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母之父"刘华清上将只憾未能亲见中国航母下水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2:34:14
"中国航母之父"刘华清上将只憾未能亲见中国航母下水
2011年01月15日   来源: 扬子晚报



开国少将意气风发。


    2009年,新中国海军建军60周年之际,国防部长梁光烈公开正式表态,中国不能永远没有航母。2010年年底,路透社报道称,中国军方和官方消息称,首艘航母将于2011年,也就是今年正式下水。
    多年的航母梦要圆了,可是,那个最先提出中国要建航母的人,却在梦圆之前略带遗憾地走了——昨天,新华社讣告: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常任委,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刘华清同志,2011年1月14日6时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刘华清上将,1916年生于湖北黄安,被称中国“现代海军之父”和“航母之父”。1987年,时任海军司令的刘华清上将下令开办中国第一个“飞行舰长班”并慷慨立誓:“不搞航空母舰,我死不瞑目,中国海军要建航空母舰了”!话语铿锵犹在,将军却走在了航母下水前夕,令人扼腕长叹!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1/15/c_12983445.htm"中国航母之父"刘华清上将只憾未能亲见中国航母下水
2011年01月15日   来源: 扬子晚报


开国少将意气风发。


    2009年,新中国海军建军60周年之际,国防部长梁光烈公开正式表态,中国不能永远没有航母。2010年年底,路透社报道称,中国军方和官方消息称,首艘航母将于2011年,也就是今年正式下水。
    多年的航母梦要圆了,可是,那个最先提出中国要建航母的人,却在梦圆之前略带遗憾地走了——昨天,新华社讣告: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常任委,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刘华清同志,2011年1月14日6时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刘华清上将,1916年生于湖北黄安,被称中国“现代海军之父”和“航母之父”。1987年,时任海军司令的刘华清上将下令开办中国第一个“飞行舰长班”并慷慨立誓:“不搞航空母舰,我死不瞑目,中国海军要建航空母舰了”!话语铿锵犹在,将军却走在了航母下水前夕,令人扼腕长叹!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1/15/c_12983445.htm
    “将军县”走出来的开国少将
    刘华清将军出生于湖北黄安。这个鄂东大别山南麓的小县迄今也不到70万人口,却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献出了14万英雄儿女的生命,仅查明登记在册的烈士就有22552人。在这块土地上,走出了223名将军,是全国将军人数最多的县,被人们称为“将军县”。因为这些将军,“黄安”在解放后改名为“红安”。
    将军不到15岁,就离开家乡参加了革命,成为红军中的一名“小鬼”。抗日战争爆发后将军任八路军第129师司令部秘书主任、政治部宣传科科长,曾护送邓小平到129师赴任。
    1949年1月,将军出任“二野”第十一军政治部主任。1982年,刘华清出任海军司令员,后来历任中央军委委员,中央军委副秘书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
    将军在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1360名开国少将之一。曾获得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
    中国航母该有一艘叫“刘华清号”
    刘华清将军去世后,让众多网友想起的第一句他的话就是“不搞航空母舰,我死不瞑目”。时值中国航母下水越来越近,令人扼腕。
    将军在回忆录中写道:“早在1970年,我就组织过航空母舰的专题论证,并上报过工程方案。1980年5月访问美国时,主人安排我们参观了‘小鹰’号航空母舰。其规模气势和现代作战能力,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当上海军司令员之后,将军力主造航母,解决“望洋兴叹”难题,但当时经济实力有限,将军没放弃。1986年,将军说,航母总是要造的,到2000年航母总要考虑。1987年,刘华清提出,搞航母,不能等。财力不够也要早论证。将军的设想是,“七五”开始论证,“八五”搞研究,对平台和飞机的关键课题进行预研,2000年视情况上型号。
    虽然将军的很多想法因为各种因素未能成形,但是却促使了许多与航母相关的预研项目上马,为我国航母打下基础,“中国航母之父”当之无愧。中国的航母群,以后应该有一艘叫“刘华清号”。
    军事评论家张召忠是他的“门下桃李”
    1982年8月28日,刘华清就任海军司令员。上任之时,正值中国军队百万大裁军的背景之中,海军许多单位撤销、降级、降格。刘华清“逆势”提出海军现代化,组建了海军装备发展论证中心,成为决策层的智囊。军迷们极为熟悉的军事评论家张召忠就是从这个中心走出来的佼佼者。
    他终结了几百年的“闭关”海洋战略
    中国海军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前,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海军战略!刘华清出任司令员时,海军的地位差不多就是陆军的“辅助军种”。
    刘华清回忆录中透露,“1985年底,我第一次正式提出了中国的‘海军战略’问题。”自明朝永乐以后,直到清王朝灭亡,中国的海洋战略只有一个,那就是“禁海闭关”。是刘华清使军内外由“大陆观”逐步向“海洋观”转变。
    他的“近海防御”战略一直沿用至今
    刘华清重新制定了海军战略,人民海军开始由“近岸防御”向“近海防御”转变。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战略一直沿用到今天。
    将军对人民海军作了“三步走”的远景规划:21世纪初控制第一岛链(靠近亚洲大陆沿岸的群岛组成,包括台湾岛、琉球群岛等);2020年左右控制第二岛链(由第一岛链外扩到太平洋北部群岛);2050年左右能够“全球行走”。这在上世纪80年代看来,似乎是个不切实际的狂想,但是现在来看,我们不得不由衷佩服刘华清将军的远见!
    众多外国军事文献把将军称为“中国的马汉”。(马汉是美国著名的海权专家,代表作《海权对历史的影响》。曾任美国海军顾问,被称为“美国生活中最伟大、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直至今天,强大的海权仍是美国全球战略的基础——编者注)
刘华清简历
    刘华清14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革命战争年代,他历任中队长、指导员、科长、干部大队大队长兼政委、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秘书主任、冀南军区组织部部长、军分区政委、旅政委、军政治部主任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政大学政治部主任、军副政委、第一海军学校副校长兼副政委、北海舰队副司令员兼旅顺基地司令员、国防部第七研究院院长、第六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委副主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海军司令员等职。1987年11月,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1989年11月任中央军委副主席。1985年、1987年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是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任委。
刘华清回忆搞航空母舰:"七五"开始论证 "八五"搞研究
    航空母舰的应用,是20世纪舰艇发展的伟大成就。我国对航母作过可行性研究,我也为此做了一些工作。

早在1970年,就根据上级指示,组织过航空母舰的专题论证,并上报过工程方案。1980年5月访问美国时,主人安排我们参观了“小鹰”号航空母舰。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科技人员首次踏上航空母舰。上舰后,其规模气势和现代作战能力,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可以说,正是航空母舰的出现,把海战的模式从平面推向了立体,实现了真正的超视距战斗。自它问世以来的80多年间,几经波折,最终发展成为今天这种战机结合、攻守兼备、机动灵活、坚固难损和高技术密集的多球形攻防体系。今天,它不仅是一个强有力的战术武器单元,是海上作战体系的核心,也是一个能抛核弹的战略威慑力量。在世人眼里,它被视为综合国力的象征。它的存在与发展,也是各国军事战略家关注的焦点之一。

1982年,我当了海军司令员,航空母舰在我心头的分量,自然大不相同了。我国是一个濒海大国,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随着海洋开发事业和海上斗争形势发展,我们面临的海上威胁和过去大不相同,要对付具有远战能力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和舰载航空兵。面对这种情况,中国海军的实力显得有些捉襟见肘。我们的海防边疆辽阔,却只有中小型舰艇和短程岸基航空兵,一旦海上发生战事,有时只能望洋兴叹。发展航空母舰,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张局长,我任务更重了
纪念先烈
起草研制核潜艇报告
  核动力潜艇是中国取得大国地位的最明晰的一种手段。中国核潜艇的研制设计是从1959年开始的,应该说核潜艇的上马是比较顺利的。但是,这项工程的前期开发工作却几经波折,这期间,刘华清先在七院,后调到六机部,岗位变化了,但关注核潜艇工程的心却始终放不下。
  1962年上半年,由于国家经济遇到暂时困难,大批工程项目下马,核潜艇的研制工作也难以继续工作。刘华清和戴润生政委专门向聂荣臻元帅做了汇报,中心意思是从长远考虑,研制工作不宜全部下马。
  1965年3月,周恩来总理指示,核潜艇的研制工作重新上马。当时,刘华清任六机部副部长,分管科研工作。于是,由他起草,以六机部党组的名义向中央专委提出研究制造核潜艇的报告。8月,中央专委正式批准了这个报告。
  “文革”中,由于工厂、科研单位陷于混乱,核潜艇的研制工作面临中断的危险。刘华清和大家反复研究后,决定向聂帅提出建议,以中央军委名义发一个关于核潜艇工程特别公函,强调核潜艇工程是毛主席亲自批准的,对国防建设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任何人不准以任何理由冲击生产研究现场,不准以任何借口停工、停产,必须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1967年8月,中央军委发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特别公函》。当时各有关部、院主管核潜艇工程的同志以《特别公函》为依据,确实排除了不少干扰,保证了科研任务不致中断。







http://news.xinhuanet.com/2011-01/15/c_12983746.htm
为航母研究做了工作
  航空母舰的应用,是20世纪舰艇发展的伟大成就。早在1970年,刘华清还在造船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时,就根据上级指示,组织过航空母舰的专题论证,并上报过工程方案。1980年5月访问美国时,在美方安排下他参观了“小鹰”号航空母舰。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科技人员首次踏上航空母舰。上舰后,其规模气势和现代作战能力,给他留下了极深印象。
  1982年,刘华清当了海军司令员,航空母舰在他心头的分量,自然大不相同了。可是很遗憾,当时国家经济力量不行。1984年初,在第一届海军装备技术工作会议上,刘华清表示:海军想造航母也有不短时间了,现在国力不行,看来要等一段时间。
  两年后,刘华清再一次提到:航母总要造的,到2000年航母总要考虑;发展航母,可以先不提上型号,而先搞预研。
  在向总部机关汇报时,刘华清说,我们设想,对航母的发展,“七五”开始论证,“八五”搞研究,对平台和飞机的关键课题进行预研,2000年视情况上型号。这样安排,第一,从经费上看,在当前和分摊在今后每年中,并不需要花太多钱。第二,从技术上看,发展它是有各方面好处的,可以带动国家和国防需要的有关技术的发展。第三,预研过程中,可以对航母的战备价值及存在的问题摸得更透,有利于作出最后的科学决策。
  这次汇报,在总参谋部和国防科工委机关产生了一定影响。后来,国防科工委组织科研单位和海军装备系统开展了有相当深度的论证研究工作。
  当刘华清退出工作岗位后,令他感到欣慰的是:对于我国的航空母舰发展,尽了一些谋划的责任。(记者易靖 根据《刘华清回忆录》整理)


  1989年夏,李鹏在北京与刘华清(左一),洪学智(左三),迟浩田交谈。


  江泽民、刘华清、张震、迟浩田在交谈。
我觉得调进军委后就换陆军的衣服不好

应当继续穿海军军装

有老瓦在,老爷子应该能安心一半了吧
跨上反坦克导弹的老将军虎威犹在!
老爷子估计已经去在建和改建的航母上看过了吧。
第一艘航母应命名为“海军上将刘华清”号,以示纪念
12983445_61n.jpg那时候我们真的是一无所有,现在我们的航母快要入役了,将军却远行
用人名命名有先例吗?
风♂心灵の息 发表于 2011-1-16 11:31 齐柏林伯爵号
[:a15:]刘老走好。土鳖一定会发展好航母的。而且是弹射器航母。我都是这样的思想的一个人。 作为弹弓党党魁给刘老鞠躬了。。。[:a1:] 刘老走好。。
人名不行可以用地名嘛,黄安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