

“歼7之父”屠基达去世 一生设计出5型战机(图)
2011年02月19日 08:07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35)  【字体:↑大 ↓小】

遗体告别仪式

“歼7之父”屠基达,一生成功设计5种飞机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2011年2月16日,成都的天空异常阴霾,中国航空工业界的一颗巨星陨落。他就是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航工业成飞公司高级顾问、著名飞机设计师屠基达。因肺衰竭抢救无效,屠基达于2月16日11时05分在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逝世,享年84岁。昨日上午,屠基达的遗体告别仪式在深圳举行。



  作为新中国航空工业自主发展的先驱,屠基达一生中参与了15种飞机的修理、仿制、自行设计和改进改型工作,成功设计了初教6、歼5甲、歼教5、歼7Ⅱ、歼7M等5种飞机。没有屠基达等前辈的努力奋斗,枭龙飞机的前身——超七早就夭折了,也就没有今天的枭龙。屠基达的名字,总能勾起人们对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历史记忆。

  立志航空报国1年9个月设计出歼教1

  1927年12月11日,屠基达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幼年的他,目睹日本飞机在中国天空“大摇大摆”地飞过。这“永生难忘的”记忆,决定了屠基达立志投身航空事业来救国的理想。1946年,屠基达考入上海交通大学航空系,1951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哈尔滨飞机厂工作。

  1956年,在飞机设计领域开始崭露头角的屠基达被指名调往沈阳飞机厂飞机设计室,担任机身组组长。他承担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喷气式教练机歼教1机身的设计,仅仅1年9个月的时间,1958年7月26日,歼教1首飞成功。

  而立之年出彩72天初教6从纸上飞天

  作为飞行事业的摇篮机——初教6,被每一个中国飞行员所熟悉。屠基达就是初教6的设计师。1958年初,屠基达和林家骅受命担任初教6飞机主管设计师。在保证飞机强度的前提下,屠基达提出了“为减轻每克重量而奋斗”。初教6从设计第一张工作图纸到第一架原型机上天,总共只用了72天。1979年初教6作为新中国第一个自行设计成功并投入生产的第一个机种,获得国家质量金奖,现已生产交付了2000多架。

  1960年举家入川设计出“成飞发家机”

  1960年,因搞导弹,屠基达被调入正在建设中的成都飞机厂,后担任全天候歼击机歼5甲飞机主任设计师。

  歼5甲没有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只有两架实物飞机以及全套歼5图纸和工装。在三年困难时期,屠基达率领一批平均年龄只有24岁的设计队伍艰苦奋斗。1964年11月11日,国内第一个测绘设计的飞机歼5甲首飞上天。时任三机部部长的孙志远曾高兴地赞誉:“歼5甲是成都飞机厂的发家机。”

  最终,歼教5以它良好稳定的性能,连续生产20多年,共生产了1000多架,至今已培养15000余名飞行学员,成为我国航校的主要教练机和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首用表演机,并出口援外10多个国家。

  晋级“歼七之父”改进“跑得快的近视眼”

  “歼7是跑得快的近视眼。”这句早期歼7飞机的飞行员的戏言,曾是“歼7”长达几十年的顽疾。1969年末,歼7改型任务由沈阳转交给了成都飞机厂,屠基达再次挂帅上阵。

  改进的歼7Ⅰ型飞机在1973年试制成功,1975年4月设计定型。屠基达又主持了含救生系统大改的歼7Ⅱ型飞机,改进后的救生装置在国内外使用过程中,多次弹射救生均获成功。歼7从I型、II型到通过出口发展到M型,前后共达30多项改进,创新色彩日渐突出。

  从1987年起,集歼7所有改进成果之大成的歼7M,又开创了向其他几个国家改型出口的途径,成为我国唯一在国际军机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的飞机。历史将屠基达的名字永远和歼7系列飞机的改进改型联系在一起,这位“歼七之父”被永远地写进了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史册。

  他一生坚守自己的理想

  今年春节前,屠基达还在成飞公司工作。没有想到赴深圳与家人过年的一别,一次意外的跌倒,对于成都的同事和好友,竟成了永别。屠基达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和蔼乐观的生活状态,深深影响着中航工业一代又一代的职工。

  翻开屠基达亲自编写的飞行设计记事文集《难得几次飞》,首页一行小诗映入眼帘:人世稀能百,难得几次飞,岂能不敬业,风雨并言微。

  “我与屠老之间的‘三课之缘’,让我们青年航空人将其奉为‘一生之师’。”成飞公司技术中心总体主管设计师张小波回忆说,屠老在与大家一起散步途中说过的话让自己终身难忘:“设计师笔下有黄金,也有人命,每一个小错误的代价都可能损失成千上万的国家资金,甚至是飞行员宝贵的生命。因此,每一个飞机工程师都应该深刻理解并践行‘按费用设计飞机’的理念。干技术,就应该耐得住寂寞,要沉下去,坚守自己的理想。”

  “平时很少能见到爸爸”

  屠基达的儿子叫屠征星,女儿取名屠征音,均寄托着父亲在飞机设计上的凌云壮志。

  屠征星回忆说,父亲总是忙于工作,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去加班或开会,平常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年轻时,父亲对他的学校功课不太过问,但是鼓励他和妹妹多参加课外活动,于是他在小学就成为学校足球队队员,参加手旗培训,进入航模小组。父亲还支持他们多读课外书籍,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国际航空》杂志等,为他们儿时带来了对科技世界的憧憬。

  在屠老的女儿屠征音的童年记忆却是这样的:“我的爸爸与别家孩子的爸爸很不一样,1.78米高的个子,与之不搭配的是只有五十几公斤超瘦的体重,30多岁时他的头发大面积谢顶,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他走路飞快,看到我时总是露出亲切的笑容。”屠征音说,平时很少能见到爸爸,几乎没有吃过他做的晚餐。如果遇到与他相处的机会,一定会赖着让爸爸抱或背。在她6岁时,爸爸买票请全家看过一次电影,可是只看了一半,就被人从电影院喊出去加班了。 沈峰华西都市报记者王蕾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致敬,默哀[:a15:]
默哀,屠基达同志千古!
默哀,屠基达同志千古
默哀,屠基达同志千古
默哀,屠基达同志千古
歼七不是MIG-21的山寨版嘛
ppkshock 发表于 2011-2-19 12:55 比起用砂纸的已经算“设计”了。科研风气也是有传统的。
致敬[:a15:]
默哀,屠基达同志千古
默哀,屠基达同志千古
默哀,屠基达同志千古
致哀,老专家千古
向屠老致以崇高的敬意~![:a15:]
默哀,屠基达同志千古
[:a15:]
屠基达同志千古[:a15:]
看过老人家的文章[:a15:]
这是我们的英雄
与很多具备西方留学背景的国内航空专家不同,屠基达院士可以说是完全中国本土培养起来的航空专家,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届国家分配到军工单位的大学生。屠院士一生参与过多种型号国产战机的设计工作,但他最重要的成就是和歼七战斗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特别是由屠院士设计的歼七M型战斗机,成功向多个国家出口,成为当时中国唯一在国际军机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产品。1985年歼7M型飞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8年又荣获国家首个大型复杂武器装备金质奖,被誉为当时中国最好的轻型歼击机。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如何“发展”本身就是一个重大的课题。纵观现有的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制造业是一道无法逾越的“坎儿”。在制造业中,军事工业是当仁不让的皇者。谁的军工技术发达,谁就必然占据制造业的高端地位,进而占据世界的领先地位 。

近期有西方媒体报道,一些美国专家表示要警惕中国的制造业产值已经超过美国。其实中国的制造业一直以来都是以劳动密集型取胜,而且相比美国等发达国家缺乏技术创新。官方公开数据显示,目前中国22个工业大类行业中,七大类行业规模名列全球第一,两个产业规模居全球第二位,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中国的钢铁、水泥、电视、洗衣机产量都稳居世界第一位,但仍存在产业大而不强、低水平重复建设、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国际性优势品牌缺失等问题。

中国制造业的缺陷国外都很了解,但为什么美国专家仍然对此十分警惕。一个他们不愿意表露的事实是,中国是世界上为数极少拥有完备军工制造业体系的国家。正是这个因素,使得中国的制造业虽然现今大而不强,但将来发展却难以估量。按照一些西方专家的观点,中国是唯一能够自己研制核武器、核潜艇、五代战机的发展中国家。这也是中国既不同于日本、德国、韩国这样发达国家,也不同于印度、巴西这样新兴工业国家的一个最大变量。

一个门类齐全而技术先进的军事工业,对制造业的“高端”拉动效应是显而易见的,对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更是意义重大。未来“中国制造”就不仅仅是玩具、衣服等轻工业产品的代名词,而中国制造业向高端的推进必然引发世界制造业格局的巨变。

同时,金融危机的出现已经使发达国家看到了金融虚拟经济的一些缺陷 ,纷纷重新发展制造业。美国总统奥巴马已经提出要重振美国制造业,欧洲也提出了“未来工厂”的计划。现在中国的一些媒体还在讨论中国制造业现存的问题,而一些西方专家已经在警告中国制造业未来崛起的战略图景。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多想20年、30年,来妥善化解中国与西方国家制造业可能存在的某些结构性冲突。
我忘了 发表于 2011-2-19 10:50


    现在不是反感叫 XX之父  吗?
默哀,老人家走好!
屠基达老先生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