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破碧天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01:38:44
秋日的华山云封雾漫,天际忽开一隙,远山近树一时乍现,又轻轻地迷离起来,倏忽间隐入雾霭,就象在人心底不愿想起的回忆。走遍华山五峰,如行梦境,遂口占一绝曰:我来峰顶看白云,茫茫万壑窈晨昏。登临已会仙家趣,捺破青天一指痕。

    捺破青天一指痕,是实写,也看似得趣,但有典么?有的,据说那联系着一个伤心的故事。

    明嘉靖朝有一位文武兼资、为私人修史别开生面的郑晓先生,是朱彝尊母家的先祖。他在所著《建文逊国记》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太祖命帝赋新月,应声云:‘谁将玉指甲,掐破碧天痕?影落江湖里,蛟龙不敢吞。’太祖凄然久之,曰:‘必免于难。’”“太祖”者,朱元璋也。所谓“帝”,就是建文帝朱允炆。

    此事流传甚广,为多家笔记所采,万历丁巳年成书的《大明高僧传》甚至直指广西横州寿佛寺的应能和尚“伪姓杨氏,实建文君也,太祖之嫡孙懿文太子之长子,封皇太孙,讳允炆。”《高僧传》所记如是:“(允炆)生时顶颅颇偏,太祖抚之曰:‘半边月儿。’及读书,甚聪颖。一夕懿文太子与侍,太祖命咏新月诗。太子吟云:‘昨日严陵失钓钩,谁人移上碧云头。虽然未得团圆相,也有清光遍九州。’太孙吟云:‘谁将玉指甲,掏作天上痕。影落江湖里,蛟龙不敢吞。’太祖览之不悦。盖‘未得团圆’、‘影落江湖’皆非吉兆。”其言为明末张岱搜罗万象的《夜航船》所抄撮,不过将“谁人”和“掏作”换成了较为雅驯的“何人”与“掐破”而已。

    但各家对《新月》诗的作者尚有不同诠释。钱谦益《历朝诗集》引明初人叶子奇《草木子馀录》的记载,亦称皇太子《新月》诗云云,但以为“皇太子”是元顺帝太子——元顺帝,这个可怜人被叫做“庚申君”,具有扑朔迷离的身世和经历。又有人断此诗予允炆的父亲、懿文太子朱标。

    而作《廿二史剳记》的赵翼则发现明景泰间黄溥《闲中今古录》别有一说:“明祖尝试诸子新月诗,懿文太子云:‘虽然未到团圆夜,也有清光照九州。’成祖云:‘谁将玉指甲,掐破青天痕。影落江湖里,蛟龙不敢吞。’”黄溥以为这诗是朱棣作的。赵翼解释诸家所见之不同:“郑晓今言则以‘影落江湖’为建文君所作。盖世所传《从亡录》,建文窜迹西南,终免于祸难,似其诗谶也。”的确,朱标早死,无福继位,可谓“不得团圆”;故老相传,“靖难”之役南京既破,宫城火起,允炆扮作僧人终于潜逃,隐迹山林数十载,恰所谓“影落江湖里”;朱棣欲盖弥彰地搜寻了一世,最终得到确讯,允炆承诺不做复位的努力,换取遐年,又岂非“蛟龙不敢吞”。两诗之贴合实事,与其说是朱标父子平生遭际的谶语,更像是判词。

    “诗言志”,自古帝王气象,必得“大风起兮云飞扬”,或者“欲与天公试比高”来配他,即非开创之主,也要“赫奕俨冠盖,纷纶盛服章”才有身份。似这般徒逞奇思,已入晚唐五代格局,哪里是人君所宜言。笔记里的元璋虽然不学,这些调调是懂的,《尧山堂外纪》说他初见刘基,就令以斑竹筷为题赋诗。刘基吟道:“一对湘江玉并看,二妃曾洒泪痕斑。”元璋很厌恶其中的腐儒气味,听到后两句是“汉家四百年天下,尽在张良一借间”,用张良借箸画策事,居然自命留侯而比己如沛公,才大叹相见恨晚。元璋既被想象作解人,此时细味儿孙所作诗意,如何不为神伤。无奈中只好把“蛟龙不敢吞”来慰老怀,“太祖凄然久之,曰:‘必免于难。’”大约就是这个意思了。

    “掐破碧天痕”的故事如此。后世有好事者翻检前朝诗文,在铁崖先生杨维桢的《东维子诗集》中找到传为允炆手笔的《新月》一诗。不特此也,郑晓载允炆金陵诗“礼乐再兴龙虎地,衣冠重整凤皇城”亦见于杨维桢集中。维桢元代诗坛祭酒,洪武三年卒,想来不会去抢七年之后才出生的允炆的著作权,那首诗想象之险谲,也很符合维桢“文妖”的名声。那么种种传说或者无非附会,从《大明皇陵碑》的行文风格推测,元璋的文化修养并没有到精细的程度。有人说吴晗《朱元璋传》采赵翼《廿二史剳记•明初文字之祸》,论定元璋“其初学问未深,往往以文字疑杀人”实际语有未实,据陈学霖考证,元璋文字上反倒通达得很,“除凶恶字样以外,并无其他应避忌讳”,笔记中多少人因一“则”字而身首异处并无确证,他是个实干家,尚未沾染文牍习气的。不过元璋真就曾贴出过榜文,有“但不满所欲,便生议论,捏写匿名文书,贴在街巷墙壁”者,全家处死。胆敢不看“样板戏”而私藏其他剧本,一样全家处死。看他手订的《大诰》四编二百三十六条,其烦且苛无与伦比,几乎置民于无所措手足之地。沈家本评论道:“《大诰》所列诸峻令,族诛、凌迟、枭令,以寻常过犯,与叛逆盗同科;刖足、斩趾、去膝、阉割,既用久废之刑,而断手、剁指、挑筋,更非古肉刑之所有。又或一身而兼数刑,或一事而株连数百人,皆出于常律之外,其威亦云竭矣。” 元璋文化修养如何且不谈,对其为政,似乎也不必为之辩护了吧。

    思想的箝制来源于恐惧。一介大汉子民百战兴复锦绣江山,战胜的又是粗鄙野蛮的蒙元,自信满满的元璋而来推求文字末节,此事异于常理。都说他精神异常,“虽好事托以成之,亦空穴来风之义也”。朱棣又不同。允炆非无道之君,无荒怠之政,朱棣篡侄儿之位,得国不顺至此极也,这是最大的恶行。欲济其恶,必有倒行逆施之事,于是惨杀建文忠臣,诛其族属,辱其妻女,并且大改实录,大删建文朝史乘,企图塞住天下悠悠之口,其忍心害理令人发指。而为害最烈的,是复锦衣卫、镇抚司狱,设东厂、用阉竖,假小人非常之威以凌君子。朱棣为人英断,总算压得住场面,传到后世一干庸稚之君那里,就往往被身周层层叠叠的宵小之辈玩弄于股掌之中,遂开有明败亡之渐。

    元璋到底占了复国的便宜,朱棣更运气好些,他刀下冤魂虽众,都是缙绅之流,不曾及于小民,开国制度也大致不变。国本不动,朱家子弟之攘夺,说到底是一姓的家事,与他人何预。是以效忠系统迅速恢复,天下晏然。但这件事毕竟打破了君臣伦理的底线,给人刺激太深,允炆无辜失国,得到所有人的同情,下落成谜,又是最好的想象素材。永乐、仁、宣几朝文禁甚严,仍然阻拦不住允炆和他那些城破前夜潜逃的孤忠们的种种故事暗暗流传,愈出愈奇,真假莫辨,蕴涵了几许压抑的不满。偏巧大明皇统多故,次第出现了几次易统事件,如夺门,如议礼,那个敏感微妙的时代,朝廷发起了关于皇帝家务的讨论,允炆的身影在历史的波光里固执地摇曳着。弘治、嘉靖年间大胆的官员们请复建文年号、恤殉难诸臣,这努力在万历朝得售,小皇帝甚至好奇地问起建文当年究竟是死是走。及至入清,永历在南、郑成功在东,举国上下反清战火不息,已教清廷焦头烂额,偏有个“朱三太子”出来搅局,应对的唯一办法就是不管真伪,一概否认,以绝遗民故国之思。又兼雍正、乾隆爷儿们得国正逆也大成问题,这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清修《明史》,允炆事迹的真伪遂成公案。甲曾起意写一段允炆的传记,大概会在那里面尽力备述一切。文章的名字已经想好了,就叫“故国平居有所思”,用杜甫《秋兴八首》之四:“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极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倘非老杜这诗太过著名,多半也会派作允炆诗谶的。这样看来甲似乎要持出亡一说了,谁知道呢。

附:元顺帝身世异闻

    好奇的人们有福了,当他们发现历史的荒诞诡异其实远超人们想象的极限。比如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北元第一个皇帝、庙号惠宗、元璋谥为顺帝的孛儿只斤•妥欢帖睦尔,据说竟是汉人,而且是赵宋皇朝的后裔。

    1276年正月,元军直薄临安,南宋太皇太后谢道清抱五岁的小皇帝赵显出降。二月,三宫入元大都、上都,赵显受封瀛国公,遇礼甚厚,还娶了元的公主,至少是宗室女吧。忽必烈为安广大汉民之心,有意保全这个降人,又怕他被反对势力拥为领袖,想来想去想出个好主意,在赵显十八岁时派他剃度出家,往甘凉吐蕃一带学佛译经,法号合尊,居然一代高僧。

    赵显在大漠戈壁平静地度过了二三十年岁月,蒙元皇室可闹得一团糟。元武宗海山按约定传位给弟弟,是为仁宗。想不到仁宗毁约,没有把帝位还给海山的嫡长子和世剌,而是传给了自己的儿子硕德八剌。和世剌白白等了一届,只落得个受封周王,出镇云南。他当然大不服气,行经关中时举兵造反,事败逃到新疆,大会西北诸王,隐然自为一国。

    诡异的事情就在这时发生了。赵显的妻子亡故,又娶了一个名门之女罕禄鲁氏,名迈来迪。然后不知怎么一来,他见着了和世剌。究竟是年轻勇武的和世剌喜欢上了美貌的迈来迪呢,还是赵显不愿让自己这个年近天命的糟老头子误人终身呢,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迈来迪归了和世剌,而在这之前或之后,妥欢帖睦尔出生,他就是日后的元顺帝。

    妥欢帖睦尔的皇帝道路充满曲折。在他的幼年时代,皇族争位依然如火如荼。1328年,图帖睦尔在争夺战中取胜,即位称文宗,接着特旨让国,请哥哥和世剌南下来当皇帝,却在第二年的八月毒杀和世剌于半途,妥欢帖睦尔时年九岁。越明年,文宗后卜答失里椎毙其母。忽然有乳母泄露,和世剌在日,常说此儿非我子,于是文宗诏告天下,妥欢帖睦尔血统不纯,把他囚在高丽,又逐到广西。1332年图帖睦尔去世,临死前深深忏悔,遗命把皇位还给哥哥和世剌的后代。这时的入围人选仍旧不是妥欢帖睦尔,而是他的弟弟。不料一个半月后小皇帝夭亡,命运多舛的妥欢帖睦尔才坐上龙椅,而这显然又是老天跟他开的另一个玩笑。

    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是在960年,干支纪年为庚申。老神仙陈抟对匡胤说了句隐语:“怕听五更头。”匡胤认为是要他提防五更中掩至的刺客,于是终宋之世,宫中制度不再打五更,而是四更末即转六更,就是平常五更尽时乱敲更梆,提示天明,声音繁促,俗号“虾蟆更”。也难说匡胤这里是否当真会错了意,因为据《涑水纪闻》,“烛影斧声”之夜他被弟弟光义所弑,恰是四鼓,真个没捱到五更。但历史又给人其他解释:宋开国后的第五个庚申年,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大宋亡在他手里;第六个庚申年,妥欢帖睦尔诞生,然后大明兴起,汉人又重新夺回了天下。人们推究始终,乃悟“五更”实际是“五庚”,并为此兴奋莫名。妥欢帖睦尔开大都健德门北遁沙漠的次年,就有一位权衡著《庚申外史》述此事,那个时候也没有“元顺帝”这一称呼,明初人只叫他“庚申帝”。

    赵显把自己的女人(不知道是否带着孩子)送给和世剌不久,就被皇帝杀掉了,有人说他的致死原因表面上是写了首思念故国的诗,而实际上却是因为与皇权大威胁和世剌交往,有反叛的迹象。达仓宗巴•班觉桑布有一部著名的藏文史料《汉藏史集》,其二二《大蒙古之王统综述》所叙尤为神奇:“先前,当杭州宫殿被蒙古人火烧之时,蛮子之皇子向蒙古皇帝归顺了,但不得信任,被放逐他乡,到了萨迦地方修习佛法,人群集聚在他周围。此时,蒙古皇帝的卜算师们说:将有西方僧人反叛,夺取皇位。皇帝派人去看,见许多随从簇拥此蛮子合尊,将此情向皇帝奏报,皇帝命将其斩首。赴杀场时,他发愿说:我并未想反叛,竟然被杀,愿我下一世夺此蒙古皇位。由此愿力,他转生为汉人大明皇帝,夺取蒙古之皇位。又据说蛮子合尊被杀時,流出的不是血,而是奶汁。”秋日的华山云封雾漫,天际忽开一隙,远山近树一时乍现,又轻轻地迷离起来,倏忽间隐入雾霭,就象在人心底不愿想起的回忆。走遍华山五峰,如行梦境,遂口占一绝曰:我来峰顶看白云,茫茫万壑窈晨昏。登临已会仙家趣,捺破青天一指痕。

    捺破青天一指痕,是实写,也看似得趣,但有典么?有的,据说那联系着一个伤心的故事。

    明嘉靖朝有一位文武兼资、为私人修史别开生面的郑晓先生,是朱彝尊母家的先祖。他在所著《建文逊国记》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太祖命帝赋新月,应声云:‘谁将玉指甲,掐破碧天痕?影落江湖里,蛟龙不敢吞。’太祖凄然久之,曰:‘必免于难。’”“太祖”者,朱元璋也。所谓“帝”,就是建文帝朱允炆。

    此事流传甚广,为多家笔记所采,万历丁巳年成书的《大明高僧传》甚至直指广西横州寿佛寺的应能和尚“伪姓杨氏,实建文君也,太祖之嫡孙懿文太子之长子,封皇太孙,讳允炆。”《高僧传》所记如是:“(允炆)生时顶颅颇偏,太祖抚之曰:‘半边月儿。’及读书,甚聪颖。一夕懿文太子与侍,太祖命咏新月诗。太子吟云:‘昨日严陵失钓钩,谁人移上碧云头。虽然未得团圆相,也有清光遍九州。’太孙吟云:‘谁将玉指甲,掏作天上痕。影落江湖里,蛟龙不敢吞。’太祖览之不悦。盖‘未得团圆’、‘影落江湖’皆非吉兆。”其言为明末张岱搜罗万象的《夜航船》所抄撮,不过将“谁人”和“掏作”换成了较为雅驯的“何人”与“掐破”而已。

    但各家对《新月》诗的作者尚有不同诠释。钱谦益《历朝诗集》引明初人叶子奇《草木子馀录》的记载,亦称皇太子《新月》诗云云,但以为“皇太子”是元顺帝太子——元顺帝,这个可怜人被叫做“庚申君”,具有扑朔迷离的身世和经历。又有人断此诗予允炆的父亲、懿文太子朱标。

    而作《廿二史剳记》的赵翼则发现明景泰间黄溥《闲中今古录》别有一说:“明祖尝试诸子新月诗,懿文太子云:‘虽然未到团圆夜,也有清光照九州。’成祖云:‘谁将玉指甲,掐破青天痕。影落江湖里,蛟龙不敢吞。’”黄溥以为这诗是朱棣作的。赵翼解释诸家所见之不同:“郑晓今言则以‘影落江湖’为建文君所作。盖世所传《从亡录》,建文窜迹西南,终免于祸难,似其诗谶也。”的确,朱标早死,无福继位,可谓“不得团圆”;故老相传,“靖难”之役南京既破,宫城火起,允炆扮作僧人终于潜逃,隐迹山林数十载,恰所谓“影落江湖里”;朱棣欲盖弥彰地搜寻了一世,最终得到确讯,允炆承诺不做复位的努力,换取遐年,又岂非“蛟龙不敢吞”。两诗之贴合实事,与其说是朱标父子平生遭际的谶语,更像是判词。

    “诗言志”,自古帝王气象,必得“大风起兮云飞扬”,或者“欲与天公试比高”来配他,即非开创之主,也要“赫奕俨冠盖,纷纶盛服章”才有身份。似这般徒逞奇思,已入晚唐五代格局,哪里是人君所宜言。笔记里的元璋虽然不学,这些调调是懂的,《尧山堂外纪》说他初见刘基,就令以斑竹筷为题赋诗。刘基吟道:“一对湘江玉并看,二妃曾洒泪痕斑。”元璋很厌恶其中的腐儒气味,听到后两句是“汉家四百年天下,尽在张良一借间”,用张良借箸画策事,居然自命留侯而比己如沛公,才大叹相见恨晚。元璋既被想象作解人,此时细味儿孙所作诗意,如何不为神伤。无奈中只好把“蛟龙不敢吞”来慰老怀,“太祖凄然久之,曰:‘必免于难。’”大约就是这个意思了。

    “掐破碧天痕”的故事如此。后世有好事者翻检前朝诗文,在铁崖先生杨维桢的《东维子诗集》中找到传为允炆手笔的《新月》一诗。不特此也,郑晓载允炆金陵诗“礼乐再兴龙虎地,衣冠重整凤皇城”亦见于杨维桢集中。维桢元代诗坛祭酒,洪武三年卒,想来不会去抢七年之后才出生的允炆的著作权,那首诗想象之险谲,也很符合维桢“文妖”的名声。那么种种传说或者无非附会,从《大明皇陵碑》的行文风格推测,元璋的文化修养并没有到精细的程度。有人说吴晗《朱元璋传》采赵翼《廿二史剳记•明初文字之祸》,论定元璋“其初学问未深,往往以文字疑杀人”实际语有未实,据陈学霖考证,元璋文字上反倒通达得很,“除凶恶字样以外,并无其他应避忌讳”,笔记中多少人因一“则”字而身首异处并无确证,他是个实干家,尚未沾染文牍习气的。不过元璋真就曾贴出过榜文,有“但不满所欲,便生议论,捏写匿名文书,贴在街巷墙壁”者,全家处死。胆敢不看“样板戏”而私藏其他剧本,一样全家处死。看他手订的《大诰》四编二百三十六条,其烦且苛无与伦比,几乎置民于无所措手足之地。沈家本评论道:“《大诰》所列诸峻令,族诛、凌迟、枭令,以寻常过犯,与叛逆盗同科;刖足、斩趾、去膝、阉割,既用久废之刑,而断手、剁指、挑筋,更非古肉刑之所有。又或一身而兼数刑,或一事而株连数百人,皆出于常律之外,其威亦云竭矣。” 元璋文化修养如何且不谈,对其为政,似乎也不必为之辩护了吧。

    思想的箝制来源于恐惧。一介大汉子民百战兴复锦绣江山,战胜的又是粗鄙野蛮的蒙元,自信满满的元璋而来推求文字末节,此事异于常理。都说他精神异常,“虽好事托以成之,亦空穴来风之义也”。朱棣又不同。允炆非无道之君,无荒怠之政,朱棣篡侄儿之位,得国不顺至此极也,这是最大的恶行。欲济其恶,必有倒行逆施之事,于是惨杀建文忠臣,诛其族属,辱其妻女,并且大改实录,大删建文朝史乘,企图塞住天下悠悠之口,其忍心害理令人发指。而为害最烈的,是复锦衣卫、镇抚司狱,设东厂、用阉竖,假小人非常之威以凌君子。朱棣为人英断,总算压得住场面,传到后世一干庸稚之君那里,就往往被身周层层叠叠的宵小之辈玩弄于股掌之中,遂开有明败亡之渐。

    元璋到底占了复国的便宜,朱棣更运气好些,他刀下冤魂虽众,都是缙绅之流,不曾及于小民,开国制度也大致不变。国本不动,朱家子弟之攘夺,说到底是一姓的家事,与他人何预。是以效忠系统迅速恢复,天下晏然。但这件事毕竟打破了君臣伦理的底线,给人刺激太深,允炆无辜失国,得到所有人的同情,下落成谜,又是最好的想象素材。永乐、仁、宣几朝文禁甚严,仍然阻拦不住允炆和他那些城破前夜潜逃的孤忠们的种种故事暗暗流传,愈出愈奇,真假莫辨,蕴涵了几许压抑的不满。偏巧大明皇统多故,次第出现了几次易统事件,如夺门,如议礼,那个敏感微妙的时代,朝廷发起了关于皇帝家务的讨论,允炆的身影在历史的波光里固执地摇曳着。弘治、嘉靖年间大胆的官员们请复建文年号、恤殉难诸臣,这努力在万历朝得售,小皇帝甚至好奇地问起建文当年究竟是死是走。及至入清,永历在南、郑成功在东,举国上下反清战火不息,已教清廷焦头烂额,偏有个“朱三太子”出来搅局,应对的唯一办法就是不管真伪,一概否认,以绝遗民故国之思。又兼雍正、乾隆爷儿们得国正逆也大成问题,这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清修《明史》,允炆事迹的真伪遂成公案。甲曾起意写一段允炆的传记,大概会在那里面尽力备述一切。文章的名字已经想好了,就叫“故国平居有所思”,用杜甫《秋兴八首》之四:“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极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倘非老杜这诗太过著名,多半也会派作允炆诗谶的。这样看来甲似乎要持出亡一说了,谁知道呢。

附:元顺帝身世异闻

    好奇的人们有福了,当他们发现历史的荒诞诡异其实远超人们想象的极限。比如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北元第一个皇帝、庙号惠宗、元璋谥为顺帝的孛儿只斤•妥欢帖睦尔,据说竟是汉人,而且是赵宋皇朝的后裔。

    1276年正月,元军直薄临安,南宋太皇太后谢道清抱五岁的小皇帝赵显出降。二月,三宫入元大都、上都,赵显受封瀛国公,遇礼甚厚,还娶了元的公主,至少是宗室女吧。忽必烈为安广大汉民之心,有意保全这个降人,又怕他被反对势力拥为领袖,想来想去想出个好主意,在赵显十八岁时派他剃度出家,往甘凉吐蕃一带学佛译经,法号合尊,居然一代高僧。

    赵显在大漠戈壁平静地度过了二三十年岁月,蒙元皇室可闹得一团糟。元武宗海山按约定传位给弟弟,是为仁宗。想不到仁宗毁约,没有把帝位还给海山的嫡长子和世剌,而是传给了自己的儿子硕德八剌。和世剌白白等了一届,只落得个受封周王,出镇云南。他当然大不服气,行经关中时举兵造反,事败逃到新疆,大会西北诸王,隐然自为一国。

    诡异的事情就在这时发生了。赵显的妻子亡故,又娶了一个名门之女罕禄鲁氏,名迈来迪。然后不知怎么一来,他见着了和世剌。究竟是年轻勇武的和世剌喜欢上了美貌的迈来迪呢,还是赵显不愿让自己这个年近天命的糟老头子误人终身呢,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迈来迪归了和世剌,而在这之前或之后,妥欢帖睦尔出生,他就是日后的元顺帝。

    妥欢帖睦尔的皇帝道路充满曲折。在他的幼年时代,皇族争位依然如火如荼。1328年,图帖睦尔在争夺战中取胜,即位称文宗,接着特旨让国,请哥哥和世剌南下来当皇帝,却在第二年的八月毒杀和世剌于半途,妥欢帖睦尔时年九岁。越明年,文宗后卜答失里椎毙其母。忽然有乳母泄露,和世剌在日,常说此儿非我子,于是文宗诏告天下,妥欢帖睦尔血统不纯,把他囚在高丽,又逐到广西。1332年图帖睦尔去世,临死前深深忏悔,遗命把皇位还给哥哥和世剌的后代。这时的入围人选仍旧不是妥欢帖睦尔,而是他的弟弟。不料一个半月后小皇帝夭亡,命运多舛的妥欢帖睦尔才坐上龙椅,而这显然又是老天跟他开的另一个玩笑。

    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是在960年,干支纪年为庚申。老神仙陈抟对匡胤说了句隐语:“怕听五更头。”匡胤认为是要他提防五更中掩至的刺客,于是终宋之世,宫中制度不再打五更,而是四更末即转六更,就是平常五更尽时乱敲更梆,提示天明,声音繁促,俗号“虾蟆更”。也难说匡胤这里是否当真会错了意,因为据《涑水纪闻》,“烛影斧声”之夜他被弟弟光义所弑,恰是四鼓,真个没捱到五更。但历史又给人其他解释:宋开国后的第五个庚申年,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大宋亡在他手里;第六个庚申年,妥欢帖睦尔诞生,然后大明兴起,汉人又重新夺回了天下。人们推究始终,乃悟“五更”实际是“五庚”,并为此兴奋莫名。妥欢帖睦尔开大都健德门北遁沙漠的次年,就有一位权衡著《庚申外史》述此事,那个时候也没有“元顺帝”这一称呼,明初人只叫他“庚申帝”。

    赵显把自己的女人(不知道是否带着孩子)送给和世剌不久,就被皇帝杀掉了,有人说他的致死原因表面上是写了首思念故国的诗,而实际上却是因为与皇权大威胁和世剌交往,有反叛的迹象。达仓宗巴•班觉桑布有一部著名的藏文史料《汉藏史集》,其二二《大蒙古之王统综述》所叙尤为神奇:“先前,当杭州宫殿被蒙古人火烧之时,蛮子之皇子向蒙古皇帝归顺了,但不得信任,被放逐他乡,到了萨迦地方修习佛法,人群集聚在他周围。此时,蒙古皇帝的卜算师们说:将有西方僧人反叛,夺取皇位。皇帝派人去看,见许多随从簇拥此蛮子合尊,将此情向皇帝奏报,皇帝命将其斩首。赴杀场时,他发愿说:我并未想反叛,竟然被杀,愿我下一世夺此蒙古皇位。由此愿力,他转生为汉人大明皇帝,夺取蒙古之皇位。又据说蛮子合尊被杀時,流出的不是血,而是奶汁。”
元朝自征服南宋后,所有的皇帝都是个渣,上天都不知道他们都干了些什么。
土鳖不是屎壳郎 发表于 2011-2-7 19:23
一样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清朝的表现就要比元朝好得多。清朝的皇帝吸取了元、明两朝的经验教训。
楼主文采飞扬,考据严密,行文如行云流水,立意却一以贯终。
蒙古人就象是为打而打,为抢而抢,没什么搞统治的诚意
谁将玉指甲,掐破碧天痕?影落江湖里,蛟龙不敢吞。
俺觉得,这诗若真是朱允炆所作,那掐字用的极好,若是用”掏“,则显得刚蛮,这和我们认知的允炆形象不符。也正是这个“掐”,点出了允炆的柔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