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淮河炸堤的一点疑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7:53:35
在1975年,为防淮河泛滥,ZG派了H5去炸淮河大堤,听说是先后出动了6架,当时只提前一天通知,当时的人员伤亡情况有谁清楚?在1975年,为防淮河泛滥,ZG派了H5去炸淮河大堤,听说是先后出动了6架,当时只提前一天通知,当时的人员伤亡情况有谁清楚?
你的意思是炸死老百姓了?
不清楚、等解毒
求资料,求科普
pygtlxd 发表于 2010-12-23 11:28


  没资料,  听一位老飞行员说的,周口上年纪的应该知道这事吧,不是炸死,是淹死
junshijian001 发表于 2010-12-23 11:35


    如果是这样
那你就不可能得到什么准确消息了
这个帖子很有可能被和谐
回复 6# pppkkk555


    他所在的师可是当年LB抽调组建的,炸WH和CJ大桥,搞南北割据的,后来被控制在机场了,飞都不能飞在某个非常时刻
lz头像如此波涛,钢铁浇筑的大堤也会垮啊!
不清楚、等解
兄弟也在等知情人解读呢,老飞行员只知道任务,不知道结果
该用户只能删除 发表于 2010-12-23 14:14


    以此头像,与兄弟共勉[
晃来晃去 发表于 2010-12-23 11:12


    神马思路啊...是泄洪区转移不彻底,水淹到人了
搞错了顺序。飞机炸堤乃是选择的合适地点,是为了排出淤塞在洼地的洪水,是为了救人。洪水发生后,由于淮河下游多洼地,大批居民被洪水围困,经过直升机调查后,请示邓公及中央军委,由李先念、钱正英执行,孔令德具体负责指挥。也绝对没有仅提前一天通知的所谓说法,这种说法毫无道理。洪水已经发生,通知谁?至于洪水发生的前前后后,以及引起的争论,下面解读。

    详细原因我在下面全面介绍。至于为什么写这么多,因为淮河的问题牵涉范围太广,谈淮河治理不得不谈黄河治理,而“治水”可谓从“大禹”时就有的传统,历朝历代都不敢轻视治水问题,因为一旦治水失败就是流民问题,流民问题就是改朝换代的问题。这个牵涉太广,一项项的治水政策,都不是孤立的,必须一项项还原,为何这么做,有什么经验教训,采用的乃是倒推的方法发问,正序的方式解读。

     要谈淮河洪水原因,首先要从黄河夺淮开始说起,要从黄河夺淮说起,就要谈到黄土高原的问题,总之4.6万年的时间里大半时间黄土高原是充满绿色植被的,在地质运动中,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隆起形成了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系,将印度洋暖湿气流阻隔在喜马拉雅山之外,原本并不干旱的中国西北由于缺乏暖湿气流而越来越干旱形成沙漠戈壁,而青藏高原正好处于北半球西风带,将西风带分割成两部分,北半部分被迫顺着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向东吹,就是大致沿着昆仑山背面即从新疆往东吹,西风成了搬运西北沙子的主力,西风搬运着沙子沿昆仑山系向东吹直到遇到河南西部的太行山脉,这些沙子遇到太行山的阻隔在太行山西部沉积形成黄土高原,本就恶劣的环境在加上先秦时期人们对黄土高原原有植被的破坏,著名的例如秦汉明清边疆屯垦制度,破坏了大量的森林,导致水土流失更加严重,造成水土流失的主力便是恰好从这里流经的黄河,在经过黄土高原后黄河混杂了大量的泥沙,当黄河流入水流缓和的下游地区后,由于水流速度变慢,沙子沉积,从而导致黄河下游淤塞,逐渐形成地上悬河,从此原本大部下游流入黄河的支流水系向南流入淮河,黄河下游的堤岸实际上成了淮河流域和海河流域的分界线。
  
    黄河的水患自黄土高原形成后不断加重,最早历史文献记载可追溯至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河徙,随后王莽始建国三年河决魏郡改,北宋庆历八年商胡改道,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七月,河大决澶州曹村。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东京留守杜充,为阻止金兵南犯,在今河南滑县西南掘堤引河入泗,经泗水入淮,黄河下游河道自此又一大变。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正月,黄河在曹州小堤的北面决口。金明昌四年(1193)六月,黄河在卫州决堤,大名、清州、沧州均被水淹,洪水向北流去,冲垮了长堤10余处,河水平地漫灌,泛滥成灾。金明昌五年(1194)八月,金兵也利用黄河水攻宋,黄河在南京阳武故堤决口,滔滔的洪水吞没了封丘县城,向东南奔流,至寿张冲入梁山泊,分分为两股,北股由北清河入海,南股由泗水入淮,侵夺了淮阴以下的淮河的河道。造成天津附近入海的黄河北流完全断绝。天兴三年(1234年)金亡,当年秋蒙古兵为攻南宋军而决寸金淀附近的黄河,导致黄河河道的又一次变化。在元朝统治的88年期间(1279~1367年),黄河向南决口增多,淮河水系受到扰乱,水灾日益频繁。其中元至元25年(1288年),黄河决阳武22处,主流向南泛滥,由涡河入淮,“世称为黄河大徙之五”。后经元明两代的治理,直至1644年,黄河才复向东出徐州入泗河,结束了黄河由涡、颍入淮的局面。黄河夺淮在清朝统治期间共计211年(1644~1855年),黄河已不再向涡河、颍河分流,而是全部经徐州南下夺泗夺淮,灾区转至徐州以下直至海口,江苏省受灾最重,其次为皖北与山东。清朝在康熙、乾隆、嘉庆3代(1662~1820年)期间,统治阶层曾经竭尽全力治理黄、淮、运河,康熙和乾隆,都曾多次到徐州、淮阴和洪泽湖大堤等地亲自巡视,并加指示。当时的治理黄、淮、运策略,以靳辅为代表人物。靳辅的治理策略是,“疏以浚淤,筑堤塞决,以水治水,籍清敌黄”,也就是所谓“蓄清刷黄”。靳辅治河22年(1670~1692年),结果是黄河河床不断淤高,黄、淮、运河的水位日益抬高,洪泽湖大堤不断延长、加高、加固,还花了很多的人力、物力,修建了洪泽湖大堤的石工,增建了归海闸、归江坝,使淮水不断分流入江入海。到道光、咸丰统治期间(1821~1855年),黄、淮、运河已经千疮百孔,难以救治。当时的治河总督,差不多年年更换,以惩处治河不力。清咸丰元年(1851年),黄淮同时发生大水,洪泽湖南端蒋坝附近大堤决口,洪水经三河流经高宝洼地、芒稻河,在三江营入江,形成了入江水道的雏形。清咸丰5年(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阳(现兰考)铜瓦厢决口北徙,终于结束了黄河夺淮的局面。民国27年(1938年)6月,国民党政府为了阻挡日本侵略军西进,派军队扒决黄河。先于6月5日将中牟县赵口黄河堤掘开,因过水甚小,又于6日上移到花园口掘堤,并用炸药爆破大堤,由于此处堤防临河地面高于背河地面较大,掘开堤过水后,口门迅即冲大,主溜穿堤而出。洪水大股沿贾鲁河经中牟、开封、尉氏、扶沟、西华、淮阳、周口入颖河,至安徽阜阳由正阳关入淮;另一小股自中牟顺涡河至通许、太康至安徽亳州,由怀远入淮。   

    黄河夺淮的后果,1、淮河入海故道被黄河淤废,从此淮河不能直接入海,被迫从洪泽湖以下的三河改流入江。 2、由于黄河夺淮,洪泽湖大堤不断延长、加高、加固,形成了现在浩瀚的洪泽湖。 3、由于黄河夺泗夺淮,使泗、沂、沭河洪水无出路,并在泗、运、沂的中下游形成南四湖和骆马湖。 4、豫东、皖北和鲁西南等平原地区的大小河流,都遭到黄河洪水的袭扰和破坏,造成排水不畅,水无出路。其中以濉河变化最大。濉河原是发源豫东,中经皖北,至江苏宿迁小河口汇入泗河的一条大支流。经黄河多年的决口和分洪,终被淤废,下游不得不改入洪泽湖。 5、洪泽湖以下的入江水道逐步形成,高邮宝应水位抬高,面积扩大,在自然水力冲刷和人工疏导之下,入江水道的泄水能力不断扩大,而淮河下游运西运东地区的水灾也日益加重。 6、留下从兰考,经徐州、淮阴到云梯关入海口的一条高出地面十数米的黄河故道,将原本统一的淮河水系划为淮河水系和沂沭泗水系。 7、将鲁西的原属济水水系淤塞,后经治理现统属南四湖水系。 8、由于抬高洪泽湖水位和抬高干流中游河床,使原来畅流入淮的支流,形成背河洼地,新产生出如城西湖、城东湖、瓦埠湖等湖泊。

    清咸丰5年(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阳(现兰考)铜瓦厢决口北徙,终于结束了黄河夺淮的局面。徐淮地区的黄、淮、运治理工程也告终止,淮河被迫改由洪泽湖东南的三河入江。

    要谈新中国的水利建设,必须先谈花园口决堤,因为这个事件导致了离现在“最近一次的黄河夺淮”事件,对新中国以后的治水事业的政策及状况造成的影响太大,不得不提。1938年4月,李宗仁台儿庄大捷后,蒋光头震精,得意洋洋,从悲哀的“抗战三日即亡国”论调迅速转进至“速胜论”,这就是当时抗日初期10个月内国民党的速亡论与速胜论的典型代表,空一格乃是其中转进之翘楚。于是空一格紧急向徐州调中央军20多万决定在徐州与日军决战。不过日军乃是更狡猾的对手,5月初调兵30万即将对徐州形成合围,空一格此时发现自己家底中央军20万有被包饺子的危险,空一格立刻组织第五战区中央军总撤退,于是决战还未开打就以国军撤退失败告终。日军土肥原部2万人则在决战前强渡黄河,意图围点打援阻止国军对徐州的增援,结果反而因为国军的大撤退导致土肥原部成了孤军深入。此时驻守豫东的国军有12万,空一格十分兴奋,亲自指挥豫东战役,认为12万对2万,怎么也要吃下来,5月23日,土肥原向兰封突围,空一格的两员大将,镇守兰封的杜永清二十七军,驻守商丘的黄杰第八军,不战而逃,结果突围的土肥原顺利占领兰封,逼近开封,结果本来被包围的土肥原部反而跳出包围圈与徐州日军东西夹击商丘的国军。郑州岌岌可危,空一格震精,决定扒开黄河(郑州花园口段),以黄河阻止猛攻开封的土肥原部,并电令程潜“要打破一切顾虑,坚决去干,克竞全功”,首选决堤地点位于中牟赵口,但是赵口水流含沙量大,挖了两天没有成功,于是又选在了赵口西花园口,空一格担心手下执行消极,一再通过口谕、电令催促手下扒堤,不要有“妇人之仁”。随后日军退守徐州南下攻陷武汉,军事目的未能达成,反而在豫东形成真空区,直接淹死和饿死的群众多达89万人,日军仅伤亡千余人。这个不是这里主要谈的方面,单单谈对水利的影响。

    花园口决堤后,黄水主流自颍河入淮,淮河北岸支流普遍遭到破坏,正阳关以下淮河干流严重淤积,直到1947年花园口堵复后,淮河才恢复成为独立的水系。这次黄河泛滥达9年之久。在此期间,黄河洪水泛滥面积达五万多平方公里,颖、涡河之间的豫东、皖北地区约二万余平方公里的耕地被泥沙淤积,成了荒无人烟的黄泛区。而淮河由于黄河夺淮,自咸丰时刚稳定的河道再次淤塞,于是淮河再次年年洪水,从而导致了淮河流域的动荡不安。

    新中国成立后,淮河治理出现的特点即是,
1.自然地理决定了洪涝灾害较多,防洪任务将是长期的
    1931年江淮并涨的大洪水,淮河中游全域漫溢,下游里下河地区10多个县陆沉,淮阴至扬州之间纵横三、四百里一片汪洋,全流域淹地7700万亩,仅里下河地区就死亡7万余人。1954年又是江淮并涨的大洪水,造成淮北大堤多处决口,洪涝灾面积达6000万亩;1991年也是江淮大洪水,其淹没耕地8275万亩,直接经济损失340亿元。1957年华北大水,沂沭泗水系灾害严重,洪涝灾面积达2700万亩。1963、1964年淮河流域连续两年大涝,受灾面积分别为10000和5500万亩;1975年驻马店地区特大暴雨洪水,冲毁板桥、石漫滩两大水库和京广铁路,淹地1500万亩,死亡2.6万人;1974年沂沭泗水系的沂沭河洪水,冲跨上游小型水库18座,受灾农田800万亩,死亡117人。这些说明淮河流域灾害频繁,且灾情较重,防洪保安不可忽视,防洪的任务是长期的。
2.黄河夺淮破坏了水系,既加重了水旱灾害,也加大了治淮的艰巨性
3.跨省平原河道长,水利矛盾大,防洪工作相当复杂
4.行蓄洪区多,行蓄洪矛盾大,实施洪水调度难度大。蓄洪区泄洪区洼地400万亩,人口200万。对于泄洪区,国家规定不可以开发为住宅和工业用地,但是可以开发为农田。当有洪水会向泄洪区(主要是一些洼地泄洪,在这里批判一下历朝历代的围湖造田政策,减弱了湖水洼地的泄洪功能,这也是现在水利部一直在实行退耕还湖政策)。

     而急需解决的两大问题,而且是必须放在重中之重的两大问题,即是“黄泛区”和“淮河洪水”的问题。黄泛区跨越三省44县,共计54000平方公里,1200万人流离失所,由于黄河水退后留下的大量的泥沙,导致复耕极为困难。而同时由于黄河夺淮导致淮河旧河道淤塞,失去出海口,改入海为入河,从而导致淮河泄洪能力急剧下降,只要有大雨,必将有大涝。两个问题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必须同时解决,黄河问题不解决,淮河问题就无法解决,淮河问题解决不好,黄泛区工作也无法开展。为此,对于黄泛区,建立黄泛区复兴局,推行了“黄泛区农场”的政策,类似新疆建设兵团,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连续进行复垦工作,迄今50多年过去了,黄泛区农场拥有土地98平方公里,但据完全治理黄泛区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其次对与淮河洪水问题,在疏通淤塞泥沙的前提下,兴建各种水库,以水库代替被淤塞的洼地、被围湖造田减少的湖区、被泥沙淤塞的河道等行驶蓄洪泄洪能力。
    至于后人争论的当时“以蓄为主”的政策是否失误的问题,我谈谈个人的观点。我认为考虑一个政策并不能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看问题。说白了,当时治理淮河黄河的水患问题,必须要解决,人口的吃饭问题,不加紧治理黄泛区解决粮食问题,其余的治理措施,例如修水库疏通河道之类统统都是白搭,饭都吃不饱其余的事情根本无法展开。而面对治理淮河洪水的问题,同时面临吃饭、水库(水利设施)、疏通淤塞三个难题,假若“以疏为主”,在生产力水平并不高的情况下,无法同时兼顾复耕问题,如果“以蓄为主”,修建水库,可以解决水患,也可以利用水库等水利设施推进农业的发展。这在经济上、劳力安排上都是较为平衡的方式。《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确定了“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具体制定了“上游应筹建水库,普遍推行水土保持,以拦蓄洪水、发展水利为长远目标”和“低洼地区举办临时蓄洪工程,整理洪汝河河道”的战略部署。 在我看来并无多大问题。胖子不是一口吃的,也并非是反对者们所言的全部重心在“以蓄为主”上。

    当然,出了问题了,1975年的洪水,由于台风的前所未有的不规则运动,从8月4日至8月8日,暴雨中心最大过程雨量达1631毫米,3天(8月5日至7日)最大降雨量为1605.3毫米。最强大的雨带,位于伏牛山脉的迎风面,4日至8日,超过400毫米的降雨面积达19410平方公里。大于1000毫米的降水区集中在京广铁路以西板桥水库、石漫滩水库到方城一带。暴雨的降水强度,在暴雨中心位于板桥水库的林庄,最大6小时雨量为830毫米,超过了当时世界最高记录(美国宾州密士港)的782毫米;最大24小时雨量为1060毫米,也创造了我国同类指标的最高记录。
   
    这个记录有多可怕,超过了“千年一遇”标准的两倍,远超水库设计者的估计。而降水点恰在两个大水库的上游,于是板桥、石漫滩两座大型水库漫决垮坝,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死亡26000人。需要指出的是,两座水库并无质量问题,而所谓的以“大跃进”的口号修建的小水库之类的问题,与这个并无多大关联,何况75年之前已经对大跃进事情修建的一批水库进行了废弃处理。

    以75年溃坝的事情,来作为反对当时水利措施的证据,并不大合理。首先这是个特例,如果远超世界纪录的降雨量、千年一遇标准的两倍仍不是特例的话,那也无话可说。对于工程建设,要考虑多方面的问题,因为谁都无法预料准确的未来事情,当然全部水库都建成千年一遇标准自然安全,可是有这个必要吗?造成的巨大浪费恐怕没有谁可以承受。正所谓听见咕咕叫还不种庄稼了不成?再次,以此事件为标准衡量,数据太少,还应当考虑其他年份的这些水库所发挥的措施,除了这一年的特例,其他年份淮河洪水造成人命伤亡都极少。而同一时期所带来的其他的效益,也并不能忽视。

    至于写的详细的原因,乃是因为,口口相传容易产生误解。总有一天会被吹到死亡百万,被说成所谓的炸坝淹死人,然后接着转进BLABLA、、、、、

    说谎容易,辟谣难。。。


   
参考资料:http://zzys.agri.gov.cn/zaihai/data/225.htm 农业部各地降水数据
               http://fxkh.mwr.gov.cn/sztsg/sztsg.htm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防洪丛书
          http://www.hrc.gov.cn/smodel?model=hrc  淮河水利委员会


回复 13# dafengfei


   有道理,有时候野史和正史在没有亲历过时是很难区分的,我不是怀疑上面的资料记录,只是听老飞行员说而已,1975年8(?)月26日夜晚,前两架照明弹,中间两架投弹,后面两架评估,如果不炸堤,下游的损失会更大,具体有没有淹死老百姓这些已经是很难考究的事了,在我国局部服从于大局也是综合考虑的必然结果

回复 13# dafengfei


   有道理,有时候野史和正史在没有亲历过时是很难区分的,我不是怀疑上面的资料记录,只是听老飞行员说而已,1975年8(?)月26日夜晚,前两架照明弹,中间两架投弹,后面两架评估,如果不炸堤,下游的损失会更大,具体有没有淹死老百姓这些已经是很难考究的事了,在我国局部服从于大局也是综合考虑的必然结果

回复  dafengfei


   有道理,有时候野史和正史在没有亲历过时是很难区分的,我不是怀疑上面的资料记录 ...
junshijian001 发表于 2010-12-23 15:38



      洪水8月5日-8日就过去了,洪峰时间分别是5日和8日,因为板桥、石漫滩水库垮坝引起的死亡人数现在的具体统计数据是2.6万人,1975年的新华内参调查的很清楚,大约3万多人,不会超过四万人。至于其他数字的来源,在最初发生洪灾时,通讯中断,很多人被洪水冲走或围困,8月20日省委估计有八万五千六百多人,随后向毛主席报告的也是用的这个数字,但是随后交通恢复很多人又找到了,于是总的死亡人数估计为三万多人,不会超过四万人,这是非常准确的数据,已经得到了承认。因为伤亡的主要是驻马店市(水库所在地,特大暴雨突然垮坝准备不充分),其他地方由于洪水走的并不快只是水量大了些,被洪水围困的人多,死亡的人少。现在水利部考试有关75年的水灾具体死亡人数注明是2万六千人,所以说最终可以肯定的准确数字就是大约26000人。

    另外,要注意炸的是班台闸,选择的地点是有考虑的,淮河周围本就很多泄洪区蓄洪区,洪灾时采用泄洪区泄洪是通行办法,泄洪区只能种庄稼,炸班台闸的时候不存在没有通知突然炸的事情,因为已经距离洪峰过去很长时间了,泄洪是为了排放聚集在洼地的水以及增大下泄量。泄洪区泄洪引起的是财产损失,不是玩命,这个要分清楚。另外,据我查到的资料,没有出动空军,是用人带炸药炸的。在营救围困灾民及视察灾情的时候,用了空军的直升机。
    因为泄洪,安徽省成灾面积 912.33万亩,受灾人口 458万人,倒塌房屋99万间,损失粮食 6亿斤,死亡人口 399人,水毁堤防 l145km和其它水利工程 600余处。
    炸班台闸的时候,安徽的人不愿意。有关水利方面的问题,安徽河南在淮河处有矛盾,两省边界处河南修了一座水库,安徽也修了一座水库(班台闸)。河南发洪水,安徽的水库也就是班台闸不泄洪,因为泄洪会导致泄洪区粮食减产,不愿意。而干旱的时候,河南的水库又不愿意放水给安徽,因为水资源有限。类似的水源之争在全国各省都存在,通常都需要中央协调。驻马店发洪水,平均水深好几米,班台闸不泄洪,洪水排不出去。河南省委书记刘建勋拜托党中央办公室说代表200万受灾河南人求求党中央办公室要求炸班台闸泄洪。党中央协调后,8月14日10时,武汉军区副司令员孔庆德指挥炸毁班台闸。
    班台闸炸毁之后,为了抢救被洪水围困的河南200多万群众,中央指示安徽省委,淮河的行洪区必须立即排除一切阻水障碍,全部行洪;分洪区和蓄洪区必须立即破堤分洪、蓄洪,绝不能再加高加固围堤。可是,圩区的农民群众思想不通,阻力很大。因为这里没下雨,他们不相信会有那么大的洪水,许多农民自发的纷纷上堤看守。当时中共安徽省委派省委书记王光宇亲自带领有关部门领导,乘船前来现场检查督促贯彻中央的指示。   
    王光宇表示坚决服从中央命令,动员各分洪区、蓄洪区里的群众紧急疏散,立即撤离,炸堤分洪。但是,群众没有一点点思想准备,工作十分难做,围堤一炸开,蓄洪区就成大湖泊,不仅长势喜人的秋庄稼全部被毁,区内所有粮食、牲畜、机器等一切生产生活资料和财产都来不及挪走,财产损失很大。安徽为了泄洪承受了很大的牺牲。
    不过这次事情之后,就有人提出要求在防洪抗旱救灾的时候要求成立统一的领导单位,避免再次出现流域各省互相掣肘的情况。

————————
PS:我又看了点资料,在7日泄洪的时候,有考虑过轰炸机,不过后来没用。。很抱歉,资料不好找
《河南水利》2005年07期
QQ截图未命名.jpg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_75_8_访谈录.part1.rar(200 KB, 下载次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