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2:55:22
<P>从051谈舰艇研制的几点经验 </P><B>○</B> 润土   
  051型舰,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型驱逐舰。长期以来,对它设计建造的过程,各种途径都已有了不少详细叙述。这型舰研制的一些经验,如今也成为我国新一代水面舰艇研制工作中的宝贵财富。在这里,笔者想借用这型舰研制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对军舰的研制建造工作谈一点想法,以期引发读者的一些思考。


关于军舰的“定位”
  要研制一型军舰,首先应当给军舰做一个定位,也就是确定你需要这型舰来干什么。这其中,先是战役论证,要根据未来海军的大任务,根据这型舰艇未来作战背景,来确定单舰的作战使命和任务,再以此为基础,对军舰的各项性能进行取舍,最后进行具体的技术论证,切不可盲目出于项目、资金的目的,为了研制而研制。或是不顾军舰的用途,盲目追求高性能和高指标,追求“大而全”,陶醉于“什么都有”的感觉。
  军舰的设计应当具有针对性。军舰吨位、武器系统的配置,都要根据需要而行,一方面达到“足够”,并且留足以后改装的空间,另一方面也不能什么都装,要考虑成本和全舰可靠性问题。如果明明是中近海域活动的舰,又只是执行一般的巡逻勤务,就没必要搞那么多复杂的东西,装了之后,反而麻烦。造价上去了,舰的数量必然减少;系统复杂了,可靠性就要相对降低。比如防空系统原本用“海麻雀”一级装备就行,如果非要为了技术含量和所谓“先进程度”,加上某种尚未定型的发射系统或先进防空弹,就会给全舰的研制进度,以及舰艇的实战使用带来很大的风险。一旦防空系统进度拖延;舰艇的进度也得拖延,一旦这一系统在实际使用中又显得不够可靠,那就还不如当初使用成熟装备来得踏实。毕竟可靠性差的装备,在实战中的作用有时比没有还要坏。
  当然,如果军舰经过论证,的确需要某种装备,那就一定要上,即使目前没有此项技术,也要通过各种途径(比如外购或技术引进)来满足这一需求。如果一型军舰的关键部件(比如主机)无法解决,或是关键战斗系统(比如一型防空舰的防空弹)迟迟不能定型,那还不如先以外购装备顶替,在后继舰上再使用国产化装备,这对于我们也是有很多成功的先例的。
  此外,军舰设计时还要在吨位上留有余地,给出足够的改造潜力,以备作战任务或装备水平发生变化。毕竟武器装备10年左右就要换代一次,而舰体要服役20、3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要多为以后的升级考虑。在这一问题上,我们最近十年以来建造的舰艇,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具体到051型舰上,其定位是很清楚的。上世纪50年代开始,海军先后提出过几次建造驱逐舰的方案,但都由于技术和经济实力的原因没有动工,比如08型驱逐舰等等。1965年,为了适应洲际导弹试验时的护航警戒需要,海军才再次提出了建造驱逐舰的要求,并由军委于1966年下达了“中型火炮导弹舰”的研制任务和战术技术要求,至1967年确定在1970年前建造5艘051型舰,为“七一八”工程(即洲际导弹发射试验)配套。从大的意义上讲,这型舰首先是“七一八”工程的一个配套工程,其次就是解决海军对于驱逐舰的“有无问题”,这就决定了它的性能先天是有针对性的,并且是不全面的。在该型舰战术技术要求中明确提出其任务有二:一是为远洋编队护航,二是掩护潜艇通过岛链。这就直接决定了这艘舰整体的性能范围(这里甚至可以借用一个描述飞机时常用的词汇——“性能包线”)。在当时,远洋护航这一行为,主要需要的是军舰的以下几个性能:适航性——吨位要足够大,工艺可靠,能经风浪;快速性——可以在远距离间的几个海区来回巡弋,并在处理突发情况后及时赶上船队;一定的武器配备——要能够在必要时驱离对方的监视舰艇和飞机。除此之外,其实并无太多性能要求。从这一意义上讲,很多军事爱好者对于这型舰的批评,可能并未考虑到这型舰的此种背景。而这型舰在后来的实践运用中,也的确完成了当初设计师赋予它的使命。如果我们硬要以今天的标准要求它,实在是强人所难了。


指标论证与技术成熟度的关系
  我们通常所谓的“论证充分”,应该不仅是说“定位”的论证,还要对自己当前的技术水平和工业基础多加论证,搞清楚自己大概能做什么程度的东西。像在051舰之前,1958年时,海军在冒进风气的影响下,甚至提出过要在1962年便研制出2500吨左右,38~40节(最高指标到44节)航速的驱逐舰,并论证了十几个方案上报。这明显就是脱离现实的了,最后自然也不会有何成形的结果。到了1963年,海军就吸取了教训,提出先搞56型驱逐舰(也就是苏联的“科特林”级)的简易方案,并要求在1975年定型。这方案从难度和执行时间上来说,就都比较符合实际了。总之,在军舰研制前,要对自己的科研和技术实力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切莫盲目拔高指标和设计性能,军舰的设计,在总体上要以已有的成熟技术为基础,切不可为了指标要求,在设计时过多的采用不成熟甚至尚在预研阶段的技术,使整个系统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当然,另一方面又不能过于拘泥于旧有装备,一定要看清楚世界海军装备发展的趋势,把资源集中在以后有发展前途的技术上。从前一方面讲,我们在研制舰艇时,个别情况下对子系统,特别是关键性的子系统研制难度常常估计不足,在设计时把它作为舰艇整体战斗力的重要甚至是核心部分,结果经常是船体造出来了,这一系统却迟迟无法过关,导致舰艇本身也无法按照设计性能发挥作用。具体到051舰上,57毫米炮、反潜系统、双130毫米炮等系统,都未能赶上首舰定型,70年下水的首舰到了70年代后期也未能完全形成战斗力。这其中的原因,抛开工业基础方面的,也的确说明我们在设计时有些轻率冒进了。从后一方面来讲,我们在研制舰艇时,有时因为没有把握舰艇技术的发展趋势,在一些影响舰艇战斗力的关键点上反而着力不足。比如从051型舰上讲,在设计时就没有考虑到电子战这一重要系统,使其作为现代战斗舰艇的整体性能打了不少折扣。  
  指标本身的确定也很重要。如果用户将指标定的太高,脱离了技术现实,设计者就只能将希望寄托在正在研制甚至设想中的一些技术上,或者挤占其它方面性能所需的设计资源,这又会反过来造成整个工程的不确定性,增加风险,并且使设计失去均衡。象051型舰起初的航速指标定在了38节。在主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只能在船的尺度选取、线型、附体形式,以及桨、舵等部分上下工夫,最后使舰长从118米加长至126米(这其中也有需要布置两部导弹发射装置的原因),长宽比达到少有的10.16,不仅造成尾部振动等多个问题,给舱室设置等设计过程也带来不少麻烦。最后技术方认识到如此高的航速不仅难以达到,且实在无甚必要,便将航速指标降为36节。其实早在1965年,有关方面在提及舰艇研制时就明确过:“战术技术要求不能过高,先解决有无问题,尔后再改进提高;设备选型要充分利用国家标准、定型产品和其它几型仿制舰艇的设备,尽量减少新研制的设备;新研制的设备,如进度跟不上就缓装。”从后来的实践可以看到,按照这一规则去做,则工程大多顺利完成;一旦违反了这一客观规律,多半不会得到什么结果。


系统工程贯彻军舰研制
  军舰研制是一个系统工程,相关部门应当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多做工作。从大系统的角度讲,海军作为用户,应当有一个比较清晰的需求,对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所需舰艇的具体要求进行说明,使造船部门有的放矢。而造船部门,则应当根据海军的需要,对今后的科研工作进行统一规划和运筹,逐步安排海军可能需要的各种项目,把资源向这些项目上倾斜。比如假设今后十年中海军需要一种中型水面舰艇,主要用于防空,那就应该尽早开始与之相适应的动力系统、防空导弹系统、雷达电子战系统的预研,以免到时拖延整体进度。从小系统的角度讲,舰艇设计时,各个子系统之间一定要保证互相之间的协调,以及子系统和总体之间的协调。  
  这方面,在051舰的研制过程中,既有经验,也有教训。60年代初,国家经济极为困难,海军也并没有在研的驱逐舰项目。但当时的海军还是从长远出发,经过多方努力,使总参于1962年拨出了800万元搞主机、双130毫米炮、船用合金钢的研制,并且在个别领导的不同意见下,坚持预付了主机的装备费3000多万元(为此,海军曾两次受到“好高鹜远”的批评),在1965年就完成了TB-8蒸汽轮机的研制,解决了舰的动力问题。到后来,在全舰研制工作中,相对与其它系统,动力系统的问题可以说是最少的。类似的还有反舰导弹和回转式发射装置,也都是在051型舰工程开始之前便有了相当基础的。这些预先工作,保证了这型舰的基本性能。
  反过来讲,有部分子系统,却没有遵循这一方式,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卡脖子”项目和互相干扰的问题。象这型舰开始时,能够基本确定的部分只限于主机、导弹和导弹发射装置等不多的几种装备。海军的意图,有很大程度上是想依靠这型舰来带动各种装备和基础设施的发展,也就是所谓的“四带五边”,“用研制新舰的型号带装备发展,用新舰带船厂建设,用新舰船壳带设备,用新舰工程带科研,边研究,边设计,边试制,边生产,边定型批产”。按照这种原则,1968年,051型舰首舰开始了建造,随后大连、上海和广州四个船厂同时开工了7艘首批舰,但设计方案此时只完成了船体结构部分,船上设备,象电气、观通、指挥仪、武备等都还没有具体设计,船体建造时也只能处处“开天窗”等待补装,但后续的设备往往外形又和当初设想的不同,使得有些舱室很拥挤,而有些舱室又很空,只好不断的更改整体布置,结果又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舰的整体性能。最后海军考虑到进度原因,主动提出舰体、导弹系统、双130炮(无射击仪)等完成后,就可以作为一期工程交付部队,而双57炮系统、反潜系统、目标指示系统以及130炮射击仪等分别作为二、三期工程,待系统定型后补装,这才保证了首舰于1970年下水试航,并于1971年交付部队。其后,经过4年的试验,051型舰于1975年完成了定型工作,仍然未能完成的子系统只能作为“定型遗留问题”,暂时缺装。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国防工业调整时,才开始对这些项目集中攻关。又过了将近10年,至1987年,除57毫米炮外的遗留问题,如反潜系统、双130毫米主炮等系统才得以定型或鉴定。而等到此前下水的10几艘051型舰全部补装完毕,已经进入90年代了。这期间,051型舰虽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战斗力,并且参加了洲际导弹发射试验编队护航、出访南亚三国等多次重大行动,但从技术状态上来讲,它是不完整的,这也是一个颇为尴尬的事实。例如反潜深弹系统,从开始研制到定型,用了17年时间,至1983年才得以定型。特别是反潜系统中各设备单独完成后,发现无法合成系统,只好又进行补充综合论证。这一综合,便是8年多,距051型首舰下水已有13年,原先60年代确定的作战指标,也已经落后于时代了。子系统互相干扰的问题更为严重。在使用初期,这型舰本身的9型10部雷达不仅互相干扰,雷达和通信系统也有干扰,甚至连导弹在电磁环境下是否安全都不能保证(后来经测试,证明如果导弹控制线路设计不好,是有可能在附近出现强电磁场的情况下引爆的)。其结果,就是1980年担负洲际导弹试验远洋护航任务的6艘051型舰,其实都没有携带导弹。应当指出的是,这种子系统“拖后腿”的现象,在当时和现在我们的很多项目中都可以见到,并且是很多工程久拖不决,或被迫下马的主因。究其根源,不仅是因为工业基础的薄弱,也和研制过程中没有遵循系统工程理念有关。其实现在回过头再看,有些型号,如果能够把当时拥有的资源重新加以整合,或提前做好预研工作,或各系统间做好协调工作,是可以完成的。
  把前述的这些想法套用过来,是有一些现实意义的。读者们自己也可以用类似的方式来进行思考:我们目前海军的任务是什么,10年(大致就是普通战斗舰艇研制的周期)后海军的任务有可能是什么,作战背景如何?由此引申,则可以明确,我们都需要研制什么样的舰艇,它们都将被用来执行何种任务?是用来近海防御,是给未来大型水面舰艇护航,亦或是作为两栖攻击作战中的战斗舰艇?主要任务是防空,反潜,反舰,或三者兼顾?都需要先行确定。在这一基础上,再确定舰艇的技术水平。首先看我们目前拥有的成熟技术是一个什么水平,然后看正在研究的技术是什么水平,进展到了何种地步,最后再决定这两类技术的比例。在型号研制中,是以已有的成熟技术“搭积木”,通过各种技术优化组合的方式搞出一型战斗力只有部分提高但性能可靠的舰艇,还是冒着变成“裹脚布工程”的危险,在整体设计中加入大量目前还处于蓝图阶段的装备(个别装备甚至关系到这一型舰艇有无存在的意义),搞一型性能有突破性进展,水平整体提高但型号风险很大的新型号?作为设计者,必须要把握住这其中的“度”。

<P>来自于&lt;兵器知识&gt;2003年4期的文章,一遍近年少有的好文章 .</P>
<P>从另外的角度看,到051到期今天的052C我国只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在自豪的同时,我想我对052C的总体技术水平会有新的评估.</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8-23 1:11:31编辑过]
<P>从051谈舰艇研制的几点经验 </P><B>○</B> 润土   
  051型舰,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型驱逐舰。长期以来,对它设计建造的过程,各种途径都已有了不少详细叙述。这型舰研制的一些经验,如今也成为我国新一代水面舰艇研制工作中的宝贵财富。在这里,笔者想借用这型舰研制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对军舰的研制建造工作谈一点想法,以期引发读者的一些思考。


关于军舰的“定位”
  要研制一型军舰,首先应当给军舰做一个定位,也就是确定你需要这型舰来干什么。这其中,先是战役论证,要根据未来海军的大任务,根据这型舰艇未来作战背景,来确定单舰的作战使命和任务,再以此为基础,对军舰的各项性能进行取舍,最后进行具体的技术论证,切不可盲目出于项目、资金的目的,为了研制而研制。或是不顾军舰的用途,盲目追求高性能和高指标,追求“大而全”,陶醉于“什么都有”的感觉。
  军舰的设计应当具有针对性。军舰吨位、武器系统的配置,都要根据需要而行,一方面达到“足够”,并且留足以后改装的空间,另一方面也不能什么都装,要考虑成本和全舰可靠性问题。如果明明是中近海域活动的舰,又只是执行一般的巡逻勤务,就没必要搞那么多复杂的东西,装了之后,反而麻烦。造价上去了,舰的数量必然减少;系统复杂了,可靠性就要相对降低。比如防空系统原本用“海麻雀”一级装备就行,如果非要为了技术含量和所谓“先进程度”,加上某种尚未定型的发射系统或先进防空弹,就会给全舰的研制进度,以及舰艇的实战使用带来很大的风险。一旦防空系统进度拖延;舰艇的进度也得拖延,一旦这一系统在实际使用中又显得不够可靠,那就还不如当初使用成熟装备来得踏实。毕竟可靠性差的装备,在实战中的作用有时比没有还要坏。
  当然,如果军舰经过论证,的确需要某种装备,那就一定要上,即使目前没有此项技术,也要通过各种途径(比如外购或技术引进)来满足这一需求。如果一型军舰的关键部件(比如主机)无法解决,或是关键战斗系统(比如一型防空舰的防空弹)迟迟不能定型,那还不如先以外购装备顶替,在后继舰上再使用国产化装备,这对于我们也是有很多成功的先例的。
  此外,军舰设计时还要在吨位上留有余地,给出足够的改造潜力,以备作战任务或装备水平发生变化。毕竟武器装备10年左右就要换代一次,而舰体要服役20、3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要多为以后的升级考虑。在这一问题上,我们最近十年以来建造的舰艇,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具体到051型舰上,其定位是很清楚的。上世纪50年代开始,海军先后提出过几次建造驱逐舰的方案,但都由于技术和经济实力的原因没有动工,比如08型驱逐舰等等。1965年,为了适应洲际导弹试验时的护航警戒需要,海军才再次提出了建造驱逐舰的要求,并由军委于1966年下达了“中型火炮导弹舰”的研制任务和战术技术要求,至1967年确定在1970年前建造5艘051型舰,为“七一八”工程(即洲际导弹发射试验)配套。从大的意义上讲,这型舰首先是“七一八”工程的一个配套工程,其次就是解决海军对于驱逐舰的“有无问题”,这就决定了它的性能先天是有针对性的,并且是不全面的。在该型舰战术技术要求中明确提出其任务有二:一是为远洋编队护航,二是掩护潜艇通过岛链。这就直接决定了这艘舰整体的性能范围(这里甚至可以借用一个描述飞机时常用的词汇——“性能包线”)。在当时,远洋护航这一行为,主要需要的是军舰的以下几个性能:适航性——吨位要足够大,工艺可靠,能经风浪;快速性——可以在远距离间的几个海区来回巡弋,并在处理突发情况后及时赶上船队;一定的武器配备——要能够在必要时驱离对方的监视舰艇和飞机。除此之外,其实并无太多性能要求。从这一意义上讲,很多军事爱好者对于这型舰的批评,可能并未考虑到这型舰的此种背景。而这型舰在后来的实践运用中,也的确完成了当初设计师赋予它的使命。如果我们硬要以今天的标准要求它,实在是强人所难了。


指标论证与技术成熟度的关系
  我们通常所谓的“论证充分”,应该不仅是说“定位”的论证,还要对自己当前的技术水平和工业基础多加论证,搞清楚自己大概能做什么程度的东西。像在051舰之前,1958年时,海军在冒进风气的影响下,甚至提出过要在1962年便研制出2500吨左右,38~40节(最高指标到44节)航速的驱逐舰,并论证了十几个方案上报。这明显就是脱离现实的了,最后自然也不会有何成形的结果。到了1963年,海军就吸取了教训,提出先搞56型驱逐舰(也就是苏联的“科特林”级)的简易方案,并要求在1975年定型。这方案从难度和执行时间上来说,就都比较符合实际了。总之,在军舰研制前,要对自己的科研和技术实力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切莫盲目拔高指标和设计性能,军舰的设计,在总体上要以已有的成熟技术为基础,切不可为了指标要求,在设计时过多的采用不成熟甚至尚在预研阶段的技术,使整个系统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当然,另一方面又不能过于拘泥于旧有装备,一定要看清楚世界海军装备发展的趋势,把资源集中在以后有发展前途的技术上。从前一方面讲,我们在研制舰艇时,个别情况下对子系统,特别是关键性的子系统研制难度常常估计不足,在设计时把它作为舰艇整体战斗力的重要甚至是核心部分,结果经常是船体造出来了,这一系统却迟迟无法过关,导致舰艇本身也无法按照设计性能发挥作用。具体到051舰上,57毫米炮、反潜系统、双130毫米炮等系统,都未能赶上首舰定型,70年下水的首舰到了70年代后期也未能完全形成战斗力。这其中的原因,抛开工业基础方面的,也的确说明我们在设计时有些轻率冒进了。从后一方面来讲,我们在研制舰艇时,有时因为没有把握舰艇技术的发展趋势,在一些影响舰艇战斗力的关键点上反而着力不足。比如从051型舰上讲,在设计时就没有考虑到电子战这一重要系统,使其作为现代战斗舰艇的整体性能打了不少折扣。  
  指标本身的确定也很重要。如果用户将指标定的太高,脱离了技术现实,设计者就只能将希望寄托在正在研制甚至设想中的一些技术上,或者挤占其它方面性能所需的设计资源,这又会反过来造成整个工程的不确定性,增加风险,并且使设计失去均衡。象051型舰起初的航速指标定在了38节。在主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只能在船的尺度选取、线型、附体形式,以及桨、舵等部分上下工夫,最后使舰长从118米加长至126米(这其中也有需要布置两部导弹发射装置的原因),长宽比达到少有的10.16,不仅造成尾部振动等多个问题,给舱室设置等设计过程也带来不少麻烦。最后技术方认识到如此高的航速不仅难以达到,且实在无甚必要,便将航速指标降为36节。其实早在1965年,有关方面在提及舰艇研制时就明确过:“战术技术要求不能过高,先解决有无问题,尔后再改进提高;设备选型要充分利用国家标准、定型产品和其它几型仿制舰艇的设备,尽量减少新研制的设备;新研制的设备,如进度跟不上就缓装。”从后来的实践可以看到,按照这一规则去做,则工程大多顺利完成;一旦违反了这一客观规律,多半不会得到什么结果。


系统工程贯彻军舰研制
  军舰研制是一个系统工程,相关部门应当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多做工作。从大系统的角度讲,海军作为用户,应当有一个比较清晰的需求,对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所需舰艇的具体要求进行说明,使造船部门有的放矢。而造船部门,则应当根据海军的需要,对今后的科研工作进行统一规划和运筹,逐步安排海军可能需要的各种项目,把资源向这些项目上倾斜。比如假设今后十年中海军需要一种中型水面舰艇,主要用于防空,那就应该尽早开始与之相适应的动力系统、防空导弹系统、雷达电子战系统的预研,以免到时拖延整体进度。从小系统的角度讲,舰艇设计时,各个子系统之间一定要保证互相之间的协调,以及子系统和总体之间的协调。  
  这方面,在051舰的研制过程中,既有经验,也有教训。60年代初,国家经济极为困难,海军也并没有在研的驱逐舰项目。但当时的海军还是从长远出发,经过多方努力,使总参于1962年拨出了800万元搞主机、双130毫米炮、船用合金钢的研制,并且在个别领导的不同意见下,坚持预付了主机的装备费3000多万元(为此,海军曾两次受到“好高鹜远”的批评),在1965年就完成了TB-8蒸汽轮机的研制,解决了舰的动力问题。到后来,在全舰研制工作中,相对与其它系统,动力系统的问题可以说是最少的。类似的还有反舰导弹和回转式发射装置,也都是在051型舰工程开始之前便有了相当基础的。这些预先工作,保证了这型舰的基本性能。
  反过来讲,有部分子系统,却没有遵循这一方式,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卡脖子”项目和互相干扰的问题。象这型舰开始时,能够基本确定的部分只限于主机、导弹和导弹发射装置等不多的几种装备。海军的意图,有很大程度上是想依靠这型舰来带动各种装备和基础设施的发展,也就是所谓的“四带五边”,“用研制新舰的型号带装备发展,用新舰带船厂建设,用新舰船壳带设备,用新舰工程带科研,边研究,边设计,边试制,边生产,边定型批产”。按照这种原则,1968年,051型舰首舰开始了建造,随后大连、上海和广州四个船厂同时开工了7艘首批舰,但设计方案此时只完成了船体结构部分,船上设备,象电气、观通、指挥仪、武备等都还没有具体设计,船体建造时也只能处处“开天窗”等待补装,但后续的设备往往外形又和当初设想的不同,使得有些舱室很拥挤,而有些舱室又很空,只好不断的更改整体布置,结果又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舰的整体性能。最后海军考虑到进度原因,主动提出舰体、导弹系统、双130炮(无射击仪)等完成后,就可以作为一期工程交付部队,而双57炮系统、反潜系统、目标指示系统以及130炮射击仪等分别作为二、三期工程,待系统定型后补装,这才保证了首舰于1970年下水试航,并于1971年交付部队。其后,经过4年的试验,051型舰于1975年完成了定型工作,仍然未能完成的子系统只能作为“定型遗留问题”,暂时缺装。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国防工业调整时,才开始对这些项目集中攻关。又过了将近10年,至1987年,除57毫米炮外的遗留问题,如反潜系统、双130毫米主炮等系统才得以定型或鉴定。而等到此前下水的10几艘051型舰全部补装完毕,已经进入90年代了。这期间,051型舰虽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战斗力,并且参加了洲际导弹发射试验编队护航、出访南亚三国等多次重大行动,但从技术状态上来讲,它是不完整的,这也是一个颇为尴尬的事实。例如反潜深弹系统,从开始研制到定型,用了17年时间,至1983年才得以定型。特别是反潜系统中各设备单独完成后,发现无法合成系统,只好又进行补充综合论证。这一综合,便是8年多,距051型首舰下水已有13年,原先60年代确定的作战指标,也已经落后于时代了。子系统互相干扰的问题更为严重。在使用初期,这型舰本身的9型10部雷达不仅互相干扰,雷达和通信系统也有干扰,甚至连导弹在电磁环境下是否安全都不能保证(后来经测试,证明如果导弹控制线路设计不好,是有可能在附近出现强电磁场的情况下引爆的)。其结果,就是1980年担负洲际导弹试验远洋护航任务的6艘051型舰,其实都没有携带导弹。应当指出的是,这种子系统“拖后腿”的现象,在当时和现在我们的很多项目中都可以见到,并且是很多工程久拖不决,或被迫下马的主因。究其根源,不仅是因为工业基础的薄弱,也和研制过程中没有遵循系统工程理念有关。其实现在回过头再看,有些型号,如果能够把当时拥有的资源重新加以整合,或提前做好预研工作,或各系统间做好协调工作,是可以完成的。
  把前述的这些想法套用过来,是有一些现实意义的。读者们自己也可以用类似的方式来进行思考:我们目前海军的任务是什么,10年(大致就是普通战斗舰艇研制的周期)后海军的任务有可能是什么,作战背景如何?由此引申,则可以明确,我们都需要研制什么样的舰艇,它们都将被用来执行何种任务?是用来近海防御,是给未来大型水面舰艇护航,亦或是作为两栖攻击作战中的战斗舰艇?主要任务是防空,反潜,反舰,或三者兼顾?都需要先行确定。在这一基础上,再确定舰艇的技术水平。首先看我们目前拥有的成熟技术是一个什么水平,然后看正在研究的技术是什么水平,进展到了何种地步,最后再决定这两类技术的比例。在型号研制中,是以已有的成熟技术“搭积木”,通过各种技术优化组合的方式搞出一型战斗力只有部分提高但性能可靠的舰艇,还是冒着变成“裹脚布工程”的危险,在整体设计中加入大量目前还处于蓝图阶段的装备(个别装备甚至关系到这一型舰艇有无存在的意义),搞一型性能有突破性进展,水平整体提高但型号风险很大的新型号?作为设计者,必须要把握住这其中的“度”。

<P>来自于&lt;兵器知识&gt;2003年4期的文章,一遍近年少有的好文章 .</P>
<P>从另外的角度看,到051到期今天的052C我国只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在自豪的同时,我想我对052C的总体技术水平会有新的评估.</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8-23 1:11:31编辑过]
<P>好文,</P>
<P>好文!</P>
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