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tas Zorba -《希腊正教拜占庭音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4:05:05
基督教创立后不久便逐渐分化为以希腊语地区为中心的东派和以拉丁语地区为中心的西派。1054年基督教会东西两派正式分裂。东派教会以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为中心,自称信仰正统的基督教教义。在宗教仪式中东派教会主要使用希腊语,故又称为希腊正教,但也允许使用地方或民族的语言。因此东方教会一般也称希腊正教会。

东方教会源自罗马帝国东部及其邻近地区的各种基督教团体,保持着自古以来就有的东方礼仪(liturgia orientalis)和特别的传统习俗。东方教会的大部分宗教团体都是从罗马天主教会中分离出来的,它们在很多地方比新教教会更接近罗马天主教会,或部分地属于罗马天主教会的性质,甚至有的完全一致。虽然在理论上东方教会是一个相对于西方教会而存在的概念,但它并非像罗马教会那样统一,而呈现出各种独立分离教会并存的局面。

在拜占庭帝国时期,东正教会是帝国的国家教会,直接受皇帝管辖。教会的日常领导权集中于君士坦丁堡、亚历山大、安提阿和耶路撒冷四个牧首区的牧首手中。1453年拜占庭帝国灭亡后,这四个牧首区形成自主的教会。十六世纪末,莫斯科都主教脱离君士坦丁堡而自立,形成使用古斯拉夫语的俄罗斯正教。十八世纪以后,东欧一些国家的正教会陆续脱离君士坦丁堡牧首的直接管辖而自立。十九世纪以后又陆续形成一些独立于君士坦丁堡的教会。

目前世界上共有十五个自主的东正教会,即君士坦丁堡正教会、亚历山大里亚正教会、安提阿正教会、耶路撒冷正教会、俄罗斯正教会、格鲁吉亚正教会、塞尔维亚正教会、罗马尼亚正教会、保加利亚正教会、塞浦路斯正教会、希腊正教会、阿尔巴尼亚正教会、波兰正教会、捷克斯洛伐克正教会、美国正教会,以及芬兰和日本等两个自治的正教会。各地自主的教会名义上共同尊重君士坦丁堡牧首在正教众主教中的首席地位。

东方教会的礼仪大致分为拜占庭礼仪(ritus byzantinus)、亚美尼亚礼仪(ritus armenus)、西叙利亚礼仪(ritus syrus-occidentalis)、东叙利亚礼仪(ritus syrus-orientalis)和亚历山大里亚礼仪(ritus alexandritus)等五种类型。无论哪一种礼仪形式,其中心部分都是为了纪念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牺牲的“圣体血”(Leiturgia),而且祭品的准备也成为仪式的一个组成部分,庄严的入场行列更成了礼仪的一个高潮。礼仪中助祭时常走到前面,高声朗诵有关圣化的词语,内容主要是圣体祈祷仪文(anaphora),还有为祈求圣化而朗诵的有关圣灵降临的祷文(epiklesis)。无论怎样,在东方教会的传统里人们似乎更加重视日课而非圣体礼仪,每日礼拜的主要部分是日课,而不是圣体血。

虽然东方教会音乐由于历史、地区和民族等原因而呈现出多样化的倾向,但其主流是与罗马教会的格列高利圣咏相类似的单声部圣咏,其中有在音乐史上十分重要的拜占庭圣咏(Byzantine chant)。拜占庭圣咏与格列高利圣咏在单旋律性、无伴奏、全音阶以及严格的韵律方面有着共通性,但前者主要立足于《圣经》(诗篇等),后者却较多地以自由诗为依据。

东方礼仪一般使用古语,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在调性和调式体系方面,叙利亚圣咏和拜占庭圣咏中有称为“echos”(回声)的旋律型,它们与西方的八个教会调式相似。东方的其他教会也有类似的旋律型。在东方教会里,会众的合唱显得比罗马教会弥撒中的合唱更为重要,而且占有更大的比重;赞美诗也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晨祷和晚祷中的作用甚至超过了它在弥撒曲中的作用。

在教会的礼仪和音乐方面,东正教会与东仪天主教会(即持守各种东方礼仪和典制的天主教会)几乎无多大区别。东方礼仪及习俗不仅由东方教会及其信徒始终保持、并使之发扬光大,就连天主教会也往往把它视为自身所有。

拜占庭圣咏 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艺术上,作为东方教会音乐主流的是拜占庭圣咏。传承至今的拜占庭圣咏是拜占庭礼仪中正式使用的希腊语圣咏,广义上巴尔乾半岛各国正教会使用的译成本国语言的圣咏也被纳入拜占庭圣咏的范畴。拜占庭圣咏是拜占庭教会音乐中最重要的部分,在音乐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拜占庭教会的礼仪音乐并非古希腊音乐的延续,它与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的基督教圣咏一起在渊源上与犹太教会堂的音乐有关,在一定程度上是以东方模式为基础而形成的新的传统,在内容和性格上具有浓郁的东方特色。

在拜占庭教会礼仪音乐中,最具特色和发展最为显著的要数以自由诗为基础的赞美诗了。拜占庭圣咏的最古老形式是兴盛于四、五世纪时的赞美诗“troparion”,其原形可能是唱诵《旧约诗篇》等内容时添加在每一个段落里的新的祈祷,也就是说它是一种用作《诗篇》释义的插入句。以后这种新的插入句形成了独立的单节式赞美诗,称为“Sticheron”(赞美诗歌集称为“Sticherion”)。它的音乐非常简单,便于会众记忆。

随后出现的赞美诗歌样式是盛行于五世纪中叶前后至七世纪的“kontakion”,其代表人物有叙利亚出生的教士罗曼诺斯(Romanos,六世纪前半叶)和塞尔基奥(Sergios,600年前后,610-638年任君士坦丁堡总主教)。

一个“kontakion”就是一首诗,由短小的引句(prooimion或koukourion)和十八至三十个左右的结构相同的诗节(oikos)组成,各个诗节在韵律上统一,只是引入部分不尽相同。其特征表现为各个诗节续以迭句(refrain)为结束(有时只有统一的结束语),又集各节开头的文字以表示某种意义等。这种形式的著名实例是《Akathistos》,它是由二十四个诗节组成的马利亚赞美诗歌,开头的文字按字母顺序排列。据说这首歌曲是塞尔基奥在击退威胁国都的外来敌人之后为表达喜悦心情而作的。以后“kanon”盛行,“kontaktion”被删节后仅保留第一诗节,它的旋律经精雕细琢而成。在一种被称为“pasltikon”的独唱者用的歌曲里,收录了许多精致的旋律。

七世纪末“troparion”和“kontakion”被逐步兴起的“kanon”所取代。“kanon”是一种大型的诗歌形式,它是在一种被西方称为“canticum”(颂歌)的赞美诗基础上作词而成。由九首颂歌(ode)组成,暗示着九首圣歌(来自《旧约圣经》的八首及《新约圣经》的一首),每首颂歌包括几个诗节(最多达十五个诗节)。各颂歌的第一个诗节有其固有的旋律(heirmos),它的旋律和节奏的特征成为后面诗节(tropartion)的规范。结尾的“tropartion”(也称theotokion)多为赞美玛利亚的内容。由于其中第二首颂歌的内容与《申命记》23中摩西的歌有关,情绪暗淡,所以仅在大斋期咏唱,其他时间只唱八首颂歌。

“kanon”的全文收录在成为“menaion”的礼仪书中,一般来说歌手们使用简化了的歌曲集《Heirmologion》,它收集的只是各首颂歌的第一节旋律。这种样式一直存在到十一世纪末。即使在今天,《Heirmologion》仍是一份不可多得的文献资料。在“kanon”的作者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克里特的安德鲁(Andrew,约650-720)、约翰(大马士革的)(Johannes Damascenus,约675-约749)和耶路撒冷的科斯马斯(Kosmas,750前后)等。

在早期基督教时期拜占庭教会曾采用了叙利亚的异教赞美诗歌。由于拉奥迪卡(今叙利亚西北部的拉塔基亚)宗教会议(360-381)和布拉加宗教会议(563)禁止在礼仪中使用《圣经》以外的歌词,又由于八世纪前半叶发生的圣像破坏运动一直延续到狄奥佩卢斯(Theophilus,829-842在位)皇帝死后才告结束,所以除了在埃及俄克西林古城遗址陆续出土的一些古薄纸残片上记载的基督教赞美诗之外,几乎没有什么与之有关的内容以及与六至九世纪的拜占庭赞美诗有关的重要手稿被保存下来。

至七世纪时,赞美诗作者往往既是诗人又是音乐家。他们创作诗歌,也写音乐,至少是把古老的赞美诗旋律填上新的歌词。西方教会赞美诗是以《诗篇》为基础的,东方或拜占庭赞美诗却从自由诗中获得惊人的发展。

在九至十世纪的拜占庭宫廷音乐中,保存下来的仅有非宗教性的欢呼歌(acclamation)片段,这是一种向皇帝致意的礼仪性诗歌和音乐,以后它们成为俄罗斯和巴尔乾半岛诸国的教会中用作迎接地位很高的神职人员的礼仪音乐。

七世纪以后一些圣人的祭典节日相继出现,于是许多与之有关的新的诗歌被创作出来,直至十一世纪时这样的诗歌被禁止为止。此后这种诗歌再无创造性的发展。巴列奥略王朝(Palaeologi,1261-1453)出现了文艺上的复兴。由于过分地注重音乐的表面化,在拜占庭赞美诗的辉煌时期里曾经一度出现歌词与音乐间的和谐消失、原先的旋律结构变得模糊不清的现象。

十四世纪中叶以后,拜占庭帝国急剧衰落,最终只控制着君士坦丁堡及其周边地区。拜占庭教会音乐受到了来自地中海沿岸的法国、意大利、斯拉夫及土耳其的影响。修道士们模仿外国的旋律,以保加利亚、波斯或西欧的音乐样式来创作教会音乐。这种倾向一直延续到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十八世纪起土耳其和阿拉伯的因素入侵,虽然古老的传统并未完全丧失,但拜占庭教会音乐还是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现存的拜占庭系统的教会音乐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代表其最纯粹形态的特定时代的样式已经不复存在了。

拜占庭圣咏在许多地方与罗马教会的格列高利圣咏相似,是一种单声性礼仪圣咏,主要使用希腊语,以韵文为主的歌词大部分不是来自《圣经》,而往往以赞美诗和颂歌为写作范本,大多来自会众的赞美歌;它以自然音为主,节奏拍节不甚严格,采用无伴奏的形式。相比之下,格列高利圣咏的歌词主要是《圣经》中的《诗篇》及其他经文。

十四、十五世纪的理论家把拜占庭圣咏分成三种类型,有收集在上述《Heirmologion》中的颂歌“kanon”,有在《Sticherarion》中见到的单节式赞美诗歌,还有在除《Kontarion》之外的礼仪歌曲集中所收集的花唱风格的歌曲。

拜占庭音乐中有八个代表性的调式,统称“八声”(oktoechos)。它的基础是六世纪时产生于叙利亚教会的“echos”,具体名称与希腊音乐理论用语“harmoniai”(即octave species)相同,可以比作西方的八个教会调式,但内容不同而且具有旋律型的性格。所谓八声就是在拜占庭圣咏中依照八个回声将咏唱的旋律作分类整理而成。八声有正格(chyrios)和变格(plagios)之分,各有四个“echos”。在礼仪书中每个“echos”都配有仪文,仍按照八声的名字来称呼。拜占庭圣咏按各自特定的调式咏唱。

拜占庭教会原本使用的礼仪书收录了八套从星期六晚上至星期天的日课礼拜用的仪文,以后出现的大型汇编(parakletike)增加了平日的内容。拜占庭教会礼仪中有按教会圣历举行的,还有每八周将仪文轮流一遍的做法,这本大型汇编就是为此而形成的。

目前,雅典和萨罗尼卡的希腊正教会所使用的拜占庭圣咏都是单旋律性的,非常简单,一般伴有近乎持续音的低音声部,还有类似西欧的多声部音乐或和声式的合唱形式。以希腊阿陀斯山为中心的众多东正教修道院所使用的全是单旋律性圣咏。阿陀斯山位于离希腊北方不远的半岛上,自十世纪以来就是东正教修道院的中心,主要是希腊东正教会的修道院。除此之外,所有较大的东正教会都在那里占有一席之地。
(陈小鲁著《基督宗教音乐史》宗教文化出版社)基督教创立后不久便逐渐分化为以希腊语地区为中心的东派和以拉丁语地区为中心的西派。1054年基督教会东西两派正式分裂。东派教会以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为中心,自称信仰正统的基督教教义。在宗教仪式中东派教会主要使用希腊语,故又称为希腊正教,但也允许使用地方或民族的语言。因此东方教会一般也称希腊正教会。

东方教会源自罗马帝国东部及其邻近地区的各种基督教团体,保持着自古以来就有的东方礼仪(liturgia orientalis)和特别的传统习俗。东方教会的大部分宗教团体都是从罗马天主教会中分离出来的,它们在很多地方比新教教会更接近罗马天主教会,或部分地属于罗马天主教会的性质,甚至有的完全一致。虽然在理论上东方教会是一个相对于西方教会而存在的概念,但它并非像罗马教会那样统一,而呈现出各种独立分离教会并存的局面。

在拜占庭帝国时期,东正教会是帝国的国家教会,直接受皇帝管辖。教会的日常领导权集中于君士坦丁堡、亚历山大、安提阿和耶路撒冷四个牧首区的牧首手中。1453年拜占庭帝国灭亡后,这四个牧首区形成自主的教会。十六世纪末,莫斯科都主教脱离君士坦丁堡而自立,形成使用古斯拉夫语的俄罗斯正教。十八世纪以后,东欧一些国家的正教会陆续脱离君士坦丁堡牧首的直接管辖而自立。十九世纪以后又陆续形成一些独立于君士坦丁堡的教会。

目前世界上共有十五个自主的东正教会,即君士坦丁堡正教会、亚历山大里亚正教会、安提阿正教会、耶路撒冷正教会、俄罗斯正教会、格鲁吉亚正教会、塞尔维亚正教会、罗马尼亚正教会、保加利亚正教会、塞浦路斯正教会、希腊正教会、阿尔巴尼亚正教会、波兰正教会、捷克斯洛伐克正教会、美国正教会,以及芬兰和日本等两个自治的正教会。各地自主的教会名义上共同尊重君士坦丁堡牧首在正教众主教中的首席地位。

东方教会的礼仪大致分为拜占庭礼仪(ritus byzantinus)、亚美尼亚礼仪(ritus armenus)、西叙利亚礼仪(ritus syrus-occidentalis)、东叙利亚礼仪(ritus syrus-orientalis)和亚历山大里亚礼仪(ritus alexandritus)等五种类型。无论哪一种礼仪形式,其中心部分都是为了纪念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牺牲的“圣体血”(Leiturgia),而且祭品的准备也成为仪式的一个组成部分,庄严的入场行列更成了礼仪的一个高潮。礼仪中助祭时常走到前面,高声朗诵有关圣化的词语,内容主要是圣体祈祷仪文(anaphora),还有为祈求圣化而朗诵的有关圣灵降临的祷文(epiklesis)。无论怎样,在东方教会的传统里人们似乎更加重视日课而非圣体礼仪,每日礼拜的主要部分是日课,而不是圣体血。

虽然东方教会音乐由于历史、地区和民族等原因而呈现出多样化的倾向,但其主流是与罗马教会的格列高利圣咏相类似的单声部圣咏,其中有在音乐史上十分重要的拜占庭圣咏(Byzantine chant)。拜占庭圣咏与格列高利圣咏在单旋律性、无伴奏、全音阶以及严格的韵律方面有着共通性,但前者主要立足于《圣经》(诗篇等),后者却较多地以自由诗为依据。

东方礼仪一般使用古语,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在调性和调式体系方面,叙利亚圣咏和拜占庭圣咏中有称为“echos”(回声)的旋律型,它们与西方的八个教会调式相似。东方的其他教会也有类似的旋律型。在东方教会里,会众的合唱显得比罗马教会弥撒中的合唱更为重要,而且占有更大的比重;赞美诗也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晨祷和晚祷中的作用甚至超过了它在弥撒曲中的作用。

在教会的礼仪和音乐方面,东正教会与东仪天主教会(即持守各种东方礼仪和典制的天主教会)几乎无多大区别。东方礼仪及习俗不仅由东方教会及其信徒始终保持、并使之发扬光大,就连天主教会也往往把它视为自身所有。

拜占庭圣咏 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艺术上,作为东方教会音乐主流的是拜占庭圣咏。传承至今的拜占庭圣咏是拜占庭礼仪中正式使用的希腊语圣咏,广义上巴尔乾半岛各国正教会使用的译成本国语言的圣咏也被纳入拜占庭圣咏的范畴。拜占庭圣咏是拜占庭教会音乐中最重要的部分,在音乐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拜占庭教会的礼仪音乐并非古希腊音乐的延续,它与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的基督教圣咏一起在渊源上与犹太教会堂的音乐有关,在一定程度上是以东方模式为基础而形成的新的传统,在内容和性格上具有浓郁的东方特色。

在拜占庭教会礼仪音乐中,最具特色和发展最为显著的要数以自由诗为基础的赞美诗了。拜占庭圣咏的最古老形式是兴盛于四、五世纪时的赞美诗“troparion”,其原形可能是唱诵《旧约诗篇》等内容时添加在每一个段落里的新的祈祷,也就是说它是一种用作《诗篇》释义的插入句。以后这种新的插入句形成了独立的单节式赞美诗,称为“Sticheron”(赞美诗歌集称为“Sticherion”)。它的音乐非常简单,便于会众记忆。

随后出现的赞美诗歌样式是盛行于五世纪中叶前后至七世纪的“kontakion”,其代表人物有叙利亚出生的教士罗曼诺斯(Romanos,六世纪前半叶)和塞尔基奥(Sergios,600年前后,610-638年任君士坦丁堡总主教)。

一个“kontakion”就是一首诗,由短小的引句(prooimion或koukourion)和十八至三十个左右的结构相同的诗节(oikos)组成,各个诗节在韵律上统一,只是引入部分不尽相同。其特征表现为各个诗节续以迭句(refrain)为结束(有时只有统一的结束语),又集各节开头的文字以表示某种意义等。这种形式的著名实例是《Akathistos》,它是由二十四个诗节组成的马利亚赞美诗歌,开头的文字按字母顺序排列。据说这首歌曲是塞尔基奥在击退威胁国都的外来敌人之后为表达喜悦心情而作的。以后“kanon”盛行,“kontaktion”被删节后仅保留第一诗节,它的旋律经精雕细琢而成。在一种被称为“pasltikon”的独唱者用的歌曲里,收录了许多精致的旋律。

七世纪末“troparion”和“kontakion”被逐步兴起的“kanon”所取代。“kanon”是一种大型的诗歌形式,它是在一种被西方称为“canticum”(颂歌)的赞美诗基础上作词而成。由九首颂歌(ode)组成,暗示着九首圣歌(来自《旧约圣经》的八首及《新约圣经》的一首),每首颂歌包括几个诗节(最多达十五个诗节)。各颂歌的第一个诗节有其固有的旋律(heirmos),它的旋律和节奏的特征成为后面诗节(tropartion)的规范。结尾的“tropartion”(也称theotokion)多为赞美玛利亚的内容。由于其中第二首颂歌的内容与《申命记》23中摩西的歌有关,情绪暗淡,所以仅在大斋期咏唱,其他时间只唱八首颂歌。

“kanon”的全文收录在成为“menaion”的礼仪书中,一般来说歌手们使用简化了的歌曲集《Heirmologion》,它收集的只是各首颂歌的第一节旋律。这种样式一直存在到十一世纪末。即使在今天,《Heirmologion》仍是一份不可多得的文献资料。在“kanon”的作者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克里特的安德鲁(Andrew,约650-720)、约翰(大马士革的)(Johannes Damascenus,约675-约749)和耶路撒冷的科斯马斯(Kosmas,750前后)等。

在早期基督教时期拜占庭教会曾采用了叙利亚的异教赞美诗歌。由于拉奥迪卡(今叙利亚西北部的拉塔基亚)宗教会议(360-381)和布拉加宗教会议(563)禁止在礼仪中使用《圣经》以外的歌词,又由于八世纪前半叶发生的圣像破坏运动一直延续到狄奥佩卢斯(Theophilus,829-842在位)皇帝死后才告结束,所以除了在埃及俄克西林古城遗址陆续出土的一些古薄纸残片上记载的基督教赞美诗之外,几乎没有什么与之有关的内容以及与六至九世纪的拜占庭赞美诗有关的重要手稿被保存下来。

至七世纪时,赞美诗作者往往既是诗人又是音乐家。他们创作诗歌,也写音乐,至少是把古老的赞美诗旋律填上新的歌词。西方教会赞美诗是以《诗篇》为基础的,东方或拜占庭赞美诗却从自由诗中获得惊人的发展。

在九至十世纪的拜占庭宫廷音乐中,保存下来的仅有非宗教性的欢呼歌(acclamation)片段,这是一种向皇帝致意的礼仪性诗歌和音乐,以后它们成为俄罗斯和巴尔乾半岛诸国的教会中用作迎接地位很高的神职人员的礼仪音乐。

七世纪以后一些圣人的祭典节日相继出现,于是许多与之有关的新的诗歌被创作出来,直至十一世纪时这样的诗歌被禁止为止。此后这种诗歌再无创造性的发展。巴列奥略王朝(Palaeologi,1261-1453)出现了文艺上的复兴。由于过分地注重音乐的表面化,在拜占庭赞美诗的辉煌时期里曾经一度出现歌词与音乐间的和谐消失、原先的旋律结构变得模糊不清的现象。

十四世纪中叶以后,拜占庭帝国急剧衰落,最终只控制着君士坦丁堡及其周边地区。拜占庭教会音乐受到了来自地中海沿岸的法国、意大利、斯拉夫及土耳其的影响。修道士们模仿外国的旋律,以保加利亚、波斯或西欧的音乐样式来创作教会音乐。这种倾向一直延续到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十八世纪起土耳其和阿拉伯的因素入侵,虽然古老的传统并未完全丧失,但拜占庭教会音乐还是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现存的拜占庭系统的教会音乐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代表其最纯粹形态的特定时代的样式已经不复存在了。

拜占庭圣咏在许多地方与罗马教会的格列高利圣咏相似,是一种单声性礼仪圣咏,主要使用希腊语,以韵文为主的歌词大部分不是来自《圣经》,而往往以赞美诗和颂歌为写作范本,大多来自会众的赞美歌;它以自然音为主,节奏拍节不甚严格,采用无伴奏的形式。相比之下,格列高利圣咏的歌词主要是《圣经》中的《诗篇》及其他经文。

十四、十五世纪的理论家把拜占庭圣咏分成三种类型,有收集在上述《Heirmologion》中的颂歌“kanon”,有在《Sticherarion》中见到的单节式赞美诗歌,还有在除《Kontarion》之外的礼仪歌曲集中所收集的花唱风格的歌曲。

拜占庭音乐中有八个代表性的调式,统称“八声”(oktoechos)。它的基础是六世纪时产生于叙利亚教会的“echos”,具体名称与希腊音乐理论用语“harmoniai”(即octave species)相同,可以比作西方的八个教会调式,但内容不同而且具有旋律型的性格。所谓八声就是在拜占庭圣咏中依照八个回声将咏唱的旋律作分类整理而成。八声有正格(chyrios)和变格(plagios)之分,各有四个“echos”。在礼仪书中每个“echos”都配有仪文,仍按照八声的名字来称呼。拜占庭圣咏按各自特定的调式咏唱。

拜占庭教会原本使用的礼仪书收录了八套从星期六晚上至星期天的日课礼拜用的仪文,以后出现的大型汇编(parakletike)增加了平日的内容。拜占庭教会礼仪中有按教会圣历举行的,还有每八周将仪文轮流一遍的做法,这本大型汇编就是为此而形成的。

目前,雅典和萨罗尼卡的希腊正教会所使用的拜占庭圣咏都是单旋律性的,非常简单,一般伴有近乎持续音的低音声部,还有类似西欧的多声部音乐或和声式的合唱形式。以希腊阿陀斯山为中心的众多东正教修道院所使用的全是单旋律性圣咏。阿陀斯山位于离希腊北方不远的半岛上,自十世纪以来就是东正教修道院的中心,主要是希腊东正教会的修道院。除此之外,所有较大的东正教会都在那里占有一席之地。
(陈小鲁著《基督宗教音乐史》宗教文化出版社)
电驴的下载页面在这里

http://www.verycd.com/topics/168202/
专辑曲目:


Byzantine Choir Of All Saints Cathedarl, Constantine Zorba, Dir. - Byzantine Music Of The Greek Orthodox Church, The Akathist Hymn
1. T Prostahten Mystikos
2. st Stanza (A-Z)
3. Ti Ipermaho (Kontakion)
4. The Canon (Odes 1st - 3rd)
5. nd Stanza (H - M)
6. The Canon (Odes 4th - 6th)

Byzantine Choir, Contstantine Zorba, Dir. - Byzantine Music, Of The Greek Orthodox Church - The Akathist Hymn
1. rd Stanza (N-S)
2. Ti Ipermaho
3. The Canon (Odes 7 - 9)
4. th Stanza (T- Z)
5. Tin Oreotita (Tropario)
哈哈,头一次听到西什库教堂的唱经时很吃惊,没想到和佛道两家的曲调用腔一样,入乡随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