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出10条海沟 他为渤海隧桥“铺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6 00:55:39
2010-11-22 08:50:00 来源: 华商晨报(西安)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新闻背景

辽东半岛沿海岸到胶东半岛,三面大陆环绕,形如英文字母C,渤海成为山东乃至华东到东北地区的天堑。两岸距离100多公里,但绕道山海关就得走1000多公里。

专家组早在1992年就开始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今年1月国务院责成国家发改委组织国家有关部委,紧锣密鼓地开展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工程前期工作。

晨报大连讯(记者 虞禄洋)76岁的潘庆志退休后,为早日实现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的跨渤海通道,利用卫星新发现了10条海沟。

目前,潘庆志给每条新发现的海沟起名标注坐标,初步把渤海海沟整理绘制了出来,为跨海通道的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研究渤海海沟引起专家关注

早已退休的潘庆志近期在网上连发5篇论证严谨的文章:《减资加速渤海隧桥建设的设想》《鸟瞰跨渤海大桥沿线地形》《渤海桥可提前初级通车的设想》《渤海桥北段采取哪种方案最好》《首绘渤海十条海沟图》。引起专业人士的关注。

鲁东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宋克志副教授联系到潘庆志,还向潘庆志推荐了从事铁道工程和隧道工程研究的王梦恕院士。

特别是对于潘庆志新发现的10个海沟以及绘就的海沟图,宋克志认为潘庆志为跨海通道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为专业部门进一步勘测提供了依据。因为:“以前关于海沟的研究很少,多是海事、交通、地质等部门出于各自需要展开的,但是针对跨渤海隧桥沿线的海沟分布的系统研究还没有。”

用卫星探测数据测出海沟

日前,潘庆志告诉记者,退休前在部队专门研究电信,在通讯领域有科研成果约20项,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50年代就填补了国内直拨长途电话的空白。

潘庆志说:“其实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希望通道早日修好,如果非得说有私心的话,那就是以后我再去上海看小儿子会省时省力了。”

每次旅游总喜欢用卫星地图标注自己行动的轨迹。潘庆志介绍:“我想用‘卫星探测地球’这个高科技手段,初步把渤海海沟资料整理绘制出来。”

发现深达160米的海沟


潘庆志说,其实国际上已经把大量的卫星勘测地图上传到网上。“我要做的就是大海捞针,要知道海沟在大尺度的地图中,是很难发现的,根据地质特点,用计算机放大那些有可能出现海沟的地方,然后测算海沟坐标。有时为了寻找,我用放大镜在地图上查询4个小时以上。”

目前,潘庆志一共发现了10条渤海海沟。

潘庆志说:“由于这批海沟是第一次被发现,地图上并没有它们的名字。”潘庆志为他发现的10条海沟挨个起名,都做了编号并标注了坐标。“如G1代表的是北隍城岛北海沟,简称北隍海沟。这是2009年末发现的,长2243米,宽250至370米,最深处160米。这是我发现的渤海中最深的海沟。”潘庆志表示,他的结论是间接研究成果,还需要用其他方法求证,不过可以作为渤海海沟研究的基础资料。

作者:虞禄洋

(本文来源:华商网-华商晨报 )  

原地址:http://news.163.com/10/1122/08/6M35CR9300014AED.html2010-11-22 08:50:00 来源: 华商晨报(西安)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新闻背景

辽东半岛沿海岸到胶东半岛,三面大陆环绕,形如英文字母C,渤海成为山东乃至华东到东北地区的天堑。两岸距离100多公里,但绕道山海关就得走1000多公里。

专家组早在1992年就开始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今年1月国务院责成国家发改委组织国家有关部委,紧锣密鼓地开展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工程前期工作。

晨报大连讯(记者 虞禄洋)76岁的潘庆志退休后,为早日实现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的跨渤海通道,利用卫星新发现了10条海沟。

目前,潘庆志给每条新发现的海沟起名标注坐标,初步把渤海海沟整理绘制了出来,为跨海通道的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研究渤海海沟引起专家关注

早已退休的潘庆志近期在网上连发5篇论证严谨的文章:《减资加速渤海隧桥建设的设想》《鸟瞰跨渤海大桥沿线地形》《渤海桥可提前初级通车的设想》《渤海桥北段采取哪种方案最好》《首绘渤海十条海沟图》。引起专业人士的关注。

鲁东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宋克志副教授联系到潘庆志,还向潘庆志推荐了从事铁道工程和隧道工程研究的王梦恕院士。

特别是对于潘庆志新发现的10个海沟以及绘就的海沟图,宋克志认为潘庆志为跨海通道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为专业部门进一步勘测提供了依据。因为:“以前关于海沟的研究很少,多是海事、交通、地质等部门出于各自需要展开的,但是针对跨渤海隧桥沿线的海沟分布的系统研究还没有。”

用卫星探测数据测出海沟

日前,潘庆志告诉记者,退休前在部队专门研究电信,在通讯领域有科研成果约20项,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50年代就填补了国内直拨长途电话的空白。

潘庆志说:“其实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希望通道早日修好,如果非得说有私心的话,那就是以后我再去上海看小儿子会省时省力了。”

每次旅游总喜欢用卫星地图标注自己行动的轨迹。潘庆志介绍:“我想用‘卫星探测地球’这个高科技手段,初步把渤海海沟资料整理绘制出来。”

发现深达160米的海沟


潘庆志说,其实国际上已经把大量的卫星勘测地图上传到网上。“我要做的就是大海捞针,要知道海沟在大尺度的地图中,是很难发现的,根据地质特点,用计算机放大那些有可能出现海沟的地方,然后测算海沟坐标。有时为了寻找,我用放大镜在地图上查询4个小时以上。”

目前,潘庆志一共发现了10条渤海海沟。

潘庆志说:“由于这批海沟是第一次被发现,地图上并没有它们的名字。”潘庆志为他发现的10条海沟挨个起名,都做了编号并标注了坐标。“如G1代表的是北隍城岛北海沟,简称北隍海沟。这是2009年末发现的,长2243米,宽250至370米,最深处160米。这是我发现的渤海中最深的海沟。”潘庆志表示,他的结论是间接研究成果,还需要用其他方法求证,不过可以作为渤海海沟研究的基础资料。

作者:虞禄洋

(本文来源:华商网-华商晨报 )  

原地址:http://news.163.com/10/1122/08/6M35CR9300014AED.html
  7旬翁首次发现旅顺至蓬莱间的10条海沟

  他利用卫星探测数据,找出渤海隧桥的10条“拦路虎”

  1992年,连通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的跨渤海隧桥项目进入研究论证阶段,18年来有不断有专家从经济、地质等角度展开研究,76岁的潘庆志却从两年前开始研究渤海水深,并意外地发现了10条海沟,还将渤海海沟最深的记录从86米提高到了160米。针对这一冷门研究,鲁东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宋克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这种开创性的工作为下一步的跨渤海隧桥项目研究探了路,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尤其是这种钻研精神可嘉可敬。

  1.剑走偏锋,7旬老人潜心研究渤海海沟

  潘庆志家住机场街道郭东社区,是部队退休高级工程师,在通信领域完成科研成果约20项,曾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等国家级科研奖项。2年前,他对渤海隧桥项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渤海隧桥提了10多年了,但是进展十分缓慢,我出生在铁路世家,父亲1930年和茅以升在杭州建铁路,外祖父1911年是丹阳火车站站长,我对这些领域很感兴趣。”此外,他的儿子在上海工作,每次去上海都得沿着渤海绕一圈,“从大连到上海得20多个小时,而一旦渤海隧桥项目建成,从大连到上海的时间将会被大大缩短。”

  他一开始研究的是渤海隧桥沿线的水深问题,在测绘数据时却意外地发现了海沟,“渤海海沟的特点是从浅水区,突然陟峭的下降到一百多米,它们都藏在几十米深的海水之下,极少有人研究,而一旦渤海隧桥施工,这一定会是一个潜在的障碍。”为了给这个国家级的巨大工程提供参考资料,他开始将主要精力放在海沟方面。

  他查阅了很多资料,但是关于海沟的极少,“在一些论文中提到过渤海有许多海沟,其中最深的是86米,但是这些资料太笼统了,它们的具体位置在那里?共有多少条?水深是多少?经纬度是多少?各是什么形状?多大面积?资料中都没有。”潘庆志说,他想对这样的一群不知数量和大小的“拦路虎”进行研究。

  2. 大海捞针,用卫星探测数据测出十条海沟

  潘庆志在研究的过程中也遇到了“拦路虎”,他要关注的领域属于绝对的冷门,要测绘渤海的海沟资料应该是海洋研究的重大课题,是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物力才能完成的,而且他不具备专业测量工具和方法。但多年从事通信研究的潘庆志还是想出了办法,“我想用‘卫星探测地球'这个高科技手段,初步把渤海海沟资料整理绘制出来,目前我们只需要把渤海大桥,所可能经过地段的海底地形情况和海沟情况搞清楚就可以了。”

  “用卫星探测地球技术已经出现许多年了,它可以在家里看到地球上任何地方,可以测量海拔,看山高和水深,非常方便,发现这一便捷途径后,我要做的把卫星测出的数据和下载相应的卫星图对比,经过整理绘制到图上。”沿着这个思路,他分别在今年1月发现了在北隍城岛北面有一条大海沟,长2公里多,宽200多米,最深处-160米,比资料提到水深-86米的渤海海沟深了近一倍。

  潘庆志每天工作4个小时,连作画、写游记的爱好都放下了,“我在把渤海大桥所可能经过地段的海底地形以及海水深度做了更细密测量,从原来四公里一个点,到现在250米一个点,精密度提高16倍。”在细致测量的基础上,他先后发现三处海沟,找到一些规律性,按照这些规律和为了验证这些规律,分别在2010年8月15日和2010年10月3日,又发现了9条海沟,“由于海沟宽只有二三百米,在茫茫77284平方公里的渤海湾里,真如大海捞针,找到它是非常不容易的,找到规律性方便了很多。”

  3. 再接再厉,首次测绘出渤海十条海沟分布图

  获取了这些新发现后,绘制海图就成了另一项重要工作。记者来到潘老的家里看到,他每天要拿着放大镜对着电脑工作4个小时以上,他还打印出了厚厚的一打图纸,拿着显微镜一条线一条线地辩分,然后进行标注,而且他对海沟还进行了编号。

  “由于这批海沟是第一次被发现,地图上并没有它们的名字,因此海沟的全称以附近海岛的岛名加上方向来代替,如G1全称是北隍城岛北海沟,简称北隍海沟, G2是小钦岛北海潭,图上标记为小钦,红圈表示海沟的方向位置和大小,玫瑰红字注海沟的长、宽和最深。”他以北隍城岛北面的海沟为例说,这是2009年末发现的,长2243米,宽250至370米,最深处-160米。这是我发现的渤海中最深的海沟。”

  采访中,潘庆志也提到了一个关于这项研究准确性的问题,“以上发现都是通过网络收集资料,然后经过思考分析加工绘制整理出来的,是我自学渤海的心得,没有经过实际证实,难免有错漏,只能作为渤海海沟研究的资料。”为了进一步求证和增加感观上的印象,今年9月他还特意坐船来到山东,在蓬莱阁上遥望了南长山岛,总算到过跨海大桥南端所在地蓬莱。他说,下一步还将绘制渤海大桥沿线桥梁部分水深资料,每隔250米设一个点,供大桥方案选线作参考。

  4.专家评价:为深入研究探了路,钻研精神可嘉可敬

  潘庆志的文章在网上发表后,得到了一些业内人士的关注,其中,鲁东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宋克志副教授主动联系了潘庆志,他对潘庆志说:“我因为从事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研究,看了您关于跨渤海隧桥的系列研究,对您的爱国情怀非常钦佩,很受感动。”此后,两人多次通过邮件联系,宋教授还向潘庆志推荐了从事铁道工程和隧道工程研究的王梦恕院士。

  昨日,记者电话采访了宋克志副教授,对于潘庆志近期发现的10个海沟以及绘就的海沟图,他评价说:“据了解以前关于海沟的研究很少,多是海上勘探、渔业、地质等部门出于某种需要展开的,我们也发现了一个海沟,但是针对跨渤海隧桥沿线的海沟分布的系统研究还没有。”他认为潘庆志的新发现的价值在于为下一步的深入研究探了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将来还有待于勘测机构通过发射声波等专业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记者 来庆新 

http://news.sohu.com/20101117/n277680644.shtml
楼主是厚道人啊

只贴证据不讥讽:b
LZ是挺厚道……

google earth加上目测,这样的证据只有LZ才敢拿得出来……{:jian:}
又是个神棍,江湖术士水变油
潜艇部队会不会集体嚎哭?
有google earth就能知道海沟的深度,那海军和海事局每年养着那么多的测绘人员干什么?别的不说,光是上海海事局海测大队每年下来的国家经费就有1个亿,这样的海测大队海事局有3个,海军的还另说,长江海事局还有大大小小十几个测绘队伍。感情找一批能分析GE的人就全都搞定了啊。。。
我觉得相关数据海军肯定早就有了。这些海沟就是094的藏身地。
麻醉枪 发表于 2010-12-14 11:22

不会啊,借建造渤海隧桥之机构筑海底基地、水下技术试验场或是秘密出发阵地之类的军事或科研设施不是很好吗?